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40篇

日期:2021-02-08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4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40篇

第1篇、小班音乐活动小老鼠搔痒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体验在音乐背景下进行角色表演游戏的欢愉。
  2、 能感受不同音乐的气氛,并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创造性地做出相应的动物模仿动作,进行游戏。
  3、 提高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并逐步发展自控能力。
  4、 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猫和老鼠的头饰、纸门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

  (二)复习歌曲《小猫敲门》,并创造性地创编猫和老鼠的动作,
  1、指导幼儿用分角色对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2、在老师的鼓励启发下,能用声音表现出"猫司令"的恶作剧和小老鼠吓得叫救命的不同角色特征。
  3、创编小猫走路、敲门的动作,创编小老鼠搔痒、偷吃东西以及吓坏了的神态和动作。

  (三)、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听音乐做游戏
  1、要求音乐一开始时小老鼠可自由做各种动作,但当小猫的音乐开始时老鼠们要立即控制不动,等第三段音乐响,听到小猫敲门时才开始与猫司令对话表演
  2、在幼儿熟悉游戏的玩法后,老师提出控制的要求,让幼儿论换完整地游戏。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第2篇、小班音乐活动小鸟回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的快慢变化,做出相应的小鸟动作。  
  2、喜欢玩音乐游戏。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鸟妈妈的头饰。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走路:  
  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站立不动。  
  游戏反复数遍。  
  2、听音乐找座位:  
  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迅速找到任意一个座位坐下。  
  游戏反复数遍。 
  3、幼儿学做音乐游戏:  
  教师戴头饰扮演鸟妈妈,幼儿扮演小鸟,妈妈带娃娃出去玩。  
  幼儿听"鸟飞"音乐,做鸟飞动作,音乐停止,提醒有热找到家(座位)。  
  教师变化音乐的快慢速度:  
  "音乐有什么变化?""音乐快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很快乐,自由自在地在飞翔)"音乐慢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在捉虫、休息)"音乐停止了,小鸟就干什么?"(找家)游戏反复数遍。
  
  活动建议  
  在学会做"小鸟找家"游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其他小动物的音乐,如小兔、小猫等,让幼儿听音乐做"小兔找家"、"小猫找家"的游戏。

  活动反思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让一个活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会唱一首歌,会做一个动作,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斟酌的。

第3篇、小班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节奏的认识。
  2、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使幼儿懂得友情,珍惜友情。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过程
  1、情节引入“有只小鸭子不高兴了,我们去帮帮它吧。”怎么帮助它呢?幼儿讨论。对幼儿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
  ――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小鸭子,我们去看看他们在干吗? 突然有只小鸭子不高兴了,该怎么办呢? 我们去找它做好朋友好不好呢?
  2、欣赏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①教师: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 启发幼儿答: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就是你。
  ②带领幼儿一起唱歌,先感受音乐,做动作
  3、当幼儿熟悉音乐后,带领幼儿齐唱
  4、请个别幼儿(接受能力较强的)先在老师带领下唱~并给予奖励。
  5、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
  ――由教师发起,配合音乐节奏玩找朋友的游戏。请所有幼儿齐唱“一二三….在哪里”。唱到在这里的时候请一个幼儿请出以为好朋友,然后2个幼儿找好朋友。以次类推
  6、结束延伸:此活动可以用于音乐游戏中。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音乐领域的开课,总体来说,幼儿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会歌曲,并会大胆地一边唱一边进行表演,学会与朋友交往的能力,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不足:活动中若能再为幼儿创造一些自己游戏的空间,效果会更好。也通过这次活动,自己在今后的音乐活动教学领域里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第4篇、小班音乐活动小宝宝要睡觉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初步感受回旋曲的曲式结构。
  2、愿意关心小宝宝。
  3、用安静柔和的嗓音演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小娃娃一个、图片(小娃娃睡觉)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 
  难点:用安静柔和的嗓音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一、感受摇篮曲舒缓、柔和的特点。
  1、出示图片,教师讲述故事将幼儿带入情景。
  2、幼儿欣赏教师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3、教师再次演唱一遍,鼓励小朋友扮做爸爸妈妈,用动作哄宝宝睡觉。

  二、小朋友学唱歌曲
  1、幼儿听音乐和老师一起演唱歌曲。
  2、教师和幼儿一边演唱歌曲,一边鼓励小朋友用各种动作哄宝宝睡觉。
  3、个别练习,表演。

  三、鼓励小朋友在唱完后对小宝宝说一句话。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5篇、小班音乐活动《碰一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游戏的兴趣,并在游戏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2、引导幼儿大胆创编动作,能边唱边做边说。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磁带、三用机、活动前已教会幼儿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合拢放开》进场。

  二、复习歌曲,引导幼儿大胆创编动作。
  1、师幼共同演唱歌曲《碰一碰》。
  2、启发幼儿探索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与别人碰一碰,并请幼儿试一试。
  3、要求幼儿在与同伴碰一碰时要轻轻地,不推不挤。

  三、音乐游戏《碰一碰》。
  1、请幼儿听音乐在活动场地自由地找朋友,并能跟随音乐自由地做动作。
  2、当音乐停止时,教师说碰什么地方,幼儿便与自己的朋友轻轻地碰一碰那个地方。
  3、游戏中,可请幼儿做询问者,教师回答,教师用指令不断地变换“碰”的位置;也可请多数幼儿做询问者,个别幼儿做回答者。

  四、延伸部分。
  请家长们也参与到活动中,与自己的孩子玩“碰一碰”的游戏。

  活动反思:
  《碰一碰》这首歌曲表达了朋友与朋友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友好的情感,歌词浅显易懂,歌曲容易学唱。孩子们可以通过对歌词进行动作的演绎,体验与同伴碰头、碰肩、碰手的快乐,初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第6篇、小班音乐活动拉个圆圈走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唱歌曲,能边唱边随歌曲的旋律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2、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活动,并在歌曲结束时立刻蹲下或站好,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进一步学唱歌曲,能边唱边随歌曲的旋律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难点: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活动,并在歌曲结束时立刻蹲下或站好,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我们大家做得好》
  《我是小兵》
  《小鸟醒来了》
  《下雨了》
  《碰一碰》

  二、复习歌曲
  1、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不错哦,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看看你们还记得吗?
  教师弹奏歌曲,请幼儿说说歌曲的名称及大概的内容。
  2、教师边弹奏歌曲边带领幼儿复习歌曲内容。

  三、幼儿演唱歌曲及创编歌词内容
  1、教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自己来跟着老师的音乐完整地唱一遍歌曲吧!
  教师带领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2、教师:小朋友,儿歌里面请小朋友一起拉着小手走走、跑跑,我们还可以怎么样做呢?
  3、教师:除了可以看谁蹲下、站好,我们还可以做出做什么动作呢?
  4、教师小结幼儿所说的内容,并引导幼儿唱进歌曲里面。
  5、教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把自己编的歌曲完整唱一遍吧!

  四、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游戏
  1、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这个好玩的游戏吗?现在我请几个小朋友先来跟老师一起示范,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样玩的吧!
  教师请几名幼儿来进行游戏示范。
  2、教师请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内容。
  教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组一组的小朋友来拉好小手,走成一个小圆圈吧!与自己同一组的小伙伴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吧!
  教师弹奏歌曲,让幼儿进行游戏。

  五、结束活动
  1、教师:小朋友,这个游戏好玩吗?今天我们也玩得累了,现在请小朋友一起休息一下吧!
  2、教师:回到家里也请小朋友们与自己的家人也一起玩这个好玩的游戏吧!
  3、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个音乐活动简明轻快,幼儿非常喜欢参与。第一环节:先请幼儿倾听,让幼儿熟悉旋律,然后在让幼儿打节奏,感受歌曲的变化和节奏感。以提问的形式问幼儿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让幼儿回顾歌曲的内容,随后反复感知,加深幼儿的歌曲印象。

第7篇、小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初步学习在间奏处控制不唱。
  2、通过吹泡泡的游戏动作,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3、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用吹泡泡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带幼儿一起玩过吹泡泡的游戏
  2、吹泡泡的工具一份

  活动过程:
  1、教师吹出一串串泡泡,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出主题
  2、引导幼儿回忆吹泡泡的情景,学习5、6句歌词
  教师:泡泡到哪去了?
  我们来喊一喊它:泡泡 × |泡泡 × |(泡泡 抓 泡泡 抓)
  引导幼儿说出“泡泡不见了”。(边说边做动作)
  3、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1—2遍,在间奏处用吹泡泡的动作表示
  教师:泡泡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通过动作帮助幼儿回忆歌词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吹呀吹泡泡 有大又有小 飞呀飞上天 飞呀飞上天)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有节奏的念歌词并做出动作。
  教师带幼儿听琴按节奏念歌词
  重点练习在间奏处用吹泡泡的动作表示
  幼儿学习演唱歌曲2—3遍
  幼儿歌唱过程中,教师用歌声、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逐步退出,鼓励幼儿自己大胆跟琴唱。
  4、结束活动:教师吹出许多泡泡,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结伴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极具童趣的歌曲,欢快的旋律和富有画面的歌词都让孩子们非常喜欢,由于是出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本次活动的开展十分顺利,孩子们伴随着欢快的歌曲吹泡泡活动中结束。

第8篇、小班音乐活动小鸡小鸡在哪里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孩子们特别喜欢。而小班幼儿的思维活动带有具体形象性,喜欢模仿,对游戏的情节、角色、动作过程容易发生兴趣。《小鸡小鸡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幼儿喜爱的歌曲。歌词中小鸡和母鸡妈妈的对话能激起幼儿情感的共鸣,好像在和自己的妈妈对话一样。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扮演母鸡,请幼儿以小鸡的身份做游戏。幼儿在欢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唱游戏活动,感受歌曲的对答情趣与亲情。        
  2.在游戏中充分展开想象创编歌曲,体验对唱活动的快乐情趣。        
  3.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孵小鸡(撕贴)的方法。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        
  1.各种小动物的胸饰人手-:一只。(小鸡、青蛙、小牛、小狗、小猫等)        
  2.与幼儿一起创设游戏情景“鸡窝”、“草地”、“花园”        
  3.蛋宝宝(椭圆形黄色蜡光纸)中间用缝纫机踩好小鸡的外形。剪好圆形、三角形、鸡        
  4.录音机:磁带《小小蛋儿把门开》,比较悠扬的乐曲一段。    

  活动过程:       
  1.师:“小鸡一一”        
  幼:“哎一—”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花园去玩,好吗?”        
  幼:“好的一”     
  教师和幼儿边唱边跳进活动室,在花园的篱笆旁坐下。      
  2.在游戏中学唱新歌《小鸡小鸡在哪里》     
  (1)学对歌词。           
  师:“小鸡,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幼:“好的。”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2)学唱歌曲。          
  师:“鸡妈妈用好听的声音来问,你们会用好听的声音来回答吗?”即用琴伴奏。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3.撕贴“小鸡”    
  在音乐声中撕贴小鸡。

  活动反思:
  在学唱歌曲前,我先用歌曲的音乐和幼儿来互相打招呼,这样就让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熟悉音乐后,我创设了几个小情境,将歌词填入歌曲中,让幼儿觉得在玩中学会了歌曲。因为一开始在打招呼时,就用了对唱的形式,所以演唱时,也就难不到大家了。在最后,我还请了个别幼儿来扮演动物妈妈问,其余幼儿回答,这样的方式幼儿很喜欢,积极性很高,大家还创编出了图片以外的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呢。

第9篇、小班音乐活动勇敢的小士兵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学习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小士兵开枪和敌人闪避的动作,并在游戏表演中努力表现出朝气勃勃的精神面貌。
  2、 鼓励孩子想出各种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小士兵的操练活动。
  3、 培养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态度。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小士兵向客人老师敬礼。
  师:小士兵操练是很有精神的,胸脯挺起,眼睛看前方,小士兵操练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动作呢?
  幼儿回答(打炮、开枪、甩手榴弹、开机关枪等)
  进行曲音乐响起,老师带领幼儿在音乐的强拍做动作,弱拍踏步。

  二、1、师:小士兵为了保护自己的祖国,都很认真操练,(敌人发出声响,由配班班老师扮演)咦,那边有一个敌人,小士兵准备好你的手枪,我们要去消灭敌人,但要注意,我们的子弹不多,只能在音乐当中的强拍打一下,其余的拍子踏步,明白吗?老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开枪打敌人”,配班老师也跟着音乐强拍做“挡”的手势,音乐完结,“小士兵”终于把“敌人”打倒。
  2、师:又来了一个敌人,我们的子弹刚才已用完了,这次,我们只有“挡”住敌人的子弹了,音乐开始,配班老师“开枪”,“小士兵”们“挡”。
  3、师:刚才小士兵们都很勇敢,看见敌人都不怕,这次,老师请一些小朋友当士兵,一些小朋友当敌人,大家再来玩这个游戏。把幼儿分成两组轮流当小士兵,这次当小士兵的小朋友用开炮的动作来打敌人。

  三、今天小士兵们的表现很好,很勇敢,消灭了敌人,现在让人们回去休息休息,明天再出来操练,好吗?跟着进行曲音乐踏步出室。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10篇、小班音乐活动小兔子拔萝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根据故事的情节按照乐句变换动作。      
  2、按照游戏内容创编拔萝卜,跳舞等动作。      
  3、学习找好空地方,比较迅速地找到同伴(萝卜),合作进行游戏。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兔子头饰。   
   
  活动过程      
  一、幼儿倾听教师讲述的配乐故事一遍。   
   
  二、幼儿按照故事情节,尝试为小兔子匹配动作。      
  (1)幼儿尝试为因子部分匹配动作。      
  教师:小兔子早上起床后,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      
  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并播放引子段音乐,幼儿坐在椅子上,尝试跟着音乐做动作。      
  (2)幼儿尝试为A段音乐匹配动作。      
  教师:小兔子知道要区拔萝卜,心里很高兴,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例如:可以跳一跳,拍拍手等),教师播放A段音乐,幼儿尝试跟随着音乐坐在椅子上做动作。      
  (3)幼儿创编拔萝卜的动作。      
  教师:我现在是一个大萝卜,你们怎样把我拔出来呢?累了怎么办呢?     
  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并请一个幼儿到集体中间听者音乐示范拔萝卜的动作,教师做萝卜。     
 
  三、幼儿尝试完整听音乐"拔萝卜"。      
  (1)幼儿分角色表演一遍。      
  (2)幼儿交换角色表演一遍。

  活动反思      
  在这个音乐游戏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很愿意参加到游戏中来,对音乐的旋律掌握得较准,对游戏的玩法及规则掌握得比较好,因此,游戏效果比较好。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我认为,第一,这个游戏内容及形式贴近幼儿生活。第二,教师的参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兴趣。

第11篇、小班音乐碰一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身体各部位,启发幼儿能随着音乐创编相互触摸的不同动作,并初步体验自我表现及与他人合作游戏的快乐。
  2、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3、要求幼儿在与同伴碰一碰时要轻轻地,不推不挤。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学过歌曲《碰一碰》。
  2、《碰一碰》音乐。
  3、木偶小兔、小猫。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孩子们和老师在甜美的睡觉,大公鸡叫了,老师A说:“孩子们,起床了。”大家揉揉眼睛,伸伸懒腰。
  老师A说:“孩子们,天亮了,我们一起活动一下身体吧!”
  2、律动:身体各部位运动。

  二、 基本部分:
  1、幼儿观看木偶表演。
  A师:“小朋友做的真棒,老师奖励你们看一段精彩的木偶表演。(B师:春天来了,春光明媚,百花齐放,一只小兔出门了,他想找个朋友一起玩,小兔真高兴,他边走边唱歌:“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鼻子碰鼻子。”)
  A师:“咦?刚才小兔唱的歌叫什么名字?”(幼儿回答:碰一碰)
  (1)幼儿学唱一遍
  A师:“孩子们,愿意和小兔一起唱吗?”(愿意)(幼儿跟着小兔一起唱一遍)
  (2)小兔示范游戏。
  A师:“这首歌曲不仅好听,而且还能做游戏认识新朋友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小兔是怎样认识新朋友的?”(小兔:“咦?前面有一只小猫咪,我怎样去找小猫做朋友呢?”沉思一下后说:“对了,小猫喜欢唱歌做游戏,我就唱着歌去和小猫做游戏。”唱着《碰一碰》去和小猫碰鼻子。碰完后互相说再见。)
  2、观看完木偶表演后教师提问幼儿。
  A师:“小朋友,小兔去郊游碰到了谁?”(小猫)
  A师:“小兔是怎样认识新朋友的?”(和小猫鼻子碰鼻子)
  A师:“这个游戏好不好玩?(好)那咱们邀请小兔和咱们一起做游戏吧!”(幼儿一起喊:“小兔小兔。”小兔出来。)
  3、玩游戏《碰一碰》
  (1)小兔讲解游戏规则后带领幼儿玩2——3遍鼻子碰鼻子。
  A师:“小兔小兔,这个游戏怎么玩呀?你教教我们吧!”
  小兔:“好的,我们手拉手围个圆圈吧!小朋友们,小耳朵听好了,游戏是这样做的,唱第一句“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时心里想好要找谁,唱第二句“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时将你的好朋友拉到中间……。”
  A师:“那咱们请小兔领着咱们一块玩吧!我们给他拍手伴奏”
  (2)小兔引导幼儿创编相互触摸的不同动作后请3——4名幼儿随音乐做。
  小兔:“你们都是聪明的好孩子,这个游戏除了鼻子碰鼻子以外还可以碰那里呢?”
  幼儿说一个动作,就请他找一个好朋友上来示范一次。(引导幼儿说碰肩膀、额头、眼睛、脚丫、屁股、肚子、耳朵等。)
  小兔:“哇!这么多地方都可以碰。那我小兔来当指挥家。音乐暂停时我说碰哪里就碰哪里。注意一定要轻轻地碰,看谁碰的快又对。”
  (3)想出不同玩法,请幼儿3——5个人一组做游戏。
  A师:“小兔,这个游戏刚才咱们一次找了一个好朋友,能不能一次多找几个好朋友”?(小兔:“可以呀,可以请两个、三个、四个好朋友。那就请A老师来做一遍吧!)(A老师示范后请幼儿三个或四个、五个一组做游戏)
  (4)全体幼儿随意找朋友做游戏。
  A师:“小朋友,你们是不是都想找朋友碰一碰呀?”(是):“好!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找朋友吧,想找几个就找几个,想碰哪里就碰哪里。”(全体幼儿随意找朋友做游戏。可2人,也可3人、4人、5人。)
  (5)请全体幼儿随音乐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做游戏。
  A师:“孩子们,看着我们玩的这么开心,客人老师也想参加这个游戏,我们去找客人老师做游戏吧!”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让我们到外面去寻找更多的新朋友吧!

  活动反思:
  《碰一碰》这首歌曲表达了朋友与朋友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友好的情感,歌词浅显易懂,歌曲容易学唱。孩子们可以通过对歌词进行动作的演绎,体验与同伴碰头、碰肩、碰手的快乐,初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第12篇、小班音乐活动炒豆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了解歌词熟悉旋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唱歌曲。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围裙
  2、每人一把小铲子
  3、炒豆豆的录象。

  活动过程:
  1、观看录象,引入课题
  T:“美丽的秋天来了,许多庄稼都丰收了!黄豆也成熟了,我们来看看老爷爷、老奶奶在干什么呢?”(教师播放录象)
  T:“他们在干什么呢?”(幼儿看,教师介绍打豆豆、炒豆豆的内容)
  T:“有什么颜色的豆豆啊?豆豆在锅里还干什么了?”(认识黄豆和青豆,知道豆豆还在翻跟头呢!)
  观看完,教师
  T:“他们刚才在干什么啊?”(幼儿说说,帮助幼儿回忆)
  2、熟悉歌词
  T:“刚才他们在炒豆豆!”(教师有节奏的说歌词)
  T:“你会象我一样来炒豆豆吗?”(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
  3、学唱歌曲
  T:“今天我来做妈妈,给你们炒豆豆吃!”(教师系上围裙)
  T:“我这还有一首关于炒豆豆的歌曲呢!想听吗?听仔细了!”(教师清唱)
  T:“还想再听一遍吗?”(再次倾听,加上钢琴伴奏)
  T:“今天我用我的小手当铲子也来炒炒豆豆!我们一边炒一边唱!”(教师带领幼儿边动作边唱)
  T:“我请来了小铲子,我们一起用小铲子边炒边唱!”(教师带领幼儿边做边唱)
  4、活动延伸
  T:“豆豆炒好了,好香啊!”(教师做闻豆豆的动作)
  T:“你闻闻香不香?你来尝一尝!给旁边的小朋友吃一吃!”(幼儿做动作)
  教师唱第二段歌词,引导幼儿送给别人吃

  活动反思:
  在幼儿阶段,音乐教育的重点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审美能力,首先得帮助幼儿感知、理解、熟悉音乐语言。本次活动的乐曲简短,歌词简单,活动进行之前幼儿已经很熟悉,民间韵味有了较深的感受,在充分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游戏情节和动作的创编,自主体验、表现了对游戏音乐的审美感受。

第13篇、小班音乐活动好听的电话铃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旋律,愉快地学唱歌曲《谁找我呀》。
  2.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电话铃声产生好奇。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的各种有趣的手机。
  2.多媒体课件:打电话的动画。

  活动过程
  一、演唱歌曲《谁找我呀》
  师:(多媒体播放美丽的森林背景)森林真美呀!我们一起来玩打电话的游戏好吗?(播放音乐,唱歌表演打电话。用问答的形式创设游戏情景:“喂,喂,喂,请问你找谁?”“我要找×××。”“找我干吗呀?”“和我一起做游戏……”)

  二、在情景中感受、学唱歌曲
  1.给小狗打电话 (多媒体播放手机图案和动物电话本,拨打电话。)
  师:小狗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幼儿看动画读电话号码,当铃声响起时,播放歌曲《谁找我呀》:你打我电话,找我有事吗?我正忙着呢,请你多等一下。马上就来了,马上就来了,你别挂!)
  师:咦?小狗的电话铃声和我们的电话铃声有什么不同?(音乐铃声,会唱歌的铃声……)
  2.给小免打电话
  师:你们听到小兔的电话在唱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替换歌词重复唱。)
  师:(扮演小兔接电话)“你好呀,我是小兔,找我干吗呀?”(鼓励幼儿用完整语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小兔,我想请你去公园玩……”。)
  3.给小鸭打电话 师:我也想打电话给我的动物朋友,听谜语,猜猜我的电话要打给谁。
  (唱出谜语:我有圆脑袋,穿着黄黄衣,走路摇摇摆,猜猜我是谁。幼儿回答正确后,再唱:唱歌呷呷呷,爱吃鱼和虾,我是小鸭子,你们猜对了)师生共同拨打电话,教师范唱歌曲《谁找我呀》。
  4.给大象打电话
  请幼儿说说大象和小免的电话铃声有什么不同。让幼儿辨别声音粗细、快慢的不同,并学唱大象的歌曲铃声。

  三、设计歌曲铃声
  师:小动物们的电话铃是歌声,真好听!我们也给自己设计一个音乐铃声吧!(教师演唱一首幼儿学过的歌曲作为自己的手机铃声,启发幼儿运用学过的歌曲为自己的手机设计铃声。)
  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手机,说说、唱唱自己设计的歌曲铃声。(复习熟悉的歌曲。)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灵感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孩子们平时有打电话的经验,各种各样的铃声也融合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活动设计最大的亮点就是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话铃声艺术化,让幼儿在情境活动中欣赏歌曲。

第14篇、小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厨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游戏活动,有表演的兴趣。
  2、感受音乐的快慢,并能用相应动作表现。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小围裙、音乐、录音机;
  2、玩过“买菜”游戏。

  活动过程:
  (一)律动“买菜”:
  1、师:系上了小围裙,你们是谁呀?
  (幼:我们是快乐的小厨师)
  师:小厨师们!(哎!)挎上小篮子!(噢!)一起去买菜!(好!)
  2、听“开汽车”音乐“上菜场”。
  3、律动“买菜”:
  齐念:走一走、看一看,小菜场、真热闹,荤菜蔬菜样样有,红萝卜、绿青菜,新鲜黄瓜摆一排;小螃蟹、大甲鱼,鸡鸭鱼肉任你挑。(边念边做拍手跺脚等动作)
  师:红萝卜、绿青菜――
  妹:我要买!
  师:小螃蟹、大甲鱼――
  弟:来两只!
  师:新鲜的鸡鸭鱼肉――
  众:我们要!
  齐:荤菜蔬菜买一篮,开上汽车回家喽!
  4、听“开汽车”音乐回家。

  (二)欣赏音乐“切菜”
  1、师:你们买了什么菜呀?(萝卜、青菜、鱼、肉等)这么大一块肉,该把它切小了才能烧,怎么切呢?(很慢、很用力的)
  2、师随慢音乐做切大肉动作。
  3、幼儿随慢音乐做切大鱼、大肉动作(配上嘿― 嘿― )。
  4、听快的音乐,让幼儿进行对比:你们听,这段音乐是在切大鱼大肉吗?是在干什么?
  (切大鱼大肉可真累,所以很慢、很用力的;现在的音乐很快的,就象在切蔬菜,因为蔬菜比较嫩、容易切。)
  5、一起听快的音乐切蔬菜。(配上笃笃笃,笃笃笃)
  6、听快慢交替的音乐做相应的切菜动作。

  (三)结束部分:
  复习歌表演“办家家”。

  活动反思:
  总的来说,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第15篇、小班音乐活动猫妈妈找小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情绪愉快地参与游戏。
  2. 培养幼儿一定的自制力。
  3.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 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歌曲磁带,猫妈妈的头饰一个,小猫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戴猫妈妈头饰)“今天,猫妈妈要和小猫玩游戏,谁是我的小猫?”

  二. 学习游戏《找小猫》第一段。
  1. 教师表演歌曲第一段,并用表情激发幼儿一起表演的兴趣。
  2. 老师和幼儿一起根据歌词内容表演第一段的动作。
  3. 幼儿在最后一句时找个地方躲起来,并请幼儿说说你躲在什么地方。
  4. 用游戏性的语言鼓励幼儿躲好后不动。

  三. 游戏《找小猫》
  1. 教师扮演猫妈妈进行游戏,要求拍到的小猫要出来跟好妈妈,没拍到的小猫最后出来。
  2. 幼儿听完整的音乐(磁带)做游戏。
  3. 可请个别幼儿做猫妈妈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16篇、小班音乐活动点点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学唱童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仔细观察句式特点,耐心倾听并流畅表述儿歌。
  3.掌握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尝试通过替换童谣中的部分词语(动物名称和特征)来创编童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利用虫、鸡、狗、鸟头饰,创设“快乐游戏”情境。
  2.利用虫、鸡、狗、鸟动物图片及头饰、魔法棒,创设“魔法体验”情境。
  3.利用儿歌幻灯、图谱,创设“视听同步”情境。
  4.利用小鱼、小马、小兔等图片,创设“想象仿编”情境。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儿歌并表演,体验童谣变化的乐趣。
  活动难点:对童谣中的动物名称和特征进行创编。

  活动过程
  一、利用“快乐游戏”情境,体验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叫声的乐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玩“点点乐”的游戏。(请小朋友围圈坐,并戴上虫、鸡、狗、鸟动物头饰。)
  游戏玩法:教师和幼儿一起说:“点一点二点张三,点来点去就点你。”被点到的小动物迅速站起来作出相应的动作及叫声。

  二、利用“魔法体验”情境,感受儿歌的趣味性
  1.出示不同的小动物图片,教师和幼儿一起学习儿歌中的重点词句(如:虫会爬、鸡会啼、狗会叫、鸟会飞)。
  2.教师拿魔法棒,幼儿戴头饰,利用师幼对答的方式进行互动游戏。

  三、利用“视听同步”情境,感知儿歌中蕴含的句式结构
  1.教师播放幻灯片,请幼儿结合幻灯片完整欣赏儿歌。
  2.幼儿观看图谱,发现重复关系的句式特点并大胆表述儿歌。
  3.用肢体动作大胆表演儿歌。

  四、利用“想象仿编”情境,幼儿感受童谣变化的乐趣。
  1.教师示范创编,如点点兔,兔会跳。
  2.出示其他小动物图片,请幼儿自选一张图片进行大胆创编,如:点点鱼,鱼会游;点点马,马会跑;点点……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小动物回家”,请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动作及叫声“回家”。

  附: 点点虫
  点点虫,虫会爬,
  点点鸡,鸡会啼,
  点点狗,狗会叫,
  点点鸟,鸟会飞,
  飞到树林回家去。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活动开始我利用“快乐游戏”的情境,请幼儿在“点点乐”的游戏中体验快乐的同时,了解虫、鸡、狗、鸟动物的动作及叫声。请幼儿凭借自己的已有经验,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在游戏中我点到小狗时,小钊站起来做“狗跑”的动作,小毅急得站起来说:“老师狗会汪汪叫呢!”说完把两只手放于头上做狗叫的动作。当我点到“鸡”时,一诺模仿发出“咯咯咯”的叫声,这时一旁的昊楠站起来模仿发出“喔喔喔”的叫声。由此引导幼儿对母鸡和公鸡的叫声进行探讨。在探讨中幼儿明确了母鸡是咯咯咯叫的,公鸡是喔喔喔啼的。教师进一步的引导提升(公鸡发出的声音一般比母鸡发出的声音还要尖细,洪亮,所以在这里我们就用“啼”来代表鸡发出的声音)。 在“视听同步”的情境中,通过仔细观看、反复朗读,感知了儿歌中蕴含的句式结构。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儿歌中前句和后句的区别时,妘妘说:“第一句前边有虫的图片,后边也有虫的图片。”依依说:“下面一句有狗的图片,后边也有狗的图片。”……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并进行大胆讲述,自发的感知了童谣前一句的结束词与后一句的起始词有重复关系的句式特点。

第17篇、小班音乐活动螃蟹歌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螃蟹》编配上了欢快的音乐,利用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二拍子的音乐旋律,培养幼儿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二拍子的音乐旋律,乐于用手按音乐节奏表现音乐。
  2.喜欢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螃蟹手偶一个,自创音乐老师弹唱。
  2.活动前听过故事《螃蟹与乌龟赛跑》。
  3.场地安排:椅子两两背靠背,排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故事,引导幼儿感知螃蟹横走的方向。
  “为什么每次比赛,螃蟹都输了?”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横走. 老师弹唱音乐一遍,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
  老师再弹唱“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呀爬呀不见了。”引导幼儿用动作进行横爬的音乐表达。

  二.出示螃蟹手偶,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感知手形动作。
  “刚刚小朋友都表现得很不错,那用手表示螃蟹怎么做呢?”出示手偶螃蟹,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在音乐下的动作,配班老师弹奏音乐两遍,幼儿跟随老师做动作。

  三.感受二拍子音乐旋律,乐于用手表现音乐。
  “螃蟹说我的音乐是二拍子旋律,谁要是认真听了音乐并乐于用手表达音乐节奏,呆会我就和谁来比赛。”

  四.老师再次操作手偶螃蟹,引导幼儿再次感受音乐节奏。

  五.幼儿两两在凳面上进行比赛游戏。选择几个掌握较好的幼儿与手偶(老师操作)进行比赛。

  六.全体幼儿在完整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再次游戏一遍。

  附自创歌曲:
  | 1 2 | 3 4 | 5 6 | 5 - |
  一 只 螃蟹 八 条 腿,
  | 6 5 | 4 6 | 5 3 | 2 - |
  脑 袋 尖 尖 在 喝 水,
  | 1 2 | 1 2 | 3 4 | 5 - |
  爬 呀 爬 呀 爬 呀 爬,
  | 6 5 | 4 3| 2 3 |1 - ||(第一段)
  爬 呀 爬 呀 不 见 了。
  | 6 5 | 4 3 | 2 - | 3 - | 1 0||
  爬 呀 爬 呀 不 见 了。(第二段)
  或者
  |12 34 |56 5|
  一只螃蟹八条腿,
  |65 46 |53 2|
  脑袋尖尖在喝水,
  |12 12 |34 5|
  爬呀爬呀爬呀爬,
  |65 43 |23 1||2 3 | 1 -||
  爬呀爬呀不见了不 见 了
  动作方法:一只螃蟹八条腿,(一字一拍,四指曲张四次)
  脑袋尖尖在喝水,(两字一拍,两拇指“点”头四次)
  爬呀爬呀爬呀爬,(两字一拍,双手向左爬四次)
  爬呀爬呀不见了。(第一段音乐两字一拍,双手向右爬两次,然后双手藏在背后。第二段音乐两字一拍,双手向右爬两次,不见―双手向前一摊,了―立即把手藏在背后。)
  双手靠拢:两拇指做脑袋,两手的四指做螃蟹的八条腿。

  活动反思:
  《螃蟹歌》歌曲旋律生动、活泼、有趣,贴近幼儿的生活,童趣盎然。本次教学目标我定位为第一,初步学会演唱歌曲,能用生动、活泼的歌声表现歌曲诙谐、有趣的情趣。第二,对方言歌曲产生兴趣,并从中体验到表演的乐趣。教学重点是根据歌曲旋律的音准演唱歌曲《螃蟹歌》;教学难点是运用四川方言进行演唱歌曲。中班的孩子从来没有尝试演唱方言歌曲,可以说这节音乐活动《螃蟹歌》是非常受孩子喜欢的。孩子们在跟着音乐演唱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很开心、很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孩子一起经历了许多,也发现了许多惊喜之处,也获得了一些活动开展的启示。

第18篇、小班音乐活动毛毛虫挠痒痒教案反思

   教学理念:
  在培育孩子用美妙的声音学唱K曲的与此同时,勉励孩子勇敢地用动作表现乐曲。通过给孩子挠痒痒为游戏作伏笔。很好的予以孩子勇敢表现的机会,推动小伙伴间的沟通,在自由宽松的气氛里,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游戏带来的愉快。

  教学目标:
  1、学唱K曲,勉励孩子用动作与声音勇敢表现乐曲。
  2、体会与小伙伴一块儿游戏带来的欢快心情。
  3、会用动作与声音表现挠痒痒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要点:学唱K曲,可以用美妙的声音与有意思的动作来表现乐曲。
  难点:学看图谱,体会三拍子Music的节拍特征,在乐句的最终不漏拍。

  教学准备:
  《毛毛虫挠痒痒》Music磁带、毛毛虫指偶与大树头部装饰数个。

  教学过程:
  1、幼儿教师放《毛毛虫挠痒痒》的Music,让孩子随Music做挠痒痒的动作。
  2、创建场景,学习歌词。
  (1)孩子,你是怎么样挠痒痒的?其它人挠你痒痒时你会怎样?
  (2)(幼儿教师一手食指戴上小毛毛虫指偶,一手五指张开立起手臂肘当作小白菜祖父,边讲边表演。)哇!毛毛虫窜出来啦!小白菜祖父讲:“我才不惧哩。”毛毛虫用力喊:“我来了—”小白菜祖父還是纹丝不动。突然,毛毛虫躲进小白菜祖父的腋窝里挠痒痒。小白菜祖父一瞬间呵呵的笑出声来啦。幼儿教师提问孩子小白菜祖父为何笑哩?
  3、放录音,启发孩子学做“挠痒痒”的动作。
  教师饰演毛毛虫给孩子挠痒痒(勉励孩子相互挠挠)
  4、幼儿教师带着孩子快乐的随录音边唱边做动作。
  5、师幼一致玩游戏“毛毛虫挠痒痒”
  (1)教师扮毛毛虫,请一孩子扮大树,表演1遍。
  (2)请几位孩子饰演毛毛虫,幼儿教师饰演大树,在Music声中表演1遍。
  (3)全部孩子边唱边表演2遍。
  6、为增添游戏的趣味性,幼儿教师可随机用以蔬菜的名字更换小白菜祖父,例如:豆角大姐姐、冬瓜(又称枕瓜)祖父等。

  教学扩展:
  外头的青草也想与毛毛虫做挠痒痒的游戏,那我们应当怎样唱这一首歌哩?幼儿教师带着孩子边创作乐曲边做动作出教学室,去室外找更加多的伙伴创作乐曲。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毛毛虫挠痒痒》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通过师幼和幼儿之间在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的同时,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增进友谊,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第19篇、小班音乐活动小马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简单音乐游戏,从中获得愉悦的情绪。
  2、初步学唱歌曲,熟记歌词。
  3、会听过门,能有节奏地演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已有初步的音乐常规及用身势进行伴奏的基础。
  2、物质材料:录音机、《小马》歌曲磁带、钢琴;小马玩偶一个,自制指环幼儿人手一个。
  3、环境布置:布置与游戏活动相关的环境,即在活动室一端用拱形滑梯设置成“高山”,用平衡木设置成“小桥”。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随音乐节奏学小鸟飞入活动室。

  二、练声游戏《我爱我的小动物》(C―F调):教师演唱动物名称后,幼儿模仿演唱动物叫声、姿态从躲藏处走出来。

  三、新授歌曲《小马》
  1、播放音乐,请幼儿说说这是哪种动物的叫声(马叫)。
  2、教师扮演“马妈妈”,并请一名幼儿扮演“马爸爸”,其余幼儿扮演“小马”分两组随音乐跟“爸爸”、“妈妈”去游玩――“爬高山、过小桥”。
  3、请“小马们”讲述刚才游玩内容,“妈妈”出示与游玩相应内容的图片,大家观看整理,引导幼儿学习歌词。
  4、幼儿边学习朗诵歌词,边用身势(拍手、拍腿)伴奏。
  5、游戏:“马儿跑”
  (1)教师与幼儿围圆形坐好,每人右手拇指戴一个指环,随钢琴伴奏边拍手、边右手边传玩偶小马,边朗诵歌词。
  (2)幼儿跟随老师边传玩偶小马,边演唱歌曲2~3遍。

  四、幼儿扮“小马”边唱歌边过“高山”、“小桥”。

  活动延伸:
  在音乐活动区,鼓励幼儿随音乐自唱自跳。

  附:歌词
  小马
  1=C
  35  55 | 65  55 | 61  11 | 76   5 |
  小马 跟着  爸爸  妈妈  高兴  高兴  去玩 耍, 
  11   65 | 66   53  | 533  533 | 22  1 
  爬过 高山, 走过 小桥, 波个里 波个里  向前 跑。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20篇、小班音乐办家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四分节奏并尝试用娃娃家的餐具来表现××| ××|与×× ×|×× ×|×× ××|×× ×|的节奏。
  2、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歌曲《办家家》
  2、围兜兜、蝴蝶结若干,磁带、录音机
  3、娃娃用的小碗、调羹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分配角色,幼儿听音乐愉快地进活动室。
  师:小朋友,我们来办娃娃家,好吗?请戴着蝴蝶结的男孩子当爸爸,系围兜的女孩子当妈妈,老师来当大妈妈。现在请爸爸开着小汽车带着妈妈去买菜。好,爸爸们,妈妈们,出发!(女孩子跟在男孩子后面并拉着男孩子的衣服,一对对听着音乐自由地“开车”。)

  二、律动《办家家》,初步感受四分节奏。
  师:小菜买好了回家了!我们赶快来炒小菜吧!
  引导幼儿跟着老师按四分节奏做洗洗|洗洗|切切|切切|炒炒|炒炒|的动作,重点练习|炒小 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罗|的动作。
  师:办家家罗! 幼儿愉快地表演律动《办家家》。

  三、游戏“快乐的娃娃家”,引导幼儿用小碗、调羹来表现节奏。
  1、教师表演,激发幼儿表现的欲望。
  师:娃娃吃饱了,就开心地笑了起来,瞧!大妈妈的碗娃娃和调羹娃娃也高兴得唱起歌来了。
  教师用调羹按××| ××|的节奏敲击小碗,炒小菜处配节奏×× ×|×× ×|×× ××|×× ×|(配乐)。
大妈妈的小碗和调羹是怎么唱歌的?
  2、引导幼儿用调羹敲击小碗来表现节奏,教师用鼓声控制幼儿敲打的速度。 你们的小碗也会唱歌呢,请你试试看。跟着大妈妈的鼓声一起来唱歌。
  3、教师指挥幼儿分男女小朋友用接龙的方法敲打小碗。 现在爸爸和妈妈来比一比,谁的小碗唱歌唱得好。
  4、在音乐的伴奏下,全体幼儿完整地表演游戏“快乐的娃娃家”。
  请小碗、小调羹跟我们一起办家家吧!

  四、结束:听音乐自由敲打小碗出活动室。
  小二班教室里有个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拿着小碗小调羹去喂它吧。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21篇、小班音乐娃娃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的内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抱娃娃的动作。
  2.借助情景表演,游戏,记忆歌词内容。
  3.在结伴游戏时,愿意与同伴交换进行抱娃娃表演。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玩过娃娃家游戏,有抱娃娃的经验。
  2.布娃娃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回忆原有经验.
  幼儿回忆玩娃娃家的经验,尝试模仿抱娃娃的动作.教师反馈幼儿动作,引导幼儿抱娃娃可加入身体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欣赏教师演唱歌曲2遍
  教师扮演妈妈的角色,抱着娃娃演唱,引起幼儿对歌曲的兴趣.老师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帮助幼儿理解熟悉歌曲的内容.
  3.幼儿学玩游戏.
  教师出示一个娃娃,边唱歌边示范游戏的玩法,唱到最后一句时,将娃娃送给另外一个幼儿.请一位幼儿当妈妈,重复表演.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进一步明确游戏的规则.
  4.幼儿完整的做游戏.
  增加娃娃的数量,集体玩游戏3遍.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因为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出发,从生活中选择了幼儿熟悉的内容,所以孩子们兴趣较高,在活动中也显得比较主动、积极。在活动能够中,老师和幼儿的关系的平等的,整个活动氛围是轻松的、快乐的,但整个活动安排的“量”较多,以至于在体验歌曲情绪这一环节中幼儿体验得不够深入,教师引导得也不够。可以将感受三拍子旋律和体验情绪相结合,进行分段欣赏,让幼儿一段一段欣赏,教师分段营造氛围,进行分析、让幼儿创造性地去表现,这样就可以为后面的完整体验作好铺垫了。

第22篇、小班音乐活动好玩的纸板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尝试用纸板玩各种游戏。
  2、能肢体协调的做动作。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纸板若干,《健康歌》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设置情境,游戏导入: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我们把纸板放到背上,一起学小乌龟走路,到草地上玩玩吧!(指导幼儿将纸板放到背上,随音乐学乌龟爬,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纸板操
  师:小朋友草地到了,把纸板拿下来,我们一起运动一下吧!(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2、藏猫猫
  师:小朋友,运动一下开心吗?下面,我们用纸板玩个藏猫猫游戏:我的小脚藏起来啦,我的腿不见啦,快把小屁股藏起来……哎呀,我看不见小朋友啦!偷偷瞧一瞧……
  3、探索活动
  (1)自由练习
  师:小朋友,纸板好玩吗?除了做操、藏猫猫,纸板还可以怎样玩呀?小朋友想一想、自己玩一玩试试!(幼儿随音乐自由玩纸板,教师巡回指导)
  (2)经验交流
  师:小朋友玩累了,坐在纸板上休息一会儿。小朋友,你刚才是怎样玩的?谁来玩一下给大家看看?(请幼儿分别展示,教师予以肯定,并引导幼儿进行练习)如:头顶纸板练习平衡走;将纸板放在地上,跨跳过去;在纸板上跳 当跳跳床;当方向盘开汽车;一只脚踏在纸板上玩滑板车等。
  4、集体练习
  (1)开火车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开着火车去旅游吧?好,快排好队,坐上火车,出发!(幼儿坐在纸板上、带动纸板向前移动)
  (2)过小河
  师:小朋友快下车,前面有条河挡住了我们,怎么办?你们看,河里有很多大石头,我们从石头上跳过去怎么样?小朋友要注意安全,一个跟着一个跳,不能推、不能挤!
  (3)躲雨
  师:我们过河啦,我们胜利啦! 哎呀,下雨啦,快拿雨伞躲雨啦,(拿起纸板举起来当雨伞,跑到边上)。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雨停啦,我们又可以到草地上玩啦!刚才躲雨跑得太快了,我们休息一下(在纸板上坐下),听音乐蹬蹬脚、敲敲腿、伸伸懒腰、相互捶捶背等。
  师:时间不早啦,我们该回家了,把纸板放到背上,学小乌龟走路,回家喽!

  四、活动延伸
  在平时的活动中,继续引导幼儿用纸板探索出更多的玩法。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第23篇、小班音乐活动牛奶三明治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牛奶三明治》是一首旋律简单、歌词贴近幼儿生活的歌曲,小朋友容易学唱,而小班幼儿创编歌词的能力还不是很强,针对这一点,我只提供旋律和各种食物图片,自始至终都由幼儿创编歌曲,从以前的“要我唱”改为现在的“我要唱”。

  活动目标:
  1、在“卖早点”的情境游戏中反复倾听,熟悉歌曲,学习用“吆喝”的形式演唱。
  2、尝试用多种方法来创编歌曲,能大胆表演。
  3、体验与教师、同伴一同游戏带来的快乐。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小推车一辆,食物图片七幅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3、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巩固已有经验。
  教师手推小推车向四周叫卖,导入活动。
  师:你们猜猜我会卖些什么呢?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二、熟悉旋律,感知体验“吆喝”。
  1、熟悉旋律,逐个填词演唱
  师:你们看,我卖些什么?谁来帮我卖早餐?我还会一边唱歌一边卖东西呢!
  幼儿学习用“吆喝”的声音来卖早餐。
  尝试用1~2个实物填进旋律演唱。
  2、完整演唱歌曲。
  师:这一次,我们把这些东西连起来一起卖,每样东西只唱一遍,唱慢一点、清楚一点,让别人听清你卖的是什么。

  三、创编歌曲,匹配相应歌词。
  1、调换图片顺序,创编歌曲并演唱
  2、尝试替换1―2种食物来演唱。
  幼儿自由创编,并能大胆表演。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24篇、小班音乐活动过马路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着听辨不同的音乐信号,能按音乐信号进行动作。
  2、体验与同伴音乐游戏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活动准备:
  1、自制小汽车、红绿灯。
  2、教学挂图《过马路》。

  活动重点:
  学着听辨不同的音乐信号,能按音乐信号进行动作。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说说过马路的经验:
  ――“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你是怎么过马路的?为什么过马路要看好红绿灯?”
  “过马路时还有谁要看好红绿灯?”
  “小司机怎样开汽车?今天我们就来学做小司机。”
  2、体验游戏“过马路”:
  老师手持红绿灯,幼儿学做小司机按信号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3、听音乐,辨认音乐信号:
  老师弹奏不同的音乐(高音、低音),幼儿讨论各代表的信号:
  ――“这两个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高、低音可以代表什么颜色的灯呢?”
  教师根据幼儿讨论的倾向,决定高、低音代表不同颜色的灯。
  4、游戏――小司机:
  老师弹奏划音,幼儿探索其代表的信号:
  ――“这个声音像小司机开车时的什么动作?”(刹车)
  老师交替弹奏三种音乐信号,幼儿愉快的游戏。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25篇、小班音乐活动小青蛙捉害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习:123456554321-: 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
  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 (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对各种小动物特别喜爱的情感,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学会用音乐活动的形式来表达自已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第26篇、小班音乐活动两个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唱出亲切、活泼的情绪。
  2、通过玩手指游戏和身体动作来熟悉歌曲,培养唱歌的兴趣。
  3、积极参与活动,学习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手指木偶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享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难点:根据歌词和节奏大胆表现并迁移自己的情感与人交流。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指木偶,引出课题。

  二、玩手指游戏,熟悉歌词。
  1、老师朗诵歌词并示范用两个手指分别为两个朋友做碰指、绕指、弯指关节活动。
  2、 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试着玩手指游戏,教师边玩边念歌词。幼儿熟悉歌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 教师继续出示新的手指木偶,边玩手指游戏边范唱。
  2、 幼儿自己边玩游戏边学唱歌曲。

  四、迁移情感,结伴游戏,完整地表现歌曲。
  1、幼儿与教师边玩边唱。
  2、 与同伴两人玩手指游戏。边玩边唱歌。
  3、 幼儿自由结伴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体验快乐的情感。
  4、 邀请客人老师边玩边唱。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27篇、小班音乐活动声音的高低和乐曲的旋律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这是很基础的乐理知识,让幼儿从小学习一些乐理知识,也是为他们日后开展各种音乐活动做准备。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讲解就会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变成知识的灌输。所以,我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师幼互动,促使幼儿对乐理知识有所认识。

  活动目标:
  1. 复习音乐律动《小猫你别吵》,要求表演整齐、生动。
  2. 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声音有高有低,学习高低的相对概念,正确区分出声音的高低。
  3. 了解几种旋律,会用线条表示出来。
  4. 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5. 让幼儿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合作的乐趣,培养幼儿充分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 音符
  2.五线图谱
  3.简谱
  4.水彩笔
  5.录音机
  6.磁带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我唱得好
  情景:两幼儿争执,教师上前询问,知道他们在比谁唱歌好听,教师要求幼儿比一比。
  内容1:练声c-f
  内容2:复习音乐律动《小猫你别吵》。要求表演整齐、生动。

  二、区分声音的高低
  1. 利用身边熟悉的东西作比较,初步了解高低的相对概念。
  游戏1:小音符的家
  游戏2: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 互动游戏:听一听

  三、声音的旋律
  1. 上行和下行 看图谱,从音符在图谱中的走向直观了解上行和下行。
  2. 旋律 用线条将旋律表示出来,使之变成看得见得旋律。
  合作游戏:拼旋律

  四、简单复习一遍以上内容,进行小结。

  五、自由歌舞。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28篇、小班音乐游戏活动合拢放开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跟随歌曲有节奏地进行体态律动,增强手指动作的灵活性。
2、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合拢放开》,播放器。
活动过程:
1、介绍游戏的玩法。
玩法:
(1)①②小节,双手捏拢,然后五指张开。③④小节,拍手四次。⑤⑥小节,双手放开,捏拢两次。⑦⑧小节,双手放置身体两侧。9~12小节,自腹部起双手交替逐步爬至头顶。13~16小节,双手往下爬至相应的身体部位。
(2)指导幼儿必须随歌词的指令做出相应动作,动作符合音乐的节奏。
2、幼儿初步熟悉动作与歌曲后,尝试跟随边唱边有节奏地做动作。
(1)启发幼儿想出各种办法改变"爬"时手的动作,如用手掌、手背、手指等等。
(2)幼儿边唱边尝试用自己创编的动作有节奏地做动作。想出新方案的幼儿可以做"小老师",
(3)教师注意随时给予适当的提示与帮助,以使动作更完美。
3、启发幼儿改变最后手往下爬的身体部位。幼儿尝试演唱自己创编的歌词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4、幼儿熟练后,自由两两结伴,边唱边在对方身体上"爬"与"指"。教师重点指导那些不愿被人碰的幼儿,但不可勉强幼儿。
活动延伸:
音乐区继续投放游戏材料供幼儿游戏。
活动反思:
《合拢放开》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所以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音乐中感知手的动作变化与身体接触,进一步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听欢快的音乐产生愉悦的情绪。歌曲的旋律是在儿童最舒适的音域内进行,速度是中速,节奏平稳。节奏是音乐要素之一,这首歌曲正是运用了这样的节奏来表现游戏时的欢快的情绪,适合小班幼儿学会歌唱。
幼儿都很喜欢学习音乐,而且也很喜欢游戏。游戏在幼儿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幼儿可以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样才不会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到枯燥无味,同时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集体活动中的乐趣。所以如果在《合拢放开》的活动中加入游戏,他们就跟能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学习歌曲也就更快,也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29篇、小班音乐活动小仙女的音乐盒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听辩音源的方向,提高听音的能力。
  2、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参与游戏。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头饰人手一个。
  2、小仙女头饰一个,音乐盒一个,配班老师一个。

  活动过程:
  一、听听音乐:
  教师以小鸟姐姐的身份:“今天,小鸟姐姐请来了一位美丽的客人——小仙女,小仙女带来了一个漂亮的音乐盒,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听听音乐盒里的音乐。”

  二、跟着音乐走:
  “音乐盒里的音乐好听吗?”
  “那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让小仙女带我们到森林去玩。”

  三、玩玩游戏:
  1、“谢谢小仙女带我们来森林,一起说再见。”(小仙女“再见有什么事就大声喊我。”)
  2、玩拉拉手的游戏,中途老师说天黑了,小动物将头饰拉下遮住眼睛。教师引导幼儿想想回家的办法。(是谁带我们来的森林?)
  3、请小仙女用她的音乐盒带我们回家:“小仙女,小仙女,快来帮帮忙。”
  4、小动物们遮着眼睛听着音乐回到了家,拉开头饰一起说:“谢谢小仙女,再见。”(谁帮助我们回的家?我们是听着什么回家的?)
  游戏重复3次后,请个别幼儿来扮手持音乐盒的小仙女。

  四、结束活动:
  “想不想再玩一次游戏?那我们去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玩。”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小动物们”能够按照游戏规则参与进来,并能够较准确地听辨声源的位置。但孩子们只能听辨出音源的前后左右,并不能很好的听出音的高低位置,这有待于我们以后的训练。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还可根据幼儿情况设置三个或四个音源让幼儿听辨,加大了声音的干扰,为听辨制造更大的困难。

第30篇、小班音乐活动跳到这里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游戏活动,感受表演的快乐。
  2、通过游戏初步尝试创编歌词。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音乐,各种动物的木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兔子木偶激发幼儿的兴趣。
  问: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你们知道我是怎么走路的?你们和我一起来跳跳看吧。

  (二)引导幼儿欣赏歌曲旋律。
  1、请幼儿边跳边欣赏歌曲的旋律,并请幼儿注意看她跳时的动作要求。
  你们看这个小朋友跳的可好了,她是一下一下轻轻地跳的。
  2、请幼儿一起跳到教师这里来,并要求幼儿合着节奏一下一下轻轻的来跳。

  (三)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用小兔子的口吻引导幼儿欣赏歌曲。
  哦,这么好听的音乐我都想唱歌了。
  2、和小兔子一起唱歌。
  现在请你们和我一起来唱唱歌吧。
  3、集体唱歌给小兔子听。
  你们唱得真好听,那现在请你们再唱一遍给我听吧。

  (四)创编歌词
  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动物来创编歌词。并按照动物的特征来做动作。
  1、小朋友你们除了会学小兔子跳到我这里来还能学什么动物到我这里呢?
  那现在就请你们来学学小乌龟爬,爬到教师这里来,爬的时候要和着音乐一下一下轻轻的爬。
  2、你们可真能干,那我们还能学学什么动物到这里来呢?
  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鸭子是怎么游泳的,不过一边学要一边轻轻地唱哦,
  3、我们还能学学什么动物呢?
  对了,我们一起学学蜜蜂飞吧,飞的时候可要小心了,不要碰到了别人,要和着音乐一下一下轻轻地跳哦,还要唱着好听的歌呢。
  4、你们可真棒啊,那现在我们把这些小动物都来唱唱好吗?唱的时候要注意小肚子里面要装满了气哦。

  (五)活动结束
  那我们现在学小兔子跳到外面去休息一下吧。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31篇、小班音乐活动我爱小小鸡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 

  活动目标 
  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小鸡一群,供幼儿观看。 
  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 
  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 
  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 

  活动重难点 
  激发幼儿喜欢小小鸡和鸡妈妈的情感,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过程 
  (一)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 
  1、幼儿看小鸡,听歌曲的旋律。(听觉感受) 
  2、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学做小小鸡。(动作感受) 

  (二)听歌曲、表情感、讲规则。 
  1、教师表演小小鸡。(老师边唱边带“小小鸡”去草地) 
  2、幼儿听歌曲用动作模仿小小鸡。(背小包、戴小帽等动作体验) 
  3、老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4、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 

  (三)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戏。(体验游戏规则) 
  2、听音乐跟唱歌曲。(喜欢跟音乐唱歌,唱清歌词) 
  3、边唱边做音乐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   

  活动反思
  《小小鸡》是我们根据外国乐曲创编的一首幼儿歌曲。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设计小小鸡到草地上玩和允许妈妈找小鸡的游戏情节。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小鸡,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小鸡、爱鸡妈妈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了玩中乐,玩中学。

第32篇、小班音乐活动青蛙捉害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习:1 2|3 4|5 6 5|5 4 3 2| 1- :||
  我 是 一 只 小 青 蛙 呱 呱 呱 呱 呱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
  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 (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 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参加到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感受、表现、创造美的能力。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唱歌,都愿意大胆地唱、大胆地表现自己。

第33篇、小班音乐活动玩花灯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尝试用问答、自念的方法来演唱。
  2.学会看标记结伴游戏,感受与同伴结伴表演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花灯、蜡烛等。

  活动过程:
  1.欣赏歌表演,体验歌曲的情绪。
  (1)欣赏教师的歌表演《玩灯喽》。
  (2)了解歌曲名称,交流欣赏后的感受。
  (3)尝试用手轻轻地随乐拍打节奏。
  2.学习歌曲,尝试用问答、自念的方法来演唱。
  (1)复习儿歌《玩灯喽》。
  (2)词曲匹配,学唱歌曲。
  (3)尝试用和歌曲情绪匹配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歌曲。
  指导语:听了这首歌,你们想做什么?你想用哪些动作和表情来表现这首好听的歌呢?
  (4)用问答、自念的方法演唱歌曲。
  3.看标记结伴游戏,感受与同伴结伴表演的快乐。
  (1)听音乐,自由结伴,有表情地表演。
  (2)根据花灯与蜡烛的颜色结伴表演。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第34篇、小班音乐活动玩滑梯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了解上行与下行。
  2、让幼儿在欣赏中感受美,在游戏中获得快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木方块  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1、引言:宝宝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变个魔术,你们高兴吗?看!……这象什么呀?(楼梯)让我们一起数数吧!再变一变,又变成什么了呀?(滑梯)
  2、小动物们玩滑梯
  1)小猴子看到这么可爱的滑梯,跑来滑梯了。
  教师示范,边念儿歌,边玩滑梯。(小滑梯,真好玩。一步一步,慢慢爬。)
  2)小乌龟也来了,哟!还有一段好听的音乐呢。(师放音乐两遍,放低声音念儿歌。
  3)小青蛙也会跟着音乐来玩滑梯的呢。(听音乐做两遍)

  二:分析音乐的上行与下行
  小动物们是怎样玩滑梯的呀?(先爬坡   再滑下来   还有音乐……)
  小动物们听到什么音乐才开始爬坡的?什么时候滑下来的?(欣赏音乐   小朋友手语爬坡动作和滑梯的动作)
  告诉小朋友爬坡前的一段音乐叫间音
  我们一起用小手来玩一玩吧。(放两遍音乐)

  三:创编动作
  1、  宝宝看,老师的身体也能变一个滑梯呢!(讨论这个是从那里爬上去的又从那里滑下来的呢?)
  2、  宝宝也变一个和老师不一样的滑梯,说说自己的滑梯是什么样的?

  四:随着音乐玩滑梯 
  1、跟着音乐玩一玩用身体变的小滑梯,
  2、跟着音乐,有自己喜欢的动作快乐的玩一玩虚设的大滑梯(滑出好玩的姿势,有直下的;有旋转的……)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第35篇、小班音乐活动美丽的春天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在音乐和游戏中感受春天的美,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
  2、了解春天主要特征,结合肢体动作大胆表演。
  3、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完整学唱歌曲。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磁带、春天背景图(花、柳树、蝴蝶、蜜蜂、小白兔)

  教学过程:
  一、 听《春天》音乐自由进场。

  二、 出示春天背景图。
  1、图片上有什么?是什么季节?
  2、春天美吗?你们喜欢春天吗?

  三、 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1、你知道春天有哪些特征?
  2、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出示图片,并请幼儿表演(花、柳树、蝴蝶、蜜蜂、小白兔)。
  3、教师以故事形式小结。

  四、 幼儿学唱歌曲。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聆听春天美。
  2、教师范唱。
  3、幼儿学唱。

  五、 表演唱
  1、教师示范表演唱。
  2、幼儿练习表演唱。
  3、分角色表演。

  六、 游戏
  1、教师扮老虎出场,进入游戏。
  2、“老虎”带领小动物出场。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情绪很高,心情愉快,活动中积极主动,感受到了歌曲优美、欢快的情绪初步学会了演唱歌曲。

第36篇、小班音乐活动茶杯茶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表现歌曲风趣、活泼的情趣。
  2、迁移日常生活经验,创编茶壶、茶杯的造型动作。
  3、通过茶杯、茶壶的角色扮演,享受同伴交流的快乐。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茶壶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我是魔术师!看我会变!(变成飞机)
  我们一起变成飞机飞到教室去玩一玩!

  二、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坐下)
  1、引导性谈话:我好渴,怎么办?(喝水) 有一样东西可以帮助我们!
  2、范唱歌曲:
  提问:谁来了?(出示茶壶图片)
  茶壶哥哥长得怎么样?(胖胖的身体、茶柄、壶嘴)
  小茶壶说了什么?请你听一听!(看图范唱两遍)
  3、学唱歌曲: 我们听音乐唱给茶壶哥哥听!

  三、做身体模仿动作:
  1、用身体做茶壶模仿动作;
  2、尝试边唱边表演茶壶动作;

  四、创编茶杯动作,进行表演
  1、引导幼儿用身体变成茶杯;
  2、教师做茶壶,幼儿做茶杯,进行歌表演;
  3、请几个表演好的小朋友与老师一同做茶壶进行表演;

  五、与客人老师互动
  客人老师也口渴了,我们变成茶壶,给客人老师倒茶喝!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歌词浅显,曲调简单,演唱的技能要求也不高,内容也贴近孩子的生活。本活动主要以歌曲演唱与表演相结合,注重幼儿演唱过程中的表达与表现,从而体验歌唱的乐趣,使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唱”起来。

第37篇、小班音乐活动乐句练习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利用动作表演的形式增加游戏趣味性,培养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2. 鼓励大胆表现音乐的能力,锻炼幼儿对乐句韵律的感觉,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
  3. 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1. 激趣
  间段曲锻炼幼儿根据音乐表现创造动作的能力。
  2. 指导认知
  ① 欣赏乐句游走的音乐 听音乐有什么感觉?像是在干什么?
  ② 再次欣赏音乐,并尝试随音乐做各种身体动作。
  听音乐大家想做哪些动作?幼儿自由创造回答? 我们每个乐句用一个动作来表演一下!
  ③ 随音乐游戏,表现乐句的特点(集体、分组)
  滚球
  分组表现乐句
  要求:幼儿按照乐句来表现动作。
  3、复习巩固
  教师与幼儿起立动起来做游走的游戏:
  “请大家想出不一样的好看的动作,来当小模特,大家每个乐句学习一个小模特。”
  先有老师做游走的学习对象 请幼儿尝试做游走示范对象
  4、迁移运用
  用水族馆的的音乐,请幼儿模仿海底小动物:游戏《海底游走》
  5、扩展放松 各种各样的走每人一个乐句〈过桥〉游戏,巩固幼儿对乐句变化的理解,培养幼儿创造想象能力,
  要求:每人用一个乐句从小桥上走过来 每人想出不同的动作才能走过小桥。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38篇、小班音乐小小鸡说课稿教案反思

导读:《小小鸡》是一首外国歌曲创编而来的一首幼儿歌曲,小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
一、设计意图
小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或殴打能够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结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
《小小鸡》是一首外国歌曲创编而来的一首幼儿歌曲,小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我所选择的音乐将情景性和趣味性放在首位,节奏鲜明,形象性强的音乐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另外,活动设计小小鸡到草地上玩和允许自己喜欢的小小鸡,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小鸡、爱鸡妈妈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
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音乐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多种感知通道参与,特别是大肌肉运动的参与,能有效地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兴趣和感知音乐的效果。新《纲要》中强调:"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呕吐能够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目标1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
皮亚杰指出:在前运算时期(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脱班幼儿很喜欢一边哼唱一边做模仿动作,小动物是幼儿最亲密的朋友,幼儿对小动物的叫声及感兴趣,并好模仿动物的动作,因此对这首歌有强烈的兴趣成了游戏的基础,目标2是目标1的基础上进行,又是目标1的突破口,而遵守游戏的规则幽将是成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活动准备
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对音乐的积极性以及帮助他们对歌词内容的理解,加强节奏感等,我适当地使用了一些能活动的教具,本次活动我作了以下准备:
1、情景课件。
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
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
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
四、活动流程
1、引出课题:听小鸡叫,问"谁来了?"幼儿回答,打开课件引出小鸡及音乐。
2、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
1、引导幼儿看小鸡,模仿学做各种小鸡的动作,激发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并学做小小鸡。
托班幼儿正处在听觉感官发展时期,听觉的发展比其他感官快而需求多,因此对音乐能表示出明显的情绪反应,这一环节是幼儿的听觉感受及动作感受,使幼儿对音乐有初步的印象。
五、听歌曲,讲解游戏规则。
3、教师听音乐,表演小小鸡,让幼儿模仿。
4、引出鸡妈妈。教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5、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幼儿表演小小鸡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种动作,鸡妈妈来找小鸡,按音乐旋律进行游戏)
六、幼儿游戏
6、边听音乐,边哼唱歌曲进行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以此来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7、在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小小鸡》是我们根据外国乐曲创编的一首幼儿歌曲。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设计小小鸡到草地上玩和允许妈妈找小鸡的游戏情节。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小鸡,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小鸡、爱鸡妈妈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了玩中乐,玩中学。

第39篇、小班音乐游戏神奇的魔法棒之喜洋洋和灰太狼评课稿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游戏《神奇的魔法棒之喜洋洋和灰太狼》是借助德国音乐家德力勃所作舞剧中的一个片段《拨弦》展开的一节音乐游戏活动,这段音乐分成四个大句,每个大句又可再分为四个小句,各小句一般都以带两个重音的跳音结束。本活动是在喜洋洋和灰太狼捉迷藏的游戏中通过随着音乐走动或停顿,清晰的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每一个乐句。但这对小班幼儿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将乐曲游戏化、图谱化。因为音乐游戏是将音乐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幼儿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使幼儿在乐此不疲的游戏和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对于小班来说,音乐游戏是最好的音乐教学手段和方法,幼儿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获得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快乐成长。
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新理念,目标的方向明确、全面;内容关注到了"情感、技能、知识";活动实施的过程能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并做到环环紧扣,目标的达成度高。
教学策略的运用适宜、得当,关注到了幼儿的最佳兴趣点。老师选用了幼儿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游戏《狼捉羊》来表现乐曲,以此作为切入点,更加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挖掘了幼儿游戏能力,提高了幼儿的有意注意、自我控制能力。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老师运用了听音乐做动作,在跳音的部分采用一动不动的形式,让幼儿知道这里是跳音,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使难点得到了比较好地解决。
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吴老师能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了音乐游戏来表现音乐,而且选用了幼儿较为熟悉的动画形象--灰太狼和喜洋洋,这样更能激起幼儿的学习乐趣。在教学方法上,老师极好地发挥"引导着、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改变那种"我教你学,我说你做"的单一传授式教学方式,使整节教学活动气氛活跃,充满欢声笑语。
整个活动,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互相渗透,处处体现着层层不断深入的模式。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吴老师通过手偶、图谱、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感知重音,逐步让幼儿了解音乐的性质和结构。
图谱的运用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图谱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借助图谱把抽象化的音乐具体化,它的出现让孩子们很快找到了"灰太狼回头"的音乐(乐曲中的重音出现的地方),通过视听有效结合,引导孩子们看图谱感受音乐的每个乐句,来突破重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整个活动始终以情境化、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引领幼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感知乐曲,体现愉悦性、发展性。
这个活动之所以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老师的课前教具准备充分。教具的准备:老师用图谱很好地再现了音乐节奏,降低了幼儿的学习难度,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还准备了幼儿最为喜欢的教具--灰太狼和羊的玩具,为整节课增加了亮点。
总体来看,这是一堂成功的课。
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那怕再好的一堂课也总有疏漏之处。在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在关注活动的细节上还有些疏忽。例如:老师在与幼儿游戏的时候还可以更激情一点,动作还要更夸张一点,童趣一点,也许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乐趣,让整个活动氛围更激昂一点。
活动反思:
本次半日活动的集体教学活动我选择的是音乐游戏《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所以选择这首乐曲作为活动开放的游戏教学,是因为喜羊羊和灰太狼是孩子们异常熟悉和喜爱的动画片人物,无需做过多的渲染。用这两个形象作为游戏的主角,会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并且游戏中可以请家长参与共同游戏,增近亲子感情;还可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在不同的动作中感知音乐的模型,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逐步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

第40篇、小班音乐碰一碰说课稿教案反思

一、说教材
小班幼儿尚处于对幼儿园集体活动的适应和熟悉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很少主动与同伴进行交往,“碰一碰“活动为幼儿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与同伴交往的乐趣。“碰一碰”是一首郎朗上口的幼儿歌曲歌词中又可以让幼儿自由创编的活动过程。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运用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在演唱的基础上随音乐节奏做身体动作,使幼儿在演唱歌曲和做动作的同时,学会与同伴之间的友好交往。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的意识。
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教材,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①、在感知歌曲节奏的基础上随音乐节奏做身体动作。
②、在熟悉玩法的基础上创编歌词,变换身体部位玩“碰一碰”游戏。
③、在游戏中享受愉快地情感,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CD。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班的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双体互动模式、提问启示发、游戏法。
当代教育论认为当代教育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幼互动是本活动的最大亮点。其次是提问启发性,在提问上注重启发性基于给幼儿更多想象与说的空间,不束缚他们的思维,为表达自己的感受。游戏法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
三、说教学过程
1、师生进行发声练习。(根据幼儿声区进行练习。)
教师:1 2 | 3 4 | 5―|   幼儿:5 4 | 3 2 | 1― |
        小朋 友们 好!          ×老  师 您 好!
2、教师演唱歌曲,幼儿了解歌曲内容。
①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趣的歌曲,先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教师范唱一遍歌曲。
②教师:歌曲中找谁碰一碰呀?
幼儿根据教师范唱进行回答,如果幼儿没有听清楚,教师可再唱一遍,让幼儿有目的地进行倾听。
③教师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后,帮助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歌曲。
3、师生一起一边唱歌边玩“碰一碰”的游戏。
教师:这次,我们一起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4、看教师示范一一怎样和同伴做游戏。
教师:现在我请一位小朋友和我一起做游戏,请你们来唱歌吧。
5、幼儿与身边的同伴俩俩进行游戏。
教师进行指导,并进行个别指导。
6、幼儿分散站好,自由地找朋友进行游戏。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自行找朋友玩游戏。
幼儿尝试换朋友进行游戏。
四、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平时经验进行歌词替换演唱。
教学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刚入园时,他们不仅和同龄的孩子一样有一定的自我中心倾向,还在社会交往方面表现出一些缺憾,如退缩、拒绝、远离等,与同伴之间还没有达成很好的沟通。为此,我选择了了《碰一碰》这个音乐活动设计相关教案,组织教学。
《碰一碰》这首歌曲表达了朋友与朋友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友好的情感,歌词浅显易懂,歌曲容易学唱。孩子们可以通过对歌词进行动作的演绎,体验与同伴碰头、碰肩、碰手的快乐,初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40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4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小班数学活动教案40篇,欢迎收藏学习!

《大班下学期安全教案30篇》:第1篇、大班安全活动教案:动物园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动物的情感,认识各种动物的名称,特点及生活习性。  2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观察动物的能力,喜欢与同伴交流。  3 学习动物名称,会用句式动物

《大班美术教案(20篇)》:大班美术教案(20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推荐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id in(195085,85281,85285,111141,17955,196001,194608,,104621,85288) limit 10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