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11.狐狸和乌鸦》教案

日期:2022-06-14

这是《11.狐狸和乌鸦》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精选案例: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

  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感悟、想象、表达等语文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懂得寓意,在读中培养语文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辅材料:简笔画、动物贴图及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读课文。

  师:童话王国的大门又向小朋友们打开了。我们看看今天的主角是谁?(出示动物贴图并板书:狐狸、乌鸦)

  师:在你的印象中,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生:狐狸非常狡猾,一肚子的坏主意。

  师:乌鸦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乌鸦的羽毛乌黑乌黑的,叫声又粗又难听。

  师:狐狸和乌鸦凑在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儿呢?让我们读读课文吧。(初读正音,了解大意。略)

  二.进入情境,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请大家自读本段,读懂内容。(老师板画大树,占据整个黑板)

  师:(出示狐狸和乌鸦的贴图)狐狸和乌鸦的家在哪里?请把它们送回家,并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贴图)狐狸的家在大树底下的树洞里。乌鸦的家在大树上。

  生:乌鸦住在楼上,狐狸住在楼下。(众笑)

  师:那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生齐答:邻居)

  师:这对邻居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往下读课文。

  2.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自由读这一段)

  师:她找到一片肉,叼了回来。这里为什么不用“拿”、“取”,而用“找”?

  生:用“拿”、“取”都不好。如果用“拿”和“取”,说明乌鸦已经知道这片肉在那里,就用不着“找”了。

  生:我从“找”字看出,乌鸦肯定是东瞧西看才发现这片肉的。

  生:“找”字说明这片肉来之不易。

  师:乌鸦妈妈好不容易才找到一片肉却不肯吃,要留给自己的孩子。读到这里,你是怎么想的?

  生:她真是一位好妈妈!

  3.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齐读本段)

  师:这时狐狸出来了。(贴图)他“谗得直流口水”,那谁能画一画狐狸的口水?(生板画,在狐狸的嘴巴下画了很多滴口水)

  师:你为什么要画那么多滴口水?

  生:因为狐狸谗得一个劲地流口水,口水都掉到地上了。

  师:(赞许地)画得好,想得也好。真是一只嘴谗的狐狸呀。读读这一段,读出狐狸的谗。(生练读,略)

  4.学习四——八自然段

  师:嘴谗的狐狸“想了想”,仔细读书,联系下文猜猜看,他会想些什么?(出示句式:狐狸想:—————————。)

  生:狐狸想:多肥的一片肉啊!如果能当我的午餐就好了。

  生:狐狸想:呵呵,一顿美餐来得全不费工夫!

  生:狐狸想:对!有办法了,如果我能让乌鸦张嘴,那块肉就是我的了。

  ……

  师:狐狸只“想了想”,就想出了这么个坏主意。说明——

  生:狐狸太狡猾了!

  ………………

  ★《狐狸和乌鸦》问题探讨

  教师在引导学生领悟课文道理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会认为狐狸很聪明,要向狐狸学习。我们不能否认,课文中的狐狸是聪明的,但是这种回答明显偏离了文章的价值取向,有的教师甚至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回答:“哦,这位同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实在不值得提倡。

  那么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呢?我个人认为,要联系上下文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读文,明确乌鸦的肉是给谁吃的?如果小乌鸦吃不到肉会怎样?从而激起学生对小乌鸦的同情怜爱,对狐狸这种不道德做法的激愤。

  ★主备人表格式教案

  让北二小电子教案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2 设计人:裴昕

  章节名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狐狸和乌鸦》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狐狸和乌鸦》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则寓言,讲一只狡猾的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教学本课,除了要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会8个生字及新词外,重点是以找准并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为指导思想,用扩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抓重点词句和朗读训练的方法,达到强化语言和思维训练的目的,使学生不但能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

  学习者分析

  乌鸦和狐狸这篇通话故事人尽皆知,学生对这样的课文更是充满了兴趣。教师应抓住这种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整体感知,自我感悟,形成语感,陶冶情操,自主发展,应是阅读教学的根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并能用其进行说话练习,练习有感情地读课文,进行创造性想象说话。

  过程与方法:

  学生对新知识点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是如何进行意义建构的?学生通过小组自学,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狐狸的表情,使学生的表情读得以发展,并且练习“得意极了,直流口水”等词的用法培养逆向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师生间平等、民主;学生间团结、合作、友好、竞争。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解课文,从而进入角色会读书。

  解决措施: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丰富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通过狐狸说的话与乌鸦的行为,分析它们的心理活动,从而理解乌鸦上当的原因。

  解决措施: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一、板书课题

  看课题:这是谁和谁?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通读,分小组自由读,充分熟悉课文内容

  打开书,分小组自由读课文第4—8自然段,读流利为止。

  1、学生回答

  6

  激趣引入

  二、激趣引入

  教师口述,同时课件演示:狐狸直流口水。

  师: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请大家继续看演示。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有内容,大家说说怎样学习才有趣。

  教师归纳:先读书,后表演,再质疑。

  1、请一位同学朗读。狐狸三次说的话及乌鸦的三次反应。

  2、学生提出多种学习方法。

  8

  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为自主学习作铺

  初读课文

  通读,分小组自由读,充分熟悉课文内容

  打开书,分小组自由读课文第4—8自然段,读流利为止。

  6

  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他们读书的兴趣。

  学习生字

  1、用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

  2、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

  差:半包围结构,注意下面是“工”,不是“土”。

  张:左右结构,左右大致各占一半位置。注意笔画笔顺,“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钩”,“长”的第一笔是“撇”。

  肉:笔顺是丨、冂、内、肉,共6画。注意两个“人”的第二笔都是点。

  叼: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撇”。

  雀:下面部分是4横,不要少写一横。

  (2)学生练写,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1、学生指名读生字卡片

  2、学生练写,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15

  第二课时

  激发动机,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狐狸和乌鸦,你了解它们吗?说一说,你还想知道什么?

  2、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生生互动,给予解疑。

  3、 再读全文,教师梳疑,归纳出难点问题:乌鸦已经知道狐狸是骗人的为什么最后还是上当?

  1、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自读全文。

  2、生生互动,解疑。

  3、学生再读全文。

  10

  通过这样的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环节是先让学生质颖,在初次质疑的基础上,生生间开始解疑。对于学生能解答出的疑问老师没必要再讲。所以让学生通过第2次读全文,找出学生的难点,带着这个问题进行学习。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需求,学习兴趣应该比较高涨。

  发展迁移,精读课文。

  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看画面,体会故事现场

  (2)看画面,认识“窝”与“洞”的区别,了解狐狸与乌鸦所处的不同位置。

  (3)让学生大胆尝试表演读第2-3自然段。借助课件乌鸦叼着肉高兴地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重点引导读出“高兴”的语气;接着画面出现一只饥饿、狡猾的狐狸,师问:“狐狸好想吃呀,可乌鸦会心甘情愿地把肉给狐狸吃吗?那怎么办呢?狐狸想出了什么办法?”

  2. 突破难点,有所创新学习4-8自然段

  出示“狐狸想_____,乌鸦想______”。分组自学,讨论。

  1、体会

  2、观察

  3、表演读

  4、(1)各组读书讨论乌鸦说了几次话(3次),分段读文

  (2)同桌表演读,齐读、小组读等(重点第3 次对话)

  5、分组自学,讨论。

  22

  生动、诙谐的画面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及好奇心,同时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培养

  这些问题的设计,正好为学生的好奇提供了探讨的机会,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寻找答案的讨论中去。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为了让学生读得投入,运用了多种手段,让学生淋漓尽致地演绎狐狸所说的话,加深对狐狸这种做法的理解,并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课外延伸:

  1.以“狐狸叼起肉,钻进洞里去了”为开头续编故事给家人或同学听。

  2.利用活动课表演“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情节。

  。

  3

  这些练习,寓学习于活动之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动手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板书设计

  狐狸和乌鸦

  馋       得意

  骗肉      掉肉

  上当了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