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寓言两则》教学反思

日期:2022-06-28

这是《寓言两则》教学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这学期时间短,学校又有很多教学活动,紧接着实习生也来到学校,从开学就在准备公开课,录制了两节课,直到今天才结束,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真是课讲不完总是一块心病,只有讲完了才能一切算结束。晚上看了一下录制的课,当时觉得不是很满意,看完之后,还不错,自己比较满意,呵呵。这三周来对于指导实习生的学习也是心不在焉,真是有些不好意思。从明天开始专心指导他们,让他们能有所收获。

  下面就来谈谈听实习生姜美鑫执教的第九课《寓言两则》的感受。

  第九课《寓言两则》共两个故事《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主要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一些做事的道理。《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辕北辙》告诉我们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把方向与目标搞清楚,不能背道而驰。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环节,姜老师先让学生了解“寓言”的含义,再让学生说说自己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第一课时直接揭示课题《亡羊补牢》,在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后,通过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了解故事内容。第二课时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引入课题《南辕北辙》,借助图片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辕和辙。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此环节,两课时都是先让学生自己读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通过学生的回答,学生能基本了解故事内容,这是预习充分的表现。在识字环节,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采用了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生字,并且注意了多音字的强调,加深了印象,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读中感悟,体会寓意。

  第一课时《亡羊补牢》,抓住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和表现不同进行教学,朗读,感悟。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悟出道理。并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感受,使学生真正受益。第二课时《南辕北辙》,在学生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后,在学习人物四次对话的时候,是利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明白坐车人的固执和执迷不悟。学生读的也很到位,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一次次的读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解《南辕北辙》的寓意,就水到渠成了。同学们对揭示寓意的最后一段话进行了理解,从“越……越……越……”“越……越……”的句式,强调了这个人最后的结局。说明他的行动和目的相反,永远也达不到目的。教材在课后编排了学习伙伴的话语:“我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目的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对他进行劝说,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浓厚,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这则寓言的内涵,也达成了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孩子上课,能较流畅的讲解,完成课时任务已经很好了。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1.课文要熟读,生字读音要弄清楚读音,教案要熟记。

  2.每课时的教学时间要合理安排。第二课时在了解课文内容上浪费时间比较多,内容的学习就显得不充分,可能是临时换课,自己有些紧张造成。

  3.感情朗读不到位,应进一步加强朗读的指导,如学习《亡羊补牢》一课,学生朗读的情感没有出来。第二课时读的很好。

  4.联系实际谈体会环节,学生谈得还较肤浅,老师应进一步指导,而且问题要明确。

  5.第二课时的评价比较多,但仅仅蜻蜓点水,没有具体的评价。

  希望在第二次上课的时候,能多关注这些不足,争取有所改进。

  附:学生上课表现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