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PPT课件 > 幼儿园安全PPT课件

幼儿园校园常用急救知识PPT课件

幼儿园校园常用急救知识PPT课件

幼儿园校园常用急救知识PPT课件这个PPT共26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触电急救,骨折急救,烫伤急救,中暑急救,溺水急救,其他急救等,欢迎点击下载。

1、触电急救
触电是电击伤的俗称,通常是指人体直接触及电源或高压电经过空气或其他导电介质传递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超过1000V(伏)的高压电还可引起灼伤。闪电损伤(雷击)属于高压电损伤范畴。
触电
触电是电击伤的俗称,通常是指人体直接触及电源或高压电经过空气或其他导电介质传递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
可自救
人体接触220V或380V的电,都有自救的可能。
不可自救
1千伏及其以上的电压等级的电,对人体会有严重的伤害,人体没有自救的可能。
2、骨折急救
骨折会影响到伤处附近的软组织,导致疼痛、肿胀瘀斑出血,断骨还会伤及周围的血管、神经、内脏乱及肌肉,使患肢部分或全部失去功能。骨折严重时可产生畸形,如缩短、旋转、成角等。
骨折急救
急救搬运脊椎损伤患者应注意事项
用木板、门板或担架搬运。
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伸直放在身旁,木板或担架放在伤员一侧。2-3人扶伤员躯干,使成一整体滚动至板上,或3人用手同时将伤员平直托起。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禁止搂抱或一人抬头,另一人抬足的方法,因这些方法将增加脊椎的弯曲,加重椎骨和脊髓的损伤。
骨折急救
骨折会影响到伤处附近的软组织,导致疼痛、肿胀瘀斑出血,断骨还会伤及周围的血管、神经、内脏乱及肌肉,使患肢部分或全部失去功能。骨折严重时可产生畸形,如缩短、旋转、成角等。
应急要点
用双手稳定及承托受伤部位,限制骨折处的活动,并放置软垫,用绷带.夹板或树枝、木板等妥善固定伤肢.如上肢受伤,则将伤肢固定于躯干;如下肢受伤,则将伤肢固定于另一下肢。
3、烫伤急救
烫伤(scald)是由无火焰的高温液体(沸水、热油、钢水)、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或高温蒸气等所致的组织损伤。
烧烫伤有哪些?
开水、热油、热蒸汽等
火焰、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
电、化学物质(硫酸等)
放射性物质等
烧烫伤后怎么办?
冷疗适用于中小面积烧烫伤,特别是四肢的烧伤,在早期非常重要。
迅速离开导致烧烫伤的危险环境。
立刻用凉水持续冲伤口
浸泡10-20分钟,直到疼痛减轻为止
不得涂牙膏、麻油、酱油,不要用冰块冷敷等方法
烧烫伤分三度
一度:表皮发红,但皮肤是完整的,有点疼
二度:皮肤有破损,或起泡,或是皮肤裂开了
三度:皮肤表面发黑烫伤一直深入到皮下组织
一度烫伤〔红斑性,皮肤变红,并有火辣辣的刺痛感〕。
二度烫伤〔水泡性,患处产生水泡〕。
三度烫伤〔坏死性,皮肤剥落〕。
4、中暑急救
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或)水、电解质丢失过量所致疾病。
中暑急救
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或)水、电解质丢失过量所致疾病。
烫伤分度
1、热射病: 是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积,临床上以高热、无汗、昏迷为主要症状。 2、热痉挛: 是由于失水、失盐引起肌肉痉挛。 3、热衰竭: 主要因周围循环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
*痉挛释义:由于反射作用而引起的无意识的抽搐性肌肉运动;指外界刺激产生的痉挛
病因及诱因
病因
在高温(室温>35℃)或在强热辐射下从事长时间劳动,如无足够防暑降温措施,可发生中暑;在气温不太高而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下从事重体力劳动也可中暑。
诱因
年老、体弱、营养不良、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最近有过发热、穿紧身不透风衣裤、水土不服,及甲亢、糟尿病、心血管病、广泛皮肤损害、先天性汗腺缺乏症、震颤麻痹、智能低下者、应用阿托品等常为中暑诱因。此外,长期大剂量服用氰丙嗪的精神病患者在高温季节易中暑。
中暑级别及急救处理
先兆中暑
症状说明: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
症状说明: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急救措施:立即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脱离现场)以增加辐射散热。 给予清凉含盐饮料;可选服仁丹、十滴水、开胸顺气丸、藿香正气片等,用风油精涂擦太阳穴、合谷等穴;体温高者给予冷敷或酒精擦浴。必要时可静脉滴注含5%葡萄糖生理盐1000~2000mL。
重症中暑
症状说明:包括:1)热射病;2)热痉挛;3)热衰竭。
急救措施:
热痉挛 :在补足体液情况下,仍有四肢肌肉抽搐和痉挛性疼痛,可缓慢静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维生素C0.5g                                         
热衰竭 :滴注含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3000mL血压维持在12kPa以上。                                       
热射病 :病死率可达30%。可采取措施:物理降温;药降温 纳洛酮治疗;对症及支持治疗
5、溺水急救
淹溺引起全身缺氧可导致脑水肿。肺部进入污水可发生肺部感染。在病程演变过程中可发生呼吸急速,低氧血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合并症。
溺水急救
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中,由于水吸入肺内(湿淹溺90%)或喉挛(干淹溺10%)所至窒息。
溺水分类
1、干性溺水:人落水后因惊吓、恐惧等强烈的刺激导致喉咙痉挛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而死;
2、湿性溺水:因大量水进入呼吸道、肺部死;(淡水—主要是水、海水---有大量NaCl,Mg,Ca)
急救方法
水中急救
1、自救法;
2、他救法;
医疗急救
1、立即去除杂草、污泥,保持呼吸道通畅。
2、迅速将患者放在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面向下,按压胸腔、腹部(胃)倒出水,但时间不要过长,不能耽误复苏。
6、其他急救
人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组织撕裂或损害。根据有无伤口,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
三种有效止血方法
1.一般止血法
一般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针对小的创口出血。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注意:如果患部有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
2.橡皮止血带止血
橡皮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四肢较大A或中A。适用于小A、中V、小V及毛细血管。
3.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过长。
外伤
人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组织撕裂或损害。根据有无伤口,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
闭合性外伤:
由钝力造成,无皮肤、体表粘膜破裂,常见的有挫伤和扭伤.
开放性外伤:
多数由锐器和火器所造成,少数可由钝力造成,常有皮肤、体表粘膜破裂。

幼儿园校园常用急救知识PPT课件

  • 编号:17016
  • 大小:8 MB
  • 上传:yangaimiao
  • 时间:10-17
举报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