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大班语言爱国故事教案12篇

日期:2021-09-18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语言爱国故事教案12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语言爱国故事教案12篇

第1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利用课件让幼儿欣赏祖国的壮美河山,让幼儿感受到祖国各地四季的不同美景。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学习诗歌活动,感受诗歌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2、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3、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内容;
  难点是让幼儿学习一年四季有哪些季节,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录音机、磁带,画好祖国版图轮廓线的背景图,诗歌相应图片及内容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引出课题,引导幼儿感受“祖国真大”。
  (1)出示背景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寻找家乡位置,感受“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表达。

  二、基本环节
  (一)通过范诵、欣赏图片、配动作朗诵等形式,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做些什么?)

  (二)集体交流,师、幼共同梳理理解诗歌内容。
  1、幼儿交流互动学习: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教师重点观察、了解幼儿对诗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难)
  2、教师用图片梳理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三)多形式支持幼儿学习诗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看图幼儿自主朗诵诗歌。(教师了解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四)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充分地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学习朗诵诗歌。(初步学习用动作表达诗歌意境)
  2、多形式朗诵诗歌(采用相互朗诵、分段朗诵等形式进行,进一步激发幼儿朗诵诗歌的兴趣)
  3、配乐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诗歌优美的意境。)

  四、结束环节
  教师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引发幼儿的想象性思维。

  五、延伸环节
  请幼儿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用手中的画笔画一幅漂亮的画,表达自己爱祖国妈妈的情感。

  教学反思
  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就带领大家看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祖国真漂亮。”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学习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幼儿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有的内容幼儿理解不够,例如: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第2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月亮船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月亮船》是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中的一个精彩奇妙的故事,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通过与仙女的对话,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四个世界之最,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艺术感受,让幼儿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产生自豪感,故事具有一定的常识性。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能用语言表述。
  2、了解祖国秀丽山河,激发幼儿的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感悟生活。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我国的这四个世界之最,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难点:注重爱国情感的激发。

  活动准备
  1、幼儿图画书《月亮船》;
  2、哭泣的蒲公英图片一张;
  3、四个世界之最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蒲公英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蒲公英哭泣的图片。
  提问:这是谁?他怎么了?蒲公英为什么哭呢?教师引导幼儿自主猜测。
  2、那让我们一起听故事《月亮船》吧。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听故事录音,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问题:蒲公英为什么哭了?蒲公英看见了什么?蒲公英的家在哪里?
  2、幼儿回答后教师归纳,然后集体学说:我的家在世界的东方,那儿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那儿有最高的山,那儿有最大的广场,那儿有最长的城墙。
  3、仙女告诉蒲公英什么了?
  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最大的广场是天安门广场,最长的城墙是长城。(教师相应贴上四大世界之最的图片)。
  4、听故事录音,完整欣赏故事。
  鼓励幼儿跟学蒲公英和仙女的对话部分,强化幼儿对中国几个重要特征的认识。

  三、感受祖国真伟大
  1、问题:小朋友,蒲公英的家在中国,那你们的家在哪里呢?(中国)
  2、我们的祖国出来蒲公英刚刚提到的那些地方外,还有很多漂亮的地方,小朋友你去过哪里呢?知道哪里呢?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吧。
  幼儿自由发言加深幼儿对祖国美丽风景的印象,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师把幼儿图画书《月亮船》分给幼儿,幼儿看着书本,跟着故事录音学讲故事。

  教学反思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习欲望
  在活动一开始,我出示蒲公英图片,设置情境,猜测蒲公英为什么哭了,感受到蒲公英伤心难过的心情,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替蒲公英担心,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激发幼儿帮助蒲公英的愿望。悬念的讨论,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同时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把孩子引入积极思考的氛围中。

  二、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 整个活动中,我采用的是一种视、听、讲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理清故事脉络,理解故事内容。注重提问的启发性、开放性与各问题彼此之间的衔接,对于孩子的回应给予积极的应答,及时整理幼儿的回答予以适当地提升,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小朋友们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愿意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蒲公英迷了路,急得哭了起来。”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这一情感要素,只是一带而过。其实,我们可以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经验,换位思考,如果你迷路了,你心里会怎样?自然而然地让幼儿体验到迷路的那种害怕、紧张、难过的心情,进而感受到蒲公英的无助和伤心,然后再自然地导入接下来的故事。在最后环节,让幼儿说说自己祖国有什么美丽景色,孩子们经验不足,回应很平淡,只有几个孩子知道一些景点。如果改为请孩子们谈谈自己家乡有哪些美景,对他们而言,家乡才是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应该选择幼儿会说,有话说的话题。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3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我最爱祖国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看图标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认识。
  3.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体验成长的快乐。
  4.领会诗歌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图标:“我最爱祖国”的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
  (1)、“你们现在上什么班?”教师出示图标“大”同样出示图标“中”“小”
  (2)从小到大,你最爱谁?
  (3)你喜欢什么?
  2.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我也认识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让我们来听听这个小朋友他他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你们听到了什么?”
  3.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分段出示图标。
  第一段,妈妈问了我什么?
  第二段,爸爸问了我什么?
  第三段,现在我上大班了,是怎么回答的?
  4.边看图标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幼儿分角色朗诵
  这首诗歌可以分成几段?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你最喜欢哪段?为什么?
  6.拓展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欣赏北京的景色。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同时欣赏《国歌》

  活动反思:
  一直以来我都是带的中小班,这次带了大班又要上教研课,心里还真直打鼓。担心中小班说话罗嗦的习惯会出现,担心时间把握不好。
  活动结束后我静下心仔细想了想自己上的这节课,发现了以下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不够简洁明了。虽然我设计了一些主要的提问,但在上课时还是不由自主的提出了其他的问题,有时问题还会重复提出。
  2.活动的结尾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幼儿的情感没有带动起来。
  3.活动中没有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诗歌。

第4篇、大班语言活动天安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诗歌,理解并学习有关的词,如:向往,雄伟壮丽。      
  2、进一步认识首都北京,增强对祖国的情感。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天安门图片一张。      
  2、认识过首都,对天安门有所了解。      
  3、绘画用纸、笔,配合使用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谁去过北京天安门?天安门是什么样的呢?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边看图。      
  结合诗歌内容谈谈天安门城楼上的特征,学习“琉璃瓦”、“雄伟”、“壮丽”等词。   
   
  二、学习诗歌。      
  1、教师示范朗诵诗歌两遍。      
  2、幼儿跟念诗歌2~3遍。      
  3、幼儿学习朗诵。重点提示幼儿吐字清楚,发音正确。  
    
  三、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对天安门的认识。      
  1、请能力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示范,增强幼儿绘画的兴趣。      
  2、幼儿集体作画。(使用幼儿用书)      
  3、展览幼儿作品。   
  
  四、边念诗歌边欣赏绘画作品。     
 
  活动评价      
  1、能响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表达出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能结合诗歌内容大胆作画,表现出天安门城楼的主要特征。      
  附诗歌:《天安门》      
  首都北京天安门,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      
  高大的城楼雄伟壮丽,金黄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庄严的国徽高悬在城楼上,领袖的画像挂在红墙中央。      
  一盏盏宫灯放射红光,一面面红旗迎风飘扬。     
  啊,北京天安门,你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紧紧围绕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展开了教育活动。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下来很顺利,幼儿的兴趣极其浓厚,课堂氛围较活跃。也达到了之前制定的目标。

第5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绝句》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2、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萌发对祖国的美好河山的喜爱。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19页。
  2、挂图《绝句》。
  3、语言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活动难点:
  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启发幼儿讲述画面内容,学习古诗。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描述画面内容。
  (2)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用古诗的第一句话进行概括,学习相关字词。
  3、完整地欣赏古诗。
  (1)这四副图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绝句》,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2)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进一步学习古诗《绝句》。
  (3)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4、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古诗。
  5、简要介绍古诗的作者--杜甫。

  教学反思:
  学习古诗《绝句》时,我请两位会念的幼儿当小老师,孩子们都学得特别认真,始终关注两位"小老师",没几遍孩子们都会背了。学会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当"小老师",我满足了小朋友的愿望。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神圣与伟大,而在实践中他们又有了切身的体会。此后,孩子们学诗的兴趣日益浓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脸上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作为老师又何乐不为之呢?

第6篇、大班语言活动长大了做什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长大了做什么》,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各种职业的人们生活的关系。
2.有长大后建设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愿望。
3.根据诗歌句式,结合自己喜欢的职业尝试创编一段诗歌。
活动准备:
1.发明家、工业农业技术员、清洁工、解放军战士工作的图片各一张。
2.各种职业工作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以:"长大了你想做什么"为主题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长大了想做什么?
二、引导幼儿欣赏诗歌,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长大了想当老师、解放军等。今天,老师也带来一首诗歌《长大了你想做什么》。
2.讨论交流:
师:诗歌里说小朋友长大了做什么/当发明家要做什么?你知道哪些发明家?他们发明了什么?你想发明什么?当技术员要做什么?农业技术员可以培育什么新的品种?当清洁工、解放军等拿什么工具?
三、幼儿学念诗歌。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长大了你做什么》这首诗歌!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许多美好的心愿,相信长大后你们都能实现这些愿望,成为一名医生、画家、飞行员--
教案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幼儿了解各种职业,知道每个职业都有伟大之处;引导幼儿自己长大后想做什么的美好愿望,引导幼儿讲述:
活动刚开始时,我请幼儿带着问题倾听诗歌,(问题是:诗歌里面的小朋友他们长大想做什么?为什么?)当我讲述完诗歌里面的内容后,幼儿对各项职业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所以当我提出以上问题的时候,幼儿能马上告诉我答案,借助幼儿的回答,我又对全班的小朋友再次介绍了各项职业,让幼儿加深映象。
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幼儿想告诉我他们长大想干什么,所以当我提出你们长大想做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幼儿已经迫不及待的回答了,有的说想当解放军,有的想当画家,有的消防员、总经理、董事长……等各项职业,借助幼儿的各种回答,我马上再接再励的问幼儿要怎么实现这些梦想,然后让幼儿自己讲述。在讲述时我并没有以诗歌限制幼儿的讲述内容,而是鼓励孩子们用准确、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此整个活动开展的井井有条,幼儿都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

第7篇、大班语言活动《国旗的秘密》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观察并了解各国国旗的形状,图案颜色,知道国旗是国家的标志。
  2.培养幼儿初步尊重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爱国意识。

  教学准备:
  各国国旗图片2.PPT

  教学过程:
  一. 师:请看大屏幕,哇,看看有什么?一面国旗就代表着什么?
  国旗真的都一样吗?国旗上有什么?猜猜!还有其他的什么吗?
  老师带来一些卡片,一人选一张,生观察卡片,仔细看有什么?看看边上的小朋友的国旗有什么?原来你们拿的都是不同国家的国旗,国旗有星星吗?有太阳吗?有月亮吗?有建筑吗?有动物吗?有植物吗?生根据自己的观察选分组,师提示孩子要观察仔细
  一一验证,
  出示4个国旗,原来国旗上真的有不同的标志
  出示几组不同的国旗,有的国旗是色块,有的是条纹,有的是米字形
  出示几组很象的国旗,观察,一样吗?
  分别指示哪里不一样

  二、国旗不管什么形,都代表一个国家,我们来看看国旗会出现在哪些地方,出示各种图案。

  教学反思:
  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充分给幼儿探索的材料和机会,激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发现。通过总结和知道上好一节课,最主要的是目标定位要准确,充分了解幼儿,要为幼儿提供探索的材料和环境,教态要好,有强烈的应变能力,其次要熟透教案,对每个环节的设置都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这样,在任何场合都能把一节课上好。

第8篇、大班语言月亮船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广场。   
  2.领略蒲公英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
  3.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挂图。   
  2.实物小图:蟋蟀、螳螂、月亮船、仙女、小兔(小兔的尾巴能伸缩)。   
  3.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划小船。   
  ――做着划小船的动作进活动室。   
  ――出示月亮船的小图。刚才,小朋友划着自己的小船来到了活动室,老师这儿也有一条船,它是月亮船。今天就请你们听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   
  2.倾听故事。   
  ――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是谁帮助她找到了家?   
  3.说一说,演一演。   
  ――教师演示教具讲述第一段故事。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她睁开眼看到了什么?   
  ――讨论:故事中说的“陌生的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蒲公英碰到了谁?蟋蟀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   
  蒲公英又碰到了谁?螳螂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蒲公英最后碰到了谁?蒲公英是怎样对她说的?   
  ――教师继续演示教具讲述第二段故事。   
  ――听完后请幼儿抢答:   
  ①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 (太平洋)   
  ② 世界上最高的是什么山? (喜马拉雅山)   
  ③ 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 (天安门广场)   
  ④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 (万里长城大墙下的一棵小草旁)   
  4.学习讲述故事。   
  ――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边看图边讲故事。   
  ――蒲公英的家在中国,你们的家在哪儿呢?你们喜欢她吗?

  活动建议   
  1.在故事情节的牵引下描绘祖国河山的若干亮点,是将知识传授变为艺术感受的尝试。   
  2.当幼儿谈论自己喜欢的家园时,教师可引导幼儿不仅可以从名胜古迹来说,还可以从其发展变化来谈。

  附:月亮船   
  有一次,一朵小小的蒲公英被大风吹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风停了,蒲公英睁开眼一看,啊!这是什么地方?陌生的树,陌生的山,陌生的小河。迷路的蒲公英急得哭了。   
  好心的蟋蟀说:“别哭,别哭,听我唱歌。”蒲公英说:“不,我不听,我要回家。”   
  善良的螳螂说:“别哭,别哭,听我唱歌。”蒲公英说:“不,我不听,我要回家。”   
  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了,像只弯弯的小船。船上有个仙女和小白兔。   
  仙女看见蒲公英在伤心地哭,便问:“可怜的孩子,你怎么了?”蒲公英说:“我迷了路,我要回家。”仙女和气地问:“你的家在哪儿?”蒲公英说:“妈妈告诉我,我的家在世界的东方,那儿有世界最大的海洋,那儿有最高的山,那儿有最大的广场,那儿有最长的城墙。”仙女微笑着说:“我明白了,坐上我的船,我送你回家。”小白兔把短尾巴伸到船外,尾巴越变越长,一直拖到地上,蒲公英沿着兔子尾巴,攀上了月亮船。   
  月亮船在云海里飘呀飘呀,蒲公英看见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仙女告诉他,那叫太平洋。蒲公英看见了世界上最高的山。仙女告诉他,那是喜马拉雅山。突然,地面上出现了一片光芒。月亮船来到了万里长城上空, 蒲公英激动地喊了起来:“停一停,停一停,这就是我的家,我就住在长城下的一棵小草旁。”蒲公英下了船说:“再见,仙女。”“再见,孩子,记住你的家叫中国……”仙女说着,驾着月亮船走了。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我采用的是一种视、听、讲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理清故事脉络,理解故事内容。注重提问的启发性、开放性与各问题彼此之间的衔接,对于孩子的回应给予积极的应答,及时整理幼儿的回答予以适当地提升,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小朋友们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愿意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9篇、大班诗歌语言我最爱祖国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认识。
3、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验成长的快乐。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体验成长的快乐。
活动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课件、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你们现在上什么班?"
2、师:"从小到大,你最爱谁?"
3、师:"你最喜欢什么?"
二、 听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我也认识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让我们来听听这个小朋友他最爱谁?最喜欢什么?"
2、师:"你们听到了什么?"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并学习他们说出的诗句。
三、看图谱学念诗歌
1、师提问:"小班的时候,妈妈问了我什么 ?我是怎么说的?妈妈听到我的回答是什么反应?
2、师:"中班的时候爸爸问了我什么?我是怎么说的?爸爸的反应有是什么?"
3、师:"现在,我上大班了,我又是怎么说的呢?老师听到后是怎么说我的? "
4、看图谱,引导幼儿个别学习或合作学习。
5、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四、欣赏图片
五、幼儿进行律动表演
六、艺术创作,展示作品宝贝们,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我最爱祖国)你们爱祖国吗?爱幼儿园吗?爱我们老师吗?如果宝贝们爱老师,就跟客人老师说再见。
活动反思:
一直以来我都是带的中小班,这次带了大班又要上教研课,心里还真直打鼓。担心中小班说话罗嗦的习惯会出现,担心时间把握不好。
活动结束后我静下心仔细想了想自己上的这节课,发现了以下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不够简洁明了。虽然我设计了一些主要的提问,但在上课时还是不由自主的提出了其他的问题,有时问题还会重复提出。
2.活动的结尾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幼儿的情感没有带动起来。
3.活动中没有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诗歌。

第10篇、大班语言绝句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2、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萌发对祖国的美好河山的喜爱。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19页。
2、挂图《绝句》。
3、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四、活动难点: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
五、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启发幼儿讲述画面内容,学习古诗。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描述画面内容。
(2)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用古诗的第一句话进行概括,学习相关字词。
3、完整地欣赏古诗。
(1)这四副图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绝句》,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2)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进一步学习古诗《绝句》。
(3)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4、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古诗。
5、简要介绍古诗的作者--杜甫。
六、教学反思:
学习古诗《绝句》时,我请两位会念的幼儿当小老师,孩子们都学得特别认真,始终关注两位"小老师",没几遍孩子们都会背了。学会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当"小老师",我满足了小朋友的愿望。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神圣与伟大,而在实践中他们又有了切身的体会。此后,孩子们学诗的兴趣日益浓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脸上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作为老师又何乐不为之呢?

第11篇、大班语言活动我们祖国真大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使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几个"世界之最",知道祖国地域辽阔。
3、使幼儿初步知道万里长城、故宫都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建造的。
二、活动重难点:
1、重点: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难点:使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几个"世界之最",知道祖国地域辽阔。初步知道万里长城、故宫都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建造的。
三、活动准备:
有关长城、故宫的图片和录像。一幅中国地图,有关诗歌内容的图片
活动指导:
1、教师有感情示范朗诵诗歌,并随着诗句内容的变化分别将图片贴在地图的相应位置。
2、认识地图,教师介绍东西南北中同一个时候的气候变化,使幼儿感受祖国真大的含义。
3、教师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朗诵诗歌,体验对祖国热爱的情感。
四、活动过程:
1、引入激趣 :话题引趣。
请幼儿说出我们国家首都的名字。(激发幼儿了解祖国的兴趣) 请幼儿分别谈谈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看到些什么?
2、让幼儿看"大地图",使他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很大。
(1) 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首都北京的位置。
(2) 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中国最北、最南的地方。 (最北的地方是漠河,那里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中国的最南面是南沙群岛,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3) 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东北的大片森林和我国的两条河流:长江、黄河。
3、引导幼儿看图片,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
(1) 师生共同观看《长城》录像,给幼儿讲解: 长城的一头在山海关,另一头是嘉峪关,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很长很长
(2) 师生共同观看《故宫》录像或图片,教师讲解: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有近一万间房屋。房屋的顶是金黄的琉璃瓦,四周装饰着各色的图案,雕刻着龙、凤等吉祥物。故宫里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4、活动结束:
请幼儿"游览"美丽的祖国,幼儿自由结伴,在大地图上的"各地"游览,说说自己来到了祖国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些什么。
师:"小朋友们,"游览"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后你们有什么感觉呀。"
幼:"我们的祖国很大,而且很美丽。"
师:"那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我们祖国那个地方最美。"
让幼儿自由的发挥语言能动性,表达自己认为美丽壮观的地方。
五、活动延伸:
请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幼儿旅游,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让孩子了解了古人的智慧与我们祖国的伟大。更深的了解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反思:
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就带领大家看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祖国真漂亮。”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学习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幼儿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有的内容幼儿理解不够,例如: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第12篇、大班语言祖国妈妈的怀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香港、澳门、台湾是我们国家的领土,了解它们的地理位置、名胜、特点。
  2.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牢记香港、澳门、台湾的区旗和回归的时间。
  3.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期盼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课件、头饰、答题卡、香港区旗、澳门区旗、台湾区旗。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1、 听《七子之歌》。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七子之歌》。让我们大家一边听,一边跟着歌词唱,我们还可以配合着音乐跳舞。
  请大家把听完这首歌心理的感觉说出来。(难受、难过……)老师也和你们的感觉一样,听了以后心理很难过,这首歌表达了一个孩子离开了母亲的怀抱,想念母亲,盼望回到母亲怀抱的情感。
  2、讲故事,引出"七子"关于七子,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清朝时,我们的祖国妈妈,不够强大,老被坏人欺负,这伙坏人特别厉害,他们的名字叫帝国主义,当时他们从我们祖国妈妈手里就抢走了七个孩子,我们把他们叫做七子,那么这被抢走的孩子当中,就有我们刚才歌曲中唱的澳门,你们想不想知道另外六个被抢走的孩子呢?(想)出示中国地图,给幼儿讲解"七子"指的是谁?(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 二、 情境教学师:小朋友,大家想不想去香港、澳门、台湾去旅行(想)那我们一起坐上飞机去旅行。
  香港香港有一个美丽的称呼,叫东方之珠,通过这个称呼我们就能知道它有多么的美丽与富饶了。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着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好玩的迪斯尼乐园等等。总之香港是一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1、 认识香港的区旗 (紫荆花)让幼儿近距离接触区旗,留下深刻印象。
  2、 香港什么时候回归的? 1997年7月1日3、 香港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出示幻灯片)迪斯尼乐园、太平山顶、海洋公园、浅水湾等澳门澳门是全球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是一座休闲娱乐的城市,更有意思的是澳门人他们平日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
  1、认识澳门的区旗 (莲花)2、 澳门什么时候回归的?1999年12月日2、 澳门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出示幻灯片)妈祖娘娘、北港妈祖庙、大三巴牌坊、谭公庙等台湾台湾是一座宝岛,上面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丰富的物产,有水果之乡,蝴蝶王国,旅游胜地的美名。
  1、 认识台湾的区旗 (梅花)2、 台湾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出示幻灯片)台南赤嵌楼、日月潭、阳明山、国父纪念馆等刚才我们去了香港、澳门、台湾,你们觉得高兴吗?(高兴)可是,现在的时间不早了,我们先回家吧。刚才我们是坐飞机去的,现在我们乘火车回来,准备好,我们开车了。
  三、 活动延伸、我们来做个游戏:"萝卜"蹲。
  通过做游戏,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认识香港、澳门、台湾的区旗,记住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
  四、 播放影片《香港回归》
  香港、澳门现在都已经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那他们当时是怎样回归的,人们看到他们回归的心情怎样,你们也许不知道,因为那个时候你们还没有出生,今天老师找了相关的影片,大家就可以看看当时的盛况了。看完影片,你们的心情激动吗?(激动)如果哪天台湾回归,我想大家的心情会更加激动,让我们一起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期盼台湾的回归。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关文章

《中班父亲节教案及反思5篇》:中班父亲节教案及反思5篇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活动课,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乐意大胆表达对爸爸的爱,快来看看中班父亲节教案吧。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3篇》:第1篇、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镜子教案反思设计意图:孩子与生俱来就有一颗好奇的心,对什么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乐于发现,乐于探索。一次,在区角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科学区中关于镜子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在摆弄各

《大班教案美术反思20篇简短》:大班教案美术反思20篇简短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