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大班教育随笔

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12篇

日期:2022-01-23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12篇,是优秀的大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12篇

第1篇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

  已经入园两个多月了,佳佳还不是很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句就是“今天要不要上幼儿园?”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立马说“我不要去幼儿园。”而且越发粘妈妈了。每天早上,妈妈去上班时,佳佳总要哭,哭着要妈妈。虽然跟她讲过很多道理,总是没有效果。每天放学,又总是在幼儿园玩不愿意回家。可能是佳佳太小,妈妈太早坚持要把她送幼儿园。但经过两个多月的幼儿园生活,妈妈看到了佳佳的一些进步,比如喜欢感谢,早上给她穿衣服都会说谢谢妈妈;自立能力强了,能自己脱衣服、穿裤子、穿鞋袜,还会自己尿尿了;认识了很多颜色,比如橘黄色、蓝色等等。要知道,佳佳虽然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但辨认颜色方面一直是弱点,最基本的红蓝色也不认识。对于佳佳的进步,妈妈感到很欣喜。但是,妈妈还是头痛佳佳每天早上不吃饭、哭着不愿意去幼儿园。希望佳佳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喜欢幼儿园,每天都如老师说的“笑着上幼儿园”!

第2篇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

  星期一中午吃完饭后,铭铭直着嗓子对我说:"李老师,你说今天给我们玩打击乐器的,怎么还没有啊?"顷刻间,孩子们议论开了,"是呀,老师星期五说的""老师怎么又忘记了""老师会骗人的......"议论声虽小但是却清晰地钻进了我的耳朵里.望着孩子们天真,渴求的眼神,我红着脸心虚地说:"李老师不会骗人的,李老师现在就去拿."顿时孩子们欢呼开了. 上星期五,我发现孩子们做操时,一点激情也没有,于是,我就抓住孩子们爱玩打击乐器的心理,对他们说:"谁做操做得最棒,我就请他玩打击乐器."果然,话一说完,他们就来精神了.结束的时候,我答应下午给他们玩,结果那天下午是另外一个老师带班,我就把这个承诺推到了星期一.可是到了星期一我已经把我的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要不是铭铭提醒,我还真的是一点都不记得了. 其实,有的时候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少老师经常会向孩子许诺.比如我就经常这样,往往是孩子做到了,活动顺利完成了,而老师的承诺却没有兑现.长此以往,孩子就觉得老师会骗人,而且影响到他们. 这件事情对我的感触很深,它提醒了我要对自己许下的承诺负责,以后,我要理直气壮地对我的孩子们说:"李老师不会骗人!"

第3篇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

  孩子们是越来越棒,我们班上的三位老师看到孩子们进步的点点滴滴,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培养孩子们做个有礼貌的小孩,例如:孩子们洗手前都知道先挽袖子,不会挽袖子的小朋友就会对老师说“老师你帮帮我好吗?” 当孩子们不小心把小朋友碰倒时,就会对小朋友说“对不起。”孩子们想玩的玩具,另一个小朋友在玩时,我们引导孩子们不要抢,而是用商量的办法,“我们一起玩好吗?”“你玩完了,我在玩好吗?”··· 有一次,饭后孩子们在图书区里看书,我发现迪迪正在给欣怡扣扣子,原来迪迪发现小朋友的扣子开了,正在专心的帮助小朋友,两个小家伙开心的笑着。到了放学的时间,我们给孩子们穿衣服时,一回头我发现迪迪在给轩正带帽子,轩乐了呵呵的说谢谢。迪迪害羞的说:“不用谢。”有一次班里新来的宝贝施凝找不到贴有自己标记的椅子,大川、程程几个热情的宝贝就会领着凝凝,帮她找到。 这些小家伙们,不但学会懂礼貌,还懂得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充满了欢笑、充满了爱!

第4篇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

  托班的幼儿都是2~3岁左右的孩子。刚进托班时,我每天都是在手忙脚乱中度过的:这边刚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边那个已经尿裤子了;前面的喂饭的勺子刚拿到手中,后面的已经在你背后吐了起来;这头刚拉开一对打架的幼儿,那头的孩子脸上又多了两排牙齿印。那些日子我真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几个人来用,两只手根本不够使唤,顿时觉得自己是那么笨手笨脚。后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我慢慢地领悟到很多窍门。认识到只有转变学习方式才能真正地为孩子提供、创设出发现、探究、学习的机会与空间。新课程中指出: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而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内在需要之一则是学习的兴趣。因此,遵循幼儿的兴趣,让孩子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而针对托班的幼儿,对于孩子的主动性我是这样培养的。

  一、创设活动环境,萌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

  一学期的幼儿园托班教育使我认识到要激发托班幼儿学习主动性并不能从责任上来要求幼儿,而应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创设一种适宜的、主动的活动式环境。0~3岁幼儿已有尝试并探究周围环境的行为,他们的学习经验是在感知、操作、探究中积累起来的。因此,为了满足孩子的探究行为,我在活动室中创设支持性、可选择性的环境,使其得到充分的活动。如,为满足孩子操作、摆弄的需要,我们开辟了发展精细动作的“拼拼玩玩”、“我爱小动物”等区角,并在里面摆放着孩子随时可取的玩具,让他们进行串珠、敲球、扣纽扣、盖瓶盖等游戏。这些在孩子看来是玩具的学具,每一件都渗透了一定的层次性、多功能性和不确定性。在孩子主动探究的基础上,隐含了让孩子“开窍”的教育作用。

  二、保护好奇心,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孩子天生就好奇好问,而正是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并提高了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活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橡皮泥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玩具材料。一开始,我就将橡皮泥放在区角中供孩子自由、任意地玩,他们也玩得不亦乐乎。有一天,唯唯在桌子上搓橡皮泥,忽然,她惊喜地告诉我:“老师,小面条!”真的,在她的手中是一根又细又长的“小面条”了啊。于是,其他孩子也纷纷学起她做起面条来。我又及时提供了盘子,鼓励孩子们产生给娃娃家的娃娃烧面条的快乐情景。

  橡皮泥可塑性大、多变的特点让孩子喜欢。因此,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产生各种想象。而做小面条正是孩子学习“搓”这一动作的一个切入口,老师提供的餐具也为情景开展创设了条件,让孩子的兴趣得到提升,自主产生了要“给娃娃烧饭”的愿望 ,并又成为以后学习团、压等动作的切入口。让孩子在情景中学习、在情景中探索,激起孩子“我要学”的愿望。

  作为教师,要去发现、接纳、欣赏、引导孩子的自主行为,从而使他们获得满足,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给孩子留下一个求新、求异、丰富而广阔的天空,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快乐健康地成长。

第5篇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

  孩子们这学期区域活动中,最喜欢的莫过于玩具区了。玩具区中的玩具都是孩子们从自己家中带来的最喜欢的玩具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从这点来说孩子们还是很不错,都能够有分享的意识。开开心心的把他们心爱的玩具带来幼儿园。

  每当开始自主区域的时候,孩子们都抢着要去玩具区玩,孩子们有一点还是挺好的,在玩具区,孩子们都不会应该抢玩具而打架,都能够互相谦让的一起玩。并且,在玩完玩具的同时能够快速的将玩具整理好。不过,在保护玩具这方面孩子们也有所欠缺。学期结束了,有些玩具还是破损的严重了些。毕竟玩具是全班小朋友一起玩,又是孩子,难免会。不过还是以后还是希望孩子们在玩玩具的同时能够好好的保护它们。

  这次我重点观察的是玩具区,通过我们幼儿园已经开展的区域活动来看,在玩具区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起初,孩子们虽然能积极的参与到区域活动中来,可在玩具区孩子们很少愿意把自己心爱的玩具跟其它小朋友分享,可随着活动的开展和我跟幼儿们的沟通交流,他们慢慢的开始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其它小朋友玩,到后面大多数小朋友都愿意和好朋友们一起分享他们自己觉得好玩的玩具。从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一开始,幼儿们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也延续了上学期我教给他们的很多好的习惯,还是挺不错,也挺值得我开心的,孩子们也随着长了一岁各方面的能力也随之增强了不少。希望在下面的区域活动的开展中,孩子们会越来越好,也能玩得开心。

第6篇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

  小小班的洋洋有几个最 。个子最高,最能哭,最能攻击其他小朋友 ,最不听老师的话 。就这几个最,洋洋成了小小班最知名的人物,小小班无论发生大事小事,不管洋洋在不在,只要我和兰兰问一声:谁做的?保证小小班全体孩子异口同声口地说: “是洋洋 ,是洋洋” 。今天,几个孩子去卫生间 ,不知道是谁不小心把卫生间的门关上了,门打不开了,里面的几个孩子吓哭了,我忙找到卫生间的钥匙把门打开,问孩子们是谁把门关上的,结果全体孩子齐刷刷的指向洋洋 ,让我和兰兰老师真是哭笑不得,洋洋根本就没去洗手间,一直坐座位上玩积木呢 。这样的事情在小小班很多 。嘉城奶奶打来电话,说洋洋把嘉城的彩笔弄坏了。可那天洋洋生病请假了 ,后来问嘉城彩笔怎么回事,他才承认是自己弄坏的,怕妈妈批评他,才嫁祸洋洋的 。

  洋洋的调皮让我和兰兰老师头痛,在活动室 ,他不会安静一分钟 ,一会在地上翻滚,一会把小凳子搬起来 ,一会去骚扰骚扰身边正认真画画的王阳明金,无论老师启发他,批评他,他一概当耳旁风 ,嘴上说着:“洋洋不了,洋洋听话,洋洋不打小朋友 了。 ”可没等老师转过身 ,他又把小女孩涵涵的小辫子揪下来了。真是拿他没办法 。我和兰兰老师只有每天特别关注他,生怕他惹祸 。说起洋洋,洋洋的奶奶也是一脸无奈,奶奶告诉我,这孩子从小就不乖,没上幼儿园时,奶奶带他出去玩,他不是把同龄的孩子无缘无故推到 就是用其他方式伤害人家,为这 ,邻居都不敢让自己家的孩子和洋洋玩,奶奶也怕伤着人家 ,只要出门就死死的拉住洋洋,哄洋洋一天,奶奶就累得腰酸背痛。奶奶还说:”在幼儿园里,让老师费心了,希望老师能把洋洋教育好 。”奶奶的话里带着恳求,看着家长期望的目光,我和兰兰老师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

第7篇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我们班上有个孩子叫李昊学,看着就聪明伶俐,可是他却……怎么说呢,好象有点太“活泼好动”了,简直一刻也不闲着,有时调皮捣蛋得不象话,连他的家长都怀疑他有“多动症”,曾不止一次地跟我说让我多操心了。我也没少喊他说他教育他;他倒好,一点也不觉咋地,爱理不理的。真是个小刺头!
  一天,离园前,我发现他一个人在整理凳子,我也悄没做声。后来,我留心观察,发现他总是自觉整理桌椅、玩具、图书;看见地上有纸片,赶紧拾起来;皮球滚了,捡回来放进球筐里。我看在眼里,心中暗喜,觉得这个孩子虽然太淘,可也是挺可爱的。于是,我抓住机会,及时表扬鼓励他,并加以引导,号召别的孩子也向他学习。没想到,这一招真管用,昊学从一个不听不信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机灵的爱劳动的好孩子。
  通过这件事,使我想到,每个孩子都自有他的长处,所谓“一人一段才”嘛,关键是我们做教师的要拥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适时适宜地予以正确引导,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发展。


  集体活动时也要给孩子留有一定自由发展的空间
  孩子们天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喜欢玩具。而滑梯是他们最爱玩的大型玩具之一。
  “滑滑梯喽!滑滑梯喽!”一听说要一起滑滑梯,孩子们就欢呼起来。
  小家伙们可爱滑滑梯了!看吧:爬上去,滑下来,多快乐!他们有的往上蹦,有的一级一级往上攀,有的倒上,有的倒下;像小兔跳,像乌龟爬,像小鸟飞,像小鱼游……五花八门,尽情玩耍,开心一片。
  这情景,不禁使我想起了以前。记得在他们刚入园时,因为担心安全问题,老长时间限制他们玩大中型玩具。而且在玩时,也是要求了再要求,不要这样,不能那样,按照一个模式,默默地上上下下,规矩倒是规矩,可还有多少乐趣可言。现在想想,也真是的,无疑打消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你看现在多好,排着整齐的队伍,口里念叨着“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不挤也不闹,我们都是好朋友。”依次上下,不挤不乱,随着自己的意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多舒服。
  依这样的情形来看,我想,在幼儿园里,即使集体玩耍时也应给孩子们留有一定的空间,放手让孩子们自己玩,只要老师事先强调好,并通过举例子、做示范,来让幼儿明白一些安全知识,懂得自我保护,活动时老师在旁作好防护工作,让他们自由嬉戏,或是加入他们的行列,去掉其心理负担,岂不更好。


  用肯定的眼光看孩子
  “老师,我会了。”“老师,我也会系了。”孩子们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老师就知道你们都是很棒的!”我笑者鼓励他们。
  系鞋带应该是非常简单的事儿,但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件大工程呢。这不,张凯旋的鞋带开了,试着系了几次,以失败告终,向老师求助;方建霆呢,坐在那里一刻不停地系着,我细一瞧,哪是系呀,分明是在编。编一通,一撒手,散了。再编,再散,如此重复;而李弘宇呢,干脆就让它那么拖拉着,像老鼠尾巴,萱萱看见了,赶紧帮忙,结果还是没结果。
  我忍着笑冷眼观察着这一切,看差不多火候到了,就问:“孩子们,鞋带开了怎么办?”“系上!”“老师,我不会系!”“老师,我解不开。”“老师,你给我系。”好家伙,还蛮理直气壮的呢。“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自己能系上它!”说完,我便慢慢把自己事先偷偷解开的一根鞋带系上了。“孩子们,你们看好啊,看老师再怎么系这根。”又慢慢系上另一根。“你们想不想自己系?”“想!”“好,老师这里有许多鞋带,小朋友来帮老师一起系吧!”说完,就分给他们每人一根,一步步一遍遍教他们系。很快,大多数小朋友就掌握了要领。
  这件事,让我更加确信:帮孩子十事,不如教孩子一技;还有就是鼓励和肯定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也说小报告
  在幼儿园里,处理“小报告”,恐怕是每个老师所面临的源源不断的问题。
  打小报告,看似老生常谈,却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发现,我们小班的孩子,自从度过了入园焦虑期,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后,也开始陆续试着打小报告,而且频率越来越高。点击率最高的就数“老师,他打我!”这句了。本来,就是有比较调皮捣蛋的孩子添乱嘛。日子一久,听多了,看惯了,也就不以为然了。所以处理也就例行公事似的,简单化了。无非就是把打人者叫到跟前,给他讲一番天天讲的道理,诸如“团结小朋友”啦,“一起玩”啦,“不打人”啦之类的话,或是批评他一顿了事。
  一次,孩子们自由活动时间,我发现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玩着玩着,一个用手轻轻地拍了另一个一下,看那意思好象要和她说什么,而另一个却不领情,马上跑来报告:“老师,他打我。”哦,这就是所谓的“打”呀!我笑着安慰她:“他是和你玩呢,怎么会是打你!大概他要和你说什么吧,你去问问看。”她笑着满意地跑开了。
  我随机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故意爱抚地摸一下这个的头,轻拍一下那个的肩,孩子们咯咯地笑着,幸福的样子。“你们说,老师这是打你们吗?”“不是!”“就是呀,别的小朋友要是这样和你玩,也不是打你,你要是不愿意,就告诉他,好不好?”“好!”“不过,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小朋友在一起要友好相处,不能对别人动手动脚。要争做团结友爱的好宝宝。”
  在处理一个个小报告的同时,也让我明白,对任何一个小报告,都要慎重,不能嫌烦,不能怕烦,也不能强令禁止,更不能轻易胡乱作出决定。
 

第8篇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

帅帅是我们班最小的孩子,平时话中经常露出自己的“母语”。老师特别照顾他,对他的一言一行也特别关注,但也曾经伤害过他。在一次自我介绍活动中,他说,“我叫王坏(帅),今年细(四)岁了。”也不知怎么了,我当时就笑了。随口就说“还王好呢,王坏。”孩子们也跟着笑了起来。自那以后,王帅再也不在我面前讲话。无论你怎样引导,怎样鼓励。我后悔了,意识到自己的一时疏忽伤到了他的自尊。

孩子是那样的小,心灵是那么脆弱,经不起别人对他有半点不尊重,尤其是话从老师嘴里说出。于是我开始补偿,先通过家访向家长道了歉,并了解了王帅在家的情况。每天来园后我主动跟王帅打招呼,从不要求他有什么回应。活动中尽量安排他跟年龄小的孩子一组,以免使他产生语言上的尴尬。游戏时分到老师这一组,尽量引导他讲话嬉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宽松的环境中,王帅不断的给我惊喜,尽管他的语言还是很难让人听懂,但我总会适时的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他、鼓励他。王帅终于又变得活泼了,平日的话语中也能让人听到他久违的“母语”了。

这件事使我意识到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也意识到爱的力量是语言,也是一种鼓励。

推荐阅读: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200篇
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200篇
幼儿园中班老师教育随笔200篇
幼儿园教师中班教育随笔200篇
中班教育随笔记录200篇
中班教师教育随笔200篇
中班老师教育随笔200篇
中班上学期教育随笔200篇
中班下学期教育随笔200篇
中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200篇
中班幼儿教育随笔200篇
中班教育随笔大全200篇

第9篇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

  最近我们大班的孩子迷上了玩棋类游戏,他们把自己买的一些飞行棋、斗兽棋、象棋等拿到幼儿园,课间活动或区角活动时就拿出来玩,而且玩得不亦乐乎。

  一早就听见朱明宇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昨天新买的斗兽棋放在抽屉里的,今天一看就不见了。”于是我让孩子们都静下来,帮朱明宇找找看有没有,可是孩子们都说没有,有的也说是自己的。我觉得肯定是有小朋友拿了他的棋,但是我又不确定是谁,于是我就故作神秘地说:“其实我已经知道是谁拿的了,老师很厉害的,一看你们的眼神就知道了。”说完就一一看了每一位幼儿的眼神。然后又补充道:“老师喜欢诚实的孩子,也喜欢知错就改的孩子,如果谁不小心动了朱明宇的棋,等下下课了轻轻地把它放回去,这样的孩子老师还是喜欢的。”

  其实我也不知道是谁拿了,也不知道这个方法有没有效果,但是我不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幼小的心灵。

  上完第一节课《滑梯的回忆》,我们从操场回到教室后,余鑫小朋友走到我身边跟我说:“老师,朱明宇的棋找到了,在他的抽屉里。”我心里已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于是我点点头说:“好的,你知错就改了,老师还是喜欢你的,希望你下次改正,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了。”他也会去游戏了。

  这件事情悄就这样无声息来到,也悄无声息的结束了。

第10篇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

  自开学以来,我发现我班有一个很机灵的小朋友:忻忻。上课好动,不爱听老师讲故事,也不爱看老师在课上的举止,喜欢把小脑袋转来转去,跟边上的小朋友嬉闹,注意力无法长时间的集中。午睡时候,也是如此,无法安静地在床上躺着,总是翻来覆去。以上的迹象证实了忻忻的好动。更让我觉得忧心的是:忻忻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小朋友们在一起玩积木时,他总是占许多的积木为己有。还会把小朋友们搭好的成品据为己有。因此,引起了小朋友们的不满。而当老师请小朋友们将积木收起来时,他全然忘记了自己也是参与活动的一份子,不顾地上和桌面上的积木,跑到其他区域继续活动。总是要在老师的提醒下,忻忻才会很不情愿地去收积木。

  正是因为忻忻的我行我素,班级里的小朋友都不愿意与他一起游戏,不愿和他做朋友。怎样才能让忻忻有所改变呢?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盘旋,找不到良策。

  周二的下午,小朋友们都午睡起来了,准备吃餐点。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尚小,餐点通常是由老师分发到每个组的。其他小朋友都坐在小组里边了,唯独忻忻站在我的身旁,正迫不及待地想取糕点吃。我心生一念,何不趁这个机会,让忻忻学学帮助别人,形成初步的集体意识。我把小吃店的厨师帽带在了忻忻的头上,跟忻忻说:“忻忻,你来做小厨师,帮忙把餐点分给小朋友们好吗?”忻忻点点头答应了。我又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今天忻忻小厨师来给我们分糕点了,我们应该对他怎么说啊?”“谢谢小厨师。”小朋友们喊道。就这样,忻忻在小朋友们的感谢中,认真地为每一位幼儿端去了糕点,在得到他们的感谢时,他也不忘说一句"不用谢"。忻忻的脸上挂着微笑,看得出,他很乐意为小朋友服务。分好了糕点,我问忻忻:“帮小朋友们分糕点,你觉得开心吗?”“开心,老师,我明天还要帮小朋友们分。”忻忻笑眯眯地说。

  通过给予忻忻一个这样的机会,让他体验了成功感,也让小朋友们改变了之前对忻忻的看法。收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希望忻忻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继续帮助别人。

第11篇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

  托班的孩子最喜欢争抢玩具。往往别人拿了什么玩具,他也要了,仿佛别人的玩具都是好的,自己的玩具就是不好的,哪怕这件玩具是刚刚从别人的手上拿来的。所以我们每天会遇到很多这类事情。而且,一般叫他们谦让一下是很难的。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如果争抢一件玩具是,我干脆让他俩一起玩这件玩具。比如,争抢鄂鱼跷跷板时,我让他们两人一人一头玩跷跷板,如争抢一个皮球时,我让他们玩滚球,如争抢玩具枪时,我让他们一人当警察,一人当坏人,一个打枪,一个装作被打死,还有一次一位小朋友把鄂鱼跷跷板当马骑,另一个小朋友也想骑,争执不下时,我让原先的一个小朋友骑马把后来的一个小朋友带上“去上幼儿园”,他俩高高兴兴地出发了,玩得很开心!

  自从发现这个办法后,我觉得很灵,既能让他们减少等待,又能让他们玩得开心,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所以,我们在组织幼儿的活动时,要灵活地运用策略,多变换方法,才能使活动进行顺畅,幼儿也都能有事可干,也能提高他们之间和谐相处的能力。

第12篇幼儿园托班教师随笔

  我是刚刚任教的一名幼师,我入园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担任托班的班主任。开学第一天我打扮的整整齐齐准备胜任我的第一份工作,同样孩子们也是由家长待着高高兴兴进入幼儿园,在玩完亲子游戏后,家长需要把宝宝们留下自己离园时,一幕哭闹,训斥,焦虑的画面出现了,顿时间嘻嘻打闹的场景消失了,那一刹那哭声鼎沸。接下来我看见几组离别的方式,有的是以欺骗的方式和宝宝说,奶奶要去厕所一会回来接你,在这等会。有的是强制把孩子留下,自己转头离开,有的则是给宝宝讲道理离开的。当时我已经忙的手忙脚乱了,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去平息这场“哭声的战争”,第一天的哭声很快就结束了,我和孩子们的外表都发生了变化,我的马尾辫早已被宝宝们拽的松撒了,衣服上也残留了一些脚印和泥土。而宝宝们除了脸上的表情变化了以外,脸上也成了小花猫,衣服上也有残留的泪渍和泥土,我当时绝望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呀。

  可是,第二周,我决定采取办法改变这个场景,对于一些听话的宝宝们,我请助教老师把宝宝安排得到泡沫垫上陪着玩玩具或者讲故事,对于个别能哭的宝宝我亲自带着到外面陪他们玩游戏,滑滑梯,荡秋千,就这样我把他们一次次把他们锻炼到独立玩耍,不哭不闹,然后慢慢的这些宝宝开始信任我了,依赖我了,我又开始慢慢的引导他们回教室全班宝宝都融合在一起,我想宝宝的天性除了玩玩具就是吃东西了吧,我就给宝宝们买的大白兔奶糖,当时我说谁听话不哭我就给谁,绝大多数宝宝的眼睛都亮,发光了。有些个别的哭的宝宝也慢慢不哭了,就这样,渐渐地两次机会宝宝们都熟悉了,不哭了,渐渐地,我们又集体做游戏,讲故事,慢慢到了玩玩具。

  一个月过去了,当我再进入教室的时候,他们会问老师好了~会和我主动玩耍了~忽然觉得环境变了,和谐温馨的场面出现了,笑声代替了哭声,自己玩玩具已经代替了让老师哄着,抱着的场景。慢慢的宝宝们都长了好多好多本事了,笑声也越来越多了。我觉得好高兴,好开心……

相关文章

《大班保育随笔3篇》:大班保育随笔第1篇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人类奠基的教育,教师要运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订内容和方式、方法,及时的给幼儿进行一定的鼓励,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要让孩子们持之

《大班教育随笔简短30篇》:大班教育随笔简短第1篇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  命令的口气  当今社会,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说一

《教师随笔幼儿园19篇》:第1篇教师随笔幼儿园  教育随笔: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有效策略  通过近一年语言学科领域小组成员的教学活动实录分析研讨,大家对比各自与优秀教师在语言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种类及问题,发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