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大班教育随笔

幼儿园教育随笔:关注区域活动中的细节

日期:2022-04-30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教育随笔:关注区域活动中的细节,是优秀的大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教育随笔:关注区域活动中的细节

1、幼儿园教育随笔:关注区域活动中的细节

  教育随笔:关注区域活动中的细节

  一、 游戏开始时 “风波不断”

  升入中班后,孩子们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了不少,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了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把选择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我们会事先让孩子自由选择相应的游戏区域,并在简单讲解游戏规则后,直接让孩子们塞好椅子,进入区角进行游戏。但这种“集体行动”的方式,看似简单、省事,却也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各种“风波”层出不穷:

  “老师,我们科学角多了一个人”

  “宁宁她插的是益智区,怎么跑数学角来啦!”

  “老师,今天银行里怎么没有人?”

  ……安静的教室里传来了各种各样的告状声。

  事后我也进行了反思,怎样让孩子们在游戏开始时的常规更稳定有序呢?我做出了初次的尝试,即采用孩子“分组轮流进入游戏区”的方式开始游戏,果然这样做以后,直接避免了许多小摩擦,但同样存在问题,那就是无法检验幼儿是否玩对了区角?每个区角的人数是否正确?经过再次的深思熟虑,我又一次调整修改了这一方式,决定用每个“游戏区角的名字”轮流请孩子进入区角游戏,这次的尝试终于见效了,幼儿进入区角游戏时更安静、有序了,更重要的是老师能直观、迅速地检查每个幼儿是否玩对了区角或检查每个游戏区的游戏人数是否正确,一举多得。

  分析:

  这是幼儿区角游戏时的一个开始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简单的细节。作为老师,我们清楚地知道孩子从小班的“到区角直接挂牌选择游戏”到中班的“自主选择游戏区角并进行游戏”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这不仅要要求幼儿理解“区角标记”与“区角”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在插排时还要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准确判断还能不能选择该区角,所以用“区角名字轮流请”的方式,既能帮助幼儿反复巩固对区角位置;又能判断人数是否正确,减少了许多麻烦,可以说更简单、合理、高效。孩子们在安静的游戏氛围中亦会玩的更专注、更投入。

  二、 区角内争吵声频频

  当孩子投入区角游戏时,由于他们谦让、分享意识薄弱,缺乏合理分配空间的能力。当几个孩子挤在一起紧挨着游戏时,玩着玩着便会因为争抢游戏材料、拥挤等原因而发生争吵,在这种干扰下,孩子的情绪、注意力等自然受会到影响而无法集中。

  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我在组织孩子开展游戏前,加强了孩子的规则意识,同时又通过“情景再现”“组织幼儿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了各种交往技能, 如,“2个人同时争抢一份材料该怎么办?”“几个人同时争抢一份玩具该怎么办?”在大家的讨论声中,我们一致认为,“剪刀石头布”、“黑白电视机”等游戏以及“相互商量”等方式都能解决孩子争抢材料的问题。第一次的调整的确解决了因选择材料发生的争吵,但在区角中游戏操作时,还会因为孩子都挤在一块,缺乏充足的游戏空间而矛盾频频。既然找到了问题所在,接下来便要对症下药。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事先对每个区角内幼儿的座位进行合理适宜地分配,并在相应的摆放椅子的位子上贴上红色方块标记,这样既给孩子一个暗示的作用,也还给了他们一个充足的游戏探索空间,避免了许多干扰,使他们能更专注地投入游戏中。

  分析:我们知道,即使是中班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如“抢材料”“抢位子”等情况,势必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活动效果。但注意到了这些细节,我们通过“强化规则意识”“在区角内贴标记”等方式巧妙地化解了这些矛盾,同时还给了孩子一个安静的游戏空间,让他们尽情徜徉在游戏的海洋中,动手动脑,从而获得各种知识经验。

  三、 游戏结束时材料混乱不堪

  每天区角游戏结束的时间,是最让我们头疼的,因为孩子们在听到音乐整理收拾材料时,即使有了各种点和线的标记,但为了追求速度,还是会很随意地就把材料往柜子里乱塞,最后导致游戏材料混乱不堪,有时甚至会影响游戏活动的再次开展。

  对于这一情况,我事后也进行了反思,发现可能“点”“线”标记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太抽象化。为了给孩子提供比较具体的、更形象的参考依据,我将“点”和“线”改成了各种游戏材料的实物图,这样一来,孩子们在收拾材料时也能对号入座,有理有据了。但问题又来了,在数学角玩扑克牌时,聪明的昊昊频频发来“求救”信号,“我的纸牌缺了,玩不起来”!原来昨天游戏时,小朋友在收拾时把两份纸牌材料都混在一起了,所以影响了其他孩子的再次游戏。在关注到了这一细节后,为了避免这一因素的干扰,决定在纸牌的背后贴上两种不同的标记,这样孩子在游戏结束后,只要按纸牌背后的标记特征轻松的分分类,并把材料收拾好。当然这一举动,不仅能培养孩子做事耐心的行为习惯,也是孩子们游戏再次顺利开展地保障。

2、幼儿园教育随笔:废纸盒在体育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发展体能、提高其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纲要》中教育内容的健康领域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对其加以适当的加工就能够将其“变废为宝”,制作出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的教玩具。本学期,我们结合班级自身条件和需要,调动家庭和社区的资源收集了大量废旧的纸盒、纸箱,充分挖掘纸盒的游戏利用价值,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活动中不仅锻炼了体能,动作越来越灵活、协调,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丰富了感知觉的经验,使其从中得到了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并且能让孩子们懂得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废弃的物品都可以进行再利用,有助于其节约、细心、环保等好习惯的引导和养成。

  (一)齐心协力,收集纸盒。

  纸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在投放的材料本身来看,废弃的纸盒不仅容易获得,而且具有经济、环保、可重复利用等特点。本学期,我们结合园内自身条件和需要,调动可利用资源收集了大量废旧的纸盒、纸箱,在收集过程中家长孩子表现积极,有的家长反应孩子在家现在就像“捡垃圾”的,看见家长扔一些纸盒时就会进行阻止:“带到幼儿园,我们有用的”,我班的陈裕涵家长是超市员工,她利用工作之便将废弃的大纸箱整理好带来幼儿园,为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我们的老师购买了家电,也毫不吝啬地将大纸箱带来学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大小小的纸盒堆成小山了。在收集纸盒的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废弃的物品都可以进行再利用,有助于其节约、细心、环保等好习惯的引导和养成。有了原材料我将对其加以适当的加工就能够将其“变废为宝”,制作出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的教玩具,充分挖掘了纸盒的游戏利用价值。

  (二)制定实施方案,达成目标。

  学期初,我们对本年龄段的孩子体质发展水平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重点从玩纸盒活动的开展,做到了由浅入深,有易到难的渐进过程。在活动指导方面我们注重集体教学新的方法,单个具体指导、手把手教练的方法,使全体孩子掌握了玩纸盒的基本方法。具体实施计划:1.2016.9.19-10.18——助跑跨跳,2.2016.10.19-11.18——单、双脚跳,3. 2016.11.21-12.9——滚、爬,4.2016.12.12-2017.12.23——手脚协调,5.2016.12.26-2017.1.13——身体平衡,6.学期综合——跑、跳、钻爬、平衡综合,有了明确了目标我们的活动也就有了方向,朝着这个方向带领着幼儿共同努力,达成制定的目标。

  1.实施计划1——助跑跨跳 活动内容主要是:1.助跑跨跳过不同高度、厚度的纸盒,发展弹跳力。2.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盒子的高度。3.勇于挑战自我、展示自我、战胜困难,体验成功的喜。在练习过程中,我开始设定纸盒高度是22厘米,这个高度对于全体幼儿孩子能轻松完成的,加大难度,纸盒高度调整为28厘米,这样的高度80%的幼儿能完成,那么28厘米对于20%的幼儿来说还是有难度,对于这80%的幼儿还能再次加大高度,通过观察进行合理调整高度到35厘米,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发挥到了极致。活动中不同高度的纸盒,幼儿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结伴、自发尝试,教师不加干涉,这使幼儿有了安全感和控制感,他可以从最容易的开始,在自己认为有把握时加大难度,他们也可以从中等难度开始,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孩子不再害怕失败,或者不能胜任老师的要求,也没有勉强和为难,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按自己的进程开展活动,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

  2.单、双脚跳——袋鼠跳,我们将活动创设了袋鼠跳摘果子的活动情景,我开始设定纸盒高度是22厘米,这个高度看似不高,但在幼儿活动中发现还是有难度的,有50%的幼儿能双脚并拢跳过盒子,还有30%的幼儿用跨跳的形式越过了,还有20%的幼儿双脚跳没有越过盒子,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又制作了高度为16厘米的障碍,将不能掌握双脚跳的幼儿重点进行指导,现在100%的幼儿能掌握双脚跳的基本动作,有个别幼儿不能跳过22厘米的高度。单脚跳的练习也是和双脚跳的方法一样,高度要低于双脚跳的高度,80%的幼儿能单脚跳过18厘米的高度。

  3.滚、爬——车轮滚滚滚,创设了车轮滚的活动情景,模仿车轮滚通过一道道宽窄、高低不同的障碍。用不同宽窄、不同长短的纸盒制作成车轮的形状,幼儿用不同的“车轮”进行自主游戏,有站着向前“滚”、有爬着向前“滚”、有两个人一起爬着向前“滚”、有的3-4人站在盒子内“滚”,玩的方式真是多种多样,100%的幼儿能积极参与游戏,通过比赛60%的幼儿能“滚”的又快又直手脚协调能力比较强。

  4.手脚协调——巧过河,创设了过河的游戏情景,通过合作渡过一条条湍急的河流,练习身体平衡,活动中幼儿能有合作精神将纸盒片从最后一名幼儿传递到最前面一名幼儿,能在规定时间2分钟内8人一组完成“渡河”任务。

  5.身体平衡——穿着大鞋,幼儿脚穿牛奶盒制作的“大鞋子”进行行走、爬坡、绕障碍物,个别幼儿平衡力弱了一点,在爬坡时鞋子穿不稳,在熟练的情况下增加难度,将两至三个“大鞋”连在一起,让幼儿尝试两人、三人合作平移走“大鞋”,这需要幼儿之间的配合了,开始步伐不协调,经常会出现摔跤现象,大家商量在走的时候嘴巴里喊口号:“1、2、1、2、1……”在口号声中感觉步伐整齐了.

  6.学期综合——跑、跳、钻爬、平衡,学期结束我们将一学期的纸盒玩法综合在了一起,创设了《小小探险家》的游戏,车轮绕过树林(纸箱做的车轮),钻爬过山洞(大纸箱),连续跳过水坑(小纸箱),助跑跨跳过小土坡(中纸箱)穿上大鞋爬坡绕障碍物(大鞋盒)到达终点。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乐此不疲,积极参与活动,从而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发展。

  (三)注重差异,材料选择讲适宜

  每个儿童是一个整体的人,是有着很大自我发展潜力的个体,他们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水平,有意识地设置材料的不同难度,让幼儿能自主地选择符合自身运动水平的活动方式,让他们不会因为难度太高或太低而失去兴趣,尽最大的可能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力。在“快乐的小鹿”的体育游戏中,我开始设定纸盒高度是22厘米,这个高度对于全体幼儿孩子能轻松完成的,加大难度,纸盒高度调整为28厘米,这样的高度80%的幼儿能完成,那么28厘米对于20%的幼儿来说还是有难度,对于这80%的幼儿还能再次加大高度,通过观察进行合理调整高度到35厘米,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发挥到了极致。活动中不同高度的纸盒,幼儿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结伴、自发尝试,教师不加干涉,这使幼儿有了安全感和控制感,他可以从最容易的开始,在自己认为有把握时加大难度,他们也可以从中等难度开始,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孩子不再害怕失败,或者不能胜任老师的要求,也没有勉强和为难,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按自己的进程开展活动,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

  (四) 创设故事游戏情境,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3、幼儿园教育随笔:在细节中演绎精彩家教

  教育随笔:在细节中演绎精彩家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给祖国培养出忠诚儿子的父、母亲,是给自己立下了活生生的不朽的丰碑”。是呀!我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超过父母,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没有哪个父母没有这样的愿望,但如何把自己的愿望化为将来的现实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的小孩现在在小学阶段,是一颗小的树苗,只要我们去呵护去关心,从许多的细节做起,尽到家长的责任,加上老师的悉心教育,我们的小树一定能健康地成长。

  有的家长认为把小孩送到了学校,那么教育就是老师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早就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中会像纸铸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早和不可替代的教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和家庭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我们做家长的不管工作多忙,都别忘了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教育人的工作。

  我们家汪奕彤和许多的独身子女一样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我们家长除了对她有良好的愿望以外,更从品德、学习、生活等许多的细节去关心她,教育她。我们家长希望从细节入手,量变导致质变:有好的品质、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好的身体、有一定的特长,快乐健康地生活。我们家注重她以下几个方面的细节教育。

  一、言教更身教

  好的品德和心理健康是应该是家庭教育中的第一位,而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行对小孩的生活起决定作用。家庭集体成员之间的道德、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关系,无不构成孩子最初的社会经验,而这对孩子的一生所起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在孩子面前打开的第一扇通向周围世界的窗户就是父亲、母亲的个人榜样。因此,父母的举止行动非常重要。首先,父母在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上做出榜样。我们家长注意在家庭中创造一种最有利于教育子女的气氛,那就是父母相互尊重、相亲相爱、对老人体贴关怀、对孩子的情绪和心情细心关注、对孩子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她的人格和自尊心、为人善良乐于助人。我们认为这样的家庭环境才能使孩子对人类美好的品质形成信念,内心充满平静和安宁。我们还有意识的将更为重要的东西教给孩子,那就是一些精神上的东西,如:勤奋、坚韧、豁达、协作、责任心、竞争意识等。

  建设“学习型家庭”,杜绝麻将等不良娱乐活动,给孩子以示范效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们怎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影响。我们家长自己每天坚持看书,不断的“充电”,经常是孩子和我们大人一起学习,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我们大人从不看电视,不大声喧哗,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是家长自顾自地看电视,甚至麻将而嘴里一再要求孩子:“你给我做作业去!”“你给我看书去!”“你给我……”。

  二、信任加配合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我们把孩子交到东降实验小学,交到沈建琴老师班上,就相信学校,相信老师,因为东降实验学校的老师是有很高教育水平,有爱心有耐心。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信任老师,同时也要和老师步调一致,只要是老师要求的作业,一定要求孩子保质保量完成,要求准备的学具、手工材料等,也一定想方设法准备好,让孩子觉得老师的要求是必须完成的。

  孩子自己选择的课外兴趣课,譬如古筝、书法,我们也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研究,督促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巩固,现在这两门课外兴趣班她很喜欢去上课。

  我们还支持她参加学校组织的课本剧、舞蹈、围棋等课外活动,鼓励她做好班长的工作,做好老师的小助手。

  三、养成良好的习惯

  都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家长感觉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未来帮助很大,譬如学习上好的习惯比单纯的分数有用,那如何培养好的习惯呢?我们家长尝试了小红旗,现在用的是家长和孩子自己对生活、学习分别打分,细分为吃饭、睡觉、看电视、做作业、检查及预习等方面,然后取平均分,一段时间达到多少分,奖励出去旅游或者买书,现在已经去过了常州恐龙圆、上海水族馆、华西村、苏州乐园等许多地方。当然去这些地方是开启孩子视野和思维的世界,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譬如我们和孩子约定放学到家先完成作业并且自己检查,等待妈 妈或者爸爸检查没有大的问题后允许当天看半小时儿童节目的电视,家长发现的作业中的错误不是直接和孩子说答案错了,应该是多少,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告诉她,而是告诉她自己再检查一下第几大题,让她自己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控制小孩的零食和饮料,基本不吃油炸类的垃圾食品,吃饭时候我们家从不开电视,吃饭就是吃饭,大人首先自己不挑食拣食,吃完饭我们最后要看谁的碗里没有吃干净。我们就是从孩子定时睡觉、起床,做作业要认真快速,做完作业学会检查,自己整理书包等细节入手督促孩子做好这些一件件说起来很琐碎的小事情,但孩子正是在这些不经意的小事中养成习惯的

  四、爱看书看好书

  为了小孩的学习和阅读,我们专门买了小学生的桌子和椅子,放在书房里,我们大人也比较喜欢看书,经常看书,有时候陪着女儿看些她喜欢的“格林童话”、“西游记”等书,这样和她也有更多的语言可以交流。现在汪奕彤养成喜欢阅读并能够有选择的读书的习惯,每次去图书馆练习古筝,她总要在书店看书,有时候拉也拉不走,许多次我们叫她在买一本书和买一样好吃东西选择其一时,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买书。同时,我给她订了《小学生数学报》(低段)、《快乐语文》、《我们爱科学》、《看图作文》等她自己选择的一些书刊,这样在她自己喜欢的基础上,她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说话的时候不经意间常冒出成语。

  五、挫折和吃苦教育

  中国有许多格言:“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让小孩吃点苦或者受点挫折也许对她的成长更有利。

  小孩说话最真实,有时候孩子回家会说妈 妈我们换个车子吧,谁家的汽车漂亮,有时候嫌学校的伙食比不上家里,有时候使小性子要买新的漂亮的衣服,有时候到超市要买这个那个,考试时候成绩好沾沾自喜,考试不理想甚至连考卷也不拿出,吃不得批评。

  现在我们家长有意识的让孩子知道工作的艰辛、赚钱的不容易,知道人的生活中有痛苦和悲伤,挫折、失败、困难总是与人结伴而行。

  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家长共同努力去完成,家长的教育是无法替代和选择的重要一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做家长的应该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从细节开始,在细节中去演绎自己精彩的家教。

4、幼儿优秀教育随笔: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孩子天生就是小探索家,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但他们身体的协调性比较差,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弱,所以磕伤、碰伤是难免的事。另外,在孩子们身边总是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甚至还有一些意外,所以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应从常规习惯开始。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对,怎样做不对。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但他们的身体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影响,若不利用游戏规则约束,则可能造成意外事故。

  一次在户外玩大型玩具---滑梯,我在一旁看护。眼前的情景真是热闹非凡。孩子们什么玩法都有:头朝下滑的,从下往上蹿的,倒在滑梯上擦的,很多人挤在一起的……看到这些,我极力强调方式,注意安全。但是没几个听的。我只好让他们停止回到了班里。孩子们都不懈地问:“老师,怎么刚玩一会儿就不玩了呀?”我说:“因为你们没有好好的玩。”在班里我结合实例告诉他们怎样玩安全,并让他们讲出了刚才自己不对的地方,孩子们终于懂了,如果不注意安全,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

  户外活动的玩攀登架、滑梯、跷跷板等大型玩具很容易出危险,我们应提前教给孩子正确的玩法。此外,平时多带孩子玩一些锻炼协调性的游戏,让他们逐渐学会控制好自己的身体,让每个孩子都安全健康的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5、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科学活动中营造和谐宽松的心理环境

  幼儿园教育随笔:科学活动中营造和谐宽松的心理环境

  《纲要》提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孩子参与交流活动”,在心理环境中,支持是帮助幼儿实现交流的保障,而鼓励则可以调动孩子参与交流活动的积极性。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他们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有趣的内容,丰富的材料,在和谐、宽松、愉快的环境氛围里,心理上有了安全感,能使他们无拘无束的集中精力探索和发现。即使在探索中遇到失败,教师也不要轻易责怪他们,而要在某些科学意义上给予支持,以免挫伤他们主动探索的积极性,让他们明白科学探索本身就难免失败,而正确面对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成功才会更加珍贵和让人兴奋。如在自然角种植“蚕豆”的活动中,有的幼儿把蚕豆放在泥土表面上、有的把蚕豆倒插在泥土里、也有的把蚕豆浸泡在一大杯水中,对于他们不同的种植方法,我们教师可不必急于训斥,而是要在以后引导幼儿观察蚕豆的生长变化中让幼儿了解正确的种植方法,让幼儿在自己观察中发现自己种植蚕豆中存在的问题。

  在科学活动中有时还常会遇到一些爱提问的孩子,对于他们五花八门的提问,不能胡乱的解释搪塞,不能一口回绝,教师要有耐心,要认真、正确地解答,并引导他们探索和参与活动,通过自己的操作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多用“你能行”“让我们一起试一试” “你想用什么办法?”“你说呢?”等鼓励启发的语言,从心理上支持和鼓励幼儿,树立自信,成为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坚实后盾。

6、幼儿园教育随笔:在生活细节中,帮孩子们建起沟通的桥梁

  幼儿园教育随笔:在生活细节中,帮孩子们建起沟通的桥梁  在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总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善良、宽容与理解,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在孩子们的故事中,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老师,只要适当的加以引导,就会让孩子们有不一样的收获。  小朋友们都在洗手准备进行水果餐,铭铭一脸不高兴地来找老师了:“老师,康康老拽我衣服,我的胳膊都有点疼了,我没惹他!”老师说:“你可以让他跟你道歉啊!”铭铭:“你是老师,你去说”,说着就拽着老师的袖子往厕所里走,但是老师并没有为之所动,而是说:“今天老师给你这个权利,你自己去让他跟你道歉好吗?”铭铭转了一个圈之后,又折回来了,不过这回是一脸的难为情,说:“还是你去说吧!我不知道怎么说!”老师说了:“别紧张,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呗!”铭铭还在犹豫,这时牛仔从旁边看见了说:“什么事?要不我陪你去找他吧,我知道该怎么批评人,我让他跟你道歉!”这时铭铭也有底气了,两个人从厕所门口找到了康康,刚开始康康还是乐呵呵地,一副等着他们来的样子,可是等两个小朋友走近了之后,同时站在了康康的前面,而且都是一脸的严肃,牛仔先说了:“你先说这件事情你做的对吗?你必须得道歉!”铭铭说了:“对!必须得道歉!”康康先看看牛仔、再看看铭铭发现:两个人都很认真,一点开玩笑的意思都没有。于是,嘴角一耷拉,说了:“对不起!我以后不这样了!”铭铭一本正经地说了:“没关系!”可是刚一转身,他就偷偷地咧嘴笑开了,完全不是刚才的样子。  这件事情只是暂时告了一段落,但是并没有完全结束。因为两个孩子平时都不是那种故意找“茬儿”的孩子,而康康属于心思单纯却又不太会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应该是有什么误会才对,于是老师先跟着康康去了厕所,发现康康再也没有了刚才的那副笑嘻嘻的样子,而是有点“落寞”,老师问他:“你喜欢跟他们玩吗?”,康康:“喜欢!”,老师:“那为什么故意去拽他们呢?”,康康:“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老师:“以后想跟他们玩就大胆的说出来,告诉他们“我想跟你一起玩”好不好?”康康:“嗯!行!”铭铭呢?老师找到铭铭之后问他:“你知道康康问什么拉你吗?”铭铭:“不知道!为什么呀?”老师:“走,咱们去问问去!”铭铭问康康:“你为什么拉我呀?”,康康:“因为我想跟你玩!”老师:“以后他再拉你的时候,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了,那你该怎么办?”张津铭:“我跟他玩!”,问题这才彻底的解决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尤其是孩子们互动的过程中,只因为不懂得沟通的技巧,不知道怎么跟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才导致了各种矛盾和误会的产生。作为老师的我们只有适时地帮孩子们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这些不同情境中,帮助孩子们一点点的积累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技巧,才能为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奠定基础。

7、幼儿园教育随笔:小班数学活动中的语言艺术

  幼儿园教育随笔:小班数学活动中的语言艺术  今天的活动是一节数学活动:找相同。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比较抽象,枯燥的。为了能够激发孩子学习数学活动的兴趣,我把活动预设为三个大环节:先出示水果宝宝,知道什么是相同,并了解找相同的方法,然后让孩子去操作,----“给水果宝宝送礼物”。在第一次的操作中,操作的材料是孩子们每天都接触的积木,最后一个环节是用蒙氏数学中衣服的卡片来操作,本以为从实物到卡片,这样的环节设计层层递进,以给水果宝宝送礼物的游戏情景,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的表现应该是不错的。  案例描述:  活动开始了,第一环节,就在我预想环节中,一步一步进行着,第二环节开始了,我先交代操作要求:“请你到箩筐中找两个相同的积木送给水果宝宝。”孩子们听到我的要求赶紧去行动。可是不一会儿,孩子们两手空空的回到座位上,只有几个小朋友拿着两个相同的积木给我看,看到这样的结果,出人意料!天哪!接下来我该怎么进行下面的环节呢?无奈,我觉得孩子们也许还不知道相同的感念,重新开始从“找相同的水果宝宝”开始,可我刚开始讲时,孩子们开始坐不住了,头一转向窗外,根本没心思听我讲了……  案例反思:  活动结束了,我不禁反思起我的活动,预想时,我已经把枯燥的数学活动创设成有趣的游戏了,为什么孩子到后来还是没有兴趣了呢?于是,我总结出以下两个原因:  1、受到旁边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次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只入园了两个星期,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们,他们都好动,对事物的兴趣不长久,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转移,这是由于幼儿的注意保持时间短暂这一特点决定的。在活动开始之后旁边小(二)班的孩子都在走廊里玩皮球,当皮球发出“嘭嘭嘭”的声音孩子们自然就会被这嘈杂的环境所影响。所以导致孩子们在听我的操作要求没有理解,注意力集中在外面别的班级的皮球上。  2、规则意识不够强。  孩子们刚进入幼儿园,从家庭个体活动进入集体活动的开始,是他们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孩子从各个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受到的启蒙教育不尽相同。他们年龄偏小,理解能力差,自我意识强,对老师提出的规则往往不能很好的接受。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遵守集体规则。所以当窗外有别的事情时,有的孩子会离开位子,去观察周围的事情。  3、老师的语言不够简洁明了。  细细回味我在活动中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为,突然发现在给水果宝宝送积木之前的操作要求似乎太过繁杂。虽然我已经把任务“找两个相同的积木”已经告诉给了孩子,但是在完成任务后,孩子们该怎么送?我都没交代,难怪孩子们会空手回到活动室,失去后面学习的兴趣,都怪我的语言不够简洁,导致这节数学活动的失败,如果,我在操作要求上能够再细致些,活动细节上考虑周全些,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活动钱准备几个箩筐,告诉孩子找到相同的积木放入相同积木的箩筐里。  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语言的艺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活动中去,特别是小班幼儿教师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具有趣味性。因为教师的语言表达上是够正确,明白,易懂,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影响到幼儿的思维发展。

相关文章

《6月随笔大班3篇》:6月随笔大班第1篇值日生随着学期末的来临,渐渐发现幼儿在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自我服务能力,但大部分幼儿缺乏责任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为了发扬幼儿的主人翁

《大班生活随笔200篇简短》:大班生活随笔简短第1篇  大班教育笔记简短100字(一):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发现桌子上有一大块馒头,我便问:“谁的馒头没吃完。”瑞瑞说:“不是我的,我的吃完了。&

《大班教育随笔简短19篇》:第1篇大班教育随笔简短  人生中的一道道门坎,迈过了就是门,迈不过就是坎。有的事情让我们很无奈,有的事情让我们很无助,有的事情让我们很无语——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能否挺过去,取决于对自己的信心。换个角度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