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大意

日期:2021-08-29

这是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大意,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大意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大意第1篇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现的情感。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重章叠唱、对比及侧面描写等艺术手法。

  3、通过诗歌感知古人的劳动生活,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感悟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

  读懂诗歌,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感悟劳动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回顾关于劳动的诗歌,引入《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学习。

  二、新课。

  (一)《芣苢》的学习

  教学主线:读——想象——感悟

  古人云: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自由朗读,描述想象的画面,并谈谈感悟。

  引导性问题: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在做什么?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说明:

  (1)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想象和感悟。(个人读、齐读、二重唱式齐读)

  (2)适时引入材料,辅助诗歌理解。

  (3)立足文本,文本细读。结合汉字字形,想象人们采芣苢时的动作表情,体会“掇”“捋”“袺”“襭”等动词变换的作用,以及所体现出的收获喜悦。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学习

  任务驱动:如果将这首诗改编成一个课本剧,作为编导,说说你的理解和考量。

  引导性问题:剧情梗概?舞台背景如何设置?时间?(麦收季节“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雨后初晴……)地点?(苏辙家的院子,还是田间地头?)主角是谁?动作、表情、心理是怎样的?诗歌的主题?

  说明:

  (1)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想象和感悟。(2)立足文本,文本细读。结合汉字字形知识,体会“赖”“替”“舞”“急”“多”等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小结。

  三、作业布置。

  阅读下面的诗歌,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诗歌鉴赏。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大意第2篇

【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诵读这两首诗,把握它们的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

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任务情境】:

我们朴素的愿望

  就是永不停息的劳动

  就是让劳动成为美德和手艺

  在乡村 在四起的歌谣里

  劳动是我们成熟的唯一途径

  如今 幸福正从深入浅出的劳动开始

  从田野和乡村的所有角度

  天南地北的包围我们

  热爱劳动

  我们疲倦的身子纯净。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近苏辙,和诗人一起亲历劳作的情景。

一、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1.边诵边读,用“/”划分这两首诗的朗读节奏,并用“ ”标出第二首诗的韵脚。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2.复习《诗经》相关知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上包括,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②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风”又称“国风”,“国风”是当时各地流行的民谣,带有地方色彩。“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颂”是贵族在宗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个事物。

3.了解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后因母病故,随父兄回乡奔丧。嘉祐四年(1059)守丧期满回京。先后任大名府留守推官、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因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为河南推官。宋哲宗时官至尚书右丞、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宋徽宗时罢职居许州。政和二年(1112),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4.感知诗歌大意

1.《芣苢》描写了西周妇女在田野里采摘野菜的场景,表现了劳动的快乐。

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了诗人与亲人抢收小麦的情景,表现了劳作的繁忙与辛苦。

二、赏析技巧,体悟情感

(一)《芣苢》

1.分析《芣苢》一诗在形式上的鲜明特点和艺术效果。

(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

(2)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生动地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2.前人说此诗,“自然生其气象”。那么,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点拨:诗中没有直接写采芣苢的人,但读来却让人眼前出现了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女子,她们于平原旷野、你追我赶、群歌互答的欢快劳动的场景。几个动词,把她们欢快的心情、收获的喜悦伴着音乐节奏传达了出来。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3.这首诗的前两联都含有对比,请予以具体说明。

【点拨】诗的首联中的“新麦”和“陈谷”是新与旧对比,“诸孙”和“老人”是幼与长的对比。颔联中,“三夜阴霪”与“一竿晴日”是天气坏与天气好的对比。

4.从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可以看出,这次收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点拨】颔联写已经下了三夜的雨,终于盼到了日出,所以这次收麦具有抓住时间抢收的特点。由颈联中的“饥乏”“苦辛”可以看出,收麦子还非常劳累。

5.综观全诗,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

【点拨】前两联写欣慰、喜悦之情:有诸孙替老人收麦;多日阴雨,终有日出。后两联写疼爱、赞赏之情:为诸孙急炊大饼、多博村酤、赋诗足精神。

三、积累与实践

学完本课后,你班拟开展以“读读《诗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请根据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

(1)“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诗经大雅云汉》)

成语: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诗经郑风羔裘》)

成语: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大意第3篇

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诵读这两首诗,把握它们的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

  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3、背诵这首诗。

  任务情境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参与农事活动是大多数人一生中的主要工作和生活状态。农事活动固然充满了辛勤劳苦,如李绅笔下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白居易笔下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但同时也充溢着美好和喜悦,如唐诗里的“把酒话桑麻”、宋诗中的“百里西风禾黍香”。在诗人的笔下,有些农事之美是静观所见,有些则是亲自参与所感。今天,让我们走近苏辙,和诗人一起亲历劳作的情景,体味劳作之美。

  教学过程:

  一 了解作者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走近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后因母病故,随父兄回乡奔丧。嘉祐四年(1059)守丧期满回京。先后任大名府留守推官、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因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为河南推官。宋哲宗时官至尚书右丞、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宋徽宗时罢职居许州。政和二年(1112),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二、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1、解题:“文氏”即文姓,苏辙长女嫁于文氏家族,文氏外孙是长女之子。

  2、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场圃pǔ村酤gū闭廪lǐn

  3、把握节奏,再次朗读。边诵边读,用“/”划分这两首诗的朗读节奏,并用“ ”标出韵脚。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明确

  朗读指导:七律阅读节拍有两种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朗读时要注意节奏,读起来要有抑扬顿挫之感。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4.诗句理解

  (1)首联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陈谷:陈年的稻谷。赖:幸亏。

  大意:将要收割的麦子正好接上陈年的稻谷,幸亏有外孙们替代我在农忙时节帮忙收割。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物质富足,精神满足。

  (2)颔联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阴霪:连绵不断的雨;一竿:太阳升起的高度。

  大意:连续多年的阴雨浸湿了麦场,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写天气状况。先抑后扬,对比中突出了久雨天晴后的激动喜悦之情。“舞”形象地展现了乡邻欢呼雀跃的情景。

  (3)颈联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博:讨取,换取;村酤:农家自酿的酒

  大意:急忙做好大饼消解外孙们的饥饿和困乏,多多换取农家酒来犒劳他们收割的辛苦。

  颈联侧面烘托收麦的繁忙和辛劳。诗人没有正面描写外孙们收麦的场面,而是通过做饼、沽酒、饷田从侧面反映劳动的繁忙和辛苦,不仅如此,“急炊”“多博”还表现了诗人对外孙们的怜爱之情。

  (4)尾联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廪:粮仓。

  大意:关上粮仓回到家里完成了收麦事宜后,可爱的外孙们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吟诗作赋中了。

  尾联写外孙们完成收麦后的表现。他们把麦子收进粮仓,回到家后马上投入到吟诗作赋之中。“怜”字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对操劳农事后仍笔耕不辍的外孙们的怜爱之情。

  5、指名翻译诗歌。

  快到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了,幸有各孙辈来替我收割。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多取一些自酿的酒来慰劳辛勤收割的外孙。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里总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6、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描写苏辙晚年闲居颍昌时的日常生活情景。在麦收季节,外孙文骥来村里帮助自己收割麦子,苏辙写此诗记录。

  补充:苏辙后期仕途不顺,接连遭贬,晚年退居颍川,潜居颖滨,他深入到农村生活之中,对百姓疾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个时期苏辙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视作,多反映农民的劳苦生活。这首诗就写于这一时期。

  三、品读诗歌,赏析表达技巧

  品,与诗人同行

  1、从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可以看出,这次收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颔联写已经下了三夜的雨,终于盼到了日出,所以这次收麦具有抓住时间抢收的特点。由颈联中的“饥乏”“苦辛”可以看出,收麦子还非常劳累。

  2、这首诗的前两联都含有对比,请予以具体说明。

  诗的首联中的“新麦”和“陈谷”是新与旧对比,“诸孙”和“老人”是幼与长的对比。颔联中,“三夜阴霪”与“一竿晴日”是天气坏与天气好的对比,连绵阴雨时人们的沮丧,雨过天晴时人们的欢欣,形成对比,表现了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

  3、诗歌标题为《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但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外孙收麦的情景,这样的叙事安排是否合理?

  合理。诗歌以“收麦”为叙事线索,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外孙在田中忙碌收麦的情景,但透过颔联中邻家的忙碌紧张,仿佛看到了文氏外孙帮忙收麦时忙碌的情景;而颈联的两个细节描写从侧面表现出外孙辛苦劳作的“饥乏”与“苦辛”;尾联诗人毫不吝啬的赞美再次证明了外孙收麦的辛劳。诗人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外孙收麦辛劳,但诗歌侧面描写麦收季节繁忙的劳动景象,处处体现出外孙收麦的辛劳。

  4、诗歌里,诗人的.感情变化是有层次的,请从每一联中提取关键字,分析诗人感情的变化过程。

  首联,诗人首先交代麦子成熟的情形,然后叙述自己将依赖外孙收麦的情况,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外孙的期望;

  颔联生起波澜,连续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诗人的情绪也转为焦虑,然而“一竿晴日”的到来使得诗人通乡邻一样欢欣鼓舞,对比手法的运用,将诗人由焦虑到欢喜的心情表现的鲜明可感;

  颈联写诗人“急炊大饼”“多博村酤”来款待辛苦的外三,细节描写既表现了对外孙的疼爱,也表现了诗人对外孙敬老的欣慰;

  尾联议论抒情,直接表达对外孙的“足精神”的赞赏。

  整首诗感情表达虽然温和平静,但富有层次,充分体现了诗人身后的生活底蕴。

  首联:欲——赖——期盼

  颔联:败——舞——焦虑、欢喜

  颈联:偿——劳——欣慰

  尾联:闭——怜——赞赏

  5、综观全诗,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

  明确:前两联写欣慰、喜悦之情:有诸孙替老人收麦;多日阴雨,终有日出。后两联写疼爱、赞赏之情:为诸孙急炊大饼、多博村酤、赋诗足精神。

  四、尽管《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两首诗都是有关劳动的颂歌,但是它们在描绘劳动场景、歌颂劳动热情方面又不尽相同,试分析其差异。

  (1)表现手法上:①《芣苢》一诗运用重章叠唱的手法,直接把快乐采摘芣苢的全过程绘声绘色地描写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②《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运用对比、侧面烘托的手法,间接展现了麦收时节的劳动场景,和谐和睦,其乐融融,其中既有对劳动艰辛的强调,更有对美满团圆幸福生活的自足。

  (2)思想主旨上:①《芣苢》这首诗让我们了解了远古太平盛世时期人们生活的一个场景、精神状态,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人的生活理念:没有战争、暴政、苛捐杂税,内心安宁平静,生活上能够丰衣足食。

  五、作业:背诵这首诗。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大意第4篇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答案: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与亲人抢收小麦的情景;劳作的繁忙与辛苦

任务活动二:赏析技巧,体悟情感

3.这首诗的前两联都含有对比,请予以具体说明。

答案:诗的首联中的“新麦”和“陈谷”是新与旧对比,“诸孙”和“老人”是幼与长的对比。颔联中,“三夜阴霪”与“一竿晴日”是天气坏与天气好的对比。

4.从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可以看出,这次收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案:颔联写已经下了三夜的雨,终于盼到了日出,所以这次收麦具有抓住时间抢收的特点。由颈联中的“饥乏”“苦辛”可以看出,收麦子还非常劳累。

5.综观全诗,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

答案:前两联写欣慰、喜悦之情:有诸孙替老人收麦;多日阴雨,终有日出。后两联写疼爱、赞赏之情:为诸孙急炊大饼、多博村酤、赋诗足精神。

学习任务二:情景与任务

反馈检测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西湖

苏辙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注:苏辙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颍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句说游览西湖如梦一般,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我”走来,前后照应,强调“梦”带来快乐。

B.“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掩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

C.本诗最后说“无言掩屏卧”,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诗人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

D.本诗结构圆合,以“闭门”始,以“掩屏”终。语言自然淡泊,意境闲淡,情趣悠远。

答案:A

解析:“‘梦’带来快乐”分析有误,应该是“表现诗人的孤寂”。

2.本诗颔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颔联运用侧面烘托,通过描述颍昌市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凸显出诗人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运用拟人、对偶,写百姓问讯和鱼鸟惊猜,说明人已陌生,物亦惊猜,表意深刻,形象生动。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耕者

苏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3.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答案:用妇子前来探看和取悦,从侧面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鸟儿上下翻飞相随的情景,渲染了温馨和欢快的氛围,并为后面的议论做了铺垫。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案:对农家春日忙碌和辛勤劳作的赞美,为农家温馨与和睦的生活感到高兴,对王安石变法后政令繁多无用的嘲讽(批判、否定)。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