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孔子》反思

日期:2022-06-27

这是《孔子》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我曾经无数次想象过《孔子》这部电影,但最终,还是想象不出会被拍成这个样子。电影提供给我们的故事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政治家被逼出走,变得颠沛流离、贫困潦倒的过程。

  这样的一个故事构架,让我想起了许多年前看过的《屈原》,无论从情节设置、到剧情的推进都如此相似。而这恰恰是《孔子》的问题所在,因为,孔子是独特的、唯一的,电影应该把这种独特之处表现出来。但在这部电影中,这个真的没有。如果把电影中的人物置换成另外一些如屈原这类有相似命运的人物,故事一样可以成立。

  影片以“子见南子”为界限分成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孔子在故乡鲁国的事业顶峰时期,他舌战群儒、废除活人陪葬制度;夹谷会盟,智斗齐王;战公山狃、平定叛乱等几场戏里,将孔子描绘成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其风范和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没有研究过历史,不知道孔子在短短数月的从政生涯中,是否真的有如此风光。但这样一个孔子,总觉得跟我们心目中的孔子不大一样,隐隐中觉得更像文学作品中的诸葛亮、周瑜之类的优秀人物。

  孔子周游列国,第一站到了卫国,美艳风骚的王后南子似乎在勾引孔子,孔子不但巧妙化解,还从中看出了卫国的危机,带领弟子逃离,从此过上了四处流浪的生活。

  按照我们的想法,孔子周游列国开始,也就是他从一个普通人逐步向圣人转变的过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行走、言谈间教化、领悟,然后积累成智慧的人生光芒,这中间的转变也是我们最关心的。可惜,导演也和我们普通观众一样,说不出所以然来。

  北大教授李零在书中说孔子是丧家狗,他给出的定义是: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然而,在电影后半段,我们只看到了流浪,却见不到对理想的追寻。

  当路边的农夫讽刺他们徒劳奔波的时候,当孔子的弟子在破庙里饿着肚子质疑为什么要过这样苦日子的时候,孔子要么无言以对,要么弹琴对抗饥饿。这样一个孔子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能够让一干弟子跟着他一路流浪、吃苦?他们四处奔波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在电影中是没有答案的。

  在电影中,南子对孔子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我觉得这句话,对这部电影一样适用,它拍出了孔子的痛苦,但没有拍出他的人生境界,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