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6、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日期:2022-05-23

这是《6、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6、《北京的春节 》教学设计 刘海燕 [教材简析]

  《北京的春节》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语言质朴、生动,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本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解决学习上的障碍,包括字、词、句等,以便进一步学习课文。在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运用创设情境法、感悟品读法、读写结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在品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4.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重难点及突破办法] 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2、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春节的资料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诵读: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谈话导入,引出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引导学生自由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组织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教师重点指导“熬”“榛”“栗”的读音及笔画。 3.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4.设疑,释疑。(1)作者是以什么为记叙线索的?(明确:时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让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3)请找出文本中描写的重要日子有哪些?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 1.引导学生了解春节的时间和习俗。(1)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的?(2)阅读课文,填写学生活动卡。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理清顺序。 3.指导朗读课文,深入体会老北京春、节的习俗。 四、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北京的春节》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学、研1.设疑导读: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2.组织交流,体会领悟详略结合的写作方法。 3.引导探究:详略结合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4..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重点交流: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2)从“味 色 音”的角度来体会。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谈谈自己的体会。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三、展、练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2.启发思考:作者是运用什么写法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3.对比写法。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 拓展阅读:春节各地的习俗。 2.布置作业: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作文。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