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三峡》、《记承天寺夜游》练习及预习

日期:2022-06-12

这是《三峡》、《记承天寺夜游》练习及预习,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三峡》练习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填空

  (1)《三峡》节选自    ,作者    ,字   ,  时    、     。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      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三峡是    、   和    的总称。

  (3)《三峡》先写     ,接着依次分写   、   、  四个时期的景物。

  2、默写

  (1)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到过三峡的人都说,春冬时候的水依然像郦道元笔下所描写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2007年4月18日8时05分,江西省历史上首趟“和谐号”动车组发车,时速达到200公里,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3)文中写山岭连绵和山势漫长的句子是:  ,   ,   。

  (4)写山势峻峭巍峨的句子是:       ,       。

  (5)写三峡夏季江水暴涨的句子是:      ,      。

  (6)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      ,     。

  3、第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4、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连和高

  5、“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山高谷深。

  7、第二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8、理清第三段作者的写作思路。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9、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描写的三峡四季的景物特征:夏水暴涨,春冬景美,寒秋肃杀。

  11、《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2、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13、《早发白帝城》一诗中哪两句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句意思相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记承天寺夜游》练习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月色入户( ) 2.欣然起行( )

  3.念无与乐者( )( )4.相与步于中庭( )( )

  5.水中藻荇交横( )  6.庭下如积水空明( )

  7、盖竹柏影也( )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

  二、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八、“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九、对文章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 )

  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

  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

  答案

  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四、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②“念无与乐者”:可见其很少有人与他交游往来,“闲”。

  五、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六、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七、月光 竹柏影 比喻

  八、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其次,“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失落感,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九、B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