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陈情表》实用教案

日期:2022-05-28

这是《陈情表》实用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注意作者的处境和在文中表露的情感。

  3、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设计:

  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传世名作,宜采取多种方法反复诵读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在古代,忠的思想也占据着人们的心灵,这就造成了有些人在忠与孝前的矛盾心理,到底孰轻孰重,如何选择呢?下面就让我们从李密的《陈情表》中寻找答案。

  二、作者简介: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三、解题:

  体裁: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

  “陈”是陈述的意思,情:(1)情况(事实);(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3)情理(忠孝之道)。

  四、整体感知:

  1、 学生朗读全文,注意划线字的读音。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 茕茕孑立 床蓐 猥以微贱 非臣陨首

  责臣逋慢 犹蒙矜育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五、分析第一段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1)学生齐声朗读

  (2)指导学生背诵第一段。

  总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那么他遭遇了哪些磨难和辛酸?

  父死母嫁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抚养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少年多病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无亲无戚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 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卧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3)品味文章当中所体现的情感:

  比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比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感人。

  作者这个“九岁不行”,又是“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又是缺亲无故,又没有童仆的清贫之家的几世单传的孤根弱苗的成长,饱蘸着祖母刘氏多少关顾之爱,倾注了祖母刘氏多少矜悯之情,耗费了祖母刘氏多少操劳之力!不妨说,祖母虔诚不渝地把自己全部的智慧、热血、精力乃至生命都放在抚养作者上面,读者怎不被浸透在一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氛围之中而对作者产生深切的同情呢?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 , 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下面我们来看下面的内容。

  六、分析理解第二段

  (1)学生齐声朗读第二段。

  (2)找学生翻译本段内容。

  (3)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后作答。

  问题:本段有一句关键语句,“泄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来找到它。

  提示:讨论得出:“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问题:结合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讨论分析,“进”难在哪里,“退”,难在何处。

  提示: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情。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这个结论含蕴精警,表面看来它有对武帝的忠敬之心,又有对祖母的孝顺之情,使武帝意识到作者的真情实感一一出自肺腑,句句有理,处处合情,部分地消除了对作者的某些疑虑。

  七、分析理解第三段

  (1)学生齐声朗读第三段。

  (2)指导背诵第三段。

  孝治大道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不矜名节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宠命优渥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祖母病笃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不能废远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3)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后作答。

  问题:本段第一句话在全段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提出一个终养祖母的“理论依据”,使之既合情合理又合法。

  问题:作者接着提起自己在前朝为官的经历,是否是闲笔?结合《陈情表》一文第一读者的特殊身份,深入探讨。

  提示:从历史背景上看,双方关系微妙。作者是前朝官员,陈情的对象是今朝的君主,为打消对方的疑虑,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人生目标就必须表明,此处一笔,不着痕迹,但却正是问题关键所在。

  (4)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提示: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5)品味体会作者的情感:

  比如: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比如: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李密,他聪明而又极其细心。他怕武帝认为以一般的孝敬长上为借口,实在为的是消极抗拒皇命,作者又一次综述了自己跟祖母血肉相连不可或离的紧密关系。他就紧紧的抓住“情”字做文章。因为中国自古奉行“幼有所依”、“老有所终”、“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伦理道德,所以,在祖母需要我养老送终的时候,我不忍心离她远去;可面对君主推举重用我的以生命也难以报答的恩典,我又不能辞却重任。忠孝难两全,进退皆难,实在狼狈!国与家,官与私,时时牵绊,去留两难。

  句句含情,又句句是理,凡深明大义之人,看后都会为其情所动,为其理所服,难怪武帝读完后会由衷地感叹:“士之有名,不虚然哉!”.随后罢召,遂了李密对祖母的终养之心。

  八、分析鉴赏第四段。

  (1)找学生翻译本段内容。

  (2)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后作答。

  问题:请找出本段中,作者直接表现陈请目的的语句。

  提示:“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问题:在前三段的情感充分表达之后,作者在第四段提出陈请目的之前还进行了许多铺垫,是否多余,为什么?

  提示: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作者先比较自己和祖母年岁,说明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然后提出“终养”的要求。再极其诚恳地说明自己的情况,是天人共鉴。表达自己对朝廷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忠心。

  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作者正是运用了最恰当的抒情方式,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诏”,允其不仕。

  九、总结全文

  第一段: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夙道闵凶

  第二段: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辞不就职

  第三段:提出以孝治国之大理。愿乞终养

  第四段:表明尽忠尽节之诚心。尽忠日长

  小结:为了达到“乞终养”的目的,作者首先陈述个人遭遇,祖母情深,作为陈情依据;继写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抬出孝治天下的理,同时剖明心迹,排除了不愿做官的政治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

  孝心无价

  作者: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

  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

  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

  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

  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

  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

  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

  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

  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

  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

  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

  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

  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

  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

  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

  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

  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