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动物笑谈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日期:2021-09-22

这是动物笑谈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是优秀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动物笑谈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动物笑谈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2.对批注进行再批注,品味文章风趣幽默的语言。 

  3.感受科学研究者专注忘我的工作精神以及对动物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默读文章,运用互评批注的方式,品味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风趣幽默的特点,形成表达完整的语段,并能够独立按要求做批注。

  一、导入

  进入初中后,我们的阅读质量有了飞跃性的提升。看到大家越来越多地沉浸在书香之中,老师非常欣慰。周末期间,很多同学都阅读了《所罗门王的指环》一书,现在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读书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白板操作)生简要介绍:

  1.作者劳伦兹;2.《所罗门王的指环》;3.精彩片段朗读和赏析。

  这个片段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其实这本书里有意思的片段非常之多,我们的课文亦取自此书的精华之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动物笑谈》吧!相信大家会有更深的了解和体会!

  二、阅读课文,提出问题

  1.请大家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并思考:要学好这篇课文,我们需要弄清楚哪些问题呢?

  (6分钟,生阅读勾画课文)

  2.生根据阅读及理解的情况,自主提出需要学习的问题。

  (经过开学以来的学习,以学生自学能力,大致提出的问题类型应该是围绕“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和“为什么写”这几个板块。)

  3.生提出问题,师当堂板书:

  生1:本文的题目----动物笑谈如何理解?

  (由于该题目比较简单,学生已可以回答,所以直接提问并明确《动物笑谈》的题目含义——谈论与动物有关的趣事,及题目的作用。)

  生2:劳伦兹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生3:文章写了哪些趣事?

  生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生5:作者是怎么写这些与动物有关的趣事的?

  4.整理排序:我们应该先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

  明确:先解决生3的问题“写了哪些趣事”——应先分析“写了什么”,再考虑其他。

  三、问题化学习:概括事件

  1.迅速阅读文章,概括“有趣的场景”。

  要求:(1)语言准确简洁;(2)突出“有趣”。(生速读勾画,师巡视指导。)

  2.生分别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四个有趣的场景。师适时点拨引导,生相互补充。

  明确:学母水鸭叫声,屈膝爬行;

  为唤回可可,在公众场合模仿鹦鹉难听的鸣叫声;可可咬掉老教授身上的扣子,整整齐齐各排一堆;可可把鲜艳的毛线缠到门前的柠檬树上。

  3.思考:作者对于这四个场景,用的篇幅笔墨是一致的吗?明确:有详有略,作者根据行文的重点和主旨决定详略。

  四、问题化学习:品味细节

  1.接下来解决哪个问题?为什么?

  明确:应该学习“作者是怎么写这些与动物有关的趣事的?”——进一步应解决“怎么写的”。

  2.作者是如何活灵活现地展现这些有趣场景的?明确:细节描写

  3.自主学习:再读课文,寻找喜欢的细节描写,并进行品味赏析。

  4.小组讨论交流及展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以同桌合作的形式,共同赏析,分享交流成果。

  (约三对学生上来合作读、赏喜欢的细节,并操作白板进行批注。)

  五、问题化学习:语言风格

  1.能活灵活现地展现有趣的场景,作者自身的语言素养也是功不可没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劳伦兹的语言风格。微课:劳伦兹的语言风格

  明确并板书:清晰干净、生动传神、富有幽默感。

  2.针对他语言的诙谐幽默,你还能找出文中的其他语句来进一步证明吗?

  六、问题化学习:探究作者及拓展延伸

  1.不管多么尴尬的场面,作者都能一笑置之。什么样的作者才能写出这样生动而幽默的语言?

  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劳伦兹是个怎样的科学家?从哪看出?生思考并明确:热爱动物、献身科学

  2.思考:学习本课,我们可以受到什么启发?

  明确:我们要平等对待和尊重其他生命。越走近自然,才会越热爱和敬畏自然。

  在这一点上,劳伦兹的体会是最深刻的。3.生齐读劳伦兹的话:

  “你对大自然知道得越多,就会更深刻、更持久地为它的真相所感动。”

  ——康拉德·劳伦兹《所罗门王的指环》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梳理和回答,学会了概括内容、品味细节,并由文及人,探究了作者的语言风格和精神境界,还收获了思想启迪。希望大家今后都能以这种问题化探究的形式来走进每一篇课文,相信一定会有更长足的进步!

  八、课后作业

  1.课后练笔:写一个与动物相处的场景(模仿劳伦兹的语言风格)或写写本课的读后感。

  2.拓展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

动物笑谈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桂花香和“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

  二、引读一二自然段:

  我们即将摇的桂花是什么样的呢?

  回忆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中描写桂花的句子。

  这些句子突出桂花什么样的特点?香

  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

  三、体验摇花乐: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和作者一起去摇桂花,去迎接那缤纷的桂花雨。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摇桂花的情景,再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交流画出来的句子。

  a、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指导读句子,大家一起摇桂花,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

  b、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抓住关键字词、标点符号等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展开想象,描绘桂花摇落时的'情景。想象桂花落得满头满身时的感受。

  指导朗读作者喊的内容。(加提示语喊)

  这阵阵的桂花雨让人感受到的是美,让人体验到的是乐,就连做梦的时候感觉到的都是甜。香、乐、甜是作者在摇桂花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作者把这些感受都融在了一首小诗中。

  出示小诗,指导朗读: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3、在这桂花飘香的季节里,大人们在做些什么?

  体会桂花雨给全家人带来的快乐、幸福。

  4、体会桂花雨给全村人带来的快乐。

  四、感悟思乡情。

  这阵阵的桂花雨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出了带给我们快乐,还带给我们什么?

  带给母亲什么?思乡情。

  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外地”指什么?

  介绍作者由瞿溪迁往杭州的历史,并相机介绍杭州“满觉垅”的桂花闻名天下。

  你说杭州“满觉垅”的桂花不香吗?母亲为什么说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热爱家乡,思念故乡的情感。

  体会作者淡淡的乡愁。联系作者写作时的背景和相关情况来体会。

  引导学生表达乡情。

  五、总结全文:

  桂花雨,好香的桂花雨呀!这“香”字中隐藏着作者童年时的美好回忆。请同学们记住这篇散文,让着阵阵桂花雨留在大家心底,也让着淡淡的乡愁留在大家心底。

动物笑谈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第3篇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

《动物笑谈》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课文描绘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边读边思考,勾画出重要语句或段落,并学做摘录。还要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动物笑谈》是康拉德·劳伦兹所著科普作品《所罗门王的指环》 中的一个精彩片段。本课撷取了四个有趣的场景,作者的叙述风趣幽默、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动物、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读来令人敬佩。除此之外,本文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语言诙谐幽默,在七年级上册的文章中独树一帜,很值得青少年学生品读揣摩。

3.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学习本单元,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于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与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七年级的学生喜欢动物题材的文章。学习本课,可以唤起他们对动物、自然的挚爱,激发他们尊重生命的体验。同时,七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文章篇幅略长,教师可采用阅读旁批和阅读提示、圈点勾画、摘录关键语句、自主批注等手段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教学目标】

1. 通过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概括文章趣事。

2. 通过摘录精彩语句并做批注,深入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3. 通过拓展阅读,摘取动物的趣事,初步形成敬畏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摘录、批注精彩语句,感受作者对动物、自然的热爱之情。(重点)

2. 探究“笑谈”背后的深意。(难点)

1.默读课文,根据阅读提示,勾画出文中作者与动物相处的语句,说出文章写了哪些趣事,并能梳理文章写作思路。(针对目标1)

2.运用摘录的方法赏析并品味关于动物的趣味性语句,体会作者诙谐风趣的语言风格。(针对目标2)

3.透过分享课文风趣的文字,能够说出“笑谈”背后的深意。(针对目标2)

4.利用本节课学到的自学方法,默读《老鼠应该有一个好收成》一文,找出表现老鼠“超出寻常行为”的语句,体会作者在文中寄予的真情。 (针对目标3)

【教学活动】

任务一:以“笑”为引,导入新课

活动1:明“笑”谈

导入:我们生活中发生过许多与动物相处的趣事,对于这些趣事人们大都一笑置之了。而奥地利的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劳伦兹却用心记录了很多与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笑谈》。近距离的观察动物、了解动物观察者。

学习目标

1. 通过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概括文章趣事。

2. 通过摘录精彩语句并做批注,深入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链接阅读,感受动物的可爱,初步形成敬畏生命的意识。

任务二:以“笑”为线,趣味探寻

活动1:谈“笑”事

过渡: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课前同学们圈画出了不少有用的信息。阅读提示说:可爱的动物们有时像捣乱的孩子一样搞恶作剧,让人“生气”之余也忍俊不禁。 现在请同学们合上课本,说一说文章写了哪些趣事?

明确:1.作者为了验证小水鸭是否凭借声音认母亲进行了多次实验;

2.在公共场合学鸟叫唤回了试图远飞的大鹦鹉“可可”;

3.可可恶作剧把我午睡的父亲的衣服扣子都咬掉了;

4.可可不辞辛苦地把鲜艳的毛线缠到了作者家门前的柠檬树冠上。

屏显:

从来没有哪个国王,

能够像所罗门这样,

他可以和蝴蝶说话,

就像两人闲聊家常。

——鲁德亚德·吉卜林

你必须和活生生的动物建立亲密关系,如果你对动物没有爱心,不能把动物视为人类的近亲,就别想与动物建立互信的关系,就别想在研究方面有什么重大收获。

——劳伦兹

过渡:本篇文章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传说“ 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一个魔戒,所罗门王戴上它,就能够听懂鸟兽鱼虫的语言。 劳伦兹很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并且有充足的理由,因为他不借助任何魔法就可以做到与动物对话。

活动2:品“笑”言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第一段3、4句话。

这位动物行为学家为了探究真理与动物们打成一片,发生了很多趣事,请同学们快速跳读课文,摘录出文中描写“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精彩逗笑的语句,运用批注的方法,细细揣摩字里行间暗含的情感和趣味。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的摘录卡片,哪个小组先来展示?

明确:

第6段“ 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这里作者把小鸭子的神态、动作、叫声写得很详细,好像叫我们身临其境,就能看见小鸭子的样子似的。作者运用了细节描写,把小鸭子的样子写得生动形象。

“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加了喜剧效果。好像写出了小鸭子就像小孩子撒娇一样,如果作者不继续叫,它们就以为作者死了,会一直哭个不停。

第8段作者“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这里首先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我”扮演小鸭子母亲的艰辛,而且此时“我”还为他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我”是专注忘我的,周围的人脸色煞白是神态描写,与“我”的暗自得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9段“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当观光客看见他,觉得莫名其妙的时候,作者需要让人们理解他的时候,最关键的这些小鸭子却全把头藏了起来,根本不理他。这该多么让人尴尬。而在外面的栅栏旁,在这些不明原委的人看来,作者的行为实在是让人费解。这时,作者暗自得意,人们却脸色煞白,两相对比, 所以人们认为他是“怪诞不经”,是“疯子” ,由此产生喜剧的效果。

第13段“只要想想用老法子杀猪时猪的嚎声,再用扩音器放大几倍就得到了·······发出“哦——啊”的叫声。”第14段“我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表现了我为了动物不顾一切,不在乎世俗眼光,令人心生敬意。

第15段“我忽然听见他在阳台上像个大兵似的大声咒骂起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表现了父亲的可笑,行为的滑稽。

第18段“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排。”写出了鹦鹉的调皮,像一个小孩子。

第19段“可可似乎很清楚那一团团柔软的的毛线是干什么用的······有规则地打起转来。”鹦鹉可可活泼、机智,与作者一家关系紧密。

总结:科学知识也是可以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来介绍的,这就叫做科学小品文。

屏显:

科学研究不全是为了实用,追求真理本身就充满了乐趣。

——教材阅读提示

活动3:悟“笑”人

而那些不明原委的人却说他的实验方法怪诞不经,甚至把他当成了疯子,我们一起来读第一段。

劳伦兹曾说:我很少笑话动物,有时笑过,后来总是发现笑的就是那个滑稽的自己,你怎样看待这位动物观察者的一些荒唐不经的行为呢?

屏显:

补充资料,触摸真情

劳伦兹曾经在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经常让我生气的是,有些人在逛动物园或者水族馆时,看到动物超出寻常的身体形状时会嘲笑他们,其实这是长期进化适应的结果。他们所嘲笑的,在我看来却是十分神圣的:这是生命的起源。”

屏显:

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里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

——法布尔

任务三:以“笑”为思,拓展延伸

活动1:录真情

默读《老鼠应该有一个好收成》一文,摘录出老鼠“超出寻常的行为”的语句,思考这其中寄予了怎样的真情。

动物笑谈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第4篇

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

  4、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文预习内容:

  1、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意思并解释下列词语:美中不足、好歹、一五一十、无拘无束、相依为命、恋恋不舍

  2、初步阅读,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问:同学们喜欢过节吗?答:喜欢问:为什么啊?答:因为过节有好吃的和好玩的。老师:对了!那同学们又清不清楚每个民间节日所不同的习俗呢?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出示:请同学们为它们连线:

  七夕节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正月十五 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七月初七 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九月初九 拜月乞针线

  中秋节八月十五 看灯吃汤圆

  现在同学们知道了,每个民间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可跟他们产生的缘由有密切的关系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之中的一个:七夕节的由来。

  二、人物认识:放下一张幻灯片:课文中的插图,让同学们观察,图中有哪些人物?初步介绍文章的主要人物:牛郎和织女。

  三、介绍文体:《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四、感知课文: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五、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文主要内容并提出质疑: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六、分析探究:老师与同学共同分析课文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答案允许多样化,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3)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5)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

  (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固。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3)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七、课文小结:这节课我们从思想、感情、情节等方面分析了课文,初步了解了民间故事的一些特点,展示了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

  八、作业。

  第二课时

  一、承上启下: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现在有哪一位同学能为大家讲讲牛郎和织女他们都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一边播放相关的幻灯片。听完之后,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牛郎和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

  二、师生交流:

  学习第六段: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然后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学习第七段: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老牛又讲了什么话?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心情怎样?

  三、小组学习:现在请同学们参考前两段的学习方法,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学习文章后面的部分。

  四、评论游戏: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游戏,假设你们的身份不是小学生,而是一个个小评论家,你会怎么去评价故事中的人物呢?

  五、写感受:学完了这个故事,你们想说什么呢?同学们可以从文章内容情节、思想感情,以及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等等方面来抒发你们的感受。也可以试着对故事进行改写。请把你最想说的和最想做的写下来。

  七、回应上节课的导入:通过《牛郎织女》故事的学习,同学们明白为什么我们会拥有七夕节这个民间节日了吧?知道以后七月初七我们要做什么了吗?对了!就是拜月乞针线。

  八、扩展阅读: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取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描述了织女一边织布一边思念牛郎的情景,借以抒发世间女子离别相思之情。

  九、作业。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