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语文必修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思路

日期:2021-08-08

这是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思路,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思路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思路第1篇

1教学目标

1、掌握文本中重点字词和句式;

2、理解文中孟子的仁政思想;

3、领会孟子比喻说理的巧妙,感悟孟子说理气势的磅礴;

2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高一年级文言文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功底。孟子文章没有多少典奥的文言,配上课下注释,学生通过自学和交流,能够很好的理解。同时,初中阶段,同学们已经接触过孟子的文章,所以并不陌生。

3重点难点

理解文中孟子仁政思想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知识链接

一、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主张民贵君轻。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寡人之于国也》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末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二、知人论世:

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梁惠王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即位时正是魏国全盛时期,称雄七国,这也使得梁惠王骄奢自大,穷兵黩武。为了维持霸主地位,梁惠王不断发动对外侵略战争,一方面满足自己拓土开疆的私欲,另一方面力图保持对周边国家的持续威慑。但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对外侵略的重大战役中(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惨遭失败,渐渐失去了昔日的霸主地位。公元前334年,梁惠王意识到形式的严峻,“卑词厚币以招贤者”,集聚人才,以图重振国势。在这种情况下,孟子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向孟子陈述了魏国因为连续在几次大的战争中遭到惨败,损兵折将,国势倾颓的现状,第一次见面便询问孟子到魏国来会给魏国带来什么好处。孟子则向其指出目光短浅、只关注眼前利益的严重危害性,并向其提到以民为本、躬行仁政的重要意义。正是在几次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思路第2篇

教学目标 :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设计模板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 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思路第3篇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民贼,被人民推翻。《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

  1、曳(yè):拖着。

  2、数(cù) :密。

  3、罟(gǔ):网。

  4、洿(wū) :洼地积水,池塘。

  5、鳖(biē):团鱼,俗称王八。

  6、彘(zhì) :猪。

  7、悌(tì):敬爱兄长。

  8、莩(piǎo) :饿死的人。

  三、《孟子》简介

  参看课文。

  四、解题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词语看似浅易,内涵却很艰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中多次论及仁政的有关问题。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实质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国力。

  五、课文串讲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对于国家(总算是)了啦。河内遇到饥荒,

  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重点在后一个。

  2、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移:迁移。

  粟:小米,指谷类。

  亦:也是。

  其:代河东。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察:考察。

  政:政治

  无如:比不上。

  加:更。

  何也:这是什么原因呢无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4、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战:喜欢打仗。

  以……喻:用……来比喻。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百步,则何如?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

  填:拟声词。

  鼓:名作动。

  之:助词,无义。

  兵:武器。

  刃:刀锋,借代。

  兵刃:同义复词。

  弃甲曳兵而走:抛弃铠甲拖着兵器。

  或:有的凭(自己)耻笑 。

  而:表修饰。

  百步:数量词活用作动词,跑了百步。

  而后:然后。

  6、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那只不过没有(跑)。

  直:只是,不过。

  7、“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之民)也。

  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

  无:同毋,不要。

  之;取独。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思路第4篇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论证结构,赏析排比、设喻的艺术效果;

3、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孟子的王道主张及其现实意义;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梳理论证结构,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探讨孟子的王道主张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问题引导法、知识迁移法

【学法指导】诵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探究归纳法

【媒体辅助】ppt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争霸,连年战争,百姓苦不堪言。有一个人却奔走诸侯之间,呼吁统治者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后人称他为亚圣,这个人是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

二、自学检测,强化积累

活动1:将全班学生分为5组,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找出本课相关知识点,小组合作,命制测试题,做成幻灯片,课堂检测其他组同学。学生PPT试题,录叙如下: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课前自学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字词句。)

第一组:文化常识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

3、孟子所说的仁政也叫做“不忍人之政”,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

4、名言: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第二组: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颁”通“斑”)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第三组:古今异义词

1、河内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2、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更,再,副词

今义: 常指增加

3、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有人,有时

今义: 选择连词)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兵器 今义:战士,士兵;

古义:逃跑 今义:行走

5、谷不可胜食也

古义:尽 今义:胜利

6、数罟不入洿池

古义:细、密 今义:数字或者数数

7、树之以桑

古义:种植,动词 今义:常指较高大的林木

8、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同意认可

第四组:一词多义

(一)王:

1、然而不王者(称王wàng;名作动)

2、梁惠王曰(君王wáng;名词)

(二)食:

1、谷不可胜食也(吃;动词)

2、狗彘食人食(食物;名词)

(三)时:

1、不违农时(季节;名词)

2、无失其时(机会、时机;名词)

(四)以:

1、请以战喻 (用;介词)

2、可以无饥矣 (凭借;介词)

3、以时入山林 (按照;介词)

4、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5、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认为;动词)

(五)于: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介词)

2、寡人之于国也(对;介词)

3、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在;介词)

(六)之:

1、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

2、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

3、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

4、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

(七)然:

1、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

2、填然鼓之(地、…的样子)

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 然而、但是)

4、赵太后曰:“然”(形容词 对的、认为…对的

第五组:翻译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河内有了自然灾害,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

(凶:自然灾害,收成不好的荒年。其:指代那里。于:引出动作的对象)

②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材木用不完,这就使老百姓对养生者送死者没有什么不满了。

(是:指代译为“这”。养生丧死:“生死”应为活用,活着的,死了的。供养活着的人发送死了的。)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反复地将孝悌之道理讲给老百姓听。

(谨:谨慎,认真从事。申:反复陈述。)

④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王不要归咎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百姓应会来来归顺了。

(罪:归咎、归罪。斯:则,就。至:到,归。)

三、精读品悟,体会思想

活动2:学生扮演孟子和梁惠王,分角色朗读1-4段,再现对话情景;全班齐读5-7段,体会思想。

(目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置身当年的对话情景中,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思想。)

思维引导:

1:梁惠王向孟子问政,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预设:民不加多。(称霸)

2:孟子是怎样分析这个问题的?

预设:

“五十步笑百步”(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错误)——比喻论证,“五十步”与“百步”数量不同,本质相同;梁惠王与邻君形式不同,本质不同。说明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好战,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

3:孟子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预设:

理想——王道之始: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成:衣帛食肉,庠序之教

现实——凶年、罪岁—— 不节俭,残暴无道

(四)梳理结构,赏析论辩

活动3:学生小结,归纳本文的论证思路。

(目的: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赏析孟子的论辩艺术,学习手法。)

思维引导:

1、这篇文章的论证结构是怎样的?

预设:

质疑——“尽心”、“民不加多”

释疑——“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论证:形式不同,本质相同)

解疑——实行仁政,检讨反思

2、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预设:

1、善用比喻说理: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2、多用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

(五)探究拓展,启发思考

活动4:学生小组讨论,组长记录讨论结果,最后展示讨论结果。

(目的:引导学生“走出文本”,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探究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思考:孟子的“仁政”思想对我们当代有什么启发?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

1、合理利用自然,关注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雾霾)

2、发展经济,振兴教育;——素质教育(义务教育)

3、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民富才能国强;——住房问题

4、提倡节俭,倡导平等、公平;——节俭问题(光盘行动)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