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中班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中班20篇

日期:2021-12-06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教育随笔中班20篇,是优秀的中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教育随笔中班20篇

第1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杨小朋友也是我们班一个很有特色的小朋友,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特热心,而且动作特快。只要班级里一有响动,第一个反应的就是他,他马上会离开座位,跑到现场,如果看见什么东西掉了,他会毫不思索地去捡,哪怕人家不需要他捡,有时候还跟别人抢着捡,别人有什么事了,他会不假思索地去帮助,他不管这个帮助别人需不需要,有时候动作快得连别人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做完了,甚至有的时候别人根本就不需要帮助,他做的是适得其反的事情,当受到别人的责怪时,他也只是怔怔地站着,傻傻地看着你,一副很无辜的样子,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尽管我们按照我们成人的思路,经常要告诫他怎么做怎么做,但是无论我们苦口婆心一万次,对他来说,他还是他,下次他仍然一如既往地这么做,毫无改变的意思,真是天下之大,任我独行!

  这就是我们杨小朋友们,一个特有个性的,别人不能复制的杨小朋友吧。

  每天和这些小朋友相处,你觉得我们是快乐多,还是苦恼多?对我来说,我觉得在现场看似经常有许多"烦恼",但是回忆起来都是开心!

第2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幼儿园教育随笔:中大班混班角色游戏的实践

  中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日渐丰富,游戏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游戏中有较强的角色意识和归属感,游戏情节开始丰富,游戏愿望更加强烈。因此,在为中大班幼儿创设公共区域混班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创设丰富、互动、开放的游戏环境,将教师预设和幼儿自主生成相结合,使游戏真正成为促进幼儿交往和创造性发展的平台。

  巧设游戏区域,激发幼儿的游戏意愿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公共区域的特征,我们将中大班每个楼层的走廊、门厅都变成了幼儿的游戏天地,师生共同设置各种游戏,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游戏意愿。

  如在中班,门厅变成了“西瓜庄园”影楼,教师提供了各种拍照的场景、道具、服装,以及拍摄不同照片的布景,幼儿可以在这里选择喜欢的背景和玩具拍照:长廊变成了“汽车总动员”,教师和幼儿利用收集的废旧材料共同制作各种车辆,有公共汽车、消防车、警车、运输车等,不同班级的幼儿在一起开展各种玩车游戏。

  在大班,长廊变成了“向阳报社”,这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策划设计的游戏,幼儿每天采访游戏中的同伴、教师,将其制作成报刊的内容,及时发布每天游戏中的新鲜事;转角处变成了“消防站”,这是幼儿在参观消防局以后提议开设的游戏,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消防演习的攀爬墙、圆柱、楼梯、灭火器、安全帽等,幼儿乐此不疲地玩着“消防员灭火”的游戏。

  丰富游戏主题,满足幼儿的需求

  随着游戏水平的提升,中大班幼儿的发展需求在不断变化,新的游戏内容和游戏主题不断生成。到了中大班,我们会根据幼儿热衷的话题、社会热点,不断生成新的游戏,如“喜羊羊”医院、“美羊羊”美容院、“小绍兴”饭店、“欧尚”超市、“机器猫”服装店、哈哈剧场等。

  当大班幼儿参观海洋水族馆回来后,大家倡议在走廊上开展“海洋水族馆”游戏:参观小学回来后,幼儿表现出积极的情绪体验,小学的课堂、教室、操场、阅览室等引发了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此,教师为幼儿在公共区域开设了“向阳小学”的游戏。

  设置“留白区”,满足幼儿的生成

  混班角色游戏中,幼儿会不断生成新的游戏主题,他们甚至会玩一些自己即时生成的内容,幼儿的想法和创意迫切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与支持。

  于是,在中大班的公共区域,我们分别设置了一块“留白区”,幼儿亲切地称之为“自由自在的地方”。当幼儿在游戏中有了新的想法时,他们可以在“留白区”自行设计新的游戏主题,自主设计玩法和规则。游戏中我们发现,“留白区”没有一天是“空白的”,在这块“自由自在的地方”诞生了“小小广播站”“喜糖店”“去野餐”“卡拉OK”“摆地摊”“街头才艺”“公司开会”“福利彩票”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游戏,这片区域成为幼儿尽情游戏的小天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游戏必然代替被大多数幼儿玩腻的游戏。当教师与幼儿商量好重新布置新主题、投放新材料时,总有些幼儿“恋恋不舍”。于是,教师在走廊尽头划分了一块区域,命名为“玩过的游戏”,把幼儿玩过的游戏材料放在这里。当有部分幼儿想玩这些游戏时,他们可以自由取放、使用,满足了幼儿反复游戏的需要。

  点评:

  玩儿乐 乐而学

  “玩而乐、乐而学,让幼儿在小空间里‘白相’大世界”。向阳幼儿园的游戏理念并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亮点一:关于“小年龄幼儿混班角色游戏”的大胆尝试

  混班角色游戏的价值在于整合环境资源、拓展游戏空间,使幼儿获得更充分的游戏机会、更多元的交往体验。目前已有不少幼儿园在中大班年龄段积极开展混班角色游戏的实践与研究。

  而小班幼儿由于交往能力弱,对环境的依赖感强,开展混班角色游戏是否适宜?许多教师怀疑多虑,不敢尝试。向阳幼儿园通过实践研究,抓住了小年龄幼儿的心理特点,成功开展了小班混班角色游戏,向我们证明了在小班开展混班角色游戏不仅可行,而且有益。

  当然,混班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支持策略十分重要,指导混班角色游戏时教师一定要协商分工、有效观察、及时沟通,全面了解各区域幼儿的游戏情况和需求,及时给予幼儿游戏支持,为幼儿游戏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小班混班角色游戏可以与本班角色游戏交错开展,发挥不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推动作用。

  亮点二:关于“公共区域游戏场地”的积极创设

  公共区域角色游戏的开展弥补了幼儿园室内游戏场地狭小和拥挤的不足,从而为幼儿开辟了更宽敞、更自由的游戏空间。向阳幼儿园有效利用公共走廊区域,创设了丰富而又多变的游戏环境。

  尤为欣赏中大班“留白区”的创设,它反映出教师能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需求,不断捕捉幼儿的游戏热点,追寻幼儿的游戏发展与变化。“留白区”被幼儿命名为“自由自在的地方”,在这里,玩什么、和谁一起玩、用什么玩,完全由幼儿自己协商决定,充分实现了幼儿“玩自己的游戏”的愿望。“自由自在的地方”逐步成为幼儿争相选择的“游戏宝地”,并不断被幼儿扩大“地盘”,由此带给教师对幼儿游戏价值的认识是值得咀嚼和品味的。

  向阳幼儿园还在公共区域游戏场地保留了幼儿“玩过的游戏”及其材料,这些曾经是幼儿爱不释手的玩具,有些还是幼儿与家长、教师自制的。以往教师对已经“out”的游戏材料,或丢弃,或“打入冷宫”,但向阳幼儿园的教师从幼儿的眼睛里读出了不舍的情感,正是这种对幼儿细致入微的观察,使得这些材料获得了“复活”的机会,既满足了个别幼儿的需求,也培养了幼儿珍惜玩具用品的良好品质。

  事实证明,游戏本身不应存在班级界限和空间局限。在教师能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内,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场地空间,积极开展公共区域混班角色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是有益的。

第3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新学期开始,我们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小朋友。他们中大多数孩子没有上过托班,乍然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和家人,进入幼儿园这么一个全新的环境,有多么的不适应。

  看,几个性格内向、胆怯的孩子从父母或爷爷奶奶的环抱中被"抢"过来,哇哇地哭个不停,不时地从小椅子上走出来,追着老师边哭边问:"妈妈怎么还没来?""奶奶什么时候来接我?""我不要睡觉。"……"等吃过饭,睡好觉,妈妈奶奶就会来接宝宝了。"老师边给孩子擦眼泪边不住地给孩子们做着解释。

  忽然,看到佳祺从桌子上拿来一张纸巾走到正站着哭的豆豆面前,用纸巾为豆豆擦去脸上的泪水,边擦边说:"不要哭,不要哭了,妈妈会来的。""哎,佳祺真乖,会帮小朋友擦眼泪叫她不哭的喏。"老师及时地表扬了佳祺。孩子听到老师的表扬更起劲了,又去拿了张纸巾帮脸上挂满泪水的霖霖使劲地擦了起来。冰悦、豪豪听到了也过来拿了张纸巾帮助旁边在哭的小朋友擦起了泪水。老师又及时地表扬了他们:"哎,冰悦和豪豪也真乖,也会帮小朋友擦眼泪的喏。"

  再看被佳祺擦干眼泪的霖霖,听见老师说话,好奇地看着冰悦和豪豪,停止了哭泣。老师忙说;"快点,你也去拿张纸巾来,帮高彦擦掉眼泪呀。""噢。"孩子应答着,并马上去拿了张纸巾帮高彦认真地擦着眼泪。看着霖霖泪水斑斑的脸和那专注的神情,老师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入园一周,对班中小朋友有点熟悉后,初入园的佳祺在没有大人提醒下表现出对同伴的关爱,是多么难能可贵!现代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中国家庭结构,孩子们被大人包围住,缺少同伴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孤立的个性。他们中多数表现出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没有感情付出的意识。佳祺的行为让我看到了幼儿关爱情感培养的良好开端。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关爱情感是现代儿童缺失的人文精神之一,它的养成是多方面影响、多种活动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因此,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结合偶发事件,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加强情感的随机教育,树立典型榜样,进行正面积极的教育,能让幼儿在幼儿园和谐的关爱氛围中,感受到人与人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情感乐趣。

第4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教育随笔:观摩中班室内运动感悟

  我最怕就是下雨天,因为一下雨就不能带孩子们出去运动,而在室内运动时我最为头疼的事情。教室里空间狭小有限,那么多幼儿挤在一起实在是很难玩得尽兴。再加上教室里的桌子椅子,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这对室内运动开展带来了很多不方便。所以教师会在室内运动时相出很多办法,又可以达到一定的活动量,又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展开,一些小器械的运动就是不错的选择,比如今天中班的室内运动就是利用废旧材料薯片罐来开展的。

  通过这次观摩中班的室内运动,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教师无论预设怎样的活动,一定要亲身实践,去玩一玩,做一做,很多问题都是在做了以后才会被发现。比如这次的薯片灌,圆筒形的,很容易滚走,但是老师事先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导致在幼儿练习并脚跳过薯片灌的时候,总是滚来滚去,要不断地去捡然后放好,而且薯片灌是圆的,小朋友在练习跳的时候很容易因为薯片灌滚动,就不小心跳在上面,导致幼儿滑倒,摔跤。如果老师在事先有自己跳过,玩过,就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姚慧老师的办法就很好,可以用刺毛扣粘贴住,就能固定这个薯片桶了,还能根据自己不同意愿搭成长度不一的轨道。

  如唐老师说的,教师的眼里一定要有孩子,要爱孩子,设身处地地为孩子考虑,如果我们在每次活动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试着去像孩子那样玩一玩,做一做,跟孩子一般去感受一下,我想对于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是有帮助的,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是有提高的,这正是我做为新教师而要学习的地方。

第5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幼儿园教育随笔:有趣的大纸箱

  在上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活动中,我有幸听了语言学科组的4节课,这4节课都是依托绘本来进行教学研究的。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将教学游戏化,注重游戏与课堂的有效整合,孩子们在课堂上能主动地学,快乐的学。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氛围。课堂活动中加上形象生动的电化功能,使得教师的身体语言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教学活动更添精彩。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万红幼儿园高俊老师的小班语言《大纸箱》:活动一开始,教师带着幼儿在《郊游》的优美音乐中入场,走着走着发现了一个大纸箱,教师用神秘的口吻说:“咦,这是什么?”。幼儿:大纸箱。师:看看大纸箱里有什么?这时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老师激发出来了。老师说:我们来摸一摸。奥,是一本书,你们看看书的封面上有什么?(大纸箱),大纸箱像什么呀?这时教师播放PPT,PPT上的大纸箱变成了大房子,从大房子子里跳出了一个娃娃和小兔子玩得很开心。幼儿连忙惊呼:箱子里有一个宝宝跳出来了耶!高兴地叫起来了,课堂气氛顿时变得很活跃。老师及时地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教师问:大房子上有什么?(小窗户)我们用手搭窗子,你看到了什么?(教师为下面幼儿阅读绘本作好了铺垫)。大纸箱还有许多的秘密,它就藏在我们宝宝椅子后面的书袋里的书里,轻轻地拿出来看一看。幼儿自主阅读,轻声交流……教师:我们看到了许多的大纸箱变的东西。请你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幼儿就畅所欲言了。有的说:我看到大纸箱变成了飞机,教师:那请你学一学。但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的缘故动作做不到位,教师就及时地引导。教师:飞机的翅膀是打开的,我们的小手放在哪里呢?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茅塞(SE)顿开,小手放在了纸箱的两边。这样飞机的动作就做出来了。还有幼儿说:纸箱变成了餐厅,教师就高兴地说:今天我请客,请你们免费吃大餐,说说你想吃什么?幼儿听老师说可以吃免费大餐可开心了,纷纷说出自己喜欢的食品:肯德基。麦当劳、汉堡包、比萨饼、冰淇淋等等。这个环节教师是很好地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接下去是完整地阅读绘本。教师:书中的宝宝真能干,把大纸箱变成了这么多好玩的东西,你们喜欢这本书吗?让我们一起再看一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大纸箱》,教师带领幼儿再一次完整地阅读故事内容。

  第四个环节是自由想象,快乐体验。

  教师:大纸箱真有趣,你们想玩吗?我们一起去玩一玩吧。这一环节,就是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把纸箱变成自己喜欢的玩具,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忙的不亦乐乎。过了一会PPT上播放下雨的画面。教师:哎呀,下雨啦!怎么办?孩子们一下子就把大纸箱变成了雨伞。打着雨伞回家喽!(幼儿自然地退场了)整个活动,教师和蔼可亲,幼儿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在玩中学,在玩中探索。

第6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去年九月,班上转来一位小朋友一萧萧。他很少说话,即使偶尔说几句,大家也听不太懂。他不哭也不闹,整整一周多时间没有主动和任何人交流,总是静静地坐在那个固定的位子上。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萧萧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语言又不太通,还要独自面对各种挑战。这对一个4岁的孩子来说,会有多么大的压力呀!所以萧萧把自己封闭起来保护自己。我理解他,心疼他。

  每天早上,看着萧萧低着头走进活动室,我都会微笑着和他打招呼:“萧萧早上好!”顺势摸摸他的头,可他没有任何反应。下午离园,我同样会主动地向他道别,他还是没有任何回应。

  一日生活中,我不敢对他提要求,也没有打扰他,一切按着他的节奏来。我想,他需要我们的包容,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来适应。我们需要用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去等待,慢慢地走近他……

  有一天下午,我带着孩子们做律动“请你和我跳个舞”。开始萧萧一直都坐在位子上。当我和孩子们跳唱到“转一圈,真快乐”时,萧萧站了起来,但他没有跟着小朋友做转圈的动作,而是两脚踩到椅子上,然后高兴地向下跳,一下接着一下。我注视着他,虽然担心他的安全,但没有阻止他,因为我看到了他开心的样子。我相信,萧萧已经迈出了适应的第一步。

  第二天来园时,孩子们都去浇花了。我也试着叫上萧萧,但猜想他可能不会去。出乎预料的是他竟然拿起水壶和同伴一起去浇花了。我欣喜地拿着相机跟在孩子们的后面,为他们记录下珍贵的瞬间。萧萧给花浇完水,高兴得连蹦带跳,还不停地自言自语:“我还要浇花。”我真为他高兴。

  又有一天,我发现一个孩子不知什么时候把水彩颜料涂在了嘴上,我一边帮他擦拭,一边对他说:“不能把颜料涂在嘴上,如果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我的话音刚落,没想到站在一边的萧萧回应说:“生了病就该吃药了。”我马上把他搂在怀里肯定道:“萧萧说得非常正确。"晚上,萧萧的爸爸来接孩子了,我高兴地告诉他,萧萧在班上已经开始走出自己的世界,能在他熟悉的场所与熟悉的人互动了。我建议家长周末可以邀约班上的小朋友一起玩,这样萧萧可以从同伴中汲取力量,去适应更广阔的环境。

  几个月后的一天,孩子们玩着橡皮泥,萧萧指着同伴手里的工具嚷嚷:“我想玩这个,我想玩这个。”我蹲下来拉着他的手说:“你要好好与小朋友商量,问他可不可以借你玩一下。”他没有理睬我,还是嚷嚷着:“我想玩这个。”我只能退到一边静静地观察他。这时有几个小朋友也提醒萧萧要学会与别人商量。过了一会儿,萧萧终于停止了嚷嚷,走过去对那个小朋友说:“让我玩玩,好吗?”……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萧萧正在慢慢地成长!我们要尊重、欣赏乃至敬畏每~个可爱的生命,放慢脚步,静静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让每一个孩子按自己的节奏去成长。

第7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今天我观察的是别的班级幼儿的角色游戏。我发现有个孩子很特殊,他参与了多个角色游戏。

  区域游戏开始,他选择了“兵工厂”,刚开始他非常投入地在“兵工厂”里制作“子弹”,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兵工厂”走出来,参加了两个“阵营”的对垒。他把手中的纸团扔向对方阵营,并开心地喊:“总司令,你看我炸死敌人了。”接着,他莫名地把手里的“枪”扔给我,“指挥”我跟他战斗。我并没有行动,这时一个纸团投中了我。他看见我被“手榴弹”投中了,便带着我到了“医院”,还告诉“医生”我的手臂受伤了,问我疼不疼。等“医生”帮我“包扎”后,他带我走出“医院”。来到“超市”门口,他问我:“你饿不饿,要吃什么口味的面包?”然后他帮我选择了几个“面包”,接着开始和“店员”讨价还价。“这三个面包多少钱?”“八十五块。”“那么贵,便宜一点吧,打个折吧,老板。”“好吧,算你八十好了。”听到“店员”给八十的价格,他特别开心,转过头来得意地看着我说:“我厉害吧,我很会砍价的。你有带钱吗?”我摇摇头。他说:“那你跟我回‘兵工厂’拿钱吧。”接着,他带我回到“兵工厂”拿了八个雪花片,又回到“超市”说:“老板,八十给你,三个面包我买走了。”他把三个“面包”塞给了我,然后带着我到了“娃娃家”,拍了拍帐篷说:“这是琪琪家,这是他们的院子。喂,琪琪,客人来了,快出来迎接啊。”看到琪琪从帐篷里走出来,这个孩子又问我:“你要留下来做客吗?还是跟我去‘游乐园’玩?”做好客,他带我来到“游乐园”,走到几个纸箱前说:“这是游戏机,这样打一下就可以抓到很多玩具了。”说完他玩了一遍让我看,然后让我尝试。他自己则又回到“兵工厂”制作“子弹”。游戏结束时,他把“子弹”收进篮筐,把锤子送回“游乐园”的箱子,把我手上的面包送回“超市”,把我手臂上的纱布送回“医院”……看到这一切,我忍不住问他名字,看见我在写他的名字,他接过我的笔说“我来写吧”,然后歪歪扭扭地在我的纸上画了他的名字,而我也记住了这个孩子。

  如果以我往常的思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这个孩子的游戏行为,我会认为他漫无目的,一会儿到“兵工厂”“医院”“超市”,一会儿又到“娃娃家”“游乐园”,然后又回到“兵工厂”,整个游戏过程中,他在各个区域间窜走,而且似乎并没有认真地投入到游戏中。但是在今天,我参与他的行动,观察他的游戏情况,关注到他最真切的反应,发现其实这个孩子的游戏水平是很高的。首先,他能扮演多重角色。在“兵工厂”时,他是工人,能参与制作“子弹”;到了“医院”,他是家属,会介绍伤情,懂得关心“伤者”;到了“超市”,他是顾客,会讨价还价;到了“娃娃家”,他是客人,懂得敲门;在“游乐园”,他是“游客”,会玩游戏机。其次,他会以物代物,把雪花片做成“枪”,把纸团当作“手榴弹”,把雪花片当成“钱”,把箱子当成“游戏机”,等等。再次,他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能假想很多游戏情节和行动方式,不仅懂得自己所选角色兵工厂工人的职责,也知道有人受伤时该把伤者送到医院处理,买卖东西时可以讨价还价,到了人家家里要敲门,到了游乐园可以玩游戏机,等等。最后,他有非常好的整理习惯,能把用过的材料分别送回不同的区域分类归放。

  今天的观察分析让我想起了自己班上也有几个串区奔走的孩子,我总认为他们是“问题”幼儿,不认真参与游戏,游戏水平低。现在看来,我对于他们的行为关注太少,没有发现他们游戏的真实细节。应放下偏见,走近他们,去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第8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在幼儿园有好多细节都值得我们教师思考,为什么有时幼儿会随大流去做同一件事情呢?是好奇心太大的原因吗?还是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持续时间比较短呢?

  今天下午我上了一节绘本课,讲着讲着那本书不小心让我给碰到了地上了,结果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一排小朋友一股脑地围上来帮我捡,当时乱成一片,见此混乱我当时特别着急,生怕他们一不小心压倒了别人。我赶快说:“好了,谢谢你们,都快回去吧!”这一下孩子们都匆匆回到了座位上。

  我想这就是老师平时教育的结果吧!孩子们都知道有东西掉在地上时,看到了就主动捡起来。可是他们不知道有一个人捡起来就可以了,一大堆人捡还是很有危险的。

  针对这一细节,我开始了离园谈话,和孩子们表演一下东西掉在地上时,应该怎么办最好呢?看到有个小朋友去捡,那另外的小朋友就不要去捡了,当然你可以去检查地面上别的地方有没有东西呢!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小朋友?比如:帮小朋友系纽扣、穿衣服、帮助小女孩整理发卡,有小朋友摔倒了,上前扶她一把,看到有小朋友在哭,可以走过去安慰安慰她,我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文明宝宝!

  通过这次谈话,我发现之前这种情况还真没有再发生,小朋友间相互帮忙的也变得越来越多。可见教师在教育幼儿、引导幼儿的同时,教育方式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直到后来的一次户外,又让我陷入了沉思。季家淇是我们班个头较小的男生,每次穿衣服、换鞋都是比较慢的。为此,我还刻意问他,“为什么这么慢啊?”他说:“老师,妈妈在家里告诉我做事要排队。”到了户外拍球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热情地拿起了球,只有家淇在最后一个静静地等待着,只见他很吃力地用胳膊去够球。见此情景,我赶快上前伸手想要帮他够球,可没想到他没理会我,依旧在自己掏球。终于,他自己拿到了一个球,双手抱得紧紧地,站在我的面前说:“吕老师,你看我拿到球了!”我赶快表扬了他:“家淇,你真棒!”然后家淇高高兴兴的去拍球了。

  回到教室后,家淇看到教室地面上有几块小碎纸屑,直接捡起来去扔到垃圾桶里,而不是过来告诉我,也不是告诉别的小朋友。通过这几个小细节,让我又了解了家淇。所以我决定在集体谈话的时候,对家淇进行表扬与鼓励。并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讲给小朋友听,让他们明白做事情要记得排队,而不是一股脑地去抢球。

  经过这件事之后,我特意安排了一下,试试孩子们的悟性怎么样。于是我让小女生去换衣服、换鞋,结果让我惊奇的是,小女孩一个跟一个,而且特别安静,没有一叮点声音。后来轮到小男孩了,我说:“看看男孩谁最快。”话刚落下,就一股脑地乱成一片。可见教师的引导语言是多么的重要!

  其实孩子的行为都没有错,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性语言。用正面积极地激励言语,针对他们以表扬优点来促进他们改掉缺点。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的坚持性。激励性言语行为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和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及自制的坚持性,还潜移默化的从心理的角度影响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促进了个性的健康发展。

第9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今天园里举行公开课活动,也是我做为一名新老师,第一次在老师和孩子们面前展示,我带的是小班,本来班里的孩子平时来的挺多的,可是不巧的是今天的公开课,因孩子生病的太多,来了仅有十八个小朋友,一切的预定计划失败,新的计划活动要现场进行,本来就有点儿担心的我,偏偏还有一个小朋友许泽成怎么都不坐板凳,但为了更多的孩子,我让他呆在我的身边,活动还要继续。

  小班孩子本就声音不大,我担心孩子少,声音会更小,可是出乎我的意料,班里的小朋友都大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尤其是最为内向的宋立濛小朋友,她生病一直没来,今天还是带病上学,眼睛里面含着泪大声的回答,大声的说,大声的唱,平时内向不太爱说话的她,今天却如此的坚强,她从头到尾眼里含着泪水,但声音却是最大的,回答问题也是最积极的,当时看到她那样,我是既心疼又感动。

  内向的孩子每个班都有,在这些孩子身上很多问题都很难处理。通过这件事情,我发现有时候,只看表面也并不能断定孩子是怎样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成人不能体会的。宋立濛的坚强让我所反思,也让我有所警惕,我要看到孩子的内心去,在以后多多观察,多多鼓励,多多赞扬。“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你、我、他,我们又有谁会拒绝别人的赞扬呢?更何况是这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他们更渴望被欣赏,更渴望被赞扬。因为赞扬会激起人的心志,会开发人的潜能。它能让人在逆境中看到曙光。这一点在幼儿身上尤为突出,尤其是教师的赏识教育更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他们会把这种赏识化为一种无穷的巨大动力,产生一种积极的、强烈的心理冲动:我不比别人差!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因此,他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

  在以后的教育活动或户外游戏活动中,只要宋立濛举手,我就会让她来回答。即便是别的小朋友回答过的,我也会夸她是个勇敢的孩子。我相信这样下去,内向的孩子也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教师从点滴入手,多给孩子一些信任和鼓励,内向的孩子也能变得外向。

第10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多表扬、少批评”,是当下十分流行的教育风,家长或老师普遍认为这样有利于培养年幼儿童积极的自我概念。既然这样,那就可劲儿地夸呗。

  但是,针对这一现象,教育专家给出了说法:事实并不这样简单。教师在评价幼儿的过程中,简单的“多表扬,少批评”就能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了吗?当然不可能。但是这种说法却道出了教师的评价风格对幼儿自我概念的重要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表扬为主”背后所包含的丰富内容。

  误解一:多表扬、少批评就能引导幼儿形成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

  更正: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评价语言是关键。

  【建议】

  在评价幼儿的时候,教师应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楚的告知幼儿,更容易使得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教师对幼儿的肯定评价,分析评价有助于幼儿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而对于教师的否定评价,分析评价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而且有助于幼儿发展自省能力。

  比如,一位老师在评价幼儿绘画作品中的一些问题时,使用了这样的语言:“今天佳佳的胆子很大呦,画面很饱满。这是老师要表扬的。但是,有一点地方线条没有跳过去,有的线条都出头了,还请小朋友们都注意一下”。

  这种把肯定的理由,否定的理由清楚的表示出来,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在评价中的真诚及对她的尊重。这种评价不仅能让幼儿认同自己的好表现,而且也能愉快的接受自己的不足,从而愿意努力去改正克服。

  误解二:只要认谁了一种好的评价方式,就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使用。

  更正:没有最好的评价方式,只有比较适合的评价方式。

  【建议】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种具体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是肯定评价还是否定评价。

  肯定评价时,在全班面前进行分析评价,大大的表扬、鼓励,可以使表扬效果最大化;

  否定评价时,在全班面前概述、简单的评价更能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而事后通过个别交流、分析评价,既让幼儿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保护自尊心不受伤害。

  误解三:幼儿还没有评价他人的能力,教师一个人决定就行了。

  更正:让幼儿参与的评价方式能帮助幼儿发展评价能力,从而能正确评价自己。

  【建议】

  尽管幼儿有时无法正确的评价他人,但是幼儿在参与评价中,不仅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信任;而且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在发展他们自己的评价能力,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优点和缺点。

  因此,如果多给幼儿一些参与评价的机会,不仅可以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还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的评价,比较自己与教师的评价,学习如何评价他人,最终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说了这么多,如果做出总结的话,良好、适宜的的幼师评价风格应该是具体、民主的,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第11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点名时刻到了,每次都是老师报“XXX”,孩子回应“到”。这种方式已经让幼儿感到枯燥了,失去了点名原本应该有的乐趣。这一天,虞老师来带班了,教室里闹哄哄的,于是虞老师使用了“说出你最喜欢的颜色”来对幼儿进行点名,幼儿一个个畅所欲言,有的说:“我最喜欢黄色。”有的说:“我喜欢绿色。”幼儿的兴趣立即被点燃。

  顺着幼儿的想法,虞老师还进行了随机教育,如有的幼儿说:“我喜欢粉红色。”有的幼儿说:“我喜欢咖啡色。”于是请上模特儿,让幼儿从他们的衣服颜色上观察,区分,理解各种颜色。另外用好听的词语来形容这些颜色,如;“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好看、鲜艳、美丽。”

  第二天,我也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点名,我选了一个“说出你最喜欢的运动”,从一号开始一个个说,要求要用一句话来说:“我最喜欢的运动是XXX。”由于学过了分享阅读的读本《我最喜欢的运动》,所以幼儿对运动掌握的还可以,有的会说:“我最喜欢的运动是跳远。”有的幼儿会说:“我最喜欢的运动是跑步。”之后,我出示事先画好的关于运动的简笔画图片,总结归纳,让幼儿进行巩固,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还归类了以下几种:

  1、“说出你最喜欢的玩具”点名法。活动延伸:玩具的颜色、形状。

  2、“说出你最喜欢的动植物”点名法。活动延伸:动植物的外形特征。

  3、“说出你最喜欢的食物”点名法。活动延伸:食物的味道。

  4、“说出你最喜欢的人”点名法。活动延伸:为什么喜欢这个人。

  5、“说出你最喜欢的水果”点名法。活动延伸:水果的味道。

  6、“说出你最喜欢的动画片”点名法。活动延伸:动画片中的主要人物。

  7、“说出你最喜欢的儿歌或歌曲”点名法。活动延伸:你最喜欢里面的哪句话。

  从这以后,我们班的点名时分,都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他们都很期待,有的幼儿早上来园比较早甚至会问:“老师,今天点名要问什么?”每天我都会变着法的来对我班幼儿进行点名,顺便进行随机教育。原来枯燥的点名时分也可以这么有声有色,既开动了幼儿的小脑筋,又轻松的点完了名,寓教于乐,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吗?

第12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教学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于是,有效教学便成了一线教师的专业追求。

  渐渐地,我们发现:逻辑性较强的活动往往都不怎么好玩。于是,对教学有效性的追求还未下“眉头”,对活动趣味性的关注便又上“心头”。一些对教育负有强烈“使命感”的教师认为:教学只有有效,才不枉费自己的良苦用心,因此,应该追求绝对的有效。

  在课堂里,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会自寻乐趣,如当教师讲故事讲到“小熊打了个喷嚏”时,孩子们往往不约而同地集体模仿“阿嚏——阿嚏——”起来;教师教孩子手工打结,男孩竟然将结打在前排女孩的后脑勺上,接着,便响起了“小兔子、长耳朵、跳跳跳”的童谣……其实,成人在冗长的会议中,有时也免不了会说个笑话、递个零食等。成人如此,更何况孩子。

  由此,教师意识到从孩子的特点出发,为孩子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一些教师免不了又在有效和有趣之间斟酌:有趣是需要的,但是否还是应该在有效的前提下考虑有趣呢?于是,从教学目标出发,我们便严谨地在完成目标之余发现孩子的兴趣。

  不久前我观摩了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儿歌《鱼游》。该活动以“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为句型,引导中班孩子通过创编儿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可是在活动中,孩子们口里唱着“两条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三条小鱼水里游,手拉手地跳个舞”……情绪却有点低落。

  我总觉得现场缺少点什么。

  忽然我的脑海里蹦出了幼教前辈李慰宜老师的口头禅:“好玩!”

  对,缺的就是“好玩”!

  我的徒弟何洁建议在这句儿歌后面再加一句“呦——呦——,在发愁”,将句型变成: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呦——呦——,在发愁。

  短短的一句重复,将原本已朗朗上口的儿歌变成了节奏感灵活的时尚说唱。结果,孩子们创编儿歌的智慧,在“呦呦”声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激发。

  因为发现了孩子的乐趣所在,教学便变得生动与完美。但是必须承认,教师可以把握教学的有效,却无法掌控活动的有趣。往往教师觉得好玩的,孩子却大多提不起精神。

  一天,文文老师头上戴着一个大大的蝴蝶结发夹进了中班教室,一个男孩皱着眉说:“你怎么这么搞笑的样子来上班啊!”我在一旁说:“这不是挺可爱的吗?”周围的几个男孩竟然一起摇头:“不!搞笑!”

  可见,尽管我们努力地靠近,孩子们的心思我们还是未必全懂。

  何洁对此却另有一番思考:我通常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里,寻找有效的教育契机,如看见孩子们嬉闹着玩“摸瞎”,我就会思考还可以怎样让孩子玩得更开心。

  接着,何洁便设计了一个阅读活动“太阳和小鱼”。

  这是一个太阳公公小时候的故事:顽皮的太阳宝宝落到海底睡觉去了,大地一片漆黑,人们想尽办法都没有把太阳宝宝请回天空。这时,一条小鱼游来了,它什么也看不见……

  在接下来的活动环节中,孩子们开始帮助小鱼找太阳。

第13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幼儿教育随笔:为孩子的心灵设置一个“缓冲地带”

  又是一个忙碌的星期过去了,周一的早上,我刚到学校,就接到王军建家长打来的电话,说军建小朋友他今天不愿来幼儿园,问他是什么原因,孩子不肯说,所以打电话来问问原因。

  当时接到这电话,我猛然愣了一下。“上周军建小朋友在园表现很正常啊?”我在电话中和家长交流着。我使劲回顾上周的生活细节,也没想出问题出在哪里。他为什么无缘无故会不来幼儿园呢?

  我先请家长尽量问明原因,说服孩子来园。挂了电话后,我和搭班的郝老师又仔细地回忆了上周的生活情节,缕析了每一个细节。郝老师突然想到,会不会是因为周五晨间锻炼的时候,郝老师要军建学拍球,给了他精神负担,所以才不愿来幼儿园呢?

  周五晨间锻炼的时候,许多小朋友朋在练拍球,可是,军建却拿着沙包跑来跑去,既妨碍了别人,自己也险些摔倒。郝老师就把他拉过去,让他拍球。他不愿拍,说不会拍,而且站着不肯动。郝老师说:“老师教你,只要多练习就会跳了。”军建没拍几下就想去玩别的。郝老师严令他不许玩别的,只能练习拍球。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军建不情不愿地练起来。也许当时的强制措施给了他心理压力,造成了他害怕上幼儿园。想到这一原因,我及时打电话与家长沟通,讲明缘由。10点后,军建小朋友来上学了,我蹲下去、亲切地对他说:“老师要你拍球都是为你好,能让你身体棒棒的,再说了我们学习任何本领都要能吃苦,心里有什么事都要对老师说啊,不要动不动就不上幼儿园,这是不对的。”我的耐心教育军建点了点头,愉快地坐到座位上去了。

  孩子的“惧学”让我产生了深深地思考。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造成的影响很大。或许幼儿教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或一种语气,都可能给孩子的性格烙上无法抹去的“创伤”。我们通常只是对孩子说孩子必须做什么,却很少耐心地说明为什么这样做啊!看来,我们应该为孩子的心灵设置一个“缓冲地带”,让孩子能乐意并主动接受你的“命令”。

第14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幼儿园教育随笔:能不能画彩色熊猫

  案例事件:

  在美术绘画活动《熊猫》中,我先引导孩子们观察了熊猫的外形特征,孩子们边观察边交流:熊猫的耳朵、眼睛、四只脚是黑色,其它地方是白色;熊猫的头、身体和耳朵分别是圆形、椭圆形的。

  孩子们开始画画了,突然,王一博涵问:“老师,我能不能画彩色的熊猫?”“哈哈!你见过彩色的熊猫吗?”边上的陈嘉轩反问道。他摇摇头,但坚持说就想画彩色的熊猫。看着他那坚定的样子,旁边的小朋友们纷纷讨论起来,意见各不相同。这时,赵晴雯说道:“熊猫只有黑色和白色,不过,你可以帮它穿上一件彩色的衣服。”涵涵一听,高兴的说:“好的,我就帮它穿一件漂亮的彩色衣服。”

  孩子们的作品完成了,帮熊猫穿上彩色衣服的还不止涵涵一个呢。

  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想:该尊重熊猫只有黑白两色的科学,还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呢? 对于孩子来说,世间万物都是彩色的,都是美好的,所以他们不管画什么,都不会是单纯的一种颜色:小草除了是绿色,还会是蓝色;太阳除了是红色,还可能是黄色;头发有黑色也有红色,甚至紫色……我不想破坏孩子的美好意愿,但也不想为了顺应孩子而违背自然科学,而这样富有争议的时候,把空间让给孩子不失为良好的对策。孩子们自己的建议“给熊猫穿上一件彩色衣服”,既不违背熊猫的本色,又满足了孩子运用色彩的意愿,两全其美的最好结局!

第15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幼儿园教育随笔:让散步变得妙趣横生

  教师带领幼儿散步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必要环节,是教师带领幼儿放松身心、交流谈话、开展随机教育的好时机。散步虽不是计划性很强的集体教育活动,但也时刻闪现着老师的教育智慧,给幼儿教育带来意料不到的惊喜与收获,散步既是隐性的教育活动,又外显着有趣的游戏氛围。

  散步时间到了,我双臂打开,保持平衡,扮演小飞机,嘴里唱着“我的小飞机,隆隆隆响,请你赶快上来,我把飞机打开,我的飞机要开啦,我请红衣服的宝宝先坐上来,再请蓝衣服的宝宝坐上来,还请条纹衣服的宝宝也上来------”在老师的提醒下、小朋友的提醒下,孩子们既有序地来参与排队,还认识了多种颜色和花纹。

  我在排头拉着幼儿,总会出现孩子掉队或者流鼻涕、鞋带松了等情况,我赶紧说:“红灯,小司机们请刹车!”果真,孩子们进入了情景,听从指令、原地不动,等老师处理好突发情况后,说:“绿灯了,小司机们请前行!”汽车再继续前进。“前方有学校,减速慢行”“现在上了高速,请加速”。在老师不断变换口令的情况下,幼儿也不断变换着散步的速度,在快与慢的交替中,训练了孩子们的倾听能力,让散步变得有趣起来。

  直线散步变为曲线散步,幼儿园的菜地种满了绿油油的蔬菜,菜地里有弯弯的通道,我会对孩子们说:“我们进入菜地了,这条通道,好像独木桥,独木桥两边有蔬菜宝宝,我们可要加倍小心哟,我们的小脚可不能伤害到它们哦。”孩子们在我的提醒下,小心翼翼地走上了“独木桥”,散步中萌发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小心走步,爱心情感----不踩菜苗,发展了动作---平稳走步。

  散步的时候,引领孩子们感受季节的特征、天气情况:“你们有谁知道,今天是谁出来上班的?是春姐姐还是秋姐姐?是夏小弟还是冬哥哥?”“宝宝,你们猜一猜,今天是太阳奶奶还是雷公公?是风姐姐还是雨哥哥出来上班的?”在观察与感受中,一问一答的形式中,孩子们认识了季节与天气。

  孩子们喜欢模仿动物,在散步的过程中引领孩子们学会模仿动作,“宝宝,我们今天去动物园散步吧,我们跟动物学样。”引领幼儿模仿动物走步,小鸭走、小羊走、小鸡走、青蛙跳、小牛走----当然也可以玩个“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让散步也加入一个小游戏,让散步有更多的趣味性。

  《纲要》中指出,游戏与生活的结合,可以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在生活中快乐地游戏,在散步中走出趣味,在散步中开展教育,彰显幼儿教师的童心、爱心、智慧玲珑心,教育真的是无所不在。

第16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幼儿园教育随笔:孩子的进步就是我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看到自己辛苦努力之后得到的那种满足感。而幼儿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呢?无疑是看到自己班的孩子一天一天的进步,越来越懂事。我来谈一谈我们班的孩子带给我的幸福感。

  记得这学期开学初,我刚接受这个班,对于班里的孩子都不是很了解,名字和脸我都对不上号。而且常规也不是很好。开学第一天面对班里乱糟糟的情况我感到很沮丧。这种情绪困扰了我好久。后来我觉得这样不行,我必须用更多的爱和精力来对待这些孩子。首先我得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常规,好的习惯。于是我就从小的方面来一点一点的改变他们。每天我都打着十二分精神面对他们。早晨小朋友进园我会用微笑来感染他们,让他们的每一天都有一个好的开始。接着和他们一起进行桌面游戏,和他们聊一聊他们在家的趣事,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在晨间户外游戏的时候,我也会和他们一起玩,看到他们做一些危险动作时,我会制止他们,并引导他们学会一物多玩。而在就餐方面我会多用心引导他们做到不挑食,不管是早点还是午餐、点心,都会吃掉自己面前的食物。在开展教育活动时我也会精心准备教具,认真组织上好每一个活动……。就这样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努力的成果貌似没起到效果。这一度让我很灰心。直到有一次,有一个家长告诉我,说:“我家孩子告诉我他在幼儿园最喜欢邹老师,殷老师了,每天都能把老师教的东西回家后说一说,而且在家表现不好的时候,只要一说老师们都会看到你的时候,立马会变得很乖,这些都是你们的功劳呢!孩子越来越懂事了,真的要谢谢你们呢!”原来我努力的成果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慢慢体现出来了,虽然不是很明显,但确实在改变,这让我的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满足感,慢慢地快溢出来了,这就是我对幸福的理解。

  “幼儿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在幼儿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当你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孩子的童声,与他们心与心的交流,你会认识到孩子中间蕴藏着智慧和力量。如果我们与孩子交往蹲下身来,与孩子同唱、同跳,与他们共同感受成长,你会发现快乐就在你身边。你给孩子一份爱,孩子会回报给你十分最真诚,最纯洁,最美好,最无私的爱!这就是幼儿教师最终幸福的归属感!

第17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幼儿园教育随笔:远离“尿裤子”

  对中一班来说这个学期我是一位新老师,新老师想要快速的走进孩子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阿宸是个特别可爱的小男孩,长的胖乎乎的,圆圆的大头上常常都是汗,看似他很调皮,跟他说话时总会表现出爱答不理的样子。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他特别会玩儿,好奇心很强,喜欢探索,只是不太喜欢和他人亲近,但这主要原因在于他常常尿裤子。对于孩子来说,尿裤子是很没面子的事儿。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做好家园沟通,家园一致才能快速帮助他远离尿裤子。于是,下午放学时,我跟他妈妈聊及了此事,妈妈对于此事也很无奈,但似乎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去改变,但她表示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尽量少说教,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阿宸尿裤子的时间一般都是在玩区域游戏或户外活动时,这两个时间段都是孩子们最自由和最兴奋的时候,这也是宸宸尿裤子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首先在玩之前提醒他一次,如果忘记了,即使他尿裤子了,对于这件事也不宣扬,尽量不让其他孩子知道,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有时候孩子很敏感,有的话不说出来孩子也明白老师对他的用心。家长在这方面也是积极的配合,关于尿裤子这件事尽量少说,孩子感受到了大人对于此事的重视,他自己也在暗暗下决心,渐渐的,我们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一天午睡时,孩子们都睡的很熟,他突然起来说要上厕所,对于熟睡中的孩子来说这也是一件不易之事,这是一个表扬他的绝好的机会,下午起床后我们及时的表扬了他,这时的表扬就是一阵及时雨,让他的微笑里充满了自信,我们相信,在不久的明天,尿裤子很快就会远离他。

第18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现在的幼儿园的孩子,一批不如一批好管理,主要是在家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宠爱孙子孙女,爸爸妈妈娇惯宝贝子女,谁也舍不得让孩子哭一声。来到幼儿园,老师更是这些孩子的家长,因为作为幼儿教师,母爱是她们的职责,比亲妈还难。可不是吗?当孩子调皮时,说说他们就哭,要不就是得到孩子的不满:我让爸爸来揍你,不说吧,孩子有错,吃饭时孩子偏食,进园来挑小朋友就坐,挑座位挑椅子。正好好的一对小朋友,互相让着吃零食,一会儿又翻脸了,非得要把零食再夺回来,一会因为争夺一张废纸,谁也不让谁,老师在跟前看着,眼睛也不如他们的手迅速,不是掐一把就是咬一口,各说各有理,有的孩子见别的孩子吃零食,就去抢,老师说说,就去打老师,这些不懂事的孩子,老师说深了,回家就学舌学错怪了,老师若不管,可就失去教育的意义,孩子从小就养成对错不分,你我不分,个人与集体不分的坏习气。知情达理的家长,应当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管教,和苦口婆心的说教,只有家长与教师携起手来,积极配合,才能更好的共育新苗。

  想想自己年年轻时,两三个老师看100个孩子,孩子们都乖乖的很听话,下了课,老师也不用时时刻刻盯着,也许那个年代,孩子多数都不是独生子女,在家养成了自立自强的习惯,家长也不那么娇惯孩子,再加上他们入园的年龄三四岁的很少,不像现在的孩子,不是让家长抱着就是让老师揽着抱着,那时,老师还能下课备点课,看一眼书,现在可好,整天瞪着眼睛看着,不哭闹也行,就是备课也得晚上备。可哪位家长能体谅幼儿老师的工资一直都是低等的,许多人不愿意干幼儿教师,就是因为家长的小皇上不好教,且难被人理解,收入又低,责任又大。

  哎……面对现实,常使我唉声叹气。可又抵不住我对孩子们的那份难以割舍的爱戴。

第19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幼儿园教育随笔:父母送宝宝上幼儿园有什么好处

  对于为什么要送宝宝上幼儿园,父母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呢?可能很多的父母都是一种随大流的心态,宝宝到年龄了就应该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还有一些家长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比较强烈,宝宝在家里什么也帮不上,而且自己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对宝宝进行教育。对于特别重视孩子教育的妈妈说,孩子早点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肯定是好事,再说他去幼儿园还能多认识些小朋友。

  除了这几项比较常规的回答之外,也有一些家长是因为没有办法很好的管教孩子,希望通过学校能够更好的教育宝宝。对于为什么要送宝宝上幼儿园,更多的家长是处在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中。古语有提到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就发现了早期教育对于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性。不同的时期,孩子的身体、智力、心理发展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孩子在生命的前6年里,是其发育的最为重要的时期,这时候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和教育环境,那么对宝宝一生的能力、智力、品格、性情等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社会的大环境,自己家庭内部以及幼儿园都是宝宝成长的重要场所。

  一般来说,社会大环境我们没有办法进行左右,不过,家庭内部的教育还是可以进行努力的。父母需要学习一些教育规律,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家庭教养方法。和孩子进行简单的语言情感交流,或者与孩子一起玩一玩简单的游戏,为宝宝提供更广阔、更丰富、更多彩的空间去感知、去学习、去舒展自己。

第20篇幼儿教育随笔中班

  现在的幼儿园的孩子,一批不如一批好管理,主要是在家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宠爱孙子孙女,爸爸妈妈娇惯宝贝子女,谁也舍不得让孩子哭一声。来到幼儿园,老师更是这些孩子的家长,因为作为幼儿教师,母爱是她们的职责,比亲妈还难。可不是吗?当孩子调皮时,说说他们就哭,要不就是得到孩子的不满:我让爸爸来揍你,不说吧,孩子有错,吃饭时孩子偏食,进园来挑小朋友就坐,挑座位挑椅子。正好好的一对小朋友,互相让着吃零食,一会儿又翻脸了,非得要把零食再夺回来,一会因为争夺一张废纸,谁也不让谁,老师在跟前看着,眼睛也不如他们的手迅速,不是掐一把就是咬一口,各说各有理,有的孩子见别的孩子吃零食,就去抢,老师说说,就去打老师,这些不懂事的孩子,老师说深了,回家就学舌学错怪了,老师若不管,可就失去教育的意义,孩子从小就养成对错不分,你我不分,个人与集体不分的坏习气。知情达理的家长,应当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管教,和苦口婆心的说教,只有家长与教师携起手来,积极配合,才能更好的共育新苗。

  想想自己年年轻时,两三个老师看100个孩子,孩子们都乖乖的很听话,下了课,老师也不用时时刻刻盯着,也许那个年代,孩子多数都不是独生子女,在家养成了自立自强的习惯,家长也不那么娇惯孩子,再加上他们入园的年龄三四岁的很少,不像现在的孩子,不是让家长抱着就是让老师揽着抱着,那时,老师还能下课备点课,看一眼书,现在可好,整天瞪着眼睛看着,不哭闹也行,就是备课也得晚上备。可哪位家长能体谅幼儿老师的工资一直都是低等的,许多人不愿意干幼儿教师,就是因为家长的小皇上不好教,且难被人理解,收入又低,责任又大。

  哎……面对现实,常使我唉声叹气。可又抵不住我对孩子们的那份难以割舍的爱戴。

相关文章

《中班随笔教育3篇》:中班随笔教育第1篇老师的眼泪我带的是幼儿园中班,小家伙们仿佛有无穷的精力。星期一午睡时,冬冬特别兴奋,就是不愿意睡觉。我虽然有困意,但也要陪他玩游戏,可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

《幼儿教师随笔中班17篇》:第1篇幼儿教师随笔中班  新学期开始,我们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小朋友。他们中大多数孩子没有上过托班,乍然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和家人,进入幼儿园这么一个全新的环境,有多么的不适应。  看,几个性格内向、胆怯的孩子从父母或

《幼儿园教师随笔中班19篇》:第1篇幼儿园教师随笔中班  幼儿园教师随笔:幼儿不健康心理老师要格外关注  幼儿的健康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身体健康,一个是心理健康。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只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以下几种表现,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