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朱子语类》解读及评析

日期:2022-05-26

这是《朱子语类》解读及评析,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八卷本的《朱子语类》是一个大部头了。此书得成,黎靖德功莫大焉。书中对朱子言语及理学思想的记录,十分细致。朱子的讲解可以说鞭辟入微、多维周详,好处在于对所论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认识。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讲解也有一些反反复复、絮絮叨叨。这大概是同次讲解,不同人记录后汇总的原因。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同的读书人,都有可能从中找到自己心中疑问的那一个解答。

  这类事关心性修养的学术性著作,需要静下心来结合自身阅历细细地体味。“读者诚能服膺乎‘精择审取’之训,以为读语类之法,而又以‘滋入耳出口之弊’云者为读语类之戒,则庶乎可与共学矣”。然而闲暇有限,当以急务为先,其他七本还是留待以后再读了。

  1、本体的心,是天理的显现,叫做道心;人心可善可不善,流于不善,即是人欲。人的目的,从心方面说,就是要使人心服从道心,存天理而灭人欲。

  2、徒明不行,则明无所用,空明而已;徒行不明,则行无所向,冥行而已。

  3、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

  4、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底样工夫,如何得!

  5、如居烧屋之下,如坐漏船之中。

  6、万事须是有精神,方做得。

  7、不带性气的人,为僧不成,做道不了。

  8、开阔中又着细密,宽缓中又着谨严。

  9、如其窄狭,则当涵泳广大气象;颓惰,则当涵泳振作气象。

  10、“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11、知行常相须,...论先后,学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12、只有两件事,理会,践行。

  13、居敬是个收敛执持底道理,穷理是个推寻究竟底道理。

  14、如觉言语多,便用简默;意思疏阔,便加细密;觉得轻浮浅易,便须深沉厚重。张先生所谓“矫轻警惰”,盖如此。

  15、“温故而知新”,不是离了个故底别有一个新,须是常常将故底只管温习,自有新意。

  16、虚心观理。

  17、泛观而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18、读书,须看他文势语脉。

  19、中年以后之人,读书不要多,只要少少玩索,自见道理。

  20、放宽心,以他说看他说。以物观物,无以己以观物。

  21、后世之解经者有三:(一)儒者之经;(二)文人之经,东坡陈少南辈是也;(三)禅者之经,张子韶辈是也。

  22、先看语孟中庸,更看一经,却看史,方易看。先读史记,史记与左传相包。次看左传,次看通鉴,有余力则看全史。

  23、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

  24、人做事,须是专一。且如张旭学草书,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悟。若还是专心致志,如何会悟!

  25、“学者工夫只在唤醒上。”能唤醒,则自不昏昧;不昏昧,则自不放纵矣。...所谓存,所谓收,只是唤醒。...人惟有一心是主,要常常唤醒。

  26、人只是要求放心。何者为心?只是个敬。人才敬时,这心便在身上了。

  27、先立乎其大者。

  28、敬只是养底工夫。克己是去病。

  29、敬者,守于此而不易之谓;义者,施于彼而合宜之谓。

  30、逐日应接事物之中,须得一时辰宁静,以养卫精神。要使事愈繁而心愈暇,彼不足而我有余。

  31、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32、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33、血气之怒不可有,义理之怒不可无。

  34、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35、当字勿避事,亦勿侵事。

  36、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分明。

  37、“明明德”是知,“止于至善”是守。止者,止于是而不迁之意。须是灼然知得物理当止之处,心自会定。

  38、定以理言,故曰有;静以心言,故曰能。静是就心上说,安是就身上说。虑,是思之重复详审者。虑,是研几。致知工夫,亦只是且据所已知者,玩索推广将去。格,犹至也。

  39、穷理之初,如攻坚物,必寻其罅隙可入之处,乃从而击之,则用力为不难矣。

  40、理有正,有权。物理即道理。

  41、知止就事上说,知至就心上说。内无不周,内无不具,方是知至。

  42、知与意皆出于心。知是知觉处,意是发念处。

  43、以心验之,以身体之,逐一理会过,方坚实。

  44、只为一,便诚 ;二,便杂。

  45、致知,知之始;诚意,行之始。知与意皆从心出来。知则主于别识,意则主于营为。知近性,近体;意近情,近用。

  46、十事格得九事通透,一事未通透,不妨;一事只格得九分,一分不透,最不可。凡事不可着个个“且”字。“且”字,其病甚多。

  47、正心是就心上说,修身是就应事接物上说。

  48、明明德者,所以自新也;新民者,所以使人各明其明德也。

  49、若闲时不曾知得,临事如何了得。

  50、致知、格物,是穷此理;诚意、正心、修身,是体此理;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是推此理。要做三节看。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