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大班生成活动教案20篇

日期:2021-10-16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生成活动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生成活动教案20篇

第1篇、大班生成主题教案:种子变变变

幼儿园大班生成主题教案:种子变变变

一、主题说明:
金秋十月,正是各种种子丰收的时节,红豆、绿豆、蚕豆、稻谷等等。我们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对它们可谓是既熟悉又陌生。为此,我设计了“种子变变变”这一单元活动。首先帮助孩子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和管理植物的要点,认识农作物的价值,并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共享劳动、创作的乐趣。帮助他们积累有益的相关经验,发展他们的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土特产的喜欢之情。以享受的心情食用价廉物美、新鲜爽口的土特产。
 
二、教学活动计划表:
 
活动名称活动领域活 动 目 标
豌豆、蚕豆儿歌1、学习用普通话朗颂儿歌,练习发准“蚕、睡、吃、花儿”等字词的读音。
2、初步了解豌豆、蚕豆从开花到结成豆荚,加工成豆制品的过程。
3、感知念儿歌的乐趣,体验品尝豆类食品的快乐。
摘果子韵律活动1、熟悉舞蹈音乐的旋律及节奏特点,初步学会合拍地边做踵趾小跑步边做摘果子动作,手脚配合比较协调。
2、借助游戏的情境,理解舞蹈动作的含义,并会变化方位做采果子的动作。
3、通过舞蹈体验劳动的喜悦。
各种各样的豆制品科学1、认识常见的豆制品,知道其名称和价值。
2、通过倾听故事和观察活动,知道豆制品的种类很多。
3、喜欢吃豆制品,乐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吃过的豆制品。
磨豆浆社会1、了解磨豆浆的程序,知道豆浆营养高,喝豆浆对身体有好处。
2、懂得尊敬成年人的劳动。
3、学会与同伴合作,体验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有趣的谷物画美工1、认识玉米、黄豆、绿豆、麦穗等谷类植物,尝试用谷物进行装饰画。
2、运用谷物在双面胶上细心地进行拼图,表现出简单的物体形象,感知谷物画的特殊装饰风格。
3、大胆想象创造,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操作,不和别人一样。
 
活动名称  活动领域  活动目标

猜农作物谜语语言
1、有猜迷的兴趣,学会猜谜的方法。
2、巩固幼儿对农作物的认识。
拾豆豆体育
1、学会手、脚、膝着地爬,并能爬越障碍。
2、探索钻、爬、翻越障碍物的方法,理解游戏的规则。
3、有序地参与游戏活动,动作协调、灵敏,能克服困难。
食物排序科学
1、能根据种子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1、学会正确地取用和整理操作材料。
庆丰收品尝会综合
1、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体验丰收的快乐。
2、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三、日常生活提示:
1、环境创设提示:
(1)制作各种种子贴画。
(2)自然角:种子发芽实验,到种植园地去种植蚕豆。
2、活动区域提示:
(1)语言区:与种子有关的幼儿故事图画书。
(2)美工区:制作种子帖画(各种种子、双面胶、一次性蛋糕盘子、勾线笔等)。
蔬菜印章画(土豆、藕、山芋、颜料等)利用它们进行拓印。
(3)生活区:a.稻谷、毛豆等(让幼儿剥)
             b.黄豆、豆浆机(自己制作豆浆)
(4)益智区:各种种子、标记卡、数字卡、记录卡。
 
四、家长工作:

1、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剥蚕豆、剥黄豆等。
2、与幼儿一起制作一些种子贴画。
3、协助孩子收集各种各样的种子,丰富班级自然角和种植。

第2篇、大班主题生成:卷起报纸做运动

幼儿园大班主题生成活动:“卷起报纸做运动”

生成原因:
幼儿对于运动性的游戏十分感兴趣,孩子常常信手拈来,随意物件在他们的手中就能玩出许多新花样。有一天我看见伟豪把报纸卷成了小棒,他一边挥动着一边念念有词:“接球、进了……”,其他的幼儿似乎也来劲了,纷纷抢过报纸耍弄起来。在当时我就想,一张简单的报纸是否也可以象一根棍子一样成为孩子既动手动脑又快乐学习的好素材呢?于是,我大胆地尝试了将报纸与运动结合在一起,生成了此活动,试图通过有趣的活动设计将运动与学习巧妙地融合。
下面就是我在本次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与反思:

活动过程:
一、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动物到了河边没法过河,哎,有张报纸,我们用它搭座桥让小动物过河吧!
观察:立即有幼儿提出:“报纸那么软那么轻,小动物怎么过河呢?
师:那你们想想办法吧!

二、幼儿操作探索:如何帮助小动物过河。
观察:幼儿两人一组积极地行动了起来。大部分幼儿都能很快地将报纸进行折叠,让其变得牢固,让小动物安全过河,并激动地跳起来:“我们成功了!”也有部分幼儿两张椅子的间距太近,不用折报纸就能让小动物安全过桥,经教师引导后才又做尝试。

三、为了让幼儿折叠报纸的方法更多些(如瓦楞状),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独木桥小动物很害怕,怎样才能让桥变宽一些,更安全一些呢?”幼儿再度探索操作。
观察:经过反复的尝试、引导,有幼儿折出了瓦楞状的桥、有栏杆的桥。

四、尝试用报纸做运动。
1、 师提议:“不如我们用报纸来做操吧!”
观察:拿着又大又轻的报纸做操,幼儿有些不满意,很快有幼儿将报纸卷成棒,于是大家都高兴地这样做,然后大家一起高兴地做棒操。
2、师又提议:“既然报纸又可折又可卷,我们用它做材料,开个小小运动会吧!
观察:孩子们很兴奋,回顾了在电视上所看到的运动会比赛项目后,幼儿很快创造性地用手中的报纸玩起了这些项目:1、用报纸卷成棒,两头折叠让其站立,反复多个,当成跨栏的栏杆,幼儿学百米跨栏冠军刘翔越过栏杆,比赛跨栏。2、奇乐小朋友用卷成的小棒当成杠铃,练习举重。
3、俊杰、伟栋、锦扬、蕴兴等四位小朋友将报纸团成球,用报纸小棒击球玩棒球游戏。4、昕昱几个将报纸折成一个面当成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玩球类游戏。小小的纸棒在他们的手中妙用无穷,孩子们开心极了。
 
反思: 
这是一个科学与健康领域相结合的活动,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非常地积极和兴奋。只是在前半部分的“造桥”活动中,我的要求不够仔细明确,如椅子的间距、怎样叫安全过河等,因此活动效果有些不尽人意。在后半部分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令我十分欣喜,小小纸棒在幼儿手中玩出的花样让我也感受了无穷的乐趣。更可喜的是那些平时不爱动幼儿也非常投入地参与了这些游戏。这个活动非常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看来,无论再小再简单的物品,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加以巧妙的利用和设计,就一定能成为孩子快乐学习的好素材。

第3篇、大班主题生成活动走进春天教案反思

一、生成原因: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春风、春雨、春天的花朵、春天的小动物,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的画面,它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纲要》中指出大班幼儿:“喜欢接触、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乐于提问,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与好奇,注意自然环境的明显变化;能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并对他们感兴趣,乐于告诉成人和同伴;喜欢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能将自己想说、想做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尝试用不同颜色、材料、工具,运用画、撕、剪等简单方法自由的表现,体验艺术活动中的乐趣。”为此,我们结合季节特点及幼儿的兴趣所在设计了此活动。活动中,幼儿通过和成人一起郊游、种植、饲养,了解了动植物与人们的关系,产生保护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名称:走进春天
二、活动目标:
共同生活:
1、喜欢户外活动,练习走、跑、跳、协调自然的钻爬掌握动作要领;学习玩沙包、球等。
2、能正确地进行盥洗、独立进餐、如厕、入睡,不断提高自理能力;懂得讲卫生、爱清洁。
探索求知:
1、喜欢接触身边的自然环境,感知春季的季节特征,了解常见动植物的明显变化。
2、萌生爱护花草、树木,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体验表达:
1、能独立地朗诵儿歌,在成人的帮助下复述故事;喜欢交谈,能完整讲述感兴趣的事。
2、运用不同的色彩对作品进行涂色,启发幼儿大胆运用各种技巧进行制作活动,表现出自己对春季美的感受。
3、能匀速的作节奏而歌表演,学习简单歌表演,能根据乐曲的旋律用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三、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
1)、走廊大板:美丽的春天(圆形拼贴);动物之家(折纸);可爱的小动物(折纸);可爱的小鸡(绘画);小熊猫(绘画);观察记录:发芽了
2)美工区:添加幼儿涂色的卡片(小动物、水果、蔬菜、植物等)、油画棒、各色皱纹纸、水粉色、棉签、橡皮泥等。
3)、自然角:添置各种种植的花、草,饲养小动物(鱼类等)。
4)、图书区:增添相关的图书、图片、故事带等。
5)、益智区:有关动植物的拼图等。
2、家长工作:
1)、请家长帮助收集有关春天的资料、图片、图书等。
2)、利用休息日带幼儿到户外寻找春天,观察春天,让幼儿多走进大自然。
3)、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动手制作、绘画春天的美丽景色。
3、社区与自然资源的利用:
1)、开展亲子活动,教师带幼儿及家长到社区、大自然开展活动,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其中的乐趣。
2)、组织幼儿为社区的小树浇水,教育幼儿爱护小数。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常识
活动名称:播种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掌握简单的播种技巧,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懂得爱护小树苗。
活动指导:
1、户外活动:与幼儿一同寻找春天并观察春天,看看动植物都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2、谈话活动:请幼儿讲一讲自己找到、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动植物及人们都有哪些明显的变化?)让幼儿知道春天来到了!播种的季节到了!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3、操作活动:
1)、请幼儿观察种子、种植工具,教师向幼儿传授有关的播种知识,掌握简单的播种技巧,懂得要爱护树木、植物。
2)、操作部分:与幼儿(发动家长回家)共同动手种植植物。
4、活动延伸:
1)、与幼儿一起走进社区为小树浇水。
2)、共同动手做观察记录。
活谈话活动:让幼儿讲讲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引导幼儿将动植物的明显变化进行描述,并启发幼儿说出植物生长需要的自然条件——雨水,引出诗歌)
2、学习诗歌:借助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理解并记住诗歌内容。
3、仿编诗歌:启发幼儿说说还有谁需要雨水才能长大?将它编进诗歌中,边讲边表演。
活动三:美术
活动名称:美丽的春天(综合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掌握个总制作的技巧,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度,及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指导:
1、谈话活动:(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看看图片中画的是什么季节?都有什么?用什么做的?
2、讲解要求:教师出示各种制作材料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可以用来干什么?怎样用?教室讲解并示范,提醒幼儿在操作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操作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活动,教师注意引导、帮助,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启发幼儿进行合作,体验其中的乐趣。
4、作品赏析:将有的作品一一展示并请能力强的幼儿进行介绍,从宗教与幼儿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活动四:音乐
活动名称:春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会用甜美连贯、活泼跳跃的唱法进行演唱。
2、发展幼儿表演才能,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教幼儿按歌词分角色自然地接唱、表演,表现出自己心中的感受,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指导:
1、发声练习: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音。
2、引出活动:边放音乐边将歌词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3、学唱歌曲:通过教师范唱、清唱等形式让幼儿理解、记忆,熟悉歌曲,并共同合唱。
4、创编部分:让幼儿分角色接唱、合唱以进一步熟悉歌曲,并让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大胆的进行表演,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五:郊游
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幼儿外出活动,真正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
2、通过活动指导家长如何带幼儿开展户外活动,提高家长们的教育意识。
活动地点:公园
活动成员:教师、幼儿、家长
活动时间:周六上午(4月10日)
活动过程:
1、观察公园的树木、花草,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
2、游戏活动:亲子游戏——推小车、网鱼
幼儿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放鞭炮、吹气球
小猴摘桃、开火车等
自由活动——排球、玩沙包等
活动反思:
1、幼儿发展: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幼儿能通过观察、感觉感受到春天的到来。由于季节变化特别明显,孩子们对春天这个季节非常感兴趣,主题进行得非常好。活动中我们采取了各种活动方式,如观察柳树、播种、为小树浇水、郊游等,幼儿能够按目标进行活动,并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
2、幼儿提升:
幼儿通过观察春天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通过观察春天的小动物,如小鸡、小蝌蚪、蜗牛等让他们懂得爱护它们、保护他们。在制作活动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明显比以前有进步,他们敢于操作、能大胆想象,制作出自己心中美丽的春天。
3、存在问题:
在“走进春天”的整个活动进行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幼儿去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大胆表达出来。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多为幼儿投放一些半成品的材料,使他们的创造空间更大,让他们的作品更加美观、更加漂亮、更加丰富。外出活动,孩子们的注意力易分散,队列练习有待加强。

第4篇、大班科学生成课程颜色变变变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好奇心是大班幼儿典型的特征表现,而漂亮、鲜明的颜色总是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和兴趣,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颜色变变变》这节课,就是结合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利用魔术、故事这些幼儿喜欢的方式,加深幼儿对颜色的认识,使幼儿感受到颜色的变化多端,知道红黄、黄蓝、红蓝三种颜色两两混合就能变出橘红色、绿色、紫色的颜色常识。
活动目标:
1、巩固对红、黄、蓝等颜色的认识。
2、通过变魔术游戏活动,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颜色变化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矿泉水瓶、瓶盖、颜料。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数一、二、三,把它请出来!
师:瓶子里有什么?这个水有没有颜色?
小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是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
师:水宝宝是透明的。现在,要把瓶子里的水变漂亮,我们一起念"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教师摇动瓶身,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师:水宝宝变色了,现在请小朋友来当一回小魔术师。
二、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水宝宝变色的秘密。
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
师: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听好,每个宝宝从桌子上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学老师摇瓶子,要说:"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
师:请幼儿从桌子上取一个瓶子,用力摇,使其变色。
(老师鼓励孩子用力摇一摇)师:"你们变出来了吗?变出什么颜色了?"
2.巩固对红黄蓝等颜色的认识。
3.集中讨论,探索水宝宝变色的秘密。
师:我们的瓶子怎么能变颜色呢?
请哪个幼儿上来尝试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再换上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
师:这个怎么都变不出来,那个却变得出?好奇怪哦!
小结:其实老师把一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这个盖子里有什么?盖子里有颜料,水宝宝就可以变出颜色了。
三、第二次探索,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教师出示瓶子,并进行示范讲解。
老师手里有一瓶红颜色的水,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师:"在请幼儿进行操作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首先去跟其他颜色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不然其他颜色就不跟你当朋友呢。换好瓶盖宝宝后一定要用力把它拧紧,不然当你在变魔术的时候水就会都倒出来了。
3.幼儿交换瓶盖,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颜色,再取不同颜色的盖子,换上。
(2)幼儿换好瓶盖后,摇晃瓶子。
(3)师: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变成什么颜色了?哇,颜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新的颜色呢!
4.小结
(1)个别幼儿进行交流讨论。
(2)对"魔术"进行验证。
四、延伸活动:《找颜色》
师:今天我们小熊班的小朋友都很能干,变出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其它的颜色。
让我们去教室外面找一找其他漂亮的颜色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过程始终以幼儿为主体,以变魔术贯穿始终。 创造条件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教师为主导,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方式体验,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在实际操作探索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神秘,感受两种颜色混合变化的乐趣,从而完成预设目标的要求。在活动中,幼儿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颜料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感知、探究颜色的变化,从中获得有关颜色变化的知识经验。活动下来,自我感觉幼儿对此活动非常感兴趣,教师带动起幼儿,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很浓厚,每个环节也初步达到预设的目标。
本次活动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最后环节结束的比较混乱没有达到一个提升,只有让幼儿通过用两种颜色进行配色变色,没有具体直观的让幼儿明白哪两种颜色混合变出新的颜色,可以准备操作卡或者PPT在幼儿回答的时候教师操作,将幼儿说到的颜色展示出来,让幼儿直观的看到颜色混合的变化,作为活动的延伸。其次,在回答问题时,没有关注到全体幼儿。如在水变色后的提问以及最后环节的提问只问了个别幼儿,没有多问几名幼儿,也没有一起来总结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最后,教师的语速较快,第一环节导入太快,有的提问方式不够简单明了,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第5篇、大班生成活动方案:开心一刻

幼儿园大班生成活动方案:开心一刻

主题来源
     笑,开心地笑,对幼儿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乐观开朗的人格品质具有直接的作用。幽默、滑稽、有趣的事儿最能引起幼儿发笑。“开心一刻”引领幼儿开心、欢笑、忘情大笑,在笑声中体验、认识,评判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笑,会不会笑,会不会以开朗、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是成功人生的重要前提。所以,我们将沿着“开心一刻”的主题脉络,引领幼儿踏上笑对人生之途。

一、主题中可能获得的经验
1、知道笑有很多种,能用体态、表情、笑声等方式表现各种笑。
2、了解哪些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人的哪些部位特别怕痒。体验“痒”这一生理反应令人发笑、令人舒畅的感受。
3、能区别吹牛与说谎,感受“吹牛”这种大胆想象的娱乐作用。
4、能理解漫画的意思,体验漫画作品的幽默、有趣的情节。
5、知道总是不开心的人会受冷落,开朗的人会有更多的朋友,初步感悟如何让自己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6、能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二、环境创设
1、布置专栏“开心一刻”:收集幼儿开心快乐、幽默滑稽可笑的照片配以文字说明张贴。
2、布置“吹牛画展”,把幼儿吹牛皮的图画作品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张贴。
教师或家长把幼儿学说的笑话或日常活动中发生的滑稽可笑的事用简短的语言在小纸片上记录下来,稍加装饰,布置成“我们班的笑星”专栏。
3、并定期进行“笑星”的评比活动。

三、区域活动内容
1、美工区:提供各种碎布、硬纸板制成的衣服、裤子模板、小剪刀等,供幼儿裁裁剪剪,尝试做小衣服、小裤子;把这些衣裤粘贴在彩色纸上,添画出头、手、脚等,制作出滑稽小人。
2、表演区:提供各种装扮的材料,如口红、沙巾、眉毛、大手帕、成人衣服等,幼儿自由装扮滑稽人。
3、益智区:*提供“小熊回家过年”材料,巩固5的加法;*逻辑狗操作材料。
4、语言区:*看漫画书和滑稽的VCD,尝试连贯、夸张地进行讲述;*讲述故事《鼹鼠的箱子》。

四、家长工作
1、以给家长的信等适当的方式同家长进行充分地沟通,重点是本次主题活动的特点、意图、要求。本次主题活动以“笑”为主题脉络,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孩子学习:如何了解自己的情绪,认识、分析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寻求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的方法。家长既要注意自己孩子的情绪特点,与教师共同寻找适宜的教育契机和方法,更应该注意自己的情绪调控,以良好的情绪状态去影响孩子。
2、和孩子一起收集、学说笑话,并把孩子日常生活中滑稽好笑的话记录下来,参加班级笑星的评选。
3、参观欣赏班级的“吹牛画展”

开心一刻(调查表)
大三班
我的反思:在调查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本次调查和交流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开心的原因?体会了父母的艰辛劳动,特别是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完成调查表的过程,更是融恰了亲子关系。
五、日常活动
1、帮助幼儿辨析幻想与撒谎的区别。
2、滑稽舞。玩法:幼儿跟随节奏很强的音乐疯狂地跳舞,咚、咚,鼓声一响,跳舞的小朋友的动作要静止在鼓声响起刹那的状态,这时要以看到大家滑稽的动作为宜,有张大嘴的,有两臂朝天的……移动了或失去平衡的小朋友就被淘汰出去。咚、咚,鼓声又再次响起,大家又重新开始跳舞。
3、仿编歌曲“胡说歌”
4、户外体育活动:滑稽奥林匹克
5、欣赏英语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
6、欣赏童话剧故事“造房子”

六、主题网络图
新年里的笑声
(谈话、绘画、表演)
生活中的笑声
艺术作品中的笑声
开心一刻
笑话
吹牛
生理体验
音乐
故事
漫画
相声
小品
动画片
(收集“童言稚语”;评选笑星)
(欣赏、阅读、讲述、绘画、表演)(想象表达、绘画)(探索)

七、活动安排
第十九周第二十周

1、Tall Mouse and Shor tMouse(一)1、音乐游戏:卷炮仗
2、音乐:快乐的牧羊人2、美术:画画谈谈“快乐的新年”
3、社会:开心照片3、数学:6的加减
4、语言:怕痒的红头巾4、体育:送眼泪
5、健康:痒一痒5、故事:笑出来的眼泪
6、讨论:怎样过新年6、TallMouseandShortMouse(二)
7、科学:认识年历7、美工:制作贺年卡
8、歌曲:新年的笑声8、谈话:我的进步
9、美术:小伙伴9、歌曲:胡说歌
10、数学:复习6的组成10、社会:吹牛皮

[NextPage]

八、主要活动:
活动一:社会:开心照片
活动目标:

1、知道笑有很多种,能用体态、表情、笑声等方式表现各种笑。
2、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经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教师和幼儿自己收集开心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我们的笑。

1、出示自己开心大笑的照片,说一说自己笑成什么样,为什么那么开心。
2、分组交流:向同伴介绍自己开心的照片,说一说自己笑成什么样,为什么这么开心。
3、学学你的笑。模仿同伴照片中开心的表情和样子。
4、不同的笑。把自己的照片与同伴的照片摆放在一起比一比,看看笑得有什么不同。
二、谁在笑。
1、出示各种人物不同笑态的图片,说一说是谁在笑,是怎么笑的。
2、学一学图片中人或动物笑的表情和样子。
3、说一说,看看这些图片后自己的感觉和心情。
我的观察:赵静怡说:看了这么多笑的照片,心里也很高兴,也想笑。
4、拍个爱笑的你、做一个开心大笑的表情和动作,拍一张爱笑的你的集体照。
我的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我将我们一起收集的照片、图片张贴在教室里,制作成“开心一刻”的专栏。让幼儿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
我的反思:从生活中寻找学习内容“开心照片”。让课堂回到生活,让孩子回到生活,不管孩子的前期知识经验如何?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远比在课堂中学到的要多得多。

活动二:绘画:吹牛皮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编的趣事,体验大胆虚构的想象给人
带来的乐趣。
2、学习用图画的形式把自己编的故事记录下来。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八开大小的彩色画纸、记号笔、油画棒等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讨论怎样画吹牛皮。

1、我们听了吹牛王小米沙和斯大西克的吹牛,知道了吹牛就是说大话,非常非常滑稽可笑。我们也都使着学了吹牛,今天我们就要把自己吹的牛画下来。
2、幼儿讨论:“你想画什么?
我的反思: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尽量想得离奇、可笑、有趣。

二、幼儿尝试作画。
我的反思:给孩子时间,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把抽象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转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内在的经验,体验绘画带来的乐趣。

三、分享成果。
1、将幼儿的作品一一展示出来,鼓励幼儿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我的反思:这时我不多考虑画面的布局或形象是否形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讲述。尽可能把每一个幼儿的作品都展示出来,让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把作品带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我的反思:幼儿的想象和言语是互相交织的,他在想象的时候,常常会伴随着自言自语,甚至还伴随着一些肢体动作。真时我不过度干涉,满足幼儿的自言自语(自我交流)以及同伴之间小声交流的愿望。否则会扼杀幼儿的想象。

活动三:故事:万尔福的头发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滑稽幽默的故事,尝试说好笑的故事。
2、知道幽默、滑稽引人发笑的原因是因为奇巧。

活动准备:
幼儿平时看到过一些幽默的书。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万尔福的头发》。
1、听《万尔福的头发》前七节。
2、万尔福叔叔怎样保护自己的头发?万尔福叔叔有一头怎样的头发?
1、听故事的最后一节。
2、你们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你们觉得什么地方好笑?幼儿边听边看活动材料上的《万尔福的头发》,听老师讲故事。
二、初步了解好笑的故事。
1、为什么这个故事能让我们笑?
我的观察:黄泽说:他滑稽、有趣。邵伟说:他幽默可笑。
我的反思:教师的问题一下子把孩子的话题扩展开去,孩子的思维已不再停留在原来的层面上。
2、我们听后感觉怎么样?
我的观察:吴泽滔说:感觉好笑、哈哈大笑。赵静怡说:听到最后好笑死了。
请幼儿续编。
编故事。

三、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
我的反思:进一步发展幼儿扩散性思维。

活动四:美术:小伙伴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画小朋友的脸部表情。
2、添画小伙伴的身体、手脚,掌握躲在后面的画法。
3、激发关心、喜欢小伙伴的情感。

活动准备:
深色水彩笔、纸。

活动过程:
一、示范导入。
(教师出示9个圆。)这是什么?(圆)看看我会把他们变
成什么。(教师示范各种表情画法。)小朋友看看这些是什么表情?
我的观察:(笑、哭、生气、难过……)

二、引导幼儿想象交流。
这些就是我们小朋友平时的表情。我们都有自己的小伙伴,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圆圆胖胖的大脑袋,不同的特点却很多很多。发型各不相同:有的短头发、有的长头发、有的梳两条辫子,有的扎“马尾巴”。
眼睛也有大的、小的。
我们小朋友的性格也不同,有的喜欢笑、有的经常哭、有的会生气,有的上课特别认真,有的嘴爱吃……
我的反思:孩子们交流的范围远远超出了老师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没有刻意地让孩子停下来重新组织话语,但孩子在交流的时候,他们的神情、他们的言语、他们的动作无不透着喜悦与激动,即使有了不同的意见,有了矛盾,他们也在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了解,共同进步。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小朋友不同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先再纸上多画几个
方圆,跟着黑板画不同的表情。然后自己添画发型、加上身体和手脚。然后自己动脑筋、细观察,想想看看,能不能画出各不相同的小伙伴。

四、作品展示,结束活动。

活动五:数学:复习6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复6的组成,使幼儿知道6分成两份只有5种不同分法。
2、启发幼儿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3、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评议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教具放大的材料范样。
学具第一、二组:范样12张及材料纸若干,铅笔12支,操作卡片16、17;第三、四组:材料纸若干,铅笔6支,操作卡片17;第五、六组:材料纸若干,每人一盘雪花片,铅笔6支。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我先报一个数,你们再报一个数,我们的数合起来要是6。比如我说:呵呵,我的1球碰几球?你们就边拍手边说:呵呵,我的1球碰5球!会玩了吗?”……
我的反思:孩子们对组成有了不同的意见,有的同意分成两份,有的想到分成三份等,所以双方就争执起来。争执的出现,标志着孩子的思维有向前进了一步。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看图填分合式。
“这组的活动谁会向大家介绍?”
第三、四组,画短线分隔点图。
“数数每排有几点,请你把每排的点子用一道短线分成两份,每次分的不一样,分一次记一次,做完后把分合式读一遍。”
第五、六组:两人出雪花片。
“这组的活动是两人合作进行的,请两个小朋友出雪花片,两人出的雪花片合起来要是6,不能比6多也不能比6少,每次每人出的雪花片数目不能一样,出一次记录一次。
我的反思:当前经验和已有经验有了冲击,孩子就产生了问题。问题的出现,标志着孩子的认知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至于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并没有做出回答,而是等待孩子把问题提出后,又把问题还给孩子,给机会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来解决。

3、活动评价。
(1)检查幼儿的记录情况。
(2)归纳总结6的分合活动。
我们做的都是几的分合活动?都把6分成了几合几,每次分的怎样?分的和记的又怎样?”

主题反思:
这一主题活动中,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活动中幼儿比较活跃,投入。在活动形式的安排中,我着重幼儿的体验,经验的提升,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给予了幼儿充分的创造、想象空间。通过看看说说,做做玩玩,创造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微笑对待每一天,开心过好每一天。

第6篇、大班生成活动我要上小学啦

一、主题生成及活动说明:
在三月初的一次谈话 "我要上小学啦" 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谈到我们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哥哥姐姐,我们马上要上小学啦,而且在谈到上小学时流露出一股自豪感和一份向往,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兴趣点,引发了《我要上小学啦》的一系列生成活动,并且因此召开了一次家长会,邀请西圩小学的老师为我们的家长进行了一次讲座,介绍了一些小学的情况,使家长明确了自己孩子在上小学前应该为孩子准备些什么?小学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由于幼儿知道的小学内容较散,对小学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同时,又因为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常常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对幼儿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较高的层次。在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对家长进行指导,经常通过班级《家长园地》进行宣传,及时把活动信息和进展情况告诉家长,使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有效。
二、主要活动内容
1、我要上小学啦 。
2、我的小学在这里。
3、我的朋友在哪里?
4、整理小书包。
5、我要做小学生了。
6、课间我要干什么?
7、与小学生见面会。
8、参观西圩小学
三、主题活动总目标:
1、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
2、通过与小学生见面与参观小学,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一些有关小学的事情,进一步激发入小学的愿望。
3、能有条理的整理小书包,自觉准时来园。
四、主题活动内容:
活动一:谈话活动--我要上小学啦"小朋友你们现在是幼儿园的哥哥姐姐了,你们心里在想什么呀?"王强新说:"我很高兴,因为我要上小学啦,可以学到很多本领。"李新雨也说:"妈妈说我要上西圩小学,因为她上班很忙,只有叫奶奶接我和送我。" 李新雨的话引来了大家的窃窃私语:"我也上西圩小学。""我也是。"这时我又问孩子:你们知道小学生每天干什么吗?你们对小学生活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小学生为什么不睡午觉?小学里有电脑室吗?小学里一个班级有几位老师?小学里吃饭和我们幼儿园都是在教室里吃的吗?等等许多问题。
活动二:家园互动--我的小学在这里。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与家长的共同参与,对将来所上小学进行初步了解。
2、知道几所周围小学的名称,所在位置。
活动准备:幼儿主动与家长谈话,家长带幼儿到所上小学拍照留影。
活动过程:
1,你们回家都问爸爸妈妈你要上哪所小学呀?为什么?
2、幼儿结合照片讲述。
3、将幼儿的照片贴在展示板上,集体认识小学的环境。
4、同一所小学的幼儿互相问好。
活动延伸:将照片收集起来与幼儿共同布置后墙"我的小学在这里"。
活动三:调查活动--我的朋友在哪里?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培养关心别人的情感。
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填写调查表。
活动准备:事先设计好调查表、开展过"我的小学在这里"活动、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活动过程:
1、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知道她们将来要上哪所小学吗?
2、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
3、介绍调查表,说明填写要求。
4、幼儿填写,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将调查表布置环境"我的朋友在哪里",供幼儿参观交流。
活动四:社会--整理小书包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整理书包的重要性。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要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件事。
活动准备:电视机、摄像机,教师示范用的书包和学习用品一套。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电视第一段,并进行提问,让幼儿知道爱惜学习用品。
2、看表演的第二段,继续进行提问,教育幼儿知道整理小书包的重要性。
3、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小书包,里面都有什么东西?我们应该怎么整理呢?请幼儿和小伙伴说一说,讨论整理小书包的方法,最后告诉老师。
4、教师示范平时小朋友整理书包时常犯的一种错误,提醒幼儿整理书包时轻拿轻放。
5、请幼儿自己取出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检查是否折角,并进行展角和整理,要求认真细致和轻拿轻放。
延伸活动:绘画《我的书包装什么》并且布置墙面供幼儿交流。
活动五:谈话活动--《我要做小学生了》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生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
活动准备:
1、收集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2、挂历一本。
3、收集以前幼儿园活动照片与幼儿合影
活动过程: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提问:认识他们吗?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挂历让幼儿数一数,看一看。
讨论:
(1)我们还有多少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可以结合照片讲述。
(3)剩下这些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3、想象未来的幼儿园是个什么样?
4、绘画"未来的幼儿园"。
延伸活动:将幼儿收集来的照片和幼儿的绘画作品布置环境"小学生活我知道""我们永远是朋友""难忘好时光""未来幼儿园"供幼儿参观交流。
活动六:谈话活动--课间我要干什么?
1、"下课十分钟,小学生们会做些什么事?"2、学一学,做一做,模仿小学生下课十分钟休息。
3、再次讨论:你在下课十分钟里做了些什么?
4、选择幼儿较好的经验,请幼儿再次"学一学,做一做"下课十分钟。
活动七:社会 活动--与小学生见面会(面与面的接触)原先在制定这一活动时,我想带幼儿到小学去见面的。由于我们有35名幼儿去小学容易影响小学生上课。因此,我请了我以前毕业的小朋友到我班来解答小朋友的疑惑。
这一天,我从西圩小学请来了王一飞、张浩宇两位小朋友,"老师请来了两位原先是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请她们为我们解答关于上小学你们想知道的事情?"我请幼儿有秩序的向她们两位小学生提问。当李胜杰问道:"上小学一个班有几个老师?" 张浩宇回答道:"有7、8个老师。"下面的小朋友一口同声的:"啊!"这时,张弦问道:"为什么不是两个老师呢?跟幼儿园为什么不一样?""两个老师教这么多的功课会很辛苦的,而且小学里有许多门功课。"张弦听了满意地坐下了。两个小学生回答得非常好,回答了许多小朋友提出的问题,而且最后还补充介绍了小朋友们没有问到的问题,如:小学里还有校报,可以投稿,小学生要自己搞卫生,还要进行评比……活动八:社会活动--参观西圩小学本次活动为了给幼儿一个更加直观、具体的学习环境,我们充分利用社区的环境资源进行教育活动。"西圩小学"临近我园,而且我园大部分幼儿毕业后也将会成为西圩小学的一员。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在西圩小学进行,并充分利用小学的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通过观看升旗和鼓乐队表演、参观校园、观看小学生上课、做操,与一年级小学生谈话等多种形式,使幼儿熟悉小学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消除陌生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小学环境,初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激发幼儿争当小学生的愿望。
2、通过找出小学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初入小学时会遇到的困难,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增强幼儿自信心。
4、培养孩子勇于大胆提问,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与"西圩小学"联系参观的时间、内容以及当天的活动安排。
2、组织大班年级的老师集中讨论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以及具体的安排。
3、幼儿对小学生活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活动过程: 
1、全班集中:观看升旗和鼓乐队表演。
2、分班参观:参观校园环境和小学生上课情况。
3、课间十分钟。
4、自由交谈:与小学生交谈。
5、回幼儿园讨论。
6、活动小结。
五、主题活动的反思:
随着《新纲要》的进一步实施和展开,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更趋灵活和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它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无论是课程的设置,环境及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何很好地适应是首要的问题,为此在大班第二学期通过生成活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在本次活动中最大的亮点是:我们每进行一项    <BR><P></P>活动后都在环境创设中留下痕迹,让幼儿在环境中自然而然关注生成活动:我要上小学啦、我的小学在这里、我的朋友在哪里、我的书包装什么、小学生活我知道等等。幼儿非常喜欢自己班级的环境,通过观察幼儿自由活动时经常对着墙面驻足观看、议论交谈。
二、本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因为第一次谈话时当小朋友说到即将离开幼儿园、离开老师、离开小朋友时,许多幼儿都哭了,说明幼儿与教师之间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如何化解幼儿的这种悲伤情感,既要使幼儿留恋幼儿园的生活又要将幼儿的情感向积极的方向引导,也是个重要的问题,教师利用"我们永远是朋友、难忘好时光、未来幼儿园"等活动内容,将幼儿的这种情感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拉长幼儿的情感空间,有效的化解幼儿的情感压力。
三、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进行幼小衔接适应,以往的幼小衔接我们注重小学生活时间的安排,忽视了小学的活动内容安排,导致有的幼儿进入小学后无所是从,还有的课间发生了事故,所以我们结合日常活动安排,开展了早读活动(每天早上利用十分钟,读一些古诗、儿歌。培养阅读兴趣加强幼儿的听、说能力)、折纸活动(培养幼儿的看图能力,为幼儿的课间十分钟提供丰富内容)、整理书包活动等等,用游戏的形式模仿小学生活,帮助幼儿感受小学生活。
总之,通过这次生成活动对幼儿进行幼小衔接工作试验,为其能顺利的进入小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如果有可能对我班幼儿进行跟踪研究,将会有重要的意义,我愿意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7篇、大班生成主题活动教案:纽扣

大班生成主题活动教案:纽扣
一、主题说明:

天气渐冷,小朋友都穿上了薄棉衣,款式新颖、色彩绚烂的小棉衣,有的做成了动物样子,有的是裙摆式的,有的是腰带式的,还有的是唐装,入园后,小朋友都聚在一起纷纷炫耀着自己的新衣服:“看,我的衣服上有个小熊头。”、“我的衣服上有绒毛毛的”、“我的衣服是古时候的人穿的。”……不知谁插了一句:“看,我衣服上有象月亮一样的纽扣呢,你们有吗?”一时间,小朋友纷纷在寻找自己衣服上的纽扣了。须李龙说:“看,我纽扣是小熊头。”郁重天说:“我的是小鸭子纽扣。”陈欣瑜说:“我的纽扣象牛角,一头尖,一头大的。”……孩子们的畅谈引起了我的注意:既然孩子们那么感兴趣,何不组织一次“各种各样的纽扣”的活动,让孩子们去发现纽扣的秘密,既有利于相关经验的积累,又能萌发幼儿关注身边事物的兴趣,一个有关纽扣的主题活动开始了。

二、主题的价值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各种纽扣,观察纽扣,从而逐步获得纽扣的有关知识。形态万千、颜色各异的纽扣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和热情,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通过“扣子变魔术”、“扣子印画”、“设计扣子”,幼儿由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扣子艺术品”大拍卖,幼儿大胆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大胆地表现,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都得到了提高,扣子艺术品被家长的认可,更让幼儿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通过活动,孩子们认识了各种不同的扣子,知道了其名称和作用,同时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主题的教育内容,以孩子的关注点为教育的切入点,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注重幼儿活动生活化,加强了活动中的情感体验。

三、主题网络图
几何形状     物象形状 展示台        
组成部分:洞眼    扣身  类型
参观纽扣商店  
材料:金属    塑料   布   木头
用途:装饰  连接  
我设计的扣子      泥塑    绘画   布制                 

四、教学活动计划表
第一周参观纽扣商店通过参观,了解纽扣的多样性
谈话:我看到的扣子1、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2、能够关注周围事物,发展观察力。
科学:感知扣子初步感知扣子的特点,了解扣子的用途。

第二周数学:看数学送扣子感知7以内数量,比较7以内数量的多少
美术:扣子印画
1、引导幼儿运用多种颜色进行纽扣印画,体验色彩美。
2、根据纽扣印画的形状,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进行添画。
音乐:扣子歌启发幼儿根据音乐旋律及纽扣特点,创编相应的歌词,体验合作创编的乐趣。

第三周科学:扣子找家
1、观察各种纽扣,感知他们的不同质地。
2、初步学习按材料进行分类。
美术:扣子拼贴画在感知纽扣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的基础上展开联想,运用拼贴等技能大胆表现,体验创作的乐趣。
我设计的扣子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设计自己喜欢的纽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动手能力。
纽扣艺术品大拍卖
1、能用完整的语言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2、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五、日常工作提示:
1、环境创设:收集各类纽扣开设“纽扣展示台”。
布置“我设计的扣子”墙饰、“纽扣艺术品”大拍卖。
2、活动区域:美工区(1)泥工:各种各样的扣子
                   (2)绉纸制作:盘扣
                   (3)绘画:未来的纽扣
语言区(1)拼拼讲讲:有趣的扣子
      (2)扣子图片:讲述自己喜欢的扣子
益智区(1)扣子分类:根据颜色、形状、大小等把扣子分一分。
      (2)看数字送扣子:学会正确点数6以内的数。
      (3)扣子排队:学习有规律地排序。
生活区(1)扣扣子
      (2)手工制作“布扣子”
3、家园共育:(1)请家长帮助孩子一起收集纽扣,与孩子讨论纽扣的颜色和材料等。
             (2)请家长与孩子对纽扣进行分类。
             (3)“纽扣艺术品”大卖场,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标上价格,布置在展板上,请家长来园自愿购买。 

第8篇、大班生成课程美术活动有趣的水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水对幼儿来说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孩子们每次洗手时,一双小手好象总也洗不干净。一天,蒲智童小朋友不小心把水杯碰翻了,活动室里顿时乱成一团,孩子们有的跑来向我报告,有的出主意让蒲智童赶快把水擦干净,有的干脆用手把桌上的水往地上抹......当时我没有责怪孩子们,而是抓住时机,顺应幼儿的兴趣,借助真情实景提出问题:"谁能想个好办法,帮桌上的水搬家。"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叽叽喳喳,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我班主题活动"有趣的水"就这样诞生了。为此,我设计了融认知、情感、表现力为一体关于水的探索活动,旨在激发幼儿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持续性的探究,并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创造性地加以表现。
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感知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2、了解糖、盐等物质的融化现象。
3、培养幼儿热爱科学,乐于尝试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感知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2、了解糖、盐等物质的融化现象。
活动难点:
1、了解糖、盐等物质的融化现象。
活动准备:
1、一玻璃杯水、一玻璃杯牛奶、雪花片。
2、洒水壶、篮子、有洞的塑料袋若干。
3、一次性透明的杯子、小勺子,白糖、盐、铁、塑料品、毛巾等 人手一份。
4、水宝宝图片一张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主题:
教师: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小朋友你们看看是谁啊?(出示水宝宝图片)教师:你们喜欢水宝宝吗?水宝宝它呀有很多的秘密,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吧。
二、探索活动
(一)1、闻一闻,尝一尝教师出示一玻璃杯水,一玻璃杯牛奶,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感知水的特性(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牛奶是有颜色,有味道的)
2、猜一猜教师分别在盛有水和牛奶的玻璃杯里放进彩色雪花片,请幼儿猜一猜水里有什么?牛奶里有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讲出水是透明的,能看得见里面的东西,牛奶是不透明的,看不见里面的东西)教师:刚才我们发现了水的一个秘密,原来它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现在我们再来玩一玩水,看看你还会发现什么?
(二)探索活动
1、盛水活动请幼儿用洒水壶、篮子、有洞的塑料袋盛水教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玩水的东西,有浇花用的洒水壶、篮子、有洞的塑料袋,现在请你们用它们来盛水,看能不能把水盛起来,为什么?(引导幼儿讲出结果,水是会流动的)教师:那我们就来看看水到底会不会流动呢?(教师操作)分别用洒水壶、篮子、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教师小结:原来水真的会流动。小朋友真棒,那么水还有没有秘密呢?
2、溶解实验
(1) 请幼儿把桌上的白糖、盐、铁、塑料品等分别放在自己的水杯中,然后告诉大家你放了哪些东西?
(2) 请幼儿用小勺在杯子里搅一搅,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3)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在水中的变化,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4) 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教师:现在老师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几样东西?还有几样东西到哪里去了?(引导幼儿说出有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教师: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东西是不是会被水溶解了呢?(教师操作)分别把白糖、盐、铁、塑料品放进水杯里。
教师小结:白糖和盐真的被水溶解了。
3、扩散性思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被水溶解吗?
三、小结教师:今天我们发现了水的很多秘密,它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的,有些东西还会被水溶解。
四、活动延伸请幼儿说一说怎样用水和保护水的洁净。
活动反思: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强调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开始,我首先出示了小客人水宝宝。让幼儿去探索水宝宝的秘密,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在探索活动(一)中,我通过闻一闻,尝一尝,猜一猜,感知了水的特性之一,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在探索活动(二)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幼儿在盛水活动和溶解实验中,感知了水是流动的及有些东西在水里会被溶解,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在每个活动环节的时间把握上还比较欠缺,尤其是要把握好个体操作与集体分享交流的时间分配,幼儿的自由探索时间再适当长些。

第9篇、大班生成美术活动画河豚教案

活动目标:
1、根据已有经验,能看图画出受到威胁时的河豚鱼。
2、能大胆想像进行添画,表现河豚鱼的不同形态,以河豚为主的水底世界。
活动准备:
勾线笔、河草底稿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唤醒经验,导入活动。
1、师:上次我们去郊游去了哪里?看了什么?(河豚鱼村、河豚)
2、引导幼儿说一说你看到的河豚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征。
3、拓展知识:河豚鱼在收到威胁时,肚子会鼓起了。
二、出示受威胁肚子鼓起来的河豚鱼,进一步观察河豚鱼的特征。
1、(出示图片)师:这条河豚鱼怎么了?(肚子鼓着,受到了威胁。)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
师:它是什么样子的?身上有什么?(肚子鼓鼓的,上面还有小刺;身上有斑纹;鱼鳍;嘴巴、尾巴、眼睛等。)
三、教师示范画
1、师:河豚鱼呀真可爱,在水中游啊游得真开心。老师啊想变成一条河豚鱼,到水里去和河豚鱼宝宝做游戏!老师请来了勾线笔来帮助我!
2、师:我们先画哪里?哪里最可爱?(鱼肚子)先画半圆形的鱼肚子。
再画弯弯的背部;嘟嘟的小嘴;长长的尾巴;圆圆的眼睛;鱼鳍;黑色的斑纹;圆肚皮上的小刺。
3、回顾画河豚鱼步骤。
四、幼儿作画
1、师:想想看,河豚鱼除了这样子游,还会怎样游?水里除了河豚鱼还会有谁?
2、师:嗯!真开心!你们也来变河豚鱼到水里去找鱼宝宝们玩吧!
五、活动评价六、延伸拓展:学习各种游泳姿势。

第10篇、大班主题生成活动认识各种各样的船教案反思

生成背景:
本周我们开展了《做小船》这一活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并对船的相关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更好的丰富幼儿对船的了解,我于是生成了此次活动。 
生成内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各种形状的船的名字、外形、用途,激发幼儿对船的探究兴趣。 
2、培养幼儿安静倾听、认真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船的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制作的小船,并引导幼儿回忆自己认识的船。 
教师: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船吗?(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认识的船) 
二、教师出示船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观察、了解 
教师:我这里有许多船的图片,我们来看看这都是些什么样的船? 
教师出示图片,先向幼儿介绍船的名字,后引导幼儿观察这只船的外形,再介绍这只船的用途。教师在介绍的同时,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船的名字、外形、用途。 
提问:这两只船的样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它们的本领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你还知道哪些船的名字? 
三、讲述有关船的故事 
教师讲述有关船的故事,以此吸引幼儿的兴趣并让幼儿更好的了解船的相关知识。 
四、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船的名字、外形、用途,并引导幼儿一起回忆本次活动中认识的船。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对认识各种各样的船很感兴趣。在认识船的本领的时候,有的幼儿能说出一些教师没有说到的本领。在活动过后,幼儿都兴致勃勃的和同伴围绕着船讨论着各种话题。这次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各种形状的船的名字、外形、用途,激发幼儿对船的探究兴趣。在活动过后幼儿还都在进行讨论,说明本次活动进行的是成功的,也说明大班幼儿已经具有对事物进行探究的能力了。 

第11篇、大班生成活动卷起报纸做运动教案反思

科学、健康领域生成活动:卷起报纸做运动
生成原因:
 “追、赶、跑、跳、碰”这一课程单元进行了刚一周,发现幼儿对于运动性的游戏十分感兴趣,孩子常常信手拈来,随意物件在他们的手中就能玩出许多新花样。上周结合海啸赈灾活动请幼儿收集相关资料,一张带来的报纸在林海韬小朋友的手中被卷成了小棒,海韬小朋友一边挥动着一边念念有词:“接球、过网……”,其他的幼儿似乎也来劲了,纷纷抢过报纸耍弄起来。缘于对“魔法绳”活动的思考,我设想,一张简单的报纸是否也可以象一根简单的绳子一样成为孩子既动手动脑又快乐学习的好素材呢?于是,我大胆地尝试了将报纸与运动主题结合在一起,生成了此活动,试图通过有趣的活动设计将运动与学习巧妙地融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折、卷活动中感知报纸承受力的变化。 
2、发挥幼儿创造力,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
活动准备:
1、 用皱纹纸在地面布置成小河的情景。(4条小河)
2、 报纸足量,玩具小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动物到了河边没法过河,哎,有张报纸,我们用它搭座桥让小动物过河吧! 观察:立即有幼儿提出:“报纸那么软那么轻,小动物怎么过河呢? 师:那你们想想办法吧!
二、幼儿操作探索:如何帮助小动物过河。 观察:幼儿两人一组积极地行动了起来。大部分幼儿都能很快地将报纸进行折叠,让其变得牢固,让小动物安全过河,并激动地跳起来:“我们成功了!”也有部分幼儿两张椅子的间距太近,不用折报纸就能让小动物安全过桥,经教师引导后才又做尝试。 三、为了让幼儿折叠报纸的方法更多些(如瓦楞状),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独木桥小动物很害怕,怎样才能让桥变宽一些,更安全一些呢?”幼儿再度探索操作。 观察:经过反复的尝试、引导,有幼儿折出了瓦楞状的桥、有栏杆的桥。
四、尝试用报纸做运动。
1、 师提议:“不如我们用报纸来做操吧!” 观察:拿着又大又轻的报纸做操,幼儿有些不满意,很快有幼儿将报纸卷 成棒,于是大家都高兴地这样做,然后大家一起高兴地做棒操。
2、师又提议:“既然报纸又可折又可卷,我们用它做材料,开个小小运动会吧! 观察:孩子们很兴奋,回顾了暑期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比赛项目后,幼儿很快创造性地用手中的报纸玩起了这些项目:
1、用报纸卷成棒,两头折叠让其站立,反复多个,当成跨栏的栏杆,幼儿学百米跨栏冠军刘翔越过栏杆,比赛跨栏。
2、简永川小朋友用卷成的小棒当成杠铃,学石智勇练举重。
3、洪屹威、郭正霖等四位小朋友将报纸团成球,用报纸小棒击球玩棒球游戏。
4、还有幼儿将报纸折成一个面当成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玩球类游戏,另有幼儿玩起了击剑、跳高、跳水等项目。小小的纸棒在他们的手中妙用无穷,孩子们开心极了。有幼儿问:“纸棒可以带回家吗?”户外活动时他们又把纸棒带了去。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科学与健康领域相结合的活动,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非常地积极和兴奋。只是在前半部分的“造桥”活动中,教师的要求不够仔细明确,如椅子的间距、怎样叫安全过河等,以及教师对科学探索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度的把握,因此活动效果有些不尽人意。在后半部分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令教师十分欣喜,小小纸棒在幼儿手中玩出的花样让教师也感受了无穷的乐趣。更可喜的是那些平时不爱动、年龄小的幼儿也非常投入地参与了这些游戏。这个活动非常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看来,无论再小再简单的物品,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加以巧妙的利用和设计,就一定能成为孩子快乐学习的好素材。

第12篇、大班生成主题夸家乡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夸家乡
主题说明:
新《纲要》中提到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当幼儿第一次听到录音机里的歌曲《夸家乡》时,我就听到有人说:"他唱的是那南京,我们是南照人。"当第二次我们带领孩子去南照中心小学参观时,一路上孩子们对路边的商店、大桥、小吃、高楼等表现出了赞美之情。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南照,认识自己的家乡,激发幼儿身为南照人的自豪感,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主题目标:
1、通过看看、玩玩、唱唱、夸夸等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南照的美丽景色,能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2、鼓励幼儿运用 种材料,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大胆表现家乡美。
3、通过活动进一步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家长配合:
带领孩子参观或向孩子介绍南照,帮助孩子一起收集具有南照特色的照片、特产等。
环境创设:
一、布置《夸家乡》主题环境,把家乡有名的建筑或标志陈列出来,供幼儿欣赏、交流。
二、美工区:绘画:美丽家园。(能把自己心目中美丽的家长画出来)
三、建构区:
1、美丽的南照。(利用各种塑料插塑,表现家乡美丽的环境。)
2、高楼房。(幼儿利用大型积木,合作搭建高楼大厦。)
四、语言区:你说、我说、大家说(幼儿扮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家小区周围有哪些标记和商店)
主要活动安排
活动一:参观小学、参观世纪公园
活动二:社会:说说南照好地方
活动三:社会:小区周围的标记
活动四:绘画:美丽的家园
活动五:音乐游戏:夸家乡
活动六:综合活动:畅游南照典型
活动记录:
社会:说说南照好地方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收集资料,对南照有大概的了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与父母一起参观过南照有标志性的地方,收集有关资料。笔、纸
活动过程:
1、幼儿展示出自己收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自己认识了南照哪些地方分别在哪个位置?
2、教师按照方位不同,帮助幼儿把照片摆放在展板上,然后把地点串联起来,制作成一张南照地图。
3、选择几处有标志性的地方,让幼儿来介绍。如:世纪公园、镇政府等。
4、幼儿根据刚才对南照的认识,画一张南照地图,并向同伴介绍。
分析与反思:
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怎样使孩子在轻松、自然又感兴趣的前提下,激发他们去收集、了解、关注有关南照的一些人文景观呢?为此,我们在活动之前,我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去认识南照、收集照片,活动中我在把大家收集的照片拼在一起,这样就能互相学习,在介绍自己的照片时,由于幼儿已在大家口中了解到一些情况,所以在介绍时就有了经验。在活动中,大多孩子提到了南照的标志"文化广场",而且非常喜欢这个地方,还有的小朋友提到了我们自己的幼儿园和新小学。在活动中震震小朋友还带来了南照有名的大米、黄沙。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幼儿对南照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更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第13篇、大班生成活动:会飞和不会飞

幼儿园大班生成活动:会飞和不会飞

活动来源: 
在主题活动“我想飞”实施的过程中,孩子们对飞的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们通过自己的收集资料、交流探讨等形式了解了哪些东西是能飞的,哪些东西是不能飞的,为了让这些零碎的东西整合为孩子自己内心的经验,我觉得有必要来把它设计成一个完整的集体活动,让孩子通过活动来有所提升。另外,大班幼儿已经基本能单独进行图形、事物的一级分类,但是对二次分类可能就会出现困难。而且由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对某一事物也许明白,却无法从具体转化为自己内在抽象的概念,所以通过活动我希望他们能把自己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认识转为内在的、有规律的思考。
 
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分类后,再按另一特征重新分类,或对已分的两类物品再次分类。
2、提高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分析:这两个目标中蕴涵了数学能力的培养、主动探索的经验获得和对事物归纳总结的能力的提高,体验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的能力”;难点是“如何让幼儿理解包含关系”。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来突破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我的活动过程:
 
准备:
1、绘制12张实物卡片。
2、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小件商品的包装,并贴上价格标签。活动前将商品陈列在一个货架上,并用布盖好。


过程:
1、 会飞和不会飞。
——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会飞的东西,老师这里有许多卡片,要请小朋友看一看是些什么东西,然后把他们分成两个部分。
——教师逐一出示卡片,幼儿指认后进行第一次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会飞的和不会飞的)
——请幼儿为这两个标准设计简单明了的符号标记。
实录:由于幼儿已经有了前一阶段的收集资料以及交流探讨的过程,所以在这个环节中孩子表现出了相当高的一致性,没有什么疑惑。但是,当请孩子们为这两个标准来设计符号标记时孩子们有些困难,他们都会用语言来表达“会飞的和不会飞的”,却不知道怎么用符号来表示。于是,我就多增加了一个环节,让孩子们来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孩子们各抒己见,张健说:“我画一个翅膀表示会飞的,画脚表示不会飞的。”可是马上就有声音反驳了:“会飞的也有脚的。”原来是见多识广的包诚。听听他的意见吧:“我也画翅膀表示会飞的,不会飞的就在翅膀上打个叉。”这个方法得到了大多数孩子的认同。可是,善动脑筋的华锐超小朋友有自己的想法:“我想画一只小鸟表示会飞的,画一只小鸡表示不会飞的。”真好呀,我及时地给予他鼓励和赞赏的掌声,有了他的影响,很多孩子说出了不同的符号,有的说画飞机表示会飞的,画汽车表示不会飞的;有的说画星星表示会飞的,画小草表示不会飞的……各种不同的思维火花进行碰撞并激发出更加强烈的创想之火。
分析: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讨论的时机选择在操作的不同时间,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另外,分类标准的表达不仅仅局限于孩子的操作和语言,我们都知道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成了我们老师现在不断追求的教育效果。所以,通过这样的一个讨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丰富多采的表达方式的体现。

 2、天生的和人造的。
——这12张卡片还可以换一种分的办法。怎样分呢? 
——教师出示“天生的和人造的”两种标记图“人和机器人”,启发幼儿注意这些物体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人造的,按此标准重新进行分类。
——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检验,明确分类的标准。
分析:幼儿对刚才的“会飞的和不会飞的”理解上比较直观形象,但对现在的“天生的和人造的”可能就缺乏一点经验,理解上不是很容易,正因为这样,老师才会出示标记图,让孩子有一个更清晰的思路。更何况,要让孩子从刚刚的一个分类标准转换到另一个完全不同又不甚理解的分类标准上去,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困难,现在有了标记的提示,无疑给孩子降低了难度。
3、超市管理员。
——小朋友学会了分卡片的本领,超市里的叔叔阿姨要请你们帮忙整理商品。
——揭示货架。超市里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
——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这些商品一样吗?请把一样的放在一起。
——幼儿进行第一次分类活动,并说明分类标准。(用途)
实录:孩子们最喜欢动手操作,有的小组的合作能力也非常强,在操作前他们就商量好了分类标准的标记图,并记录了下来,如有的画了一张嘴巴表示吃的东西,画了一只手表示用的东西;有的干脆就画了实物来表示各自不同的意思。他们把标记图贴与柜子的不同层次,并按照标记图来进行分类摆放。操作过程基本上没出现什么问题。但是有的小组却缺乏合作性,如周烨康、贡豪杰等,能力强的只顾着自己操作,不让别人帮忙,能力弱的想去做却被“拒之于门外”,导致无所事事,只能到其他小组“溜达”、“捣乱”。
分析:合作是一个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合作能力是个体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本身与同伴合作的机会就相当少,所以我们老师就要多创造这种机会让孩子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并提醒孩子一些具体的“如何合作”的方法,逐渐的加强孩子的合作能力。

——再按另一特征给已分的物体进行第二次分类。这些分好的商品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能给他们再分一次吗?
——请两名幼儿操作,并相互交流分类标准。
——全体幼儿检验分类结果,再次明确分类标准。
实录:由于刚才有了给卡片分类的经验局限,导致孩子只会给这些物品重新指定一个分类标准重新为他们分类。所以,在这个环节中,一度非常地混乱,孩子没有意识在已分好的物品中再去分,而是又混合在了一起。只有两个小组的孩子进行了二次分类:吴子昊一组的孩子马上发现了商品上的价格标签的秘密,他们赶紧把一元的分在了一起,两元、三元、五元依次类推;包诚一组的孩子没有按照价格来分,而是更加细化,把吃的东西里面的喝的饮料类分了出来,可真够仔细的。我请吴子昊一组的孩子来介绍他们的分类标准,也把他们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孩子。并请孩子用语言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分类过程:如价格是一元的吃的东西有哪些?依次类推。接着我让孩子再去操作一遍,这一次孩子的思路清晰了,每个小组都能有序地进行二次分类。


分析: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利用生活中孩子经常接触到的物品,通过自己动手摆弄后,尝试找到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经验归纳。我想,在幼儿阶段,数学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合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来分类不仅理解了二次分类的含义,更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自我服务、整理物品的能力,更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
活动后的感受:在活动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要做到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在各自不同水平上有所提高。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先观察,再尝试找出最好的分类方法,引导能力弱的幼儿在逐个尝试后,得出二次分类的特征。另外,需要更加重视的是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和小组合作型学习的模式,也是需要不断探讨的。

第14篇、大班课题生成:纸的世界

幼儿园大班课题生成:纸的世界

     本学期,我很幸运的加入“方案教学”课题组。从起初的被动加入→有兴趣的发现→主动探索研究→再创造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对“方案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理念上有了新的认识;在活动中发现了问题;在活动后体会深刻。 
现在,一些大的城市在“方案教学”中已小有成绩,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但我省尚处在“探索时期”。现我将自己亲身实践的“方案教学”过程,整理如下: 

1、课题生成 
     “方案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孩子生成的课题,以孩子的兴趣为主;教学内容是孩子想了解、想知道的。 
一天午饭后,我带孩子们户外散步,吴宇伦捡到了一张漂亮的糖纸,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大家纷纷议论着糖纸的颜色、图案、用途。于是,我接着问孩子们说“除了糖纸,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纸?”孩子们都抢着说“有报纸、彩纸、印蓝纸等等。”我看着孩子们兴致很高的样子,就让他们把自己知道的纸星期一带来,让每个孩子都看看。于是关于“纸”的课题就由此生成了。 

2、课题的过程。 
第一周  

     星期一    这一天, 孩子们各自带着收集的纸来到幼儿园。大家都抢着介绍自己收集的纸,于是我们进行了一节生动地语言课——谈话《各种各样的纸》,有的孩子对各种纸的种类讲的很细致;有的孩子则讲述自己是如何收集的以及收集的趣事、过程,大家都围绕“纸”展开了有趣的谈话。有了自己收集的亲身体验,孩子们的谈话兴致就更高了,在表达中,大胆讲述也就充分的被表现出来。我和孩子们商量,怎样让大家看到自己收集的纸呢?孩子们说办展览,但是由于自己考虑欠佳,就随意让孩子们找个地方,把纸摆了出来。因为事先没有计划,所以这次的展览显得零乱,参观无序。参观后,当我再次问孩子们纸的种类时,孩子回答的更具体,更大方了。我问孩子有什么问题时,刘维宜说:“这么多的纸是谁发明的?怎么来的?”我想了一下说:“明天谁愿意当小老师,谁就来解答这个问题。”孩子们纷纷赞同。 

     星期二    早上一来,有七、八个孩子带来寻找的答案,有的是用纸记录的,有的是杂志剪辑的,有的是书等等。我并不急于让孩子回答,而是问他们:“你们的答案是从哪里来的?”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我是问爸爸的” “我是让妈妈在杂志上摘录的” “我是从百科全书中找到的”。李佳忆说:“我们邻居是一位教授,我是问他的”……听到这些,我暗自高兴,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寻求知识的萌芽意识,不再像以前那样等待知识。我又问,谁有什么问题?吴宇伦提问:“纸为什么能吸水?”新的问题产生了,孩子门又纷纷去找答案。 

    星期三    今天寻找答案的人比昨天多了七、八个,孩子们自豪的讲述自己找的答案,为了更好的证明,我们还进行了吸水实验。从实验中让孩子了解哪些纸吸水性强,哪些纸吸水性弱,并进行了分类、统计。同时还发现了纸褪色、易烂的特点。我们又做了点燃实验,从而得出结论,纸的三大直感特点:易燃、易烂、吸水,并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出一些标志,提醒大家安全用纸、节约用纸和爱惜用纸制品。通过今天的活动,孩子学到的知识是扎实的,记忆是难忘的!值得高兴的是今天活动后,孩子对纸的问题更多了,最后大家把问题统一到“纸可以用来干什么?” 

     星期四    我们安排家长带孩子去印刷厂参观,在课堂中,我们又用纸发出的不同声音,演奏了节奏乐《拔根芦柴花》。活动中,孩子利用纸进行了有趣的体育活动,其设计巧妙、利用合理,让老师对他们也刮目相看。 
 
    星期五    我们去太白商厦做社会调查,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了解纸的用途,回到班里,孩子们的讲述更为精彩,还发现纸可以做门票、名片、标签、邮票、证件以及货币等。
     双休日    我发动孩子收集各种各样的纸制品。 

第二周  
     星期一    我们把孩子收集的纸制品一一摆出,并对其用途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孩子们争论激烈,有的认为纸包装的物品轻盈、美观、方便;而有的认为纸容易烂、不结实。在讨论中,孩子们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用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不仅锻炼、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孩子们的真实思想,自己的见解和敢于同别人理论的勇气。最后,大家对纸的回收进行了讨论,并总结出一定要节约用纸、保护资源! 

     星期二、星期三    我们开展了纸的工艺活动,包括剪、撕、折、画、吹、雕塑、印染,并发动家长以家庭为单位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纸的工艺品。 

     星期四    我们进行了谈话活动——《纸的未来》,请孩子大胆想象、设计未来的纸。有的说:“希望未来的纸轻而结实,旅行时可以携带方便”,有的说“未来的纸应不怕水、火。”等等。孩子们的想象天真烂漫,富有童趣,我们都进行了一一记录,有的还在旁边添上画。 

     星期五    孩子们带来各自的家庭作品,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有的家长,不仅心灵手巧,而且独具匠心。为了更好的展示作品,我们准备筹备办“纸的世界”展览。都要准备什么呢?有的孩子说,应有门票,有的说制作请柬送给好朋友,还有的说要解说员、接待员、展区标记,并依次按照纸的种类、来历、特点、用途、工艺、未来及环保顺序摆放,并安排小记者做现场采访,安排好了,大家便分头行事。 
      下午,我们的展览正式开始了,不仅有园领导的光临,还有财务、灶房、保健人员以及各个年龄班的孩子参观,离园时间,我们还接待了外班的家长,圆满的展览会也使我们的方案教学告一段落。 

第15篇、大班生成主题:美丽的小船

幼儿园大班生成主题:美丽的小船

一、设计意图:
《纲要》要中提到:“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小船的主题探究活动来源于预设课程中的这一内容,因此善于捕捉乃至了解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满足他们的探究的愿望,便成了我设计本活动的出发点。针对大班幼儿的特点,还有通过教师身处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不断有效反思,归纳出经验与教训,以期更好地开展活动。把小船放在水里,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和关注,也引发了许多关于小船的问题。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制作各种各样的船,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纸,还有各种各样的作画材料,启发幼儿在做完各种各样的小船后,再运用剪贴、绘画等组合方法来进行,让大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有创作的空间。
2、在折一折、做一做、玩一玩中,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各种图片、录象带。糖纸、废旧报纸、各种颜色、形状的纸。各种绘画材料、水等。
这个探究活动持续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整个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活动: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各种各样的船
1、先让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录象和现实生活中的船,让他们系统浅显地观察了解小船的外部特征。
2、让幼儿说说小船的特征,还有用处。
3、激发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
4、先让幼儿用纸折最简单的小船。
5、评价
活动二、折纸小船
1、先出示各种小船,引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折纸示意图,让幼儿看折,学习用对折、三角折等方法折成小船。
3、培养幼儿折纸兴趣和初步的相互合作能力。
4、评价
活动三、折纸美丽的船
1、出示各种各样的小船,引起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运用折叠、涂色块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的小船。
2、让幼儿发展想象力、创造力。最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评价作品
活动四、综合活动美丽的船
1、让通过看图示折叠各种小船,掌握多种折纸技能,发展形象思维。
2、巩固折纸技能,会创造性地表现,并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
3、评价作品
活动五、玩小船
1、先让通过折一折,折出各种各样的小船,然后让幼儿把小船放在水中玩一玩,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2、让幼儿了解小船在水中的一些沉浮现象。
3、让幼儿讲讲你折的小船在水中怎样了?
4、评价

五、活动反思:
“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通过折纸活动,可以使幼儿学会各种折纸的技能技巧,如:按中心线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等多种技能;可以提高幼儿对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幼儿去创造美、表现美,并陶冶幼儿的情操,使之从中受到教育;可以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发展幼儿手指肌肉的灵活性,使幼儿的小肌肉群得以发展;可以培养幼儿细心、专心、耐心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而且培养了幼儿对折纸的兴趣。在进行主题探索活动过程中,教师及时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对活动的有效指导和展开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16篇、大班游戏在无意与有心之间生成游戏主题教案

在无意与有心之间生成游戏主题 
——关于一次幼儿游戏主题的生成与开展案例的启示
“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陈鹤琴
的确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不受限制模仿各类人物,模拟各种事件,使愿望得以满足,兴趣得以提高,身心舒适而愉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可是有很多老师认为指导游戏很难,玩具扔得乱七八糟;在活动室里你追我赶,多危险!所以为幼儿游戏而制订的规则特别多;而且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该何时介入、如何介入等也常常感到很困惑,因把握不准而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拟就本人在开展角色游戏中所作的一个案例——关于“烧烤店” 游戏主题的生成与开展的观察记录及相应的分析介绍如下,以同行共享。
时间:2002年12月13日周四下午(第一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自助餐厅旁
内容:烧烤店
人物:哲玮、宇辉、以宁
教师实录:思滢、希颖、昕瑶开办自助餐厅,思滢与昕瑶外出分派优惠券,希颖看店。因自助餐厅玩太久了,没人来吃,希颖就无聊地坐着。这时哲玮、以宁来了,以顾客身份买了一份自助餐,在找位置时,发现了自助餐旁有个铁架子,哲玮非常兴趣地看着铁架子,对以宁说“我们来烧烤吧。”两人就去自助餐厅搬了一些食品放在铁架上烧烤。这时宇辉来了“你们在干什么?”“我们在烧烤,你要吃吗?”“好,我也来帮忙。”宇辉去拿食品,哲玮吆喝“谁要吃烧烤?不用钱的。”我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呀?”“我们在办烧烤店,要吃吗?不用钱的。”“吃东西不要钱吗?”我装作很惊讶地问。“要的,但是你有优惠券,可以不用钱的。”宇辉解释道。“那来一份吧。”哲玮他们把烧烤好的食品一份一份排在桌上。“你自己选吧,看要火腿的还是要鸡块的。”他们这时的烧烤架上杂放着许多的薯条、豆腐、汉堡等,大小不一,堆放得满满的,以宁正用一双筷子在翻炒着。“那么多食品放在一起,有的都烤焦了,有的还没熟呢。”我惊讶地说。他们没人理我,继续烤他们的杂菜炉。
教师分析:从上述可知,“烧烤店”这一主题的产生十分自然。小朋友们对自助餐厅的游戏已经玩腻了,在无意间他们发现了铁架子,并灵机一动马上玩起了烧烤的游戏。我们认为,这从某一角度反应了该小朋友有较丰富的游戏经验,同时这也平时他们长期处在一种较为宽松的游戏氛围是分不开的试想如果他们平时的游戏分为不宽松,是老师在“游戏儿童”,而不是“儿童在游戏”,那么,他们敢这样“毫无肆惮”地玩起这游戏吗?但此时他们的游戏显然带有明显的嬉戏性的成分,他们把食品放在铁架上反复翻炒着,游戏的情节更多的是停留在无目的的摆弄上。这也许是他们对烧烤这一“翻炒”动作太感兴趣,或者受其经验的制约而无法作深入的开展。以致于此时的我(“顾客”的身份)所进行的间接介入指导,所起的作用也仅是帮助他们确定了游戏主题——玩“烧烤店”,他们对“顾客”的我所提出的建议不加理会。我也就悄然退出不再介入游戏了,而是观察他们到底对这游戏有多大的兴趣?以及他们会怎样玩?小朋友们看到“老师”的我没有表态,认为我默许他们的行为,就继续很快乐地游戏。而周围的孩子都和我一样对这件事感兴趣,所以这个主题一下子成为热点,在交流中被宣传,我们静等下次游戏的发展。
时间:2002年12月17日周一下午(第二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阳阳、昕瑶、希颖、颖瑜、佳璐、宇辉、家琪
教师实录:游戏前,我组织了幼儿讨论了烧烤店是怎样烧烤的,幼儿说“有人吃时才放在铁架上烤,其他的食物放旁边。”“不能都拿去烧烤的”“要用棍子插着烤的”“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最后幼儿提议:用橡皮泥制作烧烤材料,用细的筷子作烧烤棍。开始游戏了,烧烤店人数较多,希颖仍是收银员,颖瑜、佳璐、宇辉、家琪制作肉串、香肠、豆腐串等烧烤材料,昕瑶负责烧烤。在我经过时,宇辉举着他的杰作:“你要吃烧烤吗?”“这是什么呀?”“香肠”说真的,一点也不象,橡皮泥都还没搓好就随便串成一串了。“我可以自己做吗?”“可以”“那我也做根香肠吧。”我在旁边也拿了块橡皮泥做了起来,宇辉在旁边边看边说“怎么香肠是扁的呀?”(我搓长后又压扁,把筷子放在上面)“我还没卷起来呢!”我用筷子把橡皮泥卷成圆圈再搓平整。“好了,你帮我烧烤好吗?”其他小朋友看我在做,也好奇地看着,“我再做个豆腐串”“豆腐是正方形的”宇辉说,“我做的是豆腐卷呀。”“对呀,对呀,我有看过这种豆腐卷。”其他小朋友应喝着。小朋友看我做完了,又开始做他们的肉串、香肠了,我决定去烧烤炉看看。昕瑶很负责地守着烧烤炉,将别人的香肠串等烧烤好了再送去给他们。“我的香肠好了吗?”“好了,给你。”昕瑶递了一根香肠给我。“呀,怎么没味道呢?”我假装吃着。“忘了给你放盐了。”昕瑶假装放了些盐。“怎么黑黑的?”我有些“生气”地问。“呀,要涂油的”阳阳说,并去找了个瓶子及一把刷子,“我给你涂一下”,他又拿去加工了。“好了,给你。”“真香!谢谢。”阳阳开始与昕瑶一起看烧烤炉,并帮他们涂油、上调料。看游戏井然有序地开展着,我悄然退出了游戏。
教师分析:在上次观察的基础上,我觉得他们对这游戏很感兴趣,但在经验方面还有待于老师给予整合、提升。因为大多数小朋友是有这方面的经验的,只是还不够明确而已。于是,在这次游戏前我就有意识地先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在“唤醒”他们已有经验的同时,也让他们对游戏情节该如何有效地开展有个大致的安排。在活动中,我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游戏,进行指导,既有利于游戏的开展,又不会打击幼儿游戏的兴致 。从这次游戏活动的开展来看,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但幼儿的兴趣集中在制作上,合作交往现象较少。
时间:2002年12月18日周二下午(第三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勇志、潘龙、礼熙、书鸿、奕铮、陈麟、文钦
教师实录:一开始,勇志、潘龙、书鸿三人争着要看烧烤炉,礼熙用橡皮泥在制作肉串。三个人争了一会儿,最后商量“我们做自助烧烤,自己烤自己吃。”三个人就各自去制作烧烤串了。这时,奕铮、陈麟、文钦也加入了。懋东来了,“我要吃圆圆的肉串。”勇志:“肉串在这儿(他正在制作),等一下。”说完拿了一本书给懋东看。懋东看了一下,又问:“好了没有?”“好了,你自己去烤吧。”懋东拿着肉串自己去烤了,勇志继续做肉串。这时,潘龙拿了许多烧烤物过来,“老师,你看,我烤了这么多!”“你烤这么多要给谁吃呀?”我问。“要送去幼儿园的。”文钦在一旁插话。“哦!那你们快送去吧。”勇志拿了一个德克士的盘子帮潘龙一起将肉串送去幼儿园。潘龙回来后,把服务员们制作好的肉串放在烧烤炉上排整齐,一根一根地细心上油。游戏继续进行。
教师分析:因为上次的讲评我表扬了阳阳会寻找替代物用刷子给食品上油,大部分幼儿对刷子很感兴趣,才会发生争着要看烧烤炉事件,这时,我采用直接干预法,只说了一句“大家都要用刷子,商量一下,怎么办呢?”幼儿就自己商量解决了这一问题。今天的游戏有了很大的发展,烧烤店能与其它游戏主题结合进行游戏,幼儿的交往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游戏内容逐步丰富。
时间:2003年1月1日周二下午(第四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哲玮、以宁、潘龙、书鸿、陈麟
教师实录:一开始,幼儿自己能进行角色分工,哲玮当老板,负责烧烤,以宁负责宣传,陈麟、书鸿看店,烧烤架新增:各种调味品:有辣油、盐、酱油、糖、胡椒粉、鸡精、排骨酱等(用不同的颜料瓶表示),油瓶内还有油(装水)。游戏已经玩过多次了,今天的顾客较少,几位服务员就商量“要不我们重新装修漂亮些吧,这样就会有客人来吃了。”他们又用矿泉水瓶排了围墙、大门,哲玮还用塑料椅子叠一垒做了一个冰箱,说“这是放食品用的。”装修完后,哲玮发现还是没有多少顾客光顾,就对以宁说:“你开车去看看,有没有人要吃烧烤,载他们来。”以宁就答应了,拿了方向盘四处问“你要吃烧烤吗?”“要吃烧烤吗?有优惠的。”如果有人要,他就载他们到烧烤店,“老板,有客人到。”烧烤店的服务员就出来热情的欢迎,“你好,请问你要吃什么?”烧烤游戏又热闹起来了,他们还把铁架下的头饰用来赠送给来用餐的“小朋友”,他们说“我们是麦当劳的烧烘店,有礼物赠送的。”这下,来烧烤店的人更多了,每个人都戴着头饰,显得很热闹,幼儿们也很开心。
教师分析:随着游戏的深入开展,幼儿对烧烤店的了解逐渐加深,游戏内容进一步丰富,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以前的游戏经验进行有一定服务性质的活动,在活动中,对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会想办法去解决,游戏达到了高潮阶段。
时间:2003年1月10日周一下午(第五次游戏)
地点:中一班活动室
内容:烧烤店
人物:潘龙、以宁、阳阳
教师实录:最近电视正在热播&;lt gt;,今天大部分幼儿都在玩“AD师”,拿着枪四处跑,其它主题人数相对较少,烧烤店也没什么顾客,潘龙、以宁、阳阳做服务员,因没顾客显得无所事事的样子,后来,以宁去拿了一些头饰来放在烧烤店的一边说:“这儿是卖东西的。”并大声吆喝“卖东西哟,卖好看的头饰哟。”许多小朋友都来买头饰了,烧烤店变成了玩具店了。
教师分析:游戏由一开始的兴奋、介入、高潮,转入了结尾,到今天为止,这一主题已经开展了将近一个月了,幼儿的兴趣已经发生了转移,游戏降温,幼儿又开始寻找别的游戏主题了,此时,我们要做的只是静静的观察、了解,并在幼儿需要时帮他一把,也许,又一个好主题要诞生了……
后记:当一个游戏产生或进行的时候,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轻松的心理环境、尝试着做一个旁观者静静地观察一段时间,并给予孩子们以适当的帮助,也许,你会发现在不经意中,一个很好的游戏主题已经诞生。

第17篇、大班主题生成:阿莫斯的船

幼儿园大班主题生成:阿莫斯的船

    走进“小老鼠和大鲸鱼“这个由文学作品构建的课程,我预想着孩子们在实施中的画面,以及对故事中神奇、曲折的内容产生的探索欲望。带着这种期望,我领着孩子走入故事的第一、二、三段,伴着优美抒情的音乐和故事,有关小老鼠阿莫斯的形象跃然在孩子眼前。听完故事,我设计了问题:阿莫斯是什么样的老鼠?孩子们整合自己对故事词句的理解,对阿莫斯进行了构想。
   徐振超:阿莫斯是个科学家,因为它会造船,它也很聪明。
   胡云程:阿莫斯是只灰色的老鼠。
   方正:阿莫斯的爸爸是科学家,这样他的儿子才会是科学家。
   陈佳仪:阿莫斯是个漂亮、穿着裙子的小老鼠。
   赵政泽:阿莫斯是个男老鼠,因为她很会动脑。
   对孩子们的猜测、推想我都表示肯定。并给他们布置了任务,让孩子回去完成一张有关老鼠的调查表,主要包括老鼠的外形、习性、本领、种类等。

二 
   孩子们带来了关于老鼠的调查表,我查看了每一张,发现调查记录的形式都是父母的文字记录,于是在介绍完表格内容后,我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对老鼠的认识,根据孩子们的意愿,主要有三组:绘画组、手工组、表演组。下面是当时的语言。
 绘画组:陈佳仪:老鼠有尖尖的牙齿,能咬木头房子。
 曹金鑫:老鼠会游泳,会钻洞,专门偷吃米。
 陶洁毓:老鼠喜欢夜间出来,它们会找到洞口,然后进去找东西吃。       
 赵政泽:老鼠喜欢在田里上火,它要吃麦苗、玉米、青菜和许多庄稼。
手工组:陈如意和林建雯几个孩子用手帕折了布老鼠,还用彩泥捏了灰老鼠,虽然形象不怎样像,但她们完得很开心。陈如意:我的老鼠最漂亮,上面有一朵朵像太阳一样的花。龚晓静:我的灰老鼠牙齿尖尖的,它会咬你的布老鼠,林建雯:老鼠都是好朋友,应该在一起玩。
表演组:徐振超 、方正、杨宇铭在表演“老鼠的一家“他们活灵活现地学着老鼠走路的样子,不时地发出“吱吱”声音。


 
   区域活动时,赵政泽、方正、沙昊和唐小华在积木区构造小老鼠阿莫斯的家,他们对阿莫斯的家是什么样的发生了争执,唐小华:阿莫斯家里有好多的水果,苹果、橘子、菠萝,它会把这些水果带到船上。方正:阿莫斯的家是个洞穴,就在沙滩上。赵政泽:阿莫斯的家是个木头房子,里面有木床、面包、水果,很好玩。沙昊:阿莫斯是小老鼠,所以他的家也很小。我对他们的争执没有没有发表见解,让他们在争执中商量,在争执中统一。后来,我发现他们合作得蛮好的。
区域活动结束后,有的孩子来到“老鼠展览”,他们给老鼠们起了名字:寄信的老鼠、跑步的老鼠、跳舞的老鼠、玩球的老鼠、睡觉的老鼠……

四 
  方正、徐天成、贡立澄在积木区拼搭阿莫斯的家,他们用长条形的积木在四周作了围墙,中间堆砌房子、床等家里的用品,贡立澄提出阿莫斯的家里还有面包,“用什么作面包呢?”徐天成想了想:“有办法了”他找来许多个半圆形的各色塑料积木,排放在“房子”里,有找来花形的白色积木放在白色积木里:“这是夹心面包,阿莫斯最爱吃”一旁的贡立澄看见了。也找来相同的积木,开始拼搭起来。沙昊和贡桦用一小块一小块积木拼呀插呀,终于一艘船造好了,贡桦找来面包、望远镜他们的合作成功了,船放在了柜上,赢得了小朋友的称赞

五 
    在画一画阿莫斯的活动中,我发现孩子对阿莫斯表现比较浅显,画面内容单调,基本上是小老鼠偷米、油、蛋糕的内容,我想孩子对阿莫斯可能缺乏情感的沟通,他们把老鼠与人割裂开来,没有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画中,对阿莫斯也是浅表的认识,我觉得应该让阿莫斯走进孩子,让阿莫斯成为孩子的朋友。于是我重新设计调整了这次美术活动。
   重新设计后,我结合故事中间一段,让孩子带着问题进行想象、创编。第一:阿莫斯是个什么样的老鼠“第二:阿莫斯去旅行、探险时,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孩子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发表了议论。
   李洁:阿莫斯是个很漂亮的老鼠,她去旅行时,碰到了一群小狗,小狗和阿莫斯一块儿玩,一块儿旅行。
   方正:阿莫斯去旅行他来到大海中,大海里有很多大鲨鱼,阿莫斯和大鲨鱼打仗,后来阿莫斯逃脱了。
   陈佳仪:阿莫斯乘上一艘船,来到了大海里,大海里有许多星星鱼、鲨鱼成了阿莫斯的好朋友。
  这时,孩子们都想说一说阿莫斯在海中的故事,为了满足他们的欲望,我让孩子们互相讲一讲,我在旁边一听,基本上是阿莫斯到海中旅行的事。
 接下来,孩子们拿起画笔开始画画,从他们表现的作品看,我发现他们会讲故事,但在表现时,缺乏元素,画面比较单调,构图也没有统一意识,他们对大海中的鱼儿、船以及各种景物不了解,在技能方面也不够。因此,我决定带他们到图书室找找大海的资料。

六 
      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图书室,寻找有关“大海和船”的资料。在翻翻看看,找找画画中,孩子们发现了不少不同的船,有古时候的竹筏、小木船,军舰、大轮船,有的孩子用彩笔模仿着,记录着,虽然记录的不是准确,画的也不好,但孩子能从书本上找到为自己所用的资料。我捧着孩子们找到的一张张船和海的纸,我为他们高兴。这时,赵政泽找到了一艘很复杂但很壮观的船,他满脸愁容的对我说:“王老师,我不会画这么难的船,”我鼓励他画简单一点也没关系,后来我发现他去找徐振超帮忙,调皮的超超惊呼了一句:“哇,这么好看!”然后就帮照赵政泽画了起来。我看到有几个孩子也和同伴一起找,一起合作画,效果挺不错的。我想,以往的资料大都是留给孩子到家里和父母一起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否一手替代,或者孩子应付了事,我们也不去留意,只求有东西交上来就好。而今天,我完全放手让孩子去找,在找的过程中,不仅能得到书里的知识经验,一些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合作也体现出来,孩子的发展是在老师提供的主动探索空间中发展的。

[NextPage]

七 
  孩子们对阿莫斯航海的过程很好奇,方正不止一次的问故事的发展,于是今天我和孩子们走进故事的中间,听完故事后,我设计了问题:“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觉?”沙昊第一个发言,接着有几个孩子也讲了自己的想法。
沙昊:我觉得很害怕,因为阿莫斯掉进了海里。
曹金鑫:我觉得很难过,真想哭了。
赵政泽:我差一点有眼泪,小阿莫斯真可怜。
看到孩子们压抑的情绪,我马上重新设计问题:“阿莫斯到了海里,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
赵政泽:阿莫斯被大鲸鱼救了起来,因为故事题目叫小老鼠和大鲸鱼。
贡立澄:阿莫斯可能被海星鱼救了起来。
贡冰儿:阿莫斯被掉到了海里,游不动,后来被大鲨鱼吃掉了。
从孩子们的言语中,我发现他们想象的大多是阿莫斯与海的故事,看来,他们对大海、船以及海里的鱼是很有话题的。

八 
   为了给阿莫斯设计制作航海的船,孩子们在一起进行了讨论,徐天成:我认为阿莫斯的船木头的大船,颜色是黄的,看上去很漂亮。徐振超:阿莫斯的船可能是大大的,上面有高大的帆,风一吹,船就开了。方正:阿莫斯的船是很大的汽艇船,有发动机、电板。孩子们带着对阿莫斯船的构想,他们在纸上设计了船的形象。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们为制作船带来了一些废旧材料:塑料板、盒子、布、泡沫板。我们把孩子们找到的船的资料布置在版面上,构建了主题区域“阿莫斯的船”方正、徐振超、徐天成、、赵骁勇四人来到“阿莫斯的船”进行了拼搭,他们用一大块绿色塑料板切开做船的底舱,上面粘上蛋糕盒、糖盒、白色泡沫板。这时,徐振超说:“我觉得船底不好,应该像鱼有两个尾巴,这样阿莫斯坐在船上会开得很快。”大家都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齐心协力将另一块绿板切割开来,修饰成鱼尾巴的样子后粘到了船尾。我对船头高出的一只洗发露瓶和一块方形塑料不了解,就问孩子,方正爽快地告诉我,那时电脑“阿莫斯是科学的聪明老鼠,肯定有电脑。”一旁的徐天成过来介绍他做的东西:“这是船的发动机,蓝色的纸片高起来,表示船里有机油,纸片底下去,油就少了,要加油。“我发现纸片旁边的盒子里装有小纸屑,感到好奇,徐天成告诉我那时阿莫斯的面包和果酱。看着孩子们愉快地投入地工作着,我想阿莫斯的船肯定很有趣。

九 
  区域活动时,方正他们又去完成他们制作的阿莫斯的船,这次我没有去指导,任孩子们自由设计。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徐天成过来:“王老师,你去看看我们的船,”我走过去一看,孩子们正忙碌着,阿莫斯的船也完成得差不多了。我对底舱上高高竖起的塑料板有些迷惑,徐振超向我解释:“这是船里的厕所,是透明的,中间高起的是驾驶室,阿莫斯在里面可以看到整个海面景象。”方正还告诉我,因为这艘船叫乐登号,所以我们就用6表示,我不由得对他们的想象佩服。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们还在制作、添加船里的东西。


    孩子们找到了有关海洋生物的资料,他们用图画记录了不少的海底的鱼、水草,在介绍完自己的资料后,他们提出画一画海底世界,于是我们和孩子们商量怎样完成我们的设想,孩子们提出画自己喜欢画的鱼类、船、草等。根据他们的意愿,分成三组,一组画海底的水草,一组画海里各种各样的鱼,一组画海面的船。忙碌的工作开始了,三组小朋友画的画,剪的剪,都非常的专注。设计鱼的一组特别认真,他们找来海洋书对照着书上的鱼进行构画,并且自我分工,曹金鑫、胡云程画星,超超画大鱼,吴艺林、赵梦蝶画彩色鱼。设计水草的成成平时最怕画画,今天他非常快乐的投入到画剪,一条条歪歪斜斜的绿水草在他的运作下出来了,为了鼓励他,我不时得表扬他几句。孩子们把剪下来的水草、船交给我们,我和赵老师帮他们贴到版面上。这时,杨宇铭提出来,鱼要吐泡泡的,可以剪一点水泡,她和成成找来蓝色即时贴,剪下许多小圆片,版面上的鱼儿冒出了一串串水泡。“真好看”陈如意说:“最好上面飞来几只小鸟,那还要漂亮”我对陈如意的建议表示赞同。于是这几个孩子又开始画起了小鸟。整个版面在孩子们的设计下完成了,虽然不是那么精致,完美,但画面别致、耳目一新的感觉。

十一
    今天,我预设的语言活动是诗歌《水晶宫真美丽》。原想让孩子们在看图学习后进行表演诗歌,但在一开始进入主题时,我发现孩子们已经有了基础,因为在上周,我们让孩子们根据对海底世界的见识,布置大场面,在人人动脑,人人动手中,一大幅海底世界的画面展现在液面上,于是我在孩子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上,把学诗歌,改成编海底世界的诗歌,在引导语中我这样说:“小朋友们,在你们灵巧的小手下,海底世界呈现在我们大三班版面上,今天,我们一起来编海底世界的诗歌。”孩子们三人一组,涌到版面前,边看边说,过了大约五分钟左右,我组织孩子上来交流编的诗歌,每个组的孩子都上来朗诵了他们的诗歌。最后,把诗歌《水晶宫里真美丽》也作为我编的诗歌朗诵给孩子们听,在最后评比出优秀诗歌的环节中,孩子们推荐了四首诗歌,最后,根据孩子们的要求,我们一起学习了五首诗歌,每首诗歌由编者上来领教。我想,当预设的情况不同时,或孩子当时的兴趣意想与老师不同时我们可以随机应变调整,把孩子的兴趣进一步激发,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这样整个活动才会活跃,孩子学的的知识经验丰富。
附孩子的诗歌
海底世界真美丽,
海鸥在天空中飞呀飞,
小鱼在海里游鸭游,
海星穿着花衣服,
金鱼高兴的跳起舞,
小船飘荡在海面,
海底世界真美丽。
 
海底世界多漂亮,
发光鱼发出彩色的光,
海葵开出花儿来,
蝴蝶鱼跳起舞,
天使鱼唱着歌,
我们一起唱起来。
 
海底世界多美丽,
东海龙王在海里生活,
小龙女在海里玩耍,
金鱼在海里游呀游,
海鸥在海面飞呀飞,
海带弯腰跳起舞,
螃蟹海里爬呀爬。
 
大海多美丽,
小鱼游呀游,
海豚游的快,
海星穿上红衣服,
美人鱼跳起舞,
东海龙宫真神奇。

第18篇、大班生成活动:恐龙世界初探

幼儿园大班生成活动:恐龙世界初探

主题的产生:
说起恐龙,每个孩子都喜欢得不得了,也许是因为他们太独特、神秘了。
在2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地球上植物生长茂盛,恐龙食物来源充足,所以身躯长得非常高大白垩纪时期,恐龙的品种繁多,千奇百怪。但在7000万年前,恐龙神秘的消失了,在地球上再也找不到了。恐龙失去了,它还会回来吗?
孩子看了影片《侏罗纪公园》,玩具,图片后,对生活在2亿多年前的恐龙产生了兴趣。由此引发了小朋友进一步了解恐龙的欲望,恐龙一系列的活动在这背景下产生了。

活动目标 
1、小朋友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引发小朋友去了解恐龙从繁盛走向灭绝之谜。
2、唤起小朋友重建恐龙家园的信心,鼓励每个小朋友构建自己心中的恐龙家园。

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大量有关恐龙的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通过观看实物投影仪的图片资料,小朋友对恐龙的生存环境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性有了一定了解。
1、讨论幼儿感兴趣的恐龙。
李耘海:我最喜欢霸王龙,它的样子多厉害,牙齿又长又尖,跟鳄鱼很相像。
殷高乾:我喜欢梁龙,因为它是最大的恐龙,它抬起头来差不多有七层楼高。
刘学佳:细腭龙很有趣,它很小,身体只有公鸡那么大,多么可爱呀!
闵天洋:更神奇的是鸭嘴龙,它的牙齿最多,一共有960颗呢!
老师小结:还有身上生出像钉子一般刺的剑龙,头上长角的三角龙等等。小朋友热烈的交谈着他们所了解和喜爱的恐龙,还谈论到恐龙平常玩什么?怎么睡觉?能跑多快等问题。
2
、幼儿猜测恐龙消失的原因。
小朋友各抒己见,对恐龙产生了无比的同情好奇和想念,他
们知道恐龙不管是因为哪一种灾难,都已失去了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于是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第二个问题的讨论——重建恐龙家园,让恐龙再回到我们身边来。

3、引发重建恐龙家园的设想。
老师小结:通过讨论,小朋友都表达了自己对恐龙家园美好
的构想和心愿。小朋友开始商议用什么材料来构建心中的恐龙家园呢?小朋友们一致同意用各种自然材料来构建恐龙家园。
教学反思
通过谈话的方式,把孩子们一步步引入到恐龙世界的大探险中,去认识了解探索恐龙以及它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秘密。小朋友可以在轻松自如的气氛中,唤起对恐龙探究的兴趣。在情感上与恐龙建立亲密关系,才能触动孩子们为恐龙重建一个新的家园。

绘画活动:恐龙家园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灰色调(冷灰色,暖灰色)来表现远古森林
2、实物投影仪、图片

活动准备: 
1、通过观看恐龙大世界探索以及配合“热带雨林”的音乐,回忆相象远古时恐龙的生活,把孩子带入恐龙时代“的情景中。
2、教会孩子学会调配各种灰色的基本方法,让他们能比较娴熟的掌握各种深浅的、冷暖的红灰等,使画面色彩呈现凝重、久远、神秘、奇特的气氛。
3、通过色彩的配置让孩子体会大胆用色。

教学反思: 
通过绘画构建,孩子们从周围生活中收集一系列有趣材料,创造性地使用他们,由此引发幼儿热切关注周边的一切。

建构活动:中生时代

活动目标: 
1、幼儿按主题进行创造性构造的能力。
2、让幼儿分工合作,合理、适量的建构出所需物品。
3、幼儿相互帮助,互相合作的精神。同时学会评价自己的同时,评价他人。
4、激发幼儿的成功感和游戏的坚持性。

活动准备: 
各种积木。积塑、皱纹纸、废旧物(蛋糕盆、饮料罐、一次性饭盒、报纸、废纸、大小不一的纸盒)自然物(稻草、鹅卵石、石块、鹅蛋)双面胶和透明胶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兴趣,帮助幼儿丰富建构内容。
幼儿非常感兴趣,感性经验丰富,知识面广,对恐龙哪个年代了解非常多。
2、讨论,设计图纸,让幼儿说说设计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幼儿一组设计了一个恐龙喜欢的“乐园”。一组幼儿设计了火山,说是哪个年代的东西,有的幼儿还建构了给恐龙洗澡的湖泊;有一组幼儿设计了恐龙的家,说是怕黑夜恐龙会冷`````。
3、按意愿规划场地布置。
4、按图纸,分组讨论分工合作建构,选择材料。
5、幼儿游戏教师巡回。
孩子们还在上回的基础上,给火山增加了火焰,银杏树、一些恐龙喜欢吃的食物,是恐龙时代更富有生机。有层次感,有艺术美。
原来一些比较懒散的幼儿也乐意去帮助其他幼儿。

6、游戏评价: 
(1)你们一组完了什么,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孩子们能清楚说出自己的意愿,分工的情况,表达清晰,有层次。
(2)通过游戏,你有什么收获?
孩子们发现材料不同,使用的方法也不同,注意点也不一样。
发现平衡的原理。
(3)让幼儿自己提出下次活动的注意方面,或要作修改的地方。

第19篇、大班生成教案:粉干的制作

幼儿园大班生成教案:粉干的制作

一、设计初衷
温州粉干具有近千年的制作历史,早在北宋初年,我们的粉干制作就富有盛名。今天有些农户就以制作粉干谋生。他们采用现代化的设备与传统工艺精制粉干,质量更胜一筹。粉干已成为我市传统的农副产品。这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粉干的历史及制作过程,激发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 了解粉干的制作过程和发展历史护
2.激发孩子爱劳动、爱人民、爱家乡和爱惜粮食的情感

三、客座教师:粉干厂的叔叔、阿姨(以下简称“姨”)

四、活动对象:大班

五、活动准备
1. 联系粉干厂工作人员
2.课前丰富幼儿有关粉干方面的知识,了解幼儿想问的问题。
3.准备照相机、笔记本。

六、活动过程
(一)了解粉干的历史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粉干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用米做的……
2. 幼:大家为什么这么喜欢温州粉干?师:温州粉干有近千年的历史,现在采用现代化的设备与与传统工艺精制粉干,温州粉干就更好吃了 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粉千’,刚才小朋友提出了许多问题,希望在活动中能找到答案

(二)认识客座教师。姨: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粉干厂幼:谢谢阿姨。姨:听说你们很想知道粉干是怎么做出来的,今天阿姨就带你们参观一下我们的粉干厂,但是参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保持安静,不影咆工作人员工作。
2.不能随便动里面东西,要讲卫生,注意安乌?
(三)认识制造粉干的工具
姨:做粉干要用到很多工具,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1)泡米用的大脸盆;
(2)磨粉机,把大米磨成粉;
(3)蒸锅和蒸笼,是用来把米粉蒸熟,再制作粉于的;
(4)粉干机,把蒸好的粉团放入粉干机里制作粉干;
(5)制作粉干用的棒子和架子

(四)参观粉干厂及粉干的制作过程
1.初步了解粉干的做法
(1)幼:阿姨,粉干是用什么做的?姨:是用大米做的,需要经过很多道工序,阿姨带你们去参观一下
 (2)幼:这是什么?姨:这是大米粉,就是做粉干的材料,做粉干的米要选好米
 (3)幼:怎样把米做成粉干呢?姨:先把大米放在水里浸泡一天。第二天把米淘洗匠净,然后放在磨粉机里磨成米粉。米磨成粉以后,还不能马上做粉干,要放进蒸锅里蒸10分钟,等蒸好以后再把粉团放入粉于机里反复拉两次,粉干就成型
(4)幼: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到的粉干没有这么长?姨:粉干机里拉的粉干很长,等全部拉好后,再用刀把它切短,最后放到太阳底下下晒,晒四五个小时就可以了。

2观看晒粉干的场地。
(1)幼:粉干就晒在这些竹架上呀9 姨:对,这些就是晒粉干专用的架子,做好的粉干都要晒在这些架子上。
(2)幼:这些粉干都掉下来了,阿姨,我们来帮你捡起来吧。

(五)了解粉干的吃法。
1.姨:你们吃过的粉干是怎样的?幼:我吃过炒粉干;我吃过有汤的粉干……
2.姨:刚才小朋友说的是我们最基本的粉干做法。其实粉于还可以做成很多口味,也可以和其他配料一起做。你们回家后可以问问爸爸妈妈,然后再告诉其他小朋友

(六)小结。师:今天我们看了粉干厂叔叔、阿姨的工作,他们制作粉干是不是很辛苦啊?幼:辛苦!老师,我们看了叔叔阿姨制作粉干以后,知道制作粉干真难,以后不会浪费了师:对!我们大家以后都不能浪费粮食,也不能挑食,这样我们就会长得高,长得快。

七、活动成效
     活动前,本班孩子挑食现象普遍存在,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观看了粉干的制作过程,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在看看、问问、答答、做做的过程中,幼儿了解了粉干的制作过程,激发了幼儿对粉干的喜爱之情,也改变了挑食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学会了主动与人沟通,提高了与人交往的能力,真是收获不少呀!(灵昆爱绿幼儿园  王小云、陈定菊)

第20篇、大班生成主题:服之韵

幼儿园大班生成主题:服之韵

主题说明: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从开始的树叶兽皮到粗布麻衣再到绫罗绸缎,服饰的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丰富。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同时,孩子们每天都要接触服饰,服饰的演变、款式、颜色、质地、纹样、更是让幼儿产生无数个“为什么”。因此,《服之韵》这一主题就产生了。
在《服之韵》生成主题活动中,我们将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与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具有特色的古代服饰、现代服饰、与幼儿在观察中逐步获得有关服饰的相关经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孩子在探索、欣赏、扮演、创作等过程中让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现代服饰的魅力。
教学活动计划表

活动目标:
1、了解服饰的演变过程,知道不同服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同作用。
2、欣赏古代服装的不同款式、颜色、质地、纹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增强民族自豪感。
3、欣赏现代服装的不同款式、颜色、质地、纹样,感受现代人所追求的环保时尚。
4、欣赏盘扣的艺术造型,知道盘扣是我们民族服装中的专用纽扣,
并尝试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发展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5、欣赏各种生活饰品,尝试用多种材料制作饰品。
6、能积极参与亲子制作,大胆进行“模特秀”表演。
7、能积极参与资料的收集、展示,愿意与同伴共同分享有关服饰的各种资料与知识经验。

活动名称:
社会:参观唐装店艺术:三寸进金莲
社会:参观生活饰品店艺术:腰饰
社会:参观华联服装店艺术:蓝印花布
社会:服饰图书分享艺术:纹样
社会:亲子制作“服装秀”科学:连续纹样
社会:布老虎科学:多彩的丝绸
艺术:盘扣科学:服饰演变
艺术:小小“模特秀”语言:鹅妈妈买鞋
艺术:首饰秀语言:它少了什么
艺术:帽子秀

日常工作提示:

环境创设提示:
1、活动室、柱子大墙面布置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回窗格,内置各式唐装。
2、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逐步参与墙面的布置,进行幼儿作品展。
3、外走廊柱子张贴各种服饰、饰品欣赏角。
4、大版面布置幼儿活动过程照片。
5、区角挂置各种中国结、蓝印花布桌布。

活动区域提示:
1、展示区:各种服装的实物、图片、活动过程的照片,幼儿作品。
2、美工区:制作生活饰品的各种材料:毛根、亮片、面具、各种废旧纸、服装半成品、剪刀、胶水等。
3、扮演区:各种服装、生活饰品(丝巾、绸带、发夹、领带、头饰、腰饰、手饰、胸饰等)

家园共育提示:
1、向家长预告主题内容并提出相应的亲子家庭活动建议。
2、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服饰的图片、挂历、实物、“模特秀”表演影像资料等。
3、帮助幼儿了解中国服饰的有关知识经验。
4、与幼儿收集各种服装、生活饰品,开展“模特秀”表演。
5、发放相关的亲子活动单。
6、与幼儿共同创意制作现代服饰。

相关文章

《大班手工折纸教案20篇》:《大班手工折纸教案2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大班手工折纸教案20篇,欢迎收藏学习!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30篇》:第1篇、大班体育椅子游戏教案反思活动目标:  1、探索椅子的各种玩法,充分练习平衡、跳、跨等动作。  2、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3、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大班社会教案20篇团结》:第1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团结力量大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而且我们乡镇幼儿园还有很多留守孩子,较多的存在隔代爱现象,家长对孩子的溺爱造成很多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感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