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社会教案40篇

日期:2021-06-11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社会教案4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社会教案40篇

第1篇、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我长大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衣服等活动,感受到自己的长大,增强观察能力。
  2 愿意较大声、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3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 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录象。
  2 各类婴儿衣物等。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操作比较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活动难点:能够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情境感知:
  1、教师创设情景:以PPT的形式出示小朋友们小时候的照片。这是谁呢?怎么和现在长的不一样呢,哪里不一样?
  3、小结:我们长大了,头发长长了,个子长高了,变瘦了,所以和小时候不一样。

  (二)操作比较:
  1、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 (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
  2、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讲述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试穿、讲述为什么穿不下衣服。)
  3、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三)观察发现:
  1、幼儿看录象一:小时侯的宝宝。 提问: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妈妈帮忙?
  2、幼儿看录象二:上幼儿园的宝宝。 比较:这两个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3、小结:第一个宝宝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做。第二个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导讨论:(1) 你们和两个宝宝相比有什么不一样?你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5、小结:我们小时侯都要爸爸妈妈帮忙,现在长大了会自己做各种事情,会。。。。。。希望小朋友们长大后学会更多的本领,比老师的本领更大。

  活动反思: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事物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活动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让孩子收集了能反映自己在成长的证据。如:照片、婴儿时的衣物等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小班幼儿意志还比较薄弱,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我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严格的朝着目标和重点开展这节课,一环扣着一环,首先是通过观察照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从中发现自己长大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其次通过穿衣服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身体的长大,这个环节进一步感知身体的成长让幼儿知道自己真的长大了,教师用欣喜的语气感染幼儿,对幼儿的成长表示肯定、欣赏,从而激发孩子对自己的长大感到快乐、自信和自豪的情感,再通过看图片和讨论以及幼儿自己实践整理实物,对幼儿能力上成长加以肯定和赞扬,使幼儿对成长的感知由身体过渡到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自己成长的自信和自豪感。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重点。
  当然本次活动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自己的语言不够精炼,这个问题是我一直以来都比较困惑的,其实我也看很多名师上课,她们的活动给我一个最大的启发就是“整个活动犹如和孩子之间一次轻松的谈话,简单、明了、清晰,同时在谈话过程中也能完成整个活动预期的目标”,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也尝试很努力去找这种感觉,当然我知道“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我还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让自己能够不断进步。以上就是我对本次活动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评委多多指导,谢谢大家!

第2篇、大班社会活动我的弟弟妹妹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又是一年的九月,为了帮助小班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我园开展了大带小的活动。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带小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能有效地弥补独生子女缺乏与不同年龄儿童交往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的情感。为了在更多领域和范围内进行尝试,最大限度地促进大与小之间的互动和双方的共同发展,我们特设计了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多层面体验人际关系,学习带好弟弟妹妹的方法,更好地相互学习并吸收同伴的经验,进而形成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活动目标
  1.喜欢大带小活动,充分体验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体验关爱、分享与互助带来的快乐。
  2.在活动中能关注弟弟妹妹,发现他们的困难并给予帮助,增进主动交往的能力。
  3.在共同游戏中,学习并探索带好弟弟妹妹的方法。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带小班弟弟妹妹的经验;熟悉小组活动中的游戏。
  2.心理兴趣准备:有帮助弟弟妹妹的愿望;小班幼儿愿意和哥哥姐姐玩。
  3.物质准备:电教设备(录音机、磁带),小组活动材料(第一组:牛奶罐、积木;第二组:石磨、糯米、小碗、勺子:第三组:黄瓜、胡萝卜、豆角、切板、切刀、纸盘;第四组:彩纸、水彩笔、展板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介绍小班的弟弟妹妹,在音乐声中消除陌生感,自然结对。
  2.和新朋友聊一聊,加深相互间的了解。
  (1)和新朋友说说悄悄话,了解新朋友的姓名和年龄等。
  (2)向大家介绍新朋友。
  3.大带小的实践游戏活动,关注大与小之间的互动过程。
  (1)小组游戏活动。
  ①制作“心意卡”:画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大手和小手、大脚和小脚等),来表现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是一对好朋友。
  (指导重点:大与小之间的互相商量和情感交流)
  ②制作蔬菜拼盘:切黄瓜、胡萝卜、豆角,用这三种蔬菜制作拼盘。
  (指导重点:引导大班幼儿发现弟弟妹妹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他们)
  ③用牛奶罐、积木自由搭建。
  (指导重点:大与小之间的合作、互教互学)
  ④用石磨磨米粉的游戏。
  (指导重点:大与小之间的互相配合)
  (2)教师和幼儿一起参观、欣赏大带小共同完成的作品。
  4.分享交流带好弟弟妹妹的方法。
  (1)谈谈带弟弟妹妹的感受,让大班幼儿发现弟弟妹妹的优点,让小班幼儿感受到哥哥姐姐的关爱。
  (2)讨论并分享带好弟弟妹妹的方法,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5.音乐游戏:《快乐变变变》。
  引导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大与小互相配合,用身体表现同一种熟悉的事物,感受共同游戏的快乐:快乐变变变,你变我也变,变成小袋鼠,变成小汽车,变成小蚂蚁,变成小山洞,最后教师变成火车头带领幼儿依次穿过小山洞,变成一列小火车。
  6.在音乐声中友好话别,收拾整理玩具,送弟弟妹妹回活动室。

  活动延伸
  大带小活动应该有更丰富的形式和内容,有了这次活动作铺垫,弟弟妹妹已经装进大孩子的心中,以后可以尝试在更广阔的范围中开展大带小的主题活动,如“手牵手去秋游”、“让我来帮助你”、“快乐圣诞节”等,不断总结出大带小活动所折射出的教育价值。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大班和小班的混龄活动。混龄教育对现在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独特的、积极的作用,在混龄活动中孩子们大帮小、大教小、小促大,大小幼儿能积极地相互作用,不仅使他们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对其责任感、自信心等方面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
  整个活动主要采用了游戏体验法、讨论法、谈话法、互动法,各领域内容做到了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在活动的导入部分,我通过谈话和音乐游戏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消除不同班级幼儿之间的陌生感.为幼儿做一个心理上的铺垫,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活动第二个部分是悄悄话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加深了幼儿相互之间的了解。第三个部分是大带小的游戏实践活动,这也是整个活动的重点。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小互动,我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做了精心设计。例如,在切蔬菜制作蔬菜拼盘的游戏中,提供的材料既考虑到了大班和小班年龄段的目标。也考虑到小班幼儿切黄瓜时遇到的困难及大班幼儿怎么去发现并提供帮助,为大、小的互动提供可能;搭积木和制作心意卡的游戏则考虑到因年龄差异自然引发的示范和模仿.小班幼儿虽然缺乏与人交往的技能,但他们却会模仿大班幼儿,这种不经意间的“教与学”促使大班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帮助小班幼儿并带动其发展,使他们都超越自己的原有水平,等等。第四个部分是经验分享。怎样引导孩子把自己的行为和感受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使分享活动更具实效,需要教师及时观察、捕捉幼儿在活动中的不同表现,有针对性地请幼儿来分享经验并帮助他们提升。在互相夸奖的环节中,孩子们都表现踊跃,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心理上对新朋友的喜欢和认同,体现了一种情感上的交融。第五个部分是集体游戏环节.通过幼儿合作游戏,互相加深了感情。
  本次活动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育目标。我在活动的组织中注重观察、引发大小幼儿之间的互动。但偏多考虑的还是大班幼儿,其实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也同样值得去挖掘和重视。因为是借班上课,我对孩子们的经验储备不是特别了解,同时大带小的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储备,所以在活动现场孩子们还是有一些陌生感,但是孩子们的发展都是很不错的。

第3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做个诚实的孩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不难发现,不论在家里或在幼儿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诚实的孩子,如乱拿家长抽屉里的零钱、偷吃小朋友书包里的食物、做错了事不承认----因此很有必要从小就对幼儿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

  活动目标
  1.体验诚实守信的乐趣,培养幼儿从小诚实待人的好品质。
  2.教育幼儿做错事要主动承认,勇于讲真话,做个诚实的孩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诚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捧空盆的孩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听吗?(喜欢)那好,但要求你们都要认真倾听并思考,等下看谁能回答老师的问题。

  二、1.播放配有录音的课件(手捧空盆的孩子),孩子静静的听
  2 听完后师问:国王怎么选未来的国王?幼儿互相讨论----(诚实的) 最后选得到吗?(选到),他是谁啊?(雄日),他种的化开吗?(没开),为什么不开花呢?(因为国王发给孩子们的花籽已经煮过)但其他的孩子为什么能种出不同颜色的花来呢?(那些孩子为了能博得国王的喜欢,并能当上未来的国王,把另外的花种子种上)你们认为这些孩子做得对吗?说说你们的理由和看法
  3、 国王为什么选择把没有种出花来的孩子(雄日)做将来的国王?(因为他诚实)
  4对于捧着不同颜色的漂亮鲜花的花盆来到国王面前的孩子,国王为什么高兴不起来?而对于只捧着一只空盆并眼泪汪汪的孩子,国王却高兴地把他抱起来?引导启发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能比较通顺的表达。

  三、1.孩子们,我们学习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国王是喜欢怎么样的孩子吧!老师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也都喜欢诚实的孩子,那么,你们打算做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呢?

  四、诚实是美德,幼儿时不诚实的人是不受到小朋友欢迎和喜欢,长大了还是不诚实的是要受人歧视,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找不到自己的工作,影响自己的前途----因此从幼儿开始,我们要争取做个诚实的孩子,以后长大了更要做一个诚实的对社会乐于奉献的人。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幼儿经过认真的倾听故事,懂得故事中的内容,并能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从中能很好培养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懂得诚实必要性,但由于孩子年龄还小,对于诚实这个词语含义的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上,在以后日常的生活中,还会有这样那样不诚实的表现,这就需要老师还要不断的引导教育并强化,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诚实的品质。

第4篇、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抱抱教案

  活动目标:
  1、乐意与老师、同伴抱抱,感受师生和同伴之间相互抱抱的快乐。
  2、通过游戏,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喜爱,感受爸爸妈妈、老师和同伴的关爱之情。
  3、愿意用拥抱的方式表达爱。
  4、体会和同伴以及成人拥抱的亲切感。
  5、愿意参与集体游戏,大胆表达情感。

  活动准备:
  1、宝宝分别和妈 妈、同伴拥抱的图片。视频几段。
  2、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谈话的兴趣。
  1、妈 妈抱宝宝的图片。
  2、小伙伴之间抱抱的图片。
  3、足球进球的视频。
  “今天啊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的照片和录像,看看里面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你们看到了谁啊,他们在干什么呢?”
  “哦,他们抱在一起,妈 妈非常爱她的宝宝,这是爱的拥抱,我们再看看”
  “你们又看到了谁?”“哦,好朋友在干什么啊?”
  “好朋友抱在了一起,小朋友们相互喜欢拥抱在了一起。我们再来看看”
  “你们看到了什么?”
  “在踢球,球进门了吗?”“说明他们怎么样啊?”他们赢了,赢了以后他们怎么样啊?他们拥抱在一起,这是胜利的拥抱”
  “这么多的拥抱都是我们表达爱的好方法。”
  “那你喜欢你旁边的小朋友吗,那你也抱抱他好不好,抱抱你旁边的小朋友。”
  “老师啊一眼看到你们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你们,觉得你们很可爱,我也想抱抱你们,谁愿意让我抱抱?”(边抱边说感受)
  “我和小朋友抱在一起感觉真开心,你们在抱抱的时候感觉怎么样啊?
  小结:“原来啊拥抱有这么多的感觉,老师抱你们的时候也觉得香香的,甜甜的,很开心很舒服”

  二、让幼儿说说什么时候需要被抱抱。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朋友怎么了?”
  “那我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不哭呢?”
  幼儿回答
  “我们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办法让他不哭的。”
  “你们看到了什么啊?”
  “小朋友哭的时候老师妈 妈抱抱他哄哄他所以他就不哭了”
  “我们再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那她滑滑梯的时候开不开心啊?”
  “她很开心所以她跑去抱抱老师妈 妈了”
  “小朋友在伤心开心的时候都想要抱抱,那我们小朋友还有什么时候也想要被抱抱呢?”
  幼儿回答
  “你们说的真棒!原来啊我们这么多的时候都想要被抱抱”

  三、了解送拥抱给别人是一件很开心幸福的事。
  “我们再看看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生日视频)“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啊?”
  “奶奶过生日,还有蛋糕。”“小朋友送了什么礼物给奶奶啊?”
  “那奶奶开心吗?”“奶奶收到了这个大大的拥抱很开心”
  “那小朋友开心吗?”“对,送给别人大大的拥抱,是一件很开心很幸福的事情,抱在一起的两个人都会觉得很开心。”
  你们愿意送拥抱给别人吗?那谁愿意送个拥抱给我呢?

  四、玩《抱一抱》的游戏。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抱抱的游戏好不好?”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就拍拍小手,当音乐停止的时候我们就抱抱旁边的好朋友好不好”
  幼儿玩游戏 (放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
  “这次我来抱抱更多的小朋友,来,到中间来
  “这一次啊当音乐停止的时候我们就去抱抱后面的客人老师好不好?”“准备好了吗
  “送完拥抱的小朋友跟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家中与爸爸妈 妈及亲人进行抱抱的游戏。

第5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春节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寒假将至,无意之中我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寒假到了,我们要过一个节日,小朋友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嘛吗,他们摇摇头。我告诉他们是春节,对于春节现在的孩子知道的越来越少了,我想通过这节活动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以及一些风俗习惯,增强孩子的名族自豪感,从而加深对春节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认识新年、喜欢新年、盼望新年,发展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2、体会新年的气氛,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扮节日氛围。
  3、知道新年是哪一天,了解新年的意义。
  4、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用完整话表述春节的故事
  2、制作礼物

  活动准备
  1、有关新年的图片ppt
  2、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若干
  3、以往过新年时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将幼儿慢慢带入活动室
  (活动室内的窗户上贴满窗花,棚顶上挂满彩条,门上贴上春联、福字、活动是前方挂几挂鞭炮,放《过新年》的音乐)
  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跟我们平时的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
  2、提问:想想这些东西在什么时候会看得到?
  3、提问:看到这种场景,听到这个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二、 基本部分
  1、讨论过年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小朋友每年都是怎样过春节的?
  2、出示ppt课件,帮助幼儿加深一步理解春节
  (1) 春节的由来,知道我国人民善良与纯朴
  (2) 春节的习俗,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及文化传统
  3、音乐游戏,放鞭炮
  (1) 播放《恭喜发财》的音乐,教师将身体蜷缩并发出爆炸声展开
  (2) 指导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4、春节趣事
  (1) 教师出示自己过年时的一张照片向幼儿讲述自己过年时的趣事
  (2) 指导幼儿说出自己照片中的内容及趣事
  (3) 引导幼儿用完整话叙述春节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团圆)
  5、迎新年、送礼物
  新年快到了,我们要给亲朋好友送去祝福,小朋友可以动手做一做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工具盒,让小朋友们自己选择
  (2)幼儿可以用橡皮泥捏,也可用尖刀剪
  (3)提问:你想做一件什么样的礼物?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展评作品,幼儿将作品放置在展览区,指导幼儿欣赏,并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三、 结束部分
  (1)谈话:春节快到了,那是我们就要放假了,老师也收不到你们的祝福了,那么今天小朋友就用一个动作祝福老师好吗?
  (2)教师播放《恭喜恭喜中国年》的音乐,幼儿逐个做动作或表情向老师祝福出活动室

第6篇、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我喜欢的颜色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发音准确。
  2、感受人们对颜色有不同的喜好,增进对同伴的了解。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PPT
  学具:活动前设计了一张“我喜欢的颜色”调查表;大统计表红、黄、绿、红、黄、蓝小花贴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颜色宝宝。
  小朋友,今天有一些客人要来我们班做客,你们高兴吗?我们看看是谁呢?原来是颜色宝宝啊!这个是什么颜色?(师带领幼儿认识红颜色)什么东西是这种颜色的?
  还有一个颜色宝宝来了呢?是谁呢,你们看!(出示黄颜色)你在哪里看到过黄颜色?
  绿颜色宝宝也来啦?你在哪里见过绿颜色?

  二、组织幼儿在统计表上,贴上自己的标记。
  1、颜色宝宝可喜欢你们了,你们喜欢他们吗?你们最喜欢哪一个啊?
  (请几个幼儿回答)
  2、老师也喜欢颜色宝宝呢,瞧,我最喜欢黄颜色了,我要送一朵黄颜色的小花给它,(教师边贴边说,我喜欢黄颜色。)
  3、哪个小朋友也喜欢黄颜色?请你也送一朵小花给黄颜色吧!(一幼儿上台贴花)小花的颜色要和颜色宝宝一样哦!要一边送一边说什么?我们都喜欢黄颜色呀,好高兴啊,来,拥抱一下。
  4、你们想送花给自己喜欢的颜色宝宝吗?老师为你们每人都准备了小花,你最喜欢哪个颜色宝宝,就选和它一样颜色的小花贴在它的下面,贴的时候别忘了对它说一句话哦!
  5、我们先请第一组的小朋友来送花(分组送花,送完花的小朋友赶紧坐在位置上,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送花给哪个颜色宝宝)
  幼儿操作,鼓励幼儿边贴边说:我喜欢×颜色宝宝。
  这么多人喜欢×颜色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小朋友喜欢×颜色,有多少小朋友喜欢绿色宝宝……

  三、说一说表达自己喜欢的颜色。
  老师喜欢黄颜色,我还能把它说出来呢!你们听,“黄颜色,黄颜色,老师喜欢黄颜色”
  你们会说吗?请喜欢红颜色的小朋友起立,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依次带幼儿说一遍)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喜欢绿色呢!喜欢绿色的小朋友在哪里?(在这里)你们都喜欢绿色呀,真开心。我们一起来说说绿颜色。

  四、尝试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些颜色。
  老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有的小朋友既喜欢红色,又喜欢绿色,还喜欢黄色,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些颜色呀?有谁和大家不一样的?

  活动反思:
  活动中使孩子巩固认识了各种常见的颜色,喜爱各种色彩,以及与这些色彩相关的东西。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与自身的联想结合联系,感受不同颜色的美丽。利用一些常见的图片帮助孩子拓展思维, 整个教学过程幼儿都积极参与,用稚嫩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感受,由于孩子说得较多,使整个活动的时间相对延长了不少。

第7篇、中班社会教案:清明节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活动的效果较好,也达到了预设的目标.活动后我给大家一个任务,清明假期后交流自己在清明节的见闻和感受,作为这个活动的延伸.

第8篇、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初步体验家人间的亲情。
  2.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萌发爱父母的情感。
  3.学会爱家人、家乡、祖国的美好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每人带一张全家福、《我爱我家》音乐、教师、解放军的图片、风光照片。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的家及家人
  1.师:家里有几口人,他们分别是谁?(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2.欣赏歌曲《我爱我的家》,说说自己的感受。
  3.能帮爸爸妈妈做什么?
  4.表达对父母的爱。(可以说一句话,也可以送礼物)

  二、家人以外的爱
  1.除了爱父母还会爱哪些人?(老师、解放军、等等)
  2.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并简单介绍一下各行业的情况。

  三、对大家庭的热爱
  1.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面,这个家的名字叫《中国》,小朋友们爱不爱我们的大家庭呢?(爱)
  2.看照片《各地的风光》
  3.感受我们的祖国真伟大。

  活动延伸:
  1.教师画好的房子轮廓,小朋友人手一份。
  2.油画棒人手一份。
  3.打扮我们的家,给自己的家涂上颜色。

  活动反思:
  家是我们小朋友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儿最为重要,最安全、最为亲切的生活环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儿最亲密的人,也是给幼儿最多体验的人。孩子们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爱,是全家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各方面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满足,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们的关爱,体会到成人的辛劳。并由此活动萌发了幼儿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产生了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第9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丰收的秋天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让幼儿认识水果蔬菜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农作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农作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体验秋天丰收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儿爱惜农作物,爱惜粮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农民伯伯田间劳作场景录像
  2.每位幼儿带1-2个水果或蔬菜

  活动过程
  一.提问激发幼儿谈话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秋天吗?
  那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

  二. 引导发现
  1.观看录像
  提问:小朋友你们看农民伯伯在干什么?(收割玉米.摘棉花等)
  农民伯伯是怎样劳动的,我们来学学好不好。(幼儿分组进行表演)
  小朋友你们看农民伯伯在劳动的时候累不累呢?(累)
  那我们要怎样做呢?(爱惜粮食)
  2. 小朋友秋天还有许多的水果和蔬菜,你们最喜欢吃什么?为什么?

  三. 交流讨论(给水果.蔬菜找家)
  1.幼儿向小伙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是什么?
  2.把带来的水果或蔬菜放到水果区或蔬菜区。
  3.幼儿自由交谈,学会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名称
  外形.味道.及用途,然后进行分类。

第10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最棒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用“我最棒!”为本次的活动主题,举例出自己棒在哪里?并能让学生们都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是什么?还让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与他人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地方。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给自己树立信心。
  2、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难点是:在活动过程中慢慢体会到自己与别人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让学生的自信心更加强。

  活动准备
  参与活动人数:28
  活动使用工具有:书本、绳子 纸张、歌曲:(我最棒!)。

  活动过程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在操场上做个既简单又有意义的游戏好吗?
  (集体)学生:好!(个个表情兴高采烈的。)
  老师:那我们要做什么游戏呢?嗯!那就介绍你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分别是什么好不好?看看谁说得最好,自己的兴趣动不动人。
  (小明同学):我来我来,我叫刘小明,今年8岁了,我的爱好是看古诗书,我的兴趣是喜欢背古诗,而我的特长就是乐于助人。
  老师:那同学们给点掌声我们班的小明同学好不好?请他背一背他所懂的古诗好吗?
  (小明同学):
  《咏柳》 唐代诗人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首下来再接一首《小池》、《回乡偶书》、《望庐山瀑布》……背到基本上有15首的时候,同学们都带着惊讶的目光看向他,直到老师叫他停下来,他才带着很不乐意的表情地停了下来。同学们都赞他,好样的好样的。
  (小明同学):那可不是嘛,我在家里的时候妈妈怕我老看电视,天天都嚷着我,要求我背唐诗三百首给她听,姐姐都没有背得我多呢!妈妈和我的好伙伴小东都说我是个“背书小神童”呢!我也感觉自己,背书越来越好了。
  (集体同学):全场欢笑声不断,有个学生说:“小明同学,夸你两句你就飞上天啦?”
  老师:大家说小明背书厉不厉害啊?那么你们是不是也是像小明一样是个背书小能手呢?还是你们的兴趣跟小明不相同啊?
  (小芳同学):当然啦,他喜欢背书我可不喜欢,我的爱好是看书,而我的兴趣是跳绳,我的特长是跳舞。。我跳绳可厉害了,爸爸和我一起比赛跳绳他都输给了我呢?
  老师:恩,小芳同学你也很棒,呵呵,那现场也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好不好? 这位同学跳绳也不错哦1分钟能跳40个哦,真是太棒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我发现孩子们的“踊跃参与之心“还是非常的强烈的。我认为给孩子们表现自己的能力,特长的机会,让孩子们通过竞赛中,看到自己好的、强的一面,也看到自己弱的一面。从而增进对自我的积极体验,增进对自己的认识,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特别是要帮助那些做事不积极主动,总是跟在别人后面、经常被别人忽视的孩子。给予机会展示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到自己在同学中也是很有地位的。同时也让那些过分自信的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学会正确地评价他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并虚心向他人学习。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想我以后会多给孩子聚集在一起玩的机会,搞一些小制作或者在班上分成几个小组,推选出小组长,让小组长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学习,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做,既能够消除掉某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也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假如再次让我搞这样的活动的话,我会想出比现在这个更好的点子来,让学生们再次认识到自己的不同之处。当时的听课老师会给投给我三个字“好样的”并且会赞赏我的这种做法。孩子毕竟还是孩子总要有那么一个细心的、耐心的老师教导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更长、更远的未来。

第11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打电话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理念:
  《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纲要》指出,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尤其科学领域的目标指出:“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本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是“有趣的声音”,活动以幼儿喜爱的多种形式展开,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倾听和表现各种声音,引起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在一次与家长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幼儿对打电话很感兴趣,并经常想打电话给老师或小朋友,于是,这个关于声音的小子题便这样产生,本次活动的目标、活动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整合性,活动始终以打电话为线索,贯穿于整个过程,希望通过开展这个活动,激发幼儿各种积极的情感和探索的声音的兴趣,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活动目标:
  1、享受打电话的乐趣。
  2、愿意表现自己的情感。
  3、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内容设计:
  中班主题活动“打电话”
  台式电话2部、一次性纸杯、毛线、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1)老师口袋里放着一部手机。铃响,老师接听,说礼貌用语,挂上。
  师:“老师刚才在做什么?”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经验。
  教师:“你们平时打过电话吗?”“喜欢打给谁?”
  2、幼儿交流经验:怎样打电话?
  (1)小朋友交流经验,老师在适当时示范。
  (2)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尝试使用礼貌用语(用手做打电话状)。
  (4)小朋友自由尝试打电话。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平时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们来试试吧。”
  3、幼儿体验打电话的心情和乐趣。
  师:“小朋友刚才都很能干,现在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1)全体幼儿一起复习一遍。
  (2)对歌.女孩:“喂、喂、喂,你在哪里呀?”男孩:“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师:小朋友唱得都很好,现在我们来对歌吧,女孩唱:“……”男孩唱:“……”.我们看女孩和男孩谁能干!
  (3)女孩和男孩交换角色。
  (4)师总结:男孩和女孩都很能干,来,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
  4、幼儿制作电话,游戏:打电话。
  (1)师:“小朋友都说了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来动手做电话,跟好朋友一起玩游戏。”
  方法:把毛线从杯子上面的小洞穿过去,然后拉出来,把毛线的这头绑在牙签上,另一头也一样……瞧,电话就这样做好了。小朋友来试试吧。
  (2)幼儿两人一组制作电话,玩游戏。
  师:“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跟你一起制作电话,做好了就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打电话的小朋友把话筒放在嘴上,接电话的小朋友把听筒放到耳朵上,说话的时候悄悄的说,看看你的好朋友是不是能听见。”附歌曲: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尤其在活动过程中,孩子还发现了要把线系牢在牙签上,并且牙签要横放,电话线才不会断。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活动的深度可以更深一些,在动手制作部分,老师可以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想想怎么样可以制作成电话,并动手操作,然后老师再总结示范。在最后一个环节,可以引发幼儿的思考:“为什么线可以传声?”从而使大主题的目标也得以体现。

第12篇、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谁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自我介绍的方法,培养幼儿主动交往能力。
    2、幼儿主动地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
    3、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还有哪些场合需要自我介绍,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木偶娃娃1个,玩具电话2部。
    2、幼儿每人自制名片1张(幼儿自己的照片裁成名版大小,背面写上姓名和年龄)。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木偶娃娃和电话,以“娃娃”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叫×××,今年3岁,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请一些新朋友到我家来做客,你们愿意来吗?谁要想来,请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点评:以游戏的形式展开课题,激发幼儿介绍自我的兴趣。
    2、请愿意做客的幼儿来给娃娃打电话,并向娃娃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等。[点评:通过打电话,幼儿能很快掌握自我介绍的方法,为幼儿的主动交往打下基础。
    3、教师组织讨论,提出启发性问题:小朋友你们在什么时候向别人介绍自己呢?(如:妈妈带着去陌生人家中做客、表演节目、打电话、迷路时等)。引导幼儿发散性地思考问题。[点评:开发性问题的提出,让幼儿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开思路,培养了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
    4、玩游戏:送名片。鼓励幼儿主动去寻找一位伙伴,通过自我介绍,互送名片的形式去认识新朋友。[点评:幼儿主动交往能力在游戏中得到锻炼。互送名片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也能反映当今社会的人际交往的方式。
    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一种认识朋友的新方法——介绍自己。你们把朋友的名片带回家中介绍给爸爸妈妈。明天,我们到娃娃家做客也可以把自己的名片送给娃娃。[点评:父母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幼儿主动交往。同时,名片背面的名字可给父母提示,帮助幼儿正确地说出同伴姓名。名片每天轮换使用,以激发幼儿持续的交往行为。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向木偶娃娃大胆地介绍自己并请能力强的幼儿介绍同伴;带幼儿到别的班级去玩,鼓励幼儿大胆地主动交往:“我是××,是×班小朋友,你叫什么?”“我是×××,你能帮我个忙吗?”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提高交往能力日常生活渗透:
    在角色游戏中继续培养幼儿主动交往的能力;让幼儿到隔壁班老师处请求帮助;参观幼儿园各部门,增加锻炼机会。
    家园同步:家长多带孩子出门与人交往,鼓励孩子大胆、主动地向别人介绍自己。
    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改变了传统单纯的自我介绍方式,在游戏中层层深入地让幼儿愉快地掌握了自我介绍的方法,并让幼儿运用这一方法去进行主动交往,有效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初步培养了幼儿主动交往的能力。

第13篇、小班社会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应该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2、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每人一件开衫的,扣纽扣得衣服。
  2、幼儿用书第10~11页。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图片,快来看看吧。
  提问: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结合图片,引导幼儿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
  (1)师:图中哪个宝宝做得好?好在哪里?
  (2)让幼儿联系自己,说一说谁像这个好宝宝,自己是怎样做的。
  提问:你会像这个小朋友这样,自己做这些事吗?
  追问:你是怎么做的?你还会自己做哪些事情?
  3、游戏:穿衣服比赛
  师:让我们来比比看,看谁会穿衣服,看谁穿得最快。
  4、小结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那样才能成为大家喜欢的好宝宝。
  5、延伸活动:观察挂图 引导幼儿边看边说:             
  我长大了,吃饭不要妈妈喂。             
  我长大了,走路不用妈妈抱。             
  我长大了,穿衣不用妈妈帮。             
  我长大了,睡觉不用妈妈陪。

  活动反思
  从那以后,我不再帮幼儿穿衣服,而是限制时间让他们自己穿,并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的,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幼儿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很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找机会锻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让他们经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长。

第14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关心帮助他人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近年来,自然灾害危害人类比较严重,为了提高幼儿认识自然灾害的能力,在这方面培养幼儿情感教育,使幼儿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活动目标
  1、知道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学习解放军叔叔的抗洪精神。
  2、激发幼儿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心,产生帮助他们的愿望。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培养幼儿学会帮助他人,做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2、难点:学习解放军叔叔抗洪的精神。

  活动准备
  图片1:美丽的家乡 图片2:下大雨 图片3:灾区图片2张 图片4:解放军抗洪画面2张 图片5:献爱心画面2张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孩子们,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位叫江珊的小朋友,她告诉我,她的家乡非常的美丽,想让我们大家去参观,你们想去吗?好,那让我们一起看看她美丽的家乡吧!
  基本环节:让幼儿自由讨论,江珊小朋友的家乡美在哪里?然后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美在哪里?并一一出示图片,进行讲解,读白,与幼儿对答。
  结束环节:出示《爱心画面》播放音乐《爱的奉献》,教师进行总结,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结束这次活动。
  延伸环节:让孩子们懂得,虽然自然灾害非常的可怕,但是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它能让这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那就是“爱”。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并鼓励自己身边的人也要关心帮助他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让我感受到孩子们的纯真爱心是无限度的,在本次活动中的优点是时间把握的很好,能控制整个活动的情节发展,孩子的积极性特别高,对于老师的提问发挥的很好;不足之处是没有把洪水退后家园变成什么样子的图片展示给孩子观看。在最后结束环节也应该让孩子感受到世界还是美好的,爱是无限的。不能让孩子都带着悲伤的情绪离开活动室。

第15篇、中班社会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动作,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学习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懒惰,不依赖。
  2、学习词:自己;短句:小不点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地点:中班午睡室(小床、椅子、桌子、小屏风)
  人物:小不点,(请大班小朋友扮演)
  道具:录音机(放起床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场景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午睡室)有什么?看谁来了?(小不点来了),小不点在干什么?(解钮扣),谁给小不点解钮扣,脱衣服,脱鞋子?幼儿答小不点自己解钮扣,脱衣服,脱鞋子。问:“衣服脱下怎样放?鞋子脱下怎么放?”起床时提问:谁给小不点穿衣穿鞋?(小不点自己穿衣、穿鞋。)
  老师小结:自己的事自己做,小不点真能干。
  2、老师问小不点:你在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小不点回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小朋友们你们也要象我一样,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3、由小不点带领小朋友边做动作边说:“我自己穿衣”,“我自己穿鞋”等。
  4、全班小朋友练习解钮后,扣钮扣一边之后选几个能干的孩子表演,小不点指示帮助。
  5、送小不点哥哥回班,(练习运用礼貌用语)。
  6、午睡:全班练习穿脱衣服和鞋子。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幼儿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很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找机会锻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让他们经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长。

第16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拜年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以过年活动为背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重新体会过年愉快的情景。
  2、让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习惯。
  3、让幼儿懂得拜年体现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一种美德。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培养幼儿尊敬长辈和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
  1、糖、饼干若干。
  2、录音机一台。
  3、红包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分组:第一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第二组:敬老院的爷爷、奶奶。
  第三组:爸爸、妈妈、孩子。
  2、活跃气氛:
  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年吗?喜欢去拜年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拜年”的游戏。
  3、游戏开始,各组各就各位。
  放鞭炮录音,小朋友们一起喊“过年啦!”
  在喜庆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小朋友们喜笑颜开。
  指导语:请爸爸、妈妈、孩子去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拜年。
  爸爸、妈妈、孩子拿着糖、饼干去拜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把红包发给了孩子。
  小扮演者们在一片祝福声中乐开了怀。
  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忘记了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了吗?
  于是,爸爸、妈妈领着孩子拿着礼物走向敬老院,看着他们和爷爷、奶奶拥抱在一起,活脱脱的一副家庭祖孙欢乐图。
  4、游戏结束。师幼交流游戏的心得:
  尊敬长辈,对人有爱心,有礼貌。
  5、小结:点评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表扬认真扮演角色的幼儿,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

  教学反思
  老师的经验水平不够,没有更高层次的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没有更深刻的让孩子懂得回报和感恩。

第17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参观菜市场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常见的几种蔬菜。
  2、比较菜市场和超市买菜、卖菜的不同方式。
  3、了解菜场中物品摆放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去幼儿园附近的菜市场勘察路线;
  2、家长带幼儿上菜场,丰富相关生活经验;
  3、与菜场,社区做好沟通好活动相关事宜。

  活动过程:
  一、交代任务“去菜市场”
  1、今天我们要到菜市场,去看看蔬菜真正的样子。看看除了我们认识蔬菜之外,还有哪些蔬菜。
  2、交代参观时和行进间的注意事项。

  二、到菜市场参观
  1、实地观察蔬菜真实的模样
  (1)认识蔬菜的种类,例如:豆荚类、叶菜类、果菜类、茎菜类花菜类等 (2)同样都是叶菜类,叶子有大有小,长的都不太一样。
  (3)同一种蔬菜,也有不同的品种,长相也不太一样,例如:大白菜和小 小白菜。
  2、买菜、卖菜的过程观察。
  3、买菜的人和卖菜的人是怎样讨价还价的。

  三、返回幼儿园,回顾分享
  1、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菜市场所观察到的蔬菜和大家分享
  2、展示几种常见菜,请幼儿说说,这些菜和吃的时候又有什么不同
  3、买菜的人和卖菜的人是怎样讨价还价的?
  4、菜市场买卖的情景模仿。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充分利用了家、园、社区三方面的资源,在准备活动中有了家长的经验铺垫以及社区方面的大力配合,使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幼儿也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了解了买菜的基本过程,懂得有礼貌地和卖菜人进行沟通,体验了买菜的乐趣。

第18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小手真能干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包办太多,对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穿衣、收拾玩具、帮老师整理图书等,不善于也不勤于动手,对手没有自觉意识。通过《我的小手真能干》这一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激发以幼儿自己动手的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用手能做许多事情。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教幼儿初步保护手的概念。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
  难点:1、手指的名称不同。2、对手和手、手指和手指进行比较。
  重点: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丰富的手工操作材料:橡皮泥、积木、串珠子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游戏引入法:
  玩一玩手指游戏。

  三、观察发现法:
  1、看一看:启发幼儿观察,复习认识小手。
  2、比一比:启发幼儿说出手指的名称,并比较大小不同,引导幼儿与同伴、老师的手进行比较。
  3、说一说:我们的小手能干什么?(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手能做许多事情,教育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变成最能干的小手。)
  4、巩固:我们的小手真能干,会穿衣服、扣纽扣,会刷牙、洗脸,会梳头……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听着音乐扣纽扣、刷牙、洗脸、洗手帕。(师幼听音乐模仿日常生活动作)

  四、感知操作法:
  1、变一变:小朋友的小手很能干,老师的大手也很能干。小朋友你知道吗,老师的手还会变魔术呢,看一下老师的手变出了什么?(孩子观察讲述)
  2、听音乐幼儿自选材料游戏:我们的小手好能干,能帮助我们做这么多的事情,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玩的东西,用你能干的小手去玩一玩吧!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如撕纸、搭积木、用橡皮泥串糖葫芦等。

  五、延伸活动:
  讨论:怎样保护好我们的小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等等)教育幼儿保护好自己的小手。我们知道了小手有这么多本领,小朋友一定要爱护好自己的小手,讲卫生,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反思
  从孩子的反映来看,他们对自己的手有哪些用处是非常了解的,而且也能用语言来进行表达。但好多时候,孩子往往是说的一套,做起来又一套,说的总是比做得好。如:有的孩子总喜欢把积木扔到地上,在老师的引导下才愿意去捡。
  本次活动的施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游戏导入法、观察发现法、音乐巩固法、感知操作法。活动开始,孩子们在轻松的音乐中,对手有感性认识,产生活动兴趣。在愉快的表演中,让手指充分活动,迅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经验交流中,引导幼儿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进行大胆地表述,通过讲述手能做什么,与孩子们共同搭建了认知的平台。这样,层层剥平,逐个扫除学习上的障碍,在观察发现中获得对手的感性认识。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对玩手指游戏非常感兴趣,也非常认真,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这一愿望在变魔术中不断提高。那种迫切的心情,使孩子们自发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去探求、去体验、去表现自己。
  考虑到在有限的集体教学时间内,课后在区角活动中,我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们进一步进行操作活动,再次感受自己小手的能干,保证了活动的质量。

第19篇、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参观幼儿园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的孩子,刚入园,对幼儿园的环境不熟悉,每天都哭着不想来园。所以我设计这个教学活动,带幼儿参观园内,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环境,使孩子喜欢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熟悉幼儿园环境,知道幼儿园的活动室、办公室、厨房、卫生间等名称和主要用途,使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场所的名称。 难点;名称的用途。

  活动准备
  布置室内外环境[娃娃角、玩具脚],将大量的玩具、材料放置活动角内.

  活动过程
  1.向幼儿介绍幼儿园的名称,带领幼儿看认班牌,使幼儿知道自己钦州市伟才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
  2.带领幼儿到中、大班教室参观,到操场、厨房、教师办公室、卫生室、卫生间参观。
  3.边参观边介绍名称、用途。
  4.使幼儿知道教室是幼儿学习和活动的地方;操场是幼儿运动、游戏的地方;办公室是教师工作的地方;厨房是为幼儿做饭的地方;卫生室是为幼儿看病、喂药的地方;卫生间是幼儿洗簌、大小便的地方。知道幼儿园的教师、阿姨都是为幼儿做事的,有事可以请他们帮忙,要爱他们,会向他们问好。
  5.欣赏、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教学反思
  边参观边介绍名称及用途,见到别人要打招呼,再运用到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第20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正确使用筷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选自大班(秋期)健康《正确握筷子》,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常言道,心灵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用筷子夹食物时,不光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从大脑各分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它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可见,及早进行手的活动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享受用筷子进餐的乐趣,另一方面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大班幼儿的小肌肉不断的发展,可以掌握多种动作技能,而且会比较协调。但班里有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吃饭。因此,我选此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学会使用筷子,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形状和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2、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3、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知道多活动手指有益健康。
  4、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理解团结力量大。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筷子的形状和用途,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难点: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
  2、每组一只托盘,里面装有玻璃球、纸球、花生粒、豌豆粒若干。
  3、《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4、幼儿用书第12页、第13页。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1、教师说谜语:“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2、引导幼儿说出谜底——筷子。

  二、幼儿认识筷子,并说说它的用途。
  1、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
  2、请小朋友们拿起筷子,说说筷子是什么样子的?(一头是圆圆的,另一头是方方的),筷子有什么用呢?

  三、幼儿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1、小朋友们都说筷子可以用来吃饭和夹菜,请小朋友们夹一夹。
  2、教师讲解示范拿筷子的正确姿势: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两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的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

  四、幼儿分组比赛用筷子夹夹托盘里的东西,并说一说感受。
  1、幼儿先夹一夹托盘里的玻璃珠和纸球,并说一说什么好夹,什么不好夹,为什么?若姿势不正确要及时纠正。
  2、把筷子分开,看看能不能夹起东西,认识团结的力量。
  3、在此基础上分组比赛:幼儿随着音乐声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夹托盘里的东西,看谁夹的多。

  五、小结:“健康博士告诉我”使用筷子的好处。
  1、通过健康博士的谈话,让幼儿明白多动手的好处。
  2、筷子只有中国人使用,使用它能灵活我们的双手,手是我们的“第二脑”手指灵活会使我们更聪明。我们一定要经常活动手指,让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

  六、活动延伸:
  教师提问:“筷子除了可以吃饭、夹菜,还可以怎么玩?”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用筷子的乐趣。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谈话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致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3、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幼儿通过对玻璃球和纸球的训练,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在活动中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比赛活动,通过夹取不同的东西,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在活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在活动延伸之前,应穿插一个游戏活动。因为《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幼儿用筷子夹托盘里的东西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这样,整个课堂教就完整了。

第21篇、小班社会活动认识救护车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救护车的外形和功能。
  2、知道救护车是人类的好朋友,许多人的性命都是靠救护车挽救的。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救护车图片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说自己都认识什么车。
  2、你们认识救护车吗?
  3、请幼儿观察救护车图片。
  4、你们说救护车是什么颜色的?
  5、再说说救护车长的什么样?
  6、你们知道救护车有什么用吗?
  7、救护车和其它车不同,它是白颜色的,方形,它是用来救病人的。
  8、救护车上方有鸣笛,如果有生命垂危的人就可以打开鸣笛,鸣笛一响,所有人都要给它让路。如果没有救护车,有些人会因为病情拖延而死。所以,救护车是人类的好朋友。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上得比较轻松,幼儿也积极参与,课堂秩序挺好,幼儿在学的过程中也很开心,幼儿能大胆用完整、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述,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本次活动是让幼儿知道特殊交通工具的名称以及用途。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教育要有意识地了解幼儿探索的情况,并帮助幼儿完成探索结果的表达。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22篇、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我会叠毛巾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和自我服务为一体的健康生活,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动手的良好习惯。
  3、感受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使幼儿了解叠毛巾的方法。
  活动难点:让幼儿学会自己叠毛巾。

  活动准备:
  毛巾、奖状、教学PPT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导入活动。
  1、观看ppt导入:
  P1桌子上有一堆凌乱的毛巾,我们应该怎么办呀?(整理)
  P2看看是哪些小朋友来帮忙整理了?
  P3先将毛巾边对边对折,
  P4再将毛巾角对角对折。
  P5四块小方块叠在一起像什么?
  P6叠好之后请举手!
  2、教师边念儿歌 “小毛巾,铺铺平,边对边,角对角,一块块,往上叠,看谁叠得快又好!” 边示范叠一次。
  3、介绍“叠毛巾”规则:比赛分6组进行,每组幼儿4块毛巾,每块毛巾要求对折两次,叠成一个小方块,然后4个小方块角对角叠整齐,叠好之后先举手,等裁判检查合格通过,取前两名获奖。
  4、分组进行比赛
  5、为获奖幼儿颁发奖状
  6、活动结束,整理活动室,带幼儿回教室。
  7、学习儿歌《叠叠乐》。
  附儿歌:《叠叠乐》
  小毛巾,
  铺铺平,
  边对边,
  角对角,
  一块块,
  往上叠,
  看谁叠得快又好!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的教学孩子们虽然学会了叠毛巾的方法,但我在想如果我们叠毛巾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了,生活中不去要求和积累的话,那么小朋友再过几天他还会自己叠吗?孩子们回家以后如果还是爸爸妈妈帮他们叠毛巾使得孩子们没有关联的机会,那他们过几天之后还会不会自己叠毛巾。所以我认为教师要随机地自然地在相应的生活环节中开展一些生活课程。达到复习的效果。
  我觉得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锻炼。什么是生活课程?生活课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机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要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渗透教育的因素,同时要挖掘生活的价值。像这类教育内容要体现生活的特点,它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活动,不仅要依靠老师,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动地学。

第23篇、小班社会活动教案:认识萝卜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萝卜(红萝卜、白萝卜、青萝卜等),能根据其外形特征的不同说出它们的名字。
  2、能根据萝卜的颜色、形状等特征由外到内有序地观察认识萝卜。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猜测。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准备3种不同的萝卜(胡萝卜、白萝卜、青萝卜)
  2、萝卜制品(如:萝卜干)
  3、记录表、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活动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红公鸡,绿尾巴,钻到地底下,出来要人拔。”这是什么呢?猜一种很好吃的蔬菜。
  2、老师来告诉你们吧。(揭示谜底:胡萝卜。)

  二、观察认识萝卜的外形特征。
  1、出示食物(白萝卜):原来是萝卜呀!你认识萝卜吗?
  2、萝卜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是什么颜色的?记录颜色
  3、你还见过什么样萝卜呢?
  4、出示:红萝卜、青萝卜
  5、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萝卜吗?
  6、这个萝卜叫什么名字?它是什么颜色的?长得什么样?记录颜色
  7、青萝卜:它叫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记录颜色

  三、引导幼儿观察萝卜的内部特征。
  1、如果吧萝卜切开,里面会是什么颜色的呢?
  2、幼儿猜测
  3、教师切开萝卜,幼儿观察。
  4、刚才老师是怎么切开的。
  5、白萝卜的里面是什么颜色的?
  6、(1)胡萝卜、白萝卜的肉又是怎么样的呢?
  7、你猜对了吗?
  8、小结:原来胡萝卜的皮和肉都是橘黄色的,白萝卜的皮和肉都是白色的,青萝卜的皮是绿色的,肉是白色的。

  四、品尝萝卜制品
  1、萝卜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觉?你喜欢吃什么萝卜呢?
  2、幼儿说一说。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以谜语导入活动,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能让幼儿更积极的参加学习活动。在认识萝卜的过程中,我出示了实物的萝卜,白萝卜以教师组织幼儿集体观察记录,这也是给幼儿一些观察的方法。接着教师放手,给每一组准备2种萝卜,让幼儿自己来观察学习,并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幼儿,这也符合了幼儿直观性思维。

第24篇、大班社会活动“年”的故事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经过世代的沿袭,在过年时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贴对联,贴窗花,穿新衣,吃团圆饭,放鞭炮,邻里、亲友互相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吃饺子……幼儿感受过过年的热闹气氛,但对过年的来历并不了解。结合我班正在实施的主题活动“过新年”,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参观展览、观看课件、绘画创作等形式,帮助幼儿了解过年的来历,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在活动中感受过年的欢乐气氛。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了解“年”的来历,知道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2.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
  3.乐意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课件:“年”的来历。
  2.收集有关过年的各种庆祝活动的图片(贴对联、福字,放烟花,买年货,穿新衣,压岁钱,拜年,包饺子,放鞭炮,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并把这些图片集中布置在教室里。
  3.音乐:《喜洋洋》。
  4.幼儿操作材料: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1.参观“过年”图片展,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今天,带小朋友们去参观一个展览。大家可要认真、仔细地看。”
  (1)幼儿自由参观展览,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在喜庆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参观图片展览。各种喜庆、热闹的图片成了孩子们谈话的中心。他们边看边聊:“包饺子,我奶奶会的。”“这是‘福’字,我家门上也贴过的。”“这张图片上讲的是超市里,大家在买过年用的东西。”“我知道照片上说的是过年的事情”……
  (2)说说自己参观后的感想,说说自己最喜欢过年时的哪项活动?提问:“谁看出来了,今天我们参观的展览的主题是什么?”(“过年”)[这个问题在参观过程中加加已经发现了:图片中记录的都是过年的时候人们做的事情。]
  “过年了,大家是怎么庆祝的?”[幼儿围绕自己刚才参观时看到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述。因为图片内容是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所以,大家都非常愿意发言。]
  (3)小结:过年真热闹。
  “过年真热闹,到处部是喜事。”言言还把自己听到的喜庆的音乐也小结进去了,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2.看课件,了解过年的来历。
  (1)“可是,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可没有过年这个习惯。每年的这个时候是人们最痛苦、最害怕的日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豆豆想到的是因为当时人们没有钱;东东说是因为过年的时候很冷,人们怕冷;龙龙的猜想是因为有怪兽――他是个“奥特曼”迷,所以想象也和怪兽联系起来了。他的想法和问题的答案是相近的……幼儿想法奇特,这也说明他们的思维活跃,有主见。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来看一段有趣的动画。”幼儿看课件前半部分,了解人们害怕的原因。[孩子们带着各自的猜想在课件中寻找答案,所以观看的过程中鸦雀无声。看“原来人们是怕‘年’这个怪兽。小朋友们,你们快帮这些人想想办法,怎么对付‘年’这个怪兽吧。”幼儿讨论,发表意见与想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快被漂亮的动画带入了故事情境。对怪兽“年”的憎恨和对人们的怜悯之情溢于言表,一个个都积极地献计献策,为打败怪兽“年”而开动着小脑筋。]
  (2)继续看课件,了解人们战胜“年”的故事。“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但最后到底是谁的好办法战胜了‘年’呢?我们一起来继续看下去,看看是谁帮助了这些人们?”“白胡子老爷爷。”“白胡子老爷爷是用什么办法对付‘年’这个怪兽的呢?为什么他用这些办法?”[观看课件有助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因此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幼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
  (3)“怪兽‘年’最害怕红色、灯光、响声,所以白胡子老爷爷用穿红衣服、贴红对联、放爆竹、点灯的方法来对付它。”
  “从此以后,每年过年的时候,人们部穿红衣服,贴红对联、红福字,放爆竹,亮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过年的风俗就由此而来。”
  [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帮助幼儿认识到了过年喜庆气氛的来历。幼儿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有了进一步了解。]
  3.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讲述过年的热闹气氛。
  (1)幼儿用画的方式将知道的活动记录下来。
  “现在,过年的庆祝活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热闹。小朋友,你们知道过年时还有哪些庆祝活动吗?”(幼儿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 “这些活动,有……(好吃的),有……(好看的),还有……(好玩的),真热闹!你最喜欢哪些活动呢?请你把它画下来。”
  [幼儿记录、教师指导)[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鼓励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庆祝活动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不同,有的喜欢穿新衣服,有的喜欢买好吃的东西,更多的孩子喜欢过年时放鞭炮、烟花等活动,看来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2)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加入展览,幼儿第二次参观过年图片展。“每个人部把自己过年时最喜欢的活动画了下来,我们班的图片展览更丰富了。带着你的朋友再去参观吧”
  4.游戏“放鞭炮”。
  [根据大多数孩子的兴趣,我安排了这个游戏活动,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嘭”、“啪”的鞭炮声感染着每一个幼儿,欢乐、喜庆的氛围在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活动延伸
  1.将“年”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美工区:制作对联、鞭炮等。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让幼儿知道了新年的含义,知道新年是新一年的开始。通过出示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在讨论过程中,幼儿都很活跃,积极发言。

第25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名片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一天,东东小朋友带来了爸爸的名片,他说:“老师,这是我爸爸一天的名片,送给你吧。”这时,其他孩子都围了过来,“我妈妈也有”、“我爸爸也有”、“我姑父也有”、“我阿姨也有”。第二天,孩子们纷纷从家里拿来了大人的名片,许多名片放在一起,孩子们自然而然进行了比较。通过观察,他们发现,名片的颜色、式样、花纹都有区别,相互讨论尤为激烈。
  “指南”中指出:学习活动应尊重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在自主活动基础上,积累和扩展孩子的经验。于是,在孩子们以有的经验基础上,我组织了活动“名片”,通过交流、操作,孩子们对名片的特征及用途有了更深的了解。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名片的作用,了解名片上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尝试运用材料制作自己的名片。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愿意与人交往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名片的作用,了解名片上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材料制作自己的名片。

  活动准备
  水彩笔、卡纸、各种名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名片的作用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名片)
  问题:我们看一看名片上都有什么?
  你们知道名片有什么作用吗?
  2.教师小结:大人们在预订饭店、修车、与朋友联系等都会用到名片,名片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

  二、观察名片
  1.教师法给幼儿各种名片,请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手中的名片。找一找名片
  上有哪些文字和数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2.交流名片上共有的特征及用途。

  三、比较名片上的不同图案和标记
  1.观察名片上不同的图案和标记。你们猜一猜名片的主人想用这个图案或标记吿诉别人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如果你有一张名片会送给谁?会做一个怎样的图案或标记?

  四、制作并赠名片
  1.教师给幼儿发各种形状的卡纸,用彩笔进行设计,写
  上自己的名字等信息。
  2.将名片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也可以互赠或向同伴索取名片。
  3.你收到了几张名片?他们分别是谁的?

  五:活动延伸:为爸爸妈妈或自己喜欢的人设计制做名片。

  教学反思
  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自主动手设计名片的成功喜悦,同时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名片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它的出现和使用已被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它和孩子们的距离应该是非常近的。活动开始,孩子自己交流对名片的认识,如名片的内容、名片的用处。讨论名片的用处时,孩子们知道名片可以与人交往,可以方便朋友。最后,通过自己制作名片来提升、扩展自己的经验。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在与幼儿互换名片的**中结束,孩子们即获得了经验又加深了与幼儿间的友情。这次活动是幼儿第一次设计名片,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心情一直是高兴的、愉悦的,活动中他们能自主设计自己喜欢的名片并大胆运用花纹进行装饰。我把幼儿对名片的零散印象、模糊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尝试到成功、获得愉悦。在活动中,我们还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表达氛围,特别是在赠送名片过程中,让每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幼儿主动表达的能力。
  这节课应让幼儿课前学会写个人信息等资料,这样幼儿在制作环节上就会很轻松。

第26篇、中班社会爱护图书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今天上午在备课的时候,看到孩子们在看书的时候对手里的书并不是很爱惜,随意的翻动、摆放,甚至是刻意的撕扯,本来完好无损的书到收起来的时候已经面具全非,老师的制止也只能起到一时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种行为。正巧书上有这节课,于是我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图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爱惜图书的意识。
  2.能够整齐的摆放图书,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完好无损的书若干、被幼儿撕坏的书若干。
  2.修补图书的工具,如胶棒、透明胶、剪刀等。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整齐的摆放图书,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爱惜图书的意识。

  活动过程
  1.出示一本撕坏的书,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看老师手里的书,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本书与其他的书有什么不同呢(这本书被撕坏了)小朋友们知道这本书是怎么被撕坏的的嘛?
  2.总结这本书被撕坏的原因,初步引导幼儿保护图书的意识
  (1)请幼儿说一说,书为什么坏了?
  小结:这本书可能是因为小朋友不爱惜书故意撕破的,也可能是两个小朋友在抢夺这本书的时候撕坏的,老师想问下小朋友们,这种做法对不对?(不对)古时候的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可以带给我们很多的知识,给予我们精神上的享受……(阐述书在生活中的用处)所以书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我们那一定要爱护书,如果我们把书都撕坏了,我们就学不到知识了!现在呢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去把刚才你们看的书整理好,在整理的过程中一定要轻轻的,不要弄疼了我们的朋友。
  (2)请幼儿整理摆放不整齐的书籍。
  3.学习爱护图书的方法
  (1)请个别幼儿去取书、阅读书。
  师:小朋友们知道应该怎么取书、怎么才算是正确的看书呢?(知道)下面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来示范一下,其他的小朋友来观察一下,看看这些小朋友的方法对不对?
  (2)针对刚才幼儿取书看书的方法,师幼共同讨论如何正确的取书、阅读书。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发现了这几个小朋友取书、看书的时候有很多错误的地方,下面老师来给小朋友们示范一下正确的方法。
  (3)教师示范正确的方法并进行总结
  师:我们取书的时候动作要轻,不能硬扯,防止把书弄坏:看书的时候要将书平放到桌子上或者双腿上,翻书的时候动作也要轻,不要把书卷起来;放书的时候要轻轻的将书合上,这样就不会弄坏我们的书了,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嘛?下面请小朋友按照刚才老师示范的方法去取书、看书,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能做一个爱护书籍的好孩子。
  4、请每位幼儿取一本书阅读。
  教师观察幼儿取书、看书方法并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活动延伸
  活动后请幼儿帮助教师修补部分破碎的图书。

  活动反思
  《爱护图书》是中班年龄段的社会活动。我本来想达到的目标是1.懂得要爱护图书。2.初步学习正确的翻书动作,学习一页一页翻图书。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和《纲要》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中指出“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来设计本教学活动。

第27篇、小班社会活动教案:爱护玩具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懂得玩完玩具要放回原处,会收拾玩具。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重难点:
  懂得玩完玩具要放回原处。

  活动准备:
  一个会“哭、笑”的布娃娃,各种玩具。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
  布娃娃哭了。 老师带领幼儿游戏,配班教师使布娃娃发出哭声。
  1.教师带领幼儿寻找哭声从哪里来,寻找到正在哭的布娃娃。
  2.找到娃娃后,拍一拍,玩一玩,抱抱布娃娃,问:“布娃娃,为什么哭?”
  3.幼儿猜测布娃娃哭得原因,知道是小朋友玩了,没有把他送回家。
  4.请幼儿将娃娃送回家,使其发出笑声,说一说:“娃娃为什么笑了?”使幼儿懂得玩完玩具要送玩具回家。

  二、游戏:
  “谁走错了”(请幼儿闭上眼睛)。
  1.将部分玩具拿出玩具柜,调换或散放各处。
  2.请幼儿睁开眼睛说一说,哪些玩具放错了地方,请个别幼儿送玩具回家。

  三、谈论。
  在玩完了玩具,或者是活动完了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活动反思:
  为了培养幼儿有一个良好的“玩完玩具要收拾”的好习惯,我设计了这一活动,幼儿通过布娃娃的哭和笑,很容易的理解了不整理玩具的习惯不好,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了玩完玩具或者是活动结束后应该收拾整理好。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及时地提醒幼儿培养这一好习惯。活动开始,教师利用一个娃娃的哭声,一下子抓住了幼儿注意力,使幼儿很快的投入活动中。然后通过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使幼儿渐渐明白了,布娃娃的哭是我们的不良习惯引起的,大大调动了幼儿游戏的心理,为幼儿主动地参与活动奠定了一定的良好基础。第二环节的游戏形式和我们本次国培训活动中《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有相同的效果。最后的讨论使幼儿明白了玩完玩具要放回原处。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的都很积极,能够主动的参与活动。不足之处是,最后的讨论不够深刻,不够具体,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能够注意这一点。

第28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长大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从中班升入大班,班上有很多幼儿已经知道自己是哥哥姐姐了,但幼儿对成人依赖的现象依然明显存在,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仍喜欢让成人一手包办。并且,幼儿的自己的父母欠缺关心的意识。因此,我开展了本次主题活动,将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参透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成长的快乐,尝试不依赖成人,能主动去做事情,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责任心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体验长大了的自豪,能自由选择活动形式将“我”长大了的画面表现出来。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3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懂得关心自己的父母。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教幼儿热爱家庭、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活动准备
  1、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鞋。
  2、"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
  3、音乐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听音乐做律动。
  (1)让幼儿自由观察教室的环境。
  (2)老师:你在教室发现了什么?(小衣服、小鞋子等)这些你能穿的合适吗?
  2、引导幼儿简单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1) 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快乐。老师:小时候的衣服、鞋子你们都穿不合适了,为什么?长大了你们学会了哪些本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了吗?是谁辛苦把你们养育大的?我们要怎样对待他们?
  (2)自由探索(欣赏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幼儿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谁?一起议论为什么猜不着?从而发现小朋友的变化。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在这一过程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通过集中让幼儿互相议论的方法: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从更多的方面有目的进行比较。
  (3)、观看录像,积累经验:幼儿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长大的,充满了好奇。通过观看录像把幼儿带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时刻,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苦、父母养育的艰辛,增进了对父母的感情。幼儿自由讨论交流,让幼儿知道自己是从婴儿长大的,现在已经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爸爸妈妈辛苦把自己养大,要懂得感谢他们,关心他们。
  3交流体验(回忆童年趣事):让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了解成长的过程,让幼儿分组操作,一组制作"成长变化图"--我小时候是这个样子--我现在是这个样子--我将来会变成这个样子--请幼儿画一张自己将来的画像。一组排序:请幼儿给人的成长过程图片排序,表现人是怎样变化的?一组幼儿在每片树叶上画一件自己会做的事情,然后贴在树上。让幼儿自主选择,有领域的整合。
  5相互欣赏和介绍作品,结束活动。
  小结
  (1)引导幼儿体会成长的快乐并教育幼儿学会更多的本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更加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关心他们。
  (2)幼儿听音乐——《我长大了》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参与积极,准备的教具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方面,没能提供一些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如果能够增加一个让幼儿亲自体验的环节,让幼儿感受一下自己长大了,能做事了的快乐与满足,并从不同的交流讨论中增强情感的体验。
  3、 幼儿的积极性调整上还有待提高,幼儿的发言面不广,有好多幼儿是想说而不敢说。对幼儿的激励语、评价语应该更丰富些,这样有待于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后应在这方面多加锻炼和提高。

第29篇、小班社会活动教案:自己穿衣服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平日生活中大人包办的又太多,在幼儿园中集中表现为部分幼儿中午起床后不会穿衣穿鞋,经常要老师帮忙,为此,我们有意识的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在娃娃家中提供一些小衣服,让幼儿给娃娃穿衣服,每天午睡起床后,都要提醒幼儿,先穿毛衣,再穿裤子,最后是外套和鞋子,我们还请家长配合,在家里也坚持让幼儿自己穿衣服。我们还打算举行一个幼儿穿衣服比赛,一段时间下来,大部分幼儿都学会了穿衣服。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穿衣服的方法,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2、通过引导幼儿讨论、尝试各种穿衣服的方法,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的小肌肉。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鼓励幼儿尝试自己穿衣服,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毛衣、外套、裤子、袜子、鞋子。
  2、教学图片。
  3、布置娃娃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娃娃表演引出课题:
  1、表演内容:我是红红,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公公出来了,我也起床了,“妈妈!妈妈!妈妈去哪里了呢?我还没穿衣服呢!呜呜呜!妈妈快来!妈妈,快来帮我穿衣服!”
  2、结合表演引导幼儿分析讨论:红红做得对吗?应该怎样做?

  二、看图片并启发幼儿讨论讲述:我们应该怎么样穿衣服?

  三、让幼儿练习正确穿衣服:
  1、娃娃穿衣服。
  2、给同伴穿衣服。
   3、自己穿衣服。

  四、各领域中的渗透:
  1、在音乐活动中学习《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2、在美术活动中学习涂色:《漂亮的衣服》。

  五、生活中的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儿学习穿脱衣服。

  六、境中的渗透:在“娃娃家”中提供娃娃及娃娃衣服给幼儿练习穿脱衣服。

  七、家庭中的渗透:家长平时要鼓励幼儿学习自己穿脱衣服。
  
  活动反思:
  我觉得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锻炼。什么是生活课程?生活课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机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要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渗透教育的因素,同时要挖掘生活的价值。像这类教育内容要体现生活的特点,它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活动,不仅要依靠老师,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动地学。如果我们穿衣服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了,生活中不去要求和积累的话,那么小朋友再过几天他还会自己穿吗?所以教师要随机地自然地在相应的生活环节中开展一些生活课程。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关键期,鼓励引导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饭、穿衣、叠被、系鞋带、整理图书等,注意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的能力,培养他的责任意识,而不是一味的包办代替。

第30篇、大班社会小小邮递员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邮递员是怎么工作的,了解一封信的邮寄过程。
  2、知道邮递员工作的辛苦,懂得要热爱并尊敬邮递员。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封信

  教学过程:
  (一):说说邮递员的特征  
  ①请你看看谁是邮递员?
  ②邮递员每天要为人们做些什么事?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每天穿街走巷为人们送信、送报。)

  (二)了解邮递员的工作,教育幼儿尊敬他们。
  ①这封信怎么才能寄到我们幼儿园的?(课件)
  你在信封上看到了什么?
  介绍信封——写地址——贴邮票——寄信——邮递员叔叔取信——拿到邮局盖邮戳——在邮局里把所有的信进行的分割——根据信上的地址再把信送到相应的邮局——邮局再盖邮戳——邮递员叔叔送到我们幼儿园.
  ★邮戳的主要使命是盖销邮票   表示收寄、投递局名和时间的戳记 
  ★邮递员叔叔、阿姨从邮箱里拿出来的信是寄往不同的的地方的,所以邮递员叔叔、阿姨将像小山一样的信件分割好,把送往一个目的地的信件分装在邮包的不同口袋里,然后将重重的邮包挂在自行车的两边,比如住在三墩的小朋友要给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寄信,三墩那边肯定有个邮局,我们这边也有邮局,
   ②除了自行车,邮递员叔叔还有那些送信工具?比如这封是要寄往很远的地方?
    (摩托车、邮政车、火车、飞机、轮船)
  ★邮递员的邮递工具,知道了近途使用自行车,稍远的使用摩托车,如果寄往外地的信还要使用邮政车,有的还要通过火车、飞机、轮船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现在知道一封信从寄出到收到邮递员要做多少工作了吧?邮递员每天把信从邮筒里取出来,送到附近的邮局,在信上盖上邮戳,按要送达的城市把它们分开,再由飞机、轮船、火车、汽车送到收信人住的城市,邮递员再将这些信盖上邮戳,最后送到收信人的手里。

  (三)邮递员真辛苦!(课件)
  操作课件。请幼儿看看提供的的照片,请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
  小结:他们不怕风吹雨淋,不怕太阳晒,工作很辛苦,我们小朋友要热爱和尊敬邮递员。

  (四)游戏:小小邮递员
  请幼儿根据课件所提示的当小小邮递员。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做了一个小的铺垫,为的是引起孩子的兴趣。题目是:你见过信封吗?你看到过的信封是什么样的?孩子们刚开始并不懂得信封是干什么用的,因为在当今的社会上,手机,电脑,传真机已经代替了写信。使之大部分的孩子很感兴趣,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信封也能像手机一样可以让对方知道自己说的事。
  在活动开始后,我又想了又多种方法去引导孩子知道信封的用途及方法,这是一个很枯燥的活动,完全是死记硬背。效果不是很好。正当我郁闷之极的时候,我看到了自己打的游戏,一想,脑子闪过念头对!在游戏的时候孩子特别的开心而且孩子在游戏中,幼儿社会领域的活动,容易被幼儿接受。于是我就利用多媒体工具制作了这个flash。
  活动第一环节是介绍邮递员,孩子们非常的好奇,原来写信还有这么多途径的,比如每封信要给邮递员才能寄出去,了解邮递员叔叔的工作很辛苦。这个环节我觉得比较的好,引导幼儿间接的知道寄邮件不是很方便,在第二个环节当中,因为介绍信的寄法比较的枯燥,于是我利用音乐的合理搭配,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请幼儿上来实践,并完成了预期的效果。在最后的环节当中,我也利用游戏来让让幼儿体验感受寄信,帮助了幼儿记忆写信与寄信。 整个活动思路比较的清晰,活动准备的比较好。不足的地方是在预设问题之外的幼儿反应,我没有及时的处理好。

第31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夏天的水果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从多种角度观察水果,了解夏天水果的内部结构。
  2.能用不同的线条组合表现自己的感受及观察结果。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PPT。
  2.画纸、勾线笔、彩色笔。
  3.《幼儿画册》第2册第30页,第3册第43页。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出示图片:
  让幼儿知道夏天有很多水果,比较它们的形状.颜色..味道,讲述其外部特征。
  2.观察水果的内部结构(PPT)。
  (1)教师拿出几盘水果,有完整的,也有被切成两半的(可横切,也可纵切),供幼儿分组观察比较。
  (2)师生共同讨论每种水果的内部结构。
  3.写生画:《夏天的水果》.
  (1)在每组桌上,幼儿可任意组合放置西瓜.哈密瓜.或猕猴桃等。
  (2)幼儿进行水果写生。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细心观察。
  (2)合理布局,先从大水果开始画,再把小的水果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
  (3)不要求幼儿完全写实,可以写生与想象相结合,做象征性表现。
  4.师评价、总结。

  教学反思
  绘画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是想象的过程。总之这次教学活动我以幼儿的发展为前提,让幼儿在兴趣中使学习任务变得积极、主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注重加强幼儿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改变了以单纯传授知识和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在动脑动手实践中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幼儿努力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幼儿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爱好,培养了兴趣,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整个活动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说,我们不但要关注幼儿艺术活动实际呈现出来的结果,而且更加要关注艺术创造的过程。要以幼儿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的培养为中心任务。

第32篇、大班社会我要感谢你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到对他人的谢意。
  2、懂得身边的人曾为自己的成长默默奉献,应该把他们铭记在心。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挂图第23-24。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三年里,有很多人天天和我们在一起,他们是谁呢?
  教师小结:有的孩子说和自己天天在一起的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2、教师:那我们要感谢谁呢?为什么?(幼儿观看挂图材料,看一看、说一说他们是谁?为什么要感谢他们。)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说要感谢爸爸妈妈,因为他们每天为了让我们生活在开心、快乐、舒适的环境中,辛苦工作,每天早出晚归。而爷爷奶奶年纪那么大了,走路都很辛苦,一不下心就会摔跤,但爷爷奶奶没有因为自己身体不方便的原因,而不来幼儿园接送你们,在家可能还要照顾你们。所以我们要感谢他们。

  二、说说感谢的话。
  1、教师: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教育我们,细心的引导我们改正缺点;保育员阿姨为让我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学本领,帮我们打扫教室,帮我们叠被子;厨房阿姨为我们做香喷喷的饭菜;我们说一句什么感谢的话给他们呢?
  请个别孩子用响亮地声音讲给大家听,教师给予肯定。
  2、启发孩子们分组讨论对老师、保育员阿姨、厨房阿姨说什么感谢的话。
  3、请几名孩子有礼貌的邀请客人来到我们的活动室,鼓励大家热情的向他们道谢。
  教师:孩子们,你们最想对保育员阿姨说什么感谢话?现在我们要邀请保育员阿姨来我们教室做客,谁愿意大胆有礼貌的去邀请?
  教师小结:阿姨谢谢您,您幸苦了,我们爱您。
  4、教师:孩子们,那你们最想对老师说什么感谢话呢?
  教师说祝福或希望的话:老师听到你们真诚的话语,心里特别的感动。那么谢老师希望你们每天开心、健康的成长,与小朋友团结友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家是个乖宝宝,在幼儿园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三、还要感谢谁。
  1、教师:除了这些人,我们还要感谢谁呢?
  教师小结:还有叔叔阿姨、外公外婆、警察叔叔、保健医生、清洁工等。
  2、教师:那当我们遇见他们的时候,你们又会对他们说什么感谢的话呢?
  教师小结:孩子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说一说吧。

  活动反思:
  对于社会课,最主要的就是让幼儿懂得情感的流露。在邱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渐渐的流露着那份情,同时,带动了更多的幼儿。使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身边的各位老师,为他们呢做了很多事情,让孩子们要学会感恩,哪怕是一句温馨的祝福或一个小小的举动。

第33篇、大班社会活动整理物品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将物品随意的乱放,是每个孩子常会有的习惯,怎么讲,效果也不理想,但是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图片的对比,能立刻发现自己平时的不良行为习惯。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并结合给物品的分类,将整理提升一个台阶,初步根据物品的使用方法进行区分。结尾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医院拜访物品,并讲出合理的奋发,有助于孩子运用感知经验,让幼儿有发挥的空间。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懂得物品要拜访整齐的道理。      
  2、让幼儿初步体验将物品进行分类的方法。如:食品、衣物、餐具等。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图片2张——一张是整齐的物品,另一张是凌乱的物品      
  故事:《家里为什么会出现蚂蚁》      
  收集卫生用品、餐具、食品等食物      
  每人小柜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感知整齐的美感,凌乱的坏处。      
  T:前写天,老师拍到了这样一些图片,说说你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看了有这些有什么感受?      
  T:那应该如何处理这些物品呢?      
  总结:原来将物品摆放整齐会使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具有美感,让住在这儿的人心情舒畅,拿东西也方便。
  过度语:那让我们一起走进宝宝的家吧。

  二、故事《家里为什么会出现蚂蚁》
  1、通过看图片听故事,让幼儿了解乱放物品的坏处。
  T:他的家给人有什么感觉?   
  瞧!在宝宝的房间里出现了什么?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会去干吗呢   
  为什么这么整齐的屋子里会出现这些呢?
  2、让幼儿初次学习给物品分类
  T:现在宝宝除了将糖果放在枕头下面还胡乱放了许多的东西,请你帮宝宝整理一下好么?
  3、幼儿动手,将物品分类

  三、让幼儿自己总结评价,讲出摆放的道理。
  谢谢大(2)班的小朋友,你能告诉宝宝你为什么这么摆放物品吗?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过程中,以动制静,充分让孩子动手操作,并把自己整理的方法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  

第34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夏天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当地的气温、天气、河湖、池塘、植物生长情况、动物的出没、农业生产、人的衣着等,与春天相比有什么变化。
  2.挂图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问:谁能说一说春天有什么特征?(可以用歌谣回答。)
  2.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
  3.讲述: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夏天有什么特征。(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比较图中的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春天、夏大
  (2)分组观察、讨论: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认识夏天的一般特点,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夏天的基础知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当地夏天的特征。
  ①天空有什么不同?(夏天的天空多云。)
  ②树木有什么不同?(夏天的树叶茂密,桃树结出了桃子。)
  ③田野里的庄稼有什么变化?(玉米长高,小麦成熟,开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么变化?(河岸长满绿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开放。)
  ⑤人的衣着有什么变化?(换了夏装。)
  ⑥孩子们在户外玩什么?(游泳)这说明夏天的天气怎样?(变暖。)
  (4)分组讨论:每幅图说明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5)教师小结:夏天与春天的不同。(可参照下表中的内容进行小结。)
  2.比较当地的夏天与春天的不同
  (1)讲述:课前,你们观察了我们这个地方在这个季节的自然情况,下面来汇报一下。
  (2)汇报观察结果:
  认识当天夏天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①我们这个地方的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个同?
  ②我们这个地方的夏天与图中的夏天有什么不同?
  (以上两个问题,如果学生不能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分别提出一些问题──天气、河水、树木、庄稼、鸟、昆虫、农业生产等进行比较。)
  (3)教师小结: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征是相似的,但具体的特征(例如天气热的程度、什么树开花、什么庄稼和果实成熟、什么鸟飞来等)有所不同,夏天到来的早晚、延续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国,一般来说,南方夏天到来的早,延续的时间长,天气特别热;北方夏天到来的较晚,延续的时间较短,天气也没那么热。
  这个问题的讲解,有助于学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学的局限性。

  (三)巩固练习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夏天的特征。
  2.学习歌谣──夏天
  此歌谣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点,教师可以参照此歌谣,根据当地夏天的特点重新编写。这样,学生学起来更亲切,更有意义。
  夏天天气好炎热,
  天气多雨河水多。
  柳叶茂盛桃子熟,
  野草开花满山坡。
  布谷鸟在树上啼,
  蝉在树上高声歌。
  玉米长高麦收割,
  小孩游泳乐呵呵。

  (四)布置作业
  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大自然,随着季节的推移有什么变化。

  教学参考知识
  夏天的特征
  (1)夏天天气炎热,有时会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长,夜晚短;
  (2)夏天,各种昆虫,小动物都出来活动,许多鸟开始脱羽毛,有许多兽的毛也脱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长十分茂盛;
  (4)夏天是农民最忙的时期,他们要进行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劳动;
  (5)夏天,人们穿浅色和单薄的衣服,许多人都积极参加游泳活动。

第35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保护地球教案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2、教育幼儿要从我做起,注意保护环境,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图片两幅(美丽的家园图和被污染的家园图)
  2、小猫的信一封;空白的地球图四张;勾画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现在在我们周围有一种非常可怕的病毒,是什么?
  2、小猫也不幸染上了"病毒",它被送进了医院,正在接受治疗。它给我们小朋友寄来了一封信。

  二、教师念"小猫的信"(附后),同时出示两张大图片。

  三、讨论:小猫的家园环境的变化
  1、小猫的家原来是怎么样的?(青青的山,蓝蓝的天,绿油油的草地,鱼虾肥又壮,空气新鲜.......)。
  2、后来又怎么样了?(天空灰蒙蒙,河水又脏又臭,还漂着油和死鱼,河边堆满了垃圾,空气也不新鲜了.......)。
  3、小猫的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工厂的污水排在河里,空气中的黑烟,机器产生....)。
  4、环境的变化对小猫有什么影响?(小猫睡不好觉,也吃不到新鲜鱼,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病毒滋长了)。
  5、我们是喜欢怎样的小猫家呢?为什么?

  四、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展开讨论,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会给人类和动植物带来很大的灾难,从而教育幼儿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1、环境的污染给小猫带来了很大痛苦,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是喜欢怎样的环境呢?为什么?你不喜欢怎样的环境?为什么?
  2、你还知道污染的环境会带来哪些灾难?
  3、那么,怎样才会有新鲜的空气,美丽的风景,优美的环境呢?我们小朋友可以做些什么?
  (如:地上有果皮、纸屑时怎么办?在绿化带上玩时,看见有人在搞破坏该怎么办?.....)

第36篇、小班社会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但在活动前,很少有幼儿知道自己每个手指的名字叫什么,也不了解自己的小手除了吃饭以外,还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设计这一活动是为了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每个小手指的名称及作用,知道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懂得每个手指的名称及作用。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通过观察,让幼儿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称。
  2、 知道手的用处。

  活动准备
  1、 谜语一首,手的挂图一张。
  2、 录有《我有一双小小手》的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手。
  1、猜谜语引出课题《我有一双小小手》。
  十个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个在左,五个在右。
  只会干活,不会开口。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教师提问: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哪儿是手心?哪儿是手背?哪儿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几只手?每只手有几个手指头?
  3、认识并学说手指名。
  (1)师:“(伸出双手)小朋友你们也和老师一样都有一双手。它们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帮助,还帮我们做了许多好事。(做神秘状)小朋友,手指在说话呢,让老师听一听它们在说什么(做倾听状)。噢!它们在说,小朋友都有好听的名字,可是我们没有名字。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手指起个名字好吗?”
  我们的小手有什么不一样?(如有的大、有的小胖,教师可及时归纳幼儿的发现)
  (2)师:“(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们看它是家里最大的,我们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儿学说“大拇指”)
  “(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边,在点数和拿食物的时候经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
  “(伸出中指)它在中间,又是个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
  “(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
  “(伸出无名指)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咱们一起动动脑筋(做思考状)可名字都让它们几个占去了,没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没有就是无,那么我们就叫它无名指吧!”
  (3)教幼儿学读儿歌《手指歌》,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4、做“玩手指”游戏。
  (1)教师伸出手指或出示图片,请全体幼儿或个别幼儿说出它的名字。
  (2)引导幼儿按教师指令,让某个手指“弯下去”或“站起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
  5、启发幼儿联想手还有什么用?用“我们的手做什么?”说一句话。

  二、活动延伸
  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
  2、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鼓励幼儿学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教学反思
  活动的设计反思:
  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考虑到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活动的趣味性,尽力让幼儿能积极地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先让幼儿猜谜语,猜到是手后,认识自己的小手及每个小手指的名称,接着做表演动作读儿歌。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小手原来这么灵巧。活动中设计了多种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孩子的参与兴趣,为有效达成目标做好了铺垫。因此,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表现得不错,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我是个转岗教师,还没有真正接触幼儿,是刚接触幼儿教育,所以对这班的幼儿的基本情况不够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的特点和个性特征都没有很好的掌握,所以没有很好地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及其发展线索,所设计的活动方案可能没有促进幼儿很好的发展。
  3、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活动:开始是用谜语导入新课,之后教师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认识手指的名称、读儿歌、做手指游戏、想象手指的用处等,使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了多种思维。但对个别胆小的幼儿还没够关注。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与其他教师共同学习,在活动设计上多花点心思,把活动过程设计得更有趣些。要多照顾胆小的幼儿,让他们多说,使全体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中。

第37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交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该用怎么样的态度,行为和方法去交朋友。根据孩子出现的这些情况,设计了“交朋友”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孩子可以学会如何去结交朋友。

  活动目标
  1.学习结交朋友的方法。
  2.懂得关心和尊重他人才能被他人喜欢或接纳。
  3.体验不被他人喜欢和被他人喜欢的不同心情。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鼓励和引导帮助幼儿大胆交朋友;
  活动难点:理解交朋友的方法和道理。

  活动准备
  创设情境和小鸡的“家”;
  让一个幼儿扮演小鸡,一个幼儿扮演小鸭,教师扮演鸡妈妈;
  鸡鸭头饰。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老师:今天我请大家看一个故事表演《小鸡交朋友》,请大家看看小鸡是怎样找朋友的。

  二. 典型活动和评议
  情境表演1:
  老师:有一天,小鸡在家很闷,出去找朋友玩,它来到池塘边,看见了小
  鸭,就叫:“小鸭,小鸭,一摇一摆,快来!跟我一起玩。”小鸭生气地不
  理它,一摇一摆地走了。
  问题:1.大家说说,为什么小鸭不跟小鸡做朋友?
  2.小鸡没有找到朋友,它的心情会怎样?
  情境表演2:
  鸡妈妈对小鸡说:“你知道为什么找不到朋友吗?你平时不关心别人,还取笑别人,别人怎么会喜欢你呢?
  老师: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想个办法吗?小鸡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幼儿发言……
  鸡妈妈对小鸡:你听到了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对别人要尊重,亲切有礼,别人才会喜欢你,才会愿意跟你做朋友,不尊重别人,谁愿意和你交朋友呢?
  老师:小鸡再去找朋友,在池塘边又见到了小鸭,对小鸭说:“小鸭小鸭本领强,游泳捉鱼样样棒,小鸭请跟我一起玩好吗?”(小鸭高兴地答应小鸡,两人手拉手在音乐声中跳舞)。
  老师总结:1.鸡妈妈给小鸡说了什么道理?
  2. 后来小鸡为什么能交上朋友?现在小鸡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三.让幼儿尝试交朋友
  1. 幼儿学习与小鸡小鸭交朋友;
  2. 幼儿在班上找朋友。
  老师:你们都找到朋友了吗?请把你交朋友的方法告诉大家好吗?

  教学反思
  此活动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提问有层次,简练,在情景中能体验出情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以故事引入,通过听和说的练习,教师和幼儿的互动,气氛活跃,由浅入深地帮助引导幼儿理解和学会交朋友的道理和方法。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礼貌待人,让幼儿体会到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欢。

第38篇、中班社会活动五星红旗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升国旗时的庄严气氛和对国旗的敬重。   
  2.理解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   
  3.升旗时能保持正确的姿势。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见过国旗,观看过幼儿园的升旗仪式,幼儿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五星红旗;   
  物质准备:《红旗飘飘》及《国歌》音乐,各国国旗人手一个,国旗飘飘Ppt,天安门升旗仪式视频。
   
  活动过程:   
  一、观察不同国旗。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是什么呢?有几面国旗呢?你最喜欢哪一面国旗?为什么?   

  二、认识五星红旗,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   
  1.让幼儿认识五星红旗,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国旗。   
  (1)出示Ppt,观察五星红旗。   
  教师:在这些国旗里,哪一面是中国国旗?它是什么样子的?这面国旗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国旗上的五角星是一样大的吗?它们是怎么排列的呢?五颗星星排列在国旗的哪个角上?五星红旗是哪个国家的?我们中国的国旗叫什么?   
  (2)游戏:国旗知识抢答   
  小结:这面由五颗星星组成的红旗就叫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国旗。   
  2.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   
  (1)讨论在哪里见过国旗。   
  提问: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五星红旗?为什么这么多地方都有我们的五星红旗吗?   
  (2)看Ppt运动员、宇航员衣服上的国旗标志,知道国旗代表中国人。   
  教师:除了小朋友说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有五星红旗呢?(运动员)你看到五星红旗了吗?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有五星红旗呢?(因为这些运动员都是中国人,代表中国参加比赛?为什么衣服上有五星红旗的标志?(我们的五星红旗挂的最高,是冠军,第一名。这是谁呀 (杨利伟)他是哪个国家的?你怎么知道的?我们是哪个国家的人?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可厉害了?   
  (3)看军舰、飞机、航空母舰等上的国旗,这些都是我们中国制造。   
  小结:这么多地方都有五星红旗说明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中国真棒!   
  (4)看ppt钓鱼岛等图片,进一步了解国旗代表中国,要捍卫中国的领土。   
  教师:这是哪里?(钓鱼岛)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中国的)但是有一个国家日本想把这个岛抢过去,你们同意吗?那我们应该在钓鱼岛上插上我们的五星红旗,看,插上去了,现在钓鱼岛是中国的,我们一起大声说“钓鱼岛是中国的”!   
  3.感受升国旗时的庄严气氛和对国旗的敬重。   
  (1)观看升旗仪式,感受庄严气氛。   
  在我们的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会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是谁在升旗?是怎么升旗的?旁边的观众是怎样看升旗仪式的?   
  小结:观看升旗仪式时要立正,不讲话,眼睛看着国旗。   
  (2)播放视频,全体起立进行升旗仪式。   
  教师:现在我们也来一次升旗仪式,参加升旗仪式时要立正,不讲话,眼睛看着国旗。现在请全体起立,升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

  活动反思:
  通过对五星红旗外表的观察了解五星红旗,在找找认认中进一步认识国旗,了解升五星红旗时奏国歌意义,在模拟行国旗时的动作进一步了解国旗的更深层次的意义,进一步体会国旗代表国家的含义。

第39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少数民族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本土环境因素,幼儿所在的居住地就是蒙古族自治县,幼儿已经对少数民族有了浅显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培养幼儿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重要部分之一。“多彩的民族”系列活动从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角度,通过认知探索活动、社会活动、亲子实践活动等不同的形式,使原本抽象的各民族文化在幼儿眼中具体而生动起来,从而帮助中班幼儿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而培养他们热爱多民族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的聚居地、服饰、风俗习惯等,知道他们是少数民族,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祖国,团结少数民族的情感。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特色。
  教学难点:能通过各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和特色辨认不同的少数民族。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请幼儿了解自己的民族。
  物质准备:flash课件、课件、《爱我中华》磁带、少数民族头饰。

  活动过程
  导入。
  师:今天,让我们随旅游团一起坐飞机去旅游好吗?(课件出示飞机飞行,幼儿同时动作飞机飞行状)来到了新疆的上空,飞机慢慢降落,大家下飞机,轻轻地坐下。(出示中国地图画面课件。)切换展开。
  (一)认识维吾尔族。
  1.(一组幼儿戴维吾尔族帽。)大家好:我是维吾尔族的导游,欢迎大家到新疆来观光旅游。
  2.演示课件:
  (1)你们了解维吾尔族,了解新疆吗?
  (2)他们在干什么?(跳舞。维吾尔族喜欢跳舞,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3)维吾尔族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款式的?(都戴小帽,女的穿黑色坎肩、长裙、男的穿对襟长袍。)
  (4)新疆有什么特产?(哈密瓜、葡萄、葡萄干)
  (5)维吾尔族人在干什么?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弹冬不拉、吃羊肉串、摘葡萄)
  (6)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听说我们来旅游他们正跳舞欢迎我们呢!我们一起去参加吧。(大家一起学跳新疆舞蹈。)丰富词汇:亚克西。
  (7)今天,大家在新疆的旅程就结束了,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二)认识蒙古族
  大家坐飞机微闭双眼来到查干湖的上空,慢慢降落,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幼儿睁眼做惊讶状,这么热闹啊,是什么日子呢?(民俗旅游节)
  2.演示课件。
  (1)他们在干什么?(居住蒙古包、拉马头琴、跳舞、祭敖包,举行民俗婚礼,
  (2)蒙古族穿什么样的衣服?(头上扎头巾、穿斜襟长袍、靴子、扎腰带)(3)他们在讲什么?(讲蒙语)指名蒙古族幼儿用蒙语和大家问候。
  3.大家想对蒙古族有更多的了解吗?请同学们随大屏幕去内蒙古大草原去了解更多关于蒙古族的知识。
  (在观看屏幕同时认真倾听导游介绍讲解。)
  (1)蒙古有什么特产?(羊毛、棉花、织成的毛巾、围巾)
  (2)蒙古族的人在干些什么?(喝奶茶、剪羊毛、牧马)
  (3)蒙古人不但牧马牧羊,他们还喜欢一项运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摔跤)
  4.小朋友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对自己的民族和家乡做了了解,你们知道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刚才我们认识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比一比,“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人都喜欢干什么?”(跳舞)我们中国有许多民族都是喜欢跳舞、唱歌的。那些民族舞、民歌非常的优美。

  (三)拓展延伸
  1.你们是什么民族的?(汉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满族)
  丰富: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较少,这些人口较少的民族叫少数民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都是少数民族。
  2.你们还听说过那些民族?
  接下来让我们走入行程的最后的一站就是民族村。
  3.参观民族村(放课件)教师讲解。
  (1)介绍傣族、苗族、彝族。他们的服装非常精美,手工制作,身带银饰。
  4.参观民族娃娃展厅
  (1)你喜欢哪个民族娃娃?为什么?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生活在一起,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四)结束
  小导游:我们为游客准备了许多民族头饰,请大家自己选一件,扮演民族娃娃。
  (放音乐《爱我中华》)现在我们都成了民族娃娃了,让我们伴着欢快的乐曲团结起来,跳一支团结舞。

第40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近日里我班孩子出现乱丢垃圾,破坏公共设施,如:乱花教室墙壁,折树,乱丢垃圾等等不良行为。

  活动目标
  1、让孩子认识到乱丢垃圾破坏环境这些不良行为的严重性。
  2、通过视频,图片、故事,实例等等感化孩子,使孩子知道破坏环境是不好的行为,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另举如何做才是保护环境等等。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引导孩子认识破坏环境的严重性,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明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听儿歌《我是小画家》赞美小画家的勤劳,让环境变得美丽,引导孩子想想:我们小伙伴怎么才能让环境变样、、、、出示优美环境的图片(让孩子对优美环境有个基本认识。接下来给孩子们出示另一组图片,满地垃圾,墙上胡乱踩脚印,树枝被折等。
  并提出问题:那组图片让你满意?满意的在哪?
  另外的为什么不满意,从哪看得出来?

  二、基本环节、
  听故事,同时结合图片,影视片段,对优美环境做初步认识,通过教师图片影视片段的进一步解释说明,使孩子更进一步了解其中的美。跟孩子互动交流自己对以上优美环境的认识,感受。从内心感觉环境的优美。
  转到教学重点:可是近日里,我发现我们周围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出示一系列不良行为的图像,让孩子们说说不好在哪,他们是怎么影响环境卫生,破坏我们身边环境的。从观察,发现到说说自己的看法,已经对这些现象有初步的认识,我从中做进一步解释说明,引导说出不好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重点想想:我们面对这些现象该如何做?说出本节课的主题(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并逐一让孩子们接受爱护环境的的重要,如何做到保护环境。

  三、结束环节、
  少数孩子因为是独子,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对保护环境意识认识不够

  四、延伸环节、
  让孩子回味优美景色,同时请小朋友课后认真观察周围发生的破坏环境的现象,想想我们该怎样制止,并如何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更美。

  教学反思
  1.首先,本节课的教学是根据孩子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从视觉的角度来呈现教学内容,让孩子们从认识,观察,评论等步骤进行教学。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做到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过度紧扣,做到层层递进。不好的地方是:没能面向全班孩子,部分孩子受家长的影响对爱护环境意识不强,针对这一现象我争取把爱护环境深入班级,深入个人,从而真正做到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⑴ 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幼儿阶段的孩子希望被理解、尊重和接纳,针对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都应该及时发现,认真肯定。同时也给孩子自己的空间,不能将他们还没自己认识的现象强加给他们,从事情的表面开始教育,使他们能从内心感知,从周围发生的种种现象中发现好与坏,该向哪方面学习。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幼儿阶段的孩子是很注重直观视觉的、听觉的,教学中应采用图像,影片等教育手段,同时引导孩子用对比的手段知道好与坏,进一步理解所发生的现象对生活、学习的影响。从而促进孩子对事物认识能力的提高。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教学过程中,活动的环节中的各个步骤是根据孩子接受能力认识变化而变化的,对课堂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认真解决。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跟孩子们互动交流是我课堂中较为满意的环节,及时发现孩子接受的程度也能从孩子的表现中看出,从而转变教学技巧达到教学目标。
  4.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想方设法把上次课堂里活动中没能很好参与的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活动面向弱势。同时听取有更多教学经验的教师的意见提升自己的教学手段,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多样化。

相关文章

《小班游戏教案20篇》:《小班游戏教案2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小班游戏教案20篇,欢迎收藏学习!

《大班班体育活动教案40篇》:第1篇、大班体育游戏渔夫捕鱼教案反思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相互合作及灵活闪躲跑的能力。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条绳子(约2米)。2、幼儿学会儿歌《鱼儿游呀游》。形式和人数:集体游

《大班生命健康教案20篇》:第1篇、大班健康活动我们的生命教案反思教学目标:  1、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  2、了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  3、引导孩子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