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小班案例与分析3篇

日期:2021-01-24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小班案例与分析3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小班案例与分析3篇

幼儿园小班案例与分析第1篇

背景:

开学了,宝宝们有的是托班上来的;有的是新生。如今都已是小班的小朋友了!

来到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新教室,环境是崭新的,老师同伴都是陌生的。一切都冲击着孩子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因而也增加了宝宝们的焦虑和恐惧感。在幼儿园群众生活中经常发现有孩子吮吸手指,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我试想:这个习惯多不好啊,而且手指又那么的不卫生,肯定影响孩子的健康。我们小班就得从小抓起,培养他们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不防从这一现象切入设计一些适合小班幼儿的教案。透过教学活动让他们明白吮吸手指是一种坏习惯,会影响身体健康。让他们懂得经常洗手,持续手的干净。

案例描述及分析:

(一)不干净的手指

按设计思路,我想让宝宝们感知吮吸手指是一种坏习惯为第一活动目的。

师:“平时啊,老师经常看到有些小朋友把他的小手指放在嘴巴里吃。小朋友们有没有看到呀”

幼:“璐璐、小鱼儿、杰杰”

师:“哇!有这么多呀!那你们说你们的小手指干净吗”

幼:“不干净。”

师:“为什么不干净呀你是怎样明白的呢”

幼:“手指上有虫子,吃了会生病的,生病要打针的”

师:“恩,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对。那你们说吃手指是不是一种坏习惯呢”

幼:“是”孩子们在老师的有效提问中初步感知吮吸手指是不卫生的,是一种坏习惯。

分析:小班幼儿的思维水平仍处于直觉行动阶段,他们需要直接感知事物才能获得相关经验、认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思考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吮吸手指在小班是常见的行为习惯。教师要懂得把生活中的东西转化为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从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得到相关认识。

(二)痛苦的手指

在上一环节中有个别吮吸手指的孩子就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对,迅速将手指从嘴中拿出,并表现出害羞的样貌。我认为这正是引导孩子进入这一环节(痛苦的手指)的时机。

师:“瞧,小朋友们,我是手指,我生病了,病的很厉害。因为我的主人总是把我放在嘴里吸呀吸,有时候还咬我呢!我就变成这样貌了,多难看呀!皱巴巴的、光秃秃的,做起事来也不方便了,我真难受呀!”(教师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出示痛苦表情指偶,边讲述边表演)幼儿听得很认真。教师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提问。

师:“小朋友们,手指为什么会变成此刻这个样貌呀”

幼:“因为他的主人咬他、因为他难受”

师:“对呀,那你们说说他的主人咬他好不好啊”

幼:“不好”

师:“那我们小朋友要不要咬小手指呢”

幼:“不要”

师:“为什么不能咬呢”

幼:“他会痛、会难受的”孩子的回答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扬。

我思考:孩子已经明白吮吸手指是不好的,手指会难受。但小班幼儿需要亲身经历方能深刻感受到。为此,我在想是否能够让孩子真正尝试一次呢

分析:透过拟人手法让幼儿感受手指被咬,被吮吸的痛苦。但我还是终止了让他们尝试的想法。因为孩子的手指实在不干净,一但让他们尝试,或许有些孩子会觉得:“咦,真好玩!”

(三)高兴的手指

打消上面的念头后,我接下来直接还是已拟人手法展示了高兴的手指。

师:“小朋友们好!此刻我可高兴了,我的主人再也不咬我了,而且还经常给我洗澡。瞧,我多干净,多漂亮呀!(教师同时出示高兴表情的指偶)

师:“小朋友们,此刻我的手指怎样样了呀”

幼:“笑了,变干净,变漂亮了”

师:“对,这是为什么呢”

幼:“主人不咬他了,给他洗澡了”我给予幼儿肯定、赞许。

分析:鼓励孩子自主的发现事物的变化和联系比教师“单程式”灌输知识经验给孩子的发展更为有益。难受的手指,高兴的手指透过指偶比较,这是直接的视觉感知。带给生动的教具可调动幼儿的用心性。

(四)干净漂亮的手指

这一环节我直接让孩子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师:“此刻,请小朋友们互相看看小手指,说说自己的手指干不干净,漂不漂亮”

幼:“不干净,不漂亮,干净,漂亮”教师在此时可查看每位孩子的手指,将发现的个案拿出来评析。并透过这个环节提醒帮忙孩子纠正吮吸手指的习惯。

分析:幼儿讨论得很用心,也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所见。透过个案引导孩子的习惯。对于孩子的想法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孩子用心参与活动中来。

综合上述案例,我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了两点反思:

1把握教育时机,带给教育引导

吮吸手指是平时生活中发现的现象,教师抓住了机会开展活动。作为教师这点是很关键的。案例中对手指的观察都是对小班孩子行为习惯培养的前提。在生活中感受,在生活中体验,把握教育时机,带给教育引导。

2师生呼应,构成学习共同体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发现吮吸手指现象,请幼儿说说痛苦的手指为什么难受,孩子们答得很棒。此时幼儿觉得成功时,教师又让孩子观看高兴的手指,又让孩子重新思考:手指为什么此刻高兴了

幼儿园小班案例与分析第2篇

  玥玥小朋友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她的父亲在她不到两周岁时,生病去世了,以后就与妈妈、外婆一起生活。在两岁时来到我们幼儿园,因为她的生活环境的特殊,我经常到她的班上看望她,并请教师多关心她,多给她爱。让她体验在幼儿园里有许多老师向妈妈一样爱护她,有许多小朋友和她一起学习游戏,让她快乐、幸福的成长。

  一天,我见到她的妈妈,询问了玥玥在家的情况:

  她说:每周六她们都要回到自己的家中住,自从玥玥的爸爸病故后,家里所有的有关玥玥爸爸的照片都收起来了,她不敢拿出他们的结婚照给她看.

  有时玥玥问我:“我的爸爸呢?他到哪儿去了?”

  我就说:“爸爸外出学习了。”“那他怎么还没有学习回来?”

  我说:“又用出差了的理由来搪塞她。”

  可是时间长了她还是要问:“怎么我的爸爸还不回来,别的小朋友的爸爸都去幼儿园接孩子,我的爸爸怎么不去接我。”每当孩子问到这个问题时,我真不好回答。

  我说:孩子是需要有父爱。你可以漫漫的告诉她,爸爸没有出差,而是有病了,妈妈和医院的医生想尽了办法给爸爸看病,还是没有挽救爸爸的生命,爸爸离开了我们,我们心理很难过,我们都很想念爸爸是吗?

  好吧!我试试吧,因为玥玥回到自己的家,特别兴奋,特别的高兴。过了几周后,我发现玥玥比刚进幼儿园时,情绪稳定了很多,班级的教师说:玥玥现在好多了,能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了,但是比其他小朋友她还不够活跃,做事特别谨慎,恐怕出错。

  我建议班级的教师:多给她一点爱,关心她并让她感到幼儿园的教师向妈妈一样喜欢她,要经常鼓励她,多给她机会让其得到锻炼,得到成功的喜悦。

  后来,我又见到了玥玥的妈妈,问了一些玥玥最近的情况。

  她说:现在玥玥的性格有了转变,自从知道了爸爸的真实情况后,再也不问爸爸干什么去了,也不自卑了,能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了。

  我说:你可以告诉她,我们以后再找一个爸爸好吗?目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健全的家,因为孩子需要父爱的。

  她说:在等几年吧。

  经过幼儿园三年的学习生活,玥玥的身心性格、兴趣得到了锻炼,她从一个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转变为班级里最活跃的幼儿。在升入小学面试时,她能勇敢的面对现实,向面试的教师讲出了爸爸病故的情况。这就说明:玥玥小朋友的心理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祝愿玥玥小朋友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愉快、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小班案例与分析第3篇

  小班已经进入第二学期了,每个幼儿从之前的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到能明白一些道理,能遵守活动规则老师都感到非常的欣慰。随着年龄的发展,幼儿的各个方面都有不一样的成长,每个方面都应该有提高。所以,我们要找更多有利于幼儿反正的活动,让幼儿能全面的发展。

  《小老鼠找大老鼠》这一活动原来是要参加县里面的课博会准备的。因此决定在本园试讲。幼儿的思维有时候是很局限的,不一定会得到你预设的效果,你也不知道幼儿会出现一些什么情况,虽然自己准备的很多,但是不实际的试讲一下,凭空的想象,到时候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第一次试讲真的发现了很多的问题。首先我在制作教具的时候由于时间来不及就简单的做了几个平面的房子,因此幼儿不能感受在里面这个词语。在摆放教具的时候,有些放在地上,有些放在板凳上,让幼儿不能感受房子越来越小,和越来越大,还因为房子是卡纸做的平面图,有时候会放不稳倒下来。使得幼儿的注意力散乱,全集中在了老师的房子是不是倒了,而没注意老师的要求是什么。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上的不足。这节课涉及了很多领域方面的问题,所以在提问上,老师提出问题时我不知道幼儿是不清楚我要问的问题,还是我们幼儿自身出现的问题。不会比较大小。比如老师让幼儿为房子排序,保留了的房子,和最小的房子,抽掉中间三座房子,让幼儿还原,始终没有幼儿能把他放好。这让我很难进行下面的环节。由于是试讲,我没有过多的在这里浪费时间。把课按完整的程序上了一次。接下来就是想怎样去反思,让活动能顺利开展,幼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回答问题。

  由于有了第一次试讲的经验,找到了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二次活动时效果好了很多。首先是教学,我按照故事内容做了5座立体的小房子,能一

  个套住一个,感受在里面。刚出示教具时幼儿们的注意力都非常的集中,马上就把他们吸引了。所以,好的教具能让活动开展的更加顺利,也能让幼儿更感兴趣。因此,幼儿比上一次更认真的听老师讲故事,眼睛也一直盯着老师的小房子看,一个个都觉得很神奇。一个个的房子放在地上更能体现大的小的。摆放着也非常的好看。但是在接下来排序的环节还是不理想,我还是按照上次的做法,保留了的房子,和最小的房子,抽掉中间三座房子,让幼儿还原,还是没能还原,而且我还为房子做了编号,想要是不能按大小排序就按数字也是可以的。当然我也一直想是不是我表达的不清楚,让幼儿不能理解。我反复的组织我的语言,想怎样说幼儿才能明白。当然这次活动还是在排序这个环节做的不好。后来与几个老师讨论了一下,可不可以不保留的和最小的,抽掉三个,而是只抽掉中间的两个。于是我又拿着房子去教室以这种方式问幼儿,这次能有一个幼儿能放回原位了。我想幼儿可能对太多的物体要进行比较和还原观察力不是很好,减少一些幼儿就能在两个之间比较就会容易很多。终于找到好的方法。我想对于幼儿的年龄小,接受太多的东西一下还不行,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做的更好。通过这两次的试讲,让我累积了很多经验。所以,到县里面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才能做的更好。并能临场发挥,加上了自己之前没有的,使活动的内容更加的紧密,增加了我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使活动上的很成功。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反思了很多。特别是面对小班的幼儿,他们刚入园什么都不懂,所以,老师在提问上应该怎样组织语言,才能使他们明白。对于小班幼儿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我这次的语言活动,对于故事我是要反复的讲很多次还是讲少一点好,这一点我要反复的想。毕竟幼儿的注意力时间短,次数少了怕幼儿不能理解。次数多了怕幼儿厌烦,听课的老师也会觉得枯燥。所以,我还需要不断的向老师们学习,观看优秀老师的活动,增加自己的阅历,使以后能做的更好。

相关文章

《中班幼儿个人案例分析3篇》:中班幼儿个人案例分析第1篇  观察背景:欣悦是我班一个年纪较小的外地新生,经过一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发现其适应能力还是相对较强的,但是做每件事情之前总喜欢来询问老师下一步

《大班幼儿的案例分析3篇》:大班幼儿的案例分析第1篇  观察目的:在集体活动时该幼儿是否专心听讲,回答问题是否积极。  观察实录:  今天的集体活动是《木屐咯叽叽》,当我出示挂图开始讲故事时,晨晨睁

《幼儿园教育案例分析20篇》:幼儿园教育案例分析第1篇  幼儿园案例分析(一):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分析与反思  观察背景:欣悦是我班一个年纪较小的外地新生,经过一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发现其适应本事还是相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