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中班教育随笔

幼儿随笔中班15篇

日期:2021-12-10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随笔中班15篇,是优秀的中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随笔中班15篇

第1篇幼儿随笔中班

  杨小朋友也是我们班一个很有特色的小朋友,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特热心,而且动作特快。只要班级里一有响动,第一个反应的就是他,他马上会离开座位,跑到现场,如果看见什么东西掉了,他会毫不思索地去捡,哪怕人家不需要他捡,有时候还跟别人抢着捡,别人有什么事了,他会不假思索地去帮助,他不管这个帮助别人需不需要,有时候动作快得连别人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做完了,甚至有的时候别人根本就不需要帮助,他做的是适得其反的事情,当受到别人的责怪时,他也只是怔怔地站着,傻傻地看着你,一副很无辜的样子,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尽管我们按照我们成人的思路,经常要告诫他怎么做怎么做,但是无论我们苦口婆心一万次,对他来说,他还是他,下次他仍然一如既往地这么做,毫无改变的意思,真是天下之大,任我独行!

  这就是我们杨小朋友们,一个特有个性的,别人不能复制的杨小朋友吧。

  每天和这些小朋友相处,你觉得我们是快乐多,还是苦恼多?对我来说,我觉得在现场看似经常有许多"烦恼",但是回忆起来都是开心!

第2篇幼儿随笔中班

  新学期开始,我们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小朋友。他们中大多数孩子没有上过托班,乍然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和家人,进入幼儿园这么一个全新的环境,有多么的不适应。

  看,几个性格内向、胆怯的孩子从父母或爷爷奶奶的环抱中被"抢"过来,哇哇地哭个不停,不时地从小椅子上走出来,追着老师边哭边问:"妈妈怎么还没来?""奶奶什么时候来接我?""我不要睡觉。"……"等吃过饭,睡好觉,妈妈奶奶就会来接宝宝了。"老师边给孩子擦眼泪边不住地给孩子们做着解释。

  忽然,看到佳祺从桌子上拿来一张纸巾走到正站着哭的豆豆面前,用纸巾为豆豆擦去脸上的泪水,边擦边说:"不要哭,不要哭了,妈妈会来的。""哎,佳祺真乖,会帮小朋友擦眼泪叫她不哭的喏。"老师及时地表扬了佳祺。孩子听到老师的表扬更起劲了,又去拿了张纸巾帮脸上挂满泪水的霖霖使劲地擦了起来。冰悦、豪豪听到了也过来拿了张纸巾帮助旁边在哭的小朋友擦起了泪水。老师又及时地表扬了他们:"哎,冰悦和豪豪也真乖,也会帮小朋友擦眼泪的喏。"

  再看被佳祺擦干眼泪的霖霖,听见老师说话,好奇地看着冰悦和豪豪,停止了哭泣。老师忙说;"快点,你也去拿张纸巾来,帮高彦擦掉眼泪呀。""噢。"孩子应答着,并马上去拿了张纸巾帮高彦认真地擦着眼泪。看着霖霖泪水斑斑的脸和那专注的神情,老师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入园一周,对班中小朋友有点熟悉后,初入园的佳祺在没有大人提醒下表现出对同伴的关爱,是多么难能可贵!现代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中国家庭结构,孩子们被大人包围住,缺少同伴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孤立的个性。他们中多数表现出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没有感情付出的意识。佳祺的行为让我看到了幼儿关爱情感培养的良好开端。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关爱情感是现代儿童缺失的人文精神之一,它的养成是多方面影响、多种活动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因此,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结合偶发事件,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加强情感的随机教育,树立典型榜样,进行正面积极的教育,能让幼儿在幼儿园和谐的关爱氛围中,感受到人与人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情感乐趣。

第3篇幼儿随笔中班

  教育随笔:观摩中班室内运动感悟

  我最怕就是下雨天,因为一下雨就不能带孩子们出去运动,而在室内运动时我最为头疼的事情。教室里空间狭小有限,那么多幼儿挤在一起实在是很难玩得尽兴。再加上教室里的桌子椅子,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这对室内运动开展带来了很多不方便。所以教师会在室内运动时相出很多办法,又可以达到一定的活动量,又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展开,一些小器械的运动就是不错的选择,比如今天中班的室内运动就是利用废旧材料薯片罐来开展的。

  通过这次观摩中班的室内运动,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教师无论预设怎样的活动,一定要亲身实践,去玩一玩,做一做,很多问题都是在做了以后才会被发现。比如这次的薯片灌,圆筒形的,很容易滚走,但是老师事先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导致在幼儿练习并脚跳过薯片灌的时候,总是滚来滚去,要不断地去捡然后放好,而且薯片灌是圆的,小朋友在练习跳的时候很容易因为薯片灌滚动,就不小心跳在上面,导致幼儿滑倒,摔跤。如果老师在事先有自己跳过,玩过,就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姚慧老师的办法就很好,可以用刺毛扣粘贴住,就能固定这个薯片桶了,还能根据自己不同意愿搭成长度不一的轨道。

  如唐老师说的,教师的眼里一定要有孩子,要爱孩子,设身处地地为孩子考虑,如果我们在每次活动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试着去像孩子那样玩一玩,做一做,跟孩子一般去感受一下,我想对于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是有帮助的,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是有提高的,这正是我做为新教师而要学习的地方。

第4篇幼儿随笔中班

  去年九月,班上转来一位小朋友一萧萧。他很少说话,即使偶尔说几句,大家也听不太懂。他不哭也不闹,整整一周多时间没有主动和任何人交流,总是静静地坐在那个固定的位子上。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萧萧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语言又不太通,还要独自面对各种挑战。这对一个4岁的孩子来说,会有多么大的压力呀!所以萧萧把自己封闭起来保护自己。我理解他,心疼他。

  每天早上,看着萧萧低着头走进活动室,我都会微笑着和他打招呼:“萧萧早上好!”顺势摸摸他的头,可他没有任何反应。下午离园,我同样会主动地向他道别,他还是没有任何回应。

  一日生活中,我不敢对他提要求,也没有打扰他,一切按着他的节奏来。我想,他需要我们的包容,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来适应。我们需要用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去等待,慢慢地走近他……

  有一天下午,我带着孩子们做律动“请你和我跳个舞”。开始萧萧一直都坐在位子上。当我和孩子们跳唱到“转一圈,真快乐”时,萧萧站了起来,但他没有跟着小朋友做转圈的动作,而是两脚踩到椅子上,然后高兴地向下跳,一下接着一下。我注视着他,虽然担心他的安全,但没有阻止他,因为我看到了他开心的样子。我相信,萧萧已经迈出了适应的第一步。

  第二天来园时,孩子们都去浇花了。我也试着叫上萧萧,但猜想他可能不会去。出乎预料的是他竟然拿起水壶和同伴一起去浇花了。我欣喜地拿着相机跟在孩子们的后面,为他们记录下珍贵的瞬间。萧萧给花浇完水,高兴得连蹦带跳,还不停地自言自语:“我还要浇花。”我真为他高兴。

  又有一天,我发现一个孩子不知什么时候把水彩颜料涂在了嘴上,我一边帮他擦拭,一边对他说:“不能把颜料涂在嘴上,如果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我的话音刚落,没想到站在一边的萧萧回应说:“生了病就该吃药了。”我马上把他搂在怀里肯定道:“萧萧说得非常正确。"晚上,萧萧的爸爸来接孩子了,我高兴地告诉他,萧萧在班上已经开始走出自己的世界,能在他熟悉的场所与熟悉的人互动了。我建议家长周末可以邀约班上的小朋友一起玩,这样萧萧可以从同伴中汲取力量,去适应更广阔的环境。

  几个月后的一天,孩子们玩着橡皮泥,萧萧指着同伴手里的工具嚷嚷:“我想玩这个,我想玩这个。”我蹲下来拉着他的手说:“你要好好与小朋友商量,问他可不可以借你玩一下。”他没有理睬我,还是嚷嚷着:“我想玩这个。”我只能退到一边静静地观察他。这时有几个小朋友也提醒萧萧要学会与别人商量。过了一会儿,萧萧终于停止了嚷嚷,走过去对那个小朋友说:“让我玩玩,好吗?”……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萧萧正在慢慢地成长!我们要尊重、欣赏乃至敬畏每~个可爱的生命,放慢脚步,静静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让每一个孩子按自己的节奏去成长。

第5篇幼儿随笔中班

  前些日子,我教孩子们画大头像,开始我很担心他们画不好。我既想让他们用铅笔先画,又觉得铅笔画不好,擦来擦去失去了本真的色彩。于是我就让幼儿直接用黑笔画。

  我先给幼儿讲解如何画大头像,让幼儿不断的观察人物的形象特征,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当我开始让幼儿在纸上画的时候,我看了每一个小朋友的作品,让我非常的惊讶,他们画的人物居然基本上都是一个模样,全是扎的马尾辫子的小姑娘。我突然意识到,孩子的思想已经被老师禁锢了,产生了一定的固定式。都是圆脑袋,圆眼睛,长头发……我让幼儿停止了绘画,继续给幼儿看一些特别的案例,观察每一个人物的形象特征,让幼儿了解到每一个人物有不同的特征,并不一定脑袋都是圆的,有的可能是椭圆的,有的可能像一个三角形,什么样的形状都有可能,让幼儿的思维不断地开拓。眼睛也有各种各样的,有睁眼的,闭眼的,有大眼睛,小眼睛,而且各种形状都有。于是我又让幼儿重新绘画。

  这时我终于看到了我想要的效果。有的小朋友画了一个正方形的脑袋,梯形的身子。而有的幼儿在画的时候,由于带笔还不能像大人一样流畅,画出的脑袋有点歪歪扭扭,而眼睛又放的位置并不是恰当的位置,我刚想制止,突然意识到这样的作品或许真的会与众不同。当孩子把自己的画画好后,我发现人物果然有了不一样的感觉,那种感觉就是“孩子的味道”。有的幼儿在一开始不敢下笔,在我的鼓励下,努力的在自己的画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孩子在添加五官的时候,不像大人,他们有很多奇特的想法,鼻子有的选择用三角形来装饰。当一幅幅作品被他们描绘出来后我才发现,原来孩子的想法真的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所画出的人物,让我感觉与众不同,甚至意想不到。

  我突然意识到有很多时候,老师都把孩子的思想固定化了,经常会指导孩子你画这,你这样画,那样画。然而孩子或许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世界是跟大人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尽可能的让孩子去展示自己的世界,不要过多的干涉,让作品中具有孩子的味道。

第6篇幼儿随笔中班

  今天我观察的是别的班级幼儿的角色游戏。我发现有个孩子很特殊,他参与了多个角色游戏。

  区域游戏开始,他选择了“兵工厂”,刚开始他非常投入地在“兵工厂”里制作“子弹”,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兵工厂”走出来,参加了两个“阵营”的对垒。他把手中的纸团扔向对方阵营,并开心地喊:“总司令,你看我炸死敌人了。”接着,他莫名地把手里的“枪”扔给我,“指挥”我跟他战斗。我并没有行动,这时一个纸团投中了我。他看见我被“手榴弹”投中了,便带着我到了“医院”,还告诉“医生”我的手臂受伤了,问我疼不疼。等“医生”帮我“包扎”后,他带我走出“医院”。来到“超市”门口,他问我:“你饿不饿,要吃什么口味的面包?”然后他帮我选择了几个“面包”,接着开始和“店员”讨价还价。“这三个面包多少钱?”“八十五块。”“那么贵,便宜一点吧,打个折吧,老板。”“好吧,算你八十好了。”听到“店员”给八十的价格,他特别开心,转过头来得意地看着我说:“我厉害吧,我很会砍价的。你有带钱吗?”我摇摇头。他说:“那你跟我回‘兵工厂’拿钱吧。”接着,他带我回到“兵工厂”拿了八个雪花片,又回到“超市”说:“老板,八十给你,三个面包我买走了。”他把三个“面包”塞给了我,然后带着我到了“娃娃家”,拍了拍帐篷说:“这是琪琪家,这是他们的院子。喂,琪琪,客人来了,快出来迎接啊。”看到琪琪从帐篷里走出来,这个孩子又问我:“你要留下来做客吗?还是跟我去‘游乐园’玩?”做好客,他带我来到“游乐园”,走到几个纸箱前说:“这是游戏机,这样打一下就可以抓到很多玩具了。”说完他玩了一遍让我看,然后让我尝试。他自己则又回到“兵工厂”制作“子弹”。游戏结束时,他把“子弹”收进篮筐,把锤子送回“游乐园”的箱子,把我手上的面包送回“超市”,把我手臂上的纱布送回“医院”……看到这一切,我忍不住问他名字,看见我在写他的名字,他接过我的笔说“我来写吧”,然后歪歪扭扭地在我的纸上画了他的名字,而我也记住了这个孩子。

  如果以我往常的思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这个孩子的游戏行为,我会认为他漫无目的,一会儿到“兵工厂”“医院”“超市”,一会儿又到“娃娃家”“游乐园”,然后又回到“兵工厂”,整个游戏过程中,他在各个区域间窜走,而且似乎并没有认真地投入到游戏中。但是在今天,我参与他的行动,观察他的游戏情况,关注到他最真切的反应,发现其实这个孩子的游戏水平是很高的。首先,他能扮演多重角色。在“兵工厂”时,他是工人,能参与制作“子弹”;到了“医院”,他是家属,会介绍伤情,懂得关心“伤者”;到了“超市”,他是顾客,会讨价还价;到了“娃娃家”,他是客人,懂得敲门;在“游乐园”,他是“游客”,会玩游戏机。其次,他会以物代物,把雪花片做成“枪”,把纸团当作“手榴弹”,把雪花片当成“钱”,把箱子当成“游戏机”,等等。再次,他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能假想很多游戏情节和行动方式,不仅懂得自己所选角色兵工厂工人的职责,也知道有人受伤时该把伤者送到医院处理,买卖东西时可以讨价还价,到了人家家里要敲门,到了游乐园可以玩游戏机,等等。最后,他有非常好的整理习惯,能把用过的材料分别送回不同的区域分类归放。

  今天的观察分析让我想起了自己班上也有几个串区奔走的孩子,我总认为他们是“问题”幼儿,不认真参与游戏,游戏水平低。现在看来,我对于他们的行为关注太少,没有发现他们游戏的真实细节。应放下偏见,走近他们,去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第7篇幼儿随笔中班

  在幼儿园有好多细节都值得我们教师思考,为什么有时幼儿会随大流去做同一件事情呢?是好奇心太大的原因吗?还是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持续时间比较短呢?

  今天下午我上了一节绘本课,讲着讲着那本书不小心让我给碰到了地上了,结果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一排小朋友一股脑地围上来帮我捡,当时乱成一片,见此混乱我当时特别着急,生怕他们一不小心压倒了别人。我赶快说:“好了,谢谢你们,都快回去吧!”这一下孩子们都匆匆回到了座位上。

  我想这就是老师平时教育的结果吧!孩子们都知道有东西掉在地上时,看到了就主动捡起来。可是他们不知道有一个人捡起来就可以了,一大堆人捡还是很有危险的。

  针对这一细节,我开始了离园谈话,和孩子们表演一下东西掉在地上时,应该怎么办最好呢?看到有个小朋友去捡,那另外的小朋友就不要去捡了,当然你可以去检查地面上别的地方有没有东西呢!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小朋友?比如:帮小朋友系纽扣、穿衣服、帮助小女孩整理发卡,有小朋友摔倒了,上前扶她一把,看到有小朋友在哭,可以走过去安慰安慰她,我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文明宝宝!

  通过这次谈话,我发现之前这种情况还真没有再发生,小朋友间相互帮忙的也变得越来越多。可见教师在教育幼儿、引导幼儿的同时,教育方式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直到后来的一次户外,又让我陷入了沉思。季家淇是我们班个头较小的男生,每次穿衣服、换鞋都是比较慢的。为此,我还刻意问他,“为什么这么慢啊?”他说:“老师,妈妈在家里告诉我做事要排队。”到了户外拍球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热情地拿起了球,只有家淇在最后一个静静地等待着,只见他很吃力地用胳膊去够球。见此情景,我赶快上前伸手想要帮他够球,可没想到他没理会我,依旧在自己掏球。终于,他自己拿到了一个球,双手抱得紧紧地,站在我的面前说:“吕老师,你看我拿到球了!”我赶快表扬了他:“家淇,你真棒!”然后家淇高高兴兴的去拍球了。

  回到教室后,家淇看到教室地面上有几块小碎纸屑,直接捡起来去扔到垃圾桶里,而不是过来告诉我,也不是告诉别的小朋友。通过这几个小细节,让我又了解了家淇。所以我决定在集体谈话的时候,对家淇进行表扬与鼓励。并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讲给小朋友听,让他们明白做事情要记得排队,而不是一股脑地去抢球。

  经过这件事之后,我特意安排了一下,试试孩子们的悟性怎么样。于是我让小女生去换衣服、换鞋,结果让我惊奇的是,小女孩一个跟一个,而且特别安静,没有一叮点声音。后来轮到小男孩了,我说:“看看男孩谁最快。”话刚落下,就一股脑地乱成一片。可见教师的引导语言是多么的重要!

  其实孩子的行为都没有错,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性语言。用正面积极地激励言语,针对他们以表扬优点来促进他们改掉缺点。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的坚持性。激励性言语行为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和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及自制的坚持性,还潜移默化的从心理的角度影响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促进了个性的健康发展。

第8篇幼儿随笔中班

  上午十一点半左右,孩子们安静地吃好了午饭,送好了餐具,他们开始自由交谈。我发现顾**和田**桌上、地上都掉了一些饭粒,但他们都置之不理。

  我走到他们中间说:“你们肚子吃饱了,现在坐在一起说说玩玩开不开心?”他们异口同声:“开心。”我又问:“那请你们找找桌子上地上的小饭粒,它们开心吗?”孩子们被我问的一下寂静了,原本脸上的笑颜也消失了。有的转过头找桌上的小饭粒,有的低下头去找地上的小饭粒,发现没有就兴奋的说:“老师,我那边没有掉小饭粒。”“老师,我看到冯凯那边有小饭粒。”“老师,你看,田润奕掉了好多饭粒呀!” 被说的这两个孩子看了看我,就移开了视线,一副漠然不予理睬的态度。“掉出来的饭粒会开心吗?”“不开心。”我接着问,“为什么不开心?”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回答:“因为,因为它们掉在桌子上了,我看到地上也有,还有的都被踩烂了。”“想一想小饭粒怎么会掉出来的,还被踩烂了?”我继续追问。“我刚才看到有的小朋友吃饭时掉出来的,他没有吃干净。”爱说话的吴文轩连忙接话道。我肯定了他的答案,并将视线转向了冯凯和田润奕,问道:“请你们来说说你的饭粒是怎么掉出来的?”两个孩子支支吾吾的回答。我提示到:“你吃饭的时候小脚是怎么放得?身体朝向哪边?你的饭碗在哪里的?”大家一起帮助他们找出了错的坐姿和吃饭方式。“那请你们想想办法,吃饭时怎样做才不会让饭粒掉出来?” 冯凯不语,田润奕只是做了个鬼脸,于是我请大家想办法。有的说:“ 要吃得干干净净。”有的说:“吃饭不说话,饭粒掉了马上捡起来。”也有的说:“坐在椅子上,吃饭不能动来动去。”还有的说:“不能把饭碗拿起来吃,会倒出来的。”我问田润奕和冯凯:“你们觉得小朋友说的对不对?”他们点点头。那请你们来告诉大家:“吃饭该注意些什么才能不掉饭粒?一点一点的说,把话说完整。”田润奕是个外向的孩子,先来说,在我的帮助下对刚才大家讨论的内容进行了小结,冯凯最后也是断断续续的说了一遍。“好的,今天我们知道了吃饭时要怎么做不掉饭粒,如果不小心掉了,也应该马上捡起来,送进垃圾桶,否则会被踩烂,不卫生,我们要爱惜米饭,也要爱惜我们的活动室。”冯凯和田润奕也表示同意,以后会像今天讨论的这样做。

  每次吃饭,总发现有个别孩子由于坐姿和吃饭方式不正确等原因,使得桌子上地上掉了一些饭粒,且他们不会自觉地收拾,几经善意提醒,效果都不佳。于是我利用餐后时间,及时就餐后的现场,来开展关于怎样吃饭不掉饭以及如何主动处理掉了的饭粒的谈话活动,更具感染力。中班孩子开始从自己的向他人的世界过渡,并开始具有一定的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采用孩子自我观察发现问题和同伴互助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找出问题的焦点所在,以及根据问题想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大家通过有意识地看发现问题,通过有目的的思考找出原因,通过集思广益想出解决办法,这样的过程想必会给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有利于其今后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我想,我们的孩子就是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成长为一个个好孩子!

第9篇幼儿随笔中班

  “多表扬、少批评”,是当下十分流行的教育风,家长或老师普遍认为这样有利于培养年幼儿童积极的自我概念。既然这样,那就可劲儿地夸呗。

  但是,针对这一现象,教育专家给出了说法:事实并不这样简单。教师在评价幼儿的过程中,简单的“多表扬,少批评”就能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了吗?当然不可能。但是这种说法却道出了教师的评价风格对幼儿自我概念的重要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表扬为主”背后所包含的丰富内容。

  误解一:多表扬、少批评就能引导幼儿形成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

  更正: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评价语言是关键。

  【建议】

  在评价幼儿的时候,教师应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楚的告知幼儿,更容易使得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教师对幼儿的肯定评价,分析评价有助于幼儿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而对于教师的否定评价,分析评价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而且有助于幼儿发展自省能力。

  比如,一位老师在评价幼儿绘画作品中的一些问题时,使用了这样的语言:“今天佳佳的胆子很大呦,画面很饱满。这是老师要表扬的。但是,有一点地方线条没有跳过去,有的线条都出头了,还请小朋友们都注意一下”。

  这种把肯定的理由,否定的理由清楚的表示出来,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在评价中的真诚及对她的尊重。这种评价不仅能让幼儿认同自己的好表现,而且也能愉快的接受自己的不足,从而愿意努力去改正克服。

  误解二:只要认谁了一种好的评价方式,就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使用。

  更正:没有最好的评价方式,只有比较适合的评价方式。

  【建议】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种具体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是肯定评价还是否定评价。

  肯定评价时,在全班面前进行分析评价,大大的表扬、鼓励,可以使表扬效果最大化;

  否定评价时,在全班面前概述、简单的评价更能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而事后通过个别交流、分析评价,既让幼儿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保护自尊心不受伤害。

  误解三:幼儿还没有评价他人的能力,教师一个人决定就行了。

  更正:让幼儿参与的评价方式能帮助幼儿发展评价能力,从而能正确评价自己。

  【建议】

  尽管幼儿有时无法正确的评价他人,但是幼儿在参与评价中,不仅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信任;而且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在发展他们自己的评价能力,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优点和缺点。

  因此,如果多给幼儿一些参与评价的机会,不仅可以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还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的评价,比较自己与教师的评价,学习如何评价他人,最终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说了这么多,如果做出总结的话,良好、适宜的的幼师评价风格应该是具体、民主的,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第10篇幼儿随笔中班

  点名时刻到了,每次都是老师报“XXX”,孩子回应“到”。这种方式已经让幼儿感到枯燥了,失去了点名原本应该有的乐趣。这一天,虞老师来带班了,教室里闹哄哄的,于是虞老师使用了“说出你最喜欢的颜色”来对幼儿进行点名,幼儿一个个畅所欲言,有的说:“我最喜欢黄色。”有的说:“我喜欢绿色。”幼儿的兴趣立即被点燃。

  顺着幼儿的想法,虞老师还进行了随机教育,如有的幼儿说:“我喜欢粉红色。”有的幼儿说:“我喜欢咖啡色。”于是请上模特儿,让幼儿从他们的衣服颜色上观察,区分,理解各种颜色。另外用好听的词语来形容这些颜色,如;“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好看、鲜艳、美丽。”

  第二天,我也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点名,我选了一个“说出你最喜欢的运动”,从一号开始一个个说,要求要用一句话来说:“我最喜欢的运动是XXX。”由于学过了分享阅读的读本《我最喜欢的运动》,所以幼儿对运动掌握的还可以,有的会说:“我最喜欢的运动是跳远。”有的幼儿会说:“我最喜欢的运动是跑步。”之后,我出示事先画好的关于运动的简笔画图片,总结归纳,让幼儿进行巩固,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还归类了以下几种:

  1、“说出你最喜欢的玩具”点名法。活动延伸:玩具的颜色、形状。

  2、“说出你最喜欢的动植物”点名法。活动延伸:动植物的外形特征。

  3、“说出你最喜欢的食物”点名法。活动延伸:食物的味道。

  4、“说出你最喜欢的人”点名法。活动延伸:为什么喜欢这个人。

  5、“说出你最喜欢的水果”点名法。活动延伸:水果的味道。

  6、“说出你最喜欢的动画片”点名法。活动延伸:动画片中的主要人物。

  7、“说出你最喜欢的儿歌或歌曲”点名法。活动延伸:你最喜欢里面的哪句话。

  从这以后,我们班的点名时分,都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他们都很期待,有的幼儿早上来园比较早甚至会问:“老师,今天点名要问什么?”每天我都会变着法的来对我班幼儿进行点名,顺便进行随机教育。原来枯燥的点名时分也可以这么有声有色,既开动了幼儿的小脑筋,又轻松的点完了名,寓教于乐,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吗?

第11篇幼儿随笔中班

  教学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于是,有效教学便成了一线教师的专业追求。

  渐渐地,我们发现:逻辑性较强的活动往往都不怎么好玩。于是,对教学有效性的追求还未下“眉头”,对活动趣味性的关注便又上“心头”。一些对教育负有强烈“使命感”的教师认为:教学只有有效,才不枉费自己的良苦用心,因此,应该追求绝对的有效。

  在课堂里,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会自寻乐趣,如当教师讲故事讲到“小熊打了个喷嚏”时,孩子们往往不约而同地集体模仿“阿嚏——阿嚏——”起来;教师教孩子手工打结,男孩竟然将结打在前排女孩的后脑勺上,接着,便响起了“小兔子、长耳朵、跳跳跳”的童谣……其实,成人在冗长的会议中,有时也免不了会说个笑话、递个零食等。成人如此,更何况孩子。

  由此,教师意识到从孩子的特点出发,为孩子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一些教师免不了又在有效和有趣之间斟酌:有趣是需要的,但是否还是应该在有效的前提下考虑有趣呢?于是,从教学目标出发,我们便严谨地在完成目标之余发现孩子的兴趣。

  不久前我观摩了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儿歌《鱼游》。该活动以“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为句型,引导中班孩子通过创编儿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可是在活动中,孩子们口里唱着“两条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三条小鱼水里游,手拉手地跳个舞”……情绪却有点低落。

  我总觉得现场缺少点什么。

  忽然我的脑海里蹦出了幼教前辈李慰宜老师的口头禅:“好玩!”

  对,缺的就是“好玩”!

  我的徒弟何洁建议在这句儿歌后面再加一句“呦——呦——,在发愁”,将句型变成: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呦——呦——,在发愁。

  短短的一句重复,将原本已朗朗上口的儿歌变成了节奏感灵活的时尚说唱。结果,孩子们创编儿歌的智慧,在“呦呦”声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激发。

  因为发现了孩子的乐趣所在,教学便变得生动与完美。但是必须承认,教师可以把握教学的有效,却无法掌控活动的有趣。往往教师觉得好玩的,孩子却大多提不起精神。

  一天,文文老师头上戴着一个大大的蝴蝶结发夹进了中班教室,一个男孩皱着眉说:“你怎么这么搞笑的样子来上班啊!”我在一旁说:“这不是挺可爱的吗?”周围的几个男孩竟然一起摇头:“不!搞笑!”

  可见,尽管我们努力地靠近,孩子们的心思我们还是未必全懂。

  何洁对此却另有一番思考:我通常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里,寻找有效的教育契机,如看见孩子们嬉闹着玩“摸瞎”,我就会思考还可以怎样让孩子玩得更开心。

  接着,何洁便设计了一个阅读活动“太阳和小鱼”。

  这是一个太阳公公小时候的故事:顽皮的太阳宝宝落到海底睡觉去了,大地一片漆黑,人们想尽办法都没有把太阳宝宝请回天空。这时,一条小鱼游来了,它什么也看不见……

  在接下来的活动环节中,孩子们开始帮助小鱼找太阳。

第12篇幼儿随笔中班

  幼儿园教育随笔:能不能画彩色熊猫

  案例事件:

  在美术绘画活动《熊猫》中,我先引导孩子们观察了熊猫的外形特征,孩子们边观察边交流:熊猫的耳朵、眼睛、四只脚是黑色,其它地方是白色;熊猫的头、身体和耳朵分别是圆形、椭圆形的。

  孩子们开始画画了,突然,王一博涵问:“老师,我能不能画彩色的熊猫?”“哈哈!你见过彩色的熊猫吗?”边上的陈嘉轩反问道。他摇摇头,但坚持说就想画彩色的熊猫。看着他那坚定的样子,旁边的小朋友们纷纷讨论起来,意见各不相同。这时,赵晴雯说道:“熊猫只有黑色和白色,不过,你可以帮它穿上一件彩色的衣服。”涵涵一听,高兴的说:“好的,我就帮它穿一件漂亮的彩色衣服。”

  孩子们的作品完成了,帮熊猫穿上彩色衣服的还不止涵涵一个呢。

  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想:该尊重熊猫只有黑白两色的科学,还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呢? 对于孩子来说,世间万物都是彩色的,都是美好的,所以他们不管画什么,都不会是单纯的一种颜色:小草除了是绿色,还会是蓝色;太阳除了是红色,还可能是黄色;头发有黑色也有红色,甚至紫色……我不想破坏孩子的美好意愿,但也不想为了顺应孩子而违背自然科学,而这样富有争议的时候,把空间让给孩子不失为良好的对策。孩子们自己的建议“给熊猫穿上一件彩色衣服”,既不违背熊猫的本色,又满足了孩子运用色彩的意愿,两全其美的最好结局!

第13篇幼儿随笔中班

  幼儿园教育随笔:孩子的进步就是我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看到自己辛苦努力之后得到的那种满足感。而幼儿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呢?无疑是看到自己班的孩子一天一天的进步,越来越懂事。我来谈一谈我们班的孩子带给我的幸福感。

  记得这学期开学初,我刚接受这个班,对于班里的孩子都不是很了解,名字和脸我都对不上号。而且常规也不是很好。开学第一天面对班里乱糟糟的情况我感到很沮丧。这种情绪困扰了我好久。后来我觉得这样不行,我必须用更多的爱和精力来对待这些孩子。首先我得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常规,好的习惯。于是我就从小的方面来一点一点的改变他们。每天我都打着十二分精神面对他们。早晨小朋友进园我会用微笑来感染他们,让他们的每一天都有一个好的开始。接着和他们一起进行桌面游戏,和他们聊一聊他们在家的趣事,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在晨间户外游戏的时候,我也会和他们一起玩,看到他们做一些危险动作时,我会制止他们,并引导他们学会一物多玩。而在就餐方面我会多用心引导他们做到不挑食,不管是早点还是午餐、点心,都会吃掉自己面前的食物。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我也会精心准备教具,认真组织上好每一个活动……。就这样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努力的成果貌似没起到效果。这一度让我很灰心。直到有一次,有一个家长告诉我,说:“我家孩子告诉我他在幼儿园最喜欢邹老师,殷老师了,每天都能把老师教的东西回家后说一说,而且在家表现不好的时候,只要一说老师们都会看到你的时候,立马会变得很乖,这些都是你们的功劳呢!孩子越来越懂事了,真的要谢谢你们呢!”原来我努力的成果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慢慢体现出来了,虽然不是很明显,但确实在改变,这让我的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满足感,慢慢地快溢出来了,这就是我对幸福的理解。

  “幼儿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在幼儿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当你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孩子的童声,与他们心与心的交流,你会认识到孩子中间蕴藏着智慧和力量。如果我们与孩子交往蹲下身来,与孩子同唱、同跳,与他们共同感受成长,你会发现快乐就在你身边。你给孩子一份爱,孩子会回报给你十分最真诚,最纯洁,最美好,最无私的爱!这就是幼儿教师最终幸福的归属感!

第14篇幼儿随笔中班

  幼儿园教育随笔:远离“尿裤子”

  对中一班来说这个学期我是一位新老师,新老师想要快速的走进孩子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阿宸是个特别可爱的小男孩,长的胖乎乎的,圆圆的大头上常常都是汗,看似他很调皮,跟他说话时总会表现出爱答不理的样子。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他特别会玩儿,好奇心很强,喜欢探索,只是不太喜欢和他人亲近,但这主要原因在于他常常尿裤子。对于孩子来说,尿裤子是很没面子的事儿。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做好家园沟通,家园一致才能快速帮助他远离尿裤子。于是,下午放学时,我跟他妈妈聊及了此事,妈妈对于此事也很无奈,但似乎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去改变,但她表示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尽量少说教,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阿宸尿裤子的时间一般都是在玩区域游戏或户外活动时,这两个时间段都是孩子们最自由和最兴奋的时候,这也是宸宸尿裤子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首先在玩之前提醒他一次,如果忘记了,即使他尿裤子了,对于这件事也不宣扬,尽量不让其他孩子知道,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有时候孩子很敏感,有的话不说出来孩子也明白老师对他的用心。家长在这方面也是积极的配合,关于尿裤子这件事尽量少说,孩子感受到了大人对于此事的重视,他自己也在暗暗下决心,渐渐的,我们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一天午睡时,孩子们都睡的很熟,他突然起来说要上厕所,对于熟睡中的孩子来说这也是一件不易之事,这是一个表扬他的绝好的机会,下午起床后我们及时的表扬了他,这时的表扬就是一阵及时雨,让他的微笑里充满了自信,我们相信,在不久的明天,尿裤子很快就会远离他。

第15篇幼儿随笔中班

  现在的幼儿园的孩子,一批不如一批好管理,主要是在家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宠爱孙子孙女,爸爸妈妈娇惯宝贝子女,谁也舍不得让孩子哭一声。来到幼儿园,老师更是这些孩子的家长,因为作为幼儿教师,母爱是她们的职责,比亲妈还难。可不是吗?当孩子调皮时,说说他们就哭,要不就是得到孩子的不满:我让爸爸来揍你,不说吧,孩子有错,吃饭时孩子偏食,进园来挑小朋友就坐,挑座位挑椅子。正好好的一对小朋友,互相让着吃零食,一会儿又翻脸了,非得要把零食再夺回来,一会因为争夺一张废纸,谁也不让谁,老师在跟前看着,眼睛也不如他们的手迅速,不是掐一把就是咬一口,各说各有理,有的孩子见别的孩子吃零食,就去抢,老师说说,就去打老师,这些不懂事的孩子,老师说深了,回家就学舌学错怪了,老师若不管,可就失去教育的意义,孩子从小就养成对错不分,你我不分,个人与集体不分的坏习气。知情达理的家长,应当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管教,和苦口婆心的说教,只有家长与教师携起手来,积极配合,才能更好的共育新苗。

  想想自己年年轻时,两三个老师看100个孩子,孩子们都乖乖的很听话,下了课,老师也不用时时刻刻盯着,也许那个年代,孩子多数都不是独生子女,在家养成了自立自强的习惯,家长也不那么娇惯孩子,再加上他们入园的年龄三四岁的很少,不像现在的孩子,不是让家长抱着就是让老师揽着抱着,那时,老师还能下课备点课,看一眼书,现在可好,整天瞪着眼睛看着,不哭闹也行,就是备课也得晚上备。可哪位家长能体谅幼儿老师的工资一直都是低等的,许多人不愿意干幼儿教师,就是因为家长的小皇上不好教,且难被人理解,收入又低,责任又大。

  哎……面对现实,常使我唉声叹气。可又抵不住我对孩子们的那份难以割舍的爱戴。

相关文章

《中班教育随笔创编故事200篇》:中班教育随笔创编故事第1篇  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创编故事【第一篇】:将故事带进建构区  《会动的房子》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想象的图画书。小松鼠在树下的大石头上盖好了房

《中班教育随笔200篇范文》:中班教育随笔200篇第1篇  1、《老师,咱们睡觉吧》18篇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  这学期我带的是中班的小朋友,小家伙们仿佛有无穷的精力。每个星期一的午睡时间,晨晨都特别兴奋,

《幼儿园随笔中班50篇》:幼儿园随笔中班第1篇  中班教育随笔1  多给孩子解决问题的空间  今天下午,在孩子们进各个区角活动的时候,几个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会就传来孩子们争吵的声音:&ldquo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