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大班教育随笔

大班教育随笔记录《探索和发现有趣的现象》

日期:2022-05-22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教育随笔记录《探索和发现有趣的现象》,是优秀的大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教育随笔记录《探索和发现有趣的现象》

1、大班教育随笔记录《探索和发现有趣的现象》

  小蕾的仙人球烂死了,阿姨想把它扔掉,我制止了。我叫来孩子们,拿来小刀,怀着好奇,打算和孩子们一起探究烂死的仙人球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刚把刀子伸进泥土,想把根挖出,结果仙人球就倒了下来,根和球脱节了。“哎呀,根都烂掉了。”孩子们惊叹,“你看,那是烂的根。”小伟边说边用小手在花盆里拨着泥,“根是一丝一丝的。”接着,我就用刀子把仙人球切开,由于已经烂得比较厉害,所以切起来有点粘。还没切到底,就有黄黄的汁从仙人球里流了出来,“是它的烂肉!”“是它的汁!”当全部切开,他们才发现仙人球里面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刚才流出来的液体真是“烂肉”。他们仔细地看着,发现仙人球里面“竟然没有刺”、“有一丝丝的东西。”……

  “仙人球为什么会烂成这样呢?”我问。小伟说:“水浇得太多了,仙人球喜欢干的。”大家都点头,表示同意。“那以后你们会照顾仙人球了吗?”我又问。“会,要过很多时间再给仙人球浇水。”

  利用已经烂了的仙人球作观察的对象,不仅让孩子发现了烂掉的仙人球的内部结构(烂肉是黄黄的,还有一丝丝的东西),还思考了导致仙人球烂死的原因(水浇得太多)。观察是科学活动的“眼睛”和“窗口”,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形式。对幼儿来说,观察则是认识世界的基础,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幼儿才能积极主动感知周围世界,探索和发现有趣的现象,获取更多的信息。

2、大班教育随笔记录《“插嘴”现象之我见》

  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课堂偶发事件,在这些偶发事件中“插嘴”便是最常见的也是令教师头疼的事情,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孩子自制力差,经常在“熬不住”的情况下插嘴。 我班就有好多孩子上课喜欢插嘴,想说的话经常喊出来。有时还会异想天开,讲些牛头不对马嘴的话。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到两个政策: 首先,我们要允许幼儿插嘴,但不能随便插嘴。 教师应该在课前就强调好课堂纪律,让孩子知道回答问题要举手,老师点到名字才可以来回答,如果没有举手说出来就要受到惩罚,不可在课堂上再跟孩子讲纪律。在课堂上我们要做的是提醒孩子注意纪律,而不是告知孩子如何遵守纪律,对自制力差的孩子教师可以提醒一到二遍。 其次,尊重孩子的答案,让孩子轻松回答。 因为年龄的关系,孩子的答案不可能次次配合老师的问题,经常会出现所答非所问的现象,这时侯教师不能呵斥孩子更不能嘲笑孩子,我们要肯定孩子的想法,但是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这样,不仅仅是在孩子的答案跟我们的问题不相称的时候,老师的一句“哦”“好”“请坐”,我们要做的是用目光用语言真正的肯定孩子,孩子的答案好,它好在哪里,要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答案感兴趣,从而激发孩子回答问题的欲望。 在对待孩子上课插嘴这一现象,优秀的老师会想办法,随机解决。所以正确对待孩子的“插嘴”现象并合理解决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大班教育随笔记录《科学随处可见,要让孩子有所发现》

  当孩子问我们“为什么”时,我们通常是怎样回答的?是认真对待还是努力搪塞?我们为孩子的求学好问做了什么?在孩子的接受范围内,我们有没有引导他们发现更多他们所不知的事情?我们有没有利用身边的事物,帮助孩子发现自然世界的奇妙呢?当孩子表现出不同以往的行为时,请不要喝斥、制止他,应仔细地观察,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在孩子的小脑袋里,此刻正酝酿着一项“伟大的发明”。不要低估孩子的发现能力,孩子往往会注意到那些我们不曾留意的生活细节。对待孩子的疑问和困惑,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孩子“我们一起来探索吧!”与孩子一起探索,引导孩子发现,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然、认识生活,同时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肯定和尊重,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获得内在的自我肯定和自信心。

  在自然角中,我在高脚瓶和大罐头瓶里用泥土、沙和水分别种上泡上了大蒜。当时我没有告诉孩子们我的用意,而是告诉他们说:“老师在等待小朋友的新发现。”并鼓励小朋友说:“谁发现了秘密,可以随时告诉大家。”大概过了三四天,这天早上宝宝兴冲冲地过来向我汇报:“老师,我发现秘密了!”他急忙把我领到玻璃杯前:“老师,你看水泡的蒜发芽了!可土里的和沙里的没发芽!”听宝宝这么一说,有几个孩子赶紧过来观看。“老师,为什么种在土里的和沙时的还没发芽呢?”“等两天它就会发芽的。”听着孩子们热烈地讨论我在一旁会意地点点头。一天、两天、三天……一连几天过去了,孩子们每天都关注这些蒜头,时常给它们浇水换水。长出的蒜苗渐渐高了,种在土里和种在沙里的蒜头也陆续发出芽来了。“水里的蒜苗最高!”“我看到蒜头的根了,像老爷爷的胡须一样白白的。”又过了一段时间,沙里的蒜苗开始发黄了,蒜头也瘪下去了,再过一段时间,水里的蒜苗也开始黄了,“老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看到孩子们焦急的样子,我说:“别急,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三个蒜宝宝种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它们种的地方不一样,一个用在水里,一个在泥土里,一个在沙子里”“蒜头是咱们同时种下的,它们都发芽了,只是有的快有的慢,说明蒜头在泥土、沙子、水里都能生长。”我在一旁进一步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沙子里的蒜头瘪下去了?蒜苗也很快黄了?”“沙子不好浇水。”“不对,我每天都浇水。”“我们家的蒜头没种也会发芽。”“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老师,我知道了,沙子没有营养,所以蒜苗才会黄。”过了一会儿,齐齐大声说:“嗯,我明白了爷爷每次种花都要找好的土,还要施肥,这样花才能长的好,蒜苗也是这样。”通过近一个段时间的等待、观察、比较,孩子们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个个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4、大班老师教育随笔《有趣的点名活动》

  我班大部分孩子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一口的方言,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差,需要加强训练。我就引导小朋友在点名活动环节上,出现一个话题,让孩子围绕一个话题说。如:我喜欢的玩具等。在每周两个固定的生活点名时间,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一个个向大家讲自己最喜欢的游戏,新奇的发现,高兴的事情,也将自己不愉快的经历……。

  由于我的话题都是孩子的亲身经历或身边的事儿。因此,大事小事,不愁没有题材;而且讲起来富有真情实感。有话可长,无话可短,形式也比较灵活,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在这个活动中,小朋友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提高。一些平时上课从不举手发言的孩子,也受到了同伴的影响、带动,纷纷上来讲起来。有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孩子,一次津津有味地描述了昨晚他做的一场好梦。这以后“说梦”也成了孩子们喜欢说的一个热门话题。

  孩子在说的时候,教师认真倾听,孩子们会感到老师想知心朋友一样而倍感亲切。对讲的好的幼儿,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并指明他好在那里;发现语病或表达不清是,教师给以订正和引导。开始时,幼儿连“果”、“房子”等单词都不能用普通话表达。教师就边讲边教,让全体幼儿学说两遍。日子一长,用普通话讲故事这一条也坚持下来了。下课时小朋友们就是着用普通话与教师对话。

5、大班教育随笔记录《有趣的戏沙》

  幼儿园应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幼儿离不开游戏,并且幼儿具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因此,沙沙游戏更是获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及时的鼓励、适当的表扬、自然的引导,都能使幼儿从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班上开展了沙上建构活动“动物园”。第一次活动时,孩子们遇到的问题还真不少,刘佳音说:“陈老师,动物园里没有动物怎么办呢?李乐晨、王玉萍、王艳玲几位女孩子说:“陈老师,我们没有东西盖小动物的房子怎么办呢?”陈庆润说:“老师,没有海豚和海狮的家怎么办呢”面对小朋友的这么多的“为什么”,我鼓励他们自己去尝试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第二次活动时,我发现刘佳音带橡皮泥来做小动物;李乐晨、王玉萍、王艳玲等几个女孩子带来一大筐积木来给小动物盖房子;陈庆润带来一个空的塑料油桶,埋在沙地里做海豚和海狮的家。当然,这几个问题解决了,在活动中,他们又会遇到新的问题。不论他们提出什么问题,我总是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只有在他们确实需要帮助时,才给他们合适的指导。久而久之,他们再遇到:玩沙时,工具不够用了、沙上建构时找不到合适的替代物、活动中某一幼儿不小心把沙或水洒到另一幼儿身上了、沙上建构时小朋友们快完成的作品被一个顽皮的幼儿碰到了……等等问题时,我们就再也不用愁了,因为他们知道应该如何解决。

  人的一生会碰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处理,在幼儿期我们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小问题鼓励他们解决、处理,使其看见问题肯动脑筋解决。这对幼儿的成长是很有用的。在沙沙游戏活动中,他们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总是支持、鼓励幼儿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玩沙玩水,玩什么、怎样玩由孩子们自己决定,给了孩子宝贵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了交往技巧。让孩子们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能轻松愉快地尝试探索玩耍。

6、大班上学期教育随笔《孩子自主地去探索和发现》

  课间活动中,大家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有玩的,有看书的,有和朋友说悄悄话的,一切似乎都是这么自然。忽然,一声很不和谐的叫声引起了班级内的骚动来,紧接着,就听见“老师,你来……”还是这声又尖又脆的声音,我不自然地就皱起了眉头来,心想:“这个文文又是谁惹她了。”于是我问:“叫我有什么事妈?”这下文文突然做出贼溜溜的样子说:“老师,你来!”边说还不断地朝我这边挥手。她的这种神秘感不仅也让我有了好奇,什么事非要我亲自过去看啊?于是我朝着他们走了过去,刚走到就听文文说:“老师,你看,瓶子里的小蝌蚪长出脚来了。”我一看,真的脚出来,“哎呀,小蝌蚪先长出了后脚还前脚啊?”“后脚!”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这个问题记得在玩体育游戏时也是模糊了半天,当时随口一说看看我们班级里小蝌蚪到底是先长什么脚的,没想到孩子们并没有忘记,而是每天都在默默地关心着放在窗台上的小蝌蚪变化。

  于是几天后我又问了大家:“现在我们的小蝌蚪长出什么脚了啊?”“前脚啦!”孩子们兴奋地说,“再过几天它的尾巴就没有了!”大家又叽叽喳喳地讨论了起来。

  就这样,孩子们通过观察班级中的小蝌蚪很自然、很直观地就了解到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而这种获得与了解并不是老师地教授,而是孩子自主地去探索和发现,获得了新的知识,而老师则是像是一条线,把孩子们一颗颗如珍珠般的知识点帮助他们进行了串连、整理,整合了新的知识经验,而这种经验相信会让孩子们印象更深,更真!

7、大班教育随笔记录《探索和发现有趣的现象》

  小蕾的仙人球烂死了,阿姨想把它扔掉,我制止了。我叫来孩子们,拿来小刀,怀着好奇,打算和孩子们一起探究烂死的仙人球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刚把刀子伸进泥土,想把根挖出,结果仙人球就倒了下来,根和球脱节了。“哎呀,根都烂掉了。”孩子们惊叹,“你看,那是烂的根。”小伟边说边用小手在花盆里拨着泥,“根是一丝一丝的。”接着,我就用刀子把仙人球切开,由于已经烂得比较厉害,所以切起来有点粘。还没切到底,就有黄黄的汁从仙人球里流了出来,“是它的烂肉!”“是它的汁!”当全部切开,他们才发现仙人球里面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刚才流出来的液体真是“烂肉”。他们仔细地看着,发现仙人球里面“竟然没有刺”、“有一丝丝的东西。”……

  “仙人球为什么会烂成这样呢?”我问。小伟说:“水浇得太多了,仙人球喜欢干的。”大家都点头,表示同意。“那以后你们会照顾仙人球了吗?”我又问。“会,要过很多时间再给仙人球浇水。”

  利用已经烂了的仙人球作观察的对象,不仅让孩子发现了烂掉的仙人球的内部结构(烂肉是黄黄的,还有一丝丝的东西),还思考了导致仙人球烂死的原因(水浇得太多)。观察是科学活动的“眼睛”和“窗口”,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形式。对幼儿来说,观察则是认识世界的基础,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幼儿才能积极主动感知周围世界,探索和发现有趣的现象,获取更多的信息。

8、大班教育随笔《在探索中不断成长——报纸龙的发现》

  这周的龙狮馆要制作报纸龙,我投放报纸、即时贴、彩纸等,孩子们一下子被色彩丰富的新材料给吸引了,我还在展示区里放了一条制作完成的“报纸龙”。孩子们看到这条“龙”一下子兴奋起来,个个跃跃欲试。我没有告诉幼儿这报纸龙狮如何制作的,而是请他们自己先去观察,然后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活动开始了,通过协商后,几名幼儿先做了分工,文文负责卷报纸,杰杰负责粘,迦迦负责最后的收尾工作——装饰。过了一会儿,问题发生了。

  “用报纸怎么才能卷出“神龙”弯曲的造型呢?”文文有疑问了。

  “用手弯出龙的造型不行吗?试一试吧。”他们开始尝试,但发现并不能将造型固定住,看来这个方法失败了。

  “把报纸弯起来,用透明胶粘住行不行?”迦迦提出了建议。“那试试吧”几名幼儿又开始尝试,但是粘好后发现制作成的“龙”看起来是一段一段的,不自然,看来这个办法也不可行。孩子们有点气馁了,坐在椅子上不知道怎么办。

  “怎么样,你们成功了吗?”我走过去说。

  “我们试了好几种方法,可是龙的造型拗不出来。”迦迦无奈的说。

  “你们去看下老师是怎么做的吧。”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都围到了展示区。

  “我发现了,应该要把报纸卷起来,卷得紧紧的,头往上卷,身体往下卷,尾巴再往上卷,翘翘的,一边卷一边固定造型,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那我们试一试吧,说不定就是这样的呢。”孩子们又开始了新的尝试……

  大班幼儿喜欢尝试有难度、有挑战性的活动,所以在制作前我并没有告诉他们报纸龙制作的方法。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新材料十分感兴趣,而且在制作时能够协商、分工、合作、探索,当遇到问题时,他们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是非常值得表扬的。在幼儿的探索无果,兴趣低下时,老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正确、适时的引导能让孩子们产生新的方法,提高制作兴趣。这个活动利用报纸制作龙,不仅使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让我再次体验到:玩具材料不一定是最贵的才是最好的,价格不等于价值。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尤其如此,有时候,一块小石头胜过一辆汽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废旧材料的作用,制作出多种玩具,让孩子从玩中得到发展,满足幼儿需求。

相关文章

《大班幼师随笔3篇》:大班幼师随笔第1篇  九月二日是我们幼儿园新生入园的第一天,尽管我们幼儿园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让家长带孩子们早一天熟悉环境,和老师们交流情感;增派教师到小班照顾孩子,可还

《随笔大班3篇》:随笔大班第1篇  12月11号,我来到上会幼儿园参加幼儿园骨干教师“高效课堂教学”的展示活动,听了三个幼儿园骨干教师的课,尤其是前两节语言活动让我印象很深。在此,

《教育随笔4篇大班》:第1部分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钟爱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康健成长,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