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搭石》第1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2-06-05

这是《搭石》第1课时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国著名诗人、作家刘章爷爷从小在农村长大,他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可最让刘章爷爷难忘的啊,不是这些美丽的风景,而是他家乡的搭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章爷爷写的文章第21课搭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1.师:在学习课文课文之前,老师先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出示词语,学习生字词:①自由读②小老师领读③检测读④齐读(强调多音字“间”“涨”)

  2. 指导书写“暴”。

  三、质疑课题,初读课文

  1.师:那同学们看看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质疑,师评价:同学们真会提问题)

  2.师:我们的问题从课文中来,也应该到哪里寻找答案?(课文)非常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出示朗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四、研读课文,感受美

  师:答案找到了吗?什么是搭石?谁来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学生汇报)其他同学找到了吗?(出示相应句子)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平整方正”“二尺左右” 指导朗读并体会家乡人们的用心。

  师:要是没有这个搭石,人们是怎么过小溪的?(脱鞋挽裤)什么是脱鞋挽裤?就是说人们出工时要(脱鞋挽裤)收工时要(脱鞋挽裤)赶集时要(脱鞋挽裤)访友时要(脱鞋挽裤)来来去去都要(脱鞋挽裤)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你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麻烦、不方便)

  师:那搭石好不好?(好)那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搭石的好以及家乡人们的用心。(齐读)

  师:我明白了,搭石用的石头其实就是非常非常普通,非常非常常见的石头,对吗?(对)这么普通常见的石头,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用了一句话来概括,请同学们快速地找出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出示图片让学生说)(预设:美丽的、特别的、难忘的……)

  师:它美吗?(美)美在哪?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美丽的波浪线画出你认为美的句子。现在请同桌之间把你认为最美的风景,读给同学听。

  师:你最喜欢哪道风景?(指名)(强调“一行人”中“行”怎么读?体育课上我们常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排成一行(háng)而这些在搭石行走的人叫一行(xíng)人。(齐读“一行人”)你感受到了什么?谁跟他找的一样,却有不同的感受?(学生再说)我们说体会一段话要抓住关键词,具体从哪些词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协调有序,仿佛看到了一行人在走搭石)那我们一起来走搭石怎么样?(道具当搭石,找一组的同学进行演示,解释“协调有序”)(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

  师:走搭石的人有没有人指挥?(没有)像这样没有人指挥,走得那么有序,动作保持一致,就叫做“协调有序”。而且这样走出来的声音是“踏踏的,像轻快的音乐。”(让学生体会“轻快的音乐”,既有节奏又美妙动听,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到这美妙的旋律当中?谁还想试试?还有两个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什么叫“清波漾漾、人影绰绰?”重点解释“绰”字。(出示解释供学生选择,出示图片加深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这画面美吗?所以作者说“给人画一般的感觉。”这是一幅都画了些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能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吗?(指导朗读,读时应该慢一些,温柔一点。)谁还想来试试?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时候,发出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这是什么描写?(动态)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属于什么描写?(静态)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家乡这道风景给我们带来的美。(齐读)

  师:周老师把它变成了一首诗,谁能美美地读一读?(学生评价)谁来挑战他?(学生评价)读诗时声音要高低起伏,我们一起配上音乐来试一试。(配乐朗读)

  师:真美,这是一行人走搭石的美景,这里让我们感受到了刘章爷爷家乡的风景很美。(板书:景美)那如果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呢?又是怎样一幅情景,又是怎样一道风景?(学生汇报)你觉得这道风景美不美?美在哪儿?(板书:尊老)具体是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谁有不同的体会?(理解“理所当然”。)

  师: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在课文中指什么?当年轻人提着很多东西过河时,遇上老人来走搭石,他会……当年轻人有事,急着河时,遇上老人来走搭石,他会……也就是说年轻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遇上老人走搭石,他们都会……因为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还美在哪?(学生汇报)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互相谦让)想象当时的情景,两人碰面会说些什么?(指两个同学模拟)这种事是不是经常发生?具体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总会,一定会,不只一次,每次都这样)这些事对家乡人来说是多么平常的啊,理所当然啊,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这段话,体会家乡人谦让和尊老的美好品质。(齐读)

  师:难怪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道风景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乡的景美,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乡人也很美。(板书:人美)他们美好的行为,美好的心灵,让我们深受感动。在我们的课文中还隐藏着搭石给我们带来的美,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作业:

  1. 回家后把课文美美地读一读。

  2. 寻找身边的美。

  板书设计:

  21 搭石

  景美 人美

  谦让 尊老

  美中不足,以思促进

  ——《搭石》的教学反思

  第十小学 周洁

  《搭石》一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像“搭石”一般在默默无闻中凸现。结合本课教材特点,我在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欣赏、升华。以“美”作为这篇课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一、以“寻找美”统领全文。

  这篇课文文字并不艰深,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本节课围绕“文中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呢?”展开交流和讨论。因为课文中蕴涵的美是有层次的,一是看得见的具体的风景美,二是看不见的家乡人的心灵美。让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二、以“欣赏美”感知全文。

  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美的画面时,脑际其实已经生成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此时,我适时地指导朗读,力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强化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也是师生,尤其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感悟后,再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课本对话的目的。美是永恒的主题,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教学,永远是一项充满遗憾的艺术。虽然在预设时考虑周全,但在实施过程中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一堂课下来,静心思索,感觉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

  我的语言不够精炼,细节上处理的还不够到位。如果语言再精炼些、自然些,这样课堂会更生动。作为一名老师应学会聆听孩子的心理和对话,这样的课堂才是最美,我一节课只想着下一个环节是什么,该进行什么了,忽视了孩子的答案以及正确的引导,不够灵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多吸取丰富的教学经验,升华自己的情感,锻炼自己灵活处理课堂的能力,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努力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希望我可以在教学这条道路上积极钻研,细心揣摩,戒骄戒躁,多吸取他人之优点,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取得更大的进步。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