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笔记

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19篇

日期:2021-12-09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19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19篇

第1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幼儿园教育笔记:谈小班新生入园保教方法

    刚入幼儿园,他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所以哭闹的小孩比较多,哭着喊着要妈妈、要爸爸。我们会轻声的跟他们说: “等你不哭了,我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好不好?”大部分幼儿都说好。入园时,我们在每个幼儿身上贴上了姓名贴,以便来记住每个幼儿的名字。我们按学号来分小组,这样方便放学排队。在幼儿哭闹时,我们会放一些创意课程给他们看,好多幼儿都看的非常专注,也就停止了哭闹。我们会跟他们一起玩游戏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我发现小朋友们都玩的很开心。等幼儿情绪稳定后,带领他们熟悉新环境,洗手间、喝水处等等。中午睡觉时,所有小朋友都上床睡觉了,大部分小朋友睡得可香了,有少部分幼儿会哭着要回家,但是在我们老师的努力下,他们都停止了哭闹,安安静静的躺在床上休息。。放学时,我们给每个小朋友贴上了小苹果,来鼓励他们,你们是最棒的!按照学号的顺序排好队等待家长接他们放学。

第2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教育随笔:小班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

  对孩子来说,手、眼、脑协调是一种特殊的技能,即当眼睛看到物体后,通过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进行由手操作的运动来完成整个协调活动。2周岁~3周岁幼儿的身体发展速度很快,在日常生活中就开始表现出独立的倾向。此年龄的幼儿动作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关键期,但由于受动作能力发展的制约,动作仍然迟缓、笨拙。还需要成人帮助。中国有句俗话“心灵手巧”,就是要想心灵敏就要手灵巧,心与手是有联系的,即为手巧心则灵。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手、眼、心的协调能力。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会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各种技能和本领打下坚实基础。在小班幼儿还不能熟练地握笔绘画的情况下,通过学习手指印画来培养小班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是比较好的方法。

  从心理学讲,红红绿绿的颜色对小班的孩子很有吸引力。所以,开始时我只给他们准备各种各样的颜料,让他们在纸上随意点点,说说自己点的什么。后来,我再给他们准备一些带背景的纸,如天空、草地、大树、海洋等,一次一种,让他们给背景添上各种点点,或变成雨点、露水、苹果、小鱼等。开始几次点画色时,由于手眼不协调,幼儿常常会把颜料到处点,添画不恰当,但经过几次练习,一个个终于印完了。小班幼儿容易受周围人文环境的影响,因此我在教室内外的环境和墙饰的美化都作了精心布置,让幼儿感受到无处不存在着手指印画的美。这样,能让幼儿随时随地都能观察、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幼儿在受到这种文化艺术氛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高了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我还在带领他们外出活动或散步时,随时给他们介绍美的手指印画图案,教他们认识各种各样的图形、动植物的造型,哪些是可以用手指来画的,哪些是需要添画的,积累孩子的经验,并给孩子留出一面涂鸦墙,让他们用手指在上面印出自己看到的或心中想到的画,促进心、眼、手的协调。

  小班孩子年龄小,对于外界的新奇事物往往感到好奇,喜欢自己去探索、去研究,也愿意去尝试新的活动材料。就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提出的“活教育”原则,他认为:“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只有自己亲身感受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我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些有情节的手指印画,如小蝌蚪找妈妈、节日的气球等,让他们自己动手玩指印画,让小手随着他们心里真实的想法而作画。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充分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手指印画适合小班幼儿,能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手指蘸颜料的感觉,发展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也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涂鸦方式。在完成一幅作品的同时,幼儿的小肌肉和手指的灵活性也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在点画活动中感受到了美术的无限乐趣。手指印画不仅让幼儿们觉得画画是件容易而有趣的事情,而且能激发幼儿们无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小班幼儿的手眼协调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3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指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常规便是这些方面的体现之一。可见,养成良好的常规是调整好的生活习惯的一种方式。

  我所在的班级是小一班,年龄小,很多幼儿都我行我素,秩序混乱,因此很多简单的教学活动都难开展。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所以我坚信“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因此,在小班就得训练好常规。为以后的教学顺利打下基础。

  小班孩子大多都活泼调皮型。在上课的时候很多幼儿都喜欢走来走去,不管老师是否在场。起初老师的活动指令还会听讲,次数多了,也就显得不耐烦。究其原因,小班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难以安静的坐在椅子上。而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把活动尽量进行的生动有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除此,我也进行了一些静坐训练,让幼儿端正坐好,在1-2分钟内不许动。时间短,很多幼儿能够做到这一点,做到的好的有奖励。当然,上课的常规还不止这些,而能够坐下来听讲还将继续进行训练。

  其次,小班的吃饭也是一个大问题。据了解,班上大多幼儿在家都是父母亲或爷爷奶奶喂养,时间也长达1-2小时。而在幼儿园根本不可能这样。所以,吃饭时,很多坏习惯就马上显露出来,例如,吃饭时走来走去,饭在嘴巴里不嚼动,吃饭洒了一桌子,甚至一吃饭就哭等等。而对这样的情况,我大都用鼓励的方法,吃的好且快的小朋友都是进行公众表扬或奖励五角星,也对如何正确吃饭的姿势进行多次讲解。但是,习惯养成久,一时难以改正。所以,这一常规也要多多训练。

  而睡觉大概是小班最好的常规了。一到午睡,幼儿基本都能安静入睡。

  小班是新生班级,所有的事情都是从头开始的。常规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常规教学贵在坚持。在幼儿教育中老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多注意幼儿的言行举止,对于幼儿任何一个小动作决不放任,不应让幼儿存侥幸心理,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及时制止幼儿的错误行为和习惯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否则,之前的辛苦将付诸东流。

第4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我们班的小朋友甲,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孩子大多由奶奶、爷爷负责接送,加上长辈的宠爱,凡事都顺着他,小朋友甲逐渐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平时又吃了较多的甜食,因此,一口牙齿都蛀光了,吃起东西来,总是觉得有些牙疼。这样一来,父母就更娇纵他了,硬的东西不让他吃,吃些比较柔软的食物,如:炖蛋、豆腐等等。

  保育观察:

  小朋友甲几乎一到午餐的时间,就坐在位子上发呆。以前不是这样的,怎么到了大班,反而会这样的呢?经过仔细的观察和询问,发现某某并不是真的依赖大人,而是不想吃不喜欢的饭菜,借不舒服来转移保育员的注意力,达到他的目的。我们对大一些的孩子要求是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还要做到“三净”(即桌子干净、地面干净、服装干净),而小朋友甲每次都是做不到。所以一到吃饭时间,他就会条件性地反射出吃不下之类的话,要求结束午饭。再加上他的情况有点特殊,牙齿都蛀光了,一些较硬的菜,他怎么也咬不动,所以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

  对策研究:

  幼儿园午餐的饭菜是我们保健老师严格分析与精心设计的,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长期的不吃这个、不吃那个,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怎么才能让他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呢?

  1、创设宽松的环境。“阿姨,我难受吃不下了。”孩子对午餐象是一种条件的反射。作为保育工作者,就要为孩子创设宽松的环境,适当为孩子减少饭菜的量,以稳定幼儿的情绪。

  2、及时鼓励、要求。“我们少吃一点,好吗?吃完了奖励一颗五角星。”当听到我的回答时,孩子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并不勉强他吃完饭菜,只是提一些简单的要求,“尝尝这道菜好吗?”;“再吃一半行吗?”等等,以帮助孩子逐步过渡。一开始,保育员给他较少的饭和菜,逐步增加饭菜的量。每次,当他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时,我都及时地给予鼓励,“今天,你进步了”,“你的本领真大!”。

  3、与家长联系。我和班主任老师一起和甲的父母取得联系,一方面请家长带孩子去治疗牙齿;另一方面,让孩子逐步吃较硬的食物。不要在孩子没吃之前就说:“这个东西你咬不动的,别吃了”或者“吃不完就不要吃了”等,从而无意中会使孩子形成不肯吃菜或不肯吃肉的主观意识。除此之外,还要让孩子慢慢地尝试吃一些较硬的食物和他不喜欢吃的食物,避免操之过急。

  4、同伴影响,建立自信。在幼儿园里,我们为甲调整座位,在他周围安排了一些吃饭较快的孩子,而且饭量较大,这样甲看到别人吃得这么香,他的食欲也上去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给他较少的饭菜,让他成功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根据他的实际情况,逐步地增加孩子的饭菜量。

  总之,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小朋友甲的吃饭问题总算有了较大的改变。在幼儿园里,他不再是一到吃饭时间坐着不动,或者是哪里不舒服就不吃了,而是能够去尝试了。甲的爸爸妈妈也说:“孩子的进步真大,在家不是一直吃松软的食物了,硬的食物也在慢慢地吃了。”

  当我看到孩子的体质逐步增强,孩子的笑容更加灿烂,我也心情舒畅。我感到,我们做保育员的就是要配合老师做好保教工作,就是要让孩子吃好、睡好、玩好、长好,我们就是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第5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教育随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虽小,却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和成人一样有隐私,有自尊心,不想被别人嘲笑,同样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有时闹肚子,控制不住自己,大小便拉到裤子里,是常有的事情,如果老师在小朋友面前给孩子换裤子或以此为例提醒其他孩子,这种做法可能会无意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觉得无地自容。

  奇奇是我们班的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有一次他非常着急的说:“老师我要上厕所。”还没说完他就进了卫生间,我看见觉得很好奇,他从来也没这样啊,我就随他进了卫生间,看见他蹲在那也不出声,我一问才知道他坏肚子,他不想让小朋友知道自己拉在裤子里就进了卫生间。我安慰他说:“没关系,老师在这儿给你换,不告诉其他小朋友。”他点了点头,我从衣柜里给他拿了一条干净的裤子,关上卫生间的门给他换了下来。奇奇说:“老师,千万不要告诉其他小朋友。”“好的,老师一定会替你保守秘密的。”于是,我和他拉钩,他笑着跑回了活动室。

  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要了解孩子此时的心理状态,在满足他们需求的同时,为他们创造安全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

第6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教育随笔:幼儿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

  在不少家庭和幼儿园里,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幼儿为一点小小的伤痛大声叫喊。这时,有些家长或幼儿园老师也很紧张,惊慌之状溢于言表。于是,幼儿便更认为这伤痛是自己所不能承受的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幼儿园教师,要处之泰然,我们不妨以大夫的口吻对他们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当幼儿看到你是这样的“轻描淡写”时,他也就不会太看重小小的伤痛了。平日我们应避免说一些夸张之辞,如:“冻死人啦”,“热得受不了啦”,这些语言和情绪会使敏感的幼儿在心理上减弱了承受能力。

  我们应该鼓励幼儿到大自然里去锻炼,培养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一旦他们的身体真正受到危害,平日积累起来的承受能力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孩子,将会成为一个独立生活能力强、有毅力、不畏艰难的强者。

第7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张文腾,一提到他的名字,就有些头疼。一入园,孩子的爷爷便告诉我们,老师给我们好好教育一下这个孩子,在家谁也管不了。果然,张文腾还真是“非同一般”,跳椅子,上桌子,甚至还爬窗户,推小朋友还不承认,班里顿时炸了锅。面对这样一个调皮的孩子,还真得好好想想办法,在与张文腾爷爷的多次交流中,我了解到这个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并且在做错了事情后,家长未能用有效的方法对他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

  要想让张文腾改变现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让他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育活动时,我请小朋友坐小椅子,可张文腾围着教室跑,我说:“张文腾,请坐回小椅子,这样会打扰小朋友们。”可没坐一分钟,他又开始了。我没再给他机会,把他的小椅子放在一个角落,对他说:“张文腾,老师已经给了你一次机会,让你坐回去,可是你没做到,你打扰到所有的小朋友,你要对你的行为负责,请你到这儿来,先学会坐。”他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坐了过去。进行完教育活动,要进行室内游戏了,张文腾要起身过来,我说:“张文腾,你不能参加,你还没有学会坐小椅子。”我说完,张文腾又坐了回去,但哭了,我当做没有看见。第二天,进行教育活动时,我发现张文腾表现的比以往强很多,我抓住这个机会及时对张文腾进行表扬,“张文腾今天表现真棒,长大了,会坐小椅子了,大家为他鼓掌。”张文腾听了,脸上笑眯眯的,还自言自语道:“我长大了,我会做小椅子。”在进行适当的惩罚后,还是多用鼓励的方式让孩子获得自信,以后再进行教育活动时不会看到那个满屋跑的张文腾,而是守秩序的张文腾。

  教育活动是搞定了,但在进行区域活动时,他还是很调皮,玩玩具争抢推,第一次发生后,我说:“张文腾,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如果想要同伴的玩具,要用嘴巴说,“我可以玩你的玩具吗?”别人同意了,你就玩,别人不同意,不能抢,他点点头,但之后还是发生了战争,被抢的孩子哇哇哭,这次我直接走动他面前,把它的小椅子放在一边,他没有反抗,知道自己错了,很乖的坐在了旁边,不玩玩具。在被惩罚了两次之后,他自己也明白了一件事情,做错了事情就要自己负责。因此再进行区域活动时,他就会努力的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当然我们更应该对于孩子点滴的进步多赞赏。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文腾收敛了很多,渐渐地由一个调皮的孩子,变成一个老师们都喜欢的孩子。是的,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但对不同的孩子,要因人而异,适当的惩罚让孩子意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于点滴的进步多加鼓励,给孩子足够的自信。可见,惩罚加鼓励是对调皮孩子的良策。

第8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幼儿园教育随笔:喂养小动物是个好习惯

  孩子们这个年龄,总是对各种各样动物都非常好奇的时候。但是当动物来到他们的面前,孩子们对待动物的方式却各有不同,有的人,轻轻地温柔的抚摸,而有的,却是毫不怜惜,毛手毛脚。我想,如果对待小动物都没有一定的爱心,那么,想必,在对待其他事情上,也没有多少爱心,因此,培养爱心,可以宠爱护喂养小动物开始。正巧,几个小孩子前段时间,捉到了几只小蜗牛,带到了幼儿园来,当时围上去了一大堆小朋友,我看他们都对小蜗牛非常有兴趣,借着这个机会,我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小蜗牛的主题活动,当然,最后,我们把我们使用过的小蜗牛喂养起来了。

  我告诉孩子们,小蜗牛以后就喂养着我们的幼儿园,小朋友们要做的事情,是每天给小蜗牛一片叶子,保证他吃得饱饱的,叶子上还可以留一点水,让他有水喝。同时,在跟小朋友玩耍的时候,我们动作要轻轻的,不能把小蜗牛的家,动来动去,不然他会感觉到不安全,就好比有人在摇晃我们的房子一样。小朋友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好。

  之后,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有的孩子,忘记给小蜗牛带吃的,但是却没有哪一个小朋友,用力去摇晃小蜗牛的家,大家在需要搬动小蜗牛的家的时候,总是轻手轻脚的,平平稳稳的。看到这样的景象,我觉得非常高兴。

第9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小贝是一个相对文静的孩子,平时大动作不多,话也不多,但总能把自己想的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性格上执着,有些任性的孩子,什么事情从她嘴边说出来总是显得那样头头是道。她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看书,她爱看书,可见其爱的程度。

  每次活动结束的过渡环节,都能看到她捧着书认真翻阅朗读的身影。在家中最主要的活动也是看书,搬上书袋里头的各奔图书也多半被她阅历在目,一些被其他孩子遗弃的书本,总能被她一一搭救,回到书袋子里头……在每每看到此景,心中就会升起丝丝暖意:这样爱书,应该让其他孩子好好学学,口头的表扬已经不计其数,可是却依旧是“他人皆醉我独醒”的悲催场面,其他孩子们,特别是调皮、没耐心的孩子似乎总没办法对书本产生爱意。

  这天,一如既往地发现图书袋子里的书本一如从前的那般杂乱。看得我很是心疼,一本本书本东倒西歪,喝醉酒似的跌荡在书袋子的口上,还七零八落地耷拉着封面,不用说,又是孩子们“肆虐”的惨痛结果。于是便决定临时召开班级会议,把孩子们集中了起来。

  又是一次严厉的反省大会,孩子们都清楚地了解到:他们又欺负书本了,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流离的眼神落在一本本被欺负的书本上。但是在无数次这样的反省大会过后,我也清楚地意识到:此时,批评早就已经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他们缺少的并不是一次批评,而是一个对书本“日久生情”的措施。

  于是,突发奇想:我决定聘请孩子做图书管理员。听到这,孩子们原本耷拉的脑袋提高了不少,流离的眼神也开始转变成有了一点期盼。当然,要做这个图书管理员,也是需要有一定的“门槛”的:1.喜欢看书(一批孩子耷拉);2.能整理图书,不怕辛苦和麻烦(1/2耷拉);3.不怕别人的威胁,有正义感。种种交集,最佳人选莫过于小贝了,看着她上任时的气势,甭提多雄壮了。

  图书管理员聘请几天后,我欣喜地发现我们的图书袋子里装着的图书果然有了些许起色,经过“民意暗访”,了解到小贝干得还真不赖呢!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不知道我们班上的这把火能蔓延几时,又会有怎么样的趋势呢?孩子们,让我拭目以待吧!

第10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小魔王”转变记

  我们班的成成相信所有在座的老师都对他不陌生,因为他太有个性、太不寻常了。小班新入园时他一点也不哭闹,但是没有半点纪律性可言,上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玩游戏时他想要玩建构区就非要玩建构区,没有商量的余地,有点“一根筋”。而且他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弱,跟我们打招呼都是用一个字“早”。也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至于有时会有攻击性行为出现。他的动手自理能力也是非常的弱,不要说穿衣服,连衣服都不会脱。就是这样一个“混世魔王”经过了小班和中班两个多月的时间,有了些许可喜的变化。

  场景一:穿衣篇

  中午音乐响起后,孩子们都开始陆续起床穿衣了,成成还是呆呆的坐在床上,没有任何动作。阿姨看到了,就开始提醒他:“成成快点穿衣服,要冷的。”子成听了阿姨的话开始翻动床边的衣服,一开始是一件针织衫,我看他先把针织衫的袖子翻了出来,接着开始穿,穿了好久才把衣服穿好,他的穿好就是把手臂伸到衣服里就OK了,不会去整理一下衣服。接下来开始穿裤子,只见他拿起裤子看了一下,似乎是在找哪个是前面哪个是后面,看了半天终于开始穿了,他很艰难地把两条腿伸到裤腿里,接下来就是站起来把裤子提起来,但是可能裤子的松紧带比较紧,他拉了半天裤子也没有提起来。于是他又开始发作——自己发自己的脾气,然后很用力地跺脚,剁了几次之后开始嚎啕大哭。这时我走过去蹲下问他:“成成,你怎么了?裤子不会穿吗?”他用留着眼泪的眼睛看着我点点头。我接着追问:“那你这样哭裤子就会穿好吗?”他顿了一下,摇了摇头。“那就是了么,你不会穿可以叫老师或者阿姨帮忙,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现在你需要我帮忙吗?”我问他。子成点点头,于是我帮他把裤子提了上去,他心情顿时变好了,蹲下来开始穿鞋子,穿鞋子的时候我发现他还是不太熟练,但是他自己能穿鞋子了。穿好后他就去衣橱那里把他的小背心拿来开始穿。我也就离开去帮助其他小朋友了。等我忙完,回头就看见成成已经把小背心穿好了,是这样的。

  虽然衣服穿得不好,但是成成的心情不错,很开心,我也没有很直接地说你的衣服穿错了,而是让他自己尝试扣一下扣子,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穿错了,直接把背心脱了对我说:“老师,不会。”我回答他:“老师是会穿衣服的,是子成不会穿衣服,是吗?”他点点头,于是我帮他穿好了背心,穿好背心又急着走了,我把他叫住:“老师刚才帮你穿衣服,你要说什么呢?”他想了想说:“谢谢!”“不用,小朋友有什么困难就是要找老师帮忙的。”我回答道。他听我讲完一蹦一跳地跑到前面教室去了。

  场景二:游戏篇

  游戏活动开始了,成成又想去建构区搭积木,但是徐老师告诉他建构区人数已经够了,他非要去建构区,又开始发脾气哭闹。徐老师叫他去玩其他区域的游戏,他怎么都不愿意去。他就站在建构区旁边哭,但也没有走进建构区,就在旁边边哭边看人家玩。大概过了五分钟,成成不哭了,慢悠悠地走进教室,看到雨涵在地上玩多米诺骨牌,他看了一会儿就和雨涵一起玩起了骨牌。雨涵很大方地给了成成一个分类盒,对他说:“你把一样颜色的积木都拿出来。”成成说:“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成成很认真地在把一样颜色的积木选出来再放到分类盒中。雨涵放了一块粉红色的骨牌在绿色的那个格子里,成成马上说:“不是,这个不是放这里的。”说完把粉色的骨牌拿出来放到边上的格子里。等到整个游戏结束了,成成还在和雨涵在一起分积木,虽然偶尔也会开一下小差,摆弄一下骨牌,但是他没有离开过玩骨牌的这个地方。于是我在游戏后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子成:“成成一开始一定要玩建构区还发了脾气这是不对的,但是后来他和雨涵一直在玩骨牌,没有离开过,也没有在教室里大喊大叫,所以老师要表扬他。成成以后都要像今天一样,好吗?”子成点了点头说:“是。”

  场景三:点心篇

  成成有点挑食,而且动手能力比较弱,他不光吃香蕉要我们帮他剥皮,而且吃其他水果:梨或者苹果的时候也要阿姨帮他削皮,但是他不会说“削皮”而是用“打开”这一词来表示他要我们把水果皮削掉。哪一次没有帮他“打开”他就又开始哭闹,发脾气。我们一直跟他纠正“打开”这一词,让他说“帮我削皮”或者说“帮我剥一下皮”。他也尝试不说“打开”,但是他也只会说“削皮”不会完整地说:“帮我削一下皮”。平时我们也跟他说过:“苹果的皮是可以吃的。”但是子成还是会让我们把皮削掉。这几天的子成有点不一样了,不仅会自己剥香蕉吃了,而且开始吃苹果皮了。我们吃苹果的时候就是一口咬下来把皮和果肉一起咬下去。子成很特别,他咬了几口苹果肉之后就开始啃皮吃,这让我感到很意外。他居然不再让我们“打开”了,还主动把吃苹果皮了。吃完苹果我问他:“苹果皮可以吃的吗?”他回答我:“可以的,老师说的。”看来子成对老师的话还是听进去了。

  《指南》中强调“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成成是个很特殊的孩子,他很天真很单纯但是自尊心很强。有小朋友说他不会穿衣服他就会很生气,会偷偷地在午睡室哭。《指南》中还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所以一开始他穿衣服我并没有直接过去帮他穿,而是在他穿裤子时遇到困难急的哭了的时候,才开始帮助他。在发现他的背心穿错的时候也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让他自己扣扣子来发现穿错了,这样就不会影响到他的自尊心,让他对穿衣服不再感到害怕。在游戏的时候我对子成先进行了批评,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好我也对他进行了表扬,因为《指南》中提出“对幼儿好的行为表现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让他对自己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和自豪。”

  现在的成成虽然有时候还会哭闹、会发脾气,但是发作的频率小了很多。而且现在的他能够用简单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指南》中还提出: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用合适的方式让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虽然子成在学习能力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孩子,但是他的动手能力、自制能力和健康意识都比原来提高了很多。对于成成这类孩子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耐心和细心,要给他特殊的教育和指导,希望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有更惊人的变化。

第11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无论是在集体活动中还是在游戏时,我发现班里的孩子都显得有点浮躁,最外在的表现就是不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在上课时,孩子们都喜欢抢着说,乱插嘴,争先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去仔细听别人的讲话。因此,我就根据小班幼儿集体时间短,暂短游戏时间比较多和爱听故事的特点,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在讲故事时我常常会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再加上相应的动作来吸引幼儿的注意,逐步培养孩子听的兴趣与愿望;有时把一个故事分成几段播放,先放一段,我在一旁配合着做动作,再提几个问题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再引导孩子继续往下听;有时则采用一个故事反复听的方法,如:《小兔乖乖》这个故事我让孩子们反复听一段时间,孩子们由单纯的听逐步过渡到跟着讲,兴致越来越高。实践中我发现孩子们听熟悉的故事比听新故事的兴趣更高。因而,给小班孩子听故事不宜贪多,可选择既有教育意义又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幼儿反复听,从而加深印象,提高听的能力。 俗话说得好:孩子是一张白纸,那么,白纸上的画面是否绚丽多彩,虽要靠他们自己去描绘、着色,但也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熏陶和环境的烘托。我想故事中绚丽多彩的生活情景定能提高幼儿听的兴趣而丰富多彩的语言又定能激发孩子乐于表达的愿望,从小班就开始引导他们多听、多说、多模仿、多练习,他们一定会越来越乐于听、乐于说,乐于交往。

第12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小班的孩子刚接受幼儿园这个群体,对于很多东西都很敏感,可能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让他坐立不安,所以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对待每一位幼儿。帮助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现在很多小朋友在家吃饭都是家长喂饱,不让孩子自己吃,这种做法导致孩子的生活能力得不到提高,还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在幼儿园小朋友都是自己动手吃饭穿衣,刚开始,我们班的浩哲小朋友吃饭就会呕吐,后来经过多方面了解,才知道,自己不太会吃饭,在家都是妈妈喂饭,开始,我们慢慢的教他,饭菜量也不是很多,一步一步来,和家长也做好沟通做好沟通工作,慢慢的,浩哲的自理能力得到了不错的提高,现在自己穿衣吃饭很轻松,家长很高兴,我们也很放心。

  有些事情,需要我们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更要有足够的耐心。

推荐阅读: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200篇
小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200篇
小班下学期教育随笔200篇
小班上学期教育随笔200篇
小班教育随笔大全200篇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200篇
小班老师教育随笔200篇
小班教育随笔记录200篇
幼儿园教师小班教育随笔200篇
幼儿园小班老师教育随笔200篇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200篇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育随笔200篇

第13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此话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此话又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从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开始,从老师用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开始。

  小班幼儿从各个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最棘手的是生活常规较差。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礼貌,不懂得遵守集体规则,生活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注意力的不稳定性以及好模仿的心理特点,针对幼儿目前的需要,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是小班学期中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许多家长与我们老师的意见是一致的,但谈到具体的情况,却是众说纷纭。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关注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纲要》提出:“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小班幼儿年龄小、能力差,但却是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单凭呆板的说教,会使他们无所适从,只有采取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方法、措施,才能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逐渐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顺利达到目标。

  (一)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启蒙老师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老师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幼儿。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幼儿的表率,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老师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突显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比如:教师看到书架上掉下很多书,就可以对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们说:“你们看,书掉在地上了,你们是喜欢看干净的书呢还是喜欢看不干净的书呀?”然后当着小朋友们的面把书一本一本地捡起来放回书架上。此后有这种情况出现,小朋友们就会很自觉地争着捡书。类似的扶起倒地的椅子,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就逐渐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习的直接范例,家长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排队购物、让座、不随地吐痰等到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一定带头不做。

  (二)寓教于乐的必然性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教育。如教育孩子讲卫生、爱清洁,不乱丢果皮纸屑,设计了系列活动:“吃了东西为什么要漱口?”、“毛毛的袖口”、“果皮应该放哪里?”、“驼背的大拇指”等,运用直观的教具、模具、木偶表演、讲故事等方法引导幼儿对良好的生活卫生概念有较具体的理性认识。又如在教育幼儿饭后漱口、保护牙齿的教育活动中,准备了两盘清水,让幼儿吃完东西后漱口,把漱口水吐在其中的一盘水中,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盘水有什么不一样。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这两盘水不一样,一盘很干净,一盘有很多脏东西”,又通过讨论和老师讲解,幼儿知道了脏水是漱口的水,是人们吃了食物后粘在牙上、藏在舌头底下和牙缝里的食物,要是吃了东西不漱口,时间长了口腔里的就会长细菌,细菌就会侵袭牙齿,使牙齿变成虫牙。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对漱口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加深认识,老师通过对有的幼儿牙齿洁白、有的幼儿牙齿霉烂等现象进行比较,让幼儿在比较中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三)妙用儿歌的可行性

  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我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比如在洗手的时候,我边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缝,洗手腕,看谁洗得最干净。”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的动作。另外,老师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和各环节的情况,随机地编念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环节,从而在愉快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个别教育的必要性

  在常规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研究影响遵守常规的原因和幼儿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异,而情绪、经验、疲劳或环境则是构成破坏规则的因素。教师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教育。比如我们班上有一名幼儿叫皮皮睡觉时总有个习惯,就是手里要拽着被角才能入睡。到了幼儿园以后,她外婆要求老师帮着改掉她的坏习惯。开始时,老师不让她拽被角,她中午简直无法入睡,后来,有一天我对她说,被角太脏了,有细菌,你看小朋友都不拽的,渐渐地,她就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二、注重小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助推器。有了兴趣,再困难的学习活动幼儿也会乐此不疲。因此,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点。尊重幼儿的天性,尊重幼儿的内在需要是愉快教育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教育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幼儿,多一分童心,多一分爱心,寓教于动,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中接受教育、在愉快的情绪中认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如运用情绪情感的感染性、激励性和动力性的功能,满足幼儿爱表扬心理,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言语的组织极富童趣,形象生动。又如,运用贴切的比喻方式,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幼儿,用真情和激情在教师与幼儿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产生互相感染的效应,幼儿就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活动中。

  (二)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巩固

  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如有的幼儿在玩完玩具后,没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柜的习惯,老师就要有意识地组织幼儿进行收拾玩具的练习,并多次重复训练,使幼儿养成不用提醒玩完后就能自觉、及时地将玩具放回去的好习惯。行为巩固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行为巩固教育时,老师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在检查中对行为习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较差的孩子个别帮助。评比可以每日一次,也可以每周一次,对评比中行为表现突出的儿童在墙报上挂上小红花,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由于幼儿年龄小,每天评比一次效果较好。如为了养成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常规要求,在值日生活动中开展了“小小检查员”的活动,每天安排一组幼儿担任班级的“检查员”,让他们检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培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贵在持之以恒

  托尔斯泰说:“家长的责任是不能托付给任何人的,金钱买不到成功的孩子。”孩子们需要时间——家长的时间、大量的时间。教育的成败贵在坚持。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可能一段时间信心十足,雄心勃勃,但好景不常,就半路夭折,结果全盘落空。所以,培育孩子良好的习惯,,需要时间,需要原则,需要耐心,需要持之以恒。时松时紧的迁就结果只能是推波助澜,对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百害而无一利。在幼儿园日常的行为习惯教育中,老师就要责无旁贷的持之以恒,对幼儿及时进行提醒引导,使之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都希望把幼儿培养成优秀的人,使幼儿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拥有健康的人格,拥有健康的人生、快乐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祖国才有希望,所以,我们应该从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开始,强化对幼儿思想道德教育,这是父母及社会留给幼儿最为宝贵、受用终生的财富。

  三、重视家园结合的小班幼儿培育模式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是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结果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坏习惯。况且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幼儿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

  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可以制定家园联系表、家园信箱,使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围绕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组织各种亲子活动形式,使幼儿家长真正了解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究竟有哪些内容,指导家长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循序渐进,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家长和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

  家庭也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最后,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振兴民族的大事来抓。

第14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在绝大多数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似乎都有一些习惯性的做法,我在此想就这些做法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1.一个拉着一个排队走。

  一个跟着一个走是幼儿进入园需掌握的最基本的常规。小班幼儿常常信步游走,他们即使排队也总将队伍走得稀稀拉拉,很多老师为了尽快将队伍走成型,就让幼儿一个拉着一个排队走,即后面的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走。我认为这种做法弊端颇多。首先,刚入园的 幼儿同伴间互不熟悉,还不善于相互交往,许多幼儿不愿意让别人拉自己的衣服;互相拉着也是被拽着衣服的幼儿有不适感,于是就经常发生推拉、扯打、哭闹的现象。其次,幼儿用手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腾不出手扶栏杆等辅助物,不利于自身平衡,同时由于是相互拉扯着,幼儿还要顾及整个队伍的平衡(这对于他们是很难的),一人走快一步,势必引起整个队伍的骚动,还往往出现一人摔跤,多人跌倒的情况。再次,如此训练,幼儿只能迈着机械的步伐盲目跟从,束缚了幼儿的手脚,幼儿毫无自主,不利于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建议:教师再引导幼儿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时,不妨先开展小组练习,然后再进行全班练习。为了帮助幼儿能整齐地排队走 ,教师可要求幼儿现在窄窄的走廊里或沿着地上画好的标记走,然后再到比较广阔或复杂的地带(如楼梯)练习,采取这种由易到难的 练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幼儿排队走的速度。

  2.谁哭得厉害就抱谁。

  刚入园的幼儿由于对幼儿园陌生环境的恐惧及对家庭的依恋,往往用哭闹来抗拒入园,为了让其他孩子能安静地活动以及安抚哭闹的幼儿,老师出于高度的责任感往往赶紧对这些哭闹的孩子又抱又哄,给予他们好玩的玩具或好吃的东西。殊不知老师这样做是好心办坏事,其他幼儿看到哭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于是纷纷效仿,教室里顿时哭声此起彼伏,老师手忙脚乱去安抚这些哭闹的幼儿,各项活动根本无法正常进行。  建议“哭闹的幼儿可由保育员带着离开活动室去室外进行安抚,这样有利于减小哭闹对其他幼儿的影响。教师对不哭的幼儿要多加表扬、鼓励、赞赏,以加强正面影响。

  3.上厕所要跟老师讲。

  为了做好小龄幼儿的保育工作,对于年龄小还不会拉裤子的幼儿,以及为维护正常的集体教学秩序,老师往往要求幼儿上厕所要跟老师讲。小班孩子生理机能发育还不完善,自控能力较差,有很多时候往往是一边跟老师说一边小便已从裤腿里留下来了。有些孩子由于羞怯或不善于表达,在集体活动时即使想上厕所也不愿跟老师说。再说集体活动中幼儿请示和老师批假的过程本身就影响了大部分孩子的正常活动。还有些幼儿由于对新环境不熟悉,对厕所的远近距离估计不准,等跟老师讲好,在去厕所途中尿却已撒在了身上。

  建议:允许幼儿随时上厕所,不必跟老师请示。老师应加强卫生间的巡视,密切关注小龄幼儿入厕情况,并及时提供帮助。

  4.定时的、集体的要求多。

  很多幼儿园在课程中专门开设常规要求的活动,有些教师也习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如晨间谈话或餐点后)进行常规教育。小班的孩子记忆具有即时、随意的特点,集体活动时刚刚讲了下课时要将小

  椅子摆到桌子下面去,等到下课时又有很多人忘了。同样晨间谈话时说洗手,餐点时说玩具的整理,由于时间太远,幼儿在实施时只会大打折扣。

  建议:多进行即时的、小组的或个别的教育。下课离位时提醒小朋友将小椅子摆到桌子下面去并及时督促检查,餐点前教幼儿洗手,玩完游戏教幼儿收拾玩具等。发现小朋友乱扔玩具、打人、撕图书时应就地及时地进行教育,这样幼儿才印象深刻,教育效果才好。

第15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今天是三八节,是天下所有妈妈的节日,根据这个节日,我们开展了八个一系列的“爱妈妈”活动,如:给妈妈一个吻,为妈妈讲一个故事等等,可是接下来的活动却让孩子们讨论的络绎不绝,“为妈妈洗一次脚”,哈哈、“给妈妈洗脚”?我可不洗,臭死了,这是行行最先发出来的声音,“我妈妈从来都不让我洗脚,她只给我洗脚”这是贝贝说的,每个孩子都在发表自己的意见,难道这就是天天喊着:“爱妈妈”的孩子们吗?这时候我听到了在最角落里的浩浩小声的说:“我给妈妈洗过脚”声音很小,但是那种胆怯的话语已经引起来小朋友的注意,哈哈,浩浩给妈妈洗脚,臭死了,显然孩子们已经把这种“给妈妈洗脚”的事情当作了一种很可笑的事情,我很不高兴的说:“孩子们,你们觉得给妈妈洗脚是很坏的事情吗?”难道妈妈给你们洗脚就不臭了吗?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每个孩子都睁着稚嫩的眼镜看着我,显然他们已经不再觉得给妈妈洗脚是件很丢脸的事情了,其实,浩浩做的很好,妈妈整天为了你,为了家庭奔波,很辛苦,我们为妈妈洗一次脚难道就不应该吗?“应该”孩子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刚刚说的,每个人都不再觉得“给妈妈洗脚”是件很丢脸的事情了,那我们为浩浩鼓掌好不好,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如今孩子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但多半是知识学习、脑潜能开发,而孩子的感恩教育却被忽视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父母强势些的,孩子往往会弱势些。操心太多的妈妈带的孩子往往自理能力更弱。我以为恰恰是父母对孩子过分的不求回报的爱,使得父母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和正当要求,同时也滋长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阻碍了孩子的个人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扮演一个弱势的妈妈向宝宝“索取”爱。

  我们期待起跑线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颗感恩之心,从而使我们的社会真正成为一个互爱、互助、文明、友善的和谐社会。

第16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培养环保意识从小做起。而我园着重对孩子开展了环保教育。前段时间南方地区的干旱,深深牵引着我们每个人的心。而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他们不能理解没有水的痛苦,打开水龙头,干净的水就会流淌出来。孩子就认为水管只要打开,就会有水且源源不断。孩子的记忆中水是永远用不完的。我想通过环保活动《做节约用水的好孩子》让孩子来理解感受水的有限。

  我先通过一些问题引出水,畅谈水的用途,再让孩子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水会怎么样?然后我出示了一些旱区的图片和视频,当孩子们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顿时鸦雀无声,都惊呆了。也许仅仅凭借老师的嘴巴说没有水会怎么怎么样,而我们生活的地区不缺水,所以孩子们无法切身的体会没有水的日子。而看到这些图片,当看到那些孩子手捧着碗,碗里是又脏又少的泥水时,孩子都惊呆了。发现还有许多小朋友没有水喝。原来还有奶奶在水塘里挖水,等等孩子们没见过的场面。通过这些照片孩子们知道了水会变少甚至没有。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注意观察了孩子,洗手的时候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就算是有孩子做的不够好,也会有旁边的小朋友提醒。接着我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在家怎样节约用水。看到这些我暗暗高兴上次的活动影响了孩子,孩子们已经被那些图片中显示的艰辛深深地折服了。可见身边的时事也会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的习惯。

  孩子是天真的无邪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限,而那些很深奥的道理未必就能理解,更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出发,找到一个恰当的点,简单的语言或图片有时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注地球、热爱地球这是每个地球人共同承担的责任。对于这些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们来说,一切从简单、粗浅开始,就如从珍惜自己身边的一滴水做起。我们要捕捉身边的每一个环保教育的契机,让孩子真正做到从小环保,从身边环保,培养环保的意识。

第17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导读: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很多研究都显示了一个事实,早期教育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因此幼儿园应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托班教育可以说是孩子们接受的第一次教育,此时,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较天真,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是和他们一样会

  为什么孩子们对植物角不感兴趣呢?是不是这些材料投放的时间太长了,幼儿不喜欢了?还是托班幼儿根本就不会观察,对植物角失去兴趣了?怎么才能让托班幼儿喜欢自然角、喜欢观察、学会观察呢?

  进入深春,我在自然角里泡了大蒜。泡植物的瓶子是大小一样的透明可乐瓶,我把可乐瓶从中间剪断,上部修剪成漏斗状,在漏斗外部贴上眼睛和嘴当老爷爷,把大蒜放在下半部分上,并在瓶中浇一定高度的水,让植物根部能够到水面。几天后,大蒜的白色须根长出来了,我立即带幼儿观察,幼儿欣喜的发现:老爷爷的“胡子”长出来了。又过了几天,“胡子”长长了,就这样,老爷爷的“头发”和“胡子”每天都在生长,孩子们每天都会到植物角看看;过了几天,在和孩子们一起观察时我发现,昨天和今天的“头发”与“胡子”长的长度很难看出来,于是,我在漏斗上和瓶身上粘了有色不干胶,并启发幼儿看看“头发”“胡子”什么时候长到红颜色,什么时候长到绿颜色……孩子们每天都盼着老爷爷的“头发”从红色长到兰色、再长到黄色、一直长到绿色。同时一直不给大蒜浇水,“头发”“胡子”不停的生长,水面也一直下降。有了颜色尺子,幼儿每天都兴致勃勃的观察老爷爷的头发、胡子长到什么颜色了、老爷爷喝了多少水了,还在我的暗示下比哪个老爷爷头发长的快、哪个老爷爷水喝的多,并教育幼儿也要多喝水,经过这样的设置,自然角每天都有许多观察瓶泡的幼儿。

  可见孩子们并不是不喜欢观察、不会观察,他们更喜欢形象、拟人化的事物。将大蒜放在瓶中粘上眼睛鼻子,孩子们就喜欢的不得了天天会去观察“老爷爷”的“胡子”和“头发”长的怎么样了。

  妈妈喂食

  大部分孩子不会自己吃饭,又很挑食,咀嚼吞咽能力差,爱用菜汤泡米饭。我们使了浑身解数他们仍是吃不进去,这可让我们为难了,家长就怕孩子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怎么办呢?[p17]

  我们想出了一个鸟妈妈喂小鸟吃食的游戏。吃饭时,孩子们当小鸟,我们老师就是鸟妈妈,把一勺饭、一勺菜喂到孩子们口中,孩子们觉得很好玩,纷纷张着小嘴来抢着吃。几次之后,他们的口味竟发生了变化,有的喜欢含饭的孩子会自已嚼饭了,我们便对他们说:“小鸟现在长大了,要自己吃饭了,看看哪只小鸟吃得好。”一个星期过后,多数孩子不用喂了,也不挑食了,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可高兴了。

  这件事我想到,作为老师对待不同的年龄的幼儿,应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低年龄的幼儿喜欢拟人化、游戏化的情景表演,在游戏中,他们会不知不觉得受到教育,这比告诉他们好好吃饭、不挑食才能身体好,要有用的多。

  思考:

  1、“拟人化”教育应在托班教学中推广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奠基就说明与未来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很多研究都显示了一个事实,早期教育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因此幼儿园应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托班教育可以说是孩子们接受的第一次教育,此时,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较天真,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是和他们一样会

  说话、会知暖知冷的。从上面三则案例可以发现,通过拟人化教育让幼儿自然而然的转变了思想,提高了从事活动的兴趣。因而,“拟人化”教育值得在托班教育中积极推广。

  2、“拟人化”教育能使托班教学取得良好成效

  托班孩子不象中大班,当出现问题时可以采用讲道理的方法让孩子们明白,他们需要运用他们周围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教育,这样易被接受,能真正转化为幼儿自己的东西。“拟人化”化教育正是教师创设了一个幼儿感兴趣的环境,让幼儿自然的融入于活动之中,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老爷爷”这一事例中不难发现,当幼儿对自然角中的花草失去兴趣的时候,老师适时创设一个“老爷爷”的拟人化环境,幼儿从非常枯燥、单一的学习环境中很自然的融入到拟人化环境中来,不仅实现了原有的教学目标,而且使幼儿的认知和探索能力不断拓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拟人化”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纲要》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在“拟人化”教学中,作为老师要适时的了解幼儿的需求,适时的创设条件,引导幼儿进入拟人化的环境中,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形成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这些,对教师的观察力、表现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学会关注幼儿的发展,给予积极的支持。要学会观察孩子的一般行为,他们对哪些事物感兴趣,是否产生了认知冲突和碰撞,解决问题的困难是什么。我们要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语言认知和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为幼儿创设环境,让每个幼儿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快乐的成长,这样充分体现了营造温馨的家庭式环境,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满足了孩子情感需要。

第18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天气渐冷,孩子们都穿的像个棉花球,來园后,总不能很好的整理自己的衣物,有的孩子干脆让家长给弄好,放进储物柜里。

  为了让幼儿学会自己整理衣物,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带孩子们玩“我来做你来学”的游戏。开始我做动作让幼儿模仿,孩子们的兴趣很高,都非常投入,我每做一个动作,他们都仔细地观察,积极地模仿我的动作。随后,我开始拿起身边的外衣,一边做着叠衣服的动作一边说:“我来做你来学。”孩子们也一边跟我模仿一边积极回应我“我就跟你这样做”!“我来做你来学” “我就跟你这样做”孩子们快乐地一边回应一边跟我学,最后我让孩子们拿上自己的衣服继续跟我玩“我来做你来学”的游戏。

  为了使幼儿对整理衣物这样的活动不感到烦躁我还配上孩子们喜欢的音乐,一起说儿歌,跟着节拍“关关门,关关门,抱抱袖,抱抱袖,折一折,折一折,我的衣服折好了。”

  孩子们边说边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叠衣服,孩子们都觉得这种叠衣服的方法很有趣。学会后我们还进行了这衣服比赛,看谁折的最好最整齐。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游戏中让幼儿自己动手,锻炼了自己的自理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19篇小班保育员教养笔记

  一年前,我是一位深受小学生爱戴的小学教师,而今天,我当了一名幼儿园的保育员。现在,我自豪的说,我仍然是深受幼儿爱戴的好老师。因为,我是一名有色彩的保育员。我眼中的色彩是:一路,风景独好,无处不在的颜色,告诉我,我,应该为它做些什么。

  岁月如梭,我的幼儿教师转岗培训日期将要结束,在这段特别的日子里,我的脑海里留下一幕幕难以忘怀的情景。不久,我将要奔赴新的工作单位,在此,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觉得自己应该对保育员这份工作做个深情的触摸,让我的心灵色彩更加绚丽。

  灰色的幼教之始。我初来幼儿园的时候,为自己的工作苦恼过,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自己是一名“低矮”的保育员,保育工作就是园里没有人愿意干的工作。这个时期我很不开心,嘲笑自己满腹抱负为何做了这项被人瞧不起的工作呢?这个时期我的心灵天空是灰色的,心情随之阴暗。保育员工作是不是低贱,没有人愿意干呢?是不是如他人所问:你们保育员是孩子的保姆吧,只管管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吧?或者有的朋友冷冷的说:好好的书不教哄小孩子图啥呀?这些世俗的眼光令我心痛而彷徨。还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我近一年来的勤劳实践,保育工作完全不是这样的糟糕。其实保育工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保育员则是幼儿园里骨干教育力量,是孩子眼中的“慈祥妈妈”,更是家长眼中的“亲亲老师”。一路走来,我心路的道途趋于平稳,我的灰色心情渐变蓝色,犹如放晴的天空,蓝蓝万里。

  我爱蓝色,尤其是天空的蔚蓝,那蓝的深远、沉静……。我爱上保育工作,心情也如蓝色般沉静,不再有哀怨。在这个平凡而辛苦的工作岗位上,我会一如既往的尽力为幼儿营造一种干净、舒适、安全的成长环境。虽然工作平凡,平凡如小草,或许没有谁理解我的付出,没有谁关切我的心情,没有谁抚慰我的心伤……,但是这些都不要在意,也都不重要。因为自己原本就是一棵小草,小草本应该有小草的精神,即只求耕耘、付出,不求回报、索取。假若这样想这样做,心则坦然和欣慰,心中的希望就永不熄灭。生命中有希望,生命就焕发绿色。

  固然,绿色是我的真爱。绿色代表新鲜、柔和、青春……。在我的人生中,绿色总能给我生的希望和活的坚韧。不论我的工作是干什么,我都试着去爱它,努力干好它。我想让我的工作长出绿叶,它至少能让我为自己感到惬意和自豪。当然我的保育工作也不例外,经历一段的心路历程,我爱上了它。这爱从何生起,还源于我的一个特别习惯。每当春天的脚步来临,我总爱停下匆匆的步伐,找一找春天的绿色。所以每天早晨,我都习惯跑步去公园赏绿,我不求寻觅作诗的灵感,只求用绿的语言对自己心灵的独白和情思的寄托。几天前的早晨,我如约而至,我居然发现了牡丹花开了,那鲜亮的颜色,从绿汪汪的叶子中冒出,十分漂亮,令我顿时心旷神怡,我强烈感受到了生命的震撼和美丽。我突然思索:我所培育的孩子们,不正是这花朵吗?汪汪的绿叶不恰是我们园丁吗?这一天,我带着这样一份喜悦和敬畏的情感,把保育工作做的出奇的好。我在这一天竟然注意了孩子情切问候,关注了孩子不时给我投来那可亲的笑容和毫不掩饰的憨厚的情感。我背过身偷着乐了……。此刻,一股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我被他们的天然的真情感动了。我喜欢孩子,所以我没有理由不把保育工作做好。让每个孩子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是我一名保育员的职责,是园领导的期盼,更是家长的渴盼。其实,我们的工作都在等着我们去爱她,只是我们没有用心与之去交流罢了。我顿悟了,感谢那一片绿,让我的情倾注于我所爱的工作以及孩子们。就是从那天起,我决定不在低头前行,我决定做一棵泛绿的小草,我该有自己的灵魂和本色。世界所有的工作都是光荣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包括从事幼儿保育工作的保育教师,他们也是光荣的,高尚的,理解和尊重的花环应该属于他们。

  既然是光荣的使命,我不能懈怠,一颗红色的心就是完成使命的力量。所以我酷爱红色。红色代表热情、活泼、幸福。今后,不管我从事什么工作,我将永葆保育员的色彩,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用一颗火热的红心,把工作做得更好。

  这就是我,一棵热爱色彩的草,绿色是我的本色,蓝色是我的心灵,红色是我的精神。在我的田野里,我要永葆色彩的激情,把爱播撒,追求小草的精神,默默无闻的耕耘,收获一定有幸福。只有这样,每天的洗洗涮涮才有意思,每天的劳作才有意义。听,洗碗池中唱着歌,是我的双手指挥着水和碗的合奏乐声;瞧,一位箭步如飞的身影,那是我保育员的工作风采。一名保育员教育了我,教我学会了麦穗低头的谦虚,但不是哈腰的自卑。

相关文章

《安全教育笔记中班3篇》:安全教育笔记中班第1篇鼓励让孩子建立自信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绳、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

《小班教育笔记大全3篇》:小班教育笔记大全第1篇作为幼儿园教师并且是小班的教师,我觉得自己最需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还小,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时刻都需要教师的帮

《教育笔记小班3篇》:教育笔记小班第1篇  在班里,往往懂事听话的孩子会获得我们更多的关爱,而那些淘气、爱捣乱的孩子往往获得的是我们的批评,但仔细追念起来,其实那些淘气捣乱的孩子,也需要获得教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