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最实用教案

日期:2021-04-19

这是齐桓晋文之事最实用教案,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齐桓晋文之事最实用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最实用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

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

第三课时

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齐桓晋文之事》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无以,则王( )乎  将以衅( )钟

   彼恶( )知之  予忖度之( ) 

语人曰:“我不能。”( ) 便嬖不足于使令于前与?( )  吾惛( ), 不能进于是矣

  放辟( )邪侈()  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   莅( )中国

   

谨庠(

  )序之教

(二)解释下面加点词。

1(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

  (2)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

2(1)无以,则王乎?(

  

  )

  (2)则可以王矣?地

   )

  (3)保民而王

  (4)是心足以王矣(

  

  )

  (5)(故王)之不王,非……之类也(

  

  )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3(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

  (2)若无罪而就死地也(

  

  )

  (3)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

  (4)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

  (5)若是其甚与?(

  

  )

(6)其若是,孰能御之?(

  

  )

4(1)然,诚有百姓者也(

  

  )

  (2)然则一羽之不举(

  

  )

  (3)物皆然,心为甚(

  

  )

5(1)抑王兴甲兵(

  

  )

  (2)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

  

  )

6(1)否,吾何快于是(

  

  )

  (2)吾惛,不能进于是(

   )

(三)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一哪个字通假。

(1)无以,则王乎?(

  

   )

(2)王说,曰:…… (

  

   )

(3)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

  

   )

(4)盖亦反其本矣(

  

   )

(5)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

(6)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

(7)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

(8)及陷于罪,然后从面刑之,是罔民也(

  

   )

(四)解释下面加点词。(

  

   )

(1)牛何之(

  

   )

(2)不知有诸(

  

   )

(3)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

(4)齐国虽褊小(

  

   )

(5)彼恶知之(

  

   )

(6)则牛羊何择焉(

  

   )

(7)夫我乃行之,反面求之,不得吾心(

  

   )

(8)于我心有戚戚焉(

  

   )

(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10)舆薪之不见(

  

   )

(11)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

(12)百姓之不见保(

  

   )

(13)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

(14)权,然后知轻重(

  

   )

(15)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

(16)犹缘木而求鱼(

  

   )

(17)殆有甚焉(

  

   )

(18)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

(19)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

(20)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

(21)奚暇治礼义哉(

  

   )

(22)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

(五)翻译下面句子。

(1)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内容分析。

(一)整体把握。

1、《齐恒晋公之事章》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心是什么?请概括(不超过2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认为国君要怎样才可以“王天下”?为什么?(两个问题回答不超过5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内容探微。

1、可不可以实行王道。(开头至“王请度之”)

(1)分析文章以羊易牛衅钟的事例。

①齐宣王如何解释他“以羊易牛”衅钟做法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齐国百姓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孟子又是怎样看待此事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長者折技”这一设例,旨在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引用《诗经》一段话,旨在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当不应当实行王道。(“抑王兴甲兵”至“孰能御之”)

这一部分实际上围绕“应当不应当实行王道”写了两个层次的意思,请填空。

其一:实行王道的(

  

  

  

  

  )。

其二:不实行王道的(

  

  

  

  

  )。

3、怎样实行王道。(“王曰:吾惛”至文末)

这一部分详细地分析如何施行王道。请从两个方面概括。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一)Wàng xìn wū cǔnduó yù piánbì hūn pìchǐ yì lì xiáng

(二)1(1)称道、称赞(2)方法 

2都用作动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的意思 

3(1)像(2)好象(3)如果(4)你(5)像(6)像 

4(1)是的(2)这样(3)这样 

5(1)难道(2)还是6(1)在这样的事上(2)到这样子

(三)1同“已”,止。 (2)同“悦” (3)途 (4)盖,同“盍”,何不;反,同返。(5)同“斑”,花白 (6)同“型”,榜样 (7)已同“矣” (8)同“网”,张开罗网,陷害的意思

 (四)(1)去,往(2)之乎,合音词(3)吝啬(4)狭小(5)怎么(6)区别(7)这样(8)心动的样子(9)视力。纤细(10)车(11)区分不同(12)被,表被动(13)“之于”合音词(14)用枰称(15)还是,表选择连词(16)顺着,沿着(17)恐怕(18)憎恨(19)乐岁,丰年;凶年,灾年,歉收之年(20)足(21)何,哪里 (22)经常

(五)(1)您如果不忍看它无罪而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2)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就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3)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

二(一)1《齐恒晋公之事章》的体裁是用对话形式写成的议论文 2、阐述“保民而王“的观点。3孟子认为国君要爱护百姓关心人民疾苦,才可以“王天下”,因为国君以德服人,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

(二)1(1)①宣王说他这样做的原是见到牛临死时恐惧发抖的样子,像没有犯罪的人被押往刑场处死而产生不忍之心,故用羊替牛衅钟。②齐国百姓认为宣王“以羊易生”是出于吝啬,因为这样做是以小换大。③孟子认为齐宣王“以羊易牛”不是出于吝啬,而是出于不忍之心。由于宣王见牛未见羊,才会令人以羊易牛,他根本没有考虑到两者大水的不同。如果他見到羊恐懼發抖的樣子,也會以他物代替羊的。 (2)这一设例,旨在说明于齐宣王虽然具备不忍人心,但没有施行仁政,其原因是不为,而非不能为。(3)要推恩于他人,推恩于百姓,才能治理國家。

2、害处、益处 

3、第一,民有恒产,才能治礼义;第二,合理地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齐桓晋文之事最实用教案第2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

  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背景介绍: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

  三、作者简介:

  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思想主张: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四、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保民而王

  3、具体第一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

  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

  可见他喜欢的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的主张。

  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王道——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预设话题“王道”上来了。

  我们来分析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掌握对方心里,因势利导)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孟子从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让宣王树立起施行王道的信心。

  接着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现出自己很了解宣王,从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宣王辩解,进而借以申明自己的主张:(乘虚而入由近及远)

  ⑴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

  ⑵孟子从齐宣王来分析:(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

  1.眼见那牛惊慌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

  2.没有见到羊受惊的样子,故以羊换牛。

  明确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都有怜悯仁爱之心;都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这也就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既然有信心去做了,那么齐宣王应该怎么去做呢?来看第三层。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势举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行王道,而并非“不能”做到。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这也就明确指出了齐宣王其实一直施行王道,只是没有做到位而已。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施行王道的方法:

  推恩

  推恩的方法: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举斯心加诸彼,把恩惠推广开去。

  明确提出推恩后的结果:

  1、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

  2、推恩可以使天下运于掌上。

  3、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

  4、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

  这样就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

  1、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心里?

  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这就要分析齐宣王当时的语言和动作。

  2、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王笑而不言”?(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邹与楚之战来比喻小不敌大,从而说明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政施仁”。

  这一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不施仁政的严重危害。最终让齐宣王认识到:必须行王道。

  3、提出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

  孟子有富民、重民的思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我们可以看见孟子“重民”、“贵民”的思想。

  ⑴“制民之产”。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甘愿为国家出全力。孟子非常重视人心的背向,只有人和,才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所以“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本。

  ⑵“谨庠序之教”重视教育。让老百姓懂得礼仪,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特别注重教化,注重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修养。

  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

  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第三部分,分析孟子的论辩艺术:

  分析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附板书设计:

  齐王——霸道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孟子——王道

  齐王——急切求教两厢情愿其乐融融孟子——自然举措

齐桓晋文之事最实用教案第3篇

  教学目标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3、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4、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二课时(两节连上)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朗读全文二至三遍。 正音。

  二、 熟读下列重点段,并参考注释,弄通这几段话的大意。 见中学语文网中网对译。

  ①“齐宣王问曰”至“可”。

  ②“无伤也”至“君子远庖厨也”。

  ③“挟太山以超北海”至“王请度之”。

  ④“五亩之宅”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 思考以下问题(答案见“课文鉴赏说明”)。

  1、孟子在本文中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什么?

  明确:

  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在这次谈话中,孟子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和经济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他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说起,鼓励齐宣王发扬“仁术”,推恩百姓,以德服天下。在孟子看来,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保民”是王道的基础。

  2、孟子的论辩思路是怎样的?试根据文章的结构层次来说明。

  明确:

  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提问,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四 作业。

  背诵要求背诵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思考下列问题:

  1、复习旧课: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在文章中有三个波折。请你具体说说这三个波折的内容。

  明确: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教学目标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3、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4、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二课时(两节连上)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朗读全文二至三遍。 正音。

  二、 熟读下列重点段,并参考注释,弄通这几段话的大意。 见中学语文网中网对译。

  ①“齐宣王问曰”至“可”。

  ②“无伤也”至“君子远庖厨也”。

  ③“挟太山以超北海”至“王请度之”。

  ④“五亩之宅”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 思考以下问题(答案见“课文鉴赏说明”)。

  1、孟子在本文中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什么?

  明确:

  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在这次谈话中,孟子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和经济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他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说起,鼓励齐宣王发扬“仁术”,推恩百姓,以德服天下。在孟子看来,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保民”是王道的基础。

  2、孟子的论辩思路是怎样的?试根据文章的结构层次来说明。

  明确:

  本文是一篇谈话记录,齐宣王提问,孟子回答,问与答紧密相连,不容易看出层次。这里根据内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四 作业。

  背诵要求背诵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思考下列问题:

  1、复习旧课: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在文章中有三个波折。请你具体说说这三个波折的内容。

  明确: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