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语文高一必修1第八课《小狗包弟》教学反思

日期:2022-05-28

这是语文高一必修1第八课《小狗包弟》教学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本文通过一条名叫包弟的小狗的遭遇,来彰显文革这个时代,并由此作者反思了人性的弱点,可谓以小见大。狗的故事好理解,但学生对“文革”背景知之甚少,人性反思更是难点。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设计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阅读规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会和感受。 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

  1、读过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也就是你读懂了什么? 2、读了这篇文章,大家还有没有什么疑惑呢?读起来有什么障碍、不太懂的地方? 两个问题不仅可以统摄课堂,也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更能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能读懂的内容让学生交流,略讲;有疑惑的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重点讲,引导学生讨论。学生自己质疑有利于激发其思考探求的欲望,探求所得容易成为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二、然后通过同学们的体会和感受,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来深入分析。我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作为统筹:

  1、小狗为何会让作者一家人胆战心惊? 2、巴金为什么要解剖自己? 让学生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固然重要,让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的,可能更重要。如第一段学习,重点品味了“揪、批、斗、打、说”等词语,通过这些动词的赏读,使学生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文革”是一个没有法制、没有人性的时代。因而结合小狗包弟的旧主人及出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作者一家人胆战心惊的原因。再如通过作者解剖自己的思想,能梳理展示出作者自己人性的弱点和忏悔之情。能够理解到一件件反思,一件件总结。

  三、在本文收尾处以2003年感动中国中对作者的颁奖词来收尾,领略作者的人性光辉。每一节用心备的课也都难免有不足的地方,在本文教学中我做了以下思考:

  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文革时期——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考虑到当时极为复杂的社会背景绝非自己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道明白,因此,我只用文章第一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来引进。但课后有学生向我提出了她的疑问: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到底是怎样的?为什么文革的终结催生了部分中国人平时很少流露的忏悔意识?学生的问题让我讲课中存在的缺失暴露无遗。我觉着我应该更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看待这篇课文,全盘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引发的疑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解决这些疑问,而不是完全地任由自己的主观情感主宰自己的授课内容。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学会更多地从学生切身实际出发,来多方面更换立场角度思考,才能真正设计出优秀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案,才能真正让课堂精彩纷呈,让学生兴趣盎然。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