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日期:2021-09-08

这是《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是优秀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第1篇

一、课文简介:

  《我爱这土地》一文是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诗的第一节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运用一系列内涵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是本诗名句。

  二、设计思路

  作为诗歌单元的首篇,又是名篇,应重点学习。引导学生高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使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重点设计一些活动和比赛,促使学生竞争,并通过竞争掌握知识,切实感悟对祖国的挚爱之情,真正提高感悟、理解、表达、运用等实际能力,完成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达到学一会十的水平和升华感情的目的。

  三、内容要点、训练目的及解决方法

  内容要点训练目的解决方法

  了解作者及其成就

  1、扩充文学基础知识

  2、便于迅速把握主题合作(组合学生课下搜集的材料,教师适当补充)

  知道写作背景把握主题(重点)

  1、锻炼获取信息的能力

  2、提高理解和概括能力实践(课下自史料,了解1938年前后中国的历史状况)

  探究(课上学生分析、研讨并得出结论)

  理解并学习象征手法(重点、难点)

  1、提高理解能力

  2、锻炼运用能力合作(通过小组,全班讨论理解文中意象)

  练习(出示意境,学生练习选取意象去表达)

  体会抒情方式的巧妙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质疑(师设计问题引导生去体现)

  品味语言并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1、进行思想教育

  2、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活动(进行爱国诗歌朗诵比赛)

  四、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第一课时,解决要点1、2、3;第二课时,解决要点4、5。

  五、过程设计:

  1、课前布置:

  A、搜集诗人的有关材料;

  B、查阅有关抗日战争的史料;

  C、选阅一些爱国诗歌,准备朗读比赛;

  2、导入:放映有关抗日战争的镜头和图片,学生谈自己的感想。

  3、作者简介。

  4、探讨写作背景并通过朗读诗歌提炼主题。

  5、反复朗读诗歌,通过讨论理解句子含义,并让学生做巩固练习:选取意象运用象征手法,说两三句话表达对父母或对老师的感情。

  6、设置问题:作者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挚爱之情的?学生在讨论中体会本诗抒情方式的巧妙。

  7、个别朗诵,通过比较选出优秀的,体会此类诗歌朗诵的语气、语调、感情。然后唱一首慷慨激昂的爱国歌曲《时刻准备着》调动起积极性,创设好浓厚的氛围后开始爱国诗歌朗诵比赛。

  8、学生针对不懂之处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9、写一篇读后感或仿写一首诗歌。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第2篇

一:导入

  如今,中华儿女遍布世界各地。在160个国家和地区中,就有5500多万的海外华人和华侨。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当时这些离乡背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带些什么在自己的身边以示对家乡和祖国的纪念呢?

  ——泥土。没错,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远渡重洋之前,取上一把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以示对祖国的纪念。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一位老华侨不无感慨的说:“宁恋家乡一把土,不恋他国万两金。”试想想,在这一把把看似平凡的泥土里,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烙印着多少眷恋的情结啊!这就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流传下来的浓浓的土地情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土地情结的代表作: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二: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之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次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三:背景介绍(幻灯片)

  1937年7月,日本侵略军开始全面侵华,同年,抗日战争正式爆发。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初期。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我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他们奉行着“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大街小巷横躺着数不完的尸首,日本强盗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处处抚咽喉,天涯何处是神州?”堂堂中华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发出了痛苦的呻吟。日本侵略者就是这样,用中国人民的鲜血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四:朗读课文

  而这一切都被艾青写进了这首诗里。时至今日,六十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捧起这首诗时,内心依然会受到强烈的震撼。

  1、听朗读录音

  2、朗读指导

  ——这首诗适合用怎样的语调来读?(深沉、悲愤、悲怆)

  ——语速呢?快一些好还是慢一些好?(尽量放慢语速,舒缓一些)

  ——同时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那些能够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要重读,注意抑扬顿挫。

  3、教师领读

  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4、学生自由诵读,

  5、甲乙个别读。(配乐)(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6、(全班齐读)(配乐)

  五:诗歌赏析

  1、题目是“我爱这土地”,那么作者在诗中借助什么表达的土地的“爱”?——借助“鸟儿歌唱”

  2、诗人为什么没有把自己比作翱翔天空的雄鹰或是驰骋疆场的战马,而是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呢?鸟具有怎样的特点?

  ——倦鸟归巢、鸟向往自由、鸟力量弱小

  (1)诗人把自己幻化成一只弱小的鸟,它没有多大的力量,但它具备歌唱的天赋,所以它把自己的歌声奉献给了它挚爱的土地。

  (2)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起反抗,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使读者不由联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这只鸟歌唱了些什么呢?——土地、河流和风、黎明

  原来作者通过鸟儿对土地、河流和风、黎明的歌唱表达“爱”,这种饱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在诗歌中叫做意象。

  4、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来看,这土地仅仅指我们脚下所踩的这片土地吗?河流和风仅仅指自然事物吗?请结合这些词语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和时代背景,体会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

  土地 祖国

  意象 河流和风→象征民族反抗

  黎明 美好未来

  5、诗中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

  一体,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6、体会第二节。

  六:拓展延伸:

  这首诗创作于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月,当时的中华大地血迹斑斑,伤痕累累。那么,现如今,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们的祖国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你会歌唱些什么呢?试一试,相信你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总结: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要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关键词的方法,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同时也要学习诗人艾青那炽烈的爱国情感。虽然那段炮火硝烟的岁月已离我们远去,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应该、更不能忘记过去,因为牢记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创造未来。

  最后,结合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再深情地朗诵一遍这首诗,同学们可以试着背诵。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第3篇

 教学目标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1.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识记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3.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4.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关键诗句的理解

  2.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一、二两节诗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交流表达爱国主义感情的诗文名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这些不朽的诗篇,都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爱国志士发自内心的呼喊。今天,我们来学习同一题材的现代诗歌名篇《我爱这土地》。(板书:我爱这土地艾青)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三、解题,背景介绍

  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四、朗读指导

  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第一步: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二步: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参考: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三步:学生自由朗读,探讨本诗的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

  第四步:朗读练习,推荐2—3名读的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

  第五步:男生、女生分别齐读;

  第六步:全班同学集体朗读;

  第七步:背诵全诗。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第4篇

 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把握诗歌的主题。

  2、能力目标:

  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

  3、德育目标: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体会诗人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初步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预习后——

  教师导入

  这首诗太奇怪了,没发现么?

  课题就是“爱”,诗的末两句则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太直白!犯了诗的大忌。这是为什么?

  可能就是这个缘故,最后两句单作一节,

  也就是说它要和诗的主体部分划清界限。

  这样的诗,它的诗味在哪里?

  ……(寻找诗意的含蓄表达)

  1、诗意回归20%

  你听我读读——

  诗的开头很奇怪,为什么是“也”?

  “也应该”,有什么意思呢?(读,读,读)

  引导:

  从本意上说——

  一只鸟尚且如此,一个人呢?

  但需要注意的是:

  一只鸟尚且如此的________?

  (考察学生对后几句的理解)

  一只鸟尚且如此,一个人呢?

  那就更应该——(是歌唱么?)

  是说,是呐喊。但它说得了么?不能!

  因为它只是一只鸟,而且是一只……

  其言下之意——

  哪怕造化弄人,

  哪怕我成了一只鸟,

  哪怕我成了一只不能说话的动物,

  哪怕我喉咙嘶哑,

  哪怕我发不出声音,

  哪怕我声嘶力竭、走到生命的尽头,

  我也要唱到最后,

  最后连羽毛都……

  由此可见——

  “我”有一种强烈的心声要表达,没什么能阻止“我”。

  哪怕,我成了一只鸟……

  注(不教):

  不用“哪怕”,是因为作者的本意并不是秀“优越”。

  因而也就不能节外生枝,让人误以为:按你的意思,人比鸟优越。

  2、诗意回归40%

  那么,那个强烈的、想要表达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引导1:

  看看,此段是这样的吗——

  那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那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那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看看投影上的这段话有没有问题?

  错了——

  为什么是“这”,而不是“那”?“那”和“这”有什么区别?读,读,读。

  (最后那句倒用了“那”;所以也问问:为什么那一句用“那”,何种情感)

  引导2:

  知识的迁移,曾经上过的文段,讲过的“那”字——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那”字,往往被用来表达怎样的一种情感?(读,读,读;再举其它一些例子)

  ——“这”字呢?为什么用“这”字?“这”字能告诉我们什么?(读,读,读)

  小结并提升:

  从读起来的感觉来说——

  “那”字表达的,往往是疼惜、怜悯,是内心的苦楚,是遥望的姿态、凝望的眼神。

  “这”字往往恰恰相反,不是温柔的怜悯,而是一种坚定的、强烈的、有力的东西。

  (用“这”字,就是要把一种力量推到我们面前,展示给我们看)

  (所以读“这”时可以这样处理:重重地读,停一下,再读下去)

  从它表达的意思上说——

  “这”字告诉我们:它就在我们的面前,它正在发生着!难道你看不到吗?

  3、诗意回归60%

  ——什么正在发生?正在发生的是什么?你到底看到了什么?读,读,读。

  预计:

  学生能说到,正在发生的侵略,正在受到的摧残,正感受到的悲愤。

  给他们稍微提升一下:外部和内部的世界都在“发生”剧烈的动荡——

  波澜起伏、波涛汹涌!

  所以——

  那个河流真的是“河流”吗?

  风真的是自然界的.“风”吗?

  (心中的悲伤逆流成河,心中的激愤化作狂风怒吼,就像《屈原》——风!你咆哮吧……)

  为什么那种悲愤是“永远”的、“无止息”的?

  (因为打击是无止境的——注意这“打击着”,这是一个进行时)

  也就是说——

  这方土地,并不会因为暴风雨的打击而低头!

  恰恰相反——

  打击只能叫人悲愤、只能激起愤怒,更加不可阻止。

  如果这种打击是永远的,那么这种悲愤也是永远的,没有止境的。

  直到我们看到一个如此“温柔的黎明”……

  情感的迁移——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土地的誓言》

  (越遏制,越泛滥;越打击,越激烈——本诗的激愤同样是那样一种感觉。读,读,读)

  提升: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为什么这里用了“那”字?“那”字里有什么?

  (黎明是迫切而又遥远的神往,是漫长的等待;后面的省略号加强了这个意思)

  小研究:

  脱离这个语境,从“这”和“那”的本意上说——

  一般来说,“这”和“那”有着什么样的不同?

  (“这”是近指,“那”是远指,距离更遥远,联系更微弱,所以更适合表达细腻的情感)

  4、诗意回归80%

  “然后,我死了”——

  这个“然后”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是“然后”?什么“然后”?

  引导:

  歌唱、歌唱、歌唱、歌唱、歌唱……直到黎明到来。

  ——“然后”,死了。

  也就是说,这只鸟是歌唱至死、歌唱致死的!

  但是联系上下文,你就会觉得不是这么回事:

  前面用的是“那”——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而且是省略号,有很多未尽的意思,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前面只是说,黎明是遥远的等待、永久的向往,可如果未等到那一天呢……

  难道死亡就能阻止歌唱?难道生命的有限,就能阻止精神和信念的永恒?

  情感的迁移——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土地的誓言》

  所以——

  不!不是歌唱至死,而是死了也要唱,这种歌唱也应该是无止息的。

  所以作者真正想说的,并不是整个身体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腐烂”,为什么就不可以是一种“歌唱”!?一种更大声的宣告和歌唱。生命最后的绝唱。

  他想唱出什么?他想宣告什么?

  (腐烂后我就成了它的一部分。或者更大胆地说:我就是这土地)

  小结:

  所以——

  我为什么爱这土地?我为什么爱它爱得深沉?

  因为——

  我就是这土地!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把标题改成此句。读,读,读。自豪)

  那么,让我们带着这样一种情感来读这一句: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大声地,自豪地,微笑着,向全世界宣告!而绝不是充满着悲情地)

  5、诗意回归100%

  我就是这土地——所以呢?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引导:

  它所经历的就是我所经历的,

  它所承受的就是我所承受的。

  它的(耻辱),就是我的(耻辱)。

  引入: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端木蕻良为什么要写这一段,你明白了吗?

  ——我失去了土地,而土地则失去了它们。

  我们都是痛苦的受害者,都是尊严的失去者。哪怕它只是一只鸟!生活在这土地上的一切,都有尊严;所以,它的耻辱,就是生活在这个土地上的所有生命的耻辱。爱它,既因为它的荣耀也因为它的耻辱,更因为那份共同的经历、那段一起走过的日子——李大钊也说,在艰难的国运中建设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只爱它过去的辉煌,而不在乎它现在的耻辱,怀古伤今,这样的爱,叫什么爱!?爱一个国家是爱它的全部。爱一个学校、爱一个班级、爱一个人同样如此。

  什么叫“爱得深沉”?何为“深沉”?下个定义。

  结论:

  有诗味吗?

  这诗味来自于?

  一只“鸟”。

  为什么是鸟呢?为什么假托一只鸟来写?而且是一只喉咙……

  你能感觉到那种说不出的美吗!

  作者特意选择了这样一个生命:

  它的声音非常非常微弱、非常非常模糊,而它要表达的意思,却又非常非常坚定、非常非常强烈!

  所以,它才要努力地努力地努力地告诉你:那个土地是怎样怎样的土地!那个河流是怎样怎样的河流!那个风是怎样怎样的风!那个黎明是怎样怎样温柔的黎明!所以,我们才看到名词的前面加了那么多那么多的定语。

  这是一种怎样的美!你能形容吗?

  “寒冷的寂寞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飞蛾扑火一般的壮美。

  我爱这土地,的确是毫不掩饰的直白的表达,但因为它是一只鸟,如何表达,也就成了一个难题。说不出的爱。作者制造的这种“言说的困难”,让整首诗处在一种纠结和焦灼的状态。而这,恰恰道出了自己此时的处境和心声:

  国家处在危亡的关头,而作为个人,力量却得不到发挥,情感却得不到宣泄。

  无比渺小。无比软弱。内在的力量挣扎着、等待着,等待着一个喷薄的机会。

  这是一个时代的灼痛。

  《我爱这土地》读后:

  “爱”与“爱的表达”之间,剪不断,理还乱。

  家庭生活中,作为妻子,我想,她该要丈夫爱他的父母。因为,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对妻子的爱,肯定也是极其有限的。但这种爱并非一成不变的。爱的程度,取决于爱的表达,取决于他到底为父母做了多少——越付出,越会爱。所以,做妻子的,可以支持并帮助丈夫变着法儿表达他对父母的爱。当然,做丈夫的也要这么做。

  那么反过来呢?爱的情感也促进了爱的表达。当然,这种表达不能仅仅理解为口头言语上的。其促进表达的方式,主要就是:增强你表达的欲望。有了这个欲望和动力,我们表达的手段和能力也就在不断地丰富着、完善着。本课涉及的“言说的困难”,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就是说,过分强烈的表达欲望和相对滞后的表达能力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

  所以,我们也就不能仅仅理解为,作者表达的方式、言说的能力存在问题。而艾青正是假借“说不出的爱”,彰显出爱的情感、说的欲望强烈到了怎样一种程度。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