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少年闰土》教学评析

日期:2022-06-09

这是《少年闰土》教学评析,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听陈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学习。今天,又一次聆听了陈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少年闰土》,感觉陈老师能够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另外,她围绕教学目标,课堂上展开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当家作主”。回味本课教学,有以下几点精彩之处值得我们学习:

  一、重研读课文,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这节课,陈老师改变了以往阅读教学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以闰土的外貌为起点,以无穷无尽稀奇的事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在交流中,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丰富课文内容,凸现少年闰土的形象;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陈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读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二、重启启发点拨,引领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难免会“碰壁”,教师如果能在关键处一点,学生便会对疑难豁然开窍。本堂课,陈老师的讲解不多,但都点拨在重点处。尤其在找出中心句“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个理解起来相对有些难度的句子后。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陈老师设计了一组想像说话训练:“当闰土在( )时,我和我往常的朋友可能在( )。” 让孩子想象、拓展,对比,从文字背后想到一些话,从大量形象中走向难句的理解,化难为易。

  三、重情境教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陈老师注意创设合适的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情景之中与作者、与人物进行情感交流,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雪地捕鸟”这一段落时,陈老师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一部分的内容,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然后,让学生来做一做闰土是怎样捕鸟的。学生通过一边做一边讲,对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在这堂课的收尾阶段,当学生学懂了闰土给“我”所讲的新鲜事,“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后,我出示离别图,引导想象:好朋友就要分别了,他们手拉着手,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我”会对闰土说些什么呢?闰土又会对“我”说什么呢?同学们反应积极,感受到了“我”和闰土那种依依不舍之情,对文章中心的体会也就更深刻了。

  四、重感悟实践,引活动于课堂之中。

  争辩研读是整堂课的亮点之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参与变得真情投入。他们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在争辩、交流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学生的心灵自由,在争辩中进行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五、重课外拓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致。

  短短的课堂是不能把“阅读”这一语文课的“命脉”全面灌输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由课堂引发开去,让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去想象、去阅读更多的文章,从而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学会阅读。课的结尾陈老师让学生读读《故乡》的节选,让学生想象他们30年后见面的场景,激起了学生课后去读鲁迅名篇《故乡》的兴致。

  如果说非要在美玉上找出一点瑕疵,我想那也正是在那场辩论会上,如果教师在学生辩论之前能够强调一下规则,也许就不会被个别几个同学占领整个辩论会场,而让更多的同学从中得到语言实践的锻炼。不过陈老师在课上已经即时发现了学生意犹未尽这个问题,所以告诉学生课后会继续进行这场辩论会,可见教师的教学机智。

  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理应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当家作主站起来。陈老师这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淡而有味。教师的过渡语设计得也很自然、贴切。我想这是陈老师认真学习课标,勤于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的结果,所以精彩是意料之中。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