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中班社会课外教案20篇

日期:2021-07-13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中班社会课外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中班社会课外教案20篇

第1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爱惜粮食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要学习爱惜粮食。
  4、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水稻、麦子、农民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B、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爱惜粮食
  (1)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对待粮食呢?
 

第2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家乡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乡所在的城市或乡镇的名称。
  2、通过欣赏PPT,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土特产等。
  3、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自制PPT(名胜古迹、特产等)
  2、事先请家长给幼儿介绍有关家乡的传说、革命故事等。
  3、字卡:常熟
  4、方言儿歌音频《常熟好地方》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活动
  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图片(方塔及周围环境),请你们看看这是在哪儿?
  2、根据幼儿回答小结:图上有一座高高的塔,旁边还有小桥、小河、石头,这是我们家乡的一个有名的风景。
  3、师:你们知道我们家乡的名字吗?(出示字卡“常熟”和幼儿认读)

  二、欣赏PPT,了解常熟的一些名胜。
  1、师:我们的家乡常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你到过常熟的哪些地方呢?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2、根据幼儿的回答选择播放图片PPT并介绍,如虞山、方塔公园、亮山公园、尚湖、沙家浜等。
  虞山:虞山是常熟的一座山,山脚下有言子墓,山上有座亭子叫“辛峰亭”。
  方塔公园:在方塔公园里有一座很高的塔,我们在方塔街上就能看见它,它是四方形的。公园里有银杏树、长廊、亭子、石阶、小桥、石刻等建筑物。
  亮山公园:还记得我们小班秋游的地方是哪里吗?对了,就是亮山公园。你在亮山公园里看见过什么?(亮山湖、草地、亭子、喷泉、动物园等)
  沙家浜:在沙家浜风景区里种了很多的芦苇,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种芦苇吗?(向幼儿简单介绍原因)在沙家浜,还有一个“春兰茶馆”呢!
  尚湖:你们去过尚湖吗?尚湖风景区里有什么?

  三、继续欣赏PPT,了解常熟的一些特产。
  1、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常熟的一些有名的风景,其实常熟还有很多特产呢!你们知道什么是“特产”吗?(特别有名的产品)常熟有哪些特产呢?(幼儿自由表述)
  2、播放PPT:阳澄湖大闸蟹、桂花酒、叫花鸡、绿毛乌龟等,引导幼儿认识。
  3、师:你还知道常熟其他的特产吗?

  四、学念方言儿歌《常熟好地方》
  1、师:关于我们的家乡常熟,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学学吧!
  播放音频,带领幼儿学念儿歌。

第3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学会等待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背景:
  在生活中,等待是不可避免的,学会等待也是遵守规则建立秩序的必要条件。据平时对幼儿的观察,发现中班孩子在等待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耐心,经常出现吵闹、游离于活动之外等现象。于是,我们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着手,从倾听等待、排队等待、合理安排等待时间三个方面设计了社会活动“学会等待”,旨在从小培养幼儿耐心等待的好习惯,增强幼儿文明意识。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等待的意义。
  2.通过交流讨论,探讨等待的多种方式。
  3.逐步养成安静有序等待的好习惯。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卡通小闹钟、时钟音乐、等待标志、情境图,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发兴趣
  师:叮铃铃……是谁在唱歌?(小闹钟)
  师:小闹钟第一次来做客,我们都是小主人,来,带着小闹钟一起前进吧!
  (师幼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模仿钟摆动作。)

  二、运用多种方式,了解一日活动中的等待
  1.借助图片,理解上课中的等待。
  师:现在是几点钟?这个时间,我们在干什么?(出示上课的画面)上课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
  幼:认真听讲;要举手回答问题;老师讲课不插嘴……
  师:老师讲话、同伴发言时该注意些什么?
  幼:要认真听。
  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幼:能学到很多知识和本领、能听到别人的回答。
  师:为什么不能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大家一起回答呢?
  幼:听不清楚;太吵了。
  小结:倾听是一种礼貌,学会倾听更是等待的一种方式。别人讲话时,小朋友要养成安静倾听的好习惯。你们听:小朋友,守秩序。老师讲话认真听,同伴发言我安静,会等待,会倾听,才能学到真本领。
  2.组织讨论,体验午间时的等待。
  (1)餐前等待
  师:看,现在指针停在什么地方?(11点)午餐前,我们做了哪些事?
  幼:玩手指游戏、上厕所,洗手等。
  师:小便、洗手时人很多,我们该怎么办?(等一等、排队)
  教师利用肢体模拟情境:我是一个水龙头,你们怎样来洗手?
  请几个小朋友示范排队轮流洗手。
  师:为什么不能大家一起来洗手?
  幼:你争我抢反而洗不到,还会摔跤。
  小结:排队、轮流也是等待的一种方式。你们听:小朋友,守秩序。上厕所,洗小手,人多的时候要等候,不推不挤会轮流。
  (2)餐后等待
  师:吃午饭、散步、午睡的这段时间,我们还有什么地方需要等待?它们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幼:我先吃完安静坐着;我睡醒了安静躺着;我走路快了,停下等一等……
  师:对了,我们应该这样做:吃东西,慢慢嚼,等待大家都吃饱,睡午觉,醒来了,不吵不闹很重要。
  3.观看视频,学会安排放学时的等待方式。
  师:小闹钟,真听话,滴答滴答向前走。现在小闹钟走到几点啦?
  师:看,他们在做什么?这些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播放视频①:幼儿奔跑、吵闹等)
  等待爸爸妈妈来接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
  师:现在,他们学会等待了吗?(播放视频②)
  小结:合理地安排活动也是学会等待的一种方式。你们听:小朋友,守秩序。放学以后不乱跑,爸妈没来会等候,安全游戏又快乐。

  三、认识等待标记,将等待延伸到生活中
  师:除了在幼儿园,生活中还有哪儿需要等待呢?
  (幼儿回答,教师介绍标记和场景图。)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找一找,你们觉得哪些地方需要等待就把标记贴上。贴好后和同伴说说为什么要贴在这儿?
  (请幼儿相互检查。)

  四、放松活动,舞蹈《小闹钟》
  找到了这么多需要等待的地方,小闹钟要来夸夸我们呢,它想邀请我们一起来跳个舞。

  活动反思:
  在中班进行有效的秩序教育十分必要。如何搭建适宜的支架,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进而去自觉地理解、接纳并遵守相应的规则呢?我们课题组推出的这个活动,执教者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使幼儿在回忆经验、交流讨论、观看视频等过程中理解了等待的意义。
  本次活动体现了两个特点:
  1.以“小闹钟”为主线,串联活动过程。
  一个小闹钟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不同时段配上海顿的经典乐曲《切分时钟》,幼儿学着小闹钟的钟摆随乐起舞,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带来的快乐。孩子们在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等待的方式。
  2.以“儿歌”作总结,凸显活动目标。
  活动中,每个环节的提问,都能激发幼儿的经验回忆,少了教师的机械讲授,多了一些轻松与自然。同时,老师还适时地加入儿歌进行总结,琅琅上口的儿歌生动地概括了等待时需要懂得的秩序,让抽象的规则变得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儿体会到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欢。

第4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好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背景:
  中班阶段的幼儿精力充沛,随着幼儿动作、语言、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他们开始喜欢和朋友一起游戏,但由于缺少交往经验与能力,在活动中常因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同伴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我设计了教学活动《好朋友》,目的是引导幼儿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会用适当的方式解决朋友间的不愉快,感受与同伴交往的快乐,从而满足幼儿交友的渴望与需求,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活动目标:
  1、学习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2、用适当的方式解决朋友间的不愉快。
  3、感受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重点:
  学习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难点:用适当的方式解决朋友间的不愉快

  活动准备:
  教学PPt、音乐、亮光纸、自制纸袋、托盘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说一说
  请幼儿玩游戏《找朋友》进入活动主题。鼓励幼儿找自己的好朋友说一句悄悄话,初步感受与朋友分享悄悄话的快乐; 小朋友们都玩过“找朋友”的游戏,今天我们玩“找朋友”的游戏老师有个新的要求,请你找到好朋友之后和好朋友说一句悄悄话。

  二、看一看、说一说
  1、 请幼儿边看PPT边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幼儿说一说,小兔为什么会用好听的声音给小熊讲故事,引导幼儿说一说故事里的好朋友是怎样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
  2、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与朋友之间的事情,学习与朋友友好相处。
  3、说一说,故事里的好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4、请幼儿看老师表演《拉拉勾》,鼓励幼儿想办法说一说应该怎样解决朋友之间的不愉快。
  5、游戏《照镜子》,引导幼儿互相关心,体验交往的快乐

  三、动一动、说一说
  歌表演:《好朋友》引导幼儿体会与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活动延伸:
  《纲要》中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因此,活动之余,我利用区域开展了角色、表演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朋友之间的互动、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以及模仿等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活动反思:
  在社会活动《好朋友》的教学设计中,我能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预设活动目标,能选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欣赏故事引出活动主题,运用谈话引导幼儿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探讨寻找问题答案,引导幼儿参与表演来巩固对知识的习得。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为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及目标的达成奠定了基础。幼儿通过观察、模仿、表演等形式积极参与、感受活动过程。同伴之间的互动、老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为幼儿的探索、交流、学习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活动的过程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足之处是老师的个别指导能否促进幼儿主动有效学习的度掌握的不够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重点关注。社会活动能否成功地完成,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第5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新年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过新年是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高兴的大事。如今,刚过了新年孩子们还沉浸在热闹的新年气氛中。我抓住契机,结合新课程中“新年树”的主题,我便设计了本次活动“过新年”。活动中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游戏与观察中感知新年礼物的颜色,在看看、讲讲、玩玩中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礼物的颜色,对颜色感兴趣。
  2、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活动中说出礼物的颜色特征,激发幼儿对各种颜色的毽子的不同玩法

  活动准备
  礼物盒(红、黄、蓝、绿)若干、毽子(红、黄、蓝、绿)若干、新年帽若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生每人戴一顶新年帽进教室)
  (教室地毯上放有好多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礼物盒)
  师:宝宝,过新年啰!看,新年老爷爷给我们宝宝送来了许多许多礼物,真高兴呀!

  二、观察交流:
  1、(围坐)
  师:宝宝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最喜欢新年老爷爷带来的哪个礼物?
  (引导幼儿说出礼物的颜色特征)
  (幼儿可集体自由说说:也可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认一认)
  2、师:宝宝猜一猜,这些盒子里会有什么礼物呢?
  ——幼儿自由猜想,老师肯定每一个幼儿的想法。

  三、游戏分享:
  1、每个宝宝选一个小盒子,拆开看看小盒子里是什么礼物?
  ——幼儿拆礼物
  观察宝宝拆盒的过程,适时地进行引导。
  2、师:盒子拆开了,里面藏的是什么呀?(毽子)
  这些毽子是什么颜色的呀?(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毽子的颜色,并讲出毽子的颜色)
  3、幼儿玩毽子
  师:宝宝,我们一起和毽子做游戏吧!
  (可采用多种方法分别玩各种颜色的毽子,如:抛毽子、顶毽子、踢毽子等)
  如:我们先找一个红颜色的毽子,“红毽子,红毽子,抛起来。”……
  4、宝宝们,新年老爷爷送的礼物真好玩,过新年真好!
  ——放背景音乐《新年好》。活动在歌声中结束。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的设计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做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创设情景中生成主题
  我通过倾听、观察、谈话,及时捕捉幼儿的爱好。新年给予了孩子们太多美好回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索兴趣。我尊重幼儿的自发生成活动,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生成活动,而且给予极大鼓励,并为此创造了一种自由、轻松的氛围,让孩子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我表现、充分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使活动成为幼儿生活的舞台,成为幼儿自我发展、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

  二、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师生戴一顶新年帽进教室,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快乐,心里激荡着过年的喜悦,这次活动伴随幼儿求知欲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使幼儿在活动中,自始至终充满学习兴趣,共同体验到了过年的气氛。

  三、做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让幼儿在活动中成长
  在活动中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我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感受到了新年的喜庆气氛。

第6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环保小卫士教案

  设计意图:
  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今天,科技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环境问题却日趋严重,作为跨世纪的儿童,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是他们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但是由于幼儿年龄小,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的影响,导致有些孩子会看见地上的垃圾视若无睹;有些孩子喜欢玩水,让水哗哗直流;有的虽然意识到,却缺乏主动性;还有的不付诸于行动,言行不一致。所以我生了这一活动。通过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从环保教育中受益,让更多的人纳入环保教育的阵营。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说出环境受污染的来源,认识其危害,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懂得怎样保护环境,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3、能与同伴合作交流对环境受污染及保护环境的感受。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活鱼
  2、污水
  3、洁净的水
  4、鱼缸

  活动过程:
  一、 比较观察两盆不同水质的鱼缸,让幼儿讨论,了解水污染,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幼儿观察)两个鱼缸里有什么不同?(一个鱼缸里的水清澈透明有小鱼在游,另一个鱼缸里的水浑浊、不干净。)
  师:这里是被工厂排放的废水污染的水,小鱼在这样的水里会怎么样呢?(把小鱼放到污水中观察,一会儿小鱼死去了。)
  师:水被污染了,小鱼死去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被污染的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观察哪些环境被污染了?(观看录象)

  二、教师播放视频录象,扩展幼儿对污染的认识。
  师:是什么污染我们的环境?(幼儿回答)
  空气污染
  乱砍树木
  河水污染
  乱扔垃圾

  三、 讨论:
  师:我们的地球受到了这么多的污染,那么我们怎样做来保护它呢?
  ①在家中应该怎么做?
  (不大声吵闹,轻走、轻拿、轻放、轻轻关门;节约粮食;不乱扔垃圾,与大人一起进行垃圾分类。使用节能灯具,节约用电;关紧水龙头,不浪费水;帮大人把淘米洗菜的水浇花;劝妈妈不用含磷洗衣粉;
  不吃不穿不用野生动物制品;选购绿色食品,少食用油炸、红烧食品;
  少买过度包装的东西;不笼养鸟类等)
  ②在幼儿园应该怎么做?
  (不大声喧哗,养成轻开轻关、轻拿轻放、轻行轻走习惯;不随便丢弃用过的塑料袋,编织袋,软包装盒;不乱扔废垃圾,注意垃圾分类回收;不浪费纸张等。)
  ③在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做?
  (买东西少领取塑料袋;自备饭盒,不用一次性快餐盒;不破坏绿化,不摘花、不损坏树木;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废弃物,参与垃圾分类;
  不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劝大人骑自行车,出门坐公交车,少坐或不坐小轿车、摩托车等。)
  ④在大自然中应该怎么做?
  (不乱扔果皮、废弃物;爱护小动物,在动物园,不要惊吓动物和乱投食物;爱护每一块绿地、不攀折、不损坏花草树木;看到毁树,乱扔垃圾不文明现象要及时制止,向有关部门报告;与爸爸妈妈等家人野炊时,不用一次性的用品;外出旅游时,不乱扔、不乱涂、做个文明的小游客等。)
  结合各种污染,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能做到的环保行为,并给予肯定,颁发奖章。

  四、 争当环保小卫士
  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得到了奖章,让我们都像刚才小朋友说的那样成为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五、结束活动。
  游戏音乐:《救小鱼》

第7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逛超市教案

   设计意图:
  超市购物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且热衷的游戏活动,为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快乐成长,帮助幼儿了解超市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由此设计了本次社会活动《逛超市》。通过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的真实情景,体验在超市购买物品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从而体现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化、生活化的理念。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超市的作用,物品摆放的规则,超市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尝试去超市购物,体验生活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
  2、活动室里布置一个小超市。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参观超市。
  在参观超市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摆放、购物的流程、工作人员的工作分工等。

  二、购买流程
  回活动室后出示商品,引导幼儿回忆超市购买流程。
  1、师:你们知道这些商品是从哪里买来的吗?超市中人们是如何买东西的?
  2、幼儿讲述、交流自己在超市购买东西的经验。

  三、购物流程图
  结合幼儿用书及超市购物流程图,讨论超市购物要领。
  1、师:超市有哪些物品?(让幼儿知道生活中的一般用品,超市里都有)。
  2、师:这些物品是如何摆放的?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这样便于人们寻找物品和超市自身检查货物是否齐全)。
  3、师:商品上的标签有什么用处?(让幼儿知道标签可以让顾客看到价格以及收银员用仪器将价格输入到计算机中,最后可以将总价格显现出来)。
  4、师:去超市购物的顺序是什么?(让幼儿知道流程是:进入超市——取购物篓/购物车——选择自己需要的物品——到收银台等待结账——提着购买的物品回家)。

  四、游戏:“超市购物”。
  1、师:我们班今天也开了一家小超市,大家来购物吧。
  2、教师当收银员,幼儿当顾客,进行游戏。

  五、谈话:超市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师:你们还去过哪些超市?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要有那么多超市?有了超市,人们的生活变得怎样了?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可开展“娃娃超市”的游戏,让幼儿自由购物,进一步了解超市的购物过程,体验超市的方便和社会的乐趣。
  2、家园共育:家长去超市购物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超市里的环境,认识超市的各种设施及购买程序。

第8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爱我家教案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曾明确提出,社会领域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其中让幼儿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故事《小乌龟找家》里的小动物是小朋友熟悉和喜爱的,该故事情节浅显易懂,蕴含着丰富的"爱家"的教育内容,从故事中幼儿让幼儿了解到小动物像人一样都有自己的家,它们在自己的家里很快乐,从而激发幼儿爱家、爱班集体、爱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人和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在自己的家里有家人、有喜欢的东西,体验一家人相亲相爱的快乐情感。
  2.喜欢自己的幼儿园和班级,感受集体带来的幸福感,愿意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培养幼儿与家人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亲情。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小乌龟找家》课件。
  2.家人相亲相爱的图片若干。
  3.音乐《我爱我的家》

  活动过程:
  1、图片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图片:流泪的乌龟。
  ·提问:小乌龟怎么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小乌龟找家》
  2、故事植入,感受小动物“家的温暖”。
  ·提问:小乌龟为什么哭?它最后找到自己的家了吗?它的家在哪呢?它找到家后心情如何?
  ·小乌龟在去找家的路上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的家各在哪里?小动物们在自己的家里心情怎样?
  ·为什么小动物在自己的家里很快乐?
  小结:对,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有的小动物的家在森林里、有的在大树上、有的在小河里,它们在自己的家里有自己的家人、自己的伙伴,很安全、很快乐!
  3、移情体验,感受自己“家的温暖”。
  ·小朋友有自己的家吗?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家里有亲爱的家人、喜欢的东西,而且一家人相亲相爱,每个人在自己家里都感到很快乐。
  ·如果你们没有了家,会怎么样?心里有什么感觉?
  小结:对,原来家还能给我们安全感,有家的感觉真好。
  4、情感升华,体验大家庭的温暖。
  ·除了自己的家,我们班的小朋友还有一个共同的家,你知道是哪里吗?
  ·你喜欢中七班、喜欢开发区幼儿园吗?为什么?
  ·那我们能为这个大家庭做点什么呢?
  小结: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会带给我们幸福温暖的感觉,在家里很快乐。我们不仅要爱我们自己的家,还要爱幼儿园,爱我们的班级。
  让我们一起唱着歌曲《我爱我家》一边尽情地到家中去玩耍吧。
  附 故事《小乌龟找家》
  沙滩上一只小乌龟出现了,它东瞧瞧西看看,外面的世界真大,可我的家在哪儿呢?
  小乌龟爬呀爬,爬到小河边,看见许多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就问:"小鱼,小鱼,你们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对不起,小乌龟,我们不知道,我的家是小河我们在河里真快乐.
  小乌龟又往前爬去,看见一只小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就问:"小蚯蚓,小蚯蚓,你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对不起,小乌龟,我不知道,我的家是大地,我在泥土里真快乐."
  小乌龟继续往前爬,看见几只小鸟在树上玩耍,就问:"小鸟,小鸟,你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对不起,小乌龟,我不知道,我们的家是大树,在树上休息、唱歌真快乐!"
  小乌龟继续走着,看见一只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也在爬行,就问:"小蜗牛,小蜗牛,你知道我的家在哪儿吗?"小蜗牛说:"小乌龟,你瞧瞧我,再瞧瞧你自己的背上."小乌龟转过头来瞧瞧自己的背,笑了:"谢谢你,我找到自己的家了."
  小乌龟把自己的头四条腿和尾巴全部都缩进了自己的壳里:"呀!我也有家了,我的家又舒服又暖和,我在家里真快乐!"

第9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打电话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理念:
  《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纲要》指出,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尤其科学领域的目标指出:“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本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是“有趣的声音”,活动以幼儿喜爱的多种形式展开,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倾听和表现各种声音,引起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在一次与家长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幼儿对打电话很感兴趣,并经常想打电话给老师或小朋友,于是,这个关于声音的小子题便这样产生,本次活动的目标、活动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整合性,活动始终以打电话为线索,贯穿于整个过程,希望通过开展这个活动,激发幼儿各种积极的情感和探索的声音的兴趣,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活动目标:
  1、享受打电话的乐趣。
  2、愿意表现自己的情感。
  3、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内容设计:
  中班主题活动“打电话”
  台式电话2部、一次性纸杯、毛线、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1)老师口袋里放着一部手机。铃响,老师接听,说礼貌用语,挂上。
  师:“老师刚才在做什么?”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经验。
  教师:“你们平时打过电话吗?”“喜欢打给谁?”
  2、幼儿交流经验:怎样打电话?
  (1)小朋友交流经验,老师在适当时示范。
  (2)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尝试使用礼貌用语(用手做打电话状)。
  (4)小朋友自由尝试打电话。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平时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们来试试吧。”
  3、幼儿体验打电话的心情和乐趣。
  师:“小朋友刚才都很能干,现在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1)全体幼儿一起复习一遍。
  (2)对歌.女孩:“喂、喂、喂,你在哪里呀?”男孩:“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师:小朋友唱得都很好,现在我们来对歌吧,女孩唱:“……”男孩唱:“……”.我们看女孩和男孩谁能干!
  (3)女孩和男孩交换角色。
  (4)师总结:男孩和女孩都很能干,来,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
  4、幼儿制作电话,游戏:打电话。
  (1)师:“小朋友都说了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来动手做电话,跟好朋友一起玩游戏。”
  方法:把毛线从杯子上面的小洞穿过去,然后拉出来,把毛线的这头绑在牙签上,另一头也一样……瞧,电话就这样做好了。小朋友来试试吧。
  (2)幼儿两人一组制作电话,玩游戏。
  师:“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跟你一起制作电话,做好了就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打电话的小朋友把话筒放在嘴上,接电话的小朋友把听筒放到耳朵上,说话的时候悄悄的说,看看你的好朋友是不是能听见。”附歌曲: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尤其在活动过程中,孩子还发现了要把线系牢在牙签上,并且牙签要横放,电话线才不会断。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活动的深度可以更深一些,在动手制作部分,老师可以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想想怎么样可以制作成电话,并动手操作,然后老师再总结示范。在最后一个环节,可以引发幼儿的思考:“为什么线可以传声?”从而使大主题的目标也得以体现。

第10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夏天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当地的气温、天气、河湖、池塘、植物生长情况、动物的出没、农业生产、人的衣着等,与春天相比有什么变化。
  2.挂图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问:谁能说一说春天有什么特征?(可以用歌谣回答。)
  2.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
  3.讲述: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夏天有什么特征。(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比较图中的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春天、夏大
  (2)分组观察、讨论: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认识夏天的一般特点,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夏天的基础知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当地夏天的特征。
  ①天空有什么不同?(夏天的天空多云。)
  ②树木有什么不同?(夏天的树叶茂密,桃树结出了桃子。)
  ③田野里的庄稼有什么变化?(玉米长高,小麦成熟,开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么变化?(河岸长满绿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开放。)
  ⑤人的衣着有什么变化?(换了夏装。)
  ⑥孩子们在户外玩什么?(游泳)这说明夏天的天气怎样?(变暖。)
  (4)分组讨论:每幅图说明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5)教师小结:夏天与春天的不同。(可参照下表中的内容进行小结。)
  2.比较当地的夏天与春天的不同
  (1)讲述:课前,你们观察了我们这个地方在这个季节的自然情况,下面来汇报一下。
  (2)汇报观察结果:
  认识当天夏天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①我们这个地方的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个同?
  ②我们这个地方的夏天与图中的夏天有什么不同?
  (以上两个问题,如果学生不能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分别提出一些问题──天气、河水、树木、庄稼、鸟、昆虫、农业生产等进行比较。)
  (3)教师小结: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征是相似的,但具体的特征(例如天气热的程度、什么树开花、什么庄稼和果实成熟、什么鸟飞来等)有所不同,夏天到来的早晚、延续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国,一般来说,南方夏天到来的早,延续的时间长,天气特别热;北方夏天到来的较晚,延续的时间较短,天气也没那么热。
  这个问题的讲解,有助于学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学的局限性。

  (三)巩固练习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夏天的特征。
  2.学习歌谣──夏天
  此歌谣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点,教师可以参照此歌谣,根据当地夏天的特点重新编写。这样,学生学起来更亲切,更有意义。
  夏天天气好炎热,
  天气多雨河水多。
  柳叶茂盛桃子熟,
  野草开花满山坡。
  布谷鸟在树上啼,
  蝉在树上高声歌。
  玉米长高麦收割,
  小孩游泳乐呵呵。

  (四)布置作业
  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大自然,随着季节的推移有什么变化。

  教学参考知识
  夏天的特征
  (1)夏天天气炎热,有时会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长,夜晚短;
  (2)夏天,各种昆虫,小动物都出来活动,许多鸟开始脱羽毛,有许多兽的毛也脱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长十分茂盛;
  (4)夏天是农民最忙的时期,他们要进行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劳动;
  (5)夏天,人们穿浅色和单薄的衣服,许多人都积极参加游泳活动。

第11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拜年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以过年活动为背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重新体会过年愉快的情景。
  2、让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习惯。
  3、让幼儿懂得拜年体现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一种美德。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培养幼儿尊敬长辈和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
  1、糖、饼干若干。
  2、录音机一台。
  3、红包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分组:第一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第二组:敬老院的爷爷、奶奶。
  第三组:爸爸、妈妈、孩子。
  2、活跃气氛:
  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年吗?喜欢去拜年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拜年”的游戏。
  3、游戏开始,各组各就各位。
  放鞭炮录音,小朋友们一起喊“过年啦!”
  在喜庆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小朋友们喜笑颜开。
  指导语:请爸爸、妈妈、孩子去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拜年。
  爸爸、妈妈、孩子拿着糖、饼干去拜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把红包发给了孩子。
  小扮演者们在一片祝福声中乐开了怀。
  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忘记了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了吗?
  于是,爸爸、妈妈领着孩子拿着礼物走向敬老院,看着他们和爷爷、奶奶拥抱在一起,活脱脱的一副家庭祖孙欢乐图。
  4、游戏结束。师幼交流游戏的心得:
  尊敬长辈,对人有爱心,有礼貌。
  5、小结:点评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表扬认真扮演角色的幼儿,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

  教学反思
  老师的经验水平不够,没有更高层次的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没有更深刻的让孩子懂得回报和感恩。

第12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交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该用怎么样的态度,行为和方法去交朋友。根据孩子出现的这些情况,设计了“交朋友”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孩子可以学会如何去结交朋友。

  活动目标
  1.学习结交朋友的方法。
  2.懂得关心和尊重他人才能被他人喜欢或接纳。
  3.体验不被他人喜欢和被他人喜欢的不同心情。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鼓励和引导帮助幼儿大胆交朋友;
  活动难点:理解交朋友的方法和道理。

  活动准备
  创设情境和小鸡的“家”;
  让一个幼儿扮演小鸡,一个幼儿扮演小鸭,教师扮演鸡妈妈;
  鸡鸭头饰。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老师:今天我请大家看一个故事表演《小鸡交朋友》,请大家看看小鸡是怎样找朋友的。

  二. 典型活动和评议
  情境表演1:
  老师:有一天,小鸡在家很闷,出去找朋友玩,它来到池塘边,看见了小
  鸭,就叫:“小鸭,小鸭,一摇一摆,快来!跟我一起玩。”小鸭生气地不
  理它,一摇一摆地走了。
  问题:1.大家说说,为什么小鸭不跟小鸡做朋友?
  2.小鸡没有找到朋友,它的心情会怎样?
  情境表演2:
  鸡妈妈对小鸡说:“你知道为什么找不到朋友吗?你平时不关心别人,还取笑别人,别人怎么会喜欢你呢?
  老师: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想个办法吗?小鸡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幼儿发言……
  鸡妈妈对小鸡:你听到了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对别人要尊重,亲切有礼,别人才会喜欢你,才会愿意跟你做朋友,不尊重别人,谁愿意和你交朋友呢?
  老师:小鸡再去找朋友,在池塘边又见到了小鸭,对小鸭说:“小鸭小鸭本领强,游泳捉鱼样样棒,小鸭请跟我一起玩好吗?”(小鸭高兴地答应小鸡,两人手拉手在音乐声中跳舞)。
  老师总结:1.鸡妈妈给小鸡说了什么道理?
  2. 后来小鸡为什么能交上朋友?现在小鸡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三.让幼儿尝试交朋友
  1. 幼儿学习与小鸡小鸭交朋友;
  2. 幼儿在班上找朋友。
  老师:你们都找到朋友了吗?请把你交朋友的方法告诉大家好吗?

  教学反思
  此活动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提问有层次,简练,在情景中能体验出情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以故事引入,通过听和说的练习,教师和幼儿的互动,气氛活跃,由浅入深地帮助引导幼儿理解和学会交朋友的道理和方法。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礼貌待人,让幼儿体会到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欢。

第13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少数民族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本土环境因素,幼儿所在的居住地就是蒙古族自治县,幼儿已经对少数民族有了浅显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培养幼儿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重要部分之一。“多彩的民族”系列活动从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角度,通过认知探索活动、社会活动、亲子实践活动等不同的形式,使原本抽象的各民族文化在幼儿眼中具体而生动起来,从而帮助中班幼儿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而培养他们热爱多民族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的聚居地、服饰、风俗习惯等,知道他们是少数民族,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祖国,团结少数民族的情感。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特色。
  教学难点:能通过各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和特色辨认不同的少数民族。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请幼儿了解自己的民族。
  物质准备:flash课件、课件、《爱我中华》磁带、少数民族头饰。

  活动过程
  导入。
  师:今天,让我们随旅游团一起坐飞机去旅游好吗?(课件出示飞机飞行,幼儿同时动作飞机飞行状)来到了新疆的上空,飞机慢慢降落,大家下飞机,轻轻地坐下。(出示中国地图画面课件。)切换展开。
  (一)认识维吾尔族。
  1.(一组幼儿戴维吾尔族帽。)大家好:我是维吾尔族的导游,欢迎大家到新疆来观光旅游。
  2.演示课件:
  (1)你们了解维吾尔族,了解新疆吗?
  (2)他们在干什么?(跳舞。维吾尔族喜欢跳舞,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3)维吾尔族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款式的?(都戴小帽,女的穿黑色坎肩、长裙、男的穿对襟长袍。)
  (4)新疆有什么特产?(哈密瓜、葡萄、葡萄干)
  (5)维吾尔族人在干什么?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弹冬不拉、吃羊肉串、摘葡萄)
  (6)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听说我们来旅游他们正跳舞欢迎我们呢!我们一起去参加吧。(大家一起学跳新疆舞蹈。)丰富词汇:亚克西。
  (7)今天,大家在新疆的旅程就结束了,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二)认识蒙古族
  大家坐飞机微闭双眼来到查干湖的上空,慢慢降落,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幼儿睁眼做惊讶状,这么热闹啊,是什么日子呢?(民俗旅游节)
  2.演示课件。
  (1)他们在干什么?(居住蒙古包、拉马头琴、跳舞、祭敖包,举行民俗婚礼,
  (2)蒙古族穿什么样的衣服?(头上扎头巾、穿斜襟长袍、靴子、扎腰带)(3)他们在讲什么?(讲蒙语)指名蒙古族幼儿用蒙语和大家问候。
  3.大家想对蒙古族有更多的了解吗?请同学们随大屏幕去内蒙古大草原去了解更多关于蒙古族的知识。
  (在观看屏幕同时认真倾听导游介绍讲解。)
  (1)蒙古有什么特产?(羊毛、棉花、织成的毛巾、围巾)
  (2)蒙古族的人在干些什么?(喝奶茶、剪羊毛、牧马)
  (3)蒙古人不但牧马牧羊,他们还喜欢一项运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摔跤)
  4.小朋友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对自己的民族和家乡做了了解,你们知道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刚才我们认识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比一比,“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人都喜欢干什么?”(跳舞)我们中国有许多民族都是喜欢跳舞、唱歌的。那些民族舞、民歌非常的优美。

  (三)拓展延伸
  1.你们是什么民族的?(汉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满族)
  丰富: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较少,这些人口较少的民族叫少数民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都是少数民族。
  2.你们还听说过那些民族?
  接下来让我们走入行程的最后的一站就是民族村。
  3.参观民族村(放课件)教师讲解。
  (1)介绍傣族、苗族、彝族。他们的服装非常精美,手工制作,身带银饰。
  4.参观民族娃娃展厅
  (1)你喜欢哪个民族娃娃?为什么?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生活在一起,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四)结束
  小导游:我们为游客准备了许多民族头饰,请大家自己选一件,扮演民族娃娃。
  (放音乐《爱我中华》)现在我们都成了民族娃娃了,让我们伴着欢快的乐曲团结起来,跳一支团结舞。

第14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警察叔叔你真棒教案

  活动目标:
  1.喜欢警察,知道警察的工作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
  2.初步了解民警、交警以及交警消防员的工作。
  3.体会珍惜生命,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已经观察、寻找过我们幼儿园周边的"邻居",包括附近的警察局。
  2.民警、交警、武警消防员的相关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活动
  1.通过"猜猜我的工作",引出警察这一主题。
  师:"老师来做几个动作,你们看看我的动作,猜猜我是做什么的?"(教师分别做手握方向盘开车的动作扮演司机;一手做梳头动作,另一只手当剪刀来剪头发的理发师;最后做警察敬礼的动作)师:"大家猜对了,这就是警察敬礼的动作,今天我们来了解警察叔叔阿姨的工作。"

  二、基本活动
  1.了解警察的种类很多,他们的工作也不相同。
  师:"在生活中,有三种警察大家见的比较多。一种是抓坏人的人民警察;一种是指挥交通的交通警察;还有一种就是救火的武警消防员。""他们都是警察,但是他们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我们一起分别来了解他们。
  2.分别介绍民警、交警、武警消防员的工作。
  (1)了解民警的工作。
  师:"大家看看这张图片上是谁?"(出示一张民警图片)师:"这些就是人民警察叔叔阿姨。警察叔叔阿姨做了哪些事情来帮助大家的呢?"(幼儿举手发言,根据幼儿所说出示相应的图片。如:抓小偷、送迷路小孩回家。)小结:警察叔叔阿姨们每天都在马路上、小区里帮助大家解决许多的困难。人民警察叔叔送迷路的小孩回家,他们抓坏人、抓小偷,你们遇到困难就可以找民警或者拨打110电话。
  (2)了解交警的工作。
  师:"刚刚了解的人民警察的工作,现在我们来看看交警叔叔。"(出示交警图片)师:"请大家看看这个交警和民警的制服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幼:"交警的帽子是白色的,腰带也是白色的,他们戴着白手套,吹口哨。"师:"请小朋友说说交警叔叔们的工作是怎样的?"幼:"他们指挥交通,处理交通事故。"师:"交警叔叔们在十字路口指挥车辆,处理交通事故,他们还帮助老人和小孩过马路。"(出示相应图片)小结:大家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要遵守交通规则,看到红灯亮着要停下来,等到绿灯亮了才能继续走,遇到黄灯亮时,要看看周围有没有车子,慢慢地走过马路。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有生命危险。小朋友们不敢过马路的可以找交警叔叔带你过马路。
  (3)介绍消防员的工作。
  师:"这些警察叔叔是做什么的呢?""对了,他们是去救火的消防员叔叔。"(出示相应图片,接着出示消防用具、消防车的图片)"这辆车是做什么用的呢?""这辆车的车厢里装了很多水,都是用来灭火。""这个东西大家见过吧,它是灭火器。一般的小火,只要用灭火器一喷,在短时间里就不会有火。这个事水泵,消防员接上水管就可以用来灭火了。"小结:大家平时注意不能玩火、玩电,防止火灾的发生。如果遇到哪儿失火,记得要拨打119找消防员叔叔。

  三、结束活动总结:警察的工作种类有很多,他们做的事情不同,但他们都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我们遇到困难可以找警察,牢记电话号码110、119。

第15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家乡教案

  设计意图:
  近几年来,我们家乡----宝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使幼儿能了解我们家乡的变化,对我们家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因此通过以小导游的形式来向同伴介绍家乡的主要风景、建筑及有关特产,让幼儿在介绍中交流与分享,获取家乡发展变化的信息,进一步挖掘"本土"的资源和提升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让幼儿从了解家乡的土特产和名胜古迹基础上,自然过渡到产生爱家乡的情感。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丰富幼儿对家乡的认识,加深对家乡的进一步了解,更好的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语言大胆连贯地介绍家乡。
  2、通过收集有关家乡的土特产、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的照片、图片等资料,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3、尝试学做小导游。
  4、通过剪剪贴贴画画,提高幼儿动手制作能力。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1、课前请父母带孩子参观家乡的主要风景点、标志性建筑物,了解家乡的特产及名人  2、事先收集有关家乡土特产、名胜古迹、风俗景观的照片、图片等
  3、家乡风光介绍ppt、家乡宣传画一张
  4、剪刀、双面胶、油画棒、水彩笔5、小旗、导游证若干、音乐《今日宝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小旗,导游证教师与幼儿谈话:"现在我们家乡的景色越来越美,引来了全国各地以及全   世界游客到我们家乡来旅游,旅行社想增加一批小导游,介绍家乡出色者将颁   发小导游证,你们愿意当导游吗?"
  2、谈话引出家乡的话题: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家乡--宝应,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二、基本部分:
  1、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家乡的土特产和名胜古迹。
  (1)师:我们家乡物产丰富,有好多的土特产,你知道哪些?(慈姑、莲藕、大    闸蟹、)老师可以用实物加以提示。
  教师结合图片进行介绍。(演示文稿)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老师找的土特产是否和你说的一样。
  (2)师:宝应不仅物产丰富,名胜古迹更美。小朋友,让我们坐上巴士一起去    游览一下好吗?坐稳了!
  教师结合图片(演示文稿),引导幼儿回忆各名胜古迹:荷园、生态园、扬州宝应湖  2、制作"水乡宝应宣传画",帮助游客介绍宝应
  (1)情境:(电话铃响),家乡旅游团叫小朋友去小导游帮忙向游客介绍宝应师:您好!你们刚到了一批外国小客人,想请我们班的孩子去当小导游,  向他们介绍宝应。哦,好的好的。
  师:孩子们你们愿意吗?好!那我们每人把自己最能讲的景点或特产等制作一张 宣传画,介绍给小客人们听。
  (2)教师讲解宣传画范例,激发幼儿制作家乡宣传画的欲望。
  师:老师已经把荷园的景点制成了一幅宣传画,等会就拿着这张宣传画,给他们介绍我们家乡宝应的特色景点"水泗荷园"。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学当小导游介绍自己的宣传画。

  三、结束部分:
  1、今天每个小朋友表现都很不错,学习当了小导游,更加认识到了我们美丽的家乡。以后我们有机会可以带从外地来的亲戚来宝应时,再好好地给他们当回小导游。
  2、情感教育:我们家乡特产丰富,名胜古迹很多,建设发展特别快,一座座高楼不断建成,一条条马路越来越宽,大大小小的广场到处都是,每一个地方都是一处风景,国内国外游人不断,大家都在夸呢?小朋友生活在这里,高兴吗?你喜欢我们的家乡吗?现在咱们就来夸一夸我们美丽的家乡。
  3、欣赏歌曲《今日宝应》
  4、结束:让我们把这首歌曲唱给更多的人听吧!(唱着歌曲出教室)。
 

第16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礼貌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人不识礼仪,寸步亦难移”,这是我国人民广为传颂的一句名言。礼貌用语是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约定俗成的一些礼貌语言。在一定意义上,它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反映着社会风尚,也反映着每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素养。注意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特别是把这种“意识”转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就更为重要,这也是设计《我是有礼貌的小朋友》本次活动的主旨。

  组织形式
  集体。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礼貌含义,并愿意积极参与和认真做好。
  2、让幼儿知道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体验自己的价值。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去过公共场所。
  环境准备
  挂图、礼貌牌若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礼貌”含义。
  教学难点
  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懂得人与人交往应该懂礼貌,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过程与策略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
  这是什么地方?你去过吗?
  2、我们来当幼儿园有礼貌的小朋友。
  在商场里,我们要注意什么?
  3、请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加深对礼貌的理解。
  在幼儿园里,怎么做是有礼貌的小朋友?你是怎样做的呢?
  (1)幼儿自由结伴练习礼貌用语。
  请你看看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并推选出谁是最有礼貌的小朋友。
  你们觉得哪个小朋友最有礼貌?
  (3)给有礼貌的小朋友挂上礼貌牌。

  活动反思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选用“图示”的手段,把幼儿应掌握的具体形象地描述出来,说明礼仪的具体内容,这样幼儿一看就明白,也容易记住。在社会交往中使用礼貌语言,有利于协调入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们之间的团结。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说话有礼貌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课旨在通过活动,教育幼儿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明有礼的好传统,知道了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礼貌用语,懂得人与人交往应该懂礼貌,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形成人人使用礼貌用语,处处使用礼貌用语的风气,逐渐形成习惯。体会对人说话有礼貌、正确使用礼貌用语给生活带来的和谐和快乐,为自己做到说话有礼貌而感到自豪。激发了幼儿产生做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的愿望。

第17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春天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让中班幼儿初步了解春天是什么?了解大自然的美?

  活动目标
  1. 通过讲述让幼儿初步知道春天是最美的季节。
  2. 让幼儿描述春天美的口语表达能力。
  3.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 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5. 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春天季节的概念在幼儿的思想中还很模糊。

  活动准备
  1. 春天特征的图片
  2. 录音机,歌曲《春天》《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播放小班《春天》的歌曲,幼儿跟唱,引入话题。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唱了什么歌?
  幼:春天。
  师:什么是春天?
  (幼儿很寂静,有个别说不知道。)
  师:你们想知道吗?(想)

  二.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幅图有什么?
  幼:燕子、蝴蝶、花、白云、太阳、小草、蓝天
  (教师请幼儿上来指出来)
  师续一问:燕子、蝴蝶在干什么?小草、花怎么样?天气怎样?
  (这时就会出现春天美的句子)
  幼续一回答A:燕子在天上飞来飞去。
  B:蝴蝶在花丛中跳舞。
  C:花红红的、白白的、黄黄的很漂亮。
  D:小草绿绿的。
  E:天空蓝蓝的,太阳出来了(天气变暖了)
  补充:当然春天很多时间会下毛毛雨。
  (这时教师及时表扬会说的幼儿,带领全班幼儿重述一遍。)

  三.教师小结:春天是最美的季节,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暖和的春天就来了。草地长出了嫩绿的草,树枝发芽,桃花盛开,冬眠的动物也出来活动了——)

  四.让幼儿闭上眼睛想一下,春天美丽的景色。(教师可在一旁描述春天美的画面)

  五.请幼儿讲述(这时可以用录音机录下他们的语言,以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当幼儿讲不下去,或讲不完整时教师可启发、提示、鼓励、赞许的眼神或手势意示幼儿讲完整。)

  六.在《春天在哪里》音乐游戏中结束。
  活动延伸:
  1.画春天
  2.组织春游,观察大自然加深对春天景色的认识。

  教学反思
  1.结合本班年龄的特点,只是初步了解季节中的春天,本来在幼儿头脑中还是很模糊,以后还要根据每个季节讲述每个季节的详细特征而进行比较。
  2.对季节的知识还要扩展到很多方面的知识。

第18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勇气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本活动来源于中班建构教材主题《勇敢的我》。“勇气”是一种抽象的意志品质需要通过具体行为的呈现,来帮助幼儿理解。
  本活动的设计,我将重点放在让幼儿萌生勇敢面对困难的意愿上。活动第一环节,我先请幼儿来说一说自己害怕的事情,引发幼儿的一个讨论兴趣。第二环节通过对图片中小朋友行为的观察初步理解勇气的含义,知道哪些行为是勇气哪些行为不是勇气。第三环节让孩子们结合自身说一说有勇气的事情与表现。第四环节则是重点的所在,激励幼儿萌生勇敢面对困难的意愿与行为。

  活动目标:
  1.感知勇敢的行为,理解勇气的含义。
  2.萌生勇敢面对困难的意愿。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萌生勇敢面对困难的意愿。
  活动难点:
  理解勇气的含义。

  活动准备:
  自制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兴趣
  请幼儿说说自己害怕的事情

  二、什么是勇气
  1.提问:什么是勇气?
  2.观看PPT图片,欣赏散文。
  3.图片上的小朋友做了哪些有勇气的事情?为什么这些事情都是有勇气的?
  4.幼儿根据图片,逐一描述有勇气的行为。
  5.教师小结:什么是勇气,什么不是勇气。

  三、每个人都有勇气
  1.我们都做过有勇气的事情,请小朋友说给大家听一听。
  2.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勇敢行为,教师及时肯定。
  3.结合个别看似与勇敢无关的表述,进一步理解“勇气”的含义。

  四、我有勇气,不害怕
  1.你现在遇到困难还会害怕吗?
  2.鼓励幼儿鼓起勇气,大胆尝试原来害怕的事情。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我觉得自己进行得过于仓促,当谈到某一话题,就让孩子回忆并讲述,很多孩子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就延伸到其他方面去,课堂稍显混乱,虽然我及时的停止,并进行适时的引导,但是孩子们的思维还是有个别偏离。其次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中的教态语言也还不够精炼,如:教学过程中平凡使用“是呀,恩”等词,需要加强锻炼。此外活动最后环节结束地太无趣,社会活动很重要的一点是情感的体验,并且我们想让大家看到通过这节课孩子们学到了什么。因此原先我设计的时候就打算让孩子们有一个试一试的实际游戏体验,但是想了很久都没想出合适的游戏,因此今天活动就草草地结束了。

  活动建议:
  在课前的已有经验上要多加引导,或者拍一段孩子们游戏活动时的短片,在孩子们了解了什么是勇气了之后,让小朋友找一找短片哪些行为是有勇气的,增加一个知识的巩固。当然最好是“结束部分”能拓展延伸一下,即设计一个游戏环节让孩子真正的去体验勇气。比如在操场把很多的轮胎、平衡木摆放好,并含有一定的难度,让孩子一个个攀爬过去。然后带领幼儿回到教室,讨论一下自己刚才的表现怎么样?在玩的过程中,你觉得哪点表现你有勇气?是哪一种勇气呢?

第19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安全教育红绿灯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是弱小的,教会孩子保护自身安全,防止受意外事故的伤害,是社会、学校、家庭的责任。校车多次发生事故,以及农村幼儿对交通安全意识还很薄弱。而良好的遵守规则的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如同一对孪生姐妹,密不可分。随社会的日益发展,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懂得识别马路的标志,安全地过马路。
  2.体验游戏扮演的乐趣,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品质。
  3.培养幼儿清晰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辨别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识别红绿灯。
  难点:安全过马路。

  活动准备
  马路上的红绿灯、红、黄、绿灯(自制)、歌曲录音《红绿灯》。十字路口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师:我们要到街对面去,该怎么走呢?(幼儿回答)
  小朋友走斑马线过马路,到座位上坐下,请交警入场。
  提问:刚才你们过马路的时候都是哪儿走的?(斑马线上)
  2.观看录像,请幼儿说说观看后的感受,讨论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1)提问:
  你们看到录像里的人是怎么过马路的?(幼儿根据录像看到的内容回答)
  他们这么做对不对呢?为什么?那我们怎样过马路才是安全的呢?(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2)介绍正确过马路的方法。
  小朋友在马路上走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要靠右边走人行道(出示图片),过马路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图片),还要注意看红绿灯(图片),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3.讨论怎样通过没有红绿灯、斑马线的马路。
  (1)出示图,提问。
  小朋友看,这条马路上有没有红绿灯?(没有)
  有没有斑马线?(没有)
  像这样的马路我们要过去,怎么走呢?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2)讲解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4.以儿歌总结,牢记安全过马路的知识。
  小朋友,街上走,交通规则要遵守。
  不追赶,不打闹,走路要走人行道。
  过马路,走横道,左右两边都要瞧。
  红灯停,绿灯行,听从指挥不乱跑。
  请幼儿跟着一起念儿歌。
  5.游戏“过马路”
  幼儿看红绿灯的指示,开车、走斑马线过马路。教师在旁边监督。
  角色分配:小交警四名
  红绿灯控制员一名
  6.总结,发徽章。
  有没有人违反交通规则,并给遵守交通规则的幼儿颁发文明小天使”的徽章。

  教学反思
  过马路在幼儿的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他们也有各自的生活经验。枯燥无味的讲解肯定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那么如何让孩子对活动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是我们在设计活动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为《纲要》中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张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在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充分挖掘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则通过增加问题的难度,有意识的来进行挖掘。如:怎样通过没有红绿灯、斑马线的马路?在遇到堵车或者特殊情况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安全过马路?孩子们在交流、讨论中,大胆地把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讲出来与大家分享,主体性得到了发挥。而且通过总结讲解,使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有机结合、形成互动、加强了孩子们对知识的记忆。活动最后,我们设置了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把所知道的安全过马路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并通过发徽章来促使他们督促身边的人要遵守规则,真正履行文明小使者的职责。
  当然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孩子显得过于兴奋,以至于最后游戏时,有人不听从指挥到处乱窜。活动前的准备不够充分,考虑的还不够周全,因为在整个活动中老师的角色定位就是一名主持人,担负着引导话题、调度情绪、协调气氛的重任,这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说,要想熟练地驾驭课堂,还需要继续努力。

第20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相信自己我能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视频中米卡和妞妞的故事,让幼儿懂得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开动脑筋不放弃,告诉自己并相信自己一定行。
  2.在活动中体验自信的力量,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困难获取成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相信自己我能行”故事视频、“相信自己”歌曲、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入,观看视频“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一部分。
  讨论:小动物学校里小动物都画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小鹿老师夸奖大家都画得很棒。可是小熊米卡怎么啦?为什么米卡不开心呢?后来米卡成功的画好了小飞机了吗?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如果你是米卡,你也不会画飞机的翅膀,你会怎么办?

  二、以“战胜困难的魔法歌”激发幼儿欣赏视频中歌曲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跟唱。

  三、观看视频“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二部分。
  讨论:小动物们在玩羊角球,小兔子妞妞为什么不敢参加?你愿意帮助小兔子勇敢地参加吗?小熊米卡和小鹿老师怎么帮助小兔子的?小兔子能勇敢地玩羊角球了吗?为什么?

  四、幼儿牵手围成圆圈齐唱“魔法歌”。
  讨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办?感受自信的力量。

  五、讨论
  有什么奇妙的方法怎样让自己变得自信?幼儿每人一面“魔镜”,用最自信的笑容,用最洪亮的声音,说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幼儿自由结伴向同伴说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

  六、“自信宝贝”自由结伴魔法秀
  遇到困难不害怕,告诉自己我能行。开动脑筋不放弃,相信自己一定行。遇到困难不害怕,告诉自己我能行,勇敢尝试不放弃,相信自己一定行。我是自信宝贝,耶!

  七、播放乐曲
  相信自己,幼儿自由结伴舞蹈,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幼儿自信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能有效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指南》社会领域的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4-5岁典型表现: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5-6岁典型表现: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此次活动通过视频中米卡和妞妞的故事,让幼儿懂得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开动脑筋不放弃,告诉自己并相信自己一定行。并通过活动体验自信的力量,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困难获取成功。
  活动通过两个视频片段让幼儿体验小动物在遇到困难时如何面对并最终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两个视频片段中,没有让幼儿回忆自己遇到困难的场景而是将故事情景抛向幼儿“如果你是小米卡,你也不会画飞机翅膀,你会怎么办?”“你愿意帮助小兔子妞妞勇敢地玩羊角球吗?”,并通过朗朗上口的魔法歌曲正面引导幼儿如何面对困难,收获自信。通过用最灿烂的笑容和最宏亮的声音对着“魔镜”说出“我是最棒的,相信自己我能行”,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通过前面的铺垫,幼儿自由结伴开展魔法秀将活动推向了**,最后通过一个欢快的歌曲“相信自己”结束活动,让自信这一主题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成长为自信满满、阳光灿烂的自信宝贝。
  在活动开展中,我也不禁在思考自己的活动设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幼儿树立自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心理暗示与强化,但是真正的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更多应该落脚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取成功体验和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遇到困难时的适时引导,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地拥有阳光收获自信!

相关文章

《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大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欢迎收藏学习!

《大班教案20篇美术》:大班教案20篇美术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30篇》:第1篇、大班音乐活动外星人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诙谐的风格,初步会唱歌曲。  2、体验扮演外星人的乐趣。  3、感受创作外星人语言和动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