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囚绿记》主题探讨

日期:2022-06-15

这是《囚绿记》主题探讨,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选入了陆蠡的散文《囚绿记》,这的确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语言纯朴清丽,结构谨严精巧,情韵深厚悠长。这说明选家很有眼力。但是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将《囚绿记》的主题归纳为: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笔者以为这种归纳是不妥当的。

  从文章内容来看,概而言之,作者写了旅居旧都北平时,因发现寓所窗外长着的常春藤而经历的爱绿囚绿释绿怀绿的心路历程。作者选定那朝东的房间,是因为喜欢窗外那片绿影,在他看来,“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他怀念绿色是因为“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他和绿叶对语,“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窗外的绿成了他困倦的旅程中的寄托。正因如此,才有了下文“忽然有了自私的念头”,为了和绿色“更接近,更亲密”而幽囚这绿色的举动。幽囚之始,那绿的枝条似乎“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象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然而,被幽囚的绿友“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依然固执地朝向窗外,且渐渐失去青苍的颜色。因爱而生“恨”,作者心中生长了“魔念”,决心将这绿友幽囚到他的归期。归期在不意中来临,作者珍重地开释了它并致以诚意的祝福,一年之后,作者怀绿之情仍未了断,在文末发出“得重和他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之感慨。就整篇文章而言,作者是站在“我”的角度叙述“我”囚绿的前因后果。作者是为自己曾经囚绿而记,记自己的经历和情怀,袒露一个真实的自我。“我”是文中作者关照的主体,绿囚则应是作者关照的客体,写绿被喜爱被幽囚被释放和怀念,都是为写作者寄寓北平时的疲累和孤独从而想得到精神上的寄托服务的。我们如果把绿囚作为作者关照的主体,认为作者专为那昔日的绿囚作记(这样题为《绿囚记》岂不更好),借以表现绿囚的“苦难命运”和绿囚的“坚贞不屈”,这实在是有喧宾夺主之嫌了。

  从情感上看,文章是作者在那一特定环境特定生活情境下的真情流露。作者喜爱绿色,在选择房间时,爱绿之情便占了上风,以致于忽略了房间本身条件的好坏。作者把这绿视同至宝,本是孤独的有了这绿而“不感到孤独”,本是困倦的,有了这绿而不再困倦,作者寻到了精神的寄托和安慰。“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在作者心里岂止有了人的情感,简直成了作者的挚友,与作者心心相印了。作者“留恋于这片绿色”,快活地坐在窗前巴望着它的生长,看它一丝一毫的变化,甚至“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绿给予作者安慰和寄托,作者则将自己满腔的真情倾注给这位绿友。也正是这感情的投入才诱发了作者的私念,以致于做出囚绿之举,“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文中“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让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最值得玩味。作者毫不掩饰地敞开心扉,坦叙心曲,作者的生活中太需要绿色了,似乎有了绿色就能改变“抑郁的心情”,有了绿色就留住了“猗郁的年华”,拥有了绿色便有了“爱和幸福”。这样看来作者的囚绿之举,是作者爱绿情感驱使下的爱绿行为,是爱抚之举,善意之举。作者本想和绿“更接近、更亲密”。但是这绿友是太固执了,“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作者因此而不快,而伤了自尊,以致心生“魔念”变得比绿友更固执了——仍旧不放走它。作者刚刚牵绿友入室时的喜悦之情陡然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既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又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作者的心灵受着双重的折磨。归期的提前,提前结束了绿友的刑期,事实上与其这样说,还不如说提前结束了作者心灵所受的双重折磨。事隔一年之后,作者的爱绿之情仍没能忘怀,以问句作结抒发了对绿的怀念之情。整篇文章以作者的情感变化贯穿始终,既有有刚发现绿时的欣喜,有与绿对语时的自得,有囚绿后的恼怒,更有释绿后的怀念,作者爱绿之情,袒露得跌宕起伏,摇曳多姿,而正是这情感的变化让我们体味到了作者那敏感质朴的率真心性,让我们触摸到作者那“璞石一般的心灵”。诚然文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绿不屈服于黑暗的钦佩之情,我们在阅读时也感受到了这一点,但这是情感的枝杈而非主干,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载道的需要舍主干而取其枝杈来寄寓那所谓的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另外,我们还有必要提提陆蠡散文的特点。陆蠡短暂的一生共著有三本散文集,分别是《海星》《竹刀》《囚绿记》,通读这三本集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关注的是浙东山区的山山水水,草木虫鸟,风土习俗,他的记忆离不开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他的思想中大多是自己的孤独迷茫,寂寞深思。“陆蠡正是这样一贯没有骄傲的人,老实人,到了寂寞的时候,便从过去寻找温暖,或者深一层,如鲁迅所说,用他的文字描绘人生的‘破绽’。他不象他的浙东前辈那样恢弘,把丰盈的生命赋与散文的体裁,和三十年的人事潮汐打成一片吼声。……陆蠡没有那么重的恨,他的世界不象鲁迅那样大,然而当他一一个渺小的心灵去爱自己的幽暗的角落的时候,他的敦厚本身摄来一种光度,在文字的娓娓叙谈之中,照亮了人性的深厚。这就是做一个小人物的好处,如若自身并不发光,由于谦虚和爱,正也可以‘凡爱光者都将得光’。”(见《陆蠡集》,附录,203页,《陆蠡的散文》,刘西渭)陆蠡不是鲁迅,他不曾站在拯救民族危亡的前沿,用笔擂响战鼓吹起号角。他只是站在他自己的思想位置上,抒写自己的“一丝感喟”,“吞吐内心的呼声”。他以他的率真朴实,感受独到展示了他散文风格的美学特征。充分认识这一点远比将其作品牵强附会地涂抹上一些政治色彩,来得实际,更能尊重作者。

  综上所述,无论从作品的的主要内容,还是从作品流露出的主要情感,甚或联系作者的人品文品来看,文中虽有“芦沟桥事件发生了”这样的字眼,但我们不能因此就给这篇袒露真性情的美文,披上政治外衣;文中虽有“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这样的字眼,但我们因此就说文章这样写用了象征的手法,含蓄地赞美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也失之于偏颇的。特别是在推行新课标,试行新教材的情况下,不结合作品实际不结合学生实际,将学生的认识向这上面引导,与新形势下教学要求也是格格不入的。

  《囚绿记》主题观点择编

  观点一 不少教学参考书中有这样的说法:颂扬“绿(即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从而颂扬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作者忠于祖国的情怀。

  我觉得这样理解《囚绿记》的主题有些牵强。

  咱们先假设文中的“绿”就是象征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那么,以下几个问题该如何自圆其说?

  第一个问题:谁囚绿?“绿”如果是中华民族,“囚绿”的人自然是日本帝国主义。那么,文中的“我”就是指日本侵略者了?因为,是“我”囚住了“绿”!作者泉下有知,一定后悔当时没有用第三人称来写。虽说“我”未必是作者,但恐怕也少不了一点非议吧?

  第二个问题:为何囚绿?理由很简单,因为爱。那么,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就是出于对中国的爱吗?或许有人会说:当然啦,如果不爱,它会那么想占有吗?倘若要这样牵强理解,许多罪恶岂不是都有了美丽的借口?

  第三个问题:谁释绿?是“我”囚住了“绿”,又主动释放了“绿”。倘若不是“我”大发慈悲,这“绿”不知何日见光。那么,中华民族的抗日壮举,中国人民的流血牺牲,岂不是在“我”的“开释”中荡然无存?

  或许有的人会联系背景,说这篇文章是作者在沦为“孤岛”的上海写的,可是,时代背景就决定主题吗?那当时的作品岂不是只有一个主题?

  或许有的人会联系作者,说陆蠡是个富有强烈爱憎的斗士,可是,强烈爱憎一定要表现在民族气节上吗?

  或许有的人还会联系到文中“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这一句话,说它暗示了主题,可在我看来,这无非点明时间而已,何必一定要赋予其特别的内涵?

  或许有的人甚至会联系到文中“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永不屈服于黑暗”,说这不就是坚贞不屈的象征吗?这无非是植物的趋光性而已,不来个“象征”就不成吗?

  其实,我觉得这篇散文没那么深刻,没那么含蓄,这或许是我自身“功力”不高,所以只能从浅显的角度来理解吧。接下来,我谈谈自己读此文主题的一点粗浅看法。

  此文通过“我”在北平邂逅绿、享受绿、囚禁绿、释放绿的回忆,告诉我们: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课堂上,我的学生们概括的“爱,不是占有”或“爱,不是约束”也挺有道理的。)

  “爱”在文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作者寻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都是出于自己对绿的爱。文章对“爱”的描绘花了相当的笔墨,如“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下来”,如“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如“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这种感情很浓烈,也很明显。作者很直接地抒写这种感受,“喜悦”“满足”“欢喜”“快活”之类的词语频频出现。

  但,就是这种“爱”,使“我”产生了“一种自私的念头”,“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

  于是,作者运用了对比来写常春藤被囚前后的变化:

  被囚前,它“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舒展开折叠的嫩叶”,有“纤细的脉络,嫩叶”,会“婆娑的摆舞”;被囚后,“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了的孩子”。

  因为爱,“我”囚禁了常春藤;因为爱,“我”忽视了常春藤的生长规律。“我”把这种爱强加在常春藤上,不容它拒绝,不容它反抗,甚至“恼怒它的固执”。结果呢?常春藤慢慢憔悴,失去了活力。于是,我们明白: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带来温暖,不是所有的爱都能滋润心田;爱,有时是一种伤害!

  这个主题没有什么民族气节,也没有什么爱国情怀,可是,它充满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不管什么时候,都有它的现实意义。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还会少吗?因为喜爱花的艳丽芬芳,我们便折花赏玩;因为喜爱鸟的清脆歌喉,我们便将它囚于笼中;因为喜爱山的清新翠绿,人们便结伴游玩,却给它留下一片狼藉。而人与人之间的“爱”更是复杂。父母爱子女,百般呵护,却舍不得让他们去飞,去闯,去受苦;老师爱学生,倾囊相授,却总在有意无意间左右着学生,束缚着他们个性的发展;男欢女爱,曾有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可又有多少悲剧因爱而产生?陆蠡先生写这篇文章时,或许并没考虑什么环保、教育之类,但是,爱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爱而伤害的事古往今来还少得了吗?

  在今天,我们呼唤“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渴盼一个爱的世界,可是,有多少人无法明白真正的爱?我们以自己的意愿和自己的方式去爱,却不考虑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是否正确。我想,陆蠡先生的《囚绿记》虽写于1938年,可它的现实意义却永不会消退,陆蠡先生无疑给了我们一个警醒。他提醒我们:在付出爱之前先想一想,想想我们的爱给对方带来什么,想想对方是否需要这样的爱,想想我们爱的方式是否正确。

  观点二

  1、物我互观,尽显性灵。作者只身独处,选择了与绿枝条对话、沟通心灵的方式排遣寂寞,所处一室虽小,而精神天地甚宽;景物本无性灵,进入作者有情的视野,便活了起来,成为“我”的朋友。景物被赋予性灵,文章即生华彩。

  2、叙事有波澜。如果只写作者与绿枝条的“心灵絮语”而无甚变化,则流于平淡。奇妙的是文章写出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和绿枝条的命运变化,作者始而欣喜,继而魔念生长,囚禁绿枝条,最后放生。由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到怀绿,五个阶段较为分明,其间波澜起伏。

  3、含蓄蕴藉,深沉厚重。作者与绿枝条的命运有某些相似之处,同处一室,同被囚禁,体验到生的欢欣、生的艰辛;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这也应该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直接原因,但这种心绪表现得非常隐蔽,文章之“巧”由此而来。

  作者通过写在孤旅生涯中“囚绿”的故事,借窗前一株永向光明的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观点三 情感与理智交锋的说法源自陆蠡对自己作品的诠释。陆蠡在为《囚绿记》集作序时写道“我是感情的奴役,也是理智的仆隶”,“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深受二者的冲突“,因此有人从这里受到启发,说本文围绕“绿”描述了作者情感与理智交锋的心灵轨迹。这诚然是不错的,但严格来说,这还只是分析作品的感情线索,而不是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因为这样的分析没能揭示作品蕴含的深刻哲理。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解读文章的主题呢?我们认为应当变换一个思路,从文章描写的主体“我”与客体“绿”的关系入手。文章描写了“我”与“绿”从相知、相抗再到“我”盼望与“绿”相知的曲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显然绿处在弱者的地位,我处在强者的地位。作者赞美和讴歌了“绿”“不屈”于强者的摆布,而执意因循自己的本性,向往和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也对“我”单方面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绿”、剥夺了“绿”自由生存的权力的蛮横和专制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所以,文章说明的旨意是落在强者和弱者之间平等相处的关系,强者应该怎样真正地善待弱者,而弱者在强者的专制面前也应该怎样不甘屈服,顽强抗争。我们如果这样把握文章的旨意,便不难发现,文章的主题是很宽泛的,它既适用于人与自然,也可适用于人与人,也可适用于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只要言之成理,尽可以见仁见智,不必强求同一。

  增补材料

  爱情就像握在手中的沙子

  人们总认为恋爱了、结婚了,对方应对自己毫无保留,自己可以与对方亲密如一体,恨不得占用对方的日日夜夜,仿佛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感情。但抓得太紧,对方难以喘息,唯有逃离。适当的距离,在情感世界里是需要的,给对方一点空间和喘息的机会,让爱情有机会得以时常保鲜。爱情,并非两人融于一体才会幸福,保持亲密却有自我空间,会让爱情更美丽。爱情就像是握在手中的一把沙子,你握得越紧,它就流失得越快。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