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大班砌墙美术20篇教案

日期:2021-09-15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砌墙美术20篇教案,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砌墙美术20篇教案

第1篇、大班美术好玩的面具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认识五官的基础上,感受用粘贴、印的方法 制作各种面具。
  2、 喜欢贴出不同的面相,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
  3、 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环境意识。
  4、 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彩色纸,橡筋、音乐
  2、纸碟(开眼睛)、浆糊、抹布、水粉、剪刀等
  2、各种人物、卡通、动物、图片放于区内,引导幼儿观察。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请小朋友猜猜,今天圣诞老人送了什么礼物给小朋友?请小朋友先闭上眼睛,听到老师小铃的声音才睁开眼睛好吗?
  二、幼儿观察
  你们看到有哪些面具?你怎么知道它是白雪公主?小白兔、___
  你想做一个什么面具?请你先想一想,你做一个怎么的面具,想好再做。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粘贴
  2、水粉、蜡笔
  3、印画
  提醒幼儿用完浆糊要把手擦干净。帮助、鼓励困难的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和同伴交流。
  四、新年舞会
  请小朋友带上你做的面具和老师一起去参加化妆舞会吧!
活动反思:
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创造性的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我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给他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操作的平台、一个创造的契机。我为孩子们准备的所有材料都是适合多样性选择和探索的,丰富多样的材料给孩子们的创造活动带来无限的想象与乐趣,孩子们也极富创意,比如一个孩子用化妆品瓶子做小猪拱起的鼻子,既稚拙可爱又生动形象。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享受创造和表现快乐。
本次活动,孩子们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较高,都想亲手制作动物面具,只是个别孩子的操作能力较差,在同伴和老师的帮助下方才制作好面具。

第2篇、大班美术美丽的花手帕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掌握手工扎染、折纸、点颜色等技巧,初步了解色彩搭配的规则。
2.培养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活动准备:
1.故事《讲卫生的小猫咪》。
2.8开、16开宣纸每人4~6张、调好的各色中国画颜料、旧报纸、扎染PPT、围兜及袖套每人一套。
3.课前给幼儿观赏贵州苗族的各种蜡染制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听故事《讲卫生的小猫咪》,小猫咪感冒了,又流鼻涕又打喷嚏,小猫咪讲卫生,赶紧到商店买来花手帕。
提问:花手帕有什么作用?
分析:这不只是一个美术活动,也是一个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品质的好机会。
二、播放扎染PPT,欣赏并讨论
引导幼儿说出商店里的花手帕都有哪些图案和颜色。(图案有圆形、长条型、蝴蝶型、波浪形……学会说五颜六色。)
分析:孩子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了审美感,多变的图案和艳丽的色彩引发了如何制作这样美丽花手帕的兴趣。
三、指导幼儿制作扎染作品
1.戴好围兜和袖套,防止颜料弄脏衣服。
2.将白色的宣纸进行多层折叠,注意对角和对边。
3.将折好的宣纸不同的部分,放入装有颜料的小碗里点颜色。
4.将点好颜色的宣纸放在报纸上打开晾干。
5.提问:在给"小手帕"染色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分析:幼儿要掌握折纸和点颜色这两个主要步骤,因点颜色是新技巧,所以是这个活动的一个难点,首先要把颜色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进行排列,引导幼儿有秩序的选择;其次要把握一边折一边点颜色的技巧,并通过实践慢慢掌握颜色的用量。最后要注意因打湿的宣纸打开难度很大,所以这个步骤必须由老师来完成,以免损坏作品。
四、幼儿自主探索如何做出漂亮的"花手帕"
1.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能够知道,不同的折纸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图案,并能初步找到其中的规律,如对折后从折点再折成三角形染色会形成中心扩散的圆形图案等。
2.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能意识到深色和浅色的搭配会更好看,从开始的自由选择颜色,到逐渐掌握深浅色的搭配。
3.过少的染色会使宣纸原本白色的地方过多,没有那么好看,颜色过于混合也会降低作品的质量,而且过多的颜色带来的水分还会使得作品在打开的时候容易破损。
夏季的背心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千画纸做的背心人手一份(活动前,师生穿上纸背心);水粉颜料,水粉笔,废纸团,抹布等。
2、前期活动经验:找凉快。
3、幼儿经验:有关夏天的了解(找凉快等),绘画操作技能。
内容与要求:
1、大胆交流夏天的服装,知道在夏天穿上背心会很凉快。
2、大胆运用水粉颜料装饰背心,体验自主合作装扮的乐趣。
3、在说说、做做、秀秀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大胆运用水粉颜料装饰背心。
难点:初步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流程:
交流导入--操作体验--展示表现
1、交流导入: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
师:"你们说说,夏天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呢?"(裙子,背心等)
师:"为什么?"(穿上会很凉快。)
(2)过渡:师:对啊,到了夏天,穿上短袖、短裤、裙子就会觉得很凉快。今天我们就穿了件背心,感觉凉快吗?那喜欢这件背心吗?(引导幼儿讨论背心)你们以前穿的背心什么样的?
2、操作体验:
(1)出示另一背心(师事先装饰好的),师:"你们喜欢这件背心吗?;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这件背心和你们身上穿的背心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讨论装饰好的背心。)
(2)师:"这件背心很漂亮,可我们的背心不漂亮,怎么办呢?(也来打扮一下)
(3)师示范操作(背心前面),引导背心后面请朋友帮忙操作。
(4)师请个别幼儿介绍:"你准备怎么打扮这件背心。"
(5)引导背后的装饰请朋友帮忙,体现合作性。
(6)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操作(提供材料:水粉,水粉颜料,废纸团等)。
3、展示表现:
师:"你们的背心真漂亮,想不想给客人老师看看?让我们来表演给客人老师看,来个服装表演吧。"
播放音乐,幼儿自主走秀。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美术活动,主要是想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来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简单的印染活动;其次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在刚开始老师出示自己的范例漂亮的花手帕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也都很激动,都想创作一块自己漂亮的花手帕。在之后小朋友亲自独立操作印染的时候,大部分小朋友都不能很好的掌握,还是需要老师一步步的帮助与辅导,有些幼儿的个人卫生也非常的不注意,需要老师及时的提醒与注意。
在最后呈现出漂亮的花手帕的时候,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小朋友们在操作活动中不仅体会了操作的乐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妈妈的爱。

第3篇、大班美术有趣的表情教案反思

活动目的:
  1、学习用较为简洁的线条画出几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2、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酸、甜、辣(稍辣)味的水每桌一份;画纸、笔、小勺、镜子人手一份;范画三张。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1、这里有甜的、辣的、酸的三种味道的水,现在我来尝其中的一种,请你们根据我的表情,猜一猜我尝的是什么味道的水。
  2、教师尝辣水后,提问:你们知道我尝的是什么味道的水吗?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你们看到我的眉毛怎么样了?眼睛呢?嘴巴里什么伸出来了?
  3、你们有没有吃过辣椒?吃辣东西时,你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做给老师看看,好吗?
  二、 示范作画1、老师真想把自己的表情画下来,可是我怎样才能看见自己呢?
  2、教师取出小镜子边讲解,边画尝辣味时的表情。
  3、出示范画。我这儿还有一张画呢!你们看得出我尝的是什么味道吗?(酸味。)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4、请幼儿想象吃酸葡萄时的感受,并把尝酸味时的表情做给旁边的小朋友看。
  5、你们都吃过甜甜的糖,吃甜东西时,你是怎样的表情?请你把尝甜味时的表情做给大家看看。
  三、 幼儿作画1、你们的桌上也有甜的、酸的、辣的三种味道的水。下面请你们每个人用自己的小勺子去舀其中一种味道的水,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然后照着镜子,把自己的表情画下来。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表现各种表情。
  四、 评析作品1、请幼儿互相观看同伴的作品。
  2、教师选取三张画有不同表情的作品,请幼儿猜猜这三位小朋友尝的是什么味道,并请作者予以证实。
  3、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尝的是什么味道的水,画的是什么表情。
  4、请幼儿以黑板上的三张范画为分类标准,按不同的表情将自己的作品贴在相应的范画下面。
【活动反思】
  《纲要》中多次提到,要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体现成就感。幼儿对艺术活动的表现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结合平时的活动,我发现大班幼儿的创作欲望非常强,有趣的材料和鲜艳的色彩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满足。

第4篇、大班美术花束制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绘画、拓印等方法制作花朵,用粘贴、撕剪、卷折等多种方式制作花束。
  2、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密切的不同职业的成人劳动,用献花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重点:
  学习用各种方法制作花束活动难点:
  能够熟练掌握蔬果拓印的新技能活动准备:
  1、各种可以拓印的蔬果横切面,各色颜料,擦手毛巾2、水彩笔、彩色手工纸、皱纹纸、剪刀、吸管等3、花束包装袋若干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1、教师出示自制的花束,询问幼儿"这是什么,你见花束吗?在哪里看见过。什么情况下会收到花"?请幼儿回答。
  2、如果这束花是你的,你准备送给谁?引导幼儿回忆祖辈、父母、老师等其他社会职业人员为小朋友们做的事情,激发幼儿的感恩情怀。
  3、"有这么多的人关心、爱护小朋友,这束花到底送给谁好呢,我有些为难了,请小朋友帮老师想想办法吧"。幼儿自由泛说。"有了,我们每个人制作一束花去送给为小朋友们付出辛勤劳动的人吧" !
  二、演示与制作1、"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老师今天带来的花束,猜一猜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逐一展示并介绍各种不同的花朵制作方法:
  (1)用水彩笔在手工纸上画出花朵的图案,用剪刀剪下来,贴在吸管上,装饰上叶子。
  (2)蔬果拓印:用手抓住蔬果的上端,蘸取颜料,然后印在画纸上。将拓印的花朵图案剪下来,用吸管当花茎,再添加上手工纸制作的叶子。
  (3)皱纹纸折叠:将手工纸折叠后,剪出花瓣的形状,然后缠绕在吸管上,装饰上叶子。
  2、幼儿自由创作,老师指导。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制作方式,大胆想象,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用提供的辅助材料粘贴、撕剪成花径和叶子。
  三、活动评价老师为幼儿准备好花束的包装袋,请幼儿把自己做好的花放进包装袋,请个别幼儿到台前来讲一讲自己是用什么方式制作的,并说一说想把自己手中的花束送给谁。
  鼓励幼儿将花束送出去。
活动反思: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专注度高,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审美体验以及同伴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通过操作作品的展示,可以看出幼儿的个体水平经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提高

第5篇、大班美术公开课美丽的刮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色彩冷暖明暗的对比。
  2、幼儿尝试创作刮画。
  3、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重点幼儿尝试创作刮画。
  难点幼儿了解色彩冷暖明暗的对比。
  活动准备
  图画纸,蜡笔,水粉,水粉笔,牙签,方格纸,冷暖对比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变色鸟》,并随故事情节的变化展示对应的颜色纸。
  2、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启发幼儿说出对颜色的感觉。
  --天气很热的时候,是红色还是蓝色让你感觉比较清凉?
  --天气很冷的时候,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灯光?是白色的灯光还是黄色的灯光?
  引导幼儿认识暖色、冷色、中间色和对比色。
  将故事颜色分成冷色、暖色、中间色三组。
  --说说对三组颜色的感觉有何不同。
  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请幼儿选出亮色和暗色的蜡笔,尝试制作刮画,并为自己的创作画命名。
  画之前,请幼儿先想好如何构图。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活动反思:
这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刮蜡画,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来认识、发现和体验刮蜡画所带来的意外效果和形式的美感,在运用蜡笔、刻刀或小木棒等工具进行涂抹、刮画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形象效果。我把活动的目标定位在让幼儿了解刮蜡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蜡画的技巧方法。了解刮蜡画的基本方法和材料,激发幼儿对其兴趣,并培养幼儿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第6篇、大班美术好看的花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欣赏各种花瓶,感受工艺品的美。
  2. 根据花瓶的造型的几个部分及其变化设计花瓶。
  3. 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 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瓶。
  2.绘画纸,油画棒,水粉颜料,勾线笔,用水果包装网扎成的"菊花"。
  3. 花瓶范画一张,各种花瓶图案的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1. 出示花瓶,引导幼儿观察。
  ①这些花瓶漂亮吗?哪几部分最漂亮?
  ②这些花瓶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归纳小结:花瓶有胖有瘦,有高有矮;花瓶口有的是平口,有的是花边口;花瓶颈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的两边还有"小耳朵";花瓶肚圆的、椭圆的,还有扁的,等等。
  二、探索创作1. 引导幼儿学习花瓶造型的设计。
  ①出示范例,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②请1~2个幼儿运用将花瓶的主要组成部分(瓶口、瓶颈、瓶肚)进行组合变化的方法来设计花瓶。
  2. 引导幼儿学习花瓶图案的装饰设计。
  ①引导幼儿观察花瓶上的图案,说说它们一般在花瓶的什么部位。
  ②出示花瓶图案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③示范用水果网扎成"菊花"印画花瓶上的图案。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1. 鼓励幼儿设计出新颖的花瓶造型和图案。
  2. 印花时要求幼儿注意优质画面的整洁。
  游戏:售货员幼儿当售货员,想买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1.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兴趣。
  活动开始,教师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明地提出要求:请幼儿仔细观察瓷器,寻找这些瓷器的相同点。幼儿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积极寻找相同点。当幼儿发现相同点后,教师进行小结,提升幼儿的经验。在教师的小结中,幼儿不仅再次巩固了青花瓷的相同点,而且了解了青花瓷命名的缘由,知道青花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对青花瓷再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面的环节中,幼儿观看ppt、自己创作设计、共同欣赏作品,兴趣一直伴随着幼儿。所以,在这个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参与活动的,课堂气氛活跃,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
  2.丰富感性经验,巧妙化解难点。
  在制作ppt时,教师选择的青花瓶范例就考虑到了形状和上面的图案花纹。范例上的青花瓶有的上面粗,下面细;有的像个葫芦形;有的瓶口细、瓶肚粗。瓶上的青花图案也不一样,通过欣赏,幼儿就发现瓶口和瓶底的花纹多选用小一些连续纹样的图案来装饰,而瓶肚上则选用一幅完整的画面来装饰。有的选用了植物、有的选用了动物,还有的选用了人物。教师示范时选用了图示法,既缩短了教师当堂示范的时间,又让幼儿对操作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又让幼儿欣赏了教师的创作。这些感性经验的获得,巧妙地化解了活动的重难点,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之中完成了自己的创作。
  3.展示幼儿作品,提供交流机会。
  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因此,幼儿完成创作后,教师就把幼儿的作品悬挂起来进行展览,请先完成的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幼儿都完成后,组织幼儿一起欣赏,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孩子们畅所欲言,有一个孩子说最喜欢自己创作的作品,因为青花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而自己设计的青花瓶的台布上有五星红旗的图案,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所以自己很喜欢,他的回答赢得了伙伴们的掌声。在欣赏作品中,幼儿还发现装饰的图案不仅要有线条,还要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来装饰,这样装饰出来的作品不单调,比较大气。在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中幼儿都得到了提高。

第7篇、大班美术活动五官宝宝找春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五官宝宝的观察,从不同角度感受春天的特征。
  2.能大胆、快速地画出五官及春天的景色。
  3.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1.初步了解有关春天的知识,制作有关春天的展板。
  2.会唱古诗《春晓》。
  物质准备:关于春天的图片、圆形的纸、(眼、鼻、耳、嘴各一份范例一份)、蜡笔、水笔。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图片,体验春天的美。
  1.幼儿边欣赏图片、照片边交流。
  师:"春天快来了,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幼儿边欣赏图片、照片边交流)。
  2.小结:"我们看到了绿色的柳条随风摆动,弯弯溪水清澈见底,朵朵鲜花芬芳灿烂,美丽的百草原景色怡人,春风吹呀吹,春天来到啦!"二、故事导入,引出五官宝宝找春天的主题。
  1.师:"可是山洞里有一只懒惰虫整天地睡大觉,从来不关心大自然的变化,这下可急坏了身上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宝宝了。因为他们听小朋友说春天特别美丽,所以他们决定离开懒惰虫,独自寻找春天。"2.幼儿回答,教师范画。
  师:"瞧!谁出来了?眼睛宝宝来到了春天的大自然,他会看到什么呢?"3.师:"瞧!谁又出来了?耳朵宝宝来到了春天的大自然,听到了什么呢?"鸟叫声,蛙唱声,蜜蜂、小虫鸣叫声4.师:"瞧!鼻子宝宝和嘴巴宝宝一起出来了,他们又会发现什么呢?"花的香味,风的清新泥土的芬芳三、发挥想象,大胆画五官并添画春天景色。
  1.教师巡回指导。
  师:"看!桌子上有好多空白的脸,他们希望小朋友能把五官宝宝找回来,和他们一起找春天,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2.教师与幼儿一起添画背景。
  师:"小朋友,在春天里会出现哪些东西呢?"(柳条、小燕子、花、小动物苏醒了……)四、展示作品,唱古诗体验春天的美。
  1.师:"小朋友,你能把我们画的脸和这幅春天的画组成一幅漂亮的"春韵图"吗?怎样组合?那我们来试试看吧!把你画的脸贴到你喜欢的地方。"2.师:"哇!好一幅美丽的"春韵图"!春天真美啊!古时候的诗人也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古诗春晓吧!"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第8篇、大班美术瓶子变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在瓶子上作画,并用勾线笔、颜料等工具作画。
  2、知道只要动手制作,许多东西都可以变废为宝。
  3、体验为瓶子变身后的成功感。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在故事情境中体会到做错事要勇敢地面对解决。
活动准备:
  1、教师范画作品若干
  2、啤酒瓶或雪碧瓶每人一份
  3、勾线笔、颜料
活动过程:
  一、怎么不一样了?
  1、出示教师示范作品:小朋友,前几天老师让你们带来了一些废旧物品,现在我请你们看看这些物品和原来有什么不一样?
  2、欣赏教师作品,幼儿发现、说说不一样的地方。
  3、这样在物品上画了一些线条和图案好看吗?你知道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4、出示作画材料,初探作画方法,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原来是这样
  1、你们的方法真好,现在老师用你们的方法来试一试,请你们看仔细。
  2、教师示范,在啤酒瓶子上画一棵大树:只要我们用勾线笔或者颜料在瓶子上画一些简单的图案和线条,瓶子就会变得很漂亮。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找出难点,共同解决:你觉得在瓶子上画画应该注意些什么?
三、瓶子变身。
  1、作画要求:一人选择一个瓶子画画,画的时候小心一点,不要占到颜料。
  2、幼儿操作材料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案;提醒幼儿注意桌面和手的清洁;帮助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瓶子展览。
  1、你在瓶子上画了什么?
  2、你觉得谁画得最好看,为什么?
  3、在画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活动反思:
写生画在学前阶段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对于还只是中班的孩子来说,难度就更大了,这次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写生画,因此在选材上我选择了教室里常见的饮料瓶,并在写生的基础上添画,使整个活动不枯燥,快乐的瓶子很快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基本掌握了写生画的操作要求与操作步骤,在遮挡关系的表现方面也是较好的,因此整个活动的效果也是较成功的。(.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唯一的不足就是在活动的开始探索阶段,花的时间较多,选取的图片不够精炼,下次还有待加强。但总体来说整个活动还是相当成功的。

第9篇、大班美术塔和亭子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用对比、联想等方法欣赏、感受塔和亭子的不同风格。
  2、乐意在欣赏的过程中大胆地想象,并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塔和亭子图片2、相关的电视、DVD等3、幼儿用书:《塔和亭子》
  活动过程:
  1、播放DVD片段,让幼儿欣赏有塔和亭子的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2、通过对比欣赏,继续感受塔和亭子的不同建筑风格。
  教师出示各种塔的图片。
  教师:如果你来到这座塔的面前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往上爬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到了塔顶又是什么感觉?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教师出示各种亭子的图片。
  教师:这是什么?亭子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你觉得亭子最好看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亭子一般建在什么地方?你到了亭子会做些什么?
  3、再次一道幼儿比较塔和亭子的不同风格。
  教师:看了这些塔和亭子,你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小结。
  幼儿再次欣赏DVD或图片,并做不同的动作表现塔和亭子的风格。
 

第10篇、大班美术小小设计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服装的各种衣领、衣摆造型,尝试自制花边进行装饰。
  2、激发幼儿想象和创造力,体验表演的乐趣。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1、各种制作材料,PPT课件,材料筐若干。
  2、节奏感较强的音乐。
  一、欣赏PPT,引入课题指导语:今天陈老师请你们来看时装表演,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
  欣赏PPT课件指导语:呀,这件衣服真漂亮,你们喜欢吗?你最喜欢衣服的哪个部分?(衣领、衣摆)二、示范讲解指导语:这些衣服都是服装设计师设计的,我们也来做小小设计师。瞧!陈老师已经做了一件漂亮的衣服。看,领子上有什么?(花边) 衣服上还有什么? 其实花边和花都是用同一种方法做的。
  (先在领子四周都贴上双面胶,拿一张皱纹纸,正面折,反面折,像折纸扇一样,边折边黏在双面胶上,这样领子就做成了;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做小花,先把双面胶贴成一个圆,然后同样的用折扇子的方法将皱纹纸对着双面胶粘成一个圈,多余的撕掉,小花就做成了。)提问:这件衣服上还有什么(流苏、腰带)指导语:我太喜欢这件衣服了,请你们来设计一件比陈老师的更漂亮的衣服吧,陈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待会我要请五个小朋友一起合作设计一件衣服,制作完成以后选一个模特穿上衣服,领着设计师表演。
  提问:五个人设计一件衣服,应该怎么分工合作呢?(有的负责衣领,有的负责衣摆,还有的负责装饰)但是每组的小朋友只能有一个小模特,怎么选择?(猜拳等)指导语:想好的小朋友请你轻轻地找一个桌子5个人合作设计一件衣服。别忘了把垃圾放到筐子里三、幼儿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四、时装表演1、教师发现各组幼儿已经做完了开始放音乐教师带领先完成的设计团队和模特一起走上T台摆好看的亮相动作。
  指导语:我们的小模特已经准备好了,请设计师来排队吧2、指导幼儿按秩序进行表演和退场。
  指导语:音乐响起来了,请模特带领你的设计师把我们的设计作品给客人老师看看。现在请你们往教室走让更多的小朋友来欣赏我们的作品吧。
活动反思:
  “小小设计师”的数学内容是按规律排序,这是一节数学游戏课。活动前幼儿已认识第一组,并且有接一个规律排序的经验,此次活动的难点是利用学具按2—3个规律排序,重点是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规律的特点。
  在活动中,幼儿能按教师的指令及要求制作完服装花纹和规律后,他们自主的两或三名小朋友结伴倾听他人的介绍,并及时补充发言,及时的掌声相互鼓励,并通过教师引导总结出介绍有规律花边的几个步骤。幼儿在活动中的良好表现,是与教师平时的培养分不开的,由于平时教师给予幼儿的宽松的精神环境与充足的材料,让幼儿经常有机会相互倾听同伴的发言,在经过教师的点拨后,逐渐形成了相互之间语言表达的良好习惯及氛围。为大班数学活动时小组讨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活动投放了大量的学具,很容易出现操作混乱的现象。但从活动现场看到,幼儿在活动中操作有序,具体表现在:拿取学具时,操作完多余的学具放回原位;制作完服装花边,把服装放回原位,再取制作项链的学具等等,良好的操作习惯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有力保障,这一点是我今后在教学中继续发扬与保持的。
  此次活动的难点是按2—3个规律排序,活动中幼儿普遍出现按2个材料排序,没有出现3个规律排序的花边。幼儿在观察学具时只发现图片中颜色、形状、方向、长度不同,没有发现还有大小不同,我当时也没有及时引导和强调,造成在后面的操作结果中没有出现按3个规律排序的花边。
  在讨论环节时,我发现幼儿没有按3个规律排序的花边时,应及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把按2个规律排序的花边变成按3个规律排序的花边”,通过讨论解决了活动中的难点问题,又使幼儿通过这种形式掌握了2个规律演变成3个规律的演变过程,为幼儿灵活、多变的学习数学打好基础。
  通过此次活动,使我认识到数学活动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不可忽视,前面的教学环节都是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只有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打好基础,才能在后面的环节中少出问题、不出问题。今后我要继续提高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

第11篇、大班美术米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米的特性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米画的作画步骤。
   2、幼儿能大胆发挥想像,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景。 
   3、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4、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米
2、大盘子、米,范画图片若干
3、幼儿有在沙子上画画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引起兴趣。
提问:在平时,我们用米来烧饭,今天老师带小朋友用米做些有趣的事情好吗?
(二)老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讨论。
提问:你们看看让幼儿看看画上有什么,一起寻找这张画的“特别”之处,说说它与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 
(三)老师操作演示。 重点演示作米画的步骤:
    将米倒在盘子里铺平,并用手指在米中自由作画。
(四)幼儿创作。 
1、引导幼儿发挥想像
2、鼓励幼儿自由创作
(五)引导讲评。
    (1)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2)说说制作时的体会,共享成功乐趣的环境。
活动反思:
米和沙有着相似处但是在做画时也有着区别,湿沙子的凝固性较强,而米却没有,因此在做米画时需要很大的面积,这样一来幼儿也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间。同时创作米画是幼儿手指的直接接触能够锻炼幼儿手指的精细动作,这也有别于用笔做画,因此在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如果有什么不足就是时时提醒幼儿不要把米撒到外面。
课后反思:
  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互相交流、互相欣赏、共同提高。”
  此活动是主题活动《有趣的汉字》的一个延伸活动,我利用“米”字的对称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的经验和已掌握的技能——绘画,发动幼儿在汉字的基础上进行对称绘画,使幼儿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活动开始时,我以捉迷藏的游戏形式导入,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可以使幼儿迅速的集中精神,很快的进入课堂角色中来,然后我又让幼儿亲自动手,通过简单的折纸勾勒出“米”字格,使每一位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设计过程中,我把重难点放在了装饰的“对称性”上,虽然课前就丰富了幼儿对对称的认识,但在实际绘画过程中,仍有部分幼儿未能将对称的意思完全理解,以导致在对称装饰时出现错误,导致作品的不完整。在活动的结尾,我让幼儿布置展示角,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让幼儿通过相互欣赏,相互交流,得到发展,同时对于幼儿的每一点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活动中幼儿的积极非常高的,兴趣也很浓厚,我自己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通过活动,让我知道自己在设计活动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对幼儿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有所考虑却没有很好的得到解决等等,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加思考与反思。
 

第12篇、大班美术彩色的拖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的基础上,探索学习用对称的手法装饰制作拖鞋。
  2、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学会用连续的花纹装饰鞋面,用独立纹样制作鞋底。
  3、感受劳动成果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过程:
  一、幼儿念儿歌,引出主题。
  1.幼儿一起念〈〈蜘蛛买鞋〉〉。
  2.教师提问:
  (1)“小朋友见到过什么鞋子?”
  (2)“你们喜欢什么鞋子?为什么?”
  二、出示拖鞋,请幼儿欣赏并讨论,引出活动设计主题——拖鞋。
  1、教师:这是什么?拖鞋的鞋面上有什么?鞋底上有什么?你想做一双[漂亮的纸拖鞋吗?
  2、通过欣赏,使幼儿初步了解装饰鞋面和鞋底的基本方法。
  三、引导幼儿欣赏图案,学习用连续花纹装饰长条形。
  1、教师:长条纸上有什么?它们是怎样排列的?你想怎样装饰。
  2、师生共同讨论装饰拖鞋鞋面的方法。可让个别幼儿说说,教师在黑板上范画。
  四、观察鞋底图案,了解独立纹样的装饰方法。
  知道装饰鞋底可以在鞋跟和边缘等地方进行装饰。
  五、师生共同讨论制作拖鞋的方法。
  使每一位幼儿都清楚地了解到制作纸拖鞋的步骤:用彩色笔装饰鞋面——用彩色笔装饰鞋底——用胶水将鞋面固定在鞋底上。
  六、讲解重点和难点:在粘贴鞋面和鞋底时,把胶水抹在鞋面里面两边,鞋面粘贴在鞋底下面。
  七、交代要求,幼儿装饰做纸拖鞋,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设计与别人不一样的花边和图案来装饰鞋面,鞋面可以平行粘贴,也可以交叉粘贴;鞋底可以用中心花纹装饰也可以由简单的小图形四散地装饰。提醒幼儿在粘贴时。一定要将胶水抹在没有图案的鞋面的两边。在制作第二只时要注意鞋子的左右要对称。
  八、幼儿欣赏作品、游乐分享。
  1.教师:“你最喜欢哪双鞋,为什么?”
  2.幼儿交换制作的拖鞋穿、玩耍。(放音乐:《找朋友》)活动反思:
  1.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拖鞋,有些动手能力稍弱的幼儿在同伴的积极帮助下也完成了作品,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往。
  2.幼儿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拖鞋样式制作出了样式各异的拖鞋,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3.让幼儿找朋友交换拖鞋穿着玩是幼儿最高兴的时候,不仅让幼儿以游戏的方式高兴地玩耍,幼儿还欣赏到了同伴的作品。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应在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善于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工艺装饰品,帮助幼儿体验创造的乐趣。马上即将进入夏天,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样式精美的凉拖鞋,我想小朋友一定很感兴趣。于是这次的美术公开教学活动,我设计了手工创作活动。
  为防止束缚孩子们的想象空间,我没有过多的示范,而是在欣赏这个环节下足了功夫: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从各种具有代表性拖鞋图片的选择到课件的制作,还提前设计了两双自己能穿且款式独特的拖鞋。通过大量的欣赏、观察和比较活动,丰富了孩子们对拖鞋的认知,拓展了想象空间,激发孩子们制作拖鞋的兴趣。为帮助小朋友化解制作拖鞋的难点——鞋面如何合理地粘贴到鞋底上?我帮助小朋友学会利用区分前后脚掌和脚后跟的方法,将鞋面合理地粘贴在鞋底上。
  这次活动从教学到制作,孩子们一直兴趣满满,创作欲望强烈。活动中,孩子们大胆采用绘画、剪贴等多种方式,设计、装饰出了各自与众不同的拖鞋。充分体验了自己制作拖鞋的乐趣,并在制作和展示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
  当然本次教学活动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同来听课的姐妹们建议我:在指导孩子们画鞋底时,可以将鞋子脱下,用脚而不是用鞋子做模型,这样鞋底会更干净美观;剪鞋底时,可以采用孩子们已经学过的对称的方法来剪,这样既快捷,又不会出现鞋底一顺的情况发生。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学相长,学无止境。为了可爱的孩子们,我将奋力前行。

第13篇、大班美术我家的新房子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会讲述自己家房子的样子及周围的景物,并能运用简笔画的形式描绘出来。
  2、欣赏优秀的儿童画,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中房子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3、能大胆想象创作新房子及周围的景物。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二、活动准备:两张优秀的儿童画 范画一张 白纸、铅笔及蜡笔若干三、活动过程:
  1、课堂引入:师:小朋友们每天被爸爸妈妈从幼儿园接走后都去哪啊(引导小朋友们说"回家")家在小朋友们的印象中是什么啊?(引导小朋友们说"是一幢大房子")那小朋友们的家的房子都长什么样子啊?(举手发言讲述)老师现在给每位小朋友发一张纸和一支铅笔,小朋友们把自己脑海中家里房子的样子简单的画出来,五分钟后老师看看谁画的最好哦2、欣赏优秀儿童画师:老师手上有两张画也是关于新房子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1)出示第一幅:《蘑菇房子》
  提问:这是一幢长的什么样子的房子啊?是用什么建造的啊?有什么颜色啊?里面都住了谁呀?房子周围都有什么啊?
  (注:这是一幢蘑菇式样的房子 用蘑菇造的 有一扇木门 屋顶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蘑菇点 房子周围有小草和木栅栏)(2)出示第二幅:《冬日里的房子》
  提问:图画中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啊?是什么季节啊?房顶上覆盖着什么啊?房子旁边的小树、小草是怎么了啊?房子前边的路是什么样子的啊?
  (注:房子是红色的 有烟囱 屋顶上覆盖了雪 是冬季的房子 小树枯了 小草黄了 屋子前边有石子路)3、图画创作:
  (1)师:如果小朋友们有一幢新房子,你们想它是什么样子的呢?又想房子的周围有些什么呢?(幼儿进行自由讨论)(2)请幼儿发言说出自己心目中新房子的样子,教师出示范画(例如草地上的房子)4、展示交流:
  幼儿分组进行互相欣赏,互相提意见看法。
活动反思:
线描画,对我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已掌握了基本的线形,但在画面的切割、分布、线条的疏密排列上还不够适宜。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从始至终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线的造型活动中。我注重观察指导,十分珍惜把每一点成功的机会留给孩子,他们可以自由表现、不受限制,使能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获得自信,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最后的作品欣赏,我不作好与坏的绝对评价,而是让孩子们相互表述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孩子发现同伴作品中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感。最后启发幼儿怎样用这些作品去装扮自己周围的环境,既可以让孩子获得自信,又可以焕发孩子们主人翁的意识。

第14篇、大班美术神奇的传话筒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振动后能通过线传递声音,学会制作传话筒的方法。
  2.能用各种线和纸杯制作传话筒,并能对传话筒进行添画装饰。
  3.通过动手制作传话筒,感受进行科学小创作的乐趣。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线、纸杯人手一份,剪刀,彩色画笔,传话筒1个,电话铃声,小兔子头饰,门铃声,歌曲《六一儿童节》
  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图片,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那你们有没有玩过呀?是不是还可以传送声音?"请幼儿互相交流、讨论。电话铃响"咦,小朋友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呀?(这时小兔子打来电话)我请一个小朋友去帮老师接一下电话"听完电话请那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门铃响起,签收小兔研究所寄来的快递,并和幼儿一起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
  教师:"那现在我们来帮小兔研究所制作吧。"(二)、基本部分1.教师出示传话筒,介绍制作材料。
  2.讲解神奇传话筒的制作方法:先取两个纸杯,用剪刀将纸杯的底部中心戳一个洞。将线的两端从两个纸杯底部的小洞穿过,并且各打一个结加以固定。两人一组,完后试着用神奇话筒对话。
  3.交代要求,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材料:纸杯、剪刀、线等,幼儿可以自由调配材料。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使用剪刀戳洞注意安全,鼓励幼儿大胆地创造,并调适绳子的长度。
  4.给传话筒制作一件漂亮的衣服(三)、结束部分展示幼儿作品,请小兔研究所的所长进行检验评价。
  结束活动,和小兔子一起庆祝六一四、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传话筒,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做传话筒,看看效果有什么区别。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第15篇、大班美术小猪的婚礼教案反思

 一、教材分析:
  新《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创造和快乐。”本教材的选择,源于幼儿的生活,利用孩子们都很感兴趣的“波哥和卷尾妞的婚礼”这样一个故事,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活动中服饰设计的内容有助于幼儿学习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等装饰的方法。使其在活动中获得美的感受、陶冶美的情操。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参加婚礼的穿着礼仪,掌握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等装饰方法。
  2、尝试用线条与色彩创造性地打扮猪宝宝,并能搭配相应的饰品。
  3、感受装饰的美感,体验婚礼的喜庆及帮助别人的快乐。
  4、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并积极大胆的进行绘画。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6、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准备:
  1、动画片:“小猪的婚礼” ,动画截图PPT 音乐:杜鹃圆舞曲。
  2、幼儿创作材料:各种小猪造型、水彩笔、油画棒、水粉染料。
  3、活动前欣赏各种服饰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喜糖,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参加婚礼时的情景,知道受邀参加聚会要打扮,这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
  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什么时候吃喜糖?
  (2)你参加过婚礼吗?参加过谁的婚礼?婚礼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3)新娘子穿什么衣服?新郎呢?客人是怎么打扮的?那你是怎么打扮的?为什么参加婚礼要打扮?
  (教师要鼓励幼儿回答问题,并及时的给予表扬)小结:参加婚礼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
  2、出示动画截图PPT,讨论服装打扮的要素。
  (1)出示主人公波哥和卷尾妞,提问:他们是谁?要干什么?谁会参加他们的婚礼?他们会忙些什么?
  (2)出示PPT动画截图,提问:他们是怎么打扮的?边看边与幼儿一同讨论小猪们服装的款式、花纹、色彩和饰品,并与幼儿一同尝试命名。
  (3)出示一群光溜溜的猪,讨论打扮他们的方法。
  ①通过提问“你想怎样打扮小猪?” 引导幼儿尝试用线条与色彩创造性地打扮猪宝宝。
  ②提问“搭配什么样的饰品会更漂亮?”引导幼儿为猪宝宝搭配相应的饰品,如:帽子、靴子、手套、项链、耳环等。
  3、介绍材料,引导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介绍材料,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给小猪装扮漂亮的衣服和饰品。
  (2)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作画。
  ①花纹的数量、布局、色彩搭配。
  ②装饰小猪的性别不同,装饰方法也不同。
  ③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装饰。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分享,体验快乐。
  (1)欣赏幼儿的作品,互相讲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
  重点讲述:“你是怎样装扮小猪的?”“你最喜欢谁装扮的小猪,为什么?”引导幼儿从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的装饰方法及饰品搭配上来进行评价交流。
  (2)结合动画与幼儿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幼儿欣赏更多的装饰方法,拓展经验。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绘画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绘画创作的兴趣。
  六、活动延伸:、一起随音乐跳起来,感受小猪结婚的快乐。七、活动反思:
  《快乐的婚礼》是一个文学与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知道参加婚礼时打扮得漂亮不仅是为了好看,也是对主人的尊重,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并尝试为参加婚礼的猪朋友打扮,本次活动,结合有趣生动的课件,让幼儿感受到参加婚礼的快乐。       1、内容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此活动可以在主题下进行,引导幼儿搜集一些参加婚礼的照片、播放婚礼进行曲、了解婚礼习俗等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幼儿的创造。
  2、从目标价值分析,包含了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的内容。教师注重在色彩、饰品搭配上进行经验提升,如:画上帽子、靴子、手套、项链、耳环、领带等,拓展幼儿想象的空间。
  3、充分利用课件欣赏、观察讨论、分析辩证的方法,调动的幼儿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对美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活动反思:
  《快乐的婚礼》是一个文学与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知道参加婚礼时打扮得漂亮不仅是为了好看,也是对主人的尊重,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并尝试为参加婚礼的猪朋友打扮,本次活动,结合有趣生动的课件,让幼儿感受到参加婚礼的快乐。1、内容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此活动可以在主题下进行,引导幼儿搜集一些参加婚礼的照片、播放婚礼进行曲、了解婚礼习俗等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幼儿的创造。
  2、从目标价值分析,包含了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的内容。教师注重在色彩、饰品搭配上进行经验提升,如:画上帽子、靴子、手套、项链、耳环、领带等,拓展幼儿想象的空间。
  3、充分利用课件欣赏、观察讨论、分析辩证的方法,调动的幼儿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对美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第16篇、大班美术铁皮人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大小的纸盒做铁皮人。
  2、通过合作完成难度较大的制作任务,体验合作的快乐。
  3、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4、在故事情境中体会到做错事要勇敢地面对解决。
  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大小不一的纸盒、纸筒、皮筋、锡纸等。
  2、木偶进行曲或其他欢快的进行曲音乐。
  活动过程一、谈论、模仿有趣的铁皮人。
  1、讨论铁皮人的特别之处。
  --教师:故事里的铁皮人是怎么走路的?和我们走路时的姿势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你觉得铁皮人有趣吗?他有趣在哪里?
  2、模仿铁皮人。
  --教师:请你来学一学铁皮人有趣的样子。(鼓励幼儿大胆模仿铁皮人有趣的动作和造型,引导幼儿观察铁皮人的姿态和神情。)二、讨论制作方法。
  1、讨论制作的材料。
  --教师:如果请你来做一个铁皮人,你想做一个怎样的铁皮人?(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教师:你觉得制作铁皮人要用哪些材料?用什么材料做比较方便?(引导幼儿选用现有的合适的材料。)--教师:你做的铁皮人能动吗?怎样能让铁皮人动起来?(引导幼儿用橡皮筋等有弹性的材料让铁皮人的关节动起来。)2、讨论制作的步骤。
  --教师:你打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引导幼儿从铁皮人的头到脚按顺序考虑。)三、制作铁皮人。
  1、幼儿寻找合作伙伴,制作铁皮人。
  --教师:请你和朋友一起来制作铁皮人吧!如果遇到困难,可以请老师和好朋友帮忙。
  2、幼儿自选材料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制作不同姿态的铁皮人。引导幼儿互相做模特,协作完成制作任务。)四、交流制作经验。
  --教师:你的铁皮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在干什么?他叫什么名字?(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教师:你在制作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教师:我们一起请铁皮人来跳个舞吧!(在背景音乐中幼儿操作铁皮人,表现铁皮人的简单动作。)
活动反思:
一个教学活动的好坏,其目标的设定是活动的关键。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感受到了小人的滑稽,理解了什么是顶天立地。了解了小人结构部位的变长与纸的折叠方法的关系。教师与幼儿的交流方式应该多样化,不能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方式。这样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第17篇、大班美术公开课变废为宝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事事都是父母包办,动手能了较差,而且浪费的习惯很严重,从小就不知道节约,为此我设计了《变废为宝》这一活动。我是以培养幼儿动手动脑为中心,通过不同的废旧物品,启发幼儿想象、组合、尝试、体验创新设计的乐趣。教材本身内容来源于生活,激发幼儿多留意、关注并观察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本活动由一次性纸杯、鸡蛋壳、牙膏盒,铅笔削等废旧物品变成艺术品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大胆改良,使孩子感受到废旧物品的用途和组合创新。在此基础上注重了观察能力、组合创新能力相互渗透和培养。同时让孩子养成节约、不浪费资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孩子们在玩中做,在做中思,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思维想象力。
  我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孩子们常见的几种物品,比如:鸡蛋壳、铅笔削;在孩子制作的程序上我也选择了简单的剪、贴、画的方法,这样孩子容易掌握,易于完成作品。
  活动目标:
  1.认识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物品,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2.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自己改造废旧物品。
  3.使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尝试创造新奇的艺术品。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1. 提前让幼儿收集家中的废旧物品:牙膏盒、饼干盒、药盒等纸盒(大小不一)、一次性纸杯(用过的)、鸡蛋壳、铅笔削。
  2 .   剪刀、胶水、双面胶、水彩笔、水粉颜料。
  3.  一些废旧物品做的玩具、装饰画:娃娃(一次性纸杯做的)彩虹图(鸡蛋壳做的)跳舞的姑娘图(铅笔削做的),各种汽车(各种纸盒做的),高跷(易拉罐做的)、飞盘(毛线和硬纸板做的)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变废为宝的作品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作品,请幼儿细心观察,注意作品的做法和材料。
  2.讨论作品
  师:(1)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2)这些作品跟我们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同?
  (3)这些漂亮的作品是怎么做的?
  3.  讲解制作方法
  (1)一一出示作品,将步骤演示一遍,让幼儿边看边说。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同样的材料制作不一样的作品。
  (3)出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欣赏,玩弄,了解废旧物品的多种用途,并启发幼儿由单一向多面发散思维,说出我们班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看谁说得多。
  4.  幼儿操作
  请幼儿做一次小小设计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动手制作。比比谁的作品最别致。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废旧物品,通过画、剪、粘贴、包装等组合创新出新颖独特的玩具和物品。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来回巡视指导,发现有不同做法的孩子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以便孩子完成作品。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选择简单易做的材料完成作品,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做的认真,学的开心。
  5.作品展示
  将幼儿的作品放在展示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作品,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幼儿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学习交流、分享心得。
  活动延伸: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在生活中注意节约的精神,让幼儿学会废物利用,让幼儿在生活中收集一些平凡的废旧物变成生活中有用的物品,成为一个勤学善思、心灵巧手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反思一:创设环境,引起幼儿兴趣。
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布置了一个展览会,展出了有很多幼儿和教师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玩具和用具,幼儿在参观的时候,可以拿来看一看,玩一玩。幼儿兴趣非常高,注意力也非常集中。对废旧材料能做这么多的东西,非常的惊奇,有了自己想制作的欲望。所以孩子们都能积极的投入到参观当中。
反思二: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述,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谈话活动中,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到废旧材料是可以再次被利用的。有的废旧材料是可以收集的,有的废旧材料是不可以收集的。孩子们纷纷说:“我平时喝过的矿泉水瓶子可以留下。”:“我把爸爸的烟盒保存下了。” “我喝的乳娃娃的瓶子也可以留下。”¨¨¨并且激发了幼儿自己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有用的东西的欲望。
反思三:指导制作活动,及时发现幼儿创造的闪光点。
幼儿制作前我给幼儿介绍了制作材料,并提出要求。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对幼儿有创新的想法及时给予肯定。比如有个小朋友用矿泉水的瓶子制作了一个沙漏,并且让全组的幼儿用来灌沙子。在评价中就特别提出给予肯定,起到的很好的榜样作用。
存在的问题:
活动中,我发现,提供给幼儿活动材料的种类有点多,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浪费。活动时,有不少幼儿模仿展示的范例来进行制作。我想,如果只给幼儿提供一种材料。而在展示的范例中把用这种材料制作的玩具去掉。引导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运用一种材料,进行多种制作的方法就会多一些。可能会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更好的启发和帮助。

第18篇、大班美术公开课有趣的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添画,使之变成各种可爱的小动物。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课前已认识有各种圆形组成的动物。
  2、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
  3、由圆变成的动物范例。
  4、勾线笔、蜡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师: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出示圆形)它的名字叫做圆圆。圆圆可神奇了,它可会变魔术喔!
  小朋友想不想和圆圆一起来变魔术啊?
  幼:想。
  二、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学习在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添画,使之变成各种可爱的小动物。
  1、师:那请小朋友小眼睛看好咯!圆圆将变成什么呢?
  幼:认真看。
  师:出示一个圆,进行添画,添画鱼的头、眼睛、尾巴以及泡泡,变成一条小鱼。
  咦,圆圆变成了什么呀?
  幼:圆圆变成了小小鱼。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圆圆真神奇!看!圆圆还变成了小瓢虫呢!
  2、师:小朋友们想想看,圆圆还可以变成哪些小动物?
  幼:发挥想象,自由讲述。如:乌龟、章鱼、小兔等等。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那如果我们要将圆圆变成小乌龟,应该怎么办呢?谁愿意上来变一变?
  幼:一位幼儿上来尝试在圆上进行添画,添画小乌龟的头、四肢、尾巴,以及背上的花纹。其余幼儿认真看好。
  师:适当引导幼儿正确添画出小乌龟。及时表扬幼儿。
  这位小朋友真棒,他很快的就把圆圆变成了小乌龟!
  3、师:圆圆除了可以变成这些小动物呀,它还可以变成两个圆、三个圆、……、许多圆,然后变成更多的小动物。
  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看!圆圆变出了两个圆!那两个圆圆在一起可以变成什么小动物呢?
  幼:大胆想象,发表意见。如:可以变成小鸡、熊猫、小鸟等。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棒!如果要把圆圆变成小鸡,我们应该怎么变?
  幼:大胆讲述。
  师:小结并示范,我们将小圆做成小鸡的头贴在白纸上,大圆做成小鸡的身体与小圆接起来贴在白纸上,然后在小圆上添画小鸡的眼睛和尖嘴巴,在大圆上添画小鸡的翅膀和脚。一只可爱的小鸡就变出来啦!
  幼:认真看教师示范。
  4、师:圆圆本领真大,已经变出了这么多的小动物!那小朋友,你想将圆圆变成什么小动物呢?请你与身边的小朋友一起来讨论讨论幼:自由讨论,初步确定主题。
  师:请幼儿讲一讲,你准备用几个圆,变成什么小动物?
  幼:大胆起来讲述。
  师小结:小朋友的想法真多!可以用一个圆变成螃蟹、蜗牛、狮子、小鱼、乌龟、小兔等等;将两个圆变成熊猫、小鸟、蜻蜓等等;将四个圆变成蝴蝶、蜜蜂等等,将许多个圆变成毛毛虫等等。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那接下来请小朋友和圆圆一起来变魔术吧!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请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动物,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一个圆、两个圆,或者许多个圆,撕去圆后面的双面胶贴在纸上,再将它进行添画。
  幼:认真操作。
  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将废纸扔在箩筐里。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动物。帮助能力弱的幼儿,鼓励他大胆变圆。
  四、展示幼儿作品师:请小朋友大胆地告诉大家,你用几个圆变成了什么小动物?
  幼:介绍自己作品,欣赏他人作品。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第19篇、大班美术春如线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吴冠中作品《春如线》,感受线条的柔美与点的跳跃,并展开大胆想象。
  2、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特点来进行水墨画线条与点的练习
  2、大胆运用线条与点进行美术创作。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PPT 水墨颜料、宣纸、毛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美术作品:春如线。(展现幻灯一:作品)
  1、用视觉直观欣赏。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特别的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幅画吧!”
  “这幅画与我们以前看到的画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小结: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中国水墨画。
  “从这幅画上,你一下子就能看见什么?”“画中是怎样的线和点呢?看看这些线和点象什么?
  2、听音乐作画:
  仔细听听这两段音乐都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认为哪段音乐在画线?哪段音乐在画点?
  ——用手势书空,老师示范作画
  ——交待要求,幼儿用毛笔试一试。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转眼间一幅点和线的画就出现在我们面前,就象老师带来的这副画那样,真奇妙!更奇妙的是,这副画里还藏着好听的故事呢?猜一猜,是什么季节的故事?那还是让画家来告诉我们吧!
  二、简单介绍画家吴冠中。(展现幻灯二:画家画像)
  1、介绍作家的人文背景。
  他是中国一位很有名的画家,家乡就在江苏,是我们江苏人的骄傲。他的名字叫吴冠中。“他对大自然特别喜欢——小鸟的鸣叫、小花的摇曳、小雨的缠绵都能激发他的灵感。他常喜欢用流动的线条和点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记录大自然的美妙,这副画就是他对春天的特别感受,被命名为《春如线》
  三、再次欣赏作品,畅谈、分享不同的感受。(回放幻灯一)
  “刚才听了吴冠中画家的介绍,我们再来看这幅画,你觉得这幅画为什么会叫做春如线?这幅画讲述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讨论)
  “你发现这些线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粗的线条表示什么?细的又像什么?这些彩色的点又像是谁留下来的呢?”
  小结:“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的。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了出来,细细的。柳树发芽了,被春风一吹,摇啊摇,像姑娘的长发飘啊飘,树木都乘着春天在使劲的往上窜。桃花开了、迎春花开了,白色的梨花开了。春风在轻盈舞蹈、春雨滴答滴答的下着,落在池塘里,像顽皮的跳跳虫。小蝌蚪也在水里嬉戏呢。小动物们也出门玩了,看,小兔,小松鼠一蹦一跳,在山坡上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春天会发生许多有趣的故事!春天在我们眼中,春天在优美的音乐里,春天在画家神奇的笔下。”
  瞧,画家多厉害,用简单的线条、点就把春天那么动听的故事表现了出来, 你们喜欢这样的画吗?
  三、创作活动:我来学大师
  “你们想不想学大师,用点和线来画一副特别的画呢?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请小朋友也来创作一幅画,让你的线条和点告诉我们好听的故事。”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第20篇、大班美术冬天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冬天的认识。
  2、尝试用水粉作画。
  3、增强对冬季周围事物关注。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重点:
  用水粉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冬天的认识。
三、活动难点:
  能画出冬天里景物、人物的特征。
四、活动准备:
  油画棒、画纸、范画、水粉
五、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引出主题。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讨论,教师简单小结。
2、提出绘画主题,引导幼儿思考。
“今天我们要来画一幅‘冬天’”,你会画一些什么呢?”幼儿个别说一说,互相说一说。
3、提出作画要求,幼儿自主作画教师观察引导。
“请小朋友画出景物、人物在冬天里的样子,但是要求小朋友用白色油画棒作画,整幅作品完成以后,在纸上图上水粉颜料,一幅非常漂亮的画面就成现在眼前。尽量不要和别人一样。”
  4、幼儿作画,教师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丰富画面内容,进一步表现冬天特征。
  5、活动结束: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或找一找自己喜欢的作品,说说原因。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就教学和幼儿发展的关系进行讨论。维果斯基的有关理论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造就了发展,是发展的决定性动力;教学与发展过程既不是两个互不依赖的过程,也不是同一过程,教学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只有指向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这是一个十分诱人但又很难在教学中解决的理论假设。中班美术活动《冬娃娃》是一个很传统的教学活动。可是,从这一次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用维果斯基理论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尝试。
  1 、努力寻找幼儿的大纲。维果斯基曾经指出:“3岁以后的儿童是按照成人的大纲同时也是自己的大纲的程度学习的……,因此,教师的大纲同时也应该是儿童自己的大纲。”
  《冬娃娃》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引导幼儿画出冬季人物服装的主要特征。这是教师从幼儿原有水平出发提出的教学自标, 是一个教的大纲。本次活动中,教师在引导讨论范例人物小弟弟时,将该目标变得非常具体又非常有弹性:小弟弟要出门怎样才能保暖呢?你们戴过什么样的帽子呢?在分辨人物服饰颜色的时候,老师还请幼儿从桌上的蜡笔中任选两枝,比较哪一枝颜色深,哪一枝颜包浅呢。这里,范例并没有成为统一的图像标准,而是从这一具体图像中引发了幼儿对已有经验的重现。因此,当教师的大纲变成幼儿的大纲时,就成了穿得暖烘烘,别冻着就好,穿戴什么、穿什么式样、花纹、颜色都行。这个有统一答案的问题,给了幼儿创造自己图式最大的安全感。教师的大纲变成幼儿自己的大纲以后,幼儿就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表现他们自己对冬季的感受中去了。
  2. 将技能与幼儿的经验相联系。
  幼儿对任何一种美术技能技巧的认识和学习,都与他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当一种技能技巧脱离了幼儿的经验时,他们的学习就会因不理解,没兴趣而变得被动,有时他们还会拒绝学习。
  《冬娃娃》中,教师示范蜡笔涂色,其实是提高控制手部肌肉动作的能力和协调性的技能演示。但教师没有把这个涂色技能抽象地告诉幼儿.说:“要用力地涂得均匀,涂得浓”,而是把它与穿上厚厚的衣服,衣服上不要有小孔,别让北风吹进来等与幼儿息息相关的经验联系起来。所以当幼儿涂色时,他们想到的不是涂满、均匀,而是给冬娃娃穿上暖暖的衣服,把涂色练习变成了幼儿关心冬娃娃的行为,提高了幼儿练习涂色的积极性。
  3.在激发创造中指向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指出,好的教学不仅能训练或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制,而且能激发和形成目前尚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这就是指向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怎样才能找到最近发展区呢?那就是我们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幼儿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上,必须鼓励幼儿的创活性表现。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两次对幼儿直接提出表扬。一次是当一名幼儿说出蓝色和米色配合时,教师立刻表示惊讶地说:“啊!你连米色都知道,这可是许多大人也说不出的呀!” 又一次是教师为手套划分色块时少划了一块,她没有立刻补上,而把表现的机会留给了幼儿。她用一种犹豫的口吻说 :“呀!少了一块,两块米色要连在一起了!”一位幼儿立刻说:“中间再挤过去—块!”老师说:“真的,你可救了我了!”这两个并不明显的细节,都被教师不失时机地抓住,变成了鼓励幼儿努力超越的契机。教师还向幼儿提出为冬娃娃找一个动物朋友一起上学的极具挑战性的建议。在整个作画过程中,教师一直在不断地寻找幼儿创造的那些她从未演示过的图像,并把这些图像及时介绍给大家,如狐狸、野牛、松鼠……,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又进一步观察思考:冬娃娃穿得暖和不暖和,我们找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怎么过冬的,能不能跟着冬娃娃一起上学。从而引出了更多的话题。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相关文章

《小班英语颜色篇教案》:小班英语颜色篇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过程等内容,Left, left, right, right, up and dow;Left, left, right, right, turning around;Left, left, right, right, jump, jump, jum;Left, left, right, right, we are strong,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英语活动课,快来看看颜色篇教案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欢迎收藏学习!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篇》: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8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