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大班教育随笔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幼儿为何拒绝入厕》

日期:2022-06-04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幼儿为何拒绝入厕》,是优秀的大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幼儿为何拒绝入厕》

1、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幼儿为何拒绝入厕》

教育随笔:幼儿为何拒绝入厕

  案例:集体教学活动后,孩子们纷纷入厕、喝水,只有童童坐在那儿一动不动,我问他为什么不去上厕所?他说:“我没有小便。”顿时让我想起了童童最近经常尿裤子的现象,因为这事童童妈妈还揍他了。我走到他身边,拉着他的手说:“我们去试试,如果没有就回来好不好?”他紧张的使劲摇头,还眼泪汪汪的,我再用手摸摸他的裤子,发现裤子已经尿湿了,我一边安慰他一边把他带到没人的娃娃家里,给他换上了干净的裤子,我看出他不再那么紧张了。我摸着他的头说:“没关系,下次我们到厕所尿尿好不好?如果裤子尿湿了要告诉老师,老师会帮你换裤子,他不好意思的点点头。”童童对这种行为似乎表现出了恐惧紧张,这种情绪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指南》中提出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的安定与愉快是基础,是幼儿保持身心健康以及产生适应行为的重要条件。成人应如何帮助他缓解和转移不良情绪呢?如何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呢?

原因分析:

  1、换了新环境,孩子不适应。孩子刚入园不久,离开自己所依恋的爸爸妈妈,在陌生的环境中,孩子难免会紧张,无所适从。新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小原因都可能导致孩子入厕“失调”。

  2、家长过于包办,幼儿不会脱裤子。每天来园、离园时总看见妈妈将童童抱在怀里,不让童童走半步。在和妈妈的沟通中,我知道了童童所有的事都由妈妈包办,包括穿衣、吃饭、,入厕时脱裤子。这种做法看似省事,却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带来了麻烦,这些小事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入厕难、起床难、交往难等等,甚至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3、恐惧、缺乏安全感。妈妈说:“我就怕他尿裤子,所以在家里我总特别强调,去厕所尿尿,不能尿裤子。”童童拒绝入厕的行为有可能是家长过分强化的结果。如此反复的提醒会让孩子产生紧张感,而当孩子一不小心尿裤子时,因为害怕老师和家长的责备,所以他很恐惧。

  4、缺乏耐心引导。每当童童裤子尿湿了,总免不了妈妈的责备,甚至要被挨打,当孩子想入厕时就会紧张,生怕尿裤子,所以他就憋着,这对孩子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改变策略:

  1、安定幼儿情绪,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需要一段时间,因此父母教师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知道他为什么拒绝入厕,如有的孩子在家使用坐便器,不习惯幼儿园的蹲便器,家长及时和老师沟通,家园配合共同鼓励帮助幼儿,相信孩子很快能适应新环境的。在环境创设上注重温馨、舒适,在厕所的瓷砖上,我们贴上了孩子们喜欢的卡通造型如天线宝宝、皮卡丘,还用天线宝宝为形象,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

  2、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穿脱衣服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内容,父母要告诉孩子如何穿、脱衣服,并耐心等待。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大人偶尔可以帮忙,但不要次次包办。另外为幼儿提供结构简单、容易穿脱的裤子。其中,带松紧的裤装最受孩子的欢迎。一方面,这些衣服可以让孩子轻松掌握独立穿脱裤子的技巧,使他们感到这并不是难事,进而产生独立做事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在入厕中,简单易脱的裤子对孩子动作较慢来说,相差一点时间就可能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也会让孩子心理上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

  3、消除幼儿恐惧感,积极诱导。除了给孩子必要的帮助外,尽量避免不断地询问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里尿尿了吗?”“你今天有没有憋尿?”等类似的问法可能会强化孩子的焦虑心理,让孩子很没有“面子”,所以我们应给孩子一些时间克服暂时的困难,将孩子入厕真正当做一件平常事来看待。盲目的说教和忽视孩子的真实想法只能让尿裤子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4、多一点耐心和宽容,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成人在这个时候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支持,不责怪幼儿,和幼儿一起面对问题,增强幼儿的安全感,而不是着急教训孩子。教训孩子很可能使孩子因恐惧而更难入厕,并在心理上形成自己不能干、总是做不好的阴影,在入厕训练和孩子心灵健康发展中制造障碍。

  5、教师设计相关集体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健康常识。可设计了一些短小的故事、儿歌,并通过木偶剧和童话剧的形式表演给宝宝们看,如:《小猪鲁鲁的裤子》、《我会尿尿》等,通过观看表演使他们知道:不能随地大小便,要小便了叫老师,知道尿湿裤子会让我们心理和身体都感觉不舒服,让幼儿学习自己入厕,尽可能不尿湿裤子。懂得这些道理后,幼儿自然就会上厕所了。

  6、积极鼓励、奖励。在幼儿园里,当童童主动地告诉老师自己要小便时,我们会送他一颗五角星或一块糖作为奖励,同时也让其他的孩子感到,能自己主动和老师说要小便的,老师是很喜欢他的。

  入厕能力的培养是生活教育的一项内容,不恰当的处理方式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培养中,我们应根据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措施,更要的是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以积极和鼓励为主。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轻松、自主地入厕。

2、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幼儿餐点中的教育》

  无论是新《纲要》的精神,还是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试行)中都指出,“一日生活皆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可以说,有怎样课程观就有怎样的教育教学行为,课程观支配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如幼儿园上下午都安排了餐点。以往吃餐点,大多是保育员或教师或值日幼儿将小点心分发给每个幼儿手中,等给孩子们倒好牛奶、果汁或豆奶后,孩子们开始吃餐点。也有些老师为了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让先分到餐点的小朋友先吃,以前我也基本上是这样做的。在深入学习保教管理指南后,我想“一日生活环节皆教育”,吃餐点中可以渗透、可以隐含怎样的教育呢?在中2班带班,我开始尝试:那天吃饼干,每桌放一个大碟子,由值日幼儿将饼干分在大的碟子里,然后根据今天餐点的数量,提醒小朋友吃好一片再拿一片,让他们自主地从大盘子里取用。第一次的观察:许多小朋友在老师的提醒下,吃完一片再取一片。远远小朋友,一向速度比较慢,这次吃饼干比原来快了。第3组玲玲在喊: 苏冰健多吃了,他吃了3片后又吃了(看来玲玲挺细心地,还关注着别人吃了几片饼干。看来违反规则,会受到同伴的监督)。第五组安妮也在叫:老师,我没吃到三片……餐点后,我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谈话活动。我让小朋友说说,今天吃饼干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吃饼干时发生了事情?你有办法解决吗?你们喜欢哪种方法?我们边说边讨论,为了方便小朋友理解,我还在黑板上注了图示,让大家理解:文明、有序、合作。我知道,仅仅通过一次的引导还不够,还要在产生新问题的过程中,讨论商量,持之以恒,使幼儿在用餐点的过程中,渗透数的教育,养成文明、有序的用餐礼仪。我希望看到:一个个小组,犹如一个个小家,那群“小不点”,有模有样地、像小绅士、小淑女那样,文明地用餐。

3、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入厕时你负责了吗?》

  一天,晨间活动结束了,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洗手、入厕,把脏兮兮的厕所留给了教师去打扫,但今天我特意不去收拾。第一个集体活动结束后.有的孩子刚走到厕所门口就惊叫起来:“好脏啊!老师,厕所里好难闻!怎么没冲啊?老师忘了吧!”更有孩子走到我而前略带责怪地说:“老师,卫生间还没收拾呢!”我假装才发现这一情况,皱着眉头说:“是啊,这么脏,怎么搞的?刚才还很干净啊!”我边说边走到水箱边轻轻地一拉绳子:“不是很简单吗?冲一下就干净了。”孩子们都不再作声了。 接着,我把曾在杂志上看到过批评围人缺乏公共卫生意识,厕所又脏又臭的事讲给孩子们听。听完后,孩子们议论开了:“我们中国的厕所怎么那么脏?”他们批评叔叔阿姨不讲卫生,行为习惯不好。这时,我说:“我们的厕所干净吗?”“今天不干净,以前挺干净的。”孩子们解释道。“为什么今天不干净?”“因为今天老师没扫!”孩子们似乎振振有词。我说:“为什么要老师打扫呢?你们使用的厕所应该由自己冲洗,这样才能保持清洁。”沉默片刻后。孩子们终于明白了:“如果我们以后注意些,就可以保持厕所干净!”“我们自己设计一些标志贴在墙上,提醒大家要及时冲洗厕所!”于是。孩子们列举了以前被疏忽的细节,又讨论怎样一一避免和改正。我立即给予肯定:“对,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负起责任来.我们的厕所就能保持干净.我们也就不会成为杂志上说的那种不受欢迎的人了。” 从此以后,孩子们入厕时格外小心,而且用完厕所后主动冲洗。他们不仅注意自身的行为,还提醒他人。一直以来,收拾洗手间,给幼儿一个整洁干净的生活环境似乎是教师的职责,忘却了幼儿也应承匿责任,比如他们可以冲洗便池,用轻便的拖把清理弄脏的地面.这些都是孩子完全有能力做到的,也是他们应该具有的良好的卫生习贯。我想,要提高国民的素质,是需要从诸如入厕这样的生活小事抓起的。

4、幼儿园大班老师教育随笔《幼儿教师要做到六勤》

眼勤

  (多看)每个孩子都在我的视野范围内、看书、看电视、查电脑, 丰富自己的知识,还要会看他人的言行举止,他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他的长处我学,他的不足我戒,做个有心人。

耳勤

  (多听)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听领导的指导同时的建议、家长的呼声等等。在教学活动中看这回答问题的孩子同时要听其他的孩子的声音。通过多听,反思自己的工作。

脑勤

  (多想)想什么?和在座的老师互动一下。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我应该培养孩子什么习惯,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听话:需要会听话的孩子、敢说等等)想我用这种材料做什么玩具等。多思多想才会使人更聪明,反思是多想的具体表现。

手勤

  (多做)看到、想到、听到就要做到。实践出真知。

嘴勤

  (多说)要和孩子、家长、同事、领导说即多沟通、多探讨。安全工作需要嘴勤,可以避免意外伤害事故。

腿勤

  (多走)时刻与孩子一起活动,陈鹤琴先生说:“如果你要了解儿童的个性和兴趣,明了儿童的能力和情感,自己一定要参加到儿童的队伍里去。”

  比如:在户外活动前,走出去(腿勤)看看(眼勤)大型玩具上脏吗?(脏了擦一擦再玩,行动告诉人们你是尊敬孩子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卫生习惯等)是否有破损的地方(脑勤),(如有即使反馈给领导(嘴勤),展现出你的责任感、安全意识等,随是小小的举动暗含了许多教育内容),体现出教师一切为孩子,出去学习、家访等。

  再如:有一所中心园的教师到一幼儿园参观,看到一个自制数字分解组成器玩具,一拉罐做成的,很欣赏。我问她:“你看了以后你会怎么做?”他说:“把数字换成图形、或做成认识单数双数用不同颜色区分开。”说的很好,走出来学习就应这样举一反三。

5、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幼儿园区角是幼儿自我成长的角落》

  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兼顾幼儿的个体差异,个体爱好。每个幼儿都有他的特长他的兴趣爱好,硬生生地把那么多的孩子围坐在一起,接受相同的知识,达到相同的标准,其实是很不人道也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于是幼儿园就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区域活动,目的就是让每个孩子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区域,玩自己喜爱的游戏,甚至和自己喜欢的好朋友在一起玩。

  可是在区域活动中,总是有那么几个孩子不知道自己该玩什么,这里看看那里站站。一旦发现某个区域发生了好玩的事情,他就不讲秩序地加入进去,这样理所当然的就会引起其他孩子的反感,把他驱逐出去。于是他又会转悠到别的区域,茫然的看着人家玩。在区域里玩的孩子一般都有自己的角色,或者都有喜欢的事情做,所以孩子们玩得很专心,根本就不喜欢别人的打扰。这样一来无所事事的孩子的瞎转悠常常就会引起小纠纷。

  这样的孩子怎么了呢?没有自己喜欢的区域的吗、还是没有孩子带他一起玩?其实都不是,这样的孩子往往做事就是没有耐心,注意力容易分散。这就是区域活动的最大的好处,因为区域活动对孩子没有统一要求,只要孩子开心就好。区域活动给了不同发展时期的孩子很大的空间,给这样的孩子提供了时间地点材料,让他们慢慢地去摸索,慢慢地进入角色。渐渐的,无所事事的孩子终于找到了自己喜爱的区域,能够投入地去玩了。

  区域活动就是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孩子,让他们在无忧无虑的游戏中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区域活动的奇妙之处。所以,看见个别游荡的孩子不要着急,给他时间,给他空间,他会健康成长的,因为他没有压力只有快乐。

6、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幼儿为何拒绝入厕》

教育随笔:幼儿为何拒绝入厕

  案例:集体教学活动后,孩子们纷纷入厕、喝水,只有童童坐在那儿一动不动,我问他为什么不去上厕所?他说:“我没有小便。”顿时让我想起了童童最近经常尿裤子的现象,因为这事童童妈妈还揍他了。我走到他身边,拉着他的手说:“我们去试试,如果没有就回来好不好?”他紧张的使劲摇头,还眼泪汪汪的,我再用手摸摸他的裤子,发现裤子已经尿湿了,我一边安慰他一边把他带到没人的娃娃家里,给他换上了干净的裤子,我看出他不再那么紧张了。我摸着他的头说:“没关系,下次我们到厕所尿尿好不好?如果裤子尿湿了要告诉老师,老师会帮你换裤子,他不好意思的点点头。”童童对这种行为似乎表现出了恐惧紧张,这种情绪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指南》中提出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的安定与愉快是基础,是幼儿保持身心健康以及产生适应行为的重要条件。成人应如何帮助他缓解和转移不良情绪呢?如何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呢?

原因分析:

  1、换了新环境,孩子不适应。孩子刚入园不久,离开自己所依恋的爸爸妈妈,在陌生的环境中,孩子难免会紧张,无所适从。新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小原因都可能导致孩子入厕“失调”。

  2、家长过于包办,幼儿不会脱裤子。每天来园、离园时总看见妈妈将童童抱在怀里,不让童童走半步。在和妈妈的沟通中,我知道了童童所有的事都由妈妈包办,包括穿衣、吃饭、,入厕时脱裤子。这种做法看似省事,却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带来了麻烦,这些小事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入厕难、起床难、交往难等等,甚至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3、恐惧、缺乏安全感。妈妈说:“我就怕他尿裤子,所以在家里我总特别强调,去厕所尿尿,不能尿裤子。”童童拒绝入厕的行为有可能是家长过分强化的结果。如此反复的提醒会让孩子产生紧张感,而当孩子一不小心尿裤子时,因为害怕老师和家长的责备,所以他很恐惧。

  4、缺乏耐心引导。每当童童裤子尿湿了,总免不了妈妈的责备,甚至要被挨打,当孩子想入厕时就会紧张,生怕尿裤子,所以他就憋着,这对孩子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改变策略:

  1、安定幼儿情绪,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需要一段时间,因此父母教师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知道他为什么拒绝入厕,如有的孩子在家使用坐便器,不习惯幼儿园的蹲便器,家长及时和老师沟通,家园配合共同鼓励帮助幼儿,相信孩子很快能适应新环境的。在环境创设上注重温馨、舒适,在厕所的瓷砖上,我们贴上了孩子们喜欢的卡通造型如天线宝宝、皮卡丘,还用天线宝宝为形象,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

  2、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穿脱衣服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内容,父母要告诉孩子如何穿、脱衣服,并耐心等待。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大人偶尔可以帮忙,但不要次次包办。另外为幼儿提供结构简单、容易穿脱的裤子。其中,带松紧的裤装最受孩子的欢迎。一方面,这些衣服可以让孩子轻松掌握独立穿脱裤子的技巧,使他们感到这并不是难事,进而产生独立做事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在入厕中,简单易脱的裤子对孩子动作较慢来说,相差一点时间就可能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也会让孩子心理上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

  3、消除幼儿恐惧感,积极诱导。除了给孩子必要的帮助外,尽量避免不断地询问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里尿尿了吗?”“你今天有没有憋尿?”等类似的问法可能会强化孩子的焦虑心理,让孩子很没有“面子”,所以我们应给孩子一些时间克服暂时的困难,将孩子入厕真正当做一件平常事来看待。盲目的说教和忽视孩子的真实想法只能让尿裤子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4、多一点耐心和宽容,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成人在这个时候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支持,不责怪幼儿,和幼儿一起面对问题,增强幼儿的安全感,而不是着急教训孩子。教训孩子很可能使孩子因恐惧而更难入厕,并在心理上形成自己不能干、总是做不好的阴影,在入厕训练和孩子心灵健康发展中制造障碍。

  5、教师设计相关集体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健康常识。可设计了一些短小的故事、儿歌,并通过木偶剧和童话剧的形式表演给宝宝们看,如:《小猪鲁鲁的裤子》、《我会尿尿》等,通过观看表演使他们知道:不能随地大小便,要小便了叫老师,知道尿湿裤子会让我们心理和身体都感觉不舒服,让幼儿学习自己入厕,尽可能不尿湿裤子。懂得这些道理后,幼儿自然就会上厕所了。

  6、积极鼓励、奖励。在幼儿园里,当童童主动地告诉老师自己要小便时,我们会送他一颗五角星或一块糖作为奖励,同时也让其他的孩子感到,能自己主动和老师说要小便的,老师是很喜欢他的。

  入厕能力的培养是生活教育的一项内容,不恰当的处理方式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培养中,我们应根据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措施,更要的是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以积极和鼓励为主。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轻松、自主地入厕。

7、幼儿教育随笔《幼儿园为什么要拒绝小学化》

教育随笔:幼儿园为什么要拒绝小学化

  幼儿园为什么要拒绝小学化?因为孩子们本身就属于无忧无虑的年纪,如果幼儿园将对小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全都往幼儿头上套。比如对老师全都要服从,老师上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不许和开小差和其他小朋友打闹,不许追逐打闹等之类的。对幼儿来说不免显得有些荒唐,毕竟他们只是三到六岁的孩子。还有学习知识,如果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像小学生那样学知识,像小学生那样听课,那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还有什么意义。一直逼着孩子们学习,扼杀幼儿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新奇感,都想动,都想玩。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在游戏玩耍中得到知识,在游戏玩耍中进入人生。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这样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是一种摧残,将会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严重影响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要求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知识,学习本应由小学生掌握的知识,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结果将会适得其反。幼儿园对知识的强化灌输和强制学习的做法会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厌学情绪由此而生,幼儿园抢学了小学低年级的部分知识,幼儿到了小学上这些课程的时候,容易因为“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课,不认真学习,反而会使部分幼儿养成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等不良学习态度。生活中许多幼儿家长把上幼儿园相等于“上学”,我家里就有亲戚这样认为,他们认为,上学自然要学知识,哪间幼儿园所学知识多,就把小孩送到哪个幼儿园去。他们以自己的小孩所学知识多作为和别的孩子家长炫耀的资本。其实儿时是人这一生最天真烂漫的时刻,无忧无虑。如果家长们一直逼着孩子们去学习这个,学习那个,这样不仅让孩子们失去原本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快乐,还会让孩子们产生无形的压力。

  其实把上幼儿园混淆于上小学这样的想法完全是不对的,幼儿园主要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我们每天进行的区域活动,我相信不少家长都会觉得区域游戏对孩子们没什么改变,也没什么影响。其实这样就错了,孩子们每天在区域活动时间里面能自己琢磨出很多东西,因为幼儿的思维是不受限制的,他们每天这样一点点,时间长了他的进步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保证每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区域活动游戏,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使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获得充分的发展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

相关文章

《幼儿大班教育随笔3篇》:幼儿大班教育随笔第1篇  随着年龄的增长,升入大班后,孩子们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观点也已经从小班的“逆来顺受”变成了“敢于创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随笔200篇》:幼儿园大班公开课随笔第1篇  大班教育笔记(一):  感受孩子们的变化  这天是星期一,孩子们早上来园时都能兴高采烈地,主动地向教师、阿姨问好,不象小班时需要大人提醒,几个新

《幼儿园教育随笔200篇大班》:幼儿园教育随笔200篇第1篇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1):  蹲下来,做孩子的朋友  和幼儿朝夕相处,我们每一天都要讲很多话,而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说多了似乎也就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