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艺术歌曲教案大班100篇

日期:2021-06-05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艺术歌曲教案大班10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艺术歌曲教案大班100篇

第1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上学歌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轻快的旋律,学习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良好的听音乐与唱歌习惯。
  3、在歌曲意境的渲染下,产生对上学的美好向往。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
  用愉快昂扬的声音唱出对上学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视频,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们,再过不久我们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说说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说了很多,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歌里的小朋友也像我们一样就要上小学了,听,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二、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
  1、 欣赏歌曲,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旋律:
  (1) 完整欣赏歌曲第一遍。
  提问:歌里的小朋友心情怎么样?
  (2)再次感受乐曲
  提问: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2)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歌词内容,教师出示课件图谱边指图谱边唱歌曲。
  师: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快的学会这首好听的歌,老师把它做成了一张图谱,小朋友们可以看着图谱学唱歌曲。
  2、 听唱结合,初步学唱歌曲:
  (1) 教师弹唱歌曲,幼儿学唱。
  (2) 幼儿轻声跟唱,教师告诉幼儿歌曲处理的地方:
  如,“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 连贯舒展。
  “小鸟说:早早早” 轻松、亲切、富有弹性。
  “我去上学校……爱劳动” 情绪饱满、富有激情、节奏明快。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坚实有力,表现出决心。
  (3)播放音乐,幼儿看教师手势进行轮唱。(提示幼儿要面带微笑,用好听的声音唱)
  3、 幼儿表演唱:
  (1) 请愿意唱给大家听的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并演唱。

  三、小结
  师:上学是一件多么美好幸福的事情呀,我们小朋友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立功劳;养成良好习惯;热爱学习。 希望今后小朋友们能向歌曲唱的那样好好学习、快快乐乐。

第2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买菜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固定句式,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并通过演唱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当图片被逐步抽去时,能凭记忆唱准歌词。
  3、在轻松欢快的律动中,能根据音乐特点,大胆创编动作。
  4、感受劳动的乐趣,乐意为爸爸妈 妈分担家务活。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食物图片、背景图。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在节奏感训练与发声练习中熟悉旋律
  师: “孩子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逛超市,好吗?汽车来了,让我们出发吧,。”放录音,在《买菜》旋律伴奏下,师生做开车动作进场:1、教师利用“停止”口令,插进师生对话来对幼儿进行节奏感训练:
  师:“看到 红绿 灯 呀,我们 怎么 做?” 幼:“看到 绿灯 行 呀,红灯 就要 停 ”
  师:“看到 老奶 奶 呀,我们 怎么 做?” 幼:“看到 老奶 奶 呀,我们 就让 座 ”
  师:“汽车 到了 站 呀,我们 怎么 做?” 幼:“汽车 到了 站 呀,一个 挨一 个 ”
  师“到了 超市 门 口,心情 怎么 样?
  幼:“哎 呀呀 哎 呀呀 真呀 真高 兴”
  2、进行发声练习:师:“刚才小朋友都说很高兴,我们高兴地时候,就想唱歌,唱歌之前呀可要把嗓子练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嗓子练开。”提出发声练习的要求,利用结尾句进行发声练习。

  二、学唱歌曲
  师:“平时小朋友有没有跟爸爸妈 妈一起去买菜?买过什么菜?”幼儿自由表达。出示“买菜”字卡,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并提炼歌词:
  图一:“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
  图二:“鸡蛋圆溜溜、青菜绿油油、母鸡咯咯叫、鱼儿水里游”
  图三:“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
  图四:“哎呀呀哎呀呀装也装不下”
  (教师借助肢体语言或形象比喻,帮助幼儿理解圆溜溜、绿油油、咯咯叫、水里游等重点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提问:“歌曲中有一个地方没有旋律,听听是
  .哪里,说的是什么?教师再次演唱歌曲,师:这次请你们听我唱,图上有两个相同的标记分别表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探索歌词“哎呀呀,哎呀呀”图谱的表示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哎呀呀”的图谱标记是一个圆点大表示强、两个圆点小表示弱的节奏特点。)
  3、幼儿学唱歌曲。(1)带领幼儿按节奏把歌词读熟。(2)幼儿放慢速度、跟着琴声、看着图谱学唱。
  4、玩“藏图”游戏,熟唱歌曲。
  (1)教师抽掉其中一幅图,让幼儿回忆并演唱歌曲
  (2)“现在老师把2—3种菜盖起来,你们能唱得出来吗?”(教师遮盖2-3种菜,幼儿演唱)
  (3)“现在没有菜了,你们还能唱出来吗?”(教师把全部拿掉,幼儿演唱)
  (4)以正常的速度并用活泼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用夸张的表情动作来表达结尾句。
  5、教师帮助幼儿反思本次活动中使用的学习方法
  教师: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会这首歌的?有的小朋友是看图片的,可是最后图片全部被遮盖掉了,你们不看图片也唱出来,这是为什么呢?说明图片的内容已经印到你们的脑子里,以后你们在学习别的本领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三、复习律动,大胆创编“包饺子”的各种造型动作
  老师“今天,我们在超市买了这么多的菜,好高兴,孩子们真棒,已经学会帮忙干家务活了。那买了这么多的菜,今天中午我们来包饺子。现在跟老师一起来包饺子。
  1、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全体一起复习“包饺子”律动。
  2、小朋友就坐,教师谈话贯穿感恩教育
  3、引导幼儿大胆创编“饺子”熟了的造型动作,在双圆形中两两结伴进行律动。
  4、小结,在欢乐的“包饺子”律动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以往在歌曲教学中,往往碰到孩子对旋律较难掌握的问题,而孩子主要是靠反复听来掌握旋律,所以本课例我尝试用“一曲式”的方法。在异班试教时,我从进场的节奏训练到发声练习都采用歌曲的旋律始终贯穿,这让幼儿在没学歌曲之前已经对旋律有了完整的印象,到了基本环节学唱时,轻而易举,掌握得很快,所以我觉得“一曲式”的方法很好,尝试是成功的。
  2、学唱歌曲部分,我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圆溜溜、绿油油、咯咯叫、水里游等重点歌词,由于形象、生动,贴切,孩子们学得很快,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效果也较好。
  3、将音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给幼儿创设充满生活情趣的音乐环境,孩子们兴致很高,在音乐中感悟劳动的乐趣,都能愉快地参与其中。
  4、由于是异班教学,对该班的幼儿不熟悉,不能进行很好的师幼互动,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歌曲演唱的节奏强弱等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在最后的创编部分,未能激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肢体语言尽情表现自己的理解,未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结束部分显得仓促。这提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地弥补不足,特别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机会去展示他们的个性,更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第3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鸟小鸟你真好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唱有领唱、齐唱的歌曲,享受与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2、感知体验小鸟对老鸟的孝敬之情,懂得要敬爱长辈。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内容图谱、演唱形式图谱若干;歌曲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听音辨音”
  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感受领唱、齐唱、间奏部分的音乐变化。
  “小朋友天气冷吗?我们来运动运动好吗?
  带领幼儿听音乐做飞翔与拥抱的动作一遍。
  师:“小朋友们飞翔的动作做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动作没有做出来,你们知道是哪个动作吗?”
  幼:拥抱的动作。
  师:你知道什么时候该做抱的动作吗?我们再来一遍,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带领幼儿听音乐再做一遍
  评:第一环节的“听音辨声”,能引导孩子去关注音乐的变化,又能让孩子熟悉音乐,起到良好的抛砖引玉的效果。

  二、结合故事,熟悉理解歌词内容。
  “在一棵大树上住着两只鸟,它们之间怎么样呢?让我们来听个故事。”
  1、简单讲述自编故事“鸟妈妈与小鸟”,提问
  “小鸟小时候鸟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它的?”
  幼1:很细心地照顾。
  幼2:鸟妈妈捉虫给小鸟吃。
  幼3:还筑温暖的窝给小鸟住。
  “鸟妈妈老的时候小鸟又是怎样做的?”
  幼1:捉虫给鸟妈妈吃。
  幼2:不贪玩、不胡闹,关心妈妈。
  “你喜欢这只小鸟吗?为什么?”
  幼1:喜欢,因为这只小鸟爱妈妈。
  幼2:喜欢,因为这只小鸟会捉虫给鸟妈妈吃。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它“小鸟小鸟你真好”并出示汉字。
  2、出示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并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图谱内容。
  (评:在熟悉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始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感的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基础,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

  三、利用歌曲图谱,学习歌曲
  “有一首好听的歌,名字也叫小鸟小鸟你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1、倾听教师范唱。
  第一遍清唱范唱,提问:“你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
  “我们再听一遍,仔细听听你刚才没听清的地方。”
  师:知道苦恼是什么意思吗?鸟妈妈为什么苦恼?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苦恼的样子?
  第二遍手指图谱,再次清唱范唱。
  (评:在教学中使用歌曲内容图谱,利用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学习演唱歌曲,为孩子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平台。)
  第三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遇到间奏部分时强调倾听的动作。
  师:我在唱歌时为什么做一个听的动作?
  幼:因为中间不要唱,要停下来。
  师:对了,歌曲中间有间奏部分不要唱。
  第四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带领幼儿遇到间奏部分时做出倾听间奏的动作。
  第五遍听琴声范唱,这首歌曲有几段?两段的结束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跟唱。
  教师借助图谱带领幼儿跟唱2—3遍。

  四、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1、倾听歌曲磁带,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第一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唱吗?”
  幼:有的时候一个人在唱,有的时候许多人在唱。
  师:一个人在唱是叫领唱,许多人在唱时叫齐唱。(解释同时出示形式图谱。)
  (评: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对孩子们理解领唱和齐唱起了重要的作用,活动中可灵活运用形式图谱,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辨别。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部分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第二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什么时候是领唱、什么时候是齐唱?”
  请幼儿听到齐唱部分用与同伴搭肩膀的动作来表示。
  2、幼儿练习领唱与齐唱。
  教师采用多种练习方式让幼儿练习演唱。如:“师幼合作”、“个别幼儿与集体合作”、“幼儿分组合作”等。

  五、交流分享
  1、鼓励幼儿说说应该怎样关心孝敬家中的长辈。
  2、教育幼儿要像歌曲中的小鸟一样去关心孝敬家中的长辈。

  活动反思:
  “小鸟小鸟你真好”这一活动取材于福建省编教材,是一节“老课”了。若能通过我们的“一教三研”把一节平平常常的老课上得有新意、有创意,会不会更有益于指导我们平日的教学活动呢?这是我们选择这个活动的初衷。
  这首歌曲中蕴涵的情感非常丰富,老鸟与小鸟之间互相关爱的感情尤其感人,因此,我在一研活动中紧紧抓住情感线,在熟悉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始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绪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基础,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但是,在幼儿学唱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习歌词的过程,部分幼儿对歌词不熟悉。
  同时,这首歌曲中的重难点很多,有领唱、齐唱,有前奏、间奏、尾奏,还有休止符……经过探讨,我们确定在一研中着重于学习领唱、齐唱,而对其他的难点忽略不计。因此,制定目标时也着重于这一点。为了让幼儿更容易掌握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来表示领唱与齐唱。活动中,教师手指形式图谱引导孩子练习领唱和齐唱,给他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作用。
  因此,我认为在活动中可灵活运用形式图谱,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辨别。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部分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回顾整个活动,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已经摒弃了传统的“老师教、孩子被动学”的局面,我们提倡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再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支持策略与平台,从而让孩子主动学习。但我也发现,在活动中孩子随机冒出的一些小细节我没有及时抓住加以放大,让一些很好的教育契机流失,因此,我们应加强自己把握教育契机的能力。

第4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十二生肖歌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歌曲《十二生肖歌》,旋律简洁欢快,节奏清晰明朗,间奏的出现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这首歌曲有个难点:歌词比较复杂,幼儿清晰理解和完整记忆歌词有难度,我们通过“点将翻图”与“魔语翻图”游戏来化解难点。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和记忆歌词内容,用游戏的方式学唱歌曲。
  2.发展倾听、推理、猜测的能力。
  3.感受民间歌曲的魅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十二生肖的PPT课件,活动前让幼儿熟悉十二生肖的名称、排列等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玩“点将翻图”游戏,初步感知歌曲
  1.翻图感知整首歌曲。
  师:我们来玩一个“点将翻图”的游戏,老师一边唱歌一边按节奏点你们的肩膀,唱完歌曲的最后一个字时,我点到谁,谁就可以来点开PPT中的两张图,看看里面藏了什么动物。
  2.引出课题。
  师:一共有几种动物?你觉得这些动物之间有联系吗?今天我们学唱的歌就叫做《十二生肖歌》。

  二、玩‘魔语翻图’游戏,分段理解记忆歌词。
  1.学习歌曲第一段。
  (1)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教师演唱歌曲第一段。
  问题一:第一段歌曲里有四种动物,你觉得应该是哪四种动物?问题二:歌曲里是怎么称呼这四种动物的?(听完教师演唱,请幼儿验证和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2)理解、记忆第一段歌词,并学唱第一段。
  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教师第二次演唱。问题:这四种动物在歌曲里做了什么事情?这很重要哦,否则我们的游戏将会无法进行。
  A.幼儿闭上眼睛听教师演唱,教师在演唱的过程中将小老鼠图标隐藏起来。演唱结束,幼儿睁开眼睛,找找谁不见了。
  教师:怎么才能让小老鼠重新回来呢?得用“魔语”呼唤它,“魔语”唱对了,它就回来,唱错了,它就回不来了。“魔语”就是刚才歌曲里关于小老鼠的那句歌词。
  幼儿先讨论关于小老鼠的“魔语”,再用“魔语”来呼唤小老鼠。如果幼儿能够准确地唱出小老鼠的那句歌词,教师快速地把小老鼠图标翻回来;如果幼儿不能唱出,教师可以再次演唱第一段,但是绝对不能直接告诉幼儿“魔语”。
  B.教师再次演唱歌曲第一段,将另外三种动物也随机隐藏一种,并用“魔语”将藏起来的动物找回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2用相同的游戏方法让幼儿理解和记忆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学唱歌曲,可以根据幼儿的游戏水平一下子藏起两个或更多的动物。

  三、完整学唱歌曲
  1.将PP中部分动物藏起来.幼儿唱屏幕显示的生肖歌词,教师唱藏起来的生肖歌词。
  2.教师唱屏幕显示的生肖歌词,幼儿唱藏起来的生肖歌词。
  3.男女生分别演唱藏起来的生肖和屏幕显示的生肖歌词。
  4.根据图标的隐和显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如小组对唱、幼儿和听课的教师对唱。可根据幼儿演唱的情况随机调整藏起来的生肖数量。
  5.挑战将所有的生肖图隐藏,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揭秘和挑战的游戏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发展水平,这样的游戏也深受他们喜爱。在歌唱教学中合理使用揭秘和富有挑战的游戏,能使教学更加有效。
  整个活动流程分三步:“魔语”→说歌词;“新魔语”→唱歌曲;挑战隐藏图标的数量→多种方式演唱。三个阶段都利用了“翻图”游戏,随着游戏目标和游戏方式的层层推进,孩子们在接受游戏升级挑战的同时自然学会了演唱歌曲,整个活动顺利而流畅。

第5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劳动最光荣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情绪愉悦地学唱歌曲,并能用自然、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
  2.用强、弱不同声音进行合唱,体验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根据歌曲设计的图谱。
  男幼、女幼、教师的头像标志。

  活动过程
  1.听一听,找一找根据范唱匹配图谱
  师(出示“劳动最光荣”的歌名):认识这几个字吗?
  师:“劳动最光荣”这几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师:它让我想起了我爷爷奶奶、我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因为有了他们祖祖辈辈的辛勤劳动,才有了我们幸福的生活。(边唱“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边出示相应的图片。)“劳动最光荣”送给你们。(有伴奏的演唱)
  师:好听吗?请你认真听,里面唱了什么?(教师再次演唱)
  师:你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边演唱“XXX,XXX”,并出示相应的图谱)
  师:请你们按照歌曲演唱的顺序帮这些图谱排排队。(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根据歌曲匹配图谱)
  2.学一学,唱一唱引导幼儿自主学唱歌曲
  师:我们一起检查图片排得对不对?(第一次演唱)
  师:让我们看着图片、跟着琴声,试着唱一唱吧。(第二次演唱)
  师:你觉得哪句有困难需要帮助?谁来帮助他?(或你最喜欢哪句?跟着音乐唱一唱)
  师:困难解决了,让我们一起完整地唱歌吧。(第三次演唱)
  师:我听到一个富有弹性的声音,“XXX,XXX”,让人感觉很活跃,感到劳动真是一件快乐的事。你们也来试一试吧。(第四次演唱)
  师:如果没有图片的提示,你们会唱吗?(第一次去除2、4、6图片演唱,第二次去除所有图片演唱)
  3.试一试,合一合尝试合作演唱
  师:请你听一听,这次演唱和前面的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演唱)
  师:在不一样的歌曲中,你找到规律了吗?(重复前一句的最后三个字,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原图片后面添加“●●●”图谱)
  师:看一看,都是点点,哪里不一样?(大小)小的点点可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幼儿演唱)
  师:看看,这是谁?你想让谁来演唱大点点部分、让谁演唱小点点部分?(用头像标志做提示)(根据幼儿的兴趣可以多次进行)
  师:今天的歌唱活动开心吗?希望下次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唱歌。

  活动反思
  1.歌曲具象,让幼儿“动心”
  幼儿的学习是心灵的接触,因为只有心灵方能达到心灵,知识的传授也不能脱离心灵的轨道。当幼儿“动心”后,才能直接触及幼儿的理智和心灵,从而作用于对事物的认识,对自身的反思。
  要让幼儿对歌唱活动“动心”,首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首能激发幼儿“动心”的歌曲。“劳动最光荣”的音乐用节奏、装饰性变奏的手法发展为A+A′的结构,旋律用五声音阶宫调式,活泼明朗,节奏鲜明。但整个歌曲较长,作为歌唱活动开展就必须截取,A部分:“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歌词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符合大班幼儿好模仿,对生活化的、趣味性的、象声的、象形的歌曲特别感兴趣的年龄发展特征。
  2.策略有效,让幼儿“开心”
  (1)教师的清唱。随着电教设备、多媒体的投入,老师的清唱似乎“难得一求”。 中班幼儿还没有能力视唱,听唱便成了他们学唱歌的唯一途径,歌唱活动首先得让幼儿听清楚演唱的内容是什么。在清唱时,教师走近幼儿、走进幼儿,字正腔圆地和幼儿面对面唱歌,通过教师自己的范唱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充分表现出来,由内而外,以情带声,让幼儿感受到歌唱时“弹”的魅力,从而产生情绪、情感的共鸣,促使幼儿与教师一起歌唱。
  (2)图谱的运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更能接受直观的事物。图谱教学在歌唱活动中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更具体、更形象地展现歌曲的结构、内容,由于“劳动最光荣”的歌词无规律可循,“突出顺序法”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解决记忆困难,促进幼儿积极动脑、主动学习。在倾听了教师的清唱后,“你听到了什么?”针对幼儿的回答出示对应的图谱;再次倾听教师的演唱后(伴奏很轻),给图谱按照歌词的先后顺序排队;幼儿尝试演唱后,找一找“你最喜欢哪句?”“哪句你觉得有困难?”对于“喜欢”的,图谱具有提示歌词的作用,对于“困难”的,则直接点击图谱,大家一目了然。图谱运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提供了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幼儿在乐中学。当然,运用图谱应关注其科学性,不是每个歌唱活动都需要利用图谱,只有教师适宜地选择、有效地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3)“脚手架”的拆除。在这个活动中,图谱在于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可谓“脚手架”之一,引导着幼儿一步步达到教学目的。但教师时常只架不拆,当幼儿达到一定的“冗余度”时,我们要试着拆除“脚手架”。在多数幼儿熟悉了歌曲后,教师逐渐隐去图谱,每一次的隐去,对幼儿来说都是一次有意义的挑战,都是建立在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不停顿地把幼儿的能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从而达到听音乐演唱的目的。
  3.积极互动,让幼儿“舒心”
  “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就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料,而是有血有肉、有敏感而娇嫩的心灵的儿童。”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能够接住孩子丢给我们的球,并以一种让孩子想要继续与我们“玩”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孩子,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弹性的教学机智,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共同感受活动的惊奇与欢乐。
  “你听到了什么?”→随机出示相应的图谱;“你最喜欢哪一句?”→试着把它唱出来;“哪句你觉得有困难?”→“谁能帮助他(她)?”在一系列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中,教师注重互动的参与“密度”,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我是一个有能力的孩子”,他们充满自信与自豪,在不经意间,从a点到达b点,再迈向c 点……最终达到活动的最高点。
  在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教师紧紧遵循《纲要》所提倡的“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和“教师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的理念,紧紧抓住幼儿的“心”。“听一听,找一找”中有匹配成功的乐趣;“学一学,唱一唱”中有自主学习的快乐;“试一试,合一合”中有同伴合唱的喜悦。
  在设计、组织老教材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只有通过认真解读教材、解读幼儿,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第6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快乐的六一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本班的幼儿对歌曲很感兴趣,所以我想通过这节活动,让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细胞。“六月一日儿童节”即将来临。让幼儿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前感受六一活泼愉悦的气氛,在学会唱这首歌的基础上,也能给他们带来幸福。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轻松、愉快的歌声演唱歌曲,体验小朋友欢度六一愉快心情。
  2、喜欢和同伴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气氛。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快乐的六一》;图谱拼接卡
  经验准备:了解六月一日儿童节;组织幼儿参与幼儿园六一节的环境布置,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节日环境,感受节日到来的喜气气氛。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并能创编动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引导语:你们知道六一儿童节吗?六一儿童节是哪一天呀,那是谁的节日呢?在六一儿童节那天,你们最想做什么呢?那一天你们快乐吗?

  二、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快乐的六一》感受歌曲欢快、喜庆的气氛。
  1、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说说歌里唱了些什么。
  2、重点帮助幼儿理解“全世界的儿童连在一起”,告诉幼儿六一节是全世界小朋友的共同节日。
  3、跟随歌曲旋律有节奏的拍手朗诵歌词,注意切分音符。

  三、学唱新歌
  1、鼓励幼儿跟随音乐伴奏,用“啦”哼唱整首歌曲
  2、整体跟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快乐的歌声演唱,尤其在唱“啦”时要轻巧,有跳跃感

  四、完整演唱歌曲,幼儿可自己做动作随乐演唱。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自发组织同伴成为小乐队,体验合作交流带来的乐趣。

  活动反思: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开展了音乐活动《快乐的六一》,这首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活动的开始我通过谈话让幼儿回忆过节的经验和对节日的喜悦之情,充分的激发了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我放在教唱歌曲“快乐的六一”上。通过歌曲理解两段体歌曲的特点,幼儿感受六一欢快的气氛及歌曲明快的节奏。歌曲引导幼儿学习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可用齐唱,第二段用领唱。第一部分幼儿唱得活泼、跳跃,表现出小朋友过节时来到布置好的活动场地的喜悦心情。第二段歌词说的是幼儿过节的活动,由幼儿领唱。要唱得欢快。第二次演唱时再加上对唱的形式,要唱得更活泼、欢快、热情些,表现出歌曲明快的节奏。因此,学会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是这次教学活动的难点。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体会了节日的愉快心情也加深了对“六一”儿童节的理解。

第7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新年到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新年到》,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感。
  2. 掌握XXXX X这一节奏,并能在间奏处用肢体动作表现。
  3. 能积极参与表演活动,注意相互合作,协调演唱,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 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歌词图谱、节奏型卡:XXXX X、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节奏练习。出示节奏型卡: XXXX X。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节奏游戏,谁会用拍手的方式表示这个节奏?
  除了拍手,还可以用身体的那些部位表示这个节奏?
  (个别幼儿尝试,再集体练习,引导幼儿拍腿、拍肩等。)
  师:这个节奏还藏在一首好听的歌里,请你仔细听一听,找一找。

  二、熟悉歌曲旋律,体验歌曲内容带来的愉快情绪。
  1.教师清唱歌曲。
  (1)提问:你找到刚才那个节奏了吗?它藏在哪里?老师拍手的时候有没有唱?
  小结:这个节奏藏在这首歌的间奏处,拍手的时候是不需要唱的。
  (2)教师带领幼儿集体练习打鼓和敲锣的节奏2-3遍。
  (3)师:你还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谱。)
  2.教师再次完整清唱歌曲(同时配上简单的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请你再认真听一听,然后告诉大家歌曲里还唱了什么。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演唱,幼儿看着图谱轻声哼唱,熟悉歌曲旋律。
  2.幼儿集体歌唱。
  3.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歌唱,并加入身体动作。
  4.再次歌唱,间奏处能用身体乐器表现。

  四、游戏:新年音乐会
  匹配乐器,教师指挥,幼儿演奏。
  师:新年就要到了,今天我们要开一场新年音乐会。小朋友们来当演奏家,老师当乐队指挥。

  活动反思:
  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新年到》是我园大班上学期第五个主题里的一首歌曲,孩子们都对新年有一种特殊的喜爱之情,都很喜欢过新年。而过年也与孩子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他们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为了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孩子们体验到过新年的快乐,知道自己又长大了一岁,并能在学唱歌曲中感受新年的快乐,因此设计了此活动。
  幼儿对新年充满了欣喜,为了给孩子们的歌唱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玩节奏游戏和看图谱的方式来加深幼儿对新年的认识与了解。
  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很高,歌曲的内容较简单。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我在最后加入了玩打击乐的环节,即幼儿在歌曲间奏处用打击乐模仿敲锣打鼓的声音。我与孩子们一起开了一场“新年音乐会”,这种歌唱形式,既提高了孩子的兴趣,又增强了歌曲的演唱效果。

第8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秋天多么美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背景
  由于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很快,耕地越来越少,幼儿园的孩子与农田接触不多,秋收时带孩子到外面去体会秋天丰收的情景,幼儿感到很新鲜,也很兴奋,同时细心地观察到秋天大自然的变化,树叶变黄了,庄稼丰收了,孩子们高兴地说:“秋天真好!”发出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抓住孩子赞美的情感,我想在艺术中会得到更好的升华。因此,回幼儿园之后,我设计了本节活动《秋天多么美》,让孩子的情感在音乐中得以渲泻。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优美的乐曲,并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来。唱时要表现出喜悦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歌曲教学加深幼儿对秋天的认识。
  3、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应放在通过对优美乐曲的感受,让孩子加深对秋天的认识,同时发自内心的赞美秋天的美丽。
  难点是在歌曲演唱时符点音符、跳音的正确演唱,及它们在歌曲感情处理中的作用。

  活动准备
  棉花、高梁、水稻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十分陌生,活动前搜集实物,让幼儿看到植物真实的外部特征,加深对植物的印象,同时加深对秋天的认识。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声、形、色各种感官的结合,让幼儿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体会作品的内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秋天的序曲教师同幼儿一起随《秋天多么美》的音乐进活动室。
  师:棉桃宝贝们咧开你们的小嘴,跟棉桃姐姐跳起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殿堂。

  二、基本部分
  1、感受秋天师:看来,小宝贝们对秋天的认识可真不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歌声走进秋天去感受一下秋天的美丽,请宝贝们欣赏歌曲《秋天多么美》。
  播放多媒体课件:《秋天多么美》mtv,让幼儿视听结合,感受秋天的美丽及歌曲的演唱情绪。听完后让幼儿交流对歌曲的感受。(优美抒情)
  2、聆听秋天师:棉桃宝贝们这首歌这么好听,棉桃姐姐也想唱了,小宝贝们听完后要告诉棉桃姐姐,我的歌里都唱到了什么?由老师范唱,幼儿捕捉歌词里面唱到了哪些植物?(秋风、棉桃姐姐、稻花姐姐、高梁姐姐)教师与幼儿一起认识棉桃、高粱、水稻三种植物。
  3、朗诵秋天师:秋风一吹,棉桃姐姐的嘴都笑咧了,你们看他笑的多开心啊,我们要使出小宝贝们的绝活——说儿歌,把开心的棉桃姐姐说出来。
  (1)教师边弹旋律,边说歌词,幼儿跟教师一起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2)让幼儿发挥想象,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示强弱,为儿歌伴奏。
  4、轻颂秋天师:小宝贝们说得这么好了,棉桃姐姐听了更高兴了,棉桃姐姐想请你们把她开心地唱出来,看看谁唱得最好!让幼儿随音乐小声哼唱第一段,以自学为主,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帮助。
  5、赞美秋天(歌曲的感情处理)
  (1)“秋风秋风轻轻吹,”应唱得轻柔。
  (2)跳音的正确演唱及对歌曲感情处理的帮助。
  (3)“秋风吹黄了庄稼,吹得人们大丰收”应唱的高兴喜悦。播放多媒体课件《收获的秋天》让幼儿欣赏。
  6、舞蹈秋天师:宝贝们唱得这么高兴,下面让我们站起来放松一下,我们来跳一段丰收舞。让幼儿自己创编舞蹈,自由发挥,给幼儿创作的空间。
  7、歌颂秋天师:宝贝们这么高兴,棉桃姐姐建议我们来开一个大班的专场演出,每一位宝贝都要参加,让我们齐心协力,把最好的歌,最美的舞,最棒的乐队献给今天在场的所有老师!棉花舞蹈队,稻花合唱队,高梁小乐队同台展示。

  三、结束部分
  美丽的秋天秋天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踩一踩、听一听,一起感受秋天的美丽吧!师幼随《秋天多么美》音乐离开活动室。(让幼儿真正走进秋天,观察秋天的变化、秋天的美丽。)

  四、活动延伸
  小宝贝小宝贝要记牢,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田里忙收获,高兴背后也有辛劳。幼儿通过背诵古诗《悯农》总结不能浪费粮食。

  教学反思
  《秋天多么美》是一首优美、活泼的儿童歌曲,本次活动有三个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优美的乐曲,并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来。唱时要表现出喜悦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歌曲教学加深幼儿对秋天的认识。
  3、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为了达到本节活动的目标,我把本次活动分为四大环节,即秋天的序曲、认识秋天、歌唱秋天、美丽的秋天,从听、看、动、作、思五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设计。
  一、听,即用耳朵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在歌曲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多听多变的形式,变换着不同的形式让幼儿多听。如听mtv唱片、听老师范唱、带着问题听、打着节奏听、跳着舞来听等,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唱歌曲,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避免了老师唱一句,幼儿唱一句的灌注式教学。

  二、看,百闻不如一见,活动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棉桃、水稻、高粱三种植物,让幼儿过目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如考虑到城市的孩子大多生活在水泥钢筋建筑的高楼里,离秋天里农村收获的景象距离很远,因此,我把农村收获的景象用相机拍下来制成课件,让幼儿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分享收获的喜悦,加深了对秋天的认识,同时利于歌曲的感情处理。

  三、动,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因此不失时机给孩子提供动的机会,让幼儿心动、脑动、口动、手动、全身动,感情处理让其心动,歌曲创作让其脑动,歌曲演唱让其口动,节奏强弱让其手动,丰收舞蹈让其全身动,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四、作。即创作,在平日的活动中孩子的创新总是令我赞叹不已,因此我大胆地进行着教学实验,不论是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用歌声与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把想说的用歌声唱出来,我想充满歌声的童年一定是快乐的童年。

  五、思。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借助《秋天多么美》优美的音乐,结合新课改的精神,我从各个领域进行教育渗透,如自然科学教育、艺术教育、品德教育、卫生教育等,使幼儿不仅仅是学到了一首好听的歌,而是学到了许许多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

第9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种瓜》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中活泼愉悦的情绪,学习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 认识休止符,能完整正确地学唱歌曲。
  3. 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节奏卡 X X O | X X O | ,与歌词相对应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T: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种瓜》的歌曲,请大家来欣赏这首好听的歌曲!

  二、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1. 教师弹唱第一遍歌曲
  T:这首歌里面种的是什么瓜?
  2. 再次欣赏第二遍歌曲(放慢一些节奏,可清唱)
  T: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3. 第三次欣赏
  教师将图谱按照歌词顺序排列,并依次提问:是谁种的瓜?在哪里种的?我是怎么种的?最后结了个什么?抱得动吗?(结合画面,巩固歌词)
  借助图谱,幼儿跟念歌词2遍

  三、学唱新歌
  1. 教师弹唱歌曲,幼儿尝试着跟唱(要求能连贯地跟唱)
  2. 重点示范休止停顿处
  出示节奏卡 X X O | X X O |,找出有休止符的歌词。
  T: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将休止符给忽略掉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句,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
  教师轻唱“大南瓜呀大南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拍手)
  T: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呀?
  重点练习“抱呀,抱呀”这句,注意唱出休止符。(拍手+拍膝)
  3.完整演唱,再分男、女生唱

  四、歌曲表演
  1. 创编动作
  教师弹唱歌曲后
  T:小朋友们唱得都很棒,那现在老师请你们动动脑筋,你觉得哪几句歌词我们可以给它配上动作?
  根据歌词内容(关键词:浇水,看它,发芽,开花等),幼儿试着创编表演动作。
  T:老师看见许多小朋友都想出了适合的动作,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教师请幼儿上来表演,选取较好的动作,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动作。
  教师完整地进行歌曲表演,幼儿跟随。
  2.表演歌曲
  教师扮演“瓜”,幼儿扮演“小朋友”进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将幼儿分为两大组,分别扮演“小朋友”和“瓜”进行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活动反思:
  整体将课程教案预设内容上下来了,但是之后的表演环节有点混乱。其中在出示休止符的环节有些停顿(顿时忘记接下来的环节是什么了),当我的是种瓜的人,幼儿是瓜时,我们配合地不错,没想到幼儿都会自觉地蹲(趴)下来当小种子。但是接下来互换角色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所有幼儿都跑过来给我(做瓜)的来种,导致幼儿拥挤甚至有了碰撞摔倒的事件发生。没有合理地想到,并良好的改正。
  今天有特级教师来班里,所有在教室点评中除了我们的主班老师郑老师外,还有其他三位特级教师的评课。
  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开头,很简略显得紧凑。并且在唱歌的时候一直是面带笑容的,精神很饱满。若是表演环节可以紧凑一点,那么整堂课相对于实践的学生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值得小表扬一下。O(∩_∩)O~
  教师建议:
  1. 图谱略小,建议将单个的图谱做成长条形,一句歌词做一条长条形里面画上相应的图示,并可适当地放大比例。
  2. 休止符的位置,为了醒目我将它放在了最上面,建议:可以放在图谱“抱呀,抱呀”的下面,这样就可以相互对应起来。使得幼儿更快地理解。
  3.上课时教师需要照顾所有幼儿,眼睛全视所有的幼儿,而我在上课时身子略测到一边,将我右侧的幼儿有些忽略了。
  4. 时间要把握好。整堂课因为后面的表演环节而拉长了上课时间,超过了30分钟,显得较长了。每个环节在设定时都需要有时间的设定,这一个环节你的重点是什么,需要几分钟,都需要有预期的设计。之后的表演就可以紧凑一点,无需这样一遍遍地进行表演。
  5. 在幼儿做的较好时,应及时给与表扬,产生共鸣,例如:在幼儿自创动作可观时,应该及时表扬,“你们做得都很棒,本来老师也想出了好看的动作想要不要提示一下,现在完全不用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做做吧。”这样及时的表扬,会让幼儿更加积极表现。
  6. 在表演第一遍时,个别幼儿直接趴在了地上做种子,甚至有些捣乱的幼儿直接不起来了。建议:这时看到就应该及时提出,“种子怎么可以趴在地上呢,种子应该蹲着,这样才能更好地发芽。”“老师发现有些种子一直趴在,难道是没有发芽?没结出南瓜嘛?”需要关注个别幼儿。在进行表演时,若发现不良行为,需要马上执行,并重点强调。
  7. 幼儿在表演时,有着浓厚的兴趣,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再要让他们安静下来就很困难,不需要再次重点强调安静,可以适当地用音乐代替。

第10篇、大班音乐活动《柳树姑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⒈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能用连贯、优美以及活泼轻快的歌声分别表现歌曲的前后两段。
  ⒉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⒊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⒋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⒌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
  ⒈美丽的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微风一吹,嫩嫩的柳枝会怎么样呢?(随风摆动)
  ⒉感受歌曲旋律,幼儿当柳枝,跟着音乐,在微风中动起来。

  二、学唱歌曲
  ⒈欣赏歌曲
  师:柳树可真美啊,听我来唱一唱美丽的柳树。仔细听听,歌曲里唱的柳树是什么样的?
  ⒉借助图谱理解歌词
  (1)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在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
  (2)幼儿边看图谱边听老师演唱歌曲,进一步理解歌词。
  (3)在图谱上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吗?请你看着图谱再听我来唱一唱。(师指图演唱)
  (4)幼儿随老师看着图谱念歌词。
  ⒊学唱歌曲
  (1)完整演唱1、2遍
  (2)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
  (3)柳树姑娘拖着长长的辫子,随风轻轻摆动,我们应该怎么唱?(优美)柳树姑娘在池塘里高兴地洗头发我们应该怎么唱?(活泼轻快)
  (4)你最喜欢唱那几句?(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以及活泼、轻快的歌声分别表现歌曲的前后两段。)

  三、学习二声部合唱
  ⒈第一种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一部分幼儿唱歌词,一部分幼儿同时跟着音乐旋律用“啦”或“呣”来哼唱,从第五句开始全体合唱。(教师示范演唱并带领幼儿分声部合唱)
  ⒉学习第二种合唱方法
  第一声部的幼儿唱歌词,第二声部的幼儿在第1~4句的句末伴唱“啦啦 啦”,第五句全体合唱。(先师幼合作,再幼幼合作,教师可通过指挥来帮助幼儿合唱)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11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郊游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孩子们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我们都是县城周边农村孩子多,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验,尚处于直觉形象阶段的思维方式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对歌词记忆也不能很快的理解记忆。以前我总是先教幼儿跟着我按节奏念几遍歌词,再分句教唱,但一节课下来,还是不能很熟悉的唱歌曲。所以我想:象图谱这样的视觉符号就起到了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的作用,图形谱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旋律风格,同时,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等等,让孩子主动愉快的学习,让孩子们的音乐活动不再枯燥,也让我上音乐课不再单调。我选歌曲《郊游》,是因为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小朋友所喜爱,歌曲描写了小朋友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唱会歌曲的基础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掌握X X XX X这一走步节奏,并且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郊游的游戏化情境。
  3、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游时的轻松愉快。
  4、通过演唱《郊游》使幼儿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活动准备
  录音带,录音机,歌词图谱,节奏型卡:X X XX X。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入室律动。组织幼儿做课前手指游戏坐好,
  2、复习歌曲《茉莉花》;复习节奏:X X XX X。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引入:小朋友你们跟家人去郊游过吗?(幼儿自由回答)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2、教师出示歌词图谱以讲故事形式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并引导幼儿按照图谱说唱歌词。
  3、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4、教师边指图谱边范唱一遍,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歌词,熟记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以分句教唱法并结合歌词图谱带幼儿唱歌1-2遍。
  (2)教师以整体教唱法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3)教师弹歌曲旋律,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
  唱歌曲。
  (4)分小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录音,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6、音乐游戏:《去郊游》
  教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听歌曲音乐进行开火车状等不同动作进行游戏,还引导幼儿去邀请其他老师一起游戏。

  三、结束部分:
  1、小结。
  2、出室律动,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郊游》这首歌曲的前两句与最后两句要求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唱,而中间则适合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处理。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辨别区分不同的声音。
  在活动中我一开始对于两种不同的歌唱方式进行讲解,但很快我发现孩子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接受,于是我立刻想到了一种方法:为了让幼儿理解并准确地把握,我设计这样一幅图:用一组小兔子的耳朵形状表示“轻快、跳跃”,用一组柔和的波浪线表示“优美、抒情”,按节奏的形式出现。根据这幅画,幼儿可以很快地分清出哪几句需要唱得活泼欢快,哪几句需要唱得优美抒情。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单调的讲解记忆要有趣得多,并且印象更深刻。
  活动中我借助了比较形象的图,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让幼儿看着图片演唱,根据图孩子们正确的对两种歌唱的方式进行演唱,从而突破了活动的难点。教师的范唱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最后让幼儿分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评价,让他们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从而突破活动重点。
  在这个音乐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我没有在活动前考虑到活动方式的改变,而是在活动中及时调整,对教材的分析应更加透彻;还有就是在活动中的教师的语言应该更加精炼。我还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在活动中我为了让他们更熟练的唱歌,就请他们再唱一遍,而我的语言组织也不够精练,所以孩子们就感觉不是很有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想办法,让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得更自然更有趣,让孩子不知不觉轻松的游戏中完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12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国旗红红的哩》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国旗红红的哩》,学习用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唱准休止符。
  2、能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体会歌唱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喜欢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用跳跃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的部分歌词。
  活动难点:在歌唱时不拉长声,能够在指定的歌词处停顿。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国旗的含义;学过有关国旗的歌曲
  物质准备:国旗图片;歌词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
  2、练习单音的音节"哩"和"啦"重点指导:指导幼儿不要拉长声,唱出快乐活泼的情绪。

  二、国旗多美丽
  1、观察国旗图片,说说自己对国旗的了解是什么?
  2、复习曾学过的有关国旗的歌曲教师小结:观察国旗的外形和颜色,重点提出来国旗是红红的,五颗星是黄色的。

  三、学习歌曲《国旗红红的哩》
  1、欣赏歌曲"请你听一听这首歌歌词里是怎么说国旗的?"
  2、学习歌词
  (1)看PPT学歌词
  (2)分组利用小图卡摆一摆歌词顺序
  (3)展示每组摆的顺序,和音乐确认最后结果
  (4)随音乐念歌词
  3、演唱歌曲
  (1)看图片随音乐进行演唱。
  重点指导:在有休止符的地方要强调幼儿注意空拍,声音要断开。
  (2)尝试轮唱、对唱(与老师)
  (3)利用课件指导幼儿唱准"哩哩"和"啦啦"重点指导:指导幼儿分清"啦"和"哩"的标志。在唱这两个字时不要拉长声。
  4、我爱国旗
  (1)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国旗的什么地方。
  (2)讨论升国旗的时候要怎么做。

  教学反思:
  歌唱活动"国旗红红的哩"是一首表达幼儿对国旗喜爱之情的一首歌。过去我们曾学过一首有关国旗的歌曲"国旗国旗多美丽",与这首个不同的是"国旗红红的哩"是从国旗的外观上展示给小朋友国旗的美丽。所以为了使幼儿能够直观的看到国旗的外观,我将一些国旗的图片配合歌词向幼儿展示出来,形象化的歌词更容易使幼儿记忆。为了使幼儿能够正确记忆歌词我利用各种方法,实物对应;倾听范唱;图片排序这些方法,用不同的途径激发幼儿学习记忆歌词的兴趣,并利用集体和小组两种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更好的记忆歌词。但活动环节的进行中还是出现了幼儿听的多,唱的少的情况,而且在听、学休止音的环节我没有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而是进行了直接教授,这样没有使幼儿主动的去听,去感受歌曲中的休止。最后我以"你喜欢国旗的哪里?"的一个小的谈话结束了活动,孩子们通过学习歌曲,也从歌词中感受到国旗外形的美丽,都纷纷举手发言,我能够感受到孩子们对国旗的喜爱之情。

第13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摘草莓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初步学习用两个声部进行演唱歌曲。
  2、在图谱的帮助下演唱歌曲。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一、练声。
  “孩子们,让我们先来亮一亮咱们的嗓子吧!”

  二、学习歌曲。
  1、欣赏教师范唱,了解歌曲与内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好听吗?”“这首歌曲比较轻快,非常的好听。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图。
  2、再次欣赏教师范唱。
  “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根据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图谱,放于黑板。
    3、摆放图谱。
  “谁来把这些图谱根据歌曲摆一摆?”“摆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看图完整演唱第一声部,将歌词与图谱匹配。
  “让我们看着图谱跟着老师轻轻地来唱一唱。”

  三、练习两个声部。
  1、讨论、了解第二声部演唱的位置。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小图谱,为了使歌曲更好听,我们还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图谱,放在哪儿呢?”
  “不仅要唱大图谱,还要唱小图谱,小图谱怎么唱呢?”
  2、教师唱第一声部,并用体态提示幼儿演唱第二声部。
  “我们来试一试唱这首歌,你们唱大图谱,我来唱小图谱。”
  3、将幼儿分成两个声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唱歌,一边听别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和谐一致就好听了。”

  四、活动结束。
  “我们把这么好听的歌去唱给弟弟妹妹们听听吧!”

  活动反思:
  1、图谱与歌曲的结合。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背景图、大图谱以及小图谱,活动中,我先利用大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在用小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吸引、调动孩子来参与活动,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使孩子们从中理解了歌词,记忆了歌曲。
  2、动作与歌曲的结合。
  由于孩子是初次尝试演唱两声部的歌曲,对于第二声部的切入,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所以在活动中我利用肢体动作来提示孩子,被分成两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挥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
  3、活动流程层层递进,过渡流畅。
  用《摘苹果》的曲调来唱《摘草莓》练声,从两声部练声到学习新歌,再加入第二声部,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过渡时,紧接练声时的情景衔接道:“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来引出新歌,引出老师的范唱。在出示大图谱时,由于每张大图谱上有两句歌词,所以范唱完让孩子说,当孩子说出一句的时候,我会追问与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风轻轻吹,还有什么在飞?”“什么在风中飘香味?”“一颗颗红草莓好象什么?唱了几次?”等等语句组织得很自然、流畅。
  当然,“有完美的教案,没有完美的课堂。”课堂是活的,总会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说有些地方可以上得更好。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摆大图谱的时间控制得再短一点,再紧凑一些,在请两三个孩子摆完后,我就可以清唱来纠正孩子摆放的对错与否。

第14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拉拉勾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和表现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的前后两部分。
  2.根据歌词内容按乐句创编表演动作。
  3.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快乐,尝试用表情、动作和眼神与同伴交流。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教师熟悉乐曲谱子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讨论与同伴发生矛盾及同伴友好相处时的不同心情,探讨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应如何解决。
  师:"小朋友,我们与小伙伴发生了矛盾,我们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解决矛盾的?"(幼儿可以边说边做样子)师:"有一首歌,里面讲了一对好朋友发生了矛盾,后来又和好了。他们是怎么和好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师范唱)

  二、初步感知:。
  1.老师范唱,请幼儿体验歌曲中好朋友的情绪变化。
  提问;你刚才听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让幼儿再听一遍。
  2.幼儿学唱新歌,注意唱准切分音符和休止符。
  (1)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学习歌词。
  (2)启发幼儿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即"用断顿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用轻快活泼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
  ★小朋友,我们与同伴发生了矛盾,心里怎么样?
  师:该怎样来演唱歌曲的前面部分呢?(快、重且断顿)★好朋友又和好了,我们开心吗?
  师:该怎样演唱歌曲的后面部分呢?(慢、轻且连贯)
  3.尝试用动作来表示师:"小朋友,歌曲中的好朋友由生气到和好,你们为他们感到高兴吗?老师想看看他们生气的样子,和好的样子,请你们来表演出来,好吗?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同伴合作进行歌表演。
  (1)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内容,歌曲中人物的情绪变化,按乐句创编相应的动作、表情
  (2)请幼儿两两结伴有表情的边唱歌,边表演动作,帮助幼儿体验与同伴交流、合作进行歌唱活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拉拉勾》这个音乐活动,是一个教幼儿之间发生矛盾后如何解决、和好的集体舞形式。其实应该分为两个活动来进行,第一节课必须先教会幼儿唱会歌曲,第二节课才是集体舞活动。我按照我知道的想法一遍又一遍的教幼儿唱歌,可幼儿只学了两三遍后便不再有爱好,无论我教唱的情绪有多饱满,孩子们就是不愿意配合我!于是我突发其想,放任幼儿自由玩耍,但条件是不能离开教室。话音刚落,全班幼儿一哄而散,玩的玩玩具,看的看书……一下子变得活力四射,刚才那没精打采的样子顿时无影无踪。这时,我意识到,孩子的学习模式应该是动静结合的,老师不能顾虑课堂纪律等而束缚孩子的学习模式,打压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第15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虫儿飞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能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3.看图理解歌曲的歌词的含义,尝试用优美的声音唱歌。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看图理解歌词的含义,尝试用优美的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
  能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虫儿飞》歌词的相应图片,歌曲音频《虫儿飞》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呢?(幼儿回答)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它呀藏在儿歌里,我们一起听一听,找出它。
  2.播放音频《虫儿飞》
  这个可爱的小动物是谁呢?(幼儿回答虫儿)
  听了这首歌,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是欢快的,还是柔和的。
  3.分段欣赏,学唱儿歌
  这首歌里除了儿歌还有其他的东西,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飞的场景。教室总结图片内容,朗诵并清唱,幼儿学唱。
  过渡语:那虫儿在思念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天上的星星低垂,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的场景,因为孤独,虫儿来找他们了。教师朗读并清唱歌曲,幼儿学唱。
  (3)虫儿来陪玫瑰了,这会是一个怎么的感觉呢?我们换种方式,听一听歌曲的最后部分,你们告诉老师。
  教师总结:天黑了,虫儿来陪伴玫瑰了。他们两个相伴,再也不会孤单了。当我们我们在家里时有爸爸妈妈陪着我们,在幼儿园有好朋友,还有老师陪着我们,所有我们是不孤单的。因此不管我们在哪里,都有人陪着我们,我们都是幸福的。
  4.播放歌曲,完整学唱
  (1)我们的儿歌学完了,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用我们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过渡语:小朋友唱的真不错呀,那老师想问我们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幼儿讨论,回答)
  (2)三个部分,小男生第一部分,小女生第二个部分,最后一个部分我们一起开唱,比比看男生厉害还是小女生厉害。唱完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
  5.活动延伸
  利用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场景
  幼儿可以自编舞蹈进行分享。
 

第16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粉刷匠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考虑到大班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了丰富的内容,强调幼儿参与,重在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在《粉刷匠》音乐声中,让幼儿动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油漆工人的工作,让其充分表现自我。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和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2、 初步学唱歌曲,体验粉刷匠劳动的快乐。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3、 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歌唱形式演唱。
  4、 能大胆的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动作的表演。
  5、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充分的感受音乐的美,引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和联想。培养良好的音乐习惯,使幼儿逐步积累起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经验。
  难点:认识语词节奏。演唱时吐字清晰。

  活动准备
  1、音乐:《小猫咪》《粉刷匠》、《再见歌》
  2、节奏普
  3、旧报纸坐的帽子、丝巾、

  活动过程
  导入:发声练习(让幼儿注意呼吸、坐姿、发声方面)吐字正确清晰
  准备:小律动《小猫咪》
  1、 猜谜语: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说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2、 师:小朋友们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坐一坐,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 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小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一样。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4、 认识语词节奏, ×× ××︱×× ×︱×× ××︱×-‖
  “今天我们就把这首好听的小儿歌配上音乐唱出来。”
  学习歌曲(清唱、伴奏)
  “小朋友,你们用什么粉刷墙壁啊?”(手)
  学唱后表演:配有(舞蹈)丝巾、帽子
  “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试一试吧!”
  5、 再见歌结束活动。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

第17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数高楼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在音乐教学中,知识与技能隐性地渗透在音乐活动中,切实改变只听不动的教学模式,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借助孩子的肢体语言,动作表现出来,实现音乐听觉与动觉的互补,是新课改提倡的新理念。《数高楼》是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根据幼儿的年特点,我设计了既有静听也有动态的充满趣味性的活动环节。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表现小伙伴对家乡成就的赞美。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数高楼》,唱清歌词,念准数高楼时的节奏型。
  2、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数高楼”。
  3、边唱歌边与同伴按《数高楼》的节奏合作用双拳逐个依次累加成“高楼”。
  4、体验与同伴合作玩游戏带来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按歌词设计的图片一张,音乐磁带,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高楼大厦。你有没有去数一数哪幢楼房有几层?谁来做一做数高楼的动作?(抬头)你数过最高几层楼?

  二、理解歌曲内容,熟悉音乐旋律。
  师:路边有很多的高楼大厦,这一天弟弟和妹妹也来数高楼。
  1.分段欣赏歌曲《数高楼》。
  (1)第一段:你最喜欢歌曲中的那句?“白云来回走”是什么意思?
  2.这首歌曲和往常学的歌曲什么地方不一样?
  (2)第二段: “全在云里头”什么意思?“答数”是什么意思?歌曲感觉怎么样?
  (3)完整欣赏音乐

  三、出示图片,熟悉歌曲《数高楼》的歌词内容。
  1、说一说图片上画了些什么?
  2、边按歌词顺序指图,边说歌词,并念准数高楼的节奏型。

  四、学唱歌曲《数高楼》。
  1、我们一起来有节奏的念歌词(两遍)
  这首歌给你感觉是活泼欢快还是优美柔和的?我们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念数高楼的节奏。
  教师用拍手为幼儿打节奏,请幼儿念数高楼的节奏,先请部分幼儿,再集体练习。
  3、随乐轻声跟唱。
  4、完整学唱。
  5、加上肢体语言进行演唱。

  五、学玩游戏“数高楼”。
  1、全体幼儿站成圆圈,面向圆心,请2名幼儿做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游戏可反复进行。弟弟妹妹的人数可增加到4—6人。
  2.第1~4节:圈上幼儿边唱歌边手拉手,按顺时针方向走4步,再按逆时针方向走4步。
  3.第5~8小节:圈上幼儿立定唱歌,同时拉着的手高高举起搭成高楼。“弟弟”和“妹妹”钻进洞后,抬起头来看高楼。
  4.反复1~8小节:注意钻的时候不要相互碰撞。
  5.第9~10小节:“弟弟”和“妹妹”各站在圈上一个幼儿的前面。圈上幼儿一边唱歌,一边两臂屈肘,两手交叉抱肩(肘抬平)
  6.第11~18小节:圈上幼儿站着不动,“弟弟”和“妹妹”按着节奏依次用食指碰圈上幼儿的手臂(两拍碰一次),同时口中唱“一层楼,二层楼。。。。。。”表示数高楼。当数到十层楼时,数高楼的幼儿手指碰在谁的手臂上,这个幼儿就要跟数高楼的幼儿交换位置,变为“弟弟”或“妹妹”。游戏继续进行。
  结束部分
  1、学习歌表演。共同表演搭楼房数楼房。
  2、师:你们今天快乐吗?以后我们有时间再和好朋友玩数楼房的游戏好不好?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音乐区随音乐伴奏边演唱边合作游戏。
  2.游戏熟练后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搭高楼的节奏。
  3.表演区中投放音乐材料,供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教学策略:
  1.玩中学,在游戏中享受演唱歌曲的快乐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获得新经验是最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首先,教师采用“难点前置法”,巧妙地将“哩哩哩,恰恰恰”中的附点、休止符等节奏与发声练习相结合,引导幼儿边演唱边做动作,体验演唱的乐趣。其次,教师将歌曲《数高楼》中的念白部分设计为同伴“拍手躲闪”游戏,并在念白“层层叠叠是高楼”之后加入一段间奏 12.435l111 |,为幼儿提供了演唱和判断输赢、创编动作的时间。由于演唱歌曲是开展游戏的需要,因此吸引着幼儿在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中乐此不疲地演唱,使传统教唱的音乐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
  2.做中学,在创编动作中激发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应该关注儿童的自然游戏中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发明自己的身体动作边游戏边唱歌,在动作中感知音乐的节奏,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活动中教师采用幼儿迁移个人经验创编动作 ——分享、吸纳同伴动作——独立、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的方法,循序渐进地积累和丰富幼儿动作经验,使幼儿获得了更多自主探索、自主表现的机会。教师既要敏锐捕捉幼儿富有个性和趣味性的动作,引导其大胆展示分享个体经验,并适时、适宜地给予提升,又要关注创编、表现有困难的幼儿,不断提升幼儿感受音乐、创编动作的节奏感和美感。
  3.合作中学,在同伴交往中体验游戏的愉悦
  音乐是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的手段。活动中依据歌曲中我和弟弟的角色,设置两人搭高楼的游戏情境,以同伴游戏贯穿活动始终,使幼儿在交往中充分感受被邀请、回应的快乐和满足,在高密度的互动中增加幼儿互相观察、互相欣赏、共同合作的机会。
  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同伴游戏设置为三个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幼儿面对面玩游戏,以熟悉同伴交替伸手搭楼、正确判断输赢等基本游戏规则;第二个层次为双圆交换同伴玩游戏,队形的变换增强了同伴交往的广度和密度,体验到与不同伙伴开展游戏的乐趣;第三个层次为同伴模仿游戏,幼儿根据游戏结果快速确定创编者与模仿者的角色,赢者即兴创编动作,同伴则跟随模仿,使同伴间不断获得合作掌控游戏、创新不同动作的成功体验。
  附:游戏玩法
  教师采用幼儿创编的适宜动作,引导幼儿两人一组随音乐边唱边有节奏地做出“哩哩哩、恰恰恰”的动作。在念白部分“一层楼,二层楼,三层四层,五层楼”时,两人边念歌词边按节奏由下往上依次交叉搭手,手心压手背做搭高楼的动作;当念到“层层叠叠是高楼”的“楼”时,最下面的手去拍最上面同伴的手,拍到了即为赢,如果没有拍到,快速躲闪成功的幼儿为赢。赢的幼儿要创编念白之后的“哩哩哩、恰恰恰”乐句的动作,输者进行模仿,同伴继续游戏。

  活动反思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一层楼、二层楼……层层叠叠是高楼) ,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更是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因素。歌词中有个别词组句子幼儿不太容易理解,如:“白云来回走”“全在云里头”“答数没法求”,为此在学唱歌曲时,我采用了图片法,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采用手势法,使幼儿能分清唱“哟”。因为有几句后面加了个 “哟”字,小朋友初步会唱的时候,每句后面都加了个“哟”字,我通过语言提醒幼儿好几次,都没有效果,当时我想,这样下去不行,要是唱的时间长了,就更难改过来了,所以我必须马上纠正过来。我想用语言不行,就用手势提醒法试试看,我和小朋友说好了,唱过去这一句后面有“哟”字的时候,我就提前用手臂交叉在胸前,要是没有,我就不做动作。一试之后,效果真不错,就这样在多次用手势的提醒下,幼儿终于正确的演唱歌曲了。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整个活动我注重强调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通过团体的情感互动,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
 

第18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燕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倾听音乐,尝试感受音乐的段落,并用A--B--A的乐曲结构编制一个完整的情节,提高幼儿表达表现美的能力。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磁带及录音机。
  2.自备《小燕子》图谱;小燕子活动教具一份,幼儿没人一份纸和笔,没人自己制作的“鸟衣”。
  3.电子钢琴。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猜小燕子谜语。
  谜语: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二、学习歌曲《小燕子》
  1.欣赏歌曲
  (1)引导幼儿思考:整首乐曲可以分成几段?你为什么这样分?
  (2)幼儿一起讨论对三段乐曲的感受。
  (3) 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段和第三段的不同,并用自己的“符号”感受画下来。
  2.展示幼儿的图谱及教师的图谱共同分享,并学唱歌曲《小燕子》

  三、根据乐曲师幼共同编制一个完整的情节。

  四、幼儿穿上“鸟衣”,听音乐和着乐曲的旋律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这两周我进行了歌曲《小燕子》的教学,现把教学情况做一下总结。
  第一周我先进行了歌词和歌曲节拍的教学。对于智障孩子来说,歌词的记忆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如果歌词记不住的话,唱歌就无从说起了。歌词很长的歌曲,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确实是有点难度的。《小燕子》这首歌,是一首经典儿歌,他歌词,旋律都很优美,我们的学生也很喜欢这首歌。因为学生以前也经常听到的这首儿歌,所以学生能唱出歌曲的一部分,第一段歌词对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经过说唱歌词,跟唱,学生们基本都掌握了。但在学习第二段歌词时,问题出现了,他们在唱时,唱起第一句后,总是不自觉的拐到了第一段上,而且第二段的歌词经过一周的学习还是记不住,总是混淆。这可能与学生的智力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在学习了演唱歌曲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节拍的训练。训练节拍也很麻烦,有韵律、节奏感的孩子训练起来比较省事,带着学生打上几遍节拍,学生就掌握的很好。但有些学生,节奏感很差,演唱歌曲基本上是不合拍,反复训练后,效果一般,这还需要以后的教学中,坚持长期的训练。

第19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秋天到了,孩子们对落叶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还有在家园联系中有些家长反应孩子分铺有哭闹现象。大班的孩子大多在5岁半左右,对事物的理解力逐步增强,喜欢唱歌,有学习这首歌曲的能力。为了加强孩子们对落叶的了解认识,正确引导和爸妈分铺的问题,培养孩子独立勇敢地品格,选择了学习《小树叶》这首歌曲。

  活动目标
  1、让孩子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
  2、理解歌曲内容,学习用歌声表达歌曲变化的情绪。
  3、学习小树叶勇敢、独立、大胆地品格。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歌声中享受唱歌的乐趣。
  难点:用歌声表达歌曲随旋律变化的情绪。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让孩子到郊外观察秋天的树林及落叶,知道一些树木秋天落叶是为了过冬,明年会长出新叶。
  2、 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多媒体课件,小树叶头饰。
  3、 环境准备:教室的墙面布置(秋天)

  活动过程
  1、制造悬念,引起兴趣。
  活动开始,教师出示课件(树叶飘落的情景),引起孩子好奇,提问:小树叶怎么了?。。。。。。激发孩子求知欲望。
  2、初步欣赏。
  让孩子欣赏歌曲,第一遍为有画面欣赏,提问:。。。。。。接着复听音乐,此次为无画面欣赏,提问:。。。。。。引导孩子说出小树叶勇敢、大胆、独立的特点,并愿意学习,平常自己玩耍,分铺不哭闹等。然后再次欣赏教师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提问:。。。。。。
  这三步层层递进,将学习由易变难,是学唱环节生动起来。
  3、学唱歌曲。
  针对孩子用一种方式学习兴趣不是十分持久,我尝试用不同的形式来学习歌曲。首先用“啦、哩”轻声哼唱,接着师生齐唱,再分组对唱,个别领唱集体单字伴唱,提示孩子注意歌曲所表达的情绪,要用歌声来体现。这样的变化一定会受孩子喜欢,学习热情高涨,效果事半功倍。
  4、演唱歌曲。
  学习歌曲后,教师提供头饰,让孩子随歌曲表演。教师尽量为孩子创造轻松、自由的环境,只要不影响别人,站、立、坐、蹲,甚至躺着去感受
  去、表演都行,教师要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予以鼓励,让孩子获得成功感。
  让孩子去环境布置中寻找自己喜欢的最勇敢地小树叶做朋友,再次在音乐中体验落叶飘舞的情景,并巩固所学歌曲。
  结束教学活动。

  教学反思
  孩子对落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逐步学会了用歌声表达歌曲变化的情绪。同时,教学应体现在生活化中,活动之后,要及时了解反馈孩子勇敢独立的变化情况,用《小树叶》的形象再次鼓励,促进孩子勇敢,大胆品格的发展。

第20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泥娃娃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学习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体验自由创编表演的愉悦及帮助他人的快乐。
  3、能用不同的动作、表情恰当表现歌曲内容,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4、鼓励幼儿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完整表演。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自制泥娃娃一个,图谱
  2、下载歌曲——泥娃娃MP3
  3、教具泥娃娃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出示泥娃娃,激发幼儿的兴趣。
  2、师:你见过这样的娃娃吗?你们知道这个娃娃是用什么做的吗?
  3、师:这是一个泥娃娃,我们和泥娃娃打个招呼吧。

  二、欣赏歌曲
  1、教师演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师:歌曲里唱了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小图谱。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轻声跟唱。 师:小朋友们轻轻地和我一起唱好吗?
  2、教师引导幼儿有感情地用优美的声音演唱。 师:听完这首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你喜欢这个泥娃娃吗?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让泥娃娃感受到我们对 她的关爱。
  3、再次演唱歌曲
  4、分组表演幼儿分组分别扮演泥娃娃和真娃娃,当演唱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泥娃娃和真娃娃相互拥抱,表示关爱。
 
  四、教师小结 师:泥娃娃现在有人疼了,也有人爱了,真得很高兴,谢谢各位小朋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前,我先将原教案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图谱这一教学材料,从而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歌词。在图谱设计时,我尽可能地使用简易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并运用了“1”“X”“真”“假”等一些明显的符号加以辅助。活动时,孩子们能被多样的图谱所吸引,正确地理解并用声音优美地歌唱,活动目标有效达成。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活动氛围并没有预期得好,如果我能在肢体动作、脸部表情等更加活跃一些,也许孩子们也能被我的情绪所感染,使本次音乐活动的氛围显得更加活跃欢乐一些。这是我下次要注意的地方。

第21篇、大班音乐秋天多么美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由于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很快,耕地越来越少,幼儿园的孩子与农田接触不多,秋收时带孩子到外面去体会秋天丰收的情景,幼儿感到很新鲜,也很兴奋,同时细心地观察到秋天大自然的变化,树叶变黄了,庄稼丰收了,孩子们高兴地说:“秋天真好!”发出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抓住孩子赞美的情感,我想在艺术中会得到更好的升华。因此,回幼儿园之后,我设计了本节活动《秋天多么美》,让孩子的情感在音乐中得以渲泻。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优美的乐曲,并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来。唱时要表现出喜悦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歌曲教学加深幼儿对秋天的认识。
  3、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应放在通过对优美乐曲的感受,让孩子加深对秋天的认识,同时发自内心的赞美秋天的美丽。
  难点是在歌曲演唱时符点音符、跳音的正确演唱,及它们在歌曲感情处理中的作用。

  活动准备
  棉花、高梁、水稻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十分陌生,活动前搜集实物,让幼儿看到植物真实的外部特征,加深对植物的印象,同时加深对秋天的认识。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声、形、色各种感官的结合,让幼儿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体会作品的内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秋天的序曲教师同幼儿一起随《秋天多么美》的音乐进活动室。
  师:棉桃宝贝们咧开你们的小嘴,跟棉桃姐姐跳起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殿堂。

  二、基本部分
  1、感受秋天师:看来,小宝贝们对秋天的认识可真不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歌声走进秋天去感受一下秋天的美丽,请宝贝们欣赏歌曲《秋天多么美》。
  播放多媒体课件:《秋天多么美》mtv,让幼儿视听结合,感受秋天的美丽及歌曲的演唱情绪。听完后让幼儿交流对歌曲的感受。(优美抒情)
  2、聆听秋天师:棉桃宝贝们这首歌这么好听,棉桃姐姐也想唱了,小宝贝们听完后要告诉棉桃姐姐,我的歌里都唱到了什么?由老师范唱,幼儿捕捉歌词里面唱到了哪些植物?(秋风、棉桃姐姐、稻花姐姐、高梁姐姐)教师与幼儿一起认识棉桃、高粱、水稻三种植物。
  3、朗诵秋天师:秋风一吹,棉桃姐姐的嘴都笑咧了,你们看他笑的多开心啊,我们要使出小宝贝们的绝活——说儿歌,把开心的棉桃姐姐说出来。
  (1)教师边弹旋律,边说歌词,幼儿跟教师一起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2)让幼儿发挥想象,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示强弱,为儿歌伴奏。
  4、轻颂秋天师:小宝贝们说得这么好了,棉桃姐姐听了更高兴了,棉桃姐姐想请你们把她开心地唱出来,看看谁唱得最好!让幼儿随音乐小声哼唱第一段,以自学为主,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帮助。
  5、赞美秋天(歌曲的感情处理)
  (1)“秋风秋风轻轻吹,”应唱得轻柔。
  (2)跳音的正确演唱及对歌曲感情处理的帮助。
  (3)“秋风吹黄了庄稼,吹得人们大丰收”应唱的高兴喜悦。播放多媒体课件《收获的秋天》让幼儿欣赏。
  6、舞蹈秋天师:宝贝们唱得这么高兴,下面让我们站起来放松一下,我们来跳一段丰收舞。让幼儿自己创编舞蹈,自由发挥,给幼儿创作的空间。
  7、歌颂秋天师:宝贝们这么高兴,棉桃姐姐建议我们来开一个大班的专场演出,每一位宝贝都要参加,让我们齐心协力,把最好的歌,最美的舞,最棒的乐队献给今天在场的所有老师!棉花舞蹈队,稻花合唱队,高梁小乐队同台展示。

  三、结束部分
  美丽的秋天秋天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踩一踩、听一听,一起感受秋天的美丽吧!师幼随《秋天多么美》音乐离开活动室。(让幼儿真正走进秋天,观察秋天的变化、秋天的美丽。)

  四、活动延伸
  小宝贝小宝贝要记牢,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田里忙收获,高兴背后也有辛劳。幼儿通过背诵古诗《悯农》总结不能浪费粮食。

  教学反思
  《秋天多么美》是一首优美、活泼的儿童歌曲,本次活动有三个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优美的乐曲,并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来。唱时要表现出喜悦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歌曲教学加深幼儿对秋天的认识。
  3、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为了达到本节活动的目标,我把本次活动分为四大环节,即秋天的序曲、认识秋天、歌唱秋天、美丽的秋天,从听、看、动、作、思五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设计。
  一、听,即用耳朵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在歌曲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多听多变的形式,变换着不同的形式让幼儿多听。如听mtv唱片、听老师范唱、带着问题听、打着节奏听、跳着舞来听等,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唱歌曲,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避免了老师唱一句,幼儿唱一句的灌注式教学。

  二、看,百闻不如一见,活动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棉桃、水稻、高粱三种植物,让幼儿过目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如考虑到城市的孩子大多生活在水泥钢筋建筑的高楼里,离秋天里农村收获的景象距离很远,因此,我把农村收获的景象用相机拍下来制成课件,让幼儿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分享收获的喜悦,加深了对秋天的认识,同时利于歌曲的感情处理。

  三、动,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因此不失时机给孩子提供动的机会,让幼儿心动、脑动、口动、手动、全身动,感情处理让其心动,歌曲创作让其脑动,歌曲演唱让其口动,节奏强弱让其手动,丰收舞蹈让其全身动,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四、作。即创作,在平日的活动中孩子的创新总是令我赞叹不已,因此我大胆地进行着教学实验,不论是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用歌声与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把想说的用歌声唱出来,我想充满歌声的童年一定是快乐的童年。

  五、思。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借助《秋天多么美》优美的音乐,结合新课改的精神,我从各个领域进行教育渗透,如自然科学教育、艺术教育、品德教育、卫生教育等,使幼儿不仅仅是学到了一首好听的歌,而是学到了许许多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

第22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蜗牛与黄鹂鸟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2、感受歌曲中活泼、诙谐的性质,会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活动难点:会选择合适的打击乐为乐器伴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尝试过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物质准备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各一个、节奏图谱一张、铃铛和木鱼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导入:
  一、通过故事,引出课题。
  1、(出示蜗牛与黄鹂鸟)对,有一天,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来到了一颗葡萄树下,这时候一只黄鹂鸟高高兴兴地也飞过来了停在了葡萄树上,但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音乐就知道了!
  基本环节:

  二、聆听歌曲使幼儿第一次感受歌曲的节奏。
  (出示图片)
  1、小蜗牛也想爬到哪里去呢?,它有又是怎样爬的呢?
  师: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学一学蜗牛的动作师:这时候黄鹂鸟是怎样做的,有对它说了些什么呢?
  幼: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

  三、看图谱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节奏1、“其实蜗牛与黄鹂鸟也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动作,咦,躲到哪里去了呢?”
  2、(出示图谱)图谱上面画了些什么呢,请你找一找幼:有拍手、搭肩、跺脚师:原来蜗牛和黄鹂鸟想让小朋友也来学一学它们的动作。
  3、引导幼儿学会看图谱做动作,教师边示范做动作。
  4、接下来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学一学蜗牛和黄鹂鸟吧!(全体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5、幼儿互相合作打节奏(面对面拍手)结束:

  四、打击乐合奏

  活动反思
  音乐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外观的、好看的、丰富的教学形式,更主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体验。在课堂中我们追求个性体验、注重音乐创新、进行小组合作等一次又一次尝试,都是试图让每一个幼儿都充分享受音乐,在音乐中体验快乐、陶冶情感,这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啊。

第23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老鼠画猫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从教育杂志上看到了这首《老鼠画猫》的歌曲,觉得此歌无论是从形象,还是从风格上来看,都是幼儿感兴趣的。这首情节幽默,诙谐的歌曲也是其中之一,我改变了以往老师唱孩子学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理解,感受歌曲丰富的画面且让幼儿通过操作想象及自身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幼儿在边演示操作、边画、边唱的过程中很快掌握了这首难度较大的歌曲。这种以弱战强,以智取胜的诙谐生动的反串角色的表演,使幼儿的兴趣和好胜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曲的趣味及滑音的乐趣。
  2、学会演唱歌曲,借助简单而有节奏的念、唱和体态律动,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达形式。
  3、幼儿理解滑音的唱法,尝试说唱的形式表演歌曲,大胆的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的和谐,幽默的特点。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按照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我把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习理解歌曲内容,活动中会控制自己的歌声。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及掌握滑音的唱法,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活动准备
  1.画有猫轮廓的纸若干张,黑笔人手一支;
  2.猫头饰,大老鼠头饰各一个,小老鼠头饰与幼儿相等`;
  3.音乐光盘《老鼠画猫》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出新歌曲。
  1、老师扮演老鼠妈妈带领小老鼠去找食物,老鼠大队前进!播放音乐《小老鼠上灯台》。
  2.遇到了一只凶狠的大野猫(另一老师饰),使老鼠们的觅食行动受到了阻碍, 猫趾高气昂地走了。
  3.为新歌的画面,埋下伏笔。鼠妈妈:“哎呀呀,好痛!我可怜的孩子们被吓坏了吧?该死的野猫,眼睛要是再小点就不会发现我们了,看,这是被猫爪子抓的,要是猫的爪子再少一点,该多好啊!”

  (二).学习新歌曲《老鼠画猫》
  1、初步感受旋律。
  2、理解、熟悉歌词
  ⑴鼠妈妈:从歌词与画面中发现大野猫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眼睛要变得小小的,腿变得短短的,胡子要往上翘?┄┄(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⑵鼠妈妈:那你们喜欢这样的猫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画这样的猫吧!要求:4人一组,根据音乐歌词,合作画猫。(音乐旋律起)
  ⑶边检查画面,边再次演唱歌曲
  鼠妈妈: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画的老鼠是不是我所喜欢的。共同用歌声检查自己的画。
  ⑷拿着自己的画,随乐一起表演唱

  (三)、结束部分
  一声猫叫——鼠妈妈:妈妈告诉你们我们梦想的猫是不存在的,真的猫还是要来的,我们还是悄悄搬家吧!(《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声中结束)

  教学反思
  第一,幼儿理解、记忆歌词中巧妙地结合图片。
  歌曲《老鼠画猫》歌词诙谐幽默、形象鲜明,幼儿感兴趣。这首歌歌词有一定的顺序性,但歌词之间没有鲜明的前后关系,幼儿易把歌词内容记颠倒。我根据歌词内容设计了一些小图片,如小老鼠、笔、小眼睛、小爪、短腿、翘胡子等。活动中我根据歌词依次出示小图片,引导幼儿边看边朗诵歌词。最巧妙的是把小老鼠的尾巴画成一个往上翘,来引导幼儿学习滑音,幼儿一看到便自然会把声音唱得像老鼠尾巴一样向上翘,立刻找到滑音的感觉。
  第二,各个环节衔接自然、逐层递进,活动结构严谨、紧凑。
  这首歌曲节奏较快,旋律起伏大,且有滑音、说唱形式等演唱技能的要求。能抓住重点,分解难度,层层深入。学唱歌曲环节中,我先引导幼儿自然地唱这首歌,再加入滑音的唱法,然后再指导幼儿运用说唱形式进行演唱,符合幼儿认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又能适时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不断激发幼儿新的学习欲望,将活动逐步推向**。
  第三,方法得当,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歌唱教学比较枯燥,需反复练习。为避免这一弊端,我首先用游戏导入活动来吸引幼儿,产生愉悦激发兴趣,接着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引出“怪猫”,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猫怪在哪儿,在看图和学唱环节中,我不急于告诉幼儿歌词内容和演唱方法,而是引导幼儿去观察、讨论、寻找,使本是外在的学习任务变成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需要。这样一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活动就真正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了。
  不足: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新颖有效的教学活动手段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最大限度地体现音乐活动的独特魅力与优势,既要选择那些形象、生动、寓意含蓄、结构优美、幽默风趣的作品。教师必须以开放的、平等的、民主的、尊重幼儿的教育观念去选择方法、运用方法。
  1、我的语言和动作如能更加夸张和显示歌曲的幽默就更好。2、在活动设计上应该更加严谨。3、活动的环节之间过渡自然,但是环节间的活动要更加紧扣,层层递进。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教育内容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等等。在音乐教育中我觉得以下三种教学方法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

第24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雪花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漫天飞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满幻想的心灵中会别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动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幼儿自主创编动作,鼓励幼儿进行富有个性的展示。引导幼儿体验小雪花带给的快乐,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用歌曲、动作充分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
  2、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雪花飞舞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
  2、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雪花飞舞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

  活动准备
  1、小雪花的图片。
  2、请小朋友用自己话的描述一下雪花飘舞的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在《小雪花》乐曲的伴奏下,做雪花飘舞动作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二、学唱歌曲《小雪花》。
  1、听音乐,说出音乐是几拍子的。
  2、和教师一起用拍手等动作表现3/4拍节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师范唱。幼儿说出歌曲内容。
  5、轻声完整学唱。

  三、体验歌曲的起伏与休止,探索《小雪花》的飘舞动作。
  1、大家都来扮一朵小雪花,在录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舞蹈。如果歌声停了,“小雪花”就不动了。
  2、在歌曲录音伴奏下,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雪花,音乐休止时保持原姿势不动。
  3、集体练习同伴的创编动作:如前进、摇晃、后退、转圈等。

  四、合作律动
  1、在录音伴唱下,自由结伴、合作做“小雪花”。
  2、反馈幼儿创编的“小雪花”,并集体练习。
  3、尝试边唱歌边做动作,停止是坚持不动。
  4、全体幼儿做“小雪花”随音乐飘向远方,出教室。

  教学反思
  9月刚开学的第二个星期,我把艺术书打开就发现了歌曲《小雪花》,感觉特别好听,我就很快准备了教具,上了这节音乐课。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导入——学唱歌曲 ——探索小雪花的飘舞动作——合作律动,我觉得各环节过渡自然,在学唱过程中,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词美,从而产生愉悦的、美好的情感。并鼓励孩子随着音乐用动作自由大胆地表现《小雪花》轻柔飘落的情景,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感受小雪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最后幼儿随着《小雪花》音乐,做雪花飞舞的动作出活动室。激发孩子对小雪花的兴趣和这首歌的兴趣。整个活动过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一直很高,完成了活动目标,效果较为理想。
  但是,由于自己以前很很少带音乐课,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课后仍然觉得还存在着很多缺憾:1.如果这节这课放在冬天下雪的时候上,孩子们的兴趣会更高,效果会更好的。2导入不够新颖。3.歌曲的休止体验上,小部分幼儿没有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备课尽量备的更细致些,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第25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老师再见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用连贯的声音演唱。
  2、抒发幼儿毕业前对教师的一片深情。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马上要毕业了,你们有什么话对老师说?

  二、欣赏歌曲
  1、听一听歌曲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表达对老师的感情的?
  2、欣赏后说说里面唱了什么?
  3、你会对老师说吗?
  4、跟着歌曲一起唱
  5、引导幼儿唱出深情的感受。

  三、表现歌曲
  1、 边唱歌曲边用一些动作表示。
  2、 集体深情地场给老师听。

  四、老师为幼儿提一些希望。

  活动反思
  即将毕业了,我们的孩子因为是只上了一年的大班,所以很多的孩子在情感上面并没有多少的表现。
  而且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是中班年龄的所以在情感激发方面也不是很明显。
 

第26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毕业歌教案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认识歌曲ABA的结构,能用欢快、跳跃的方法演唱A段,而用抒情、舒展的方法演唱B段歌曲。
  2、教幼儿学会轮唱、领唱、齐唱。
  3、引导幼儿用歌声抒发毕业前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教幼儿学会轮唱、领唱、齐唱。
  难点:帮助幼儿认识歌曲ABA的结构,能用欢快、跳跃的方法演唱A段,而用抒情、舒展的方法演唱B段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指导幼儿认识歌曲ABA的结构和性质。
  请幼儿倾听音乐,使幼儿知道这首歌曲有三段,前后两段的旋律是一样的,比较欢快、跳跃,中间一段则是比较抒情舒展的。
  2、学新歌。
  教师随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教师帮助幼儿随琴声将歌词填入曲调中唱出。
  引导幼儿用欢快和跳跃的方式演唱一、三段,而以抒情的方法演唱第二段,并通过练习让幼儿正确掌握。
  3、讨论各种形式的歌唱方式。
  组织幼儿讨论。
  --哪一段比较适合领唱?为什么?
  请幼儿领唱第二段,全体幼儿在第一、三段合唱,教师用指挥动作及语言及时提醒。
  教幼儿看老师指挥,用轮唱的方法演唱第三段,并学会倾听。
  4、幼儿演唱歌曲。
  综合练习。
 

第27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海军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语言课《我是三军总司令》后幼儿的情绪 特别激动。解放军的形像植入幼儿的心中,根据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气质。
  2、能较好地演唱附点音符。
  3、在演唱歌曲中,体验小海军的英勇与威武。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能较好地演唱附点音附。

  活动准备
  海军图像、海军课件、词谱图、《小海军》伴奏。

  活动过程
  一、 师生问好,复习歌曲,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们好,介绍了我们的客人老师,我还带来了一位叔叔,
  你们看他是?(出示海军图片)
  2、师:看来小朋友们都认识海军叔叔,你们想知道海军叔叔平日里主要做些
  什么吗?我们赶紧出发,老师带你们去参观海军基地吧!

  二、播放课件,引起对海军的崇高敬意。
  解说:我们勇敢、威武的中国人民海军踏上舰艇去执行护航任务,在我们祖
  国的大海上到处都能看到海军的身影,他们常年在海上作战,打击敌人,保卫我们祖国大海的安全。
  1、小朋友们参观了海军基地,海军叔叔每天在海上行驶怕狂风,怕海浪吗?他们表现的怎么样?(威武、勇敢、神气)
  2、海军叔叔在炮艇上不怕困难,非常勇敢,你们喜不喜欢海军?
  3、如果你是小海军,你会做什么?

  三、欣赏歌曲《小海军》
  1、师:小海军究竟会做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小海军》,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小海军》Fhash动画)
  2、师:你们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呢?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一句?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这种感觉呢?

  四、学说歌词
  师: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歌词吧!比一比,谁的声音响亮、有力。
  词:我是小海军,开着小炮艇,不怕风,不怕浪,勇敢向前进,炮艇开的快,大炮瞄的准,敌人胆敢来侵犯,轰,轰,轰,打的他呀底海底沉。
  第一遍:在座位上拍手说歌词。
  第二遍:起立拍手说歌词。
  第三遍:跟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说歌词。

  五、学唱歌曲
  1、师:小海军多勇敢呀,我们跟上音乐来唱一唱吧!(逐句教唱两遍)。
  2、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唱这首歌曲,老师声音大一点,小朋友们声音小一点哦!(唱曲一遍)小朋友们再来一遍,这次你们要比老师唱的响亮哟!(唱曲一遍)
  3、师:我们只有用坚定果断的声音,才能唱出小海军威武神气的样子,小朋友们再试一次吧(唱曲一遍)。
  4、师:现在我们分成男孩子和女孩子两组来比一比,看看哪组小朋友唱的更像小海军(分组比赛唱)。

  六、动作表演,巩固唱曲。
  “小朋友们,这首歌曲真好听,我们边唱歌曲边学着小海军去海上巡逻吧!(正步走、端枪走唱曲)

  七、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表现真棒!请你们想想还有哪些动作能表现出小海军的勇敢和神气,下节课我们来学习表演小海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能够抓住幼儿喜欢海军这一特点,激发幼儿情感,通过学歌曲将海军的形象植入了幼儿的心中。幼儿能够较主动的说出唱出自己喜欢的一句歌词,尤其是三个“轰”字把歌曲的情趣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给幼儿多一些表现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创编动作,教师做好引导,让幼儿在尽情表演中感受歌曲的优美。

第28篇、大班音乐小树叶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秋天到了,孩子们对落叶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还有在家园联系中有些家长反应孩子分铺有哭闹现象。大班的孩子大多在5岁半左右,对事物的理解力逐步增强,喜欢唱歌,有学习这首歌曲的能力。为了加强孩子们对落叶的了解认识,正确引导和爸妈分铺的问题,培养孩子独立勇敢地品格,选择了学习《小树叶》这首歌曲。

  活动目标
  1、让孩子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
  2、理解歌曲内容,学习用歌声表达歌曲变化的情绪。
  3、学习小树叶勇敢、独立、大胆地品格。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歌声中享受唱歌的乐趣。
  难点:用歌声表达歌曲随旋律变化的情绪。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让孩子到郊外观察秋天的树林及落叶,知道一些树木秋天
  落叶是为了过冬,明年会长出新叶。
  2、 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多媒体课件,小树叶头饰。
  3、 环境准备:教室的墙面布置(秋天)

  活动过程
  1、制造悬念,引起兴趣。
  活动开始,教师出示课件(树叶飘落的情景),引起孩子好奇,提问:小树叶怎么了?。。。。。。激发孩子求知欲望。
  2、初步欣赏。
  让孩子欣赏歌曲,第一遍为有画面欣赏,提问:。。。。。。接着复听音乐,此次为无画面欣赏,提问:。。。。。。引导孩子说出小树叶勇敢、大胆、独立的特点,并愿意学习,平常自己玩耍,分铺不哭闹等。然后再次欣赏教师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提问:。。。。。。
  这三步层层递进,将学习由易变难,是学唱环节生动起来。
  3、学唱歌曲。
  针对孩子用一种方式学习兴趣不是十分持久,我尝试用不同的形式来学习歌曲。首先用“啦、哩”轻声哼唱,接着师生齐唱,再分组对唱,个别领唱集体单字伴唱,提示孩子注意歌曲所表达的情绪,要用歌声来体现。这样的变化一定会受孩子喜欢,学习热情高涨,效果事半功倍。
  4、演唱歌曲。
  学习歌曲后,教师提供头饰,让孩子随歌曲表演。教师尽量为孩子创造轻松、自由的环境,只要不影响别人,站、立、坐、蹲,甚至躺着去感受去、表演都行,教师要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予以鼓励,让孩子获得成功感。孩子去环境布置中寻找自己喜欢的最勇敢地小树叶做朋友,再次在音乐中体验落叶飘舞的情景,并巩固所学歌曲。
  结束教学活动。

  教学反思
  孩子对落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逐步学会了用歌声表达歌曲变化的情绪。同时,教学应体现在生活化中,活动之后,要及时了解反馈孩子勇敢独立的变化情况,用《小树叶》的形象再次鼓励,促进孩子勇敢,大胆品格的发展。

第29篇、大班音乐颠倒歌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四二拍的大班歌曲,节奏清晰、平稳,歌曲形象、生动,最有趣的是歌词幽默、风趣,它十分真实地描绘出了一幅诙谐逗乐的动物场景。幼儿对这些描绘既新奇又熟悉,这让幼儿在学唱这首歌曲时感到轻松、愉快和快乐,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课前我制作了精美的ppt课件,便于幼儿理解歌词和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活动的教学效果。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2.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感受歌曲滑稽、可笑。
  3.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电脑、投影仪、幕布。
  2.多媒体课件、图谱。
  3.男、女孩分开坐好。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的小动物,一起看看它们是谁?(播放课件逐个出示歌曲中的八个动物:老鼠、狮子、蚂蚁、大象、鱼、鸟、公鸡、母鸡)
  2.问:它们中间谁是树林之王?(狮子)谁力气最(大象)鱼儿在哪里生活?(水里)鸟儿在哪高飞?(蓝天里)小朋友每天吃的鸡蛋是谁生的?(母鸡)谁每天早上喔喔啼?(公鸡)谁怕大狮子?(小老鼠)蚂蚁力气大吗?(没力气)
  评析: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对这八个小动物基本认识的回忆,为下一环节欣赏颠倒的画面作铺垫。

  二、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播放课件
  ——八副颠倒的自然现象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引出歌词。
  师:今天树林里发生了奇怪的事情,一起来看看吧。(幼:小老鼠称自己是大王,大狮子怕小老鼠,蚂蚁扛大树,大象没有力气,鱼在天上飞,小鸟在大海里游,公鸡会生蛋,母鸡喔喔啼)
  师总结:我们看到的画面跟生活中真实的现象不一样,正好反了是不是?反了我们还可以说怎么样了?(颠倒)
  评析:此环节目的为让幼儿理解歌词。
  2.播放课件
  ——让幼儿视听结合,完整欣赏一遍歌曲。
  师总结:有一首歌就唱到了这些,名字就叫《颠倒歌》,一起来欣赏吧。
  评析:此环节目的为幼儿通过视、听结合,既熟悉了旋律,又进一步理解了歌词。
  3.引导幼儿说出歌词。
  师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鼓励幼儿说出歌词,要说别人没说过的。)

  三、进一步熟悉旋律并记住歌词。
  1.教师清唱,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旋律和歌词。
  师:刚才还有小朋友没太听清楚,现在老师唱一遍,认真听哟,一会儿告诉我你还听到了什么。
  评析:此环节让幼儿不受画面的干扰,仔细倾听老师的清唱,从而更清楚地听出还有哪些歌词。
  2.出示图谱,巩固歌词。
  师总结:其实你们刚才听到的就是这首歌的歌词,我把它们写了下来,不过都是用一个一个的叉(X)表示的。
  (1)教师手指图谱,幼儿边念歌词边拍出节奏,强调其中的切分音和休止符。
  师:小朋友,想要把一首歌唱好听节奏准确很重要喔。汪老师手
  指歌词,你们边念边拍出节奏。一个X拍一次手(即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两个X连在一起下面还画了一条线我们也拍一次手(即两个八分音符为一拍),看到O就空一拍,三个X在一起,前后两个X下面还有线,我们就拍两次手(即切分音为两拍)。
  评析:此环节目的为幼儿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做准备。
  (2)教师边拍节奏边演唱歌曲,幼儿再次倾听。
  评析:此环节是让幼儿感知切分音和休止符的唱法。

  四、幼儿学唱新歌曲。
  1.放课件,幼儿视、听结合整曲跟唱,要求幼儿通过歌声表达出歌曲的滑稽、可笑。
  师:小朋友,这首歌这么好玩,你们一定也想学吧,那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吧!
  评析:此环节借助课件提醒幼儿记得歌词,整曲跟唱学唱这首歌。
  2.再次播放课件,幼儿视、听结合整曲跟唱,并要求幼儿边唱边拍出节奏。
  师:小朋友,我们再学着唱一遍,不过要边唱边拍出节奏哟!
  评析:此环节目的为让幼儿唱准歌曲中的切分音和休止符。
  3.听音乐,幼儿边拍手边整曲跟唱,提醒幼儿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唱得非常好。不过我们是大班的孩子,应该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了。这一遍我们只放音乐,跟着音乐我们一起边唱边拍出节奏好吗?
  评析:此环节目的让幼儿自己学习记着歌词整曲跟唱这首歌。

  五、看图谱,男、女生对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师:刚才小朋友都是一起唱,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也就是有的地方男孩唱,有的地方女孩唱,有的地方一起唱,好吗?
  师:那要学会看老师的指挥哟,我的手指向女孩那谁唱?(女孩)
  指向男孩谁唱?(男孩)我的两只手都指了应该怎样?(男孩女孩一起唱)
  (男、女互换角色,连唱两遍)
  评析:此环节的目的为打破全体幼儿一起跟唱的枯燥,变换一下唱歌的形式(即对唱),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并初步学习看指挥的手唱歌。

  六、播放课件。
  ——幼儿视、听结合,男、女生对唱(交换角色,两遍)。七.播放课件,幼儿视听结合,鼓励幼儿创编动作完整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我们站起来,加上一些你喜欢的动作一起来唱这首歌好不好?可以做跟老师不一样的动作哟!
  评析:活动中幼儿已经坐了不少时间了,此环节为了让幼儿活动一下身体,并在活动中有机会自由探索,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

  八、歌词创编,开拓知识。
  1.教师先示范创编。
  师:这首歌真意思我很喜欢,我也会创编这样的歌词,还能把它唱出来耶,想听吗?(红红太阳挂在那个夜晚里,弯弯的月亮挂在白天里,夏天穿棉袄,冬天扇扇子,事情全颠倒,哈哈你说多可笑。)
  2.幼儿尝试创编歌词,并鼓励幼儿唱出来。
  师总结:今天小朋友学会了一首很有意思的歌曲,那今天我们就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并且和和爸爸妈妈一起创编这样的歌词好吗?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传统的大班唱歌活动,歌词风趣、诙谐,幼儿喜欢。活动环节设计合理、紧凑,层层递进,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课件在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利用课件让幼儿观察颠倒的自然现象,这样幼儿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歌词;播放课件,让幼儿视听结合学唱歌曲,比以往老师弹琴或放磁带让幼儿跟唱歌曲效果要好得多。通过活动可看出:有时不用传统的钢琴也可以完成一节唱歌教学的任务。通过活动还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如听音乐让幼儿说出歌词。
活动中体现了《纲要》和《指南》的理念:活动中幼儿有主动探索的 机会,如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完整演唱歌曲,尝试创编歌词等,另外因为歌曲本身的趣味性,所以活动的始终幼儿都是一直积极主动参与的,而且还能与他人配合,如男、女孩对唱的环节。总得来说,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也给幼儿带来了全身心的愉悦。不过我觉得向幼儿介绍切分音的时候,教师介绍得不是很明晰,切分音应作为本节活动的一个难点来介绍。

第30篇、大班音乐三只猴子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中提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本人选择大班歌唱活动《三只猴子》,旨在通过这首幽默、诙谐的歌曲,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本内容以故事形式串联整首歌曲,但篇幅较长,不利于记忆,因此确定“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幼儿较难掌握,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针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本活动借助图谱,图词结合,引导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并以游戏的形式始终贯穿教学,引导幼儿在自然、轻松的情况下学唱歌曲,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三只猴子》。
  3、有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乱跳。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幼儿较难掌握,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
  1、三只猴子手偶;2、歌曲图谱;3、歌曲节奏谱;4、医院标志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结合猴妈妈图片设疑引入:
  它是谁?为什么猴妈妈的表情是生气的呀?我们一起用自然好听的歌声来问问猴妈妈吧!
  2、幼儿练声“小猴妈妈呀 为什么生气”。

  二、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1、教师范唱歌曲,结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歌曲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猴妈妈对小猴说了什么?
  2、尝试用倾听和拍手的方式重点练习节奏型。
  ①感受节奏(用倾听的形式引导幼儿感受歌曲节奏)。
  ②学习节奏(用拍手的方式进一步巩固歌曲节奏)。

  三、初步学唱歌曲《三只猴子》
  (一)借助图谱,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前三段
  1、借助指偶表演,感受音乐的诙谐、幽默的情趣。
  2、结合图谱,自然完整跟唱,学习十六分音符的乐句。
  3、结合安全常识,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二)借助图谱,学唱歌曲第四段
  1、理解、记忆第四段歌词。
  2、学习自然完整跟唱。

  四、游戏:三只猴子
  1、个别幼儿示范表演歌曲。
  2、集体游戏,以“开救护车送猴子们去动物医院”的口吻,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三只猴子》这首歌曲是由台湾著名歌星张帝演唱的曲调进行改编的,歌曲幽默诙谐,曲调活泼,趣味性强,叙述着猴子在床上跳,妈妈焦急的有趣事件,深受孩子所喜爱。歌曲共有四段,曲段中十六分音符XXXX XXXX∣ 的节奏与部分歌词的演唱,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将唱好其中的十六分音符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并通过图谱、肢体动作、有趣的指偶表演等重点练习,让幼儿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帮助幼儿记忆歌词,达到熟悉歌曲旋律的效果,进而学唱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通过教学,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方面:
  1、深入分析教材和幼儿是组织好歌唱活动的前提。
  我从歌星张帝的演唱风格入手,分析《三只猴子》的歌唱风格,认真处理歌曲前、后两部分的因果关系,加以引导。本歌曲前半部分变化少,重复多,便于幼儿记忆,但幼儿对旋律中十六分音符与歌词的配唱较难。因此,我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加以练习,采用设疑的方式把歌唱活动和练声融为一体,并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借助简单的图谱、动作练习节奏,以达到熟悉歌曲旋律的目的,进而轻松地学习歌曲前半部分,这一环节我安排了20分钟;后半部分虽然只有一个自然段,但歌词风格与前半段截然不同,可视为独立歌曲来学习,但由于前半部分的学习,幼儿对歌曲的旋律已熟悉,后半部分只需对歌词的处理,我注重借助图片,分析后半部分的住院结果,所以幼儿对学习此段也就不存在很大困难,这一环节我安排了10分钟,最后安排游戏,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可长可短。
  2、采用有趣的教育手段是幼儿唱好歌曲的保证
  对《三只猴子》歌曲的学习,我始终贯穿着幽默、诙谐的这条主线,为了达到其效果,我从引入开始,采用出示图片设疑→分段重点学习所采用的图谱及教师肢体动作 →最后的游戏,“红色创可贴”的画龙点睛,以至于开着救护车送受伤的猴子到动物医院的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无不体现出“趣”的引导,使幼儿在玩中学,玩中唱,玩中来表现。
  3、教师的情绪渲染是幼儿学习歌曲的动力。
  《纲要》中提出“要让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为了让幼儿达到乐学状态,我利用老师自身的优势,用自己的表情、眼神和身体等肢体语言感染幼儿,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大胆、风趣的表现带动孩子学习,使孩子的学习始终在一个兴奋点上,从而能较轻松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快乐地学唱歌曲。
  不足与调整:
  1、前后两部分的时间安排上,预计较合理。但在实际操作时,后半部分幼儿比较不能完全地掌握,可作为延伸活动将材料放在音乐区角进行延伸,巩固加强练习。
  2、在练习唱好十六分音符的时候,大部分幼儿比较无法控制住自己的速度,要使幼儿速度快而不乱,可增加几次边拍节奏边有节奏地念歌词,感知歌词的节奏,也可以把十六分音符独立提供,配合歌词边拍手边念或边拍手边唱歌曲来重点练习。

第31篇、大班歌唱活动教案:动物猜谜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接唱和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尝试有节奏的独白和念象声词,乐于动脑,敢于挑战。
  3.引导按节奏创编谜语歌词,感受在说说唱唱中玩谜语游戏的快乐。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一些动物的特征、习性、喜好。
  2.物质准备:ppt活动过程一、幼儿猜谜,尝试有节奏地说谜面唱谜底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调动幼儿兴趣。
  T:森林里要开一场隆重的音乐会,选谁参加呢?大家决定请智慧精灵来决策。智慧精灵把选中的小动物编成了有趣的谜语。如果小朋友猜对了,就能请出这些小动物了。第一个出场的会是谁呢?
  2.教师出示图片(动物的部分身体),鼓励幼儿按照节奏念出歌词。
  T:瞧!他来啦。你看到了什么?怎样的脑袋和眼睛?(圆圆的脑袋、亮亮的眼睛)(谁能把小动物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按照这样的节奏型说出来× ×| ×××  )3.引导幼儿猜出答案,尝试唱出答案。
  T:到底是什么动物呢?(自由猜想)老师再加两个动物的特征,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T:师竖起大拇指唱到:"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我们大家知道这是小白兔。"(清唱,唱完出示整个小兔的身体)老师是怎么唱出答案的?谁来学着唱一唱。
  大家一起试着把谜底唱出来吧。预备,齐。(钢伴)4.完整练唱智慧精灵要求我们完整地唱一唱小兔,小朋友听好音乐,轻轻跟老师一起唱。
  5.引导幼儿找出这首歌曲的说唱特点你发现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吗?(有说有唱)对,哪部分说的,哪部分是唱的,那现在请小朋友们先清楚地说出谜面,再响亮地唱出谜底,请准备(钢伴)二、尝试用接唱的方法完整演唱歌曲1.教师唱问句,幼儿学习接唱答句。
  (1)T:小朋友们成功地请出了第一位小动物,真棒。
  竖起耳朵仔细听,这次智慧精灵唱的是什么小动物?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个子高高的,脖子长长的。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我们大家快来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呀?"(清唱)T:是谁呀?没错,就是长颈鹿呀。我们试着和前面一样,先说谜语再把答案唱出来。准备好了吗?(钢伴)(2)T:第三位小动物急着想和小朋友见面呢,仔细听,认真猜,老师问完,你们就要接着唱出答案的,可以做到吗?(钢伴)"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耳朵大大的,鼻子长长的。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我们大家快来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呀?"(示意接唱,教师提高音量引导幼儿顺利接唱)。
  T:我们合作的太好啦!第三位小动物也被我们请出来了。
  三、引导幼儿集体创编,进行对唱1.尝试集体创编T:其实呀,在这首歌的谜语里藏着许多秘密,你们发现了吗?
  对呀,前两句都是一样的"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还有一个数字秘密哦,谁发现了?对,谜语的每一句都是五个字。
  T:智慧精灵觉得欢欢班小朋友很会动脑筋,都是聪明的孩子。他想让你们帮他把小动物编成谜语,唱进歌里。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1)袋鼠T:谁认识他?他有什么有趣的地方?(有口袋,跑得快)对,谁能试着把袋鼠编进歌里?
  真棒!"身上有口袋,跑的快快的。"(根据幼儿创编的为准,师加以完善)我们一起试着把问句完整的唱出来,注意说的清楚有节奏,唱的响亮又好听。
  T:现在我们1、2组小朋友唱第一句问,3、4组小朋友来唱第二句答,好不好?唱歌要面带微笑,开心地说说唱唱,准备好。
  (2)大熊猫T:瞧,小动物来啦,是谁?对,国宝大熊猫。长的怎么样啊,是呀,身体胖胖  的。
  把大熊猫编进儿歌里,除了他长什么样子,我们还可以加上什么?(喜欢吃什么),谁来试着编一编。
  T:编的太棒啦,我们一起有节奏把第一句唱出来:"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身体胖胖的,喜欢吃竹子。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我们大家快来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呀?"(锉锉锉加上动作)T:老师刚才做了什么动作?我们一次做一做。(边唱象声词,边做动作)现在3、4组小朋友问,1、2组小朋友答,而且"锉锉锉"的地方要加上动作,能做到吗?
  (3)小鸡T:叽叽叽叽,小鸡也想被编进谜语里,让小朋友唱出来。小鸡喜欢吃什么,没错,爱啄小米粒。这次,我们不仅可以把小动物爱吃什么编进歌里,还可以把什么也加进去?(叫声)T:对呀,叫声叽叽叽。谁愿意来试一试?大家一起把谜语说一说。
  T:编的太棒啦,把掌声送给他。这次,女小朋友问,男小朋友答,"锉锉锉"还要做动作,听清楚要求了吗?
  四、幼儿自主仿编,玩谜语游戏T:你还想把什么小动物编进歌里?可以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然后你来问,其他小朋友开动脑筋来回答。
  T:谁编好了,愿意试一试?(幼儿清唱问句)我们一起来回答,好不好?(教师与其他幼儿接唱)回答正确了吗?给自己鼓鼓掌。
  T:还有谁想把你的动物谜语唱出来的?(一幼问,其他幼儿接唱)五、结束活动T:今天,小朋友们帮助智慧精灵将小动物编进谜语,任务完成的非常出色。把掌声送给你们。回家以后,可以把谜语歌唱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来猜一猜。今天的动物猜谜歌就学到这里,谢谢小朋友们。

活动反思:
猜谜语一直我们大班孩子非常喜欢参加的游戏,每次开展猜谜游戏,孩子们都能积极开动脑筋,踊跃猜测谜底,可以说孩子们对猜谜语这样的活动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出于这样的原因,在半日活动中我安排了这样一个又能唱又能游戏的音乐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主要围绕这两个主要目标开展1、学习用接唱和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2、创编谜语歌词,玩猜谜游戏。
在活动的开展中有几点做的还不是很好:
1、在课前没有充分挖掘动物的形象特征,孩子的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所以在创编歌词的环节中,孩子们创编的动物种类很少,有些小朋友创编出来的还是跟老师说的一样。
改进策略:可以事先丰富其他动物的形象特征,也可以教师将其他动物的形象特征画下来,以一封信的形式发到每个幼儿的手里,根据自己拿到的这个动物进行想象创编。
2、在第一次接唱的时候,幼儿有点唱不出来,而且孩子们有点不明白接唱的特点。
改进策略:在第一次接唱的时候教师要进行接唱的示范,同时在接唱时教师可以稍微解释接唱的特点。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的参与性还是很高的,整个活动都是在快乐、轻松的游戏情景中。另外,从本次活动中我还体会到,教师应多鼓励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不断给他们信心。虽然她们掌握的不是很好,但至少他们尝试了,游戏了,对他们是非常大的帮助。

第32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粗心的小画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园用自然声音唱歌,吐字清楚。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3、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幼儿要认真学习,不骄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图谱:螃蟹、小鸭、小兔、大马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律动。

  二、歌曲前部分。
  1、示丁丁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他的名字叫丁丁,丁丁特别爱画画,他总是对别人说自己画画好。那他对别人都是怎么说的,我们来听一听。
  2、范唱前部分歌曲。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
  幼儿学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后部分。
  教师:丁丁说他什么东西都会画,你们相信吗?为什么?
  教师:我们来听听丁丁到底画了些什么?
  教师边范唱边出示图谱。
  教师:丁丁画的螃蟹是什么样子的?同样的方式提问鸭子、小兔、大马。
  幼儿学唱歌曲。

  四、学唱附词。
  教师将图谱调整,请幼儿尝试演唱歌曲。
  教师讲解正确的演唱方法。
  幼儿演唱。
  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引出歌曲的名字,鼓励幼儿不做粗心的小朋友。

  教学反思:
  《粗心的小画家》是一堂通过歌曲和歌表演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的音乐课。本课我采用“看—学—唱—演”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让幼儿“认识丁丁、评价丁丁的画”和“我问你答”的游戏,以及“我当小画家”的活动来进行歌词的创编和歌曲的学唱整个教学在丁丁和幼儿的游戏中进行,让幼儿在玩中找到表演和演唱的乐趣,大胆、自信的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第33篇、大班音乐小雪花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漫天飞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满幻想的心灵中会别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动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幼儿自主创编动作,鼓励幼儿进行富有个性的展示。引导幼儿体验小雪花带给的快乐,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用歌曲、动作充分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
  2、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雪花飞舞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
  2、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雪花飞舞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

  活动准备
  1、小雪花的图片。
  2、请小朋友用自己话的描述一下雪花飘舞的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在《小雪花》乐曲的伴奏下,做雪花飘舞动作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二、学唱歌曲《小雪花》。
  1、听音乐,说出音乐是几拍子的。
  2、和教师一起用拍手等动作表现3/4拍节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师范唱。幼儿说出歌曲内容。
  5、轻声完整学唱。

  三、体验歌曲的起伏与休止,探索《小雪花》的飘舞动作。
  1、大家都来扮一朵小雪花,在录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舞蹈。如果歌声停了,“小雪花”就不动了。
  2、在歌曲录音伴奏下,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雪花,音乐休止时保持原姿势不动。
  3、集体练习同伴的创编动作:如前进、摇晃、后退、转圈等。

  四、合作律动
  1、在录音伴唱下,自由结伴、合作做“小雪花”。
  2、反馈幼儿创编的“小雪花”,并集体练习。
  3、尝试边唱歌边做动作,停止是坚持不动。
  4、全体幼儿做“小雪花”随音乐飘向远方,出教室。

  教学反思
  9月刚开学的第二个星期,我把艺术书打开就发现了歌曲《小雪花》,感觉特别好听,我就很快准备了教具,上了这节音乐课。(屈.老师.教案网出处)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导入——学唱歌曲 ——探索小雪花的飘舞动作——合作律动,我觉得各环节过渡自然,在学唱过程中,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词美,从而产生愉悦的、美好的情感。并鼓励孩子随着音乐用动作自由大胆地表现《小雪花》轻柔飘落的情景,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感受小雪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最后幼儿随着《小雪花》音乐,做雪花飞舞的动作出活动室。激发孩子对小雪花的兴趣和这首歌的兴趣。整个活动过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一直很高,完成了活动目标,效果较为理想。
  但是,由于自己以前很很少带音乐课,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课后仍然觉得还存在着很多缺憾:1.如果这节这课放在冬天下雪的时候上,孩子们的兴趣会更高,效果会更好的。2导入不够新颖。3.歌曲的休止体验上,小部分幼儿没有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备课尽量备的更细致些,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第34篇、大班音乐《鸭子上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歌曲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知道歌曲名称。借助图饰理解并唱准歌词,在动作的配合下,唱出1-8的递增和 递减,形象感受数量递增递减的关系。
  2、学习用轻快声音演唱歌曲; 幼儿能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
  3、享受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发展幼儿的肢体力量,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平衡性。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小鸭子头饰和图片各8个、小桥和小桥的图片、歌曲、磁带,平衡木,轮胎若干,小椅子围成鸭宝宝的家。

  活动过程:
  一、 学小鸭子走路进场。
  (听《鸭子上桥》的音乐)今天,天气真好,鸭妈妈要带鸭宝宝们出去玩。听音乐入场。刚才你们玩得真开心,请鸭宝宝坐在小椅子上。

  二、幼儿有节奏地轻声念歌词并随数字变化拍手,做手势。
  感受数字的递增和递减郑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小鸭子,现在真的来了一群小鸭子,那我们一起用拍手的方式来欢迎它们好吗?我们听到数字就拍一下小手,跟老师一起拍手。拍的真不错,接下来,换一种比较难的方法看能不能难到你们:扳手指听音乐数一数,听到数字"一"就出一个手指头,听到数字"二"就出两个手指头……

  三、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的旋律,初步感知歌曲的内容。
  老师想请小朋友做个游戏,游戏是这样玩的,大家围成一个圆圈,你的左手贴着他的右手,用你的右手拿东西送给他,老师示范,认真听音乐,听到数字就把手中的鸭子头饰传给下一位小朋友知道头饰全部传完,由八位小朋友拿着头饰,小朋友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鸭子,(8只)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上桥)八只鸭子上了桥,小小木桥怎么样?(摇呀摇) 那他们是怎么上桥的?是不是挤来挤去,推来推去的?(一个挨着一个)对,我觉着我们上桥肯定比他们走得还好,想不想试一试?看哪位小朋友模仿鸭子最像, (幼儿模仿)

  四、听音乐,教师演示教具。
  小鸭子是一个挨着一个上桥的,但是它们上桥的速度是不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提问:开始的四只鸭子走得快还是慢?后边的四只鸭子走得快还是慢?1、2、3、4只鸭子走得慢,5、6、7、8只鸭子走得特别快,那大家有没有发现第三只小鸭子和第四只小鸭子上桥之后怎么了?有歌词吗?(没有)有音乐吗?(有)这叫间奏。
  8只鸭子都上了桥,它们把小小木桥弄得怎么样了?你能用动作模仿出来吗?
  小鸭子在桥上摇摇晃晃的,小鸭子怎么办呢?(下来了)咱们看看小鸭子是怎么下桥的?(也是一个挨着一个下来的)8只鸭子下来的一只,还有几只?(七只),七只鸭子下来一只还有几只?……

  五、 游戏。
  (出示平衡木)你们真棒,那你们想不想玩上桥的游戏啊?这是一座小木桥,等会儿,老师要请八只小鸭子上这座小木桥,当唱到第一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一只小鸭子就上桥;当唱到第二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二只小鸭子就跟着上桥。唱到第几只小鸭子,第几只就上桥。音乐唱到下桥你们就下桥,第二遍音乐起你们再上另一个小木桥,每个小木桥都不好走,你们怕不怕?(不怕)好样的,你们真勇敢。谁想来玩?(带上头饰)

  六、师幼一起唱歌曲并模仿鸭子鸭宝宝。
  快回家吧,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边拍手一边用好听的声音把这首歌唱一遍。嗯,大家唱得真好听!再来一遍,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鸭子的动作再唱一遍。

  七、结束。
  小朋友们!跟郑老师玩的好不好?小朋友们再见!

  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奥尔福音乐教学法,受益非浅从中学到很多,使我安排的音乐活动,体现玩中学,学中玩。同时体现了多元智能共同参与,共同发展,感觉统合。

第35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鸭子上桥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音乐游戏,由于大班孩子已具有初步的数序概念,同时,我们班孩子对表演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根据教材的内容,我改变以往传统的方法,以游戏的形式、操作教具(小鸭子)吸引幼儿,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幼儿歌唱的欲望。发展幼儿的肢体力量,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平衡性,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歌曲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知道歌曲名称。借助图饰理解并唱准歌词,在动作的配合下,唱出1-8的递增和递减,形象感受数量递增递减的关系。
  2、学习用轻快声音演唱歌曲。
  3、幼儿能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
  4、享受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发展幼儿的肢体力量,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平衡性。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鸭子头饰和图片各8个、小桥和小桥的图片、歌曲、磁带,平衡木,轮胎若干,小椅子围成鸭宝宝的家。

  活动过程:
  一、 学小鸭子走路进场(听《鸭子上桥》的音乐)今天,天气真好,鸭妈妈要带鸭宝宝们出去玩。听音乐入场。刚才你们玩得真开心,请鸭宝宝坐在小椅子上。

  二、幼儿有节奏地轻声念歌词并随数字变化拍手,做手势,感受数字的递增和递减郑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小鸭子,现在真的来了一群小鸭子,那我们一起用拍手的方式来欢迎它们好吗?我们听到数字就拍一下小手,跟老师一起拍手。拍的真不错,接下来,换一种比较难的方法看能不能难到你们:扳手指听音乐数一数,听到数字"一"就出一个手指头,听到数字"二"就出两个手指头……

  三、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的旋律,初步感知歌曲的内容老师想请小朋友做个游戏,游戏是这样玩的,大家围成一个圆圈,你的左手贴着他的右手,用你的右手拿东西送给他,老师示范,认真听音乐,听到数字就把手中的鸭子头饰传给下一位小朋友知道头饰全部传完,由八位小朋友拿着头饰,小朋友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鸭子,(8只)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上桥)八只鸭子上了桥,小小木桥怎么样?(摇呀摇) 那他们是怎么上桥的?是不是挤来挤去,推来推去的?(一个挨着一个)对,我觉着我们上桥肯定比他们走得还好,想不想试一试?看哪位小朋友模仿鸭子最像,(幼儿模仿)

  四、听音乐 教师演示教具小鸭子是一个挨着一个上桥的,但是它们上桥的速度是不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提问:开始的四只鸭子走得快还是慢?后边的四只鸭子走得快还是慢?1、2、3、4只鸭子走得慢,5、6、7、8只鸭子走得特别快,那大家有没有发现第三只小鸭子和第四只小鸭子上桥之后怎么了?有歌词吗?(没有)有音乐吗?(有)这叫间奏。
  8只鸭子都上了桥,它们把小小木桥弄得怎么样了?你能用动作模仿出来吗?
  小鸭子在桥上摇摇晃晃的,小鸭子怎么办呢?(下来了)咱们看看小鸭子是怎么下桥的?(也是一个挨着一个下来的)8只鸭子下来的一只,还有几只?(七只),七只鸭子下来一只还有几只?……

  五、 游戏,(出示平衡木)你们真棒,那你们想不想玩上桥的游戏啊?这是一座小木桥,等会儿,老师要请八只小鸭子上这座小木桥,当唱到第一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一只小鸭子就上桥;当唱到第二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二只小鸭子就跟着上桥。唱到第几只小鸭子,第几只就上桥。音乐唱到下桥你们就下桥,第二遍音乐起你们再上另一个小木桥,每个小木桥都不好走,你们怕不怕?(不怕)好样的,你们真勇敢。谁想来玩?(带上头饰)

  六、师幼一起唱歌曲并模仿鸭子鸭宝宝,快回家吧,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边拍手一边用好听的声音把这首歌唱一遍。嗯,大家唱得真好听!再来一遍,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鸭子的动作再唱一遍。

  七、结束小朋友们!跟郑老师玩的好不好?小朋友们再见!

  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奥尔福音乐教学法,受益非浅从中学到很多,使我安排的音乐活动,体现玩中学,学中玩。同时体现了多元智能共同参与,共同发展,感觉统合。

第36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风车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节奏游戏,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会歌曲节奏的重难点节奏,并能把节奏与生活中的声音联系起来。有利于对歌曲更好正确的掌握。
  2、能用轻巧、纯真的声音整齐的演唱《大风车》,并体会天真、欢快的情绪。
  3、紧密结合歌曲内容,边唱边进行风车转的律动。
  4、鼓励学生表演歌曲,激发其表演力和创造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用轻巧纯真的声音唱出歌曲的天真、欢快的感情。
  2、切分节奏、八分休止符的掌握。
  教学难点:
  1、引导孩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并创设活动,给予儿童表现自己的空间和手段。
  2、激发学生的表演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大风车》多媒体课件。
  2、录音磁带:《开火车》、《大风车》(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节奏游戏
  (一)、师:小朋友们坐过火车吗?大家坐火车时的心情怎样?今天我们来做个与火车有关的游戏先请看这些节奏
  节奏一:4/4 ×0 ×0 ×0 × × | ×0 ×0 ×0 × × |
  轰 隆 隆 轰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节奏二:4/4 × × × × × × | × × × × × × |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节奏三:4/4 ×·× × - | ×·× × - |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节奏四:4/4 × - - 0 | × - - 0 |
  呜 嚓! 呜 嚓!
  (每出示一条节奏,都请学生先读节奏再用轰隆隆的节奏来读)

  (二)、师:小朋友们,你们如果细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音乐。火车在启动、开的过程当中、减速、到站时所表达出来的节奏是不一样的。下面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看看这四种节奏哪一列是火车启动;哪一种是火车正在开;哪一种是火车减速;哪一种是火车到站。
  生:讨论。
  总结得出
  节奏一:4/4 ×0 ×0 ×0 × × | ×0 ×0 ×0 × × |
  轰 隆 隆 轰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火车启动)
  节奏二:4/4 × × × × × × | × × × × × × |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火车正在开)
  节奏三:4/4 ×·× × - | ×·× × - |
  轰 隆 隆 轰 隆 隆 (火车减速)
  节奏四:4/4 × - - 0 | × - - 0 |
  呜 嚓! 呜 嚓! (火车到站)

  (三)、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来演示一段火车从启动到火车到站的整个过程,好吗?
  师:火车火车准备开喽,呜!…火车启动了(学生读“火车启动”节奏);火车正在开(学生读“火车正在开”节奏);火车减速了(学生读火车启动节奏);火车到站了(学生读火车到站节奏)。
  (游戏时,老师和学生边拍节拍边读)

  二、学唱歌曲《大风车》
  师:火车到站了,听什么歌?
  (一) 、初听歌曲《大风车》
  师:这首歌曲小朋友们是不是很熟悉呀?它叫什么名字啊?对了,它是我们小朋友最爱看的《大风车》节目的主题曲《大风车》,它表达了小朋友们看节目时快乐的心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

  (二)、再次听范唱《大风车》
  1.师:下面请小朋友来听一听,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
  2.师:这首歌曲用怎样的情绪演唱的?(欢快地)你还能说出跟欢快相近的词语吗?(高兴地、愉快地、兴高采烈地、愉悦地…)。

  (三)、第三次听范唱《大风车》
  师:让我们用欢快的心情跟着音乐一起轻声地演唱《大风车》。

  (四)演唱歌曲《大风车》并解决重难点。
  1.师:小朋友们唱得很不错,在演唱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哪些乐句比较难唱的。
  (生说出难唱乐句,大家一起来学一学)。
  2.师:小朋友们学的真快,唱的真好!大家注意到第一句的休止符号了吗?这里要唱的简短跳跃些。
  3.还有这个地方你注意到了吗?这叫什么呢?(反复跳跃记号)出示反复跳跃记号的图谱边讲解边演示
  4.第二段最后一句“好朋友”的“友”字应该唱几拍呢?(课件出示“友”唱三拍)一定要唱足拍子,我们来练习一下。
  5.师:小朋友们,这首歌你们学会了吗?让我们连起来把这首歌曲唱一遍。
  (生跟音乐完整演唱歌曲。)师提醒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6.歌曲处理。
  师:4/4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请大家跟着伴唱唱一遍,把每一小节的第一拍强拍唱出来。

  (五)、为歌曲声势伴唱。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为这首歌曲加点伴奏,好吗?一部分小朋友唱歌曲;一部分小朋友用啦为歌曲伴唱;一部分小朋友用转转吱悠悠的转为歌曲伴唱,我们一起跟音乐来试一试。

  三、集体舞:风车舞
  (一)、师:我们今天唱起来了,老师还要请小朋友跳起来呢!先请看我们要站的图形(出示图形)师讲解动作说明。

  (二)、请8位小朋友到前台来排列成图形状,跟音乐做动作,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伴唱。老师引导学生唱的节奏要准确,跳的队形不能乱,动作尽量不错。)

  (三)、师总结:小朋友跳得很不错,由于时间关系其他小朋友课后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风车舞”。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歌曲虽然简单,但都很有意义。里面用简单歌词总结了风车转动的原理。

第37篇、大班音乐活动蹦蹦跳跳身体好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图谱,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曲节奏,创编有趣的动作,并尝试在歌曲“啦啦啦啦啦”的地方伴唱说唱词。
  3、体验歌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能根据歌曲节奏,创编有趣的动作
  难点:在歌曲“啦啦啦啦啦”的地方伴唱相应的说唱词。

  活动过程:
  一、练声部分
  用小白兔、大黑熊、小海豚、小鸭子的声音和小朋友打招呼,唱问候歌。“小朋友你好!”“小白兔你好!”

  二、倾听歌曲,初步理解歌词
  1、播放《运动员进行曲》,猜猜小动物们会参加哪些运动项目?
  2、清唱歌曲,提问歌词内容 若孩子们第一次没能完全说出歌词,老师跟琴声演唱一遍:你们帮我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漏掉的歌词?

  三、根据图谱,初步学唱歌曲(重点)
  1、练唱“啦啦啦啦啦”
  师:先跟着我唱一次
  2、完整唱两遍(第一遍声音轻一点,第二遍提醒幼儿用响亮一点、欢快一点的声音演唱)

  四、根据歌曲节奏,创编动作(重点)
  1、给孩子片刻思考动作的时间,“你想为哪句歌词创编歌词?”(老师可以帮助唱,孩子做动作)
  2、老师总结孩子的动作,示范一次,重点引导孩子关注“啦啦啦啦啦”拍手节奏:“这一句,我是根据它的节奏作拍手动作。我们一起拍一次试试看。”
  3、幼儿集体边唱边做动作(第一遍稍慢,第二遍快一些)

  五、在歌曲“啦啦啦啦啦”的地方伴唱说唱词。
  1、教师跟音乐示范,
  2、教师带领幼儿孩子演唱
  3、分组演唱(一组演唱演唱,一组做拉拉队)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我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让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活动开始时让幼儿边看图谱边听歌曲中的句子,熟系歌曲句子,然后播放音乐,使幼儿感受到了乐曲所表现的高兴、快乐的情绪,为幼儿后面的学习作下了铺垫。

第38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冬爷爷的礼物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第一段,感受3拍子音乐的特点,能合拍地唱歌。
  2.体验歌曲欢快喜悦的情绪,认识冬季的特征。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冬爷爷的礼物》PPT。
  2.幼儿已有了解冬天的特征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的兴趣。
  师:冬爷爷来啦,他要送礼物来了,你觉得它会送什么礼物啊(出示ppt)

  二、学习歌曲《冬爷爷的礼物》
  1.看图片记忆歌词
  先让幼儿看图片说一说,然后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内容引出该图片的相关歌词。
  师:对了,原来这些呀都是冬爷爷带给我们的礼物,这些礼物美不美啊?我们一起把冬爷爷送出去的礼物再来说一说吧!
  师:冬爷爷的这些礼物不仅能说出来,老师还能唱出来呢?请你听一听哦!
  2.教师范唱歌曲。
  提问:你喜欢哪一句?
  3.让幼儿说一说,并根据幼儿说出来的带领幼儿唱一唱,集体跟唱歌曲2~3遍。
  师:这首歌叫《冬爷爷的礼物》刚刚我们唱的只是歌曲的一部分,现在我们来完整的听一听吧!请你告诉老师除了刚才我们唱的你还听到了什么?
  4.感知歌曲3拍子的节奏。
  师:你们发现老师刚刚唱的时候在干嘛呀?(做动作打节奏)
  师:对了,我打了几个地方?(3个)这个就是我们歌曲中的一个3拍子的节奏,请你们来跟着我打打看。(教师带幼儿一起用动作打一打3拍子节奏)
  师:现在我们边打节奏边一起来唱唱冬爷爷给我们带来的礼物吧!
  5.多种形式唱。
  1)幼儿唱第一、第二段歌词中相同的部分,教师唱不同的部分,再交换。
  2)第一段男孩唱,第二段女孩唱,到“啦啦啦”大家一起唱。
  3)表演唱。

  三、游戏《冬爷爷的礼物》。
  师:小朋友,冬爷爷也给我们送礼物来了。(请一名幼儿做冬爷爷,其余幼儿做礼物,边唱边舞蹈。)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到音乐区把《冬爷爷的礼物》第二段唱一唱。

  活动反思:
  该歌曲是一首传统的三拍子的歌曲,稳定的、冗长的节奏,相似的两段式内容。这样的歌曲很容易引起幼儿审美疲劳,因此,活动前我熟悉了教案后,决定:巧用策略,提高幼儿歌唱活动的兴趣。
  一、 利用图谱,解决理解、记忆歌词难。
  只有让幼儿新旧经验搭起支架,幼儿学习才能真正进入“最适宜状态”。歌唱活动中,歌词的理解记忆常会称为歌唱的绊脚石,而用图谱是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有效策略之一。因此,活动前我精心制作了6张图谱卡,在摆放时还动了些脑筋,两段歌词中头尾两句共用一对图卡,学习时让幼儿来摆放,“怎样摆放让大家能看出两段歌词,而它们头尾两句是相同的?”经过几次实践活动,幼儿才达成共识,虽然这是个小细节,但培养了幼儿认真思考的能力。

  二、 营造愉快的倾听氛围。
  歌唱教学也是艺术活动的一种。而艺术活动中让幼儿感受美是首要的,所以我把享受歌唱的快乐作为首要目标。活动中,我积极创设歌唱教学的情境,引导幼儿观察美丽的雪景图片,引导幼儿感受冬天的美,下雪天玩雪的快乐。渐渐得孩子们回忆起去年玩雪的快乐,笑容浮上脸夹。我趁热打铁,充满感情地范唱。边唱边观察孩子们,我发现幼儿的眼神也在微笑,他们自主地跟着我一起轻声哼唱起来。一曲唱罢,活动室里非常安静,大家都相视一笑,我知道小朋友都体验到了歌曲的美好。可以说,活动的重难点已经化解,带着感情,带着快乐,我带领孩子们学唱,我又利用强弱符号对比,引导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强烈和轻声或者延长和休止,一首歌曲唱得有声有色。我很轻松,幼儿很投入,效果也出奇的好。

第39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萤火虫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此次音乐活动《萤火虫》是大班主题活动“ 黑夜秘语”系列活动中的一个活动。走进黑暗的世界,孩子们要面对恐惧,他们将依*各种感官来认识自已生活中的另一半世界,建构对黑夜的认识。在倾听了故事《不开灯的夜晚》、欣赏了散文《我喜欢长长的夜》、科学活动《白天和黑夜》、《夜晚多么美》的活动后,孩子们再不会被黑夜“吓坏”了,他们对黑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经过探索发现了黑夜中的萤火虫是那么的美,从而产生了我们今天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歌曲内容,引起学唱的兴趣。
  2、学习听辨并唱准两段歌曲结尾处的区别。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萤火虫》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组织幼儿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歌曲《萤火虫》:一个宁静的夜晚,有一个怕黑的孩子睡不着觉,妈妈轻轻地在孩子的耳边唱了一首歌曲帮助孩子入睡。
  2、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从歌里听到了什么?

  二、理解歌曲内容。
  1、 这首歌真是太好听了,让我们一起再听一遍。
  2、说说二段歌词是否一样
  3、萤火虫有什么本领?

  三、初步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模仿萤火虫,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跟音乐轻声学唱,引导幼儿感受夜晚萤火虫慢慢飞舞,四周静悄悄的氛围。
  3. 怎么样使这首歌更好听?(注意要中速)
  4、教师重点范唱结二段不一样的地方

  四、结束部分:我们一起来把这首好听的歌演唱给大家听。

  课后反思:
  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萤火虫》,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感应歌曲短短长的乐句,幼儿通过纱巾的摆动以及其他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此曲的优美意境。在活动中,我通过游戏来满足孩子各种情感需要和发展。如:小手指变成萤火虫跟着音乐到处飞等。在整个游戏中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各种肢体动作来进行创造性表演。在这节音乐教学活动中选材方面适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萤火虫的形象孩子都很愿意去模仿。活动中孩子的参与性较以往积极,能大胆表演。在活动的设计上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大方、亲切,与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使幼儿学得轻松、愉快。

第40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拾豆豆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拾豆豆,在“拾豆豆”的游戏中逐步学唱歌曲。
  2.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豆豆的姿势。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拾豆豆》

  活动过程:
  一、感受歌曲的京剧韵味。
  1.教师清唱引导幼儿欣赏歌曲。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你们仔细听一听?
  2.回忆是否听过、学过这种韵味的歌曲。
  师:这首歌曲和以前学过的哪首歌曲一样?(龟兔赛跑)
  师小结:它们都是京歌。
  3.了解歌词。师: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歌里唱了什么事情?
  豆豆掉在了我们幼儿园,你能用身体动作表示豆豆吗?
  4.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再次清唱每句歌词。

  二、在“拾豆豆”的游戏中掌握歌曲。
  1.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师:现在老师做妞妞,你们都是红豆豆和绿豆豆,在唱到“落在地上圆溜溜”时摆个豆豆的造型,谁的豆豆最美,妞妞就把它拾起来。
  2.师幼一起玩游戏“拾豆豆”。
  3.师:豆豆掉在地上就要摆好造型。
  4.请几名幼儿一起做妞妞玩游戏。
  师:妞妞是在哪一句歌词时开始拾豆豆的?
  5.男小朋友做豆豆,女小朋友做妞妞完整游戏。
  女小朋友顺时针转圈拾豆豆。
  6.分成两组,完整游戏。
  提高要求:两两合作,两个人用身体做大豆豆的姿势。

  三、欣赏山西民谣《拾豆豆》。
  师: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首好听的山西民谣《拾豆豆》,一起来听听吧。要一边听一边跟着歌曲的节奏拍手哦。

  活动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游戏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以感受为主,始终在情境中去了解歌曲内容,感知音乐形象,努力做到以情带声,去表达歌曲的意境和快乐的心情。这个原始教案是根据歌词边唱边表演,还不能充分表现出京剧曲调的韵味。京歌有较突出的曲风特点,如何让幼儿感知这一切呢?老师要身临其境地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范唱。第一次范唱要清唱并借助于动作,让幼儿感知京歌主要特点;第二次范唱要节选个别乐句用比较法范唱,让幼儿直观感受京腔京韵。指南指出:“保持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幼儿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为幼儿创设多种体验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形式,充分利用活泼的歌曲、生动的情景互动、俏皮的律动、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韵味儿。通过妞妞捡豆豆的角色游戏以此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第一部分,我让孩子们了解《拾豆豆》也是京歌。第二部分,学唱环节,是在角色游戏的线条里,通过孩子们的表演来体会歌曲的歌词。同样让幼儿在情境中不断地体验音乐特色,充分感受音乐的旋律特色,风格特点。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京歌的风格特点。之前我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音频文件让学生感受音乐,通过后来的表现,我发现学生的感受并不到位,后来为了更好的突出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我尽量用自己的范唱来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在需要强调的地方还配合小幅度的肢体动作,我发现这样的效果十分明显,幼儿的注意力更集中,更有助于节奏感旋律感的加强。当然在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在以后我会更加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第41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盖房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孩子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喜欢用动作表现歌曲,将自己美好的心情表现出来,给孩子提供更多材料,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活动目标:
  1.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歌表演。
  2.借由乐器联想表现盖房子的过程,并歌曲伴奏。
  3.体验劳动后的喜悦心情。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歌表演。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音乐MP3、打击乐器若干、盖房子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1.你看过工人盖房子吗?房子是怎么样盖起来的呢?
  2.播放盖房子的视频(或户外观察幼儿园对面楼房的修建过程),并说一说工人叔叔在干什么?
  3.听一听盖房子时发出了什么声音。

  二、玩玩、想想:
  1.出示打击乐器,请幼儿自己探索乐器。
  2.想一想盖砖块、抹水泥、钉钉子可以用什么乐器表现,并选择出乐器。
  3.引导幼儿将乐器的声响与盖房子的动作连接。

  三、听听、唱唱:
  1.播放音乐,幼儿听一听。
  2.听赏并学唱歌曲《盖房子》
  3.幼儿练习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跟着音乐节奏敲奏乐器。
  一组扮演搬砖块,一组扮演水泥。两组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活动反思:
  游戏是大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而音乐游戏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大班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大班幼儿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形式所以,我觉得要提高大班幼儿音乐教学的效果,培养大班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力、表现力,最关键的就是要从提高大班幼儿兴趣入手。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不足的就是教学时间的把握上,本次活动超过了所规定的时间。

第42篇、大班音乐活动喜羊羊与灰太狼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对舞蹈的热爱,并从中体验在舞蹈中小羊们战胜灰太狼所带来的快乐,激发幼儿不怕困难,敢于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2、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习舞蹈,创编并合作表演挖陷阱和织网的动作。
  3、能在腕带和标记的帮助下迅速变化圆心交替走和圆上走的队形,并能结伴交换舞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音乐、灰太狼头饰、场地画圆贴上小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你们是什么羊?(美羊羊)你们是什么羊?(喜羊羊)   
  2.听音乐入场地(边听音乐边跳学过的问好舞)   
  3.(师幼围成圆圈坐下听背景故事)我是慢羊羊村长,青青草原要开舞会了!      
  灰太狼:青青草原要开舞会了,我也要去参加,到时候我要抓住所有的羊,我就可以吃顿羊肉大餐了!

  二、动作创编
  (一)挖陷阱  
  1.灰太狼要来抓我们了,我们怎么对付它?(幼儿回答)  
  2.我觉得挖陷阱这个主意不错,谁会挖陷阱的,来试试。(提示:如果加上脚的动作就更有力,挖得就更深了)  
  3.如果我们边走边挖,这陷阱会怎样?(往中间挖陷阱,再往后退,挖得更大一点)  
  4.刚才我们进去挖了几勺?出来又挖了几勺?一共挖了几勺?三勺挖完干吗?为自己加油(跺脚嘿嘿!)教师哼唱歌曲,幼儿动作  
  5.刚我觉得进去的时候太挤了,怎么办?(美羊羊和喜羊羊分开进去)好,我们来试试(听音乐动作)  
  6.刚美羊羊进去的时候,喜羊羊干吗?(在外面挖)我们挖得很辛苦,所以要给自己加加油。现在挖陷阱开始了(进三步嘿嘿,退三步嘿嘿)
 
  (二)织网  
  1.刚挖的陷阱很好,如果灰太狼跑出来怎么办?(幼儿回答)  
  2.逃出来可以织网,谁会织网的?(幼儿自由想象)(师伸出食指)这是两跟针,我们可以怎么织?
  3.我们可以一上一下织,织好后打个结。(教师哼唱音乐幼儿做织网动作)  
  4.边走边织可以织得更牢。我们伸出有手腕花的手,转身。我们在圆圈上织网  
  5.我们织几下要往前走》(4下)往前走到前面小草上,打结。如果没织完可不可以往前走?

  (三)动作组合  
  1.你们真棒,那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做起来。      
  问好——挖坑——织网(重复2次)  
  2.这个陷阱不够深,这个网不够大,我们再来做大点。  
  (四)学羊打招呼,圆上交换舞蹈位置  
  1.怎样来联合更多的小羊一起抓灰太狼?  
  2.学习羊打招呼动作。羊打招呼的时候可以怎么做?(羊角相对)  
  3.我们美羊羊伸出有手腕花的手,喜羊羊伸出没手腕花的手。再共同伸出有手腕花同方向的脚往前跨到对面的草上。我们来试试。  
  4.我们来试试(教师哼唱歌曲,幼儿联系交换位置)  
  5.放音乐,连起来动作。(4次)  

  三、游戏,打败灰太狼  
  1.看,这是谁?(由另外个教师扮演),我们围起来抓住它。(师幼围圆圈转,打败灰太狼)  
  2.打败灰太狼,(录音:舞会开始啦!)集体参加舞会。(随欢快的音乐跟老师动作)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能够抓住当前流行的元素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展活动,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设计出有新意的活动,是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活动的参与度大幅度上升。活动的教学形式较为开放,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也显得师生间的关系无比的亲近和谐,活动氛围营造的很具有亲和力。在活动中采用新颖的教法让教学活动时刻保持新鲜和活力,使幼儿在体验音乐美的同时,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德 和谐统一。
  从现场的效果来看,我有一些地方并没有把握好: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慢羊羊和灰太狼的说话声音效果会更好。

第43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种太阳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及充满幻想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达。
  2、通过图片理解歌曲内容,并能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地想像。
  3、激发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知道南极、北冰洋的地形及其气候特点。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磁带CD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教师调到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太阳吗?为什么?
  因为有太阳的地方就会变得温暖和明亮,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太阳。
  2、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歌曲《种太阳》。
  教师播放磁带,请幼儿欣赏。
  世界上有几个太阳呢?有几个小朋友认为一个太阳不够,他想种太阳,为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欣赏《种太阳 》
  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幼儿探讨歌曲内容。
  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为什么他要播种太阳呢?他想把太阳都送给谁呢?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再次听歌曲,帮助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及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
  这首歌听上去感觉怎么样?请你猜一猜歌曲里的小朋友在幻想种太阳的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
  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并鼓励幼儿大胆跟唱。
  3、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展开想象,并大胆表达。
  如果你来种太阳呢?请你用画笔把它画出来。
  你想把种的太阳送给谁呢》为什么?
  4、教师根据幼儿的想像,改编歌曲部分歌词,引导幼儿欣赏。
  现在我把你们的想法唱到歌曲里,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唱一唱。
  其实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愿望,你的愿望是什么呢?请你把它画出来或者请爸爸妈妈帮忙记录下来,贴到我们的愿望树上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歌曲《种太阳》是一首久唱不衰的经典儿童歌曲。歌曲用一个课时完成有一定的难度,关键是不仅仅教会歌曲,还要让幼儿明白其中深意,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歌曲教学,幼儿学会演唱是远远不够的。音乐是一种媒介,也是一种精神的升华。要让孩子们体会音乐内涵的魅力,在歌唱中获得情感的升华。所以多媒体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第44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夸家乡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用欢快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
  2.尝试仿编“舟山**数不清,*******”。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字卡“舟山”、歌曲图谱、舟山风景名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说家乡
  1.出示字卡“舟山”,引导幼儿认读。
  2.简单说一说舟山比较有名的东西,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片(风景名胜、特产海鲜)

  二、学唱歌曲
  (一)欣赏、理解
  师:舟山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有名的东西。今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家乡的美。
  1.欣赏歌曲第一遍(清唱)
  提问:歌曲里夸了家乡的什么?
  2.欣赏歌曲第二遍(清唱)
  提问1:歌曲里是怎么夸家乡海鲜的?
  提问2:味道好族类是什么意思?
  3.欣赏歌曲第三遍(钢琴伴奏)
  提问:歌曲里夸了舟山的哪些海鲜?
  4. 欣赏歌曲第四遍(钢琴伴奏)
  (出示图谱)提问:你有看不懂的地方吗?

  (二)学唱歌曲

  三、尝试仿编
  1.提问:请你试试还能把舟山的哪些东西放进歌曲里?
  2.用说唱方式巩固句式。
  3.幼儿集体学唱仿编后的歌曲。

  活动反思:
  在学习儿歌时,教师使用了快板配合朗诵,朗朗上口的儿歌极大地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说说、拍拍的过程中,学会儿歌

第45篇、大班音乐活动小龙人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小龙人》为题开展,开始的设计意图是《小龙人》是一部很有名的电视剧,许多孩子看见过,其中小龙人是一个活泼、可爱并冲充满正义的角色,而宝宝、贝贝、奇奇更是与孩子的年龄相仿,他们共同演绎的一段奇特故事,孩子非常感兴趣,且对于小龙人曲子本身而言旋律轻快、简单,也便于孩子记忆。

  活动目标:
  1、看图谱学习歌曲并初步掌握重唱。
  2、能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创编与之相匹配的动作,提高表现力。
  3、体验创编歌曲动作的乐趣,大胆表演动作。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各小节相匹配的图谱。
  2、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图谱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里有一副图,她会唱一首歌,你觉得她会唱什么呢?(请幼儿欣赏歌曲,并要求边看图谱,边听歌曲)
  (评析:以图谱的形式,引导幼儿记忆歌词,即形象又便于记忆。)
  2、结合图谱,讲述自己所听到的歌词。
  在逐句讲述歌词的同时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图谱中出现的歌曲符号,了解图谱信息。(再听一遍歌曲)
  (评析:熟悉歌曲,与幼儿一起讨论图谱含义,有利于幼儿复习巩固原有知识技能,并引出重点,易于化解。)
  3、重点化解重唱这一难点,再次熟悉歌词。
  (评析:重唱的多次复习,帮助幼儿能掌握整个曲子的旋律。)
  4、小段小段创编动作,先请个别幼儿大胆表演,然后有意识地请能力较弱的幼儿加以模仿。
  (评析:逐段帮助幼儿讨论创编动作,是比较适合我班基础比较弱的情况的。)

  歌词《小龙人》
  我头上有犄角              
  我身后有尾巴
  谁也不知道
  我有多少秘密
  我头上有犄角
  我身后有尾巴
  谁也不知道
  我有多少秘密
  我是一条小青龙
  我有多少小秘密
  我是一条小青龙
  我有多少小秘密
  我有许多的秘密
  就不告诉你
  就不告诉你
  就不告诉你

  活动反思:
  在活动结束后许多老师帮我分析这节课的流程及构架,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对这一特色的把握还是不够的,对孩子的兴趣点着落处不够准确,这首歌曲是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它却是脱离幼儿生活的,毕竟龙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孩子很难通过动作将之表演出来。不过从这次活动后,我就经常从孩子对教学内容的参与积极性来探索适合的教学手段、不断调整。

第46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长辈们宠爱,所以他们对此习已为常,司空见惯了。根本不理解父母长辈养育他们的辛苦,缺少对父母长辈的主动关心,不会自然的表达对家人的关爱之情。因此开展了此次情感活动《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教育幼儿尊重老人,通过歌曲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感情。使孩子们对家人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更爱自己的家人。让孩子们真正体验、感悟关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乐意和同伴歌唱。
  2、体验合作表演唱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够理解歌词,初步会唱歌曲。
  活动难点:
  能够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复习歌曲:《爸爸本领大》,要求唱歌时小屁股坐小椅子的一半,嘴巴圆圆的,嘴巴微微笑。重点练习说唱部分。

  二、新授歌曲、感受歌曲内容
  (一)欣赏歌曲
  (1)初步欣赏
  “家里除了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为我们做了很多。
  我们能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引出歌曲的名称。
  欣赏歌曲第一段:
  歌曲里唱的小宝宝应该怎样关心奶奶、爱奶奶呢?(幼儿回答后,老师用歌曲乐句加以总结。)
  教师小结:爷爷亲呦,奶奶亲呦,我是你的好宝宝呦,宝宝不撒娇呦,宝宝不胡闹呦,我是你的好宝宝呦。
  欣赏歌曲第二段:
  关键提问:小宝宝都为奶奶做了些什么呢?(幼儿回答后,老师用歌曲乐句加以总结。)
  教师小结:咚咚咚咚咚咚,敲敲背呦,两只小手忙的欢呦,咚咚咚咚咚咚,捶捶腿呦,两只小手忙的欢呦。
  (2)再次欣赏,理解歌词
  找找有多少宝宝在关心奶奶呢?(探索歌曲旋律节奏,有一个音拍一个音。)

  (二)模唱歌曲
  要求:小录音机准备好,嘴巴圆圆的,小屁股坐椅子的一半。(引导幼儿唱准休止符)

  (三)幼儿分角色表演唱
  1、两位幼儿表演
  “奶奶”说:我年纪大了,玩了一会儿就觉得有些累了。“孙子”说:奶奶,您走累了,我给您敲敲背,捶捶腿吧。(放音乐)
  2、“孙子”听着歌曲旋律给“奶奶”敲背捶腿。
  3、我们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给爷奶敲敲背捶捶腿吧。

  三、边唱边表演。
  幼儿一半做“孙子”边听旋律按节拍为另一半扮演“爷爷”“奶奶”的幼儿敲背捶腿(教师在旁指导)鼓励幼儿做不一样的动作,如:我是你的好宝宝还可以怎么做呢?

  延伸活动:
  回家给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爷爷奶奶洗洗脚,敲敲背捶捶腿)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大胆表达出自己对爷爷奶奶的爱,也能感受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本次活动环节还是比较清楚,活动气氛活跃,幼儿对此兴趣很浓。提问中幼儿积极主动大胆开口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够通过动作具体感知如何为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幼儿之间也有一定的互动。总的来说本次活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透露着教育的气息,在他们的生活周围,那些现实中的生活情感教育对于孩子们而言就是最直观、最深刻的体验。

第47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毛驴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幼儿可简单做动作,小毛驴是怎么走路的,怎么跑的,等动作。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乐意随音乐表演,体验韵律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创造性地运用较丰富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的用汉语说出儿歌,并大胆的唱出来。注意重点学习词语,摔、皮鞭、得意等词语。

  活动准备
  1、歌曲《小毛驴》教学光盘 。
  2、挂图
  3、可以让幼儿提前熟悉歌曲。

  活动过程
  1、出示《小毛驴》歌曲挂图。
  教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个动物朋友。小朋友猜一猜它是谁,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2、播放歌曲《小毛驴》。
  请幼儿随音乐打节奏,感知歌曲欢快诙谐的曲调,说一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3、教师示范表演?《小毛驴》(边唱边做动作)。
  4、学习创编动作。
  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教师可启发幼儿:“骑小毛驴的动作可以怎样做?”“怎样表现很得意的样子?”
  5、请幼儿听音乐,把自己创编的动作连起来,完整地表演。
  6、请某个幼儿带领全体幼儿随音乐表演。
  7、请幼儿两人一组相互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得更有趣。
  8、请全体幼儿欣赏个别小组表演。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可简单的听到儿歌里的汉语词语。

第48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白船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演唱3/4拍歌曲,感知朝鲜族歌曲的节奏特点。
  2、让幼儿能根据歌曲的旋律、节拍唱出缓慢、富有幻想的韵味。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音乐磁带

  活动分析:
  本次活动是让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唱出缓慢、富有幻想的韵味;难点是要幼儿正确演唱3/4拍的歌曲,每句最后的印值要唱足。

  活动过程:
  1、 幼儿在教室门口等待,音乐响起。(课件)
  (旁白):在一个幽静的夜晚,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正在草地上,慢慢地跳着舞,因为这个夜晚实在是太美了。
  2、幼儿听音乐慢慢进入教室坐好,音乐渐弱。
  旁白:“啊,这儿的空气太好了!”小精灵们高兴地叫着,接着就深深的吸了口气,然后又慢慢地将它呼出来,他们一共吸了三次,呼了三次。
  ……(练声曲)小精灵们正在唱歌呢,我们也一起唱歌吧。
  与幼儿一起进行气息练习、发声练习。
  3、 请小朋友们扮演小精灵。(旁白)小精灵们有点累了,于是他们在草地上躺下来,看到了蓝蓝的天空,美丽的银河……看够了美丽的夜空,他们正想闭上眼睛美美的睡一觉,小精灵们忽然发现远处有一只小白船正飘过来。
  4、教师示范唱:“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
  “船上好像还有些什么东西在那里”。小精灵们赶紧拿出望远镜看了看(请小朋友拿出“望远镜”看课件)。“哇!太神奇了,太棒了!小船上有棵桂花树,还有只小白兔在游玩呢”。
  5、教师示范唱:“船上有棵桂花树,白兔在游玩。”
  旁白:小精灵们都说:“这只小船真神奇”。可是有一个小精灵说:“这只小船,跟我们见过的船不太一样啊!”可是,有什么不一样呢?小精灵们都仔细的看了起来(请小朋友们寻找不一样的地方)。
  一个小精灵说:“小白船上没有船蓬也没有划船的船桨。”另一个小精灵说:“我也没有看见船上的船帆呢。”
  6、 教师示范唱:“桨儿桨儿看不见,船上也没帆”。
  旁白:“小白船,不停地飘呀飘呀,到
  底飘到哪里去呢?”小精灵们很想知道小白船到底飘到哪里,他们就一直看着小白船飘呀飘呀,飘向了西边的天空。
  7、教师示范唱:“飘呀飘呀,飘向西天。”
  8、与幼儿一起总结歌词,并跟唱歌曲。
  旁白:我真想坐上小白船去夜空里看看,你们想吗?可是船上的小白兔说:“小白船需要我们唱出最好听的歌声,它就会带着我们到夜空中去,我们一起试试吧!用最好听的歌声!”
  9、请幼儿跟唱《小白船》两遍。
  旁白:听到了这么美妙的歌声,小白船竟然真的向小精灵们驶来了,船上的小白兔,招呼小精灵们:“快上船。”
  小精灵们坐在弯弯的小白船上,愉快地唱着歌,一起慢慢的驶向了夜空。
  10、请小朋友们“坐上”小白船,并一起演唱歌曲。
  旁白:小精灵们来到了夜空里。那里都有些什么呢?(小星星)。夜空中的小星星都眨着眼睛,高兴的欢迎小精灵们的到来。
  11、让幼儿看节奏图演唱歌曲。
  旁白:小星星都排起了队伍,我们一起来看看。(节奏图)每一个小格子里有几颗小星星?(让幼儿知道这是一首3/4拍的歌曲)
  每一颗小星星就是一个音符,他们希望小精灵在唱歌的时候,一定要唱到每一颗小星星,那么他们就会跟小精灵们做朋友了。(提醒幼儿唱足最后的音值)
  12、请幼儿边唱边表演,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旁白:能和小星星做朋友小精灵们真高兴啊,他们高兴得一边唱一边跳起了舞蹈。看到小精灵们如此高兴,小星星也忍不住跟他们一起做游戏了。
  13、音乐游戏:《 快乐的舞蹈 》
  旁白:“叮当—叮当—”,“呀,时间到了,小白船要开船了,我们要抓紧时间回去了。来!一个跟着一个上船,要系好安全带啊!”
  14、带领幼儿排成一队,唱着《小白船》出教室。

  活动反思:
  比较成功的地方应该有两点,第一,我这节课为学生们创设了一种意境,让学生们在优美、宁静的旋律中去体验和表现歌曲的诗情画意。课堂展示美丽的夜空图,配上声情并茂的语言,让学生把教室变成美丽的夜空,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特的创造行为。第二,知识的拓展,激发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想像,跳出了简单唱好一首歌的框框教学。
  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第一,在三拍子韵律体会环节粗浅不到位,点到却没深入没能达到体会的目的;第二,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不足,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应该再加强;第三,学生“动”得不够,老师在启发学生投入的乐曲中让自己随音乐放松,表演方面还应该想更多的办法。

第49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蚕豆花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愿意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乐与情绪。
  2.      掌握休止符和跳音,利用不同形式进行演唱。
  3.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蚕豆花》,感受欢乐的情绪。
  难点:唱准休止符和跳音。

  活动准备:
  图片、图谱、蜜蜂翅膀;实现观察过蚕豆花的相关知识,包括观察过蚕豆花。

  活动过程:
  一、谈话、观看图片,引题。
  1.      你们有没有观察过我们自然角的蚕豆,有了什么变化?花儿长得怎么样?像什么?(图1)
  2.      图2:一簇簇的蚕豆花是怎么长的?——长得一排排
  3.      小结:蚕呀蚕豆花呦,一呀一排排,像蝴蝶呦呦呦呦飞田间。画面真美!

  二、学唱歌曲,解决重难点
  这幅美丽的蚕豆花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呢!让我们来听一听!
  1.      教师边弹边唱。提问: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
  2.      幼儿跟念图谱。
  3.      师幼看图谱学唱。(伴奏)
  4.      这首歌曲给你怎么样的感觉?再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曲中那里唱得特别开心,像在跳舞?教师边弹边唱。
  5.      认识跳音,学唱跳音。在哪里,听出来了吗?小耳朵真灵!教师出示跳音符号,这是什么符号?——跳音。遇到跳音符号时,我们应该唱得一跳一跳的,想在轻轻地拍皮球。我们来试一试!
  6.      幼儿学唱歌曲。“接下来让我们用开心的声音再来赞美一下蚕豆花。
  7.      学唱休止符。这首歌曲除了跳音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叫休止符。仔细的听老师唱,看看你们能不能把它找出来。  教师边指图谱边清唱,有休止符时做夸张的停嘴动作。
  8.      休止符表示停顿,它藏在在哪里,听出来了吗?
  圆圆的圈就是休止符,它表示要停顿。试一试怎么样!
  9.      完整演唱(1-2)遍。
  10.  取名。好听的歌儿还没有名,给取个名字!
  11.  游戏“蜜蜂采蜜”:另一位教师扮演蜜蜂,“蜜蜂来采蜜了,谁唱的好听就能吸引蜜蜂到你的头上采蜜,她还会邀请唱得最好的和她一起去采蜜呢,准备好了吗?用自然、好听的声音美美的唱,特别要注意跳音和休止的地方。

  三、初步学唱第二段
  其实这首歌还有第二段唱的是蚕豆花谢了结出了——豆豆,听一听。
  1.      教师边唱边出示图谱。
  2.      跟着琴声、看着图谱我们一起来唱第二段。
  3.      完整演唱。

  四、自然结束。
  歌声真美,我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片蚕豆花在微风中飞舞!

  活动反思:
  每年四月,是蚕豆长势最好的时节。在一次野趣活动中,我们路过了一片蚕豆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蚕豆长势茂盛,而且正是开花时节,花朵在风中摇曳,就像一只只蝴蝶飞舞。想起了我们的音乐活动刚好有这节课。所以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了蚕豆的生长环境以及蚕豆花的颜色、形状。并且跟孩子们讲解了,蚕豆成熟后的样子。
   有了之前的生活经验铺垫,孩子们对于蚕豆花的了解比较多也很容易。所以对于歌词的理解没有什么困难和疑惑。当我轻声地哼着曲调时,孩子们顿时被这富有节奏感的曲调吸引了。当我唱到“呦呦呦呦”的时候,孩子们都笑了。而且也不禁跟着我唱了起来。
   所以在完整欣赏以后,我就带孩子们用“啦”字开始哼唱旋律。孩子们哼唱的时候虽然有点不着调,但是兴趣却很高。所以我就用了,我唱歌词,孩子们唱啦的形式进行演唱。接着,我用啦字唱,孩子们唱歌词。
唱了几遍以后,孩子们渐渐熟悉了旋律。就开始完整的演唱歌曲。在学习歌曲中,发现,第一段明显比第二段唱的熟练很多。所以使用图谱结合歌词,再多次朗读了歌词,再回头学习歌曲时,果然效果比较好。
  最后,孩子们通过男女分组唱还有小组分组唱的形式,孩子们学会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了。

第50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老师再见了教案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老师再见了》,能用较抒情、舒展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结合幼儿园的生活体验,为歌曲第一段中的5---8小节创编替换歌词。
  3、表示对老师与幼儿园的留恋以及即将上小学的愿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进行谈话活动,回顾三年来的进步,增进对幼儿园、老师的热爱之情。

  活动过程:
  1、在《幸福拍手歌》音乐的伴奏下进教室。
  2、自选复习内容。
  说一说在幼儿园最爱唱的歌、最爱跳的舞或最喜欢的音乐活动,复习2—3个内容。
  3、欣赏歌曲《老师再见了》的乐曲旋律,感受其抒情、舒展的音乐情绪。
  4、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
  (2)幼儿说出歌词的内容,师生共同念歌词。
  (3)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有节奏地念歌词。
  (4)整首学唱。
  5、学习有表情地歌唱。
  根据歌词内容讨论用什么样的歌声唱毕业歌。
  6、为歌曲5---8小节创编替换歌词,并演唱。
  讨论:在幼儿园老师教的那些本领,让我们把这些事唱进歌里。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即兴伴奏。
  (1)随乐每三拍敲击一下。
  (2)根据教师的即兴指挥,轮流演奏。

第51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狗抬花轿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流行歌曲旋律,有表情的表现老虎神奇以及小狗伤心、生气等情绪。
  2、通过创编、表演动作,理解,记忆歌词。
  3、与同伴表演合作时,能有规则的控制自己的表演的动作幅度,不影响同伴的表演。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以学会按节奏念儿歌《小狗抬花轿》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幼儿复习儿歌《小狗抬花轿》,引入活动。
  教师:你们还记得《小狗抬花轿》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二、幼儿倾听、感受乐曲的旋律,尝试将儿歌与乐曲旋律进行歌曲匹配。
  1.幼儿尝试用默唱的方法进行歌曲匹配。
  教师:有一首曲子说的是小花狗抬轿的事,请你们听一听,用默唱的方式跟着音乐一起来会议这个故事。
  教师:我也用和你们一样的方式唱歌,请看我的口型来猜一猜,你们和我唱的一样吗?
  师幼共同尝试听音乐演唱歌曲,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教师:这一次我们试着跟音乐唱出来,想一想如果有困难的话应该怎么办?
  2.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匹配歌词并大声唱出来。
  教师:这次老师不用口型来帮助你们了,你们会唱么?

  三、师幼共同创编表演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分组创编表演动作。
  教师:我们还可以配上哪些好玩的动作,把这首歌表演出来呢?我们可以分成五个人一组,一边听音乐一边想可以表演哪些好玩的动作。
  鼓励幼儿将在小组中创编的动作大胆的表演出来。
  2.教师:刚才几组小朋友都上来表演了,你们觉得哪一组小朋友表演的最好?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两次“一二三向上抛”的区别,指导幼儿根据对歌词的理解,先轻后重的演唱。
  教师:两次“一二三向上抛”的音量一样么?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

  四、尝试幼儿分角色合作表演
  1.教师扮演老虎,幼儿扮演小狗,教师重点提醒幼儿注意表演的动作和表情,同时控制自己表演时的幅度。
  2.请一部分幼儿扮演老虎,其他幼儿扮演小狗,大家边演边唱。

  活动反思:
  “八只小狗抬花轿,老虎坐轿把扇摇,一只小狗跌一跤呀,老虎狠狠踢一脚……花轿抬到半山腰呀,想个办法可真好,一、二、三,向上抛!老虎摔了一大跤,哈哈哈!” 《八只小狗抬花轿》是一首带有民族风味的歌曲,节奏感强,歌词浅显易懂,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念起来朗朗上口,旋律欢快流畅,同时也是一首表演性极强的歌曲,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首先,我根据孩子们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巧妙地利用花轿导入教学。然后使用了形象鲜明、生动的教学课件,让幼儿了解了故事的大致内容。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我充分运用肢体语言,一边朗诵一边用身体动作把内容表现出一些来。活动的最后环节,是请孩子们表演童谣的内容。这个情节的安排,使活动达到了高潮。幼儿尝试了小狗抬轿的乐趣。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并对歌曲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设计的肢体语言:抬、坐轿、摇扇、跌跤、踢、睡觉、想办法、嘘、抛、摔、大笑等一系列动作,果然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当我很有语气又加身体动作的把童谣读完时,孩子们都觉得很有意思,开心的笑着,他们一边学着某一句话一边学着动作,积极性特别高。这样带着动作学习,孩子们不仅积极性空前高涨,而且学习的速度有了明显提高。
  整个活动构思新颖,趣味性强,始终以坐轿——抬轿这根主线进行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知、体验、尝试,较好地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幼儿说完整语句的能力。
  但在活动过程组织少紧凑,时间没有把握好,前面理解故事内容用去的时间太长的关系,在最后表演环节,并没有让孩子们扮演老虎来表演。这样就导致孩子们不能体验到老虎的心理感受,应该请孩子们来表演老虎,老师在这时候就推出表演。只是让少数几个孩子参与,没有关注到全体,其实可以让所有的孩子共同来尝试小狗抬轿,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

第52篇、大班音乐活动山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山》这首歌抒情、优美,歌词生动、形象,表现出在四季中山上的不同美景。在设计时为了丰富演唱形式,更好地表达对四季的山的美好情感,在歌曲的每个句末的休止部分进行伴唱处理(啦啦啦),更好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歌唱的积极性。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的形象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图片感知,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 
 
  活动目标:  
  1、  根据图片提示理解、记忆歌词,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三拍子的歌曲,并尝试用活泼、跳跃的声音唱出衬词。  
  2、  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乐趣。  
  3、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小图片若干幅。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二、借助图片理解歌词  
  1、(出示“山”)
  ——在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山上的景色会有什么变化呢?春天的山是什么样的?  
  ——春天的山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真像一个花篮呀!出示图片,引出歌词:春天的山呀是花篮。  
  2、——夏天的山是什么样的?夏天的山是一只什么篮呢?出示图片,引出歌词:夏天的山呀是果篮。  
  3、——春天的山呀是花篮,夏天的山呀是果篮。哎!那么秋天的山呢?会是什么样的?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秋天,山上的树叶都变成金黄色的了,远远看去,真像一只金篮呀!出示图片,引出歌词:秋天的山呀是金篮。  
  4、——冬天的山像是什么篮?为什么?  
  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引出歌词:冬天的山呀是银篮。  
  5、——又有花又有果,又有金又有银,家乡的山上装了这么多的宝贝呀!出示图片,引出歌词:家乡的山呀是宝篮。  
  6、完整念歌词。  
  (1)——家乡的山美不美呀?我们一起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家乡的山吧!(加入旋律)  
  (2)——我们一起来夸夸家乡的山!(加入旋律)  

  三、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吴老师不仅能说着夸家乡的山,我还能唱着夸一夸呢!(加入伴奏)  
  ——出示图片“啊”,这张图片表示什么呢?应该放在哪里?  
  2、  幼儿学唱  
  ——你们会不会像老师一样把家乡的山夸一夸?  
  ——我们看着小图片一起来唱一唱!  
  3、加入衬词演唱  
  (1)幼儿唱歌曲,师唱衬词。  
  ——家乡的山有这么多地宝贝,这么美!我们多自豪呀!这一次我们用自豪地声音唱一唱。(师加入衬词“啦”。  
  ——你们唱得这么好听,老师也忍不住跟你们唱了起来。唉!我刚才唱了什么呀?在什么地方唱了“啦”呢?请你们再听一听。你们帮吴老师唱歌曲,好吗?  
  ——出示“啦啦啦”,谁来帮老师放一下这个图片?  
  (2)师唱歌曲,幼儿唱衬词。  
  ——现在,我们来交换一下,老师唱歌曲,你们来唱“啦”,好吗?最后一句我们一起唱。  
  ——怎么样唱这个“啦”才好听呢?用轻快的声音来唱。  
  ——我们再来试一试,用轻快的声音来唱“啦”。  
  (3)分组演唱。  
  ——现在,这边的小朋友来唱歌曲,另一边的小朋友唱“啦”。  
  ——我们交换一下。  
  (4)——让我们把这首好听曲子唱给客人老师听。
  
  活动反思: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用音乐打开幼儿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幼儿和音乐的桥梁。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做到师幼互动,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第53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国旗真美丽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每周星期一我们都升国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但幼儿并不理解。幼儿喜欢唱歌,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在学唱儿歌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唱和观察,在唱歌的同时,了解和认识国旗,有机地融合各领域内容,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歌词,学唱歌曲。
  2.感受歌曲旋律美。
  3.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国旗,增强幼儿“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 电子琴
  2. 自制课件
  3. 国旗、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练声
  要求:小朋友们要学会轻声地跟着琴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二、了解国旗的特点,为唱歌作准备。
  1.国旗是什么颜色的? 上面有什么 ?
  2.五颗星星是什么颜色的 ?
  3.你在哪里看到过国旗 ?
  4.看到国旗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

  三、教师范唱

  四、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

  五、播放课件,倾听歌曲,结合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

  六、学唱歌曲
  教师边弹琴边带领幼儿歌唱,老师有意识地用肢体动作给予提示。

  七、再次欣赏歌曲
  听旋律拍手,熟悉旋律。

  八、表演唱

  九、活动延伸部分
  教师发给幼儿纸和笔,在音乐伴奏下,画出心中的国旗。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出示国旗让孩子们来认识国旗。我还让幼儿讨论国旗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掌握歌词。我也注重发挥孩子们的参与能力,让孩子们自己解决活动的困难,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的理解歌曲,在活动中学到知识。通过这节活动课,孩子们感受到国旗的美丽,知道了祖国的伟大,增强了“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的情怀,但老师没有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有效的总结和适时的表扬,有些幼儿可能跟不上节奏,在教幼儿拍手时,有些幼儿拍得不对,今后我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

第54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数鸭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注意自己歌声与伴奏音乐、同伴歌声的协调统一。
  2.学习并理解休止符;体会说唱歌曲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3.积极参与活动,充分享受歌唱活动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节奏图(下面有马路和小树);画有背景的图片;鸭子小图片若干;数字2.4.6.7.8;移动小鸭子一只;红绿灯;红圈一个(贴在手掌心)。

  活动过程:
  1.节奏激趣。
  (1)出示红绿灯:这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小鸭子走在马路上看到红绿灯会怎么走?
  (2)出示节奏图,学习并理解休止符。(∣●●●●●∣●● ●●●●∣●● ●● ●●●∣●● ●●●●∣)
  教师:我走在马路上,心里真高兴,看到绿灯走走走,看到红灯停下来。
  鸭子边走边叫,怎么叫的?我们看着红绿灯来试试。
  (3)学习用鸭子的叫声表现节奏∣●●●●●●∣。
  这里还有一组红绿灯,我们用小鸭的叫声把节奏表现出来。
  创编鸭子的不同叫声,表现节奏。(咕嘎)
  2.“数鸭子”游戏。
  (1)出示图片:今天不光来了一只鸭子,还来了许多鸭子。我们现在来玩“数鸭子”游戏。我们先来看图上有什么?
  教师: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问完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两只鸭子。幼儿答:一共有2只;
  教师继续问: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问完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两只鸭子。幼儿答:一共有4只;
  教师边问边依此贴上2只、1只、1只鸭子,幼儿快速作出反应。
  (2)提炼归纳:老师是怎么问的?数到了几只鸭子?
  3.结合节奏图学习说白,提醒幼儿注意休止附。
  4.随琴声学习歌曲演唱部分的前半段。
  5.继续“数鸭子”游戏。
  (1)教师:又有小鸭子游来了,数数有多少?教师快速在图上贴上鸭子,问:现在有几只?
  (2)教师轻声哼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3)幼儿跟唱歌曲后半部分。
  6.完整学习演唱歌曲。
  7.师幼共同小结歌曲的特点。
  8.师幼共同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活动延伸:
  1.学习二声部演唱,体验和声之美。在演唱部分的乐句末加上“嘎嘎”,分组演唱。
  2.学习歌曲的第二段。
  3.欣赏其他的说唱歌曲。

  活动反思:
  教具设计巧妙,在节奏练习中创设了小鸭过马路走红绿灯的情境,抽象的休止符用红灯来表示,浅显易掌握;演唱部分的教具是一张背景图,简单的图片实用性强,尤其是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鸭子,让幼儿快速反应出鸭子数量,在游戏中幼儿轻松理解了歌词。贴在教师掌心里的红圈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有需要特别提醒的地方,教师就及时把红圈亮出来,便于幼儿对停顿的掌握。
  活动的难点是休止符的掌握与表现。教师通过红绿灯、掌心的红圈来突出休止符,通过红灯停来表现休止符,所以难点基本得到解决。活动中还注意到了个别指导,对个别幼儿加强关注和提醒,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休止符。整堂课以游戏贯穿,以小鸭的角色串联一个个游戏,难度也逐步加深,幼儿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活动需改进的地方:课前没与幼儿接触,所以幼儿有一些拘谨;积极性还要调动的更强一些;对于停顿和说唱歌曲的特点,幼儿平时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今天幼儿的练习多了一些。

第55篇、大班音乐活动闪闪的红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学会并有感情地唱出歌曲。   
  2、对红色文化初步了解,萌发爱国情感,传承爱国精神。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歌曲并有感情演唱   
  难点:萌发爱国情感,传承爱国精神   

  活动准备:   
  音乐、图片、故事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上课前老师想邀请小朋友们来看几幅图片,看看大家知不知道这是什么?   
  2、教师和幼儿讨论交流图片内容。   
  3、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一首和图片内容一样的红色歌曲《红星闪闪》。   

  二、欣赏音乐,学习歌曲。   
  1、第一次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听到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受?这首曲子是雄壮有力的么?   
  2、第二次完整欣赏音乐,做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听到了雄壮有力的音乐你想做什么样的动作?请幼儿进行表演。   
  3、第三次完整欣赏音乐,给予幼儿自主表演的机会。要求幼儿听到什么样的音乐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达。  
 
  三、开阔思维,引导幼儿   
  1、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音乐?用手在空中画出来,用表情的丰富来表现歌曲,还可以用多种多样的道具来表现。   
  2、大家一起来试一试,教师放音乐孩子们自由发挥。   

  活动延伸:   
  回家后根据歌曲内容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来画一幅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可以很好地融入其中,对红色文化也非常的感兴趣,很好地培养了幼儿的爱国精神。在学习歌曲时可以再加入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加深幼儿对于歌曲的记忆。

第56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葫芦娃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因为幼儿喜欢看动画片《葫芦娃》,对这个音乐活动有着天然的兴趣,《纲要》中要求, 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音乐,喜欢参加音乐活动,音乐游戏,并能大胆变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欣赏歌曲,加深对各种《葫芦娃》的了解。
  2、情感目标:感受理解动画片中葫芦娃的团结合作,勇敢的精神。
  3、技能目标:初步学习用不同的歌声、动作、表情表现音乐的内容。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动画片中的葫芦娃
  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片《葫芦娃》
  各种葫芦娃的图片
  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看动画片,引出主题。
  3、让幼儿观察和讨论各种葫芦娃。
  4、教师出示各种葫芦娃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观看课件,引出幼儿对《葫芦娃》歌曲的兴趣。

  二、学习歌曲《葫芦娃》
  1、课件中的歌曲,请幼儿欣赏,提出问题。
  2、让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学习歌曲内容。
  3、让幼儿跟着歌曲内容表演歌歌曲。

  三、再次播放课件《葫芦兄弟》动画片片段,请幼儿欣赏。
  让幼儿懂得像葫芦娃一样有团结合作勇敢的精神。希望他们能够像葫芦兄弟一样在生活中、学习中团结勇敢、不畏困难。我们都知道葫芦娃有七个兄弟,

  四、戏剧表演,开展“小小戏剧家”的活动
  1、分小组进行创编故事,分配角色。根据本组的人物角色进行头饰和道具的制作。教师在小组内巡回指导。
  2、请幼儿分组表演创编排练的故事情节。
  3、进行“小小戏剧家”的评选活动,针对每一组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创作奖、最佳合作奖、最佳道具奖。

  五、结束
  游戏:情景表演
  《帮助别人真快乐》

  教学反思
  本歌曲取材于童话故事,比较贴近生活,是孩子们喜欢的“葫芦娃”。生活中的内容也更易于幼儿接受,也利于幼儿主动去探究,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通过欣赏《葫芦娃》主题曲, 讨论看过的动画片《葫芦娃》或听过的歌曲,激起幼儿对已经了解的动画片《葫芦娃》的回忆,激发学习兴趣。了解葫芦娃的团结、勇敢精神和活泼可爱的形象等, 并能从葫芦娃的性格上分析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对幼儿进行教育,每个人要正视自己的缺点,才能去改正它,才能战胜困难。

第57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颠倒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颠倒歌》,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2.体会歌曲的幽默、风趣,自主创编歌词。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颠倒歌》图夹文,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动物王国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们来听一听。(教师边做动作,边范唱)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二、欣赏图片,熟悉歌词,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1.根据小朋友说的,逐一出示图片,每出示一张唱一句。
  2.整理图片顺序。
  师:小朋友听得真仔细,把动物王国发生的有趣的事都说出来了,可是这个顺序跟歌曲里说的是一样的么?(师再次范唱)
  师:谁来帮这些图谱摆摆顺序?
  按顺序把图谱摆整齐,点出歌曲有两段。按顺序带领幼儿唱2---3遍。
  3. 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拎出重点休止部分,教师唱出两种不同唱法,幼儿进行对比。
  师:听听,老师唱的这两句有什么不一样的?(带领幼儿唱出休止符)

  三、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唱
  师:小朋友们唱得真不错,老师相信你表演的也很棒,我们一起来看看谁表演的最可爱!
  根据视频音乐,和小朋友一起表演。

  四、幼儿创编歌词
  师:动物王国里除了这些颠倒的事情外,还有什么颠倒的事呢?请小朋友把你想到的事编到歌词里看看,谁来试试?
  师: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动脑筋想一想,一起编一编。

  教后反思:
  颠倒歌是一首带有诙谐、幽默曲风的歌曲童谣,歌曲活泼有趣,并有韵律感,深受幼儿的喜欢。整个活动分了三个层次展开教学。
  在幼儿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我只是老师初浅的表面性地回应了幼儿,没有抓住机会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颠倒的含义,当幼儿说到颠倒时,应该抓住“颠倒”两字,让幼儿说出颠倒的意思或句子,当幼儿提到某句时,应逐句讲解此句的含义,让幼儿真正理解颠倒,为创编做好铺垫,而不是直接告诉儿歌的名称。
  让幼儿再次倾听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儿歌韵律和节奏,但由于能力弱的几位幼儿还没有熟悉儿歌, 节奏把握也不是很好,使得这些幼儿对于歌曲掌握程度不佳。可以适时出示下节奏图谱方便弱的幼儿掌握节奏,也方便音乐感强的幼儿巩固。
  在第一次范唱时,我没有解释“颠倒”的含义,以至于后面的创编歌词,孩子们不能及时创编。
  总之,由于有了先前的经验与理解,孩子们的回答就像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小鱼飞在蓝天中;小鸟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他们口中的颠倒世界是如此稀奇,不受拘束的孩子个个都是创造美的天使,激发了孩子们的潜在能力。

第58篇、大班音乐活动我的妈妈是中国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能精神饱满地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间奏处理。
  2.通过图谱学习记忆歌词,并尝试创编设计第二段歌曲图谱。
  3.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图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以疑问的方式范唱第一段,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妈妈,那么请你猜一猜歌中他们的妈妈会是谁呢?
  2.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第一段。
  (1)教师出示大地、天空、五星红旗的图片,引导幼儿匹配第一段歌词。
  (2)教师完整范唱第一段,请幼儿验证、欣赏。
  (3)教师再次范唱第一段,提醒幼儿注意间奏部分。
  (4)幼儿学唱3遍,并集体讨论统一间奏处的动作。
  3.教师和幼儿共同探讨设计歌曲第二段的图谱并学唱。
  (1)教师范唱第二段,请幼儿仔细倾听歌词内容。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第二段歌词来设计学习图谱。
  (3)教师带领幼儿根据设计的图谱学唱第二段歌曲。
  4.完整演唱歌曲3遍,并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反思:
  《我的妈妈是中国》,这首歌曲在表现小爱的基础上,让幼儿体验到了大爱。在引导幼儿学唱环节,我采用了比较常用的图谱教学法。但在平常的图谱教学法中,又挖掘了更深层的价值——在第一段的学唱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我所提供的图谱进行改编设计第二段歌曲的图谱进行学唱。其作用有:第一,授人以“渔”,这里是指教给幼儿一种学习的方法,学习方法的习得,受益终生;第二,在鼓励幼儿高计创编的同时,不是让幼儿毫无头绪地乱设计,面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范围,提供了一个支撑,在幼儿自主时也能注意教师引导,做到自主与引导相适宜。 在歌曲间奏的处理方面,考虑到大班幼儿的特点和能力,所以只是一带而过地引导幼儿用统一的动作来进行处理。总的来说,整个活动让幼儿在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获得了知识,效果良好。

第59篇、大班音乐活动小篱笆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由于幼儿园的孩子们对汉字认识有限,导致他们在学习一些歌词较长、段落较多的歌曲时,经常会出现记不住歌词、混淆段落、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内容等问题,从而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吃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便试图寻找能帮助孩子们快速记忆歌词的办法。经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对图画很敏感,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大体甚至准确地描述图画内容,我便有了一个想法:能不能用图画来记录歌词帮助孩子们理解记忆呢?我决定尝试一下,于是,就设计了《小篱笆》这节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会歌曲《小篱笆》第一段,帮助幼儿准确地记忆理解歌词内容。
  2. 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3. 简单了解3拍子的节奏。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篱笆》第一段音乐 画图用的纸和笔(师用) 琴

  活动过程:
  师领幼儿随音乐入场,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引出歌曲《小篱笆》。
  一、 请幼儿认真倾听歌曲,师用画歌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 师唱第一遍歌曲,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师唱第二遍,帮助幼儿逐句分析、理解歌词内容,并画出相对应的图画。
  2、师幼一起看图,完整地说出歌词。

  二、简单向幼儿介绍3拍子乐曲的节奏特点,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1、放音乐,师幼共同看图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引导幼儿了解3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3、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打着节奏,再欣赏一遍歌曲。

  三、幼儿学唱歌曲。
  1、 师弹琴,请幼儿看着画好的歌词,跟唱歌曲。
  2、 师弹琴,请幼儿完整地合唱歌曲。
  3、 放音乐,师幼共同演唱歌曲。

  四、活动结束,师领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音乐活动,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这算是一首难度较高的曲目了,歌曲中的转音较多,幼儿在演唱时较难掌握,歌词的理解较易,因此,怎样让这首歌成为一首朗朗上口的曲子,是本次活动需要攻克的重点。在组织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引导幼儿观察了位于教室内装饰画上的“小篱笆”。让幼儿直观感知这一事物,一定程度上让他们融入自己的情感。紧接着,在歌词教授的环节,我带领幼儿一句一句的朗读歌词,结合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一句句优美的歌词记熟在他们心间,在幼儿的跟读中,为幼儿添上生动的意境,因此,在接下来的旋律欣赏中,幼儿不由自主的唱了起来,让活动顺利完成。在这次活动中,我运用了情境导入法,直观法,讨论法和视听法,虽然本次活动幼儿积极参与,但我认为在活动的准备阶段还可以更加充分,或者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及时延伸,整合入美术活动,请幼儿根据歌词绘画出围绕在自己家门口的小篱笆。

第60篇、大班音乐活动《卖汤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学唱。
  2. 感受闽南歌谣的诙谐有趣。
  3. 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感受闽南歌曲的诙谐幽默
  活动难点: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    
  1.“宝贝们,在之前的活动中我们聊过元宵节我们都会做什么事情呢?”(搓元宵、吃汤圆、赏花灯)
  2.小二哥推着推车到教室叫卖汤圆
  ——宝贝们,你们看看谁来了?”
  3.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用语言对小二哥卖汤圆的情境进行描述,教师做总结。
  ——“刚刚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教师根据幼儿的听到的内容出示相应的PPT。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PPT图谱,和幼儿一起来说一说,记一记,让幼儿对歌词有初步的记忆。
  ——“宝贝们,我们一起来把刚刚发生的事情和周老师一起来讲一遍。”(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今天周老师还可以把这个好听的故事唱出来,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幼儿跟唱。
  3.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
  ——“你听完了这首歌感觉怎么样啊?喜欢吗?为什么?”
  4.增加歌唱难度,演唱过程中逐步删减图示:
  ——“大六班的小朋友可真棒,现在我要增加难度了,你们还能像刚刚唱的那样棒吗?”

  三、小二叫卖汤圆,导入歌曲第二段的歌词。
  ——“刚刚卖汤圆的小二哥都说了什么啊?”教师对幼儿的话进行总结。
  ——“你们可以把这些话唱出来吗?”
  幼儿尝试把刚刚总结的话唱出来。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咱们一起去把这首歌唱给小二哥听,顺便去买碗汤圆吧!”

  活动延伸:
  为小二哥演唱歌曲《卖汤圆》 

  活动反思:
  卖汤圆是一首非常好听的儿童歌曲。之前幼儿对元宵节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汤圆是元宵节的一种习俗,汤圆也代表全家团圆的意思。 歌曲非常活泼欢快,幼儿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元宵节吃汤圆的快乐。

第61篇、大班音乐长大要当解放军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课件:让幼儿欣赏解放军叔叔的日常生活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进行曲坚强、有力的风格,用动作模仿解放军神气挺拔的姿态,萌发热爱崇拜解放军的情感。
  2、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初步学习弱拍后半拍起唱,学唱第一段。
  3、萌发热爱解放军的情感和学习解放军的情感。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学会四二拍歌曲,体会歌曲的雄壮有力的节奏
  2、难点:学习歌曲变化的唱法,学会齐唱,分唱等方法。

  活动准备
  解放军帽子、一把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手腕转动、师生问好(由弱到强的演唱)
  2、感受歌曲坚强、有力的进行曲风格,喜欢解放军。
  ——复习演唱《弯弯的小船》,引导幼儿三拍中的第一拍唱得稍强些。
  ——说说这首曲子是什么样的感觉?(温柔、抒情、每个音都很连贯)
  ——这里有一首请你来听一听是什么样的感觉?(弹奏旋律)
  ——听到这样的音乐想到什么?
  ——请你听着音乐学做解放军神气的样子,表现出他们很有力量。
  3、理解并学习第一段歌词,渗透弱起半拍。
  ——(老师一边表演解放军,一边示范唱歌,让幼儿理解歌词。)请你来看解放军表演。
  ——你喜欢这个表演吗?再看一次表演,听清楚老师唱了什么?
  ——你听到了什么?(学说歌词)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请小朋友数1234,嘴巴里数到3时4在心里数,老师听到你们数到3就说歌词。我们来试试。(第二遍教师数幼儿说歌词)
  1、学习由弱拍后半拍起唱。
  ——请小朋友仔细的听老师开头怎么起唱的。(歌曲的开始没有马上唱稍微停了一下,是弱拍起唱的,我们要注意听前奏,当听到老师数123后马上唱出来)
  ——我们要象解放军一样整齐的起唱。(幼儿跟老师学习演唱三遍)
  ——我们一起来做解放军,一边唱一边自己编动作好吗?
  ——用有力坚强的声音来唱歌。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非常形象生动,很能激发幼儿的激情,活动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1、在难点的把握上我抓得较及时到位。在歌词教学中就用游戏的方法渗透弱起拍,为了让幼儿能理解弱起拍的表现,我用示范的方法和孩子互动,孩子马上明白了,既而互换角色互动,为学唱弱起拍作了充分的准备。2、演唱风格的把握及发声方法的引导也比较成功。更好体现进行曲的坚强有力,我引导幼儿发声时注意口型要圆,声音要集中并做了示范,通过多次的引导、体验、孩子有了感悟,能表现出歌曲的风格。3、 幼儿对解放军打仗的场面和动作比较感兴趣,但最容易出现混乱,于是我给孩子一个敌人的目标进行攻击,可以用不同的武器来攻击,这下整个场面好看又有秩序。 这个教材我已经无数次的上过,但是每次上课时都会感到新鲜,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教法,每次上完后都有新的收获和感想。因为我每次面对的孩子是不同的。也许老师的快乐就在这里,是孩子带给你快乐,是孩子需要你去创新。

第62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雪绒花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2、让幼儿在音乐欣赏中感受歌曲的柔美。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钢琴、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雪绒花图片
  1、出示雪绒花图片,问这是什么花?
  2、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首歌曲就是《雪绒花》。

  二、学唱歌曲:雪绒花
  1、欣赏歌曲
  提问:听到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
  2、再次欣赏,理解歌词
  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说说)教师帮忙梳理歌词。
  3、幼儿用上述情绪来轻轻哼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歌曲的节奏特点。
  4、老师弹伴奏范唱,通过展示两乐段的力度变化引导弱与强的对比。
  5、以多种形式来唱,来进行。

  三、创编动作,进一步表现歌曲
  1、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做做动作进行创编,感受音乐。
  2、可引导幼儿小组合作来表现。

第63篇、大班音乐活动虫儿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能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3.看图理解歌曲的歌词的含义,尝试用优美的声音唱歌。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看图理解歌词的含义,尝试用优美的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能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虫儿飞》歌词的相应图片,歌曲音频《虫儿飞》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呢?(幼儿回答)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它呀藏在儿歌里,我们一起听一听,找出它。
  2.播放音频《虫儿飞》
  这个可爱的小动物是谁呢?(幼儿回答虫儿) 听了这首歌,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是欢快的,还是柔和的。
  3.分段欣赏,学唱儿歌 这首歌里除了儿歌还有其他的东西,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飞的场景。教室总结图片内容,朗诵并清唱,幼儿学唱。
  过渡语:那虫儿在思念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天上的星星低垂,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的场景,因为孤独,虫儿来找他们了。教师朗读并清唱歌曲,幼儿学唱。
  (3)虫儿来陪玫瑰了,这会是一个怎么的感觉呢?我们换种方式,听一听歌曲的最后部分,你们告诉老师。
  教师总结:天黑了,虫儿来陪伴玫瑰了。他们两个相伴,再也不会孤单了。当我们我们在家里时有爸爸妈妈陪着我们,在幼儿园有好朋友,还有老师陪着我们,所有我们是不孤单的。因此不管我们在哪里,都有人陪着我们,我们都是幸福的。
  4.播放歌曲,完整学唱
  (1)我们的儿歌学完了,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用我们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过渡语:小朋友唱的真不错呀,那老师想问我们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幼儿讨论,回答)
  (2)三个部分,小男生第一部分,小女生第二个部分,最后一个部分我们一起开唱,比比看男生厉害还是小女生厉害。唱完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
  5.活动延伸
  利用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场景 幼儿可以自编舞蹈进行分享。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孩子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喜欢用动作表现歌曲,将自己美好的心情表现出来,给孩子提供更多材料,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第64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泼水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分角色表演。
  2. 能根据歌曲情节创编 “高兴”的动作。
  3. 体验和同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已学过歌曲《泼水歌》,能根据歌曲内容做“路过人”的动作
  2. 根据歌曲情节每制作图谱(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
  3. 道具:小水桶、小椅子一张
  4. 场地准备:一个大圆

  活动过程:
  1.根据图谱复习歌曲《泼水歌》。
  2. 分清角色,体验分角色表演的乐趣。
  (1) 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的人和路过的人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小朋友呢?
  这首歌中哪几句是这个泼水的小朋友唱的呢?
  除了这一句,这些都是谁唱的?(指图谱)
  最后一部分“噜啦啦”表示什么意思?高兴了大家就一起唱。(翻图谱)
  (2)分角色表演
  a.分角色唱歌。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
  b.教师边唱边做“泼水人”的动作。
  c.两位幼儿和教师一起表演。
  d.幼儿自愿分角色面对面表演。
  e.交换角色表演。
  3. 根据歌曲情节创编 “高兴”的动作,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刚才我们唱“噜啦啦”的时候用拍手表示高兴的动作。想一想,高兴的时候还可以做哪些动作?
  幼儿创编并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表演。(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
  4. 音乐游戏《泼水歌》 。
  (1)介绍游戏玩法
  一人站圆中间,以椅子为家门口,手拿红桶扮演“泼水的人”,其他人围成圆圈,扮演路过的人,根据歌词做动作。
  (2)尝试游戏一遍。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进行游戏。
  (3)讨论并采用“点兵点将”的方法,在第二句“噜啦啦”时交换角色。
  (4)游戏两遍,教师适当提醒。
  (5)提高要求,继续游戏。
  引导幼儿唱“噜啦啦”时,将拍手的动作改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向他学。
  5. 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确定设计思路
  根据《泼水歌》的活泼欢快的特点,我们一开始把重点定位在表演和创编歌词两方面。但通过第一次试教活动,我们发现幼儿对原有歌曲太熟练了,而且对于角色表演的兴趣不是那么浓厚,整个活动气氛显得有点平淡无味。
  2. 教材的分析和改编
  经过几位教师的点拨和讨论,我们重新对这首歌曲进行了透切的分析和理解。这是一首欢快的曲子,在活动中要时时体现这样的特点。于是我们重新调整设计思路:将“对不起……”这部分和“噜啦啦”互换顺序,正好紧扣主题思想——文明,小朋友道歉后,互相原谅,大家都很开心,从而引入创编“噜啦啦”高兴的动作,进而走向活动的**部分——分角色游戏。
  3.教学策略分析
  (1)借助图谱
  虽然美术与音乐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他们之间是一种同构关系。图谱可以帮助幼儿减轻记忆歌词的负担,本次活动最主要的是以不同颜色帮助幼儿区分角色,增强幼儿对歌曲情绪的理解,更为下一环节的表演、游戏起到辅助的作用。
  (2)重点难点前置
  把重点在创编“高兴”的动作,并一起学习,既解决了游戏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又使幼儿能反复感受音乐旋律,为后面游戏的挑战部分作了很好的经验铺垫,促进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提高了活动的成效性。
  难点在分角色表演,以自愿尝试——交换角色这两种方式帮助幼儿巩固各角色的动作、表情、演唱部分,教师给予动作和语言提示,帮助幼儿了解其动作的含义。
  (3)层层累加,环环相扣
  在活动中,教学手段和策略紧紧围绕目标进行,从讨论角色分配——分角色演唱——分角色表演(自愿选择、交换角色)——创编动作——分角色游戏——体验创编的动作,让幼儿既接受挑战,又体验乐趣。通过游戏情境使幼儿的情绪逐渐达到**,体现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
  该活动让我从孩子们爽朗的笑声、积极的参与、丰富的表情,感受到集体智慧的无穷力量和教学设计的成功。
  而我作为一位组织者,还有好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改进,比如:如何应对孩子的突发提问?怎样有效评价孩子的回答?如何让孩子更易吸收我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正如冯晓霞教授说的:“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智慧的对话、生命的呼唤”。

第65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画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尝试自主性填唱。
  2.结合生活经验创编歌词“画xx”,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3.激发幼儿热爱地球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演唱歌曲并尝试自主性填唱。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经验创编歌词“画xx”,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教学准备:
  水彩笔、白纸若干,熟悉歌词内容,教学碟片一张,钢琴一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做端,准备上课。
  2.教师谈话,调动幼儿学习经验,复习儿歌《画地球》
  3.发声练习
  1=C-D 4/4
  1 2  3 2 1 5 ︱1 2  3 2  1 5︱5 3  5 3 1 5 3︱4 5 4 3 2 2 ||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配合旋律自主学习填唱。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旋律。
  (2)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欣赏旋律,尝试自主性填唱。
  教师:我们再来听听这首好听的歌曲,小朋友们可以试试把儿歌和音乐配在一起,看能不能合起来唱。
  (3)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自主填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进行重点练习。
  (4)教师与幼儿跟随音乐共同演唱歌曲2-3遍。
  2.结合已有经验,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创编歌词,并进行演唱。
  3.集体交流创编经验,教师提炼部分创编内容进行集体演唱。
  4.反复练习唱歌,指导幼儿唱准节奏。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对幼儿进行思品教育,教育幼儿要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地球。
  2.下课休息。

第66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冬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3/4拍节奏,会用连贯、断顿的方式演唱歌曲。
  2.能在对唱游戏中尝试即兴创编歌词。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观察冬天的景色、ppt。

  活动过程:
  一、师生节奏问好。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换个方式问好。小耳朵听好了。”(用歌曲的前两句进行问好)“你们也来试试用这样的方式和我问好。”
  2.师:“有谁听出我是唱的几拍子的曲子?”
  3.师:“如果请你用动作表示唱得响,你会用什么动作?唱得轻呢?”(引导幼儿用拍手、拍膝盖表示强弱规律)“原来三拍子歌曲的节奏是强弱弱”(边说边打节奏)
  4.师:“现在我们来一边拍节奏一边问好,好吗?”“小朋友真能干。”

  二、多种形式学唱歌曲《冬》。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风格。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冬》,小耳朵仔细听哦。”
  师:“告诉我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2.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你们的耳朵真灵。”
  3.师:“现在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有请王老师。”(师幼随琴演唱)
  4.师:“老师发现女小朋友声音很好听,男小朋友可要加油,我们再来一次。”(师幼随琴演唱)
  5.师:“这么多的雪,雪娃娃开心吗?有没有发现‘哈哈哈哈’,是怎样唱的?” (断顿)我们跟着琴声来唱唱看,注意要在‘哈哈哈哈’这里断顿哦!”
  6.小领唱带唱。
  师:“节奏把握的很好哦。老师发现有一个小朋友唱的特别好,我们请她到前面来做小老师”(幼儿随琴演唱。从节奏把握、连贯断顿等方面评价)

  三、对唱游戏。
  1.师幼对唱。
  师:“我们来玩个对唱游戏。老师做雪花,你们是雪娃娃,最后的部分我们一起唱。”
  2.男女幼儿对唱。

  四、大胆创编歌曲。
  1.教师扮演北风爷爷,让幼儿想象自己是冬天里的动植物或小朋友,鼓励幼儿根据冬天的特征,大胆创编歌词,并能即兴地在5—8小节唱出来。
  讨论:冬天到了,有什么变化呢?你想变成什么?把你想变的编到歌里去(如扮雪花,可编成“雪花雪花飘下来”、“小河里结冰了”等)。
  2.教师扮北风唱前两句,边唱边学北风吹,停在哪个幼儿面前,就表示北风吹到他,该幼儿接唱自己编的歌词,最后两句全体幼儿齐唱。

  五、表演游戏。
  师:“现在让我们都变成漂亮的小雪花,随风起舞吧。”(幼儿表演)“小雪花飞累了,快落到地上休息吧。”

  课后反思:
  《冬》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曲调比较欢快、优美。因为幼儿平时很少接触三拍子歌曲,因此我决定尝试一下。在开始的导入环节,我设计了师生问好,用歌曲的前两句作为旋律,既达到了练声的效果,又让幼儿再次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奏和风格,同时更激发孩子对歌唱活动的兴趣。有欠缺的是今天导入的时间花得过于长。幼儿已经了解了歌曲的强弱规律,不必再重复,直接引出三拍子的节奏动作。还可以引导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动作表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这首歌的内容很难用图谱体现,于是我选择用ppt图片再现歌曲的情景,让幼儿能直观形象地记忆歌词,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如果图片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一张张出示更好。在幼儿看图片学唱歌曲时,老师还应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下雪的场景,便于幼儿能更好的体验歌曲的情感和意境。今天的演唱形式还是比较丰富多样的,有老师的清唱,幼儿的领唱,男女幼儿对唱,表演唱,能否有创新,这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研究的地方。在创编环节,显得有点急促,老师给幼儿思考交流的时间不充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不够,导致整个创编环节不流畅,破坏了歌曲的整体美。活动结束后,我总感觉今天自己还是参与过多,对孩子们不够放手,今后一定要注意收放有度。不过,今天孩子们的兴趣还是很高的,歌唱教学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何能让幼儿园的歌唱教学更加有趣,形式更加新颖,这正是我们要思考和研讨的。我们会坚持下去,让我们的歌唱教学更加有魅力。

第67篇、大班音乐活动小熊过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并初步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奏感。
  2.  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与他人交往。
  3.  体验勇敢面对困难的积极情感。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学会儿歌《小熊过桥》
  2.   录音机、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复习儿歌《小熊过桥》
  1、幼儿集体念儿歌
  教师:上次我们学过一首《小熊过桥》的儿歌,现在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幼儿扮演小熊,教师扮演小熊妈妈,分角色复习儿歌。

  二、幼儿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小熊过桥》。
  1、幼儿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用心中墨念歌词的方法,尝试进行词曲的匹配。
  教师:现在我们一边仔细地听着音乐,一边在心理跟着音乐节奏把歌曲念出来。
  2、幼儿跟随音乐旋律,尝试小声演唱整首歌曲。
  3、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两个简单动作,分别表示小熊害怕时的样子和小熊勇敢的样子。
  教师:想想小熊开始过桥很害怕,脸部表情怎样,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小熊经过妈妈的鼓励勇敢地过了桥,又可以用什么动作和表情来表现?
  4、幼儿加入刚刚创编的两个动作演唱歌曲,教师同时做这两个动作,以不断地提示幼儿用与歌词相匹配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三、幼儿学习歌表演《小熊过桥》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情节创编整首歌曲动作。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根据歌曲内容边唱边表演,组合成一个好看的舞蹈。
  2、教师注意及时观察和反馈幼儿创编的动作,不对动作进行整理,让幼儿相互学习。
  3、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两个角色
  教师:你们愿意扮演熊妈妈还是熊宝宝?
  4、幼儿在座位上和教师合作进行歌表演。教师引导幼儿用面部表情更好地配合表演动作。
  5、请两名幼儿分别扮演两个角色进行表演。教师创设表演情景,用平衡木表示小桥,“小熊”从直线的一端开始,表示正在过桥,“熊妈妈”站在两条线的另一端进行表演。歌曲表演完,教师弹奏舞曲,“小熊”和“熊妈妈”在一起跳舞,两名幼儿表演后,组织。幼儿进行评价,说出他们表演中的优缺点 。
  6、全班幼儿两两结伴站散点,两个两个地分别扮演小熊和熊妈妈进行歌表演。
  7、幼儿再次交换角色表演。
  8、教师引导幼儿反思:你觉得自己今天表演的好吗?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表演更出色?让幼儿主动认识到表情和动作在歌表演中的重要性。    

  活动延伸:  
  在幼儿歌曲表演后,可带领幼儿游戏“快乐的小熊”。教师再弹奏一遍乐曲,增加熊走路、熊跳舞、熊骑车等动作。如:幼儿在歌曲[1]~[8]小节做熊走路动作,[9]~[15]小节做熊跳舞动作。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本班幼儿的积极性还是很好。但本班幼儿年龄偏小,因此在活动中幼儿对教师的提问,以及对小熊的心理变化不是很理解,也不能较好的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以故事的形式和情景表示的方式方法上我也没有较好的让幼儿充分了解小熊在过桥时的心理变化,由于没有实物体验,因此幼儿也只能通过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小熊当时的心理变化。本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在对乌鸦、流水、鲤鱼的做法上让幼儿说说谁对谁不对时,本班的幼儿基本能判断谁对谁错,但是却不能完整的说出为什么。在活动过程中互动的环节也是没有较好的考虑,互动的环节较少,没有让幼儿自己亲身体会小熊在过小竹桥时的心情,在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多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亲身体会,在游戏中进行学习。

第68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哆来咪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学习用多种乐器演奏歌曲。
  2、学习根据歌曲的变化自下而上创编不同的身体动作,并能将身体动作变换成八种乐器进行演奏活动。
  3、鼓励幼儿在歌曲活泼、温馨旋律的感染下,积极愉快的投入演奏活动。
  4、学习看指挥演奏,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熟悉歌曲《哆来咪》。
  2、铃鼓、串铃棒、碰铃、三角铁、圆舞板、沙锤、单响筒、大鼓等乐器若干。
  3、背景图一幅、乐曲节奏图谱、八个音符的图片。
  4、把座位摆成三横排。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生随着音乐进入“奇幻森林”。
  师:奇幻森林住着音乐仙子,每天清晨,音乐仙子演奏出好听的音乐和节奏,唤醒森林里的小动物。咦!小动物们都不见了,都睡着了吗?小白兔告诉我们音乐仙子被黑暗魔王抓走了,小动物们都睡着了醒不了,我们要演奏出像音乐仙子一样好听的音乐节奏才能救醒小动物!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八个音符。
  (1)教师出示背景图,随音乐出示八个音符的图片。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认识我们“奇幻森林”里的小音符吧!
  (2)幼儿指图再次认识八个音符。
  师:这首乐曲里有八个小音符呢!哪位小朋友带大家再次认识这八个小音符?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自下而上地创编身体动作。
  (1) 教师与幼儿讨论创编身体动作。
  师:小音符1~i唱起来,谁的音高?谁的音低呢?现在,把我们的身体当成一架小钢琴,1~i的音可以分别弹在身体的哪里呢?
  (2)教师帮助幼儿提炼梳理身体动作并带领幼儿随乐曲表演。
  师:我们把身体的部位从下往上想一想,有哪些部位?(幼儿自由回答)音低的1就弹在脚上,2弹在膝盖上,3弹在屁股上,4弹在腰上,5弹在胸上,6弹在肩膀上,7弹在脖子上,i弹在头上。现在我们一起跟乐曲表演一遍!
  (3)教师指挥,幼儿分八个声部表演八个音符。
  师:现在,请八个小朋友来分别表演这八个小音符。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
  (1) 教师引导幼儿自主讨论将身体动作转化成八种乐器,协商统一演奏方案,并在节奏型图谱上做上乐器示意标记。
  师:音乐仙子留给我们节奏图谱和八种打击乐器,我们看看分别是哪些乐器?你们觉得八个部位的身体动作分别用哪种乐器演奏?
  (2)看节奏图谱分析节奏,学念节奏。
  师:图谱设计好了,我们一起把节奏念一遍,念“╳”时就拍手一次,念“0”
  时就止音。
  (3)看节奏图谱,听音乐做乐器的声势。
  师:我们一起听音乐做乐器的声势。
  (4)教师按乐器节奏图谱指挥,幼儿看指挥演奏。
  师:下面你们来做小小演奏家,我来做指挥。我做什么乐器的声势,就请哪种乐器来演奏。
  (5)请一名幼儿当指挥,大家看指挥演奏。
  师:谁愿意当小指挥家来指挥演奏呢?
  4、教师即兴指挥,幼儿创造性地变化演奏方案进行演奏。
  (1)分析指挥的重要性。
  师:刚才小指挥带小朋友演奏乐曲的时候,为什么演奏的声音不好听呢?(小朋友的眼睛没有看指挥)指挥是非常重要的,演奏乐曲离不开指挥。
  (2)教师提出即兴演奏的要求,让幼儿随教师的指挥创造性演奏。
  师:这次不按照刚才乐器的演奏顺序进行即兴演奏,指挥的手指向哪一组,哪一组就演奏。演奏家们准备好了吗?

  三、结束部分
  与小动物共舞。
  师:小动物们被我们好听的音乐节奏唤醒了,我们和小动物一起跟随音乐跳舞吧!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去找黑暗魔王救回音乐仙子吧!

  活动延伸:
  教师在科学活动“乐音和噪音”中,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录音片断——打击乐《哆来咪》和幼儿自由敲击各种乐器较响的声音,了解乐器正确的使用方法,知道要爱惜公用物品。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此活动选材符合幼儿的兴趣,整个活动以游戏情境贯穿,教学内容逐步推进,认识音符→用身体动作表现音符→用打击乐器演奏→创造性变化演奏。一改以往的教条和示范,即记歌词、掌握旋律,而以幼儿的创造和表现为主,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状态,体验表现的快乐。虽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教师的指导语过多,线索过多,控制过多。但总的来说,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第69篇、大班音乐活动欢迎客人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小组创编歌词。
  2、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到招待客人要热情有礼。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已学会歌曲“欢迎客人”
  幼儿已学会歌曲“欢迎客人”

  活动过程:
  一、练声: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欢迎客人朋友

  三、创编歌曲:
  1、幼儿发散讨论:
  今天有这么多的客人来做客,我们可要好好招待。那拿什么来招待客人呢?请你去找几个朋友一起商量商量:你们准备怎样招待客人,并且把你们怎么来招待客人的事唱到歌里去。
  2、幼儿小组讨论创编,老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分享:

  四、语言节奏:美丽的幼儿园
  今天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来到宋庆龄幼儿园,让我们来向客人们介绍一下我们的幼儿园吧。

  五、舞蹈:小鸡舞
  大家的招待客人们满意吗?那我们邀请客人和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70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乌鸦爱妈妈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小乌鸦爱妈妈的美好情感和优美抒情的乐曲旋律。
  2、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并边听歌曲边表演。
  3、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妈妈的情感。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画有“小鸟爱妈妈”幻灯片若干幅、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关于小乌鸦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二、欣赏音乐《小鸟爱妈妈》
  师:小树林是鸟儿们的家,鸟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养育小鸟,小鸟也像小朋友们一样很爱自己的妈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说的就是小鸟爱妈妈的事。
  1、幼儿完整听乐曲,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引导幼儿尝试语言或动作,描述听了音乐后的初步感受。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音乐,可以随音乐自己编动作,注意听完后告诉老师,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受?小鸟和它的妈妈好像在干什么?
  2、再一次欣赏乐曲。
  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以及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启发幼儿说出这首乐曲由三段体组成,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语言描述,结合动作表演来分析,表达乐曲的结构性质、情感内容。
  (1)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感觉如何,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请用动作表演出来。
  小结:这段音乐欢快活泼,好像看到了小鸟和鸟妈妈在小树林里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样照顾生病的妈妈。
  小结:这段音乐平稳、低沉,讲的是鸟妈妈病了,小鸟细心照料、关心妈妈。
  (3)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听了后有什么感觉,我们用动作把你好像看到的事表演出来。
  小结:这段音乐优美抒情,鸟妈妈恢复了健康,带着小鸟在树林里又过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3、尝试用动作,巩固对乐曲的乐段、乐句的认识,尝试用乐器演奏。
  (1)师:请大家为乐曲编几个动作,每段音乐编一个动作,第一段每句在重拍上拍一下手,表示鸟儿们在小树林里快乐地生活着;第二段用手指做小鸟嘴,拍一下手,表示捉虫子喂妈妈;第三段一小节音乐做一个鸟儿飞落动作,表示鸟妈妈恢复了健康。

  三、尝试活动,即兴舞蹈《小乌爱妈妈》。
  师:小鸟多爱妈妈呀,我们小朋友也像小鸟一样爱妈妈,我们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我们已经长大了,您歇会儿吧!请大家跟着音乐把自己会做的事表演出来。

第71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螃蟹吹泡泡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有趣的内容。
  2、学唱歌曲,尝试分组歌唱,体验快乐的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图片、音乐等

  重点难点:
  让幼儿尝试分组歌唱、理解歌词,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流程:
  活动导入—欣赏理解歌曲—表演歌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春天到了,老师要带大家去郊游了。

  二、欣赏理解歌曲
  1、感受旋律
  T:看,我们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
  C:池塘边。
  T:噢。原来呀,我们来到了池塘边,接下来,让我们坐在池塘边,静静地听一首歌。
  T:再听一遍,想想看,听了这首歌你感觉怎么样呀?
  T:听了这首歌,你们感觉怎么样啊?
  C:很开心。
  T:噢,这首歌让你们觉得很开心很快乐是吗?老师听了也觉得很快乐。
  T:其实这首歌里还有一些有趣的内容,让我们再来听一遍。
  T:你们听到歌曲里面有谁啊?它们在干什么呀?
  C:小青蛙在呱呱叫,小螃蟹在吹泡泡。
  T:噢,原来小青蛙在呱呱叫,小螃蟹在吹泡泡。老师来把这首歌唱一遍,你们认真听
  2、理解歌词
  哦,等等老师有问题要考考大家的哦。
  T:好听吗?歌曲中青蛙是怎么唱歌的?
  C:青蛙呱呱叫。
  T:噢,青蛙呱呱呱呱叫。我们一起来学学青蛙唱歌,青蛙呱呱呱呱叫。(让孩子做出青蛙的样子,学青蛙跳)
  T:下面老师要给大家看几张图,看看这些图片和这首歌有关系吗?
  C:这些图就是我们刚刚唱的歌。
  T:原来这些图就是我们刚刚听的那首歌的内容。
  3、老师唱一句,翻一句歌词。
  T: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看着图片来唱两遍。(提出唱歌的要求,坐在小椅子的前面,挺胸,嘴巴要圆圆的,很神奇的样子。)
  T:这首歌里最有趣的是哪一句?
  C:泡泡一阵啪啪响,吓了我一跳。
  T:哦,你觉得泡泡一阵啪啪响,吓了我一跳。哪位朋友来做做看“吓了我一跳”是怎么样的。
  4、跟着音乐看着图片唱歌,并且把“吓一跳”表现出来。(两遍)

  三、表演歌曲
  T:想不想把这首歌唱得更有趣啊?
  C:想。
  T:那老师先要考考大家了哦,小青蛙唱歌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啊?
  C:呱呱。
  (大家同意吗?)
  T:小螃蟹吹泡泡发出什么声音啊?
  C:嘙嘙。
  (大家同意吗?)
  T:接下来看看,老师用什么方法把这首歌表演得更加有趣?
  T:老师表演得有趣吗?老师在哪里加了“呱呱”呀?在哪里加了“嘙嘙嘙”的声音啊?
  在图片上做好标记。
  T:我们跟着音乐也来表演。(手势要做出来,呱呱和嘙嘙嘙,两遍)
  T:好玩吗?接下来啊,老师要请朋友们分组表演了,男孩唱歌,女孩发出呱呱和嘙嘙嘙的声音。(老师站在当中,男孩女孩分别站在左右,老师的手势做指令,指向哪边就轮到哪边唱。)
  T:还想不想再来一遍,男女交换唱。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比较活泼的曲调,带有一点游戏性。原来的歌词比较有趣,富有情境性,另外歌词叠音字是点睛之笔,幼儿可以根据角色做出相应的动作,让歌曲更合理。而歌曲的最后一句则是伏笔所在,显示出幽默之感。再加上自制图谱的有效利用,幼儿很喜欢而且也很容易掌握。
  活动采用情景导入法引导幼儿掌握歌词内容,首先让幼儿欣赏歌曲,老师能注意在示范演唱的时候注意自身的坐姿、气息,感染幼儿,不过在导入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表演体验其中的乐趣。接着以提问的方式熟悉歌词,边回答边出示小图谱,方便幼儿记忆。然后通过图谱,巩固歌词,图谱比较形象而且节奏鲜明幼儿很容易记忆。
  歌词中的“呱呱”“啪啪”等叠词,是歌曲的精彩之处,幼儿非常感兴趣,所以这部分需要强调练习,满足幼儿表现的需要。层层深入的方法让幼儿边玩边学,在玩中学唱,减轻了幼儿枯燥学习的负担,使得歌曲的学习在游戏中自然进行,活动可以在幼儿的兴趣最高点结束。

第72篇、大班音乐活动小树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欣赏理解歌曲内容,学习小树叶勇敢的精神。      
  2、启发幼儿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学习用不同的歌声表现歌曲。      
  3、学习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4、丰富词汇:勇敢,并鼓励幼儿用“勇敢”造句。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树叶一枚    磁带  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激发兴趣:      
  师:“今天早上在来幼儿园的路上,我捡到了一件东西,并把它夹在了书里。你们猜一猜会是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3、出示小树叶,师: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吗?(从树上落下来的)它为什么要离开树妈妈?(秋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为了减少树妈妈水分的蒸发,所以小树叶才离开妈妈)秋风一吹,小树叶会怎么样?(飘、跳舞)它会怎么飘呢?谁来学一学?它会飘向哪里?你来猜猜看!(地上、花园、马路、屋子......)     
  4、幼儿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小树叶飘向了哪里呢?让我们一起静静的听一听,音乐会告诉我们的!     
  交流: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还有呢?那你们有没有听到小树叶说话?它会说什么话?(幼儿猜想)我们来认真的听一听,它是不是这样说的!      
  5、幼儿欣赏第二段音乐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小树叶是怎么说的?谁能学一学?歌曲中用了一个好听的词语――勇敢,你觉得勇敢是什么意思?对!勇敢就是什么也不害怕(有勇气、有胆量)的意思。(说的真好,简直就是勇敢的小树叶)     
  过渡:刚才我们从音乐中听到了许多,不知道除了刚才听到的,小朋友还能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这一次我们一起闭上眼睛仔细听!     
  6、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交流: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7、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师:小朋友听的很认真,想的很丰富,如果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把他们都表现出来,不知道美不美?让我们来勇敢的试试吧!     
  小结:我觉得小朋友都很棒,你们觉得呢?你感觉这首歌曲是非常缓慢的还是很欢快的?     
  8、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刚才在跳舞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已经能跟着录音机演唱了,你们能行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唱歌时一定注意要保护自己的嗓子,用好听的声音来唱。     
  9、幼儿演唱歌曲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那就是一边表演一边演唱歌曲,你们行吗?就看你们的了!加油!     
  10、教师评价     
  师:大家都表现的不错,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活动延伸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把小树叶夹到书里吗?树叶夹在书里面,就有了新的用途,新的名字――叫书签。它的作用就是能帮助我们的找到想找的那一页。你们想不想也有一片树叶做的书签呢?让我们一起到院子里面,拣树叶来做书签吧!

  活动反思
  歌曲《小树叶》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生动地表现了小树叶积极乐观的形象。歌曲把大树比作妈妈,树叶比作孩子,充满了童趣,也洋溢着人间的温情。歌曲要求孩子唱出了树叶宝宝对大树妈妈的不舍和期盼来年春天归来的乐观。由于歌曲的两段歌词表达两种不同的情绪,因此歌曲的学习是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第一段表现了小树叶离开妈妈后的不舍与害怕,第二段表现了小树叶春天归来时的乐观情绪,为了让孩子们体验这种情感,我采用到方法配合曲调进行肢体动作表演和歌曲内容展现丰富的表情,在我的带动下,幼儿表现积极,以热情饱满的情绪表演“小树叶”。本节课是学唱歌曲,我并没有刻意以教唱为主,而是在幼儿亲身体验,直观感知、创设情境中去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爱 ,让孩子们在表演唱中获得了最直观的知识。歌曲中有一个难点:“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这句话孩子们不好理解,我没有特意去解释,而是以一种欢快的情绪带动幼儿情绪,来促使孩子对歌曲的理解。这首歌曲唱起来很美,孩子们很喜欢,只要一吹风,孩子们听到树叶在响,就会情不自禁的唱起《小树叶》这首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73篇、大班音乐活动你快乐吗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摇滚歌曲《你快乐吗》,了解摇滚歌曲的基本特点(歌词简单、重复,曲调热情、奔放)。
  2、通过模仿摇滚乐手的演唱、动作,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3、能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现。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MTV

  活动过程:
  1、  导入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激起幼儿的兴趣,问:“你们快乐吗?”(幼儿大声的回答)
  T:今天,盛老师给大家带了一首摇滚歌曲,名字叫《你快乐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  欣赏歌曲录音
  (1)  T:听完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快乐、激动、好玩)
  T:音乐刚开始的时候,你们注意到了吗?是马上唱了,还是在-------?提醒孩子,从1数到8,还可以让孩子和老师一起来数一数。
  (2)  重复欣赏歌曲,熟悉歌词主要内容
  T:这首歌曲吧,我发现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重复的歌词很多。到底哪些地方重复呢?我们再来听一听,看看你能不能找出来。
  重复一:“你快乐吗?我很快乐!”
  重复二:“快乐其实也没有什么道理告诉你,快乐就是这么容易的东西Don,t worry,be  ha y!”  
  (3)  再次欣赏音乐,在问答处,跟着歌曲一起大声回答。
  T:你们想不想也来唱一唱啊!(想)好,现在大家就跟着歌曲,在一问一答的时候大声的唱出来,其它地方请你仔细听。先来试一下!
  T:“你快乐吗?”(我很快乐!)再大声一点!你快乐吗?(我很快乐!!!)
  好,放音乐!
  3、  欣赏歌曲的MTV,并模仿歌手的动作
  (1)  欣赏歌曲MTV
  T:电视上的这位歌手,他快乐的时候除了唱以外,是怎么表达他的快乐的!
  (让孩子说一说)
  (2)  请幼儿模仿歌手的动作,并和同伴交流。
  T:大家说了很多,谁愿意来表演一下?
  (3)  跟着音乐和电视画面自由模仿歌手的动作。
  T:那现在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着电视来表演一下。
  (4)  幼儿进行装扮,面对“观众”,跟着音乐大胆的表演,把自己的快乐表现出来。把活动推向高潮。
  T:这么快乐的音乐,我们现在也来装扮一下,(想!)一会也把我们快乐的样子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好吗?(好!)那我们现在赶快准备一下。
  (5)小结,知道今天欣赏了摇滚乐,这是一种快乐,热烈的音乐。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74篇、大班音乐十二生肖歌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帮助幼儿记住十二生肖小动物的排位并大胆的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律动、表演和游戏,让学生熟悉这12种小动物的形体特点,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更加热爱小动物。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熟悉十二生肖的特点与排位顺序。
  2、感受旋律欢快的节奏,表演十二生肖小动物。

  教具学具:
  音乐教学课件、钢琴、图片资料,头饰,歌曲光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动物发声曲》

  二、新课教学
  1、猜谜导入
  师:说它多,它可真多,全世界每个人都有一个。说它少,也确实少,全世界只有十二个。请你猜猜是什么。 请幼儿猜一猜。 师:老师知道大家喜欢上音乐课,因为音乐课可以唱歌跳舞,小动物他们也喜欢唱歌跳舞。今天老师把他们请来了,我们来做个游戏,把他们一个个请上台吧!小动物都在老师手中,谁能看着我的卡片模仿它的动作,让其他同学来猜呢? 师逐个出示小动物的图片,生做动作进行模仿,其他学生来猜。
  2、引入十二生肖
  师:你们数数这有多少个小动物啊?这些小动物和我们的属相有关系,叫12生肖。你知道你是什么属相吗?你的父母是什么属相?今年是什么年?明年呢? 这些动物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机灵,有的活泼,有的威猛……瞧!它们唱着歌正向我们走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迎接它们吧!
  1)生初听歌曲。师播放课件。
  2)师:它们跳的多开心的啊!让我们也和它们一起来跳跳吧! 师播放录音,师幼一起跳律动。
  3、学歌曲 师:它们唱的歌好听吗?好听,我们一起来学。
  1)看黑板,按节奏读歌词
  2)全班齐读歌词
  3)幼儿做动作读歌词
  4)播放课件,幼儿对口型,做动作!
  5)师边弹边唱逐句教唱歌曲。提示“0”休止符的处理。
  6)生跟琴逐句唱歌词
  7)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8)师幼带上动作一起完整演唱歌曲
  4、表演
  1)给幼儿分发头饰。
  师:今天小动物们都带着一家人来我们班做客,你们看第一个是谁?(鼠)第二呢?……请幼儿来排一排,引导幼儿说出12生肖的顺序。
  2)分角色律动
  5、游戏
  1)给幼儿讲游戏规则 将幼儿分成两组。让带头饰的学生围成个圈,唱到哪种小动物,就由带那种动物头饰的学生走到圈里来表演。唱到最后两句的时候按顺序摆好12生肖的顺序。
  2)幼儿做游戏

  三、小结
  1)师:今天我们都玩的十分开心!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表演,看看今天的歌谁唱的最好听谁演的最好看,我来做主持人!……报幕:接下来大家欢迎小朋友们为我们带来歌舞表演《12生肖歌》,请大家鼓掌欢迎! 学生表演唱
  2)今天我们和12生肖的小动物成了好朋友,大家开心吗?嗯,时间不早了,让我们用歌声和它们说再见吧! 师幼一起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揭秘和挑战的游戏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发展水平,这样的游戏也深受他们喜爱。在歌唱教学中合理使用揭秘和富有挑战的游戏,能使教学更加有效。

第75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猴子学样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模仿是幼儿的天性。5至6岁年龄段,是幼儿探究思维、分析能力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他们好奇、好问、爱模仿、爱体验。幼儿天生就喜爱各种小动物,渴望与他们亲近、游戏。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开展了此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在趣味横生的游戏中,了解猴子爱模仿的特点,发展幼儿表演能力。

  活动目标:
  1、 用动作或表情表演歌曲中幽默与诙谐。
  2、 和同伴讨论、交流,提高表演水平。
  3、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磁带(幼儿园发的)。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
  1、用歌曲中的话来讲述故事《猴子学样》。
  张老汉喜洋洋,扁担草帽上山冈哟。太阳晒,山路窄,老汉走得汗直淌哟。
  有棵大树在路旁,树叶遮住大太阳。老汉树下来乘凉呦,老汉树下来乘凉哟。
  上岗上有群猴,看见老汉在乘凉哟。大草帽头上戴,这个样子真好玩哟。
  猴子跑来围着老汉看,拿着草帽也往上戴。学着老汉一个样哟,学着老汉一个样哟。
  2、故事中有谁?
  张老汉,在干什么?师幼一起说一说。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小朋友认真倾听。
  2、幼儿学唱。
  结合图谱理解歌词内容,哼唱。
  一段段地练习学唱。
  3、指出不妥之处。

  三、创编表演。
  1、你会用什么样的动作、表情表演,你觉得最好玩的地方?幼儿分组创编,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讨论、交流动作设想,善于吸收别人的意见与建议。
  2、集体交流,学习其他组的经验继续创编。

  四、游戏:猴子学样
  一名幼儿扮演老汉,其余幼儿扮演猴子,音乐一响,老汉自由做动作,猴子跟着学,跟上歌曲节奏。

  活动反思:
  戏是幼儿的主体活动,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去“再现”成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比如角色游戏)。整个活动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幼儿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互帮互学;教师成为幼儿的伙伴、朋友、倾听者、合作者,体现良好的生生互助、师生互动关系,营造出生动、活跃、协作的氛围,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充分想象、大胆模仿,积极发言表演,共同内化知识、获取体验,达到既发展幼儿探究能力,又培养幼儿合作精神的目的。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语言讲述流畅,层次分明而又衔接自然,在孩子们的兴奋期待中开始,在全身心投入中进行。让幼儿乐于在活动中表现和参与,这是整个活动的一大亮点。

第76篇、大班音乐活动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特点,学习乐句间自然的换气。           
  2.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长江、黄河的图片及家乡景色的图片,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1.游戏:找音高。           
  幼儿用手势表示自己听到的基本音后的不同音高。           
  2.练声           
  要求幼儿能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并在练声时感知换气,为学唱歌做准备。           
  3.学习歌曲          
  (1)老师范唱幼儿欣赏。            
  提问:歌词里唱了什么/? 歌曲是几拍子?            
  ( 2)再欣赏一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及歌词内容。            
  ( 3 )欣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欣赏家乡景色的图片。              
  出示长江、黄河的图片,幼儿边欣赏边跟老师朗诵歌词,进一步理解歌词的意义。            
  (4)幼儿跟唱歌曲。       
  重点:唱准三拍子的节奏。       
  难点:学习换气。       
  (5)老师伴奏,幼儿集体演唱激发幼儿唱出自豪愉快的情感。        
  (6)分组演唱,熟悉歌曲。        
  4.教师总结性评价。

  活动反思:
  在这次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都比较高昂,在说说唱唱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但是孩子们子学习换气时比较困难,特别是平时不喜运动的三个孩子,有提气的现象,需要教师的示范加个别指导。

第77篇、大班音乐熊和石头人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它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往往通过声音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直接、生动、形象地表现某种事物、情感和思想,然而又凝聚着深刻的、微妙的、难以言表的概括与抽象。同时,音乐又是一门知识性、技术性很强的艺术,音乐的创作与表现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巧,音乐作品的欣赏则同样要有一定的常识和感知能力。可以说,音乐是一门很“难”的艺术。那么,怎样在“难”的音乐和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呢?那就是游戏。所以设计了此活动《熊和石头人》。探索音乐活动游戏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音乐游戏之美,在于它不只是音乐技能的摹仿,它是游戏活动中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对歌词、动作孩子味十足的创编,更能活化幼儿的创造细胞,开启智慧之门。

  活动目标:
  1、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根据歌词曲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和游戏。
  2、在歌曲的表演与游戏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体验表演与游戏的快乐。
  3、学玩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在学习歌曲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舞曲音乐即兴舞蹈,并在"熊"出现时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动。
  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大熊头饰、已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并熟练歌曲的演唱。
  1.T:“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的图谱,我们一起看一看,你知道是哪一首歌曲吗?”
  (评析:以图谱帮助幼儿回忆歌曲,这样的呈现方式显得很自然,这样的逐步唤醒法也比较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2.复习演唱歌曲。
  3.老师也来唱一唱,鼓励幼儿听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结合图谱提问)
  T:“哪一句最特别?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半句和后半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唱?”
  前半句:告诉大家大熊来了;后半句:赶紧轻轻地隐蔽,别让大熊发现。
  5.幼儿集体演唱歌曲,要求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最后一句。
  (评析:这一环节里包含了听辨强弱和表现强弱的学习点,结合歌曲情节进行的先听辨后学唱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理解了“怎么样?”“为什么?”两个问题,使之后的学唱变得轻松。)

  二、自由探索表演,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1.T:“这首歌曲真好听,如果加上动作表演一定更美,我们可以为歌曲配上哪些好看的大作呢?”(鼓励幼儿找个好朋友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
  2.鼓励幼儿三两分组,讨论歌曲的表演,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3.请个别幼儿尝试表演。(关注动作的节奏和美感,并鼓励相互学习。)
  (评析:仔细分析歌曲我们会发现,歌曲内容非常简单,在动作表演上基本没有什么难度,鼓励幼儿“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使这一环节的学习变得自主,同时,也为表演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
  4.尝试第一次表演。
  5.讨论交流:“你觉得哪一句不太会表演?”引导幼儿探索适合的动作并相互学习。
  (评析:鼓励幼儿提出自己学习中的困难,通过相互的学习帮助解决,这里既体现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理念,也是在帮助幼儿丰富一个学习方法。)
  6.帮助幼儿梳理表演动作,再次表演。关注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可以表演给个人老师看)
  7.T:“刚才歌曲里唱到大熊来了,听,是谁来了?”为什么觉得是大熊来的?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8.随乐模仿大熊的表演。
  1)幼儿学习用双手在膝盖上一拍一次“学熊走”。
  2)幼儿学习模仿大熊表演。
  (评析:将大熊的表演这一次学习环节分为了两个部分,有效地帮助幼儿更好掌握一拍一次这个节奏,为之后的游戏打基础。)

  三、根据歌曲内容,尝试设计游戏方案,并快乐游戏。
  1.提出歌曲可以变成好玩的游戏。“把这首好听的歌变成游戏一起玩一玩。”
  2.讨论游戏方案,鼓励幼儿说说变成游戏可以怎么玩?(a角色b情节)
  1)启发提问:游戏要有谁?大熊什么时候出现?大熊出现前小朋友做什么?大熊出现后小朋友怎么办?
  2)练习变石头人的本领。(提出相关要求)
  3)大熊可以把谁带走?
  4)预设游戏方案:歌曲前半段幼儿自由演唱并表演,唱到“大家可别乱跑”时,幼儿变“石头人”,老师弹奏大熊音乐,大熊角色出场,将动的“石头人”带走。
  3.快乐游戏。
  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做一些小结和和提示,也可以对石头人的扮演提出新的要求,游戏可进行2~3次。
  4.学习"熊走"动作。
  鼓励幼儿在"熊走"音乐声中,用不动的动作扮演"熊",并合拍地行走。
  5.小结,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熊和石头人》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韵律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游戏性,有情节,小朋友对有情节的游戏,特别是凶猛的动物吃小动物的游戏特别感性趣;
  第二,歌曲里面的小动物:小鸟、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较熟悉,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小朋友对模仿小动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儿对石头人的造型非常喜欢,平时孩子们经常玩“木头人”的游戏,孩子们对做出一个造型控制不动,非常感兴趣;
  第四,歌曲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表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小朋友感兴趣,那么,学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78篇、大班音乐小鸟小鸟你真好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唱有领唱、齐唱的歌曲,享受与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2、感知体验小鸟对老鸟的孝敬之情,懂得要敬爱长辈。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歌曲内容图谱、演唱形式图谱若干;歌曲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听音辨音”
  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感受领唱、齐唱、间奏部分的音乐变化。
  “小朋友天气冷吗?我们来运动运动好吗?
  带领幼儿听音乐做飞翔与拥抱的动作一遍。
  师:“小朋友们飞翔的动作做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动作没有做出来,你们知道是哪个动作吗?”
  幼:拥抱的动作。
  师:你知道什么时候该做抱的动作吗?我们再来一遍,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带领幼儿听音乐再做一遍
  评:第一环节的“听音辨声”,能引导孩子去关注音乐的变化,又能让孩子熟悉音乐,起到良好的抛砖引玉的效果。

  二、结合故事,熟悉理解歌词内容。
  “在一棵大树上住着两只鸟,它们之间怎么样呢?让我们来听个故事。”
  1、简单讲述自编故事“鸟妈妈与小鸟”,提问
  “小鸟小时候鸟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它的?”
  幼1:很细心地照顾。
  幼2:鸟妈妈捉虫给小鸟吃。
  幼3:还筑温暖的窝给小鸟住。
  “鸟妈妈老的时候小鸟又是怎样做的?”
  幼1:捉虫给鸟妈妈吃。
  幼2:不贪玩、不胡闹,关心妈妈。
  “你喜欢这只小鸟吗?为什么?”
  幼1:喜欢,因为这只小鸟爱妈妈。
  幼2:喜欢,因为这只小鸟会捉虫给鸟妈妈吃。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它“小鸟小鸟你真好”并出示汉字。
  2、出示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并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图谱内容。
  (评:在熟悉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始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感的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基础,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

  三、利用歌曲图谱,学习歌曲
  “有一首好听的歌,名字也叫小鸟小鸟你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1、倾听教师范唱。
  第一遍清唱范唱,提问:“你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
  “我们再听一遍,仔细听听你刚才没听清的地方。”
  师:知道苦恼是什么意思吗?鸟妈妈为什么苦恼?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苦恼的样子?
  第二遍手指图谱,再次清唱范唱。
  (评:在教学中使用歌曲内容图谱,利用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学习演唱歌曲,为孩子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平台。)
  第三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遇到间奏部分时强调倾听的动作。
  师:我在唱歌时为什么做一个听的动作?
  幼:因为中间不要唱,要停下来。
  师:对了,歌曲中间有间奏部分不要唱。
  第四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带领幼儿遇到间奏部分时做出倾听间奏的动作。
  第五遍听琴声范唱,这首歌曲有几段?两段的结束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跟唱。
  教师借助图谱带领幼儿跟唱2—3遍。

  四、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1、倾听歌曲磁带,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第一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唱吗?”
  幼:有的时候一个人在唱,有的时候许多人在唱。
  师:一个人在唱是叫领唱,许多人在唱时叫齐唱。(解释同时出示形式图谱。)
  (评: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对孩子们理解领唱和齐唱起了重要的作用,活动中可灵活运用形式图谱,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辨别。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部分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第二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什么时候是领唱、什么时候是齐唱?”
  请幼儿听到齐唱部分用与同伴搭肩膀的动作来表示。
  2、幼儿练习领唱与齐唱。
  教师采用多种练习方式让幼儿练习演唱。如:“师幼合作”、“个别幼儿与集体合作”、“幼儿分组合作”等。

  五、交流分享
  1、鼓励幼儿说说应该怎样关心孝敬家中的长辈。
  2、教育幼儿要像歌曲中的小鸟一样去关心孝敬家中的长辈。

  活动反思:
  “小鸟小鸟你真好”这一活动取材于福建省编教材,是一节“老课”了。若能通过我们的“一教三研”把一节平平常常的老课上得有新意、有创意,会不会更有益于指导我们平日的教学活动呢?这是我们选择这个活动的初衷。
  这首歌曲中蕴涵的情感非常丰富,老鸟与小鸟之间互相关爱的感情尤其感人,因此,我在一研活动中紧紧抓住情感线,在熟悉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始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绪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基础,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但是,在幼儿学唱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习歌词的过程,部分幼儿对歌词不熟悉。
  同时,这首歌曲中的重难点很多,有领唱、齐唱,有前奏、间奏、尾奏,还有休止符……经过探讨,我们确定在一研中着重于学习领唱、齐唱,而对其他的难点忽略不计。因此,制定目标时也着重于这一点。为了让幼儿更容易掌握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来表示领唱与齐唱。活动中,教师手指形式图谱引导孩子练习领唱和齐唱,给他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作用。
  因此,我认为在活动中可灵活运用形式图谱,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辨别。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部分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回顾整个活动,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已经摒弃了传统的“老师教、孩子被动学”的局面,我们提倡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再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支持策略与平台,从而让孩子主动学习。但我也发现,在活动中孩子随机冒出的一些小细节我没有及时抓住加以放大,让一些很好的教育契机流失,因此,我们应加强自己把握教育契机的能力。

第79篇、大班音乐冬爷爷的礼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第一段,感受3拍子音乐的特点,能合拍地唱歌。
  2.体验歌曲欢快喜悦的情绪,认识冬季的特征。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冬爷爷的礼物》PPT。
  2.幼儿已有了解冬天的特征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的兴趣。
  师:冬爷爷来啦,他要送礼物来了,你觉得它会送什么礼物啊(出示ppt)

  二、学习歌曲《冬爷爷的礼物》
  1.看图片记忆歌词
  先让幼儿看图片说一说,然后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内容引出该图片的相关歌词。
  师:对了,原来这些呀都是冬爷爷带给我们的礼物,这些礼物美不美啊?我们一起把冬爷爷送出去的礼物再来说一说吧!
  师:冬爷爷的这些礼物不仅能说出来,老师还能唱出来呢?请你听一听哦!
  2.教师范唱歌曲。
  提问:你喜欢哪一句?
  3.让幼儿说一说,并根据幼儿说出来的带领幼儿唱一唱,集体跟唱歌曲2~3遍。
  师:这首歌叫《冬爷爷的礼物》刚刚我们唱的只是歌曲的一部分,现在我们来完整的听一听吧!请你告诉老师除了刚才我们唱的你还听到了什么?
  4.感知歌曲3拍子的节奏。
  师:你们发现老师刚刚唱的时候在干嘛呀?(做动作打节奏)
  师:对了,我打了几个地方?(3个)这个就是我们歌曲中的一个3拍子的节奏,请你们来跟着我打打看。(教师带幼儿一起用动作打一打3拍子节奏)
  师:现在我们边打节奏边一起来唱唱冬爷爷给我们带来的礼物吧!
  5.多种形式唱。
  1)幼儿唱第一、第二段歌词中相同的部分,教师唱不同的部分,再交换。
  2)第一段男孩唱,第二段女孩唱,到“啦啦啦”大家一起唱。
  3)表演唱。

  三、游戏《冬爷爷的礼物》。
  师:小朋友,冬爷爷也给我们送礼物来了。(请一名幼儿做冬爷爷,其余幼儿做礼物,边唱边舞蹈。)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到音乐区把《冬爷爷的礼物》第二段唱一唱。

  活动反思:
  该歌曲是一首传统的三拍子的歌曲,稳定的、冗长的节奏,相似的两段式内容。这样的歌曲很容易引起幼儿审美疲劳,因此,活动前我熟悉了教案后,决定:巧用策略,提高幼儿歌唱活动的兴趣。
  一、 利用图谱,解决理解、记忆歌词难。
  只有让幼儿新旧经验搭起支架,幼儿学习才能真正进入“最适宜状态”。歌唱活动中,歌词的理解记忆常会称为歌唱的绊脚石,而用图谱是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有效策略之一。因此,活动前我精心制作了6张图谱卡,在摆放时还动了些脑筋,两段歌词中头尾两句共用一对图卡,学习时让幼儿来摆放,“怎样摆放让大家能看出两段歌词,而它们头尾两句是相同的?”经过几次实践活动,幼儿才达成共识,虽然这是个小细节,但培养了幼儿认真思考的能力。

  二、 营造愉快的倾听氛围。
  歌唱教学也是艺术活动的一种。而艺术活动中让幼儿感受美是首要的,所以我把享受歌唱的快乐作为首要目标。活动中,我积极创设歌唱教学的情境,引导幼儿观察美丽的雪景图片,引导幼儿感受冬天的美,下雪天玩雪的快乐。渐渐得孩子们回忆起去年玩雪的快乐,笑容浮上脸夹。我趁热打铁,充满感情地范唱。边唱边观察孩子们,我发现幼儿的眼神也在微笑,他们自主地跟着我一起轻声哼唱起来。一曲唱罢,活动室里非常安静,大家都相视一笑,我知道小朋友都体验到了歌曲的美好。可以说,活动的重难点已经化解,带着感情,带着快乐,我带领孩子们学唱,我又利用强弱符号对比,引导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强烈和轻声或者延长和休止,一首歌曲唱得有声有色。我很轻松,幼儿很投入,效果也出奇的好。

第80篇、大班音乐菜场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蔬菜家族以其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深受人们的青睐,对于幼儿来说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物质资源。蔬菜虽说是幼儿每天都直接接触的事物,然而,这种接触大多是一种自然的接触,一种模糊的混沌的知觉。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本次活动《菜场》。调动幼儿内在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幼儿在说一说、看一看、唱一唱、动一动的中,萌发喜欢吃蔬菜的情感,懂得蔬菜是健康的好朋友。

  活动目标:
  1、 知道蔬菜种类,学会听间奏,演唱。
  2、 熟悉歌曲旋律和内容,感受蔬菜品种多营养好。
  3、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歌曲相关图片。

  活动重难点:
  知道多种蔬菜的营养,能听间奏,整齐自然的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一、练声复习,激发兴趣
  1、 练声(问好歌)
  会唱会听,大家的声音就像一只球抱在一起。
  2、 集体表现《买菜》,引起兴趣
  陪奶奶一起去买菜。
  和奶奶买菜是一件开心的事,打起精神,面带微笑。

  二、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买了许多新鲜菜,还想买些什么其他蔬菜?
  小结:菜场里的蔬菜种类多,所含营养不同。
  边听音乐边逛菜场。
  1、 倾听录音,熟悉旋律
  听歌曲2遍,打节拍
  这首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几种蔬菜是连在一起唱的?
  小结:蔬菜后面有几处是不用唱的,短间奏需要仔细听哦。
  2、 教师清唱,理解内容
  摊位上都陈列了哪些蔬菜?
  根据幼儿回答,以歌词内容小结并揭开图片。
  3、 教师弹唱,幼儿学唱
  用好听的声音吸收营养吧。
  1)师幼共同学唱
  坐半个椅子,胸膛挺直,边唱要边听哦。
  我们需要各种蔬菜的营养,把身体所需的营养全部要吸收到哦。
  2)听旋律演唱
  注意歌曲中的间奏部分,不抢拍不漏拍。
  3)教师弹奏,集体表现
  面带微笑的表演。

  三、表达表现《我的头我的肩》
  你还吃过哪些蔬菜,有什么营养?
  不挑食,爱吃各种蔬菜,身体部位一定很灵活,快来和好朋友一起展示一下吧。
  播放音乐,幼儿大胆表现。

  活动反思:
  每个幼儿的天性就是爱唱爱跳,很多幼儿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这种表现正是幼儿对音乐的领悟,更是他们艺术创造的源泉。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培养创造意识,并对每次不同与别人的创造给予及时的鼓励 ,幼儿会增加创造的信心,喜欢音乐,喜欢创造。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只有拥有了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感受音乐的美妙,才会对音乐充满激情;同时,教师只有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活动,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许多不足,借由这些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教学经验,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利用今天所学到的宝贵经验,更好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第81篇、大班音乐活动小雨点跳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三拍子歌曲《小雨点跳舞》。
  2、发挥幼儿想像力,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多媒体、钢琴、磁性黑板、桌子两两对放
  2、教具准备:课件《小雨点跳舞》、图谱标记、乌云妈妈的头饰
  3、学具准备:人手一份绘画纸、记号笔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三拍子歌曲《小雨点跳舞》。
  活动难点:用绘画的形式创编歌词,并进行问答式演唱。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课件,引出课题。
  1、课件中的小雨点与幼儿互动对话。
  2、幼儿欣赏课件中的音乐故事《小雨点跳舞》。

  二、学习副歌部分,探索用象声词表现风声和小雨点跳舞的声音。
  1、幼儿学习演唱“风”的音乐片段。
  2、幼儿学习演唱“小雨点”的音乐片段。
  3、教师指标记,幼儿将副歌部分完整演唱。

  三、学唱歌曲前半段。
  1、教师一边出示标记,一边将歌曲前四句完整演唱。
  2、教念歌词。
  3、教唱歌曲。

  四、完整演唱歌曲。

  五、引导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创编前四句歌词。
  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作画。
  2、幼儿绘画,教师巡视,与幼儿轻声交流画面内容。
  3、引导幼儿根据绘画作品创作歌词。
  4、教师与幼儿将前四句歌词一问一答式对唱。
  5、由男生扮演小雨点和女生扮演的乌云妈妈对唱。

  六、与客人老师对唱。

  活动反思:
  课堂气氛活跃,课件使用合理,幼儿参与感强。但是活动节奏把握不够,时间有点长。

第82篇、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音乐欣赏中感受歌曲的雄壮。
  2、让幼儿在豪迈激越的音乐中想象所表现的意境。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狮子头饰2个,狮王进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第一遍欣赏《狮王进行曲》
  1、你们听出来是什么动物?
  2、你从音乐中听出他在做什么事?

  二、分段欣赏
  1、小朋友听第一部分音乐,想想它们在做什么?
  (1)故事内容:
  在一个黑洞洞的大森林里,居住着狮王和许多小动物,每当风吹树摇时,远处隐隐传来了狮王的吼叫声。忽然,猴子从树上滑下来报告说:“狮王驾到”。乐队吹起了号角,狮王大摇大摆地走出来。
  (2)狮王很神气,我们该怎么表现呀?
  (3)表演动作:欢迎、狮王神气走路的样子。
  2、狮王来到了森林里,为了表示它的威风,它用了什么方法?
  (1)狮王大声吼叫,向小动物们示威
  (2)表演动作:狮王吼叫。
  3、这时狮王得意极了,边走边唱起了歌,我们来听听它唱了什么?
  (1)歌词:“我就是那森林之王,没有人能比我强,我就是那森里之王,没有人能比我壮……”
  (2)唱完歌后,小动物跟狮王做起了游戏。

  三、完整听一遍 请个别幼儿表演。

  四、结束

  活动反思:
  在欣赏活动中,准备的还不够充分,没有想到幼儿会有什么表现,请幼儿表演时,没有事先强调该做些什么,只是先请上来,这样就变的很乱,再加上是表演老虎,小朋友更叫的兴奋。其实自己对这节欣赏课没什么把握,所以思绪不是很清楚。在表演中,没有很好的发现做的好的幼儿,所以说对观察这方面还要加强,抓住重点,发现问题,才能把这节课上好。

第83篇、大班音乐让座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一天,孩子们在区角玩时,突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有一个孩子跑过去说,一人让一点,大家互相谦让,好吗?我突然联想到让座这一主题,意在让幼儿学会谦让。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大胆地创编歌表演动作。
  2、让幼儿懂得文明乘车、尊老爱幼、学会礼让。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1、让幼儿学会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会主动给老人让座。
  2、让幼儿懂得文明乘车、尊老爱幼、学会礼让。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幼儿座位模拟车厢摆放、扮演老妈妈的头巾和拐杖。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拍手进入教室依次坐在位置上,观察幼儿就坐的情况(因以前音乐活动时幼儿的座位排列多是半圆形的)。
  2、导入谈话;今天小朋友们发现我们就坐的位置变了,现在我们像是坐在什么地方呀?(汽车上)
  3、提问;你们是怎样乘坐公共汽车的? 如何做才是文明乘车呢?
  4、总结幼儿回答,让幼儿听听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5、学习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让幼儿简要了解雷锋叔叔是谁。
  6、鼓励幼儿大胆地创编歌表演动作,老师帮助整理后指导幼儿边唱边进行表演。
  7、请幼儿上前扮演老妈妈,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情景表演。

  活动延伸
  1、可在区角活动中增添表演内容,如我是怎样文明乘车的?人多拥挤时要怎样做等。

  教学反思
  歌表演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过程是要在学习并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我将教育幼儿懂得文明乘车、尊老爱幼、学会礼让为活动目标之一,就是让幼儿能充分理解歌词的教育意义。因而,在活动前期观察幼儿入座的情况,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问题;‘怎样文明乘坐公共汽车”?就为导入歌词内容作铺垫。但在老师的提问中大部分幼儿能回答出‘先上后下’‘不乱扔垃圾’、‘不把头、手伸出窗外’····等,只有几个幼儿说出要为老人让座这个主题,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经过进一步的谈话才明白,在平时生活中由于幼儿年龄小,与父母乘车时往往出现的是别人给自己让座,或是根本不会让座。可见,我们生活的氛围和城市中的人、事、物对于幼儿的经验积累有多大的影响呀。因此在活动中我以歌表演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对幼儿文明乘车尊老爱幼、学习礼让的教育培养,希望能为幼儿的文明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84篇、大班音乐活动何家公鸡何家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学唱广东话歌曲,初步对广东话、广东歌曲感兴趣。  
  2.能有节奏地边唱歌曲,边玩猜拳游戏。  
  3.体验和同伴一起歌唱、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乐曲准备:《何家公鸡何家猜》,幼儿会演唱歌曲《大公鸡》
  2.歌曲图谱6张,公鸡图片2张,母鸡、小鸡图片各1张,房子图片8张,石头剪刀布图片4张。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大公鸡》进场。
  2.范唱歌曲,激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和“鸡”有关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提问:这首歌曲跟我们平时听到的歌曲一样吗? 你能听懂歌曲里唱的是什么吗?。
  (2)介绍广东  
  师:这是一首广东歌,是用广东话唱的。你们知道广东在哪儿吗?  
  小结:广东在我们祖国的南方,那可是一个发达、富裕的地方。广东人说话很有趣,广东歌听起来也特别有味道,所以大家都喜欢学说广东话、学唱广东歌。你们想学吗?
  3.出示歌曲图片,并范唱、学习歌曲第一部分。
  (1)师:你们能不能猜出来老师刚才唱的是什么意思?
  (2)教师把歌词用普通话念一遍。
  (3)看课件,学习用广东话说“真奇怪”,“望望公园里”,“鸡”,“谁家”。
  (4)教师带领幼儿看着图谱,用广东话把歌词连起来念一遍。
  (5)教师加上动作范唱第一段。
  (6)幼儿边看图谱边做动作演唱歌曲。
  4.范唱、学习歌曲第二部分。
  (1)出示图片,学习用广东话说请公鸡、母鸡、小鸡三个词。
  师:广东话“鸡”叫“该”,“公该”、“母该”、“小该” 。
  (2)学做公鸡、母鸡、小鸡的动作。
  (3)出示图谱,学唱歌曲第二段。 
  (4)完整演唱歌曲。
  5.学习音乐游戏《何家公鸡何家猜》。
  (1)看视频,介绍游戏规则,幼儿体验探究。
  (石头剪刀布游戏,规则:两位小朋友面对面玩石头剪刀布游戏,赢的人做公鸡的动作,输的人做母鸡的动作,如果两个人同时出一样的话就同时做小鸡的动作)
  (2)讨论:在游戏中,你是唱到歌曲的哪里是时应该出拳?
  (3)体验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何家公鸡何家猜》这首歌词简单、旋律欢快、充满童趣的广东童谣,分析了乐曲结构后,我们又进一步尝试把《石头、剪子、布》这个幼儿常玩且十分喜爱的猜拳游戏引入活动,以歌曲为载体,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音乐节奏感、合作能力的提升。

第85篇、大班音乐你的眼里有个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学习用连续的、跳跃的歌唱方式表现。   
  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与同伴进行表演唱。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⒈相互看看,看到了什么
  ⑴请幼儿与邻座的同伴结对互相看对方的眼睛
  师:从好朋友的眼睛里你看到了什么?
  ⑵小结:你的眼睛里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个我。
  ⑶师:这真是件有趣的事。这里有一首歌就叫“你的眼睛里有个我”,一起来听听吧。
  ⒉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⑴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师:歌曲快乐吗?哪些地方听出了快乐?
  *小结:音乐一跳一跳的(幼儿教育m.qinzibuy.com),唱的“笑哈哈”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
  ⑵听老师清唱歌曲,学习歌词
  *师:歌里唱了什么?仔细听。
  *幼儿说说歌词内容,师逐句演唱,并出示图谱。
  *师:还有一句没听清怎么办?(再听一遍)那我们这次要听仔细咯。(幼儿回答,出示第三句图谱)
  *师:有哪句你不太会的?(引导幼儿一起念一念)
  ⒊学唱歌曲
  ⑴师弹琴,带幼儿一起唱。
  师:你觉得哪个地方唱起来有困难?(观察图谱上的线条,用连贯的声音唱“里”的连音,唱满时值)
  ⑵第三句附点的唱准
  *师:有的地方是连起来唱的,有的地方是一跳一跳的。听听,哪些地方?(师在图谱上做一些跳跃的标记,带幼儿单句练习)
  *师:一起来学一学。
  ⑶表演唱
  *师:我们一起唱的方式叫什么?(合唱)那除了合唱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演唱歌曲?(独唱、轮唱)
  *师:那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幼儿唱)你觉得有什么地方可以做的更好些?(声音要再开心点,唱的整齐)

  活动反思:
  沙老师给了我很多的启发,音乐活动也是艺术领域的一部分,也是要注重“美”的感受,当老师在前面示范唱时,要把情绪带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感受到歌曲的快乐,并且,图谱虽然是用来帮助学歌曲的,但也是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做的再美一点、生动一点。音乐活动不是简单地教会幼儿一首歌,而是要把学唱歌的方法带给幼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幼儿掌握了学唱歌的方法,他们的音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旋律是学会一首歌的基础,当旋律深深印在脑海中的时候,再去学歌词,那么就能更容易的唱出来,而不是一味的去学念、说歌词。不止是音乐活动,每个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有目的的,有目标的,作为新教师的我,应该时刻去思考,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能不能这么做?多问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地改正中成长。

第86篇、大班音乐羞答答教案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学习唱出两句"哎呀呀,哎呀"的不同强度。
  2、根据歌词创编表演动作,学习用不同的姿态、神情表现羞答答的样子。
  3、体验并表现好奇、害羞的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事先玩过"眼睛藏朋友"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幼儿理解"羞答答"的意思。
  1、猜测游戏:你的眼睛里藏着什么?
  和你的好朋友面对面坐好,仔细地看看他眼睛里藏着什么?大家一起说出"朋友的眼睛里藏着我,我的眼睛里藏着朋友"。
  2、幼儿与老师表演"羞答答"。
  "当我看着你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不看我的眼睛了?" 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如果别人一直盯着看我,我会不好意思,会害羞"。
  3、不好意思、害羞还可以用"羞答答"词语表示,请小朋友与同伴进行对视,体验"羞答答"情绪。

  二、幼儿学习歌曲。
  1、教师讲述歌词,幼儿熟悉。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2-3遍,注意唱准"藏"的发音以及唱出"哎呀呀哎呀"的不同强度。

  三、幼儿创编歌表演动作。
  1、启发幼儿创编"羞答答"的动作和神态,如:捂着脸、低着头、玩弄手指头、扭头、摆手等动作。
  2、幼儿迁移游戏中对看时好奇的样子和相对时的配合,创编第一、第二句的动作。
  3、引导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唱第一、第二句时做好奇的动作,在唱到"看得我呀羞答答"时,自由地做害羞的动作。

  四、幼儿表演唱歌曲,并与同伴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害羞的情绪。

  五、音乐表演:拉拉钩。
  刚才,我们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害羞不好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和好朋友拉拉钩做一个大方的好朋友好吗?幼儿结伴游戏。

第87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迷路的小花鸭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理解歌曲的内容与所表达的情绪。
  2、尝试用表情(神态)、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忧伤和愉快的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歌曲的内容与所表达的情绪。
  活动难点:
  用表情、动作表现歌曲的忧伤和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挂图两幅。

  活动过程:
  1、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导入,调动幼儿情绪。
  2、欣赏歌曲第一段,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你听到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小花鸭迷路了,哭着找妈妈)小花鸭在什么地方叫妈妈呢?(池塘边、柳树下)小花鸭是怎样哭着叫妈妈的呢?(嘎嘎嘎、嘎嘎嘎)
  出示挂图一,教师总结:池塘边、柳树下,有只迷路的小花鸭,嘎嘎嘎,嘎嘎嘎,哭着叫妈妈。(这个环节的设计采用了反复欣赏歌曲,让孩子在一遍遍的欣赏中熟悉歌曲旋律,认真倾听歌词,在听听、说说中记住歌词,挂图的出示为幼儿展现完整的画面,有助于理解歌词,为学会歌曲打好基础。)
  3、提问:小花鸭迷路了,谁能帮助小花鸭找到妈妈呢?怎样帮助小花鸭呢?(幼儿展开想象,进行讨论)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唤起幼儿对迷路的小花鸭的同情,激发幼儿积极想办法帮助小花鸭,打开幼儿的思维)
  4、欣赏歌曲第二段,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小花鸭迷路了,这时是谁看见了它呢?(小朋友)小朋友是怎样帮助小花鸭的呢?(把小花鸭抱回家送回家)小朋友把小花鸭送回家,高兴的唱起了歌,他是怎样唱歌的呢?(啦啦啦,啦啦啦)
  出示挂图二,教师总结:小花鸭迷路了,原来是小朋友看见了,抱起迷路的小花鸭,啦啦啦,啦啦啦,把它送回家。(在多次欣赏中,幼儿熟悉了歌曲的旋律,理解了歌词,形成了完整的叙事情节,为幼儿更好地表现歌曲做好了准备)
  5、完整欣赏歌曲,引导幼儿用表情表达乐情绪。
  你觉得这首歌有几段(两段)
  歌曲的第一段说了什么事情?歌曲第二段说了什么事情呢?
  第一段唱小花鸭迷路了,哭着找妈妈,你看到这只小花鸭、听到的哭声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啊?这时脸上的表情又是怎样的呢?
  第二段唱小朋友帮助了小花鸭,把它送回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大家高兴会是怎样的表情?(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幼儿如何表现歌曲的情绪,培养幼儿的情绪意识)
  6、再次欣赏歌曲,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情绪表现歌曲,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多遍。并尝试用动作进行歌表演并结束活动。(反复的欣赏与感受的目的就是为孩子能够准确表现歌曲的性质与内容,所以,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采取多种形式让幼儿来唱歌曲,表现歌曲,达到教学的目的)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我主要针对部分幼儿虽然喜爱小动物却不爱护小动物,因此,我选取了这节音乐课——《迷路的小花鸭》。在活动设计上,让幼儿反复欣赏、感受音乐,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记住歌词。根据中班幼儿思维形象性的特点,让幼儿在欣赏感受歌曲的同时并通过欣赏与歌曲内容相一致的形象挂图,使幼儿耳闻目见有一个完整的意象。在幼儿对音乐旋律性质、内容的感知基础上,幼儿理解了迷路的小花鸭的心情。当我用“你看到、听到迷路的小花鸭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的语言,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帮助幼儿实现第二个目标,尝试用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歌曲,启发幼儿随着音乐做出伤心和高兴的动作、表情,激发幼儿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

第88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快乐的小蜗牛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能完整连贯的唱出歌曲。
  2、感受3/4拍节奏。
  3、演唱中注意衬词“哟哟”要轻声唱,顿音要唱得跳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山、树、花、草背景图,蜗牛图片,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咿呀儿哟,呀咿儿哟。
  要求: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
  2、节奏练习:感受3/4 拍节奏。
  3、学习新歌:
  (1)出示蜗牛图,问这是谁呀?——小蜗牛,他好长时间没外出旅游了,这不,他背上自己的小房子出发了,他看见外面的景色好美呀,有山、有树、有花、有草(出示背景图),高兴的唱了起来,放录音:“咿呀儿哟,呀咿儿哟。”
  (2)打拍子练习,强调3/4拍强弱弱的特点。
  (3)学习歌词:
  听,小蜗牛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师随音乐说歌词,提问他是一只怎样的小蜗牛?——快乐的小蜗牛;他要去干什么?——去旅游;怎样去的?路上又是怎样看景色的?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歌词。
  (4)师清唱歌曲,进一步让幼儿倾听歌曲中唱了什么?
  (5)幼儿跟随琴一起学唱歌曲。
  问:小蜗牛你们快乐吗?——快乐。找几名幼儿到前面来表演“快乐”,这一遍我要看看哪只蜗牛最快乐?请两名幼儿到前面来演唱歌曲,让其他幼儿评价,谁唱的好?好在哪里?
  (6)师加上“哟哟”声,让幼儿比较和以前唱的不一样的地方?听,小蜗牛又说话了,他还要唱一遍,让我们么好好听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提问“哟哟”是谁的声音?——小蜗牛高兴的声音。引导幼儿用活泼、跳跃的声音唱出“哟哟”。
  (7)师幼合作演唱:
  a、师唱快乐的歌声,幼儿唱快乐的叫声;
  b、幼儿唱快乐的歌声,幼儿唱快乐的叫声。
  (8)师幼完整的演唱歌曲(加上动作);
  (9)随音乐唱着歌曲走下去,小我怒我们要外出旅游了,让我们唱着歌出发吧!

第89篇、大班音乐活动刷牙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习边唱边用动作表演。
  2、在间奏处,创编不同的刷牙节奏和快乐的象声词。
  3、体验牙齿健康和快乐的情感。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有正确的刷牙习惯和保护牙齿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小手歌》。
  (1)齐唱歌曲。
  (2)为歌曲创编新的替换词,并边唱边用动作表演。
  2、熟悉《刷牙歌》乐曲旋律。合着音乐拍手、做刷牙动作。
  3、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听出间奏。
  (2)听教师唱歌,在第一段歌曲的间奏处做刷牙的动作,在第二段歌曲的间奏处,发出表示漱口和牙齿健康的快乐象声词。如:咕噜噜,哈哈哈等。
  (3)跟教师学唱歌曲,并在间奏处做刷牙动作以及漱口声,快乐象声词。
  4、创编刷牙节奏和象声词。
  (1)幼儿创编动作“除了歌曲中×××××地刷牙,还能怎么样刷?用动作做出来,大家学一学。”
  (2)创编漱口的水声,如“咕噜咕噜噜”“咕噜噜噜”等,创编表示快乐的象声词和节奏。如“啦啦啦啦,嘻嘻嘻嘻”等。
  (3)教师选用幼儿的创编,集中并反馈,完整地唱歌,注意交换间奏中的节奏和象声词。
  5、边唱边表演。教师唱歌,幼儿按歌词内容做动作。

  活动反思:
  《刷牙歌》这首歌的歌词内容比较简单,幼儿情绪高涨基本上都学会了这首歌曲。整个活动下来,从孩子的表现和接受方面,以及和老师间的配合方面都是非常不错的,发现班上的大多数孩子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非常的浓厚,一些原来上课胆小的孩子也都在积极的参与,我想这是打开孩子兴趣的一个切入点,在日常学习的同时还可以着重从音乐节奏方面培养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节奏感和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第90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钟》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图谱的帮助下,尝试配合演唱两声部歌曲。
  2、感知两声部合唱的形式,体验合作演唱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在图谱的帮助下,尝试配合演唱两声部歌曲。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图谱
  3、幼儿经验:
  (1)熟练演唱第一声部
  (2)合作朗诵两声部儿歌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钟》
  1、我们已经学习演唱歌曲《钟》,你们能用好听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吗?
  2、重点引导幼儿用轻巧跳跃的声音表现钟声。

  二、两声部儿歌朗诵。
  1、我们还学习了两声部的儿歌,你们能用响亮的、整齐的声音念出儿歌吗?
  2、教师指挥幼儿朗诵。

  三、尝试两声部合唱
  1、小朋友们的本领真大,不但会唱歌曲,还会念两声部的儿歌,听到你们的好听的声音,我也忍不住想唱歌了。
  2、教师范唱:要求——教师在唱歌时幼儿安静的听,听好举手回答问题。
  关键提问:今天老师唱的歌曲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录音机唱的是什么?我唱的是什么?
  3、师小结:这首歌曲是一首两声部合唱的歌曲,并且两声部的歌词有不一样的地方。
  4、出示图谱
  请你们看着图谱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这首歌曲的两个声部是一起开始的吗?两个声部唱的歌词是一样的吗?
  5、跟着钢琴演唱第二声部:
  我们看着第二声部,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第二声部。(弹琴)
  6、跟着录音机配第二声部
  (1)我们来给录音机配合第二声部好不好?(教师指图给予一定的提示)
  (2)我们这次不看图谱,一起跟着录音机唱的第一声部来合作,演唱第二声部。
  7、幼儿尝试两声部配合演唱歌曲
  (1)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像念两声部儿歌一样来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2)幼儿自主分成两大组演唱歌曲。
  (3)交换声部演唱。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前幼儿掌握了第一声部的歌曲演唱,两声部的儿歌朗诵,为活动解决了难点,但是从活动过程看,难点解决之后,孩子们对两声部的歌曲演唱没有了难度,很轻松的就合唱成功。所以活动中我进行了随机调整,请幼儿进行指挥,但是孩子们对指挥比较陌生,虽然都踊跃的举手参加,但是指挥的节奏与手势都存在问题,没有开始和结尾。
  措施:
  1、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完善指挥的作用、指挥的方法,提高幼儿的指挥能力。
  2、对活动的难度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没有做出正确的评估,加强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掌握。

第91篇、大班音乐活动对面的兔子看过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基础上,学习按节奏填充歌词,并根据歌词大胆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2、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熟悉歌曲旋律基础上,学习按节奏填充歌词,并根据歌词大胆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难点:能按节奏填充歌词并根据动物的不同心理活动创造性的表现歌词。

  活动准备:
  形象歌谱一张、兔子、大灰狼头饰若干、歌曲磁带、录音机、伴奏磁带、森林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听基本旋律跟教师一起律动进活动室。
  提示语:今天老师带你们一切去森林里去玩。
 
  二、熟悉旋律,填充歌词,学唱歌曲。
  1、谈话引出歌词内容:
  (1)、以游戏口吻引出:森林里有一只孤独的大灰狼,它想找朋友和它一起玩,最后它
  找到了兔子,想和兔子做朋友,可以前兔子和狼是敌人呀,请你想想看狼会怎么说?兔子又会怎么说呢?(幼儿自由猜想)
     (2)、听录音对话一遍,提问:你听到狼和兔子说了什么?(幼儿学习歌词)
  2、熟悉旋律,学习按节奏填充歌词。
  (1)、初步熟悉曲调,介绍歌名。
  A、提示语:兔子听了狼说的话不高兴,狼就唱了起来,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听录音演唱一遍)
     B、提示语:老师把兔子和狼讲的话编成了一首歌,叫《对面的兔子看过来》。
  (2)、看图填充歌词,学唱歌曲。
  A、出示节奏图,教师介绍节奏一遍。
  提示语:现在我们把狼和兔子的对话加进去(边说歌词并讲解形象图片帮助幼儿记忆)
  B、师生按节奏念歌词一遍。
  3、看图学唱歌曲若干遍。

  三、创编动作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1、逐句讲解请幼儿根据歌词形象创编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并表演。
  2、幼儿整体创编表演若干遍,教师讲评。
  3、幼儿分角色表演,体验接纳和被接纳的快乐。
  (1)、大灰狼想和兔子做朋友,可他们原来是敌人,兔子对大灰狼的要求是怎样想的呢?
  (2)、教师扮演狼,幼儿扮演兔子,唱完狼去兔子面前请求兔子的原谅。
  (3)、幼儿分角色表演若干遍,体验接纳别人的快乐。
  4、用英语填充部分歌词演唱一遍。

  四、边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提示语:狼和兔子终于成了好朋友,狼太高兴了,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活动反思:
  新《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把身边的事物美好化,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幼儿通过学习歌曲及对歌词的理解,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加强交往能力,使同伴与同伴之间更好的相处。

第92篇、大班音乐活动《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插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增加对中国传统儿歌的了解。
  2.体验想象的乐趣,尝试创造性地表现大头在雨中的快乐心情。
  3.感受歌曲的幽默和风趣,体验歌曲主人公的乐观生活态度。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过程     
  1.活动导人:幼儿围坐成半圆,老师以节奏游戏导人,分别用广东话、普通话交替问候,让幼儿在相互问候的游戏中感受歌曲三拍子节奏。
  (教师轻声哼唱歌曲旋律,并配以简单有趣的手指游戏,其价值有二:一是吸引孩子进入聆听和专注的状态,为建立清晰的听觉表象做好准备;二是通过有节奏的互动问好,拉近师幼情感距离,为练习三拍子节奏做好铺垫,这是一个互动积累,节奏前置的环节。)
  2.创设情境: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讲述故事“下雨的时候”边绘画,引起幼儿对“大头”的兴趣。
  (在舒缓的钢琴伴奏下,教师以自然的,像妈妈一样的口吻带出了音乐情境中的故事,起到了以情动人,引人入胜的课堂效果。紧接着,老师用象声词“嘟”哼唱旋律,并用简单的美术线条勾勒出音乐情境中的主人公:幽默可爱的大头娃娃,自然而不着痕迹地帮助幼儿进入歌曲,创设了音画结合的课堂效果。)
  3.感受歌曲
  (1)第一次感受歌曲。故事讲到结尾将歌曲带人,幼儿聆听老师完整演唱歌曲。
  师:这个大头可真有意思,不怕雨淋,“我”也想来当大头(伸出大拇指)。
  (2)第二次感受歌曲。借助手指游戏(小幅度手指动作)帮助幼儿感受歌曲。
  师:刚才大头都唱了些什么?
  幼: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下雨能洗澡!…… (幼儿回答后老师用歌声及动作回应,引导其他幼儿一同模仿,帮助理解歌词。)
  (3)第三次感受歌曲。师幼一边玩手指游戏一边倾听老师歌声进一步理解歌曲。
  师:我的“大头”在这,把你的“大头”也拿出来。
  (4)第四次感受歌曲。利用桔子道具引导幼儿跟唱歌曲。
  师:你的头大,我的头更大。(伸出戴有桔子的大拇指) 在“大头”唱歌过程中,老师用动作引导幼儿:一起来!
  (①简单装备,化繁为简。简单的“大拇指”,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成了大头娃娃:老师的手掌和大拇指连接变成了雨伞……跟随歌曲旋律进行的手指游戏吸引着孩子的眼球。激荡和点燃了孩子无穷的想象,简单的装备创造了快乐歌唱的价值。②逐层递进,练习积累。从大拇指大头转换到桔子大头,从个体手的动作过渡到操作桔子教具,从徒手练习过渡到配乐操作,从慢节奏到快节奏……是一个逐层递进,练习积累的过程。)
  4.学唱歌曲
  (1)师幼操作“大头”指偶学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歌曲韵律和内容。
  师:刚才小朋友说“老师你有‘大头’,我们也想有个‘大头’”,别着急,看看这是什么?
  幼:橡皮泥。
  师:我们用橡皮泥做个大头吧!师幼用团的方式制作橡皮泥“大头”,注意跟随韵律节奏进行。
  (2)教师借助橡皮泥“大头”与幼儿一起游戏歌唱。
  师:我们都有了“大头”,看看谁的“大头”最会唱歌。
  (①播种“想象”的种子。橡皮泥大头的引入,满足了孩子探求、想动的欲望,并进一步启迪了孩子的迁移能力:原来橡皮泥也可以当大头呀!②变化带来热情。变则通,不停变换的游戏情境无疑能够保持孩子学习参与的热情,并有效促进歌曲听觉表象的形成。)
  5.表现歌曲 情境:雷声响起,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大头娃娃们,一起去雨里玩玩吧……
  (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1~2次。(教师带领)
  (2)幼儿熟悉动作和韵律后,空间位置可以比较自由和开放,可以跟随琴声自由表达。
  (教师给予动作提示) 尾声:天晴了,大头玩累了,跟着妈妈回家了……
  (①自由表达,释放情感。自由放松的身体表达环节,让幼儿从小的手指游戏过渡到大的身体韵律,是一个节奏积累到韵律和谐的过程。孩子可以轻松跟随歌曲表达情感,既释放了学习过程中的疲倦,又体验了收获的快乐。②榜样示范,秩序学习。带头人教学策略的引入,避免了孩子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迷茫和混乱,有效将孩子的想象内容整合和再现,保障了学习的秩序。 从实录中可以看出,这是一节质朴、自然的课例,相信每位老师看完后都能够效仿和尝试。活动中不需要精美的教具准备,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一个桔子,一根粉笔,一块橡皮泥,一种妈妈的心态,就能把孩子带入想象和愉悦的音乐境界,我想,回到“简单”,应该是童谣传承的最佳方式之一吧!)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93篇、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蜗牛教案反思

   活动来源: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尤为重要。在歌唱活动中,首先应以感受为主,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动起来,并采用游戏等孩子们易接受的形式,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表现歌曲。《快乐的小蜗牛》这个音乐活动具有较强的典型性。这首歌曲歌词浅显,曲调简单且有重复,演唱的技能要求也不高,内容也贴近孩子的生活。通过设计游戏化的活动过程使歌曲更具情趣化及可演可玩性。改变常规的学唱顺序,减轻幼儿的记忆负担,让孩子更轻松地投入到活动中。  
 
  活动目标:  
  1、扮演小蜗牛的游戏中,充分感受、体验乐曲旋律,学唱歌曲。  
  2、初步感知音乐中的三拍子节奏。  
  3、享受歌唱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蜗牛图片、山坡草地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在旋律伴奏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柳树姑娘的辫子好长好长呀,柳树姑娘好美啊,我好喜欢柳树姑娘啊,小朋友,你们喜欢柳树姑娘吗?请你们用歌声来告诉我,好吗?师提醒幼儿用亲切动听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师:你们唱得太好听了,听了你们的歌,我更加喜欢柳树姑娘了。  
  2、引导幼儿用动作加以表现。  
  (评析:一开始的复习歌曲,可以提高幼儿在演唱歌曲方面的技能,引导孩子很快地进入活动状态。)

  二、感受歌曲旋律,体验三拍子节奏。  
  1、创设关于“美丽的春天”的语言情境,引出动物旅游。  
  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小草绿了,五颜六色的花开了,柳树姑娘的辫子在风中摇摇摆摆,许多小鱼在清清的小河里游来游去,春天太美了。许多动物看见春天这么迷人,都想去旅游。  
  2、引导幼儿听旋律随不同节奏扮演小动物。  
  师弹奏不同节奏的旋律(跳音、柱式和弦)引导幼儿听一听、猜一猜是哪些动物朋友,为什么会觉得是这些小动物。并鼓励幼儿随旋律自由进行律动。  
  幼:音乐是跳跃的,小兔、小鹿走起路来也是跳的。  
  (评析:一开始的听音乐旋律学做小动物,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孩子们在听听、玩玩的自我探索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三拍子歌曲的特点,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孩子们在想想、说说、做做中充分进行了表现和体验,也解决了熟悉音乐旋律这一难点,为下面的学唱歌曲埋下了伏笔。)
  
  三、理解歌词  
  1、引出歌曲  
  (1)师弹奏表现小蜗牛走路的旋律,请幼儿猜一猜是哪个小动物去春游。  
  可提示幼儿:走路慢慢的。引导幼儿听旋律学做小蜗牛。  
  (2)请幼儿说说小蜗牛会到哪里去玩,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  
  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评析: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为理解歌词、引出歌曲打下基础。这一环节是为幼儿学唱歌曲作准备的,但是老师没有让幼儿重复地一遍又一遍地记忆歌词,而是在幼儿感兴趣的小蜗牛旅游上做文章,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讲讲、做做中理解了歌词。   
  2、演示教具,学做小蜗牛。  
  (1)师边说歌词边演示桌面教具。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是怎样旅游的。  
  师说歌词。  
  (2)师在音乐伴奏下演示教具。  
  师:小蜗牛旅游时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给它拍手加油。  
  引导幼儿在“给小蜗牛鼓劲”这个情境里不知不觉地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评析:老师进行了层层入深的设计,孩子自由地选择身体动作在最感兴趣的“哟哟”上敲打节奏。)  
  (3)幼儿扮演小蜗牛爬山坡。  
  师:小蜗牛是有节奏的,你们想学小蜗牛试一试吗?  
  (4)引导幼儿听音乐学小蜗牛走路。  
  引导幼儿能随旋律有节奏地学小蜗牛爬。   
  (评析: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四、学唱歌曲  
  1、师范唱。  
  师:老师把小蜗牛旅游的事编成了一首歌。一起来听一听。  
  2、放慢速度,让幼儿试着在音乐的伴奏下填词唱歌。  
  师:小蜗牛太有趣了,我们一起来把他唱进歌里去吧!  
  3、引导幼儿唱好衬词“哟哟”。  
  师:小蜗牛旅游时很轻松,很快乐,应该唱得轻快。  
  (评析:在学唱歌曲时,老师一开始先请幼儿完整地唱,然后分解了难点,让幼儿先唱简单的衬词,再逐步过渡到完整地唱,孩子们一下子就能唱起来,体验到了成功。而且,运用这样的方法后,孩子也能正确地处理象声词。)  
  4、引导幼儿用清晰的歌声表现可爱有趣不怕困难的小蜗牛。  
  5、引导幼儿表现小蜗牛旅游时的高兴动作。  
  师:小蜗牛旅游时心里感到怎么样(很高兴),他会做些什么动作?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创造动感,调动情感,让幼儿人动起来,心动起来,引导他们以自我表现的方式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在前面学唱歌曲、解决难点的基础上,幼儿一下子就能表演起来,做出了许多“亲热”的动作,许多孩子意犹未尽,还想来表演。)
 
  活动反思: 
  在这一音乐活动中,教师一开始就以情感入手,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小蜗牛出去旅游时的快乐心情。接着,又引导孩子在游戏中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在有了一系列充分的体验基础上,孩子们学唱歌词就非常容易,也创编出了许多表示小蜗牛快乐心情的动作,通过创编,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了歌曲的情感。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

第94篇、大班音乐我们大家跳起来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用响亮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感受三拍子的旋律,学习强调句头重音演唱三拍子的歌曲。
  3、体验多种形式集体表演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我们大家跳起来》、幼儿自制面具若干、三拍子节奏卡一张、图谱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引导语:(出示面具)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将要举行欢乐的假面舞会,我要邀请一个朋友作为我的舞伴哦,听,舞会的乐曲响起来了!
  教师随着音乐做三拍子的邀请动作 (重音拍手,后两拍邀请),让幼儿直观
  受三拍子音乐的特点。
  师:看清楚我是怎样邀请舞伴的吗?一起来学一学。

  二、完整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1、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师:欢乐的舞会自然少不了优美的歌声
  师:你听到了歌曲里唱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内容出示相应的图卡)
  2、第二遍倾听歌曲,学习歌曲。
  师:现在我要跟着优美的歌声来邀请舞伴咯。(教师完整清唱歌曲一遍,并邀请舞伴)
  师:我是在歌曲的哪一句之后做出“请”的动作?

  三、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1、邀请舞伴学习歌曲
  师:在舞会上每个人都要邀请一位朋友作为舞伴。谁学会邀请舞伴了?请他来试一试。(其他幼儿小声跟着唱)
  2、引导幼儿互相评价

  四、创造与表现。
  1、幼儿为歌曲编配邀请动作。
  2、鼓励幼儿大胆的表演唱,把自己创编的动作展示出来。

  五、集体表演。
  幼儿自由选择歌、舞、乐的表现形式,全班进行表演唱,充分体验歌曲的欢快情绪。

第95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闹钟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用看图谱的方式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小闹钟机灵、活泼的艺术形象。
  2、学习用二声部合唱的方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完成歌唱作品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猪睡前在床上缠妈妈讲故事、小猪赖床的图片各一;7:00、8:00的钟面各一;图谱;幼儿已经认识小闹钟,在生活中知道用时间来规范自己的作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理解歌曲内容
  1、回忆小闹钟的特点
  2、出示8:00这个钟面
  3、出示小猪缠着妈妈讲故事的图片
  4、结合图谱学唱歌曲的第二声部,教师示范后,幼儿学唱。
  5、同样以这个方式出示7:00钟面和小猪赖床的图片,学习小闹钟叫小猪起床。

  二、借助图谱学唱歌曲第一声部
  1、介绍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的歌曲
  2、教师示范唱歌曲的第一声部,幼儿欣赏。
  3、提问幼儿第一声部的内容,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并解释图谱,跟念歌词
  4、教师演唱,幼儿再次欣赏5、幼儿学唱歌曲两遍

  三、完整演唱歌曲,体现歌曲活泼、轻快的曲调。
  1、第一次幼儿合作完整演唱时请配班老师和我一起各在一个声部和孩子一起演唱。
  2、第二次演唱时互换声部
  3、第三次幼儿独立演唱,教师在一边指图谱提示
  4、第四次幼儿演唱,教师悄悄地录音。

  四、欣赏自己的歌唱作品
  1、欣赏演唱录音,体验合作完成作品的快乐。
  2、脱离图谱完整表演唱歌曲。

  课后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对于小闹钟已再熟悉不过,我以一首《我会变》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接着就变出了一件小礼物,原本我想直接把它变出来,后来一想,要想吸引幼儿,最重要的就是投入于行动中,因此,我就让幼儿上来用手触摸下,由于人都有好奇心,这时的他们,安静的一点声音都没有,我叫了2位幼儿上来,最后,我揭开纱布,原来是一只小闹钟,顿时,深深吸引了他们。在这堂课中,幼儿很喜欢这首歌,我估计跟我创编的动作也有极大的关系,幼儿不仅喜欢唱,更喜欢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最后,在他们熟悉歌词的同时,我变出了一个青蛙钟与小羊钟的头饰,此时,他们表演的欲望更加强烈了,对这首歌掌握的也不错。

第96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蚂蚁搬豆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一天,在操场自由活动时,我看见班上的几位小朋友蹲着一个接一个抱腰,领头的两手食指,中指竖在头上带着后面的小朋友向前跑。孩子们玩得很高兴,觉得很有趣,开心极了。由此,我想到给他们设计《蚂蚁搬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 熟悉并会唱《蚂蚁搬豆》这首歌曲。
  2. 熟悉歌曲后能找到与歌词内容相符的图片并排序。
  3. 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豆子的基本特征。
  4. 了解蚂蚁和豆子自身质量的悬殊。
  5. 感知团结和互助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边听音乐边学蚂蚁,小兔,小猪一起搬豆的活动过程。
  难点: 能随音乐节奏,动作协调去搬豆。

  活动准备
  小豆豆,小蚂蚁,小兔,小猪图片各四张,大篮球,纸箱各四个。

  活动过程
  宝贝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有趣的游戏,好吗?请大家先听歌曲。(放《蚂蚁搬豆》的歌曲)
  宝贝们,这首歌好不好听?——好听!
  那就再听一遍,听听它有几个乐句,用小手拍起来。
  你们听到了什么?歌词里面唱的是谁?在做什么?——唱的蚂蚁,蚂蚁在搬豆豆!
  那我们再听听音乐,站起身来学学蚂蚁搬豆豆,把你们的手脚动起来,小屁股也扭起来,自己想动作。(老师将动作图片画在黑板上,边画边唱。)
  好,很棒!那你们看看黑板上的图片,请找出与第一句歌词相符合的那一幅图。(宝贝们,开始举手,小新,小月等到迅速找到了图片。)
  小朋友的兴致很高,随后找到了与第二,三,四句歌词符合的那些图片。
  宝贝们,我们看着图片来唱唱这首歌好吗?(老师指图,孩子唱,先慢慢地唱两遍,大家都比较熟悉歌词和乐曲了,再一起按节奏唱,边唱边做动作。)
  请孩子们坐回椅子上去
  今天我们学的什么?——歌曲《蚂蚁搬豆》
  这只蚂蚁乖不乖?——乖!
  它搬不动,怎么办呢?——请小兔,小猪,来帮忙!
  它们把豆搬回家了吗?——搬回去了!
  那我们该不该向它们学习呢?——应该!
  学习它们做什么呢?——学习蚂蚁会想办法,学习小兔小猪帮助别人!
  它们一起搬豆开心吗?——开心!
  哇,真棒!我们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不能哭鼻子;别人有困难,我们要去帮助!我们大家要团结互助,才会克服困难,我们战胜了困难心里真快乐!
  好,宝贝们,我们来学习蚂蚁,小兔,小猪怎么搬豆吧!
  (游戏开始):
  我们把大皮球当作豆;小朋友当蚂蚁,小猪,小兔;纸盒当蚂蚁的家。我们可以三人或四人一组去搬豆。规则:第一个小朋友站着,用食指,中指竖起来高举头上,当蚂蚁的头;后面的小朋友弯腰抱着前面小朋友的腰,当着蚂蚁的身子;连着的身体不能断。
  歌曲起,搬豆开始,歌曲[完搬豆结束。大家可以一边搬一边喊口号:“嘿着,嘿着——”先把豆搬回家的蚂蚁先歇着,没有配合好的蚂蚁再和其他组的蚂蚁PK!直到每个小朋友都玩过了,游戏才结束。
  今天的蚂蚁搬豆会唱了吗?游戏会做了吗?好,我们这次音乐游戏活动就结束了。小朋友再见!

  教学反思
  此次备课比较充分,对游戏环节交代也较清楚。游戏让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参加,让每个小朋友都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特别是鼓励了那一部分平衡力相对较弱的幼儿。给予了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重温所做的游戏,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每位幼儿都能边做动作边唱这首歌。
  此次备课也有不足。没有准备蚂蚁,小猪,小兔的头饰。师幼互动不够。如果下次再上这一课,我会把它上得更完善,更精彩,更有趣!

第97篇、大班音乐活动送我一枝玫瑰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新疆民歌的风格及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初步学习随乐曲有节奏地进行身体动作。
  2、鼓励幼儿在歌曲活泼、热情旋律的感染下,积极愉快投入活动。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事先适当欣赏该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送我一枝玫瑰花》的乐曲,掌握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感受新疆民歌活泼、欢快的风格。
  1、让幼儿听第一遍乐曲,说说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教师介绍乐曲的基本特点(新疆民歌)。
  2、让幼儿听第二遍乐曲,感受ABA的曲式结构。
  3、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两拍拍一下手,感受乐曲的基本旋律及附点、切分音多的特点。(两遍)

  二、倾听乐曲,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身体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腿等。重点强调合节奏地做动作和表现音乐的强弱变化。
  2、教师将幼儿想的身体动作编入进去,幼儿观看教师表演。
  3、幼儿跟随教师做身体动作。
  4、个别幼儿带做。(遍数视幼儿的情绪而定)

  三、幼儿随音乐跳新疆舞。

  活动反思:
  活动在幼儿阶段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走进音乐的天地,操作性强,幼儿理解音乐内涵。我们尝试运用多种感官通道共同参与,幼儿需要在听觉、视觉、肢体运动及言语的充分协调下,获得艺术体验。我通过让幼儿反复听音乐,并引导他们用语言、肢体动作、敲击物品、敲击乐器等多种方式来表现节奏,调动了多个感官,通过不断变换幼儿手中的物品,增加难度,引导幼儿在欢快的游戏中反复练习节奏型,不仅让幼儿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情绪情感,更让他们从中获得了艺术体验。

第98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找影子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表演,强化幼儿对影子现象的认知。
  2、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3、懂得遵守规则,培养竞争意识。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活动准备:
  选好平坦的场地,户外阳光要充足;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谜游戏法导入活动: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了,今天我们要做的这个游戏,请小朋友们动脑猜一猜,是什么?(哪一个好朋友,你走它也走。)(影子),真聪明,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找影子》。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找影子》。
  1)放录音《找影子》,请孩子们欣赏,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旋律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示范唱歌曲《找影子》。
  3)老师弹琴,孩子们听着音乐拍打节奏。
  2、学习歌曲《找影子》
  1)、小朋友,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中讲的是什么?怎样才能产生影子?使幼儿熟悉歌词。
  2)、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吧。
  1)老师演唱歌曲,幼儿小声跟唱,跟唱时注意倾听歌词与旋律的配合,让幼儿记住歌词。
  2)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唱准歌词,歌曲中对白与旋律的衔接要自然,注意"嗨"字的发音要洪亮、有力,以愉快的情绪进行演唱。
  3)老师弹琴,孩子们跟唱。
  4)听音乐录音,集体演唱。
  3、为歌曲创编动作。
  1)、 刚才小朋友们唱的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为歌曲编上动作吧。看哪个小朋友想的动作跟别人不一样。
  请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在学会演唱的基础上自编动作。老师将幼儿的动作进行规范整理。
  2)、集体听音乐,师生进行歌表演《找影子》,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3)、听音乐,孩子们表演《找影子》,可分组上台表演,也可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4、室外游戏《找影子》。
  1)、游戏《找影子》:带幼儿一起到室外找影子(树的影子、房子的影子、小朋友的影子、自己的影子等等),观察影子,初步学习光与影子的关系,了解影子大小的变化特点。
  2)、集体听老师的口令练习:影子变大、影子变小、影子不见了的游戏。
  提醒孩子们注意听老师的指令来完成,培养孩子们的集体合作意识。

  三、结束部分:
  音乐游戏《踩影子》:带幼儿游戏,提醒幼儿必须唱完"嗨"时才能开始踩对方的影子,分组进行,数数哪组幼儿踩到的影子次数多。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观察:影子在一天中是怎样变化的,让家长帮助记录下来。
  思维延展点:
  能在音乐活动中大胆创编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第99篇、大班音乐森林音乐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歌曲内容,能够愉快地演唱歌曲,准确地唱出弱起拍。
  2、通过欣赏、随乐意歌词以及看图仿编歌词等活动,学习完整正确地演唱歌曲。
  3、体验森林动物生活的自在和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吕。
  2、音乐磁带或CD,录音机一台。
  3、图片:小松鼠、小白兔、小熊猫、小提琴、喇叭小鼓。
  4、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及小锣若干。

  活动过程
  1、打击乐活动:小看戏。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给《小看戏》伴奏。
  ——教师:刚才,你们用了哪些乐器演奏《小看戏》的?
  2、教师朗诵歌词,感知歌词内容,带领幼儿学习念歌词。
  ——教师讲述歌词《森林音乐家》第一段歌词。
  ——教师:在热闹的森林里有许多音乐家,第一位是谁?他有什么乐器?他是怎样演奏乐器的?
  ——教师出示小松鼠图片和小提琴乐器图片,带领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
  3、学唱歌曲《森林音乐会》第一段。
  ——引导幼儿看图片,教师放慢弹奏音乐,带领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念歌词。
  ——教师演唱歌曲.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跟唱。。
  ——教师:小松鼠怎样拉小提琴?
  ——引导幼儿探索表演小松鼠拉提琴的动作,然后边唱歌边完整地表演第一首歌曲。
  4、看图仿编歌词,学习第二段、第三段歌曲。
  ——教师分别出示小白兔和喇叭图片以及小熊猫图片和小鼓乐器图片。
  ——教师;在热闹的森林里,第二位音乐家是谁?他在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这个乐器呢?
  ——启发幼儿根据第一段歌词的结构,仿编小白兔吹喇叭的歌词,鼓励幼儿快乐地演唱第二段歌曲。
  ——采用上述方法,学习表演唱第三段的歌曲。
  5、完整地看图表演唱歌曲《森林音乐会》。

  活动反思
  《森林音乐家》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在听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特别是歌曲后半段“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愉快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包括后面两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这首歌曲虽然旋律简单轻快,但是有三段歌词,幼儿要很快记住歌词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我让孩子们注意听我一遍一遍地范唱,讨论听到了什么,然后出示图片,降低记忆难度,这首歌曲中有好几个量词,比如一把提琴,一只喇叭,一个小鼓,一个音乐家,孩子们有时会混淆,含糊不清的唱,我还是用反复听地手段让孩子们刺激记忆,能完整的学习歌曲。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第100篇、大班音乐活动外星人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诙谐的风格,初步会唱歌曲。
  2、体验扮演外星人的乐趣。
  3、感受创作外星人语言和动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有初浅的外星人和星球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谈论外星人。
  1、如果我们飞到太空,可能会遇到谁?
  2、地球上的人把外星人叫做“et”,你认为外星人是什么样子的?会住在什么星球上?
  3、外星人走路和说话是怎样的?

  二、扮演外星人。
  1、请你想象一下外星人走路的动作或跑步的模样,他们会说什么语言?
  2、教师自编或幼儿自创一句外星人语言。
  3、一起扮演外星人,用外星人说话的方式、走路的模样来相互交往。
 
  三、学唱外星人的歌。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说说歌曲内容。
  2、幼儿学唱歌曲。
  3、部分幼儿扮演、部分幼儿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 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幼儿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让教师示范固定形动作, 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表演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40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4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大班音乐活动教案40篇,欢迎收藏学习!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及3篇》:小班体育活动教案及3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大班教案大全10篇科学》:第1篇、大班科学活动动物本领大搜索教案反思   设计理念:  儿童天生就对动物充满了喜爱和好奇,大班的孩子对动物的关注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可爱、有趣,他们更多地想了解动物有什么特殊的本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启示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