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中班音乐欣赏20篇教案

日期:2021-08-13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中班音乐欣赏20篇教案,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中班音乐欣赏20篇教案

第1篇、中班音乐活动打电话教案反思

   设计理念: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纲要》指出,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尤其科学领域的目标指出:“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本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是“有趣的声音”,活动以幼儿喜爱的多种形式展开,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倾听和表现各种声音,引起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在一次与家长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幼儿对打电话很感兴趣,并经常想打电话给老师或小朋友,于是,这个关于声音的小子题便这样产生,本次活动的目标、活动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整合性,活动始终以打电话为线索,贯穿于整个过程,希望通过开展这个活动,激发幼儿各种积极的情感和探索的声音的兴趣,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活动目标:
  1、享受打电话的乐趣。
  2、愿意表现自己的情感。
  3、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台式电话2部、一次性纸杯、毛线、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1)老师口袋里放着一部手机。铃响,老师接听,说礼貌用语,挂上。
  师:“老师刚才在做什么?”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经验。
  教师:“你们平时打过电话吗?”“喜欢打给谁?”
  2、幼儿交流经验:怎样打电话?
  (1)小朋友交流经验,老师在适当时示范。
  (2)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尝试使用礼貌用语 (用手做打电话状)。
  (3)小朋友自由尝试打电话。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平时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们来试试吧。”
  3、幼儿体验打电话的心情和乐趣。
  师:“小朋友刚才都很能干,现在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1)全体幼儿一起复习一遍。
  (2)对歌.女孩:“喂、喂、喂,你在哪里呀?”男孩:“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师:小朋友唱得都很好,现在我们来对歌吧,女孩唱:“……”男孩唱:“……”.我们看女孩和男孩谁能干!
  (3)女孩和男孩交换角色。
  (4)师总结:男孩和女孩都很能干,来,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
  4、幼儿制作电话,游戏:打电话。
  (1)师:“小朋友都说了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来动手做电话,跟好朋友一起玩游戏。”
  方法:把毛线从杯子上面的小洞穿过去,然后拉出来,把毛线的这头绑在牙签上,另一头也一样……瞧,电话就这样做好了。小朋友来试试吧。
  (2)幼儿两人一组制作电话,玩游戏。
  师:“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跟你一起制作电话,做好了就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打电话的小朋友把话筒放在嘴上,接电话的小朋友把听筒放到耳朵上,说话的时候悄悄的说,看看你的好朋友是不是能听见 。”
  附歌曲: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尤其在活动过程中,孩子还发现了要把线系牢在牙签上,并且牙签要横放,电话线才不会断。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活动的深度可以更深一些,在动手制作部分,老师可以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想想怎么样可以制作成电话,并动手操作,然后老师再总结示范。在最后一个环节,可以引发幼儿的思考:“为什么线可以传声?”从而使大主题的目标也得以体现。

第2篇、中班音乐活动《雪花和雨滴》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引导幼儿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体验。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记忆力及音乐的表现力。
  3、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声音唱歌,鼓励幼儿为第二段填编新词。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律动:根据优美音乐,跟师做春夏秋冬四季的有关动作。
  2、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
  引起兴趣:小朋友闭上眼睛,数3下睁开,教师吹白色碎纸屑,问:“是谁从天空飞下来?”“小雪花是怎样飞下来的?”(沙沙沙,轻轻飘下来。)

  二、展开
  (一)看图片学第一段:
  1、看图片第一段语言节奏朗诵:“每年的冬天,小雪花都要来到小朋友中间,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2、理解分析歌词:
  (1)咱们一起问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小雪花会怎样回答”?
  (2)“小雪花怎样来的”?
  (3)“小雪花要来告诉我们什么”?(冬天来到了)
  3、语言节奏朗诵:
  (1)师问第一句,幼儿朗诵后三句。
  (2)集体完整朗诵。
  4、学唱歌曲:“今年小雪花还是唱着歌飘来的呢,你听”!
  (1)看图片欣赏范唱。“你听到什么”?“第一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高”?(上行音)“第二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低”?(下行音)
  (2)完整演唱两遍。

  (二)填编第二段:
  1、填编歌词:“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到了,你听,猜猜是谁‘滴滴滴滴答’”?“小雨滴会说些什么”?“小雪花飘下来,那小雨滴呢”?(落下来)“小雨滴想告诉我们什么”?(春天来到了)
  2、朗诵歌词:
  (1)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填编不一样的后半句。
  (2)语言节奏朗诵。
  3、唱第二段:小雨的也想唱着歌来玩行不行?
  (1)学着第一段试着唱一唱。
  (2)唱第二段。

  (三)完整演唱两段。
  1、“雪花和雨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么”?
  2、“这首歌好不好听?我们给它起个名字?”(《雪花和雨滴》)
  3、加动作表演唱,教师稍加工,时动作更有美的感染力。
  
  活动反思:
  《雪花和雨滴》是一首旋律优美、节奏欢快的乐曲,歌曲中包含了两个季节的明显的特征,一个是冬天的雪花、一个是春天的雨滴,而这两种现象也都是幼儿最喜欢的。因为冬天的雪花飞舞,幼儿能够想象出推雪人、打雪仗的场景、春天的雨滴幼儿又能够描绘出下雨天踩雨嬉闹的欢快心情,因此这首歌曲幼儿学起来就不是很难。中班幼儿已经有了初步对音乐经验的积累,又特别喜欢音乐游戏,他们活泼好动,乐于体验并积极参与到音乐游戏中,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第3篇、中班音乐活动《小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动态画面的内容,尝试听辨音乐快乐、悲伤的情绪变化,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现。
  2、喜欢参与音画同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布置森林场景、小鸟头饰、动画片片段剪辑《快乐的小鸟》

  活动过程:
  一、以《小鸟飞》音乐律动入室。

  二、倾听音乐,引导幼儿展开联想,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提问:你们听到什么样的音乐?这段音乐象什么?

  三、引导幼儿欣赏消音动画片,讲述动画片的内容:
  (1)第一段:小鸟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的?
  (2)第二段:小鸟们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四、进一步引导幼儿尝试听辨快乐、悲伤的音乐,并与相应的动画片进行匹配。
  (1)第一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
  (2)第二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

  五、引导幼儿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1)鼓励幼儿创编鸟飞、鸟跳的动作,表现快乐的音乐
  (2)鼓励幼儿创编小鸟伤心的表情、动作,表现悲伤的音乐

  六、引导幼儿讨论,教育幼儿要爱护鸟类,不要伤害小鸟:
  为什么快乐的小鸟会变得那么悲伤?

  活动反思:
  通过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在感受音乐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

第4篇、中班音乐活动吹泡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理解歌词,学会听间奏,初步学唱歌曲。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及活泼开朗性格。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兔子头饰1个:吹泡泡用具若干:吸管1支:场地上布置大小圆圈;录音机及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练声  
  通过复习歌曲《小闹钟,快唱歌》来练声。 

  二.熟悉歌词
  1.教师以兔妈妈的形象和幼儿一起吹泡泡、玩泡泡,为理解歌词打基础。 
  2.教师以游戏形式朗诵歌词,帮助幼儿整理歌词。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4.幼儿朗诵歌词。 

  三.熟悉歌曲旋律 
  1.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按节奏边拍手边朗诵歌词。 
  2.完整地欣赏音乐。  
  教师依次在幼儿前面经过,边走边吹泡泡,幼儿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泡泡。 
  3.在歌曲旋律伴奏下朗诵歌词。  
  游戏《装泡泡》:幼儿听音乐边走边朗诵歌词,走成一个大圈,音乐停,幼儿立即站到地上的圈圈里。 

  四.学唱歌曲 
  1.幼儿自己尝试把歌词填到歌曲旋律里。 
  2.教师清唱,让幼儿完整地感知歌曲。 
  3.分句练习,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哪一句,分句练习。 
  4.了解歌曲中的间奏,演唱歌曲。  
  告诉 幼儿歌曲中有两个地方不唱歌词,只有旋律,叫间奏。师生一起演唱歌曲。 

  五.尝试创编歌词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泡泡的感知,创编歌曲中的第二句“有大也有小”。 

  六.幼儿随歌曲录音,自由吹泡泡,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歌曲教学中分句教唱和整体教唱的模式,充分利用了歌曲本身简单、生活气息浓,富有情趣的特点,采用游戏性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玩中理解和学习歌词,随着游戏活动的深入,幼儿兴趣逐渐高涨,抓住这个时机,让幼儿尝试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填词演唱,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环境里自主地学唱歌曲。
  幼儿自主地学习、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在引出吹泡泡的主题后,就以兔妈妈的角色参与到游戏中,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反应来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然后逐步退出引导者的位置,让幼儿自主地游戏、学习、使幼儿在体验游戏活动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歌唱活动的乐趣。

第5篇、中班音乐活动红旗飘飘(附曲谱《国旗多美丽》)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知道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代表我们的国家,有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2. 掌握词:五星红旗 国旗 尊敬。
  3. 能热情、愉快地演唱抒情、欢快风格的歌曲。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国旗及各国国旗的图片。
  2. 歌曲图标:国旗、红日、白云、小朋友敬礼等。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找出我国国旗,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各国国旗的图片,让幼儿找出我们国家的国旗。
  2.观察、认识五星红旗,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国旗。
  国旗是什么颜色的?(红色)上面又什么?(有五角星)有几颗大五角星?几颗小五角星?
  讨论:为什么要有国旗?国旗代表什么?
  回忆:你有没有看到过升旗?(有,奥运会上运动员得奖牌时就有升旗的;还有小学的哥哥姐姐们早上也要升旗的,他们是敬礼的)是怎么样的?(他们都是看着国旗的,一动也不动的……)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在电视上面,在小学里面……)
  3.模拟升旗活动,知道升国旗时要立正,不讲话,向国旗行注目礼。
  4.学习歌曲《国旗多美丽》
  教师演唱,幼儿欣赏。
  出示歌曲图标,理解歌曲内容。
  听音乐拍节奏。
  幼儿看图标学唱。
  5.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边做动作边演唱。
  5 1 5 3 1 2 3 4 5 - 5 1 5 3 4 3 1 2 -
  国 旗 国 旗 多 美 丽, 天 天 升 在 朝 霞 里,
  国 旗 国 旗 多 美 丽, 五 颗 星 星 照 大 地。
  3 4 5 5 6 6 5 3 - 1 3 5 5 6 5 6 2 3 1
  小 朋 友 们 爱 祖 国, 向 着 国 旗 敬 礼 敬 个 礼
  祖 国 前 进 我 长 大, 我 向 国 旗 敬 礼 敬 个 礼。

  活动反思:
  音乐课不能单单的只是学习歌曲、欣赏名作、传授乐理知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要参入多元文化,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吸取多方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精华充实到自己的音乐课堂上,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对音乐课的课程设置也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在音乐课上渴望学习到哪些方面的知识和优美的歌曲。

第6篇、中班音乐活动雷雨来了(自制乐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自制乐器表现雷雨的情景。
  2、发展幼儿想象力、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雷雨图片,废旧物品

  活动过程:
  1、 幼儿边看图片边谈论雷雨的情景。
  2、说说雷雨天不同情景的各种声音。
  3、小组合作,按画面内容自制乐器表现雷雨的情景。
  (1)雨声――饮料瓶中放入沙子。
  (2)闪电――塑料薄片。
  (3)雷声――空饼干盒。
  4、幼儿自主表现。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7篇、中班音乐游戏拍蚊子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而且积极参与,如果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只有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中班音乐游戏《拍蚊子》是一个以日常生活中拍蚊子这件小事演变而来的一个音乐游戏,音乐活泼又动感,还能让小朋友们愿意和大家一起玩,体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因此我开展了本次音乐游戏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做相应的动作,激发幼儿听音乐做游戏的兴趣并乐意大胆表现。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2、引导幼儿掌握"~~~x"节奏型,并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准确做相应的动作。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听音乐做游戏的兴趣并乐意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蚊子道具.
2、音乐《拍蚊子》。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掌握掌握"~~~x"节奏型,并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准确作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播放音乐《拍蚊子》,幼儿安静倾听。
师: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意思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基本部分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尝试各种游戏方法跟着音乐一起做拍蚊子的动作。
1、教师出示蚊子道具,学习不同方位的拍蚊子动作。(口头游戏)
(1)师:刚才你们在这首音乐里面听到了什么特别的声音?(蚊子)蚊子是怎样叫的啊?(嗡嗡嗡)如果有蚊子在你身边飞来飞去你会怎样?(拍蚊子)
(2)教师初步引导幼儿感受~~~x节奏类型。
师:李老师这里有一只蚊子,它马上要叮大家了,看看它会叮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教师拿着蚊子道具在幼儿面前叮幼儿的各个部位)师:刚才蚊子叮到你哪里了?它叮到你后你觉得身上怎么样?(痒痒的)蚊子叮到你了,你是怎么做的?(请几别幼儿回答)
2、教师播放音乐,尝试游戏,引导幼儿发现音乐的节奏"~~~x"。(播放音乐第一遍)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听一听这首蚊子来了的音乐,听一听蚊子到底在什么时候来的?
师:你们发现蚊子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引导幼儿说出在嗡嗡嗡的时候出现,蚊子出现后我们就去拍它。)(口头游戏,感受节奏)
3、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一只蚊子叮)(播放音乐第二遍)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和这只蚊子玩一玩吧,小朋友们认真听它会在什么时候来叮你,叮你的时候要拍它哦。那你们现在先休息,蚊子等会儿会偷偷的来叮咬你们哦!(幼儿休息,教师当蚊子)
4、教师带领幼儿当蚊子,继续玩游戏。(蚊子由少变多)(播放音乐次数根据幼儿兴趣来定)
(1)教师带领多只蚊子玩游戏。
师:小朋友,刚刚你有被蚊子叮咬吗?它咬到你的时候准确的你准确拍到它了吗?(拍它)刚才我被你们拍了好多次,头都被你们拍晕了,现在我请几个小朋友一起来当蚊子帮助我来叮你们,谁愿意来?(请几个幼儿和教师一起当蚊子叮其她小朋友)
(2)教师引导幼儿替换来当蚊子玩游戏。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那现在我再请两个小朋友来当蚊子玩一次,其余的小朋友的就坐在椅子上休息,当听到嗡嗡嗡的音乐时,你们就做好准备去拍哦!
(3)教师一个人休息,所有小朋友当蚊子,再次游戏。(播放音乐)师:大家都很喜欢玩这个游戏哦,我一个人休息,请你们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当蚊子来叮我!好不好?
三、结束部分教师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这样蚊子才不会叮咬我们。
师:哎,怎么这么多的蚊子在叮咬我呀?真讨厌!我昨天是不是没有洗澡啊?(教师边说边闻自己的衣服)蚊子喜欢藏在很臭的地方,所以小朋友要讲卫生,每天洗澡,这样蚊子才不会叮咬我们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上的是小班音乐游戏《拍蚊子》。活动中,主要引导孩子学会拍蚊子、挠痒痒、擦药以及睡觉的动作。活动以完整欣赏音乐导入,老师在幼儿感知音乐的同时,配上了动作提示。活动中,我还借助儿歌帮助孩子记忆动作顺序,孩子们都能跟着音乐作出动作。但是活动中还是出现许多不足,以下是我作出的反思:
1、活动目标一中,感受音乐的节奏与动感,比较没有表现出来。活动的目标二:体乐意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其中,合作的环节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应该放在中班。
2、活动的导入环节花费的时间较长。当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老师应给予适当的详细的提示。活动中老师的语言及问题都比较多,让孩子说的机会比较少,抛出的问题也比较范,缺乏启发性的提问。在今后的活动中,老师应该注意语言的简化,并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提问。
3、活动缺少让孩子安静、完整倾听音乐的机会。应该先让孩子完整倾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再以动作提示。分段感受音乐时,蚊子的不同方位和节奏要重点体现出来,才不会导致幼儿乱拍。游戏后,缺乏有效性的评价。

第8篇、中班音乐活动狮王进行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形象。
  2、学会看图谱,通过图谱理解音乐。
  3、感受音乐的同时喜欢根据自己的想象作出动作。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狮王进行曲》
  2、图谱

  活动过程:
  1、 谈话进入主题
  今天是狮子大王的生日,你们听他来了!
  2、 请幼儿完整性的欣赏一遍《狮王进行曲》提问:
  在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幼:有狮子在叫。)
  3、 教师用故事讲述自己听后的感受
  4、 分段欣赏,请幼儿说说每段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并欣赏图谱的同时用动作表现出音乐。
  ①第一段:喇叭吹响
  ②第二段:狮王进场
  ③第三段:狮王高兴的吼叫
  ④第四段:狮王与小动物们一起跳舞庆祝(提示幼儿有哪些动物出现)
  ⑤第五段:狮王大吼把小动物们都吓跑了
  5、 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
 
  活动反思:
  小朋友对于音乐活动十分感兴趣,特别是对于律动,在活动中他们可以根据音乐的变化自己进行动作的创作,还可以根据音乐的变化进行各种想象。但是在本次音乐活动《狮王进行曲》这是一个韵律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集体音乐活动,但韵律活动动作多、难度大,幼儿较难掌握。通过活动紧紧围绕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让幼儿感受、熟悉、理解、表现音乐。

第9篇、中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乐曲柔美、悠扬的旋律。
  2、尝试用动作大胆表现乐曲中的情景。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小白船”课件。

  活动过程:
  1、欣赏感受,理解歌曲:
  1)感受乐曲旋律
  T:“前天我们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乘坐了轮渡船,小朋友觉得开心吗?那么你乘渡轮时你有些什么感觉呢?今天,郭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去乘一艘非常特别的船。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闭上眼睛,一起去感受一下。”
  T:“听完这段音乐你们感觉怎样?”
  2)引导幼儿关注乐曲的节奏(强弱弱)
  T:“哪个小朋友听出来,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你怎么听出来的?”
  3)再次欣赏音乐
  T:“小朋友都说得非常好。老师也觉得这段音乐轻轻的,柔柔的非常好听。那么你们想再乘坐一次吗?那么这次可要听仔细哦,看看你听到了什么?它好象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T:“现在我请小朋友来说说你都听到了些什么?”(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现简单的内容,并且请个别幼儿上来表现一下)
  4)利用多媒体欣赏音乐,理解歌词。
  T:“小朋友们都听得非常仔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和你们听到的是一样的?(播放多媒体,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用语言、动作表现歌曲:
  1)集体表演:
  T:“现在郭老师请小朋友们一起到小白船上来,我们一边听跟着小白船来做动作。星空中的小白船是很美的,所以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表演的最最好?”
  2)个别幼儿表演:
  3)再次集体表演:提醒幼儿注意表情,动作节奏等。
  3、结束:
  T:“小白船越飘越远,飘向西天了,它呀要休息了。让我们也休息一会吧?”

  活动反思:
  1、音乐欣赏《小白船》是中班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其中理解歌词、激发幼儿欣赏兴趣、感受乐曲风格等,是主要的教学任务。通过这样一节音乐活动,我觉得我更多的看到了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是很棒的,他们都愿意大胆的表现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由于幼儿受其知识水平的制约,一般须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才能感受乐曲旋律的特点。
  2、由于这首歌中描绘的情景不是幼儿所具有的生活经验,也无法让幼儿体验,因此,理解歌词成了这一教学活动的关键点、难点。
  措施:根据幼儿喜好鲜艳动态画面的特点,我们决定借助多媒体图像功能,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因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不仅能吸引幼儿注意,也符合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水平,便于幼儿掌握和理解歌词内容。

第10篇、中班音乐活动欢乐舞曲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前阶段我们开展了《春天来了》的主题,幼儿在主题中知道了春天的花,春天的小动物,尤其对幼儿园春天的小花园特别的感兴趣,在小花园里幼儿欣赏着各种各样美丽的花,玩着小动物等一些运动器械,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会边玩边发出小动物的声音而且还有几个小伙伴一起学着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在小花园里散步,他们发出的汪汪汪、嘎嘎嘎的声音非常的具有节奏性,所以我抓住幼儿的这个兴趣点,借助小动物这个载体,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来体验每一个乐句。在活动中,我设计了许多的情景,层层递进,通过激活幼儿的已知经验,并引导幼儿运用这些已知经验运用到新的情景中来解决新的问题。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已经能熟练的掌握42拍的节奏,会使用小铃鼓、沙锤等小乐器来表现节奏,所以这次我选用的是幼儿熟悉的42拍的音乐,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来感知乐句。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应该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合作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的重要的,所以在活动中,通过幼儿初步的感受分奏和合奏,来体验和感受集体合作给他们的带来的快乐。整个活动是以小动物为主线,幼儿在互动中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和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会根据乐句的变换做不同的动作,并初步进行分奏、合奏。
  2、在游戏中感受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三种打击乐(小铃、圆舞板、铃鼓)每人一份
  2、欢乐的小鸭子的律动
  3、PPT、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欢乐的小鸭子》
  师:鸭宝宝我们一起去散步吧(音乐起,做律动进教室)(做下的小鸭子一直跟着做这个动作)

  二、小乐器来唱歌
  师:今天天气可真不错,看看鸭妈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乐器宝宝)我们一起和乐器宝宝做个游戏吧。
  我来请个小指挥(听音乐小指挥开始进行)(结束后教师弹1531)

  三、复习歌曲《两只小鸟》
  师:喳喳喳,喳喳喳……两只小鸟也来和我们做游戏了,我们用好听的话来介绍一下这两个可爱的小鸟好吗?(音乐起,幼儿开始语言节奏)
  师:哦,真好听,这次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介绍唱唱看,那什么是好听的声音呢?(不是很响也不是很轻的,嘴巴要张张圆的等)
  幼儿演唱。

  四、欣赏感受音乐
  1、初步感受音乐
  师:哦,唱的真好听,小鸟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听到这个歌曲有着什么样的感觉呢?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很欢快,高兴,想拍手)
  2、再次感受音乐
  师:我们听到这个音乐都感到很快乐、高兴,这次我们用小手来拍拍这个音乐,你觉得这个音乐讲了几句话给我们听。(音乐起)
  3、在游戏中理解乐句
  师:你们做了拍手的动作,现在我也来做几个动作,但是我要请你们来帮帮忙,你们大声的来数数看,我做了几个动作。
  教师开始做动作(拍球、跳绳、打拳、打枪)
  问:我做了几种动作,第一个是什么动作,第二个是什么动作,第三个,第四个。哦,刚刚我是怎么变的呢?我是在什么时候变的呢(我是在一句的开始来变动作的,是一句话来变一个动作)刚刚是我变的,现在轮到你们变行不行?我相信你们变的一定比我还要好。这次你们来变,我来给你们数,记住一句只能变一个动作。(注意:在幼儿变换动作前教师提前说变)
  师:哦,真好,真是一句话变一个动作。我们再用小动物来试试看,我来做小动物,你们能为我伴奏吗?那用什么来伴奏啊?我做一种小动物的时候,你们就用一种方法来伴奏,我变一种小动物,你们也要变一种动作。
  4、进一步感受乐句
  (1)看拍球来感受音乐的节奏
  师:哦,这是什么?我来拍拍看。
  (第一种:X  X   X   X)这是第一种啊,还有第二种啊,你们来听听看这两种有什么不一样的。(第二种)一样吗?(第一种我是一下一下一样快的,第二种我是有快有慢的,那我是怎么快的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师:好,现在我们就可以玩我拍球你拍手的游戏来,开始。
  2、敲鼓来感受节奏
  师:哦,真棒,这个游戏玩好了,我们来看看这是什么?(鼓)
  你们来听听看,鼓面和鼓边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的?(鼓边的声音高,细)
  你们来拍拍手跺跺脚听听声音是一样的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
  好,那么我们来做一个我敲鼓你伴奏的游戏,一定要看清楚我敲的是哪儿,鼓面是……鼓边是……好,游戏开始了。

  五、幼儿演奏
  (出示PPT、小动物全部出示)
  师:我们看看马路上都有什么?都有谁来了?这些小动物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觉得哪种小乐器最像小猫、小狗、小青蛙的声音。哦,  我们来问一问这些小动物是不是像我们说的一样,(出示乐器图谱)哦,真的是这样啊。
  师:那我们用小乐器来唱唱他们的声音好吗?那谁来做小青蛙、小狗和小猫呢?我请数字宝宝来帮帮忙,谁知道数字宝宝这样站是什么意思呢?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幼儿操作)
  这次我们数字宝宝又换位置了,我们马上把自己的乐器宝宝变出来好吗?(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刚刚你们演奏的真好听,你们回去在想一想数字宝宝还可以怎么样排队,让我们演奏出更好听的歌好不好。(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第11篇、中班音乐活动有趣的石头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各种石头及辅助材料制作石头打击乐器,使幼儿体验自制打击乐器的快乐。
  2、通过操作,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石头打击乐器敲击的声音,培养幼儿对节奏乐兴趣。
  3、选择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石头。
  2、各种纸盒、空塑料瓶子、易拉罐(可封口的)、棒子等。
  3、与音乐匹配的节奏卡一张。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运用石头与辅助材料进行石头打击乐器制作。
  活动难点: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的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演奏的声音。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制作活动——介绍活动——演奏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介绍各种幼儿搜集的石头及辅助材料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我们小朋友搜集了好多石头和废旧物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制作石头打击乐器,练习演奏方法。
  1、引导幼儿尝试用石头及辅助材料进行石头打击乐器的制作。
  2、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帮助。
  石头打击乐器制作、演奏参考:①两块石头互相敲打②将一些石头放入纸盒中摇晃③将一些石头放入塑料瓶中摇晃④将一些石头放入易拉罐中摇晃⑤将一块石头或两块石头(同时或交替)在纸盒(塑料瓶、易拉罐)上敲打等。
  3、指导做好的幼儿用自制乐器练习演奏方法。

  三、讨论活动:
  a、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做的石头打击乐器以及制作方法。
  b、请幼儿演奏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其它幼儿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四、石头打击乐演奏。(音乐自选,以节奏鲜明为宜)
  a、幼儿合奏进行表演。
  b、互相交换石头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因为欢快的音乐对于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幼儿很是喜欢,而且本次活动又要让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让从来没见过的幼儿们目不暇接,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一展身手。

第12篇、中班音乐活动好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歌曲的间奏,学习领唱与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歌词,在歌曲间奏处能跟据歌词内容按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3、培养幼儿与同伴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及合作进行歌表演的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有经常互相帮助做好事的经验,并会用语言表达事情的经过。
  2、图片:好朋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复习歌曲《找朋友》
  要求:声音自然,发音清晰
  2、  节奏练习
  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练习并初步感知间奏
  教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打节奏的游戏,画小嘴巴的地方我们以用嘴来打节奏,画小手的地方用手来打节奏。

  二、基本部分
  1、理解掌握歌词
  提问:刚才你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么?那请你讲一讲谁是你的好朋友?为什么你们是好朋友?
  重点引导幼儿讲为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间要互相帮助。
  3、  结合图片“好朋友”学习歌词
  师:今天我们班也来了一对好朋友,我们来看看她们为什么是好朋友。
  (1)  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学习掌握歌词
  (2)  结合节奏图谱来念歌词,感知歌曲间奏
  要求:画小嘴巴的地方念歌词,画小手的地方拍手。
  小结:教师及时的鼓励幼儿,对掌握快的幼儿提出表扬与肯定。
  4、  引导幼儿感知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1)  感知歌曲旋律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要求幼儿倾听并跟着旋律说歌词
  (2)  学唱歌曲
  A、  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第二便时幼儿可跟唱)
  B、  集体合唱,提醒幼儿注意歌曲的间奏。
  5、      尝试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  出示演唱提示卡:
  教师讲解:画一个娃娃头是一名小朋友唱歌,那画许多娃娃头是——(许多小朋友唱)是全班一起唱。我们来试试。
  请幼儿试唱几次并讲解领唱与合唱。
  (2)  创编新歌词演唱
  教师提示: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帮忙梳梳头,扣纽扣,还可以干什么呀?我们把它也加到歌曲里演唱。
  A、  幼儿创编歌词。对于幼儿的创编及时给予肯定
  B、  根据创编的歌词演唱歌曲。
  提醒幼儿可以在间奏时做一些动作。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讲讲有谁帮助过自己,那自己以后能帮助同伴做什么?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同伴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活动反思:
  这不仅仅是一次音乐活动,通过孩子对歌词的深入理解,让孩子意识到: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的快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性教育素材,让孩子在唱一唱、跳一跳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萌发和同伴积极交往的良好社会性。在教学时还可以配上一定的肢体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还是没有掌握,那么在平时的安静时间,老师带着多唱几遍。或者在平时吃饭、游戏时打开录音,让幼儿多听听。

第13篇、中班音乐活动下蛋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曾指出要“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 的情趣。”前段时间我们班曾饲养过母鸡,也玩过母鸡和小鸡的游戏,孩子们  对母鸡“咕咕哒”的叫声叫声特别感兴趣,并充满了好奇和疑问。针对这一情 景我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下蛋》,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情绪;重点学习带有休止符的节奏型XX  X  ︳X  ︳。
  2、通过聆听、讲述、表演、游戏等多种形式,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并大胆地表现自己。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跳圈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师:今天小鸡的一家要来这里做客,你们知道鸡爸爸是怎样叫的吗?谁来学学看,那小鸡怎么叫?鸡妈妈又怎样叫呢?用动作分别表演。
  刚才小朋友学得都很棒,现在我们看着图谱,用上面的节奏型再来试一试、叫一叫,(集体练习)讲解在图谱中,两个音符住在一个房子里就要唱得短一点,
  一个音符住在一个房子里就唱得长一些。小鸡的一家真快乐,我们学它们一起来个大合唱吧(体验音的长短)。
  (评析:这一环节中,我让幼儿学小动物的叫声,并以此导入课题,同时进行了练声与节奏型的训练。在这里,我打破了常规的练声方式,利用游戏化的情 节和可爱的动物形象、简单易懂的拼音图谱,很自然的引起了幼儿的兴趣。)
  2、重点学习休止符的节奏型。
  师:小鸡唱着歌出去玩,它一边走一边跳,咦?它怎么不动了,你们猜猜看?
  (幼儿讨论)
  原来它遇到了一个大陷阱。那么,在这里我们就要停一下,也就是停一拍。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做动作, JiJi  Ji ︳Ji 停 |,那停的时候我们用一 个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3、引入歌曲中的难点句。
  “我们一起用刚才学过的本领,来学打这一句的节奏。”
  (评析:休止符的掌握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利用情境启发的教学方法由休止符联想到陷阱或障碍,需要停一拍,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记忆节奏型,同时也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

  二、学习新歌。
  师:学得真不错!今天鸡妈妈还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昕一听吧!
  请你仔细听好了罗 ( 师播放课件 )
  1、出示课件《下蛋》一边听一边欣赏。
  师:你刚才看到些什么?母鸡在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母鸡是在什么地方下蛋的。是如何下蛋的,并请个别幼儿来表演母鸡下蛋的动作。)
  师:小朋友,在刚才的歌曲中,你们觉得最好听最有趣的是哪一句呀?学习“咯咯咯咯哒”一句的节奏,并模仿 X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随上句音乐用肢体动作拍节奏(如拍脸、跺脚、拍手等),唱得好奖励金鸡蛋。你们来当母鸡,学学它的叫声。问:母鸡生下蛋后为什么要这么叫呢?
  ( 因为母鸡下了蛋很自豪很高兴)
  师:对,所以要怎么唱?( 要唱的得意神气)母鸡呀特别想告诉大家它下蛋了,所以我们在一起唱这一句时,要注意唱得既和谐又动听。
  (评析:这里播放了趣味十足的动画片,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看的同时倾听音乐,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歌词的主要内容,并通过肢体动作表现了母 鸡下蛋的动作,更形象地加深了幼儿的记忆。后面的学母鸡叫,也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地掌握了鸡叫的节奏型。)
  2、完整地学歌词。
  根据刚才看到的情景小结歌词,并根据图谱练习。提醒幼儿遇到陷阱要停一拍,找找儿歌里有几个陷阱。幼儿练习念儿歌边念边用喜欢的动作拍打节奏,并可随着伴奏音乐按节奏来念。
  (评析:有了前面的节奏型铺垫以及幼儿对歌词的理解记忆,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对看着图谱,以朗读儿歌的方式学念歌词也非常感兴趣,在我念了一遍后他们就自主地跟 念起来,自然过渡到学唱歌曲。)
  3、完整地学唱歌曲。
  先听老师完整地唱,第二遍幼儿轻声跟唱,第三遍幼儿跟着卡拉OK的提示学唱歌曲,老师讲解遇到的问题。
  (评析:卡拉OK式的播放形式更有效地提示幼儿什么地方是前奏,什么地方开始演唱。教师还利用身体动作加以辅助,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歌曲。)

  三、以游戏方式表演歌曲。
  师幼一起做《母鸡占窝》的游戏。提醒幼儿倾听音乐,并注意遵守游戏规则:在前奏部分幼儿两两结伴围着“窝”边走边拍手打节奏,开始唱歌曲的第一个字时,一个幼儿迅速跳进圈里蹲下占窝扮演母鸡,另一幼儿扮演公鸡,合作表演游戏。
  (评析:幼儿以前有玩占圈游戏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我有效地迁移幼儿的经验,把体育游戏与音乐游戏有利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并利用表演的形式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表现自我的舞台,使幼儿充满激情地进入了角色。)

  四、多种形式复习巩固。
  1、分角色对唱。先由老师唱词,幼儿唱衬词(母鸡叫声);再互换角色。
  2、师幼互动:请台下的客人老师唱衬词,合作表演。
  (评析:这一环节中,利用了对唱及合作表演的方式复习巩固了所学的歌曲,有效的师幼互动,使幼儿学会分享合作的喜悦。)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游戏形式贯穿,层次清楚,活动环节一环扣一环。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温馨,宽松的活动气氛,孩子们对这个活泼、欢快的音乐也很感兴趣,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非常急切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老师也提供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了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使其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在活动中,我也获得了不少的收获。首先是在活动中,我拉近了与幼儿的距离。以他们为主体,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其次,在活动结束后,我在组织的每个环节后都附上自评,为今后开展活动记录了自己真实的思考;最后,我认为整个活动在环节的过渡上较为自然、紧凑,设计地较为科学、合理。无论在师幼互动还是活动氛围上来说,都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活动效果较好。
  总之,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抓住他们的兴趣点,保持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的学习欲,是一门教育的艺术,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努力,不断积累。
  我们相信——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第14篇、中班音乐活动小红帽回家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绕腕组合动作。
  2、复习《勾绷脚》,要求用较规范的动作完成。
  3、喜欢律动活动,从中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教学准备:
  录音机;《森林狂想曲》、《钢琴曲》、《鸟飞》、《健康歌》音乐磁带;垫子。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健康歌》
  幼儿手拿垫子跟随老师听音乐合节奏做热身运动进场(幼儿自由散开,尽量舒展动作)

  二、导语
  (手机:铃……)“喂,您好!哦,是小红帽的妈妈呀,您很忙请我们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来  是吗?好的,您放心好了。恩,好的,再见。”  “小朋友,小红帽的妈妈让我们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  来,我们小朋友愿意吗?”(愿意)好的,让我们采些水果和鲜花去好吗?要采水果和鲜花要转动手腕才可以,先看老师做一遍。(音乐)

  三、新授手腕组合
  A、教师完整示范动作。
  B、幼儿非步骤学习绕腕组合
  1、幼儿学习采苹果的动作
  (动作要领:立直、拍腿、提腕、转腕、压腕)
  2、听口令做一遍才苹果的动作。
  3、学习采鲜花的动作
  (动作要领:跪坐、摊手、转腕、推手)
  4、听口令做一遍采鲜花的动作。
  C、听口令完整跟老师连起来做动作。
  D、听音乐合节奏跟学动作。
  小朋友真棒,都学会了采苹果和采鲜花的本领了,好的,现在我们就去喽!

  四、复习‘勾绷脚’
  “带上我们的礼物,还要穿过一片森林才能到小红帽外婆的家,小脚丫准备了”复习‘勾绷脚’音乐:森林狂想曲
  “外婆家到了,送给您外婆,外婆夸我们呢!小朋友真棒!小朋友,刚才我们的小脚丫走了  这么久,一定累坏了吧?我们让它休息一下吧!”  音乐:摇篮曲。

  五、退场
  “天黑了,我们还要送小红帽回家呢,仙女让我们变成了小天使飞回去。我们回家喽!
  音乐:律动鸟飞碎步退场。

  教学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 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为了发挥孩子创造力让孩子自编动作, 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创造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第15篇、中班音乐活动熊跳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间奏。
  2、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
  3、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重难点:
  重点: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难点: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间奏。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基础:
  材料准备:1、教学挂图“熊跳舞”1张。
  2、四脚能活动的小熊绒布玩具1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图形辨认
  1、  指出图1中相同的图形。
  2、  指出图2中相同动作的小熊。
  3、  明确图中一前一后是相同的,中间是不同的。

  二、倾听音乐,观看布熊表演。
  1、  边欣赏音乐,边观看布熊表演。
  2、  再次欣赏,知道音乐一样时,熊也跳得一样。

  三、跟随音乐做动作。
  1、  创编小熊笨拙的动作,随A段音乐表演。
  2、  随B段音乐自由动作,表现小熊欢快地表演。(等所有小熊都找到空地方站好后,再听音乐跳舞。)
  3、  随音乐完整表演。(大胆表现,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跳舞动作)

  四、结伴表演
  1、  找好朋友,商量一人跳舞,另一人模仿。
  两人交换任务。
  一/1、这是谁啊?它在干什么?
  2、它们跳舞的动作一样吗?哪两只小熊的动作是一样的?
  3、一前一后的小熊动作是相同的,中间的小熊动作是不同的。
  二/1、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跟着音乐是怎样跳舞的好吗?
  2、小熊跳的好看吗?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看看小熊跳舞的动作是不是和音乐一样?是不是能合起来。
  三/1、小熊跳舞的动作是不是和音乐一样?小熊跳舞真开心,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跳啊?那我们来听第一段音乐,听完后你用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小熊是胖呼呼的,它的动作是笨笨的、慢慢的。)一起来学学。小熊们你们跳舞时不要挤在一起,不然要摔跤的,能不能做到啊?
  2、我们来听第二段音乐。听起来是怎么样的?小熊越跳越开心了,你们可以自己做表示高兴的动作。
  3、现在我们一起完整的来跳一遍,你们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跳舞动作。
  四/1、现在我们找到一个好朋友,一个人跳舞、另一个人学他的动作。你们两个人自己商量一下,谁先跳,谁先学。
  2、两个好朋友交换一下,刚才学的人现在来跳舞。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16篇、中班音乐活动会跳舞的糖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双脚蹦跳步、单脚蹦跳步、踵趾小跑步(以下简称“三个舞步”)。
  2、培养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及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活动准备:
  1、拟人化的跳跳糖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实物跳跳糖若干,玩具电话一部。
  3、在活动室一端画一张“巨人”张大的嘴巴。
  4、已学过歌曲《跳跳糖》。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跳跳糖》,引出主题。
  师:你们吃过跳跳糖吗?(吃过)谁来说说,你吃过以后感觉怎样?(甜甜地、酸酸地、还会跳……)。还记得咱们学过一首《跳跳糖》的歌曲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二、学跳三个舞步。
  1、师:你们唱得都很好听,那你们愿意来学一学跳跳糖吗?我们边唱歌边来学学跳跳糖是怎样跳的。(随音乐任意跳)
  2、师:都跳得不错,刚才老师发现ХΧ小朋友是这么跳的,(双脚蹦跳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学跳)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双脚蹦跳步,跳的时候要轻轻的,两只脚一起往上跳,脚尖先着地。(幼儿学跳),你们学的真快,咱们把这个舞步放进歌曲里来跳跳,(边哼边跳两遍)。
  3、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跳得不一样的,(幼儿上台跳)噢,他是把一只脚提起来跳的,也来帮它取个名字( 幼儿自己起名)大家一起来学一下,(边学便提要求:一只脚提起,另一只脚轻轻跳起,也是脚尖先着地)咱们也把它放进歌曲里来跳跳吧!(边哼边跳两遍)(可把双脚蹦跳步与单脚蹦跳步和跳一遍)。
  4、师:老师这里也有个好看的步子,(踵趾小跑步)它的名字叫踵趾小跑步,我跳得好看吗?那我刚才是怎样跳的呢?(幼儿回答)(讲解:前一步后一步再跳三下,动作要轻,慢慢得跳)放进歌曲里来跳跳吧。(边哼边跳两遍)。
  5、师:如果把刚才我们跳的三个步子都放在歌曲里表演一下一定很漂亮,先让老师来试一试,你们帮我拍手唱歌,请你们看看我是怎么跳得?  (提醒幼儿注意欣赏舞蹈,哪句跳什么动作)我表演得好不好?(开头部分可拍手,从双脚蹦跳步到单脚蹦跳步到踵趾小跑步)你们想来试试吗?  (与幼儿一起表演三遍,提醒幼儿边唱边跳,步子要轻)
  6、师:开动你的小脑筋,加上你的手的动作,跳得就更棒了。(幼儿随意加上手的动作)别忘了,跳跳糖吃到最后会怎样?(融化)请你来做做融化的动作,真象。现在,我们把这些动作都加上来表演,相信大家都会表演得很漂亮。(提醒幼儿找个空的地方表演,边唱边跳,注意自己的表情)。

  三、游戏。
  1、(给幼儿一个惊喜)师:听,什么声音?(电话响起,师接电话)你们知道吗,刚才“巨人”先生打来电话,他说用望远镜看到我们小朋友跳得很好看,想邀请我们到它的嘴巴里去跳,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就来打扮一下,我呢,就打扮成跳跳糖姐姐,你们就打扮成跳跳糖弟弟和妹妹。(挂好胸饰出发)。
  2、师:哇,“巨人”的嘴巴好大呀,在它嘴巴里跳舞一定很好看,你们准备好了吗?(表演一遍)(对幼儿的舞步进行指导,表扬有节奏的幼儿)(根据时间长短,可分男女表演)

  四、听音乐,结束活动。
  师:“巨人”说,你们表演的都很棒,大家都累了,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回家休息休息吧。(听着音乐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想象力,开阔幼儿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质;音乐欣赏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欣赏作品,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

第17篇、中班音乐活动可爱的脚印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我班是音乐特色班,发展到中班后期,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对看似枯燥的音符有了兴趣,原意主动地去摆弄。这个教材是我在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改编的,很受孩子的喜爱。特别是结合活动,让孩子在农村田野里跺脚印更让他们的兴奋点达到了高潮。在此基础上,我考虑到了尝试运用我园的“幼儿创造力培养课堂电化教学模式”来设计这个活动流程,力图把编音符节奏的活动设计得活泼些,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不仅发展厂能力,更能获得审美(节奏美等)与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的基础上,学习用节奏谱创编二拍子的节奏型。
  2、继续培养幼儿用身体乐器(小脚)踩节奏的能力,发展灵活性。
  3、体验去农村郊游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节奏谱上摆放、创编二拍子节奏型。
  难点:把创编的节奏放进歌表演中,并用脚踩出节奏。

  活动准备:
  1、小鼓20只,大鼓1只。
  2、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
  3、红、紫、兰、绿、黑节奏步法.有小节线纸条若干。
  4、底色画面一张,节奏谱两张。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复习节奏鼓:《欢乐的鼓》
  进教室,找只小鼓做朋友吧。你们身体上的小鼓在哪儿呢?
  让我们敲起欢乐的鼓,热情地欢迎客人老师!
  (1)“比比哪只小鼓节奏最好听”。
  能听音乐伴奏的速度,完整表演。
  (2)请两名幼儿做小老师编节奏。“你们的小鼓真听话”。
  鼓励幼儿大胆表演,有表情地。
  (3)送小鼓休息去。“小鼓在找动作最快的朋友。”
  2、复习歌曲、歌表演:《脚印》
  “上星期我们去农村郊游了。还记得是怎么玩的?”
  “我们请客人老师一起来看看”。
  (1)  看录相片,最后特写:脚印。
  (2)瞧我们玩的多多带颈,我们的小脚丫在田野留下了一串串小脚印,就像一朵朵小花。  让我们来用歌声唱唱自己的脚印。
  a、要求从歌声中听出你的笑,你的快乐。
  集体复习歌曲《脚印》。
  b、第二遍唱:最后留下的脚印,在泥土里踩,好象是有弹型的(ba ji ba)。

  (二)观察尝试:
  复习歌表演:
  现在,我们就要出发了,看看我们今天踩什么节奏去?
  从实物投影仪上出示节奏谱,底色加好。
  先踩出,再完整表演。
  结束照型,可讲讲各种留下的脚印。

  (三)联想:
  自编节奏型:
  “你们的小脚真可爱,行,先休息一会儿。”
  除了这两种节奏,你的小脚还会在田野踩什么节奏?(幼儿随意踩,老师学)

  (四)应用推广:
  1、你们都很聪明。今天,音符娃娃都来了,有红、紫、兰、绿、黑色的,看看,是几分音符,几拍?(看有四分、二分、八分音符,分别是二拍,一拍)我们就用这些音符娃娃来变二拍子的节奏型,编二个小节一个节奏型。
  出示纸条,有二条小节线隔开,一小节二拍。好,先4人找朋友,再找你们喜欢的颜色,共同创作。
  2、幼儿分组摆节奏谱,自编节奏型,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先编好的,打出自己的节奏,用脚踩出来。

  (五)展现交流:
  1、出示节奏谱,大家用脚来踩出此5条节奏。重点看,是几分音符,是不是一小节二拍,如错的,来纠正。
  2、你们编的都不错,为你们的创作成功,可以拥抱庆祝一下。
  现在,就让我们踩着这些节奏,去田野里玩玩。(用2、3个)
  “哎呀,玩了好久,脚上全是泥,来,跳到岸上来”。
  3、复习歌表演《郊游》
  在田野里玩厂这么久,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我们没玩呢,准备好,我们继续出发。看看谁最精神。
  边舞边出教室,和客人老师再见!
  结束

  活动反思:
  本着“初步萌发幼儿创造意识”的中班年龄班的目标出发,我设计了这个音乐节奏活动。并以“幼儿创造力培养电化教学模式”的程序来开展。
  整个活动,由于采用了多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大屏幕投影、录像、录音等,故深深地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了幼儿的求知、探索欲望。如大屏幕录像出现了师生共同在田野里赤脚玩耍的情景,一下子就把幼儿的记忆带回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虽只三分钟时间但效果奇好。而幼儿的一张张自编节奏型卡片通过投影仪后清晰地放大在大屏幕上,真正地体现并达到了现代教学媒体为教学服务的宗旨。
  而活动设计遵照了“幼儿创造力培养课堂电化教学模式”的程序,幼儿在有序的过程中,联系已有经验,进行联想创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感受,获得了审美和创造的快乐。既使整个音乐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受了美,表现了音乐的节奏美,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养与创造意识,也很好地体现了本模式的最大效益与功能,使此模式很好地为幼儿教学服务。

第18篇、中班音乐活动小鼓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及鼓声强与弱的力度变化。
  2、会听随鼓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
  3、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体验两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入场:随伴奏带开火车进入课室。
  1、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  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变弱)的声音。
  3、  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来了和走了的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

  (二)主体部分:欣赏歌曲
  1、用动作感受歌曲第一段
  (1)指导语:你们觉得刚刚的音乐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这首好听的音乐还可以用来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师随乐舞蹈。
  (3)引导幼儿随第一段舞蹈,用动作感受歌曲。
  2、欣赏第二段,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
  (1)感受鼓声强弱。
  指导语:来了好多小鼓手,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他们是怎么敲鼓的?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鼓声强弱。
  引导幼儿用拍手和嘴巴发出的声音表示鼓声强弱。
  (2)欣赏歌曲
  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声特点。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由弱到强。
  鼓励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鼓声的最强音,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模仿,并进一步创编。
  3、随乐完整表演。
  结束部分
  指导语:有客人邀请咱们去伴奏呢!(全体随音乐出场)

  活动反思:
  1.为了激发孩子的活动热情,老师启发幼儿大胆地表达内心感受,体会肢体动作带来的乐趣。让孩子们与同伴一起寻找客人老师的游戏,是孩子们尽情分享、交流的时刻,满足了幼儿与老师近距离接触的心理需求。
  2.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然后与同伴交流,产生灵感,大胆有创意的表达。
  3.老师尊重每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只要他们动脑筋想到的,都值得欣赏。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游戏。

第19篇、中班音乐摇篮曲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创编一段舞蹈,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
  (二)欣赏摇篮曲  
  1、感受音乐的特点  
  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  
  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缓慢的。  
  2、感受音乐的内容  
  教师语言:其实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欣赏舞蹈和音乐)  
  提问: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动作理解: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开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结: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这样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 
  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  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老师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  
  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心里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娃娃睡觉)  
  难点:哄娃娃的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 )
  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体现对娃娃的宝贝)  
  4、结束语:小娃娃真的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

  教学反思:
  在小班上学期我想让孩子接触到比较典型的曲子,例如摇篮曲、进行曲等,让他们初步了解音乐有不同的类型,在音乐的活动中能够有稍深一点的探索。
  而在这节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能够分辨什么样的曲子才是适合睡觉的曲子,而小班的幼儿也特别容易进入情境,能用入境的语言、动作带娃娃睡觉。活动的目标很容易达成。

第20篇、中班音乐活动走路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受和表现歌曲中速度、力度的变化及切分音符。
  2、 根据四种动作走路的不同姿态,选择四种不同的唱法。
  3、 努力与同伴共享空间,合作进行游戏。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已认识了小鹿、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等四种动物。

  活动过程:
  1、 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语言节奏训练,帮助幼儿掌握歌词与节奏。
  ⑴教师引导幼儿熟悉歌词。①“小鹿是怎么走路的?”(小鹿走路跳、跳、跳。)②“小鸭子是怎样走路的?”(小鸭子走路摇、摇、摇。)③“小乌龟是怎样走路的?”(小乌龟走路爬、爬、爬。)④“小花猫是怎样走路的?”(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⑵教师带幼儿练习语言节奏。如:
  ×  ×  ×|×  ×  ×|×  ×  ×  ×|×  -|。。。。。。
  (白)小  鹿  走  路  跳  跳  跳
  2、 学唱新歌。
  ⑴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
  ⑵请幼儿跟教师轻声学唱,提醒幼儿唱准切分音。
  ⑶引导幼儿比较四种动物走路的姿态,启发幼儿用四种不同的唱法来表现力度、速度的差异。(用跳跃、平稳、缓慢、轻柔的歌声分别表现四种动物的形象。)
  ⑷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四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
  3、 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物走路的动作。
  ⑴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动物走路的动作。
  ⑵鼓励幼儿大胆地找空间边唱歌边学动物走路,注意不与别人碰撞。
  4、 分角色演唱。
  ⑴指挥幼儿按乐句分四组接唱,一组唱一种动物。
  ⑵鼓励幼儿自愿上来表演接唱,四人一组,一人唱一句。(可多请几组幼儿接唱。)

  活动建议:
  1、 可创编新的歌词及新的动物走路的动作。
  本活动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学唱新歌,第二次可进行歌表演,且分角色演唱。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幼儿特别喜欢这首歌,因此活动中很积极,情绪愉悦,活动气氛特别好

相关文章

《艺术音乐教案大班100篇》:第1篇、大班音乐律动公开课我真的很不错教案设计思路:针对我园开展的"争做好孩子"评比活动,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德,我挑选了这首歌作为对孩子的一个鼓励和带动,以激发孩子们的自

《大班科学教案30篇》:大班科学教案30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10篇》:第1篇、体育游戏猫捉老鼠教案反思体育游戏:猫捉老鼠一、 活动目标:1) 增强幼儿的反应力和判断力,发展幼儿良好的竞争意识。2) 提高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3) 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4) 体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