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班教案 > 小班语言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阿比比一比

日期:2013-08-08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小班语言活动阿比比一比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通过操作实物的探索性活动,理解书中蕴涵的比较关系,感受从不同角度比较结果的不同。能自主翻看图书,理解画面和故事内容,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人物的理解和感受。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语言阿比比一比教案吧。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阿比比一比小班语言教案:阿比比一比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阿比比一比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在开展主题活动“大与小”的过程中,幼儿对于量的比较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图画书《阿比比一比》通过角色游戏将大小、多少、长短等量的比较蕴涵其中。在小班后期为使幼儿进一步复习、巩同相关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活动充分挖掘图画书在科学领域的教育价值,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师设计了讲述与实物操作交替进行的活动形式,帮助幼儿理解书中内容,感受阅读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物的探索性活动,理解书中蕴涵的比较关系,感受从不同角度比较结果的不同。
    2、能自主翻看图书,理解画面和故事内容,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实物梨和李子、帽子和围巾;图画书人手一本;故事课件、电脑、投影仪。
    2、经验准备:幼儿对比较大小、多少、长短有一定的经验。图画书《阿比比一比》投放在阅读区供幼儿自由翻阅。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难点:自主翻看图书,了解故事内容,理解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比较,其结果不同。

活动过程:
    1、边讲故事边演示幻灯片,并出示实物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1)阅读故事《阿比比一比》,着重观察人物的表情和语言。引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想法并进行演示。
    (2)幼儿操作实物梨和李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教师:这是谁的梨和李子?他们要比一比谁多谁少?他们会怎么比?请幼儿将实物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好。
    教师:小朋友是按一个梨一个李子这样摆的,那谁多谁少?
    幼儿:李子多。因为李子还有呢。

    (3)出示实物帽子和围巾,引发幼儿讨论,大胆演示自己的想法。
    教师:围巾和帽子怎么比?你们觉得是帽子大?还是围巾大?
    幼儿:围巾大,帽子小,围巾能把帽子盖住。
    教师:那帽子还能把围巾扣住呢?到底谁大呢?
    幼儿:就是围巾大。

    2、幼儿阅读图书,了解书中人物的比较方法和结果。
    教师:请小朋友自己看看,之后他们又比了什么?
    幼儿自主翻阅图书。教师指导幼儿有序翻阅,通过看图寻找答案。引导幼儿说说在书中发现了哪些不同的比较方法,鼓励幼儿进行尝试。
    幼儿:小猫的尾巴长,小兔子是拿线比的,小兔的尾巴短。
    教师:小猫和小兔子用他们的身体比长短,小朋友可以用什么地方比长短?我们来比比谁的长谁的短。
    幼儿:用手,用脚,用头(与同伴用身体部位进行比较)。

    3、延伸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并生成相关的活动。
    幼儿1:我讨厌这只猫。
    幼儿2:我讨厌兔子。
    教师:现在咱们有争论了,有的喜欢猫,有的喜欢兔子,因为用毛线做尾巴不公平,下次活动我们再讨论你为什么不喜欢猫。

个人反思:
    1、动中的优点:

    能够根据幼儿已有生活经验设计教育活动,并在活动前进行充分的知识准备,在图书角提前投放图书,引起幼儿阅读兴趣,激发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的愿望。

    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设计幼儿探索环节,进一步激发幼儿了解书中角色的对话、动作等具体情节的兴趣,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保持较好的注意力,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理解故事内容,并且在游戏环节中帮助幼儿将问接经验顺利过渡到直接经验,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目标。当幼儿产生新的兴趣点时能够顺应幼儿的兴趣组织讨论,满足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

2、动中的不足:
    在幼儿对“帽子大还是围巾大?喜欢阿比还是喜欢阿吉?”发生争论时,教师虽然给予了支持,但是没有给幼儿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问进行讨论。由此可见,教师和幼儿对于图书的关注点存在差异。教师应对幼儿的兴趣点有比较细致深入地了解,从而抓住争论的问题,引导幼儿充分讨论就更好了。

主要内容:
    1、教师运用多种阅读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比较关系。
    教师运用观看幻灯的集体阅读、人手一本图书的个体阅读、提供实物的操作和游戏,帮助幼儿很好地理解书中所蕴涵的比较关系。教师了解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对于各领域小班目标的把握充分,在阅读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巩固相关的数学概念,为幼儿学习新经验奠定了基础。

    2、教师顺应幼儿兴趣,满足表达需要。
    当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发生争论时,教师敏感地意识到是幼儿对活动产生了新的兴趣点,顺应幼儿的兴趣及时组织了讨论,满足幼儿表达情感的需要。针对幼儿出现预想不到的现象,教师用提问方式支持幼儿讨论,体现出教师对幼儿的理解和尊重。

    3、教师对于“幼儿重视的公平性”没有充分关注。
    (1)幼儿为什么不喜欢故事里的人物?这反映了他们怎样的生活经验和情感需要?幼儿对故事的反应,体现出他们对游戏的公平性有自己的想法,这需要教师理解。他们在与同伴相处和交往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故事中的人物不是他们喜欢的朋友关系,角色发生的矛盾不是幼儿想得到的结果。教师在这里缺乏引导,使幼儿产生不喜欢的情感,从而引发了争论。
    (2)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对人物的好恶是否对幼儿产生了影响或暗示?教师在讲故事时用什么语气、声调不会对幼儿的情感倾向产生影响?书里没有正面和反面人物,只有结果输和赢,但是幼儿听故事时却产生两种情绪和情感,值得教师进一步思考。
    (3)对小班幼儿来说,在比较关系中,同类物品的比较好理解,不同类别的物品没有可比性,比较难理解,在后续活动中教师可通过相关活动帮助幼儿理解。

综合评析:
    1、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尝试用一本图画书(一个故事)作为切人点开展主题活动,比较符合小班幼儿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点。先在图书区投放要讲的书,引起幼儿对新书的兴趣,然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满足幼儿对故事书的好奇心,故事的选择能够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较充分,运用幻灯的形式讲故事,更加生动直观,有利于抓住幼儿的注意,在幼儿提出问题和发生争论时,教师能够注意倾听幼儿的发言,通过玩游戏进一步加以引导,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的比较方法,较好地完成本次活动目标。

    2、教师的小组反思中,较充分地分析和挖掘了幼儿出现不同观点的原因,同时关注到活动使用的图画书在其他领域的教育价值。但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重点在于帮助幼儿理解图书的比较关系,小组反思交流中没有展开充分的研讨。对于儿童图画书与语言领域目标结合方面有一定欠缺,是教师群体反思中需要注意的。

附:故事原文    《阿比比一比》

    阿比到西山采了一大袋梨,阿吉到东山采了一小袋李。
    阿比说:谁采得多?咱们比一比!
    阿吉说:要比多,没问题。一个梨子一个李,两个梨子两个李,一对一来排整齐,五个梨对五个李。阿比的袋子已空了,阿吉还有一堆李。
    阿比说:比多算你赢,比大不一定。我的梨子比你的李子大。
    阿吉说:已经比过梨和李,应该比比别的东西。
    阿比摸摸头:好,那么就比头上的东西吧!    我的帽子盖在地上可以画出这么大的圆。可是呢,阿吉解开头巾,摊在地上画了一个方。
    阿吉说:方的围住圆的,我的比较大。
    阿比说:把你的头巾叠一叠,塞到我的帽子里,头巾就不见了,还是我的大。    可是呢,阿吉用头巾把阿比的帽子包起来。
    阿吉说:还是我的大。
    阿比说:我有帽子没头巾,你有头巾没帽子。帽子头巾不能比,我们来比长短吧!
    阿吉问阿比:比长短?用什么比?阿比笑眯眯地说:当然是用尾巴比啊!
    阿吉说:可是我忘了带尾巴出来呀!
    阿比拉着阿吉身上露出来的毛线头说:你看,这不是一条新的小尾巴吗?
    阿比伸直尾巴量一量,哦!好长,有三块木板那么长。可是呢,阿比帮阿吉拉直了毛线小尾巴,一块木板、两块木板、三块木板……越拉越长、越拉越长.嘿!没完没了啦!阿吉的毛线尾巴,好长,好长,好长!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