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台阶教案设计两课时

日期:2021-06-02

这是台阶教案设计两课时,是优秀的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台阶教案设计两课时

台阶教案设计两课时第1篇

一、教材分析

《台阶》位于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线索是“小人物”,是平凡的普通人。小说中的“父亲”这一形象,就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中国传统农民的代表,是一位普通劳动者。他勤劳俭朴、吃苦耐劳,对生活有着美好的期待且为之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本单元的能力线索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章重点的定位能力和对文章内涵意蕴的理解能力。本文是小说,那么学生就应该学会从文体的基本特征出发,学会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通过梳理故事情节,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的能力。

从文本自身来看,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方式展开叙述,亲切、自然。在娓娓道来中,展现和塑造了“父亲”这一朴实无华的人物形象。描写细腻、传神,常常是在不经意处,在寻常的描写中见精神。在内容的勾连上,作者用“台阶”这一条有形的线索,将建造有高台阶新屋所引发的事情串联起来,形成了清晰的结构脉络。

本文设定为自读课文,目的就是要将本单元前面教读课文所学到的方法应用到自读的阅读实践中去,加以训练、巩固和提升。

二、学情分析

本文的社会背景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差距,父亲的形象意蕴也比较深奥,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同时,七年级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往往关注的是小说的情节,而忽视了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而“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因此在梳理小说情节的同时,重点放在探究人物形象上面,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感知人物特点。

三、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理解 “台阶”的内涵。

2. 抓住关键语句,品味细节描写,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阐释小说主题。

四、教学重点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2. 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

五、教学难点

1. 理解 “台阶”的内涵。

2. 阐释小说主题。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

七、教学时数: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写父亲的诗歌、散文自然引入本节课的阅读内容。

(二)出示学习任务,解读“阅读提示”

任务一

1.出示任务:阅读课后的自读提示,你获得了哪些重要的信息(文章内容和阅读方法)。要求:在“提示”中标示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阅读提示”,从中提取出文本的文体特征、阅读重点及阅读策略、方法。学生阅读提示,梳理标注有价值的信息。教师指名学生提炼要点。

2.反馈指导:学生展示本小组交流结果,教师调动各个小组之间互相补充、完善。

(1)文体特征:从阅读提示中,我们了解到,这是一篇用第一人称叙述“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的小说。那么,就可以从小说情节的角度梳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内容。还认识到分析人物形象和把握小说的主题是阅读的重点。

(2)阅读的策略、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文中人物的前后的言行的矛盾和变化处,这样有助于理解人物和归纳主题,同时,在阅读中还要关注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通过做批注的方式加以点评。这些是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任务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 出示任务:梳理故事情节

(1) 通过阅读并填写情节表格,梳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些内容,了解故事梗概。

(2) 根据你的阅读理解,填空:我 的父亲,要求用一个词突出你眼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2.反馈指导:

(1)情节上围绕父亲与台阶能够梳理出故事发展的脉络即可。

情节

内容

开端

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

发展

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

高潮

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结局

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解说。教师倾听学生发言,把握父亲“勤劳、坚韧”的特点。

任务三:合作探究,局部精读

1. 出示任务:

(1) 找出文中你不理解之处,结合前后文尝试理解,再把你的思考和其他同学做些交流,看理解是否合情合理。

(2) 在前面交流的基础上,你是否可以对之前你对父亲形象的认识做些补充或调整。

(3) 请从“台阶”“父亲”“脊梁”“传承”“迷失”中任选一个词作为核心词,说一段话,表达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2.反馈指导:

(1)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恰恰是文章的难点所在,如新屋开工时,父亲为什么露出尴尬的笑;“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感到处处不对劲,甚至有些失态?教师指导学生细读相关情节中的细节描写,把握父亲的前后的言行的矛盾之处,进行批注和点评。之后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达成对小说主题深入、多元的开掘。

修好的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很珍惜,很重视,这是他的面子,是地位的象征,他开始自我感觉良好,得意非凡、自满,忘乎所以。但修高台阶后,到底又给他带来了什么呢?修台阶建新屋消磨了他的体力和精力,让他饱经风霜,身体变差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高台阶并没有给他带来他想要的地位与尊严。因而他从希望到失望。当物质上得到满足的时候,精神上并没有获得期待中的满足和慰藉。这种错位让人深思。

在故事中,我们也可以读出作者对父亲崇敬的同时,也有同情、怜悯以及含蓄的批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对父亲的形象再重新审视。

对于小说主题的理解,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求唯一答案,只要能从不同的角度,把握父亲建高台阶的新屋带来的思考和启示就可以了。

(三) 教师总结,板书归纳

父亲---------中国农民

教师板书、解说并出示《父亲》这幅油画作品:成长在农村的李森祥曾经说过:“乡土,永远是我创作的源泉,也是我情感的源泉。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不会忘记我来自农村,我有责任把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出来。” 关于小说的结尾,当初我的确没有把它当做悲剧处理。在中国农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们迅速地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配乐深情诵读文中的段落: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

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

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四)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课外推荐阅读:苏童《父爱》梁实秋《代沟》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台阶教案设计两课时第2篇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了解父亲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优秀的品质。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文中“台阶”的含义。

3.结合小说的结尾,深入理解父亲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多元化思考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解读“台阶”的象征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多元化思考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这张照片,这是一组由6000个台阶组成,建在陡崖上的楼梯。人们把它叫做“爱的天梯”。这是重庆一位叫刘国江的老人给妻子徐朝清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一点儿一点儿开凿出来的,只为了让妻子能安全地下山。故事一经传播,感动无数网友。曾经也有这样一个“台阶”,它是“父亲”一生的追求。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是怎样的《台阶》。【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下列词语:门槛、晌午、尴尬、瞬间、烟瘾、黏性、涎水、烦躁。

2.本小说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的,请改用第三人称复述这个故事。

主人公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父亲认为台阶的高度决定了一个人受人尊敬的程度,一直以来,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建造一栋有高台阶的屋子。由于经济条件有限,父亲一砖一瓦地准备了大半辈子。最终,如愿以偿地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可是,屋子造好了,人却老了,身体也不像以前那么健壮了。【板书:三级——太低;九级——幸福】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浏览课文,思考:本文的结构是什么?

明确:开端——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发展——父亲漫长的准备。高潮——终于造起了有九集台阶的新屋。结局——新屋建成,人却老了,身体也不复当年。

2.找相关段落,小组讨论:为什么父亲对高台阶那么执着?

明确:第二段,父亲的理想从“三层台阶”起步。当年父亲没费多大力气就把三块三百多斤的石头背回家,父亲很骄傲,台阶承载着一家人平静和睦的生活。

第六段到第十三段,“高高的台阶”是父亲吃苦耐劳的动力源泉。自从有了建造高台阶的房子的目标,父亲的日子就变得既辛苦又简单了,一切为了早日实现目标。【板书:理想奋斗】

第十四到十九段,“九级台阶”是父亲完成理想,感觉到达了人生的巅峰。这个“台阶”代表了父亲的人生价值,但,身体衰老了,回不到以前的状态了,父亲心里很是失落。

3.小说的结局,有什么意味呢?

明确:小说最后说:“怎么了呢,父亲老了。”一语道出父亲没有奔头的原因。小说的结尾既有理想完成的欣慰之感,又散发出淡淡的忧伤。

设计这样的结局,引发读者对物质理想与精神追求错位现象以及人生使命的各种思考。物质是基础,精神是上层建筑,物质的改善可以带来精神的愉悦,然而,并不能彻底提高精神生活水平。我们这一生该如何平衡这两者,如何同时提高这两者呢?人生应该追求什么?为子孙后代留下什么?作者在思考,人类在探索。【板书:精神困惑】

4.通过以上分析,在你心中,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老实厚道,为人低调;勤奋刻苦,靠自己的双手建立家业;动力十足,为了理想不懈努力;追求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

(四)拓展延伸

《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请分别说说这样写得好处在哪里?

明确: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背影”和“台阶”是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小事儿,作者们以它们为线索进行立意行文,选题小而精,能较好地挖掘出深层的内涵。

(五)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一个背影,一级台阶……看似简单、平淡无奇的事物之中蕴含着某个人的辛酸,凝聚着那个人的汗水。然而,就是生活中这点滴小事,汇聚成了人类历史的长河,谱写着一曲又一曲爱的赞歌,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作业:选一个你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写一篇小小说。教师推荐一些资料,查阅资料,进一步思考本文的结局。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通过几个集中的问题让学生去探求、去思考。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梳理,弄懂了文章结构,分析了父亲的人物形象和“台阶”的象征意义。最后,在拓展延伸部分,研读了课后习题,进行对比阅读,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提高了分析小说标题能力。

台阶教案设计两课时第3篇

  一、 导入 :

  我们学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可知“父亲”是一位关心、爱护儿子的博大精深的高大形象,那么,今天我们又一起来学习李森祥的小说《台阶》,分析文中的父亲又是怎样的形象?(板书标题)

  二、 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2、3、4的问题读书。)

  1、 分组比赛并把自己所查到的结果写下来:

  涎( )水 揩( ) 尴尬( ) 凹凼( ) 筹( )划

  黏( )性 镶嵌( ) 蹿( )上 掺( )上 胯( )骨

  糟糕( ) 撬( ) 倔强( ) 门槛( ) 茬( )硌( )

  2、 用5——1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后,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

  (略)

  3、 本文以“台阶”为线索,围绕这条线索,作者回忆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可知“我”家是怎样的家境?从中可知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通过讨论后板书如下。)

  旧台阶

  回忆 ———— 造台阶———— 经济的落后

  新台阶

  |————父亲的坚忍不拔、艰苦创业

  线索(台阶)

  4、 学生提问问题。(问题在后补充)

  三、 探究如下问题:

  1、 对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分析并自己得出结论):

  (1)、从中国传统的建筑物的文化底蕴角度看:

  “阴阳八卦”的传统文化认为:一、三、五、七、九是阴中的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所以民间百姓的门槛一般是三个台阶以图吉利而且也是地位级别的写照。再如“紫禁城”的建筑物有9999幢,标志着最高皇权的象征。再如云南大学的台阶有97个,这表明是云南省的最高学俯。我想今天的一些商标,或许是这种文化传统的继承吧!诸如“三九胃泰”、“九九感冒灵”、“555”烟、等等。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台阶”的高,实质上就是主人地位的高。从这我们可看出:父亲为什么把我家的台阶从三级升到九级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注: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

  “阴阳八卦”的文化传统还可以在农村找到相应的建筑物,如“四合院”。(A)、清静、安全;(B)、东南西北四神的保佑,以示平安。所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和平、团结以及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

  (2)、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层次有五个: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台阶高,主人的地位就相应的高”。这篇小说着眼于台阶,写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也就是说对尊重的需要。父亲为了赢得尊重,耗尽了他的毕生精力,奋斗了一生。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父亲是怎样的人呢?

  (板书: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落后、有长远目标、有移公移山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3)、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角度看:

  课文中写到父亲为了建造一幢有台阶的房屋,他的确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分一文

  积攒,起早贪黑,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七个月种田,四个月砍柴,半个月捡卵石,剩下半月过年、编草鞋。360天安排得非常紧凑。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父亲具有华夏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拼命硬干、勤俭持家的美德。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的品质(因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4)、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看:

  提问:父亲的创业为什么如此之艰难呢?(可以从课文内容引入)

  提示:A、低——高(台阶三级——九级)。人老了,身体垮了——发展缓慢。

  B、柴——1.5元钱。材料来之不易——农村经济的落后。

  所以,从父亲的身上,我们可知这篇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人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以此迅速的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尽快的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总之,父亲创业如此之艰难的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四、讨论回答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

  1、 第五段中:父亲为何一年洗一次脚?为何洗了脚后觉得轻飘飘的,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提示:A、节约、俭朴;B、父亲经常在水凼洗而仅有一次在家里洗的缘故;C、父亲一辈子从未享受他人服侍而内心感到不安的缘故。)

  2、 第13段最后一句说明了什么? (提示:神态描写——父亲专注别人的高台阶,他羡慕、向往,谋划如何加快准备,争取早日造好台阶,也让人羡慕的神态。)

  3、 第21段中为什么说父亲露出尴尬的笑? (提示:联系上下文,说明父亲具有谦卑、不骄的传统的民族风格。)

  4、 第26段中为什么父亲总觉得不对劲? (提示:A、父亲一辈子处于地位低下,突然地位变高了而感觉不对劲,说明他的谦卑。B、台低的阴影一时难以消除。)

  5、 第29段中为什么说父亲若有所失的模样? (提示:父亲干了一辈子,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就是生命,劳动是创造;劳动有了收获,才体现自己的价值。一日不干活,就失去了一切。所以说“若有所失”)

  6、 第30段的含义? (提示:神态描写——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父亲已老了,同时表达了我对父亲劳碌终生而感到悲伤,进一步为全文笼罩上一层凄凉、忧伤之情。)

  五、 教学反馈:

  1、 父亲为何要造一间有台阶的房子?

  2、 父亲是如何造起一间有台阶的新屋?

  3、 新屋造好后,父亲变得怎样了?

  (见以上的分析)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