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简短

日期:2021-08-21

这是岳阳楼记教学反思简短,是优秀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简短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简短第1篇

《岳阳楼记》

今天,我听了吴昊老师老师执教的《岳阳楼记》教学实录(第一课时),下面就本节课谈谈我的感受:

一、教学程序设计合理

研读这节课的教学实录,不难看出,这节课是执教者智慧的杰作。可见,吴老师不凡的教学功夫。

1、教学思路设计较比清晰

吴老师的这节课,可以分为导课、研课、结课三大环节。导课故事性强,又自然衔接新课内容;研课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结课时只从作者思路、文章中心、释疑解难三点着眼要而不繁,简洁干脆。

2、教学方法、策略恰当得体

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及时点拔字、词、句,让学生及时讨论、随时加个小注、适时评价点拨, 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体会,授之以渔,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疑难。最后给学生激励和希望。这些做法扎实有效,不拖泥带水。

3、教学效果良好

本节课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始终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平等的地位,能够尊重学生人格、自尊心,让学生在平等中交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师生配合较比默契,教师对学生评价,点拔及时到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得以展示,课堂的实效性比较强。

二、教师基本功比较扎实,教学有自己的风格

教师的新课程理念、专业技能,对教材的驾驭能力较强。

1、教师语言规范,简练,思维清晰 。

2、 能面向全体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质疑。

3、教师践行了“从整体入手,重在思路点拨”和“文道统一地讲述语文课”的原则。

4、教学中教师渗透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语文能力训练。

三、建议: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完善的课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遗憾,就我的拙见,一点小的建议给吴老师,一节课的课容量不宜太大,否则学生会吃不消。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简短第2篇

《岳阳楼记》教学评课

《岳阳楼记》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名篇,怎么处理应该说很多老师都做了艰苦的探索,本节课是本文的第二节课,它的优点有:

一、这种传统名篇,我们不要低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怎么把他们的思维、把他们的学习紧紧地扣住重、难点来进行,第二节课扣住了“以物喜,以已悲”。因为是第二课时,同学们可以有很大的思考空间。

二、怎样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内容,即我们语文课程的资源利用问题,同学就把我们岳阳楼的一些诗、赋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后,向同学们进行了介绍,这样为突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作了很好的铺垫,这些诗赋对联从不同的角度对岳阳楼,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千古名句进行了蕴谈,有了这样的烘托,同学们真正理解了什么叫“以物喜,以已悲”,什么叫“人之常情”,什么叫“人的最高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就可以更深刻,更实在。

三、多媒体的运用。慢慢地带出多媒体,走进网络化,不要备课花三五分钟,做多媒体课件花三五小时,因此,不少的老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通过网络的方式,信手拈来,开始调动其它的一些事先做好的课件,但是这也不排除有效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也是必要的,本节课在关于景色描写的地方,用的几幅画面,可以很好地使学生直观地、形象地把握岳阳楼记文字所表述的内容。

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怎样得到很好的升华的问题。这堂课学生对原文的诵读、背诵和学生对岳阳楼以外一些知识的了解,都为怎样做一个文化人,怎样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最高境界做了很好的铺垫,他们的价值观等得到强化。

需提高:我们不应该在内容分析的时候就把有效的学习语言隔离开来,在分析“先忧后乐”这样重大的历史主题的时候,也可以把课文中的一些名句,一些重要的字词随机地、自然地渗透到内容当中去,也就是语言的学习和内容的领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简短第3篇

《岳阳楼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它是一篇散文,以“记”为名,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一直以来,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多半是教师讲,学生听,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滕老师的这堂课摒弃了传统文言文教学的一些弊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一种比较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让学生学会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正确的评价。”

我认为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有如下几点特色:

第一,主体参与,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滕老师设置情境,让学生以导游身份利用多媒体有关资源介绍岳阳楼。同学的解说,优美的背景音乐,把学生带入了具有浓浓文化氛围的岳阳楼。然后教师利用名言“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引出课题。这种让学生参与,导入新课,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二,选读美读,领会感情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滕老师先让学生说说对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再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理解的。最后让学生美读文本,融入文本的情境之中。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选第

三、

四、五段探究朗读。让那些选择相同段落的同学组合成学习小组。通过美读探究,文本中的情景自然地跃出纸面,学生把自己带入了“淫雨霏霏”、“春和景明”的情境中去,并随着“迁客骚人”或喜或悲。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各组代表汇报朗读(要求不看课文,情自心出),师生点评。 第三,拓展探究,丰富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是新课标、新理念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了拓展学生思维,丰富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我将学生分为四组,要求每一组都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网络,分别探究:(1)、我国四大文化名楼特征;(2)、与四大名楼相关的诗文;(3)、二至三位名人的人生观;(4)、与岳阳楼洞庭湖名胜比较,谈谈如何开发与利用我市登月湖的旅游资源。在探究和交流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丰厚底蕴,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对登月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的探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树立从建设好家乡到建设好祖国的崇高理想。

当然,上好一堂课,教师的激情非常重要。假如能多一些激情,这堂课会更有价值。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简短第4篇

《岳阳楼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范仲淹的传世名篇。它是一篇文言形式的散文,先叙事后写景,由景入情, 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这是本文立意的深邃和人生境界的高远之处。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写景方法精妙奇绝。

本文被安排在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从编排的角度和疏通意思的要求看,这样安排既是对已学过的写景散文(《桃花源记》)的小结,又是对即将要学习的《醉翁亭记》的引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又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这是它脍炙人口的原因之一,因而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突出本文的个性特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知识,熟读成诵。

(2)理解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与文本、与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先忧后乐”的政治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熟读成诵。

(2)理解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的写法。 (3)理解作者“先忧后乐”的政治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教法及学法

①诵读法、引导法。利用本文的语言优势,进行朗读技法点拨,引导学生诵读,培养语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②在赏析环节充分利用勾画和批注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利用合作、讨论的方法,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

四、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具,PPT展示资料等;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与范仲淹、岳阳楼相关的资料。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

读一读,圈一圈,辨一辨,释一释

1、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对节奏。

2、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字词,弄懂大意。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范仲淹,认识岳阳楼。

4、熟读背诵,圈点批注,质疑问难。

(以上四步预习法,以“读”贯之,指导学生自主读文,采用读一读,圈一圈,辨一辨,释一释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但做到了从实际出发,还养成了搜集整理、质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的预习过程先独立学习再小组交流,生生互动,共享学习资源,培养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大则兼济天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为官时积极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独善其身。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成为天下人的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无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苦役。”这一激情导入,直奔主题勾起兴趣,了解主旨,并为下面深入探究文本做好铺垫。)

二、预习交流,疏通文意

1、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1)介绍范仲淹,认识岳阳楼。了解写作背景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把握字音节奏。 A、配乐范读,生悟朗读技巧。 B、学生自由吟读,注意节奏

(此环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对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给予必要的指导。)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就预习中的问题质疑(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方面),教师点拨释疑补充 学生先小组合作讨论,再全班展示交流。在生生互答,组组互助中解决问题, 教师点拨提升。)

(2)引导学生分类整理重要字词句

(词义辨析、归纳整理,是对文言文本的“二度开发”。一改过去文言字词教学中教师串讲,学生记录,最后死记硬背的做法,教给学生梳理重点词句的方法,点拨学法,达到对“言”的落实。)

附:学生整理字、词、句。举例如下:

字音:属(

汤(

淫(

)雨霏霏(

) 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

夫: 1)予观夫巴陵胜状

2)夫环而攻之

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3)感极而悲者矣

或: 1.而或长烟一空

2.或异二者之为

空: 1.浊浪排空 天空

2.长烟一空 消散 通: 1.政通人和 顺利

2.北通巫峡 通向

词性活用:

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通假字:

然则

若夫

成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气象万千、一碧万顷、心旷神怡

2 (以上从字音、一词多义、通假字、重要虚词、至今仍有活力的成语和重点句子等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加以整理,丰富学生文言知识积累,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三、复习巩固,加强记忆。

学生背诵课文,掌握字词句理解翻译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复习,明确课时目标

理解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的写法。

二、理清结构,概括内容

1.仔细阅读全文,先仿照示例依次概括第2-4的内容

【教师示例】

第1节: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叙述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原因。 【学生活动】 讨论思考概括, 教师启发点拨明确:

第2节: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概括描写了洞庭湖的美景 第3节: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写了物暗己悲。 第4节: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写景则明。

2、 从文中找出描写岳阳楼景色的语句,讨论是怎样描写岳阳楼的景色的。

明确:第二段先总写洞庭湖的全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描写洞庭湖的壮丽景象。

空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洞庭湖湖面的广阔浩渺

时间:(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洞庭湖景象千变万化

三、四两段具体地描写了岳阳楼的一阴一晴,一明一暗的两种景象。

3、“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描写岳阳楼景色同时也有抒发了情感,从

三、四段中找出抒情的句子,看看这些语句抒发了什么情感以及它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抒发迁客骚人或“悲”或“喜”之情,形成对比,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 通过设计的两个问题

,启发学生思维,达成教学目标二)

三.品读悟文,追踪美点

问题导引:第

三、四段写景,妙点多多,你能说出妙在何处吗

1、学生活动:找出美点,批注赏析

2、学生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①段落之间形成对比,突出文章中心;

②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形象生动的效果; ③先描写景,再抒情,借景抒情而又融情于景;

④多用四字短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气势; ⑤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⑥抓住特点写景,用词准确:如,用“霏霏”写雨的繁密,用 “怒号”写阴冷之风的呼啸之声、猛烈之势,写日星用“隐”,写山岳用“潜”;

⑦语言精练,如“排空”的“排”就形象地写出了混浊的波浪借助怒吼的风势直向天宇冲去的

3 奔腾之势,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⑧动静结合,“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是动;“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是静;动静结合,美不胜收。

⑨用声音渲染气氛,如“虎啸猿啼”陡增凄凉之感,“渔歌互答”亮出愉悦之情。

⑩人的活动与景物特点和谐交融:阴雨连绵,湖面模糊一片,只有细雨低泣,冷风长吟,此时商旅不行;晴明之际,月朗星稀,渔夫对歌,乐此不疲;只有景或只有人的活动,都显单调,惟有二者有机结合方显和谐统一,耐人寻味。

(11)从不同的感觉器官角度写景。如,第四段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写景,不同凡响。

(12)既写白天之景,也写暮色(夜色)之景,使画面之景处于运动之中,富有动态之美。)

【这一问题的设计的在于引导学生探究景物描写的手法,便于指导写作实践】

四、课堂小结,

本文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融合在一起,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待,又有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辟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等,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化境。内容充实,情感丰富,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