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20篇

日期:2021-04-06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20篇

第1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快乐的六一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本班的幼儿对歌曲很感兴趣,所以我想通过这节活动,让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细胞。“六月一日儿童节”即将来临。让幼儿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前感受六一活泼愉悦的气氛,在学会唱这首歌的基础上,也能给他们带来幸福。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轻松、愉快的歌声演唱歌曲,体验小朋友欢度六一愉快心情。
  2、喜欢和同伴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气氛。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快乐的六一》;图谱拼接卡
  经验准备:了解六月一日儿童节;组织幼儿参与幼儿园六一节的环境布置,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节日环境,感受节日到来的喜气气氛。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并能创编动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引导语:你们知道六一儿童节吗?六一儿童节是哪一天呀,那是谁的节日呢?在六一儿童节那天,你们最想做什么呢?那一天你们快乐吗?

  二、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快乐的六一》感受歌曲欢快、喜庆的气氛。
  1、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说说歌里唱了些什么。
  2、重点帮助幼儿理解“全世界的儿童连在一起”,告诉幼儿六一节是全世界小朋友的共同节日。
  3、跟随歌曲旋律有节奏的拍手朗诵歌词,注意切分音符。

  三、学唱新歌
  1、鼓励幼儿跟随音乐伴奏,用“啦”哼唱整首歌曲
  2、整体跟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快乐的歌声演唱,尤其在唱“啦”时要轻巧,有跳跃感

  四、完整演唱歌曲,幼儿可自己做动作随乐演唱。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自发组织同伴成为小乐队,体验合作交流带来的乐趣。

  活动反思: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开展了音乐活动《快乐的六一》,这首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活动的开始我通过谈话让幼儿回忆过节的经验和对节日的喜悦之情,充分的激发了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我放在教唱歌曲“快乐的六一”上。通过歌曲理解两段体歌曲的特点,幼儿感受六一欢快的气氛及歌曲明快的节奏。歌曲引导幼儿学习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可用齐唱,第二段用领唱。第一部分幼儿唱得活泼、跳跃,表现出小朋友过节时来到布置好的活动场地的喜悦心情。第二段歌词说的是幼儿过节的活动,由幼儿领唱。要唱得欢快。第二次演唱时再加上对唱的形式,要唱得更活泼、欢快、热情些,表现出歌曲明快的节奏。因此,学会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是这次教学活动的难点。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体会了节日的愉快心情也加深了对“六一”儿童节的理解。

第2篇、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老鼠上灯台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观察能力。感受儿歌的韵律感。

  活动目标
  1. 感受儿歌的韵律感。
  2. 能用动作表现滚动的状态,体验表演的乐趣。
  3.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学生对儿歌的记忆及读音

  活动准备
  老鼠和猫的布绒玩具

  活动过程
  1. 产生兴趣。
  ——教师出示老鼠的布绒玩具。有一天,一只小老鼠爬上灯台偷油吃,“啊,真香呀!”它正吃得津津有味时,来了一只猫,你猜小老鼠怎么了?
  ——小老鼠最怕谁?为什么?
  2. 学习儿歌。
  ——教师边操作布绒玩具,边完整念儿歌一遍。
  ——猫来了,小老鼠一害怕,就怎么样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教师再次完整念一遍儿歌,其中在“猫来了”这句话后,幼儿加念“喵——”,以增强幼儿参与性,满足幼儿的兴趣。
  ——教师用双手做道具和角色进行无声表演,如一只手做灯台,一只手扮老鼠(见附文),请幼儿尝试配念儿歌。
  ——请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体验儿歌的韵律感。
  ——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好听吗?想表演吗?
  3. 创编动作。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表演小老鼠滚下来的动作?(如慢慢蹲下来,双手在胸前做环绕滚动状)
  ——请幼儿边念儿歌,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活动延伸
  1. 通过直接的表演,幼儿能体会到“叽里咕噜”这一象声词的含义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滚翻动作。
  2. 这一活动能使幼儿自然感知上、下等空间关系。
  附
  小老鼠上灯台
  儿歌 运动说明
  小老鼠, 食指相对。
  上灯台, 左手握拳垂直,右手食指和中指沿左手臂交替攀爬。
  偷油吃。 双手四指并拢,手心朝里,与大拇指一起张合做吃油状。
  下不来。 双手并拢做摆手状。
  猫来了, 双手五指张开在脸两侧做胡须状。
  害怕了, 做抱头害怕状。
  叽里咕噜滚下来。 左手握拳垂直,右手食指和中指,交替自上而下从手臂滚落。

  教学反思
  《小老鼠上灯台》是一首比较老的歌曲,但是歌曲诙谐幽默,深得孩子们的喜爱,有很多家长在家教孩子唱的也是这首歌。我在教学的时候,也有个别孩子已经会唱了这首歌曲。
  活动时,我先出示手偶小老鼠,让孩子在《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声中,和小老鼠一起锻炼,活动活动身体,激发幼儿的情趣,让幼儿投入到活动中。接着我根据歌词内容,用手偶讲述故事,我边操作,幼儿边学习,孩子的兴趣一下就提高了。在学唱时,我除了让幼儿完整欣赏以外,还和孩子们分段欣赏了歌曲。幼儿说出哪句,大家就一起学唱哪句,在这个过程中,我针对歌曲的难易、孩子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练习歌曲。游戏是小班孩子的最爱,这个活动中自然也少不了。在游戏《猫和老鼠》中,配班的俞老师做猫,小朋友做小老鼠,孩子的兴趣一下就提高了,有个别孩子还被大猫的出现给吓哭了呢!在游戏中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是猫什么时候出现,而不是歌曲本身。我想,小班孩子要求他们边唱边游戏还是有些困难的,因为孩子的注意点不是在歌曲的演唱上,而是担心自己会不会被猫给抓住,真的是很天真。
  歌曲可以通过具体的音乐形象来表现、恰当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使幼儿通过想象、联想来理解歌曲,使教学活动情趣盎然,生动活泼。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身临其境,增强了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自然地将自己角色化,与角色融在一起。
  活动虽然结束,但留给我的思考依然很多,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不断的磨练,不断的思考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第3篇、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好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中班幼儿音乐教育的活动目标,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首很适合培养幼儿感知和大胆表现自己情感和情绪的歌曲。特别是在歌曲创编表演的环节,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已有的经验,满足幼儿的需要,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因而,我设计了此活动,即以歌唱为主的活动和以歌表演为主的活动,以培养幼儿感知和表现歌曲变化的能力,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情感。
  2、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
  3、感受与好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朗诵诗歌,
  难点:理解儿歌,表现儿歌

  活动准备
  1、小狗,小鸭,娃娃的贴绒或磁性教具及相应的头饰
  2、录音机;磁性黑板一块
  3、幻灯片、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好!
  幼:老师好!
  一、激发幼儿活动兴趣,谈话导入主题。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3.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 么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教师先朗诵儿歌。提问: 儿歌中谁和谁是好朋友?:   1、儿歌中两只小狗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 3、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师: 你觉得他们是好朋友吗?你听到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互相帮忙 ?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好朋友呢? 你 的?
 
  三、学习儿歌 (给幼儿播放歌曲,听一听) 师:“这首儿歌好不好听呀?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好吗?。”那先跟着我读一遍吧。。。好,都学会了吧 。我们现在来加上一些简单的动作,一起演唱歌曲吧。
  请幼儿进行集体郎诵
  个别朗诵、男女分组朗诵 ,最后老师弹琴,你们按节奏来演唱好吗?真好听,小朋友们唱的很棒。

  四、表演
  分别请幼儿分别戴上小狗、小鸭、娃娃头饰个好朋友表演儿歌。
  附:儿歌
  好朋友
  两只小狗见了面,
  互相亲亲鼻子尖;
  两只小鸭见了面,
  尾巴摇摇头点点;
  两个娃娃见了面,
  亲亲热热把手牵

  教学反思
  这 不仅仅是一次音乐活动,通过孩子对歌词的深入理解,让孩子意识到: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的快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性教育素材,让孩子在唱一唱、跳一跳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萌发和同伴积极交往的良好社会性。在教学时还可以配上一定的肢体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还是没有掌握,那么在平时的安静时间,老师带着多唱几遍。或者在平时吃饭、游戏时打开录音,让幼儿多听听。

第4篇、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青蛙找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说唱交替、通俗易懂、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歌中“跳跳、呱呱”的读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这点正符合小班幼儿好模仿,喜欢游戏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欢快的旋律唱出歌曲的内容。
  2、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能用欢快的旋律唱出歌曲的内容。
  教学难点:幼儿能边唱边跳,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
  青蛙头饰、荷叶道具、课件(小青蛙找家)、青蛙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请大家猜一条谜语:“大眼睛,宽嘴巴,身穿一件绿裤褂,水里田里都有它,唱起歌来呱呱呱”。(青蛙图片)。
  一、动物模仿,激发兴趣
  幼儿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跳跳)
  幼儿模仿小青蛙的叫声。(呱呱)

  二、节奏游戏,感受新知
  1、理解歌词内容: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学唱歌曲:
  课件《小青蛙找家》歌曲,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大声演唱歌曲,小朋友跟唱。
  教师和小朋友跟音乐一起边唱边跳。
  3、布置场景,小朋友们带上头饰来做《小青蛙找家》的音乐游戏。创设了一种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幼儿相互学习、大胆表演。
  附歌曲:
  小青蛙找家
  一只小青蛙,要呀要回家。
  跳跳、呱呱,跳跳、呱呱,
  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小青蛙回到了家,呱!

  教学反思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情绪欢快,活泼,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歌曲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我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来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让每位小朋友都积极参与、融入教学活动。幼儿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声音都惟妙惟肖,孩子们的表演都棒极了。因为只有当孩子在音乐游戏过程中获得快乐,才能唤起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幼儿在学歌过程中边动边唱,以动作助记忆,这样使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节奏感及创新能力也得以培养和锻炼。

第5篇、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走路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根据小班幼儿对各种小动物特别喜爱的情感,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学会用音乐活动的形式来表达自已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具有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
  2、会唱歌曲,能理解歌曲的内容,并根据歌曲的内容来大胆想象创编动作。
  3、激发幼儿对小动物喜爱的情感。学会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已喜爱小动物的这种情感。
  4、能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培养幼儿积极、自信的情感。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
  1、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2、学会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已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难点:
  1、由于幼儿经验的限制,在创编动作上有一定的难度;
  2、幼儿能大胆的在集体前面表演。

  活动准备
  小兔子,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的图片和头饰,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走路》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放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背景导入课程:
  1、小朋友,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
  2、复习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3、我们都爱小动物,也知道小动物们是怎样叫的了,那现在我们再来听听,小动物们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二、基本环节:
  1、欣赏歌曲《走路》,请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轻轻哼唱。
  2、出示小兔子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提问题:这是谁?它是怎么样走路的?(让小朋友自主想象模仿一下)学习歌曲:小兔子走路,跳呀跳呀跳。
  3、出示图片二,小鸭子的图片,提问题:这又是谁?它又是怎么样走路的?(让小朋友自主模仿一下)子学习歌曲:小鸭子走路摇呀摇呀摇。
  4、出示小乌龟的图片提问题:小朋友猜猜看小乌龟又是怎么样走路的?引导幼儿根据刚才听过的歌曲回答。(让小朋友自主模仿动作)学习歌曲:小乌龟走路爬呀爬呀爬。
  5、出示小花猫的图片提出问题:小花猫又是怎样走路的呢?(让小朋友自主模仿一下动作)学习歌曲: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6、老师有表情的、完整的把歌唱一遍。
  7、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学唱歌曲。
  8、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自主创编动作。如:小兔子走路跳呀跳呀跳(小朋友双手竖起中指和食指放在头顶上做小兔子的耳朵,跟着音乐节奏双脚往上跳。)小鸭子走路摇呀摇呀摇(小朋友双脚屈曲着走路,双手打开在身体两旁,手掌并拢往上压,并前后摇)。小乌龟走路爬呀爬呀爬(双手在前面交替不停的作爬的动作)。小花猫走路静悄悄(双手撑开五指在脸的两旁往外拉,双脚轻轻的往前走)。小朋友也可以根据自已的想象做出不同的动作。

  三、结束环节:
  老师:今天我们学了歌曲《走路》,也学会了一些小动物们走路的样子,现在我们请小朋友一起来到动物园里,找我们的小动物朋友们一起来表演好不好呀?给小朋友戴上小动物的头饰,放上音乐,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和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四、延伸环节:
  老师:今天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学会唱《走路》这首歌曲,还会创编出这么好的动作来表演。小朋友回去以后记得表演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看哦。老师再交给你们一个任务,那就是:以后和更多的小动物们交朋友,不但多观察它们走路的样子。还要观察动物们都喜欢吃什么住在哪?都有些什么朋友?记得下次来的时候告诉黄老师哦。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根据幼儿对小物们那种特别喜爱,喜欢模仿它们走路的一些动作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发展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通过音乐活中的唱与跳,使幼儿语言上的表述与动作协调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增强了幼儿表演的自信与欲望。特别是最后一个游戏环节,到结束,小朋友还玩得意犹未尽。这样为后面的延伸环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小班幼儿因为生活经验少,所以对创编动作有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能让家长配合,提前带小朋友多观察一些小动物走、跑的样子。或者做些有更多小动物走、跑的课件,相信这节课就上得更加丰富生动了。

第6篇、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过新年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正确使用打击乐器打节奏,给歌曲《过新年》配上打击乐。
  2.体验过新年时的喜悦之情。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谱、相关图片。
  2.打击乐器:双响筒、小铃、铃鼓(数量各三分之一)、锣,乐器放在椅子下。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过新年》。
  1.幼儿跟着音乐边拍手边唱歌,把过新年时高兴的心情表现出来。
  2.幼儿尝试用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为歌曲配伴奏。

  二、学习打击乐。
  过新年敲锣打鼓真热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好听的乐器来敲敲打打,把这首《过新年》的歌曲表演得更快乐。
  1.徒手练习
  幼儿跟着教师听音乐做动作(动作见书本),练习1—2遍。
  2.尝试配乐器演奏。
  提示:刚才我们一共用了两个动作(幼儿的动作)。拍腿代表两种乐器一起演奏,拍手表示铃鼓演奏。
  3.幼儿使用乐器尝试演奏相应的节奏(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知道幼儿熟悉的演奏方法)。
  幼儿跟着音乐用打击乐器演奏(练习1—2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4.幼儿交换座位(打击乐器)演奏。

  三、收拾乐器。
  幼儿听打击乐“过新年”,边踏步边把乐器轻轻放入指定的筐中。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音乐曲调活泼、欢畅,节奏轻快。从活动的效果来看,预设的教学内容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活动中整个过程以幼儿为主,一点一点推着进行,知道这首音乐的节奏规律是强、弱、强、弱,并让幼儿学会看图谱进行演奏。活动中是选用了形象具体的图谱和乐器,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在音乐中,教学活动游戏化是提升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整个活动环节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总体来说目的明确、层次分明。

第7篇、大班音乐活动《柳树姑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⒈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能用连贯、优美以及活泼轻快的歌声分别表现歌曲的前后两段。
  ⒉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⒊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⒋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⒌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
  ⒈美丽的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微风一吹,嫩嫩的柳枝会怎么样呢?(随风摆动)
  ⒉感受歌曲旋律,幼儿当柳枝,跟着音乐,在微风中动起来。

  二、学唱歌曲
  ⒈欣赏歌曲
  师:柳树可真美啊,听我来唱一唱美丽的柳树。仔细听听,歌曲里唱的柳树是什么样的?
  ⒉借助图谱理解歌词
  (1)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在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
  (2)幼儿边看图谱边听老师演唱歌曲,进一步理解歌词。
  (3)在图谱上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吗?请你看着图谱再听我来唱一唱。(师指图演唱)
  (4)幼儿随老师看着图谱念歌词。
  ⒊学唱歌曲
  (1)完整演唱1、2遍
  (2)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
  (3)柳树姑娘拖着长长的辫子,随风轻轻摆动,我们应该怎么唱?(优美)柳树姑娘在池塘里高兴地洗头发我们应该怎么唱?(活泼轻快)
  (4)你最喜欢唱那几句?(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以及活泼、轻快的歌声分别表现歌曲的前后两段。)

  三、学习二声部合唱
  ⒈第一种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一部分幼儿唱歌词,一部分幼儿同时跟着音乐旋律用“啦”或“呣”来哼唱,从第五句开始全体合唱。(教师示范演唱并带领幼儿分声部合唱)
  ⒉学习第二种合唱方法
  第一声部的幼儿唱歌词,第二声部的幼儿在第1~4句的句末伴唱“啦啦 啦”,第五句全体合唱。(先师幼合作,再幼幼合作,教师可通过指挥来帮助幼儿合唱)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8篇、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不倒翁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安静地倾听歌曲。
  2、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趣味。
  3、学会配合简单动作演唱歌曲“不倒翁。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玩具“不倒翁”。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在演唱歌曲时幼儿能加上简单的表演动作。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出示玩具不倒翁,针对其外貌特征进行提问,预热歌曲内容“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出示玩具)“你们瞧瞧,这位新朋友的样子和我们小朋友像不像?”
  预设一。幼:“像。”
  师: “(作观察状)哦。老师和你们一样,也觉得他样子像小孩(配合表演动作)。那么你们再仔细看看,他脸上有什么和小朋友们不一样的地方?这位新朋友的脸上有胡子一把(配合表演动作),我们小朋友脸上有没有胡子啊?”
  预设二。幼:“不像。”
  师:“你们说说看哪里不像?还有没有观察得更仔细的小朋友?原来这位新朋友的脸上长着一把胡子。”你们看这位新朋友的脸蛋儿红扑扑的,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儿,样子可爱不可爱啊?是不是像小孩一样可爱。](实践中是第二种预设情况。)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看好不好,‘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配合表演动作有节奏地念)。’再来一遍试试,表情夸张一点。(这一环节连接的略有突兀,可以在歌词内容全部理解完后再让幼儿感受歌曲节奏和旋律。)
  2、引导幼儿发现不倒翁的特性,预热歌曲内容“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在没有科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
  师: “别看我们的新朋友一句话也不说,看起来呆呆的样子,其实他可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不倒翁’。有没有小朋友听说过‘不倒翁’?(请知道的小朋友或者教师亲自演示推倒不倒翁的情景)我们一起来对他说‘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配合表演动作有节奏地念)’。不倒翁没听清楚,小朋友们大声一点,再来说一遍。” (同上,可取消,否则会导致音乐感受的时间过短,本末倒置的趋向。)

  二、歌曲学唱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不倒翁”:钢琴伴唱一遍。
  师:“今天,我们和不倒翁成为了好朋友,老师要唱首歌送给我们的新朋友,你们也来学学看,和老师一起唱给不倒翁,他一定会非常高兴。
  2、根据图示教唱幼儿歌曲“不倒翁”:清唱两遍。
  师:“歌曲唱完了,你们还记得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你们在歌曲里都听到了哪些内容?”。(根据幼儿说出的句子出示图示,帮助幼儿在接下来的学唱起到提示作用。)
  (1)第一遍清唱,幼儿看图示。
  师:“小朋友们都听的很仔细,接着请小朋友看着图示听老师清唱一遍。”
  (2)第二遍清唱,幼儿看老师动作。
  师:“老师再唱一遍,这一次要加上一些有趣的动作,你们来跟着老师一起哼着歌曲做做看,好的吧?”

  三、教师钢琴伴奏,幼儿看图谱演唱。

  活动小结:
  师: “我们的新朋友不倒翁听到小朋友们为它那么努力地学习歌曲,你们说它是不是非常开心呢?时间不早了,不倒翁要和我们说再见了,我们最后再唱一遍‘不倒翁’ 之歌,作为分别的礼物,好不好?所以大家打起精神来,用小朋友们最好听的声音向不倒翁说再见。”(幼儿直接说“再见”)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单向发挥作用,违背了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缺乏了师幼互动的过程。在活动中无论是欣赏,理解歌词、唱歌、表演,虽然教师尝试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吸引和激发幼儿的兴趣,但是反复的播放,重复地练习让幼儿大部分时间花在消极地坐、听、等待上,严重束缚幼儿双手与大脑,禁锢了幼儿的思想与情感,活动过程中幼儿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更谈不上创造性,为了学会教师所教的内容而感到困难,感到苦恼,自然会毫无参与活动的兴趣,更不用说是大胆的表达表现音乐的愉悦感了。

第9篇、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我上幼儿园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孩子入园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刚入幼儿园时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我上幼儿园》。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歌词,学唱歌曲。
  2、知道是上幼儿园要高兴,不哭不闹。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
  跟伴奏带流畅地唱完整首歌。

  活动准备:
  玩具:小猫、小鸡、小狗、收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播放《我上幼儿园》的磁带。
  2、出示玩具小猫,小猫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它边走,边唱,它在唱什么歌?”播放《我上幼儿园》。
  3、出示小鸡、小狗,并唱第二遍歌曲,试着让小朋友跟着唱。
  4、在熟悉《我上幼儿园》歌曲旋律后一句一句跟着节奏教唱。
  5、教唱两遍之后让小朋友跟着唱一遍,然后再让小朋友跟着伴奏带唱一遍。
  6、分析歌词,让小朋友明白这是一首表达上幼儿园很快乐,要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的意愿。

  活动要点:
  1、可以边加点动作边唱,并且读音要准确,千万不能教错了读音。
  2、集体唱《我上幼儿园》,要求要有表情、动作,有节奏地唱。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音乐是他们不陌生的,优美的音乐能有效地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

第10篇、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找朋友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熟练地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大胆地进行表演。
  3、体验与同伴游戏地快乐。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椅子排成圆圈,幼儿面向圆心坐。
  2、音乐歌曲《找朋友》、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
  师: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谁是你的好朋友?(幼儿自由回答)
  师:怎样让别人知道你们是好朋友呢?(引导幼儿之间用体态语言表达和好朋友的友爱之情)。
  师: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那关于好朋友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进行部分
  1、学习歌曲《找朋友》
  播放音乐:《找朋友》
  师: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你都在歌里听到了什么?歌里的小朋友都是怎样让别人知道他们是好朋友的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结:音乐里的小朋友是用“敬个礼、握握手”的方式让别人知道他们是好朋友,小朋友这么有趣的歌曲我们也来学一学吧!(幼儿边拍手边演唱)
  2、教师带幼儿先熟悉两遍歌词,然后再带幼儿跟唱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师:“我们怎样和好朋友“敬个礼”和“握握手”呢?(师引导幼儿学动作)
  师:“你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可以怎么表示?(拥抱)
  引导幼儿边拍手边找好朋友,在两句唱完后要找到。
  4、教师和幼儿表演《找朋友》
    教师唱歌完整地示范一遍,让幼儿掌握动作,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歌表演。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找朋友的游戏好玩吗?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和好朋友一起学习本领,一起做游戏,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友爱,相互谦让,这些你们能做到吗?
 

第11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国旗红红的哩》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国旗红红的哩》,学习用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唱准休止符。
  2、能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体会歌唱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喜欢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用跳跃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的部分歌词。
  活动难点:在歌唱时不拉长声,能够在指定的歌词处停顿。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国旗的含义;学过有关国旗的歌曲
  物质准备:国旗图片;歌词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
  2、练习单音的音节"哩"和"啦"重点指导:指导幼儿不要拉长声,唱出快乐活泼的情绪。

  二、国旗多美丽
  1、观察国旗图片,说说自己对国旗的了解是什么?
  2、复习曾学过的有关国旗的歌曲教师小结:观察国旗的外形和颜色,重点提出来国旗是红红的,五颗星是黄色的。

  三、学习歌曲《国旗红红的哩》
  1、欣赏歌曲"请你听一听这首歌歌词里是怎么说国旗的?"
  2、学习歌词
  (1)看PPT学歌词
  (2)分组利用小图卡摆一摆歌词顺序
  (3)展示每组摆的顺序,和音乐确认最后结果
  (4)随音乐念歌词
  3、演唱歌曲
  (1)看图片随音乐进行演唱。
  重点指导:在有休止符的地方要强调幼儿注意空拍,声音要断开。
  (2)尝试轮唱、对唱(与老师)
  (3)利用课件指导幼儿唱准"哩哩"和"啦啦"重点指导:指导幼儿分清"啦"和"哩"的标志。在唱这两个字时不要拉长声。
  4、我爱国旗
  (1)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国旗的什么地方。
  (2)讨论升国旗的时候要怎么做。

  教学反思:
  歌唱活动"国旗红红的哩"是一首表达幼儿对国旗喜爱之情的一首歌。过去我们曾学过一首有关国旗的歌曲"国旗国旗多美丽",与这首个不同的是"国旗红红的哩"是从国旗的外观上展示给小朋友国旗的美丽。所以为了使幼儿能够直观的看到国旗的外观,我将一些国旗的图片配合歌词向幼儿展示出来,形象化的歌词更容易使幼儿记忆。为了使幼儿能够正确记忆歌词我利用各种方法,实物对应;倾听范唱;图片排序这些方法,用不同的途径激发幼儿学习记忆歌词的兴趣,并利用集体和小组两种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更好的记忆歌词。但活动环节的进行中还是出现了幼儿听的多,唱的少的情况,而且在听、学休止音的环节我没有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而是进行了直接教授,这样没有使幼儿主动的去听,去感受歌曲中的休止。最后我以"你喜欢国旗的哪里?"的一个小的谈话结束了活动,孩子们通过学习歌曲,也从歌词中感受到国旗外形的美丽,都纷纷举手发言,我能够感受到孩子们对国旗的喜爱之情。

第12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种瓜》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中活泼愉悦的情绪,学习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 认识休止符,能完整正确地学唱歌曲。
  3. 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节奏卡 X X O | X X O | ,与歌词相对应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T: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种瓜》的歌曲,请大家来欣赏这首好听的歌曲!

  二、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1. 教师弹唱第一遍歌曲
  T:这首歌里面种的是什么瓜?
  2. 再次欣赏第二遍歌曲(放慢一些节奏,可清唱)
  T: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3. 第三次欣赏
  教师将图谱按照歌词顺序排列,并依次提问:是谁种的瓜?在哪里种的?我是怎么种的?最后结了个什么?抱得动吗?(结合画面,巩固歌词)
  借助图谱,幼儿跟念歌词2遍

  三、学唱新歌
  1. 教师弹唱歌曲,幼儿尝试着跟唱(要求能连贯地跟唱)
  2. 重点示范休止停顿处
  出示节奏卡 X X O | X X O |,找出有休止符的歌词。
  T: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将休止符给忽略掉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句,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
  教师轻唱“大南瓜呀大南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拍手)
  T: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呀?
  重点练习“抱呀,抱呀”这句,注意唱出休止符。(拍手+拍膝)
  3.完整演唱,再分男、女生唱

  四、歌曲表演
  1. 创编动作
  教师弹唱歌曲后
  T:小朋友们唱得都很棒,那现在老师请你们动动脑筋,你觉得哪几句歌词我们可以给它配上动作?
  根据歌词内容(关键词:浇水,看它,发芽,开花等),幼儿试着创编表演动作。
  T:老师看见许多小朋友都想出了适合的动作,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教师请幼儿上来表演,选取较好的动作,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动作。
  教师完整地进行歌曲表演,幼儿跟随。
  2.表演歌曲
  教师扮演“瓜”,幼儿扮演“小朋友”进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将幼儿分为两大组,分别扮演“小朋友”和“瓜”进行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活动反思:
  整体将课程教案预设内容上下来了,但是之后的表演环节有点混乱。其中在出示休止符的环节有些停顿(顿时忘记接下来的环节是什么了),当我的是种瓜的人,幼儿是瓜时,我们配合地不错,没想到幼儿都会自觉地蹲(趴)下来当小种子。但是接下来互换角色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所有幼儿都跑过来给我(做瓜)的来种,导致幼儿拥挤甚至有了碰撞摔倒的事件发生。没有合理地想到,并良好的改正。
  今天有特级教师来班里,所有在教室点评中除了我们的主班老师郑老师外,还有其他三位特级教师的评课。
  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开头,很简略显得紧凑。并且在唱歌的时候一直是面带笑容的,精神很饱满。若是表演环节可以紧凑一点,那么整堂课相对于实践的学生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值得小表扬一下。O(∩_∩)O~
  教师建议:
  1. 图谱略小,建议将单个的图谱做成长条形,一句歌词做一条长条形里面画上相应的图示,并可适当地放大比例。
  2. 休止符的位置,为了醒目我将它放在了最上面,建议:可以放在图谱“抱呀,抱呀”的下面,这样就可以相互对应起来。使得幼儿更快地理解。
  3.上课时教师需要照顾所有幼儿,眼睛全视所有的幼儿,而我在上课时身子略测到一边,将我右侧的幼儿有些忽略了。
  4. 时间要把握好。整堂课因为后面的表演环节而拉长了上课时间,超过了30分钟,显得较长了。每个环节在设定时都需要有时间的设定,这一个环节你的重点是什么,需要几分钟,都需要有预期的设计。之后的表演就可以紧凑一点,无需这样一遍遍地进行表演。
  5. 在幼儿做的较好时,应及时给与表扬,产生共鸣,例如:在幼儿自创动作可观时,应该及时表扬,“你们做得都很棒,本来老师也想出了好看的动作想要不要提示一下,现在完全不用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做做吧。”这样及时的表扬,会让幼儿更加积极表现。
  6. 在表演第一遍时,个别幼儿直接趴在了地上做种子,甚至有些捣乱的幼儿直接不起来了。建议:这时看到就应该及时提出,“种子怎么可以趴在地上呢,种子应该蹲着,这样才能更好地发芽。”“老师发现有些种子一直趴在,难道是没有发芽?没结出南瓜嘛?”需要关注个别幼儿。在进行表演时,若发现不良行为,需要马上执行,并重点强调。
  7. 幼儿在表演时,有着浓厚的兴趣,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再要让他们安静下来就很困难,不需要再次重点强调安静,可以适当地用音乐代替。

第13篇、小班音乐活动在农场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初步控制声音进行歌唱,学习仿编歌词。
  2、敢于在集体中大胆表现,体验合作创编与歌声交流的快乐。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猪、牛、小鸭的头饰。
  2、音乐《在农场里》播放器
  3、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艺术。农场》

  活动过程:
  1、听《开火车》音乐,律动进场。
  师:小朋友们一起坐上火车,到快乐的音乐农场玩吧。
  2、游戏
  (1)师:小朋友们看,农场里面有哪些小动物啊?
  (2)师:它们是怎么叫的呢?
  (3)游戏“我说你猜、你说我猜”
  玩法:教师逐一出示各种动物的手偶,幼儿学该动物的叫声;教师模仿某一种动物的叫声,让幼儿找出该动物的图片或者头饰。
  3、以“农场演唱会”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小猪的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歌曲。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猪是怎么唱歌的吧。
  (引导幼儿学唱歌曲,教师弹唱歌曲,幼儿轻声跟唱。)
  (2)、教师逐一出示小牛,小鸭的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歌曲。
  师:小牛,小鸭子也想唱歌,它们怎么叫的呢?谁能帮助它唱出来呢?
  ——教师弹琴幼儿跟唱
  ——幼儿集体歌唱
  4、初步创编歌曲。
  师::“农场里还有哪些动物朋友没有来呢?谁会把它们也请到《在农场里》? (请个别幼儿尝试创编。)
  5、游戏与表演
  (1)将幼儿分成三组,戴上头饰,分组表演歌唱。
  (引导幼儿需要大胆表演,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2)交换角色表演唱。
  6、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在农场里玩得开心吧,我们和小动物们说再见吧,一起来开着活动,唱着歌回家喽!

  活动反思:
  歌唱《在农场里》的集教活动,我将活动目标定为:1.能初步控制声音进行歌唱,学习仿编歌词。2、敢于在集体中大胆表现,体验合作创编与歌声交流的快乐。
  我使用了生动的动物手偶,以及相应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各种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同时我将活动形式分为歌唱、体态律动等,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然后再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创编歌词。通过幼儿对农场里各种声音的模仿、想像与创造歌唱使幼儿的听觉、观察力、模仿力、创造力等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还能使幼儿拉近与小动物的距离。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农场里的动物:“农场里有哪些动物朋友,我们把它们也请到农场里?”然后出示相应的小羊、小狗、公鸡等动物图片,并让幼儿讨论:“小羊、小狗、公鸡是怎么叫的?如果小羊、小狗、公鸡在农场里,歌曲应该怎么唱?”这是创编的准备阶段,为创编新的歌词内容作准备。本环节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创编时都很积极,都有创编的欲望,并且幼儿创编的也很好。最后是创编的练习阶段,请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到前面根据图片分别领唱并表演,以带领其他幼儿进行创编和模仿。此环节幼儿非常轻松、愉快地体验了创作成功的喜悦。最后活动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结束,还让幼儿体验了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愉悦和成功。

第14篇、小班音乐游戏活动碰一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听指令并做出反应,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游戏。  
  2、通过游戏,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技巧。
  3、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初步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有找朋友的游戏经验。
  2、物质准备:小猪、小兔、小熊、小松鼠的手偶及表演台。

  活动过程:
  一、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 》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啊,小朋友一起来活动活动吧!(幼儿站起来,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小结:引导幼儿说说刚才都动了身体的哪些地方?(头、肩膀、膝盖、脚、屁股、手等)

  二、利用手偶故事,迁移歌词内容。
  师:对了,我们班今天来了一位小客人(小猪),小猪今天可高兴啦,瞧,今天的天气很好,小猪要去郊游,我们来看看它都碰到了谁?
  1、手偶表演。(问好时头碰头)
  2、提问:小猪碰到哪些好朋友?它是怎么和好朋友打招呼的?那我们也用头碰头的方法和朋友打个招呼吧?(请幼儿与邻座的同伴试一试)

  三、音乐游戏“碰一碰”,初步学习合作游戏。
  1、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熟悉游戏玩法。
  师:小朋友真棒!现在,老师这里有一所好听的音乐,我也要听着音乐用头碰头的方法去找我的好朋友了! 提问:刚才老师找的好朋友是谁?我是怎么去找朋友的?我和好朋友表演了什么动作?我们是什么时候碰头的呢?
  (①问一问“碰在哪里?跟随老师站起来做一做。” ②听指令做动作,XX碰XX时要轻轻碰)  
  师:小朋友表演的真棒!请小朋友听音乐伴奏,大家一起玩“碰一碰”的游戏。
  2、幼儿与同伴一起游戏,教师用手势给予帮助。(第二遍前稍微交代规则“碰哪里”,可在游戏中停顿提示;第三遍交换朋友游戏。“现在我们拍着手换个朋友玩一玩吧!”)
  (①幼儿要会说“碰哪里”,可用“动脑筋”的动作辅助。 ②XX碰XX时,教师手势:指头。)
  
  四、探索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游戏,学习听指令。
  1、师:刚才我们和好朋友头碰头,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跟好朋友碰一碰呢?
  2、幼儿边唱歌边游戏,强调游戏规则。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的动作,现在我们再来玩一玩“碰一碰”的游戏。 (规则:找朋友时要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走,到第二个“碰一碰”时找到朋友,问“碰哪里”,要听到老师的指令做动作)
  3、小结:我们的鼻子、膝盖、肩膀、屁股都可以碰一碰。但是要轻轻的碰,小心别弄疼了自己,也不要把好朋友弄疼了。
  4、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游戏。

  五、活动延伸,继续体验与同伴共同活动的快乐。
  师:小朋友玩的真开心!我们身上还有好多地方可以碰一碰呢,回到家里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现在和你好朋友抱一抱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由于我采用了边唱边和幼儿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的动作。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触、与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游戏。使孩子体会到了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动作,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玩赏”“碰触”的热情,同时对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也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圆圈的动作、换朋友的动作我又是以游戏的形式在商讨中引导幼儿学习的,这样既满足了幼儿自由表现、自主创编的愿望,同时幼儿在艺术审美能力上也得到了提升。

第15篇、中班音乐活动教案:逛公园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在音乐游戏中学习唱准歌曲的弱起小节。
  2、 尝试用音乐方式与人交流。
  3、 学习顺向和逆向行走。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 歌曲《逛公园》。
  2、 爸爸、妈妈、小弟、小猫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 听音乐,帮助幼儿了解歌词大意。
  1、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吧。
  2、 歌曲里有哪些人去逛公园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 那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听一听到底是不是这几个人在逛公园。(再次听歌曲)。
  4、 师:歌词里有爸爸、妈妈、小弟、小猫。那现在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按逛公园的顺序排列图片。(幼儿排列图片)。

  二、 学唱歌曲。
  1、 那现在我们就跟着录音机一起来演唱歌曲。(师幼一起演唱数遍)
  2、 加入动作表演唱。

  三、 游戏“逛公园”。
  1、 请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教师站在中间扮“爸爸”,音乐开始时幼儿边拍手唱歌,边顺时针方向向前走。教师则沿逆时针方向边走边拍手唱歌。第二段歌词开始后,“爸爸”从圈上请一个女孩出来当“妈妈”,两个人同时边拍手边走。第三段同第二段。最后一段“小弟”从圈上拉一个人到中间做“小猫”,大家边唱歌,边用手指着“小猫”。唱完后,“小猫”大声说:“喵,我现在就去抓老鼠。”说完,就去抓圈上的人,圈上的小朋友迅速跑回座位。
  2、 指导幼儿玩2-3遍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应注意提醒幼儿保持圆形队形。

  四、 活动结束。
  邀请配班教师等一起玩。

  教学反思:
  对于本次活动,首先我重点抓住两个重难点一是学唱弱拍起唱的歌曲;二是掌握两个重点的游戏规则:强拍带人,和猫叫后抓人和逃回座位.在这两点上我们最大的困惑是如何让孩子很好的理解“”第一强拍?在具体活动中我让幼儿在开始部分的律动中、基本部分感受歌曲内容和旋律的过程中以及在游戏中引起对第一强拍的感知和充分的运用。
  其次,反馈目标我们发现由于歌词易于幼儿理解,幼儿很容易在边游戏边歌唱的过程中学会演唱,第一条目标基本完成,但是在幼儿唱弱拍起唱的歌曲时我过分注重了游戏性即让幼儿发现第一强拍,而忽视了第一强拍因唱出强拍的重音的唱法的指导,对于第二条目标我们个别游戏和集体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幼儿尝试,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请大家帮助解决使游戏规则得到落实。第三条目标我个人认为完成的很好,孩子们在活动的最后都还是兴致勃勃,意由未尽的。但是原本在活动最后我们只安排了一次拓展游戏,但是由于我个人的疏忽把歌词接错了,因此又加了一次游戏,使整个活动时间超了一些。
  每一次活动尽管设计时自己认为已经很完善了但是在具体的组织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老师灵活机智的调整,我想只要心中有孩子,在不同的孩子尝试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学习的机会,给予能力不太强的孩子学习调整的机会,活动是孩子们的,面向全体孩子让他们都能从中获得有益经验和愉快的体验最为重要。
  活动开始,先让幼儿初步学唱《逛公园》,掌握弱起拍的重拍,这是幼儿学唱歌曲的难点,我只要求幼儿能刚上老师的节拍。接着是让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进行游戏。开始我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就是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小弟,一只小猫。尝试下来,等待的幼儿比较多,在第二次游戏时,我多请了几位男生做爸爸。在转圈时,幼儿对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向感还不够明确。在最后一个环节,猫叫后追逐老鼠时,由于教室比较挤,“猫”一回头就捉到“老鼠”了,我觉得这样还不够刺激,应让幼儿有追逐的过程,以后游戏时可带幼儿到室外进行,还可以增加家庭中得其他成员。由于这个游戏带有趣味性,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可高了。

第16篇、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兔乖乖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情节替换歌词并大胆演唱歌曲。
  2、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尾巴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前几天我们听了一个《小兔乖乖》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好吗?
  幼儿游戏(练习对唱)

  二、观看课件
  师:今天啊,兔妈妈又出去了,小兔子在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1、观看第一段课件
  (1)小兔在家,听到了敲门声,你们猜猜会是谁呢?(幼儿自由猜测)我们来看看
  (2)这是兔妈妈的尾巴吗?那是谁的呢?(大灰狼)为什么?(大灰狼的尾巴又粗又长)我们一起来看看(真的是大灰狼啊)
  (3)小兔怎么唱呢?(不开,不开,我不开,你是大灰狼,不能把门开)幼儿学唱
  (4) 123 关上门,大灰狼逃回森林里去了
  2、观看第二段课件
  学唱:不开,不开,我不开,你是大老虎,不能把门开
  3、观看第三段课件
  学唱:不开,不开,我不开,你是大狮子,不能把门开
  4、观看第四段课件
  幼儿演唱:就开,就开,我就开,你是兔妈妈,我就把门开

  三、音乐游戏
  幼儿装扮小兔,根据伸出来的尾巴演唱不同的歌词,开展音乐游戏。

  活动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高,多媒体课件生动有趣,把不同动物的尾巴特征很形象生动的展现了出来,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活动中孩子们都能专心地跟着情节的发展学唱歌曲并开展游戏,可以说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整个活动中起了关键的作用,使活动充满乐趣。

第17篇、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摘果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根植于儿童自己“自然的生长土地上”,符合儿童自然发展法则,同时,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精心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被幼儿接受的乐曲,在不同场合出现不同音乐,能有效激发幼儿兴趣。因此我选择了《摘果子》音乐选段,用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独特教学方法,融入音乐节奏、音高、音色的认识以及音乐形象的体验,鼓励幼儿在快乐的环境中,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幼儿听辨高低音的能力,让孩子用肢体动作大胆的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力。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对高音及低音的辨别能力,培养节奏感。
  2、学会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
  3、感受丰收的果园景象,跟着旋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红色绸带每人一根。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一起唱拍手歌围成半圆坐下。

  二、 练习听辨高音和低音。
  教师在钢琴上弹出几个音,如果孩子们听到的是高音,就把手向上点;如果听到的是低音,小手指就向下点。

  三、 欣赏理解音乐,认识音乐中的高音和低音。
  1、 教师放音乐,如果孩子们听到的是高音,就把手向跟着音乐节奏摆动;如果听到的是低音,小手就向下跟着音乐节奏摆动。
  2、 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高音和低音,并跟着音乐大胆表现。

  四、 音乐游戏:摘果子
  1、 今天我们要去摘果子,提问:果园里种着什么果子?,哪些是种在树上的,哪些是种在地下的?
  2、 种在树上的,我们可以怎么摘?种在地上的我们可以怎么摘?(鼓励幼儿创编往上摘果子的动作和往下摘果子的动作)
  3、 跟着音乐,听到高音,树上摘个大苹果,听到低音,地上摘颗小草莓。游戏一遍。
  4、 果园里除了苹果和草莓外,还有什么果子,根据幼儿的回答,跟着音乐摘果子两次。

  五、 果子丰收拉
  每人一根绸带跳丰收舞,鼓励幼儿自由创编高音和低音的动作。

  活动延伸
  音乐、图示投放到区域中幼儿继续练习。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用心,用脑,用眼,用身体,用嘴巴,用手,用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此时他们真正和音乐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总之音乐艺术工作的听、唱、演奏,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处理等方面的音乐能力,是在音乐实践活动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的。(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备课、组织音乐教育活动、进行自我评析能力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才是提升音乐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师音乐素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给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间,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

第18篇、小班音乐活动教案:两只老虎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在教师的示范和鼓励下大胆地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歌曲。
  2、尝试创编歌曲。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进场音乐《母鸭带小鸭》,两只老虎图片(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各部位可灵动的大象两只,小猫、小兔、小狗图片各两张。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母鸭带小鸭》

  二、复习歌曲《两只老虎》
  1.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们,瞧,这儿有两只老虎,《两只老虎》的歌都会唱吧?快,唱给大家听听!”
  师生共同练习第一遍
  师:“刚才小朋友唱得真好,我发现有的小朋友还做出了好看的动作呢,让我们一起加上好看的动作来唱一唱,跳一跳吧。你们可以和老师做不一样的动作哦!”

  三、创编歌曲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大象
  师:“刚才两只老虎哪里奇怪?”
  幼:“没有耳朵和尾巴。”
  师:“对了,真棒,我们这儿还来了两只大象呢!跟大象打个招呼。”
  幼:“大象你好。”
  师:“如果要把它们变成奇怪的大象,可以把什么地方变没了?”
  幼:“(1)、(2)”
  师:“现在,它们变成了两只奇怪的大象。一只没有(幼:)一只没有(幼:)真奇怪,真奇怪!”
  师:“真棒,唐老师忍不住想把它唱出来呢,我们来听听。”
  师唱
  师幼一起唱。
  师:“还可以把大象的什么地方变没了,让它们变成奇怪的大象呢?”
  幼:“(3)(4)”
  师:“一只没有(幼:),一只没有(幼:),真奇怪,真奇怪。”
  师:“小朋友你们也来唱唱吧?看谁最能干!”
  幼儿大声唱,教师可小声引导幼儿唱。
  师:“真棒!小朋友们真聪明。瞧,我们班还来了一些小动物呢。看看都是谁啊?
  教师一一出示小动物给幼儿观看,幼儿分别认识并说出小动物名称。
  师:这些小动物也想请小朋友帮帮忙,想想看它们如果没有了什么,就会变奇怪了,然后再与好朋友试试,怎么把它唱出来。”
  幼儿操作,谈一谈、说一说
  师:“好,小朋友们有没有想好?”(幼:)那哪组的小朋友想先来唱给我们听听的?(幼唱,一起唱)
  师:“你们是把什么地方变没有的?”(幼:)
  师:“那我们来唱唱看。”(边唱边做动作,一起进行表演)
  师:“我们再来看看,你们是把什么地方变没有的?”(猜谜形式,该幼儿做动作,让其他小朋友先猜)
  师:“我们来唱唱吧。”

  四、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把这么多的小动物变奇怪了,真棒。外面还有好多小动物呢,我们去瞧瞧,也把他们变奇怪吧!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较高也比较投入,能够真正融入到我为他们创设的氛围之中。活动开始以复习《两只老虎》歌曲中,两只老虎哪里奇怪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引出话题,激起幼儿兴趣。到了之后有小动物出来和我们认识,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十分开心,与小动物的互动较好,接着就自然而然引出了其它小动物,从唱歌曲,到幼儿分组进行仿编歌曲,都围绕情境展开活动。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好动,如果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坐着他们肯定坐不住,所以我采用这种情境的设计,让幼儿在走走、唱唱、跳跳中学习很适合幼儿也便于进行音乐教学,让幼儿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的学习。活动中的分组创编,培养幼儿的小组竞争意识,效果也不错。总的来说,幼儿对该活动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如果在活动中能够运用PPT教学,创造出森林的背景,小动物制作成动画,小朋友一定会更感兴趣,效果一定会更好的。但也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整个活动中,没有太大情绪的起伏变化,在之后的各个环节中对幼儿的情绪也没有很好的调节。例如:小兔的声音,应该用比较欢快的、跳跳的声音来演示;在幼儿创编后表演歌曲这一环节中,与幼儿互动也不好,没有很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第19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劳动最光荣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情绪愉悦地学唱歌曲,并能用自然、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
  2.用强、弱不同声音进行合唱,体验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根据歌曲设计的图谱。
  男幼、女幼、教师的头像标志。

  活动过程
  1.听一听,找一找根据范唱匹配图谱
  师(出示“劳动最光荣”的歌名):认识这几个字吗?
  师:“劳动最光荣”这几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师:它让我想起了我爷爷奶奶、我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因为有了他们祖祖辈辈的辛勤劳动,才有了我们幸福的生活。(边唱“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边出示相应的图片。)“劳动最光荣”送给你们。(有伴奏的演唱)
  师:好听吗?请你认真听,里面唱了什么?(教师再次演唱)
  师:你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边演唱“XXX,XXX”,并出示相应的图谱)
  师:请你们按照歌曲演唱的顺序帮这些图谱排排队。(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根据歌曲匹配图谱)
  2.学一学,唱一唱引导幼儿自主学唱歌曲
  师:我们一起检查图片排得对不对?(第一次演唱)
  师:让我们看着图片、跟着琴声,试着唱一唱吧。(第二次演唱)
  师:你觉得哪句有困难需要帮助?谁来帮助他?(或你最喜欢哪句?跟着音乐唱一唱)
  师:困难解决了,让我们一起完整地唱歌吧。(第三次演唱)
  师:我听到一个富有弹性的声音,“XXX,XXX”,让人感觉很活跃,感到劳动真是一件快乐的事。你们也来试一试吧。(第四次演唱)
  师:如果没有图片的提示,你们会唱吗?(第一次去除2、4、6图片演唱,第二次去除所有图片演唱)
  3.试一试,合一合尝试合作演唱
  师:请你听一听,这次演唱和前面的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演唱)
  师:在不一样的歌曲中,你找到规律了吗?(重复前一句的最后三个字,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原图片后面添加“●●●”图谱)
  师:看一看,都是点点,哪里不一样?(大小)小的点点可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幼儿演唱)
  师:看看,这是谁?你想让谁来演唱大点点部分、让谁演唱小点点部分?(用头像标志做提示)(根据幼儿的兴趣可以多次进行)
  师:今天的歌唱活动开心吗?希望下次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唱歌。

  活动反思
  1.歌曲具象,让幼儿“动心”
  幼儿的学习是心灵的接触,因为只有心灵方能达到心灵,知识的传授也不能脱离心灵的轨道。当幼儿“动心”后,才能直接触及幼儿的理智和心灵,从而作用于对事物的认识,对自身的反思。
  要让幼儿对歌唱活动“动心”,首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首能激发幼儿“动心”的歌曲。“劳动最光荣”的音乐用节奏、装饰性变奏的手法发展为A+A′的结构,旋律用五声音阶宫调式,活泼明朗,节奏鲜明。但整个歌曲较长,作为歌唱活动开展就必须截取,A部分:“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歌词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符合大班幼儿好模仿,对生活化的、趣味性的、象声的、象形的歌曲特别感兴趣的年龄发展特征。
  2.策略有效,让幼儿“开心”
  (1)教师的清唱。随着电教设备、多媒体的投入,老师的清唱似乎“难得一求”。 中班幼儿还没有能力视唱,听唱便成了他们学唱歌的唯一途径,歌唱活动首先得让幼儿听清楚演唱的内容是什么。在清唱时,教师走近幼儿、走进幼儿,字正腔圆地和幼儿面对面唱歌,通过教师自己的范唱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充分表现出来,由内而外,以情带声,让幼儿感受到歌唱时“弹”的魅力,从而产生情绪、情感的共鸣,促使幼儿与教师一起歌唱。
  (2)图谱的运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更能接受直观的事物。图谱教学在歌唱活动中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更具体、更形象地展现歌曲的结构、内容,由于“劳动最光荣”的歌词无规律可循,“突出顺序法”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解决记忆困难,促进幼儿积极动脑、主动学习。在倾听了教师的清唱后,“你听到了什么?”针对幼儿的回答出示对应的图谱;再次倾听教师的演唱后(伴奏很轻),给图谱按照歌词的先后顺序排队;幼儿尝试演唱后,找一找“你最喜欢哪句?”“哪句你觉得有困难?”对于“喜欢”的,图谱具有提示歌词的作用,对于“困难”的,则直接点击图谱,大家一目了然。图谱运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提供了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幼儿在乐中学。当然,运用图谱应关注其科学性,不是每个歌唱活动都需要利用图谱,只有教师适宜地选择、有效地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3)“脚手架”的拆除。在这个活动中,图谱在于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可谓“脚手架”之一,引导着幼儿一步步达到教学目的。但教师时常只架不拆,当幼儿达到一定的“冗余度”时,我们要试着拆除“脚手架”。在多数幼儿熟悉了歌曲后,教师逐渐隐去图谱,每一次的隐去,对幼儿来说都是一次有意义的挑战,都是建立在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不停顿地把幼儿的能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从而达到听音乐演唱的目的。
  3.积极互动,让幼儿“舒心”
  “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就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料,而是有血有肉、有敏感而娇嫩的心灵的儿童。”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能够接住孩子丢给我们的球,并以一种让孩子想要继续与我们“玩”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孩子,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弹性的教学机智,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共同感受活动的惊奇与欢乐。
  “你听到了什么?”→随机出示相应的图谱;“你最喜欢哪一句?”→试着把它唱出来;“哪句你觉得有困难?”→“谁能帮助他(她)?”在一系列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中,教师注重互动的参与“密度”,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我是一个有能力的孩子”,他们充满自信与自豪,在不经意间,从a点到达b点,再迈向c 点……最终达到活动的最高点。
  在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教师紧紧遵循《纲要》所提倡的“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和“教师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的理念,紧紧抓住幼儿的“心”。“听一听,找一找”中有匹配成功的乐趣;“学一学,唱一唱”中有自主学习的快乐;“试一试,合一合”中有同伴合唱的喜悦。
  在设计、组织老教材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只有通过认真解读教材、解读幼儿,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第20篇、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蝴蝶花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倾听歌曲,熟悉旋律,学习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2、初步学习创编动作来表现对歌曲的感受,体验表演的乐趣。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蝴蝶花的挂图,歌曲内容相匹配的挂图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组织幼儿到草地,引导幼儿边欣赏歌曲边观察蝴蝶花。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和小蝴蝶交朋友吗?你们和小蝴蝶交朋友的时候,小蝴蝶会飞走吗?
  幼:会。
  师:今天老师就要介绍一种不怕人的长得可漂亮的小蝴蝶给你们认识。(出示蝴蝶花挂图)

  二、集中幼儿坐在蝴蝶花旁,结合歌词进行谈话。
  师:你们知道小蝴蝶为什么不害怕吗?
  幼:因为它是一盆花。
  师:那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
  幼:蝴蝶花。

  三、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真聪明,今天老师就把好看的蝴蝶花,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来听听,歌里都唱了什么?

  四、启发幼儿创编动作。
  师:蝴蝶花听了小朋友的歌声非常开心,如果小朋友能用动作表演出来,蝴蝶花会开得更鲜艳。(幼儿表演)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虽然这是一个艺术(唱歌)活动,但是活动得导入却是选择了介绍蝴蝶花的形式来吸引的注意力,挂图的形象生动大大地提高了幼儿对于活动的兴趣,这也是将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有机的整合。体现了纲要里提到的整合性原则。活动中教师还能运用如:“看看谁坐的最好”“找找漂亮的小眼睛”“看谁和我一样“等多种不同的语言来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这样的常规培养方式显得比较丰富,也能够更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如果在幼儿创编动作后,教师能够和幼儿一起表演,就更能体现在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20篇》:《中班美术教案2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中班美术教案20篇,欢迎收藏学习!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欢迎收藏学习!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3篇》:第1篇、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迎新年教案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积极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