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大班教育随笔

大班教师教育随笔:你不懂,你别说

日期:2022-04-16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教师教育随笔:你不懂,你别说,是优秀的大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教师教育随笔:你不懂,你别说

1、大班教师教育随笔:你不懂,你别说

  早晨来园时,孩子们纷纷玩起了建构游戏,慧慧用雪花片插了一只小花篮,轩轩和浩浩在玩着各自插好的手枪……

  “老师,看——”晨晨拿着她刚插好的玩具走到我的面前。“哦,好长的积木,你真有耐心。”因为要接待来园的孩子和家长,我匆匆看了一眼晨晨手中的玩具,随口回应了一句。过了一会儿,我听到了文文与晨晨的一段对话。文文说:“你什么也没插出来,老师不喜欢你的玩具。”晨晨板着脸说:“我插出来了,你不懂,你别说。”“老师不知道你插的是什么。”“老师知道的。老师才没你那么笨呢。”说着晨晨有点急了。听了他们的对话,我这才仔细观察起了晨晨搭的东西,他是将雪花片按“红黄红黄”的规律“排队”。昨天我们组织了一个数学活动“排排队”,我告诉孩子们可以选两种颜色的物品,把它们按照ABAB的规律排序。没想到今天晨晨把这一知识迁移到游戏中,说明晨晨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于是我大声说道:“我当然知道晨晨插的是什么呀?晨晨在给积木按规律排队呢,是不是?”晨晨的眼睛一亮,然后用力地点点头。“晨晨,你说说是怎样给他们排排队的。”“我先插一个红的,再插一个黄的,然后又是红的黄的……”“老师真喜欢你插的这个玩具,你把昨天学到的知识马上用上了。真棒!我们把它与小朋友们分享一下。”这时,有很多孩子围在晨晨身边与他一起玩“排排队”的游戏,晨晨更快乐和自信了。

  教育好孩子的关键在于发现孩子、读懂孩子,与孩子产生共鸣。说实话,最初当晨晨把他的玩具送到我面前时,我只是随口回应了一下。后来我听到了孩子间的对话,才用心欣赏了孩子的作品,发现了孩子作品背后的学习。这时的回应才真正与孩子产生了共鸣,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理解和欣赏。

2、大班教师教育随笔:你不懂,你别说

  早晨来园时,孩子们纷纷玩起了建构游戏,慧慧用雪花片插了一只小花篮,轩轩和浩浩在玩着各自插好的手枪……

  “老师,看——”晨晨拿着她刚插好的玩具走到我的面前。“哦,好长的积木,你真有耐心。”因为要接待来园的孩子和家长,我匆匆看了一眼晨晨手中的玩具,随口回应了一句。过了一会儿,我听到了文文与晨晨的一段对话。文文说:“你什么也没插出来,老师不喜欢你的玩具。”晨晨板着脸说:“我插出来了,你不懂,你别说。”“老师不知道你插的是什么。”“老师知道的。老师才没你那么笨呢。”说着晨晨有点急了。听了他们的对话,我这才仔细观察起了晨晨搭的东西,他是将雪花片按“红黄红黄”的规律“排队”。昨天我们组织了一个数学活动“排排队”,我告诉孩子们可以选两种颜色的物品,把它们按照ABAB的规律排序。没想到今天晨晨把这一知识迁移到游戏中,说明晨晨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于是我大声说道:“我当然知道晨晨插的是什么呀?晨晨在给积木按规律排队呢,是不是?”晨晨的眼睛一亮,然后用力地点点头。“晨晨,你说说是怎样给他们排排队的。”“我先插一个红的,再插一个黄的,然后又是红的黄的……”“老师真喜欢你插的这个玩具,你把昨天学到的知识马上用上了。真棒!我们把它与小朋友们分享一下。”这时,有很多孩子围在晨晨身边与他一起玩“排排队”的游戏,晨晨更快乐和自信了。

  教育好孩子的关键在于发现孩子、读懂孩子,与孩子产生共鸣。说实话,最初当晨晨把他的玩具送到我面前时,我只是随口回应了一下。后来我听到了孩子间的对话,才用心欣赏了孩子的作品,发现了孩子作品背后的学习。这时的回应才真正与孩子产生了共鸣,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理解和欣赏。

3、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老师,我去给你买药

  幼儿园教育随笔:老师,我去给你买药

  王**是我们班一个特别活泼好动的小男孩,每天都在忙忙活活,这里跑跑那里跑跑,几乎坐不到小椅子上,因为乱跑,有时还会把其他小朋友撞倒,真让人头疼。

  今天上班后,我由于昨天晚上没有休息好,有点不舒服,就在桌子上趴了一会儿。王**看见了,就跑到跟前问:“老师,你怎么了?”我说:“你去玩吧,老师有点头疼。”他立刻紧张起来,一连问了好几遍“你头疼啊?你头疼啊?”我因为难受,就没有理他。过了一会儿,他拿着几个积木过来;“老师,我摆了个车。”我还是没有理他,又过了一会儿他又走到我跟前说:“老师,你等着,我开着车去给你买药,吃了你就好了!”一脸的关心,真让我既感动又意外。我赶紧说:“好的,谢谢你!”他更高兴了,拿着他的积木车,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回来对我说:“老师,我把药给你买回来了,吃了就不难受了!”

  每个孩子都是纯洁的小天使,只要我们老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看到,和他们在一起,会让自己的心也变得纯净。

4、幼儿大班教师随笔:对孩子,不会批评,甚至不敢批评

  偶然间看到这样一句话:“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

  可是,对于现在的大多数家长或老师来说,“批评”却是一件“难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还有些家长和老师甚至不敢批评孩子,怕孩子接受不了。

  看来,“批评”这事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先来看两个案例。

  1·在英国亚皮丹博物馆中,有这样两幅图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一个名叫约翰·迈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约翰·迈克劳德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兴趣。

  ·一天,他突发奇想,很想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结构。于是,他找来一条狗并且鼓足勇气把它杀死,把狗的内脏一点点地分割观察。谁知,这条可怜的狗是校长韦尔登养的宠物。

  ·心爱的狗被杀死了,他决定给迈克劳德一个处罚。这真是一个别出心裁的处罚:罚他画两幅图画。

  ·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博物馆收藏的两幅画。迈克劳德后来成为了著名的解剖学专家,并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奖。

  2·苏霍姆林斯基任乡村中学校长时,一天,他和孩子们一起参观花房。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小女孩摘下了花房中最大的一朵玫瑰。

  ·他微笑地问:“你能告诉我拿这朵花去做什么吗?”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我奶奶病了,她不能出门,没有办法看到这么美的花。

  ·所以,我想把这朵花拿回家给奶奶看一眼就还回来。”校长被感动了,他又摘下两朵送给她:“这一朵送给你,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也像花一样美;这一朵给妈妈,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 看完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同样是批评,可以更加人性化,更好地让孩子接受。 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如何实施有效的批评呢?

  批评的态度

  1、客观公正

  教师应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不带偏见地进行教育,既看到幼儿的缺点,又看到其长处。

  2、上下一致

  一个人有一只手表时可以知道时间,但如果他同时拥有两只走时不一的手表却无法确定时间。两只表并不能提供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就是著名的“手表效应”。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达成共识,协调一致,用统一的目标指导要求孩子。

  3、尊重儿童

  教师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尊重其想法,了解事实情况,不能想当然地批评孩子。

  批评的内容

  1、实事求是

  应先弄清楚问题的原因,了解幼儿的动机和处境,既明确指出其错误,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及由此引发的后果,又要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尊重孩子的权利、人格和自我意识。

  2、就事论事

  批评孩子要以他当前犯的错误为内容,就事论事,不可以偏概全,否定孩子的一切,甚至用有色眼镜看孩子,给孩子贴上“标签”。

  3、合情合理

  找到错误的内容后,批评幼儿应合情合理,要关心信任孩子,坚信孩子都是善良可爱的,用爱的情感教育孩子。

  批评的方法

  1、想一想

  他为什么出错?我批评他什么?我希望他哪一点能改善?他心里想什么?

  2、缓一缓

  教师在情绪不稳定时不宜批评幼儿,情绪状况良好时批评幼儿能更理智更客观。同样,幼儿情绪特别激动时也不宜进行批评。

  3、避一避

  适宜的时机和场合的选择也能影响到批评的效果。批评幼儿不宜在进行集体活动时或大庭广众之下进行。否则,一方面有害于幼儿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往往打乱活动计划,分散其他幼儿的注意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面对集体教育活动中的突发事件,教师不可置之不理。如公开课时,一幼儿无意中碰翻椅子,老师未做出任何反应,结果幼儿相继弄翻椅子,并以此为乐。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对幼儿的行为做出反应,可提示他坐好,积极参加活动。

  4、笑一笑

  教育家魏书生说:“教师无意中的一次微笑,一个爱抚动作,一句鼓励的话,一次真诚的批评,都可能挽救一个濒临绝望的学生。”同样,对幼儿进行批评时,态度也应委婉、温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幼儿认识到错误。

5、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读懂孩子,因势利导巧教育

  教育随笔:读懂孩子,因势利导巧教育

  今天,外面阳光明媚,是孩子们户外活动的好日子。外面中院草坪上活动的孩子们特别多。有一个小班的小男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个小不点,他喊着要上厕所,老师赶紧领着他直奔厕所,可到了厕所,他又说不上厕所,老师又只好把他领回活动场地,反反复复三四余次,闹得老师筋疲力尽。

  刘老师从旁边经过发现这个情况后,轻轻地走过去,拉起小男孩的手,对班上的老师说:“你们专心组织活动,这个小男孩我带一会儿。”刘老师将小男孩带进办公室,让他坐在高高的办公椅上,小家伙显然对办公室里的一切都非常好奇,这里瞅瞅,那里看看。刘老师从办公桌上拿起一本儿童读物递给小男孩,对他说:“你先看一会书,老师也要工作了,呆会儿咱们再去玩。”小家伙拿起书,一本正经地捧起书看起来,小男孩可爱的模样逗得办公室里的老师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刘老师又领着小家伙去院子里转了转。时间差不多了,刘老师将小家伙送到了班上,老远他就冲着班上的老师高兴地喊着:“老师,我回来了。”

  小男孩是一个自主能力很强的小男孩,他用一系列的举动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未果后,他又上演频繁上厕所的一幕吸引老师对他的注意。作为老师,我们要因势利导,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借机和孩子在互动中提一些要求,制定一些共同的约定,这样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6、幼儿园大班教师随笔:老师,我不爱说话

  幼儿园教师随笔:老师,我不爱说话

  这天的户外活动玩“冻人”的游戏,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想当“冻人”。我从一张张熟悉的脸蛋上扫视过去,好多幼儿都玩过一次甚至多次了。当我的目光停在站在最旁边的婧婧身上时,发现只有她安静地站着,也不举手。我想,婧婧平时不善言谈,何不让她来试试,锻炼一下呢!于是,我说:“婧婧,今天请你来当冻人,好吗?”说着,我随即拿着红鼻子冻人的“鼻子”贴在她的鼻子上,其他小朋友立即进入游戏状态。轮到冻人说话了,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婧婧以便迅速作出反应,可是等了半天,婧婧就是不张嘴,我赶紧蹲在她身边轻声提醒她:“婧婧,你是红鼻子冻人,该你说了。来,老师跟你一起说,‘我是红鼻子冻人……’”婧婧没有跟我一起说,而是低着头很轻很轻地说:“我不想当。”奇怪,这个游戏小朋友都很爱玩的,一遍一遍都不厌其烦。怎么她不想当?于是我就问:“小朋友们都爱当冻人,你为什么不想当呀?”婧婧低着头不说话了。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她才努努嘴:“老师,我不爱说话。”

  我一愣,这句熟悉的话正是婧婧的妈妈与我们老师交流时经常说的。婧婧的妈妈经常说:“老师,婧婧这孩子不爱说话,一天到晚也说不了几句话,上课也不爱举手发言吧?我真担心她!”而我们老师也不时会说:“唉,这孩子,挺乖的,什么都好,就是不爱说话!”没想到,老师家长们不经意的一句话,竟给孩子造成了如此的影响。

  这件事情以后,我不停地反思,深刻地反思。孩子们有着一颗敏感又脆弱的心,他们非常注重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大人们认为无所谓的事,一句无所谓的话都可能给他们留下阴影。孩子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他们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害羞腼腆、有的顽皮聪明、有的内向自卑。胆小,不爱说话又有什么了不起,这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反应,即使在成人也只不过因为成人更善于掩饰罢了,根本无所谓好与坏。新《纲要》明确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在很多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都是在自己主动的学习过程中,经过老师的适当指导,从中掌握知识的。一个教学活动下来,有些幼儿虽然举手发言不多,但知识能力的掌握都不错,要说她不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是,她们经常会与同伴交流想法,也不错呀。

  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不必急于给孩子贴上胆怯,不爱说话的标签。对于内向,不善言语的幼儿,应在更多的鼓励接触中引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我们可以耐心地告诉孩子:“不用怕,有我帮助你!”给他们更多的关爱,相信风景这边也好!

7、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老师,你画的不好看

  幼儿天生就喜欢涂涂话画画,从开始拿笔的时候开始,他们就会画他们任何想画的东西,也只有他们自己能看的懂,而且他们也有不同于成人的审美观念!  一天,我们在画画,我说:"今天,我们要画蝴蝶,你们可以随意画它们的姿态,随意涂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我们要进行展评,看看谁画的蝴蝶最漂亮!"说完,宝贝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在搞自己的创作了,聚精会神地,不受任何干扰。我也画了一幅自以为比较成功的作品,最后展评时,我把自己的得意作品也放在其中,请宝宝们选出画的最好的几幅画,结果我的作品落选了,我有些不甘心,便问:"老师画的怎样?"齐声答:"老师,你画的不好看!"  我在想在幼儿的世界里,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什么样的美才是幼儿世界里的美呢?

8、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讲文明,懂礼貌"从你我做起

  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文明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习惯。  我们班里有个小男生名字叫钢钢,他性格偏内向。不太喜欢和身边的小朋友交谈,就连早上见到老师跟他打招呼的时候他也只是看一看老师却从不会主动问老师早上好。她的奶奶每当看到这种情景都会批评他,嫌他一点也不给大人们争脸。  针对他的这种表现,我及时的跟他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并在课余的时候对他给予引导当他有一点进步的时候都给予奖励,增加他的自信心。终于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也渐渐意识到了,每天早上见到老师都问好,有时因性格的原因,总不能大声说出来,所以导致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薄弱。  一句简单的"老师好"会反映我们什么?他能折射出我们教师素质的所在。今后在教育孩子时,尤其是日常行为这一教育,需要我们不时的提醒孩子去做。只有我们在不断地反思中我们的工作才有进步!

相关文章

《大班老师随笔3篇》:大班老师随笔第1篇  孩子们到了大班后,语言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交往能力也逐渐增强。无论在讲故事和绘画、计算、创造、表演等能力中,都能按自己的想法大胆发挥和想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随笔200篇》:幼儿园大班公开课随笔第1篇  大班教育笔记(一):  感受孩子们的变化  这天是星期一,孩子们早上来园时都能兴高采烈地,主动地向教师、阿姨问好,不象小班时需要大人提醒,几个新

《保育随笔大班春季篇》:保育随笔大班春季篇第1篇  今年春天,北大园一班的王睿小朋友调班到了清华园四班,小家伙还念念不忘以前的活动室、老师和小朋友们。课间,她作为新班级老师的得力助手,负责帮老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