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名句

日期:2021-08-20

这是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名句,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名句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名句第1篇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宋朝 苏辙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原文、翻译及赏析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译文

  快到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了,幸亏有各孙辈来替我收割。

  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多取一些自酿的酒来慰劳辛勤收割的外孙。

  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里总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注释

  赖有:幸亏有。

  诸孙:泛指孙辈。

  阴霪(yín):连绵不断的雨。

  一竿:指太阳升起的高度。

  村酤(gū):农家自酿的酒。酤,酒。

  闭廪:关闭粮仓。廪,粮仓。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赏析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的是苏辙晚年闲居颍昌时的日常生活情景。在麦收季节,外孙文骥来村里帮助自己收割麦子,苏辙写此诗记录。从诸孙入村帮自己收麦写起,写出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看到农村劳作和收获的快乐。结合苏辙晚年的遭遇(因为遭受政治上的禁锢,成为朝廷监管的对象,苏辙被迫选择了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几乎断绝了与官场同僚、朋友的交往,这就使得家庭生活成为他诗歌写作的核心内容),其背后也可能暗含自己早已主动疏离且不关心政治和官场的深意。

  诗歌中,“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运用了对比手法。连绵阴雨时人们的沮丧,雨过天晴时人们的欢欣,形成对比,表现了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诗人把“三夜阴霪”和“一竿晴日”进行对比,用环境陡然变化,来突出外孙入村收麦的急切与喜悦之情。用词生动形象,富有内涵。“三夜”突出了“阴霪”之长,“一竿”突出了“晴日”到来之惊喜,“败”突出了天气给农人带来的失望、忧虑之情,“舞”突出了农人收获时热火朝天的辛勤与喜悦之情。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这句从侧面描写麦收季节繁忙的劳动景象。诗句没有直接描写麦收场景,而是通过家里人忙着做饭、忙着酤酒的场面来间接刻画收麦劳动的艰辛和劳苦,表达了诗人对诸孙的感激之情。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这句写对外孙劳动结束关仓归来后的赞叹,诗人表示要写一首诗表扬对方。语言风趣,充满喜悦,表现了诗人的洒脱情怀与拳拳亲情之乐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名句第2篇

《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现的情感。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重章叠唱、对比及侧面描写等艺术手法。

3.通过诗歌感知古人的劳动生活,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感悟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

读懂诗歌,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感悟劳动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回顾关于劳动的诗歌,引入《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学习。

二、新课。

(一)《芣苢》的学习

教学主线:读——想生其气象。自由朗读,描述想象的画面,并谈谈感悟。

引导性问题: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在做什么?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说明:

(1)朗读贯穿始终,在读象——感悟

古人云:反复讽咏,自然中想象和感悟。(个人读、齐读、二重唱式齐读)

(2)适时引入材料,辅助诗歌理解。

(3)立足文本,文本细读。结合汉字字形,想象人们采芣苢时的动作表情,体会“掇”“捋”“袺”“襭”等动词变换的作用,以及所体现出的收获喜悦。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学习

任务驱动:如果将这首诗改编成一个课本剧,作为编导,说说你的理解和考量。

引导性问题:剧情梗概?舞台背景如何设置?时间?(麦收季节“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雨后初晴……)地点?(苏辙家的院子,还是田间地头?)主角是谁?动作、表情、心理是怎样的?诗歌的主题?

说明:

(1)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想象和感悟。(2)立足文本,文本细读。结合汉字字形知识,体会“赖”“替”“舞”“急”“多”等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小结。

三、作业布置。

阅读下面的诗歌,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诗歌鉴赏。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名句第3篇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辙的生平及创作。

2、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

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4、培养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基础知识,品味诗歌语言,熟读成诵。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思路,熟读成诵,培促进思维发展。

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苏辙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积累苏辙名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重点: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

难点: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齐读下面的诗句,看看它们共同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⑴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⑶晨星里荒秽,戴月荷锄归。

它们共同描绘的是劳动情形,下面我们再进入古人的劳动之中,学习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二、写作背景

苏辙晚年仕途坎坷,自宋哲宗亲政起用元丰新党后,他连年遭贬,远至岭南雷州、循州。徽宗即位后,苏辙从岭南辗转岳州等地,后还归颍川居住,与子孙治田营生。在此创作了一批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文,《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即为其中一篇。

三、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后因母病故,随父兄回乡奔丧。嘉祐四年(1059)守丧期满回京。先后任大名府留守推官、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因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为河南推官。宋哲宗时官至尚书右丞、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宋徽宗时罢职居许州。政和二年(1112),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春秋集解》等行于世。

四、题目解说

“文氏”即文姓,苏辙长女嫁于文氏家族,文氏外孙是长女之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文家外孙进村帮忙收麦的叙事诗。

五、层次结构

首联:诸孙入村

颔联:久雨初晴

颈联:酒食偿劳

尾联:赋诗怜汝

六、全文分析

1、翻译诗歌

快到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了,幸有各孙辈来替我收割。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多取一些自酿的酒来慰劳辛勤收割的外孙。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里总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描写苏辙晚年闲居颍昌时的日常生活情景。在麦收季节,外孙文骥来村里帮助自己收割麦子,苏辙写此诗记录。

补充:苏辙后期仕途不顺,接连遭贬,晚年退居颍川,潜居颖滨,他深入到农村生活之中,对百姓疾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个时期苏辙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视作,多反映农民的劳苦生活。这首诗就写于这一时期。

3、从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可以看出,这次收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颔联写已经下了三夜的雨,终于盼到了日出,所以这次收麦具有抓住时间抢收的特点。由颈联中的“饥乏”“苦辛”可以看出,收麦子还非常劳累。

4、这首诗的前两联都含有对比,请予以具体说明。

诗的首联中的“新麦”和“陈谷”是新与旧对比,“诸孙”和“老人”是幼与长的对比。颔联中,“三夜阴霪”与“一竿晴日”是天气坏与天气好的对比,连绵阴雨时人们的沮丧,雨过天晴时人们的欢欣,形成对比,表现了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

5、诗歌标题为《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但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外孙收麦的情景,这样的叙事安排是否合理?

合理。诗歌以“收麦”为叙事线索,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外孙在田中忙碌收麦的情景,但透过颔联中邻家的忙碌紧张,仿佛看到了文氏外孙帮忙收麦时忙碌的情景;而颈联的两个细节描写从侧面表现出外孙辛苦劳作的“饥乏”与“苦辛”;尾联诗人毫不吝啬的赞美再次证明了外孙收麦的辛劳。诗人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外孙收麦辛劳,但诗歌侧面描写麦收季节繁忙的劳动景象,处处体现出外孙收麦的辛劳。

6、诗歌里,诗人的感情变化是有层次的,请从每一联中提取关键字,分析诗人感情的变化过程。

首联,诗人首先交代麦子成熟的情形,然后叙述自己将依赖外孙收麦的情况,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外孙的期望;

颔联生起波澜,连续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诗人的情绪也转为焦虑,然而“一竿晴日”的到来使得诗人通乡邻一样欢欣鼓舞,对比手法的运用,将诗人由焦虑到欢喜的心情表现的鲜明可感;

颈联写诗人“急炊大饼”“多博村酤”来款待辛苦的外三,细节描写既表现了对外孙的疼爱,也表现了诗人对外孙敬老的欣慰;

尾联议论抒情,直接表达对外孙的“足精神”的赞赏。

整首诗感情表达虽然温和平静,但富有层次,充分体现了诗人身后的生活底蕴。

首联:欲——赖——期盼

颔联:败——舞——焦虑、欢喜

颈联:偿——劳——欣慰

尾联:闭——怜——赞赏

7、综观全诗,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

前两联写欣慰、喜悦之情:有诸孙替老人收麦;多日阴雨,终有日出。后两联写疼爱、赞赏之情:为诸孙急炊大饼、多博村酤、赋诗足精神。

8、尽管《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两首诗都是有关劳动的颂歌,但是它们在描绘劳动场景、歌颂劳动热情方面又不尽相同,试分析其差异。

(1)表现手法上:①《芣苢》一诗运用重章叠唱的手法,直接把快乐采摘芣苢的全过程绘声绘色地描写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②《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运用对比、侧面烘托的手法,间接展现了麦收时节的劳动场景,和谐和睦,其乐融融,其中既有对劳动艰辛的强调,更有对美满团圆幸福生活的自足。

(2)思想主旨上:①《芣苢》这首诗让我们了解了远古太平盛世时期人们生活的一个场景、精神状态,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人的生活理念:没有战争、暴政、苛捐杂税,内心安宁平静,生活上能够丰衣足食。②《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首诗是诗人历经生活波折之后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歌颂的是浓浓的亲情和劳动的欢乐。

七、中心思想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的是苏辙晚年闲居颍昌时的日常生活情景。在麦收季节,外孙文骥来村里帮助自己收割麦子,苏辙写此诗记录。从诸孙入村帮自己收麦写起,写出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

八、写作特点

诗作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欲收新麦”而不得,与诸孙替老人形成对比,表现出先忧后乐的情感变化;连绵阴雨时人们的沮丧,与雨过天晴时人们的欢欣形成对比,表现了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活的喜悦。

诗作还运用侧面描写,来表现收麦的辛苦。题目为“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理应描绘他们收麦的情景,作者却没有,只是叙述自己忙着做饭、酤酒的场面,来间接刻画收麦劳动的艰辛和劳苦,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诸孙的感激之情。

直抒胸臆,也是一个写作技巧。尾句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辛勤劳作的外孙的“爱怜”之情。

不管是侧面描绘,还是直抒胸臆,在自身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外孙们的及时到来、帮着收麦的情景,展现出了浓浓的亲情,这种亲情,确实令人倍感温馨。

九、补充资料

田园诗

鲁迅先生曾说:“我认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事实并非如此。清人叶燮早己指出,宋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以田园诗为例,这种诗歌类型就是在唐代以后继续发展,到宋代呈现出繁荣昌盛之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即有学者撰文指出:东晋陶渊明正式开创了田园诗,并将其推向第一个艺术高峰;唐代王、孟式的田园牧歌与元、白式的悯农哀歌,从多方面描绘出当时农业社会的面貌,构成田园诗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宋代则是田园诗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

宋代田园诗是中国田园诗的高峰,对后世的田园诗产生了巨大影响。宋代田园诗的发展与繁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田园诗的创作群体庞大。据笔者粗略统计,两宋有近五百位诗人创作过田园诗,作者数量远多于晋唐时期。第二、田园诗的数量激增。宋代诗人的个体创作数量普遍多于晋唐诗人。从总量上看,宋代田园诗的总数突破四千首,远远大于晋唐时期田园诗的总和。第三、田园诗的表现领域有很大的拓展,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巨细不遗,手法细腻;农事题材和农民生活题材在宋诗中异军突起,使得宋代田园诗反映农村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过晋唐的作品。第四,宋代田园诗的体式大备,它们不仅采用了较为传统的五古体、七律体、七绝体,以往田园诗中从未用过的楚辞体、集句体、禽言体、药名体等也频繁出现。第五,宋代涌现出以范成大、杨万里、陆游为代表的一流田园诗人,为田园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宋代田园诗的成就不可低估,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十、总结全文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看到农村劳作和收获的快乐。结合苏辙晚年的遭遇(因为遭受政治上的禁锢,成为朝廷监管的对象,苏辙被迫选择了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几乎断绝了与官场同僚、朋友的交往,这就使得家庭生活成为他诗歌写作的核心内容),其背后也可能暗含自己早已主动疏离且不关心政治和官场的深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游西湖

苏辙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释: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说从梦中醒来到西湖之上再游览一次,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我”走来,前后照应,强调“梦”带来的快乐。

B.颔联运用拟人、对偶手法,通过描述乡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多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C.尾联中“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

D.本诗结构圆合,以“闭门”始,以“闭门”终,表达宦情淡薄。文章也自然淡泊,意境闲淡,情趣悠远。

答案:A

解析:A项,“带来的快乐”的说法有误,其感情应是郁郁寡欢、苦闷。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名句第4篇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北宋]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注】①《移居二首》是陶渊明从隐居上京的旧宅,移居浔阳南里(今江西九江城外)之南村村舍后不久所作。此诗为这组诗中的第二首。②将:岂。③纪:经营

(1)下列对《移居》一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秋”两句写诗人新迁南村,常登高赋诗。士大夫常有的雅兴,此时又增添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B.“过门”两句写诗人与邻人,常互相亲切地招呼,相聚在一起。如果有酒,大家便一起斟酌品尝。

C.诗人与邻人平时各自忙于农务。农闲时会彼此想念,即使很晚也会聚在一起倾诉对艰苦劳作的厌倦。

D.诗人在结尾处,强调了他在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之后感悟到的人生真谛,这使全诗的意蕴更加丰富。

(2)请结合《移居》全诗,说明诗人在劳动之余感受到了哪些乐趣。

(3)同样涉及田间劳作的话题,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则书写了另一幅场景。请简要分析苏诗颔联所使用的艺术手法。

答案:

(1)C.“即使很晚也会聚在一起倾诉对艰苦劳作的厌倦”分析有误,两句诗反映了诗人与邻人的相聚,在时间上不受俗态的拘束,相见之后,便谈笑风生。

(2)①登高赋诗之乐②与邻人过从招饮之乐③自然交谈之乐(闲聚之乐)

(3)诗人使用了对比的手法。“三夜阴霪”与“一竿晴日”是天气好坏的对比,连绵阴雨时人们的沮丧与雨过天晴时欢欣也形成对比,表现了麦收时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

陶诗译文:

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诵新诗篇。经过门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如果有酒,大家就同饮共欢。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闲暇时则又互相思念。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谈谈笑笑永不厌烦。这种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躬耕的生活永不会将我欺骗。

苏诗译文:

夏天到了,麦收的时节来了,旧年的陈谷快要吃完了,就等着收割新麦来补续,我岁数大了不能下地劳作了,幸好文氏孙辈来帮我收割(麦子),让我这老头有了依靠。可是接连三夜的雨水损坏了收打麦子的场地,令人好不沮丧,庆幸的是,雨过天晴,太阳终于出来了,那初生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孙辈们趁着天晴下地收割小麦,他们干活很累,我赶紧烙饼做饭让干活的人吃,并且多买一些农家自酿的水酒来让干活的人喝,以消除他们的困乏与饥饿,犒劳辛苦劳作的孙辈们。将麦子安放到粮仓之后,才算真的忙完了一季的劳作,看着文氏诸孙顺利完成了麦收活计,“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因而精神倍增、高兴极了,赋诗来表达对诸孙的感谢与喜欢。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