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大班教育随笔

大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对孩子多观察》

日期:2022-05-11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对孩子多观察》,是优秀的大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对孩子多观察》

1、大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对孩子多观察》

  “老师,我去厕所。”“老师,我大便。”每天听到最多的就是如此的声音,一开始我也没在意,可是每天都是这样,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是新来的唐淑娴。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其除了去厕所就是去厕所,呆在厕所不肯出来,不是大便就是小便,出来之后也不愿意回活动室,家长反映她在原来幼儿园老师反映很好,没有这些现象,而且也很聪明…… 经过多方分析,一是由于改变了环境,她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二是情绪紧张,不能很好合群,孤独;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老师对其不够亲近。针对这些原因,和家长共同制订了一些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淑娴比以前好多了,虽然还是不愿进活动室,但在老师的热情招呼下,还是能和其余幼儿一起活动。看到她的进步,我们都感到很高兴。我想,教师把爱心奉献给每一位幼儿,你就会得到快乐……

2、大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给孩子一个机会,让孩子动手去做》

  在父母和老师的眼中,孩子永远是宝贝,是不懂事的孩子,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老师和父母总是抢在孩子的前面挡了、做了,孩子无需付出,只需心安理得的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然而一次偶然,让我对孩子们刮目相看,发现宝宝长大了,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了。一天中午起床后,我让佳明小朋友去领点心,我和班里的另一个老师在整理床铺。不一会儿,佳明跑过来说:“老师,刚才我领点心的时候,听到咱们班的电话响了,我接了,电话是王老师打来的,我说你不在,她让你给她回个电话。”听到这儿,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抱起佳明亲了亲,夸奖他能干,是老师的好帮手。佳明自豪的说:“老师,不要小看我,这些事情我都能干,只是妈妈什么也不让我干。”听了佳明的话,我陷入了沉思,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也在一天天懂事,作为老师和父母,应该让孩子去尝试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擦桌子、扶椅子、叠被子等,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改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为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的平台,为我们在班里开展了值日生活动。每天安排两个小朋友做值日生,负责帮老师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一个月下来,有些家长反映,自从开展活动以来,有些孩子回家后不再是“伸手族”了,能主动帮父母干点家务活,变得勤快起来,家长很欣慰,都说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我们只有让孩子们放手去做,亲自动手装扮自己生活的空间,才能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生活的美好。

3、大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对孩子绘画活动的思考》

  幼儿常常画些连自己也说不出名堂,而又使大人感到莫名其妙的东西。这类画的出现,有些是由于技巧的拙劣,有些却是孩子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及创造性的表现。

  传统教学中,幼儿美术作品缺少创造性,其原因并非幼儿本身缺乏创造力。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总是教师先出示范例,然后再示范其画法,最后要求幼儿临摹。老师追求的是幼儿的作品是否与范例相同,幼儿只需机械模仿即可。这实际上极易扼杀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以前我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示范一些画,但结果所有的画都是与我的同出一辙。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可以说是没动一点脑筋,面对这种情况,我尝试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代之以有利于发挥幼儿创造力的感知——理解——创作的模式。起先,我仍出示范画,但到幼儿作画时,我就把画收起来。幼儿的作品开始有了一定的变化,常常会添加其他内容。再过一段时间,我索性连范画都不拿出来了,让幼儿自选画,等他们完成了,我再把我的范画拿出来与他们比较,结果发现他们的画张张不同,每张画都有自己的特色。幼儿还能看着画面讲一个个不同的故事,虽然这很有可能是我问他而即兴编出的故事,但那全是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像这种没有范例,但又有一定内容和范围的画,能表现出孩子特有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这是非常可贵的品质,应该给予保护、发展。

  幼儿美术创作的主要特征是表达自己的稚嫩而纯真的内在情感。因此,老师的评价方法对幼儿的想象和创造的再现与诱导很重要。首先,不能简单地用“再现、写实、逼真”这样的标准来评价幼儿美术作品,而应从创造的新颖性、独特性及绘画技能表现等方面来评价。其次,对作品的评价应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不宜采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横向比较,应从其个人的发展水平来评价。第三,尽量从正面评价所有幼儿的作品。千万别说“一点也不象”或类似的话。因为童年时代特有的想象、创造能力一经压制很难再萌发。

  因此,不管幼儿画什么,老师和家长都应鼓励幼儿独立想象和创造,尽量与众不同,尽可能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因为一件作品在成人看来或许没什么,而孩子却是认真的。

4、大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对孩子多观察》

  “老师,我去厕所。”“老师,我大便。”每天听到最多的就是如此的声音,一开始我也没在意,可是每天都是这样,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是新来的唐淑娴。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其除了去厕所就是去厕所,呆在厕所不肯出来,不是大便就是小便,出来之后也不愿意回活动室,家长反映她在原来幼儿园老师反映很好,没有这些现象,而且也很聪明…… 经过多方分析,一是由于改变了环境,她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二是情绪紧张,不能很好合群,孤独;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老师对其不够亲近。针对这些原因,和家长共同制订了一些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淑娴比以前好多了,虽然还是不愿进活动室,但在老师的热情招呼下,还是能和其余幼儿一起活动。看到她的进步,我们都感到很高兴。我想,教师把爱心奉献给每一位幼儿,你就会得到快乐……

5、大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

  所谓创造教育,简而言之是指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育。具体一点,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发明创造的规律和创造方法,发展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素质、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而言,创造教育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通过创造性组织幼儿教育活动,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的创造素质,为造就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的教育。

  近年来,幼儿创造力的理论探索、培养开发成了研究热点。虽然幼儿创造教育研究的对象及内容有所拓宽,但仍然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之一:急功近利,过分炒作,认为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间,人人是创造之人。”这一观点使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幼儿创造教育的“基础性”,认识到幼儿生活中的处处创造,不仅研究语言、思维领域的创造性,而且还研究艺术、社交活动、环境对幼儿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但是幼儿创造教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表面的描述阶段。在许多教育者看来,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培训”出来的。所以,人人都谈幼儿创造教育,个个都谈如何培养、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并且口号化,形式化的推广某种方法。实际上,这样会使幼儿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强制达到,致使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空间。

  误区之二:把创造力的培养等同于创造技能的培养。

  面对新世纪创造教育的要求,许多幼儿园在实施教育的活动中,均将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作为不可缺少的目标,但是由于一些教师的片面理解以及受到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影响,往往不顾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只一味地强调创造教育就是在原来教育的基础上搞点小发明、小制作。强迫孩子动手“加工”已做好的成品或者搞一些动手能力的评比,借以展现幼儿的“创造力”。如果孩子的动手能力强,便会称孩子为创造天才,而那些动手能力稍差和不会“加工”的孩子,会被老师批评:“看你笨的,不会创造,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做,你还能干什么!”这样断然地将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划等号,只会颠倒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创造想象、创造精神在培养幼儿创造力中的地位。

  误区三:把创造思维等同于求异思维。

  在幼儿创造教育中,老师为了培养幼儿“标新立异”的创造力却常常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地追求求异思维。笔者曾经去一所幼儿园见习,当时在上美术课,老师正教幼儿画小兔子,黑板上挂了一幅范画,所有的孩子都开始画了起来,老师在巡回指导时有些刻意地要求孩子画出与范画不一样的画:“红红,你怎么和老师画的一样,你不会自己想一个别的样子!”“亮亮,你怎么和丽丽画的一样,快改了!”。老师对与和别人不一样的画,在评价时,会大大鼓励,表扬幼儿,而对于相似的画,则反应平平,甚至有些埋怨,这难道是我们的创造教育吗?未免有些太刻意了,这样只会将“求异”变为一种目的,一味强调求异思维也会导致教育的偏要。

  幼儿天生就具有创造性,他们的行为和做事情的方式是与众不同的,当学龄前儿童进行发散思维的时候,他们的创造力应该得到鼓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具体帮助幼儿表现和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

  ●创造心理安全的环境,帮助幼儿适应变化。使幼儿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会受到打击和嘲笑,验证自己想法时不遭到孤立,能够在与周围环境不断交互作用中,显示出创造性的潜能。

  ●帮助幼儿认识到有些问题不是很容易能回答得出来的。这可以避免焦虑情绪的出现,从而激发创造力的发展。

  ●鼓励幼儿去寻求多种答案。使他们能对自己提出的答案进行比较,找出最适合这种情景的回答。

  ●奖励表现出创造性的幼儿。让幼儿认识到他们创造性的观点以及大胆、出奇的想象是受大人重视的。

  ●帮助幼儿体会创造带来的快乐。要让幼儿发现,在做某些事情时,自己能找到答案是件有趣的事情。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幼儿自觉积极地参与活动,使其创造的智慧和结晶在环境的刺激下激活起来。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存在,当孩子由原来喜欢质疑到“没有问题”,由入学时的“问号”到毕业时的“句号”,无不说明幼儿创造能力是能够开发也是最容易受压抑和挫伤的。让我们珍惜这种创造的存在,为培养创造型人才,迈好这关键的一步,使孩子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6、大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孩子的能力超乎老师的意料》

  晨间锻炼一直是幼儿游戏的美好时刻,特别是在分散游戏的时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何一种体育游戏器械进行游戏。

  小哲来到放游戏物品的篮筐边上,朝里面张望了一下,然后拿起一个羽毛球拍,又在里面捣鼓了一会找出一个羽毛球,然后来到场地上玩起来,他把羽毛球往上一扔,然后用羽毛球拍去拍球,球被歪歪的拍到了不远的一边,连续做了几次,然后他捡好球站在场地上朝四处张望,他看见我在观察他,然后朝我跑过来说:“周老师,我和你打羽毛球好不好?”我说:“好的呀。”然后我也去蓝框里找了一个羽毛球拍,和他找到一块比较空的场地上,我发球,比较准确的朝他拍过去,当我想他会不会接得住的时候,他反应十分迅速的回击,一下子就把球打了回来,我都没有来得及接住。我很惊讶,我说:“你好厉害哦,你会打羽毛球呀?”他说:“我在家里经常和我爸爸打羽毛球的。”我们又玩了一会,他回击的速度和力量都比较大,多数都是我没有接到。时间差不多了,我对她说:“明天我们继续打,再来决高下好不好。”他很高兴的收拾好了游戏物品。

  打羽毛球是一个十分有趣而且健康的体育游戏,但是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打羽毛球需要眼手身体的协调性,并且锻炼一个人的反应能力以及身体移动的速度,要求还是比较多的,中班的孩子会玩羽毛球的并不是很多,特别是像小哲这样比较调皮又不是很有耐心的孩子,平时他做操也不是十分认真,不太愿意运动身体,速度也不快,也不是很有耐心,没有想到他羽毛球打得还蛮不错,让我惊讶的同时也十分的高兴。

  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的家庭教育方式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平时父母与孩子多玩游戏,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一些,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可以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的掌握很多的技能,也能够提高幼儿的体能。

相关文章

《大班幼随笔反思3篇》:大班幼随笔反思第1篇  老师眼里有个我  大班的孩子虽然年龄不大,但调皮起来个顶个都是好手。英语课堂上,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设置了一个 “智力大冲关”

《大大班教育随笔200篇》:大大班教育随笔第1篇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  命令的口气  当今社会,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说一不

《幼儿园大班教学随笔40篇》: 第1篇、大班数学扑克牌教案反思活动目标: 1、运用编译、破解等游戏方式,复习巩固20以内加法、相邻数。 2、复习10以内的合成,锻炼幼儿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运算。 3、初步了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