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PPT课件 > 幼儿园培训PPT课件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这个PPT共54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疫情概况及分析,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等,欢迎点击下载。

提纲
疫情概况及分析
防治知识
   概述
   发现与报告
   标本采集与检测
   防控措施
   要点
疫情概况及分析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疫情概况及分析
英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
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
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
疫情概况及分析
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发现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导。
1983年天津发生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流行,5~10月间发生了7000余病例;
经过2年散发流行后,1986年又出现了以托儿所及幼儿园为主的暴发。
疫情概况及分析
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病毒,
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从患者分离出2株EV71病毒。
进入2008年后,手足口病呈蔓延趋势,春季在安徽、广东、天津、宁夏等多地爆发。
疫情概况及分析
2008年5月2日,该病正式纳入国家法定传染病,按照丙类传染病实施管理。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概述(病原学、临床分类与临床表现、流行病学、重症病例的早起识别、治疗)
发现与报告
标本采集与检测
 防控措施
 要点
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常出现暴发或流行。
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VA)的 2、4、5、7、9、10、16 型等,B组(CVB)的1、2、3、4、5 型等;肠道病毒71型(, EV71);埃可病毒(ECHO)等。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病毒变异可导致多次重复感染本病。
EV71病毒易引发重症
  
病原学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临床分类与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多数为自限性疾病,未经治疗7-10天可自愈。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
临床分类与临床表现
1、临床分类
  (1)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
临床分类与临床表现
(2)重症病例:
  1)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临床分类与临床表现
2)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②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③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临床分类与临床表现
2、临床表现
(1)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手足口病皮疹表现
手足口病皮疹表现
手足口病皮疹表现
手足口病皮疹表现
临床分类与临床表现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临床分类与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临床分类与临床表现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临床分类与临床表现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流行病学
 1、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流行病学
2、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流行病学
 3、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且易发生重症。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易复发。
 
流行病学
4、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由于普通手足口病和重症手足口病带来的影响完全不同,所以,老师及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发热、手足长水泡切勿掉以轻心,最好及时到医院让专业医生鉴别,早日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据媒体报道,3月18、20日,上海两名儿童先后发病身亡,经疾控中心派出的专家了解,两名儿童均为重症手足口病。据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儿科主任王建设介绍,第一例儿童于17日到院就诊,18日下午死亡。第二例儿童于19日来院就诊,20日晚死亡。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1)持续高热不退。
(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5)高血压。
(6)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7)高血糖。
治疗
 手足口病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没有特效治疗,主要是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疫苗。
发现与报告
1、发现
    学校及幼托机构主要通过晨、午检发现病例和疫情。此外缺课学生追踪也是必要环节之一。
  
发现与报告
2、聚集性病例报告
  聚集性病例: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托幼机构和学校、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标本采集与检测
基层常见样本:咽拭子标本、、疱疹液、粪便标本、、脑脊液标本、血液标本。
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的是咽分泌物。
防控措施
1、传染源的管理。
  患儿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方式进行治疗。居家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应在社区(村)医生的指导下,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发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相关症状时,应立即送医院就诊,同时,要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住院患儿应在指定区域内接受治疗,防止与其他患儿发生交叉感染。  
防控措施
管理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负责本辖区居家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的随访工作,掌握居家治疗患儿的病情进展情况。
防控措施
2、消毒措施。
          病家、托幼机构和小学的消毒应在当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由单位及时进行消毒。医疗机构的消毒由医疗机构安排专人进行。消毒方法参见《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和《手足口病疫源地消毒指南》及关于印发《绵阳市学校传染病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绵卫办发[2013]557号)。
防控措施
3、健康教育。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在政府领导下,与当地教育、宣传、广电等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咨询电话、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宣传单/宣传画等多种方式,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使5岁以下儿童家长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等了解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掌握最基本的预防措施,强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环境卫生措施对于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动员托幼机构老师和管理人员、儿童家长成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主动参与者,形成群防群控。与重症或死亡病例发病前1周或发病后有共同生活、居住史的5岁以下儿童,要对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儿童的密切观察,出现症状要及时就诊和治疗。
防控措施
4、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为降低人群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少聚集性病例,避免医院感染,各地要做好以散居儿童为主的重点人群和以托幼机构、医疗机构为主的重点场所的预防控制工作。
防控措施
 散居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2)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防控措施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防控措施
(6)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防控措施
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
(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防控措施
(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
(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防控措施
(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防控措施
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预检分诊,专辟诊室(台)接诊发热、出疹的病例。增加候诊及就诊等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或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
 
防控措施
(3)诊疗、护理手足口病病例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仪器、体温计及其他物品等要及时消毒;
(4)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5)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技术要点
要点
1、丙类传染病
2、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3、临床特点: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重症病例: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
4、治疗:自限性疾病  支持、对症
技术要点
5、流行病学特点:人群普遍易感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  粪-口、呼吸道、接触传播  5-7月高发 
6、托幼机构和学校、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技术要点
7、聚集性病例: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技术要点
8、防控措施: 患儿随访 停课
9、特异性预防控制措施:暂无
10、健康教育:勤通风  洗净手  喝开水  吃熟食  晒衣被  不扎堆
11、废弃物处理:粪便和呕吐物等用含氯消毒剂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 编号:12596
  • 大小:1 MB
  • 上传:yangaimiao
  • 时间:07-11
举报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