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观潮》第一课时教案及练习

日期:2022-05-22

这是《观潮》第一课时教案及练习,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材分析: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大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写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写景象,从“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其生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气势非凡,使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大潮的画面,感受到大潮的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读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笼罩、沸腾、水天相接、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风号浪吼、霎时”等词语的意思。

  2、掌握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通过抓重点词句、想象画面等方法品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并读出自己的感情。

  3、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和恰当运用比喻描写事物的方法。

  4、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优美词语。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学案:

  第一课时

  我的学习目标:

  1、我会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笼罩、沸腾、水天相接、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风号浪吼、霎时”等词语的意思。

  2、我知道本文主要讲了什么。

  3、我会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预习导学

  我的学习园地:

  读书

  1、

  一读:标生字,标自然段。

  二读:遇到不熟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读流利 。

  三读:读通顺。

  识字

  2、 我会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并在生字表旁组两个词语,不会的查字典。

  3、 我会把生字写得规范、端正。

  4、 我觉得应该注意的字是:(字形、字音、字义上的都可以。)

  理解

  5、 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笼罩: 人声鼎沸

  沸腾: 若隐若现:

  水天相接: 横贯: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 霎时:

  漫天卷地:

  查阅资料

  6、 我会查阅钱塘江的有关资料。

  7、 我能从电脑上观看“钱塘江”大潮的视频。

  8、 读一读下面的小资料,小组交流时用自己的话说。

  苏轼:“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因受太阳、月球引力影响和地球自转的作用,海面会出现潮汐,这是普通现象。

  在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涌潮最为壮观:

  一是因为这时太阳、月亮、地球都在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

  二是因为钱塘江的地形。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起潮时,海水从宽达100公里的江口涌入,由于两岸逐渐狭窄,湾内水面迅速提高,出现涌潮,加上钱塘江流出的河水因受潮水阻挡难于外泄,反过来又提高了湾内的水位,加强了潮势。

  三是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节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这也助长了潮水的声势。

  海宁县盐官镇是近代的观潮圣地。这里建有观潮台、观潮亭和镇海塔。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游客。为此,海宁市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观潮节”,现在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一大胜景。

  课堂研讨

  探究问题一:

  围绕钱塘江大潮,写了哪些景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段写了潮来前的景象,第三段写的是……

  巩固拓展

  一、 给下面的字注音。

  笼( )子 笼( )罩 逐( )渐 蒙蒙( )的薄( )雾 风号( )浪吼( )

  二、 学列提纲。

  《观潮》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描写某些自然景物,也可以按照这种顺序来写。如写雨、雪等。

  雨:雨前 雨中 雨后

  雪:

  想一想,还有哪些材料的文章可以按时间顺序写?

  第二课时

  我的学习目标:

  1、通过抓重点词句、想象画面等方法品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并读出自己的感情。

  3、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和恰当运用比喻描写事物的方法。

  预习导学

  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用横线勾出描写大潮来时江面的句子,江面 。

  2、用曲线勾出描写人的句子,通过“人山人海”体会到 ,通过“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体会到 。

  课堂研讨

  研讨问题一:

  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可以抓“横贯”、“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等描写大潮形态的语句来体会,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如:抓住两丈多高来体会,1丈=3.33米,我知道两丈有多高,相当于……

  可以抓“闷雷滚动”、“山崩地裂”等描写声音的词来谈。如:我听过一般潮水的声音,现在的声音是像闷雷滚动,感到……

  我还能读出我的感受。

  我还能从潮过后来感受……

  巩固拓展:

  读写结合:

  灵活运用“像、如、似、如同、仿佛、犹如”等比喻词,写一种熟悉的事物。(如天上的云、果园的里的水果、秋天的落叶。)

  盘点收获: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检查预习。

  1、 两人组方式合作读书。

  2、 三人组方式合作读生字,并交流识字窍门。

  3、 教师抽查读书情况,并随课文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4、 一个小组进行生字展示。

  二、 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课前,我们搜集并熟悉了钱塘江大潮的资料,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生介绍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师相机补充:钱江潮是世界著名涌潮之一,与南美亚马逊、南亚恒河并称“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在我国古代,就有观潮的习俗,苏轼曾有诗: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师引: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观潮。请同学们看课题,观是什么意思?潮是什么潮?观潮就是 (生答),通过题目,我们已经基本猜测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所以,我们在读文时一定要注意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围钱塘江大潮,作者写了哪些景象呢?钱塘江大潮又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呢?请同学们看学案的第一课时研讨问题。

  三、 研讨,整体感知课文。

  1、 生按学案提示小组合作学习。

  2、 小组汇报: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板书: 潮来前 潮来时 潮来后

  师提问:谁能概括地说本文主要写了钱塘江大潮的什么?

  师点拨写作顺序:在写钱塘江大潮时,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总结: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顺序特别清晰,其实,描写某些自然景物,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如写雨,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写?雪呢?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可以这样写?快把你想到的写到学案的巩固拓展上吧!

  四、 巩固拓展。

  学生做学案的巩固拓展。

  方式:学生独自做,组长批阅,教师针对出错多的进行强调。

  五、盘点收获。

  孩子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第二课时

  一、 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交流了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初步了解了课文,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围绕钱塘江大潮,作者主要写了什么?

  二、品悟课文,感受壮观。

  1、 品悟第一段

  引入:对于钱塘江大潮,课文开篇是怎样写的?短短的一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针对学生的回答点拨:

  关于“自古”:钱塘江潮从古代开始就很有名,苏轼诗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关于“天下奇观”:什么是奇观?(生答),奇观本已罕见,何况是天下奇观?真令人期待。谁能读出来?

  (设计意图:一是在学生头脑中埋下伏笔,激发学生深入品悟文字的兴趣;二是体会这种总起句的好处。)

  2、 观看大潮视频,创建视觉画面

  播放大潮视频,引导学生谈感受。

  总:真的是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实属罕见的“天下奇观”。

  (设计意图:学生对钱塘江大潮是陌生的,光凭借语言文字是很难在头脑中建构画面的,看了视频以后,有了生活经验,学生就容易根据语言文字建构画面,感受大潮的壮观,从而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3、 品悟文字,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

  师引:文中的作者就把大潮的壮观奇特生动具体地展现了出来。是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现在,就让我们静下心来,默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象画面,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大潮的壮观奇特。

  生先默读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小组展示:

  预设: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引导: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低沉的雷声轰隆隆地从远方天际传来,距离遥远,声音却很大,大潮的声音与雷声一样,从远处传来,当我们听见这闷雷一样的响声时,江面还是什么样?可见潮头离我们还很远很远,从那么远的地方传过来的声音这样大,真的是奇观。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引导学生理解“横贯”的意思,想象“横贯”的情景。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水枪,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引导学生抓住“两丈多高”“千万匹”“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来体会大潮的声势浩大。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时,适时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观看相应的视频,再次感情朗读。

  4、 从整体上体会大潮的壮观。

  刚才,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孤立的壮观画面,那么,作者是用什么词语(顺序)把这些画面连接成一个气势磅礴的短片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表示时间的词语,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总结:随着时间的变化,大潮由远及近,声音越来越大,形态越来越壮观。

  指导朗读:咱们一起来合作读读。我当连接员,读表示时间的句子,你们读大潮和人群的部分,可要展示你们的气势呦!

  引读:午后一点左右,大潮涌来,声如闷雷,形如白线,潮水越来越近,如万马奔腾,似雪岭涌来,气势恢宏,震撼天地,动人心魄。让我们再次读出它的壮丽风采。

  三、 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出示图片)刚才,我们领略的是白练横江“一线潮”,钱塘大潮,各个地段各有特色,有双龙相扑“碰头潮”、蛟龙脱锁“回头潮、月影银涛“夜半潮”,看到这些,你此刻有哪些感受?

  总:真的是“天下奇观”,真的是“江山如此多娇”。

  四、 学习写法。

  多娇的江山还需要我们用丰富的语言描绘下来。我们来看这些展现大潮雄伟壮观的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比喻的精妙以及比喻词的灵活。)

  引:大多是比喻句,作者充分运用比喻句,形象地描绘出了大潮的声音、样子。找一找,有哪些比喻词?以前,我们常见的比喻词有哪些?

  总:灵活运用比喻词,使句子显得更灵动。现在,让我们灵活运用“像、如、似、如同、仿佛、犹如”等比喻词,写一种熟悉的事物。(如天上的云、果园的里的水果、秋天的落叶。)

  五、盘点收获。(略)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