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大班教育随笔

大班教育教学随笔17篇

日期:2021-12-22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教育教学随笔17篇,是优秀的大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教育教学随笔17篇

第1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习惯养的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影响幼儿学习习惯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幼儿养成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课堂纪律的习惯。

  在家里家长要为幼儿养成按时早睡早起的习惯,养成按时上学的习惯,做到不早退,不迟到。严格遵守幼儿园规章制度。在幼儿园里,教师应让幼儿养成上课认真听讲,不开小差,积极发言的良好课堂氛围。

  二、培养幼儿正确的书写习惯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养成正确书写姿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握笔及坐姿。

  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提醒幼儿书写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握笔要正确。

  教师还应对大班幼儿作业严格要求使幼儿养成字迹整洁干净,大方漂亮的好习惯。

  三、培养幼儿保管自己学习用品的习惯

  教师要教育大班幼儿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品,,保管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用完后及时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做到不乱丢的好习惯。

  好习惯不是说说就可以的,需要家园的共同配合。“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要想形成良好习惯,必须付诸于行动,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幼儿的习惯养成,并坚持不懈。

第2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放学的时候,雯雯的妈妈带着一只蝴蝶风筝来接雯雯,孩子们都向雯雯投去羡慕的目光。

  可这时,发生了这样的一幕:晴晴抱着妈妈的腿:“妈妈我也要、我也要!”、嘉惠一听,也拽住奶奶的衣角:“快给我爸爸打电话,我想要只奥特曼的风筝!”在孩子你一言我一句中,不少孩子在问自己的父母要风筝,有的还哭闹、甩小性,只有少数的孩子安静的离开了,因为这只风筝一时引起了一场风波。

  不知道那些安静离开的孩子会不会也提出想要风筝的要求,我只是在想:怎样才能使孩子得到真正地满足?今天是一只风筝,那如果明天有拿别的玩具的,这些孩子还会不会使出他们的“绝招”要到他们想要的?

  在家里百依百顺的孩子,无论多么无理的要求,家长都会用忍耐、迁就等方法去处理。而在社会生活中谁又会迁就你?难道雯雯妈妈会把那只风筝送给你吗?

  其实在平时我们就应该对幼儿进行“学会等待”的文明礼仪,比如说玩滑梯,已经有人在上面玩了,我们就要告诉孩子:“滑梯是全园小朋友的玩具,需要一个一个的等候,等到了你,你才能玩”,不能只是一味的说排好队、排好队。要讲明白,孩子才会从心里真正理解等待的原因,明确知道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

  想到这里,我把孩子们叫到跟前,把雯雯妈妈的风筝拿了过来,带着这些想要这只风筝的孩子们在操场上放了一次,从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放风筝的乐趣,等风筝收起来了我才对孩子们说:“你们觉得这只风筝漂亮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漂亮!”我笑着说:“明天带一个塑料袋来,我们一起把它变成风筝好吗?”孩子们在盼望中回家了。

  第二天,我给孩子们在塑料袋的提手上绑了一根长长的绳子,随着早上的微风,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在半空中飞舞,像一道道彩虹,“风筝风波”这才平静。

  现在,我们是孩子的父母、老师,能对他的要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给他,可是,孩子也会慢慢长大,当已经随心所欲惯了的孩子踏上社会,谁又会为他的要求来买单?要是满足不了会不会产生可怕的后果?要是真的是这样,我们还是先教育好孩子,适当的给他们“供应不足”,让孩子学会多一点期待和耐心。看样子在我们以后的教育中也需要更多的渗透这方面的常规教育,希望孩子们通过锻炼,都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格。

第3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哄”孩子有学问

  署假时,同事小金对我诉苦,说他儿子性格怪僻,这让他很苦恼。原来,小金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里工作,孩子一直放在老家,去年才接回身边。小金原想与儿子共享天伦之乐,可是儿子整天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任凭小金怎样努力,孩子表现的都是冷冰冰的,对于他示好的许诺也表现得无所谓,他眼圈红红地问我:“你说,我是不是暖不回来他的心了?”

  我安慰他:“先别急着下结论。按你说的情况,孩子恐怕不是不适应新生活,而是心理有点小问题。如果人经历过欺骗或遗忘,失望情绪叠加,会激发心理的自我防护机制,就会表现出多疑和冷漠。这可能与孩子的成长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监护人的教育方式、方法有关。”

  小金不太接受我的分析:“我知道你懂点儿童心理学,但你说得也太玄了,看护儿子的是他亲奶奶,疼还疼不过来呢,怎么会欺骗?”我告诉小金,有时候大人对孩子的欺骗不是恶意的,甚至可能是善意的。然后我给他举了个例子:有个四五岁的孩子一直期望能跟母亲一起去赶集,可母亲因为担心路途遥远孩子走路太辛苦,哄孩子说只要他早上起得来,就带他去。本以为孩子肯定会睡过头,没想到孩子一大早就起床了,惦记着去赶集,母亲却食言了,最终没带孩子去。

  然后我问小金:“你说这样的孩子对大人能有信任感吗?”听我这么一说,金亮立即想起一件事:“我儿子4岁时,有次给我打电话哭诉,说奶奶骗他。一问才知道,我妈妈带他去商场玩,他看中了一个玩具火车,非要买。因为家里已经有很多类似的玩具,怕孩子闹,我妈妈就哄他,说回家取钱再来买,儿子就乖乖地跟奶奶回家了。结果奶奶却食言了,没给他买。儿子哭闹了好一阵子,我当时没有多想,只是劝他听奶奶的话。我妈妈也曾说过,小孩就得哄着,先哄过去再说,不然孩子会在外面哭闹,丢人。根据我妈妈这种理念,想来这样的事情一定常有。”说到这儿,小金若有所思,“怪不得儿子有次跟我说,大人都骗人。”

  我说,这种情况千万不能大意,要赶快纠正,童年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不仅影响孩子的性格,也会影响孩子以后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我建议小金立即行动,有意识地重新树立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只要答应孩子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而对孩子的多疑、冷漠,则要淡化处理,因为那只是孩子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的心理防护,当信任建立后,防护自然会解除。

  前不久,我见到了小金的儿子,孩子已经和同龄孩子一样活泼顽皮,对小金也十分亲密。小金说,看到孩子恢复童真,他特别欣慰。他说这几个月有意识地让孩子树立对他的信任,答应孩子的事他就坚决做到。开始孩子不冷不热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状态逐渐改变,愿意和他亲近,也开始相信他了。当然,对孩子的无理要求或者他做不到的事,他会坚决说“不”。开始他还有些担心,怕刺激孩子,没想到效果非常好。做不到的事他耐心和儿子解释,儿子一般都会理解。“现在孩子性格变好啦!”小金高兴地说。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仍然信奉孩子要“哄”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孩子年纪小,有了不合理要求时,为了避免孩子哭闹,哄一下没关系,过后孩子就会忘掉哭闹的根源。这种做法非常不妥,因为孩子虽然能忘掉事件本身,但被欺骗的感觉却会留在心里,进而影响到他的性格和对人对事的看法。正确的做法是,能答应的和应该答应的要求,尽可能答应并坚决做到,反之,要直接拒绝,哪怕孩子哭闹也不能假装答应来哄骗孩子。“哄”孩子看似无伤大雅,实则是对孩子赤裸裸的欺骗,会导致孩子多疑、冷漠。要想孩子阳光、健康地成长,家长万万不可“哄”孩子。而这一点,早在2000多年前曾子就已经做到了,他以“曾子杀猪”的故事为我们树立了对孩子信守承诺的典范。

第4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教育随笔:我和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我是怎样和它结缘的呢?闲暇时仔细想来,仍无固定答案,就这样恍恍惚惚间我已参加工作一年有余。

  2013年,笔试,面试,层层选拔,披荆斩棘,我终于如愿以偿,考入了招聘学前教育教师的队伍。现在回想起来,心中曾是那样的兴奋,总算是没有辜负爸妈的期望,也算是对自己十余年寒窗苦读交了一份还算满意的答卷。

  紧张伴随着兴奋,激动夹杂着矛盾,我来到了济源市下冶镇第一中心幼儿园。刚下车的时候,放眼望去,天是那样的高,那样的蓝,云又是那样的白,那样的软,仿佛触手可及,但是又远在山的那边。路边一颗颗红灯笼般的柿子也在咧着嘴,大抵也是在欢迎我的到来吧。在园领导的带领下,我第一次走近了小班的孩子,可就在踏进教室的那一刻,心里犹如打翻了的五味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映入眼帘的是旧桌、烂椅、脏板凳,孩子们吃饭用的碗毫不夸张的说比他们的脸还要大,后来听老教师说幼儿园担心孩子吃不饱,因此才用的大碗,可我就是纳闷,再大也不能这样大啊,在这样一个讲究质的时代难道还需用量衡量质的好坏吗?更可怕的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随地大小便,衣服又脏又皱,本该属于他们的天真却被隐藏得好深好深,怎么找也找不到,都去哪了呢?刚好我去报到的那周,正赶上国庆节调休,结果在幼儿园一呆就是九天,心情瞬间坏到了极点。可是扪心自问,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职业。既然选择了,就注定着一切都有可能。鹰,不需鼓掌,也在飞翔。小草虽没人心疼,但也在顽强地成长。深山的野花,尽管没人欣赏,也在芬芳。坚持的路上,注定会有孤独彷徨。就算再苦再累,也要撑起坚强,既然来了,就要干得漂亮。从家长会、家访着手,了解班上孩子的实际情况,解决棘手问题,继而向老教师虚心讨教。苍天不负有心人,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看着孩子干净的小脸,忍不住地亲上几口,看着他们可爱的俏皮模样,冷不丁地从背后来个“公主抱”……真好,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2014年暑假开学,由于工作调动,我来到了下冶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它坐落在一个偏僻的山村。记得我走的那天,秋雨淅淅沥沥下得甚大,在我坐上车离开幼儿园的那一刻,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我不知道前边等着我的将会是什么?迷茫,焦虑,孤独,无助。这虽然是一所公办园,但是两个代课老师加上我一共三个人,没有城镇的喧闹,没有交心的朋友,陪伴我的只有心的空、夜的静,刚来的头一个月,我整夜整夜的失眠,每天都感觉度日如年,从周一扳着手指头数到周五,心理的煎熬犹如一把沉重的枷锁夹得我几乎要窒息。

  于丹《庄子》心得曾言:虽然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有坎坷和不平,但无论荣誉还是困苦,一切都会成为过去。是的,所有的终会过去。此时此境,只有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找到最基本的出发点。审视自己,自我剖析,用心地蹲下,有力地起跳。孩子是无辜的,这里的孩子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上也同样承载着希望,这里的孩子也是盛开在新世纪最美的花朵,能来到这里,能陪着他们,得之,我幸啊。当我耳边响起那羞涩的、甚至吐字不大清晰的“老师好”时,当我看到他们的就餐礼仪有所进步时,当在路上见到他们,他们急切地向你跑来,但是又因为莫名的紧张,小脸微微泛红,我的心弦也跟着被轻轻拨动,这种美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生活还是这么的美好。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真的很辛苦,但其中的甜也只有体会了方能知晓。假如此刻你问我内心最深处,最想表达的一句话是什么?我会坦然地告诉你:有一种工作虽然很累很累,但是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过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没有体会过不知道其中的纯粹!人生如棋,行动虽慢,可我未曾后退一步。人生亦如一场旅途,顺风适合行走,逆风更适合飞翔!

  感谢我的这段经历,感谢我生命中曾经出现的所有人。蓝天因为有了白云的依偎才如此澄澈,高山因为有了山花的依恋才这样巍峨,大地因为有了绿草的点缀才有了生机盎然,而我,因为有了可爱的孩子们才如此幸福!

  我想我会越来越深爱我平凡的幼教工作的。

  因为我工作着,我也幸福着……

第5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幼儿园教育随笔:大班开学以后

  开学将近一个月,我们的工作又要像以往一样正常开展了。本学期我们班新来了一名男生,一个月下来,总体上每个孩子的表现都很好,只是有几个感觉:

  一、升入大班的孩子懂事了,好象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二、进入大班的孩子话好多,这不知是孩子们许久不见了的缘故还是这个年龄段该出现的现象。

  三、孩子们对于事物都有了各自的价值观,很多孩子都表现出自己明显的性格特点

  我们班级的顾小朋友,子润小朋友都非常的能说会到,一直以来上课举手十分的积极,但是最近两天不知为何,总是看不到他们举手的样子。于是我找他们两个谈话,在相互之间友善的谈话中,我慢慢的去了解他们的心声。大班的课堂知识,对于这两位学习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说非常的简单,几乎每一个问题都可以答出来,但是作为老师为了照顾到每一个孩子,所以一节课尽量会去叫不一样的孩子起来回答问题,他们反映有时候举了手老师总是不叫,也就懒得举手了。更有好玩的想法是:我想把更多的及hi给他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孩子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也是在意料之外的,我们不停的鼓励上课不举手的孩子举手,叫不同的孩子起来回答问题,但是对于一直举手的孩子怎样激发他们更高的积极性呢,这是我所忽略的。或许一些简单的言语:这个问题很难,你来。你真大方,能够把展示自己的机会让给别人。你很棒,一直积极的举手等等来鼓励他们。再此次谈话后的反思于实施中,孩子的表现确实有了改善。孩子大了,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及时的关注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孩子们最好的朋友。

第6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下午接孩子是一天中最紧张的,无论是从时间还是心理上都感觉好忙,时间过的好快。孩子被一个个陆续接走了,我放下手里的活,终于可以轻松的坐下来了。班里还有小月未接,我把他揽在自己身边,问他:“宝宝,今天谁来接你呀?”

  小月说:“本来是我姑姑要来,可我不让她来。”说完便用那种很鬼的眼光瞅着我。“能告诉我为什么不让姑姑来接吗?”

  小月往我耳边凑了凑,轻轻地说:“姑姑来得太早了,我想让妈妈来接。”

  这下可把我说愣了,怎么和其他孩子恰恰相反?“你这小鬼,妈妈会很晚来的。”

  他神秘地点点头说:“我妈妈来晚了,我才能和你单独待在一块儿,你不知道吗?陈老师。”

  孩子的这番话把我震住了,这个问题也把我问住了。我真的没有想到,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会有这份隐隐的渴望。如果我今天不去问他,或许永远也不会知道孩子对自己的爱,不会知道孩子心中的这份感觉,我还能说什么呢?是的,可能是太感动、太激动了,我只能把小月紧紧抱在怀里……

第7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上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虽然小,但是他们的眼睛可都是火眼金睛,是清澈的,是好奇的,并且善于发现细小的事物。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到操场上做一个游戏。惠泽“吱”的一声,我听到叫声,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就赶快跑过去问惠泽:“惠泽,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吗?”惠泽却笑嘻嘻地对我说:“老师,草皮上有一只刚出壳的小蟑螂,它太小小了,你看。”随着我和惠泽的惊讶声,其他的孩子也都围了过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跑过来看到这场景,更是惊讶地叫了起来:“快来看呀,这里有一只小蟑螂,很好玩哎。”孩子们都跟着嚷嚷起来。 我看到孩子们这样乱哄哄的,就伸手把蟑螂拿了起来,孩子们见我拿起来了蟑螂,就纷纷伸着手说:“老师,我要,我要,我要玩,你给我玩玩好吗?”由于他们这样浓的好奇心,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拿这只小蟑螂来给小朋友们上一节关于大自然的课呢。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有这样一个小东西把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出来,何不利用一下这个小东西呢!我组织了一下孩子,把他们领到一边的草地上,给他们讲关于益虫和害虫的知识。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关于蟑螂的特征之后,又进一步认识了昆虫,还了解了哪些是害虫,哪些是益虫?一下子扩大了对大自然的认识,拓展了对大自然的视野。 也许我们的年龄比他们的大很多,但是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们的心仿佛被孩子们传染了,也变得很幼稚。我们对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千万不能对孩子的发现置之不理。如果我们和孩子一起以一种欣喜的心态一起发现,一起分析,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心和孩子们的心一样年轻,大自然的事物永远那么美好。

第8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户外活动时,几个男孩正在攀登架前跃跃欲试,但试了几次都未成功。我正想着是否给予帮助,高高的攀登架上忽然出现了一个灵巧的身影,我本能地大叫起来:“扬扬,小心点!”扬扬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停在那里无所适从。而后他缓缓地垂下头,身体慢慢地往下挪,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老师,我错了。”扬扬的声音怯怯的。“你哪儿错了?”扬扬的紧张让我有点莫名其妙。扬扬不敢直视我:“我不该上攀登架,我不该,我……”扬扬受惊的样子让我回想起一幕又一幕的情境:当伟伟兴高采烈地尝试新发明的游戏时,我总是替他捏一把汗:“伟伟别玩危险游戏!”当鑫鑫登梯爬高时,我总是一脸的紧张:“鑫鑫,不许!”当浩浩在水池里探索物体的沉浮时,我总是对他说:“小心,休息一会儿。”……为了孩子的安全.我总是“好意”地限制他们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动作。今天,我的“好意”显然阻碍了扬扬的尝试,使他失去了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

  我的“好意”是在保护孩子的安全,还是在限制孩子的发展?  带着反省和内疚。我紧紧地抱住了扬扬:“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老师相信你能爬得很高,但胆大还要心细,不要紧张,去玩吧!”轻柔的话语消去了扬扬僵硬的表情,紧紧的拥抱消除了他的胆怯与戒心。“加油!加油!”孩子们在我的带动下为扬扬拍手助威。在大家的鼓励声中,扬扬十分敏捷,稳稳当当地到达攀登架顶部,他自豪地向我们挥手,脸上洋溢着自信。

  扬扬快乐的神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不能简单地以“小心点”“别这样”去表达自己的“好意”,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和压力,影响孩子的自主发展。比较合适的做法是教师既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又暗中关注,适时支持,让孩子体会到自主探索、成长的快乐。

第9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这两天天气真好,我给孩子们提供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球,到户外去玩球。我对孩子们说:“老师想看一看,你们是怎样玩球的,有什么新发现。要跟别人玩得不一样,看谁的玩法多。”

  等他们尽情地玩了一会儿后,我让他们说说对玩球有什么“新”发现,孩子们边说边做给我看:可以滚着玩,可以踢着玩;可以向空中抛接球;可以拍球,可以原地站立拍球;双手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蹲着拍球,向前走一步,拍一下;拍一下,接一下;一边拍球,一边向外侧抬脚;两脚交替进行……

  这时王誉彤也高兴地说:“用球可以做操,也可以像姚明叔叔那样投篮。”接下来,我便让大家把自己没玩过的方法再试着玩一玩。这时孩子们兴趣大发,玩得更热闹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让幼儿尝试创编球操。孩子们再一次进行尝试,三三两两一组,各显神通。

  最后经过大家商讨,选出各小组编排最好的一个八拍,根据动作特点把它们串在一起,形成了一套节奏感强,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花样球操。孩子们做着自己编排的球操,可认真了。 通过这个活动,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应多给幼儿提供尝试的机会,通过尝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启幼儿的心智。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也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开发。

第10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刘成龙是我班的一个很调皮的小朋友,从上大班以后更调皮了,除了吃饭,睡觉以外总是动来动去,没有安静的时候,经老师多次教育,就是改不了,让老师伤透了脑筋。有一天,吃完午饭后,我们要求孩子们把碗和勺子放整齐,可经常有的孩子不认真,每次一扔就完事了,老师这时候总是特别的忙,又要看着没吃完的孩子,又要给孩子分饭,不能紧盯着,而刘成龙每次总能早早的吃完就开始调皮了,我灵机一动,就请刘成龙小朋友当老师的小帮手,帮助幼儿收拾碗和勺子,他非常乐意接受这个新任务,并且还说:“我在家也是我妈妈的小帮手。”从那次以后,饭后乱跑的刘成龙不见了,在我班里看见一个尽职尽责的小帮手,这件事情让我体会到,调皮的孩子也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只要老师对他们加以信任,加以表扬,他们就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成为老师的小帮手,我们老师要对每个幼儿都要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使他们真正的体会到自己的快乐。

第11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当孩子问我们“为什么”时,我们通常是怎样回答的?是认真对待还是努力搪塞?我们为孩子的求学好问做了什么?在孩子的接受范围内,我们有没有引导他们发现更多他们所不知的事情?我们有没有利用身边的事物,帮助孩子发现自然世界的奇妙呢?当孩子表现出不同以往的行为时,请不要喝斥、制止他,应仔细地观察,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在孩子的小脑袋里,此刻正酝酿着一项“伟大的发明”。不要低估孩子的发现能力,孩子往往会注意到那些我们不曾留意的生活细节。对待孩子的疑问和困惑,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孩子“我们一起来探索吧!”与孩子一起探索,引导孩子发现,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然、认识生活,同时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肯定和尊重,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获得内在的自我肯定和自信心。

  在自然角中,我在高脚瓶和大罐头瓶里用泥土、沙和水分别种上泡上了大蒜。当时我没有告诉孩子们我的用意,而是告诉他们说:“老师在等待小朋友的新发现。”并鼓励小朋友说:“谁发现了秘密,可以随时告诉大家。”大概过了三四天,这天早上宝宝兴冲冲地过来向我汇报:“老师,我发现秘密了!”他急忙把我领到玻璃杯前:“老师,你看水泡的蒜发芽了!可土里的和沙里的没发芽!”听宝宝这么一说,有几个孩子赶紧过来观看。“老师,为什么种在土里的和沙时的还没发芽呢?”“等两天它就会发芽的。”听着孩子们热烈地讨论我在一旁会意地点点头。一天、两天、三天……一连几天过去了,孩子们每天都关注这些蒜头,时常给它们浇水换水。长出的蒜苗渐渐高了,种在土里和种在沙里的蒜头也陆续发出芽来了。“水里的蒜苗最高!”“我看到蒜头的根了,像老爷爷的胡须一样白白的。”又过了一段时间,沙里的蒜苗开始发黄了,蒜头也瘪下去了,再过一段时间,水里的蒜苗也开始黄了,“老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看到孩子们焦急的样子,我说:“别急,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三个蒜宝宝种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它们种的地方不一样,一个用在水里,一个在泥土里,一个在沙子里”“蒜头是咱们同时种下的,它们都发芽了,只是有的快有的慢,说明蒜头在泥土、沙子、水里都能生长。”我在一旁进一步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沙子里的蒜头瘪下去了?蒜苗也很快黄了?”“沙子不好浇水。”“不对,我每天都浇水。”“我们家的蒜头没种也会发芽。”“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老师,我知道了,沙子没有营养,所以蒜苗才会黄。”过了一会儿,齐齐大声说:“嗯,我明白了爷爷每次种花都要找好的土,还要施肥,这样花才能长的好,蒜苗也是这样。”通过近一个段时间的等待、观察、比较,孩子们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个个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第12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这天,小朋友把自己喜爱的扑克、棋子带回幼儿园,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玩。但是,接二连三出现的情景却让我头疼:莹莹赢了,大声欢呼;俊俊输了大叫:“我不玩了!”苏唯黑着脸,把棋子一撒,嘴里还嘀咕着骂人;相比之下,有些孩子则很有风度,慧欣说:“我们重新再玩吧。”静远说:“我下次不会输给你!”我对不服输的苏唯说:“苏唯,愿不愿意跟我下棋?”他想了一下说:“好啊!”第一盘,我让他占上风,他高兴得哈哈大笑。第二盘、第三盘,他输了,脸色开始转变,手一推,弄得满桌都是棋子。其他小朋友围了过来,我刚想开口,他们已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苏唯输棋了。”“还输了几次呢。”“输了不可以这样发脾气。”“多动脑筋,下次一定会赢的。”“刚才苏唯也赢了老师一次啊。”“对啊,谁都不会总输,也不会总赢的。”……我发现,苏唯居然没有大声抗议,静静地听着,然后看着我,对我说:“老师,我们再来一盘吧!”我很高兴,通过这盘棋,苏唯发生了变化。可见,和孩子做游戏并不只是单纯地玩,也是进行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机,在游戏中,孩子容易受成人态度的影响。比如在下棋的时候,很多家长一味迁就孩子,为了讨他高兴而故意让他赢,这只能造成孩子盲目自信,无法接受将来的失败。只有让孩子正确地对待输赢,才能使孩子更加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挫折。

第13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几何图形嵌板的感官认识已经结束,下一步将带领幼儿用几何图形嵌板做图形小书,需要幼儿添置的工具——彩色铅笔已于一周前下了通知。周二下午,我如约与孩子们在活动室相见,当孩子们看到我手中精美的图形小书时,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孩子们急切的关注下,我认真的示范了图形小书的做法。当发放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做时,我才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没带彩色铅笔。怎么办?是如期进行还是该别的活动?看着孩子们期盼的目光,我决定把选择权交给 幼儿:“今天有那么多没带笔的小朋友,咱们的图形小书还做不做?”“做。”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大声说。 “那没带笔的小朋友怎么做?”“让他们去干别的 。”孩子们不假思索的说。(自私是现在独生子女的通病。)“那没带笔的小朋友你们想干什么呢?”“想做小书。”“明天我就带笔来。”有几个孩子小声说。我转向带笔的小朋友说:“他们也想做图形小书,你们说怎么办? ”“我把笔借给他们用。”王楚越小朋友大声说。看着我赞许的目光,又有几个孩子站起来说:“我也把笔借给他们。”“我们小朋友都是喜欢帮助人的好孩子,老师真高兴。那老师提议带笔的小朋友一人找一个没带笔的小朋友,大家一起做图形小书,好不好?”“好。”孩子们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朋友 。可是我发现仍有几个没带笔的小朋友站在那里 ,“这几个小朋友怎么办?”“老师,我可以带两个朋友。”说着他又去领了一个小朋友。在他的带领下,几个没带笔的小朋友很快就被领走了。看着孩子们三两成群,认真忙碌的身影,我欣慰的笑了。分析: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在幼儿园里,经常有的幼儿忘了带材料或文具,老师往往指令性的让幼儿借给他用,或者为了让他记住忘带的后果而不让他参与活动。这二者对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都是不利的。庆幸的是在本次活动中,我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幼儿的做好孩子的愿望,充分发挥他们主人翁的精神,自己解决了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一方面,面对幼儿的自私与冷酷,老师没有训斥与教导,而是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引导,让幼儿自己产生帮助人的想法,在幼儿有了好的提议时,老师及时表扬,肯定并强化了幼儿良好的行为。另一方面,老师也没有训斥没带笔的幼儿,只是让他们无形中感到不带笔的不利,表扬带笔幼儿的助人行为,同时也刺激了没带笔幼儿的自尊,让他们记住这次行为。事实证明,这个做法是可行的。第二天,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带来了彩色铅笔,而且有几个幼儿还带了削笔器 ,“老师,小朋友的笔断了就用我的削笔器。”在第二天的美术活动中,浦天佑小朋友的绿色笔没水了,贾睿凝小朋友主动的说:“老师,我是浦天佑小朋友的朋友,我借给他用。”在以后的活动中我深切的感受到良好的教育方法、教师适当的引导在教育中所起的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14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班上的滔滔小朋友是一位新来的插班生,在他渐渐熟悉、适应环境的同时,我也细心观察到他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但是最近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却使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深感要教育、培养好一个孩子,我们教师肩上的责任是多么重大!

  一天,老师上一节课题为《各种各样的钟表》的活动课,请每个幼儿从家里带一只钟表来园。大部分幼儿把家里的钟表都带来了,并把这些各种各样的钟表陈列在一张大桌子上。教室里一下子有这么多的钟表,孩子们都充满了好奇心,围在桌子旁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有的孩子还自豪地介绍起自己的钟表有多好看、有多高级,别提有多兴奋了!吃完小点心之后,嘉嘉突然跑到我跟前说:“我的表不见了!”我一听心里顿时急了,才拿到幼儿园不久怎么就没了,明明是好好的放在桌上的呀!于是赶紧和嘉嘉一起到桌子旁找了起来,但是找了半天就是没找着。“这下可怎么好呀?”我更急了。我和另一位搭班老师商量:不如就把这件事告诉小朋友,发动他们一起来帮忙找。小朋友们听完后,一点也不马虎地帮着找了起来,有的在课桌下面找、有的忙着在橱里找,不到两秒钟,滔滔拿着表大声喊:“我找到了。”原来“消失”的表是被藏在了语言区的橱里,我们大家一起表扬了滔滔本领真大,就像大侦探。嘉嘉也对他表示了感谢,可是此时滔滔的神情却很尴尬,丝毫没有因为受到表扬而高兴起来,只勉强地说了一句:没关系。这样的举动使我们老师心里都产生了异样的感觉,因为在这只表“消失”之前,嘉嘉曾给滔滔玩过,我们也询问过滔滔,他说玩好了就把表放回去了。显然他隐瞒了事实,是他把表藏了起来,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就先找到了。可见,他掩盖了自己的行为,却掩饰不了来自内心的尴尬和内疚,他又怎么能感受到快乐呢?

  我陷入了沉思:虽然我们在集体面前表扬了他,但仅仅这样就够了吗?如果不能让他正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而是不了了之的话,以后类似的情况是否会避免发生呢?如果老师没有表扬他而是当面拆穿他的话,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深深的伤害,但这就是我想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吗?他可能从此在同伴面前抬不起头来,而小朋友们可能就此疏远他。对于滔滔的行为,我们能说是“偷”吗?我想,作为老师或家长,当发现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时,一定要弄清楚原因后再下结论。

  1、如果孩子是因为喜欢一件东西顺手就拿了,像滔滔想把表带回家,仅仅是因为喜欢,想玩,这时,我门就应该告诉孩子是不对的,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想要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经主人的允许才可以。我们还应对孩子讲清不能拿别人东西的道理,引导孩子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 嘉嘉的东西被你拿走了他心里一定会很难过的,要是你喜欢的玩具被别人拿走了,你能高兴吗?

  2、我们老师和家长不要随便把孩子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叫做 “偷”,因为孩子的这种行为是由于无知,根本就不懂得“偷”的概念,这和“偷盗”完全是两回事,绝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为“偷”而去拿别人的东西,只是内心产生了需要感“那个东西我没有”,“那个东西我喜欢”……这种需要促使了孩子“拿”的行为。

  3、在孩子知道自己做的不对后,最好让他自己把东西还给别人,还应教其礼貌用语:“对不起,没经你同意,把你的东西拿回家玩了,现在还给你,请原谅!”

  4、家长发现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绝对不能过于严厉地斥责孩子,更不能由于宠爱而轻易地把过错揽过来,代孩子出面归还,这样就是替孩子承担责任,无形中剥夺了孩子一次正确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美丑观的机会,只会使孩子丧失应有的责任感。我们应认真谨慎对待,进行耐心教育,引导孩子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行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所在!

  幼儿教育早已不仅仅是看好、照顾好孩子,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啊!

第15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小宇是一个很厉害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的孩子要快,所以在班中很受老师和孩子的喜欢。正因为如此,在集体活动中,小于总会积极举起他的手,我也时常请他回答,往往一次活动要请他五、六次。以前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因为这是孩子自己争取的,当然得给积极发言的孩子多些机会。但是,慢慢地我发现班级里出现了两极分化,活跃的孩子更加思维敏捷,尤其是小于,而沉默的孩子更加沉默。

  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因为教育是需要面对每一个孩子的,再这样发展下去,势必会对沉默的孩子不公平。于是,在活动中,我请孩子回答问题时,开始注意均衡性,坚持在每一次活动中不丢下任何一个孩子。尽管依然能看到小于高高举起的手,但是我的目光不只局限在积极举手的孩子身上。有好几次,小于实在是熬不住了,举着手连说:“老师我知道,我知道。”后来我在活动的评价中否定了小于的这种行为。小于举手插话的行为日渐减少,同时他举手发言的次数也减少,没过多久,小于几乎不回答问题了。

  这可把我急坏了,我找了一个机会问小于:“现在,我怎么看不到你发言呀?”“尤老师,我不想。”“为什么不想,你以前不是很积极的嘛?”“现在老师都不叫了,举手也没意思,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听了小于的这番话,我大吃一惊,没想到小小年纪竟有这样的想法,我马上告诉他老师不叫你不是因为不喜欢你或者你不好,而是每个小朋友都要有回答的机会。回想自己的做法看来我有些矫正过枉,为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忽视了小于这样能力强孩子的长处,没有尊重受欢迎幼儿发展的优异现实。

  为了兼顾全体,又能照顾到像小于这样的个体。在集体活动中,我把问题进行难易的划分,难的部分可以多给些机会给小于。在关注到每一个幼儿的同时,尽量给小于展示的机会。很快小于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发言

第16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自理能力的技能。把一些劳动技能与游戏相结合,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是较为合适的。如“系扣”训练:我们利用布贴游戏的形式进行。首先将大树和树叶贴好,在适当的位子订上扣子,用布剪好不同颜色的水果,并在上面索上扣眼,然后让幼儿给大树系上果实。诸如此类的训练还有系小动物,系美丽的花等。幼儿兴起盎然,很快就学会了。

第17篇大班教育教学随笔

  作为老师,我们使用最多的一种教育手段就是表扬。特别是在提倡正面教育的理论大环境下,我们更是把表扬用到了极致,上下嘴皮轻轻一盅,一句表扬的话便毫不费劲地出来了。

  表扬——有时以一种极其休闲的方式出现,好比吃瓜子吐壳。如看到孩子的图画,可以不假思索地说一句“不错,画得很好”,或者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声“你真乖”。这样的表扬在上班八小时内可以频频出现,不费力、不用心、不讲究技巧,只要嘴唇运动。说者无心,听者高兴。

  表扬——有时也会被说者以隆重推出的方式出现 ! 这就好比穿正装,经过洗、烫、配、整等步骤,这才亮相。这样的表扬,不滥:一般都是预备好的,经过思考和计划,表扬的语句也是颇费一番斟酌。有时在集体面前进行,有时以单独谈话的方式。这样的表扬都是老师为了达到一种目的。说者有意,听者激动。应该说,一个善于表扬的老师是一个好老师,是一个懂得给予孩子温暖和鼓励的好老师,是一个愿意给孩子阳光,让他们灿烂的好师长。我一直在做这样的老师。

  但是,当我看了毕淑敏作家的一篇文章《请为你的夸奖道歉》后,我开始反省自己,甚至开始为自己曾经那么无所用心的表扬感到不安。文中提到的为夸奖道歉是因为:她一个朋友出国到一个教授家做客,夸奖了教授家 5 岁的女儿长得漂亮,非常可爱。但是,那位教授很严肃地对她朋友说:“你应该为你的夸奖道歉。你伤害了我的女儿,因为天生的美丽是不值得夸奖的,那样她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成了误区。如果你想夸奖的话,微笑和有礼貌是可以夸奖的。”这样一篇文章不能不令我震惊 ! 因为在我们周围,有太多这样的表扬了:关于漂亮、打扮的表扬声不绝于耳。有夸奖眼睛大而有神,皮肤白嫩光洁的;有夸奖穿着搭配和谐,一身时尚名牌的……当我们成人陶醉于外在美和富贵时,我们的孩子呢 ? 也被引人了沾沾自喜、妄自尊大的虚荣中。这样的表扬是误导啊 !在幼儿园里,我们还能见到这样一种孩子:特别乖巧、听话,把老师的话当圣旨,小朋友之间也从不打闹,偶尔发生争吵,即使自己是正确的,也总是牺牲自己的利益,谦让对方。这样的孩子,我们也常常表扬。表扬他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表扬他听老师的话,懂得安静。但是,从心底里想一想,你的孩子如果总是这样地生活在集体中,你会表扬吗?或许,你会着急:着急他没有主见,胆小懦弱;着急他过于循规蹈矩,呆板拘谨。

  事实上,我们的表扬也同样把他们引入了误区:老师的表扬不断强化着他们的“乖孩子”行为 ! 他们有时甚至连基本的要求都不跟老师提,就怕坏了自己乖孩子的形象。他们的自我,在表扬声中被一点点抹去。“孩子不是一件可供欣赏的瓷器或是可以不负责任随你乱夸的动物,他们的心灵像很软的透明皂,每一次夸奖都会留下划痕。”幼师朋友们,请对我们的表扬负责。

相关文章

《随笔幼儿园大班3篇》:随笔幼儿园大班第1篇  看到此刻的孩子进入图书馆的自如,不由得让我记起小时候对图书的奢望……  那还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每一天最大的奢侈就是看小人书,有幸

《幼儿教学随笔100篇大班》:幼儿教学随笔100篇大班第1篇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教育随笔1  “小猫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在一次小班音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游戏情节发

《大班教师随笔30篇》:大班教师随笔第1篇  1、有趣的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自由分散活动,我刚走出活动室,就听到一群小朋友围在一起大声地说:“哇塞!好漂亮呀!”“对呀,真好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