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日期:2021-04-16

这是部编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是优秀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部编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部编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识“炕、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2)能够利用导读解决疑难,培养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

  

  (3)能够运用写作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从中获得感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重难点】

   1.能通过阅读捕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解决疑难。

   2.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预设流程】

  一、导入课文

  

  师:滋养我们黄种人的土地是肥沃的,这片土地孕育了一代代勤劳朴素的中国农民。今天我们将跟随记者梁衡走访一位晋西北的农民,在课文《青山不老》中了解他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提出质疑,初谈老人印象

   1.自读课文

  

  师:1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把你认为比较难理解词句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初谈印象

  

   师:青山是不会老的,但养育青山的人是会老的。文中作者所要拜访的就是一位老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画出描写老人的词句)

  

   生:瘦小、让人同情、敬佩、伟大

   3、深入课文,重识老人

  

  师:老人果真如同学们刚刚所说的那样吗?让我们走近老人,拜访这位护林使者。

   (一)感受老人人生的酸楚

  

  

  师:谁来说数这个老人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

  

  

  生:1.外表:旱烟瘦小

  

  

  

  2.年龄:65——81

  

  

  

  3.居住环境:孤独

  

  

  师:找——体会——归纳,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感受老人的壮举

  

   师:这样的老人在中国的晋西北还有很多,可仅凭这一点,不会让作家写成这篇文章。那么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呢?

   ·预设一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师:读完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十五年如一日”的执着

  

  师生:①十五年,他失去五位与他共同坚守岗位的护林伙伴,多少泪水——读

  

  

   ②十五年,他失去了与他朝夕相处的老伴,却来不及说一声再见——读

  

  

   ③十五年,多少次梦中惊醒,多少次泪如雨下,却无助孤独——读

  

  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和老人所处的环境艰苦:

  

   ⑴这样的一片绿洲在祖国大地上随处可处见,能称之为是“了不起的奇迹”吗?(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

  

   ⑵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①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干旱、霜冰、沙尘暴。

  

  

  ②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

  

   ⑶在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啊!

  

   ⑷那么,老人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你能想象出老人战胜恶劣环境的困难树种的一个场景吗?

  

  (2)“8条沟、七条带、3700亩”的顽强

  

  

  ①多少崎岖坎坷,多少次跌倒又爬起,他绿化了——

  

  

  ②3700亩,那是一条一条的,像互相挽住的臂膀,绵延多少坡,怀抱多少坎啊!读——

  

  (3)升华:这就是一个用瘦小的身躯扛起来的一个奇迹,读——

   预设二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师:读完这段话,你觉得这段话的内容怎么样?

  

  生:(优美、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美认真地读一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杨树、柳树课件欣赏,让学生感受林海的美观。引导板书(美丽壮观)

   预设三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师: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树的茁壮、顽强、勇敢

  

  生:一层层的树经历了一次次的泥沙的侵袭,一层层的梯就是他们与泥沙抗争的有力证明。老人铁锹下的孩子,就像这老人一样顽强而永不言弃。

  

  师: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老人创造的是一个——学生接“了不起的奇迹”。

  

  感受老人的悲情

  四、照应前面,总结课堂,领悟“青山不老”

  

  师:老人已是81岁高龄,看着他的背影,你想说些什么呢?你能把体会写下来吗?

  

  生: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老人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这是一种为了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是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山水共存;

  

   是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更值得永远流传;

  

   是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精神会永远闪光;

  

   是老农这样含辛茹苦地做,不是简单地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个山沟里的人们,甚至可以说是为了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气概永远流传。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吗?

  

  师: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就是“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对课文中“青山不老”又一个新的认识。同学们,只要有千千万万的人具有老人这样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这青山会老吗?

  教学反思: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明白了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粗知不是浅知,粗知不是少知。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句、学词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略读课文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在这节课上还应该有更多的小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加努力。

部编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相信今天我们认识的一位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也能让大家感动不已。

  2、今天我们学习:16青山不老(板书课题)

  3、让同学们谈谈对课题的理解。(如:青山永远不会衰老;青山会永远年轻;青山会永远长存,绝不会枯竭等。那为什么青山会不老呢?难道文中就只是说青山不老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看看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1、读一读。

  治理、归宿、荡漾、领悟、肆虐、盘踞、绿洲、三番五次、风雨同舟

  理解“风雨同舟”并找近义词。

  2、文中的山野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也就是通过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可用教室相比形象教学3700亩林网,约70300间教室。让生感受到:这些根本就让人意想不到的甚至觉得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偏偏就是事实,这确实是个奇迹。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1、思考: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这一奇迹的?并朗读体会。

  (主要包括两方面:险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艰辛的生活条件。另外包括老农年老、瘦小;同伴相继过世;老伴去世;女儿三番五次来接他。可他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决心毫不动摇,他宁愿吃苦也要坚守在山沟里植树造林,改造山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而让生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2、你觉得老人这样做傻不傻?他这样做是为了他自己吗?那他为了谁?(保护家园,造福人民与子孙)你为他感动吗?

  3、所以,在作者告别老人时,作者不由得想到: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让生谈谈对这些话的理解。带着对老人的无限敬佩读一读。

  教师点拨:老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指转化为他所创造的一片绿洲,还包含了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保护环境和造福后代的精神。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种精神将永垂不朽,老人的生命价值无限。)也就是老人有限的生命得到了无限的延长。

  4、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或:因为青山饱含了种树人(山野老农)绿化环境、保护家园、为民造福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永垂不朽,子子孙孙将会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保护好家园,青山就会长得更加茂盛,所以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交流感悟。

  如:

  1。你想对山野老农说些什么?对山林改造者的敬佩。

  2、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什么?

  3、讲一讲自己身边保护环境的事例。

  4、学习篇末点题的写作方法。

  五、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大环境(自然环境):险恶

  奇迹(创造绿洲)老人精神永垂不朽

  小环境(生活条件):艰辛

部编青山不老教学设计第3篇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揣摩文中描写环境及事例的语句,领悟对比的表达方法。探究老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了奇迹。

  3.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领悟老人造福后代的高尚情怀。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著名的作家梁衡《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理清目标。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去读一读自学提示,拿起笔标上序号,说说学习这篇课文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理清学习目标。(出示)

  3.读通课文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三、深读课文,探究“奇迹”。

  1.寻找“奇迹”的表象,学习描写绿色的部分。

  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找出“奇迹”——“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探寻写法——这一个个数字,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奇迹,作者用数字来表达,令人信服。

  2.感悟“奇迹”的内涵,学习“大环境”、小环境。

  庆元号称中国生态第一县,区区3700亩绿林真是太小意思了。

  质疑:那么,这区区的一片绿色森林就可以成为奇迹了?

  请同学们再仔细的进入课文,想想,为什么,这个可以称为“奇迹”,老人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创造这个奇迹的。

  请拿起笔,在你所能找出来的所有的理由边注上批注,并标上序号。

  出示——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nüè)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jù)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1]而坠。”

  抓“肆虐”理解课文。

  1)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里的环境——“险恶”

  a 什么叫“肆虐”?——任意地残杀或迫害

  课文中指什么东西在哪里肆虐?

  b 西伯利亚大风常来晋西北肆虐。

  怎么肆虐?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1]而坠。”

  c 在这样的环境中,牛马能被吹的倒行,甚至能吹到天空上去七八米高,

  d 除了狂风肆虐,还有什么肆虐?

  e 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

  2)这样的环境里,想把一棵树种活?会遇到哪些困难。也许……也许……也许……

  不但成活了,而且长得生机勃勃。

  请同学们找到描写树木的语句,去读一读。

  抽读,(出示第一自然段)

  2)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了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老人呢?

  请你再静静地读读这些简练的文字,如果此刻你就是作家梁衡,面对着对面这个瘦小的老人你有什么想问问他吗?

  3)小结:同学们,在这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年老古稀的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板书“了不起的奇迹”。

  四、感受老人的精神,领悟“青山不老”。

  可是,老师不明白的是,他为什么不走呢?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去城里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呢?

  (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1.出示: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读这句话,说说你心目中老人的形象。

  2.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指的是哪一种东西?

  3.总结:你们说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对课文“青山不老”又一个新的认识。同学们,只要有千千万万的人具有老人这样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这青山会老吗?读最后一句话。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