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教案

日期:2021-11-26

这是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教案,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教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教案第1篇

一、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沉郁悲壮的诗风。

2.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诗歌重点语句。

3.感受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吊古讽今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听音频);朗诵法(集体朗诵、指定学生朗诵);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者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对作者进行回顾,识记生平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一起欣赏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教综19天速学班1.1元于10月20日开课)

1.根据课前预习,大声诵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播放音频。

2.学生谈感受。(明确:雄壮、豪放、有气势,有对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喟。)

(三)深入研读

多媒体出示背景: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

1.指名读词的上片,学生思考:词的上片主要写什么?

明确:写景,作者登高远眺所看到的景色,长江(橙江似练)、翠峰、船只(征帆去悼)、残阳、酒旗(酒家)、彩舟、星河(长江)、白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秀丽的山河图。(板书:秀丽山河图)

2.紧接上一问:作者登高远眺的时间和环境怎样?

明确:晚秋(深秋时节)、天气萧索。

3.学生齐读上片思考:在如此的美景中,勾勒出怎样的意境?

明确:隐隐有着冷落、萧条的感觉。

4.小组讨论:(1)下片以念往昔总起,首先作者为我们列举了一个典故:陈后主在敌国大将已攻到宫门之外的时候还在后宫与与宠妃们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然而陈后主不过是一个典型例子,历史上的因荒淫而亡国者又何止陈后主一人。这种“悲恨相继”的亡国悲剧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板书:抒情)

明确:贪恋女色、不理国事。穷奢极欲、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作法才造成了国破家残,败亡相续的后果。

(2)那后世之人仍然没有吸取前车之鉴呢?在诗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借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教师朗读全词,学生思考:诗人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明确:作者并不希望只是对历史空空的感叹,而是要从政治上加以改革。吸取历史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板书:感叹历史 渴望改革)

(四)拓展延伸(教综19天速学班1.1元于10月20日开课)

教师与学生一同概括本词的语言特点。

明确:首先,这首词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显示出作者本人胸襟宽广,高瞻远瞩。其次,立意新颖,表现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第三,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层次井然。第四,诗中多用典故,贴切自然。

(五)小结作业

小结: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词。

作业:比较阅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首词,在教学中从诗人和创作背景入手,对诗歌进行整体的分析,从景与情的关系对诗歌进行了解读,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尽可能地营造课堂气氛。本节课实现了三维目标,达到了师生共建课堂的效果。

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教案第2篇

【教学目标】

1.体会《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

2.掌握赏析怀古词的一般方法及步骤。

3.培养学生准确鉴赏咏史怀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梳理赏析怀古词的一般方法及步骤,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余秋雨说过,*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志士所写的咏史怀古诗词,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怀古词是北宋著名*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感受一下它的文化魅力。

二、整体感知鉴赏

1.一读,读准字音

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诵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

2.二读,读通文意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句意,对句意的理解,还有哪些疑问,相互交流。

可能存在的疑惑:

①“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帆棹用的是借代的手法,代指*面上的船;背,是迎着,逆着的意思;矗:矗立。

②“*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舟是华美的小船;云淡是指天空上笼着一层淡淡的云;星河是指倒映着星空的长*

③“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六朝旧事怎样就流走了?随流水,这里表面上看是长*之水,但在这里应该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也就是说六朝的繁华奢靡都随着朝代的更替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④“门外楼头”:用门外代指韩擒虎,即指门外大*压境;用楼头代指陈后主,即指楼头统治者仍荒淫无耻

⑤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这首词写了什么?

明确: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⑥学生齐读整首词。

3.三读,读出感情

分析作者抒发的感情,思考探究。(学生讨论完成)

①上阕主要是写景,写了什么时节的景?

明确:晚秋之景

②作者都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澄*、翠峰、征帆、残阳、西风、酒旗、*舟、淡云、星河、白鹭。

景物特点:壮阔雄伟,繁华热闹,富有生机,天地阔远的金陵秋景图,

③下阕词人触景生情,怀古之感油然而生,凭高而望,词人抒发感慨。这种情感的抒发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呢?

明确:用典。

④齐声朗读下阕,找出下阕用了几个典故。作者借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门外楼头”和“《*》遗曲”两个典故。

第一处典故:六朝统治者利用*南秀丽山川,繁华竞逐,荒淫误国,最终上演一幕幕亡国的悲剧。第二处典故:陈后主所制的艳曲《玉树*花》被人们认为是亡国之音。作者借两个典故希望北宋统治者从六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

三、总结方法

回顾一下,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怀古词的特点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步骤完成了鉴赏?

明确:1.抓住景物特点,因景析情

2.抓住史实,弄清史实和现实的关系(类比/对比)

3.明确写作意图,把握诗词主题

四、拓展鉴赏

运用总结的鉴赏怀古词的方法、步骤,阅读下面这首宋词,通过分析景物、典故,把握作者感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弃疾

何处望神州①?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②,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③。生子当如孙仲谋④。

【注】①神州:指*,此处指中原被金人占领的沦陷区。②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③曹*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耳。”④曹*率大*南下,见孙权的*队威武雄壮,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

五、布置作业

1.把*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鉴赏内容写在学案上

2.完成学案上《*城子》的练习

3.背诵《桂枝香·金陵怀古》

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教案第3篇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疏通疑难字词,读懂诗句。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诗句的分析,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诗中所描写的金陵美景。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

教学重点:读懂诗句,赏析诗中所描写的金陵美景,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教学难点:分析这首词的立意高远之处,理解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题解

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金陵:

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六朝古都所在。从三国时期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市廛栉比,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在地理上,金陵素称虎踞龙蹯,雄伟多姿。大江西来折而向东奔流入海。山地、丘陵、江湖、河泊纵横交错。秦淮河如一条玉带横贯市内,玄武湖、莫愁湖恰似两颗明珠镶嵌在市区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对这样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旧、人事变迁,怀古而思今,写下了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词。

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为歌咏古迹的诗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教案第4篇

一、教学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就“阅读与鉴赏”提出: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

二、教学设想

作为传诵千古的名篇,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准确地把握诗歌之美、诗人之情,是我主要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决定摒弃教师设计问题,主导学生思维走向及课堂走向的传统教学方式,淡化了对诗歌诗句的逐步串讲,采用深入诵读,让学生自读自悟,提高对诗歌的鉴赏感悟能力。

最后,这首词能够在众多怀古词中脱颖而出,主要在于在立意和识见上,高瞻远瞩,寄意深远。所以,我想通过这首词的学习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现对学生人格精神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大视野、大境界。为此,我设计了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比较阅读,体会对自我价值的关照和对国家命运的不同思考。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②通过自我设计问题、合作探究问题,深入把握诗境诗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之美,品味诗人之情。

教学难点:

自我设计问题,合作探究问题。

五、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六、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有这样一座古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先后定都于此。它就是金陵(现在的南京)。岁月沧桑,它见证了太多的风云变幻。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文人,才气纵横,诗、词、文俱佳,身居“唐宋八大家”之列,名传千古;他也是政治家,怀揣强国之梦,书写了北宋历史上变法图强的亮丽风景。他就是王安石。仕途沉浮,他经历了太多的人世变迁。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当金陵遇到王安石,当王安石遇到金陵,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次伟大的相遇吧。

(二)诵读体味

1.共同聆听诵读录音。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读音与节奏。

2.学生诵读,把握好读音和节奏。然后同位之间互相朗读一遍,把美好的感觉带给朋友。

(三)品读鉴赏

1.一次相遇流传千古,让后人心醉神迷,感慨万千。我们该如何去把握、去理解这次相遇呢?如果由咱们同学们来讲这一课,你会设计什么问题帮助大家理解呢?请设计2~3个问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诵读思考,提出问题,准备交流。

3.分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就各人提出的问题汇总、分析,讨论解决问题。把有新意、有异议、有难度的问题整理好,准备提请全班同学解决。

4.各小组提出疑难问题,师生讨论。

5.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学生分析词作。

教师可以先准备一些问题,以备学生思考不周时加以讨论,引导学生思路。如:

①金陵古城,面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拿出了什么来招待呢?

(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斜晖、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寒烟衰草)

②同学们欣赏了美景,也感觉到了在壮阔秀美之中隐隐透出些许清冷、萧瑟之味。为什么会这样呢?面对眼前美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诗人想到了陈后主荒淫亡国的悲剧,想到了六朝旧事,沧桑巨变;想到了文人墨客登高感怀,空发慨叹;更想到了今天的歌舞升平、奢侈繁华。)

6.金陵给诗人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几位同学则为大家点燃了思想的火花。我看到了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话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已经对这首词有了较全面的理解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自由鉴赏一下,把你最欣赏的地方推荐给大家。

(鉴赏要求:可以抓住景物特点或思想感情进行充分阐发、丰富联想,也可以抓住一个词或一句话,赏析其遣词造句、写景状物的精妙之处。)

7.学生交流鉴赏心得。

8.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都有不少茅塞顿开的感觉呢。在这一刻,“相看两不厌,唯有金陵城”了。在这一刻,名胜、名家碰撞出了耀眼的火花,共同谱写了不朽的华章。

(四)比较阅读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几千年的文明进程,留给我们了许多怀古的不朽篇章。学完了《桂枝香·金陵怀古》,我们再回想一下以前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者都是怀古名作,都是借眼前景,想前朝事,抒心中情,但从写作目的、人生体验上看,二人有没有差别?你有何感悟呢?同学们自由交流一下。

明确:《念奴娇·赤壁怀古》悲叹的是自己华发早生,壮志未酬,是对自我人生遭际的慨叹。而《桂枝香·金陵怀古》却更多是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是对社会的关照。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够把目光投向社会、国家,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要做敢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做时代的弄潮儿。胸怀四海,心忧天下,不负此生!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