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公开课

日期:2021-08-25

这是书湖阴先生壁公开课,是优秀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书湖阴先生壁公开课

书湖阴先生壁公开课第1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的心境。

  3、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2、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谈话: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知道了诗人是将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无独有偶,今天我们要学的《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也是将诗写在了墙壁上。诗题可理解为?明确:题写在湖阴先生庭院墙壁上的诗。

  2、出示自学提纲。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采用边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

  3、教师开始自学,教师巡视。

  4、出示习题,反馈检测。

  a、读古诗。(点评: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

  b、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一起试着读一读。)

  c、交流反馈,重点引导:

  (1)词意: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静:干净。

  畦:读音qí,意为田园中划有界限的'长条方块。

  排闼:读音tà,推开门,排为推,闼为门。

  (2)理解诗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d、学生尝试自己翻译诗意。

  e、交流资料

  同学们,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呢?(师生活动、展示资料)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元日》《梅花》最著名。

  湖阴先生:指杨德逢,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二、品读重点,深入感悟。

  1、出示提纲,明确重点。

  自由读诗,思考下列问题。

  (1)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2)本诗哪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3)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

  2、品读感悟,美读升华。

  a、划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再悟诗意。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b、深入理解诗句,感悟诗境

  (1)“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

  教师引导: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

  继续引导: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这两句再读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心情的愉快。

  自读自悟,想像画面,感悟诗境,再读。

  (2)含有“护”“绕”二字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手法。

  教师引导: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边读边悟,想像画面,感悟诗境,再读。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c、学生在此基础上自读、小组交流读、感悟诗境。

  d、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

  e、再次齐读,加深印象。

  f、总结中心,升华主题

  (1)课堂总结:《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家庭的清幽,院内、院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2)升华主题:同学们,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简朴的居室,异常洁净,院外的山水农田,青绿有情,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

  (3)立足教材,拓展延伸。

  结合诗歌,在想像画面,感悟诗境的基础上,《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

  三、多元训练,读写结合。

  美美地将诗读几遍,做到会背,搜集几首题墙诗,读一读。

  四、板书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院里:茅檐 花木

  院外:一水 两山 景美人更美

  典故:护田 排闼

  表达方法:描写 拟人

书湖阴先生壁公开课第2篇

知识技能目标

  1、会认“蚕”字,会写“蚕”“桑”两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诵、熟练地背诵诗歌,并能准确无误地默写。

  3、能领会诗的意思,并能说出一、二句诗的大意。

  4、积累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德育目标

  通过本诗的教学,让学生热爱富有情趣的乡村。

  美育目标

  通过对本诗的阅读,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乡村田园风光的美丽。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谈话导入)

  孩子们,在四月的春天,你们到过乡村吗?在你们心目中的乡村,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下面我们来看看宋朝诗人翁卷是怎样来写乡村的四月的?

  二、阅读诗歌

  1、学生在小组内自读。

  2、在班上交流,让个别学生在班上朗读,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让学生说说读了本诗的收获。

  3、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三、指导学生领会诗的意思

  1、学生自读诗歌,并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诗歌的意思。

  2、让一些学生说出自己对诗歌意思的理解。

  3、教师指导学生领会诗的大意。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

  子规:杜鹃鸟。

  了:结束。

  整首诗的大意:四月的春天,万物复苏,山陵和原野上一片绿色,稻田里的水开始上涨,并映着天空的光辉;杜鹃鸟声声地叫着,天空中飘落着如烟的细雨。在乡村的四月,闲人很少,他们都很忙,他们才刚刚把蚕送上山,又忙着插秧。

  4、激发学生对勤劳的乡村人民的热爱。同学们,乡村的人民这样勤劳,你们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四、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熟练地背诵。

  五、小结

  古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是很富有情趣的,同学们试着说说你们收集到的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如:

  过故人庄 书湖阴先生壁 游山西村

  唐·孟浩然 宋·王安石 宋·陆游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茅檐长扫静无苔, 莫笑农家腊酒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丰年留客足鸡豚。

  工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一水护田将绿绕, 山重水复疑无路,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两山排闼送青来。 柳暗花明又一村。

  六、作业

  1、写生字“蚕”“桑”,并至少组两个词。

  2、抄写诗歌并能默写。

  3、积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至少一首。

书湖阴先生壁公开课第3篇

 一、导入。《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设计「汇编」

  古人有在墙壁上题诗的习俗,有些题壁诗就眼前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些则直抒胸臆,这首诗属于前一类,写的是湖阴先生的住宅,却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湖阴先生是北宋隐士杨德逢的别号,他的住宅在金陵(今南京市)钟山半山上,叫“半山园”;王安石罢相后也住在钟山,跟他成了邻居,时有往来。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其时诗人62岁。

  二、读读讲讲问问。

  讲:①“长扫”的“长”,有“常”义,长扫即经常打扫。

  ②“静”,通“净”。

  ③畦(印),田园中的小区。

  ④护田,将田周边的水写成有情之物,仿佛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稻田,不使受到侵犯。

  ⑤排闼(伯),把人在门中可以看到两座山,说成山不请而自将青色送人门中,山也成了有情之物。

  按:“护田”一语出自《汉书?西域传》,指汉王朝派兵保护垦田事。“排闼”一语出自《汉书,樊哙传》,大意是,汉高祖卧病,不接见任何人,樊哙却不顾禁令,排闼而人。学生不问,可以不讲;

  问:这首诗先写庭院之内,后写庭院之外,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院内:简朴的居室,异常洁净,台阶上没有苔藓,显得光洁可爱;院子里花木成行,散发着清香。院外:有山有水有田,满眼青绿,显得恬静、优美。)

  问:你能看出这是一个隐士之家吗?(从环境看,它远离尘嚣而风景优美,适合隐士的意愿;从院内看,住宅简朴,符合隐士的性格;从主人的生活状况看,他与世无争,以打扫庭院,手栽花木自娱,正是隐士的生活习惯。)

  问:诗人借写隐士住宅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自由发言)

  三、总结。

  读这首诗要注意两点:一是诗人罢相后对世事的淡泊心情,对湖阴先生的隐居生活颇有艳羡之意;二是炼字好,特别是“护”“排”“送”诸字,把山和水都写活了,值得品味。

书湖阴先生壁公开课第4篇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蚕桑、了”等字词。

  2.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熟读《乡村四月》,读读注释,想想每句话大概意思。

  3.学生用三句话整理资料介绍诗人。

  4.学生复习学过的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一、旧诗导入,弄懂诗题,知作者(课件1)

  1.师:(满含深情地说)同学们,我国是诗的王国,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诗篇,他们如同午夜的星河一样灿烂夺目,足以使每个中国人为之骄傲。现在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咱们学过的古诗当中有哪些是描写田园风光的?(谁能大胆读)

  今天让我们再来感受田园风光,感受古诗的魅力,来学一首新诗。(板书:乡村四月)

  师:齐读。再读,读准字音。读了这四个字,你读到了什么?

  师: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初夏田园生活的古诗,它的作者是:(板书)翁卷宋朝人

  师:有谁了解翁卷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2名左右)

  教师补充:翁卷,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很有才华,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一生没有做官,喜欢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课件2)

  二、听录音感悟,集中评价,整体感知

  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去感受乡村初夏的气息吧。(播放课文朗读)

  师:1.你觉得这位老师读得怎么样啊?

  2.其实,你们说的这些就是读古诗的基本要求。相信你们平时也一定也是这样读的。现在就请你们翻开书本108页,自己这样读一读吧。

  3.刚才老师听到同学们琅琅的读诗声,都快被陶醉了,现在就请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听他读得怎么样?

  4.咱们同学善于倾听别人朗读,你听出了什么?(好?哪里好?不好?那你来读读)

  5.诗中有一处“两个平舌音”在一起,特别难读,是哪个?(蚕桑)(课件4)

  6.诗中有几处多音字,在哪?

  是了。在这儿是什么意思?(结束)。当它做结束的时候。它就读(liao)。(课件5)

  7.请1、2组的同学熟练地把最后一句读一读。(老师听出你读得好,请你读吧。全班齐读整首诗吧)

  8.读了整首古诗,你的眼前有怎样的情景,画面呢?

  乡村四月的景色被大家读着读着就勾出大概的轮廓,这就是多读的魅力。它使字里行间的画面立体起来了。

  三、小组交流感悟

  1.小组内轮流读古诗,推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讨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用线画下来,并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

  2.古诗一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如果能把文字读成画面,那就了不起了。哪一小组愿意这样读。还有哪组愿意这样读。

  3.他们读得好吗?为什么?

  4.大家一起读吧!相信投入地读你们一定能把文字变成画面。

  5.亲爱的同学们,此刻,老师已经被陶醉了,就让我们在翁卷的指引下,走入前两句诗吧!

  四、品诗

  (一)1.(谁来读?)你们听听前两句的描写,让你们看到了哪些景物?

  2.指名答相机板书。这些景物你们看到了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想说哪个就说哪个吧?

  3.相机解:绿遍山原

  白满川用“川”组个成语,说说“川流不息”中的“川”是什么意思?这边的川是什么意思?“白满川”具体是描写哪里的景物?

  翁卷还被哪些美景吸引了呢?再读前两句诗吧!

  解:子规雨如烟

  这样的景色,给你们的感受是?(用一个词说)

  把你们的感受送进去读。

  4.感谢同学们是你们把老师带入这样的美景,请你们用语言把眼前的美景说说吧!

  5.把你们的理解送进去,再读前句诗吧!

  过渡:此时,连子规也不闲着,听(播放叫声)它在声声地啼叫,它在说些什么呢?

  (二)说得好呀!它在催我们干农活了。到底该干哪些农活呢?自己读后两句吧!

  1.你读到了什么?

  2.后两句中哪两个字最能体现村民忙碌?(相机板书:才又)

  3.怪不得诗人写道:乡村四月?(板书:闲人少)

  4.这样的忙,该怎样读出来呢?请你读。相信你一定能读出村民的忙碌。

  5.全班齐读

  想像:忙碌的村民一边忙一边会想些什么呢?(指名答)

  虽然忙但忙中有乐啊!把你们的感悟再加进去,读。

  五、回归整体感情升华

  1.同学们,让我们回过头来看整首诗吧!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板书:景人)勤劳也是一种美啊

  2.如此的美景,如此的村民,此刻翁卷都看见,他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

  3.同学们啊,此情此景,你们也都看到了。你们又想说些什么呢!

  4.是啊!咱们的心和翁卷的心是相通的,现在就把自己当成翁卷,读出来吧!

  5.初夏,我来到了乡村,举目望去,(绿遍山原……)

  6.谁愿意自己诵读。

  7.配上音乐:一起诵读吧!

  8.亲爱的同学们,此刻我学得语言已经无法表达我们的赞美之情,“言之不足,故咏歌之”让我们用歌声来赞美乡村四月吧!(音乐课件)

  六、小练笔

  古有翁卷写诗,今有四年级的同学写文,请你们拿出笔以“乡村四月”为题,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像到的写下来,写一篇短文。(作业布置)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