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匆匆》学案教案

日期:2022-06-09

这是《匆匆》学案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材内容分析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关键词语。 通过抓住重点句子,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课文内容。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手法。 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时光匆匆,体会作者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经过以前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自己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大意。所以,本课还是以研读课文、品味细节、把握文章的中心为主。 导学策略 教法: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为突破口,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时间的宝贵。 学法:自读自悟,提出问题,小组合作,通过品读课文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准备 收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匆匆》配乐朗读作品。课文重点句子的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一)名言欣赏

  激趣导入 1、学生背诵“惜时”名言。2、课件出示相关诗词、名言,学生齐读。3、引出课题《匆匆》。 学生背诵、朗读名言,进入课堂情景。 复习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

  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课文朗读作品。学生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什么?2、课件出示本文重点词语,学生朗读。 1、学生回答问题。2、指名认读生字、全班齐读。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简单提问,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三)精读,

  品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时间有怎么样的特点?2、细读课文第一段,课件出示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的特点?3、研读2—4段,思考:作者是如何用文字告诉我们时光飞逝的踪迹的?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语句,具体分析。5、仿写: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的时候,日子从()里过去。6、默读最后一段,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学生默读课文,回答问题。2、齐读第一段,点名回答。3、指名分段朗读2—4段,小组合作,完成思考题。4、学生仿写,教师指导,同学交流展示。5、自由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多种形式诵读课文,在读中感悟文章主旨。当堂练笔,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 (四)感悟写法

  情感升华 1、出示第一段。本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何在?最后四个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体会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及写作效果。3、仿照前两题的学法,小组分析第三段。4、出示1与5段,思考:两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1、学生齐读第一段,回答问题。2、小组合作分析第三个问题,并找出代表回答。3、思考最后一个问题。4、体会作者所用的表达方法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通过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与惋惜。 (五)拓展思路

  深化认识

  1、文章第一段写到,燕子去了还会再来,杨柳枯了会青,桃花谢了会开。可燕子、桃花、杨柳还是去年的吗?2、课件出示《明日诗》。 1、学生默读第一段,谈体会。

  2、师生齐读《明日诗》。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六)课堂小结 教师用富有哲理的语言总结本堂课。 学生配乐朗读全文。自由畅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掌握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七)布置作业 1、积累优美语句。

  2、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时间特点:一去不复返

  匆

  具体描写:吃饭、睡觉、洗手……

  匆

  表达情感:无奈、惋惜、不甘虚度年华 教学反思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全文语言朴实却又不乏没敢,所以,教学设计时我侧重于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从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并适时分析作者的写法,体会作者表达手法的好处。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