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大班绘本教案200篇

日期:2021-10-19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绘本教案20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绘本教案200篇

第1篇、大班语言活动小猪变形记(绘本)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读懂画面,理解故事中小猪通过改变自己形态,寻找快乐幸福的过程,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
  2、结合白板图片,分段学习故事情节,大胆讲述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
  3、通过阅读,初步理解“做自己最幸福的道理”。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绘本课件
  2、《小猪变形记》绘本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假如我们能像孙悟空一样有72变,你最想变成什么?
  2、有一只小猪啊,他也想变.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呢?

  二、幼儿自主阅读,初步欣赏故事内容
  1、师: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打开图书,我们一起在书中认识这只小猪
  2、幼儿自主阅读,师巡视指导

  三、结合电子图片,分段学习故事
  第一段:变长颈鹿
  1、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小猪,小朋友们觉得这只小猪的心情怎么样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2、哟,它在路上碰到谁了?那小朋友们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小猪变成高高的长颈鹿呢?
  3、小猪踩着高跷散步去了,走着走着遇到了斑马,小猪得意的跟斑马打招呼……他会跟斑马说些什么呢?(播放声音后,幼儿集体模仿)斑马会怎么回答他呢?
  第二段:变斑马
  1、看,他找来了什么?这一次小猪想变成谁?
  2、小猪给自己穿上了一件奇妙的新外套,出门向大象炫耀去了……你猜他会怎样向大象炫耀呢?
  3、大象听了哈哈的笑了起来,他为什么要笑小猪呢?
  第三段:变大象
  1、大象刚说完,用长长的鼻子吸满了水,对准小猪“哗啦!”, 你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小猪怎么样啊?
  2、可是还没等身上的水全干,小猪又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这会是什么好主意呢?
  3、他会怎么变大象呢?(想一想大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鼻子长长的、耳朵大大的)
  第四段:变袋鼠
  1、失败的小猪这次会想变成谁呢?我们来看看小猪在干什么呢?
  2、小猪最后成功的变成袋鼠了吗?
  第五段:变鹦鹉
  1、小猪又失败了,这次他还会有什么好主意吗?
  2、装好了翅膀的小猪得意的向猴子炫耀,猴子会相信小猪的话吗?你猜猴子会怎么回答小猪?可是小猪不听小猴子的劝告,结果怎么样啊?

  四、回忆小猪变形的过程,结合绘本,师幼共同完整阅读。
  1、无聊的小猪见到谁就想变成谁,结果都失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猪都变成了哪几种动物?结果怎么样啊?小猪开心吗?
  2、小猪最后和同伴在泥潭里打滚开心吗?为什么呢?
  3、结合图书,师幼再次阅读
  4、是呀,小猪终于找到自己真正的快乐了,原来只有做自己才是最快乐、最幸福的。小朋友,如果你是这只小猪你还会想变吗?因为我们都知道:做自己,最快乐!

  活动反思:
  在开始部分,我没有直接切入故事,而是让幼儿观察图片后猜测小猪索要变形的动物,运用"小猪为什么要模仿他"启发幼儿认识到每一种动物都有自身的特点,为故事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产生听故事的欲望。互动中还请幼儿学一学做一做,使气氛轻松活跃。
  紧接着跳进故事中,体会人物心理变化。在有趣的图画和优美的音乐中,教师开始讲述故事,此部分侧重于语言,让幼儿能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表演模仿,体会小猪的心理起伏变化,为后面的分析讨论做好铺垫。同时让幼儿从视听感等方面感受绘本故事的优美,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沉思曲中我们开始了回味和思考,"做自己最快乐"其实是一个富有哲理同时又难于言喻的道理。孩子们跟随主人公一次次的经历失败,他们的心中会有很多的想法需要表达出来。这时,教师抛出"你想对小猪说什么?""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回味,让幼儿置身事外去理性的分析小猪失败的原因。教师不对幼儿的看法作出对错的评判,充分让幼儿展示自己的见解。

第2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绘本《真正的魔法师》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这是本非常地道的数学绘本,内容侧重于“序数”。讲述了一个小魔法师如何通过三轮考验最终成为真正魔法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它的更大魔力在于,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讲的是数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数学知识数学概念,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孩子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感知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会根据方向及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绘本《真正的魔法师》ppt课件。
  2.排序操作卡、十个魔法师的图片。
  3.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识序数1——10。
  活动难点:
  区别数与序数的概念。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绘本画面1,认识十位魔法师,讲述他们要参加“真正魔法师考试”,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习根据方向及第几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1.引导幼儿为十位魔法师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并边指边念出“第一、第二、第三……”,并能说出大个子魔法师的位置。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
  2.教师讲述第一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图书馆书架,引导幼儿找到装着钥匙的书。
  3.出示画面2、3,引导幼儿看看魔法师考试的情况,说说哪些魔法师找对了,为什么。
  4.教师讲述第二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出示画面4法术柜子,引导幼儿先来找一找下数第六个抽屉里的9张法术明信片。
  5.逐一出示画面5、6、7、8、9,引导幼儿说一说剩下的魔法师们第二轮考试的情况。
  6.教师讲述第三轮考试的要求,并出示画面10,引导幼儿说一说从左边开始数第10件衣服的正确位置。
  7.出示画面11,说一说第一个找的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8.出示画面12,说一说大个子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
  9.讲述画面13、14、15关于大个子魔法师到达玩偶之国的经历。

  (三)幼儿操作
  教师为每一位幼儿准备一份操作卡,交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数,将操作卡投放到区域中,供幼儿区域活动时继续巩固序数的内容。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幼儿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

第3篇、大班语言绘本我的幸运一天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绘本讲述的是一个小猪误闯了狐狸家,小猪在危险时刻,沉着冷静,用自己的智慧逃离险境,使贪婪狐狸幸运的一天竟变成了小猪幸运的一天。大班幼儿具有初步的推理、表达能力,在活动中,运用启发式语言引导幼儿看看、想想、猜猜、说说,大胆推测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想法,用动静结合来体验绘本学习的宽松氛围和乐趣,懂得在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遇到危险和突发事件时,不要慌张害怕,要勇敢面对,用自己的智慧战胜敌人。  
 
  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想想、说说等方式理解绘本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小猪如何使危险变为幸运的机智,知道在遇到危险时沉着、冷静,用智慧战胜敌人。   
  3、能大胆创编故事。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故事PPT(隐藏故事中文字)、大图书、音乐、头饰若干(狐狸小猪)、打击乐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导入故事:   
  出示PPT1故事封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本有趣的图画书,它是(幼儿大声读:我的幸运一天)想想看,“幸运”是什么?(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师小结:幸运是好运气,就是意想不到的好运气。看图猜猜看,故事里讲的可能会是谁的幸运一天呢?(幼儿猜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PPT2一3:这个故事是日本作家庆子. 凯萨兹写给Hiroki的,由吴小红翻译。   

  二、看PPT赏析故事(猜猜、想想、说说、演演)   
  1、幼儿观察图画PPT 4   
  (1)、这是谁的家,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照片)狐狸正在干什么?(修爪子)它修爪子准备要做什么?   
  (2)、正在这时,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猜猜可能是谁来了?为什么来敲狐狸的门?   
  2、讲述故事PPT 5:   
  讨论:在狐狸的家门外为什么不喊狐狸,而是喊小兔子?   
  3、幼儿观察图画PPT 6:   
  (1)、(老师故作惊讶)看,发生了什么事?小猪看到狐狸后怎么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眼、嘴、耳、汗)   
  (2)、小猪可能会说什么,狐狸又会说什么?   
  (3)、想想为什么狐狸把小猪是拖进来,不是请进来?   
  (4)、角色表演:谁试着来表演一下狐狸和小猪。?(幼儿俩俩一组戴头饰表演)   
  (5)、小朋友表演的太棒了,猜猜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4、讲述故事PPT7   
  (1)、谁的幸运的一天开始了?(狐狸)孩子们,你有过幸运的事吗?谁来说说你的幸运的事?当幸运来临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开心、快乐)   
  (2)、用动作、表情、节奏表现自己幸运的心情   
  幸运降临时,我们很高兴,很快乐,谁能用动作、表情展示一下自己幸运时的心情?(幼儿逐个展示) 这里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排打击乐器,请你自选一件,和着音乐打出节奏,记住要表现出你开心、快乐的心情哟。(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打节奏,结束时把乐器放回原处)。   
  (3)、幸运的感觉真好,可是小猪的不幸开始了,猜猜看,小猪会这样认输,等着被烤吗?谁给小猪想个逃离的好办法?   
  5、讲述故事PPT8:   
  (1)、哪句话看出小猪顺从狐狸,?(听你的安排吧)小猪为什么要顺从狐狸?(假装听狐狸的,向狐狸示弱,麻痹狐狸。)   
  (2)、小猪为什么还要让狐狸给它洗澡,小猪想要做什么呢?(幼儿推理、想像、交流)   
  6、观察画面PPT9:   
  (1)、狐狸开始忙起来了。看看狐狸都忙了些什么?(捡树枝、生火、拎水、洗澡,引导幼儿学会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看图)做了这么多事狐狸累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很累,流汗)   
  (2)、想想看,小猪最后说了一句什么话(你真是一个令人害怕的家伙)为什么这样说?(向狐狸示弱,动脑筋给自己找理由,想办法)   
  7、师讲述故事PPT 10:   
  狐狸对洗完澡的小猪做了什么?(放进锅里,撒上作料)小猪为什么又想了第二个理由——喂饱他?(拖延时间,想办法逃脱)   
  8、观察画面PPT 11:   
  (1)于是,狐狸又开始忙起来了。狐狸忙了什么?(摘西红柿、做通心粉、烤小甜饼)从哪儿看出狐狸很累?(汗)   
  (2)、小猪又对狐狸说了什么?(你真是个让人害怕的厨师)又一次向狐狸示弱。   
  9、讲述故事PPT 12:   
  小猪嘴上说听你的安排,却还要求狐狸给他按摩,为什么?(假装顺从,其实是想把狐狸累晕)   
  10、观察画面PPT3:   
  (1)、狐狸为小猪再一次干了什么?(给小猪按摩,先推推头、拉拉胳膊拉拉腿,再按按背)它累得怎样?(直流汗)小猪说什么?(这真是令人害怕的按摩,再次向小猪示弱)   
  (2)、按摩体验:孩子们,我们也来体验一下按摩好吗?(幼儿俩俩一组,互相按摩,然后说说感受:按摩的人很累,被按摩的人很舒服。)    10、讲述故事PPT14:   
  小猪还要狐狸给它使劲按按背,一会儿左边,一会儿右边,狐狸怎样了?(累晕了)从哪里看出来的?(狐狸的眼神,大颗的汗珠)   
  11、观察画面PPT 15:   
  狐狸哪去?(晕倒在沙发后了)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只有爪子、爪印)小猪现在感觉如何?(舒服)你又是怎样看出的呢?(脸部表情、姿势,闭着眼趴在沙发上)   
  12、讲述故事PPT16:   
  讨论:本来是狐狸的幸运一天,怎么现在变成了小猪的幸运一天?   
  13、观察画面PPT 18   
  (1)、小猪一口气跑回了家,它坐在沙发上正在干什么,又会想什么呢?(吃着从狐狸那儿带的小甜点,烤着火炉,多惬意呀,它想,我要好好看看小兔子家的路怎么走,以后再也不要这么大意地闯入狐狸家了。)   
  (2)、引导幼儿观察桌上有什么,地图有什么用?   

  三、续编故事(PPT19封底)   
  小猪走后,狐狸醒来了,它很懊恼,接下来可能又会发生什么事呢?(鼓励幼儿大胆创编)
  
  四、经验迁移   
  孩子们,生活中你遇到过危险吗?假如你遇到了危险或突发事件,你可能会怎么做?(教师可预设一些生活中的情景,如遇到火灾、盗窃、受伤、走失------引导幼儿说说逃离险情的办法。)
  
  五、利用大图书完整讲述故事(背景音乐)  
 
  活动延伸   
  绘画或用符号记录:我的幸运一天,并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活动反思   
  此活动方案打破以往老师先讲述故事然后提问的方式,而是整个活动以幸运为主线,我运用启发式的语言,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画面,积极动脑想想、猜猜、说说,给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的导入,简单直接,通过封面让幼儿读一读,猜一猜,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幼儿活动中的角色表演,用动作、表情、打节奏展示自己幸运时的心情,相互按摩等环节,真正让幼儿自由的动起来了,幼儿情绪高涨,气氛异常活跃,这样动静交替,以多种方式进行绘本阅读活动,使活动一直在幼儿积极的、感兴趣的状态下进行,更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经验迁移环节,幼儿在绘本故事的启发下,根据已有经验,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逃离危险的方法。最后利用幼儿喜欢的大图书完整讲述故事,是对故事进行了梳理,让一个完整的故事再现幼儿面前。

第4篇、大班绘本活动教案:跳舞吧,小雅教案

  活动目标:
  1.体会坚持梦想总会实现的美好,萌发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情感。
  2.解读图像并乐意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表现。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故事PPT、音乐、录像

  活动过程:
  知道芭蕾舞1、(出示芭蕾舞照片)这是谁?你知道的芭蕾舞是怎样的?
  (二)阅读故事1、介绍小雅。这是小雅,和我们一样大。
  2、看图听赏。
  1)跟着小雅学舞蹈2)看着图示学舞蹈3)看图讲述:小苹果。
  4)看图讲述动作比赛。
  5)幼儿说老师做。
  3、回归故事就这样,有一天,他们家要发生一件大好事,你看出来了吗?
  看图听赏。
  4、解读封面。
  这就是小雅的故事。为这本书去个名字吧(出示书名)为书取个名字吧。为什么是这个名字呢?因为我想对爱跳舞的小雅说"跳舞吧,小雅"。

第5篇、大班语言活动绘本《火焰》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绘本《火焰》用富有动感的画面描绘出狐狸妈妈“火焰”和猎人周旋救出宝宝的情节。故事既惊险又温馨,让读者深深感受到狐狸妈妈那种为了孩子不顾一切的母爱情怀。     
  根据情节,我将整个故事分为三个部分:发生——因为森林遭到破坏,狐狸妈妈被迫带着孩子离开,狐狸宝宝却在半路被猎人抓住;发展——狐狸妈妈一次次去救孩子,却都没有成功;结局——最后狐狸妈妈在其他狐狸的帮助下救出了孩子。活动中,我主要通过集体阅读与幼儿自主阅读相结合的方式。集体阅读时,我采用观察讲述、猜想讨论、倾听验证等策略,引导幼儿对绘本的重点画面进行细致观察与讲述。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火焰》,了解故事中狐狸妈妈救宝宝的情节发展过程,并学习相应的词汇。     
  2.通过观察讲述、猜想讨论、倾听验证等方式,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3.感受狐狸妈妈为了孩子表现的勇敢和机智,进一步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与绘本内容一致的PPT课件,与情节发展相匹配的音乐片段。     
  2.幼儿人手一本绘本,第32页之后用曲别针别住。     

  活动过程:     
  1.集体阅读PPT图书至第6页,了解故事的发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1)出示图书第1-2页PPT,大家看一看,它们是谁呀?生活在什么地方?狐狸妈妈的名字叫火焰,猜猜她的名字为什么叫“火焰”?     
  (2)请幼儿看PPT,教师朗读绘本第1~4页。     
  (3)引导幼儿观察PPT画面3-4页,并展开讨论:你们感觉到奇怪的声音从哪里传来的?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     
  (4)观察PPT画面5~6页,提问,请幼儿猜想:半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5)讨论:这下糟糕啦,猎人抓走了斑点,狐狸妈妈会怎么样?她会丢下自己的孩子不管吗?     
  2.幼儿自主阅读图书第7~32页,了解故事的发展。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猜想,理解故事的发展。     
  (1)火焰妈妈放弃了吗?她是怎样做的?(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阅读之后的理解)     
  (2)她悄悄地跟着猎人来到家里,你们找到斑点在哪里吗?(请幼儿观察画面并指图)小狐狸被猎人关在笼子里,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3)猎人发现了火焰妈妈,马上追了出去,火焰妈妈赶紧逃,她逃走了吗?     
  (4)猜想,讨论:她有没有救出自己的宝宝?那她还会继续去救斑点吗?     
  (5)观察画面13~14页,看见火焰妈妈了吗?她准备在什么时候去救宝宝?为什么?     
  (6)观察画面15~32页(配上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边观察边讲述。重点观察讲述第17~18页与29~30页。并解释关键词汇。     
  提问:火焰遇到了什么危险?     
  她怎样躲过两条猎狗的追击的?     
  (7)讨论:火焰虽然逃出了危险?可有没有救出自己的孩子?她放弃了吗?     
  4.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图书至结束,了解故事的结局。     
  (1)共同观察画面33~34页,提问:火焰在干什么?然后怎样呢? 
  (2)讨论:她还会回来救宝宝吗?火焰妈妈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帮她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救出她的宝宝吧?     
  (3)教师朗读图书第33~40页。     
  (4)提问:最后,火焰用什么办法救出了自己的宝宝?     
  5.通过讨论火焰的行为,进一步感受火焰的勇敢、机智与浓浓的母爱。
 
  活动反思:
  结合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目标,我设计了相关环节以丰富幼儿的词汇,还根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引导幼儿对狐狸妈妈的心理与行为进行猜想与讨论,接着,我又让幼儿通过倾听验证的方式,让幼儿不断体验倾听、发现的乐趣,帮助他们充分理解故事情节,感受狐狸妈妈的勇敢、机智,以及绘本所传递的浓浓的母爱之情。 

第6篇、大班绘本教案:老鼠,小心!教案

  【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仔细观察画面,尝试根据画面线索,大胆推测故事情节。
  2.能力目标:学习合理推理,并在推理过程中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目标:在看看、说说、猜猜的过程中,体会阅读活动的快乐,初步感受绘本语言的美。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仔细观察画面,尝试根据画面线索,大胆推测故事情节。
  2.教学难点:学习合理推理,并在推理过程中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理念】
  图画唯美细腻,故事悬念深藏加上如诗歌般的文字是这本书的特别之处。作者的画风简直让我们感受到美、让我们感觉到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却体会到不一样的意境,更能从画面中感受在这个静悄悄的追逐的故事中的奇妙,还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仔细观察的能力。《纲要》中也非常明确地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纲要》比较注重的则是文学作品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因此,让幼儿在教师所提供的文学作品中充分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是一种组织和设计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活动的新导向和新思路。

  【设计思路】
  一场静悄悄的追逐,在唯美而细腻的图画、如诗歌般的叙述中展开……考虑到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按照"要说、能说、会说"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让孩子学的开心、学的高兴,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以图片导入激发兴趣,猜想是哪里,有谁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开始将幼儿逐步带入故事情节中,跟随着小老鼠的路线一路观察,跟着小老鼠的黑影,那双金黄色的眼睛,到小老鼠到床上时引导猜想接下来的故事,然后带着问题完整听故事,揭示追逐结果,结尾又留下悬念,让孩子们继续猜想接下来的精彩故事。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情境,激发兴趣1.借助多媒体出示图片,猜猜是什么?
  2.鼓励大胆、自由地说说废弃的房子里会有谁?
  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发展情节1.出示画面,引导发现故事的主人公小老鼠及隐藏着的那双眼。
  2.逐幅出示图片,跟随小老鼠进入老屋的路线,引导仔细观察,发现小老鼠潜在的危险(1)引导发现影子,猜想影子是谁?并说说猜想的依据。
  (2)引导发现那双金黄色的眼睛,并猜想它的主人(3)在幼儿观察过程中,引导幼儿尝试说出他想提醒老鼠的一句话(老鼠,小心!有只猫正在靠近!)(4)小老鼠跑到房间的床上,睡着了,引导幼儿猜测小老鼠会怎样,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测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配音完整讲述故事,揭示追逐结果。
  (1)黑猫为什么不下手捉老鼠(2)黑猫表情怎么这样了?
  (3)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三、留下悬念,结束活动。
  小老鼠逃脱了,黑猫在跑,狗在追,而猫头鹰又跟着狗,后面肯定还有更精彩的故事,我们回教室和好朋友讲一讲吧。

  【教材简解】
  《老鼠,小心!》讲述了一只小老鼠来到了一个无人居住的破败的老房子,有一只猫一直跟随着小老鼠。一场静悄悄的追逐,在唯美而细腻的图画、如诗歌般的叙述中展开……故事的结尾却峰回路转,给读者一个绝妙的惊喜。故事中却没有直接说是猫,而是用了很巧妙和用词说是一只黑影,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有了一种好奇的想法,更是想继续看下去。可是当我们接着看下去的时候却发现还有一双眼睛也出现了。这样的紧张空气让我们都担心起了这只小老鼠的安全,所以就会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很不自觉的说"老鼠,小心"。

第7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绘本《谁在厕所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的个人卫生意识非常差。“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是卫生常识。所谓卫生,是讲究清洁、预防疾病等。开展此次活动《谁在厕所里》。学习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尤其是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活动目标:
  1. 理解绘本《谁在厕所里》的主要内容。
  2. 尝试用语言和动作等方式表达小动物在厕所里的有趣表现。
  3. 懂得从小要讲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的道理。
  4. 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准备:
  1. 白板课件、背景音乐。
  2. 操作图人手一份,问号贴纸人手一张。游泳圈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进场音乐,去动物园玩。
  2.观察图片

  (二)集体阅读,初步了解绘本内容。
  1.观察图片(二)。
  仔细看看,发生什么事情?
  谁在厕所里呢?它在厕所里干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
  2.集体阅读图片(三)或(四)。
  幼儿随意猜测。
  教师示范猜测。
  小结语:到底谁在厕所里?它在厕所里干什么?请到后面的书袋里找找你觉得最有可能的答案。

  (三)共阅绘本,猜测联想。
  1.幼儿自主了解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四)完整欣赏,巩固提高。
  1.投票。
  2.揭示答案。
  3.完整阅读绘本。

  (五)结束活动,养成教育。

  活动延伸:
  将图书投放到语言区供幼儿合作阅读。

  活动反思:
  绘本教学,一种全新的课型,它给孩子们的不是压力,只有兴趣,孩子们愿意去思考下一步的故事情节,推测主人公的命运,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会了探索,激发起他们阅读欲望。开阔了思维方式。在不知不觉间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活动中也让幼儿懂得从小要讲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的道理。

第8篇、小班绘本阅读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内容中的乐趣,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熟悉故事内容,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本用书一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鼹鼠图片,提问这个小动物是谁,它生活在哪里喜欢干什么?导入课题。
二、师引导幼儿看课件,分部分讲述故事。(从开始到猪先生)分析故事内容:
1.从开头到小鼹鼠气得大叫。
看看小鼹鼠是什么表情?我们来学一学小鼹鼠的动作。他的心情如何?为什么小鼹鼠的视力不好?
2.从鸽子到猪先生。
"叭",鸽子的嗯嗯是什么样的?还溅到了小鼹鼠的腿上!师:鸽子的嗯嗯湿湿的、黏黏的!
马的嗯嗯象什么?是什么样的呢?
野兔的嗯嗯是什么样的?你们听到野兔嗯嗯掉下来的声音吗?(哒哒哒哒……)山羊的嗯嗯在哪里?你们发现它是什么颜色的?山羊的嗯嗯是什么样的与兔子的有什么不同?
奶牛的嗯嗯是什么样的?小鼹鼠在哪里?为什么躲在这儿呢?为什么小鼹鼠一看就知道不是奶牛的?
小鼹鼠又问谁啦?画面很有意思,这是猪头,这是猪屁股,小鼹鼠做了一个什么动作?为什么要这样呢?后来它又去问谁?它有没有找到是谁嗯嗯在它头上?
3.师示范讲述下部分内容。(从苍蝇到知道是狗大便)为什么小鼹鼠问苍蝇,到底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它怎么会知道呢?
终于找到答案了,你猜小鼹鼠会怎么做呢?它为什么呲溜一下赶紧钻回地下呢?
三、完整看课件,了解故事内容。
师:这本书真有趣,它让我们知道了这些动物的嗯嗯是什么样的,还让我们知道嗯嗯时要去厕所。
四、游戏:连线
1.这是谁的粪便连线
2.动物们的粪便是什么样的连线(幼儿用语言描述)。
五、以《快乐嗯嗯》歌曲结束活动。
附歌词:快乐嗯嗯,一天一次,健健康康肚子爽,你嗯我嗯,大家嗯嗯,快快乐乐身体棒!
活动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我选择了一本有意思的图画书,进行了一次阅读活动,孩子们很喜欢,兴趣点也很高。《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是一本关于动物粪便的书,我认为这本书对话简单、有趣,重复性强,还有认识不同动物的粪便的知识点。所以,中班下学期使用比较合适。 从活动的设计到准备,我进行了反复思考。我把活动分成了三部分:边提问边讲述、清楚地描述粪便、练习对话。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本以为比较紧凑,也比较合理。但是在进行活动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我感觉我的提问有点琐碎,每个动物只提问两个问题,问题不要太多,要有重点的进行提问;有轻有重,有的环节不需要进行的很细致、详细,重点环节要突出;巧妙设计,同样的环节,同样的设计,怎样让孩子又快又好的掌握,也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本次活动,我又找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努力避免再出现这些问题。

第9篇、大班绘本影子和我教案反思

活动目的:
1、结合读本和幼儿自身经验,帮助幼儿丰富、深化有关影子的认识,特别是人物的活动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
2、理解“也”字如何运用,学习运用句型“谁在做什么,谁也在做什么 ”
活动准备:ppt《影子和我》
活动过程:
1、 教师以猜谜的形式引出活动的主题: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体乌黑头,灯前月下陪着你,却是哑巴不开口。(影子)。教师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影子?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教师提出本次阅读的主题―影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很有趣的书。
2、 教师出示大书:小朋友猜猜这本书在说一个什么故事?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见解。
3、 教师翻开大书的第一页,提问:1)、你看到了图上有什么?2)、为什么要有蜡烛?
4、教师:请小朋友猜一猜书上的人会和影子做什么游戏?请幼儿看书的第二页。教师提问:你看到了小朋友和影子在做游戏,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出示书的第三页,将人物遮住,教师提问:我看到了图上的影子了,但是我不知道书上的小朋友做了什么样的动作?你们知道吗?我们一起来做做吧。请幼儿站起来模仿影子的动作。教师掀开遮住的纸张,并请几个模仿得比较象的幼儿站到前面做动作,和大书中的人物比较一下。教师提问:为什么
6、 出示遮住人物的第四页,教师提问:请小朋友说说这个影子象什么?发散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提问:你知道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吗?让幼儿比比动作,教师掀开纸张:原来是用手做出了影子的牙齿。
7、教师出示遮住影子的第五页,请幼儿说说:墙上的影子会和小朋友做什么样的动作?教师引用原句进行小结。
8、出示第六页,教师提问:图上的影子在做什么?小朋友也在做什么?
9、 教师:我们看看小朋友怎么啦?影子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想象故事的情节。
10、出示第八页,教师提问:小朋友发现这页和前面颜色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什么不见了?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影子不见了。原来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
11、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看了有趣的故事,现在我们完整的看一遍吧,教师指读大书上的文字,将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教师:原来我们身体的各部分都可以和影子做各种好玩的游戏,比如:手、脚、嘴等。是不是这个小姑娘做什么?影子也会同样跟着做什么? 小姑娘和她的影子有什么区别?(问题回答方向:影子永远是黑色的,只有轮廓,没有细节)。
12、 教师: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13、教师:现在我们也要和影子做游戏了。
1)到操场上去找影子,并能告诉老师你在什么地方找到影子?
2)同伴互相玩踩影子的游戏
3)幼儿组合影子游各种造型,请一个幼儿用粉笔将地上的影子画下来。
活动反思:
本课学后,课文基本上能掌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后,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明白了“人”和“影子”“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    
二、通过图文结合,并抓住关键的词语,使学生明白“前-后”、“左-右”是两对反义词,而且还明白了它们也是表示方向的词,并还能自己再找出表示方向的词语。例如:“东西南北,上中下”等,并感受到了“人和影子”是一对好朋友,而影子就像一只小黑狗一样,总是跟着我。
这节课学习后,大部分学生能以自己为中心,说出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面、右面是谁,有极个别学生说不完整。
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不明白,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后?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左?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右?这就需要同学们在课下实践中去理解、去观察,并带领他们做做“踩影子”的游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10篇、小班语言绘本我喜欢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小袋袋”绘本系列是着名绘本大师查尔斯·福格的作品,一共四本,《我是小袋袋》是其中一本,主要向幼儿介绍小袋袋这个动物形象。
小袋袋是一只憨态可掬、天真活泼的小袋熊,它的神态表情、举手投足就像个三岁左右的宝宝。这个形象极具亲和力,能让低龄幼儿产生由衷的认同感,孩子们在阅读中从始至终体验到快乐和新奇。将如此可爱的小袋熊介绍给孩子们做朋友,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在集体阅读中我们让幼儿分别进行了三次阅读。首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绘本,然后在初步理解绘本的基础上进行独立完整的感知,引导幼儿用接讲和独立讲述的方式讲述内容,最后迁移学习经验,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讲述。
为了使绘本更适合孩子们的阅读与理解,我们对绘本进行了适当的改编:适当删减画面,减少篇幅,选择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景,按照理解讲述的侧重点不同调整了阅读,顺序,将原来较为零散的描述性语言,改编成可以让幼儿接话或独立讲述的语言。另外,因为绘本中主要运用了“我喜欢……”这个句型,所以我们将活动名称定为“我喜欢……”。
活动目标:
1.观察、阅读画面,理解小袋袋喜欢的事情,感受小袋袋的天真活泼。
2.愿意用动作、语言参与阅读活动,尝试运用“我喜欢……”.的句式进行讲述。
3.喜欢和同伴一起阅读图书,体验集体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我喜欢》,电脑。
活动过程:
1.认识书中主要人物——小袋袋,知道书名,猜想小袋袋喜欢的事情。
师:老师请来了一个新朋友,t看看它是谁?(幼儿看图片自由讨论)这是小袋熊,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袋袋,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
小袋袋很可爱,它喜欢做很多事情,你们猜猜它喜欢做什么?喜欢衰什么游戏呢?(幼儿猜想)
2.初次阅读PPT((我喜欢》,理解并表达画面内容。(重点理解和讲述小袋袋跑步、玩泥巴、躺在妈媚怀里等画面)
(1)跑步师:谁在跑步?
幼:小袋袋在跑步。
师:还有谁在跑步?
幼:考拉熊、乌龟、青蛙、小虫。
师:谁跑在最前面?
小结:小袋袋喜欢和好朋友们一起跑步,和它一起跑步的小动物有小虫、考拉熊、乌龟,还有青蛙。(左右方位讲述)
(2)鬼脸师:你们为什么笑啊?笑什么呀?
幼:吐舌头。
师:小袋袋在吐舌头、顶鼻子、拉耳朵,我们来学一学,给旁边的小朋友看好不好看,好吗?
小结:小袋袋喜欢做鬼脸,吐吐舌头、拉拉耳朵、顶顶鼻子,真好玩。
(3)泥巴师:小袋袋在玩什么?
幼:泥巴。
师:小袋袋身上哪里有泥巴呀?(上下方位讲述)幼:头上、手上、肚子上、腿上。(教师动作提示)小结:小袋袋喜欢玩泥巴,头上、手上、肚子上都是泥,玩得真开心。
(4)大树师: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幼:小兔在跳……师:谁一动不动的呀?它举着树叶像一棵什么呀?
小结:小袋袋喜欢变成一棵大树,一动不动地站着。
(5)捉迷藏师:小袋袋在干什么?(动作引导,头、手缩成一团)谁躲起来了?谁荏找它?
小结:小袋袋喜欢捉迷藏,把自己缩成一团,让大家找不到它。
(6)回家师:玩了一天,小动物们都回家了,谁在门口等它?
(7)睡觉师: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小袋袋要睡觉了。谁抱着小袋袋?小袋袋躺在妈妈的怀里感觉怎么样呀?
幼:舒服、温暖……幼儿感受“小袋袋最喜欢躺在妈妈的怀里睡觉,又温暖又舒服”。
3.完整观看PPT,在前期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感知绘本内容及画面。
在音乐中静读《我喜欢》,每幅画面给孩子一点理解的时间。
4.师生共同阅读并讲述。
师:小袋袋喜欢玩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吧。
5.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师:小袋袋喜欢玩,也喜欢做好多好多的事情,小朋友们喜欢做什么呢?
6.活动结束。
从幼儿喜欢的游戏中选择他们最喜欢玩的游戏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我感受到我们班的孩子当中,有一部分思维活跃、积极,能主动从作品中去吸收知识,并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体验进行再创造。

第11篇、小班绘本活动好神奇的小石头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画面,依据颜色变化,感知绘本内容,感受绘本的奇趣。
2、在阅读画面的基础上,大胆猜测并讲述绘本内容。
3、对小石头的魔术有期待,乐意模仿并参与游戏。
重点:学习观察画面,依据颜色变化,感知绘本内容,感受绘本的奇趣。
难点:在阅读画面的基础上,大胆猜测并讲述绘本内容。
活动准备:
1、一颗石头2、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石头,引出绘本:?
师:看,我手上的是什么呀?(石头)?
这可是一颗非常神奇的石头哦!它到底哪里神奇呢?
二、PPT演示,介绍绘本封面:?
师:这本书的名字叫《好神奇的小石头》,(介绍书的封面)都有什么颜色?(灰色、黄色、粉色、咖啡色、绿色、橙色、蓝色、红色)哇!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小石头啊!让我们一起进入小石头的神奇世界吧。
三、绘本阅读,感受小石头变化的神奇。
1、师:啊!小石头变成什么颜色了呀!(灰色)大家来猜猜,这颗小石头会变成什么呢?
2、师:瞧!小石头一转身,又变成了什么颜色?(黄色)这下,它会变成什么呢?
3、依次出示小石头变化的图片至红色结束。
4、总结:小石头神奇吗?你还记得小石头都变成了什么?
四、活动延伸:(出示绘本封底)师:呀!小石头还变成了紫色呢!紫色会变成什么呢?下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12篇、小班绘本阅读牙医有蛀牙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图书的大概内容,并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2.懂得要爱护自己的牙齿,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牙刷和杯子
2.录像《豆豆的牙齿》
3.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啊,我们小四班有个小客人,是谁呀?(出示图片一)幼儿回答:猫,老鼠(医生)
2.师:小老鼠在哪里啊?(早猫的头上)看来啊,小老鼠和毛医生肯定是非常要好的好朋友。那它们两个是怎样认识成为好朋友的呢?(它们两个是互相看牙齿认识的)
3.师:它们两个是做什么工作的呀?(看牙齿的)那是什么医生?(牙齿医生)那牙齿医生专门做什么的呀?(拔牙的、看牙齿的)那今天我们讲的故事叫《牙医有蛀牙》。(出示图片二)
二、欣赏图片三
1.师:那小老鼠怎么会有蛀牙的呀?(吃冰激凌)总结:小老鼠吃了它最爱吃的冰激凌才有了蛀牙,而且吃了一口冰激淋就牙齿疼。
三、欣赏图片四
1.师:那小老鼠有了蛀牙后是怎么样做的呢?(准备找猫医生)准备找猫医生干什么?(拔牙)(找到猫猫诊所拔牙)
2.师:看小老鼠的表情怎么样?(很害怕)一起学学。
3.师:虽然小老鼠很害怕,那有没有哭呀?那小老鼠怎么样啊?(勇敢)那我们一起表扬一下它吧。
4.那我们小朋友去看牙医生,我们应该怎么样?(勇敢)看来小四班的小朋友都是勇敢的孩子。
四、欣赏视频
1.师:今天啊,我们班又来了以为豆豆,他也有蛀牙,但是他没有你们这么勇敢,我们来一起看看他怎么了?
2.师:豆豆的牙怎么拉?有了牙病菌要怎么样啊?(刷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要饭后漱口,睡前刷牙,那样才能把牙病菌刷掉,那我们的牙齿就不会疼了。小朋友如果我们天天刷牙,牙齿长的白白的,我们的牙齿以后就不疼了哦!
五、学习刷牙
1.师:今天有位大姐姐来教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怎么样来刷牙,我们一起掌声欢迎她。
2.教师表演刷牙歌:我唰刷唰,我刷刷刷,我刷我刷我刷刷刷,我上刷刷,我下刷刷,我左刷刷,我右刷刷,里面还要在刷一刷,我的牙齿刷好了。还有别忘了还要漱漱口。
3.师:刚才大姐姐教你们刷呀你会不会了啊。那我们一起来刷牙吧。
4.师:今天啊,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学到了一个新本领,是什么啊?(刷牙)那我们以后一定要记住早上晚上饭前饭后要刷牙哦。
活动反思:
《牙医有牙齿》是一本,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此次活动主要是运用了多媒体,通过多媒体教学,把绘本里的内容一张张的展现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使图象更加清晰、清楚,内容显示形象逼真,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开拓了幼儿的思路,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引发了幼儿语言表达的动机。通过看看、猜猜、讲讲,孩子们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说话习惯也得到了培养。此次活动还特别让幼儿记住早晚要刷牙和饭前饭后要漱口良好习贯。

第13篇、大班绘本阅读活动爱心树教案反思

·作品分析:
这是一本非常简单的图画书,用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出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着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在"索求"与"奉献"之间,在"爱"与"被爱"之间。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在这个故事里,人们更多的是把树看成为母爱的化身。是啊,如果不是爱,又怎么能让树奉献了一切还无怨无悔呢?
其中"大树很快乐!"是全书中最让人潸然泪下的一句话。当看到结尾处那个被唤为男孩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坐在树桩上,"大树很快乐"那几个字又一次跳入眼帘时,又有几个人能不感动呢!
·教学思路:
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爱心树》活动以集体阅读、自主阅读为主。首先师幼集体阅读绘本的前面部分,大树与小时候的男孩荡秋千、捉迷藏……理解大树与孩子共享的快乐,其次让幼儿围绕"长大后的男孩还会再回来吗?他和大树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个问题自主阅读,对故事情节进行猜测,接着在PPT画面和舒缓的背景音乐中教师娓娓讲述着故事,让幼儿体会隐藏画面背后的大树无私的爱与奉献,最后是情感迁移,行动感恩,回报父母亲如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阅读绘本《爱心树》,了解故事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父母如大树般无私付出的关爱之情,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活动准备::
《爱心树》大绘本一本,小绘本人手一本,PPT,FLASH,图卡若干张,《眼泪》、《感恩的心》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赏读封面,猜想故事。
1、认识封面:你看到封面上画了什么?(男孩和树)
2、了解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是美国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 他的绘本最受孩子们的喜爱。
3、猜想故事:男孩与大树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二、读文赏图,激发想象。
1、 师幼集体阅读绘本(P1-30)
(1)理解词语:孤寂。
(2)猜测:长大后的男孩还会再回来吗?他和大树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2、幼儿自主阅读绘本(P31-46)
(1)集中提问:男孩回来了吗?男孩每次回来都让大树没有了什么?(大树没有了果实、树枝、树干)
(2)猜测交流:失去了果实失去了树枝失去了树干的大树心情会是怎样?(难过,伤心)(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相应BBT画面,并在黑板上逐一贴上相应图卡。)过渡语:到底大树心情是怎样呢?难受还是伤心?我们一起再来走进这棵大树。
3、师幼集体阅读绘本(P31-46)
(1)交流:原来大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快乐)
(2)感受大树的无私奉献:失去了果实、树枝、树干的大树为什么却是快乐的呢?(因为他爱男孩,孩子的快乐就是大树的快乐)4、给大树取名。
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爱心树)。
5、教师讲述故事尾声(播放PPT画面)。
过渡语:只剩下树墩的大树还能再帮助男孩吗?
6、整体欣赏(回放FLASH画面,在"爱心树"背景音乐下,幼儿再次品味这个温馨、动人的故事)交流提升:
(1)男孩只会向大树不断索取,却不懂得感恩、回报,对吗
(2)假如你是那个小男孩,爱心树给你带来这么多的快乐,你会给爱心树什么快乐呢? (给大树唱歌、跳舞……)
三、联系生活,情感迁移。
1、情感提升:在生活中,有谁也像这棵爱心树一样给你快乐,给你幸福,给你爱心呢?(爸爸妈妈,他们生病时照顾我……)。
2、学会回报: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做个听话的孩子,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四、活动延伸:行动感恩。
在《感恩的心》背景音乐下幼儿给父母洗脚,用行动来回报父母的爱。
·活动反思:
1、读文赏图,激活想象。
绘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因此我引导孩子观察绘本封面,让幼儿大胆猜测:"男孩和树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接着边展示画面边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让孩子感受蕴藏图画背后爱的哲理。图画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予孩子极大的想象空间,让绘本阅读不仅仅只局限在绘本本身,而使得绘本阅读更加丰满、更加立体。这不但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象中,让孩子享受阅读的情趣。
2、妙引巧领,注重体验。
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我有这样的担心:因为大树每一次的付出都是快乐,会不会让孩子因为大树的无私而认为男孩的索取和贪婪是理所当然的呢,如果那样的话此活动就违背了我选择它的出发点了。可是让大班的孩子去体会大树在男孩屡次索取而不知回报下那种无奈的快乐似乎又太难的。于是我认真、仔细的分析着活动的每个环节,最终选择让幼儿通过男孩的所作所为来判断"男孩这样做对吗,他又为大树做了什么?",通过这样的解读传达给孩子爱的真谛,"老师,我非常的感动"、"男孩做的不对,他不该这么一直向大树要东西"、"如果我是男孩我会每天都来陪它,给它讲故事、唱歌……"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欣喜,他们已经明白爱与被爱之间的关系。
3、情感迁移,学会感恩这个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就是大树无私的献出了一切,却很快乐。于是我在欣赏完绘本后,适时情感迁移,让孩子体验亲人如大树般的关爱之情,并学会感恩与回报。"在生活中,有谁也像这棵爱心树一样给你快乐,给你幸福,给你爱心呢?""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孩子们纷纷发言:"做个听话的孩子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好的回报""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活动的最后让孩子们为自己的父母洗脚,以实际的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活动点评:
谢尔的作品总是这样的风格:简单而深刻,朴实而丰富。《爱心树》是一本文字与图画线条都非常简单的书,所以本次教学也尽可能的回归这种简单。老师静静地读,孩子静静地听,让每一个画面和每一个文字都能深深地烙进孩子们的心田。
对教材处理,教师的重点不是落在多元化的主题上?也不是故事内容复述与理解?而选择了绘本的阅读上。第一:因为图画是绘本的生命。绘本的画面是可以读的,那美丽的画面和简单的文字背后透着作者丰富的想象。第二:阅读的基础是想象力,能够运用想象力来描绘出眼睛无法见到的故事,才算是真正会阅读。绘本正是培养孩子这种能力的最好媒介。
因此本节活动中,教师带领孩子一起阅读时,把图画展示给孩子看,让孩子通过阅读图画,念出里面的文字和声音,念出书中文字里没有的感情,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这样就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培养孩子观察、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整个故事画面比较多,于是教师又重点选取了男孩长大后回来一次次的索取,而大树不断给予的几个重要画面,体会大树无私的给予和奉献。教学中教师紧扣看画面,读文字,想含义这三个环节和孩子一起完成对这个故事的解读。

第14篇、小班儿童绘本故事我爱妈妈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妈妈养育孩子的辛苦以及对孩子的爱。
2.爱妈妈,会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3.愿意与妈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故事:
“看我的,妈妈!”小熊叫道,“我要去抓鱼。”“等等,”熊妈妈说,“有些事情要注意。”可是小熊已经跑向小河边了。
熊妈妈也跟着跑向河边。
她看到小熊跳到一块石头上。她看到小熊伸出爪子去抓鱼。然后,小熊开始晃晃悠悠。
扑通!小熊一下掉到了水里。
“这下糟糕了。”小熊心想。
“不错啊!”熊妈妈笑着说,“但是,你现在要看我是怎么做的。你要先学会游泳,再去抓鱼。”
小熊看到妈妈在河里自由自在地划水。
“现在轮到你了,小家伙。”她说。
小熊学着妈妈的样子划水。
“太棒了,”小熊心里说,“我爱妈妈。”
“看我的,妈妈!”小熊叫道,“我要去摘果子。”
“等等,”熊妈妈说,“有些事情要注意。”
可是,小熊已经开始爬树了.......
作品赏析:
这本图画书以“爱”为主题,旨在培养小朋友大胆表达自己感情的习惯,也让家长在为小朋友讲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说出“我爱你”。
这是一本精美的绘本,以可爱的小熊为形象,讲述他与家人发生的温馨故事,图文间洋溢着融融的亲情——小熊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他也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充满疑问。幸运的是,无论是他的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总是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让他学会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每一次获得帮助之后,小熊都会对家人说“我爱你”,而小熊的家人也总是温情地回应说“我也爱你”。

第15篇、大班绘本阅读大卫不可以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地猜测并讲述故事内容。
2、理解并遵守生活中的基本社会行为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感受绘本故事幽默诙谐的同时体验妈妈爱的温暖。
二、活动准备:
《大卫,不可以》图书、PPT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大卫,不可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书,名字叫《大卫,不可以》
2、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大卫
3、介绍作者:作者的名字叫大卫香农,这本书是作者模仿自己五岁时画的画而创作出来的,这个故事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
(二)《大卫,不可以》PPT演示
1、我们来看看大卫长什么样子的呀?(椭圆形的小脑袋,细小的身体,大大的嘴巴,六颗稀稀落落的尖尖的牙齿,三角形的鼻子,小小的眼睛,一高一低的两条短眉毛,好像在向别人宣告:我什么都不怕)
2、大卫在做什么?(他一只脚站在一摞歪七扭八的书垛上,另一只脚悬空,伸出双手去搬放在高桌上的玻璃鱼缸。)接下去很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真令人担心啊)
3、这是谁?妈妈看见大卫的行为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双手握拳叉腰,左脚向上跷起的姿势。)她会说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读读故事,看看大卫还做了哪些让妈妈生气的事情?
(三)边欣赏PPT,边提问:
1、图片一:大卫想干什么?(他站在椅子上拿东西)他拿东西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左手紧紧抓住壁橱的下方,右臂向上高高举起,伸开五指,正欲去够妈妈放在壁橱最上层的饼干桶。)脸上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呢?(紧抿着嘴巴,舌头却翘露在外面,两只眼睛盯着那只饼干桶,一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模样。)妈妈会对大卫说什么?为什么说不可以?
2、图片二:大卫在干什么?看看他是怎么洗澡的?(浴缸里放着大卫的一些玩具:游泳圈、军舰、小鸭子、水雷、鲨鱼、黑鱼等。浴缸里的水早已溢出,水流满地,大卫仍然大开着水龙头,面戴潜水镜、头顶“黑鱼”、手拿“鲨鱼”,把这里当作戏水乐园,不管不顾地肆意玩水。)妈妈会对他怎么说?
3、图片三、四:大卫在吃饭的时候玩什么?(他把蒸熟的土豆刻上眼睛、嘴巴、两根黄瓜当胳膊、两只鸡腿当腿,用餐叉把它们叉在一起,做成一个食物玩偶。)小朋友你说说看你有没有这样玩过?妈妈都是怎么对你说的?
看看大卫的嘴巴里有什么?(黑色的口腔里塞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食物——鸡腿、胡萝卜、花椰菜、青豆等等,就像无底深渊),天那,他吃了那么多的东西,妈妈会对他说什么?(请小朋友来学说妈妈的话)
4、图片五:天很晚了,大卫还在干什么?他在看什么动画片?妈妈命令大卫“回房间去”大卫愿不愿意去睡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丰富词汇:垂头丧气。表情,手里拿着餐巾)那你觉得他回到房间会做些什么?(轻轻讨论)
5、图片六:大卫又在玩什么游戏?他的被子上都是什么图案?因为他太喜欢超人了,这时的妈妈,会对大卫怎么说?(幼儿学说)
6、图片七、八:大卫还有一些坏习惯,我们来看看都是什么坏习惯?如果你是大卫的妈妈,看到了大卫的这些坏习惯,你会对他说什么?
7、图片九、十:大卫又要准备玩什么了?他在哪里玩?妈妈大声的叫————怎么叫?妈妈的“不可以”有没有阻止他玩棒球?猜猜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时妈妈的表情会是怎么样的?
8、大卫闯了祸被妈妈罚坐在了凳子上,他现在觉得怎么样?(他觉得很委屈、害怕)他在害怕什么?(他不听话怕妈妈不爱他了)
9、图片十一、十二,大卫的妈妈怎么做的?妈妈现在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呢?他的妈妈爱不爱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那她为什么总是说不可以呢?
(四)情感升华
1、故事里的大卫是一个怎么样的男孩子呢?(一个调皮淘气、爱搞恶作剧,)
2、大卫的妈妈又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呢?(是一个很严厉,但又是一个温柔内心充满爱的妈妈)
3、你喜欢这样的妈妈吗?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
教师小结:大卫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妈妈总是很严厉的对大卫说不可以,是因为妈妈怕大卫养成坏习惯,怕他受伤,但是,妈妈心里却一直都是爱着他的。
4、在生活中,你的妈妈什么时候会对你说:“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妈妈在说不可以的时候她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做错很多的事情,在妈妈对我们说不可以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爱我们。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那想想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让妈妈露出笑脸。
活动反思:
《大卫,不可以》是一本充满童趣的故事书,书中可爱又有些淘气的大卫做了许多让大人又气又好笑的事情,所以在引导孩子阅读绘本的时候,我会引导孩子发现大卫的可爱,大卫的古灵精怪,让孩子从大卫的身上找到自己,进行经验迁移。虽然活动进行下来很完整,但是仍然有许多的不足:
1.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
活动中,由于我特别喜欢这一个绘本,所以在活动中,我对绘本的删减处理比较少,几乎把整个绘本都放进活动中,导致活动时间过长。并且在活动中,主次分的不太清楚,每张图片用的时间几乎是一样,有的图片没有抓住其中的重点。在大卫站在椅子上拿东西,这张图片其实只需要孩子知道不要站在椅子边上拿东西,这样会出现危险,如果想爬高拿东西,应该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而我却将这点忽略,让孩子关注一些细节,从而忽略了这张图片的真实意义。
2.教学活动中灵活性不够,方法较单一。
由于经验以及教学技能的不熟练,对于孩子的回答我并没有抓住,导致耽误了整个活动时间,在活动中,孩子的回答很精彩也很有想法,可是我却太注重自己的环节顺序,并没有继续跟进,导致忽略了许多可以出彩的地方,同时也导致整个活动时间过长。比如在大卫弄得满身是泥的图片中,一个孩子已经告诉我说他妈妈会让他去洗澡,可是我还还是在想让其他的孩子再说一说,这样我就放弃了原本可以出彩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继续磨练自己的教学技能以及教学机智。
3.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引导不够到位。
在本次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孩子想象及说话能力上,忽视了教学重难点之一的“感受母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母爱这一块引导不够,导致结尾时只能生硬地引出“母爱”二字。
总之,每一次的活动结束后,都会给我带来许多的收获,无论是好的经验还是不足都会促进我下一次的成长与进步,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多学习,多请教,逐步完善自己,锻炼自己。

第16篇、大班数学绘本活动蜘蛛和糖果店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蜘蛛和糖果店》是一个有关概率和统计的绘本故事。概率是依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推测未来,概率其实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绘本中的蜘蛛经过统计得知咪咪买棒棒糖概率比买其他糖果的大,但概率虽然能判断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却不能保证100%正确。所以从孩子的思维层面上考虑,在设计此活动时,我把这个绘本设计成了有情景性的估猜活动,以故事中蜘蛛猜测顾客来糖果店买什么糖的情景为主线,帮助幼儿理解概率和统计,同时鼓励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去推理、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估猜生活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进行推理与预测,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PPT、人手一张统计表、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情景激趣:幼儿说说自己爱吃的糖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引发听故事的兴趣
1.这是一家什么店?
2.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叫《糖果店的秘密》
大胆猜测:从生活中的事情出发,以绘本为主线,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上,边看边推理,边预测边验证,训练孩子通过观察到进行推理到进行预测,的这个思维能力。
二、听故事根据线索预测不同人物喜欢的糖
1.咪咪来买糖,蜘蛛出示咪咪的买糖记录。
提问: 你们同意蜘蛛的猜测吗?从记录中的哪里可以看出咪咪喜欢吃棒棒糖?都记录了什么?
2.东东来买糖,蜘蛛出示了东东的买糖记录。
提问:冬冬来过几次糖果店?买过什么糖?这次他可能会买什么糖?
3.洋洋来买糖,蜘蛛出示买糖记录。
提问: 洋洋买过几种糖?他怎么来过5次,只买了4种糖?这次可能会买什么糖?(幼儿操作记录表)
小结:要观察和多了解客人,把客人来过糖的次数和买的名称记录下来,经过统计我们就能猜测出这个客人可能会喜欢吃什么糖。
观察统计:利用表格,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统计,提升了幼儿的能力。
三、最受欢迎的糖果
1.阿姨又准备进货了,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果才是最受欢迎的呢?
2.出示“一周糖果销售记录表”及“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理解。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统计表,找出最受欢迎的糖果。
小结:用这个表格我们马上就可以找到了,阿姨非常感谢蜘蛛的帮忙,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和了解身边的好朋友和爸爸妈妈,用统计的方法看来来他们喜欢的东西。
意料之外:通过让幼儿猜不着这一环节让幼儿了解生活中也会有特殊情况的发生,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四、出乎意料的结局
1.小明来到糖果店,出示买糖记录。
提问:小明可能会买什么糖?为什么?有其他的可能吗?
小结:原来我们觉得很有可能的结果,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利用PPT图片导入。首先,让孩子们看图讲述“图上有什么?”孩子们能够利用“有......有.....还有的句型对自己所看到的糖果进行自由讲述。教师在数学活动中能够适当的抓住时机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适当的练习。
在幼儿们认识了各种糖果以后,教师利用PPT将孩子们引入到蜘蛛和糖果店的数学故事情节中去。教师一边播放PPT一边讲述故事,适当提问,引出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即:根据已有的记录表猜测接下来小朋友们会买的糖果。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简练,具有针对性,孩子们能够根据教师的提问以及教师出示的记录表猜测小朋友接下来会买的糖果,并且讲出自己猜测的理由。在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正确猜测到小朋友们买的糖果时的开心、成功的喜悦情绪,使得整个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进行数学操作,即统计营业员卖出去的各糖果的数量。在孩子们操作之前教师的要求紧扣操作内容,使得孩子们对操作环节认识比较清晰,最后的操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绝大多数小朋友都完成的很好。
数学活动本来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通过PPT以及有趣的故事情节,使得数学活动生动有趣,让孩子们有兴趣去学,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

第17篇、小班托班绘本啊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说出相关的动物和食物的名称,学说词语“啊呜”。
2、喜欢和老师一起看书,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简单了解几种动物喜欢吃的食物,知道吃饭时要“啊呜、啊呜”大口的吃。
活动准备:
1、自制大书《啊呜》(绘本《啊呜》见《东方宝宝》2008年第1期)。
2、故事围裙,萝卜、梨子、骨头、蜂窝、蛋糕、白菜、蘑菇、米饭、大虾等食物的图片(背面粘有魔术贴)。
活动过程:
1、和宝宝一起做手指游戏《包饺子》。
(1)招呼宝宝:“来,宝宝,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游戏《包饺子》吧!”
(2)做完手指游戏后说:“宝宝包的饺子可真香啊!我们来尝一尝吧!”和宝宝模仿吃饺子的动作,问:“你是怎么吃饺子的?”
(3)小结:“宝宝是啊呜、啊呜吃饺子的,吃得可真香啊!”
2、和宝宝一起翻阅大书《啊呜》,讲述图书的内容。
(1)介绍图书,了解图书的封面和书名。“今天,老师给宝宝带来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啊呜》!我们来看看,这是封面,上面有什么呀?他要干什么?”“小宝宝张开嘴巴要啊呜、啊呜地吃东西,这本书里面藏着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和宝宝一边翻书、一遍讲述,了解故事的内容
翻开1—2页,问宝宝:“咦,这是什么?”“想一想,那个小动物最爱吃萝卜?”
“是小兔子吗?我们来看一看,呀!真的是小兔子!”翻到3—4页,“小兔子看到大萝卜,会怎忙样啊?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兔子吧!”教师和宝宝一起学小兔子嘣嘣跳,然后“啊呜、啊呜”的吃萝卜。
问宝宝:“萝卜好吃吗?”“看!大萝卜怎么样了?”“大萝卜吃得就剩一点点了,小兔子的嘴巴大不大呀?”
(3)用同样的方式阅读接下来的内容:小老鼠吃梨子、小狗吃骨头和小熊吃蜂蜜的前半部分。并让宝宝感受:小老鼠嘴巴小,“啊呜啊呜”吃半天,大梨子只咬下来一点点;小狗牙齿很厉害,“啊呜”一口就把大骨头咬断了。
(4)“小熊把小蜜蜂的蜂窝咬了一大口,小蜜蜂会怎么样?”“看着两只小蜜蜂在干什么?最后小熊怎么样了呀?为什么小蜜蜂要蜇小熊?”宝宝了解感受:馋嘴的小熊偷吃别人的东西不好。
3、教师带上故事围裙,逐一出示食物图片,和宝宝做“我要吃,啊呜啊呜”的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的优质课展示,我选择了小班绘本《啊呜》,这个故事风趣而又幽默,故事情节让人跌宕起伏。“啊呜”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贯穿整个活动。小班的孩子爱幻想,又爱吃,这个活动符合小班的年龄特征,所以我选择了这节绘本活动。为此我制定了两个教学目标:1、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联系生活经验,并大胆想象。让幼儿联系生活想像“雪白雪白”“鲜红鲜红”“又大又圆”的是什么东西,让孩子大胆地表达。2、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激发阅读兴趣。故事从小兔、小猴和小猫三个小动物那里等到的答案是“怪物”,而结果却是“大大的奶油蛋糕”,答案出乎意料。
在活动的开展中存在着优点与缺点,各位老师也为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个绘本故事风趣幽默,所以要求老师的语言要夸张,有情节性,抑扬顿挫的表现这个故事让幼儿身临其境的感受故事,在过程中绘本故事的语言还可以再精炼点,再夸张点;在中间的环节让幼儿联系生活说说“雪白雪白”“鲜红鲜红”“又大又圆”的像什么时,虽然幼儿知道红的、白的颜色,但对这些四个字的词汇不理解,所以在活动前,教师可以把这些词汇丰富给孩子,让他们在回答时能想象的更广;在最后一个环节时,当三个小动物走进屋子时,看到小熊在吃蛋糕,当时我把小熊吃蛋糕的声音也用“啊呜”发出来了,导致误导了孩子,让幼儿认为啊呜是小熊。但在活动中也有好的地方,幼儿的回答很出乎意料,他们都能联系生活说出像什么,都能大胆的猜测啊呜是什么,使整堂课比较顺利,完整的上了下来。
通过这节小班的绘本课,让我体会到,教师在选课上必须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在课前可以适当的渗透点知识,这样在开展活动时能更得心应手。

第18篇、中班绘本阅读粽子里的故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2、 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内容;
3、 乐意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端午节)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3、教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1、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
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认真、专心致志)
2、出示ppt3,提问:
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⑵师:小朋友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ppt4,提问:
⑴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
⑵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⑶教师小结:原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谁会来吃呢?
6、提问:
⑴ppt5:谁来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没有)
⑶师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吱吱吱···"就是讲不出故事。接下来还会有谁来呢?
7、出示ppt7、8,提问:
⑴ppt7:谁又来了?(小狐狸)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不能)
⑶ 教师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就是讲不出故事。
8、结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粽子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其他小动物来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吃过粽子了?(小鸟、小兔、小猴)
⑵引导幼儿分别想象并讲述小鸟、小兔、小猴来吃粽子的情景。
① 师: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讲小松鼠和小狐狸来吃粽子的话说说其他小动物呢?
② 它们都讲出故事了吗?
③这么多小动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为什么讲不出故事呢? 7、出示ppt9,提问:
⑴它们讲不出故事觉得怎么样?(很难过、着急)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动物们周围的各种符号,大胆猜测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⑵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
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8、出示ppt10、11,提问:
⑴ppt10: 这个时候,谁来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⑵师:原来,小动物们是想请小姑娘来帮助它们,为什么小动物们会请小姑娘来帮忙呢?(因为小姑娘会说话) ⑶小姑娘会答应帮它们吗?
⑷ppt11:小姑娘答应它们了吗?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呢?
⑸教师小结: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篮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问:
⑴ppt12:小姑娘吓跑了,那该怎么办呢?
⑵ppt13: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⑶ppt14:小姑娘回来了吗?她是怎样回来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问:
⑴ppt15:师: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门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会怎么说?(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16:师: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反思:
选择这个故事,是因为今天正好是端午节上来的第一天,孩子们对粽子的热情尤存,它本是大班的一个故事教学内容,我把它改编过了,故事也重新改过了。我把目标定位在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方面。在设计环节时,第一部分是一个引子,其中有一个提问:吃了粽子肚子感觉饱饱的,(孩子们很自然地说出饱饱的),为下面吃故事粽子,肚子里有了许多故事,埋下了一个伏笔。第二部分故事欣赏环节中,我第一次的设计是让孩子第一遍就完整的欣赏故事,试教下来,能力强的孩子把整个故事的大致意思全部都复述了出来,使问题的设置无法正常推进。于是,我想到把故事分成两段,第一段结束后,让孩子们自己帮小动物想办法,进行发散性思维,激活幼儿在教学现场的思维(第二次试教时效果很好)。这里我也有另外一个用意,语言活动中,由于孩子往往是坐的时间比较长,容易产生思维疲劳,在这里顿一下,让孩子们自由想象,能重新调动起孩子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思维也能活跃起来。(拆粽子这个环节,也有相同的作用)   
最后,我把故事包在粽子里,强烈地构起孩子想看,想说的愿望。其中,解粽子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解开,在遇到相同的故事时,孩子自然地说:‘我们的故事是一样的’,于是,我顺利地引到合作讲故事。  在故事的提供上,我准备了适合不同层次幼儿需要的故事,有两副画面的,三副画面的,最多是四副画面的。本来我在粽子上没写名字,后来考虑到,如果不写名字,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孩子,如果拿到四副画面的故事创编,那对他的难度就会比较大,孩子就会失去创编的兴趣。   
在最后一个环节,分享故事中,我的引导还不够,集体教学活动,既要有目标的意识,有对教学活动期望效果的追求,更要关注过程的价值,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长有意义的经验;既要有精心的预设,使教学活动在研究孩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更要给幼儿以生成的空间,并有效地回应幼儿大量不确定的生成问题。在回应孩子方面,我觉得自己做的还是非常不够的。   
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处于一种比较活跃的状态,随着环节一步步地推进,孩子自然产生了强烈的想“说”的愿望,自然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第19篇、小班绘本游戏一步一步走啊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动作、听声音、找影子等联系生活经验猜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在绘本的情景中乐意模仿表现小动物的走路特点,体验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已学会《小朋友走路,爷爷奶奶走路》,立牌(乌龟、鸭、兔、鸵鸟、男孩)老虎头饰,方形场景,鸭子走路,会跳的动物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小朋友走路,爷爷奶奶走路》入场
  师:听这是谁在走路呀?老爷爷老奶奶走路,小朋友走路。
  评析:律动导入法。幼儿年龄小,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游戏情境的创设对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起了很大的作用。以幼儿学过的律动导入,同时不同人物角色的走路方式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欣赏画面,了解绘本中小动物的走路特点。
  1、通过多种形式猜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出示小男孩的图片:小朋友是怎么走路的呀?(请幼儿做动作)
  (1)看局部图片,感受乌龟走路的特点演示乌龟爬行图片
  师:看小弟弟在路上碰到什么了?乌龟是怎样走路的?
  师:一步一步爬啊爬,谁来试试?(个别展示,集体练习)
  (2)听声音,猜测走来的动物播放大白鸭的声音
  师:瞧小弟弟学小乌龟一步一步爬呀爬,看他们又会遇上谁呢?是什么动物的叫声?
  师:鸭子怎么走路的?摇摇摆摆一步一步摇啊摇,(双手向后,屁股撅起)
  评析:每一个动物的出场,总不忘让幼儿爬一爬,摇一摇,动静结合,幼儿参与积极性很高。
  (3)学动作,联想遇见的动物演示弟弟学习看到动物蹦跳走路动作,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师:好玩吗?小弟弟也觉得学别人的动作很开心,他又碰见个一个小动物,瞧他在学它走路的样子,他是怎么走路的?"蹦蹦跳跳"哪些小动物是蹦蹦跳跳走路的?走来的会是谁呢?我们来试试,小白兔走路一步一步跳啊跳。(集体练习)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鼓励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既增加了情趣,又能使幼儿顺利迁移已有经验,这会使幼儿感受到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感缓和满足感。
  (4)找影子,辨别出现的动物
  师:就这样他们四个朋友高兴一步一步跳啊跳,又遇到一个新朋友,从影子你能看出是谁走来的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师:是大鸵鸟。大鸵鸟的腿怎么样的?
  师:长长的,他走路的时候是长长的跨着走的,谁来学学大鸵鸟的样子?
  (5)看表情,猜想故事结尾演示表情紧张画面。
  师:有趣吗?五个朋友就在路上跨啊跨,又碰到谁了呢?谁来了?他们是什么表情?小乌龟把头怎么样?(引导幼儿模仿)遇到谁他们会这样害怕?
  评析:每个小动物的出场我都运用的不同的方式,看局部图片出示乌龟,听声音猜测走来的动物,学动作来联想遇见的动物,找影子辨别出现鸵鸟,看表情猜想故事结尾,让孩子在看一看、听一听、猜一猜、说一说、演一演中初步学习动作走路的特点,体验绘本阅读的快乐,并乐意用动作表现小动物的走路特点从而尝试学习小动物走路体验模仿的乐趣。

  三、游戏“抢椅子”
  师:我们来用这个故事玩个游戏吧,先把椅子围圆形。
  师:一路上小弟弟都遇到了谁啊(乌龟、鸭子、小兔、鸵鸟、老虎)放在5个位置。
  师:老虎在哪?它随时都会出现
  师:我们围着椅子走,遇到谁我们就学它走路的样子,遇到大老虎,赶紧坐到椅子上,回到椅子上大老虎就不能抓你。明白吗?但我要拿走4张椅子。谁先抢到谁先坐。
  评析:游戏“捉迷藏”一直是幼儿的游戏,在良好的情绪激鼓下,他们以小动物的角色积极参与,热情投入,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

  活动延伸:
  师:除了这些动物,他们还会遇到谁?(大象、狮子·······)我们来学它们是怎么走的?

  活动反思:
  《纲要》明确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培养对前阅读的技能。在活动中我用了本学期教授的音乐律动《小朋友走路,爷爷奶奶走路》导入,通过绘本与游戏的结合,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调动幼儿的情绪。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讲一讲、猜一猜、演一演等形式,让幼儿体验阅读的快乐。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衔接紧凑,过渡自然,时刻为主题目标而服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更是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整个始终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处于自主探索之中。

第20篇、小班绘本玩具火车轰隆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情境的趣味性,感知故事中"燃料"与"烟"的因果关系。
2.学说短句"玩具火车轰隆轰隆,冒出xx(颜色)的烟。"
3.乐于参与颜色配对游戏,体会集体活动的愉悦感。
活动准备:PPT课件,卡通图标,小火车模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教师出示PPT课件第一页,播放火车汽笛音效,引起幼儿兴趣。
师:"呜~呜~呜",咦,是什么声音?呀,小士兵开着火车来小七班做客了,跟小士兵和小火车打个招呼吧。
二、教师结合课件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其中的趣味性。
1.教师出示PPT1~6,讲述故事内容,课件中突出樱桃、苹果、皇姑、白菜,以使幼儿感知"燃料"与"烟"之间的因果关系。
师:嘎~吱,火车停了,燃料不够了,怎么办呢?小士兵决定加入苹果和樱桃试一试。呜~呜~呜(播放音效),玩具火车轰隆轰隆,冒出红色的烟。
师:哎呀,真好玩儿,再加一点黄瓜和青菜试试,呜~呜~呜,玩具火车轰隆轰隆,冒出绿色的烟。
2.教师出示PPT7~14,结合图片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猜想加入的燃料或冒出的烟,进一步感知故事中存在的因果关系。
师:呜~呜~呜,火车继续往前开,小士兵又加入了橘子和胡萝卜,请你猜一猜,会冒出什么样的烟?(玩具火车轰隆轰隆,冒出橙色的烟)师:呜~呜~呜,火车继续往前开,咦,怎么回事?火车冒出了黄(紫)色的烟,谁能帮帮我解开秘密,小士兵又加了一些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关物体图片)(玩具火车轰隆轰隆,冒出黄色的烟)师:呜~呜~呜,哎呀,油画棒宝宝也被加进去了,有蓝的红的黄的紫的这么多颜色,冒出的烟一定很漂亮吧,会是什么呢?(玩具火车轰隆轰隆,冒出彩色的烟)3.教师出示PPT15~16,讲述故事结尾,小火车驶向远方,引导幼儿想象。
三、操作活动--颜色配对游戏结合绘本内容,引导幼儿将各种样子的烟与燃料相配对,进一步感受绘本情境的趣味性,并体会游戏活动的愉悦。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前后一共上过5次,在庄老师的指导和引领下,让我对绘本教学又有了一次新的认识。
1.教学形式要多样,不要让孩子枯燥。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喜欢多样的教学形式,而不是一味地在那里听故事,喜欢在听听、玩玩、做做中有所启发。在小班的情景阅读教学中,我们更重要的应该要突显让孩子在故事中有快乐的体验,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是他们比较喜欢角色的一种扮演,喜欢简单有节奏的的语句,爱模仿。因此,在本节课中,我渗透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
2.教学互动要多样,不要让孩子等待。
在教学活动的互动形式上,我们可以采用师幼互动,它包括一对一的互动和一对多的互动,还有一种是生生互动,对于小班的孩子老说,更多的应该是采用一对集体的互动,这样孩子才不会出现等待的情况。在本次活动中,一对一的互动比较多,因此大多数的孩子是在等待。如果在游戏中我采用“每个孩子人手一张色卡纸,当老师说,加番茄的时候,手拿红色卡纸的孩子开一列火车。”这样的互动更体现了《指南》理念。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3.绘本价值要抓准,不要让孩子空想。
一个绘本的价值很多,哪个价值是需要在这节课中体现的,这还需要老师们更多的琢磨和推敲。在这个课中,“小士兵给火车加种子燃料。让孩子猜测会冒什么烟?”这个环节可以作为结束部分,激发孩子看书的兴趣。如:“加了种子会冒什么烟,我们到书中去找答案吧。”这样孩子看书的兴趣就激发了。其实我们上绘本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喜欢看书。

第21篇、中班语言教育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阅读)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倾听故事,感知小兔和妈妈之间真挚深切的母子之情。
2、愿意用看得见的事物来描述自己的爱,尝试用语言或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二、活动准备:
1、绘本PPT、背景音乐《告别小苏西》
2、图片:情景图(大海和太阳)(月亮和星星)、柳树、围巾等3、头饰(兔妈妈头饰1个、小兔头饰多个)、黑板
三、活动过程:
谈话活动(教师与幼儿)(2分钟)
1、直接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认识书名,着重引出"爱"字,导出故事。(2分钟)
2、教师播放幻灯片分情节讲故事,幼儿倾听故事,感知小兔和妈妈之间真挚深切的母子之情。(10-12分钟)
(1)教师有感情的讲故事(情节1),幼儿认真听故事,教师针对故事内容向幼儿提问。
师:小兔子用了一个什么动作表示爱?对妈妈说了一句什么话?小兔子为什么要把手臂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兔妈妈爱得多还是小兔爱得多?谁来和妈妈比比谁爱得多?(请一位幼儿和老师比谁爱得多)
(2)教师有感情的讲故事(情节2,情节3),幼儿认真听故事,教师针对故事内容向幼儿提问。
师:小兔子和兔妈妈还用了哪两个动作?说了什么话表示对妈妈的爱?(幼儿站起来做动作并用语言说说)妈妈爱得多,还是小兔爱得多?我们班小朋友谁爱得多?谁来比比?(请2位幼儿比比谁爱得多)师:小兔子举着手表示爱,他还用了什么动作表示爱?我们班谁跳得高谁就爱得多。(请1,2位坐着的孩子起来比一下)
3、请幼儿用景象中的东西表示对妈妈的爱,尝试用语言或肢体动作大胆表现。(教师有感情的讲故事(情节4),幼儿认真听故事,教师针对故事内容向幼儿提问。)师:这幅美丽的景象里面有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小兔子和兔妈妈看到了什么?(幼儿观察后回答)师:你能够用其它的东西表示对妈妈的爱吗?用一句话把爱大声的说出来。
师: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可以用来表示爱的,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教师依次出示图片张贴在黑板上幼儿观察)师:你能用这里的一样东西表示对妈妈的爱吗?心里有爱就要说出来呀,这样别人才知道的。(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4、情景表演(请幼儿扮演兔妈妈和小兔子体会故事中妈妈和孩子间的爱)教师和幼儿表演孩子和孩子表演教师扮演兔妈妈,带着宝宝们去户外找找还能用哪些东西表示爱。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学会用“XX多XX,就有多爱你”这个句式以及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活动一开始以图片导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教案来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接着分段讲故事,通过故事内容和小兔子的话来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和学说这个句式。在这个过程中,多采用翻页的形式进行讲解觉得不叫单一,可采取多多种形式来让幼儿更投入其中。在让幼儿的回答时,还是自己讲的较多,应该让孩子多说,并且对于孩子的回答应该多多追问,拓宽他们的思维。在进行创编的时候可能是孩子们已经看多这本绘本整个创编过程比较顺利,因此我就请几个小朋友来创编应该多请孩子来说一说。最后完整欣赏的时候,由于孩子们已经听过这个故事,单纯的让老师来讲可能孩子就不怎么有兴趣听,可以采用分角色的方式,孩子们扮演小兔子,老师扮演兔妈妈来表演整个故事,这样孩子们可以参与其中,会觉得更有趣。

第22篇、幼儿园大班音乐绘本游戏让我为你撑把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和游戏来听辨音乐的快慢变化,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不同。
2、愿意参与游戏,喜欢和同伴一起玩,感受愿意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经验:能认识并说出常见的颜色、小动物名称。
物质准备: ppt、音乐、小伞玩具
活动过程:
一、倾听猜测,感受下雨的声音。
1、出示ppt,引发孩子的兴趣
2、播放下雨的声音小结:对呀!小男孩带了三把伞,一把是自己撑的小黄伞,一把是大大的绿色伞,还有一把是小小的黑色伞。
二、猜动物,听辨音乐的快慢。
1、大象(缓慢的音乐)
1)出示音乐l大象怎么走路的?(听音乐学大象走路)
2)为大象选伞l它是一只怎样的大象呢?(绿色、大大)
3)边听音乐边模仿大象l欣赏音乐,找撑伞的信号。用手模仿撑一把大大的伞
4)模仿大象撑伞幼儿边听音乐边拿玩具模仿大象走路和撑伞。
2、蚂蚁(轻快的音乐)
1)出示音乐l听,小男孩又碰到了谁?你怎么听出来的?
l模仿蚂蚁走路(听音乐学蚂蚁走路)
2)边听音乐边模仿小蚂蚁l欣赏音乐,找撑伞信号,用手做撑伞动作。
3)模仿蚂蚁撑伞幼儿边听音乐边拿玩具模仿蚂蚁走路和撑伞
3、大象和蚂蚁(听快慢交替的音乐)
4、老师讲故事:男孩和熊。
三、延伸活动:户外游戏师:今天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小伞了,你们也有自己的伞了,等会儿我们拿着小伞到草地上去玩吧!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是一节小班绘本游戏,领域为语言领域,主要目标有三个,一是通过故事和游戏来听辨音乐的快慢变化,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不同。二是会说故事中的语言对话“我来为你撑伞吧”,“这是我雨天中天中听到的最好听的话”。三是愿意参与游戏,喜欢和同伴一起玩,感受愿意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重点是通过故事和游戏来听辨音乐的快慢变化,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不同。
活动难点是会说故事中的语言对话“我来为你撑伞吧”,“这是我雨天中天中听到的最好听的话”。
刚开始教师出示雨滴声让幼儿来猜测声音,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注意力,然后出示课件,展开故事讲述,并让幼儿根据音乐的声音来感知大象和小蚂蚁的不同,并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大象和小蚂蚁的不同,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所学内容。
本节活动流程清晰,活动目标已达到,课堂氛围良好,师幼互动良好。

第23篇、大班绘本狼大叔的红焖鸡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讲述,并进行合理想象,猜测故事情节。
2.学说故事中狼大叔的话,并能进行简单的情景模仿,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理解狼大叔前后的转变,从中领悟到友善待人能够化敌为友。
二、活动准备
1.PPT《狼大叔的红焖鸡》
2.图片三幅(煎饼、甜甜圈、蛋糕)、一盘小饼干。
三、活动过程
(一)分别出示封面中“狼”、“鸡”的文字和图片形象,引发幼儿思考猜测。
1.出示文字“狼”。师:这是什么字?在你的印象中,狼是个怎样的动物?
2.出示“狼”的图片。师:你们看,这只狼是做什么的?(厨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头戴厨师帽,手拿烹饪大全)请你猜猜它是一只怎样的狼呢?(喜欢美食)
3.出示文字“鸡”。师:刚才看见了狼,现在又来了一只鸡,你会想到些什么?
4.出示“狼”的图片。师:这只鸡妈妈看见狼的表情是怎样的?(脸上有笑容)它有没有害怕,逃走呢?猜猜这是为什么呢?
师: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我们就来讲《狼大叔的红焖鸡》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观看ppt第1-4幅图,分析画面,猜测故事情节。
1.出示ppt一。分析:狼大叔在干什么?(吃东西)从哪里看出东西已经吃完了?(盘子空了,鱼只剩骨头了)它现在的样子是在干什么?(想事情)想什么事情呢?(请幼儿模仿狼下顿想吃什么,说说喜欢的美食)
2.出示ppt二。讲解画面内容:这只狼最想吃的就是红焖鸡,有一天,他在森林里真的发现了一只鸡,它想,这只鸡红烧正合适。
3.出示ppt三。分析:狼大叔在干吗?(抓鸡)鸡妈妈又没有发现呢?(没有)狼大叔是怎么做的鸡妈妈没有发现它。(狼大叔蹑手蹑脚跟在鸡妈妈后面)情景表演: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模仿狼大叔蹑手蹑脚的跟在母鸡后面不被鸡妈妈发现。
4.出示ppt四。分析画面,狼大叔有没有抓鸡妈妈?(没有)为什么把到手的母鸡放走了,它在想什么呢?(播放录音——如果有什么办法,能让这只鸡长的再胖一点,我就能多吃几口肉了)
(三)看ppt第5-8幅图,了解故事发展,学说老狼的话。
1.    幼儿观看画面,倾听老狼的话。
2.    提炼画面内容,学说老狼的话。
师:狼大叔为了让母鸡长胖一点,做了哪些东西送给母鸡?去送东西的时候,还说了什么话?一起学一学。
师:此时狼大叔做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是好心送给母鸡吃吗?(恶意的行为)
3.    情景表演:幼儿模仿狼大叔送东西的样子,并学用狼大叔的语气说说。
(四)观看ppt第9-13幅图,观察分析画面,引导幼儿进行讲述,了解故事情节。
1.出示ppt9。师:狼大叔去哪里了?它想干什么?(请幼儿完整地说一说)猜猜它此时的表情怎样?
2.出示ppt10。师:狼大叔来到谁的家(母鸡家)门上写着什么(小鸡之家)猜猜家里还会有谁?(鸡宝宝)狼大叔它在干吗?(偷看)你从哪里看出来?他有时怎么想的呢?(播放录音——这只鸡现在一定肥的像个气球了)
3.出示ppt11。师:这时,门突然打开了,发生了什么事?(狼没有马上去吃鸡,反而很吃惊,母鸡拍着翅膀好像在欢迎狼大叔)母鸡会说什么呢?幼儿猜一猜。(播放录音——亲爱的狼大叔,原来是您呀,孩子们,孩子们!快来看哪,煎饼、甜甜圈和那个香甜的大蛋糕,不是圣诞老公公送来的,那些都是狼大叔送给我们的礼物!)
4.出示ppt12。师:小鸡们听了妈妈的话,他们会怎么说呢?你们看,它们是怎么做的?(小鸡亲狼:这些亲吻凝聚成一股爱的力量,让狼大叔晕陶陶的,心中想吃鸡的恶念瞬间消失)狼大叔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看它的表情是不是有点不知所措,因为他本来坏心,是要去吃掉母鸡的,却没想到受到了母鸡一家的欢迎和感谢,有些意外,有些不好意思。)
5.情景表演:狼大叔来到鸡妈妈家后发生的事情。
(五)了解故事的结局,理解狼大叔的转变。
出示ppt13、14。讲解故事的结局。
师:狼后来有没有吃到红焖鸡?为什么没有吃它们?(因为母鸡一家友好地对待,把他当成了朋友,狼大叔也从心里喜欢上了这些小鸡,改变了一开始的想法。)后来它又是怎么做的?(送小饼干给小鸡吃)你觉得它这次是真心想送饼干给小鸡们吃吗?
(六)品尝饼干。
师:孩子们,狼大叔被你们感动了,真心送饼干来了,快来尝尝狼大叔的手艺。
(七)评一评故事中的狼大叔和鸡妈妈。
1.你喜欢故事里的狼大叔吗?为什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狼?
(对啊,这是一只厨艺高超,可爱有亲切的狼,所以会称呼它为狼大叔,而且它很善良 )
2.我们还要向故事中的谁学习?学什么?(向鸡妈妈学习,遇到坏人很冷静,不害怕,很聪明很会动脑筋,用它的方法改变了狼大叔的吃它们的想法,让狼大叔爱上了它们。)
3.另外,这个故事中有没有闻到一股什么味道?(爱的味道:小鸡们用它的爱感化了狼大叔,狼大叔才没有吃它们,狼大叔最后也爱上了小鸡,给小鸡们做了香喷喷的饼干)
四、活动延伸语言区提供图书让幼儿完整的阅读故事,简单的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反思:
《狼大叔的红焖鸡》这个故事从文本和图画来看都非常具有趣味性,也有一定的悬念。文本突破了传统观念里大灰狼的形象,主要描写了大灰狼从想吃红焖鸡到最后没有吃到红焖鸡反而要给小鸡们做好吃的这一违反“常规”的转变过程。绘本中淡化了大灰狼原来的恶形恶状,随着他的各种丰富表情、一举一动,使幼儿对于大灰狼由初始认定的“大坏蛋”,慢慢改变了印象,成了现在可爱善良的狼大叔,从而让幼儿领悟到友善待人能够化敌为友这一理念。
整个活动我试教了两回,第一次试教中我所设计的问题比较广且自己说的也很多,主要是以我讲述,幼儿回答的形式开展,这样活动就比较单一、枯燥,而且重点也不够突出,经过修改我又进行了一次试教,在这一次的活动过程中,我对教材的熟悉度不够,信心也随之下降,图片引导不够深入。经过梳理我又从新修改了教案,下面是我第三次的课后反思。
活动过程我从观察封面导入,引导幼儿观察狼大叔的一些特征:头戴厨师帽,手拿《烹饪大全》然后留下悬念性的问题:狼大叔会吃到红焖鸡吗?为下文做好铺垫。通过动作体验角色的行为体会狼大叔天天偷偷给母鸡送美味佳肴时的满怀希望。这里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挑战,三个画面其实是一个重复的画面,狼大叔做了煎饼、甜甜圈、蛋糕送给母鸡家,心理描述也是相同的。但我在引导让幼儿学说狼大叔的心理描述时语气过于平没有递进,“狼大叔天天偷偷给母鸡送美味佳肴时的情景是一次比一次兴奋一次比一次急切”这一点因由浅入深,但是由于我的引导不够到位使孩子们没有更好地表现出来。在狼大叔以为时机成熟,准备捉母鸡下锅时,母鸡开门尖叫起来这一环节是一个转折点,虽然我进行了一系列启发式的提问:“猜猜,母鸡会叫什么?她为什么会尖叫?以及母鸡为什么对狼大叔这么友善?称他为“亲爱的狼大叔”?”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这张图片也可以再深入的引导下。小鸡们听了鸡妈妈的话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如果你是狼大叔,有那么多小鸡亲你,你感觉怎么样?你还想吃这些小鸡吗?这一部分孩子们能随着我的提问引导去大胆想象、猜测、讨论。最后我又与幼儿一同梳理了绘本故事的中心点从狼大叔原本想把鸡养肥了吃红焖鸡,还特地做了100个煎饼,100个甜甜圈,一个又香又甜的蛋糕到当她以为鸡养肥了,想吃时却发现母鸡一家这么爱他,喜欢他,他被感动了。
这一次的开课活动让我了解了我自身的优缺点,活动中肢体语言较丰富,教态亲切,问题的设置掌握的比较好但对于每一幅图片里隐含的教育点要有所取舍,做到收放自如,与幼儿的回应也要更加积极一点。我的成长离不开幼儿园老师们的指导与帮助,在此我衷心的感谢所有帮助指导我的老师们,谢谢!

第24篇、大班语言绘本跳芭蕾舞的牛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角色表情、动作等图片信息,推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并大胆表述对画面的理解。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牛的成功在于坚持不懈。
3.乐意参与故事的学习,初步萌发做事要坚持到底的信念。
活动准备:
《跳芭蕾舞的牛》的PPT、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引出绘本内容。
1.出示PPT--跳芭蕾舞的图片,引发经验。
师:她们在干什么?那这个舞蹈和我们平时跳的舞有什么不同?她是怎么跳的?(尝试用脚尖来跳芭蕾舞,感受芭蕾舞的特点)芭蕾舞演员的身材怎么样?
2.出示PPT--奶牛图片师:如果一头胖胖的奶牛要跳芭蕾舞,你觉得它可以吗?为什么?
二、共同阅读,理解绘本内容含义。
1.逐页阅读。
第一页
(1)你看到了什么? 师:你觉得它看的认真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它看的很认真?(引导从眼睛、动作、神态来观察;天黑了它还在看电视、眼睛一直盯着电视。)师小结:是啊,月亮、星星出来了,已经夜深人静了,可牛还在看芭蕾舞节目,它被芭蕾舞深深的吸引了。
第二页
(1)就这样,看着看着牛在干什么了呢?你觉得它跳得认真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牛很认真地学着芭蕾舞,牛练芭蕾舞的事情被谁发现了?小羊和小鸭看到牛在学跳芭蕾舞它们心里会怎么想,有可能会在说什么呢?
第三页
(1)农场里的都知道了牛跳芭蕾舞的事,都纷纷嘲笑牛,我们看一下动物们是怎么嘲笑牛的?(幼儿表演)
(2)农场的动物们都在纷纷嘲笑牛。小朋友你们觉得牛这时候会放弃吗?
第四页
(1)那牛到底有没有放弃跳芭蕾舞呢?
(2)它的伙伴们看到这头牛在跳芭蕾舞,会对这头牛说什么呢?
(3)小结:是啊,牛练芭蕾舞肯定非常辛苦,农场里的动物们嘲笑它,和它朝夕相处的伙伴也不看好它。你觉得这时候牛还会坚持吗?小朋友你们看着这么认真执着的牛,你会嘲笑它吗?那你要对他说什么支持的话?
(4)牛坚持练芭蕾舞的事情被农场主老爷爷看到了,那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我们来看一看。
2.自主阅读:
幼儿自由观察图片5-8页,并交流、讨论。
师小结:牛的演出特别成功,人们把鲜花、掌声都送给了牛,其中小鸭和小羊还拍的特别响呢。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跳芭蕾舞的牛"。
三、组织讨论,完整阅读总结分享
1.讨论、总结牛的成功经历(牛是怎么成功的?)师:身体这么重,这么胖的牛都能成功学会芭蕾舞,看来我们做事情只要认真、努力,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2.完整欣赏故事。
(1)接下来,让我们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故事。
(2)加深幼儿对主题的理解。
师:你喜欢故事里的这头牛吗?为什么?那你有喜欢却很难做好的是吗?要怎么做才能成功呢?
教学反思:
1、 选材适宜,看图讲故事对大班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这节课丰富了幼儿词汇,学到了牛的一些精神。
2、 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第25篇、小班绘本阅读爱吃水果的牛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并能根据问题进行正确、连贯的表述。
2.提高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专心聆听、大胆表达的习惯。
活动准备:奶牛图、水果图、果汁卡片、绘本PPT、杯子和果汁。
活动过程:
一、出示字卡,导入:
你们吃过什么水果呀?("水果"字卡)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水果宝贝,看看是不是什么,你有没有吃过。(逐个打开图)
二、学会根据颜色,给水果配相应的果汁。
1.这些水果你们爱吃吗?
除了你们之外,还有谁想吃?(打开大的奶牛图)
2.这头奶牛喜欢吃这么多水果,所以它挤出来的牛奶也是水果味的啦。你看,这是什么味的牛奶啊?(示范把一杯黄色的饮料贴在香蕉奶头下。)
3.请一些小朋友把所有牛奶都贴在相应奶头下。这是一头爱吃水果的牛,还是只能挤果汁牛奶的牛
三、阅读故事,有效提问。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个故事,封面上是故事的题目,题目是《爱吃水果的牛》。
1.这是一个森林。森林里长满了什么?
2.主人每天给牛喂好吃的水果,有什么水果呀?(逐页翻:香蕉、木瓜、西瓜、杨桃)
3.这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4.主人着凉了,生病了。生病的人会怎样?
5.除了主人,还有的邻居也都感冒了。
6.谁没有生病?它还在吃什么呢?
7.牛给生病的主人挤了杯草莓牛奶。主人喝了以后会怎样呢?
8.奶牛除了能挤草莓牛奶,还能挤什么牛奶呀?
9.这些水果牛奶给谁喝了?
10.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呢?
11.吃水果好不好呀?有什么好处呀?现在人们都知道了,他们都成了爱吃水果的人。
四、欣赏水果的相关视频。
小朋友,你们愿意做个爱吃水果的人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段水果的儿歌,大家跟着读一读吧。
五、喝果汁牛奶。
读过水果儿歌后,小朋友也累了,老师要请大家喝牛奶了,你们要喝吗?
(老师拿杯子挤牛奶)请你一边喝一边猜,喝的是什么味的牛奶啊。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太长,如果单纯的说说、看看、读读是不能完全吸引孩子的注意的。在本次活动中,老师巧妙的利用孩子的现实情况,结合最常见的"牛奶"进行相关的绘本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授故事时,老师还绘制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奶牛,随着故事的进展,这个奶牛不仅帮助孩子理解故事,还能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情节的直观性,感受故事带给读者的愉悦。活动最后的品尝环节更是把孩子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视觉、听觉以及味觉的结合使本次活动更加完整。

第26篇、幼儿园大班绘本故事一根羽毛也不能动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在一次“我是冠军”的比赛中,幼儿们兴趣很浓,人人都想争当小冠军,普遍存在好胜心理,我觉得有必要让幼儿意识到友谊重于比赛,朋友可贵的重要性。一次整理图书时,刚好看到了绘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该故事是让幼儿理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道理,遇到同伴有危险时要及时帮忙,该主题符合幼儿的阶段发展特点,这个活动对幼儿来说有直接,典型的教育作用,培养幼儿大胆表述的能力。本次活动就由此而产生了。
【活动目标】
1. 在活动中,幼儿能丰富词汇和短句:“唯一的,真正的,永远的冠军,坚持不懈”,了解冠军的真正含义。
2. 阅读绘本画面,猜测并理解故事情节,并能用连贯,完整的语言,大胆地表述。
3. 感受角色,天鹅和鸭子的心理变化;理解在比赛中,友谊重于冠军的道理,知道朋友的可贵。
【活动准备】
1. 绘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动》
2. PPT
3. 背景音乐
4. 幼儿的阶段发展和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激起幼儿表达情感的兴趣
1. 教师: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和自己的朋友做什么?有什么感觉?
2. 教师开始讲故事的开头,引出课题。
二、分段讲述故事
(一)看PPT绘本,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天鹅和鸭子是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吵架了)
教师:图片中是谁呀?你们怎么区别他们呢?天鹅和鸭子为什么吵架呀?
(二)看PPT绘本,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1.(第一次天鹅和鸭子比赛游泳,结果鸭子赢了)
教师:两个好朋友比赛了什么?谁赢了?天鹅,鸭子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第二次天鹅和鸭子比赛飞高,结果天鹅赢了)
教师:谁飞得高?谁赢了?
2. 引导幼儿思考:两次比赛是否公平?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天鹅和鸭子分出胜负?
(三)看PPT绘本,讲述故事第三部分
(天鹅和鸭子想通过木头人的游戏分出胜负,比赛中,有许多的小动物前来捣乱,可是为了得到冠军天鹅和鸭子都没有动)
教师:你看谁来了?蜜蜂,小白兔,乌鸭他们分别是怎么捣乱的?天鹅和鸭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四)组织幼儿玩木头人的游戏
1. 让幼儿演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 介绍游戏规则。
引导幼儿换位思考,体验当木头人的感受,坚持不懈。
(五)看PPT绘本,讲述故事第四部分
1.(狐狸来了,把天鹅和鸭子抓回洞里准备煮了吃,狐狸先煮天鹅,天鹅想当冠军还是一动不动,鸭子看到天鹅有危险就跑过去救了天鹅,狐狸最后逃走了)
教师:狐狸准备做什么?天鹅怎么想?鸭子为什么动?最后你觉得谁是冠军?大家为这个故事取个名字吧?
2. 相互讨论使幼儿情感提升,学会交流分享。让幼儿为故事取名字提高幼儿归纳总结能力。
(六)教师小结:论比赛天鹅是冠军,遇到那么危险的时候一动也不动,坚持到底;论勇敢鸭子是冠军,所以天鹅赢得了比赛的冠军,鸭子赢得了朋友的冠军,这个故事还没有名字呢,小朋友们为这个故事取个名字吧。其实名字就在封面,名字叫《一根羽毛也不能去动》,如果喜欢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在图书角分享这本书。
活动反思:
《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这个绘本故事,展现这时候的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以自我为中心,如果达不到自己渴望的目标很容易陷入失落,透过故事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成功猜算的上是真正的冠军,在生命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友谊。
活动中的问题整合
一、投票中的混乱
1.在活动中,组织了三次幼儿进行投票的环节,第一环节在鸭子和鹅开始比赛阶段,第二环节在比赛中,第三环节在比赛后。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投票。第一环节的投票是分批进行的,但是第二和第三环节处于疏忽,没有分批投票,幼儿一起来帖小花,显得拥挤和混乱。
2.投票的时候,尽管老师说每个小朋友投一票,但是还是有孩子将两张红花一起贴了上去,导致后来的没有红花投票。
二、提问时的重点
1.在每次看幻灯之后,老师都会问:他们动了吗?有的幼儿回答动了,有的回答没动,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孩子说说自己的看法,将理由讲述出来。
2. 活动中,老师的问题缺乏引导性和启发性。提问和回答的模式中,老师回应孩子的回答都只是局限在“看”到的,少了一点继续探讨的“精神”。
活动后的自我反思
一、投票的困惑由于试上课的时候只选了十六名孩子参加,基本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所以忽略的投票中会出现拥挤和错投现象。
1.投票中出现的混乱,老师需要有目的的进行分批投票,避免拥挤。
2.幼儿出现投错票的现象,可以在“第一回合”、“第二回合”、“第三回合”三次投票中选用不同颜色的花,如第一回合用红花、第二回合用绿花、第三回合用黄花,这样幼儿在投票的时候既能准确的将票贴在相应的位置,又能避免多投票的现象。
二、提问的技巧
1.活动后,发现孩子很能干,很多道理在活动一半的时候讲述了出来,由于预设的回答在活动最后,老师对孩子的回答没能及时深入的重视和引导。如在问当狐狸要将鹅扔进锅里的时候,鸭子会怎么做?这时候陈婧怡小朋友就很完整的讲了:鸭子会去救鹅,因为好朋友之间的友谊是最重要的,不能让鹅死掉!老师在孩子回答后就只是进行了肯定,没有进一步的探讨,如可以说:在朋友有危险的时候,任何事情都不重要,生命才最重要,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可以将书中的哲理再挖深一点。
2. 从幼儿的提问上来说,应该鼓励幼儿大胆猜猜、说说。但是活动中并没有重点展开或是体现,没有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去想象天鹅和鸭子比赛时的紧张神态和激动的心情。而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示PPT,设计活动时欠考虑。
以上是本次活动后的一点反思和想法,希望姐妹们能多多指出不足之处,我将吸取经验,力求设计更完整的教案!

第27篇、幼儿小班绘本搬过来,搬过去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读一本书,了解故事的内容;在读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猜猜人物、摸摸书本、说说想法、编编故事等方法,让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让学生了解这个系列的其他两本作品《鳄鱼爱上长颈鹿》《天生一对》,走进达妮拉?库洛特的幻想世界。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投影、课件、故事绘本、画架及房子造型的图板。
2.知识准备——课前丰富学生关于动物的一些知识。
【教学过程】
一、聊聊书名,触摸书本。
1、猜猜主人公
出示绘本扉页让学生猜猜本书的两位主人公是谁?
2、读读绘本名
这本书就在这里,谁想先摸一摸这本书呀?
出示绘本书名——《搬过来,搬过去》     认识“搬”字
猜猜书中的主人公要搬的是什么?猜猜它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3、出示故事的第一页
使学生对两位主人公的外形有更直观的认识,明白“高大”和“矮小”的意思,并读读书上的四句话“这是长颈鹿。她非常高大。”“这是鳄鱼。他非常矮小。”
让学生看着画面,试着用上“高大”和“矮小”称呼主人公并和他们打打招呼。如:“你好呀,高大的长颈鹿。”
4、爱的初体验
关注第二页引导学生依据书中的信息分辨出主人公的性别和他们之间的爱人关系。
二、师生共读,触摸故事。
1、听听故事的前一部分——“搬过来”。(板书:搬过来)
因为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是一个图画故事,所以你除了听老师讲故事之外,还要会看图,观察图画与故事的联系,也可以根据图画的内容猜测故事的情节发展。听清楚了吗?那故事就要开始咯!(教师开始结合图画朗读“搬过来”这个部分的故事。)
(1)对长颈鹿来说“不理想”表现在哪儿?
行走问题——睡觉问题——坐下休息问题(板书以上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每个问题出现的时候相机引导学生为图画书补白——如:长颈鹿小姐撞到头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哎哟!”使学生对“一点也不理想”有正确、直观的认识。
(2)爱的再体验
从第七页鳄鱼先生的话中初次体会家人之间的关心和体谅
2、听听故事的中间半部分——“搬过去”。(板书另一半课题:,搬过去)
(1)放手让学生依据前一部分的学习方式找出——对鳄鱼来说“困难”又表现在哪儿?
吃饭问题——门把手问题——上下楼问题——上洗手间问题——晾衣服问题(板书以上内容)
在此进行“因为……所以……”这个句式的训练。如“因为门把手太高了,所以鳄鱼先生够不着。”
(2)爱的三体验
关注第十五页鳄鱼和长颈鹿的难过
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主人公,老师用采访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心里话。“鳄鱼先生你为什么不开心呢?”“长颈鹿小姐你住在这里不是很方便吗?怎么也不开心呢?”
从而再次体会家人之间的关心和体谅,这里他们的难过应该不仅仅是抱怨,而是在为对方着想,为对方的不便难过。
3、听听故事的结尾部分——“有新家了”。
(1)编编故事。
那该怎么办呢?(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激起继续阅读的期待。)
请你当回小作家,说说他们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看谁能把接下来的故事编得最有创意,最有意思,那就是咱们班的“故事大王”。请学生先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活动反思:
在为孩子选择绘本故事时,无意间发现一本《搬过来搬过去》的故事,一开始我被故事的题目的吸引了,很想知道故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翻开绘本,主人公是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他们两个是身高差距很大的两个人,因为长颈鹿的高大与鳄鱼的矮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差距使故事充满趣味性和新鲜感,故事里的他们彼此相爱而生活在一起,却因为相互间的巨大差异而面临着许多的麻烦,长颈鹿和鳄鱼生活在一起后,先后在各自家里遇到的种种问题,故事给予了幼儿很大的想象空间,两人为了住在一起出现了很多问题,搬过来又搬过去,然而,他们在困难面前不放弃,依然通过努力用独特的想法创造了一个理想的家园,并甜蜜的生活在了一起,整个故事寓意美好,展现了人物之间浓浓的爱意,以及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相信孩子会很喜欢的。
意料之中,在课堂上,小朋友们也被故事所深深的吸引了,我通过PPT课件,先出示封面,让孩子们观察这本书的封面,说说这本书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长颈鹿和鳄鱼有什么差异,然后我把主动权抛给了幼儿,让幼儿观察图片并思考办法,在这个过程中,积极鼓励幼儿动脑筋去思考全面的办法,阅读过程中,我注重幼儿的表达,让幼儿猜测着他们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比如:来到鳄鱼家,由于鳄鱼的房子太小了,长颈鹿进家门会怎样?睡觉的时候,长颈鹿会怎样?坐着的时候,长颈鹿把脖子会怎样?最后,鳄鱼对长颈鹿说:要不我们搬到你家去住吧,住大房子总比住小房子要好得多。搬过去后他们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再一次将问题抛出让幼儿观察图片继续思考:吃饭的时候,桌子好高凳子好矮,鳄鱼吃不到一点东西怎么办?晾衣服的时候衣服,鳄鱼像是走钢丝,很危险怎么办?鳄鱼上厕所的时候,好高的台阶,好高的门把手怎么办?马桶又高又大,有可能一不小心鳄鱼就会掉进去怎么办?
在他们搬过来搬过去都解决不了问题时,我又问:“他们是会坚持还是放弃呢?为什么?”,万嫣面对这样的问题说:“他们可以住到自己家里啊!”我问孩子们:“他们是结了婚的两个相爱的人,如果都会各自的家,就是放弃了对方,你们的爸爸妈妈结了婚是不是生活在一起呢?”孩子们立刻说:“他们可以自己再建一个家啊!”我将故事最后一段的问题抛给幼儿,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最后再集中欣赏鳄鱼和长颈鹿的创意,从而进一步感受他们之间浓浓的爱意以及遇到困难不放弃的精神,让幼儿领会了作品的内涵。

第28篇、小班绘本教案:小蓝和小黄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小蓝和小黄》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理解故事,感受朋友间、亲人间的爱意。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大胆地想象和表述。
3、学习一页一页轻轻翻阅图书,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绘本《小蓝和小黄》; 
2、绘本《小蓝和小黄》准备幼儿人手1本。 

活动过程:
一、引出绘本故事的主人公
 
通过撕纸出现“小蓝”和“小黄”,引导幼儿用语言问候两位新朋友。
二、翻开大绘本《小蓝和小黄》,逐页讲述 
内页一:介绍小蓝家 
①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我们一起去小蓝家参观一下,看,家里有谁?
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为什么觉得它是爸爸(妈妈)?
③小结:小蓝的家里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小蓝,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内页二:介绍小黄家 
①幼儿观察画面:小黄就住在街对面,来看看,小黄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
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人物形象。

3、内页三:介绍小蓝和它的朋友
①幼儿观察画面:小蓝有许多好朋友,你们认识吗?它们都是谁?
②引导幼儿逐一说说颜色朋友的名字。

4、内页四:小蓝还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它是小黄。
5、内页五:小蓝和朋友的游戏——捉迷藏
①幼儿观察图片并引导其大胆想象:小蓝和它的朋友经常在一起玩游戏,看看它们在干什么?
②幼儿参与捉迷藏游戏,能运用游戏语言“XX——XX——快出来。”
6、内页六:小蓝和朋友的游戏——拉圈圈
①幼儿观察图片并引导其大胆想象:小蓝和小黄又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幼儿参与吹泡泡游戏,感受朋友游戏的愉悦。
7、内页七:幼儿观察图片并说说小蓝和小黄在干什么?(排排队)

三、绘本阅读 
幼儿围绕桌子坐下,老师发给幼儿人手一本《小蓝和小黄》。 
观察封面,并跟随老师的故事讲述逐页阅读。(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幼儿园   执教人:胡雅丹) 

第29篇、小班绘本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动作、听声音、找影子,联系生活经验猜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了解鸭子、兔子等小动物走路的特点,学习用"摇摇摆摆、蹦蹦跳"等词语进行描述。
3.乐意参加说说、演演等活动,体验故事表现的情趣。
活动准备:
绘本PPT《一步一步走啊走》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故事演示PPT(一) 草地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地方?
二、演示绘本PPT,理解故事内容
1. 演示PPT画面
(一),引入故事主要角色提问:谁走来了?小弟弟是怎样走路的?
小弟弟在路上会遇到许多好朋友,看看他会遇到谁呢?
2. 通过多种形式猜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1)看图片,感受乌龟走路的特点演示乌龟爬行图片提问:谁来了?乌龟是怎样走路的?
(2)听声音,猜测走来的动物播放大白鸭的声音提问:是什么动物的叫声?猜猜小弟弟下面会遇到谁?大白鸭是怎样走路的?小弟弟和乌龟又会学谁走路?怎么走呢?
引导幼儿用动作体验、理解白鸭走路的特点,学习用"摇摇摆摆"词语进行描述。
(3)学动作,联想遇见的动物演示弟弟学习看到动物蹦跳走路动作,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提问:小弟弟远远地看到了前面走来的动物,他在学前面动物走路的样子,他是怎么走路的?哪些小动物是蹦蹦跳跳走路的?走来的会是哪个小动物呢?
引导幼儿用"蹦蹦跳跳"词语描述兔子走路的样子,并用动作巩固认识。
(4)找影子,辨别出现的动物师:前面又走来一个朋友,它的影子已经出现了引导幼儿根据影子特征辨别出现的动物。
提问:从影子你能看出是谁走来的吗?
演示鸵鸟走来的PPT提问:鸵鸟是怎样走路的?还有谁也是大步大步走路的?
(5)看表情,猜想故事结尾演示表情紧张画面,提问:他们是什么表情?遇到谁他们会这样害怕?
演示表情放松画面,提问:他们现在是什么表情?
三、演示PPT,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四、游戏"变变变",巩固动物走路的特点。
教师出示"魔法棒",请个别幼儿点小花,变出各种小动物,其余幼儿说动物的走路特点,学动作。
五、结束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一起去户外开心游戏
活动反思:
《纲要》明确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培养对前阅读的技能。在活动中我用了本学期教授的音乐律动《小朋友走路,爷爷奶奶走路》导入,通过绘本与游戏的结合,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调动幼儿的情绪。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讲一讲、猜一猜、演一演等形式,让幼儿体验阅读的快乐。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衔接紧凑,过渡自然,时刻为主题目标而服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更是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整个始终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处于自主探索之中。

第30篇、大班绘本阅读一园青菜成了精教案反思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在比赛中知道蔬菜的品种和特性
  2、能说出蔬菜的营养,体验同伴合作的乐趣过程: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一、讲述故事,分战队1、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故事"出了城门往正东。。。。。。大呼小叫争输赢"2、提问:蔬菜园里发生了什么事?(考验孩子简要复述内容)小结:你们听的真仔细,蔬菜个个成了精,他们要打仗了。
  3、你们想打仗吗?将孩子分成两个队伍。
  4、给10秒,用一个蔬菜给你的队伍起名字。
  二、合作游戏,说蔬菜品种和特性1、打仗开始了,我们先要把蔬菜都请来吧。
  规则:蔬菜园里有什么?两队依次说 说不出来就输掉咯提示:要求对方说过的不能重复(考验孩子的倾听能力,对已知的蔬菜品种进行梳理,化个体经验为集体经验)获胜队伍给他们贴上一个"精"字小结:恭喜你们,善于动脑经,认真听,你们的一园青菜成了精。
  2、不过呀,打仗还没结束,谁输谁赢还不知道呢?
  落后的请不要放弃,领先的也不要骄傲。
  3、让我们来打第二仗出示--猜蔬菜怎么猜?一个孩子背对大屏幕,全组的队员依次说说你看到的蔬菜特征,时间到了以后,猜对多的队伍获胜。
  举例:
  提示:想想可以形容蔬菜的哪些特征,大小,形状,颜色等等嘘,天机不可泄露,不要把情报送给了对方战队哦。
  恭喜你们,善于捕捉蔬菜的特点,齐心协力,你们的一园蔬菜成了精。
  给成功的战队贴上"精"字(过程中有孩子对特征的表述,也有互相合作的默契)三、回归故事,说营养价值1、打仗的游戏先告一段落,看看我们精彩的故事吧讲述故事"小葱端起银杆枪。。。一园青菜绿葱葱"故事里有哪些蔬菜啊?谁最后赢了?
  小结:其实,每一种蔬菜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他们还有许多的营养呢2、最后一关,看看你们队能说出哪些蔬菜的营养?黄瓜   胡萝卜  玉米  菠菜 萝卜恭喜你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你们的一园青菜成了精。
  3、介绍书名《一园青菜成了精》
  小结:老师相信,只要你午餐时留心生活中的食物,问问爸爸妈妈他有什么营养,再去翻翻这本有意思的书,不久你的蔬菜知识就会更厉害更丰富咯。
 活动反思:
  《一园青菜成了精》是一首生动而充满想象力的童谣,语言幽默诙谐,情节生动有趣,极富嬉戏意味。
  决定用这首童谣设计一节欣赏活动,真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是,童谣内容有这样几个符合:符合我们一课三研结合秋季特点的主题要求,符合我园语言课题研究的范畴,同时又适合制作PPT,正巧又是数字化多媒体教学的尝试。而且,童谣本身有着浓厚的嬉戏意味,包含着真实与想像,亦真亦幻的表现手法与幼儿亦真亦幻的思维方式想吻合,真是妙不可言。
  窃喜的同时,我们又很担忧,因为这首童谣十分经典,绘本也相当出色,但是涵盖的内容太多,如何进行取舍,怎样确定核心目标,这成了一大难题。我们苦恼着。有一阵子,甚至认为将这首36句的童谣设计成一个活动将是不可能的。
  备课三人组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与研讨之后,确定对阵与激战部分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目的在以蔬菜短兵相接、相互挑战,模拟古代战争场面为突破口,引导幼儿从绘本画面及童谣语言两个层面来感受、体验这首北方童谣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35岁左右的老师都会有印象,我们小时候,有机会阅读大量跟古代战争有关的连环画,如三国、水浒等,这些连环画蕴含着中国古战场的许多文化,现在很少见到这样的连环画,市场上到处都是碟片、翻译过来的绘本等。我们甚至有一丝奢望,希望通过这本童谣的欣赏可以让孩子对中国的古战场文化稍稍有所领略。
  实践证明,将对阵与激战环节作为完成活动目标的突破口,重难点突出,符合大班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孩子们能被童谣的嬉戏意味和幽默的风格深深感染,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活动目标的达成度较高。
  活动中我能够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敏锐地感觉幼儿的反映,并从中找出变化的根源,打开思路,变换形式,满足孩子的需求和兴趣,保证了活动有效深入的开展。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沿着这样的思路走进了童谣的欣赏与探索之旅:
  一、观察导入,猜一猜,想一想,激发欣赏兴趣;
  二、课件辅助,看一看、猜一猜、讲一讲、听一听,理解童谣嬉戏意味,感受语言的幽默戏谑,此处有几个层次: 1.第一段倾听,感受童谣的音律美,拉开想像的序幕;2.第二段观察,讲述、游戏,感受两军对阵的氛围(对阵); 3.第三段观察、表达、游戏体验蔬菜战争场面的激烈(激战); 4.最后王大爷归来,幼儿从想像中被唤醒,发现蔬菜的变化。
  三、配乐说唱,听一听,重温童谣的神奇。
  我们还有活动四,那就是活动延伸部分,对这首童谣的学习并不会因为这节课的结束而结束,我们将引导幼儿在熟练说唱这首童谣的基础上,进行童话剧改编,分角色进行表演。
  大家不难发现,孩子们在整个欣赏过程中,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他们不断发现着、表达着,同时又是被老师肯定着,引领着,不仅领略了童谣的有趣,而且不断地在现实与想像之间徜徉着、快意着,思维得到了拓展。在和孩子一起欣赏、游戏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莫大的快乐。

第31篇、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各种水果身体变形的故事情节。
2、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与形状,乐意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
3、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氛围,初步体验趣味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FLASH、PPT截图)一套,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好饿的小蛇》。
PPT:这条小蛇长什么样?看看,它在什么地方?它会干什么呢?
二、欣赏PPT课件,熟悉故事趣味内容。
1、观察小蛇吃苹果图片PPT: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森林里散步,它发现了什么?什么样的苹果?(教师小结苹果的形状和颜色)师:好饿的小蛇看到苹果会怎样呢?(幼儿自由想象回答)师:苹果哪儿去了呢?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了?(幼儿自由回答、请幼儿来指一指画面)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苹果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它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小蛇“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苹果吞(念这个字的时候,略慢、强调一下,并理解吞的意思)到肚子里去了。
通过提问、模仿,幼儿集体学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2、观察小蛇吃香蕉图片PPT:第二天,好饿好饿的小蛇又出去散步了,它扭呀扭呀,看看小蛇变成什么样了,你能猜出它吃了什么呢?
师:如果是香蕉,那香蕉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香蕉的体态动作:它发现了一根黄色的香蕉,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3、观察小蛇吃掉葡萄的图片师: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这次小蛇会吃掉了什么呢?如果是葡萄,那葡萄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葡萄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这次好饿小蛇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啊…呜”一口,“咕嘟”一下,“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一大串的葡萄全都吞到肚子里。
4、观察小蛇吃掉菠萝的图片PPT:,好饿的小蛇还是没有吃饱,它扭呀扭呀,这次它吃掉的又会是什么呢?瞧,这一次,小蛇变成什么样了?多奇怪的小蛇呀,小蛇到底吃了什么东西才变成这样奇怪的样子呀?
PPT:如果是菠萝,那菠萝是什么样子的?菠萝的头上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菠萝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是什么颜色的?
PPT:小蛇果然吃掉的是菠萝教师帮助幼儿归纳:菠萝的头上是绿绿的,长着许多长长的叶子;菠萝的身上是黄黄的、摸上去刺刺的,菠萝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菠萝的体态动作。
5、观察PPT小蛇吃掉树的图片。(教师重点引导,鼓励宝宝夸张表现。)PPT:第六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你们看它又发现了什么?这回,它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PPT:小蛇到哪儿去了?(请幼儿来指指,小蛇的尾巴呢?头呢?)小蛇变成了什么?
师:小蛇真调皮。老师觉得很奇怪,小蛇是怎么把小树吃下去的?
引导宝宝用简单的语言讲出小蛇爬树、翻身、吞等等动作。
请幼儿模仿小蛇吃小树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小蛇真调皮,它扭来扭去,扭来扭去,爬上小树,爬到高高的上面,张开大嘴巴,“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整棵小树都吞了下去,变成了一棵奇怪的小蛇树。哈哈!
三、完整欣赏,体会故事的滑稽与幽默。
1、师:我们再一起看看小蛇吃了那些东西?
2、教师简单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体会故事的滑稽与幽默。
鼓励宝宝再次观察故事结尾处(小蛇背后)的小树林。
师:宝宝仔细看,小蛇背后的小树林好象有什么变化呀?怎么会少一颗树的?你们觉得这棵树好吃吗?
教师小结:真是一只好饿的小蛇,竟然连小树也吃掉了,它看见什么吃什么,吃了什么形状的东西,肚子就变成什么形状,真好玩,真有趣。吃饱了的小蛇呼呼大睡起来。
四、模仿小蛇找东西吃,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1、 看着小蛇吃了那么多的好吃的,老师也饿了也想找些好吃的东西来吃,你们想不想啊!那我们就学这小蛇的样子来找些好吃的好不好呀!
2、 (将水果放在的不同位置)请小朋友带上头饰,模仿小蛇进行情景表演。
3、 提问:你吃了什么,肚子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五、引导孩子,学习吃东西的正确方法。
1、你们觉得小蛇这样吃东西好吗?为什么?
2、教师归纳幼儿讲述内容,进行简单小结:我们小朋友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千万不能学小蛇,啊呜一口、咕嘟一下吞到肚子里,小肚皮要撑坏的。
六、幼儿模仿小蛇的各种动作,随音乐自由出活动室。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蛇的各种动作,在欢快、悠扬的音乐声中自由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浓厚,生动形象的PPT图片及动画,能提高幼儿融入活动的能力,但是有一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没有能够得到重视。

第32篇、大班绘本阅读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利用故事规律性的情节,结合图片对故事进行猜想,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2、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学习兴趣。
3、感受鼠小弟遇事肯动脑筋,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与海狮之间合作分享情感。
活动重点:利用故事规律性的情节,结合图片对故事进行猜想,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揭示书名。
1、出示遮去书名的封面。
T: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T:一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秋天到了,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看到这些苹果,你心里会怎么想呢?噢~真想摘一个尝尝呀。
2、T:今天, 还有一位朋友来到了这颗又高又大的苹果树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课件出示"鼠小弟")T:对了 它是一只小老鼠 它的名字叫"鼠小弟"
3、今天鼠小弟来到又高又大的苹果树下,他在想什么呢?
4、所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的这本书的书名就叫--《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二、阅读故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鼠小弟吃上苹果了吗没!
1.阅读绘本PPT第4.5.6.7页(小鸟和猴子按书的正常页数出现。)T:在鼠小弟正在想办法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个时候鼠小弟怎么想的呢?(要是我也有翅膀……)T:小鸟飞走了,又来了… …(幼儿看图表述)于是 鼠小弟就想……(要是我也会爬树……)2、大象和长颈鹿先出现小老鼠的模仿动作,让幼儿猜想会是什么动物。
T:这个时候鼠小弟又在想什么了呢?(要是我也有长长的鼻子……)但是鼠小弟的鼻子不能变长,又没有吃到苹果,鼠小弟并没有放弃,这个时候他又在想什么了呢?(要是我也有长长的脖子……)原来啊是来了一直长颈鹿,拿走了一个苹果
3、袋鼠和犀牛老师先告诉学生是什么动物,让幼儿猜想他们会有什么本领。
T: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两个动物,他们是袋鼠妈妈和犀牛,他们会有什么办法或是本领吃到苹果呢?
对了,于是 鼠小弟就在想啊……(要是我也能跳的这么高…… 要是我也有那么大的力气……)(故事内容很简单,前面六个动物的出现是简单的重复,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出现方法,使故事更充满趣味。避免了简单的重复,又不失幼儿联想的趣味。)
4、树上还剩下2个苹果,你猜接下来会出现什么动物呢?
(让幼儿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5、继续讲述故事。
海狮有什么本领呢?
海狮一个人能拿到苹果吗?那怎么办呢?
(体会合作的重要性)鼠小弟和海狮合作拿到了树上留下的最后两个苹果,你猜鼠小弟会怎么办呢?
(体会分享的快乐。)他们两个拿到苹果会怎么办呢?
出示最后一页。
6、教师帮助幼儿完整阅读讲述故事一遍 。
三、揭示道理,小结
1、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通过合作我们就能做到平时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  分享是快乐的,一个人的快乐分享给10个人,就会变成10份的快乐。
2、你能说说你在平时生活中和你的朋友之间有哪些快乐合作和分享的事情吗?
3、如果这时又来了一群小动物,他们都很想吃苹果,可是树上的苹果已经没了啊,你想鼠小弟会怎么做呢?
教学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第33篇、小班绘本阅读长长的……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各种各样的动物充满了兴趣,绘本《长长的……》出现的动物可谓是五花八门,像是来到了动物园,满足了幼儿的兴趣。作者在绘画时采用跨页设计,对所有"长长的"东西都加以适度的夸张,正好迎合了小朋友喜欢夸张的天性,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正确的翻书方法,从而更加喜欢绘本。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长"的概念。
2、观察画面并大胆想象,说出长的东西的用处。
3、能一页一页翻书,初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重点:让幼儿观察动物中的"长长的"。
活动难点:观察画面说出长的东西的用处。
活动准备:大图书一本,绘本PPT,人手一本绘本。
活动过程:
一、观看绘本封面,引导幼儿描述与联想。
1、教师出示绘本封面并提问:封面上是谁?我们和小猴子打个招呼吧!
小猴子有长长的什么?(学说:小猴子的尾巴长长的。)小猴子在玩什么游戏?(小猴子在树上荡秋千)(评析:和小猴子打招呼,将幼儿的兴趣自然地带入到活动中,通过观察小猴长长的尾巴,小朋友对"长长的"有了深刻的印象。)
2、师: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身上有长长的地方?
3、师:这些小动物就藏在这本大图书里面,它们都有长长的地方,长长的地方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共同阅读大书至第5页。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第2至第3页,完整回答问题。
师:你看到谁啦?(我看到了大象)它有什么地方是长长的?(大象的鼻子长长的,用双臂甩甩学做大象长长的鼻子)它的长鼻子有什么用处呢?(长鼻子可以晒衣服)(评析:我请小朋友做简单的肢体动作,直接具体的感知这个"长长的"概念。)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第4至第5页,完整回答问题。
师:谁愿意再来帮我翻一页?(请一个小朋友来翻大书,其余小朋友一起来说说翻书的小儿歌"拇指食指靠靠紧,变成一个小嘴巴,咬住书的右下角,轻轻轻轻翻过来。")师:你看到什么了?(我看到了鳄鱼,还有小蜗牛)师:鳄鱼的哪里很长?(它的身体很长,站起来手臂往上伸)学说:"鳄鱼的身体长长的"。
师:它的身体变成什么啦?(它的身体变成了一座桥)(评析: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看书习惯,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翻书小儿歌",让他们基本掌握正确的看书方法。)
三、自主阅读小书
1、提出要求:这本书宝宝里面还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都有长长的地方,小朋友们自己去书里找一找吧!翻书的时候可以轻轻地念翻书儿歌。
2、幼儿自主阅读3分钟左右,教师个别指导。
四、集中交流。
1、师:你看到了谁?它的哪里很长?(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寻找相应的书页)
2、幼儿讲述第14 至第15页,提问:
师:小朋友猜一猜这是谁?(老师介绍这种动物叫食蚁兽,它有长长的舌头,)食蚁兽长长的舌头能干什么?(能伸进地洞里吃蚂蚁)
3、幼儿讲述第16至第17页,师:这种鱼叫飞鱼,飞鱼有长长的什么?(飞鱼有长长的背鳍)长长的背鳍可以干什么?(可以飞跃海面)
4、幼儿讲述第20至第21页,师:咦!企鹅身上没有长长的,但是它们也来了,小朋友找一找有没有新的发现?(企鹅排成了长长的队伍)(评析:小朋友能够非常积极地说出自己看到的,对p14p16页的动物是什么?小朋友不认识,教师重点作了介绍。)
五、完整欣赏绘本《长长的……》
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进行讲述。
六、许下长长的愿望师:小朋友,我们今天找到了小动物身上有长长的部位,那我们小朋友在长长的彩虹桥下面许下一个美丽的愿望吧!你想自己的身体上有长长的什么?有什么用处?
活动反思:
1、动物是幼儿喜欢和熟悉的,绘本《长长的……》出现的动物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活动过程中小朋友能找出动物身上长长的部位,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说出长的东西有什么功能。对绘本中出现的不认识的动物(食蚁兽、飞鱼),教师重点介绍,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面。
2、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时间不长,教师采用以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长长的",一方面让幼儿具体直接地感受"长长的",另外一方面也是让幼儿动一动,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专注,增强了幼儿参与讲述的积极性、主动性。
3、活动从罗列各种动物"长长的"个体特征到企鹅群体的出现,从观察画面的特征到肢体动作的表现,从学说简单的语句到尝试仿说,让幼儿从多方面去感知"长长的"概念。
4、活动结尾让小朋友许下长长的愿望,"你想自己的身体上有长长的什么?有什么用处"? 促进了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5、小朋友在自主阅读小书过程中,教师借助已经学习过的翻书方法,有目的地引导观察,很好地培养了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第34篇、小班绘本活动抱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教师的讲述体验故事中小猩猩的心情变化。
2.能够安静地倾听故事内容。
3.增进对亲人和朋友的情感,回忆和自己喜欢的人抱抱的愉悦感受。
活动准备:绘本课件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欣赏绘本,并在讲述中提出问题师:今天谁来了?(出示第一张PPT)它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啵啵。小朋友们愿意和啵啵打招呼么?啵啵好!
这个啵啵有点调皮,它悄悄地离开了妈妈,一个人跑到大森林里去玩了。
师:忽然它高兴地叫道:抱抱!啵啵看到大象妈妈和小象宝宝头靠着头,用它们的大鼻子抱在了一起啵啵想,森林里肯定还有好玩的,再往前走!(出示第二张PPT)师:走到前面的时候,啵啵又惊喜的大叫起来:“抱抱!”它看到了谁在抱抱?旁边的小蛇和它的妈妈也在抱抱。
师:小象、小蛇都在和自己的妈妈抱抱。这下啵啵怎么了?---这么多的小动物都在和妈妈抱抱,啵啵没有,他想妈妈了啵啵这么小,谁来帮助他找妈妈?大象妈妈看着。啵啵说:“啵啵,我来带你去找妈妈吧!”
师:大象驮着啵啵往前走,去找啵啵突然指着前面,大声的说:抱抱!狮子宝宝趴在妈妈的怀抱里,抱抱!看看小狮子什么表情?学一学。
师:啵啵又往前走,啵啵看到这么多的小动物都在抱抱,自己却还没有找到妈妈。它很着急,爬到了(大象背上),小河马宝宝趴在妈妈的背上拥抱在一起呢!趴在妈妈的背上是什么感觉呢?
(师幼互动,让孩子趴在自己的背上感受一下另外的一种拥抱方式)师:小象、小变色龙、、小蛇、小狮子、小长颈鹿、小河马都在和自己的妈妈抱抱,可是啵啵没有。它再也忍不住了、它怎么了?----啵啵一直哭个不停,小动物没有办法了,你们快帮帮它吧!帮它一起喊“妈妈”
师:看!谁来了?------妈妈飞一样地跑过来,大声喊着----“宝宝!”那啵啵会叫什么?好不容易找到妈妈,它会怎么喊?-----妈妈伸出长胳膊准备(抱抱啵啵)师:看!啵啵终于找到了妈妈,和妈妈抱在一起。你看后面那些小动物怎么样了?------它们为什么高兴呀?
师:啵啵趴在妈妈的怀里,妈妈的怀抱真温暖呀!啵啵悄悄地对妈妈说了一句话,猜,她说了什么?-----“妈妈,我爱你!”
二、播放课件,并完整讲述故事师:刚才老师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呢!我们再翻开一页,看看,啵啵爬到了大象妈妈的鼻子上,和大象妈妈抱了起来,刚才大象妈妈帮助啵啵找到了妈妈,啵啵给了大象妈妈一个抱抱告诉幼儿:除了能和自己的妈妈抱抱以外,我喜欢的和喜欢我的,都可以抱抱,告诉他:“我喜欢你,我爱你!”
三、体验环节
1、请幼儿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抱抱、和老师抱抱,并大胆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爱要说出来
2、师总结:原来一个抱抱可以让人感到这么温暖,我们一起来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和后面的客人老师也一起抱抱,回到家后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一个抱抱好么?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进行了两次试上,第一次试上时用逆向思维来进行,但孩子不能理解那种勾起小猩猩让妈妈抱抱的渴望,所以第二次我先出示故事的主人公一只小猩猩,告诉孩子它悄悄地离开了妈妈,一个人跑到大森林里去玩了。根据小猩猩看见动物们都用他们特有的方式享受着相互抱抱的温馨时刻,小猩猩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直到猩猩妈妈的出现,及时拥抱了他,才纾解了小猩猩的思念之情。通过这样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帮助幼儿理解绘本,但在尝试大胆的学说:和妈妈怎样抱一抱,真 ××。这一环节中,幼儿不能表达能力不行,所以我将这一环节改为尝试大胆的学说:和妈妈×一×,真开心。这样根据我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可以学着说一说。
本次活动中我看到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感受到了爱与被爱的情感,活动中我采用了以启发式的提问、观察、语言表达和动作模仿引出活动主题,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组织活动。不过观察图片较少,没有充分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在课前没有及时检查装备,使得课上幼儿在听一听环节幼儿不能欣赏,让幼儿观察小动物们和妈妈宝宝的动作,以及模仿体验感受情感。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孩子比较害羞,不敢与其他教师抱抱,整个活动没有体现温馨气氛,教师可以用各种方式体验动物的抱抱。

第35篇、小班语言绘本阅读花园里有什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看图阅读画册并观察花园里各种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的观察结果画出来。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家长带幼儿参观花园。
2.早期阅读丛书:《花园里有什么》;
3.记号笔、蜡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出主题
1.小朋友,这本"花园里有什么?"的大图书,你们都看过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遍吧,看完之后,老师要请你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画面?
二、重点阅读图书,理解画面上植物、动物的主要特征。
1.和幼儿一起阅读《花园里有什么》。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画面?请一名幼儿上来翻一面。
3.画面上,你看到了一些什么?你认为画面上哪些地方很美?
4.用同样方法,请一名幼儿再来翻一面。
三、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
老师看了"花园里有什么"的图画书之后,我也做了一本"我眼中的花园"。启发幼儿想一想:
四、教师讲解、示范,幼儿作画。
讨论:小朋友,这本小画册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教师小结;这本小画册也有一个封面,里面有漂亮的画。
要求:请小朋友们也来自己做一本漂亮的小画册,先画里面的画,然后再画外面的封面,最后涂色。
五、展示欣赏,和幼儿共同分享。
活动反思:
课后自己感觉最明显不足在于时间的把握,因为小班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过长的教学活动时间容易引起幼儿的疲劳,所以教学内容还需要压缩。活动的前半部分优于后半部分,注重引导幼儿从画面观察入手,关注画面所传达的信息,进行一系列的猜测联想,利于今后阅读习惯的培养。

第36篇、大班绘本阅读是谁嗯嗯在我头上说课稿教案反思

说教材: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图画书对于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获得更为直接。图画书对儿童情感、想象力以及审美感的启迪,正是他们体验成功与快乐生活的源泉。正是这样的背景"绘本阅读"悄悄的进入我们幼儿园,成为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源泉。《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是一个非常幽默、有趣、且很搞笑的绘本故事,它非常巧妙地将一个个毫无关联的知识,编织成一个紧密相连的主题故事,让孩子们随着有趣故事的情节发展,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感悟为人处事的态度。都是些什么知识和道理呢?是"大便",各种动物的大便。这或许是很多家长容易忽略的知识,因为大便的脏、大便的臭,唯恐孩子避让不及,又有多少人还会带着孩子,饶有兴致地来欣赏大便呢?《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个幽默有趣的绘本读物,满足了孩子们对"大便"的好奇心。随着绘本情节的发展,让幼儿形象地认识了许多动物大便的特征。同时教育幼儿有便便要及时入厕;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要使幼儿更深一步地感悟出与同伴之间的相处要大度、宽容,不要斤斤计较的处事态度。
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贯穿于一个教育活动的始终,决定了活动的价值取向,对活动起着主导作用。这个活动虽然涉及了语言和科学两个领域,但我将本次活动的定位为绘本阅读,阅读的目的在于对幼儿的情感、兴趣、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确定了一下三个目标:
1、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快乐,感受《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绘本的诙谐与幽默。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培养幼儿阅读的理解力、思考力和想象力。
3、通过对绘本《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的阅读。认识不同动物嗯嗯的特点;教育幼儿有便便要及时入厕;感悟与同伴之间的相处要大度、宽容,不要斤斤计较的处事态度。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
活动重点: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快乐,感受读本的诙谐与幽默。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认识不同动物嗯嗯的特点;培养幼儿阅读的理解力、思考力和想象力。
活动难点:通过阅读,引导幼儿感悟与同伴之间的相处要大度、宽容,不要斤斤计较的处事态度。
说准备:
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介绍读物名称、吸引幼儿兴趣。
多媒体课件--弥补不能人手一本读本的现状。引导幼儿阅读。
鸽子、马、山羊、奶牛、猪及他们便便的图片--1、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各种动物"嗯嗯"的特点。2、将动物与各自的"嗯嗯"进行匹配。
奥尔夫音乐 "peepeepoopoo",在游戏中结束,同时让幼儿知道有嗯嗯要及时去卫生间解决。
说过程:
一、出示绘本,介绍绘本名称,引起幼儿兴趣。
观察封面,引起兴趣。
这是谁?他头上有什么?(了解嗯嗯就是便便)阅读故事题目:这个故事有个很奇怪的名字叫《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二、教师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培养幼儿阅读的理解力、思考力与想象力。
1、逐一出示PPT从鸽子到猪先生。
(1)问了谁?(引导幼儿表演学说角色间的对话)
(2)出示嗯嗯图片,描述它嗯嗯的形态,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说说像什么?
(3)根据观察对比,判断是他的"嗯嗯"吗?
(4)按读本中的语言描述"嗯嗯"的特点。
注:每描述一种动物的"嗯嗯"就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为后面的环节铺垫。
2、讨论:问了这么多动物都没有找到"凶手",你猜小鼹鼠会继续找下去吗?它很执着继续再找,他呀遇到了帮助他的朋友,猜是谁?
3、出示PPT苍蝇。
为什么苍蝇能帮助他?
苍蝇在他耳边说了句悄悄话,告诉了他"真凶",你们猜是谁?
4、出示PPT大狗。
小鼹鼠知道他头上的"嗯嗯"是大狗的,会对他说什么?
小鼹鼠会对他做什么?
三、完整欣赏绘本的故事内容。
1、阅读理解故事的结束部分。
小鼹鼠最后是怎么做的?
他这样做对吗?
如果你是小鼹鼠你会怎样去做?
教育幼儿与同伴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要宽容。
2、帮助幼儿巩固对不同动物"嗯嗯"的认识。
回忆图书里小鼹鼠都问了哪些动物?边说边出示图片。
请幼儿将动物与其的"嗯嗯"进行连线匹配,帮助幼儿巩固对不同动物"嗯嗯"的认识。
四、小结:这本图书真有趣,不仅帮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的嗯嗯,还告诉我们:在与同伴相处时,如果能宽容一些,不那么斤斤计较,事情会变得更好。也告诉小朋友们需要嗯嗯的时候要去卫生间,否则会有很多麻烦。
五、音乐游戏"peepeepoopoo"一起做游戏结束,再次使幼儿知道有"嗯嗯"要及时去卫生间解决。
说教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师幼互动。因此,活动中我除了以幽默、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还挖掘此活动价值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直观演示法,通过演示活动图片(课件)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的兴趣。
2、交流讨论法: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 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语言习惯。
3、猜测法:孩子有较强的好奇心,而猜测更能调动他们的好奇,促使积极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4、表演法:学说对话,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
5、音乐游戏:体现活动的动静结合,同时使幼儿知道有嗯嗯要及时去卫生间解决。
当然,活动中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还请在座的各位专家、领导、同行们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活动反思: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是令人开心的一本书。光听这书名,你可能就会觉得好玩,嗯嗯这种事都拿来官冕堂煌地说。而鼹鼠本身就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因为它生活在地底下,可以自如地在土地里穿行。仔细看过书之后,就知道这本书是透过鼹鼠的一次遭遇:不知是谁大便在它的头上。有一天,小鼹鼠刚从地面上冒出来,凭空落下来像香肠似的玩意儿,正好扣在它的头上,远远看来像一顶巴黎时尚小帽儿,可气味实在是不怎么样。小鼹鼠火冒三丈,但却弄不清楚是谁惹的祸。于是,小鼹鼠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套路寻找祸主。到底是谁的杰作呢?小鼹鼠头顶着物证,弃而不舍地一一造访了它所能遇到的邻居们:鸽子、老马、野兔、山羊、奶牛,而它们都急忙为了解脱嫌疑,一一出具了自己的“物证”。证明了和小鼹鼠头顶上的“时尚小帽”的确不同。这一事件做为线索来让小朋友们了解了鸽子、马、野兔、山羊、奶牛、狗等动物大便的形状。说起来应该算是一本“科普”书籍,且是透过一个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很容易让小朋友接受。而且书上的图很注意动物体形大小的比例,让人能体验到真实感。
通常,“便便”这东西都是小孩子被教育要远离的玩意,在孩子心理上好像一种特殊的跷跷板,触发一次就是一次特别的体验。而且,现在的孩子已经很难见到诸如:马、羊、牛等这些动物了,更别说是它们的嗯嗯了。小精灵儿童网站因此,有助于把孩子过往的经验引发出来,新鲜的实物,特殊的经验加上像孩子们每天都会遭遇的经历,都能作为展开联想自发自动的依据。同时,笑对“嗯嗯”,会帮助幼儿建立对这件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的客观态度。
活动一开始,“嗯嗯”这个词在预料中的引起了幼儿隐蔽的那根弦,许多孩子都捂住嘴巴笑了起来。但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故事内容的渗透,孩子们逐渐的接受了这个词,并且可以坦然的、没有避讳的进行谈论。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并积极鼓励他们边读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他们参与到编写故事中,想出与作者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情节或续编结尾,并且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
故事内容幽默、情节有趣、图画可爱,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备。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掌握相关知识。并且告诉孩子一些深刻的道理: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事物,总结特征,学会辨别。同时要意志坚定,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第37篇、小班绘本阅读最好吃的蛋糕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体验中,了解三只小老师为帮妈妈过生日做蛋糕的整个情节,体验"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情感。
2.能自主翻阅图书,理解图书意思,并学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活动准备:
1.大图书一本、小图书人手一本。
2.商店货架的图片,上面印有:围巾、鲜花、蛋糕、糖果等。
活动过程:
一、小老鼠的全家福。
1.出示一张小老鼠全家福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鼠妈妈、鼠老大、鼠老二和鼠老三。
2.教师讲述:"今天是鼠妈妈的生日,小老鼠要送妈妈一份礼物,我们和小老鼠一起去为鼠妈妈挑选礼物吧。
3.出示商店货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商店里有哪些物品,并猜测小老鼠会送什么给妈妈,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理由。
二、阅读大图书。
1.阅读第一幅,教师讲述:"鼠老大说:'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们给她买个蛋糕,让她高兴高兴。 ''好呀,好呀!'鼠老二和鼠老三齐声说。
2.连续阅读第二幅至第三幅。
三、幼儿自主阅读小图书。
1.幼儿交流自己看到的内容,说说小老鼠们在干什么。
2.说说鼠老大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3.仔细观察鼠老大、鼠老二和鼠老三的表情和动作,说说小老鼠们是怎么样做蛋糕的。
四、快乐的生日party
1.播放敲门的声音,阅读大图书第七幅,猜猜谁来了。引导幼儿猜想鼠妈妈看到蛋糕后会怎么想、怎么说。
2.播放生日歌,教师和幼儿一起和着音乐体验为妈妈庆祝生日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形式新颖,能够从绘本故事中,挖掘并生成为音乐活动。绘本一直是幼儿比较喜也比较能够直观感知的一种活动,而音乐也是幼儿喜欢而又感兴趣的活动,将两者结合为一,崭新的形式很受幼儿欢迎。
活动的开始就让幼儿观看了PPT,画面形象、丰富,立刻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幼儿对"蛋糕"也充满了无限的展望和兴趣。为下一环节作了很好的铺垫。在听音乐做蛋糕环节中,教师利用图谱结合音乐,有利的推动了幼儿学做蛋糕的乐趣及积极性,然而在接下去的环节中,并未很好的利用这个图谱,而且采用了其他音乐进行教学,所采用的音乐内容感觉过多,不利于幼儿的学习及巩固,但整个环节中还是将绘本与音乐很好的进行了结合。

第38篇、小班绘本藏在哪里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动物显着的外形特点找到相应的动物。
2.愿意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
3.体验捉迷藏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石头、树、草、花;
2.毛绒玩具:小兔子、小松鼠、小鸭子、小象、梅花鹿;
3.表演道具:兔子的长耳朵、小鸭了黄脚丫、松鼠的大尾巴、小象的长鼻子、梅花鹿的角;
4.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关注故事的名字
(1)教师介绍故事的名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名字叫《藏在哪里了》,名字叫什么?
(2)猜猜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在玩什么游戏呢?
(3)你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4)教师小结:在森林里,动物朋友们在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跟他们一起玩吧!
2.出示PPT课件,观察画面,讲述故事开始部分
(1)有哪些动物朋友在捉迷藏?(追问幼儿:哪个是小兔?小象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讲述动物的外形)
(2)教师讲述:谁来躲,谁来找呢?小动物们想了一个好办法——剪刀、石头、布。最后,小狐狸输了,它对朋友说:“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
3.进入场景,参与寻找,讲述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在场景中寻找。教师以小狐狸的口吻说:“咦,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请宝宝们帮我一起来找吧!”“石头后面有谁呢?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呀?小兔躲在哪里了?
(2)还有小动物藏在哪里了?你找到了谁?在哪里找到的?(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松鼠躲在大树后面,小鸭躲在花丛里,小象躲在草丛里)你是怎么会发现它的?
(3)小鹿躲在哪里了呢?小狐狸找了好久都没找到,你发现了吗?为什么小狐狸找不到小鹿呢?(小结:小鹿真聪明,躲在树林里,大家把它的角当成树枝,所以找不到它。)
4.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小动物们捉迷藏的游戏好玩吗?我们把这件好玩的事讲出来吧!
(2)操作PPT,讲述故事。
(3)提问:有哪些动物朋友来玩捉迷藏的游戏?
你记得它们躲在哪里了?
5.出示表演道具,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故事
(1)教师:我们也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2)分配角色,其余幼儿做小狐狸,边找边讲述: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都躲到哪里去了呢?石头后面有对长长的耳朵,找到了,小兔躲在石头后面。都躲到哪里去了呢?大树后面有条花花的尾巴,找到了,松鼠躲在大树后面。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花丛中有两只黄色的小脚丫,找到了,小鸭子躲在花丛中。都躲到哪里去了呢?小草后面有个长长的鼻子,找到了,小象躲在小草后面。长着美丽的角的小鹿躲到哪里去了呢?没找到。
6.出示绘本,引发幼儿阅读的欲望教师:《藏在哪里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就在这本书宝宝里面,我们一起回教室和同伴们分享吧!
活动反思:
《藏在哪里了》这个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绘本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然而捉迷藏是孩子们最熟悉和喜爱的游戏之一,整个活动以“藏”为线索,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孩子兴趣很高。
在游戏过程中,我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显著的外形特征,并大胆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提醒孩子们用完整的语言讲述:XX藏在XX的后面或里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在帮助小狐狸寻找朋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着相关的知识经验。
不足之处:
在与孩子互动中,亲和力更充足些那孩子投入的会更深刻,更情绪化些。

第39篇、中班绘本小猫的生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影子的明显特征猜动物。
2、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朋友一起过生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猫过生日》课件。
活动过程:
1、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动物朋友,是谁呀?(小猫)我们一起和小猫打个招呼:“小猫,你好!”“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小猫特别高兴。猜猜看,小猫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幼儿回答)原来,今天是小猫的生日。
2、小猫过生日了,我们一起去小猫家看看吧!仔细瞧,小猫都准备了些什么?(蛋糕、鱼、苹果、香蕉)小朋友的小眼睛可真亮啊,一下子就看出来了。那我要考考你们,知道今天是小猫的几岁生日吗?(提示幼儿看蛋糕上的三支蜡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哦,点几支蜡烛就表示过几岁生日。过生日可真是件快乐的事,难怪小猫笑的嘴都合不拢啦。小猫说还要请好朋友一起来过生日呢。
3、请你们小眼睛再仔细看看,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4、哎呀,怎么啦,小猫家发生什么事了?怎么突然变的黑黑的?(停电了)停电了,屋子里一片漆黑。怎么有两个圆溜溜闪光的东西?这是什么?(小猫的眼睛)是呀,黑暗中小猫的眼睛会更亮。朋友们马上就要来了,小猫可着急啦,你们能不能帮她想想办法?(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想办法)5、小猫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它找来了什么?(一只手电筒)打开手电筒,照呀照,屋子里亮了。我们来看一看小猫屋子里有些什么?(两双拖鞋,三条裙子,两条裤子,鞋柜和衣橱)小结:今天是小猫的生日,他邀请朋友来做客。突然,屋子里一片漆黑。呀,停电了。小猫拿来手电筒,照亮了屋子里的鞋柜和衣橱。
6、“叮咚,叮咚!”喔,小猫的朋友来了,是谁呢?我觉得很奇怪,明明是个黑影子嘛,怎么会是小兔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兔的耳朵是什么样的?请你来做一做。像小兔吗?(小兔有长长的耳朵)小结:“叮咚!叮咚!”来的是谁呢?啊,原来是小兔。小兔会说什么呢?“小猫,祝你生日快乐!”小猫会对小兔说什么呢?“小兔,你好!请进!”
7、“叮咚,叮咚!”又有谁来了?(小猴)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因为小猴的尾巴细细的,长长的,还有一点卷)。小猴说?小猫说?
小结:“叮咚!叮咚!”来的是谁呢?啊,原来是小猴。“小猫,祝你生日快乐!”“小猴,你好!请进!”
8、“叮咚,叮咚!”这位客人是谁呀?(小刺猬)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因为小刺猬身上有尖尖的刺)我来演小猫,你们来演小刺猬。
小结:“叮咚!叮咚!”这回又是谁呢?啊,原来是小刺猬。“小猫,祝你生日快乐!”“小刺猬,你好!请进!”
9、“叮咚,叮咚!”哇,好多客人呢,有几个小动物?它们都是谁呢?
小结:“叮咚!叮咚!”门口出现了好大的黑影。哇!又是谁来了呢?哈哈,原来是长颈鹿、梅花鹿和熊猫啊。
10、正在这时,灯亮了。小猫家真热闹,好多朋友呢。数一数,有几个小动物啊?大家在一起干什么呢?这么多小动物都在为小猫庆祝生日。小猫请大家一起吃蛋糕,她开心地说:“谢谢你们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我又要长大一岁了!”我们也来为小猫说一句祝福的话吧。(幼儿自由回答)是呀,过生日那天我们最快乐。当我们有了快乐,就要和亲人、朋友一起来分享快乐。
我们一起来为小猫唱一首生日歌吧,祝福小猫生日快乐。
今天,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小猫的生日》。下次,我们再一起来表演。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影子猜测故事中的客人,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活动兴趣比较浓,注意力也相对比较集中,每次教师提出问题后他们能积极举手回答。在活动前我以为幼儿都能猜的出来,但实际上幼儿的想象力还是比较丰富的,有的把刺猬猜成了狐狸,因为他们觉得鼻子比较像,有的看到猴子尾巴猜成了猫、蛇等等,活动前我没想到幼儿会猜成其他动物,因此对于他们的回答我有点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对于幼儿猜不出来的动物我反复提醒之后还没猜出来,我就自己说了出来。整个活动我觉得自己还是缺少追问,当幼儿猜不出来的时候,我应该要给他们一些提示,然后继续让他们猜测,这样可以减少他们乱猜的现场,比如“长长脖子的会是谁呢?长长尾巴的是谁呢?等,同时我还可以将课件做成白板,这样幼儿猜不出的时候我可以用放大镜一点一点放大,这样幼儿的猜测兴趣会更浓。在以后的活动中,我觉得自己还需要考虑的更周全些,使活动能更加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第40篇、中班数学绘本真正的魔法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序数,根据序数把握事物的空间位置。
2.能根据提示,找到事物相对的位置,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操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白板课件。
2. 蜡笔、操作单。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欢迎各位来到魔法之城,这是谁呀?(魔法师)魔法师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魔法师的本领可真多呀!今天有几位小魔法师也想成真正的魔法师,数数看有几位?(5位)教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我们跟他一起数。
(二)比较高矮进行排队。
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魔法师,就要通过魔法考试,那谁是第一个来考试的呢?看看他们是怎么排队的(从矮到高排的),请一名幼儿上前进行操作。
(三)魔法考试。
1. 教师:魔法考试开始了,那我们来听听大魔法师是怎么说的,听录音(请在最大书架上数第4栏里,找出柜子的钥匙。)
2. 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些什么?教师:那从上数是什么意思呢?谁再来说一说(上数是从上往下数),原来上数就是从上往下数?(从上往下)那上数第七栏到底是哪一个呢?谁来找一找,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那到底是哪一个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真的是这个呢,钥匙在不在里面,我们来打开看一看,哇!上数第七栏里真的有一把钥匙呢,太棒了,我们给刚刚那位小朋友鼓鼓掌。播放鼓掌的声音。
3. 教师:在这一轮比赛中有2位魔法师被淘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找错了。
4. 教师:那剩下的3位魔法师找到了钥匙通过了考试,我们来看看是哪3位魔法师呀?
5. 3个魔法师排着整齐的队伍,去参加第二轮考试了,听听看第二轮会考他们什么呢?(小魔法师们,请在下数第六个抽屉里取出明信片)
6. 教师:谁听清楚了,下数是什么意思(从下往上数)原来下数是从下往上数,下数第六个抽屉是哪一个呢?那谁来试一试,找一找。那这个抽屉到底能不能打开呢?哇,真的打开了诶,太棒了,我们给他鼓鼓掌。(播放鼓掌的音乐)
7. 教师:那几个魔法师通过了考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只剩下2名魔法师了。他们拿到了明信片,那明信片上有什么呢?请你们讨论一下明信片上告诉我们要找什么,怎么数的?(动脑筋仔细想一想哦)谁看懂了?要我们找什么?怎么数?(你怎么看出是从左往右数的,哦,原来呀,箭头从左边往右边就表示左数。
(四)幼儿操作。
1. 现在到最关键的时刻了,进行最后一轮考试了。
2. 教师:请你们帮这几位魔法师找一找到底是哪一件衣服呢?请你将答案用蜡笔记录在操作单上。
3.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 讲评操作单,教师:真的是这件,这件衣服上藏着一个机关,是通往魔法之城的楼梯。
5. 教师讲述绘本内容。教师:看,我们的魔法师通过了考试,来到了魔法之城哇,魔法之城可真漂亮,有好多玩偶在用饼干,冰激凌,面包制成的房子中跳舞,玩耍。
(五)结束活动。
教师:魔法师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决定带她出去玩,在出发前妈妈要小魔法师找出帽子是从下往上数第几栏呢,等下次我们在一起学习好吗?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数,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幼儿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

第41篇、中班绘本大卫,不可以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
2、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表述并尝试用当大卫……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的句式来说一说。
3、感受作品的幽默同时体验妈妈的爱。
二、活动准备绘本书、PPT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T: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朋友(出示封面)。看,他来了。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大卫。
2、揭示书名,感知故事(够鱼缸、妈妈生气图)T:瞧,这个大卫在干什么呢?他是踩在什么东西上去玩金鱼的?快看这鱼缸,里面的水已经怎么样了?猜猜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们觉得大卫这么做,可以吗?对的,你们肯定觉得这样太危险了,你看大卫的妈妈来了。妈妈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妈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呢?(引导幼儿边做表情边做动作)妈妈会对大卫说什么呢?
小结:是呀,妈妈看见大卫这么做很生气。为什么妈妈看见大卫在玩鱼缸里的金鱼的时候要大喊“不可以“呢?(提示幼儿妈妈在为大卫的安全考虑,师示范讲述“当大卫踮起脚尖玩金鱼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大卫,不可以。)很巧,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大卫,不可以》。
(够糖图)T:大卫刚刚才做了件调皮的事情,就一转眼的功夫,他又在干什么了?他想拿柜子上的什么东西?他站在什么上面去够罐子的?为什么他这么想够到这个红色的罐子,这个罐子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引导幼儿集体学学大卫够东西的样子)你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站在这么高的椅子上去够那么高的橱柜里的东西,一不小心会发生什么事情?妈妈看见了,会怎么样呢?(师先示范讲述当大卫踮起脚尖去够糖罐子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大卫,不可以。)(泥巴图)T:没有成功的够到糖罐子,大卫又跑到外面去玩了,可是大卫回到家时,(出示泥巴图)调皮的大卫又变成什么样子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洗澡图)T:玩的这么脏,当然要洗个澡啦!大卫是怎么洗澡的?浴室就像变成了大卫的游乐场,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当大卫弄得浴室都是水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大卫,不可以。
3、出示图片,自由讨论T:瞧,这个大卫又在做调皮的事情了,他做了哪些调皮的事情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当大卫……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光身图、敲锅图、吃东西图、超人图)T:这个大卫真是太调皮啦!每次都不听妈妈的话,这回又不知道跑到哪里调皮去了,请你猜一猜大卫现在在干什么呢?(玩食物图、挖鼻孔图、玩具图、棒球图)T:当大卫在屋子里玩棒球的时候,妈妈大声地告诉大卫“不可以”,可是,(点击声音)(出示面壁)哎呀,发生什么事情了?这次大卫真的闯祸了,瞧,现在的大卫在干什么?大卫闯了祸被妈妈罚坐在椅子上,他心里会这么样呢?
T:从故事开头到现在,调皮的大卫一直在惹妈妈生气但是妈妈每次都原谅了他,你们觉得这次妈妈还会原谅大卫吗?
拥抱图T:你看到了什么?妈妈一把搂着大卫说:“大卫乖,我爱你!”大卫听了妈妈的话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4、交流感受T:你们平时也被妈妈、老是批评过吗?
小结:有时批评、提醒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因为妈妈、老师都想让你们都成为一个守规矩的孩子。只要你勇敢地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妈妈、老师会更爱你们的
5、结束T:大卫的故事就在这本书里,休息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再来读读这个有意思的故事。
活动反思:
《大卫,不可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绘本故事,故事情节贴近幼儿生活,画面形象生动,夸张的手法、幽默的风格足以抓住幼儿的眼球,无须老师多言便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整个活动中幼儿都保持着浓厚的阅读兴趣。
优秀的故事绘本能带给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整个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幼儿自主阅读还是师幼集体观察图片、推测情节、阅读绘本,教师教师作为引导者,适当的引导、提问和鼓励给了幼儿开拓思维、大胆想象、自信表达的机会和空间,让幼儿了成为活动的主体,自主发现、阅读了整个绘本故事。整个活动中,幼儿不仅很好地的观察和理解画面细节和故事情节,积极踊跃、自信大胆的进行了语言表达,同时也在大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缩影,懂得了道理,体验了情感。活动最后“大卫,我爱你”环节中,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等环节,体验了妈妈因大卫做错事而生气的心情、大卫被妈妈批评的难过心情、大卫躺在妈妈怀里的甜蜜心、以及最后说“大卫乖,我爱你”时温柔的语气……都表明幼儿能很好地迁移情感与生活经验,从而更好地领会绘本的情节,并对图片中大卫的行为进行的评述,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实现了自我教育。
当然,在我的活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活动中对幼儿的提问不顾深入,对幼儿恰当的回答我可以更好地点评引导,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更大的升华;对于词汇“垂头丧气”和“焦急”“摇摇晃晃”,“愤怒”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学习,最后环节可以设计模仿故事里妈妈拥抱大卫这一故事的精华画面,用一个温暖的拥抱联系起老师与幼儿之间爱的桥梁与纽带。一个简单的拥抱,可以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老师有时候对他们的严厉与批评也是源于对他们的爱。

第42篇、大班绘本爱心树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机遇以上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问题,我们大班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为大班幼儿提供各种活动应具备的自主、宽松的活动空间,学习的方式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合作探索为特征的共同学习,帮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解决问题,为今后上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促进幼儿快乐与发展的同时,和孩子一起长大!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亲人朋友们如大树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他们。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切身体会大树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和朋友。
活动准备
爱心树大绘本一本 爱心树flash 爱心粘粘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绘本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大书。
问:上面有什么?请你猜猜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封面只有一棵树,本来教师的用意是让幼儿幼儿随意的进行有关大树的故事的猜想的,只要幼儿能够讲出一些就可以的,但是从课堂中幼儿的表现来看,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于是我些疑惑:大部分幼儿不是很主动的来讲述的原因是什么呢?借班上课对幼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是幼儿的原因呢?还是教师的原因?要不直接就引题:今天我们来看一本大书,然后直接讲述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这是一个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棵树的故事。
2、 教师边翻绘本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 提问:
——当男孩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与大树发生着怎样的事情。
——时光流逝,当小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很孤寂,当男孩第二次来看大树时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发生了怎样的事。
(故事还是比较长的,男孩共有四次来到大树下,每次都像大树提不同的要求,教师为避免幼儿几次要求分不清楚,在讲故事的时候,把故事分成两段来讲述,到第二次来大树前发生的故事为第一段。接着教师提问:基本是针对一些故事内容来提问题的,参与教师提问的幼儿集中与部分幼儿,是问题设计的问题吗?上完课后一直在思考:或者我该把问题改成男孩要求大树做些什么,大树又是怎么来帮助男孩子的。)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第三次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与男孩又是怎样对话的呢?接着又发生了什么?
——又过了很久,男孩又来了,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第二段的提问,教师是这样问的:第三次来到大树下,男孩说了什么?大树又是怎么做的呢?提的问题更直接了,参与回答的幼儿相对多一些,基本能把男孩与大树的对话讲出来。)
三、通过给大树取名,体验大树那无私奉贤的精神。
1、如果我们来给大树取个名字?你觉得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合适?为什么?
(本来用意是想通过给大树取名字,让幼儿感受到这是一棵很有爱心,愿意帮助人的树。为了防止提出问题后幼儿冷场,教师临时提出小朋友可以相互商量一下。但是很多幼儿给树取的名字都是很表面化的:荡秋千的树,一个幼儿回答后很多幼儿都是类似的,如苹果树等等,教师应该对幼儿参与教师的回答首先表示肯定后再让幼儿想不同的答案。有一名幼儿高说到了帮助人的树。于是,教师提升:帮助别人说明她是一棵很有爱心的树,但是还是觉得有些牵强,我想可能是我高估了幼儿,因为有些孩子对如何取名字还是不太清楚的,如果把问题改成更直接的: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为什么?孩子的答案是不是会更多一些呢。)
2、(这是棵很有爱心的树。)我们就叫它爱心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她很有爱心。
四、欣赏flash动画,进一步体验大树不求回报的奉贤精神。
1、边听教师讲述故事,边欣赏flash动画。
2、当大树付出自己的爱心时,大树的内心是怎样的?
(flash动画,幼儿欣赏时是很专注的。大树的爱心表现在哪些地方:幼儿有提到了,把苹果给孩子,把树枝给孩子盖房子,把树干给孩子做船,让孩子坐在树墩上)
3、师小结:当男孩从大树身上带走苹果,大树很快乐?砍走树枝,大树很快乐砍走树干,变成光秃秃的树墩大树还是很快乐。其实付出爱心也是一种快乐呀!
五、情感迁移,体验亲人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1、其实在我们小朋友身边也有像大树一般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爱心的。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你能说说他们是怎样为你付出爱心的呢?
2、“我们的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都是这样一棵棵无私的大树啊!不断努力地满足我们,让我们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啊!”鼓励幼儿大胆说出亲人为自己付出的故事。
(因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而且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确实为幼儿做了很多,幼儿在讲述的有很多事例,教师予以及时的肯定。)
3、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你准备怎么来回报他们呢?让幼儿说说准备为自己的长辈做些什么事,奖励幼儿爱心粘粘纸。
(通过奖励爱心粘粘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进一步学着关心那些、爱护自己的长辈。<文章.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因为只是在嘴上说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幼儿这样说了要在生活中也这样做是非常难的,所以这也是本堂课的难点。)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动感,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整个活动在感动中结束,大宝说:我想哭了。徐一米说:太感人了……我也在一遍遍的试读着感动着。
一、赏读封面,观察环衬。
这本书很特别,除了封面是绿色的其余是黑白色,因此引起了幼儿的质疑。
(1)赏读封面。
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封面上画的是什么?而后猜想故事可能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着嫩嫩的绿色看了之后又什么感觉?小朋友想象力很丰富,能完整的吧封面上的小孩、苹果、树编成一件事进行猜测。
(2)观察环衬。
大片的白色让你想到了什么?看后你有什么感觉?小朋友说想到了天空,觉得很干净;想到了雪,觉得很好玩。他们还不会与封面进行联想。
二、读文赏图 以问题激发想象
故事分为三块。
第一块重点出示第三页:让幼儿大胆猜猜,小男孩每天跑到树下干什么?图画的空白处给幼儿很多想象的空间,他们迁移平时的故事中的经验,同时出现4幅树和小孩玩耍的画面,让幼儿感受到大树和孩子之间的快乐时光。
第二块讨论:为什么大树会觉得快乐,小朋友被故事中的情节所吸引:胡恒说:因为大树牺牲了自己帮助了别人。杨帆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徐一米说:大树很有爱心。当看到大树被男孩一点点的索取,只剩树根,小朋友都情不自禁的说:“好可惜”“好可怜”当我打开后面的课件好多幼儿神情紧张,觉得不可思议。
第三块谈谈自己对爱心树和小男孩的看法,小朋友情不自禁的说这个小男孩“太过分了”,“真贪心”“很自私”… …
三、联系生活 激发情感
在生活中,有谁也像这棵爱心树一样给你快乐,给你幸福,给你爱心呢?孩子谈到的更多的妈妈,老师,他们倾其所有为孩子奉献自己的一切我好感动。
你愿意成为这样一棵不断付出,不断给予的大树吗?在共同的“我愿意”的回应中结束教学。
一切都是那么感动。

第43篇、中班绘本:蚂蚁与西瓜

幼儿园中班绘本:蚂蚁与西瓜

温三幼凯祥园区  林思佳

一、设计意图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它描述了一群蚂蚁是如何将一块被野餐的游客忘在地上的西瓜,通过分割、搬运、然后带回蚂蚁窝,可是在搬运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个滑滑梯的小故事。绘本几乎没有太多的文字,但在这绘本里,每一只蚂蚁的神态和动作以及表达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置身在蚂蚁的世界里。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了解绘本图画的内容,知道蚂蚁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
   2、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绘本,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模仿小蚂蚁的动作,充分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蚂蚁和西瓜图片,以及带有蚂蚁、西瓜、推、撬、挖等字卡。
2、绘本相册图片、绘本《蚂蚁和西瓜》
3、多媒体
4、教师自制大西瓜一个

(三)活动过程:
1、歌曲《蚂蚁搬豆》导入,引出故事内容。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师:蚂蚁很聪明想出了好办法把豆豆搬走,我们来看看,今天蚂蚁又要搬什么了呢?(出示西瓜)哦,原来蚂蚁要搬西瓜,(教师出示大西瓜和蚂蚁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理解绘本的故事内容,集体体验蚂蚁在搬西瓜过程中滑稽可爱的动作。
师:你看到什么?
(2)图二,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细节,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图三,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图四,鼓励孩子放松大胆的表演动作,感受集体表演的乐趣。
(通过动作表演,让孩子自主的进入角色和蚂蚁站一阵线,积极的投入以下环节的发展)
(5)图六,进一步感知蚂蚁团结、爱动脑筋、勤劳的优点
(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连接词: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表达蚂蚁劳动的场景)
(6)图七图八图九,合理想象,理解故事情节发展
师:蚂蚁把那些西瓜都搬到哪去呀?他们是怎么做的?

3、留段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孩子大胆想象故事最后的结局,随性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小蚂蚁们舍不得把瓜皮扔了,那么最后他们会把这块西瓜皮抬到哪里去?要做什么呢?

4、情感提升
师:你们觉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蚂蚁?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5、音乐游戏结束,教师出示大西瓜
师: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大西瓜,用力搬也搬不动……快来哦,帮我一起搬哟~~

附:故事《蚂蚁和西瓜》
一个炎热的夏天下午,蚂蚁们发现一大块西瓜。“真好吃,赶紧搬回家吧。”几个蚂蚁一起使劲,一点不动。把伙伴们喊过来一起使劲,还是一点不动。一个蚂蚁有了好注意,去请了很多很多好朋友来帮忙,大家一起推呀,撬呀,忙得满头大汗,但是西瓜还是闻风不动。爱动脑筋的小蚂蚁们没有放弃,它们又想了一个好办法,用铁铲去挖西瓜,他们分工合作终于将西瓜一块一块搬运回家。最后大家还把瓜皮搬到海边当滑滑梯,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第44篇、小班绘本语言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看懂图画书,明白不同动物拿苹果的方法。
2.感受鼠小弟不放弃坚持到底的信心。
3.通过读绘本故事,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周围的人和事。
【教学准备】课件、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一、封面
1.以一只红红的苹果吸引幼儿注意,导入故事,苹果长在哪里呢?
2.点击PPT:高高的苹果树上结了好多大大的的红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呢?引导学生们一起数数‘1、2、????’。
3.谁想吃苹果呀?看看谁想吃苹果?
小老鼠长得矮,树长得很高,小老鼠能摘到苹果吗?
4.还有谁想吃苹果呢?”谁来了呢?
二、小鸟拿苹果(老师出示小鸟的图片)
小鸟来了,小鸟想吃苹果。
1.问“小鸟怎么吃到苹果的呢?”
预设:“小鸟飞上去,就拿到了。”
2.然后播放ppt。是小鸟拿苹果图片。
3.老师边说边唱:“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有营养!”
4,.“飞呀飞呀”孩子们一边看着图画,一边做着动作,跟着叙述。看看,谁还想吃苹果呢?
三、猴子拿苹果(老师出示小猴的图片)
小猴来了,小猴想吃苹果。
1.问“小猴子怎么吃到苹果的呢?”
预设:“小猴子爬上树吃苹果。”
2.然后播放ppt。是猴子拿苹果图片。
3.老师边说边唱:“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有营养!”看看,还有谁来了?
四、大象拿苹果(老师出示大象的图片)
来了一头大象,大象想吃苹果。
1.问“大象怎么拿到苹果的呢?”
预设:“大象伸出长长的鼻子一卷,就拿到了。”
2.然后播放ppt。是大象用长长的鼻子拿苹果图片。
3.老师边说边唱:“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有营养!”看看,还有谁来了?
五、长颈鹿拿苹果(老师出示长颈鹿的图片)
来了一只长颈鹿,长颈鹿想吃苹果。
1.问“长颈鹿怎么拿到苹果的呢?”
预设:“长颈鹿个子很高,摘苹果。”
2.老师说:大象用长长的鼻子摘苹果,长颈鹿用长长的脖子摘苹果.然后播放ppt。是长颈鹿拿苹果图片。
3.“鼠小弟看到长颈鹿拿走了一个苹果,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4.大家伸伸自己的脖子,看看有多长哦!
5.看看,还有谁来了?
六、袋鼠拿苹果(老师出示袋鼠的图片)
来了一只袋鼠,袋鼠想吃苹果。
1.问“袋鼠怎么拿到苹果的呢?”
预设:“袋鼠会跳,能跳着摘苹果摘苹果。”
2.老师自己来做苹果树,鼓励小朋友们做小袋鼠跳着摘苹果
3.然后播放ppt,是袋鼠跳着摘苹果.
4.老师边说边唱:“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有营养!”
5.看看,还有谁来了?
七、犀牛拿苹果(老师出示犀牛的图片)
来了一头犀牛,犀牛想吃苹果。
1.问“犀牛怎么拿到苹果的呢?”
预设:“犀牛用头撞树,一撞苹果就掉下来了。”
2.然后播放ppt,是犀牛犀牛用头撞树,一撞苹果就掉下来了.。
3.老师自己来做苹果树,鼓励小朋友们做犀牛.撞树树上的苹果就掉下来了.
八.模仿练习小老鼠好着急,树上只剩下几个苹果了?小老鼠学习小袋鼠跳着摘苹果.要是我也会跳,那该多好呀!小老鼠在干什么?小老鼠在学习小鸟飞.要是我也会飞,那该多好呀!小老鼠在干什么?小老鼠在伸长学习长颈鹿伸长脖子.要是我的脖子也那么长那该多好呀!小老鼠在干什么?它在伸长鼻子,学习谁呀?要是我的鼻子也有那么长,那该多好呀!小老鼠在干什么?它在学爬树,学习谁呀?要是我也会爬树,那该多好呀!小老鼠在干什么?它在撞树,它在学习谁呀?学习犀牛要是我也有那么大力气该多好呀!老师带领学生们把刚才各种动物摘苹果的样子模仿一遍。最后,小老鼠吃到苹果了吗?小老鼠想了那么多办法,还是没有吃到苹果,小老鼠受伤了.
九、海狮来到了
点击:海狮和鼠小弟的画面。“看看,海狮来了!”
海狮问小老鼠:你在干什么?
小老鼠说:我想吃苹果
海狮说:让我来帮助你吧?
鼠小弟问海狮:你会飞吗?你会爬树吗?你有长长的鼻子吗?你有长长的脖子吗?你跳得高吗?你的力气大吗?”
海狮说:这些本领我都没有,可是我却有一个本领能帮助你.海狮用什么本领把小老鼠送到树上呢?
把问题抛给学生,海狮怎样帮助小老鼠呢?
预设:海狮会顶球,把球顶得高高的,这样,就可以把小老鼠顶到树上了。
十.老师播放故事动画,再讲述回顾一下故事。
活动反思:
一、对文本的解读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是一个绘本故事,故事的情节简单有趣,说的是高高的树上长着红红的苹果,鼠小弟好想吃,他希望自己像鸟儿一样能飞,像猴子一样会爬树,像大象一样有长长的鼻子……这样它就能够吃到苹果。可是鼠小弟没有本领,看着树上的苹果越来越少,鼠小弟有点着急,就在这时候海狮来了,虽然海狮没有其他动物那样的本领,可它会顶球,最后,海狮利用它的这个绝活把鼠小弟顶到了树上,它们合作摘到了苹果。
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很多小动物以及把它们独特的本领都描绘的很详细,于是我结合小班“可爱的小动物”的主题,选择了这个绘本故事,以故事为原型设计了集体活动“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一方面幼儿从中可以认识各种动物和它们独特的本领,另一方面激发幼儿大胆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动物的本领。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
1、了解故事的内容,体会阅读乐趣。
看看、想想动物们摘苹果的方法,根据动物的不同本领来推断,想象各种动物是怎样摘苹果的。而且在整个过程当中,一直弥漫着宽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涨,听故事演故事乐在其中。
2、学会细致的观察图片,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不同动物发挥自己特长摘到苹果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画面进行猜测(预测),培养学生阅读图画书的能力,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孩子的读图能力。在讲述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预测”的阅读教学策略,从封面、重点页面来指导学生阅读图画书,例如,让孩子们根据题目猜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鼠小弟先后见过那些动物摘到了苹果、鼠小弟低着头心里在想什么。学生根据已经阅读的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各种各样的猜测,在下一页面出现猜中的内容时,我们听到的就是孩子们会意的笑声、欢快的大叫。
三、其它思考:
1、要进行推荐阅读,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和他创作的其他图画书,让学生继续阅读这些世界经典的图画书。教师最好先把书认真阅读,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并且展开合理的想象,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欣赏绘本的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画面走进人物内心,可以通过多次的分角色扮演,让孩子分别模仿鼠小弟和这些动物,增加趣味性、学生相当活跃,课堂在此呈现高潮。可以看出,在课堂当中,很多孩子都能走进了鼠小弟的心灵世界,能真切感受到鼠小弟的感受;互动环节也能惟妙惟肖模仿小熊与月亮的对话。

第45篇、小班绘本手和手指头教案

教材分析:
手和手指头可以做很多事。绘本《手和手指头》的图画和文字都让人更直观地感受手的作用,手的各种动作也让人心头一暖,是一本引导孩子发现和感受手的作用的优秀教材。第一课时的重点即放在,发现和感受小手做事时带来的方便、有趣和温暖,通过“手可以……(做什么)”句式的学习,用完整的话大胆诉说手的作用是活动难点。
目标:
1.学习用“手可以……”完整句式诉说手的作用。
2.发现并感受小手做事时带来的方便、有趣和温暖。
准备:
丰富经验:儿歌学习《小手小手拍拍》;左右手;剪刀石头布;重叠;手指名称;轻音乐、手的照片、小书轮廓。
过程:
一、有用的手
1.儿歌表演:《小手小手拍拍》
2.问答:“小手在做什么事?”
根据回答展示绘本中的相应图片:PPT第一张:带有超链接的8张图片同时展示,根据实际情况点击放大。
小手会帮助我们……真方便。”
二、有趣的手逐页阅读绘本《手和手指头》的趣味部分:PPT第二、三、四、五张,逐页播放,根据幼儿回答及时提炼和反馈,围绕其中趣味细节。如:荡秋千、挠痒痒、螃蟹钳子夹屁股等。
“小手会做……真有趣。”
针对回答给予对应动作鼓励。
三、温暖的手配合背景音乐阅读温暖部分:PPT第六、七、八张,逐页播放,根据幼儿回答及时提炼和反馈,围绕其中温暖细节。如:抓胡子、牵手、摸头等。
“小手会做……很温暖。”
四、宝宝的手
1.乖乖的手配合背景音乐,播放PPT第九张(幼儿乖乖的手),教师同时给以简单诉说。
2.不乖的手播放PPT第十、十一张(幼儿不乖的手),教师同时给以简单诉说。
3.看着照片同伴诉说:我的手在做什么。
4.将照片对应学号贴入小书轮廓,做成小书《手和手指头新编》

第46篇、小班绘本美术小黑鱼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纲要》中说到:美术是一个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美术活动与孩子的生活又紧密相连,我们要让孩子创造美,就要先让孩子发现美,懂得欣赏美。李欧·李奥尼的绘本《小黑鱼》就是一场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绘本中使用了水彩拓印画、印章画的方法,表现了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通过欣赏绘本画面,能够帮助孩子发现色彩的美,继而欣赏色彩的美,又结合小班孩子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能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如何制作印章画,学习印的技能。这就是我设计本次活动的主要意图。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印章画的原理.
2、初步尝试用印章画的方式填充画面.
3、幼儿大胆尝试印章画,感受印章画的乐趣和美.
活动准备:
PPT绘本《小黑鱼》、投影仪、小鱼印章(橡皮雕刻好的)若干、每人一张鱼形卡纸、印泥,空白的大鱼形卡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听海浪声,欣赏绘本《小黑鱼》
师:(播放PPT2)嘘,听,这是什么声音?----这是海浪的声音。
[[有声教学能够很好地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也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探究心理。我让孩子听一听海浪的声音,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集中孩子注意,二是引出故事内容。]]
师:在大海的一个角落里,住着一群小鱼.他们都是红色的。只有一条是黑色的.黑得就像淡菜壳.他比他的兄弟姐妹们游得都要快,他叫小黑鱼。他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宝贝们,想听这个故事吗?那可要安静认真的听哦。
。。。。。。。
(教师配合PPT讲述故事.)
[[利用多媒体,让孩子边听边欣赏绘本的画面,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在用耳朵听的同时,能够欣赏绘本画面中色彩和绘画技法的美。]]
二、欣赏绘本最后一页,让幼儿初步了解印章画的原理
1、师::(播放最后一张PPT) 他们在清凉的早上游,在阳光灿烂的中午游,把大鱼都吓跑了。
师: 宝贝们,小鱼他们想了什么办法保护自己?我们为小鱼们的聪明和勇敢拍拍手吧。
[[小班孩子对弱者通过努力最后成功变强者总是乐于接受,也觉得理所当然的。因为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小英雄"的情结。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来增强孩子的这种情感。这个问题就让孩子们体验了小鱼们通过努力变成大鱼把其他大鱼吓跑,自由自在的游玩时的那种成功的喜悦的情感。]]
现在呀,还有许许多多的小鱼变到了纸上,组成了一条大鱼,你们来猜猜,他们是怎么变到纸上的?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一会儿在屏幕上的小鱼怎么一下子到了纸上,孩子们很新奇。]]
2、师:哎呀,你们想到的办法真多。不过今天让我来告诉你们一个新的办法----用印章印出小红鱼。你们想学吗?
[[首先让孩子们回想,调动已有的经验,知道我们学习过蜡笔画、手指点画、颜料画等绘画方式。老师对于孩子的答案要给出反馈,并且是积极的,这样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对于接下来的新绘画技法的学习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尝试印章画,体验印章绘画时的乐趣.
1、介绍拓印画的工具和材料
师:我为你们准备好了工具和材料,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一个小鱼形状的印章,还有它的好朋友印泥。我们要用它们印出许多许多的小红鱼。小眼睛看好了,我要请小红鱼出来了。印章轻轻喝口水,纸上用力按一按,小心把手抬起来,这样小红鱼就请出来啦。第二条请你们来说一说,老师来印一印。"印章轻轻喝口水,纸上用力按一按,小心把手抬起来,小鱼印好啦。"你们想试试吗?
[[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的模仿力会很强,但同样记忆时间的本领就像对短一些。我们在介绍操作工具时可以拟人化点,便于孩子接受和记忆。对操作过程也可以用简短、押韵、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帮助孩子记忆。]]
2、讲解要求
师:我有小要求哦:每人一个小鱼印章,一张鱼形卡纸。印的时候用有小鱼图形的一面,可以一边念"印章轻轻喝口水,纸上用力按一按,小心把手抬起来"一边印许多的小红鱼。要印的满一点,多一点,但是注意不能把两条小鱼重叠印在一起,这样会看不清楚。印泥要跟你边上的小伙伴一起用,所以放在两个人中间不要动,印的时候还要注意保持卫生,不要把印泥弄到身上、桌子上,最后印好了可以贴到前面的大鱼卡纸上。
[[要求一定要讲明,特别是在学习新的技能的时候,如果没有按照要求做,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很容易就自由发挥,然后达不到目标。不能以正确的技法来完成作品。另外小班孩子年龄小,对于卫生方面的要求是不能少的。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为以后的活动打好基础。]]
你们准备好了吗?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尝试拓印画)
四、分享交流,体验共同努力赶走大鱼的快乐
1、师:(欣赏最后作品的集合)呀!宝贝们的小手真能干, 为自己的能干鼓鼓掌吧!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小鱼们能把大鱼吓跑吗?瞧,他们游得多整齐,一条条排好了队,多神气,多快活呀!
[[《纲要》中说:要给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注重技能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情感的体验。这个环节中我把孩子们印好的鱼都集中起来,变成了最大的一条鱼。孩子们对于这样的展示很新鲜,对自己的作品更有自信。而最后小鱼赶走大鱼的成功通过孩子们自己的努力和创造也成功了,这样的喜悦能让孩子们更团结。]]
2、结束:现在,请你们跟着张老师一起游一游,让我们也变成最大的鱼,到处去看看吧!
活动反思:
一、活动目标的反思:活动目标在活动中起着导向的作用,目标的制定要全面,符合幼儿的实际。根据本班幼儿的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两个个目标:
(1)了解《小黑鱼》这个绘本故事的主要情节,并乐意讲述。
(2)尝试在困境中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
第一个目标在活动中基本达成,幼儿能学会用老师提供的线索来阅读,并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第二个目标的达成较难,因为比较笼统空洞。建议在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后迁移经验到生活中来达成。
二、活动过程的反思:
(一)思得
1.绘本的教学对幼儿来说很新颖的,尤其是小黑鱼绘本幼儿都没有接触过,幼儿对于故事很感兴趣。
2.刚开始我给幼儿提供阅读的线索,让幼儿带着问题阅读。这问题的提出,幼儿的阅读活动就是寻找答案、揭密的过程。他们会很期待书中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一条条线索的提供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出来,很开心。
3.活动最后环节让幼儿欣赏小黑鱼的视频,幼儿看着故事一起再次完整欣赏。幼儿都喜欢这样的形式。
(二)思失:
1.教学设备的运用。在活动中,我利用幻灯片给幼儿提供线索。可惜的是没有让幼儿看到书本。如果幼儿在分段欣赏绘本后自己在翻一翻、看一看会更好。
2.教育契机的应变。在活动的最后小鱼们把大鱼赶走了,幼儿都很开心,如果教师在这时点出团结力量大,让幼儿感受小鱼团结精神会更好。

第47篇、小班语言绘本阅读森林里的饼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大胆的表现能力。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动物的拟声词和小猫做饼的儿歌,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3、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了解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课件、猫手偶
活动过程:
一、  封面导入,学习重点句儿歌
1、  问好。看,小猫在干什么呢?你怎么看出来的?
2、  小猫是怎么做饼的呢?我们来看一看,学一学。
3、  宝宝会做饼吗?小猫学会做饼了,它真想让所有的朋友们都来尝尝它做的饼呀,于是它开了一家“饼屋”,我们去看看吧。
二、  了解小猫为动物朋友做饼的情节
(一)、小老鼠来了
1、谁会来饼屋呢?来了几只老鼠?高矮不同吱吱、吱吱,小老鼠来了。老鼠想吃什么啊?一起告诉小猫
2、我们赶紧来帮小猫一起做薄饼吧。
3、薄饼做好啦!瞧,这是什么样的薄饼?
(二)、小绵羊来了
1、谁来了?完整地说说谁来了。几只绵羊?哪知大?哪知小呢?(提示跑在前后)他们想吃薄饼,我们来帮小羊问问吧。师生“小猫小猫,我们要吃香香的,软软的薄饼”师答:“好,我来做”
2、宝宝们一起来帮忙吧!
3、小猫帮小绵羊做了什么样子的薄饼呢?
(三)、大象来了
1、 “黑哟、黑哟”谁来了?对呀,是大象来了,他也想吃香香的软软的薄饼,谁来帮他告诉小猫?
2、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工具,这么多的材料做饼啊?
3、大象的薄饼太大了,我们一起来帮小猫吧。
4、薄饼做好了,这回你知道是什么样子的薄饼了吗?
(四)、做块薄饼给小猫吧。做什么形状的薄饼给小猫?
三、  这件事被画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森林里的饼屋》
四、  欣赏动画和朋友们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猫是怎么样快乐地做饼的。
活动反思:
故事教学中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调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出示封面为导入,激发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的热情。让幼儿映入眼睑的是故事的主人公一位富有爱心的小猫朋友,让孩子们在欣赏图片和聆听老师讲述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和印象并学说对话。故事中的几句对话生动有趣,也比较朗朗入口,配上动作,深受幼儿的喜欢,孩子们也都非常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让孩子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体会和感受朋友们间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最后问孩子:1、小猫为啥是快乐地做饼?孩子们都能说出和朋友们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2、如果让你给小猫做块饼,你会做什么形状的饼给小猫?孩子们除了说做有小猫头像的饼外,还说出许多各种形状的饼,发挥了想象力。
反思到不足的地方,相信自己会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逐步改进,使自己有一个逐步的提升。由于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幼儿有更多的尝试机会,来体验不同的学习,相信我和孩子们会更积极的去完成每一个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是相互学习的过程。

第48篇、大班绘本活动狐狸爸爸鸭儿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发展的主要情节。
2. 仔细观察画面,合理大胆想象表达。
3. 初步理解体验父爱的伟大,产生对爸爸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设下悬念师:画面上有谁?狐狸在你印象中是什么样的?
2.师幼共读,理解故事
①师:狐狸肚子饿了,来到森林里找食物,它来到草丛里东翻西翻,竟然发现了一个大鸭蛋,它一个箭步跳上去,抱住鸭蛋,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②师:狐狸迫不及待地把鸭蛋放进嘴巴里,突然脑袋中出现了一个声音:你是想吃鸭蛋呢?还是吃肥嘟嘟的小鸭子?当然是吃肥嘟嘟的小鸭子,那么鸭蛋怎样才能变成小鸭子呢?(孵蛋)于是狐狸开始了它的孵蛋旅程。
③师:接下来请小朋友自己看一看和同伴说一说,狐狸用了几种方法孵蛋?分别是怎么孵的呢?(幼儿自由讨论)
第一种方法:狐狸一屁股做到了鸭蛋上。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个动作。(幼儿学狐狸孵蛋的动作)你觉得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
第二种方法:狐狸用肚子来孵蛋,我们一起学一学这个姿势?你感觉怎么样?(很累,很痛苦)看一看狐狸的表情,(龇牙,眉头紧锁,眼睛闭得紧紧的)看来它也很痛苦,很累,跟你们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它换了一种方法。
第三种方法:把鸭蛋绑在肚子上。这个办法怎么样?绑在肚子上会放声什么事情?说出你的理由。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一天,狐狸看见了一只肥肥的小兔子,他在干什么?它马上追了上去,可是发生什么事情了?鸭蛋从它身上掉了下来,狐狸吓出了一身冷汗)师:最后,狐狸在草地上苦思冥想,终于让它想出一个办法,把鸭蛋含在嘴巴里,可是这个办法也有一点不好,哪里不好?(是啊,狐狸嘴巴里含着鸭蛋,它没有办法追捕其他的小动物,只能摘一些野果和野莓来充饥,哎,我怎么成了一只吃素的狐狸了呢?
师:不过,狐狸也找到了一个乐趣,平时没有事情做的时候,瞧他在干什么?师:它用舌头和鸭蛋玩起了各种游戏。
④终于有一天,狐狸被一个声音惊醒了,它连忙把鸭蛋吐了出来,发生了什么事?(蛋上有裂痕,小鸭子出来了)真的出来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只湿漉漉的小鸭子从里面钻了出来,狐狸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⑤师:小鸭子好像在对狐狸说什么?(幼儿猜测)“妈妈,妈妈”“狐狸吓呆了,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我不是妈妈,我是男的,只能做爸爸。”“爸爸,爸爸”小鸭子和狐狸玩了起来,爬到了它的鼻子上,头上,咬住了它的耳朵。看!狐狸是什么表情?(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办。狐狸这时想吃鸭子吗?为什么?
⑥师:鸭子对爸爸说:爸爸,我饿,可是狐狸也说,它一下就把鸭子扫进自己的嘴巴,狐狸会吃了它吗?(猜测)
⑦师:小鸭子啄着狐狸的舌头,狐狸张大了嘴巴,小鸭说:爸爸,以前我在蛋壳里的时候,你天天就是用它摇着我睡觉的吧?真舒服啊!爸爸,我饿了。说完,狐狸无奈地摇摇头,从旁边摘了一颗野莓。
⑧师:小鸭子吃饱了,他会说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说:小鸭子说:谢谢你,爸爸,我的好爸爸)看!狐狸爸爸和小鸭子在干什么?(狐狸爸爸搂着小鸭在他怀里睡觉,)这时候狐狸还会吃小鸭子吗?为什么?
⑨狐狸爸爸真的爱上了他的鸭儿子,看!它带着小鸭子在干什么?它会游泳吗?它用什么办法陪小鸭子一起游泳的?为什么他自己不会游泳还要想尽办法来陪鸭儿子游泳呢?
师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小结:虽然狐狸不会游泳,但是它很爱自己的儿子,为了它狐狸爸爸什么都愿意做。
师:你觉得这么充满爱心的狐狸爸爸还会为小鸭子做什么事情呢?
3.情感延伸师:你们也有自己的爸爸,你们的爸爸平时是怎么爱你们的呢?
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平时可能觉得妈妈是最爱自己的,因为她经常陪着你,但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其实爸爸也很爱你们,爸爸是一家之主,要撑起整个家庭,所以平时工作很忙,很辛苦,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来陪你们,但是有空的时候他也会陪你玩游戏,给你讲故事,牵着你的小手到公园去散步,爸爸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地说出:宝贝我爱你。但是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爱你们,他们为你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并且无怨无悔,希望小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自己的爸爸,你们知道吗再过几天也就是6月20日,也就是这个星期日就是父亲节了,小朋友可以用一些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爸爸的爱。好吗?
师: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名字《狐狸爸爸鸭儿子》,回去后可以把这个故事作为礼物讲给爸爸听。
活动反思:
《狐狸爸爸鸭儿子》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当狐狸把捡到的鸭蛋孵了21天变成小鸭子的时候,小鸭子突然叫他妈妈,本来是打算吃掉鸭子的狐狸不吃鸭子了,因为孵蛋过程中,孵出了小鸭子的友谊和爱。绘本中每一页上,狐狸的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的组合都不一样,表现出狐狸狼狈、恼火、无奈、错愕、惊喜等多种心理活动。这是一个情感突变,充满爱的教育活动,众所皆知,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中,狐狸是是狡猾、奸诈、凶恶的动物,他们不会把狐狸和“爱”这个温馨的字连在一起。大班幼儿对文学作品,有很浓厚的兴趣,并且已经具备了一些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设问、质疑、讨论等多种方式,一步一步地走进绘本故事,走进爱与被爱。

第49篇、小班绘本阅读跟我一起跳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正处在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的阶段,是幼儿学习社会交往的初始阶段。但由于自身年龄小,缺乏交往技能和交往经验,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常常出现各玩各的、互不干扰的局面,或互相攻击、争抢玩具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现象,我设计了此次活动,通过阅读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学习使用礼貌用语,与人积极、主动、礼貌交往,规范幼儿的交往行为。
活动目标:
1. 熟悉故事内容,能简单讲述故事的大概内容,并愿意用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2. 体验和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体会故事营造的快乐、和谐的美好情感。
3. 懂得要与人礼貌交往,并能进行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绘本故事书;绘本故事大图片;兔子、青蛙、皮球、雨点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跳《幸福拍手歌》第一段,结束时师幼一起拍手、跳:oh(胸前拍手)--ye(双臂举高、双脚跳)!
【"oh--ye"把幼儿的情绪立刻调动起来,跟着教师高兴地边喊边跳,为整个活动奠定了快乐的基调。】
2.师:刚才我们做了什么动作?
(师可重做刚才的动作,用动作提示幼儿回答:跳)3.师:今天还有一些朋友要跟我们一起跳,他们是谁呢?请在故事中找一找,还有哪些朋友跟我们一起跳的?
二、幼儿自由看书,找一找还有哪些朋友在跟我们一起跳。
【幼儿的自由阅读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初步感知故事、理解故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学习。】
三、幼儿合上书,师提问:还有谁也跟我们一起跳?
(幼儿回答,教师提醒幼儿要把话说完整:我看见……)四、和幼儿一起仔细看大图:
1.第一面师: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我们围着大树跳,怎么跳?(向前跳,向后跳。请幼儿做一做动作)下面是谁来跟我们一起跳?猜一猜!(画面中的细节:草丛背后露出一点点兔耳朵)
2.第二面:师:真的是小兔,"哎呦,小兔来了,请它一起跳",小兔怎么跳呢?(请幼儿学小兔跳)下面是谁跳的呢?猜一猜!(画面中的细节:草丛背后露出青蛙头)
3.第三面:师:真的是青蛙,"哎呦,青蛙来了,请它一起跳",青蛙怎么跳呢?(请幼儿学青蛙跳)下面是谁来跟我们一起跳?猜一猜!(画面中的细节:树干后藏着个皮球)
4.第四面:师:真的是皮球,"哎呦,皮球来了,请它一起跳",皮球怎么跳呢?(请幼儿自由做皮球跳的动作)下面是谁来跟我们一起跳?猜一猜!(画面中的细节:上面拐角处有小雨点落下)
5.第五面:师:真的是雨点,"哎呦,雨点来了,请它一起跳",雨点怎么跳呢?(请幼儿自由做雨点跳跃的动作)
6.第六面:师:这么多朋友一起跳,我们围着大树跳,小脚跳,大脚跳。小脚是谁的脚?(小朋友的脚)那就请你们跳一跳(全体幼儿跳)。
大脚是谁的脚?(大人的脚)那老师来跳一跳(老师跳)。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这一平常的教学组织形式因加入了幼儿学做动作、在画面中寻找下一个会出现的朋友而变得生动、有趣,幼儿在快乐、自创的跳一跳中熟悉了故事内容,他们还热衷于寻找画面中的细节,都因自己第一个发现了躲藏在隐蔽处的朋友而激动,因自己猜对了下一个出现的朋友而自豪。】
五、完整熟悉故事
1.师:故事讲完了,故事的名字就叫《跟我一起跳》
2.师:我们邀请朋友一起跳时每次都说了什么?(请它一起跳)我们要主动邀请朋友一起玩,用上一个神奇的字"请",你会说吗?
3.师再讲一遍故事:
故事《跟我一起跳》
我们围着大树跳,向前跳,向后跳。
(出示兔子图片) 哎哟,兔子来了,(幼儿接) --  请它一起跳。
(出示青蛙图片) 哎哟,青蛙来了,(幼儿接)--   请它一起跳。
(出示皮球图片) 哎哟,皮球来了,(幼儿接)--   请它一起跳。
(出示雨点图片) 哎哟,雨点来了,(幼儿接)--   请它一起跳。
我们围着大树跳,小脚跳,大脚跳。
【通过不同的形式引导幼儿学说"请它一起跳",来强化幼儿的文明礼貌意识和言行。】
六、创编
1.师:还有谁会跳?(幼儿回答:袋鼠……)师:哎呦,袋鼠来了(幼儿接:请它一起跳)(可根据幼儿回答换成其它动物)
2.师:除了和朋友跳一跳,还可以跟朋友干什么?(幼儿回答:抱一抱……)
3.师先和一幼儿抱一抱,再请幼儿和好朋友抱一抱(可根据幼儿回答换成其它动作)【积极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变换故事中的人物、动作,进行初步的创编】
七、延伸活动师:我们还可以和朋友一起看看书,现在就邀请你的好朋友和你共同看一本书吧!
【自然产生了一个交往情境:邀请好朋友一起看书,将教师的组织活动切换成幼儿的实际交往,通过行为练习巩固幼儿的礼貌言行。教师细致观察跟进指导,每个幼儿的交往表现也成为很好的评价资源,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活动反思:
绘本故事《跟我一起跳》非常适合小班幼儿阅读、讲述,语言简洁,富有童趣,人物形象可爱且都是幼儿熟悉的,画面暗藏的秘密也不断引发幼儿积极投入到阅读活动中。本次阅读活动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渐次深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此绘本故事共六句话,其中有四句是重复的句式。"请它一起跳"这句话通过教师的讲述、幼儿的回答、幼儿的接说、创编等不同形式出现了一次又一次,信息在短时间内的多次传递对幼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最后的延伸活动将阅读活动引入现实生活,很多幼儿都能做到主动对别人说"XXX,请你(和我)一起看书",积极邀请同伴一起看书,这可喜的变化是幼儿之间主动、文明交往的良好开始。在今后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多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来不断巩固、内化幼儿的文明交往行为,让孩子们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让活动真正引领幼儿更好地生活。
2.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让幼儿充分地表达,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注意积极调动了幼儿的视听。教师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细节,"捉迷藏"式的有趣画面总是能带给孩子们一个个惊喜,也不断激发着幼儿的阅读欲望。教师还充分调动幼儿的运动器官,和幼儿一起跳《幸福拍手歌》、请幼儿学小兔跳、青蛙跳、皮球跳、雨点跳……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泼而不夸张,幼儿很感兴趣,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师幼间形成积极互动。幼儿在听听、看看、猜猜、讲讲、跳跳中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说话习惯也得到了培养。
3.教师在阅读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活动中,教师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请幼儿自己看绘本画面寻找"还有哪些朋友和我们一起跳"、引导幼儿通过画面的细节猜想下一个出现的人物……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注重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启发、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去观察、去发现,充分的表达和表现。孩子们也只有在此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阅读,真正形成自主阅读能力。
4.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纲要》关注儿童终身受益的品质的培养,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将使幼儿终生受益,充分体现教育的真正价值。请幼儿根据画面猜想故事内容;幼儿自由创编小兔、青蛙、皮球、雨点……跳的动作;引导幼儿变换故事中的人物、动作,进行初步的创编等环节有效增强了幼儿思维活动密度,教师对幼儿创造性的表现不断给予鼓励和适时指导,帮助幼儿树立了创造信心,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释放绘本的潜在能量,实现绘本的多层次功能。

第50篇、幼儿园绘本故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各有各的本领。
2.感受故事的有趣,愿意跟老师猜猜、讲讲。
二、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 多媒体课件  动物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回忆经验,激发兴趣。
(老师出示实物苹果)
(1)宝宝,这是什么?是一个怎样的苹果?你吃过苹果吗?是什么味道的?
(2)苹果长在哪里呢?瞧,高高的树上有许多红苹果, 数一数有几个苹果?
2、猜猜讲讲
(1)谁来了?鼠小弟抬头看着红苹果在想什么?鼠小弟能吃到苹果吗?
(2)它正在想办法的时候,谁来了?(出示小鸟、小猴图片)小鸟、小猴它们也想吃树上的苹果,那它们能摘到苹果吗?小鸟会怎么摘?(看PPT:小鸟飞到树上摘了一个苹果。同时在小鸟图片旁贴上一个红苹果)小猴的方法同上。
鼠小弟看到小鸟和小猴都摘到了苹果,它心里会怎么样?
(3)瞧,又来了谁?(出示大象、长颈鹿图片)它们能摘到苹果吗?大象会怎么摘呢?(看PPT:大象有长长的鼻子一下子就摘了一个苹果。同时在大象图片旁贴上一个红苹果)长颈鹿的方法同上
(4)又来了谁?(出示袋鼠图片)它能摘到苹果吗?
表演:老师手里拿着苹果,请一宝宝来做袋鼠,跳一跳,看看能摘得到吗?
(看PPT:袋鼠跳得高,摘到了一个苹果)
(5)又谁来了?(出示犀牛图片)它能摘到苹果吗?怎么摘?
(看PPT:犀牛力气大,撞树干,苹果就掉下来了,它也拿到了一个苹果)表演:现在老师做大树,请一宝宝来做犀牛,学撞树干(犀牛跑得快,撞树干,苹果就掉下来了)
(6)小动物们用自己的本领摘到了苹果,树上的苹果越来越少了,只剩下几个了?现在鼠小弟心里怎么样?(更加着急了)
3、动作模仿
(1)瞧,它在做什么?(学小鸟飞)出示鼠小弟动作图放在小鸟图片后面。
它一边学一边想:要是我也会飞该有多好呀!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鼠小弟的样子。
(2)方法同上:逐一出示鼠小弟的动作图放在动物图片的后面。
让幼儿说说;鼠小弟在干什么?想什么?
句型感受:要是我也有……那该有多好呀
(3)鼠小弟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它摘到苹果了吗?那我们来帮它想想办法:怎样能摘到树上的苹果?
4、情境设疑咦,鼠小弟在哪里?它摘到苹果了吗?它怎么会在树上,是谁帮助了它呢,哦,原来是海狮帮助了它,海狮有什么本领呢?(海狮用顶球的本领,把鼠小弟抛到了树上,鼠小弟摘到了苹果,你一个,我一个,它们吃得多开心呀!)
5、完整欣赏故事
6、宝宝,你们想吃苹果吗?那我们一起去和朋友们分享吧!
活动反思:
从实习到成为一个真正的幼儿园教师,这应该是我的第一次的公开教学活动,这次园内公开教学是针对早期阅读这个领域的,我对绘本教学接触和了解的不是很多,最终确定的是《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这个绘本,因为觉得这个绘本内容很有趣,虽然画面很单一,没有像其他的绘本那样色彩丰富,但是里面的图片非常有趣和精彩,它没有复杂和繁多的语言,只有精炼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小动物形象也是小班的孩子非常喜欢的。活动结束后,发现有好多值得反思的东西。
首先,从目标达成来说,我的第一个目标是:从鼠小弟想吃苹果到达成愿望的过程中感受鼠小弟的内心活动和故事的趣味,鼓励幼儿大胆猜猜、说说。但是活动中并没有重点展开或是体现,没有让幼儿去想像了解鼠小弟的内心活动,而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示小动物,只是问:“接下来又是谁来了?它是怎么摘到苹果的呢?”并没有接着引导幼儿说:“鼠小弟心里会怎么想呢?(引导幼儿说“要是我也能...就好了”)”其实原本教案设计中是有的,但是在活动中就忘记了展开,所以这点我觉得活动的目标没有达到是最大的失败。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没有注重环节的强弱缓轻,每个小动物的出场都是一样的过程,虽然前面两个小动物出场以后,我对后面的大象、长颈鹿和犀牛采用了连续出场的方式,但是由于不是自己放的幻灯片,感觉效果还是雷同,另外就是活动中我的言语表达我觉得还有欠缺,不够生动,那样的话,更能吸引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最后要说的就是我的心态,活动中有点紧张,导致贯穿整个活动的“鼠小弟”形象一直都说成了“小老鼠”,活动开始后就有发现自己说错了,但是已经没办法改过来了,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
总的来说,整个活动幼儿的表现还是比较活跃的,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并模仿着小动物的本领,最后海狮出场时我提问:“你们知道海狮有什么本领么?”有的幼儿说会挖土,有的幼儿说会打洞,他们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受了昨天活动中“小鼹鼠”的影响,但是我却捏了把汗,就当我要告诉幼儿答案的时候没有一个幼儿回答了:“海狮会在水里面游泳,还是顶球呢。”这是因为他去过海洋馆看到过海狮有了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可见我们班的宝宝还是挺聪明的。
总之,整个活动过程有太多的不足之处,有太多需要自己反思的地方,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想在以后的任教生涯中这样的公开教学机会还会有很多,我想通过每一次的活动逐步积累经验,逐步学习和反思,让自己有所提高。  

第51篇、幼儿园托班绘本洗澡啦!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书中的短语“真舒服““滑溜溜”来说一说自己洗澡后的感受。
2.乐意用动作表现生活中洗澡的过程。
3.培养幼儿愿意洗澡的情感。
活动准备:
《我爱洗澡》音乐;之前有相关洗澡的生活经验;“小狗球球,小猫咪咪”图片绘本《洗澡啦》;
活动过程:
一,根据幼儿已有经验,让幼儿自由说一说洗完澡的感受。
师:喜欢洗澡吗?
洗完澡感觉怎么样呢?
听,谁去洗澡了?(出示第一张图片小狗球球)
二,讲述绘本,鼓励幼儿一起讲述绘本,引导幼儿学说“真舒服”“滑溜溜”。
1,出示大图片“小狗球球,小猫咪咪”
师:看,小狗球球在洗什么呢?(小手)“小狗球球,洗洗小手,真舒服”
“哗—冲一冲,滑溜溜!”
小狗球球洗完了,猜猜谁也来了?(小猫咪咪)小猫咪咪,洗洗脚丫,真舒服……哗—冲一冲,滑溜溜!
2,看绘本讲述,幼儿学说短语“滑溜溜”
师:嗷呜嗷呜,怪兽宝宝说我也要来洗一洗。
看,怪兽宝宝在洗什么呢?(后背)现在怪兽宝宝说,我要宝宝们来帮它洗一洗,你们愿意吗?
(教师请幼儿一起来说一说,引导幼儿学说“滑溜溜”)师:喳喳喳,小鸟皮皮噗噗噗也来洗了。
小鸟皮皮说还没洗干净,还要请一个宝宝来帮它洗一洗呢?(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小小优优在洗什么?(洗头)小优优洗洗头。
哗—冲一冲,真干净!
用毛巾擦一擦,真舒服!”
3,进行经验拓展,让幼儿用相同的句式来说一说。
师:除了脚丫,小脸,小手,还有哪些地方还没洗到呢?(咯吱窝,脖子,耳朵等)三,情境表演,鼓励幼儿一起动一动。
观察最后一张图片师:大家都来洗澡了,缩进浴缸泡一泡,真舒服!
现在我们也一起去洗洗澡吧!(播放音乐“我爱洗澡”)

第52篇、小班绘本活动:啊呜

幼儿园小班绘本活动:啊呜

作者:刘青    来源:东营市河口区河安幼儿园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联系生活经验,并大胆想象。
    2、观察图片,感受故事人物的心理变化,知道要勇敢。

【活动准备】

    《啊呜》PPT课件
    自制小黑屋一间,里面有橘子、香蕉、苹果、棒棒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师发出“啊呜”的声音,引起幼儿的兴趣。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在哪里听到过?
    幼:好像是吃东西的声音,动物的叫声……
    2、入故事:“啊呜”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二、 教师结合图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1、察第一幅图,引起第一次猜测。
    图片上有什么?(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讲述,要求表达清晰、响亮)
    教师讲故事:晴朗的天气,四个可爱的小动物在草地上玩儿。他们是谁呀?这四个小动物呀玩儿着玩儿着来到一间屋子前,他们发现屋子里黑黑的,桌子上好像有什么东西。4个小动物都很想知道“黑乎乎的屋子里会有什么?你想知道吗?”好!那咱们大家去看一看。
    2、观察第二幅图,讲述故事:小兔说:“让我看看,不得了啦,桌子上有个啊呜,脑袋又大又圆!”——小兔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还有什么东西又大又圆?幼:(太阳、皮球……)教师出示ppt课件
    3、观察第三幅图,讲述故事:小猴说:“让我看看,真的,啊呜的脸雪白雪白的!”
    小猴也看到了啊呜 它是雪白雪白的?教师出示ppt课件 引导幼儿说出更多雪白雪白的东西。
    幼:(雪、天空、白云……)
    4、观察第四幅图,讲述故事:小猫说:“让我看看,不得了啦,啊呜的眼睛鲜红鲜红的!”
    小猫也看到了啊呜哎 它是什么样的?还有什么东西是红红的?
    幼:(血、花、苹果、番茄、樱桃……)
    5、第五幅图,讲述故事:大家纷纷说:“啊呜,啊呜,真吓人!”小熊说:“我不怕,让我进去看看。”说着就一脚把房门踢开,走了进去。小熊好勇敢!我们来学一学勇敢的小熊?(学一学)
    6、第六幅图,讲述故事:三只小动物在外面等了很长时间,小熊还没有出来,大家有点担心了。咦,小熊怎么不出来了?可能发生什么事?(一定是给啊呜吃掉了!)
    7、第七幅图,讲述故事:三只动物一齐说:“快去救小熊!”
    8、第八幅图,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哦!原来小熊一个人正在吃蛋糕。—刚才小兔说的脑袋又大又圆是什么?(蛋糕)——小猴说的雪白雪白是什么?(奶油)——小猫说的红红是什么?(樱桃、草莓)
    9、第九幅图,讲述故事:原来啊呜不是怪物,是个奶油大蛋糕呀!大家一起吃蛋糕,啊呜、啊呜真好吃。我们一起学学他们啊呜啊呜吃蛋糕吧!

三、根据影子轮廓猜测物品
    啊呜吃完蛋糕回家了。过了不多久夜晚来临了,家里很多东西都出现了影子,孩子们,我们开动小脑筋猜一猜是谁的影子,好吗?如果猜对了就给自己鼓鼓掌。
    四、游戏:找“啊呜”
    “啊呜”不是怪物,“啊呜”是好吃的蛋糕!老师这里也有一间小黑屋,里面也藏着“啊呜”,敢不敢像小动物们一样找找“啊呜”?我请一名孩子上来把手伸到小洞洞里摸一摸,告诉小朋友们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好吗?猜对了吗?让我们一起看看小黑屋里的“啊呜”到底是什么?


【活动延伸】品尝“啊呜”
    你们聪明又勇敢,找到了好吃的“啊呜”!我们一起来“啊呜啊呜”尝尝吧!

第53篇、大班绘本活动犟龟教案反思

目标:
1、感受故事中的坚持信念,喜欢小乌龟淘淘。
2、和朋友一起在游戏的挑战中,体验和表现坚持的精神。
活动准备:
3和5的倍数;孩子穿软底鞋;小软垫子。
活动过程:
一、导读:封面
1、犟龟,可能是一只怎样的乌龟?
二、解读故事关键提问:
1、淘淘一路上遇到过谁?蜗牛会对淘淘说什么?淘淘会怎么回答呢?(分两队,一起对话)
2、翻过又热又高的山太困难了。淘淘是坚持,还是停下?
3、操作玩耍:做高山游戏规则:3人一组做高山,看哪一座最高最牢固。
全体尝试。(一分钟)讨论方法:个子小的做山峰,个子大的作山脚---稳稳的。
4、故事结尾:
淘淘不停的赶路,就是为了参加一次永远难忘的婚礼。这就是犟龟淘淘的故事,你会像它一样吗?看看这本书吧。
活动反思:
 《犟龟》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乌龟为了参加狮王的婚礼途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小乌龟一路坚持,最终成功参加了狮王的婚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步步引导,努力让幼儿体验到淘淘的困难与坚持,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的不足。首先,为了呈现更清晰的效果,我借用自制的PPT来辅助教学,想随着画面的出现,一步步引出故事情节。但由于PPT的制作并不精细,幼儿很难体会到淘淘艰难行走的心情。其次,在提问方面缺少开放性提问,幼儿回答较少,变成老师说幼儿听的灌输式教学。然后在体验坚持环节,时间较少幼儿并不能体验到困难。最后,在总结并没有解释清犟这一字的意思。

第54篇、大班绘本教案:我的幸运一天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我的幸运一天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想象情节的发展,感受故事中小猪在遇到狐狸时通过自己的机智,从而使危险变成了幸运。
2、愿意向小猪学习,并尝试以故事中小猪的身份,大胆想出各种可以帮助自己逃脱危险的方法。
3、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不要害怕和慌张,要立刻开动脑筋想出好办法,就一定能化险为安,解决困难。

二、活动准备:《我的幸运一天》PPT

三、活动过程: 
㈠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教:有一只小猪想去找好朋友小兔子玩,可是他不知道小兔子的家在哪里,于是便决定自己去找。当他看到一间房子时,便走过去想试试自己的运气。你们猜,这会不会是小兔子的家?(幼儿自由猜测)你们想知道,这间房子到底是谁的家吗?请听故事(拿出故事书)
㈡教师边翻图画书,边分段讲述故事,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情节的发展。
1、讲述开始部分,并引导幼儿想象情节的发展。
教:你们猜,后来怎样了?
2、接着讲述中间部分,引导幼儿想象结尾。
教:(引导幼儿看图)瞧,这时狐狸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那你们猜,狐狸最终有没有吃到小猪?为什么呢?小猪后来有怎么样了呢?
3、讲述故事结尾部分

㈢通过提问,使幼儿回忆故事情节,感受小猪在遇到狐狸时通过机智,从而使危险变成了幸运。
1、小猪在遇到狐狸后,被狐狸抓住了,他害怕吗?他有没有放弃救自己?有没有惊慌?在这么危险的时候,他怎么做的呢?
2、小猪想了几个办法?第1个是什么?他是怎么说的?狐狸有没有听小猪的话呢?为什么会听小猪的话,按小猪说的去做呢?后来,狐狸便忙了起来,他干了什么事呢?(可引导幼儿看图)
3、当狐狸把小猪洗干净后,有没有吃到小猪呢?为什么?原来小猪又想了第2个办法,狐狸有没有听小猪的话?狐狸是怎么想的?狐狸又忙了起来,他干了什么事呢?(可引导幼儿看图)
4、当小猪吃完了丰盛的午餐后,这次狐狸有没有吃到小猪呢?为什么?原来,小猪又想了第3个办法,狐狸有没有听小猪的话呢?狐狸是怎么想的?狐狸是怎么给小猪按摩的呢?(引导幼儿看图)瞧,这时狐狸的头上已经冒出什么了?可是,小猪有没有让他停下呢?小猪说什么?最后,狐狸累的都怎样啦?(引导幼儿看图)
5、最后,狐狸有没有吃到小猪呢?小猪后来怎么样啦?(引导幼儿看图)他一边往家跑,一边笑眯眯地说了什么呢?为什么小猪说“这是我最幸运的一天呢”?
6、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

㈣尝试以故事中小猪的身份,大胆想出各种帮助自己逃脱危险的办法。
教:小猪在遇到危险时,一点也不惊慌,冷静下来,想出了那么多可以说服狐狸的办法,真是一个既勇敢又聪明的小猪!我要向他学习,你们呢?如果你是这只小猪,当你被狐狸抓住了,你会不会害怕和放弃呢?你会怎么办?你会想什么办法帮助自己逃脱危险呢?

㈤回到生活中,迁移生活经验,使幼儿知道不管遇到什么危险或困难,都不要害怕和慌张,应立刻动脑筋,想办法,才能化险为安,解决困难。

第55篇、小班绘本阿文的小毯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正确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或日用品。
2.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号。
2.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认识阿文
1.教师出示挂图。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是一只小老鼠,名字叫阿文。
2.阿文上幼儿园前,很喜欢一条小毯子,到哪儿都带着它。可是现在上幼儿园了,带着这么大的毯子行吗?
二、听听阿文的故事
1.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阿文常常带着毯子干什么?她喜欢这块毯子吗?
3.后来阿文放下毯子了吗?
三、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
1.你们是不是像阿文一样也有一件最喜欢的东西?你们常常用它干什么?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
2.我们小朋友比阿文还能干!每天早上高高兴兴地和好朋友再见,到幼儿园学本领,和小朋友做游戏,晚上回到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错。
活动延伸:
孩子们围成圆圈,一起来讨论说说自己喜欢的什么东西?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
附:
阿文的小毯子阿文有一条小毯子,她抱着小毯子睡觉,抱着小毯子吃饭,抱着小毯子玩,到哪里都带着小毯子。
爸爸说:“你总是带着小毯子,多麻烦呀!”阿文紧紧地抱着小毯子说:“不嘛,我就喜欢小毯子。”
阿文上幼儿园了,她还是抱着小毯子。幼儿园里要自己吃饭,一边抱着小毯子一边吃饭,多麻烦呀!
小朋友都在滑滑梯、荡秋千。阿文抱着小毯子,只能看着别人玩。
阿文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她放下小毯子和小朋友一起滑滑梯、荡秋千。哇,多开心呀!
吃饭的时候,阿文放下小毯子,自己吃饭。瞧,阿文吃得多快呀!
午睡的时候,阿文悄悄地对小毯子说:“小毯子,明天我可不能带你到幼儿园来了。”
第二天早上,阿文对小毯子说:“小毯子,再见,我去上幼儿园了,晚上回家我再和你在一起。”
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幼儿们知道怎样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和日用品——当玩具或日用品用完时要记得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但是我没有达到让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目标。
我的导入很好,达到了吸引幼儿注意里的效果,也让小朋友们了解这节可的主角是老鼠——阿文。
我让幼儿在户外上课这是缺乏考虑的。因为在户外不能用录影机来听故事《阿文的小毯子》,只能自己讲故事,而通过录影机讲故事肯定能更好地到吸引幼儿注意力,从而让幼儿能够更好的理解故事。
让幼儿知道要脱离依恋物,独立自主、融入集体重要性。
在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这一环节我只是让幼儿们说了一下自己喜欢的东西在他(她)上幼儿园的时候放在什么地方,没有问幼儿常常用它干什么,从而让我失去了一次了解幼儿平时生活、行为习惯的机会。我结尾是让玩具宝宝回家,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幼儿动手的的能也可以考一下幼儿的记忆力。这就达到让幼儿既动手有动脑的效果。

第56篇、大班绘本阅读活动蛤蟆爷爷的秘诀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倾听、猜想,大胆讲述画面内容。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秘诀的含义。
3.懂得遇到问题,面对困难、危险时要勇敢、机智地面对。
活动准备:
1.PPT、故事书
2.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起兴趣。
1.出示故事书,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有意思的故事书,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分享,老师把这本书放大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关于谁的故事?(播放封面)
2.看看这是谁呀?(蛤蟆)有几只蛤蟆?这两只蛤蟆长的怎么样?哪只是蛤蟆爷爷?为什么?
小结:原来是蛤蟆爷爷和小蛤蟆,这个长得高高大大的,戴着一副可能是老花镜的就是蛤蟆爷爷。小朋友们真厉害!
3.那你们猜猜看故事的题目叫什么呢?故事的题目叫蛤蟆爷爷的秘诀。
4.小朋友,秘诀是什么意思呢?
小结:秘诀就是解决问题和麻烦的好办法、小窍门。
过渡:那蛤蟆爷爷有什么秘诀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二.播放课件,理解故事。
(一)遭遇大蛇--秘诀一:勇敢。
1.播放课件,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提问:
(1)你们觉得蛤蟆爷爷害怕了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他为什么不害怕?他会怎么表现自己的勇敢呢?
小结:你们都觉得蛤蟆爷爷不会害怕,因为你们知道蛤蟆爷爷的第一条秘诀是勇敢,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
2.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提问:
(1)蛤蟆爷爷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小结:蛤蟆爷爷真勇敢,他用自己的动作,自己的话,吓走了大蛇。继续讲述(这时候,小蛤蟆从草丛里跑了出来……)
(2)你们觉得蛤蟆爷爷勇敢吗?什么是勇敢?
小结:其实有些危险的事情,你只要勇敢地、不害怕地去面对它,那这个危险的事情就会变得小一点、少一点,蛤蟆爷爷就是这样勇敢地面对大蛇的。
(二)遭遇鳄龟--秘诀二:机智。
过渡:蛤蟆爷爷刚把大蛇赶走,正要跟小蛤蟆说说对付敌人的第二个秘诀时,草丛里又出现了一个可怕的脑袋,它是谁?(个别幼儿猜测)这个时候蛤蟆爷爷和小蛤蟆发现它了吗?
1.教师继续讲述。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机智吗?
小结:其实啊机智就是聪明、灵活,遇到事情和问题的时候会动脑筋,想办法,这就是机智。
2.教师继续讲述。
提问:
(1)小蛤蟆听到了鳄龟的话是怎么做的?那爷爷害怕了吗?
(2)大家觉得爷爷没有害怕,那你们猜猜爷爷又会怎么对付这只鳄龟呢?
过渡:小朋友刚刚想出了许多机智的办法,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蛤蟆爷爷想出了什么机智的办法呢?
3.教师继续讲述。
提问:
(1)鳄龟去追谁了?那蛤蟆爷爷和小蛤蟆就怎么样了?(脱险了)
(2)你们觉得蛤蟆爷爷这个办法怎么样?
小结:蛤蟆爷爷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不仅勇敢,还会想出机智的办法让自己得救。
(3)这个时候,鳄龟走了,小蛤蟆会怎么样?小蛤蟆会跳出来对爷爷说什么呢?
(4)我们来学学小蛤蟆是怎么表扬爷爷的。
(三)遭遇怪兽--秘诀三:朋友。
1.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
(1)这时出现了什么?(尾巴、爪子)
(2)可能会是谁?会是比刚才那个鳄龟更大的动物吗?
过渡:哇!原来这是一头巨大无比的怪兽!
(3)这次小蛤蟆是怎么做的?
(4)那蛤蟆爷爷害怕了吗?为什么你觉得蛤蟆爷爷会害怕?他嘴巴张大了会怎么样?
2.这次,蛤蟆爷爷他也害怕了,这个怪兽太厉害了,一下子就抓住了蛤蟆爷爷,他要把蛤蟆爷爷当成汉堡吃了,逃到草丛边的小蛤蟆它害怕极了,全身发抖,那他会去救自己的爷爷吗?
过渡:看来你们都希望小蛤蟆能学会勇敢。那你觉得小蛤蟆会怎么做呢?他会想什么办法救自己的爷爷呢?
3.出示图12、13、14,幼儿观察图片。
提问:
(1)小蛤蟆是怎么做的?
(2)小蛤蟆对怪兽说了什么呢,居然让怪兽那么害怕?
4.教师讲述故事,揭示答案。
过渡:爷爷终于得救了,爷爷说我还有第三条秘诀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录音)
5.提问:
(1)爷爷的第三个秘诀是什么?(朋友、爱心)
(2)小蛤蟆用了爷爷的秘诀了吗?是什么秘诀?(勇敢、机智)
小结:原来爷爷的第三个秘诀就是在最危险的时候,有一个靠得住的朋友。而这次爷爷的朋友就是小蛤蟆,他用自己的勇敢、机智、爱心救了蛤蟆爷爷。经过这些事,小蛤蟆长大了,它从一开始遇见危险就逃跑,到最后用自己的勇敢、机智、爱心救了蛤蟆爷爷,他知道面对困难和危险,最好的办法不是逃跑,而是要勇敢、机智地面对。
三.经验迁移,提升情感。
提问:
(1)今天我们听得这个故事的题目叫什么啊?故事里蛤蟆爷爷说了哪几条秘诀呢?
(2)故事里的三条秘诀你都学会了吗?
(3)小朋友,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麻烦事?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它呢?
小结: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问题和麻烦,但是我们面对困难、危险时不能害怕,要像蛤蟆爷爷和小蛤蟆一样勇敢、机智地面对。
附:故事《蛤蟆爷爷的秘诀》
有一天,蛤蟆爷爷和小蛤蟆在森林里散步。"小蛤蟆,你知道吗,"爷爷说,"我们的世界里到处都是饥饿的敌人。""那我们该怎么保护自己呢,爷爷?"小蛤蟆问。
"好吧,"爷爷说,"我来给你讲讲我的秘诀。第一条秘诀是勇敢。面对危险的敌人,你必须勇敢。"正在这时,一条饥饿的蛇出现了。"喂,蛤蟆,"蛇咝咝地说,"我要把你们当午饭吃掉!"小蛤蟆尖叫着逃走了,但爷爷害怕了吗?一点没有!
"有本事就吃吧!"爷爷凶狠地吼道,"但你可能吞不下去!"爷爷使劲吸进空气,让身体越鼓越大。" 好吧,"蛇咕哝道,"下次再说。"他游走了。小蛤蟆从灌木丛中跳出来。"哦,爷爷!"他叫道,"你真勇敢,真了不起!""谢谢。"蛤蟆爷爷开心地笑了,然后说,"可是有些敌人太大,是下不走的。所以,我的第二条秘诀是机智。面对危险的敌人,你还必须机智。"
正在这时,一只饥饿的鳄龟出现了。"喂,蛤蟆,"鳄龟恶狠狠地说,"我要把你们当点心吃掉。啊呜!啊呜!"小蛤蟆尖叫着逃走了,但爷爷害怕了吗?  一点没有!
"点心?"爷爷问,"你不想吃大餐吗?"   "哦,当然想。"鳄龟说。
"嘿嘿,"爷爷低声说,"一条又肥又嫩的蛇刚刚游过去。你赶紧追,还能追得上。""奥,谢谢提醒。"鳄龟一听,急忙去追那条蛇了。小蛤蟆从灌木丛中跳出来。"哦,爷爷!"他叫道,"你真勇敢,真了不起!"
"谢谢。"蛤蟆爷爷开心地笑了,"现在,我的第三条、也是最后一条秘诀--"他刚说到这里…… 一头巨大无比地怪兽出现了。"嗨,蛤蟆!"怪兽咆哮道,"我要把你们两个全都吃掉,就当吃着玩!"小蛤蟆尖叫着逃走了,但爷爷害怕了吗?
他也害怕了!他这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可怕的怪物!他想逃走,却被怪兽一把抓住。
小蛤蟆躲在灌木丛中,吓得浑身发抖。但他想起了爷爷的秘诀:勇敢、机智!他看到红红的野莓,突然灵机一动……小蛤蟆抓起野莓朝怪兽扔去。野莓砸在怪兽的腿上,留下一个个红斑。但怪兽压根没有发觉,他正忙着把爷爷做成蛤蟆三明治呢。小蛤蟆勇敢地从灌木丛中走出来。"爷爷--"他叫道,"放过这可怜的怪兽吧!""什么?"怪兽说。 "什么?"爷爷喊道。"爷爷,"小蛤蟆说,"你这样对怪兽下毒可不好。你的毒已经升到他腿上了。不一会儿,他的屁股上也会布满红斑,他死定了。你真不厚道,爷爷!"
怪兽一看自己的腿,大叫起来:"救命!救命!这些卑鄙的蛤蟆要毒死我!"怪兽没命地逃走了,爷爷和小蛤蟆拥抱在一起。"哎呦!"爷爷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好险哪!""是呀。"小蛤蟆说。"哦,"爷爷想起来了,"你还没听到我的第三条秘诀呢。""那是什么?"小蛤蟆问。"我的第三条秘诀就是--"爷爷宣布,"在紧要关头,一定要有一个靠得住的朋友。小蛤蟆,你很勇敢,你狠机智,你很了不起!"    现在,轮到小蛤蟆开心地笑了。
活动反思:
在绘本教学活动中,幼儿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愿望,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把绘本读透。这样才能更全面,更深次的读懂绘本,回应幼儿的一些问题,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一些问题会比较散,有的目标没有很好的实现。其次,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很重要,大班的幼儿能够自主的探究阅读。就是应该放手去让幼儿自主阅读。

第57篇、小班绘本走开绿色大怪物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并理解绘本所讲的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用语言表达对画面和作品的感受。
2、帮助幼儿驱走心中害怕的怪物,让幼儿更勇敢地面对生活。  
3、能和父母一起动手制作大怪物的面具,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二、活动准备:ppt或绘本,勾线笔,纸张。
三、活动过程:  
引入:教师提问:
“天黑啦,宝宝你们怕黑吗?”
“天黑了,怪物要出来了,你觉得怪物长什么样子的呀?”
“今天有一只绿色大怪物要来了,你们想看看它吗?出示课件
一:大怪物来啦!
师:这是什么呀?这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呢?  一双黄色的大眼睛 这双黄色的大眼睛是谁的呢? 
第二页:绿色大怪物还有什么有一个蓝绿色的大鼻子。) 
第三页:有一个长满白色尖牙的红色大嘴巴
第四页:有两个扭曲的小耳朵 
第五页:有一头乱蓬蓬的紫色头发。
师打开封面绿绿的脸,我们就叫他绿色大怪物。   
二:赶走可怕的绿色大怪物  
教师“宝宝,你们怕这个绿色大怪物吗?”“有没有被它吓倒?”“那我们一起说,你是吓不倒我的!”
    “宝宝你们真勇敢,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赶走大怪物呀?”    
“我呀,有个好办法可以赶走大怪物,你们信吗?”“那我们一起来试试。”
    “走开,乱蓬蓬的紫色头发!”  (教师边说边做推开的动作,说完再翻书)
    “哇,有没有走开呀?那我们一起来赶走头发好不好?”
    “哇,赶走头发了,鼓鼓掌,我还会赶走别的呢!”
    “头发、耳朵都被赶走了,还有什么呀?”“
哪个宝宝会赶走鼻子的呀?什么颜色的呀?”“这是蓝绿色的长鼻子哦!”
“男宝宝你们会不会赶走大怪物呀,绿色大怪物的绿色大脸我们一起来赶走它好
“大怪物说声音太小了,你是赶不走我的,大声一点一起把他赶走?“看看,还有什么没赶走呀?”“谁来赶走它?”“我们一起大声说走开,绿色大怪物!”
三、阅读绘本,感受赶走大怪物的乐趣。
教师:“绿色大怪物走开了,我们一起说永远永远不准回来!”“直到我们说可以。”
“宝宝们,大怪物可以回来了吗?”
“那我们一起吧它喊回来吧,好不好!”
四、亲子手工活动:
幼儿和父母一起制作自己心中的大怪物的脸(如:红眼睛,蓝头发等)之后
请幼儿与同伴, 尝试用“乱蓬蓬,红彤彤”等形容词完整的进行表述。之间互相交流 
该教案包括PPT课件和FLASH课件

第58篇、大班绘本有那么一天教案

教材分析:
《有那么一天》绘本,是一本文字简洁、主题明确的图画书,内容比较简单易懂,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画面鲜艳,生动。作者的奇妙幻想、插图画家的生动图画给了我们无限的乐趣。文字与插图配合的非常默契。这本书能帮助我们排除忧郁,乐观的享受生活。它告诉我们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该书的插图画家班石以诙谐幽默而闻名,他喜欢使用浓艳的色彩并且有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力。
有一个小女孩,总是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每个都踩高跷走路;有那么一天,人人头上顶着一颗樱桃;有那么一天,城市变成了热带雨林……有那么一天,所有的人踩高跷走路,我猜,那个觉得有"那么一天"的小女孩一定很喜欢踩高跷。
有那么一天,所有的人都生活在水下面,学校旁边有鱼儿游动。我猜,那个活泼的女孩子一定很喜欢游泳。
有那么一天,所有的人全倒着走路,全会飞翔,我觉得,那个红裙子女孩一定喜欢由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人类,或者非人类的动物群。
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影子变成五彩斑瓓。
黑色的影子成了彩色,并且比原来的颜色还要漂亮。
那个托着腮帮小女生就躺在大红色的被子下面,跟她的兔?宝贝一起想象着这个奇妙的世界。
会有那么一天吗?
如果大人的世界由孩子来主宰,会的。
如果我们可以从孩子的高度去看世界,由孩子的思想去衡量世界,会的。
如果我们能让想象插上翅膀,让爱添满宽容,会的。
如果我们懂得欣赏,懂得爱护,懂得尊重,会的。
我希望会有那么一天。
设计意图:
孩子的想像力是无穷的,是宝贵的,又是那么容易被约束、被扼杀、被忽视,所以,看到这本绘本,我为之一动,希望可以借助绘本画面,打开孩子想象的翅膀,每一个愿望都是因为一个想法而引起的,可以无限想象,那就是梦想。梦想的力量是伟大的,让梅丽克带着孩子们,去畅想,去思考!
活动设计:
大班绘本阅读    有那么一天目标:
1. 通过观察与讲述,理解绘本基本内容,知道人类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不断变化的;
2. 学会用句子:"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梦想;
3. 体验自由畅想的快乐,懂得拥有美丽的梦想并坚持下去,努力可以使梦想变成现实。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教师的梦想卡
2、字卡:奇妙 温暖;记录纸:黄、绿;自制绘本封面和封底两份;
3、演示道具:箩筐、水果等;作画用的勾线笔;糖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谈话:孩子们,来啦?来干嘛?喜欢这件事吗?明天打算干吗?(上幼儿园)噢,那没什么很特别的事情发生?周末呢?希望发生点什么事儿?有什么奇妙一点的想法吗?孩子们世界很大很奇妙,有些事情已经发生,有你喜欢的和你不喜欢的,未来的事情还没发生,如果,由你来安排,你希望,有那么一天,发生一件什么事呢?(完整回答:我希望,有那么一天,……)
二、 欣赏绘本
1、你们的脑子里,有那么多奇妙的想法,喏,有个叫梅丽克的小女孩,她希望,有那么一天发生很多奇特的事呢?来,看看这本书?书的题目叫什么?(对,有那么一天),
2.理解绘本内容
1)第一次阅读-- 第一幅画(踩高跷)
a.看懂了吗?梅里克希望:有那么一天……(有那么一天,每个人都踩着高跷走路)
b.踩高跷这个想法很奇妙吗?你们都会呀?哪里奇妙?她为什么想要踩这么高的高跷呀?
c.你觉得人们踩在高跷上有什么感觉? 是呀?踩在高跷上,抚摸着云朵,亲吻着月亮,拿星星当发夹,还有小鸟在围绕你身边啾啾歌唱。多么奇妙的想法呀!
d.有没有小朋友也想到蓝天上散散步,有没有比梅里克更奇妙的想法?(我希望,有那么一天,……)
e.当你想到一个奇妙的主意时,心里有什么感觉?有些事情可能你现在做不到,但可以让它变成美丽的梦想,或许有那么一天会实现的,记住重要的是有想法!
2)第二次阅读--第二幅画(红樱桃)
a. 梅丽克可不止一个梦想,你看?谁来说说,梅里克希望,有那么一天……为什么?(都可以,只要有理由,都可以有梦想)她可能喜欢红樱桃,所以,他希望所有的人和她一样,顶个樱桃在头上,或许很好玩耶?你有没有喜欢的东西,对于你喜欢的东西,有什么奇妙的想法吗?希望他怎么样?
b.要不我们试试?我准备了道具,请一个小朋友来当说梦想的人,我们来试试这个想法是不是好玩。(准备好3样物品,请一个幼儿选择一个,拿出来,说完之后孩子体验奇妙的感觉)孩子们?这是一个奇妙的想法吗?你们已经拥有想象的翅膀了,想的太好了!
3)第三幅画 (海底世界)第四幅画 (倒立)第五幅画(飞翔)第六幅画(影子)
a.还会有些什么样的梦想呢?这是个多么热爱想象的姑娘!请看
b. 谁来说说,梅里克的梦想?你最喜欢他的哪一个梦想?
4)教师小结:梅里克的想法真的很奇妙,她喜欢天空,所以踩着高跷就上去了,她喜欢樱桃,就想让所有的人都爱上樱桃,讨厌,老是站着生活,没意思,就大家一起倒立着吧,连房子和树也一起倒立,因为,这些奇妙吧,对,真奇妙,我还在梅里克的梦想里,找到了一种很温暖的感觉;
5)第七幅画 (亲吻)第八幅画(依靠)--温暖篇
a. 孩子们,谁来说说,这个梦想是什么?你有什么感觉呢?
b. 都是谁和谁相亲相爱在亲吻?为什么梅里克有这样的想法?(她一定是不喜欢大鱼吃小鱼,也不喜欢任何人吵架,所以有了这个梦想)
c.你见过人们不相亲相爱的吗?
e.  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是干什么的?都要相亲相爱?你觉得心里温暖吗?(现场亲吻)
f. 这里还有一份温暖:有那么一天,无论是谁,都可以互相依靠。(来,也试试,还不够哦,无论是谁,都可以相互依靠,这里除了我们还有谁?对的,转过身,一起大声的把这个梦想告诉后面的老师)
6)有梦想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有些很奇妙、很开心,也有些很温暖。
三、梦想可以实现孩子们,梦想有什么用,对,有梦想的人,很开心很快乐,如果,美好的梦想实现了,会让很多人很幸福、很舒服。比如:(莱特兄弟和飞机)(汽车尾气和环保汽车)(月球和登月成功)小结:小小的梦想,如果坚持努力,就会有大大的力量。所以,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梦想。四、梦想记录卡--我们的绘本看,吴老师也是个有梦想的人,喏,看懂了吗?来,我准备了,梦想记录卡,把你们宝贵的梦想画下来,会写字就写下来。卡片有两种颜色,现在有一个温暖的梦想请选择……,现在有一个奇妙的梦想请选择选择……,画完穿在绸带上。收集在一起,就是我们四幼大1班自己的绘本《有那么一天》,记得在你的梦想卡下面写上名字,做个标记,有机会就去实现它。孩子们请思考15秒,静静地去操作桌,3分钟之内记录你的一个梦想,完成这件事能做到吗?
如果有许多梦想怎么办?你们也可以回家准备一个梦想储蓄罐哦。(画完就收集)最后总结:孩子们,有些梦想我们马上就实现了,有些梦想要等等才能实现,有些梦想或许要努力很久,那么,首先要有梦想。希望孩子们都快乐,这是吴老师最大的梦想,我们一起实现它,好吗?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老师们,所有人哦。都是淑女,那就,甜甜微笑,(面具)好吗?

第59篇、大班绘本阅读獾的美餐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他们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不满足,加上父母长辈对他们的宠爱,他们要什么就会给他们什么,养成了他们一些贪婪、用不满足的坏习性。而绘本《獾的美餐》讲述的是:一只獾吃腻了苹果土豆和萝卜,想换换口味,吃点荤的。结果出去找了一圈什么都没吃到,还被马踢回到自己洞中,饥肠辘辘的獾想起洞里的苹果土豆和萝卜其实是不错的美味时,为时已晚!在体味绘本的诙谐幽默中明白了:当失去时,才懂得曾经拥有的珍贵!
活动目标:
了解画面特殊的设计及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能根据画面中人物的表情,猜测内心活动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述。
懂得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
重点:根据人物表情猜测内心活动。
难点:根据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1、《獾的美餐》PPT、音频。
2、图书《獾的美餐》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阅读封面。
(1)、封面上有谁?它是什么表情?这表情表示什么意思?
(2)、巻角后面的小动物又是什么表情?它们和獾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此环节通过阅读封面猜测动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为下面阅读图书做铺垫。)
2、共同阅读
PPT1师:獾的洞里铺着软软的稻草,还有许多的食物,可是看它的表情和拿萝卜的样子,它是什么意思呢?
PPT2谁来说一说这幅画?
PPT3獾遇到了谁?它们分别是什么表情?獾头上的三个小点是什么意思?
师小结这幅画的内容。
PPT4獾抓到鼹鼠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獾和鼹鼠身边的长弧线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线条叫效果线,可以表示心情、动作、声音,你们画画时也可以用上效果线,这些线条会让你们的画更精彩。
PPT5鼹鼠哪里去了?同时獾又在做什么呢?
师小结:这一页和我们以前看的书有什么不一样?左上角好像有书角卷起来了,这叫卷页,其实这里有两个故事,一个大故事,一个小故事,两个故事正同时发生。看懂了这些,那下面的故事就要请小朋友自己来说说了,讲的时候要把大图和小图的事情都讲出来。
(此环节通过教师和幼儿的共同阅读,让幼儿了解了故事的开始,以及看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的的方法,为下面幼儿的自主阅读做准备。)
3、幼儿自主阅读图书,并和同伴说一说图书内容。
那么獾到底有没有抓住老鼠呢?幼儿自主阅读图书P12------P31
(1)、大图中尼看到了獾又遇到了哪些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2)、那小图里边又同时在发生着什么事呢?
(3)、最后一页的小动物在干嘛呢?它们嘴边的小短线表示什么意思?
师小结:獾后来遇到了老鼠、兔子和马,它想吃它们结果都被它们机智的逃脱了,最后反而被马踢回到了自己的洞里,可是洞里的美食不见了,獾这才傻了,后悔了。
(此环节通过幼儿在自主阅读中的观察,猜想和讲述,理解了故事的大概内容,在和同伴老师的交流中,学习到了怎么样看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内容,给以后阅读类似的图书获得了经验。)
4、完整欣赏故事
(1)、獾吃到美餐了吗?为什么没吃到?
(2)、你喜欢獾吗?为什么?
小结:獾本来有好多的美食,而它却不满足,想去吃更好的的美餐,结果自己洞里的美餐反而让被它追着想吃它们的小动物给吃了,它不懂得珍惜已经拥有的美餐。那我们小朋友如果你拥有了好多美食或玩具,你会像獾一样吗?
(此环节通过提问提升寓意,让幼儿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和幸福。)
活动反思:
一本图画书,是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文图协奏的一门艺术。本活动在为孩子创造了宽松的阅读环境后,利用"看"故事,"猜"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孩子们通过阅读图画、观察想象、猜想讨论,不仅获得了知识(獾的生活习性),还培养了读图、想象、表达、倾听、等各种能力,更习得积极愉快、饱满、幽默、尊重他人的情感。
整个活动,孩子们的思维是非常积极活跃的,观察力、想象力都不错。只是可能过于陶醉于画面的观察上,而在语言表达上不是十分严谨,有点随心所欲。但是,我个人觉得无妨,我认为绘本活动不是语言活动,虽然也可以利用绘本来进行“语言”的教学,但是,我认为读一个故事更主要的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故事所蕴含的教育内容就够了,这正是为什么我一定要选择一个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能够接受的有教育意义的绘本的原因。在最后,如果我能够结合孩子们平时在生活中没有珍惜自己班级里的东西来揭示故事的内涵,化抽象为具体形象了,我想孩子们印象一定会更加深刻,也更能接受这个道理。
其实,这对于我们成人而言,这个故事也是有意义的,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我们。很多人都这样,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让原本安逸的生活多了一分不安。如果我们懂得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顿“美餐”,那么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幸福快乐,有滋有味的。

第60篇、幼儿园故事绘本公开课猜猜我有多爱你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优美的意境中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感受大兔子与小兔子间浓浓的情意。
2、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尝试以具体的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引导幼儿感悟真挚深切的"爱"的情感,并能勇敢地表达出来。能感受父母长辈的爱,懂得感恩。
活动准备:《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谈话导入今天郭老师带来一个故事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这本图书的名字叫什么?有没有小朋友认识这上面的字呢?郭老师告诉你们上面两个蓝色的字念猜猜,下面的几个字叫我有多爱你。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猜猜我有多爱你》不过这上面有这么多字都不认识没关系只要认识一个字"爱"。因为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兔妈妈和小兔子是怎么相爱的呢?仔细听一听,看一看,我要开始讲故事了。故事的名字叫《猜猜我有多爱你》
二、欣赏作品,感受爱的氛围
1、教师读故事:小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紧紧地抓住兔妈妈的长耳朵不放。
他要妈妈好好听他说"猜猜我有多爱你"。"喔,这我可猜不出来",兔妈妈说。
小兔子把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在开。"妈妈我爱你有这么多"。 妈妈一看也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我爱你有这么多""恩,这真是很多"小兔子想。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小兔子兔妈妈用了一个什么动作来表示爱的?(把手臂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猜猜我有多爱你)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张开?(说明心里的爱多)一起来表演:"我爱你有这么多。"
3、请小朋友继续看看小兔子和妈妈还用了什么动作说了什么话来表示对妈妈的爱呢?
教师继续讲故事:小兔子把手举了起来"妈妈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
兔妈妈也把手举了起来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这可真高,小兔子想我要是有那么长的手臂就好了。
小兔子又想了一个好主意:"妈妈我跳的有多高就有多爱你"他笑着跳上跳下。
兔妈妈也笑着跳了起来:"我跳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兔妈妈跳的可真高,耳朵都碰到树枝了。这真是跳得太棒了,小兔子想,我要是能跳得这么高就好了。
提问:小兔子又用了哪两种方法表示爱妈妈的?(心里有爱要大声说出来)老师来当你们的妈妈,我们来比一比,把脚也踮起来,请小朋友看看妈妈的爱多,还是你的爱多?)(伸高手臂:妈妈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跳高:我跳的有多高就有多爱你)就这样小兔子和兔妈妈说着说着来到了山脚下。他们看到一副很美丽的景象。这美丽的景象里面有什么?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小河、小路、小草、小花、大山、小树、竹子、房子等等)兔妈妈和小兔子看到这么多,小兔子就用看到的景色里的一个东西表示对妈妈的爱。你猜猜他怎么说。小兔看着竹子对妈妈说:"妈妈竹子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朋友们小兔说的好不好,他怎么说的"竹子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朋友你们能用其他的东西来表示对妈妈的爱吗?试试看大山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花有多香,我就有多爱你小草有多绿,我就有多爱你小路有多远,我就有多爱你花有多漂亮,我就有多爱你,小朋友说的都非常好,心里有多少爱就要大声的说出来。
继续讲故事:小兔子讲着讲着,他太困了,想不出更多的东西了。他望着高高的夜空,没有什么比黑沉沉的天空更远了。"妈妈,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说完,小兔子闭上了眼睛。"哦,这真是很远。"兔妈妈说,"非常非常的远。"兔妈妈把小兔子放到用叶子铺成的床上,他低下头来,亲了亲小兔子,对他说晚安。然后他躺在小兔子的身边,微笑着轻声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
三、拓展思维,迁移作品
1、师提问:小朋友这个故事爱多吗?平时在家里你爱谁?有没有爱上你的同学?
2、说一说,我对爸爸妈妈老师、小朋友的爱教师出示大海、大山、大树、星星、月亮等图片,先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到台前来选择其中一张图片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达对父母的爱。
教师:刚刚老师听小朋友说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确实我们的爸爸妈妈都那么爱我们,那我们也来表示一下对爸爸妈妈的爱吧,你们看,我这有这些图片,请小朋友用这里的图片来表示对爸爸妈妈的爱好吗?
四、 教师小结师:爱让我们这个世界温暖起来,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就想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爱,只有表达出来才会更温馨,小朋友们这么爱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会用这么多的爱来爱你们哦。
今天晚上别忘了对你爱的那个人说 "猜猜我有多爱你"明天午睡的时候别忘了对你的小伙伴和你爱的那个老师说"猜猜我有多爱你"。
教案反思:
选择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的教学,不仅仅因为被故事中两只兔子朴素而真诚的话语所感动,更多是它们用形象的动作、通俗的语言诠释和表达了相互之间的爱,以及蕴含的爱意震撼人心。
于是我精心准备,搜集绘本课件,反复进行空讲,逐句逐字的抠,力求语言贴近孩子们,提问到位,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的语言环境,在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同时让孩子们体验爱别人和被别人爱的快乐情感,知道爱有时要勇敢的说出来,学着表达爱、回报爱。
教学过程采用了以启发式的提问回忆原由经验,引出活动主题为主线,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组织活动。首先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孩子一起来认识绘本的名称,以“爱”字为主线,这样引起孩子们的关注,为下面的环节做铺垫。这一环节中欠缺对爱的诠释,没有将更多的爱意渗透给孩子们。
暴露出自己一弱点:随机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接下来观察比较,通过课件呈现故事内容,让孩子们观察小兔子和兔妈妈的动作。这一环节孩子们和我配合默契,能认真倾听,为接下了的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第三欣赏故事,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孩子们欣赏故事,首先教师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提问,使孩子们对故事中小兔子对妈妈的爱,妈妈对小兔子的爱有个了解。
讨论:小兔张开小手,张到无法再张开说:“我爱你有那么多”,妈妈也张开手,张到无法在张开说:“我爱你有那么多”。用故事个个情节进行讨论,在这个环节中,我是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为孩子们准备材料,让孩子们观察得出结论。起初,孩子们有些拘谨,没有较好的调动起情绪,此时的我没有慌乱,蹲下来,和孩子零距离的接触,摸摸头,拉拉手,给大胆的孩子以奖励的拥抱,让孩子们放松,想说就说不怕说错。这样一来,我的亲切举动让孩子们不再紧张,打开了话匣子,随着我的思路,越说越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最后拓展知识,以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孩子们思考,拓展知识,以树、大海、山、星星、月亮等鼓励孩子们选择图片当中的一幅来表述对妈妈的爱。
如:树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大海有多大我就有多爱你等.....用语言大胆的表述对妈妈的爱、对朋友的爱、家人的爱,通过这个活动知道我们的生活中都被很多种爱包围着,享受着这些爱,同时也爱着别人,这种爱是无限的,是不容易衡量的,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珍惜,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我们的生活便会更幸福,更富有情趣了。
活动结束后,达到了我预计之外的效果,孩子们将教学中的气氛带到了教室的各个角落里,随时随地可以听到爱意浓浓的话语,也无意中成了我们班维护秩序的的一手段。活动环节中,“我XXX样,我就有多爱你”的话成了我们班的班语。需要强调孩子们多喝水,就激励孩子们谁最爱老师啊,孩子们会抢着表达自己的爱意,“我喝得有多多,我就有多爱你。”;排队了,就有“我排的有多整齐,我就有多爱你。”;睡觉了,就有“我睡得有多香,我就有多爱你。”等等,一下子,孩子们规矩了许多,好习惯也与日俱增。

第61篇、大班绘本阅读彩虹的尽头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理解绘本内容,知道宝贝的真正涵义。
2、大胆想象,能够用语言表现自己的想法。
3、阅读绘本,感受绘本表达的优美意境。
活动准备:
1、《彩虹的尽头》PPT,背景音乐1《妈妈的宝贝》,2《海角七号》,3《班德瑞月光海岸》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出"宝贝"的主题。
师:(播放音乐1)听!什么歌?
幼:妈妈宝贝。
师: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起唱哦!
幼:……换你当我的宝贝。
师:嗯,刚刚我们唱的这首歌啊就是妈妈宝贝。我们都是妈妈的宝贝们,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宝贝吗?
幼:就是很珍贵的东西,小宝宝……(请一两个幼儿回答)师:嗯,原来小朋友心目中的宝贝是这样子的,有的小朋友认为是……,有的认为是……每个人心中的宝贝都不一样。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朋友,它们不知道什么是宝贝,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
二、学习故事《彩虹的尽头》。
师:嗯,这位是狐狸,大家都认识。我来告诉你们,这位啊叫做獾。獾和狐狸是一对……幼:好朋友。
师:哎呀,你们的眼睛真是雪亮雪亮的。是怎么看出来的呀?
幼:他们手拉着手呢……师:他们呀,不知道什么是宝贝,就想去找呢。小朋友,你们猜猜看呢,它们俩会觉得什么是宝贝?
幼:……师:都有可能哦!獾听说在彩虹的尽头啊藏着宝贝,他就问狐狸:"你知道彩虹的尽头藏着什么宝贝吗?"狐狸说:"不知道啊,你知道吗?"獾说:"我也不知道,我想应该是金的,或是银的,或是宝石,反正我觉得就是让我们变得很有钱的东西!"狐狸听了可兴奋了,他呀急着对獾说我们快去找吧!
师:彩虹的尽头有什么啊?(宝贝)那小朋友,在獾的心里,宝贝是什么啊?
(金的,或是银的,或是宝石的)彩虹的尽头真的藏了这些东西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继续听下去。
师:看,他们来到了哪里?(树林)一路上它们满脑子想的都是宝贝。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大还是小?是什么颜色?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了松鼠。松鼠正坐在一堆松果前面。自言自语的说"我的宝贝,我最美的宝贝啊!"獾和狐狸跑过去。"走开!"松鼠叫起来,"你们不许偷我的宝贝!"狐狸说:"这不是宝贝,这只是一堆橡果嘛。"松鼠回答:"对我来说,宝贝就是冬天的食物。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哦,我们要找的是真正的宝贝!"獾一边说,一边和狐狸继续向前走去。
师:它们遇到了谁啊?
幼:松鼠。
师:松鼠有它的宝贝吗?是什么呢?
幼:有,是松果。
师:嗯,那你们猜猜看,狐狸和獾又会遇到谁呢?
幼:……师:可能哦!它们来到了一条小河边看到了……(鸭妈妈)。那你们再猜猜看,鸭妈妈的宝贝有可能会是什么呢?
幼:……师:诶?从这幅图上可以看出来鸭妈妈的宝贝是什么吗?
幼:小鸭子(鸭宝宝)师:对。它们之间会在说什么呢?听!鸭妈妈呼唤着:"我的小宝贝,你在哪儿啊?"獾和狐狸很奇怪的问:"你在找宝贝吗?""鸭妈妈回答,是啊,在找我的小宝贝。" "哦,看哪,他在那儿呢!"一只金黄色的、毛茸茸的小鸭子扇着翅膀"扑啦扑啦"跑过来了。鸭妈妈一把把他揽到了翅膀底下。她温柔地说:"别再这样乱跑了,你让我好担心,我的宝贝!"獾和狐狸被弄糊涂了: "这就是你的宝贝?"鸭妈妈自豪地说:"当然啦,我爱我的宝宝,胜过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东西。对我来说,他就是我的宝贝啊!"师:小朋友们,问你们呢。在鸭妈妈看来鸭宝宝就是它的宝贝!那狐狸和獾认为是不是呢?
幼:不是。
师:鸭宝宝不是狐狸和獾要找的宝贝,它们会接着干吗?
幼:接着往下找宝贝。
师:獾和狐狸继续向前赶,爬上一个小山坡,看见兔子爷爷坐在那儿。
獾和狐狸说:"您好啊!兔子爷爷,我们在找宝贝。"兔子爷爷点点头说,"宝贝啊!" "我有许多呢。"獾和狐狸问:"真的?在哪儿?"兔子爷爷轻轻拍拍自己的头,说:"在这儿。我的回忆就是我的宝贝,它们让我快乐!"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回忆是什么?
幼:……师:回忆就是那些发生在过去的事情,而这些事情都留在了你的脑海里。有的时候你就会想起来一些。那你们猜猜看为什么兔子爷爷的回忆是它的宝贝?
幼:……师:(播放音乐2)獾也不知道回忆是什么,就问了兔子爷爷。兔子爷爷说:"它们是你记得的所有过去的事情。比如你做过的事情,你去过的地方,你爱过的朋友……将来有一天,你们现在所做的这件事情也会成为你们很宝贝的回忆喔。祝你们快乐,小家伙们!"师:兔子爷爷告诉它们它的回忆是它的宝贝,那狐狸和獾认为回忆是它们要找的宝贝吗?
幼:不是。
师:兔爷爷的宝贝,是獾和狐狸要找的宝贝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幼:……师:(播放音乐3)就在这时,大片大片的黑云布满了天空,彩虹消失了。雨越来越大,獾和狐狸躲到了树萌下。獾伤心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找到宝贝呢。"在他们等待雨停的时候,想起了松鼠--他有足够的食物吃,多开心啊!想起了鸭妈妈和她心爱的宝宝……想起了兔子爷爷也很幸福,因为他有他的回忆。他们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宝贝……也许宝贝本来就不是金的,不是银的,也不是宝石的,而是一些很特别的东西,这些特别的东西会让你变得非常非常开心。
师:诶,就在这时,狐狸和獾变的很开心,你们觉得为什么?
幼:……师:难道它们找到宝贝了吗?既然找到了那会是什么呢,接着往下听!狐狸看着獾,獾看着狐狸……"獾跳起来说。你是我的宝贝!"狐狸说"你也是我的宝贝!"他拉起獾的手转起了圈儿。他们开始笑啊跳啊,直到累得不能再跳了!
雨停了,太阳又出来。两个朋友开心地走回了家。在他们身后远远的地方,一道新的彩虹挂上了天空,但他们俩谁也没有看见。
师:既然狐狸和獾都找到了各自的宝贝,那刚开始獾心目中的宝贝是什么啊?
幼:金的,或是银的,再或者是宝石的。
师:宝贝啊不是那些用金钱能买来的东西,是无价之宝!它们能使你快乐,感到非常非常的幸福。
三、完整倾听故事。
师:故事好听吗?
幼:好听!
师:那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讲故事)你们自己的宝贝是什么啊?分享一下!
幼:……师:今天晚上回家去,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的宝贝是什么?
活动反思:
《彩虹的尽头》是一节语言领域的绘本教学,故事讲述了獾和狐狸在寻找宝贝的路上遇到了各种小动物,而小动物们都拥有着最珍贵的宝贝,孩子们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感悟了宝贝的真正含义。
在活动的导入部分用“宝贝”字宝宝来导入课题,出示字宝宝之后接着进行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宝贝,为什么?孩子们联系日常生活实际表述自己的.想法,在这个环节我用:“xx是他的宝贝,她是最珍贵的”来进行总结,使幼儿来初步感知知识目标学说的句型。
在活动的第二部分,通过利用ppt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猜测帮助幼儿理解每个小动物的宝贝是不一样的。这是造成本次活动超时的主要部分,当然也没有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对其原因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一、重复性的提问。
在这个环节原本设计的是幼儿说的比较多的环节,但我在进行教学时有些问题都是重复性的,比如在理解小松鼠的宝贝时,我进行提问:什么小松鼠的宝贝,为什么?这一个问题请了好几个孩子来回答,这种重复性的提问让整节活动拖沓无效。
二、没有关注到每一个孩子。
在提问的时候我总是只关注于那些举手的、爱表现的、大胆发言的孩子,而那些不好意思举手的孩子却没有起来回答过问题。我们时常会说:关注每一位幼儿,把爱的阳光洒在每一位幼儿的身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会注意到这一点,但在教学过程中也会体现会你对每一位幼儿的态度。
作为一名工作时间不久的新教师,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对教材还是没有理解透彻,不能及时对幼儿提出的新问题给予反馈,教育机智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继续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反思总结自己。

第62篇、大班绘本花格子艾玛教案反思

阅读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并理解、掌握故事内容。
2、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要学会尊重、欣赏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3、乐于参加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
阅读准备:
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
阅读过程:
一、绘本简介:
出示花格子的局部图案:"这是什么?"
二、绘本共读:
封面:原来是一只大象
图1、图2:想象艾玛与众不同,其他大象会怎样看待和对待他?
图3:“开心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能通过这幅图说说大家是怎么把艾玛当作开心果的吗?。
图4:大家真的在笑话他吗?艾玛为什么这样认为?艾玛溜走了,他有什么打算?
图5:此时,艾玛的心情是怎样的?
(尽管内心是自卑、苦恼的,可是仍然笑着回答大家——早安。把不快乐藏在心灵深处,面对大家的是一副微笑着的和善面孔,艾玛具有的是多么优秀的品质啊!)
图6:他找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找这棵树?
这棵树有什么特别?
想象,他会怎么做?
学一学它的动作
图7、图8:这个办法真叫绝!变成跟大伙一样的青灰色了,艾玛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图9、图10:
此时艾玛回家了,又遇到那些动物?
我们来看看艾玛离家出走时路过这个地方,现在回家还是这个地方,我们来看看两幅画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两幅画颜色不同?
(测:去的时候是晚上,现在是白天所以回来的时候颜色亮了。)
师:不是的,其实出去的时候经过这个地方也是白天,到底为什么颜色不同?
师:因为出去时艾玛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不觉得美了。而回家时心情好了所以看到的景色也显得美了。
你注意到他了吗?怎么认出的?
图11: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头呢?
所有动物都没有认出来它,艾玛觉得有点不对头了……为什么觉得总是不对头?
(前艾玛艾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现在别的大象都认不是出艾玛了,感觉森林死气沉沉。生:以前的森林很热闹,很开心。)
图12:段1:为什么那些象会这样严肃而沉默?
段2、3、4、5:通过这段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或对艾玛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图13、图14、图15:回顾故事内容,艾玛改变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其他大象认为艾玛为什么改变颜色?
你喜欢这群象吗?为什么?
(象群对艾玛的“与众不同”表现出的是包容与尊重。这让我们学到了做人的一种美德。)
图16:大象们的包容与尊重,他们的幽默行为会对艾玛产生怎样的影响,此时,你就是艾玛,你的心里会想什么呢?
总结:每个生命体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这些特点不分好坏,只要大家和睦相处,就能成为好朋友.
你喜欢这只大象吗?
作者为什么要把大象画成花格子的?而不是单一的颜色?
三、谈谈花格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中班语言活动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达,尝试讲述自己喜欢的精彩故事片段。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艾玛给同伴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花格子大象艾玛》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发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导入主角:大象艾玛。
2、教师: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看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花格子大象艾玛》。
二、观察图片,看看讲
《花格子大象》课堂实录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象是什么颜色的?
生:大象是灰色的?
生:大象是青灰色的。
生:我知道有一头大象是花格子的,有一头大象是黑白格子的。
师:你怎么知道,在哪里看到的?(我故意这样发问,为的是引出一年级时讲过的《艾玛一表弟韦伯》)
生: 顾 老师,你去年讲过的《艾玛与表弟韦伯》里艾玛就是花格子大象,而韦伯是黑白各自大象。对!《艾玛与表弟韦伯》孩子们一下子劝想起来了。
师:其实花格子大象艾玛是一系列绘本,除了《艾玛与表弟韦伯》外还有《艾玛与风》、《艾玛踩高跷》、《艾玛打雪仗》、《艾玛遇见怪家伙》、《艾玛捉迷藏》、《艾玛和蝴蝶》等等。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其中的一个绘本《花格子大象》。板书课题:花格子大象
师:叙述故事:有一群大象,他们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的高,有的胖,他们都很快乐,但他们是一种颜色,只有艾玛除外。我们来看看艾玛身上有那些颜色呢?
生:黄色、红色、白色、绿色、蓝色……
师:艾玛身上不是大象的颜色,艾玛是花格子大象,你觉得艾玛心情怎样在?
生:我觉得它很孤单,所有人不跟它玩。
生:我觉得它很快乐,因为他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师继续:我们来看看艾玛怎样?艾玛是大家的开心果,有时候是它逗大家玩,有时候是大家逗它玩……可是有一天晚上,艾玛睡不着,他想心事,想什么心事?
生:它误会了,以为大象们都嘲笑它。
师:继续:于是艾玛就离家出走了,艾玛一路上穿过森林,遇到了很多的动物,艾玛遇到那些动物?
生:老虎,斑马、长颈鹿、海龟……
师:艾玛看到了一棵大果树,树上结满果子艾玛想干嘛?
生:摘下果子分给大家吃
生:把果子擦在身上,把自己变成和大象一样的颜色。
师继续:地上满地都是果子,艾玛滚过来滚过去,然后抓起果子满身擦,直到身上都是果汁,知道身上看不到花格子……
师:此时艾玛回家了,又遇到那些动物?
生:狮子、老虎、乌龟、长颈鹿
师:我们来看看艾玛离家出走时路过这个地方,现在回家还是这个地方,我们来看看两幅画有什么不同?
生:一幅画颜色暗,一幅画颜色很鲜艳。
师:为什么两幅画颜色不同
生:因为出去的时候是晚上,现在是白天所以回来的时候颜色亮了。
师:不是的,其实出去的时候经过这个地方也是白天,到底为什么颜色不同?
生:因为心情不同。(占贤德)
师:对呀,到底占贤德聪明,他看的书多,只有他知道答案,因为出去时艾玛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不觉得美了。而回家时心情好了所以看到的景色也显得美了。
师:艾玛回到了大象中间了,大家都站着,你觉得那个是艾玛?怎么知道它是艾玛?
生:是中间那头大象。
生:因为它眼睛都瞪亮了,手舞足蹈起来了。
师继续故事:所有动物都没有认出来它,艾玛觉得有点不对头了……为什么觉得总是不对头?
生:以前艾玛艾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现在别的大象都认不是出艾玛了,感觉森林死气沉沉。生:以前的森林很热闹,很开心。
生:它后悔把自己染成这颜色了。
师:为什么后悔?
生:不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了。
师继续故事:艾玛实在忍不住了,所以哈哈大笑起来,所有的象大吃一惊,然后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师:他们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
生:因为开心果回来了,因为艾玛逗它们玩。
师继续故事:正在哈哈大笑时,下起了大雨,艾玛身上的颜色全冲掉了,没多大功夫艾玛原形毕露,恢复了原来的颜色。于是他们决定开个化妆接,把所有大象化妆成各种彩色的,而只有艾玛化装成普通象的颜色。艾玛愿意这样做吗?
生:愿意。
师:每年这天是他们的化妆节,他们度过了快快乐乐的一天。
续编:艾玛和大象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对绘本和课件非常喜欢。活动中集中注意力,认真思考老师的提问,大胆举手发言。首先,通过观察和比较普通大象之间的不同之处,并有有的有的来表述。再观察花格子艾玛这张图片,让孩子说出艾玛的与众不同。然后再让孩子们说说他们是怎样一起玩的,为什么大家把艾玛当成开心果?这样就让幼儿知道虽然艾玛和大家不一样,但正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带来了欢笑。
接着故事情节有了曲折变化,有一天艾玛有了新想法。他用灰色的果汁把自己化妆成普通大象的样子。在这里,整个活动既是转折点也是一个高潮,一开始让孩子自己猜想,然后了解艾玛摇果树到在果子上滚来滚去再到抓起果子满身擦这一过程的原因。在这一环节,其实可以设计幼儿进行表演活动,让孩子学一学艾玛的这种动作,相信气氛会变得更轻松活跃,也能使师生间的关系更显融洽。
在活动做好后,我还设计了一个游戏:最特别的我,这一环节的灵感来源于应彩云老师的活动《小威向前冲》。在活动中,让孩子们自己也来找一找自己与同伴区别最大的地方,或者自己最特别之处,这样一来,孩子和孩子之间就能发现自己也是与众不同的,而且有助于语言能力的发展。
最后,本次活动中,在处理重难点和人物情感方面还有待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和改进,让自己的课堂更加完美。

第63篇、大班语言绘本熊叔叔的生日派对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感知熊叔叔由生气到惊喜的心理变化过程。
2、通过画面对比、动作表现来加深对故事中几组反义词的理解,初步讲述故事。
3、体验动物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PPT《熊叔叔的生日派对》
活动过程:
1、出示熊叔叔,引出话题
(1)"它是谁?为什么熊叔叔看上去气呼呼的呢?"(请幼儿猜测)"请熊叔叔来告诉大家原因吧!"
(2)图一:呼噜呼噜,熊叔叔在睡懒觉呢。昨天,它帮小动物们在小溪上造了一座石桥,辛苦了一天,很累了……"熊叔叔为什么要睡懒觉?""我们来学学他睡觉的样子吧。"
2、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1)图二、图三:"什么声音?""听到门铃声,熊叔叔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开门、关门)
(2)图四:"叮咚",听到第二次门铃,熊叔叔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上楼、下楼,走出、走进)
(3)图五、图六: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一起模仿熊叔叔的动作,(站起来,又坐下去)现在熊叔叔的心情是怎样的?它会说什么呢?
(4)"熊叔叔为什么会气呼呼,现在知道原因了吗?"
3、利用课件一起回忆讲述故事上半部分,并且用文字提示、语言模仿、动作表演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感受故事中的反义词。
4、结合画面,继续讲述故事下半部分
(1)"到底是谁在捣蛋呢?"(请幼儿自由猜测)
(2)"帮熊叔叔一起来找一找吧!""熊叔叔发现了一个大箱子,是谁送来的?""我们一起帮忙搬进屋子!"(学动作推、拉)
(3)图九:"打开包装,熊叔叔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为什么小动物都要来给熊叔叔过生日呢?"
(5)图十:"看看熊叔叔现在是什么表情?(模仿哭、笑的动作)它为什么又笑又哭的呀?"(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小结:原来刚才的门铃声不是谁在捣蛋,是好朋友送来的惊喜呀。熊叔叔说:"我都忘记今天是我的生日了!"它激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
5、幼儿结合图片,跟着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6、给熊叔叔过生日
(1)"小动物们要给熊叔叔举行生日派对!什么是生日派对呢?"
(2)故事的名字就叫《熊叔叔的生日派对》。想想举行生日派对要准备哪些好东西呢?
(3)"我们该对熊叔叔说些什么呢?"(引导幼儿说感谢熊叔叔造小桥的话,夸夸熊叔叔是个热心的人。)
(4)唱生日快乐歌,结束活动附:故事 《熊叔叔的生日派对》
呼噜呼噜....熊叔叔在睡懒觉。昨天,熊叔叔帮小动物们在小溪上造一座石桥辛苦了一天,很累了。叮咚叮咚-是谁啊?熊叔叔从睡梦中惊醒。
"哎呀,好困,是 谁吵醒我啊 ?"熊叔叔边打哈欠边开门。
"咦?没人啊..."熊叔叔把门关上。
"让我再睡一会儿。"熊叔叔爬上楼梯。
叮咚叮咚,"是谁呢?"熊叔叔又爬下楼梯。
熊叔叔打开门走出来,他左看看,右看看,可是没有人啊。
熊叔叔重新走进屋里.
"睡不着了."熊叔叔拿着报纸做在沙发上.
叮咚叮咚,"是 谁啊?"熊叔叔腾地一下从沙发上站起来。
然后咚咚地跑到门外。
这一次,门外还是什么人也没有。熊叔叔站在那里,气呼呼说"到底是 谁在捣蛋啊 ?"就这样,熊叔叔开门、关门,上楼、下楼,出门、进门,坐下、站起好几回,闹了半天,也没见人。
熊叔叔跑到门外,找找这里,找找那里。但是,草地上、大树下、房子旁边,都没有人。
后来,熊叔叔躲在岩石后面,心想:"一定要抓住那个捣蛋的家伙!"突然,熊叔叔看到一个大箱子。"是谁送的?"嗨哟嗨哟,熊叔叔推着箱子,又拉又拖,把箱子拿回了家。
"箱子里装的什么呢?" 熊叔叔打开包装盒一看......
"熊叔叔,生日快乐!"小动物们从里面面跳出来喊道。
"谢谢大家啊 !"熊叔叔高兴地流着泪说:"我都不记得今天是我的生日了。""熊叔叔,祝您生日快乐!"小动物们一起唱起了生日快乐的歌,熊叔叔非常开心,熊叔叔的生日派对真热闹啊!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选择了《熊叔叔的生日派对》这一绘本,希望幼儿能够在看看、听听中积极感受,在画画、说说中大胆表达。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短,特别是在语言活动中,要延长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教师必须在“静”的语言活动中有机地融入“动”的形式。所以,活动前半段我以“奇怪的门铃声”贯穿,让后面的环节都围绕这断断续续的门铃声循序渐进地推进,为整个活动增添不少光彩。

第64篇、大班绘本阅读:守卫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守卫

温州市第三幼儿园   朱晓婧子

设计思路
《数学魔法故事屋——超级擂台赛》是一本很有趣的幼儿启蒙读物,故事讲述了山羊公公为了保护羊群,决定要聘请守卫来对付大灰狼。他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淘汰了一批又一批的动物,经过一关关的挑战,最后猎狗当选。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把题目改成《守卫》,更易被幼儿理解和挖掘故事的内涵。

本次活动我意在借助绘本,在仔细阅读绘本和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明白做合格的守卫不仅要强壮、勇敢、机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同时挑战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幼儿迎难而上的精神。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并理解,掌握故事内容。
2、挑战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幼儿迎难而上的精神。
3、乐于参加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统计图两本,选票与幼儿人数相当

活动过程
一、开门见山,故事引题
(一)教师:“山羊公公发现,山上的狼大灰狼越来越多,而家族的成员越来越少,山羊公公决定请一名守卫来保护孩子们。”
提问:
1、什么叫守卫?
2、哪些动物适合做守卫,保护羊群?

(二)教师小结。

二、根据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消息一传出,来了很多的动物,可山羊公公只需要一名守卫,怎么办呢?”
(一)第一关:用木棍比身高。
提问:
1、怎么比?
2、现场用尺子量一量,几个动物过关了?

(二)第二关:举木墩比力量。
提问:
1、这一关谁被淘汰了?什么叫淘汰?
2、剩下几个动物?

(三)第三关:接盘子比灵活性。 
提问:
1、守卫为什么要灵活?
2、用什么办法比灵活性?
3、这一关谁胜出了,谁又被淘汰了?

(四)幼儿现场参与选票。
教师:“剩下三个,老虎很凶猛,大猩猩很机智,猎狗很忠厚,他们三个都很好,可到底选谁呢?”

(五)最后一关:临时守卫。
提问:
1、第一天,老虎上山了,看看山羊怎们样了?狼又怎们样了?
2、第二天,大猩猩上山干嘛?羊群发生什么事情?
3、第三天,猎狗上山以后是怎么做的?他是怎么帮助羊的?狼有没有抓住羊?

(六)改选选票并说明理由。

三、回顾故事,组织幼儿讨论。
(一)再次改选选票并说明理由。
(二)教师小结:原来做一名守卫不仅要强壮、勇敢、机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谢谢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

第65篇、小班绘本吃什么呢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教材《吃什么呢?》是幼儿东方宝宝11年2月份的绘本刊。故事内容简单易懂,动物形象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在研究教材时我们发现,故事中的教育内容偏向于数学领域的较多,于是我们从事物的个数上开始着手:大象吃苹果---"1"和"许多",小猪吃红薯---手口一致点数"6以内"的数,小兔吃西瓜---能说出两种物体的总数。师幼共读时,带领幼儿一起找出小动物吃东西中存在的小秘密,让幼儿知道事物由大变小、由多变少的自然规律。
活动名称:吃什么呢?
活动目标:
1、能收口一致的点数"6"以内的数,知道"1"和"许多"的区别。
2、体验物体"由大变小""由多变少"的规律。
3、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1、大号绘本《吃什么呢?》、幼儿人手一份小号绘本《吃什么呢?》。
2、苹果、枣子、饼干、香梨等,数量五到六个不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阅读。
1)师:今天,老师带了一本新的绘本,小朋友自己先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的往后翻看。
2)幼儿再有阅读,师巡回知道并提问。
2、幼儿讲述自己看到的绘本内容。
师:在绘本里面,你们都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逐一出示大图片)
1)大象:有几只大象?它在干什么?
嘴巴里面有几个苹果? 盘子里面有几个苹果呢?
师:甜甜的的苹果真好吃呀!大象唔嘛唔嘛,一口一口吃的好开心。
2)小猪:几只小猪?在吃什么?
手上有几个?盘子里面有几个?(请幼儿上台数一数)
师示范数。幼儿个别数。
3)小兔:几只小兔?他们在吃什么?
小白兔的手上有几块西瓜?盘子里面有几块?
师:手上有三块,盘子里面也有三块。那这一幅图画里面一共有几块西瓜呢?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4)小朋友:在干什么?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几样好吃的东西呢?
随机教育:小朋友啊呜啊呜吃的好开心啊。他有没有挑食呀?没有,而且吃的很干净。他是一个不挑食、讲卫生的好宝宝,我们要向他学习。
3、师幼共同阅读。
1)师:这本绘本讲的是小动物们和小朋友吃东西的故事,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吃什么呢?》
师幼共同手指点读《吃什么呢?》
2)幼儿跟随老师一页一页地往后翻阅。
P3提问:在这一页里面藏着一个小秘密,请你们来找一找哦。
师引导幼儿范县苹果越来越小的规律。
3)游戏:《吃苹果》
4)师幼共同寻找在其他小动物里面藏着的小秘密。
4、品尝各种食物。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好吃的,猜一猜是什么呢?
(苹果、枣子、饼干、香梨等,数量五到六个不等)
师幼共同品尝,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第66篇、大班绘本捉迷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图书,观察艾玛和群象的神态,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了解艾玛的“特殊”,体会艾玛的调皮、紧张的心理,感受幽默快乐的情绪。
2、能专注的阅读图书,产生阅读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拼花格子大象,引发兴趣。
集体拼图游戏
师:“请小朋友将自己手中的一张卡片拼在背景图上。”
幼1:哎呀,是一只花格子大象。
幼2:身上五颜六色的真好看。
师:“今天我们讲的就是这只花格子大象的故事。
此环节安排用心良苦,有两点巧妙之处:利用操作游戏很自然的导入关于“大象”的阅读活动,吊足了孩子的胃口;“拼出的大象”与图书相吻合,将大象的特别之处前置,一目了然。
(二)师生第一次阅读,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内容。
1、认识封面、书名、作者
师:封面上有什么?数一数身上有哪些颜色?
幼1:花格子大象;幼2:有红色、黄色、绿色……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花格子大象艾玛》,是大卫 .麦基著、任溶溶翻译的。
2、逐幅观察图1——图8,了解内容,感受色彩鲜艳的画面。
师:(图1)这些大象长得什么样?
幼儿观察后很快发现:有的大象年纪大了,都有皱纹了;有的大象高大;有的大象胖胖的……
师:(图2、3)这是谁?它们在干什么?
幼:这是艾玛,它们在玩游戏。
幼:它们把艾玛抛起来了,玩得很高兴……(师朗读文本文字)
师:(图4、5)灰象们都睡了,艾玛睡了吗?猜猜它想干什么?
幼: 艾玛睡不着,想出去玩。
幼:艾玛的眼睛偷偷看看大象,在想怎么逗它们玩的主意……
师:图6、7、8:艾玛在干什么?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幼儿一页一页专注的翻看,手指图边看边说。特别是学一学艾玛用鼻子卷树干摇果子,幼儿模仿角色动作,有的皱着眉头用劲的样子,有的摇头晃脑的样子……个个都很投入到角色中。
3、重点观察图9、11、12、14,观察艾玛和群像的神态细节,感受艾玛的调皮、幽默和快乐。
图9:艾玛涂上果汁变成灰色回到象群中,找一找哪个是艾玛?为什么?
幼儿立即手指中间的一只大象叫起来:在那儿。
师:在哪儿?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1:其他大象都闭着眼睛,艾玛睁着眼睛四处看。
幼2:他翘着鼻子、抬着腿走路的样子,一下子看出来了……
师:艾玛的动作、眼神看出他心里正高兴呢,有点得意、有点调皮的样子,大家学一学。
图11: 艾玛回来很长时间了,其他大象什么表情?大象们认出艾玛了吗?艾玛在哪里?它又是什么表情?
幼:大象还是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幼:它们没认出来,艾玛高兴的笑了。
幼:至于艾玛是翘着鼻子,眼睛斜看大象。
师阅读原文文字,问:艾玛眼睛瞪大,卷起长鼻子笑起来,大家学一学
图12:突然大象们怎么了?BOOO!什么意思?
幼:耳朵竖起来,吓了一跳。
幼一边说一边做着眼神:大象被吓了一跳,瞪大眼睛,眼珠子都朝上翻。
大家听了哈哈笑起来,很自然的也学起大象吓了一跳,吃惊的样子,唯妙唯肖。
图14:下雨了,艾玛的花格子图案又出现了,大象们看到了是什么反应呢?每只大象笑的样子不一样,大家学一学。
幼儿:有的坐着,鼻子翘上天大笑;有的捂着嘴笑;
有的背靠背笑;有的张大嘴笑……大家学动作把
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尽情地学起大象们的动作、表情。
4、师生第二次完整的阅读图书。
阅读后提问: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长的一样,好不好?会发生什么事呢?大象们喜欢艾玛吗?(艾玛是大家的开心果,不管是什么样子,大家一样的喜欢,长得好不好看并不重要。)
(三)迁移经验:艾玛捉迷藏
出示三种类型图片,颜色干扰图;迷宫图;点线轮廓图:艾玛来和我们小朋友捉迷藏啦,请大家找一找它藏在哪里?
通过操作游戏,就像故事中艾玛与群像开玩笑一样,利用自己的与众不同,带给大家欢乐。在寻找过程中,再次感受艾玛的与众不同;在寻找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在寻找过程中,保持对艾玛的兴趣,培养阅读的兴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由来,源于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既喜欢听故事又喜欢玩游戏的心理特点,我选择设计了绘本教学《捉迷藏》。
活动分为三部分:开始部分,主要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主动讲述自己玩捉迷藏的游戏过程,分享游戏乐趣和玩法从而进入故事;中间部分,主要是通过认真观察欣赏PPT课件,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快乐,并引导幼儿能根据动物显著的外形特点找到相应的动物,培养幼儿愿意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结束部分,利用特殊音效,让幼儿再次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在高潮中自然结束。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非常的兴奋和快乐,每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大胆清楚的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而且可以很快的根据动物显著的外形特点找到相应的'动物,孩子们观察的很认真也很仔细,表达的也很完整,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是在自主快乐的氛围中完美达到活动目标和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课件设计合理,画面丰富有趣,既有音效又又互动,孩子们特别喜欢这次的PPT课件,通过课件展示,孩子们仿佛真的是身临其境,完全融入游戏当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67篇、小班绘本活动藏在哪里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动物显着的外形特点找到相应的动物。
2.愿意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
3.体验捉迷藏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石头、树、草、花;
2.毛绒玩具:小兔子、小松鼠、小鸭子、小象、梅花鹿;
3.表演道具:兔子的长耳朵、小鸭了黄脚丫、松鼠的大尾巴、小象的长鼻子、梅花鹿的角;
4.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关注故事的名字
(1)教师介绍故事的名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名字叫《藏在哪里了》,名字叫什么?
(2)猜猜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在玩什么游戏呢?
(3)你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4)教师小结:在森林里,动物朋友们在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跟他们一起玩吧!
2.出示PPT课件,观察画面,讲述故事开始部分
(1)有哪些动物朋友在捉迷藏?(追问幼儿:哪个是小兔?小象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讲述动物的外形)
(2)教师讲述:谁来躲,谁来找呢?小动物们想了一个好办法——剪刀、石头、布。最后,小狐狸输了,它对朋友说:“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
3.进入场景,参与寻找,讲述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在场景中寻找。教师以小狐狸的口吻说:“咦,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请宝宝们帮我一起来找吧!”“石头后面有谁呢?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呀?小兔躲在哪里了?
(2)还有小动物藏在哪里了?你找到了谁?在哪里找到的?(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松鼠躲在大树后面,小鸭躲在花丛里,小象躲在草丛里)你是怎么会发现它的?
(3)小鹿躲在哪里了呢?小狐狸找了好久都没找到,你发现了吗?为什么小狐狸找不到小鹿呢?(小结:小鹿真聪明,躲在树林里,大家把它的角当成树枝,所以找不到它。)
4.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小动物们捉迷藏的游戏好玩吗?我们把这件好玩的事讲出来吧!
(2)操作PPT,讲述故事。
(3)提问:有哪些动物朋友来玩捉迷藏的游戏?
你记得它们躲在哪里了?
5.出示表演道具,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故事
(1)教师:我们也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2)分配角色,其余幼儿做小狐狸,边找边讲述: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都躲到哪里去了呢?石头后面有对长长的耳朵,找到了,小兔躲在石头后面。都躲到哪里去了呢?大树后面有条花花的尾巴,找到了,松鼠躲在大树后面。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花丛中有两只黄色的小脚丫,找到了,小鸭子躲在花丛中。都躲到哪里去了呢?小草后面有个长长的鼻子,找到了,小象躲在小草后面。长着美丽的角的小鹿躲到哪里去了呢?没找到。
6.出示绘本,引发幼儿阅读的欲望教师:《藏在哪里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就在这本书宝宝里面,我们一起回教室和同伴们分享吧!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的前半部分,首先我通过问孩子捉迷藏的方法导入,再与孩子一起观察小动物们的特征,但在与孩子去发现、寻找小动物的时候,可能我的语言在指导幼儿发现时需要更加情景化,更富有逻辑性些。在一些寻找小动物的环节时,本身我无意间发现可以让孩子学一学:“你真聪明”这句话,但在后面的环节却因为紧张而略过了。活动的后半部分,我和孩子们一起玩了捉迷藏的游戏:孩子很兴奋,但我在与幼儿讲解该藏在哪里时,应该说清楚,对于部分幼儿第一次没有藏到应该藏得地方时,对于藏对的幼儿应该给予鼓励,让幼儿在第二次藏起来时能藏对地方。而且对于玩游戏的积极性每个人是有差异的,这就需要我的语言,表情,动作更亲和些、更有趣些,我要做的是把每个人的情绪都充分调动起来,让大家玩起来更投入,更开心。

第68篇、大班语言绘本花娘谷教案

一、教学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茅草谷"变成"花娘谷"的美好经历,愿意交流分享阅读的感受。
2、看看、说说周围的"喜事",体验不同喜事带给人的不同喜悦心情。
二、教学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2、中国传统喜事图片4张。
三、教学活动过程:
1、谈话进入主题看ppt图片,认识"茅草谷"。教师设置问题:看这张图片,你看到什么啦?(请幼儿通过观察自由讨论回答,提醒幼儿语言描述的完整性)教师小结:我的家乡长着许多树,可唯独没有会开花的树,所以我们村里的人都叫这里是"茅草谷"。
2、分段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集体阅读教师提问:有一年,"茅草谷"发生了一件大喜事,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你们觉得会带什么礼物呢?
(2)、图片欣赏教师:花娘谷的人遇到过什么喜事?(请幼儿欣赏图片)让幼儿自由讨论从图片上看到什么啦。
(3)、自由讨论:
了解春节、中秋节、丰收、祝寿这些喜事,生活中还有哪些喜事可以分享。让幼儿自由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喜事。
幼儿观察ppt图片,茅草谷渐渐有了什么变化?生活在这样的村子里人们的心情会怎么样?
3、完整欣赏故事。
配乐,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情感教育提升: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是幸福的,在充满了爱的社会我们是快乐的,我们要学会爱家长、爱老师、爱我们的朋友。

第69篇、小班绘本教案:老鼠阿姨的礼物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老鼠阿姨的礼物

作者:张燕燕    来源:淄博师专附属幼儿园

【活动目标】

    1、着仔细观察画面的细微处,对故事充满期待与好奇。
    2、过操作,进一步理解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

【活动准备】

    故事ppt课件、礼物盒、眼罩人手一个、卡片、铃鼓和碰铃各一个、葡萄干、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1、焦礼物,激发兴趣
    (1)说说自己是否收到过礼物,是什么礼物。
    (2)今天也有人来送礼物了,会是谁呢?引出故事《老鼠阿姨的礼物》。
    (3)它的礼物在哪呢?几个礼物盒?

2、显局部,仔细观察
    (1)老鼠阿姨会把礼物送给谁呢?(引导幼儿从动物的特征去猜测)
    提问:这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它们是怎样去拿礼物的?
    (3)教师配乐讲故事。

3、作体验,再识感官
    (1)教师:眼睛是很有用的,它可以用来看东西(出示“眼睛”图片)。今天用其它的办法来猜猜礼物盒里是什么?你有办法么?
    (2)教师出示眼罩和乐器,请1名幼儿上台戴上眼罩,听指令找出铃鼓在哪里。
    提问:你用了什么办法?出示“手”图片。
    (3)引导幼儿不用眼睛、不用手,用其他的办法找出碰铃在哪里。
    提问:你是靠什么听出来的?出示“耳朵”的图片。
    (4)教师:老师这里有一盒好吃的东西。如果不用眼睛、手、耳朵,还有办法猜出来吗?请2~3名幼儿利用鼻子闻、嘴巴尝的办法猜猜是什么食物。出示“鼻子”“嘴巴”的图片。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身上有好多器官都是有用的,要好好爱护它们噢。
    (5)继续观察图片
    小兔---耳朵---听;小猪---鼻子---闻;小松鼠---手---摸;小青蛙---嘴巴---尝。
 
4、测礼物,感受快乐
    (1)出示礼物盒,教师发给幼儿眼罩,请幼儿通过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的办法猜猜盒子里到底藏的是什么礼物,并记录幼儿的猜测。
    (2)结合PPT,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3)游戏:变魔术。师幼共同分享盒子里的礼物。

第70篇、大班语言绘本可怜的小猪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通过画面感受故事情节。
2 初步培养幼儿的讨论意识。
3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听了这个故事后明白了什么道理。(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只听一半,要听完整;不能听别人说话说了一半就自己乱想;和别人有了误会时,不能像小猪那样,把苦恼放在心里,要和好朋友有话直说,消除误会。自己本来的样子最好等等。)
准备:
1 图书以及相关挂图。
2 活动前,丰富幼儿故事背景。
活动过程;
1 介绍书名,观察封面。
2 根据观察挂图画面,猜测故事内容。
3 听老师完整的讲述故事
4 教师提问问题,幼儿回答。
小猪为什么可怜的?
小猪要去瑞比家喝早茶之前先去的谁家?小猪到了维尼家的时候维尼正站在哪里?这个早晨维尼一直在思考什么问题?小猪有没有听维尼说完?从维尼家出来以后就超谁家赶去?一路上都在干什么?到了瑞比家他又没有填瑞比把话说完?其实瑞比是想说什么的?
从瑞比家出来以后,碰到了谁?屹耳有没有注意到小猪?为什么会没有注意到小猪的?小猪满脑子想着自己长得太小这件事情,觉得自己都没有力气走路了,于是他就做什么了。这是来了谁?他们是怎么帮助小猪的?有了高跷,小猪变得怎么样了?有了高跷,小猪决定去了哪里?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维尼看到小猪摔在他家门口,他就做什么了?他和维尼的误会解除了?朋友们都喜欢什么样的小猪?
5 分组讨论7 幼儿谈谈自己听了故事后明白了什么道理。
7 教师总结故事《可怜的小猪》
百亩林夏天的一个早晨,空气和平常一样清新。小猪起得有点儿晚,这让他有点儿小小的迟到,赶不上去瑞比家喝早茶了。不过他还是决定先去拜访一下老朋友小熊维尼。小猪迈着两只小腿儿欢快地向维尼家跑去。"咚咚咚!"小猪敲了敲门。维尼家的门没有关,小猪自己推门走路进去。
维尼整站在窗前一把蓝色的椅子上,从上往下大量着小猪。"小猪,你今天看起来可真小啊。"维尼说。要知道,他可是个爱动脑子的小熊,这个早晨,他一直在思考"大"和"小"的问题。小猪说"不对,维尼,我跟平时一样大啊。"维尼说:"可是我觉得你今天看起来就是比平常小。。。。。。"维尼还想接着往下说,不过小猪却没有继续往下听。
小猪急急忙忙地好瑞比家敢去,一路上反复想着维尼的话,心里别提多担心了。"我看起来比平常小?哦,天哪,到底出了什么事?难道我昨晚变小了吗?"在去瑞比家的路上,小猪越想越担心。
到了瑞比家门口,小猪忘记了敲门,直接走进了瑞比的家。瑞比跟小猪打招呼:'奥,你终于来啦,你今天有一点儿小。。。。。。""没错,我知道!小猪尖叫起来,"我今天有一点小,比平常还要小,而且。。。。。。"可怜的小猪没有把话说完就扭头跑出了门。瑞比完全不明白是i怎么回事,他小声的咕哝着,"小猪怎么了?我只是想说他今天有一点小小的迟到啊!"小猪一边继续往前走,一边自言自语的说;"没有人在乎我,真是太让人伤心了。。。。。。瑞比觉得我太小了,甚至都不愿意和我一起喝早茶。。。。。。"这时,小猪正好从屹耳旁边经过,他对屹耳说:"没错,我知道我今天比平常还要小,对你来说,我已经小得看不见了吧!"屹耳果然没有注意到小猪,可怜的小猪只好接着往前走。
看来我真是太小了,屹耳居然真的没有看到我。小猪越想越伤心,他觉得自己快要哭出来了。可怜的小猪,他抬伤心了,根本就没有发现屹耳没有看见他是因为屹耳睡得正香呢。小猪满脑子想着自己长得太小了这件事,忽然觉得小腿儿都没有力气了,于是他坐在了一个大树桩上,伤心的哭了起来。
不一会,跳跳虎蹦蹦跳跳的跳了过来,他一边跳还一边大喊着:"哈!我蹦!我跳!我是蹦蹦跳跳的跳跳虎!"看到正在哭泣的小猪,跳跳虎赶紧捂住嘴,停了下来。问:"你怎么呢小猪?""呜呜呜,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玩,因为我长得太小了。。。。。。"小猪哭着说。跳跳虎说:"不会的,小猪,是谁说的?""维尼,。。。。。呜呜呜。。。。。。瑞比,还有屹耳。。。。。。呜呜呜。。。。。。"小猪哭得更大声了。
这是小豆来了,听说了以后,他对小猪说:"我比你还小呢,我陪你一起玩吧!"跳跳虎也说:"我也陪你一起玩!"小猪看到两个可爱的朋友这么关心自己,小猪终于破涕为笑了。
他们三个好朋友在一起玩了。"要是我能高一点,再高一点,就好了!"小猪说着,努力的踮起了脚尖。脑筋一动,跳跳虎想到了一个办法,"黑,我有办法了,跟我来!"说完,跳跳虎一蹦一跳的往家里跑去。跳跳虎敲敲打打,又用锯子锯了半天,弄出好大的声音。原来,他给小猪做了一堆高跷。跳跳虎对小猪说:"样你就能变高了!"小猪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一试。跳跳虎帮小猪扶着高跷,小猪慢慢地踩了上去,开始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小猪看上去好高啊,这对高跷实在是太棒了。小猪开心的说:"我要去维尼的家,好让他看看我有多高啦!""踢踏,踢踏。。。。。。"小猪踩着高跷越州越快,他走下了小山坡,走上了小木桥。突然,"砰"的一声,高跷撞到了小桥的边缘,小猪一下从高跷上飞了出去,他飞过了小溪,飞过了草地,然后肚皮着地,正好落到了维尼的家门前。
小熊连忙跑到这个小不点儿好朋友的旁边,把他扶起来。关心的问:"可怜的小猪,发生了什么事情啊?你还好吧?"小猪摆出了一副又委屈又有点儿生气的样子说:"你为什么这么问?你一点儿也不关心我,瑞比也不愿意跟我一起喝早茶。。。。。。屹耳甚至看都不看我一眼,打击都嫌我个头儿太小了。""谁说的,小猪?你要知道,我从来没有觉得你个头儿小,我就喜欢这样的你。"维尼认真的说。
"真的吗?你喜欢小小的我?"小猪有点儿不好意思的问道。看着维尼真诚的样子,小猪觉得好受多了,他紧紧地抱住了维尼。
这是跳跳虎也说:"我也不想他变高,恩,我的意思是我就喜欢你原来的样子。"小豆也说了:"我们都喜欢你原来的样子"这下小猪终于开心起来了,他又可以做回平常的那个小不点儿的小猪啦!一想到这儿,小猪觉得百亩林又恢复以前的宁静和美好了。几个好朋友一起手牵手往瑞比家走去,可怜的瑞比应该还在纳闷小猪为什么没有和他一起喝早茶呢!
活动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本堂课主要特色就是我多次引导和鼓励幼儿大胆的表演,只要参与就会给予正面的评价,通过这个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也为幼儿增添了不少自信,同时也为幼儿很快的记住儿歌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课堂上仍有个别幼儿表现出胆小,不愿表演,还有的幼儿,在讲述的时候不能围绕主题,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加强幼儿这方面的训练。

第71篇、大班语言教案:绘本《漏》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绘本《漏》

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及角色的心理活动。   
2、能大胆表达,增强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绘本书、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绘本图书,在这本绘本图书的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2、师:老爷爷、老奶奶在干嘛?为什么抬头?表情是什么样?   
3、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爷爷奶奶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播放课件,观察图片,了解故事。   
1、出示课件图片。师:看有个什么动物呀?驴长的怎么样?除了驴还有谁?   
2、师讲述故事第一段:从前有座驴背山,山腰间住着个王老汉,王老汉家养了一头大胖驴。   
3、出示课件图片。师:这时,谁来了。还有谁?他会是谁呢?为什么是小偷?(瞧那贼溜溜的眼睛像什么人啊?)   
4、出示图片。师:老虎和小偷看到了这么肥的的驴心里都是怎么想的?(幼儿讲述,师贴图。)   
5、出示课件图片。师:晚上。他们来了。老虎怎么来?(偷偷摸摸,趴着来的。)小偷怎么来?眼睛为什么向后看?(东张西望)为社么戴帽子?(模仿小偷的动作。)   
6、出示课件图片:老虎在干什么?(墙破了,挖墙角)小偷在干什么?(屋顶上,扒开屋顶)   
7、出示课件图片。王老汉被惊醒了,起床了。奶奶呢?(有点醒,半梦半醒)。奶奶说:……。那漏是什么意思呢?   
8、老虎明白漏的意思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什么情况下才抓这头啊!)小偷呢?师讲述老虎和小偷的心里活动。   
9、出示课件图片。小偷掉那里?从哪里看出来?他们俩吓的边跑边喊:“哎呀,是漏啊。”他们认为漏是什么?(旋风 石头)   
10、下雨了,老虎和小偷还想着大胖驴,一回头老虎和小偷碰了面,老虎认为谁是漏,小偷认为谁是漏。遇到后她们心里怎么样。   

二、幼儿阅读,找出故事的结局。    
1、师:故事还没有完,大胖驴被吃掉、偷走了吗?这漏到底是什么呢?请孩子们自己翻阅,找到答案。   
2、幼儿自由翻阅。注意阅读姿势,留意页码。   
3、师:你在哪一页上找到了答案。驴怎么样?漏到底是什么?   
4、师:今天老师讲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漏》。老师示范书写“漏”边说边讲解漏子的结构。   

三、幼儿自由完整阅读。    
1、师:这个故事中的老虎和小偷怎么样?真愚蠢真笨,这故事可真有趣,真搞笑。   
2、请你自己开始阅读《漏》。找出你觉得最有趣的一页,然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有趣。   

四、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觉得最有趣的画面的页码,教师点出相应页码的画面,让幼儿说说有趣的原因。   

五、延伸活动。   
用绘画的形式创作有趣的画面。

第72篇、小班绘本活动好饿的小蛇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味道等,感知物和形的匹配。
  2. 感受夸张滑稽的情境氛围。
  3. 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 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蛇教具;苹果、香蕉、麻花、棒棒糖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教师演示小蛇教具:小蛇觉得肚子好饿好饿,扭呀扭呀去找吃的了。
  二、  观察讲述1.播放PPT1(1)好饿好饿的小蛇找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
  (2)你猜猜,好饿好饿的小蛇它会怎么做?
  (3)好饿好饿的小蛇一口吞下苹果后会怎样呢?
  2. 播放PPT2(1)小蛇还是觉得好饿好饿,它又找到了什么?这是一根怎样的香蕉?
  (2)好饿的小蛇一口吞下香蕉,你猜他的肚子会是怎样的?
  三、猜测游戏好饿的小蛇还是没吃饱,它扭啊扭到另外的地方去找吃的了。他又一口吞下了什么东西,你来猜猜它吞下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
  四、观察讲述1. 播放PPT3吃了那么多东西,小蛇有没有吃饱呢?最后由吞下了什么?结果小蛇怎样了?
  2.教师:小蛇还会到别的地方去找吃的吗?我们跟着小蛇
教学反思:
  1、《好饿的小蛇》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故事,适合小班幼儿的听赏与模仿。为了能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幽默与诙谐,我用极其夸张的语言、表情及动作表现小蛇吞东西的样子,并且鼓励幼儿学习模仿小蛇有趣的吞咽动作,通过拟声词"啊呜--咕嘟"的重复表演,让孩子感受到小蛇吃东西的有趣与特别,激发孩子情境性表演的兴趣,满足小班幼儿"能听懂、愿意想、喜欢说、爱表现"的活动积极性。
  2、在教学重点环节处,让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发散思维大胆猜测小蛇的肚子里到底吃了什么东西?这个环节也是调动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在孩子认真观察"身体变样了的小蛇"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猜测,鼓励每个孩子都能投入到猜测活动中,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小蛇肚子的变化,而不单单只是引导宝宝猜对了没有。最后,教师出示图片揭晓答案,形象地归纳出变样后的小蛇为:苹果蛇、香蕉蛇、葡萄蛇、菠萝蛇、小树蛇……让孩子直接关注故事背后所蕴涵的幽默与滑稽

第73篇、大班语言绘本花婆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并对四季的花卉感兴趣,乐意用不同的韵律节奏进行表达。
   2、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的事情”的美好。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准备:
   1、四季特征明显的花:迎春花、桃花、油菜花、荷花、玫瑰、菊花、桂花、梅花、君子兰、水仙花、白玉兰、牡丹花、牵牛花、百合花。
   2、《花婆婆》PPT。
   3、儿歌“四季花开”:
   暖和的  春天  来到 了,什么  花儿  朵朵开?
   炎热的  夏天  来到 了,什么  花儿  朵朵开?
   凉爽的  秋天  来到 了,什么  花儿  朵朵开?
   寒冷的  冬天  来到了,什么  花儿  朵朵 开?(备有:我们 种的 什么花儿 开)
  4、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引出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出示PPT),认字吗?《花婆婆》。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2、讲述故事
老师:花婆婆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音乐起)
(讲到:第三件事后,插问)。
老师:小女孩答应爷爷要做哪三件事?
孩子: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到世界去旅行……在海边住……
3、继续讲故事。
二、四季开的花
1、说说四季开的花:讲到“花婆婆”准备种花时,引发交流四季开的花。
老师:花婆婆想,如果海边开满了鲜花,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如果海边一年四季都开满鲜花,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
老师:那么,你知道什么花儿会在什么季节开放吗?
孩子:桃花是在春天里开得……荷花是在夏天里开的……
老师:除了这些花,你还能说出其他花的名字吗?
孩子:梨花……康乃馨……
2、分一分:四季不同的花。
老师:其实,我们现在知道的花的名字有7000多种。我准备了一些花的照片,小朋友现在认一认:这些是什么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再把它们放在相应的字卡的下面(字卡为:春天花儿、夏天花儿……)
幼儿操作,教师再和幼儿共同检查。对错误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不同的韵律节奏表达:四季花儿开。
1]老师:还有许多花,会在四季里开放,这真是件美好的事。如果,我们可以把花儿在四季开放的事唱出来,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这里有一些儿歌,我们一起有节奏地唱唱看。
在春、夏读完后,提问:刚才是用手来打击节奏,还可以用什么来打击节奏?(用拍手、跺脚、转手腕动作都可以表示节奏)
老师提示:节奏和别人不一样,那会更美好。
    2]老师:出示“我们种的什么花儿开”(让孩子感受16分音符的节奏),是水仙花,怎么唱着回答?
4.以对唱的形式进行。
师先问,幼对答。过程中引导孩子完整回答。
以孩子问孩子答的方式进行有节奏的唱,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老师:啊,这真是件美好的事情!
三、一件美好的事
1.回归故事。
老师: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开放的花,写信买了许多花籽……可是,孩子们也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
2.美好的事情。
老师:你觉得做什么事,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呢?孩子们,你们已经知道了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教学反思:
  在看过整个活动设计后,我们所要想的就是目标是如何在过程中得以体现,而过程又是怎么有效地达成目标的。针对这样的思考,仔细衡量《花婆婆》这个活动的目标和过程,发现目标和过程是相互呼应的。目标一是理解故事并对四季的花卉感兴趣,乐意用不同的韵律节奏进行表达。在活动过程中,分为看图片认识四季的花和有节奏地念四季花儿的儿歌两大部分,让孩子们对四季的花儿有初步了解,并大胆表现四季花儿盛开的美好。目标二是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好的事情”的美好。当活动以故事《花婆婆》开始后,整个活动过程的进行都是在让孩子们体会做一些美好的事情,正如最后的总结“孩子们,请你记住并努力去做这件美好的事情,等你们长大了,世界因为有你们,会变得更美好!”由此可见,活动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能力和情感的总方向,活动过程就是运用各种适合幼儿的形式来具体实施和操作。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整个活动。

第74篇、小班绘本阅读小方和小圆教案反思

 一、 设计思路。
  《小方和小圆》是怪味豆哲理图画书中的一本,不论在主题上、故事结构上、构图上、还是所传达的意象上,都体现出一种奇思妙想的创意,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怪趣!
  小圆是圆形的,小方是方形的。一扇圆圆的门,小圆很容易就能进去,可小方怎么也进不去。 小方努力地                     改变自己,可他不明白,他永远都不会变成圆的。要改变的究竟是谁呢?   这是一本抽象派艺术表现手法和儿童寓言故事巧妙结合的佳作。方和圆,抽象的形状,被赋予抻奇的生命力,幻化成一个个蹦蹦跳跳的孩童,跃然纸上。从孩子的角色来说,小方和小圆正如几个顽皮的孩子一般,被赋予了孩子的形象。
  二、说活动目标
  新《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根据这一目标要求,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为突破活动的重点、难点,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体验阅读的快乐,并能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和
  3、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体验表演游戏带来的快乐。
  4、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三、说教学法
  为了能更好地达成活动目标,我运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语言发展规律,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具,抓住了幼儿的"眼球",激发了他们仔细观察的欲望,并且鼓励他们大胆的猜想。通过运用教具演示法、情景教学法、启发提问法等多种方法,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我采用了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加上直观的课件演示,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
  四、说活动过程
  下面,我就详细地说明整个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我一开通过介绍小客人--小圆,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演示故事。
  这一节是完成本活动的重难点,在这一五节中,我引导孩子跟着我一起欣赏我演示的故事,在渐入故事的观察和语言表达的同步理解中,我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和表述,希望孩子们想出办法,怎么 能让小方进入圆门。
  3、完整阅读绘本。
  通过课件演示,完整欣赏了绘本内容。
  4、表演游戏。
  我请幼儿和我一起演小圆,请一个小朋友演小方,表演故事。以游戏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故事内容,这样的知识迁移更能激发孩子们与教师进行互动,以增加阅读的情趣。
  五、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课,我觉得比较吸引孩子们,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幼儿和老师互动得较好。在我鼓励孩子们想办法,怎么 让小方进圆门时,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常丰富,思维很活跃。不足之处是:1、教具做得不好,如果把卡纸改为硬纸皮做的会更好一些,在幼儿表演环节,道具有些比例不调。2、在表演游戏环节,本来重点是在指导幼儿练习角色对话,这个重点没做好。
 

第75篇、大班绘本故事教案:老鼠娶新娘

幼儿园大班绘本故事教案:老鼠娶新娘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含义,明白任何事务、人物都不是完美的,是有缺点的。  
      2.喜欢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长处,承认自己的短处,学习取长补短。  
      3.体验婚嫁带来的喜悦气氛和抬轿子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欢庆音乐一段。  
      2.《老鼠娶新娘》系列图画。  
      3.故事背景音乐一段。  
      4.汉字卡片:太阳------照;乌云------遮; 风------吹; 高墙------挡;老鼠--------打洞; 猫-------抓;   
       取长补短  

活动过程:  
      1、导入: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你来听听看在这段音乐里人们会在做些什么事?  
      幼儿讨论(高兴的事、结婚)都是高兴的事情,今天老鼠村也发生了一件高兴的事情!  
      (2)_出示图片:花轿  
      提问:什么时候会坐轿子?今天老鼠美叮当也坐上欧陆花轿,当了新娘。  
      2、老鼠娶新娘  
      (1)美叮当要出嫁了,她要找一个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出示循环图)她找到了太阳、云、风、高墙、老鼠小阿郎、猫。你们觉得他们中间谁是最强大的新郎呢?为什么?  
      (2)美叮当到底会嫁给谁呢?我们来听听故事。  
      讲故事(边讲边演示图片,故事背景音乐轻轻响起)  
      提问:你觉得在这个故事里谁是最强的新郎呢?他有什么本领?幼儿讲到谁就出示子卡。  
      小结:他们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分别是……,但是没有人是最强的。  
      3.最强的你:  
      小朋友你们有最强的地方吗?我们把最强的地方叫做长处,你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吗?每个人都有长处,有长处,可真好,因为长处会让我们很棒。
  
      4.不强的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但每个人也有不够强的地方,我们把不强的地方叫做短处,你知道你的短处是什么吗?请2—3个幼儿回答。你们能够知道自己的短处,真好,因为只有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够进步!  
      5.朋友圈:  
      我们都有长处和短处,今天老师带你们来玩一个朋友圈的游戏(用你的长处去帮助别人,你的短处请别人来帮助你,这就是取长补短)出示子卡。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当我们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时,就会变得很强大。  
      6.美叮当的新郎。  
      世界上没有最强的人,那美叮当到底该找谁当新郎呢?(可提示:找不到最强的,但可以找最喜欢的,谁最喜欢她呢?)美叮当嫁给了老鼠小阿郎,他们结婚了!看图片(结婚音乐起)  

      7.游戏:《抬花轿》  
      美叮当坐着花轿结婚了,我们也来玩抬花轿的游戏。  

游戏开始:选一个女孩子来当新娘,新娘抛绣球选新郎!请2个男生来抬花轿,迎亲队伍出发了!  

推荐理由:我推荐此活动的理由是:  
      1、有效提问,让孩子正确的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客观困难。  
      自信是确立自己能力,有把握去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敢于追求目标的情感体验。《老鼠娶新娘》,原本是一个带有浓浓气息的绘本故事,经过编者对教材的挖掘和设计,巧妙的寻找到了切入点,抓住绘本的中心思想及其精髓,通过几个有效提问,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的人性特点,通过这次教学活动让幼儿理解,让幼儿自豪的找出自己的强项。  
      2、积极合作,真诚欣赏他人的强项。  
      自信心强的孩子能在新的活动任务前不胆怯,能主动参加;讨论时能大胆发表意见,不轻易改变主意。活动中通过“抬花轿”这个游戏,让幼儿尝试与同伴积极合作,共同组队、讨论游戏的形式,提供了让幼儿理解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教育平台。  
      3、让孩子动起来,成为活动的主角。  
      自主性即不依赖他人,不受他人的干扰与支配,自己思考、自我判断、自我行动。自主性是人的品格特征,也是人素质的基本核心,它体现在自身特性与社会特性两个方面:主体性、主动性、上进心、判断力、独创性以及自我控制、自律性、责任感等。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成了故事的主角,大家说说自己的强项,说说同伴的优点,老师得心应手地建立起了师幼心灵互动的平台,师生互动之间的对话关系,呈现出相互作用、相互依托、平等交往、相映成趣的美好景象,揭示出“没有最强,只有更强;每个人都有强项,有了朋友的帮助,你会变得更强的”人生哲理。活动让我感觉教师真正是孩子的伙伴,或者说是教师真正将孩子放在了平等地位。没有板起面孔训人,没有高高在上的指令,只有“小伙子,你真行!”的赞赏、“试试看,行吗”的鼓励。这都源与教师心里有爱,有对孩子的爱,有对这份工作的爱,这样才能克服很多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才能从教育中体会到快乐,也才能把快乐和爱播洒给孩子。 

第76篇、幼儿园大班绘本谁吃了我的粥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这本图画书故事温馨,情节曲折,视角非常生活化,读来让人会心一笑。似曾相识的事情,让人不由自主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孩子经常会有不喜欢吃的东西,比起生硬的说教,这个故事里的熊爸爸、熊妈妈、熊爷爷、熊奶奶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小熊的心理转变非常孩子气,也非常自然,这将会让许多孩子喜欢上这个可爱的、和自己很像的熊宝宝。
这本图画书始终贯穿着温暖的爱和关怀,看得人心里软软的、香香的,这也许就是作者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吧。
活动目标
* 感受小熊家温馨快乐的气氛以及故事紧张曲折的情节。
* 理解故事,知道究竟是谁吃了小熊的粥。
* 学习动词"摇""放""采""吃"。
活动准备
* 生活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吃粥的生活经验并了解"魔鬼"的意思。
* 教材教具准备:《谁吃了我的粥》图画书一本、视频展示仪一台、微波炉一台,小碗与小勺每人一套,甜粥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 引起兴趣,导入话题。
(1)教师出示盛甜粥的小盆,询问幼儿:你们吃过粥吗?喜欢吃吗?
(2)教师往粥中加蜂蜜和葡萄干,引起幼儿兴趣,并告诉他们:这是小熊的粥喔!想知道小熊吃掉它了吗?
(3)配班老师扮演的小熊把粥端走了。
2. 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紧张曲折的节奏。
(1)教师和幼儿一同翻看图画书,共同认知故事中的人物:小熊、熊妈妈、熊爸爸、熊爷爷、熊奶奶。
(2)讲述《谁吃了我的粥》。
* 在每一次小熊去老树桩那儿的时候,请小朋友猜测:他的粥还在不在?被谁吃了?
* 引导幼儿体验小熊的粥两次被"魔鬼熊"吃掉以后的那种既紧张又有点舍不得的复杂心理。
(3) 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用动作理解故事。
* 模仿故事中小熊的表情,感受小熊从不喜欢粥到喜欢粥的心理变化。
* 模仿故事中的动作:"摇头""采果子""爬上树张望""放在外面""咝溜咝溜地吃粥",熟悉故事有趣而曲折的情节。
* 教师提问:究竟是谁吃了小熊的粥?
3. 分享"小熊的甜粥",体验吃粥的快乐。
配班老师扮小熊端着粥出来,在微波炉中热一下,请大家分享。
延伸活动出去一起玩"魔鬼熊和小熊"的游戏。
场地:没有障碍的道路两条。
材料:大塑料碗人手一个,浆果树若干(用塑料饮料瓶装饰而成)、小桥、石头路、山洞。
规则:幼儿按意愿分别扮魔鬼熊和小熊,谁先跑到对面的树桩处(用凳子代替),捧起大碗"咝溜咝溜"地吃粥,谁就胜利了,就可以拿到老师事先放在那儿的奖品。
活动反思
1. 活动目标
一开始,我们把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幼儿自主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充分体验小熊一家的幸福和谐,理解家长对孩子深沉的爱。后来,通过讨论,我们认为,《谁吃了我的粥?》这本书的内容和教育价值对于3岁左右的幼儿来说有些复杂和深奥,情感目标定得较大,在幼儿没有深入理解故事内容的时候,这些情感得共鸣是无法传递到的。于是我们及时进行了调整。调整后阅读活动的教育目标是:幼儿自主探索故事过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认识到“厌食”是不好的生活习惯,初步理解全家人对小熊的爱。
根据目标,我把此次阅读活动调整为三个阶段完成,也就是三个课时。把“充分体验小熊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的同时,理解家长对幼儿深沉的爱”放在最后一个课时,将小熊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幼儿自身的情感当中,帮助他们理解家长对自己深沉的爱,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
2. 活动开场白
在以往的绘本阅读活动中,老师习惯于这样开场:“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这样的开场往往导致教师和幼儿不能把阅读活动和故事讲述、看图说话区分开来。阅读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并不是单纯地让幼儿掌握一个故事,学会看图讲述。
我园关于绘本阅读的理念是“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天坚持,让活动持续地开展下去。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首先,每天要有固定的阅读时间,还要保证在固定的阅读时间里让幼儿有新鲜的阅读体验,所以每次活动的开场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抓住孩子的心,还要把这种阅读理念渗入幼儿的心里。基于以上的阅读要求,我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为阅读活动起了一个固定的名称——“阅读故事屋”,并且根据幼儿对咒语的特别偏好,设置了一个阅读咒语“故事屋,故事屋,开门吧”。经过几次实践,我们改良成一个固定的“图画书阅读屋”开始仪式,就是活动开始时师幼共同的开场白。
我们发现,幼儿非常期待每次绘本阅读之前的这个开场,也因此而对阅读活动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同时,开场的这一环节不仅能帮助幼儿做好阅读前的心理准备,还建立了良好的秩序感,让幼儿带着一颗愉悦心开始阅读。
3. 重点环节设计
本次阅读活动的第四个环节,即“片断赏析”环节是调整过的,一开始的安排是,播放重点页面PPT,让幼儿通过自己对图画的理解,找出线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虽然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理解能力,能够大致读懂故事,但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不能支持他们对自身理解的顺利表述,因此这个环节师幼之间产生不了有效的互动,进而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参与积极性低。于是,我们重新做了调整,一边播放画面,一边教师朗读。图文结合的阅读方式,使幼儿对图画和内容的理解更加清晰,增进了幼儿的阅读自信心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这样一来,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能够在归纳故事大意的时候说出“因为小熊不爱吃粥,所以家人才把粥放到了树桩上让魔鬼熊吃”这样的话。

第77篇、小班绘本阅读小猫的生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会有东西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
2.认识故事中的动物,能简单表达动物的特征。
活动准备:
生日快乐音乐、绘本课件、
活动过程:
一、用生日快乐音乐引出故事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 (播放音乐,幼儿欣赏)
2.提问: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歌曲?(《生日快乐歌》)你们知道今天是谁过生日吗?瞧!它来了。
二、完整播放课件第一遍提问:故事里谁过生日了呀?(请幼儿回答,引出故事的名称)
三、播放课件到第十二张
1.师:这次我们看故事书的时候要更仔细一点,看完以后想一想,哪些小动物悄悄地来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多请几位幼儿回答)
2.小结:刚才小朋友们都说了很多小动物,你们看得很仔细,有长尾巴的,很多刺的、尖耳朵的,长脖子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小动物?
四、按小动物先后出场顺序,逐幅欣赏
1.播放课件到出现小猴。
谁来了?它的尾巴是怎样的?
2.播放课件到出现小刺猬。问:这次谁来了?它的背上都是什么?
3.播放课件到出现小猫,问:又是谁来了?它是什么样子的?
4.播放课件到长颈鹿等,问:这次来了几个小动物?它们长什么样子?
5.提问:小动物们都来做什么?
6.教师小结:真的来了这么多小动物,他们都来给小猫过生日。有长尾巴猴子、小刺猬、小猫、长颈鹿、小鹿和胖乎乎的小熊猫,他们多么开心啊!
五、你们看完了故事,觉得故事里的小猫开心吗?为什么?
1.请幼儿回答。
2.小结:快乐的事情要大家一起分享。
延伸活动:
游戏:手影猜猜猜
教学反思:
(一)语言活动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以活动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而在本次活动中,当孩子的回答不够完整时,我却没有强调孩子表达语言的完整性。
(二)在突出重点上,我太急于达成预想的目标,如:停电时,让孩子们给小猫想想办法,当孩子们都说点蜡烛时,我只说: “这个办法很好,那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我总希望孩子们能说出我的预设目标——手电筒,而在这个环节总纠缠下去,在看到小朋友的答案都一致时,我应该说:“小朋友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好的办法,不知道小猫是不是和大家想的一样,还是会想出别的更好的办法呢?”这时就直接出示手电筒。从这点说明我在教学活动中的应变能力是很欠缺的。
(三)在请幼儿表演的时候,我应事先交待清楚规则,如:如果你们家来了客人,你会怎么说?还会怎么做?应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

第78篇、幼儿园托班绘本阅读憋呀憋教案

设计意图:
托班孩子对于大的动物形象的图片、书籍较感兴趣,而绘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我们旨在通过把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图画展示给孩子看,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让托班孩子初步的尝试阅读,用感兴趣的动物来感受生活中的自己。我们开展托班绘本阅读的专题以来,孩子们通过每期的《婴儿益智画刊》,每期都有孩子感兴趣的麦麦狼、叮当猪、点点鼠等动物,每次都讲述了一个结合生活的安全故事,孩子们在看书、讲故事的过程中懂得了一些简单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理解故事内容。
2、会用简短的话回答老师提问。
3、初步懂得玩的时候不能憋尿。
重难点分析:
重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会用简单的语言回答提问。
难点:喜欢阅读,感受故事带来的教育意义
教学准备:
《憋呀憋》绘本书。麦麦狼动物形象一个,玩具电话一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意图:营造轻松氛围,引孩子走近绘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小客人。让我们猜猜它是谁?出示麦麦狼形象:今天麦麦狼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好听的故事。
二、导读故事:一边看书一边提问
1、 看第一副图片:小朋友,你们看看,麦麦狼它们在干什么?(引导孩子观察图书)现在是谁在拍皮球,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拍皮球(师幼一起做做拍皮球的动作)
2、看第二幅图片: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麦麦狼的表情:你们觉得麦麦狼它的表情怎么样?它要干什么?(幼儿自由想象,鼓励幼儿说出不同想法)教师讲出它想尿尿。请小朋友说说如果想尿尿时该怎么办?(一起做做憋尿的动作,感受麦麦狼的难受)
3、看第三幅图片:麦麦狼它去尿尿了吗?你从哪里看书来的?他的脸为什么红的?(请幼儿模仿麦麦狼憋尿拍球的动作)
4、看第四幅图片:麦麦狼为什么跑了?它的脸为什么更红了?叮当猪干什么捂住鼻子?(一起做捂鼻子动作:好臭!)
5、 你们觉得麦麦狼它做的对吗?我们小朋友可不要像它学习呀?要先尿再玩呦!
三、完整欣赏:这个好听的故事就在这本书上。我们在一起来听一遍。
教师完整的用书给幼儿讲述一遍故事。
四、情景表演:
叮铃铃……电话铃响了,教师拿起电话:咦!有电话来了。哦!原来是麦麦狼打来的。它对我们小朋友说,它已经改正了这个坏习惯。现在它每次要玩之前都先解好小便。他希望我们小朋友也能这么做。现在我们先去解个小便,在一起去外面玩吧!
活动延伸:将绘本书放在语言区,供幼儿自由取阅。区域活动时教师在语言区组织幼儿一起阅读,帮助幼儿复习巩固,增加阅读兴趣。

第79篇、小班绘本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反思

一、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正是各种感觉器官均衡发展的良好时机。他们已经开始利用感知觉作为认识世界的手段,感知觉器官随着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逐步发育精细。
幼儿在生活中对声音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为他们五种感知觉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幼儿听着简单的故事,理解身体各部位的作用,以五种感知觉为基础进行猜测,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及创造力。
二、活动目标:
1、学着仔细观察画面的细微处。
2、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耳、鼻、手、嘴的作用。
三、活动准备:
1.PPT课件《老鼠阿姨的礼物》
2.图片若干、一盒爆米花、眼罩、礼盒。
四、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出示礼盒) 出示课件1师:这是什么呀?这是一个装礼物的礼盒,你们收到过礼物吗?收到哪些礼物?今天有一位小动物也要来送礼物,我们看看是谁呀?和老鼠阿姨打一个招呼。
2、出示课件2师:谁来了,她的手上拿着什么?(老鼠阿姨 礼物)它带那么多礼物是要送给谁的呢?(幼儿猜测)3、依次出示图标。
师:小动物都藏起来了,小朋友快来找找它们是谁?这么长的耳朵是那个小动物呢?小白兔的耳朵可真长呀。我们学一学小兔伸出长耳朵来跳一跳。小白兔的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听声音)师:这是什么呀?谁会有这么大的鼻子你呢?它在睡觉时还会发出呼噜噜的声音呢。谁来说一说小猪的鼻子可以用来干什么?(闻味道)师:这么大的嘴巴会是谁的呢?你知道小青蛙的大嘴巴可以用来干什么呢?(尝味道)师:这是什么呀?这么灵巧的小手又会是谁的呢?谁来说说小松鼠的小手可以干什么?(摸东西)快来看看最后一位小动物是谁?
小结: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小兔的什么最能干?小猪的什么最能干?小松鼠的什么最能干?小青蛙的什么最能干?
4、课件3、4师:看它们一个个都拿到礼物,心里感到怎么样?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的?它们收到礼物后开心还很惊讶,想知道礼盒里装的到底是什么礼物,你们想知道吗?你觉得盒子里会是什么礼物?
5、课件5、6师:你们猜了这么多,小动物也想知道,但是老鼠阿姨要和它们玩一个“猜礼物”的游戏,如果猜出来才能把礼物送给它。
提问:老鼠阿姨在干什么?这样做小动物们还能知道盒子里的礼物吗?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用什么本领呢?(长耳朵听一听)看课件 。 原来小兔的耳朵最能干,我们一起学小兔听一听,是一个还是很多,这么多东西会是什么礼物呢?那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再来看看小猪会用什么本领呢?(鼻子闻一闻)看课件 。原来小猪的鼻子最能干,我们一起学小猪来闻一闻,闻到什么味道?(香香的)这么多的香香的东西是什么呢?
我们再来看看小松鼠又会用什么本领来猜?(小手摸一摸)看课件 。原来小松鼠的小手最能干,请一个幼儿学小松鼠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硬硬的还是软软的,这么多香香的、软软的会是什么礼物呢?
我们再来看看小青蛙又用什么本领来猜呢?(嘴巴尝一尝)看课件    原来小青蛙的嘴巴最能干,小朋友来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甜甜的)它是很多香香、软软、甜甜会是什么呀?(糖)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原来真的是糖,给小动物鼓鼓掌,我们一起和小动物庆祝一下。(听音乐跳舞)小结:小动物们用自己的本领猜出礼物,其实我们小朋友也有这些本领,我们的耳朵、鼻子、小手和嘴巴也一样能干。
6、游戏“猜礼物”
师:今天张老师也有礼物要送给小朋友,你们高兴吗?但是我也想和小朋友玩“猜礼物”的游戏,你们想玩吗?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用什么本领来猜礼物。(幼儿自由回答)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一个眼罩,快把它戴起来,游戏就要开始了,准备好了吗?
(1)用你的小耳朵听一听,听到了什么?一个还是许多,会是什么礼物。
(2)用你的鼻子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
(3)伸出你的小手摸一摸,是一块一块的还是一粒一粒的?
(4)想不想用小嘴巴尝一尝,是什么味道?这到底是什么呀?(爆米花)眼罩摘下来是什么呀?我们一起分享礼物吧。
活动反思:
在《老鼠阿姨的礼物》这一活动中,我改编了绘本原有的画面主,把听一听作为重点,让幼儿根据声音的轻响去分辩糖果的多少。在第一环节看画面,引发关注,采用PPT形式播放了四个小动物、老鼠阿姨,(老鼠阿姨手中还抱着一个大箱子)很形象的让幼儿一看便知道老鼠阿姨来送礼物了,小朋友都好奇的关注着,都在猜测着是什么礼物呢。第二环节是听声音,猜测礼物。当老师摇一摇手中的瓶子,幼儿就猜出了糖果,接着让幼儿去听,哪个罐子里糖果多。初次,我是用硬糖装在罐子里让幼儿判断,幼儿都能根据声音轻响来判断。但在当软绵绵的糖装在罐子时,因为摇起来轻轻的,所以幼儿就误认为里面罐子里是空的。结果当我打开一看,幼儿大吃一惊,满心欢喜的看着,因为罐子里装得满满的都是糖。让幼儿三次练习听,根据幼儿原有经验基础,循序渐进,让幼儿自己去猜,自己去发现音量与物体多少与材质都是有关系的。
在本次活动中,包含了多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例如:数学领域:小动物排列的序数,动物与礼物数量的对应,幼儿从不同方向数数时的序数的变化。科学领域:礼物声音的响度与礼物的多少、材质有关。还包含了文明礼仪教育“谢谢老鼠阿姨,你真好!”等等。不足之处就是幼儿个别讲述的机会较少,应该鼓励孩子完整地把话说完。

第80篇、小班绘本阅读憋呀憋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理解故事内容。
2.会用简短的话回答老师提问。
3.初步懂得玩的时候不能憋尿。
活动准备:
《憋呀憋》绘本书,麦麦狼图片,玩具电话一个。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意图:营造轻松氛围,引孩子走近绘本)
1.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小客人。让我们猜猜它是谁?
2.出示麦麦狼形象:今天麦麦狼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好听的故事。
二、导读故事:一边看书一边提问
1.看第一副图片:小朋友,你们看看,麦麦狼它们在干什么?
(引导孩子观察图书)现在是谁在拍皮球,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拍皮球。
(师幼一起做做拍皮球的动作)
2.看第二幅图片: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麦麦狼的表情:你们觉得麦麦狼它的表情怎么样?它要干什么?
(幼儿自由想象,鼓励幼儿说出不同想法)教师讲出它想尿尿。请小朋友说说如果想尿尿时该怎么办?
(一起做做憋尿的动作,感受麦麦狼的难受)
3.看第三幅图片:麦麦狼它去尿尿了吗?你从哪里看书来的?他的脸为什么红的?(请幼儿模仿麦麦狼憋尿拍球的动作)
4.看第四幅图片:麦麦狼为什么跑了?它的脸为什么更红了?叮当猪干什么捂住鼻子?(一起做捂鼻子动作:好臭!)
5.你们觉得麦麦狼它做的对吗?我们小朋友可不要像它学习呀?要先尿再玩呦!
三、完整欣赏。
1.这个好听的故事就在这本书上,我们一起再听一遍。
2.教师完整的用书给幼儿讲述一遍故事。
四、情景表演:
叮铃铃……电话铃响了,教师拿起电话:咦!有电话来了。哦!原来是麦麦狼打来的。它对我们小朋友说,它已经改正了这个坏习惯。现在它每次要玩之前都先解好小便。他希望小朋友也能这么做。现在我们先去解个小便,在一起去外面玩吧!
活动延伸:
1.将绘本书放在语言区,供幼儿自由取阅。
2.区域活动时教师在语言区组织幼儿一起阅读,帮助幼儿复习巩固,增加阅读兴趣。

第81篇、大班语言绘本鸭子骑车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想象故事中小动物们对鸭子骑车的不同想法,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感受鸭子骑车带来的快乐,体验坚持不懈就会等到成功。
3、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突发奇想的鸭子:(      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1、今天,我们要一起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瞧,这是一片快乐丛生的农场,满满的洋溢着温情的气息,我们的主人公即将登场了。
2、(走出一只鸭子)打招呼!
3、你们猜猜鸭子想干什么?(一笔带过)
4、原来这只鸭子想骑自行车,大家觉得这个想法能实现吗?为什么?(1—2人回答)
5、究竟鸭子骑车的想法能否实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着这个疯狂的鸭子一起去农场转一天吧。
二、鸭子骑车上路:(       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多元表达)
鸭子一摇一摆地爬上自行车,骑了起来,刚开始他骑得很慢而且摇摇晃晃,跌跌撞撞,它一点也不怕,还觉挺好玩的。于是他出发了。
(一)感知鸭子骑自行车的决心。
1、鸭子骑过母牛身边,冲母牛招了招手。“你好,母牛!”母牛了应了一声,小声的嘀咕道“一只鸭子在骑车,这可是我见过最愚蠢的事了”。然而鸭子微微一笑,小声地说:“我行、我行、我一定行!”(做动作)
2、母牛赞同鸭子骑车的想法吗?她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愚蠢)
是啊,母牛并不赞同鸭子骑车的想法,甚至表示出了嘲笑,可是鸭子有没有因此而放弃呢?它是怎么说的?(集体说)
(二)自主观察画面
鸭子坚持自己的想法,继续向前骑着。
1、接下来鸭子又会遇到哪些动物?
2、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三)遇见朋友
1、集体回忆:来!一起说说鸭子遇到了谁?(集体说)
2、它们之间可能在说些什么呢?(一幅幅放大)
3、分析画面
●担心的母鸡
(1)母鸡在和鸭子些什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原来云朵里的图案给了你们提示!)
(2)的确大家所料,母鸡又担心又害怕。(播放录音)那鸭子会不会母鸡的担心害怕而放弃骑车的想法呢?它会怎么说呢?(集体说)
看来接受别人的建议,并坚持自己的想法,鸭子骑车课真不容易。喜欢他的小朋友竖起你们的大拇指。
●不屑一顾的马(师生互动:老师做马,小朋友做鸭子)
鸭子乐器越好,经过了马的身边。
(1)看看马是什么表情?让我们一起来学学看。(一起学)
     这个表情是什么意思?(学完放云朵)看懂了吗?看懂了谁来演鸭子?
(2)幼儿扮演扮演马,教师与孩子们演鸭子?
*是呀,鸭子并没有因为马的瞧不起而放弃骑自行车,它越骑越快,越骑越快!喜欢鸭子的小朋友替他加加油!
●羡慕老鼠(幼儿情景表演)
鸭子快速地骑过了老师的身边。
(1)有没有看到小老鼠的动作,是怎么样的?(一起学)(学完放云朵)
(2)谁愿意上来演演鸭子和小老师。(一组)
(3)想不想都来演一演?(一半小朋友演鸭子,一般小朋友演老鼠)。
看来鸭子不仅鼓励了自己,还能鼓励同伴了,喜欢他的拍拍手。
3、小结:虽然这些小动物对鸭子骑车各有各的想法,有的担心,有的嘲笑,有的不屑、有的羡慕,可是鸭子它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他一直鼓励自己说“我行,我行,我一定行”最终学会了骑车。
4、看看鸭子是怎样一步一步学会骑车的?看懂了,和你的同伴说一说。
(先一只脚跨上自行车,然后开始慢慢骑车,等熟练了就可以用单脚站在自行车座位上,最后可以撇开车把骑车了)
  (1)现在这里就有一辆自行车,谁来试一试?(个别体验)
   2、鸭子骑车可真有趣,我们都来骑骑看吧!(集体体验)
鸭子们鼓励一下自己“我行,我行,我一定行!”
三、惊喜的秘密(      进一步体验坚持不懈就会获得成功)
突然,一大群孩子骑着自行车冲下路来。他们骑得特别快,谁也没有看到鸭子。他们把车停在门前,就进屋去了。(播放至他们看着自行车在想什么呢?)
(一)动物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看着自行车,在想什么呢?
(二)你们看到了谁在骑车?动物们骑车太可爱!
(三)动物们一开始不是都是不赞同鸭子骑自行车的吗?现在怎么也都骑上自行车了呢?
小结:鸭子成功骑上自行车告诉我们,只要你敢于尝试,你行、你行、你一定行!
那么,我们的鸭子是不是学会了骑自行车以后就停止他疯狂的想法了呢?瞧,瞧!此时此刻的鸭子他又会有什么疯狂的想法了?让我们一起再把故事欣赏一遍。
(完整欣赏)
四、延伸(       情感迁移)
小朋友有没有像鸭子那样,遇到过一些困难的事情,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了呢?那有没有努力了,但还是没有成功的呢?不要紧,遇到困难了记得对自己说 “我行、我行、我一定行”! 对了,相信你们经过努力,一定会成功。到时候记得与我们一起来分享哦!
活动反思:
  绘本阅读的主要目标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给幼儿更多的观察、想象空间,幼儿都兴趣浓厚,参与性很高思维活跃,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从而也充分发挥了绘本图文的双重重要性,效果不错。 活动过程中注重让幼儿敢想、敢说,每出示一张图片就让幼儿从细节处观察,从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一步步引导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还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
  引导幼儿说出动物对鸭子骑车的看法时,孩子说的比较单一,语言不是非常的丰富,只有小部分幼儿一直再说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孩子说不出来,不能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82篇、大班绘本阅读绿魔法师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每个人在心中都会有这样一个梦想:能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魔法师,生活能因为魔法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让自己的家与绿色森林融为一体,随时享受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和充满生机的绿意,在爬山虎的绿荫理享受清凉,把桌椅变成树的模样,在绿色的帐篷理做梦,给爸爸妈妈化个怪异的妆―――故事里的魔法,既是孩子的童话,也说成人的梦想。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场景、人物的趣味性。
2、熟悉故事内容,学会观察并能用完整的语句进行讲述画面中场景、人、物的变化。
3、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能将自己的想象通过画、说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
2、教师准备:大图书、磁带、图片(关于树木被砍伐、田地干枯2张)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教师播放魔术师刘谦表演的一个小魔术,引起幼儿对魔术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看魔术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魔术,一定要仔细看哦!你们还看过什么魔术表演呢?看了魔术表演你有什么感觉?
2、引出故事《我是绿魔法师》,引起幼儿阅读故事的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可知道,有个叫顽皮豆的小朋友,他自称他是"绿魔法师"。那他有什么魔法呢?我们一起到故事中看看吧!
二、自由阅读
1、幼儿有序地取书。
2、幼儿自由地阅读故事,教师适时进行引导。
师: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绿魔法师在家里的哪些地方施了魔法?房间里有些什么?这些东西原来是什么样的。现在有什么变化?
3、教师与幼儿一起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神奇性。
师:你喜欢顽皮豆的魔法吗?说说你最喜欢他变的哪个魔法?
4.引导幼儿说出魔法的细节,对孩子的回答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
三、大图书阅读
1、师生一起看大图书,逐页观察讲述,理解故事内容。
(1)观察第1页,引导提问:顽皮豆从森林里玩耍回来有什么变化呢?他说了些什么?幼儿回答,然后和幼儿一起学说顽皮豆的话:"我是绿魔法师。"并配上动作。
(2)观察第2页-第11页:我们一起来看看顽皮豆的绿色魔法吧。
第2页:顽皮豆的魔法从哪里开始的呢?你们发现了什么变化?
第3页:顽皮豆的新窗帘是什么样的?这样的窗帘你喜欢吗?为什么?
第4、5页:魔法让桌子、椅子变成了什么样子?出示大字卡"桌子""椅子"。
第6、7页:小床变成了什么?周围有哪些变化?
第8、9页:妈妈和爸爸有什么变化?你希望你的爸爸妈妈变成那样吗?
第10、11页:顽皮豆跑到了哪里?他的魔法让卫生间发生了什么变化?青蛙是怎么变出来的?小鸟为什么愿意到这里来?
第12、13页:顽皮豆的家变化了什么?他喜欢吗?你喜欢绿魔法师给家里带来的变化吗?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情?
(逐页引导幼儿大胆观察,想象,并找出答案。)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看大图书,完整地欣赏故事一遍。
3、幼儿看小图书,听录音讲故事。
四、活动延伸
1.顽皮豆是个绿魔法师,他把家里变成了一个绿色的世界。可是在我们的大自然生活中呀,有的地方可就不这样子了,(出示被砍伐的树木,田地干枯的图片),当你看到这幅图片,你的心情怎样呀?要是请你来当魔法师,你准备做一个怎样的魔法师呢?你想在这里施展什么样的魔法呢?
2.请幼儿画一画,说一说。
五、活动反思
在这节语言活动中,我充分把握住孩子爱听故事的习惯,捉着幼儿的好奇心,通过观看魔术师变魔术的视频引导幼儿进入主题,幼儿在整节活动中注意力非常集中,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大胆想象、非常主动地去寻找答案。特别是在最后我还把环保教育渗入其中,当孩子们看到我所出示的图片时,每个小朋友都愿意当一个出色的魔术师,愿意把我们的大自然变得绿绿的,而且还想到了很多很多环保的方法(比如节约用水、多植树),在提高幼儿的语言发展时,环保意识也逐步增强了。

第83篇、大班绘本艾玛和风教案反思

活动目的:
1、观察画面,大胆猜想并讲述故事情节和人物间的对话。
2、喜欢艾玛开朗乐观的性格,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艾玛与风》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介绍人物,引起兴趣
1、这是谁,你们认识吗?(介绍花格子大象艾玛)
2、听听声音,这说的是艾玛和谁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感受乐趣
1、根据提示,猜测人物对话,插问:
猜猜,艾玛和它的弟弟会说些什么呢?(根据图示提示想象)
大象们该怎么办才不会被风吹走呢?
2、实验操作,想象故事情节:
你觉得这里有哪些东西是容易被风吹起来的?(手帕、餐巾纸、塑料袋、积木、羽毛等)
插问:听,你猜这次艾玛会真的被风吹走吗?为什么?
艾玛会被吹到什么地方?
3、讲述故事结尾,你喜欢艾玛吗?为什么?
小结: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带去快乐的人,总是会得到大家的喜爱。
活动反思:
这节语言活动,《艾玛与风》从整体上效果还是不错的,这次活动可以说我并没有运用什么特别的活动教具和教法,但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表现力还是很显而易见的,很适合我们大班这个年龄阶段的,虽然有些幼儿回答问题不是很正确,但他们敢于回答问题的精神还是很宝贵的,值得小朋友们去学习,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班孩子把握的也不错,想象力真的很丰富,我觉得唯一不足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如果他们能够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表现的更好,更出色,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注重这方面的的培养,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第84篇、大班绘本教案:我的幸运一天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我的幸运一天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体验故事情节突然发生转变的趣味性,激发阅读绘本的兴趣。  
2、在生活中,知道遇到危险时不害怕,不慌张,开动脑筋,想办法逃脱。  

活动准备:  
PPT、绘本书、电子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T:大耳朵,撅嘴巴,吃起饭来吧嗒吧,细尾巴,胖嘟嘟,吃罢就睡呼噜噜。它是谁?(出示小猪)你觉得小猪是一种怎么样的动物?今天,这只可爱的,胖嘟嘟的小猪遇上了谁,(出示狐狸)你觉得狐狸又是一种怎么样的动物呢?(引导幼儿观察狐狸的表情)当小猪遇上狡猾的狐狸时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讲述)?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绘本书《我的幸运一天》  

二、揭示书名  
(出示标题)T:什么是“幸运”呢?有时上街去买彩票,结果买的彩票中奖了,那就很幸运,可是幸运的事不是经常会发生的哦!你们遇到过幸运的事情吗?是什么事呢?  
当小猪遇上狐狸猜一猜会是谁的幸运一天呢?(幼儿猜测)今天到底是谁的幸运一天呢?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  

三、观看图书,理解故事  
T:有一只小猪想去小兔子家去做客,可是它太粗心,竟然找错了房子,当它看到森林里有一座房子的时候,就跑去敲门,谁知道敲开的是狐狸家的门。  
(出示2)T:哎,这只可怜的小猪,竟然敲了狐狸家的门,看!狐狸正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修指甲呢?更有趣的是它一边修指甲一边还不忘学习呢!他在桌子上还放了一本《捕捉动物的方法》的书,那狐狸看这本书有什么用呢?我们再来看看,在狐狸的家里还有什么?(出示三幅照片)这三张照片说明了这只狐狸是一只怎么样的狐狸?  
T:(出示4)狐狸打开门,门外站着一只小胖猪,当小猪看到来开门的是狐狸的时候,它的表情怎么样?请你们学学害怕的样子(教师带了幼儿一起边做动作边学对话)那,狐狸一看见一只胖嘟嘟的小猪送上门来,它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T(出示6)看,狐狸是怎么做的?(师讲述这页故事内容)看到这里,你觉得这是谁的幸运一天呢?这真是狐狸的幸运一天,可是结果真的会这样吗?  
T:小猪知道挣扎也没有用,(师讲述小猪的话)小猪的妙招是什么?(师用绘本中的话小结)你们觉得狐狸会答应吗?为什么呢?  
T:(出示10)看,狐狸这是在干什么?狐狸在忙的时候,小猪呢?狐狸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出示11)我们一起来学学狐狸给小猪洗澡的样子,(师讲述小猪的话)  
T:“这真是一个舒服的澡啊”,还好,小猪想出了好办法,幸运的躲过了。那接下来,小猪还会这么幸运吗?(出示14、15)现在,狐狸在干什么?这次小猪想的妙招又是什么呢?(请幼儿讨论,师用绘本中的话小结)这次小猪又幸运的躲过了。  
T:“这真是一顿丰盛的午餐啊!”,喂饱了小猪,狐狸心想这次总能吃掉它了吧。可是狐狸的计划能成功吗?接下来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出示18、19、21、23、24)你觉得哪副图最有趣?为什么? 这次小猪的妙招是什么?(师用绘本中的话小结)最终,小猪又幸运的躲过了。  
 T:在这些图片中,你有看不明白的地方吗?那我来考考你们,这两张照片说明了什么?你看,连经常做运动,身体强壮的狐狸现在都累的昏倒过去了,说明这只小猪怎么样?我们一起来学学狐狸给小猪按摩的样子。  
小结:狐狸三次要吃掉小猪,可小猪三次都幸运的躲过了。  
T:(出示26)你觉得最后是谁的幸运一天呢?为什么狐狸每次都会相信小猪的话呢?看,(出示28)小猪回到家后在做什么呢?桌子上又有些什么东西呢?为什么小猪要准备这些东西呢?师小结  
T:小猪回到家后,狐狸终于醒过来了,它躺在床上想:哎,今天,真是我的倒霉一天,送上门来的小猪就让他白白跑了!  

四、总结   
T: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呢?如果有一天,我们也遇到了危险,应该怎么办?(教师可以结合故事中的情节帮助幼儿总结) 

第85篇、小班绘本活动阅读上床睡觉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次尝试阅读活动,能感受阅读的乐趣。
2、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图画合理推测故事发展,大胆表达对图画的理解。
3、了解书本的一些简单的结构。
教学准备:
大书一本、对话框、报纸、娃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师带幼儿以坐交通工具的形式进入。
二、阅读大书
1、动物园到了,老师还发现了一样奇怪的东西,看看是什么?(出示封面一张吊床)这里怎么会有一张吊床呢,干什么用的?忽然听到"砰"的一声,发生什么事了?(出示封底床倒塌了)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幼儿自由发挥想象)
2、介绍书本:封面、题目、封底。
3、这个秘密就藏在这本书里,小动物们看到这张吊床都想去睡觉,哪个小动物会先看到呢?(幼儿猜测)
4、第一页:看看谁来了,(小蛇)小蛇是怎么上去的,(扭啊扭)介绍对话框:"哈哈睡在这里真舒服"。下面还会有哪个小动物来呢?
5、第二页:看看谁来了,(小猴)小猴是怎么上去的,(爬上去)出示对话框:"哈哈睡在这里真舒服",小猴睡上去后吊床有什么变化?(吊床有点塌下去了)下面还会有谁来呢?(狮子)
6、第三页:狮子是怎么上去的?(窜上去)出示对话框:"哈哈睡在这里真舒服",狮子睡上去后吊床又有什么变化呢?(吊床又塌下去了)下面还会有谁来呢?(大象)
7、第四页:大象来了,小动物们是什么样的表情啊?(惊讶)如果你是小动物会怎么跟大象说呢?(幼儿自由发挥),大象最终有没有上去呢?
8、第五页:发生什么事了?(吊床倒塌了)是啊,大象还是没有听小动物们的劝告,一脚踏上去了。
三、总结分享
1、"这个故事有趣吗?让我们再来看一遍,体会故事的趣味。平时小朋友也要注意安全,不要很多人挤在一起,这样很危险。"
2、"给小动物想个好办法,怎样才能让每个小动物都睡好觉。"
四、结束活动两个小朋友一组拿吊床让小动物睡在吊床上,唱摇啊摇出活动室。

第86篇、幼儿园托班绘本阅读喝汤了,擦一擦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小手、小脚、小肚皮、小脚的位置;
2、尝试自己去给小动物擦一擦,练习找出脏的部位并擦干净;
3、在给小动物擦一擦的情境操作中获得愉悦体验。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宝宝有过将汤撒在身上的经验
材料准备:绘本课件、一筐小毛巾
活动过程:
一、喝汤情境设置。
师:妈妈做了一大锅美味的汤,她想把汤带给宝宝和宝宝的好朋友一起喝。她把汤舀在四个盘子里,在每个盘子边放一个勺子,请宝宝和宝宝的好朋友一起喝。“宝宝们,喝汤喽!”(呈现四碗汤)
二、四个角色认识PPT图片逐个呈现——小兔,小老鼠,小熊,宝宝“请谁先来喝汤啊”(小白兔喝汤喽)“还请谁来喝汤啊”(小老鼠喝汤喽)“再请谁来喝汤呢”(小熊喝汤喽)“最后还要请谁来喝汤啊?”(宝宝喝汤喽)四个同张图呈现“我们一起喝汤喽!”
三、引入泼汤事件泼洒事件——小老鼠泼到肚皮上了(PPT图片呈现);师:“啊!小老鼠把汤撒了,撒到肚皮上了。”
师:“宝宝说,我帮你擦一擦吧,来,擦一擦,擦一擦。”
泼汤事件——小白兔把汤撒到小手上了(重点理解);师:“哎!小白兔也把汤撒了,撒到哪里了啊?”
师:“请宝宝来帮帮小白兔吧,怎么帮的呀?”
师:“宝宝说,我帮你擦一擦吧,来,擦一擦,擦一擦。”
请宝宝个别回答,然后表扬这个宝宝,激发其他宝宝的热情,集体回答泼洒事件——小熊把汤撒到小脚丫上了;泼洒事件——宝宝把汤喝到嘴巴上了;师:“啊,太好喝了!小兔的盘子喝空了;小老鼠的盘子喝空了;小熊的盘子喝空了;还有,宝宝的盘子也喝空了。”
四、情境操作——帮动物宝宝擦一擦师:“今天我们教室里也有很多动物宝宝把汤撒到身上了,我们宝宝愿不愿意帮帮他们呀?”
教师示范师:“这是谁?他把汤撒在哪里啦?”
师:“我们用小毛巾给他们擦一擦,边擦边说:我帮你擦一擦吧。来,擦一擦,擦一擦吧。”
师:“擦完以后把他送回家(筐中),把小毛巾也叠成小方方送回小箩筐”
宝宝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和结束语师:“宝宝们帮助动物宝宝擦得干干净净了,动物宝宝说,谢谢你们!”
师:“我们宝宝中午喝汤的时候虽然很小心,但是有时候还是会不小心把汤撒到身上,怎么办呢?”
师:“我们就自己拿起小手帕,来,擦一擦,擦一擦!”
师:“这个好听的故事就藏在这本漂亮的小书里面,宝宝们以后中午吃完饭就捧起这本小书,一页页边看边轻轻说一说。”(介绍书)

第87篇、大班绘本教学搬过来,搬过去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读一本书,了解故事的内容;在读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猜猜人物、摸摸书本、说说想法、编编故事等方法,让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让学生了解这个系列的其他两本作品《鳄鱼爱上长颈鹿》《天生一对》,走进达妮拉•库洛特的幻想世界。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投影、课件、故事绘本、画架及房子造型的图板。
2.知识准备——课前丰富学生关于动物的一些知识。
【教学过程】
一、聊聊书名,触摸书本。
1、猜猜主人公
出示绘本扉页让学生猜猜本书的两位主人公是谁?
2、读读绘本名
这本书就在这里,谁想先摸一摸这本书呀?
出示绘本书名——《搬过来,搬过去》认识“搬”字
猜猜书中的主人公要搬的是什么?猜猜它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3、出示故事的第一页
使学生对两位主人公的外形有更直观的认识,明白“高大”和“矮小”的意思,并读读书上的四句话“这是长颈鹿。她非常高大。”“这是鳄鱼。他非常矮小。”
让学生看着画面,试着用上“高大”和“矮小”称呼主人公并和他们打打招呼。如:“你好呀,高大的长颈鹿。”
4、爱的初体验
关注第二页引导学生依据书中的信息分辨出主人公的性别和他们之间的爱人关系。
二、师生共读,触摸故事。
1、听听故事的前一部分——“搬过来”。(板书:搬过来)
因为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是一个图画故事,所以你除了听老师讲故事之外,还要会看图,观察图画与故事的联系,也可以根据图画的内容猜测故事的情节发展。听清楚了吗?那故事就要开始咯!(教师开始结合图画朗读“搬过来”这个部分的故事。)
(1)对长颈鹿来说“不理想”表现在哪儿?
行走问题——睡觉问题——坐下休息问题(板书以上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每个问题出现的时候相机引导学生为图画书补白——如:长颈鹿小姐撞到头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哎哟,!”使学生对“一点也不理想”有正确、直观的认识。
(2)爱的再体验
从第七页鳄鱼先生的话中初次体会家人之间的关心和体谅
2、听听故事的中间半部分——“搬过去”。(板书另一半课题:,搬过去)
(1)放手让学生依据前一部分的学习方式找出——对鳄鱼来说“困难”又表现在哪儿?
吃饭问题——门把手问题——上下楼问题——上洗手间问题——晾衣服问题(板书以上内容)
在此进行“因为……所以……”这个句式的训练。如“因为门把手太高了,所以鳄鱼先生够不着。”
(2)爱的三体验
关注第十五页鳄鱼和长颈鹿的难过
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主人公,老师用采访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心里话。“鳄鱼先生你为什么不开心呢?”“长颈鹿小姐你住在这里不是很方便吗?怎么也不开心呢?”
从而再次体会家人之间的关心和体谅,这里他们的难过应该不仅仅是抱怨,而是在为对方着想,为对方的不便难过。
3、听听故事的结尾部分——“有新家了”。
(1)编编故事。
那该怎么办呢?(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激起继续阅读的期待。)
请你当回小作家,说说他们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看谁能把接下来的故事编得最有创意,最有意思,那就是咱们班的“故事大王”。请学生先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教后反思:
这是一本让你第一眼就喜欢上的图画书,可爱的形象,柔和的色彩,幽默夸张的动作表情。绘本大意是:一位小个头的鳄鱼先生爱上了一位大个头的长颈鹿女士,因彼此相爱而生活在一起,却因为相互间的巨大差异而面临着许多的麻烦;但他们终于勇敢地携起手来,共同打造幸福的生活。
为了让幼儿便于理解友谊,我将长颈鹿和鳄鱼设计成好朋友,孩子们对画面很感兴趣。
在活动过程中,有几点值得分享之处:
1. 开放性的提问。在课堂上,小朋友们也被故事所深深的吸引。我通过PPT课件,先出示封面,让孩子们观察这本书的封面,说说这本书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长颈鹿和鳄鱼油什么差异。然后我把主动权抛给了幼儿,让幼儿观察图片并思考办法。在这个过程中,积极鼓励幼儿动脑筋去思考全面的办法。
2. 阅读过程中,我注重幼儿的表达。如,让幼儿猜测着他们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比如:长颈鹿的床太高了,鳄鱼只能睡到地板上;长颈鹿家的洗脸池太高了,鳄鱼的脸每天都脏兮兮的;长颈鹿家的橱柜太高了,鳄鱼帮不上他太太的忙……同时幼儿为了能让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想了许多办法:把他俩的房子连在一起,中间开个小门,这样他们都方便而且还可以见面;住在长颈鹿家,因为他们是爱人关系,所以当鳄鱼够不着东西时,长颈鹿可以把鳄鱼抱起来,帮助他……我为他们的想象力而惊叹,或许这就是绘本带给我们的魔力。
3.为了帮助幼儿便于观察,我除了用课件,还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吃饭问题;门把手问题;楼梯问题;马桶问题;晾衣服问题等等,当幼儿在长颈鹿和鳄鱼的新家图片中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掉时感到非常兴奋和油成就感。
本次活动绘本教学选材很重要,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去开展,才能行云流水般地把活动开展下来。作为大人,看这个绘本同样深有感悟,在和爱人、家人遇到困难时不能一味的放弃、退缩或者互相埋怨,应该一起想办法,一起动手改变、克服困难。

第88篇、中班绘本教学艾玛捉迷藏说课稿教案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 老师:
大家好,今天很荣心能代表中班段来说说这节课:绘本是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图文合奏,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种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又是以图画的美感抓住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艾玛捉迷藏》是以一个个色彩丰富、动态鲜活的画面来组成,文字不多,简洁明了,给儿童想象、猜测的空间,符合幼儿阅读的特点。引导幼儿从图示观察入手的,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先和图示进行对应、碰撞,产生共鸣,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画面。基于这样的背景,因此我们中班选择《艾玛捉迷藏》的绘本教学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首先我先来说说《艾玛捉迷藏》这个教材
《艾玛捉迷藏》是被称为"现代寓言大师"的大卫﹒麦基的系列作品之一,他十分了解孩子的心理,"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编绘得妙趣横生。捉迷藏是幼儿喜欢的游戏,贴近孩子生活,是孩子熟悉的事情,而且情节、画面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独特的心理状况、思维方法和语言特色,在视觉形象上绘本以艾玛与小鸟捉迷藏的形式展开故事,不仅让孩子感受到色彩变化的美妙与绘画的乐趣,而且还能强烈地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在捉迷藏寻找过程中又符合幼儿好奇、猜测、想象等心理特征,能让中班幼儿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持久的兴趣。
二、接下来说说教学目标
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故事情节,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处是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2、原定目标(能大胆积极得讲述自己的发现,并学说故事角色中的对话。)现定目标:发现动物体色(外形)和环境的关系。
3、在躲藏过程中感受捉迷藏游戏的快乐。(后来加的目标)
三、 说重点 难点
前面几次老师在试教的时候发现,孩子对模仿小鸟和动物们比较困难,在情感上也没有很好的和老师引起共鸣,那么我们后来就觉得通过运用角色扮演法,先是老师做小鸟,小朋友做小动物。于是我们的把活动重点放在理解故事内容,学说艾玛和小动物之间的对话。但是整个活动下来,发现这样的教学过于单一,封闭。于是现定重点:通过阅读绘本,了解故事情节,能大胆积极得讲述小鸟把哪些东西当成了艾玛。
原定目标难点定在帮助幼儿理解"我哪里都没有找到你",开始时我们为什么把这句话作为难点呢?因为在前面几次试教的过程中,小朋友对这句话理解不了,因此我们把请幼儿猜测讨论"小鸟为什么不能找到大象?因为大象哪里都没有去,"
现定难点:理解动物体色与环境的关系。
四 、说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原来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绘本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并对ppt做了修改
彩色艾玛的拼图,通过活动开始部分和孩子玩的拼图游戏,加深幼儿对绘本中艾玛的认识。
在我们柴老师第一次在试教时,因为在活动前捉迷藏的游戏没有和孩子们玩过,后来组织下来我们老师发现孩子们虽然以前已经玩过捉迷藏的游戏,但对捉迷藏的理解不够深入,(根据心理学上儿童的遗忘规律的现象,觉得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提出在要进行经验上的准备,活动前再和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五:说教法、学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程序
整个活动分为四大部分,先是通过拼图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了解大自然中小动物躲藏的秘密--再次通过游戏,迁移经验
下面将其详细说明一下:
(一)、开始环节,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第一次、第二次试教的时候,是老师出示不完整的艾玛拼图,请几个幼儿自己到黑板前来拼一拼,猜一猜,说一说怎么来拼?为什么?可是等待拼图完成的时候。我们发现这样对孩子来说有点困难,时间有点长,也很容易导致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于是我们组的老师就提出请幼儿来说怎么拼?老师来帮助他们来粘贴,这样一来时间上就缩短了,难度也降低了。
当拼图完成的时候,教师马上进行追问:你们发现原来是什么啊?
幼1:哎呀,是一只花格子大象。
幼2:身上五颜六色的真好看。
师:"对,今天我们讲的就是这只花格子大象的故事。引出主题。此环节安排用心良苦,有两点巧妙之处:利用游戏法很自然的导入关于"大象"的阅读活动,吊足了孩子的胃口;"拼出的大象"与绘本相吻合,将大象的特别之处前置,一目了然。
第二部分: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这里我们根据原来的目标,通过逐一出示ppt,教师主要通过运用直观法和提问法,对每一张图片都详细阅读。这样的教学过程感觉很罗嗦,出现多重提问体现不出层次和梯度,逻辑不够严密,重难点不够显现,感觉停留在对绘本表面的解读,没有把绘本蕴藏的信息挖掘出来。于是我们又通过自己的认真解读,却惊喜的发现《艾玛捉迷藏》不仅能引领孩子们来到了精彩的游戏世界,孩子们在和小鸟一起寻找艾玛的过程中,还感受艾玛五彩斑斓的体色与森林环境的关系。于是我们及时的调整了目标和过程,并对ppt做了修改。
(一)、PPT1:幼儿看完后图片后向幼儿抛出问题,你们看动物都藏在哪里?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当小朋友都找到后
PPT2:现在轮到艾玛藏起来了,谁来找?你怎么知道的?(这个追问的目的在于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现在轮到艾玛躲起来了。我们数到10就去找大象吧。(数到十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它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感受捉迷藏游戏的有趣。)
PPT3、4:一起寻找艾玛在哪里,首先找到的是狮子的太阳伞,老师马上抛出问题"小鸟为什么会把太阳伞当成是艾玛呢?"
(这两个图片,老师与幼儿一起详细的解读,挖掘出绘本中蕴藏的信息。)
PPT5、6:
1.那个花格子是不是艾玛呢!
2.小鸟还把什么当成了艾玛? (风筝)(这个问题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就是围绕这个问题来开展的。)
3.那艾玛在哪呢?我们来帮小鸟找一找。依次点击出示小船、韦伯、旗子、帐篷、衣服和袜子。(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严谨性。如果像原来设计的提问,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幼儿带来生机,反而对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
4.(同时出示帐篷、衣服袜子、太阳伞、小船画面)
师:刚才我们和小鸟找了好多地方,把哪些东西当成艾玛了呀?为什么会把他们看成是艾玛呢? (这个问题具有一定针对性,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拓展幼儿的视野)。
第三部分:了解大自然中小动物躲藏的秘密
1.师:小鸟找了这么多地方也没找到艾玛,于是它决定先去找其他小动物,看这里!藏着谁呢?(找找说说螳螂、知了、枯叶蝶)(这里很自然地过度到动物体色(外形)和环境的关系上,让孩子们理解:要让自己藏起来,得找一个和自己身体颜色很接近、样子很像的地方,才不容易被人发现,为后面的游戏做好准备。)
最后一个环节: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容易接受也是最喜欢的活动, 把活动中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游戏当中,促进孩子的情绪情感的体验,使活动达到最高潮)。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们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活动反思:
《艾玛捉迷藏》是一节很有趣的课,它让幼儿对动物保护色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活动选材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是幼儿特别感兴趣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这节活动不仅增加幼儿的科学知识,还让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读本《艾玛捉迷藏》主要是通过对图画的观察和学习来理解故事,并发展幼儿的细节观察能力:发现大象藏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发展幼儿的换位思考能力等,同时,把从读本中获得的经验迁移到生活和游戏中,丰富他们的相关经验,这也是活动的重点。
在第一环节经验时,对于捉迷藏幼儿是非常喜欢的,但对于怎样藏才安全?怎样藏才不容易被找到?幼儿的经验明显不足。
在第二环节阅读图书中,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能够通过画面信息,很清楚的知道艾玛躲在什么地方,并说出大象所在的位置,如大象藏在彩色树的后面等等。图画中的地方都是幼儿能直观感受的,因而幼儿比较容易理解,学习的兴趣也比较浓,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故事的结局也颇有幽默感,孩子们对这个结局兴趣盎然,津津乐道。
第三个环节帮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主要是加深幼儿对花格子大象身体相近色的认识,并给它找个合适不易发现的地方躲藏。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能将自己的感知与思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个环节中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强,操作环节花的时间长了些。
活动中我一直都是利用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能够更清楚的理解故事,在整节课中,我留给孩子的空间太少了,一个问题下去,就有点破不急待的寻求答案,或自己讲出来。幼儿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
虽然这节课得到了老师的一些肯定,但对我来说,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反思的也还有很多很多……。今后,在如何准确引导孩子观察发现、如何回应孩子抛过来的问题等方面要不断实践、探索。

第89篇、中班语言绘本点点点教案反思

一、活动来源:
图画书《点点点》整本书挥洒着魔力,吸引孩子热烈参与,随着一页一页的互动,书的内容也开始产生奇妙的变化,非常能满足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同时,《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所以,我们组秉着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的宗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一本好玩的图画书——《点点点》,让孩子一起在体验如魔术般的游戏中学习数量、颜色、排序、方位、大小等的变化!并以集体游戏的方式重新演绎绘本故事,在游戏参与过程中,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听觉能力,反应力,并享受一起协作的愉快和成就感。
二、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想想中,了解绘本的内容。
2.在动作指令的操作中,感知点点的数量、颜色、排序、方位、大小等变化,动手操作按规律排序涂颜色。
3.在魔术般的互动游戏情境中,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看看、说说、想想中,了解绘本的内容。
难点:在动作指令的操作中,感知点点的数量、颜色、排序、方位、大小等变化。
四、活动准备:
绘本PPT、 绘本图书一本、红黄蓝三色点点若干、透明魔法袋一个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点点魔术师
(一)出示透明魔法袋,激发孩子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神秘的东西,猜猜看是什么?
这个魔法袋里装的什么呢?(魔法袋里有许多点点,有红色的点点、还有黄色的和蓝色的点点。)
(二)孩子们自选喜欢点点,变身小小魔术师。
师:这些点点也全部被施了魔法,现在我把所有的点点全部倒在桌子上面,请现在你们赶紧来选一个点点贴在自己胸前,让我们一起来当点点魔法师吧!
二、采用魔术游戏,感知绘本内容。
(一)出示黄点点,激发阅读兴趣。
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我的小伙伴,你们看它是谁?(黄点点)
(二)调动幼儿思维,进行想象猜测。
师:黄点点会是什么呢?(幼儿猜想)黄点点也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想不想和它玩一玩?
(三)通过多种指令,完整感知图书。
1、按一按,点点会变多。
师:按一下这个黄点,看看会有什么变化?(一个黄点变成两个黄点)
    再来按一下,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变成了三个黄点)
2、点一点,黄点会变色。
师:现在用手指轻轻地点一点左边的黄点,小黄点变成了什么颜色?
    就是这样,再来点点右边的黄点,小黄点变成了什么颜色?
3、按五次,点点又变多。
(1)黄点点魔术师徒手按五次黄点。
师:太神奇了,现在请黄点点魔术师施魔法,远远地按五次黄点,看变成了几个黄点?(五个)
(2)红点点魔术师徒手按五次红点。
师:红点点魔术师,赶紧给红点点也按五次,看变成了几个红点?一起数一数。
(3)蓝点点魔术师徒手按五次蓝点。
师:蓝点点魔术师,你们也按五下蓝点,会有什么变化呢?
4、摇一摇,点点会移动。
(1)请一个小朋友摇一摇书,看点点的变化。
师:现在请一个魔术师上来,拿起书摇一摇,点点怎么样了?
(2)魔术师们集体用身体左右摇动来施魔法,点点又有新变化。
师:点点魔术师们,现在你们全部摇摇你们的身体,看看魔法会让点点发生什么新的变化呢?
(3)魔术师身体往左边倾斜,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往右呢,试试看?
(4)再请一个最棒的魔术师来摇一摇,变魔术,让点点们排列整齐。
 师:点点听话吗?怎么排的队?
5、使劲按,点点换位置。
(1)魔法师双手按住自己胸前的点点。
师:哎呀,天黑了,点点睡觉了。
(2)魔法师放开手,让胸前的点点漏出来。
师:天亮了,点点会出来吗?咦,点点睡了一觉醒来有什么变化吗?
有两个点点没睡醒,站错了位子,你发现了吗?
(3)魔法师跺跺脚,点点变成了什么?(彩虹)
6、吹一吹,点点会飞走。
(1)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吹口气看看,点点会变化吗?再使点劲儿。
 (2)魔法师们劲儿太大了,把点点都吹到书最上面去了,赶快请了最厉害的魔法师把书立起来,看点点能不能掉下来?
7、拍一拍,点点会变大。
(1)拍一下手,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2)接着拍两下、三下、四下呢?
(3)鼓鼓掌,黄点变回来了。
三、听指令,表演绘本故事片段。
1、请点点魔法师,按红、黄、蓝三种颜色排队。
2、教师摇一摇图画书,点点们散开,身体往左边倾斜,点点往左边跑,身体往右边倾斜,点点往右边跑,再摇一摇图画书,点点们重新排好队。
3、集体一起拍手,用身体动作表示点点变大。
4、最后一起鼓掌,点点们回到位子上。
5、魔法师们选三种颜色给自己手上的点点按规律穿上漂亮的衣服(涂色)。
四、教师介绍图画书的名称,请喜欢图画书的孩子到活动区继续阅读。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第90篇、小班绘本阅读妈妈抱抱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画,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
2.从动物的拥抱爱抚中,感受妈妈的爱和拥抱的温馨。
活动准备:
绘本《妈妈抱抱我》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感受母爱的表达
1.小朋友,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为什么?(妈妈爱我们)
2.那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呢?妈妈为宝宝做过什么事?(妈妈给我买吃的、妈妈给我讲故事、妈妈喜欢抱抱我等)
3.师:你们的妈妈真爱你们,因为你们都是妈妈的心肝宝贝。
二、导入故事,感受动物妈妈对小动物表达爱的方式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有关动物妈妈爱自己宝宝的故事,名字叫《妈妈抱抱我》,你们想听吗?(想)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啊?那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⑴感受鸡妈妈的爱
①(出示第二张图片)看看图片上有谁?(小鸡的妈妈是谁?那小鸡的爸爸叫什么呢?)
②你们猜鸡妈妈是怎么抱小鸡的?用什么抱小鸡呢?
③(出示第三张图片)原来鸡妈妈是用翅膀抱它的孩子的。我们也来抱一抱。每当鸡宝宝遇到危险的时候,鸡妈妈就会用翅膀把小鸡紧紧地护住。
⑵感受狗妈妈的爱
①听!谁来了?(播放狗的叫声)
②(出示第四张图片)原来是狗妈妈和它的孩子。狗妈妈是怎么爱她的孩子的?你们家养小狗吗?你家小狗看见你会怎么样?(摇尾巴,用舌头舔你)
③(出示第五张图片)看,故事里的狗妈妈用舌头轻轻地舔它的孩子。
2.体验和妈妈的爱,感受拥抱的温馨
⑴(出示第八张图片)小女孩回到家中,翻出一本书,她在看什么书啊?(幼儿观察,大象的书)那么大象妈妈会怎么爱自己的宝宝呢?
⑵(出示第九张图片)瞧!象妈妈用鼻子温柔地抚摸着小象呢!想想看在你们睡觉的时候,妈妈轻轻地抚摸你们,心里感觉怎么样?
⑶(讲述第十,第十一张图片)小女孩和妈妈幸福地抱在一起。
师:想想看小女孩和妈妈幸福地抱在一起,小女孩会说什么?妈妈会说什么?(我爱你妈妈,我也爱你宝宝……)老师妈妈也很喜欢你们,宝宝们呢?老师妈妈也想抱抱你们,宝宝愿意吗?
三、完整欣赏故事
1.师:让我们完整的来欣赏下这个故事吧!
2.师:好温暖的故事,故事里有许多许多的爱。
四、鼓励幼儿主动拥抱自己的亲人、老师和小伙伴,感受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和浓浓亲情。
师:除了妈妈爱你们,还有谁爱你们?我们的身边也充满了爱,记得有爱要说出来,做出来哦!宝宝们,去抱一抱你爱的人吧!并且告诉他我爱你。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小班的绘本,很温馨,很温情,通过几个小朋友熟悉的小动物和妈妈之间的母爱的传递,让孩子明白妈妈是最爱我们的人,妈妈爱我们的方式很多很多,而我们也要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妈妈的爱,比如对妈妈说一句"妈妈我爱你",比如给妈妈一个最温暖的拥抱,比如帮助妈妈做一些小小的事情,让妈妈感受到我们对她的爱。越小的孩子有时表达的越纯真和浓烈,对亲情的依赖也最强烈,让孩子从小对知道表达对身边人的感谢和亲近,我想对于他们未来的和谐、温暖的人界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个绘本,情感表达是首位的,绘本只是一个媒介!

第91篇、大班绘本老鼠娶新娘说课稿教案反思

一、设计思路:
《老鼠娶新娘》这个故事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与我们以前听过的"老鼠嫁女"很相似,老鼠村长找女婿,以及寻找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情节,不同的是最后老鼠村长的女儿嫁给了老鼠阿郎,以及老鼠阿朗娶新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聪明机智、坚持不懈。故事画面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且其中的童谣朗朗上口,蕴涵了很多中国的习俗。
二、分析作品:
我觉得故事的核心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从而喜欢自己"。
三、说准备:
1.图书ppt,太阳、云、风、墙、老鼠、猫的图片。(知道自然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老鼠村长找女婿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中的情节)2.汉字:照、遮、吹、挡、打洞、抓、扬长补短的汉字。(更好地认识到事物最强的地方)
四、说目标:
1.体验童话故事书传达的浓浓的民俗情,探知事物相克相生循环往复的有趣现象。(难点)
2.自信地表达自己的长处,真诚地欣赏同伴的长处。(重点)
五、说过程:
故事一开始就是一首比较有中国民族风俗特点的歌曲《喜洋洋》来吸引幼儿,因为故事比较长,所以将故事分成三段式来演绎:
一、激趣导入
1.欣赏音乐: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大家在干什么?(喜洋洋的音乐)
2.引发对故事的想象。
《喜洋洋》音乐导入(出现且伴有一段喜庆的民间音乐旨在让孩子初步感受中国的民风民俗)
二、欣赏理解
1.边欣赏PPT边听故事。
2.理解讨论:你认为谁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
讲故事以问题来穿情节,通过看看、听听、讲讲帮助幼儿理解老鼠村长找女婿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故事内容。(难点的突破)
三、迁移感受
1.自己最强的长处
2.记住朋友的长处。
3.让自己变得更强。
4.回归故事。
5.玩游戏"抬花轿"展开讨论,最后村长女儿嫁给谁了?突出老鼠阿朗的聪明机智、坚持不懈。最后,在喜庆的民间音乐的渲染中再次完整欣赏童谣,诣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国的民风民俗。最后一个环节的抬花轿恰好能释放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可以说,活动最后的安排的游戏既紧扣本次活动目标又尊重了幼儿的学习特点。
活动反思:
一个好的教学活动,活动的设计不仅要合理,活动中幼儿的配合十分重要。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活动以老鼠村长找女婿,以及寻找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情节,不同的是最后老鼠村长的女儿嫁给了老鼠郎。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共同交流。培养幼儿倾听习惯,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孩子自由表达的兴趣和激情,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真正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第92篇、大班绘本综合教案:金老爷买钟

幼儿园大班绘本综合教案:金老爷买钟

游戏要求
    1、a段音乐:幼儿在圈上站好,随音乐顺时针走;
    2、b段音乐:幼儿各自表演闹钟造型,并随音乐舞动肢体;
    3、完整音乐,完整体验。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通过观察时间的变化,理解时间是会走动的。
    2、倾听音乐,合乐表现闹钟走、闹铃声与各种闹铃形象。
    3、体验绘本诙谐、幽默的风格。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1、直接引题、绘本导入
    2、整合音乐,绘本阅读
    (1)初步认识钟
    (2)第一次买钟
    ①讨论:怎么才知道这钟准不准呢?(买钟)
    ②结合ppt认识钟表店里的钟。
    ③幼儿创编各种钟的样子,并用动作表现。
    ④欣赏音乐
    (a)分析音乐的前面部分表示钟在走的,后面部分表示闹铃。
    (b)教师哼唱,帮助幼儿表现音乐。
    (c)合乐表演
    (3)第二次买钟
    ①金老爷买了一只钟。摆在自己家二楼的卧室里:看看是3点
    他想:我得去看看阁楼里的那只钟。(动画,上楼)
    ②(ppt)爬上三楼那个小阁楼,几点?是3点1分。
    二楼的钟是3点,三楼的钟是3点1分哪只钟才是准的呢?
    ③金老爷决定再次买钟
    ④幼儿再次合乐表演,
    (4)讲述故事至结尾
    ①金老爷在走的时候,时间也在怎么样?
    ②续讲故事至结尾

    3、结束部分
    随音乐出活动室

第93篇、小班绘本阅读蛤蟆爷爷的秘诀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遇到事情要勇敢、机智,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关注故事的名字
1.猜猜,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呢?
2.蛤蟆爷爷会对小蛤蟆说些什么呢?今天倪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蛤蟆爷爷的秘诀。
--这里教师可以解释"秘诀"的意思:好办法。
二、观察图片,讲述故事内容
1.图片一:一天,蛤蟆爷爷和小蛤蟆在散步,爷爷对小蛤蟆说:"孩子,你要记住,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坏人。
2.图片二:看看,小蛤蟆听了以后怎么样了?你怎么知道小蛤蟆害怕了?
--这里让幼儿仔细观察蛤蟆的表情。
小蛤蟆害怕了,他问爷爷:"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爷爷说:"我来给你讲讲我的秘诀就是好办法,第一条秘诀是要勇敢,如果你碰到了敌人,你一定不能害怕。"
3.图片三: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在他们身后已经有敌人了(这里点击图片三)猜猜这个敌人藏在哪里?会是谁呢?
图片四:是啊,原来是一条大蛇,蛇吐着红红的舌头说:"今天我要吃掉你们。"看看,小蛤蟆看到大蛇怎么样了?可是爷爷呢?你觉得爷爷会逃走会害怕吗?那它会怎么做呢?它会有什么好办法呢?
--这里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追问。
图片五:爷爷一点也没有害怕,他勇敢地对蛇说:"有本事你就吃掉我把。"说着,爷爷用力地吸气,把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大,大蛇看见爷爷变得这么大瞧,它怎么样了?我们也来和爷爷一样把自己变得很勇敢。(幼儿学做动作)图片六:看到蛇走了,小蛤蟆就出来了,它说:"爷爷,你真了不起!"爷爷开心地笑了,说:"可是有的敌人太大,是吓不走的,所以我的第二条秘诀就是聪明,还要勇敢。"
4.图片七:正说着,一个更大的敌人出现了,这次会是谁呢?猜猜它是谁?
--这里可以进行追问:谁会有这么大的尾巴呢?
图片八:是一头很大很大的怪兽,怪兽说:"我要把你们全吃掉。"小蛤蟆吓得逃走了,这次爷爷也会逃走也会害怕吗?
图片九:爷爷抬起头一看,哇这个怪兽好大好大,而爷爷呢……爷爷也害怕了,他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怪兽,爷爷转身就逃,可是,还是被抓住了。爷爷被怪兽抓住后,谁会来救爷爷呢?
--小蛤蟆是怎么救爷爷的?
图片十:小蛤蟆这时候想到了爷爷说的话,不要害怕,要动脑筋,看看他是怎么救爷爷的呢?
--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蛤蟆打怪兽。(教师和孩子一起对着做怪兽扔果子动作)教师小结:小蛤蟆用红色的果子扔在怪兽脚上,怪兽的脚上全是红点点,小蛤蟆说:"爷爷,你让怪兽中毒了,瞧,它的脚上全是红点点了。怪兽抬起脚一看,哇呀,真的中毒了,吓得扔下爷爷边跑边喊:"救命啊,救命啊……"
6.图片十一:小蛤蟆救了爷爷,两个人开心地抱在一起,爷爷说:"孩子,你真的很勇敢、很聪明,如果没有你,今天爷爷就会被怪兽吃掉,所以你一定要记住,在你碰到危险的时候,如果身边有个好朋友就会帮助你。
7.图片十二:爷爷和小蛤蟆一共遇到了几个敌人?而且爷爷还告诉了小蛤蟆打走坏人的秘诀好办法。
--这里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出PPT
三、完整欣赏故事
1.爷爷对小蛤蟆说……
2.今天,老师在外面操场上准备了一些玩具,有独木桥,有梅花桩,呆会我们去玩的时候可能还会有怪兽出现,如果碰到怪兽也要像爷爷和小蛤蟆一样不能害怕,要勇敢、聪明好吗?
活动反思:
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反应很棒,基本上每个问题都能回答道我的点子上,这个故事,我并没有将内容全部融合进去,而是选择了其中的两个秘诀,我把第三个秘诀放在最后爷爷被小蛤蟆救下以后对小蛤蟆说的话中,起到了更深层次的提升。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中蛤蟆爷爷和小蛤蟆遇到坏人后的一些表情,猜测出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但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缺憾:在爷爷被 怪兽抓住后小蛤蟆救爷爷的那个环节中我将其中的三幅图片做在了一张PPT上同时出现,这样却让孩子在观察小蛤蟆如何救爷爷的时候分散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有的讲述了接下来的两张图片,我想如果将三张逐一出现在同一幅画面上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

第94篇、幼儿园托班绘本阅读米菲去动物园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故事主人公,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儿歌了解动物园中每种动物的特征;
3、在骑乌龟的情境游戏中体验在动物园游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关于动物园的经验;材料准备:《米菲去动物园》课件;兔爸爸头饰;白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主人公出示一张正方形白纸。
师:一张白纸可以变成什么呢?(猜一猜)在纸上画出一只兔子。
师:哇,这是什么?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米菲。
二、设置情境师:一天兔爸爸想到一个好主意。
兔爸爸:今天天气真好,我带你去动物园吧。
米菲:动物园?太好了啊!快走吧!可动物园不是很远吗?我们怎么去呢?(坐火车)
三、坐火车去动物园(播放音乐)师:火车咔嚓咔嚓开去动物园咯!火车到站咯,请下车吧!
四、在动物园内观看动物师:跟我来,我们会看到很多好玩的动物。(播放课件)师: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
(儿歌总结每种动物的特征)
五、《米菲去动物园》动画片播放。
六、米菲骑乌龟情境游戏师:米菲做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骑乌龟图片)教师扮演乌龟,宝宝来骑乌龟。
七、开火车回家活动延伸:在图书角投放《米菲去动物园》和动物画册。
活动延伸:
在图书角投放《米菲去动物园》和动物画册。

第95篇、大班绘本故事活动贝尔熊很害怕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绘本故事的名字(贝尔熊很害怕)并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能用普通话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
3: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相互关心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贝尔熊很害怕幻灯片一套、贝尔熊的背景音乐三首(贝尔熊在森林里走失害怕一首、小动物找贝尔熊的过程一首、找到贝尔熊一首)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老师组织幼儿坐成半圆形并让幼儿尽快安静下来。师生相互用普通话问好。
师:小朋友今天真乖,请小朋友看看今天我们教室里面是不是多了很多客人啊?(小朋友会看看教室里其他老师)
幼:是。
师:那我们应该对客人老师说什么呀?(客人老师好)
师: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贝尔熊很害怕这个故事,这堂课我主要分三部分讲。首先给幼儿讲故事大概内容(幻灯片形式),其次和幼儿互动(提问的方式),最后再详细讲一遍故事内容。
师:好了我觉得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表现都很好,所以凡老师想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你们想不想听啊?(想听)。那你们都要很认真很认真的听哦,看哪些小朋友小耳朵听得最仔细,听后告诉凡老师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好不好?(这样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
二、基础部分:(25分钟)
1、老师一边放幻灯片一边带感情的完整讲故事一遍。
老师提问:刚才凡老师跟小朋友讲的这个故事是关于谁的事情呀?(贝尔熊),对,是一只名叫贝尔的熊的故事。
2、师: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呀?(贝尔熊很害怕)幻灯出现封面,请小朋友数一数故事的名字有几个字呀?(1、2、3、4、5、6.对,有6个字,小朋友真聪明)
3、师:孩子们贝尔熊怎么了?(害怕),师:哦。为什么害怕呀?(因为寻找食物天黑了)。师:那贝尔熊是怎么样得救的呢?(让孩子们自由发言2分钟)
4、师:好了,宝贝们我们再来看看贝尔熊是怎样获救的。
5、师:贝尔熊有几个朋友?(有野兔、鹪鹩、乌鸦、小老鼠、猫头鹰、獾、鼹鼠7个好朋友)
6、师:贝尔熊没有回家伙伴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天黑了贝尔熊还是没有回家他们又是想的什么办法去帮助贝尔熊的?(它们用一根绳子一个系上一个,有的在天上看,有的在地上找,大家互相鼓励)(请几个语言发展好的幼儿上来回答,激起其他孩子的兴趣)
7、师: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害怕的时候?想一想,是谁帮助了你们?(老师 首先说说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朋友是怎样帮助自己的,老师是怎样感谢朋友的?然后请小朋友上来说,说得好的孩子要给予拥抱。(凡老师也有自己好朋友,在我读高中的时候,爸爸妈妈外出做生意去了,凡老师读书就只有住校,又一次老师生病了,身边又没有人,当时老师心里特别害怕和紧张,这时候我的一个好朋友给我买药、照顾我、帮助我,让我很感动,从此以后老师和她成了最要好的朋友,虽然我们现在长大了各奔东西不在一起了,但是我们的友情还永远在彼此的心中。)告诉幼儿,有朋友是很幸福的一件事。现在我 们是一个班,你们61个小朋友也和凡老师是朋友,所以你们的快乐、伤心、幸福老师也会和你们一起分享的哟。(请孩子们大胆上来讲述自己的朋友)   5,课前有让孩子们找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找帮助过自己的朋友,请语言连贯的孩子上来讲,并给予及时鼓励
三、结束部分:(8分钟)
师:老师好感动,原来你们也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好朋友帮助了你们,你们也学会了感恩了,就是说你们长大了,老师知道你们今后一定能够友好,和睦的相处对不对?现在凡老师请小朋友和我们的客人老师一起来跳舞 好不好?(请王老师弹钢琴曲《找朋友》,师生一起跳三遍结束作业。
四、作业延伸:
回家请爸爸妈妈讲一讲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是谁帮助了他们?

第96篇、大班绘本阅读活动小燕子和它的朋友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发现鸟禽类动物的嘴巴外形和某些工具的相似之处,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2.通过阅读绘本,初步了解鸟禽类动物的嘴巴外形和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的关系。
3.激发阅读科学绘本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PPT课件,大图书一本,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小燕子》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引发兴趣
1.幼儿欣赏歌曲《小燕子》,引出小燕子。
2.说说小燕子。
(二)观看视频,引出绘本。
1.观看视频(2-4页),视听结合,进一步了解小燕子的生活习性。
2.引出绘本,观察封面,了解书名。
(三)阅读绘本,认识小燕子和它的朋友。
1.提出阅读要求。
2.幼儿自主阅读。
3.幼儿集体阅读,提升经验。
●将各种鸟类的图片放在同一画面,引导幼儿从自己认识的、感兴趣的说起。
●关键问题:你想介绍小燕子的哪个朋友?它的嘴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这样的嘴巴有什么特别的用处?(追问:它生活在哪里?喜欢吃什么?)
●可以将生活在树林里的啄木鸟和山雀,生活在河边的鹭鸶、水鸟和鸭子,放在一起观察、比较、讲述。
4.幼儿翻阅图书,完整欣赏故事。
(四)激发了解更多的动物朋友的兴趣。
教学反思:
幼儿预期表现
能将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燕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仔细观察图片。

第97篇、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朱家故事教案反思

目标:
  1.观察画面,捕捉细节,大胆推测和表达故事内容。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懂得家中的事情要共同承担。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准备:
  1.PPT(演示文稿),部分绘本图片,黑板,小铃。
  2.人手一本《朱家故事》绘本,用长尾夹夹住绘本的后半部分。
  过程:
  一、阅读封面,产生探究朱家故事的兴趣1.回顾拍全家福的经验。
  师:你们拍过全家福吗?和家人~起合影时你的心情怎么样,表情是怎样的?
  2.认识朱家成员,发现朱家全家福的与众不同。
  师:这是一张朱家的全家福,照片上分别是朱先生、朱太太和两个孩子。你觉得这张全家福怎么样?(出示PPT画面,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动作的不同寻常。)师(小结):是啊,朱家所有的重量都压在朱太太一个人身上,朱太太看上去心情一点也不好。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本《朱家故事》,找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吧。
  二、自主阅读,理解朱太太不快乐的原因1.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的前半部分,寻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
  (教师引导幼儿看看朱家父子在做什么,朱太太又在做什么。)2.幼儿分类梳理朱家父子和朱太太在家所做的事情。
  师:朱太太为什么心情不好?这一家人都在做什么呢?你从第几页上发现的?(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将各人所做家务的图片分类贴到黑板上。)师(小结):原来全家人的事情都由朱太太一个人做,朱家父子从不分担,难怪朱太太闷闷不乐。
  三、分段阅读,感受朱太太离开家后朱家的变化1.倾听故事,理解朱太太离开的原因。
  师:直到有一天,朱先生和孩子像平时一样打开家门,可是没有人迎接他们,家里静悄悄的。壁炉上留着一封信,写着“你们是猪”……师:朱太太为什么说朱家父子是猪?
  师(小结):原来朱太太觉得朱家父子三人太懒惰了,简直跟猪一样,所以生气地离开了家。
  2.自主阅读,感受没有朱太太的朱家生活。
  师:朱太太离开家后有人做家务吗?朱家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呢?请打开“小锁”(长尾夹)阅读绘本后半部分,找找朱太太离开后朱家的变化吧。
  (幼儿自由阅读图书第15页之后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发现朱家的变化。)3.交流分享,感受朱家的变化。
  师:朱家发生了什么变化?人物有变化吗?环境呢?为什么画家要把这些全都画成猪的样子?
  师(小结):朱太太离开家后,朱家的生活全乱套了,家里又脏又乱,就跟“猪”的家一样。
  4.大胆表达,初步体会“共同承担”的意义。
  师:这时他们最希望谁回来?为了留住朱太太,父子三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达调整之前摆的各人所做家务的图片,感受朱家在家务分工上的变化,初步体会“共同承担”的意义。)四、完整欣赏故事,懂得共同承担的道理1.完整欣赏故事。
  (幼儿边看PPT边听教师讲述故事。)师:父子三人共同承担了家务,他们的表情怎么样?朱太太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
  师(小结):瞧,全家人一起动手、共同承担,这样家庭才能幸福快乐!你喜欢现在的朱家吗?
  2.联系生活实际,表达“我也会分担”。
  师:你们家里的家务都是谁做的呢?你会帮爸爸妈妈分担哪些事情呢?
  师(小结):你们也会做家长的小帮手,真棒!全家人一起分担家务,相信你们的家也是幸福快乐的。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第98篇、小班绘本阅读上床睡觉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基本句式"××去……"。
2.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中呈现的细节,来推测相关情节,学习如何利用图画线索读图。
3.能够感受故事幽默的结局,喜欢阅读这本书。
活动准备:
小动物的图片及文字、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宝宝们,刚才我们玩的有些累了,让我们一起美美地睡个觉吧?好,醒来喽。尤老师想问问你们,平时你和谁一起睡觉的?你们睡在什么地方的?谁在大大的床上舒服吗?
二、观察分析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1、有一群小动物,他们去参加了动物王国举行的运动会,动物们都好累啊!要回去睡觉了。瞧这就是动物们睡的床,这个床跟宝宝们睡的床有什么不一样呢?
小结:这个床是一块很大的布,把布的两端吊在两颗椰子树的上面,这样就变成了一张吊床。
吊床上还有些什么呢? 让我们数一数有几个,这些枕头的花纹一样吗?
2.引导幼儿逐页分析画面
⑴出示第一页,师:谁第一个上床去睡觉?小蛇怎么上去的?(游上去)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蛇要上床睡觉了,心情怎么样?
⑵出示第二页,小蛇刚刚躺好,又有谁上床去谁觉?狮子穿什么样的睡衣?抱着什么?看来,狮子和宝宝一样,有时候也很贪玩。狮子是怎么上去的?(爬上去)学一学 你们觉得狮子应该睡在哪里呢?为什么?
⑶出示第三页,下一个睡觉的小动物身上长满黑白条纹,它是谁?穿着圆点点睡衣,抱着一本厚厚的书,真是一个爱学习的斑马(斑马)上床去睡觉了,小蛇和狮子看到斑马上床来睡觉,它们是什么表情呢?为什么?它会睡在哪个位置?
⑷出示第四页,师:谁又来睡觉了?你们猜猜看生活在水里,身体大大的、重重的,嘴巴大大的,(河马)小蛇、狮子、斑马看到河马也要来睡觉,它是什么表情?(不高兴)它会睡在哪个位置?河马这么重,上床睡觉后吊床会变的怎么样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吊床,椰子树发生了什么变化?还会有小动物上床睡觉吗?它可能是谁?
⑸出示第五页,师:最后谁会来睡觉?(大象)哎呀,大象也来睡觉了,动物们欢迎它来吗?你从那里看出它们不欢迎的?为什么?如果大象也睡到了床上,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⑹出示第六页,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砰,吊床……它们都……动物们好害怕、好紧张,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动物摔下来害怕的样子。
师:动物们摔下来以后会怎样呢?
⑺出示第七页,师:动物都怎么啦?你怎么知道这里是医院?从哪里看出来鳄鱼是医生?它们哪里受伤了?
1.请幼儿回忆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到吊床上睡觉。幼儿说出一种动物,教师就把相应的动物图片粘贴到黑板上。再请幼儿回忆这些小动物上床睡觉的顺序,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排列动物图片。
这些动物一个比一个怎么样?
2.然后请幼儿根据排列好的图片发现小动物身材和体重的变化规律。
3.最后请幼儿说说故事的结果及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动物们都出院了,他到我们班来做客,让我们带着小动物来表演上床睡觉。吊床我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在每一个小动物去睡觉的时候一起说xx 去睡觉,并在椅子上做一个睡觉的动作,最后萍的一声从椅子上轻轻跳下来不让自己受伤,我来做鳄鱼医生:今天没有一个动物受伤我可以去睡个好觉了。
活动反思:
睡觉是幼儿都很熟悉的生活经验。我们教研组选这个读本是因为它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情节很有意思,很多的小动物都睡在一张吊床上,最后吊床塌了,小动物们全都住院了。图画信息非常的丰富,有很强的叙事性,我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画面信息,预测和推断故事情节的发展,发展幼儿的推理能力,同时让幼儿意识到有效观察的方法。足以让孩子充分体会阅读之乐。并巧妙的融入了数的概念、量的体验有关数学领域的知识经验,如动物与枕头的一一对应关系等。
我从第五页让幼儿感知量得多少,理解一一对应。环节二中通过动物与枕头一一匹配,感知多一个,理解5比4多1。找出了小蛇不该上床睡觉。小蛇犯了小动物上床睡觉的规则。
活动中董佳晨怪大象不该上床睡觉的争执中让幼儿明白这张吊床这能睡四只小动物,不能睡五只,大象认为这张吊床是它睡得,就不管床上四只的小动物的担心,结果床上多了一只小动物,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小动物们全都住院了,我就顺着董佳晨和很多小朋友的思路抓住了床上只能睡四只小动物,不能睡五只小动物来怪小蛇的犯规,大象不顾床上小动物的多少固然上了床造成了吊床断的原因感知5比4多1的数量概念。
我觉得上好一堂课,教师在课堂上的随机性很重要,像本次活动中如果只抓住小蛇犯规,小朋友的心理一定不平衡,因此,大象不顾小动物的担心也应该怪。让我们的孩子真正从读本和心灵中理解5比4多一这一数的概念。

第99篇、小班绘本教学摘果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绘本,感受和理解小刺猬摘果子时遇到的困难,并想出摘果子的办法。
  2、学习有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感知“1”和“许多”。
  3、学着仔细观察图片,愿意说说小刺猬和小猴的对话,体验同伴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重点:感受和理解小刺猬摘果子时遇到的困难,并想出摘果子的办法。
  活动难点:愿意学说小刺猬和小猴的对话,体验全体同伴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摘果子课件、小猴头饰、录有小刺猬声音磁带、录音机、果子若干,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大苹果小苹果》
  二、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故事内容1.演示图一(1)这是一棵怎么样的树?(高大)(2)树上有什么?这些果子长什么样子?(大大的红红的果子)(3)有多少果子?(许多)2、演示图二:
  看看,谁出来了?(课件出现小刺猬图片)(1)小刺猬看到大大的红红的苹果想干什么?从哪里看的出来它想吃果子?(学刺猬舔舌头)3.演示图三(1)引导幼儿观察小刺猬在干什么?
  (2)它是怎么摘果子的?(模仿小刺猬踮脚动作)(3)它摘到果子了吗?小刺猬为什么摘不到果子,(引导幼儿说出苹果树很高,小刺猬很矮。)(小刺猬使劲踮起脚尖、满头大汗,就是够不着,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小刺猬想个办法吧?(幼儿讨论)小刺猬到底想出了什么办法呢?让我们一起从书上找找吧!
  三、幼儿亲主阅读第三至最后1、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看到的图片信息,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小刺猬想请好朋友猴子帮忙,他会怎么跟小猴子说呢?(放录音,引导幼儿学习对话)3、播放第五幅,小猴是怎样帮助小刺猬摘果子的?(倒挂着,一个一个摘下来,抛给小刺猬)老师先扮演小猴子,一边摘一边说“摘个果子,扔给你”,提示幼儿模仿小刺猬接果子。
  4、这么多的果子,小猴子一个人摘不完,小刺猬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小刺猬想请你们来帮忙会怎么说?(引导幼儿说:“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摘果子吗?)幼儿示范摘果子和抛果子的动作。
  5、播放第六幅果子摘完了,小刺猬和小猴两位好朋友在干嘛了,瞧!它们笑咪咪的,吃得多开心呀!小刺猬也要谢谢大家帮他摘果子,给小朋友送来了果子。看,盆子里有多少果子?
  四、幼儿品尝果子,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利用了直接进入主题的方式,幼儿对内容感兴趣,能够完全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其中大部分孩子思维活跃,为小动物找出了很多摘果子的方法。最后的模仿小动物时,孩子们更是兴趣浓厚,把浅显易懂的故事内容用运作表示出来,更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本次活动做到了有效性,师幼互动非常好。如果再让我上这次活动,我会更放手地让孩子们去理解看图,读故事,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第100篇、小班绘本长长的教案反思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长”的概念。
  2、观察画面并想象长的东西的用处。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图画书《长长的……》幼儿两人一本、教学ppt、教学大书、小盒子(里面有一些长短不一样的彩带)长盒子、短盒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师: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们都带来了一份小礼物,谁想要?
  ——请孩子每人拿一根彩带。
  师:看一看,你们的彩带都一样吗?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什么地方不一样啊?
  幼:有的长,有的短。
  师:谁的长啊?长的小朋友请到前面来,把彩带宝宝先送到长长的家里。
  师:谁的短?请短的小朋友把彩带宝宝送回短短的家里。
  二、共同阅读大书至第5页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在这本书里面也有许多小动物,它们也有很多长长的地方,你们想不想来看一看?
  ——出示图书,巩固对书本封底、封面的认识。
  师:谁能告诉我,这是书的哪一面?(封面,集体说一次)师:那这一面呢?(封底,集体说一次)——教师读出书名《长长的……》,文.图/谢莲妃,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告诉孩子这些文字的意思。
  师:《长长的……》就是这歌书宝宝的名字,谢莲妃就是书宝宝的妈妈,南京师范大学就是书宝宝的出生地。
  ——教师边说儿歌边示范翻书。
  师:小朋友知道我们应该怎样翻书呢?(一页一页地翻,轻轻地翻)师:帮老师一起来翻书,好吗?“食指拇指靠靠紧,变成一个小嘴巴,咬住书的右下角,轻轻轻轻翻过来。”翻过来之后我们还要把小书抹抹平哦!“摸摸书的小肚皮,平平整整不淘气。”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2-3页画面,完整回答问题。
  师:你看到谁啦?(我看到了大象)师:它有什么地方是长长的啊?(大象的鼻子很长)师:它的长鼻子有什么用处呢?(长鼻子可以晒衣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4-5页画面,完整回答问题。
  师:谁愿意再来帮我翻一页?(请一个小朋友来翻大书,其余小朋友一起来说说翻书的小儿歌)师:你看到什么了?(我看到了鳄鱼,还有小蜗牛)师:鳄鱼的哪里很长?(它的身体很长)师:它的身体变成什么啦?(它的身体变成了一座桥)三、自主阅读小书——知道看书的时候要方面对着上面。
  师:这本书宝宝里面还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都有长长的地方,小朋友们想不想把它们都找出来?(想)师:老师给每位小朋友豆准备了一本书宝宝,现在,小朋友们就拿上小椅子坐到桌子旁边去找一找吧。
  孩子看到封底向上会将书翻过来,老师及时提出疑问:咦,你的书怎么啦?(放反了)哦,那看书的时候,应该那一面朝上呢?(看书的时候应该封面朝上)——提醒幼儿正确翻书,一页一页的翻看,鼓励幼儿边翻书边轻轻地念翻书儿歌。
  ——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看看图中的小动物有哪些部位是“长长的”。
  ——与幼儿讨论他们的发现,鼓励他们大胆猜测、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观看大书——集体讨论看到了谁,它的哪里很长。(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动物的画面)——完整欣赏《长长的……》,引导幼儿用长长的……像……的句式进行讲述。
  五、许下长长的愿望——请幼儿集体在长长的彩虹桥下面许上一个美丽的愿望。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寻找生活中长长的东西。
  2、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讲解。
  活动准备:
  1、生活中“长长的”物品照片。
  2、可以操作的长长的物品图片若干(毛线、积木、筷子等)活动过程:
  一、找找 “长长的……”
  1、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动物的照片,再说说这些动物身上的“长长的”。
  2、动物的“长长的”真有用,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长长的”东西,今天我们在活动室找一下,哪些东西是长长的,可以怎么玩?
  3、将物品图片四散在教室里,让幼儿寻找。
  二、说说“长长的……”
  1、请幼儿说说都找到了哪些“长长的”,并将图片贴在移动黑板上。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长长的XX可以做XX”的句式说一说。
  3、教师用图夹文记录单的形式将幼儿讲述的内容记录下来。
  4、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三、看看“长长的……”
  1、教师出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长长的“,如消防云梯,***长丝袜,滑梯、旗杆、绳子等东西。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这些“长长的”有什么用处。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40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4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中班数学活动教案40篇,欢迎收藏学习!

《大班体育课教案11篇》:大班体育课教案11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10篇》:大班体育活动教案10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