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大班教育随笔

幼儿老师教育随笔《何不和孩子一起想象》

日期:2022-04-18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老师教育随笔《何不和孩子一起想象》,是优秀的大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老师教育随笔《何不和孩子一起想象》

1、幼儿老师教育随笔《何不和孩子一起想象》

教育随笔:何不和孩子一起想象

  进入幼儿期的孩子,想象随时都会发生。有的孩子经常在吃饭时说个不停,让爸爸妈妈感到很烦恼,觉得孩子老是不能够专心的吃饭。我的侄子乐乐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他平时话不是很多,可是一坐到饭桌前,就好像打开了说话的开关。

  又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乐乐先是迟迟不来,嫂子催了他好几次,才慢慢悠悠的从自己的房间里出来。等她坐下来吃第一口饭之后,马上又开始喋喋不休了。今天,他注意到盘子里又红又圆的小樱桃西红柿特别可爱,于是问他妈妈:“能不能用这个西红柿去喂非洲的大象?”

  这时,嫂子说了一句:“大象恐怕不行,你倒是可以多吃几个。”

  “妈妈,你说非洲大象的鼻子能把这么小的西红柿卷起来吗?”

  “我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快点吃。”嫂子有点不耐烦了。

  “要是大象吃了小西红柿会不会不嚼就咽到肚子里?”

  “赶快吃你碗里的饭。”嫂子已经有点发火了!

  “我想,大象一定会喜欢吃这种小西红柿的。”乐乐根本就不理嫂子说的话。

  看到侄子乐乐根本就不理会她,嫂子彻底的烦了,大声的吼道:“你再不专心吃饭干脆就别吃了。”

  “……”乐乐这才乖乖的闭上自己的小嘴巴,开始安心的吃饭了。

  看到这一幕,事后我也想了一下。其实,大人在吃饭的时候也老是说话,而且还有在吃饭时必须要说话的工作性午餐或晚餐。但大人们并不觉得说话有什么不对,相反,大人觉得自己应该说,有些话还只有在饭桌前才是最合适吐露的。

  而孩子们呢?他们一定也觉得饭桌是个发表高见的好地方,至少在这个时候,谁也不会马上走开,爸爸妈妈不能借口忙而不听。可不是吗?只要在这里坐着,不想听也得听。

  很多家长肯定也早就发现了,只要孩子的想象念头一动起来,就很难把他打断。不少孩子在享受美味的轻松气氛里,小脑子格外的活跃,我们作为家长,与其在饭桌上一遍一遍的催促他,和他生气,不妨顺着他的思路和他一起想象,这是发展孩子想象力的好时光,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良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2、大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和孩子一起成长》

  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 “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 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变的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

3、中班幼儿教育随笔《激发幼儿想象力,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

  导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不得是不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

  儿童绘画教育作为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一种形式,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个阶段对每个人来说,都具有信笔涂鸦的自发能力,它表露的特点是无意识的点线面集成,但这些简单的符号,却表示着孩子们心中所想之事。所以老师更应该把绘画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绘画作品中富有的创造力与鲜活的生命力。

一、以我之想变童之想

  1、给孩子想的机会

  幼儿的绘画往往喜欢把无生命的东西画成有生命的东西,把静止的东西画成运动的东西,把毫不相干的东西混为一体,这种不受约束的表达是孩子所特有的,这是最为宝贵的东西。然而,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却经常看到“一切老师说了算,幼儿围着老师转”的情景:老师在黑板上画个范例,幼儿们照葫芦画瓢。评价的标准也只注重技能的模仿和训练的成果,如线条画得直不直,圆圈画得圆不圆。在这种像与不像的标尺下,幼儿的自由想像根本无从谈起。其实孩子们的画就因让孩子做主,让他们自己决定要画什么。例如:在绘画百鸟园时我就让孩子们分组讨论要画什么,如何去布置自己的画面,如何让自己的画面更加的丰富、美观。孩子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充实了他们绘画内容。而在绘画过程中,我鼓励幼儿和别人画的不一样,同中求异,这样就不断开拓了幼儿的思维,所以孩子们画的鸟有的是在飞的、有的是站着吃虫的。在绘画结束后我开了个“小小座谈会”让孩子们在融洽的环境中尽情为大家描述自己绘画的百鸟园,让孩子经验得到及时的共享。

  2、给孩子做的机会

  赫尔巴特曾说过:最简短的回答是行动。那么我们就要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自己去做,实现自己的构想,在绘画的过程中我经常用鼓励的语言告诉孩子:“不要怕画的不好,只怕不去画。”让孩子了解只要是通过自己创作的画都是最好的。这给了孩子信心他们在画我爱家乡的活动中孩子们都用自己五彩的笔构建了理想中的家园。

  3、给孩子说的机会

  言语是心灵的家园,而绘画是孩子的寻求都要求

二、以我之趣变童之趣

  了解孩子的趣

  在画我的老师时就在悄悄地商议不知高老师变瘦了是什么样子的?(我很胖)于是我就抓住机会,让他们去画出我瘦之后的样子,孩子们的画出的我是各种各样,

  展示孩子的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不得是不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相反,如果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幼儿常常会在各场合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因此我经常让孩子自由结合,一起讨论绘画的主题。然后再进行作画。当我让幼儿作意愿画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很投入,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因此,我努力使画画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意愿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尊重孩子的趣

  孩子的艺术思维容易受他人的暗示,而当老师在说:“你画的不好、不像。”等否定性语言时,孩子就会对自己的绘画水平产生怀疑,长此以往会让孩子产生厌倦绘画,害怕绘画的现象产生。在孩子绘画时我们因鼓励孩子积极表现自己的创意,而不是责备和不满。

  有一次,我让孩子们画一幅题为“夏天”的想像画,结果有幅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幅画线条粗糙,布局凌乱,无技巧可言,更无任何背景,整幅画能看出来的除了一墨黑色和黄色的点点外,什么也没有,孩子将画交给我时,我笑眯眯地问:“你画的是什么,说给我听听好吗?”“我画的是下雷雨了……”孩子原本羞涩的表情变得兴奋起来。原来,孩子对我们看夏天的雷雨的情景记忆深刻,她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画中,那一个黑色色块是代表着天空中的密布的乌云、而黄色当然是闪电了。面对这幅深情依依的想像画,除了赞扬和鼓励外,我又怎么能苛求她画得像不像,画面是否完美呢?

三、以我之论变童之论

  另外,为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老师还应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实际上,自评的过程也是幼儿对自己绘画意图重新梳理与反思的过程。同时,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想法,都是他们进行再创造的灵感之源。幼儿对作品的评价即使很稚嫩、很不专业,但只要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其闪光点,表达出他们自己的意愿。老师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还可以用富有童趣的奖品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在教学中,我常常用一些富有童趣的印章或颜色鲜艳的剪纸作为奖品,不同的奖品代表不同的绘画水平,让幼儿自选。如布局饱满、色彩鲜艳、想像力丰富的作品就可以让幼儿选择最喜欢的一种奖品。这样把自评和自我奖励结合在一起孩子的兴趣也提高了。

  总之要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教师就要少干预,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那么我们孩子的心中的画会越画越灿烂。

4、小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秋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去“田野”》

  秋天里,我和孩子们来到田野里踏青,小绿苗在微风中摇曳生资,仿佛在向孩子们招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聚到了麦田边,仔细观察,发现拔节的麦苗长出了多层的叶子,他们有的将麦苗说成韭菜,就让他们摸一摸麦苗,潮硬扎手,再走到韭菜地边摸一摸韭菜,柔软顺手,很快区分开了春天里的麦苗和韭菜。

  来到草地上,看见小草抽出了尖尖的嫩芽,孩子们都抢着拔茅草的嫩芽,再找几颗苦菜,蒲公英,品尝到了野菜或香甜或苦的味道;来到堤岸上,搂一搂树身,感觉杨树皮光滑,柳树皮粗糙,孩子们还揣着“我与小树同成长”的愿望,种下了一颗颗小树苗,并为之浇水培土。

  来到果园里,桃花、梨花、杏花抿着嘴笑,风儿吹过来,花瓣儿落到了地上,孩子们别有情致地捡拾了很多放进了口袋里;麻雀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只有离它很近时才飞起来,孩子们呼呼地追着麻雀,直到麻雀飞高了飞远了才停下脚步;孩子们在沟渠上跳来跳去,在土坡旁爬上溜下。在花红柳绿的秋天里孩子们嗅到了自然界清新的气息。

5、小班幼儿教育随笔《和孩子在一起——哨子》

  早上,来的早的孩子们已经在户外活动了,整个院子里,五彩缤纷,孩子的欢声笑语,呼啦圈、跳绳、皮球的五颜六色把幼儿园装扮的很是漂亮。

  晚来的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蹦蹦跳跳跳的陆续来到,宫钏鸿宝贝来了,跑着送给鞠老师一个哨子,又说了一句话,鞠老师听不懂,无奈的看着我,我走过去,听了五遍也没听懂,顺着他的口音,说了几个词都不对,最后终于让我听懂了,这个哨子,是他用过的,要消消毒再用。这个时候钏鸿妈妈走过来了:“问我们在说什么?”跟钏鸿妈妈一说,大家都笑了,妈妈说:"宝贝回家说,牛老师也有哨子,岳老师也有哨子,就鞠老师没有,他要拿个给鞠老师."

  所以就有了刚才那一幕,多可爱的宝贝,真的让老师感动无比,太有心了,珍惜孩子这份感情!都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

6、幼儿老师教育随笔《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

  教育随笔: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

  期末,我在每个班分别约了6位小朋友来我的办公室做客。一直想记录他们当时生龙活虎的样子,现在回忆起来依然满是快乐!

  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把老师们的一日活动计划放在桌上,设计了和他们谈话的记录表格,大致从教育教学、生活活动、师幼关系、教师评价几个方面来观察了解孩子们的表现,借此了解他们的老师和他们的班风。

  教育教学比较扎实,通过询问孩子,老师们基本按照备课计划开展活动,孩子们生动活泼地呈现了他们在幼儿园所学的本领,自由自在地表现,大方自然地回答,声音洪亮地演唱,像极了一只只欢快活泼的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生活活动中洗手六步法的规范做法大班孩子们描述的淋漓尽致,中小班幼儿也能掌握主要的操作流程,饮水、如厕,组织有序。

  师幼关系方面最令人欣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当然,聪明的孩子们也不忘说他们喜欢园长老师,每位孩子都能说出哪位老师喜欢自己,每位孩子在班里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有自己爱的人,有爱自己的人,有自己的好朋友,这是一种怎样的幸福生活!!

  教师评价从评比栏的使用、值日生的执行、明星宝贝的产生,升旗手的担当等几方面进行了询问。大班的评价机制基本建立起来,孩子们对于评比栏的使用、明星宝贝的产生、每天的值日生说起来头头是道,可见,平时班级老师对各项活动的评价能围绕幼儿园办园思想做到科学到位。而中小班因为幼儿年龄的特点和教师操作的问题,评价机制相对不稳定,孩子们对于教师的评价目标及导向还不明确。

  孩子们喜欢和我交流,我也享受着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每天有天使般的孩子陪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7、幼儿教育随笔《和孩子一起玩》

  教育随笔:和孩子一起玩

  早上,空中的雪花漫天飞舞,我骑着自行车和孩子一起去上班。子婵说:“妈妈,给我堆个雪人吧?”我说:“行,但是今天早上来不及了,要等下午下午回家以后再堆。”女儿点点头。说完,我们娘俩就出发了。孩子高兴地一路走来一路歌。

  晚上吃完饭后,我独自一人到院子里给女儿堆雪人,因为外面太冷,恐怕女儿感冒,所以没有告诉她。可当女儿发现我时,她有点生气了,说:“你怎么不让我和你一起堆呢?我也想堆雪人”。说完,她到屋里拿了一把小铲子和我一起堆雪人,不一会儿,雪人的基本模样弄完了:用蛋壳做的大眼睛,用红红的辣椒做的长鼻子,用桔子皮做的嘴巴。“它还没有帽子呢”子婵说。“不用戴帽子”我接着说。“不戴帽子它会感冒的,我颜老师用三角形的纸做的帽子很漂亮。就做个三角形的。”我只好“服从命令”和她一起用报纸制作了一顶帽子,可惜,帽子太小戴不上,怎么办?我和女儿商量了一下:用塑料桶当帽子。子婵跑到屋里拿出一只塑料桶戴在了雪人的头上。一个“漂亮”的雪人堆好了。子婵说:“妈妈,我们堆的雪人有点像妖怪。”为什么?“它的眼睛太吓人了”,我接着说:“咱俩给它换上一双眼睛吧。”“别换了,这样也挺好看的,等爸爸下班回家吓他一跳。”虽然雪人的样子有点怪,但是女儿在院子里高兴地手舞足蹈,边跳边说:“我们堆雪人啦,我们堆雪人啦。”

  我在一边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心里想:以后孩子无论让大人帮他们做什么事,一定要事先和他商量,和他们一起去做,不要一手代劳,同时,让孩子去做,也能提高他们的各种能力。

8、幼儿老师教育随笔《何不和孩子一起想象》

教育随笔:何不和孩子一起想象

  进入幼儿期的孩子,想象随时都会发生。有的孩子经常在吃饭时说个不停,让爸爸妈妈感到很烦恼,觉得孩子老是不能够专心的吃饭。我的侄子乐乐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他平时话不是很多,可是一坐到饭桌前,就好像打开了说话的开关。

  又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乐乐先是迟迟不来,嫂子催了他好几次,才慢慢悠悠的从自己的房间里出来。等她坐下来吃第一口饭之后,马上又开始喋喋不休了。今天,他注意到盘子里又红又圆的小樱桃西红柿特别可爱,于是问他妈妈:“能不能用这个西红柿去喂非洲的大象?”

  这时,嫂子说了一句:“大象恐怕不行,你倒是可以多吃几个。”

  “妈妈,你说非洲大象的鼻子能把这么小的西红柿卷起来吗?”

  “我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快点吃。”嫂子有点不耐烦了。

  “要是大象吃了小西红柿会不会不嚼就咽到肚子里?”

  “赶快吃你碗里的饭。”嫂子已经有点发火了!

  “我想,大象一定会喜欢吃这种小西红柿的。”乐乐根本就不理嫂子说的话。

  看到侄子乐乐根本就不理会她,嫂子彻底的烦了,大声的吼道:“你再不专心吃饭干脆就别吃了。”

  “……”乐乐这才乖乖的闭上自己的小嘴巴,开始安心的吃饭了。

  看到这一幕,事后我也想了一下。其实,大人在吃饭的时候也老是说话,而且还有在吃饭时必须要说话的工作性午餐或晚餐。但大人们并不觉得说话有什么不对,相反,大人觉得自己应该说,有些话还只有在饭桌前才是最合适吐露的。

  而孩子们呢?他们一定也觉得饭桌是个发表高见的好地方,至少在这个时候,谁也不会马上走开,爸爸妈妈不能借口忙而不听。可不是吗?只要在这里坐着,不想听也得听。

  很多家长肯定也早就发现了,只要孩子的想象念头一动起来,就很难把他打断。不少孩子在享受美味的轻松气氛里,小脑子格外的活跃,我们作为家长,与其在饭桌上一遍一遍的催促他,和他生气,不妨顺着他的思路和他一起想象,这是发展孩子想象力的好时光,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良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随笔3篇》:幼儿园大班随笔第1篇  “小淘气”的转变  欣欣是咱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活动课上不光自我有好多小动作,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兄弟姐妹,孩子们常告他的

《幼儿大班教育随笔60篇》:幼儿大班教育随笔第1篇  1、有趣的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自由分散活动,我刚走出活动室,就听到一群小朋友围在一起大声地说:“哇塞!好漂亮呀!”“对呀,

《托班随笔19篇》:第1篇托班随笔  教育随笔: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  乐乐是我班的一名男生,聪明活泼又可爱。喜欢交朋友,课堂上积极发言,空闲时忙于穿梭在小朋友中间。一会儿在寝室,一会儿在活动室,跑来跑去,每天总是这样,有时不光自己跑,还要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