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30篇

日期:2021-04-17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音乐欣赏教案3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30篇

第1篇、大班音乐活动外星人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诙谐的风格,初步会唱歌曲。
  2、体验扮演外星人的乐趣。
  3、感受创作外星人语言和动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有初浅的外星人和星球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谈论外星人。
  1、如果我们飞到太空,可能会遇到谁?
  2、地球上的人把外星人叫做“et”,你认为外星人是什么样子的?会住在什么星球上?
  3、外星人走路和说话是怎样的?

  二、扮演外星人。
  1、请你想象一下外星人走路的动作或跑步的模样,他们会说什么语言?
  2、教师自编或幼儿自创一句外星人语言。
  3、一起扮演外星人,用外星人说话的方式、走路的模样来相互交往。
 
  三、学唱外星人的歌。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说说歌曲内容。
  2、幼儿学唱歌曲。
  3、部分幼儿扮演、部分幼儿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 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幼儿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让教师示范固定形动作, 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表演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第2篇、大班音乐小鱼的梦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梦是夜晚入睡时出现的现象,有时幼儿也会做梦。结合最近幼儿学习的儿歌《找梦》小朋友们时常在谈话中会说到自己的梦,引起了幼儿对梦的好奇和兴趣,如何顺应幼儿,满足他们的需要呢?于是我决定利用小鱼的梦开展教学活动。《小鱼的梦》歌曲旋律优美婉转,词曲内容丰富,富有意境,便于幼儿想象与理解,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在歌曲的学习中,我更多的考虑幼儿的发展,顺应幼儿的需求,注重幼儿的体验与感受。我以游戏《网小鱼》导入活动,然后从歌词入手,课前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通过听听、讲讲、画画等多种方式来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同时引导幼儿创编歌词,迁移用图谱的方式记忆歌词。最后又以游戏角色扮演来表现歌曲,希望通过这个游戏带给幼儿快乐的体验。在歌曲的学习中关注幼儿学习方法与策略的运用,更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迁移与创造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让幼儿在听听、跳跳、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创编歌词,迁移用图谱的方式记忆歌词。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自由创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
  4、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感。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媒体课件。(图1、美丽的池塘,小鱼轻轻在游。图2、天上星星闪闪及小鱼身上星星的倒影。图3、风娃娃轻轻地吹并唱着摇篮曲,几个活动的情符。图4、小鱼在做梦,梦中妈妈在亲小鱼)课件中设置歌曲录音。
  2、电脑、电视机,图谱,音乐《小鱼的梦》。
  3、小鱼头饰若干,鱼妈妈头饰一个,星星宝宝头饰若干,风娃娃装饰物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网小鱼》导入。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带小朋友玩一个《网小鱼》的游戏吧!
  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幼儿做渔网,一部分的幼儿做成群结队的小鱼。做网的幼儿双手相握,举过头顶,然后分开成渔网状,做小鱼的幼儿在池塘中自由的游来游去,等待穿越。
  游戏开始,扮做渔网的幼儿边沿池塘(圆圈)走边问:“小鱼小鱼哪里游?“,扮做小鱼的幼儿边游边答:小鱼小鱼水里游。扮演渔网的幼儿边走边问:”小鱼小鱼哪里去?“扮做小鱼的幼儿答:”我想出去玩游戏。扮做渔网的幼儿边沿池塘(圆圈)走边说:”你呀别想逃出去,大大渔网捉住你。“扮做鱼儿的幼儿低头弯腰快速从渔网下部通过,扮渔网的幼儿听到“捉住”二字后,赶紧把渔网放下,捉住没来得及通过的幼儿,把鱼儿网住,放到桶里,没有捉到的鱼儿继续参加游戏。
  师:小鱼们玩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吧!(幼儿围成半圆形做休息状)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幼儿很快投入到活动中去,让幼儿模仿小鱼游,此外为下一环节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引出了课题。

  二、引出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1. 师:小鱼们休息的好舒服呀,刚才还有一条小鱼游过来告诉我他做了一个美美的梦,你们想知道他梦到了什么?
  幼:想!
  师:让我们来听听歌曲《小鱼的梦》吧!
  2. 完整欣赏歌曲并学唱。
  幼儿听完后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到了什么?
  幼1:小鱼在水里玩。
  幼2:小鱼睡觉了。
  幼3:风呼呼吹。
  幼4:妈妈和小鱼亲嘴巴。
  师:鱼儿玩了一天,在池塘妈妈怀里睡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条珍珠被。风儿唱着摇篮曲,鱼儿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他的嘴。(边小结边播放课件资料)
  师: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幼:小鱼的梦。
  3. 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师: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歌曲是几拍子的?你还可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拍手—拍腿—拍腿、拍肩—拍腿—拍腿)
  4.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利用多媒体生动展现歌曲内容,幼儿根据自己在课件中获得的经验,尝试学唱歌曲。

  三、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倾听歌曲合作完成图谱。
  1.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样东西,你看到了什么?
  幼1:有小鱼,池塘,好多小星星,小鱼妈妈。
  幼2:还有字“太阳”。
  幼3:还有小嘴巴。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图谱和刚才什么有关?
  幼:和刚才的歌曲有关。
  师:这幅图说的就是刚才的歌曲,我们一起指着图唱一遍。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对应观察图谱,空白的地方慢
  师:刚才我们指着图谱唱是你发现了什么?
  幼:有的地方没有图。
  师:没图的的地方应该画什么?
  幼:池塘妈妈?星星?风儿?唔唔?
  教师慢唱提醒幼儿,“池塘妈妈”,“天上星星落下来”,“梦中看见了“,一边绘画一边说歌词。(依次画出空白的地方)
  3.教师带领幼儿边指图谱边完整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幼儿空白处画什么,要鼓励幼儿自主表达,在聆听与思考中发现问题,让幼儿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

  四、引导幼儿尝试替换角色,创编歌词。
  1.师:小鱼做了那么甜美的梦,还有谁也在做梦呢?
  幼:小鸟。
  师:小鸟睡在哪里?
  幼:大树妈妈怀里。
  师幼轻轻哼唱创编歌曲:小鸟小鸟玩了一天,大树妈妈怀里睡,天上星星落下来……妈妈在亲他的嘴。

  五、自由选择小动物表演歌曲。
  师:还有好多小动物他们也会做梦,你愿意扮演什么小动物就请你带上头饰表演《小动物的梦》吧!
  幼儿分别扮演小鱼,小鱼妈妈,池塘,风儿,或者创编的角色。在表演中结束。
  【设计意图】教师将歌曲演唱转化为歌曲表演,引导幼儿一起合作,不仅让幼儿体验音韵的美,而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愉悦,此游戏表演环节不仅落实了音乐领域的目标,也融入了情感发展的要求。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以游戏《网小鱼》导入,孩子们很感兴趣,在游戏中能很快进入角色,如:小鱼们玩累了要休息了,孩子们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在稍作休息后,很自然的过度到下一环节中。在活动中要幼儿创作图谱来记忆歌词,幼儿们参与也很积极,引导幼儿创编可以培养幼儿的大胆的创造力,还可以对歌曲进行内容复习巩固。通过听讲画等手段让幼儿多方位感官参与学习,体验到探索迁移的学习方法。我觉的如果在幼儿创编图谱的基础上再进行提升就更加完美了。最后利用角色游戏表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幸福体验。

第3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老师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掌握顿音唱法并学会唱这首歌。
  2、热爱并尊敬老师的情感。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与幼儿组织过谈话,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回忆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9月10日是谁的节日?
  2、教唱歌曲。
  (1)出示图片,图片上有许多小朋友为什么给老师献花,引导幼儿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老师教小朋友学习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念儿歌等本领,老师工作很辛苦,激发幼儿爱老师的情感和学唱歌曲的愿望。
  (2)教师介绍歌名后边弹伴奏,边完整地唱一遍歌曲,提问歌曲名。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你听到老师唱了什么?
  (4)幼儿回答后,教师再次唱一遍歌曲。
  (5)幼儿跟学歌曲3遍。
  变换形式让幼儿练习唱歌。

第4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化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化蝶》,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在感受过程中分辨乐句,模仿蝴蝶飞以及停止时的动作造型。
  3、大胆创编蝴蝶飞舞动作,心情愉悦地与同伴交往。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课件、蝴蝶、花朵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题,启动情感。
  1.谜语导入,师谈话: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呢?(集体猜谜语)。给大家一个惊喜喔。
  2.大家真聪明,原来这个谜语说的就是美丽的蝴蝶。看(点击电脑动画)美丽的蝴蝶仙子飞来了。它给我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曲子。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初步欣赏,动画结合。
  1.听完曲子后提问:听这首《化蝶》,你感觉到了什么?(幼儿自由表述)
  2.谈话:这是一首非常优美,抒情的乐曲。我们再来听听乐曲中蝴蝶在干什么?(邀请个别幼儿讲述)
  3.师谈话:听这首乐曲,除了能感觉到蝴蝶飞来飞去,还说了什么事呢?
  (播放电脑动画)
  4.师生谈话:你感觉到了什么?蝴蝶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讨论,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动作表达,分辨乐句。
  1.师设问:我们看到蝴蝶仙子停了几次?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示。
  (播放音乐,伸出食指,手划节奏,由此感知乐曲有四句。)
  2.师谈话:我们听出来了,这首乐曲共有四个乐句,那除了用刚才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已经是一个停顿的地方呢?(幼儿探索、尝试)
  3.依据个别幼儿的介绍,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师:小朋友想的办法可真多,把掌声送给你。
  4.师生谈话:为什么大家用的动作,到乐句末都是慢慢的,或是停下来的动作?(幼儿自由讨论,了解乐句句末用停止动作表示较为恰当。)

  (四)感悟音乐,创编动作。
  1.师谈话:蝴蝶仙子说,它要成立一个舞蹈队,专门表演《化蝶》这个舞蹈,谁愿意参加?
  2.集体创编蝴蝶飞舞动作,并随音乐表现,师观察幼儿表现。
  3老师:我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他在每一句结束的时候就用一个非常优美的造型来表示。(个别幼儿示范,摆出静止造型动作)
  4.点击电脑,师谈话:让我们看看蝴蝶仙子是怎么跳舞的?
  5.提供盆花(自制纸花),邀请四名幼儿表演。师谈话:让我们看看,谁会被蝴蝶仙子选中呢?(根据大多数幼儿的评判,为表演的幼儿佩带红、蓝标牌)
  6.师谈话:祝贺被选中的小朋友,没有选上的小朋友也别泄气,继续努力哦。

  (五)扮演角色,充分表现。
  1.出示蝴蝶,花朵头饰,师谈话:看,蝴蝶仙子送来了什么?
  2.要求幼儿两两相对找好朋友,分配角色,戴上头饰听音乐,按乐句做蝴蝶或花动作。
  3.师观察幼儿表现,见解介入表演,提醒“蝴蝶”与“花朵”的目光交流。
  4.在愉快的游戏中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由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是欣赏活动,还是歌唱活动,韵律活动,器乐活动,对幼儿来说都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双主体互动模式,使幼儿能充分感受乐曲,在此基础上获得情绪体验,引起联想想象并尝试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来表现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来学会分解乐句,在句末能用停在花上或静止造型来表现,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好奇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契机。而谜语式的导入方式针对大班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由此制造的悬念更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为此,活动一开始,我就用谜语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体温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电脑动画启发幼儿的情感。从而使幼儿自觉自在,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动中。
  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音乐的兴奋的语言,对幼儿有较大的感染力。他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会强烈地需要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动作与音乐的结合一方面增加了音乐欣赏活动的趣味性,动静结合;另一方面,幼儿能较形象直观地掌握乐曲四个乐句的结构特点,自由发挥,互通信息,这种开放性的形式给幼儿的自我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广阔天地。
  教师创设了一个轻松自由宽松的体验环境,采用双主体湖动模式,只要不影响同伴,幼儿可以用各种动作,随着音乐旋律释放表演激情,而教师始终饱含热情,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让幼儿获得成功感。
  最后环节中优美的乐曲加上可爱的头饰,幼儿想象着自己是一只美丽的蝴蝶或是一朵美丽的花,用舒缓的肢体动作非常投入地表演,这种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耳濡目染的熏陶一下子就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幼儿身心带进音乐的殿堂,群情激动,气氛达到了**。

第5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明快的旋律。
  2、尝试自编舞蹈动作,学会跳圆圈舞,体验创造的喜悦。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玩具洋娃娃和小熊 歌曲音频熟悉歌曲旋律

  活动流程
  一、教师和幼儿共同听音乐,做各种动作。

  二、用洋娃娃和小熊进行师生互动,引出新题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客人,听!它们在说什么呢?
  出示洋娃娃:(嗨!小朋友,我是可爱的洋娃娃,我的舞跳的可棒啦!
  大家喜欢我吗?)出示小熊:(你们好!小朋友,我是小熊,别看我长的笨头笨脑的,我的舞跳的也不错哦!大家欢迎我吗?)出示洋娃娃:(我舞跳的好,我还会唱歌呢?请听--)

  三、学唱歌曲
  1、集体欣赏:(播放歌曲)我们来听听洋娃娃是怎样唱的?
  幼儿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2、个别交流:洋娃娃唱的好吗?你听后有什么感觉?(很活泼、、、、这段快乐的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它的怎样唱的?
  幼儿泛讲歌词内容,教师用歌曲里的句子总结幼儿回答。
  3、"现在让我们跟着电子琴把歌词念一遍吧!"教师带领幼儿按音乐节奏、节拍速度念歌词。
  4、这其实是一首外国儿歌,歌曲的名字叫〈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现在我们跟着洋娃娃一起来唱这首好听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吧!
  (让小熊评价)集体跟着琴来演唱一遍。
  出示小熊:恩,唱的不错,不过能不能唱的再好点呢?
  师:小熊鼓励我们再唱的好一点,大家能不能做到呢?我们一定要让小熊满意哦!(再次演唱)

  四、想象创编
  1、洋娃娃和小熊跳什么舞?你会跳吗?
  2、创编:幼儿听音乐创编动作,教师进行引导,提示。
  3、个别交流:教师请表演好的幼儿来表演,其余幼儿模仿表演。
  4、请全体幼儿来表演。

  五、跳圆圈舞
  1、师:我们用刚才编好的动作,重新再来跳一遍好吗?
  2、请好的幼儿来表演跳圆圈舞,其余幼儿观看、模仿(先个别再集体)
  3、集体表演圆圈舞,教师加入其中。

  六、听音乐跳出活动室。

第6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蔬菜音乐会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音乐语言再现对蔬菜探究的体验,体会参加"蔬菜"音乐会的快乐。
  2、学习手耳协调地合作演奏,激发探索的欲望。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蔬菜的实物、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运用模仿动作,再现送菜到菜场的情景1、回忆参观菜场的经历。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咱们上周的送菜到菜场的表演活动大家都还记得吗?(记得)那我们今天再来表演一次好不好?(好)老师要看下哪位小朋友能够记清楚这个过程和用动作表现出各种送菜的方法。
  2、按音乐的节奏用动作表现各种送菜的方法,将蔬菜送到菜场去。
  师:小朋友要仔细的听音乐的节奏,分清楚什么节奏该做什么动作,我们要准确快速的将蔬菜送回菜场去。
  3、相互观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动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师:老师刚才发现很多小朋友都自己想像出了很多动作,而且表演的特别棒,现在我们邀请几位小朋友来表演,其他小朋友可要认真观察哦。
  师:现在小朋友们可以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自己送菜的方法,每位小朋友都可以学习其他小朋友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买菜--复习歌曲《买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买菜的欢乐,表现活泼跳跃的旋律。
  师:小朋友都知道我们每天吃的菜都是要去菜场买的,那你们有和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一起去买过菜吗?(有,没有)原来我们有很多小朋友都没去过,那你们就想象一下你和奶奶去菜场买菜的情景,会不会很好玩呢?(会)我们以前学过一首歌曲,名字叫做买菜,大家还记得吗?(记得)我们再来唱一次好不好?(好)2、结合蔬菜的外形特征与口形,例如"番茄圆溜溜"--嘴巴圆圆的渐渐打开。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歌曲中蔬菜的外形来改变自己的口型,正确发音。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乐会1、回忆歌曲中提到的蔬菜有哪些师:小朋友们,《买菜》这首歌的歌词里边都有哪些蔬菜呢?(萝卜、黄瓜、西红柿……)对,小朋友的记性可真好,现在我们每位小朋友选一种自己喜欢的蔬菜,我们来给蔬菜宝宝们开一场音乐会好不好?(好)2、幼儿自选一个打击乐器,排成5队蔬菜(do:蚕豆;re:萝卜;mi:西红柿;fa:青菜;sol:扁豆;la:黄瓜)教师指导幼儿找到自己所在的队列中。
  3、教师弹奏歌曲《买菜》,幼儿跟着琴声演奏乐曲中属于自己音块的部分,并用接着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
  师:现在小朋友们要认真的听老师的琴声,并注意自己所选蔬菜在歌词中的连接,不能抢拍,注意小朋友间合作演奏。
  4、从少数幼儿参加演奏,逐渐增加人数,每一次演奏时注意倾听,共同寻找自己的音块及时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参加,逐步做到整齐的演奏。
  (四)活动结束师:今天小朋友们都表现得很棒,我们的蔬菜音乐会也特别成功,蔬菜宝宝们都可高兴了。今天回家后,小朋友们可以和自己的家长一起,再来给蔬菜宝宝们开一场音乐会好不好?(好)

  活动延伸:美术活动《蔬菜大家族》

  活动反思:本次音乐活动的选材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因为每位孩子每天都会接触到蔬菜,对于自己熟知的东西,孩子更有信心。从目标可以看到手耳协调的演奏对于首次开展此类型活动来说,幼儿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因此,在突破这个难点的时候,不能单单只让幼儿自己来操作,老师应当先做示范,或者是一句一句的单独教授,然后让幼儿慢慢合作来完成。活动很有创意,还应该再注意一些细节,让音乐活动更美好。

第7篇、大班音乐活动月亮婆婆喜欢我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我第一次参加市一课多上活动,就非常荣幸地获得了一等奖。随之市教研室组织的市区互动的教研观摩活动,我也就有幸参加了。其中一位市学科带头人上的一节音乐歌唱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她那优美动听的歌喉、丰富又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和简洁、巧妙的组织语言已深刻的印在我的记忆里,也常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从这次活动中,我体会到好课是因人而精彩的。

  活动目标:
  1. 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宁静,优美。
  2.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利用教师的语言和动作提示理解歌词。
  3. 体验与月亮“走走,停停”游戏的乐趣。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旋律:   
  1、教师亲切的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某老师, 你们欢迎我吗?(幼:欢迎!)怎么欢迎?(幼儿自然开心的拍起了掌声)好!今天我来做你们的妈妈,你们做我的宝宝,睡在我用臂弯做的摇篮里,我哼唱《摇篮曲》,你们就跟着我的摇篮,摇呀摇呀睡着了,好吗?   
评析:这种导入方式自然、亲切,直入主题,加上老师轻声细雨而有柔美的声调,给人甜甜的美感。人的注意力和兴趣自然被激发调动起来了。   
  2、三次感受音乐旋律:   
  第一次:教师边跟琴声哼唱边晃动手臂故作陶醉状,带领幼儿的身体随音乐左右晃动;   
  第二次:“妈妈摇着摇着 ,宝宝就睡着了,现在妈妈摸谁的头,谁就轻轻趴下睡着了;”   
  第三次:“妈妈真累呀,心疼妈妈的宝宝们快哼唱这首曲子,让妈妈没也睡觉吧!”   
  评析:学歌前,教师用了哼唱的方式,让幼儿三次整体感知歌曲旋律,为后面的歌唱教学做了有效的铺垫。这是教师对教材分析后,在设计上的巧妙;另一巧妙之处在于三次哼唱前,教师生动的过渡语言,让每个人不由自主地就沉浸在教师设计的“陷阱”里了。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清唱歌词。师提问:我们睡觉的时候,谁会透过窗户来看我们呢?(允许幼儿想像表达);那我们假装睡着,看看谁来了;   
  评析:在这种甜美的意境中,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幼儿的兴趣和思维再次被激活,七嘴八舌地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和回答:“小偷”“大灰狼”“太阳”“星星”。教师却依然投入地倾听,不予回答,任凭幼儿的好奇心悬在那,为他们认真倾听歌曲的范唱又埋下了伏笔。   
  2、教师清唱后,师幼互动问答,教师依次出示相关字卡,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问:谁来了?(月亮婆婆)(出示)   
  问:为什么来呀? (喜欢我)   
  问:做了什么动作?(洒下月光把我摸)、(表现洒的动作,提示幼儿摸摸鼻子、耳朵等);   
  问:玩了什么游戏,(走走停停)、(我走他也走,我停他也停)   
  问:玩了几次?(三次)依次出示走、停的字卡   
  评析:五次层层递进的提问,把歌词的句子和关键词进行了有效的提炼,而且“洒”“摸”两个字还配上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加深印象,让我再次佩服设计的巧妙。而且,排列的方式也为后面的伴唱部分留有空白。   
  3、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学唱歌曲:   
  (1)看图完整唱第一遍:(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示喜欢月亮婆婆吧;)   
  (2)边做动作边演唱:(再来一次,做上动作吧;)   
  (3)用很美轻轻的声音唱:(晚上用什么声音唱?)   
  (4)用响亮好听的声音唱(白天唱这首歌用什么样的声音?那我们试试)   
  评析:集体教唱部分共四次练习,但每次的要求也不同。既避免了学唱歌曲的枯燥,还保护了幼儿的声带不致疲劳。这样的过渡语言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智慧。   

  (三)学习并掌握歌曲中的伴唱部分   
  1、听录音,感知伴唱的音乐部分。   
  师:天空中的星星被我们吵醒了,朝着我们眨眼睛呢!我们来听听,他们在歌曲的什么地方眨眼睛了(放音乐,教师在相应眨眼睛的地方做手势,帮助幼儿感知)
  评析:伴唱中的“啦啦”是每个执教老师认为很难处理的部分,但这位老师用星星眨眼睛的办法处理,首尾呼应,与整个教学设计融会贯通,真的是独具匠心。   
  2、请幼儿找星星,贴在相应的地方:   
  评析:由于幼儿第一次听,有两处错误的地方,教师不急于纠正,而是又唱一次,让幼儿对应感知后,再纠正,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   
  3、集体练习一次:我来做月亮婆婆,你们做星星,在眨眼的地方唱“啦!啦!   
  4、分角色练习几次(教师和孩子商量怎么才能做到声音的均衡确定角色练习的方式)   
  评析:这样教师和孩子商量怎么分角色,不仅体现了教学过程教师对孩子的尊重,更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结束活动。   
  师:夜深了,小朋友在什么?对,小朋友睡着了,做了个甜美的梦。谁睡得香,谁睡得甜,月亮婆婆就来亲亲他的小脸蛋。(循环放音乐,教师随音乐轻轻抚摩每位幼儿,让喧闹活跃的课堂逐渐安静,呈现了一幅教师轻抚每位幼儿的怡人感人画面。)

  活动反思:   
  这首具有傣族风情并有伴唱的歌唱教学活动,在这甜美的意境中结束了。在下午的研讨活动中,其他上过这节活动课的教师 纷纷发表自己的不足和这节活动课的优点。一致认为这节看似简单的教学活动,包含了执教老师从教多年的智慧和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分享。就我个人从她这节成功的公开课中获得如下感悟和体会:   
  1、专业发展要扬长补短:虽然说幼儿教师要能够是千面手,五大领域的活动组织都要擅长。但要求精、求特,还是要结合自身的综合素质来发展专业特长。这位老师就是结合自己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和爱好 ,潜心研究,不但有了自己音乐方面的教学特色,还引领了自己幼儿园的特色发展。因此,她的教学活动就因有特长而而使人耳目一新;她的幼儿园因有她的特长而底蕴丰厚。   
  2、教育手段要弃繁就简:常常见老师们为一节公开课去忙很多的教学具,制作多媒体。片面以为教学手段越先进越能说明教育观念的先进;教学具越多越能体现幼儿的自主学习。其实不然,这节教学活动就是非常简单几个字卡,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了歌词,真正让教学的手段弃繁就简,体现了教学准备为目标服务的思想。正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啊!   
  3、兴趣激发要讲究策略: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孩子的兴趣这一情感目标,也是大家在拟订每节活动时,常在文字当中提到的。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又常常会忽略,或蜻蜓点水游离了目标。但这教学活动,没有听到一句“你真棒!”的评价,没有物质的奖励和诱惑,我们听课老师之所以能象孩子一样沉浸在执教老师组织的活动中,她引发我们兴趣的,应该是那巧妙的设计、动静交替、抑扬顿措的组织方式了。听!活动环节衔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人的思维活跃而不疲惫。这就是一位优秀教师组织活动的策略!

第8篇、大班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培育幼儿认真察看及细心倾听的良好习惯。
  2、 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及勇敢表现的能力。
  3、 通过以故事、出示图片的方式,辅助幼儿感受音乐情绪,懂得音乐内容,摸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4、 通过学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筹备:
  知识经验的筹备:组织幼儿观看狮子王的图片及碟片。
  材料的筹备:音乐磁带三盒、图片若干张。狮王、兔子、猴子、狐狸等动物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1、 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今天我们去森林玩游戏,高兴吗?
  2、 调动幼儿生涯经验,激发兴趣。
  瞧,我是谁呀?你们喜欢狮子大王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一起学学它的声音和走路的样子。
  3、 引导幼儿完全的听赏音乐第一遍,初步感受音乐情绪。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狮子王的音乐,音乐中告知我们一个故事,一起来听听吧。音乐中有谁?你是怎样听出来的?它们在干什么呢?
  4、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 今天老师跟你们讲一个关于狮子大王的故事。
  5、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
  请你们欣赏一首音乐,边听边想想,你听到了什么,有谁?它在干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呢?
  6、 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分角色表演。
  你喜欢哪个动物就请带上它的头饰,(由幼儿自愿担任角色)边听音乐边玩游戏,教师参与领导。当听到狮子王出来的音乐就学它走路;当听到狮子王吼叫的音乐你们就学学它的动作和声音;当听到动物们出来的音乐你们就和狮子王一起跳舞;最后狮子王饿了,就把狐狸吃到肚子里。
  7、 幼儿之间互换角色表演。
  8、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玩得真高兴,回家休息一会吧。
  附:森林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只听见风在不停的地刮、树在不停地摇。一群动物士兵出来站岗了。突然,远处传来嗵、嗵、嗵的脚步声,这是谁呀?原来是狮子大王来了。它踏着重重的脚步向前走着,走啊,走啊,绕过了四片树林,森林怎么没有一个动物。狮子大王很赌气,'啊呜--'一声吼叫起来。它停下来又看看,周围还是没有动静。狮子大王更气了,一连叫了四声,并且一声比一声大。它的叫声终于被小动物们听到了,小白兔来了、小花猫来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都来了。狐狸听说动物们来了,它也赶来了。为了让狮子大王高兴它们一起跳舞玩游戏,森林一下变得热闹起来。这时狮子大王饿了,它张开大嘴把狡诈的狐狸一口吃掉了。

  活动反思:
  一开始我以幼儿喜欢的故事入手,让幼儿边听故事边创编狮王的模样、小动物的不同心情(惧怕、高兴),幼儿能结合自身生涯创编出凶悍、强健、可怕的狮王样和发抖、躲藏、快跑、喊救命等惧怕样子以及蹦蹦跳跳、欢欣鼓舞等高兴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接下去的欣赏部分,我利用图形谱辅助幼儿了解音乐的构造和内容,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积极匹配音乐与故事情节,并自觉地配上相应的肢体动作,可以说《狮王》音乐引起了幼儿兴趣,而幼儿表演音乐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第9篇、大班音乐活动幼儿园里好事多教案反思

   教学理论依据:
  乐器表演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教学活动形式之一,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发展目标中,5—6岁幼儿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衡量目标是,幼儿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在艺术活动中能与别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因此来说,跟音乐完整地演唱一首歌曲并且能分声部合唱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不是件难事。用一种乐器进行独立演奏对大班孩子来说是可以做到的,用三种乐器进行合奏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并不是不能完成,这需要孩子手、眼、脑的积极配合与协调,更需要老师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去引导和帮助。

  教学目标:
  1、在熟悉教师手势的基础上,能根据指挥做出相应的反应。
  2、在熟悉图谱的基础上,能用三种打击乐器分声部合奏。
  3、能协调一致合作表演,感受分声部合奏的演奏效果,体验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音乐《幼儿园里好事多》;串铃、单响筒、铃鼓等若干;PPT课件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使用乐器协调一致地分声部为音乐进行完整演奏。
  教学难点:1、能较熟练地打出附点节奏“×.× ××│”;
  2、能较完整地分声部合奏。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幼儿听音乐《幼儿园里好事多》进入活动室(椅子自然分成三组),老师带领幼儿玩游戏《神奇的手势》。

  二、活动开始。欣赏音乐,听辨歌词,进行分声部表演唱。
  1、欣赏音乐,听辨歌词。
  歌曲中说了什么?(播放PPT验证歌词)。
  2、集体表演唱,熟悉歌曲。 一起来跟着音乐表演唱(可加入相应动作)。
  3、分声部表演唱歌曲。 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表演唱。

  二、分别选用不同乐器看图谱练习节奏型,尝试为歌曲伴奏。
  1、认识节奏型,并尝试表现出来,着重练习“×.× ××│”。
  PPT出示“0=停、×=走、××=跑、×.×=绊了一下”节奏型,老师讲解示范。
  2、PPT出示各种节奏型,并尝试表现出来。
  分别出示不同节奏型,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3、看演示,认识乐器,分组练习。
  ①、逐一出示乐器,介绍名称并进行该乐器的演奏示范和安全提示。
  ②、请幼儿排队取自己感兴趣的乐器,根据乐器类别重新分组坐好。

  三、看图谱,进行合奏。
  1、幼儿听音乐,尝试演奏,教师指导。
  2、教师指挥,幼儿听音乐进行合奏。

  四、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附:《幼儿园里好事多》乐谱及图谱
  幼儿园里好事多(乐谱)
  1=F   2/4
  (6 .  6  6  6│3  5  5  5│1  3  3  3│2  2  2│1   0)│5  1   1 │3  5   3│(3535  3  5│3 5   3)│
  小   桌  子   谁 擦    的?
  5  2   2│5  2    2│(2323  2  3│5  2  2)│
  小  椅   子  谁  摆    的?
  1   1  1│6       1│4     5   6│5   —  │ 一  
  排  排  手       绢   谁     洗       的?
  6 . 6  6  6│3      5│2  0   2  0│1   -  │  
  一 件  一  件  好      事  谁       做      的?
  (6 .  6  6  6│3  5  5  5│1  3  3  3│2   2  2│1  0)│ 5 .1  1 1 │5 1  1│     3 . 5  5  5│3  5   5│
  (甲组)  你  不 说 呀  我 不  说,(乙组)你   不  说  呀  我 不   说,
  6  6   4  │2    0│5   0   5   0│  1   -  │
  (齐)    大  家  看     了        笑        呵         呵。
  5 . 1 1  1│5  1  1│     3 . 5 5  5│3  5  5 │
  (甲组)  学  习 雷 锋   好 榜 样,(乙组)学   习 雷  锋  好  榜  样,   
  6 6  4 │2  0│ 5 0  5 0 │1  2  2│1  0│×  0‖
  (齐) 幼 儿  园  里,     好    事     多, 好  事 多,  
  嗨! 幼儿园里好事多(图谱)

  教学反思:
  1、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手段,将歌曲内容、节奏型图谱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幼儿。
  2、通过视觉参与(看图谱)、运动觉参与(拍手节奏练习)、听觉和触觉参与(带乐器节奏练习)等多感官参与的方法,帮助幼儿丰富和强化对歌曲及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他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表达,调动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幼儿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3、由齐奏到分声部集体演奏,使幼儿感受分声部合奏的音乐效果,体验合作的快乐。

第10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找影子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表演,强化幼儿对影子现象的认知。
  2、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3、懂得遵守规则,培养竞争意识。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活动准备:
  选好平坦的场地,户外阳光要充足;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谜游戏法导入活动: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了,今天我们要做的这个游戏,请小朋友们动脑猜一猜,是什么?(哪一个好朋友,你走它也走。)(影子),真聪明,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找影子》。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找影子》。
  1)放录音《找影子》,请孩子们欣赏,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旋律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示范唱歌曲《找影子》。
  3)老师弹琴,孩子们听着音乐拍打节奏。
  2、学习歌曲《找影子》
  1)、小朋友,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中讲的是什么?怎样才能产生影子?使幼儿熟悉歌词。
  2)、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吧。
  1)老师演唱歌曲,幼儿小声跟唱,跟唱时注意倾听歌词与旋律的配合,让幼儿记住歌词。
  2)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唱准歌词,歌曲中对白与旋律的衔接要自然,注意"嗨"字的发音要洪亮、有力,以愉快的情绪进行演唱。
  3)老师弹琴,孩子们跟唱。
  4)听音乐录音,集体演唱。
  3、为歌曲创编动作。
  1)、 刚才小朋友们唱的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为歌曲编上动作吧。看哪个小朋友想的动作跟别人不一样。
  请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在学会演唱的基础上自编动作。老师将幼儿的动作进行规范整理。
  2)、集体听音乐,师生进行歌表演《找影子》,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3)、听音乐,孩子们表演《找影子》,可分组上台表演,也可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4、室外游戏《找影子》。
  1)、游戏《找影子》:带幼儿一起到室外找影子(树的影子、房子的影子、小朋友的影子、自己的影子等等),观察影子,初步学习光与影子的关系,了解影子大小的变化特点。
  2)、集体听老师的口令练习:影子变大、影子变小、影子不见了的游戏。
  提醒孩子们注意听老师的指令来完成,培养孩子们的集体合作意识。

  三、结束部分:
  音乐游戏《踩影子》:带幼儿游戏,提醒幼儿必须唱完"嗨"时才能开始踩对方的影子,分组进行,数数哪组幼儿踩到的影子次数多。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观察:影子在一天中是怎样变化的,让家长帮助记录下来。
  思维延展点:
  能在音乐活动中大胆创编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第11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闹钟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用看图谱的方式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小闹钟机灵、活泼的艺术形象。
  2、学习用二声部合唱的方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完成歌唱作品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猪睡前在床上缠妈妈讲故事、小猪赖床的图片各一;7:00、8:00的钟面各一;图谱;幼儿已经认识小闹钟,在生活中知道用时间来规范自己的作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理解歌曲内容
  1、回忆小闹钟的特点
  2、出示8:00这个钟面
  3、出示小猪缠着妈妈讲故事的图片
  4、结合图谱学唱歌曲的第二声部,教师示范后,幼儿学唱。
  5、同样以这个方式出示7:00钟面和小猪赖床的图片,学习小闹钟叫小猪起床。

  二、借助图谱学唱歌曲第一声部
  1、介绍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的歌曲
  2、教师示范唱歌曲的第一声部,幼儿欣赏。
  3、提问幼儿第一声部的内容,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并解释图谱,跟念歌词
  4、教师演唱,幼儿再次欣赏5、幼儿学唱歌曲两遍

  三、完整演唱歌曲,体现歌曲活泼、轻快的曲调。
  1、第一次幼儿合作完整演唱时请配班老师和我一起各在一个声部和孩子一起演唱。
  2、第二次演唱时互换声部
  3、第三次幼儿独立演唱,教师在一边指图谱提示
  4、第四次幼儿演唱,教师悄悄地录音。

  四、欣赏自己的歌唱作品
  1、欣赏演唱录音,体验合作完成作品的快乐。
  2、脱离图谱完整表演唱歌曲。

  课后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对于小闹钟已再熟悉不过,我以一首《我会变》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接着就变出了一件小礼物,原本我想直接把它变出来,后来一想,要想吸引幼儿,最重要的就是投入于行动中,因此,我就让幼儿上来用手触摸下,由于人都有好奇心,这时的他们,安静的一点声音都没有,我叫了2位幼儿上来,最后,我揭开纱布,原来是一只小闹钟,顿时,深深吸引了他们。在这堂课中,幼儿很喜欢这首歌,我估计跟我创编的动作也有极大的关系,幼儿不仅喜欢唱,更喜欢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最后,在他们熟悉歌词的同时,我变出了一个青蛙钟与小羊钟的头饰,此时,他们表演的欲望更加强烈了,对这首歌掌握的也不错。

第12篇、大班音乐活动把我的名字唱出来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以快乐的情绪进行歌唱活动,体验歌曲旋律的流畅和接龙形式的有趣。     
  2.饶有兴趣地演唱自己的名字,产生自豪感。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的旋律,学习填词哼唱。

  教学准备:     
  1.两张人物卡片(汤米、杰西卡)     
  2.幼儿每人一张名字卡(贴胸前)
 
  教学过程:
  一、分段熟悉旋律和歌词   
  1.熟悉A段旋律和歌词   
  (1)教师出示卡片(汤米)并演唱A段歌曲,提问:他叫什么名字?你觉得歌里最有趣的地方是哪里?这个字藏在名字的什么地方?   
  (感知歌曲的情趣,了解歌曲的结构、歌词)   
  (2)教师再次演唱A段歌曲,提问:汤米在唱的时候,像在做游戏,你觉得他像在做什么游戏!     
  (教师用歌声来回应,以帮助幼儿熟悉旋律)   
  2.熟悉B段旋律和歌词   
  教师出示卡片(杰西卡)并演唱B段歌曲,提问:   
  汤米的妹妹叫什么名字?她是怎么介绍的?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让幼儿了解名字两个字与名字三个字的不同唱法)   
  3.辨别A、B段旋律不同的地方   
  (通过听辨、模唱,掌握旋律中的难点并唱好音准)

  二、学习完整演唱,初步学习接唱   
  1.幼儿完整学唱。   
  (掌握旋律,学会演唱)   
  2.幼儿分角色进行接唱。   
  (学习自然、和谐的接唱)

  三、学习填词演唱   
  1.把握填词演唱的要点   
  a.想一想,自己的名字是几个字的?两个字该怎么唱?三个字该怎么唱?   
  b.再想想,名字最后一个字是什么字?   
  (再次帮助幼儿掌握名字两个字与名字三个字的不同唱法)   
  2.在琴声的伴奏下,请幼儿轻声填词哼唱自己的名字。   
  (让幼儿自由尝试,自主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3.教师示范填词演唱自己的名字   
  (既为幼儿做了示范,也拉近师幼的距离,增进师幼的情感)   
  4.请个别会唱的幼儿(两个字、三个字名字的小朋友)上台填词演唱自己的名字   
  (交流展示,既为幼儿提供同伴互学的机会,又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以适时、重点指导)   
  5.请两名(或四名)幼儿以接唱的形式填词演唱自己的名字   
  (为下面接龙演唱自己的名字做好铺垫)

  四、自豪地演唱自己的名字   
  以接龙演唱的形式全体幼儿把自己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一一介绍给大家。   
  (幼儿一个接一个地用演唱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名字将活动推向高潮,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孩子的演唱激情)
 
  附歌曲: 《把我的名字唱出来》   
  1=C 2/4 2 4 3 2 | 1 5 2 3 | 1 — || 1 1 | 2 4 3 2 | 5 5 | 5 6 3 4 |                               
  来 来  我是汤米  汤 米 米米米米
  2 2 | 2 4 3 2 | 1ⅰ 7 6 | 5 4 3 2 | 1 0 | 1 1 | 2 4 3 2 |
  米米 米米米米  米米 米米  米米米米 米。   来来  我是杰西    
  5 5 | 5 6 3 4 | 2 2 | 2 4 3 2 | 1 5 2 3 | 1 — ||             
  卡呀  卡卡卡卡  卡 卡 卡卡卡卡  卡卡卡卡  卡。   
        
  教学反思:
  一、教材是活动的载体,我们应该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用以教学的工具,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在具体教学情景下,对教材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产生超出预设的“溢出效应”。   
  对孩子来说,把自己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介绍给他人,既充满情趣,又具有挑战性。《把我的名字唱出来》歌曲旋律流畅生动,歌词单一,初次哼唱觉得比较简单,不过由于此曲是一首外国歌曲,旋律不容易快速掌握,就教师自身学唱了五、六遍也还是有些记不住。再者,此曲有两个难点:一个是“| 11 76 | 54 32 |”,这一句的音准不易掌握;另一个A、B段衔接较紧凑,要让幼儿自然、顺畅地接唱有点困难。为了解决这两个难点,让孩子更好地、更自然地掌握旋律,我们对原教材作了修改:(1)将“| 11 76 |”改为“|1i 76 |”, 因为“|1i 76 |”比“|11 76 |”音准更容易掌握且其旋律也动听;(2)在A段尾声(54 32)后面加了一小节“1 0”,这样有了预备的时间,孩子就便于接唱。   
  对选用的教材内容做出适当处理,教材便更适合于幼儿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因此,活动中教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也轻松。

  二、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我们应该重视幼儿学习方法的指导   
  从“教”转向“学”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因此,我们要把幼儿的“学”放在第一位思考,关注幼儿是如何学习的。教学中,老师要恰当地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把学习的方法逐一渗透,教给幼儿。   
  《把我的名字唱出来》活动中,我们采取分散难点、逐一突破的方式,在层层推进、步步深化。活动过程中,通过引导幼儿用听辨、分析、比较的方法理解歌曲基本结构、掌握旋律并正确填词演唱。如“汤米(杰西卡)是怎么介绍?”(掌握名字两个字与名字三个字的不同唱法);“他们谁唱得更高些?”(区别旋律不同把握音准);“想一想,自己的名字是几个字的?两个字该怎么唱?三个字该怎么唱?名字最后一个字是什么字?”(掌握填词演唱的要点)等等。这样,将学习的方法逐一渗透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知道了“学什么”和“怎么学”,其学习积极性盎然,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同时,幼儿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便能较快地尝到成功的滋味,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课堂是师幼互动的场所,我们应该保持有效的互动   
  要实现“师生互动”教学,就得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缺乏生气与乐趣的局面,处理好影响幼儿主动性的各种因素,想方设法引导幼儿参与教学全过程。   
  《把我的名字唱出来》的活动通过听辨、师幼问答、模唱,老师与幼儿的自我介绍等信息交流,从中掌握歌曲旋律并学会正确填词演唱介绍自己。其中,教师既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幼儿在听辨、比较、分析中逐一掌握旋律及填词演唱的方法;也是幼儿学习的合作伙伴──学习用歌唱方式介绍时,老师首先把自己的名字唱出来并让幼儿学唱老师的名字,这样,既给幼儿作了示范,同时也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情感与行为,更加激起幼儿想把自己名字唱出来的欲望,因此,活动中幼儿学地既主动也轻松。

第13篇、大班音乐蔬菜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蔬菜的颜色,学习问答式节奏的儿歌,并能按节奏回答句子。
  2.模仿儿歌中的语句形式,用不同的蔬菜名称创编儿歌。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体验创编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蔬菜的图片(正面没涂色,反面涂有颜色)。
  2.蔬菜挂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1.教师逐一出示黄瓜、豆芽、番茄、茄子等蔬菜图片(没涂颜色的一面),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蔬菜。
  2.“仔细看看,它们有颜色吗?”(没有)
  3.请幼儿说说番茄是什么颜色的,说对了,老师则将图片翻过来,即红红的番茄。
  4.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说其它蔬菜的颜色,如说对了,老师则将该蔬菜的图片翻过来,即黄黄的豆芽、紫紫的茄子、绿绿的黄瓜。

  二、编儿歌《蔬菜歌》
  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蔬菜的颜色来编儿歌。
  1.给番茄编。
  老师先编一句:什么蔬菜红红的?番茄番茄红红的。儿歌就编好了。
  2.给豆芽编。
  由老师编第一句:什么蔬菜黄黄的?启发幼儿说出“豆芽豆芽黄黄的。”
  3.给茄子编。
  “现在我们给茄子编。谁来编第一句?”请一能力强的幼儿编第一句:什么蔬菜紫紫的?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茄子茄子紫紫的。
  4.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什么蔬菜红红的?番茄番茄红红的。什么蔬菜黄黄的?豆芽豆芽黄黄的。什么蔬菜紫紫的?茄子茄子紫紫的。
  5.“小朋友们编的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再给黄瓜编。谁会把两句一下子编出来?”
  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蔬菜绿绿的?黄瓜黄瓜绿绿的。
  6.教师和幼儿试着把编的儿歌根据图片连起来念一遍。
  7.集体再念一遍,可边念边动作。

  三、游戏:蔬菜歌。
  请幼儿戴上蔬菜挂饰,练习儿歌。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么蔬菜红红的?”戴番茄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番茄番茄红红的。”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四、创编儿歌。
  1.鼓励幼儿学用儿歌中的语句形式把其它蔬菜编进儿歌。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把蔬菜画出贴在黑板上。
  3.带领幼儿共念新编出的儿歌。

  五、游戏:蔬菜宝宝回家。
  提出游戏要求:将自己胸前的蔬菜挂饰,黄色的蔬菜送回贴有黄色房子的家里,红色的蔬菜送回贴有红色房子的家里……

  活动延伸:
  可以开展音乐活动,幼儿根据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蔬菜形象。
  可以开展美术活动,进行蔬菜绘画比赛,将幼儿的作品剪下贴在大盘子上,布置成一个蔬菜展览会。

  活动反思:
  这首儿歌以幼儿都熟悉的蔬菜为题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观察并根据西红柿、黄瓜、茄子和豆芽这四种蔬菜的颜色,让幼儿了解问答式儿歌的节奏,并能按节奏回答句子。根据《纲要》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之一:“教育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因此,幼儿对于这首简短的儿歌,比较容易掌握,并能将学到的知识“××蔬菜红红的”××蔬菜紫紫的”“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导入。
  我是以告诉幼儿今天班上来了几位蔬菜小客人为线索引出教学活动的主角——四种蔬菜。我一一出示图片(没有涂色的一面),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什么蔬菜?然后让幼儿观察这几张图片有颜色吗?再请幼儿说说这几种蔬菜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待幼儿回到对了。我在把图片(涂有颜色)翻过来;

  二、引导幼儿编儿歌。
  我先告诉幼儿接下来我们要根据蔬菜的颜色来编儿歌。我先说一句:“什么蔬菜红红的?”再让幼儿回答第二句:“西红柿西红柿红红的。”告诉幼儿把老师说的第一句和小朋友说的第二句连起来,儿歌就编好了。接下来用相同的方法为剩下的三种蔬菜编儿歌。再请幼儿试着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三、游戏。
  发个每个幼儿不同的蔬菜挂饰,巩固幼儿刚学的儿歌。我问幼儿:“什么蔬菜红红的?”拿西红柿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西红柿西红柿红红的。”其它三种蔬菜也用相同的方法来做游戏。
  整个教学活动结束后,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我的引导不够。幼儿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创编过程中,我问:“什么蔬菜红红的?”幼儿们能够回答出是西红柿,但是不能把蔬菜的名称和颜色完整的说出来。可是我只是强调要把蔬菜的名称说两遍,再说出颜色才是完整的一句,并没有用一种更直观的方法去引导幼儿完整的创编儿歌。如果我一手拿一个西红柿模型,出示一个幼儿会说:“西红柿。”再出示另一个幼儿会说:“西红柿”然后让他们说出颜色,儿歌就编的比较完整了。孩子们也能通过提示准确的说出相对完整的语句来,而且也能让孩子表达的更清楚,活动效果会好很多。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的积极,我问:“什么蔬菜红红的?”拿西红柿的幼儿都能站起来,但是他们并没有按照我要求的那样站起来说:“西红柿西红柿红红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创编儿歌的学习过程中,幼儿还未掌握这一句。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正确的引导幼儿是非常重要的。

第14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松树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风格,学习用坚定、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
  2、理解歌词内容,体验长大的自豪,增强自信心。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磁带以及录音机图谱(画有阳光雨露、新树枝、小松树等)

  活动过程
  (一)、熟悉旋律
  1、  播放歌曲磁带,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歌曲旋律,说说对乐曲的初步印象(丰富:欢快、活泼等词语)
  2、继续欣赏旋律,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拍打身体的各个部分。(多遍)
  3、教师选取幼儿拍打动作,编成小组合,集体共同随音乐游戏。
  鼓励幼儿随节奏拍打身体,拍出声音,在多次拍打中熟悉旋律,并且感受乐曲的欢快。

  (二)、理解歌词
  1、教师清唱歌曲多遍,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复唱该句,以表示肯定。
  2、重点理解阳光雨露、哺育、新枝叶等词,并出示图谱以帮助幼儿理解。

  (三)、学习歌词。
  1、教师朗诵歌词,幼儿欣赏。
  2、教师带领幼儿用坚定、自豪的情感跟诵歌词。

  (四)、学唱歌曲
  1、教师用全曲带唱的方方,带幼儿学唱歌曲二三遍。
  2、幼儿自由结伴歌表演请幼儿自由找一同伴,分别扮演小松树和小朋友进行表演,然后互换角色。

第15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是猫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优雅、诙谐的曲调特点。
  2.尝试用不同嗓音及肢体动作表现不同性格特点的猫咪,感受与同伴一同歌唱、游戏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猫咪的幻灯片,音乐磁带,毛线球,猫耳朵头饰,角色标识物。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出示猫咪图片):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猫咪,你最喜欢哪一只,为什么?
  幼:我喜欢那只白色的小猫,因为她看起来很可爱、很乖。
  师(用温柔的语调回应):是呀,白色猫咪好像在说:“喵喵喵,喜欢我吗?喜欢我就抱抱我吧。”
  幼:我喜欢这只像海盗一样的猫,因为他很酷。
  师:的确,我也觉得他与众不同呢。
  幼:我喜欢那只像老虎一样的猫,因为它非常厉害。
  师:那你们猜猜这只厉害的猫咪会发出怎样的叫声?(孩子们发出低沉、粗厚的声音。)
  师:刚才那只白色小猫的叫声会是怎样的呢?(孩子们发出纤细、温柔的声音。)
  师(小结):原来不同猫咪的叫声是各不相同的。各种各样的叫声可以表示不一样的心情,就像我们人说话一样。

  二、发声练习
  1.我要玩毛线球。
  (1)师(出示毛线球):小猫咪很喜欢玩毛线球。你们想不想玩啊?试试看能不能用小猫咪叫声来表达你们的心情,看看我能不能听懂你们的意思。
  (2)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即兴解读幼儿模拟的,小猫叫声。[例如:(1)我明白了,你在说:“给我玩玩好吗?”真是一只温柔的小猫咪。(2)你在说:“快给我,快给我,不然我要生气了!”我听出来你是一只急性子的小猫咪。]
  (3)全体幼儿尝试用各种叫声来表达想玩毛线球的情绪。
  2.我会玩毛线球。
  (1)师:小猫还会和毛线球玩游戏呢。看到毛线拉得长长的,小猫的叫声就长;看到毛线拉得短短的,小猫的叫声就短。(教师拉出不同长度的毛线,让幼儿尝试进行相应的长短音探索。)
  (2)师:小猫还会根据毛线球位置的高低来叫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
  (教师手拿毛线球在空中划出高低弧线,让幼儿尝试进行相应的高低音转化。)

  三、学习歌曲
  1.教师引出情境,完整范唱,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歌曲内容与旋律。
  (1)师:(播放四张幻灯片)宠物店里有四只小猫咪,它们都想和我们做朋友。究竟选哪一只小猫做朋友呢?先听听它们是怎么介绍自己的,我们再做决定好吗?(教师连续范唱两遍,第一遍不加动作,第二遍加入小幅度提示性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梳理不同猫咪的性格特征。
  师:它们都是怎样的猫?
  幼:我听到歌里唱到了可爱的猫。就是那只总是笑眯眯的猫。
  师(小结):笑眯眯的是可爱猫,动个不停的是调皮猫,打着领结、看上去特别精神的是帅气猫,露着牙齿、很厉害的是威风猫。
  2.教师戴上猫耳朵头饰,逐一佩戴爱心、网球、领结、皇冠等角色标识物,分别用不同的音色完整范唱歌曲,引导幼儿关注音色、旋律变化与猫咪性格特点的关系。
  (1)教师跟随伴奏范唱可爱猫和威风猫的演唱风格(如用可爱猫的音色演唱时,原歌词变为“我是猫,可爱的猫;我是猫,可爱的猫;我是猫,可爱的猫;我是猫,可爱的猫;摇摇我的尾巴,喵、喵、喵,请你把我带回家”。依次类推),帮助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音色。
  师:你们决定把谁带回家?
  师:这么多人选可爱猫,那好,就先带可爱猫吧。(教师用甜美纤细的嗓音演唱一遍。)
  师:威风猫不乐意了!它说:“我会捉老鼠,更厉害呢。”(教师用粗厚的嗓音演唱一遍。)
  (2)教师放慢速度清唱示范帅气猫、调皮猫的演唱风格(方法同上),引导幼儿辨别歌曲的旋律、节奏、音色。
  (3)引导幼儿清晰模唱,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及音色。
  3.幼儿完整学唱,尝试表现不同性格特点的猫咪。
  (1)幼儿通过对比,分析角色特点。
  师:为什么你们用可爱猫和威风猫的声音唱的时候那么不一样?
  幼:我是故意用粗粗的声音来表现威风猫的,这样听起来厉害一点,就像大老虎的声音。
  师:是呀,可爱猫的声音细细的,威风猫的声音粗粗的。我们通过声音的粗细可以把它们的特点表现出来。
  幼:可爱猫唱歌时笑眯眯的。
  师:是啊,除了声音,表情的配合也很重要。
  师:调皮猫和帅气猫唱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幼:调皮猫的声音短短的、一跳一跳的,帅气猫的声音听上去很得意的。
  师:你听出调皮猫是活泼好动的,帅气猫是充满自信的。
  (2)幼儿按四种猫的特点逐一演唱整首歌曲(用变化后的歌词唱),教师用动作提示歌词顺序以及角色特点。
  师:四只小猫都那么可爱,我们一起把它们唱到歌里去吧。请注意它们的顺序是可爱猫、调皮猫、帅气猫、威风猫。(教师在幻灯片上为四只小猫标上1-4的序号。)
  (3)鼓励幼儿用变化音色的方法来表现不同性格特点的猫。
  师:刚才我从你们的表情、动作里看到了不同的小猫。这回我要闭上眼睛,你们能不能让我从声音上听出四只猫咪是不一样的呢?挑战一下吧!

  四、分角色轮流唱
  1.用角色标示分组并确定角色。
  (1)幼儿戴上猫耳朵头饰,教师将原来围成半圆形的小椅子的间距稍作调整分成四组,分别将爱心、网球、领结、皇冠角色标志物贴在每组的椅子靠背上。
  (2)师:看懂这些标志了吗?可爱猫、调皮猫、帅气猫、威风猫的家都在哪里?现在老师要长长地叫一声“喵”,你们想当什么猫就赶紧坐到相应的位子上吧!“喵——”
  2.教师指挥幼儿分角色按原歌词轮唱,重点用眼神和手势提前示意幼儿,以降低接唱难度。
  3.幼儿交换座位,再次轮唱。

  五、游戏:选猫咪
  以选猫咪为情节引导幼儿按原歌词进行表演唱,要求幼儿用肢体动作、表情、音色来表现不同性格特点的猫咪。
  师:真是一些会唱歌的猫咪啊。现在请猫咪一边唱一边来表演,我摸谁的脑袋,谁就跟我走,然后和我一起去选其他的猫咪,最后回家。

  活动反思:
  1. 多元体验——教材选择的初衷
  这是一首带有蓝调爵士曲风的乐曲,旋律跨度较大,优雅、慵懒中带点俏皮的风格给人以独特的听觉感受,令人联想起百老汇著名的音乐剧《猫》。在反复倾听中,那些形态各异的猫咪形象渐渐在我头脑中清晰起来,于是产生了与幼儿分享这首乐曲的冲动。为了让幼儿更为形象地感知、体验这首乐曲的特点。我尝试将之填词改编成可供幼儿欣赏并演唱的歌曲,并通过四种形象鲜明的猫咪角色,为幼儿提供理解并深入演绎的支架。不同的音色便于幼儿辨识和表现可爱猫和威风猫的性格特点,旋律的跳跃与流畅可以对应地表现调皮猫和帅气猫的性格特点。四种角色的设置为后续的分角色接唱、表演唱等留下了空间。
  2. 从容享受——教学设计的追求
  为了让音乐学习更轻松一些,我将发声练习设计得引人入胜,把声音的长短、粗细、高低变化等一些即将在歌曲学习中运用的经验自然地与游戏情境融合在了一起。
  为了让音乐感受更充分一些,我的范唱也非一成不变,而是采用了变换角色、加入伴奏、用动作暗示等多种方法。幼儿通过反复聆听、体验,累积着对音乐的感受,不知不觉地产生了跟唱的意愿。
  为了让音乐表达更从容一些,我尽量给予幼儿更多的心理支持。比如,反复出现的简单易懂的角色标志性动作,接唱指挥中前置的目光提示等,都能化解幼儿的焦虑情绪,帮助幼儿在小步递进中享受自我挑战的乐趣。
  为了让活动过程更流畅一些,我将规则提示巧妙地隐含在材料和组织方式中。比如,一个毛线球可以聚焦幼儿的目光,形象地提示发声要求;爱心、领结、皇冠等角色标识物可以使幼儿迅速实现角色转换:在“喵——”声中上位可以满足幼儿自主选择角色的需要,使之沉浸在游戏情境中。
  3. 反复演绎——教学延伸的思考
  幼儿需要充足的时间在反复的体验、感知中,在“操作”音乐的过程中慢慢积累学习经验。因此,我认为不必强求在单位时间内让幼儿学会唱这首歌曲,而应留给幼儿消化理解的时间。在延伸活动中,我将进一步引导幼儿从音色、表情、动作、体态等多个角度探究各种角色的性格特点,在富有情趣的游戏情境中将幼儿的表达、表现引向细致、准确与丰富。

第16篇、大班音乐金孔雀轻轻跳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傣族,山美水美 ,舞蹈美。在傣族,孔雀被誉为“吉祥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同时,孔雀也是小朋友最喜爱的小动物之一。结合本月的主题活动“民族小舞台”,我选择了音乐欣赏《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旋律舒缓,优美,容易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尝试通过倾听优美的旋律,欣赏与乐曲相融合的多媒体课件,用幼儿最喜欢的动画形式贯穿始终,使幼儿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自然的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活动目标
  1 通过亲身感受和对比等方法来体验歌曲的特点,尝试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美的意境。
  2 通过对歌词的分析,让幼儿对歌曲展开相关联想,体验傣族小朋友亲近大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的生活情趣。
  3 喜欢歌曲,能安静的倾听。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歌曲特点,尝试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美的意境。

  活动准备
  1音乐:《红星歌》、《经孔雀轻轻跳》伴奏、演唱MP3;
  2视频:动画片段《两只小孔雀》、傣族风情风光片段、《经孔雀轻轻跳》flash;3教具:纱巾。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在《红星歌》的乐曲声中,老师和幼儿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进入活动区。
  设计意图:采用幼儿熟悉的旋律,让幼儿感受雄壮有力的节奏,为与本次活动进行对比埋下伏笔。

  二、开始部分
  1、欣赏动画片段《两只小孔雀》。
  师:在刚才的动画片里,有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是谁?大家嬉笑着相互泼水,你知道他们在过什么节日吗?在我国,有一个民族,那里的人们把孔雀作为吉祥鸟,泼水节是他们特有的节日,这个民族就是傣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孔雀的家乡,去看看傣家优美的风景吧。
  2、傣族风情
  播放短片:傣族风情
  设计意图:采用幼儿都非常喜欢的动画形象导入新课,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课堂轻松活泼,寓教于乐。

  三、基本部分
  (一)乐曲欣赏
  1、欣赏乐曲,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
  师:这首曲子的旋律跟《红星歌》比起来,有什么不同?(有力-轻柔,快-慢)
  设计意图:让幼儿从熟悉的旋律入手,用对比的方法,初步体验乐曲的优美。2、请幼儿伸出双手闭上眼睛再次欣赏乐曲,教师用纱巾从幼儿手上轻轻划过。
  师:你们在欣赏这首曲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没有?(轻,柔,软,舒服)曲子速度怎样?(慢)
  设计意图:利用纱巾的轻柔帮助幼儿亲身感受柔与轻,进一步体验乐曲的优美。3、鼓励幼儿一边欣赏乐曲一边尝试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幼儿自己尝试,把对乐曲的理解表现出来,帮助幼儿更深入的体验乐曲的优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二)歌曲欣赏
  1、请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歌曲两遍。“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歌词?”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句清唱。请幼儿想象歌词中的情景。
  设计意图:让幼儿从“点”上感受歌词,展开想象,体验歌曲表现的美。
  2、无伴奏教师教唱歌词一遍。(陪视频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教唱,结合视频画面,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让幼儿从“面”上展开联想,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3、结合flash动画完整欣赏,幼儿自由跟唱或者舞蹈。
  设计意图:利用幼儿喜欢的flash动画,调动幼儿情绪,将幼儿的想象和画面结合起来,让幼儿更进一步的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四、拓展延伸
  邀请在场的老师共跳孔雀舞。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傣家,感受了傣家风情,还欣赏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老师希望你们能爱护我们的大自然,让美丽的孔雀健康快乐的生活!让我们载歌载舞,共同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设计意图:注重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用舞蹈的形式将课堂气氛推向**,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欣赏歌曲的快乐和愉悦。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大班的音乐欣赏活动《金孔雀轻轻跳》,在本次活动中,小朋友表现得特别棒,不仅较好的用语言表达出了对歌曲特点的理解,还能够用肢体动作来体现歌曲的美的意境。活动中,我以小朋友非常喜欢的动画片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乐曲欣赏环节,我采用了歌曲对比和利用纱巾亲身感受两种方法来让幼儿体验乐曲旋律的轻、柔、慢。比较有效的帮助大部分幼儿说出了乐曲特点,避免了上次试讲时幼儿感受到了但表达不出来的问题。在歌曲欣赏环节,我采用了由“点”到“面”层层深入的方式,让幼儿感受歌词的美,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利用动画视频将孔雀与小朋友一起跳舞的欢快场面展现出来,生动形象。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最后的拓展延伸环节,注重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用舞蹈的形式将课堂气氛推向**,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欣赏歌曲的快乐和愉悦。
  本次活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歌曲欣赏环节,由于借班上课,我忽略了幼儿对歌词很陌生这个细节,幼儿在听一遍后基本都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虽然也灵活的加入了清唱和教唱,幼儿也基本说出了歌曲内容,但感觉比较困难,可以尝试改变提问方式或分两课时进行。
  本次活动与以往活动相比的亮点:本次活动利用了多媒体动画,生动形象,比起以前欣赏教学中运用的图片和口头讲述,幼儿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引入部分,我经过了多次修改,最开始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采用了音乐游戏“快慢走”,但发现气氛是比较活跃,对歌曲旋律的体验也有一定帮助,但根本没有达到创设情境的目的;经过修改,我把引入部分改为了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准备让幼儿通过倾听来创设情境,试上后我发现对于才刚刚升上大班的幼儿来说,通过倾听比较抽象的声音来感受情境比较困难,大部分的幼儿都不能感受和体验。经过思考,我改用幼儿都非常喜欢的动画形式导入,直观形象,为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第17篇、大班音乐活动快乐身体演奏会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欢快活泼。    
  2. 能用肢体律动表现乐曲的节奏。    
  3. 喜欢进行音乐律动,并大胆表现。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 能用肢体律动表现乐曲的节奏;    
  2. 喜欢进行音乐律动,并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音乐《来跳舞吧》、PPT课件、节奏王国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 导入《节奏王国》的故事,以邀请幼儿坐火车去节奏王国开演奏会的形式引出活动,引导幼儿随音乐律动。    
  2. 教师引导幼儿听辨音乐,播放音乐,教师做相应的动作。引导幼儿用动作和声音表现音乐的情节。
 
  (二)游戏活动:    
  我是国王   
  1.讲述规则:节奏王国的国王为了邀请大家的到来,请大家玩一个游戏——“我是国王”。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厨师、理发师、鼓手)跟他学习,最后大家选出最棒的那一位做“国王”。   
  2.教师提示幼儿相关音乐部分的人物演奏,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肢体律动表现音乐的节奏。   
  3.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欢快活泼,在相关音乐中表演。请幼儿分成三个小组代表“厨师”、“理发师”、“鼓手”进行“演奏。  

  (三)分组合作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
  1.教师引导幼儿自由选出每个小组的“国王”,播放音乐让(厨师、理发师、鼓手)“国王”展示“演奏”。
  2.教师总结评价幼儿表演,并简单引导。

  (四)展示活动   
  在这个快乐身体演奏会上,你们还想请哪些好朋友来参加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并用肢体简单律动)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大胆律动。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邀请更多好朋友参加演奏会。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18篇、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蜗牛教案反思

   活动来源: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尤为重要。在歌唱活动中,首先应以感受为主,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动起来,并采用游戏等孩子们易接受的形式,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表现歌曲。《快乐的小蜗牛》这个音乐活动具有较强的典型性。这首歌曲歌词浅显,曲调简单且有重复,演唱的技能要求也不高,内容也贴近孩子的生活。通过设计游戏化的活动过程使歌曲更具情趣化及可演可玩性。改变常规的学唱顺序,减轻幼儿的记忆负担,让孩子更轻松地投入到活动中。  
 
  活动目标:  
  1、扮演小蜗牛的游戏中,充分感受、体验乐曲旋律,学唱歌曲。  
  2、初步感知音乐中的三拍子节奏。  
  3、享受歌唱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蜗牛图片、山坡草地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在旋律伴奏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柳树姑娘的辫子好长好长呀,柳树姑娘好美啊,我好喜欢柳树姑娘啊,小朋友,你们喜欢柳树姑娘吗?请你们用歌声来告诉我,好吗?师提醒幼儿用亲切动听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师:你们唱得太好听了,听了你们的歌,我更加喜欢柳树姑娘了。  
  2、引导幼儿用动作加以表现。  
  (评析:一开始的复习歌曲,可以提高幼儿在演唱歌曲方面的技能,引导孩子很快地进入活动状态。)

  二、感受歌曲旋律,体验三拍子节奏。  
  1、创设关于“美丽的春天”的语言情境,引出动物旅游。  
  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小草绿了,五颜六色的花开了,柳树姑娘的辫子在风中摇摇摆摆,许多小鱼在清清的小河里游来游去,春天太美了。许多动物看见春天这么迷人,都想去旅游。  
  2、引导幼儿听旋律随不同节奏扮演小动物。  
  师弹奏不同节奏的旋律(跳音、柱式和弦)引导幼儿听一听、猜一猜是哪些动物朋友,为什么会觉得是这些小动物。并鼓励幼儿随旋律自由进行律动。  
  幼:音乐是跳跃的,小兔、小鹿走起路来也是跳的。  
  (评析:一开始的听音乐旋律学做小动物,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孩子们在听听、玩玩的自我探索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三拍子歌曲的特点,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孩子们在想想、说说、做做中充分进行了表现和体验,也解决了熟悉音乐旋律这一难点,为下面的学唱歌曲埋下了伏笔。)
  
  三、理解歌词  
  1、引出歌曲  
  (1)师弹奏表现小蜗牛走路的旋律,请幼儿猜一猜是哪个小动物去春游。  
  可提示幼儿:走路慢慢的。引导幼儿听旋律学做小蜗牛。  
  (2)请幼儿说说小蜗牛会到哪里去玩,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  
  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评析: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为理解歌词、引出歌曲打下基础。这一环节是为幼儿学唱歌曲作准备的,但是老师没有让幼儿重复地一遍又一遍地记忆歌词,而是在幼儿感兴趣的小蜗牛旅游上做文章,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讲讲、做做中理解了歌词。   
  2、演示教具,学做小蜗牛。  
  (1)师边说歌词边演示桌面教具。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是怎样旅游的。  
  师说歌词。  
  (2)师在音乐伴奏下演示教具。  
  师:小蜗牛旅游时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给它拍手加油。  
  引导幼儿在“给小蜗牛鼓劲”这个情境里不知不觉地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评析:老师进行了层层入深的设计,孩子自由地选择身体动作在最感兴趣的“哟哟”上敲打节奏。)  
  (3)幼儿扮演小蜗牛爬山坡。  
  师:小蜗牛是有节奏的,你们想学小蜗牛试一试吗?  
  (4)引导幼儿听音乐学小蜗牛走路。  
  引导幼儿能随旋律有节奏地学小蜗牛爬。   
  (评析: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四、学唱歌曲  
  1、师范唱。  
  师:老师把小蜗牛旅游的事编成了一首歌。一起来听一听。  
  2、放慢速度,让幼儿试着在音乐的伴奏下填词唱歌。  
  师:小蜗牛太有趣了,我们一起来把他唱进歌里去吧!  
  3、引导幼儿唱好衬词“哟哟”。  
  师:小蜗牛旅游时很轻松,很快乐,应该唱得轻快。  
  (评析:在学唱歌曲时,老师一开始先请幼儿完整地唱,然后分解了难点,让幼儿先唱简单的衬词,再逐步过渡到完整地唱,孩子们一下子就能唱起来,体验到了成功。而且,运用这样的方法后,孩子也能正确地处理象声词。)  
  4、引导幼儿用清晰的歌声表现可爱有趣不怕困难的小蜗牛。  
  5、引导幼儿表现小蜗牛旅游时的高兴动作。  
  师:小蜗牛旅游时心里感到怎么样(很高兴),他会做些什么动作?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创造动感,调动情感,让幼儿人动起来,心动起来,引导他们以自我表现的方式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在前面学唱歌曲、解决难点的基础上,幼儿一下子就能表演起来,做出了许多“亲热”的动作,许多孩子意犹未尽,还想来表演。)
 
  活动反思: 
  在这一音乐活动中,教师一开始就以情感入手,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小蜗牛出去旅游时的快乐心情。接着,又引导孩子在游戏中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在有了一系列充分的体验基础上,孩子们学唱歌词就非常容易,也创编出了许多表示小蜗牛快乐心情的动作,通过创编,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了歌曲的情感。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

第19篇、大班音乐活动茉莉花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茉莉花》是一首旋律优美、触人心弦、广为传唱的中国民歌。它自然、平缓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人充满花香的茉莉花王国,让我们感受到带有浓郁生命气息的田园风光。在此活动中,情境的创设和情感经验的积累是整个活动设计的重点。幼儿在自然、愉悦的氛围中聆听《茉莉花》,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茉莉花》,他们的整个身心是放松和愉悦的。活动中把赋予茉莉花丰富的情感作为幼儿感受和创作的线索,当孩子们尝试把自己变成一朵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茉莉花时,你感受到的是一种和谐、充满生机的情境。

  活动目标
  1.能够主动参与赏花活动,体验与花相伴的愉快情绪。
  2.通过观赏、体验,了解茉莉花的颜色、花瓣层次和错落造型。
  3.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情和造型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实物盆栽茉莉花、茉莉花茶、茉莉花串成的花环若干、《茉莉花》音乐等。
  2.呼拉圈若干个、麻绳2~3根。

  活动过程
  1.简单认识茉莉花,重点观察茉莉花瓣的姿态、花束的层次、花朵之间的错落造型,了解花朵、花叶和土壤的关系。
  (1)师:每一朵花长得一样吗?花瓣的姿态是怎样的? 有的已经开了,有的已经枯萎,有的是含苞欲放,有的花瓣快脱落了……
  (2)师:你觉得这朵茉莉花的心情怎么样?(赋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 这朵茉莉花很高兴,这朵茉莉花有点害羞……
  (3)制作茉莉花茶,简单了解茉莉花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播放扬洲版本的《茉莉花》。)
  2.扮演游戏:我是一朵茉莉花。
  幼儿讨论:怎样让自己变成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幼儿制作茉莉花花环、茉莉花叶、茉莉花裙。(音乐伴随幼儿的制作过程。) 幼儿自由感受茉莉花香,观看茉莉花图片,欣赏自己制作的茉莉花环。
  3.师生分享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的感受。
  用分享故事的方式让孩子自然聆听《茉莉花》乐曲:
  (1)小时候,去到扬州,闻到花香,听到歌声……一个穿着白裙子的小女孩子边唱歌边给茉莉花浇水。”(教师清唱《茉莉花》。)
  (2)在宴会上,一群穿着白纱裙,拿着茉莉花,戴着茉莉花环的女孩,也在唱着这首《茉莉花》……(幼儿欣赏教师三人演唱《茉莉花》。)
  4.师生相互模仿身体姿态、情感变化,进一步感受歌曲。(教师可采用无伴奏演唱方法,灵活把握演唱时间。)
  (1)师生分享对歌曲的理解。
  (2)结合幼儿的想像,采用音乐散文式故事的形式把幼儿带入一个美丽而情感丰富的茉莉花王国(见资料链接)。
  (3)引导幼儿赋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你是一朵怎样的茉莉花?”“哦,这是一朵害羞的茉莉花。…‘这是一朵高兴的茉莉花。”“这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茉莉花……”
  5.扮演游戏:幼儿扮演茉莉花,教师扮演摘花人,并鼓励幼儿组合身体造型表现茉莉花丛。
  (1)幼儿独自扮演茉莉花,教师引导幼儿赋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歌曲唱到“将你摘下”,教师可抱起一幼儿,送到另一教师手中,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2)幼儿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做茉莉花束。教师引导幼儿做出花束层次、高低的变化。教师扮演小蜜蜂给每朵花采蜜。
  (3)四人(人数可以逐渐增加)一组做茉莉花丛(加上叶子、泥土等角色,强调彼此依存的关系)。教师随着旋律把呼啦圈逐个从孩子身上套下,放置在地板上,当作花盆。
  (4)造型表现过程中,幼儿随歌曲的意境表演。  
  师:太阳刚刚露出笑脸,茉莉花也慢慢睁开眼睛,微风轻轻吹过,花朵随风飘动……(配伴奏演唱歌曲。)
  (5)简单介绍歌曲《茉莉花》的历史。
  《茉莉花》这首歌曲已有400年的历史。美国发射向外太空寻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飞船,搭载了许多国家的优美乐曲作为地球人的礼物送给外太空生命,中国入选的乐曲就是《茉莉花》。我们要记住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茉莉花》……

  活动延伸
  (播放《茉莉花》。)
  1.扮演表现:幼儿戴上茉莉花环,装扮成美丽的茉莉花公主或茉莉花王子。
  2.绘画表现:合作绘画,描绘自己心目中的茉莉花王国。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以音乐为切入点的综合性活动,围绕着中国民歌《茉莉花》,开展了一系列的感知、制作、欣赏、表现、创作、分享等活动。活动最明显的特点体现为:从感性人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在活动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注重幼儿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孩子们在淡淡清香、自然轻松的“茉莉花”氛围中充分享受音乐的美和快乐。

  资料链接
  1.作品分析:《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它有许多变体,曲调大同小异,如出一辙。江苏扬州《茉莉花》,版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源于明代的一首民歌《鲜花调》,曲调优美,表现出淳朴柔美的感情。儿童版本的《茉莉花》,旋律轻盈流畅,易唱易学,更是家喻户晓,广为流唱。从乡村田间地头,到维也纳的音乐大厅,从港澳回归的盛典到APEC的欢迎宴会,《茉莉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着听者的心灵。
  2.音乐散文式故事:清清的小河边,有一丛美丽的茉莉花。每当太阳升起时,茉莉花也就慢慢睁开了眼睛。闻一闻,真香!看,每一朵茉莉花都在展示自己独特的美,有着自己的姿态和心情:有的是害羞的茉莉花,羞答答地低着头;有的是高兴的茉莉花,张开了笑脸;有的是含苞欲放的茉莉花,正在慢慢开放;有朵茉莉花好像有点不太高兴,翘起了小嘴巴;有朵茉莉花好像在哭泣,它想妈妈了;有朵茉莉花正仰着头喝露水呢……小河的水闻到花香,也悄悄停了下来,它想留住这甜甜的花香……小朋友,你们闻到了茉莉花香了吗?

第20篇、大班音乐活动拉拉勾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
  2、  探索在歌表演中运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
  3、  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拉拉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情绪经验,为歌曲学习做好准备。
  1、  教师: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吗?事情发生后心情是怎样的?
  2、  教师:当你和好朋友不吵不闹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3、  教师:如果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

  二、幼儿学唱歌
  1、  教师:范唱歌曲《拉拉勾》,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歌词内容。 教师:请你们仔细听一听,老师的歌里唱了些什么?
  2、  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教师:你们感觉这首歌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3、  教师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注意在唱到切分音符和休止符处,教师要有较明显的动作暗示。   
  4、  教师引导探索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用断顿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轻快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
  
  三、幼儿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学习与同伴合作表演。   
  1、  幼儿根据每一句歌词内容,分乐句创编响应的动作和表情。
  2、  教师引导幼儿不仅注意动作还可以运用表情来表现歌曲内容,重点创编动作:生气、不理睬、翘嘴巴。

  活动延伸  
  1、  当幼儿熟悉歌曲后,在歌曲的最后两句,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表示友好的动作,以突出歌曲中同伴友好相处的积极情感。唱歌曲前半部分时,用较弱的力度表示害羞;唱后半部分时,用欢快的情绪表示同伴间成功和好的自豪感!

  活动反思:  
  在音乐课“拉拉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是发声练习,师生共同问好!教师能注重在活动中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不断提高幼儿的活动情趣。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比较自然,在边走边看边中提问,比较自然轻松,孩子们没有压力,引导幼儿积极思考,积极猜测,教师不作答,让幼儿在讨论中寻求答案既增强了幼儿的探索意识又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  
  最后在尝试创编歌词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大胆、自由、认真。使每个幼儿都能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了幼儿创造的欲望,同时教师让幼儿把创编的歌词填入熟悉的旋律中又大胆又很有创意,使幼儿的兴趣达到了高潮。歌声齐气又响亮,是孩子们对自己创编结果的肯定,也是孩子们有自信的一种表现,很棒!  

第21篇、大班音乐活动《非洲欢迎你》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本节活动是结合大班建构课程《我是中国人,亮眼看世界》来设计的,非洲人性格开朗、热情奔放,而音乐是他们生活的灵魂,鼓声与人声的结合,遥远而充满感性与旋律,随着热情的音乐,我将带孩子们来感受快乐的非洲之旅。主要让幼儿了解非洲音乐热情奔放的特点,进一步尝试用声音、动作、造型进行多元化的体验。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非洲的风土人情。
  2.尝试用声音、动作、造型表现音乐热情奔放的特点,进行多元化体验。
  3.在音乐游戏中,体验与他人交流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受非洲热情、奔放、自由的特点。
  活动难点:能用肢体语言表现非洲音乐热情奔放的特点,并能体验与他人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有关非洲风土人情的图片
  2. 非洲人舞蹈视频
  3.音乐:《我是谁》《非洲欢迎你》
  4.舞会装扮所需物品:油彩、花环、草裙、镜子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用非洲鼓有节奏的和幼儿问好。
  师:“今天老师和你们打招呼的方式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是的,它叫非洲鼓,来自遥远的非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非洲,感受一下非洲的风土人情。
  意图:通过非洲鼓和幼儿打招呼,让幼儿初步感受非洲鼓,进一步体会节奏的魅力,同时激发幼儿模仿、参与的兴趣,为后面做铺垫。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有关风土人情的图片。
  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回应: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和原始森林是许多珍稀动物居住的地方;非洲原始部落的人就是以打猎为生;他们很豪放喜欢用手抓饭;他们喜欢颜色鲜艳的衣服,让人感觉很亲切、很热情。他们随时随地都喜欢用唱歌、跳舞、打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小结:他们就是那么的热情好客、自由奔放。
  师:“你们如果去非洲的话,他们也会热情的跟你们打招呼的”。
  2.学说非洲语,与人打招呼。
  学唱:funga  Alafia  achi  achi
  师:“猜一猜他们在说什么?你们平时是怎么和别人打招呼的?”(你好!/Hello/早上好!)
  小结:他们是和我们打招呼呢!他们在说:“非洲欢迎你,非洲欢迎你!”
  师:“我们也用非洲语和他们打声招呼吧”!
  “让我们用热情的非洲语和后面的客人老师打声招呼吧”!
  意图:通过模仿、学说非洲语,激发幼儿对非洲的兴趣和热情。
  3.观看视频,初步感受非洲音乐与舞蹈的特点。
  师:“他们打招呼的方式都那么特别,那他们的舞蹈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今天赵老师带来了一段有趣的非洲舞,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来跳舞的?
  欣赏舞蹈视频第一遍:
  师:这个舞蹈有趣吗?你最喜欢哪个动作?
  欣赏舞蹈视频第二遍:
  (1)讨论非洲舞蹈的基本动作,请个别幼儿模仿。
  (2)师引导幼儿模仿抬腿、耸肩、颤腿、摆臀等基本动作。
  意图:培养幼儿的创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师:你们太厉害了,一下子记住了这么多的动作,如果给你一段音乐,你能把刚才的动作跳出来吗?我们来试试!(播放舞蹈动作音乐)
  第一遍:幼儿站起来进行舞蹈动作练习。
  师:我觉得你们真的太棒了,有的小朋友动作比我还要大方,还要热情。不过这段音乐其实还没有完,它还有一段非常特别的地方,你们听听看,猜猜他们在干什么?(播放打招呼音乐)
  小结:这是他们在和同伴打招呼呢!我们来学一学!
  师:我要去和你们打招呼了,你也要用同样的方式回应我哦!让我看看谁最热情了!
  教师和全体幼儿打招呼!
  师:现在我邀请你们和我一起来跳舞了!
  (完整表演舞蹈一段)
  师:他们俩跳得最热情了,不但动作大方还有表情呢!现在我请他们俩站到第一位来,其他小朋友跟到他们后面,男孩女孩面对面站两排,这次当打招呼的音乐出现时,站在第一位的小朋友要和后面的同伴去打招呼问好,我们先来试一试!
  对,打完招呼后就要站到队伍的最后面,前面的孩子我们就要边跳边向前移动。我们跟着音乐试一试!让我看看哪一队跳得最热情!
  第二遍:打招呼游戏,幼儿面对面站两排有队形变换的进行游戏。(完整表演舞蹈两段)
  4.欣赏化妆视频,幼儿自主化妆。
  师:“既然我们来到了非洲,就要入乡随俗,一起看看非洲人们他们在跳舞时是怎样穿着打扮的”?
  1.引导幼儿欣赏图片。(幼儿边欣赏图片,教师边进行讲解)
  2.出示化妆品,调动幼儿装扮自己继续游戏的激情。幼儿对着镜子自主化妆。
  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解说:他们会把大自然的色彩涂抹到自己的脸上;他们会用羽毛、树枝来装扮自己;他们有的脸上是点状的,有的是条纹状的,有的看起来像非洲雄狮,有的像非洲豹。
  小结:非洲人就是这么的奔放、个性,他们把大自然的色彩涂抹到自己脸上,用大自然的物品来装扮自己,把自己打扮的那么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现在我们也来穿上草裙,用美丽的色彩装扮自己吧!

  三、结束部分:
  篝火舞会:师生随音乐即兴互动表演与游戏。
  师:篝火舞会就要开始了,我们围一个大大的圆,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完整表演舞蹈四段)
  意图:奇异的装扮和色彩,更加调动幼儿游戏的兴趣。
  建议:游戏中,幼儿可变换各种队形进行自由舞蹈。
  延伸师:孩子们今天你们用来装扮的东西老师都会投放到表演区,区角活动的时候,你们可以去尽情的感受非洲的热情与奔放!
  师:今天的非洲之旅到此结束,让我们用热情的非洲语和后面客人老师再见!
  播放音乐《非洲欢迎你》,带领幼儿自由离场。

  活动延伸:
  表演区:可提供各种装扮材料;提供队形图示;
  图书区:《罗拉要去非洲》
  美工区:学画非洲人

  活动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非常投入,积累了关于非洲的知识,在演唱、表演中也感受到了非洲人的热情和奔放。但是,幼儿在表演时好像没有放开,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这首歌曲歌词选用的是简单的非洲土语,很多重复,所以学起来没有难度。动作在老师形象的语言提示下学起来也没有难度。但是在边唱边表演时比较困难,特别是动作转换时并不是很顺利。是否动作再简化一些,比如第一第二句的动作可以是一样的。其次,教师的情绪感染力和动作表现力不够,老师在表演和演唱这种非洲风格的歌曲时可以再放开些,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和表现。

第22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青蛙唱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1.我班表演角投放了一些乐器,幼儿进入区域时常玩弄这些乐器配乐合唱。
  2.结合主题课程的安排进行音乐教学,使幼儿学会用合适的声音整齐地唱歌。

  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
  2.初步体验同声合唱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初步体验同声合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我是一只小青蛙》。
  2.大荷叶道具数张。
  3.小鸡、小鸭、青蛙小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学唱小青蛙和老青蛙的歌。
  1、引出荷叶和青蛙。
  师描述:清清的湖面上立着许多碧绿的荷叶,荷叶随风摆呀摆。﹙请幼儿和老师一齐打开荷叶﹚,起风了﹙一起抖动荷叶﹚,风停了﹙一起停下﹚;
  师:这么美的荷叶,谁喜欢跳到上面玩耍呀?﹙师模仿青蛙动作,引导幼儿说出“青蛙”﹚
  2、想象青蛙的叫声
  师小结:青蛙叫的声音高低和节奏不一样,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倾听两段高低不同的歌曲,感受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和声音。﹙播放或弹唱《我是一只小青蛙》,请幼儿听一遍,跟唱一遍﹚。
  ﹙1﹚有一只老青蛙和小青蛙正在荷叶上呢?听﹗哪段是老青蛙唱的﹖哪段是小青蛙唱的。﹙播放歌曲﹚
  ﹙2﹚请若干幼儿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叫。﹙据回答把幼儿分组﹚
  ﹙3﹚师小结:小青蛙的声音清脆—比较尖;老青蛙的声音低沉—比较粗。
  4、请幼儿唱老青蛙和小青蛙的歌。
  ﹙1﹚师范唱
  师:在平静的河面上,一只小青蛙和一只老青蛙跳上了荷叶(示意各一名幼儿上荷叶)小青蛙向老青蛙打招呼说“ 呱呱 ”,老青蛙也连忙回答“ 呱呱 ”.小青蛙很想和老青蛙交朋友,它用清脆的声音介绍自己“我是一只小青蛙”,老青蛙觉得一个人很孤单,也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它就用低沉的声音介绍自己“我是一只老青蛙”,说着说着,它们就唱起来了。
  (2)幼儿学唱。(师示意小青蛙组和琴声学唱,再换老青蛙组唱)。
  5、尝试同声合唱
  师:虽然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声音不同,一个尖,一个粗,但它们很喜欢在一起唱歌,它们觉得那样很快乐,你们想试试吗?(请幼儿用两种不同的声音唱歌,合唱一遍后再换角色唱)。

  二、动物音乐会(创编情境,进行表演)
  1、师:想想还有哪些动物会唱歌?(请幼儿个别模仿;师随机出示动物小图片(小鸡、小鸭等)贴在黑板上的歌谱下面)。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黑板上的动物模仿唱歌。(先个别唱-----再合唱)

  三、结束
  师:今天,我们都是大一班“小青蛙合唱团”的小演员了,现在我们要去准备一下,要参加合唱比赛去啰。

  教学反思
  1.活动过程对幼儿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通过美丽的荷叶展开想象,联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种叫声并向同伴表现。
  2.幼儿在师幼、同伴之间的的互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感兴趣、能充分体验、展开丰富想象和极力表现。感受平时也应该用合适的声音表现歌曲,不能喊唱、乱唱。
  3.存在不足:在进行同声合唱时,分声部站位不明显,幼儿唱歌时容易跑调。
  4.改进措施:
  (1)加强单声部练习,练习好单声部再明显安排站位进行合唱。
  (2)在活动中,教师可视幼儿的兴趣在区角活动进行延伸,提供更多的动物图片,引发幼儿想象更丰富的声音和节奏表现不同动物的叫声,以便丰富合唱内容。

第23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唱给树的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 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 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活动目标:
  1、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小鸟和树之间的情感。
  2、用欢快和哀伤的情绪唱同一首歌。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小鸟给大树唱歌
  在《去年的树》这个故事中,树最爱听小鸟唱歌了,你们想听吗?
  播放音乐,完整欣赏。
  小鸟对树说了什么?你觉得好听吗?从哪里看出小鸟和大树是最好的朋友?

  二、学小鸟唱歌。
  1. 幼儿跟教师按歌词的节奏念歌词1~2遍。
  2.老师清唱歌曲,幼儿轻轻哼唱1~2遍。
  3、再次完整欣赏歌曲。
  用抒情优美的声音唱出小鸟和树之间真挚的情感。
  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用欢快和哀伤两种不同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尝试1~2遍。小鸟和大树在一起的时候,每天站在枝头给大树唱歌,那个时候它心里怎么样?(很高兴的)我们用和高兴的心情演唱一次这首歌。小鸟不见了大树这个时候它的心里又怎么样?(很难受)我们用这样的心情也来演唱一次这首歌曲。小鸟看到树变成火柴时,是用什么样的声音给树朋友唱歌的?(用哀伤的情绪演唱。)
  幼儿分角色演唱,一半幼儿扮演树,一半幼儿扮演小鸟。
  互相角色对换。
  附《唱给树的歌》歌谱:
  1=B 6/8抒情地
  6 5 5 6 5 | 4 3 2 1 0 |6 5 5 6 5 |4 3 2 5 0 | 1 1 2 1 0|
  亲爱的树儿 我的朋友, 听我来唱首 好听的歌, 啦啦啦啦
  请接收我的 美好祝福, 让我们一起 唱这首歌, 啦啦啦啦
  6 6 7 6 0| 6 5 5 6 5 |4 3 2 10 ||6 5 5 6 5 |7 6 5 10||
  啦啦啦啦 听我来唱首 好听的歌. 让我们一起 唱这首歌。
  啦啦啦啦 让我 们一起 唱这首歌。

  活动延伸:
  回家后请爸爸妈妈陪同练习。

  活动反思:
  歌曲《唱给树的歌》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充满了童趣。幼儿在听听、唱唱、中充分感受歌曲优美、活泼的旋律。整个活动幼儿都在轻松、自然、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着,体会歌曲中的情感,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活动中教师投入的表现,孩子们才能收到感染和同化,真正的投入到歌曲中,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第24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体验大树和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
  2、理解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学习用舒缓、跳跃声音来演唱不同的段落。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磁带以及录音机教师自备秋天背景图;自制活动教具小树叶若干片;幼儿人手一份小树叶道具。

  活动过程
  (一)、换位移情。
  提问:小朋友,你们离开妈妈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
  (1)、秋天到了,许多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它们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去问问它。
  教师朗诵第一段歌词,并将小树叶粘贴在秋天背景图上。
  (2)、“我们一起来问问小树叶吧!”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一段歌词。
  (3)、猜想:小树叶会怎么说呢?
  (4)、我们来听听小树叶是怎么说的,引入第二段歌词。
  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二段歌词。
  2、欣赏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整首歌曲,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分段范唱,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歌曲不同段落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提问:(第一段)离开了妈妈的小树叶心里是不是很害怕?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对小树叶的关心呢?(教师引导幼儿用舒缓、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一段。)(第二段)离开妈妈的小树叶非常勇敢、坚强、乐观、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小树叶的坚定、勇敢?(教师引导幼儿用跳跃、断顿的声音演唱第二段。)3、幼儿学唱。
  (1)、幼儿随弦律哼唱两遍。
  (2)、幼儿边唱边尝试用“小树叶”道具做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尝试领唱和伴唱。
  1、教师领唱,幼儿用“啦”伴唱旋律。
  2、个别幼儿领唱,其他幼儿用“呣”伴唱旋律。

第25篇、大班音乐活动郊游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郊游》,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2、尝试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和旋律特点,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3、在游戏情景中学唱歌曲,并从中体验到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歌曲《郊游》,能用跳跃和连贯两种不同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难点:尝试创编出歌曲内容忽然旋律特点,并能再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郊游的生活经验。
  2、材料准备:阅读材料《郊游》,音乐,郊游图片一张,白云,太阳,水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练声 利用歌曲《郊游》的前八个小杰进行练声
  2、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并理解歌曲。
  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郊游》,引导幼儿带着教师的问题来欣赏。
  提问:歌曲里的小朋友是怎么郊游的?他们在郊游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熟悉歌词,适当的引导幼儿朗读几次。
  3、幼儿学唱歌曲,感受和探索出歌曲的结构。
  提问:现在请小朋友再听老师唱一次这首歌,注意听歌曲中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通过交流的方式,引导幼儿对比歌曲中前后两段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
  4、创设游戏情景,教师当导游,带领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
  提问:在歌曲前后重复的部分你做了什么动作?能再和你的同伴一起做吗?
  教师鼓励幼儿创编出不同的白云飘的动作,同时,引导幼儿小结。
  教师给予幼儿一段较长的音乐旋律,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角色。

  活动反思         
  教师在带领幼儿幼儿学唱歌曲的时候以游戏情境的方式来开展,可以根据地域不同,引导幼儿熟悉郊游场所。教师可以采用随音乐朗诵歌词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如歌班上幼儿有识图谱的经验,本活动也可以用图谱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比如歌曲前后两句可以根据歌词内容画上手拉手,中间留四个空白,这样,幼儿的活动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第26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狗抬轿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特点。
  2、积极参与活动,能有表情,较完整地演唱歌曲。
  3、愉悦的参加歌唱活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狗抬轿》PPT,模拟花轿、小狗和老虎头饰。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看看今天谁到我们大2班来做客了?(出示小狗和老虎)小狗最近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放《小狗抬轿》PPT)

  二、欣赏故事,理解歌词。
  1、回顾PPT内容,了解歌词内容。
  提问:刚刚故事里小狗和老虎,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PPT看完,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句出示图谱,然后逐句跟读1-2遍)。
  2、完整学说歌词。
  过渡: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完整地说一说吧。(完整朗读一遍)刚才小朋友说得真不错,老师觉得要是你们能有节奏的朗读就更棒了,你们有信心吗?那我们就开始吧。(完整朗读第二遍)3、小结:小狗和老虎之间发生的这个故事,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并且给它也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狗抬轿》,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4、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三、多种形式、学唱歌曲、过渡:《小狗抬轿》 这首歌曲好听吗?(好听)那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完整唱第一遍)1、完整唱两遍。小朋友这次唱得真不错,如果你们能用更好听的声音来唱这首歌曲,再加上表情和动作就更棒了。
  过渡:我们学会了这首歌曲,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歌曲接龙"。
  歌曲接龙:
  (1)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唱后半句。
  (2)幼儿唱前半句,教师唱后半句。
  (3)女生唱前半句,男生唱后半句。

  四、创编动作、情境表演。
  1、情境表演:《小狗抬轿》
  过渡:小朋友们唱的声音真好听,那你们想不想来表演一下《小狗抬轿》的这首歌曲呢?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那小朋友想一想,小狗抬轿用什么动作来表演呢?老虎坐在轿子里摇扇子怎么表现呢?小狗疼的汪汪叫又怎么表演?(幼儿一边说一边学)那下面老师来扮演老虎,请八名幼儿里做小狗一起表演,其余幼儿跟钢琴演唱歌曲。
  3、幼儿分组表演。
  4、小结:今天我们学了这首歌并且还进行了表演,开心吗?那我们回家后把这首好听的歌唱给爸妈听好吗?
 

第27篇、大班音乐狮王进行曲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的主题来自于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物,《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为大班幼儿提供了探索动物奥秘的机会。幼儿与动物之间似乎建立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默契,他们喜爱看“人与自然”,他们热衷于讨论“恐龙家族”,他们忙碌着为饲养的小动物喂食,他们互相讲述着“大森林里的故事”……这些活动的主角总离不开老虎、狮子、狐狸、兔子……良好的动机刺激,成为了本次活动发生的前提。本音乐综合活动《狮王进行曲》是《动物狂欢节》中的作品,乐曲生动形象,为了使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乐曲,活动设计时巧妙地运用了故事贯穿全曲,并利用图谱、打击乐器、动作、游戏等让孩子们更形象的感知和表现音乐。整个活动重视的是幼儿在音乐活动过程中的一种体验和感悟,从而在以他们为主体的活动中获得愉快与满足。

  活动目标:
  1、探索用简单符号、打击乐器、表演动作、表情及嗓音等来表现音乐。
  2、让幼儿体验想象、创造和表演的快乐。
  3、在游戏过程中,培养相互交流、相互配合的能力及与他人共享活动空间的能力。
  4、根据故事和图形谱提供的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形象和内容。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查找有关森林动物的资料,重点了解狮子的动作、声音及生活习性。
  2、自制教学软件。自编故事一个。狮王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了解乐曲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二、再次欣赏音乐,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加深幼儿对乐曲的理解。
  在一个黑洞洞的大森林里,居住着狮王和许多小动物,每当风吹树摇时,远处隐隐传来了狮王的吼叫声。忽然,猴子从树上滑下来报告说:“狮王驾到”。乐队吹起了号角,狮王大摇大摆地走出来,狮王得意地大声吼叫,向小动物们示威,乐队用号角声为它伴奏,狐狸为了讨好狮王,带领小动物们为狮王跳舞,狮王高兴的大声吼叫,和小动物们做起了游戏。

  三、提问:
  1、这个故事里有谁?
  2、故事里有哪些声音?(吹号、狮吼。并组织幼儿模仿吹号和狮子吼叫的声音。)

  四、看图谱听音乐。
  1、出示图谱, 提问幼儿看懂了哪些符号?请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说说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2、幼儿完整欣赏一遍乐曲,教师边指图谱边讲解,帮助幼儿理解图谱。
  3、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同时用教鞭在乐谱上随音乐的进行移动,指示出音乐与图谱的匹配关系。
  4、引导幼儿讨论为乐曲编配打击乐器,并听音乐看图谱为乐曲伴奏。

  五、自由的动作表现。
  教师引导幼儿为乐曲创编动作,并随乐进行表演。
  教师戴上狮王头饰,组织幼儿分配其它角色,跟随音乐完整表演。
  请一名幼儿担任狮王,其余幼儿和教师一起扮演小动物,听音乐完整游戏。

  六、 在音乐声中自由扮演小动物欢快的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本次活动后可继续进行打击乐器活动《狮王进行曲》,引导幼儿用打击乐器来表现乐曲中的不同声音与动物形象。
  美术活动:《狮王》,引导幼儿根据乐曲、故事中狮王的形象画出狮子的各种形态,以及其他各种动物造型,布置环境墙饰:美丽的大森林――我们的家。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在构思、设计、教学程序、组织形式上都打破了原有韵律活动的模式,幼儿一贯的模仿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提供给幼儿主动活动的空间,让幼儿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激情,又在激情的驱动下调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创新出与同伴不一样的身体动作,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和发展,从而使孩子在活动中更感兴趣、更富有成就感。

第28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采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活泼向上的欢乐情绪,体验劳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之情。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乐感、表演及自由创编能力,体会繁忙的采茶场面与气氛。
  3、让幼儿了解中国是茶的故乡,并帮助幼儿知道采下的茶叶经过简单加工可以泡水喝,喝茶有益于健康。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自制茶树 篮子 头饰 围裙

  重点难点
  在感知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幼儿探究、创编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过程
  一、生活体验,感受采茶;
  创设江南采茶场景:天蓝蓝,水清清,露珠儿闪闪绿莹莹。片片茶叶香,浓浓茶乡情;
  我们今天来到了茶的故乡——美丽的江南。
  小姑娘乐得舞翩翩,迎来茶山丰收景。看看采茶的小姑娘是怎样采茶的?
  请小朋友拿起小篮到茶树园里采茶,体会劳动的乐趣与茶园的美景。

  二、律动创编,诗画激趣;
  1、提问幼儿是怎样去采茶的?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通过感知体验,自由创编采茶动作及采茶儿歌。
  3、提取最美的动作,创编采茶律动。
  4、根据所创编的动作,诗画舞谱小人:
  我挎小篮 拨开树枝 我采的茶叶 上山岗 采呀采 多又多 片片茶叶香又香 茶叶 采茶娃娃 采茶忙又忙 装满筐 喜洋洋

  三、动静交替,茶艺欣赏:教师表演独舞——《古丈茶歌》
  1、了解茶的制作过程,知道喝茶有益于健康。
  2、设计意图:使幼儿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茶的制作工艺和利用价值。

  活动延伸
  展示成果,活动延伸:
  1、听音乐表演采茶律动,感受创作的快乐。
  2、为客人老师表演,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反思
  春暖花开的时候也是茶叶上市的时候,今天下午我上的音乐活动让孩子感受采茶的欢快气氛,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感受采茶姑娘不同的心情。
  在这个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幼儿在学习中的创造学习能力和主体地位,在学习中让幼儿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达到幼儿创新学习、自主学习的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遗憾,例如在节奏游戏中,有一些幼儿的创作显得比较简单,体现不出水平,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进行教师示范,同时注重幼儿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拓展教学时,我发现有一些幼儿获得信息的渠道较狭窄,今后可带领幼儿做一些资料收集的操作,让幼儿熟悉这个环节。我还需不断改革教学教法,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创新能力。

第29篇、大班音乐读书郎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富有童趣地,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读书郎》,表现读书郎活泼天真的形象。
  2、培养自身勤奋学习的精神,明确学习目的。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
  1、掌握本课较密集的节奏。
  2、正确唱好下滑音、倚音和衬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板,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同学们,每天清晨,我们背着书包,迎着朝阳,来到美丽的校园里上学,学知识,同学们,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考大学。
  生:为了孝敬爸爸妈妈。……
  2、师:今天我们少年儿童幸福地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但是在旧社会,孩子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
  3、师:他们穿的破烂,经常吃不饱,他们用短小的铅笔写字,买不起纸,甚至在地上书写。
  生:我觉得我们现在真的是太幸福了。……
  4、师: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生欣赏mtv《读书郎》。
  5、师:旧社会的孩子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自己能够翻身,有出息。
  生:为了不受地主欺负。

  三、学唱歌曲。
  1、师:他们真有志气,今天,我们就来唱唱读书郎。
  2、生学唱"小嘛小儿郎","进学堂"。
  3、师范唱第一段歌词,生随琴唱第一段歌词。
  4、学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5、师:是的,虽然小儿郎的生活很苦,但是他仍然热爱读书,他仍乐观开朗,仍然对未来,对自己满怀理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什么声音演唱这首歌?
  生:天真,活泼的情绪唱。
  6、师:让我们完整地唱这首歌曲,唱出小儿郎的活泼向上的精神。
  生完整地跟琴唱歌曲《读书郎》。

  四、跟着音乐伴奏唱《读书郎》。

  五、展示与拓展。
  1、师:我们学了歌曲《读书郎》,下面请大家寻找伙伴结成小组,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练自演自唱《读书郎》。
  2、学生按小组展示。
  (1)小组边唱边动作表演。
  (2)小组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3、师:现在我们这些读书郎可真幸福哦,我们读书郎的歌声也更欢了,听!
  多媒体出示,学生欣赏高峰演唱的现代版的《读书郎》,跟唱。
  学生欣赏合唱版的《读书郎》。

第30篇、大班音乐活动《摇篮曲》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多通道参与原则,是当今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改革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借助音乐欣赏《摇篮曲》来尝试、实现这一原则。通过听觉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如:唱歌、表演、绘画等相互的运用、融合,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觉;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操纵者;感受音乐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及亲子之情。

  活动目标:
  1. 知道摇篮曲是东北民歌。通过欣赏能听出歌曲的内容,进行母爱教育。
  2. 通过对歌曲的感受,能说出歌曲的性质(优美、缓慢)。
  3. 知道这是妈妈摇宝宝睡觉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
  4.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幼儿园教育活动音乐磁带。
  2. 设置一个娃娃睡在摇篮里的情景。
  3. 表现歌词内容的图片3幅。
  4. 幼儿人手一个娃娃和一块小毛巾。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大意。
  难点:感受两首乐曲的不同性质。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进行曲》
  1、幼儿听音乐《学做解放军》排队、踏步走进教室坐好。
  2、 让幼儿自己说说听完这首曲子的感受(幼儿自由发言,老师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
  3、 教师小结《进行曲》的性质和特点(欢快、有力、速度稍快)。

  (二)肢体动作体验、感受
  用宝宝哭的声音引出《摇篮曲》。老师告诉幼儿:“刚才的《进行曲》力度太强了,把宝宝吵醒了,请小朋友帮我想一个好办法哄宝宝不哭。”  幼儿自由回答(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每当幼儿想出一种办法,尤其是与别人不同的办法时,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夸奖孩子并和其他幼儿一起用动作体验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体验后让幼儿说说感觉(轻轻地)。

  (三)感受《摇篮曲》
  1. 老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我想给宝宝唱首歌,可是不知道这首曲子行不行,请大家帮我听一听。”欣赏第一遍〈摇篮曲〉,要求幼儿仔细倾听。
  2. 欣赏完乐曲,组织幼儿说说感受(优美、缓慢)。老师:“这首曲子真美,宝宝睡着了,我们把她放进卧室去吧。”老师边唱边做拍手、拍腿动作,让幼儿感受2拍子。操作完毕,让幼儿说说是几拍子乐曲?(2拍子);哪一拍强?哪一拍弱?(拍手的一拍强、拍腿的一拍弱)顺势告诉幼儿2拍子强弱规律:强弱。

  (四)结合〈摇篮曲〉深入进行肢体感受组织幼儿双手成摇篮状,倾听音乐、感受音乐(轻轻地、柔柔地)。

  (五)运用倾听法,分段欣赏〈摇篮曲〉
  1. 幼儿结合第一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一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一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2. 幼儿结合第二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二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二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3. 幼儿结合第三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三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三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4. 为幼儿解释歌词中难以理解的词,如:“娘”。(过去的年代,把妈妈叫做“娘”)。
  5. 老师可着重讲解第二段歌词,让幼儿说说长大后自己的愿望是什麽?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表扬幼儿有志气)。
  6. 老师把歌曲整体为幼儿演唱一遍。

  (六)介绍歌曲出处(是一首东北民歌,是妈妈摇宝宝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

  (七)进行母爱教育
  1. 老师:“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天晚上是谁哄我们睡觉的?”幼儿集体回答(妈妈、爸爸)。向幼儿进行母爱教育:爸爸、妈妈很辛苦,每天要上班,下了班还要照顾我们,我们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烦爸爸、妈妈。
  2. 鼓励幼儿回家用一个动作来感谢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如:亲一下、抱一下、搂一下等),也可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

  (八)补充加深活动
  1) 把课中所用的材料投放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自己放乐曲,自己欣赏,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体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2) 以〈宝宝的摇篮〉为主题,设计几个小栏目,让幼儿描述、绘画,加深亲子之情。

  活动延伸:
  幼儿每人抱一个娃娃,边欣赏乐曲边摇娃娃睡觉,风起了,会给娃娃盖被子,体验父母的辛苦。教学活动在舒缓、优美的乐曲中结束。

  活动反思:
  摇篮曲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音乐体裁,很多的作曲家都写过许多优秀的摇篮曲,平时生活中也能接触到较多的摇篮曲。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对于幼儿说来不算陌生。在本活动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特别关注幼儿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幼儿说、唱、想象和创造,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100篇及反思》:《大班安全教案100篇及反思》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大班安全教案100篇及反思,欢迎收藏学习!

《大班教案20篇美术》:大班教案20篇美术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大班健康教案大全10篇》:大班健康教案大全10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